首页 > 实用文档 > 知识 >

召公谏厉王弭谤

成考报名   发布时间:01-12    阅读:

召公谏厉王弭谤篇一:召公谏厉王弭谤

《召公谏厉王弭谤》(读本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 一)知识目标

1、了解《国语》的相关知识。

2、读准“瞽、瞍、矇、耆、隰”等偏僻字的读音。

3、掌握重要的文言实词和文言句式。

(二)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借助注释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2、感受召公谏辞明白透彻、深入浅出的特点。

(三)德育目标

培养学生虚心听取批评的情操。

教学重点

掌握重点文言实词及省略句式。

教学难点

感受召公谏辞明白透彻、深入浅出的特点。

体会“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的民本思想的重要意义

教具准备

多媒体、幻灯片。

教学方法

朗读法、点拨法、讨论法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语

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唐太宗李世民

二、结合注解,了解《国语》的相关知识。

《国语》是我国最早的国别史,时代大约在战国初年共二十一卷,分《周语》《鲁语》《齐语》《晋语》《郑语》《楚语》《吴语》《越语》八部分,记叙由西周穆王二年起到东周贞定五十六年共538年各国内政外交等事件。司马迁说:“左丘失明,厥有《国语》。”从此一般都认为《国语》乃左丘明所作。由于《国语》在内容上比较接近《左传》,又具有同样的史料价值,所以《国语》又有《春秋外传》之称。

三、教师范读。

四、学生初读课文,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召公(shào) 弭谤(mǐ) ..

瞽献曲(gǔ) 瞍赋(sǒu) ..

矇诵(méng) 耆(qí) ..

隰 (xí) 阜(fù) ..

五、学生结合注释再读课文、理解掌握文言实词和文言句式。

1、召公谏厉王弭谤

谏:动词,劝说,劝告。(邹忌讽齐王纳谏,)

弭:消除,阻止

谤:公开批评指责别人的过失

译文:

2、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

目:用眼睛看看,名词用作动词。表示敢怒不敢言。

译文:

3、是障之也

障:防水堤坝,名词用作动词,堵住、阻隔。

4、近臣尽规,亲戚补察

亲戚:古今异义。古:族内外的亲属;今: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或血统关系的家庭或它的成员。

译文:

5、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

为:治

译文:

(省略句,例子如下

召公告曰:“民不堪命矣!”

王怒,得卫医,使监谤者。

王喜,告召公曰:吾能弭谤矣,乃不敢言!)

六、结合讲解和译文,学生三读课文,分析内容。

(一)解析第一段内容

1、请找出能体现厉王性格特征的词语,说说厉王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虐、怒、杀”暴虐凶残、残忍昏庸

2、正由于厉王的行动,导致国人怎样?(从文中找出原句)

谤王——道路以目

3、“国人莫敢言”,是国人真的沉默无语,俯首听命了吗?

没有,而是即将“在沉默中爆发”,人民在沉默中孕育着反抗,这是高压下的沉默,是火山喷发前的死寂。

(二)浏览第二段

本段主要是召公的谏辞。

1、召公对厉王弭谤的方法有何批评?(原文)

明确:是障之也。(随后用了“防民之口,甚于防川”来说明堵塞言论的危害性。并指出“为水”的最有效的办法是“导”,“为民”的最有效的办法是“宣”。)

2、古代天子听政如何广开言路?

明确:直接的:①使公卿至于列士献诗,②瞽献曲,③史献书,④师箴,⑤瞍赋,⑥曚诵,⑦百工谏。

间接的:①庶人传语,②近臣尽规,③亲戚补察,④瞽、史教诲,⑤耆、艾修之

3、结合本段,说说天子听政为什么要广开言路?

明确:口之宣言也,善败于是乎兴。即民之“口”能说出国家政事的善败好坏,推行人民认为好的,防范人民认为坏的,才是丰富财用衣食的关键,这是国家生死存亡,治乱兴衰的大事。

(三)浏览第三段

召公如此精辟的论断,收到了应有的效果吗?

明确:王不听,于是国人莫敢出言。三年,乃流王于彘。

十、讨论题。

结合现实生活,谈谈课文对你的启示。(假如你是一个领导者,面对群众的意见你该怎么做?我们每一个面对别人对你的批评和意见,该怎么做?)

十一、小结全文。

《召公谏厉王诽谤》是先秦散文中的现实主义名篇。文章描写了周厉王得知人民不满后,不仅不加悔改,而且变本加厉地对人民进行镇压,致使人民敢怒不敢言,终于“流王于彘”,也从侧面反映出人民力量的伟大,从而揭示出压迫愈重,反抗愈烈的历史规律。更向领导者提出一个真理理:要广开言路,多听群众的意见,听不同的意见,只有这样,才能有利于促进我们学习、工作、事业的顺利健康发展。

十二、作业布置

下课后,请同学给我们提提意见,听听他们对我们都有什么样的意见;回家后,请爸爸妈妈给我们提提意见,听听他们对我们又有什么样的意见。

附板书设计:

国语》是先秦史籍,相传它的作者和《左传》的作者是同一个人(都是出于左丘明之手);由于两书内容比较接近,故《国语》又有《春秋外传》之称。有人甚至认为《左传》和《国语》本是同一部书,原与《春秋》并存,互不相干,后人为了要把它同《春秋》拉上关系,便把其中与《春秋》有关的史实抽出来,分别附在《春秋》的各条之下,称之为《左传》;而容纳不进去的剩余部分,便是现存的《国语》(参看近人钱玄同《〈新学伪经考〉序言》。这个说法我以为不可信。第一,从内容看,今本的《左传》和《国语》有不少重复的地方,个别叙述还有出入,不可能出于同一个作者之手;而《国语》更不是被编写《左传》的人挑选之后的剩余部分。第二,从文笔看,《左传》的作者显得才华洋溢,文思畅达,因此在叙述史实时文学味道很浓,有不少夸张虚构的描写,韩愈在《进学解》中称为“左氏浮夸”,是有道理的。而《国语》的文章朴实无华,谨严拘束,没有《左传》那样锋芒外露,才气纵横。从文章风格来看,《左传》往往出奇制胜,而《国语》则多以平正见功夫,显然不是一个作者写的,更不是一部书的两个部分。这篇《召公谏弭谤》系从《国语》选出,足以说明其文章平正朴实的特点,以见出它与《左传》异趣之处。

这篇文章的确写得简洁朴实。召公进谏的一段话恳切扼要,并不像《左传》中的外交辞令或《战国策》中的游说之词那样变化驰骋,纵横捭阖。他只是要把阐述的意见老老实实、有条有理地讲了出来,这同样也起到应有的感人作用。周厉王暴虐无道,没有接受召公的劝谏,所以遭到可耻的下场;但作者记载这段历史,却是为了警告后来的统治阶级(特别是最高统治者),应该多看看自己身上的缺点,多听听底层社会的意见,天下才能长治久安。这就是文章真正的命意所在。

第一段写弭谤的由来。厉王所以要“弭”谤,是由于“国人谤王”;而“谤”的由来则缘于“厉王虐”,可见乱由上作,社会真正动乱的原因仍出于高高在上的专制君主。这一段写厉王共四层,只用了四个字,暴君的面目就勾画得一清二楚了。一是“虐”,二是“怒”,三是“杀”,四是“喜”。作为矛盾对立面的“国人”,作者着墨更少。开始是“谤”,不过是口头上的不满而已;而在厉王的淫威之下,人们最后只能用“道路以目”来表达内心的愤怒和悲怨。至于这些被迫害者身受的痛苦,作者却借召公的口说出“民不堪命”来点明,笔墨经济而有力。由于厉王用杀头的办法堵住了“国人”的口,从而感到高兴,正写出昏暴的统治者因取得暂时的成功而心满意足的浅见陋识。厉王得意忘形地说的那句“吾能弭谤矣,乃不敢言”的狂妄之言,正与上文的“道路以目”相呼应。把一场严峻的社会矛盾只用这短短几句话交代得如此周详而深刻,不能不说作者的文字素养是相当卓越的。

第二段的一、三两节先后用了两个比喻,这是借助于形象思维加强说服力。金圣叹在他选批的《才子古文》中说:“前说民谤不可防,则比之以川;后说民谤必宜敬听,则比之以山川原隰。”前一层以“川”喻“民之口”,是从消极方面打比方;后一层以“土有山川”和有“原隰衍沃”来比喻“口之宣言”,是从积极方面进行比喻。看似两喻并列,实则后一喻乃是前一喻的深入,即不仅不应消极被动地“防”,而且应该积极主动地“宣”。前一喻以“防川”与“防民之口”对举;后一喻则把土有“山川”和有“原隰衍沃”分作两层说,以与“宣言”对举,文势亦见出畸侧之姿态。从修辞用字看,“防”有双关义,挡水称“防”(由名词堤防转为动词),堵嘴也称“防”(用其引申义);召公说“防”,以与厉王所说的“弭”相对照,其所以用“防”而不用“弭”,正是借“防”字的双关义为喻以阐述防民之口的危害性。然后更用“壅”“溃”和“决”“导”为喻:“壅”和“溃”与“宣言”的性质是对立的,是从反面对照着说;而“决”和“导”与“宣言”的道理是相通的,是从正面对照着说。最后一节是结论,总承以上三节全部的内容,说明民之“言”只能“宣”而不能“壅”,在上文“弭”“障”“防”“壅”这几个词义近似的字里独选出“壅”字来用,其目的在于暗中点醒厉王,“壅”的结果乃是“溃”,一溃则不可收拾,王朝的政权也就不存在了。这正是作者用字遣词大费斟酌、值得我们注意的地方。

第二节是正面陈述,用以结上一喻,启下一喻,最见出说理文逻辑严密,层次分明的特点。“故天子听政”句以“故”领起,是承上启下;接着用了个“使”字,然后罗列若干结构相同的并列句,至“耆艾修之”,用一“之”字截住。再用“而后”“是以”两个转折连词把道理讲完,显得很周密完整。这里面又分几个小层次。“献诗”“献曲”“献书”,这是使王览读的;“箴”“赋”“诵”“谏”,这是使王聆听的。这些见和闻的内容,都是在正常情况下提供的一般性意见,是从正面指出一个做国王的应当怎样怎样做。下面的“传语”“尽规”“补察”以及带有小结式的“教诲”和“修”,却是由于国王有了过失而进言,是在非常情况下不得不讲的特殊性意见,从反面指出做国王的一定不能怎样怎样做。可见这些句子虽同属于并列的动宾句型,依旧有微细的差别,却又层次井然,有条不紊。如果“听政”的统治者真能把这些意见“斟酌”采用,自然会“事行而不悖”。至于相反的情况则略去未说,这是由于第一节已用比喻点透,无须重复了。

召公说的“天子听政”一节话,我以为是有根据的。这大约是西周初年为了巩固王朝政权,统治阶级才如此周详地设官立法,从各个不同方面以不同的方式对“天子”加以告诫和监督。到厉王时,这些规定可能早已废堕不修了。召公之所以不惮烦地仔细陈述,其目的不外两个:一是希望周初的既定之法重新恢复,二是对“文武之道”、“成康之治”有所憧憬,看似“发思古

之幽情”,实带有理想愿望的成分。具有正统儒家思想的唐代大诗人杜甫,也提倡“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与此正是一脉相承的。

最后一段写厉王不听召公之谏而一意孤行所造成的后果,只有三句话。一句说厉王,一句说国人,最末一句说明国人和厉王之间的矛盾终于爆发,被统治阶级的各个阶层联合起来对暴君进行了惩罚制裁。这中间有多少事情都被作者略去,只把事实的结局告诉了读者,文笔简劲到无以复加,而读来却余味无穷。鲁迅先生提倡写文章要“竭力将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去,毫不可惜”,这实际上意味着文章应该“浓缩”,即用最精练的语言写出最丰富的内容来。这篇文章在这一方面适足以成为我们学习和借鉴的范例。

(选自《古文精读举隅》,山西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有删节)

七、《召公谏厉王弭谤》赏析(陆明)

本文选自《国语·周语上》,是《国语》中的名篇之一,体现了《国语》记言重于记事的艺术特色。

文章以明快而简洁的笔调记述了春秋时期一则历史事件:周厉王施行暴政,激起国人的不满和指责。召穆公劝谏周厉王不能壅民之口,要“宣之使言”,而周厉王“弗听”,继续用高压政策强禁舆论,结果国人奋起反抗,把周厉王流放到彘地。这一历史事件,文章叙述完整,不仅有事件发生的前因,而且有发展和结果。但是作者并不满足于叙述,而是立足于对历史事件的评述,表达了“民言不壅”,必须“宣之使言”的真理。基于这样的立意,文章把立意放在召公的谏词上,充分发挥了对话与记言的艺术功力。全文共260多字,用于对话和记言的多达200来字,而召公的谏词又是泼墨的重点所在,是全文的精华之笔,体现了《国语》用记言来评述人物与事件的特色。

厉王强禁舆论,采用“监谤”和“杀之”的残忍手段来消除谤言,从而引出召公的劝谏。召公全部谏词的中心论点是:“民言胡可壅?”“为民者宣之使言”。为什么民言不可“壅”而必须“宣”?这是谏词要加以论述的。召公以治水设喻的方式,连用两个比喻来阐述这一道理。首先用“防民之口,甚于防川”作喻,用“防川”来喻“防民之口”,说明民言不可堵。接着又用“川壅而溃,伤人必多”作喻,说明用高压手段堵塞民言将会产生的危害有多大。召公将民比作水,自然贴切,将洪水决堤泛滥的一般规律作喻,浅显易懂。显然,召公清楚地看到人民的巨大力量犹如奔腾而来的大水,任何东西无法阻挡它,任何堵的办法,只会招来更大的灾难。所以聪明的治水者“决之使导”,采用放的办法,疏通河道,使水流得欢畅,水自然地滋润了两岸的土地,养育了百姓,国富民泰,化水害为水利。故“决之使导”符合客观事物发展的规律,是上策,由此过渡到“为民者宣之使言”,合乎逻辑,既自然,又中肯,言简意赅,说清了道理。光有道理是不够的,还需有“宣之使言”的具体措施。这措施是广开言路,让各种人献言议政。召公不厌其烦地罗列了各种人的进言职责和方式,“王以此斟酌”,才能“事行而不悖”,大治天下。

“宣之使言”到底有多大好处?召公觉得还需推进一层,于是他用土设喻来说明民言之重要。他说:“民之有口,犹土之有山川也,财用于是乎出;犹其有原隰衍沃也,衣食于是乎生”,以

召公谏厉王弭谤篇二:召公谏厉王弭谤 人教版精品课件

召公谏厉王弭谤篇三:召公谏厉王弭谤

这篇文章选自《国语》的《周语》上篇.《左传》称厉王为"王心戾虐,万民弗忍".在厉王统治时期,各种社会矛盾进一步激化,统治者的危机日益严重.《国浯》中有芮良夫论荣夷公专利篇,说荣夷公擅长搜刮财物,残酷欺压百姓,而厉王却偏偏重用"好专利而不知大难"的荣夷公和虢公长父等佞臣,对内封山占水,垄断了山林川泽的一切收益,禁止老百姓采樵,渔猎,断绝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生计.对外兴师动众,征伐邻邦,不断加重老百姓的负担,他的倒行逆施,横征暴敛,引起了广大人民的强烈不满,朝野上下,危机四伏,民怨沸腾.这自然引起像召公这样有识之士的忧虑.

阅读建议

本文记述周厉王暴虐无道,用高压手段乃至杀戮来镇压人民的不满〃反抗。他不听召公的劝谏,结果被人民放逐。文章重点是记叙召公劝谏之词,清人余诚平点说:“谏词只天子听政一段在道理上讲,其余俱是在厉害上讲,而正意又每与喻意夹写,笔法新警异常。”

原文:

厉王虐,国人谤王。召公告曰:"民不堪命矣!"王怒,得卫巫,使监谤者。以告,则杀之。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

王喜,告召公曰:"吾能弭谤矣,乃不敢言!"

召公曰:"是障之也。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故天子听政,使公卿至于列士献诗,瞽献曲,史献书,师箴,瞍赋,曚诵,百工谏,庶人传语,近臣尽规,亲戚补察,瞽史教诲,耆艾修之,而后王斟酌焉,是以事行而不悖。民之有口,犹土之有山川也,财用于是乎出;犹其有原隰衍沃也,衣食于是乎生。口之宣言也,善败于是乎兴。行善而备败,其所以阜财用衣食者也。夫民虑之于心而宣之于口,成而行之,胡可壅也?若壅其口,其与能几何?"

王弗听,于是国人莫敢出言。三年,乃流王于彘。

选自《国语〃周语上》

翻译:

周厉王暴虐,百姓纷纷指责他。召穆公对厉王说:"老百姓忍受不了暴政了!"厉王听了勃然大怒,找到卫国的巫师,让卫巫去监视批评国王的人,按照(卫巫)的报告,就杀掉批评国王的人。于是人们都不敢随便说话,路上相见,以目示意,不敢交谈。 周厉王颇为得意,对召穆公说:"我能消除指责的言论,他们再也不敢吭声了!" 召公回答说:"你这样做是堵住人们的嘴。可是阻塞老百姓的嘴,比阻塞河水还严重。河道因堵塞而造成决口,就会伤害很多人。倘使堵住老百姓的口,后果也将如此。治水的人疏通河道使它畅通,治民者只能开导他们而让人畅所欲言。所以君王处理政事,让三公九卿以至各级官吏进献讽喻诗,乐师进献民间乐曲,史官进献有借鉴意义的史籍,乐师诵读箴言,无眸子的盲人吟咏诗篇,有眸子的盲人诵读讽谏之言,掌管营建事务的百工纷纷进谏,平民则将自己的意见转达给君王,近侍之臣尽规劝之责,君王的同宗都能补其过失,察其是非,乐师和史官以歌曲、史籍加以谆谆教导,元老们再进一步修饰整理,然后由君王斟酌取舍,付之实施,这样,国家的政事得以实行

而不违背理。老百姓有口,就像大地有高山河流一样,社会的物资财富全靠它出产;又象高原和低地都有平坦肥沃的良田一样,人类的衣食物品全靠它产生。人们用嘴巴发表议论,政事的成败得失就能表露出来。人们以为好的就尽力实行,以为失误的就设法预防,这是增加衣食财富的途径啊。人们心中所想的通过嘴巴表达,他们考虑成熟以后,就自然流露出来,怎么可以堵呢?如果硬是堵住老百姓的嘴,那赞许的人还能有几个呢?"

周厉王不听,于是老百姓再也不敢公开发表言论指斥他。过了三年,人们终于把这个暴君放逐到彘地去了。

注释

1.召(shào)公

2.弭(mǐ):止息 ;消除

3.谤:公开批评指责别人的过失;谤言

4.虐:暴虐

5.堪:能忍受

6.壅(yōng):阻塞

7.宣:放,开导

8.瞽(gǔ):瞎眼

9. 瞍(sǒu)赋:无眸子的盲人吟咏(公卿烈士所献的诗)

10.蒙(méng)诵:有眸子而看不见的盲人诵读(讽谏的文章)

11.耆(qí):六十岁的叫耆

12.宣:宣泄,引导

13.原隰(xí):宽广低湿的平地

14.衍沃:平坦肥沃的土地

15.彘(zhì):地名,在山西

《国语》是我国第一部国别史,记载了周穆王十二年(公元前990)到周贞定王十六年(公元前453)间周、鲁、齐、晋、郑、楚、吴、越八国的一些史实。包括各贵族间朝聘、宴会、讽谏、辩论、应对之辞,一些历史事件及传说故事。

召公谏厉王弭谤篇四:召公谏厉王弭谤

召公谏厉王弭谤篇五:《召公谏厉王弭谤》赏析

《召公谏厉王弭谤》赏析

【作品介绍】

《国语》是我国最早的一部按国记事的国别史。它记载了西周穆王征犬戎(前967)到东周智伯被杀(前453)500多年的历史。全书21卷,包括周语、鲁语、齐语、晋语、郑语、楚语、吴语、越语八个部分,以记述各国贵族言论为主。它的思想比较驳杂。它重在记实,表现出来的思想随所记之人不同而各异。它的文风也不统一。它的作者,司马迁等认为是左丘明。现在一般认为是先秦史家编纂各国史料而成。和《左传》相比,从史学角度看,它比《左传》多出两百多年,有些史实是《左传》没有的;从文学角度看,它的文字简明质朴,不及《左传》精炼蕴藉,叙事情节一般也无波澜起伏,不及《左传》婉转多姿。但它善于记言,有些谏对之辞写得十分出色,如本文。

【解题】

本文选自《国语·周语上》,标题是后加的。召公又作“邵公”,姓姬,名虎,谥号穆公,是周厉王的卿士。厉王,即周厉王,名胡,是西周有名的暴君。他对外用兵失败,对内进行“专利”,即把本属各级领主共有的山林川泽之利收归王室所有。厉王垄断山林川泽之利的行为,引起“国人”的强烈不满,纷纷议论,严厉批评。为了压制舆论,厉王使卫国神巫监视国人,禁止批评,违者杀头。这时召公用“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的道理进行劝谏,厉王不听,以致矛盾愈来愈尖锐。到了公元前841年,终于爆发了国人暴动,围王宫,袭厉王,厉王出逃。这篇文章写的就是这件事,其中主要记述了召公的谏言。谏言说理透彻,且具有民主因素。

谏:规劝在上者(君主、尊长),使之改正错误。弭(mǐ):制止,遏制。谤:公开指责过失。这个词原来没有贬义,以后才成为贬义词。弭谤:制止(群众的)公开批评。

【注评】

厉王虐, 厉王:公元前878年即位,在位37年。虐:暴虐,指推行暴虐的政令,即“专利”法。 国人谤王。 国人:住在国都里的人。国:国都、京城。国人是西周春秋时对住在国都里的人的通称,属于统治阶级,有议论国事的权利。谤:公开指责批评。 召公告曰: 召公:即召穆公。告:“告(之) ”的省略,告戒厉王。 “民不堪命矣!” 堪:经得住,忍受。命:命令,指周厉王推行的暴虐的政令。○召公首先为民请命。 王怒。得卫巫, 卫巫:卫国的巫者。巫:以装神弄鬼替人祈祷为职业的人。 使监谤者。 使:“使(之)”的省略,派卫巫。监:监视。谤者:指公开批评厉王推行暴虐政令的人。 以告,则杀之。 以告:是“以(之)告(王) ”的省略,把谤者告诉厉王。则:就,连词。之:代词,代谤者。○用杀人的办法制止批评,残暴至极。 国人莫敢言, 莫:没有谁,否定性无定代词。○不仅不敢“谤”,连话都不敢说了。 道路以目。 道路:名词用作状语,在道路上(相遇)。以目:介宾词组作状语,用眼神(示意)。两者后面都省略了谓语。○《古文观止》评:“(道路以目)四字妙甚,极写莫敢言之状,不堪命之极也。”

第一段写周厉王用杀人的办法来制止国人的批评,国人敢怒而不敢言。

王喜, ○“喜”与上文“怒”相对,一“喜”一“怒”,暴君形象突出。 告召公曰:“吾能弭谤矣, 弭:制止。谤:公开的批评。 乃不敢言。” 句前省略主语“国人”。乃:终于,副词。○完全是暴君口吻。 召公曰:“是障之也, 是:代词,这,指“弭谤”的作法(即“以告,则杀之”)。障:堵塞。之:代词,指国人的口。○先否定“弭谤”,再分四层进行申述。 防民之口, 防:堤坝,用作动词,

有“堵塞”的意思。 甚于防川; 比堵塞河流(造成的后果)还严重。甚:严重。于:比,介词。川:河流。 川壅(yōng)而溃, 壅:堵塞。溃:水冲破堤坝。 伤人必多。民亦如之。 民:指“防民之口”。如之:像这一样。之:代词,指“川壅而溃,伤人必多”。 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 是故:因此,所以,连词。为:治理。为川者:治理河道的人。决:疏浚。之:代词,指壅塞的河道。使导:使(它)畅通。“使”后省略的兼语“之”,代词,指水流。导:畅通。 为民者宣之使言。 宣:放,这里是“引导”的意思。宣之:引导他们。之:代词,指代“民”。使言:使(之)言,让他们敢于说话。○第一层:用比喻从反面说明“防民之口”的严重后果。 故天子听政, 听政:处理政事。 使公卿至于列士献诗, 公:指三公,周代设立太师、太傅、太保,统称三公。卿:指六卿或九卿,周代设立天管家宰、地官司徒、春官宗伯、夏官司马、秋官司寇、冬官司空,统称六卿;再加上少师、少傅、少保,统称九卿。三公六卿是可以和周天子“坐而议政”的高级。官员。至于:连词,一直到。列:众。士:周代士分上士、中士、下士三等,足下级官员。诗:指能反映民情、能据以考察政治得失的民间歌谣,有如《诗经》的“风”。 瞽(gǔ)献曲, 瞽:无目曰瞽,即盲人。这里指乐官太师,周代乐官由盲人担任。曲:乐曲,指民间的能反映民情的民歌民调。 史献书, 史:太史,史官。书:指史书,能让天子吸取历史教训。 师箴(zhēn), 师:少师,低于太师的乐官。箴:箴言,这里作动词用,是“进献箴言”的意思。箴言是一种近于格言的规劝性韵文。 瞍(sǒu)赋, 瞍:没有瞳人的盲人。赋:朗诵(诗),这里指朗诵公卿、列士所献的诗。 朦(méng)诵, 朦:有瞳人但看不见东西的盲人。诵:朗读,这里指朗读箴谏之语。 百工谏, 百工:百官。谏:规劝君主,使之改正错误。 庶人传语, 庶人:平民。传语:即传话。庶人没有官爵,不能上朝廷,他们的意见只能通过官吏传给天子。 近臣尽规, 近臣:指天子左右的侍从。尽规:尽力规劝。 亲戚补察, 亲戚:指包括父母兄弟在内的同族亲属,不同于现代义。补:弥补过失。察:监察是非。 瞽史教诲, 瞽、史掌管阴阳、天时、礼法之书,这句是说瞽、史用这些书教导天子。 耆(qí)艾修之, 耆:六十岁的人。艾:五十岁的人。耆艾:指年高有德的天子的师傅和元老重臣。修:修理。之:代词,指“瞽、史教诲”。最早注《国语》的三国时期的韦昭解释这句说:“师、傅修理瞽、史之教,以闻于王也。” 而后王斟酌焉, 而后:然后,连词。斟酌:权衡,考虑。焉:相当“于之”,对这些,即对上述各种规谏。 是以事行而不悖(bèi)。 是以:由介宾结构演变而成的连词,因此。事行:政令通行。而:转折连词,但是。悖:违背(情理)。○第二层:用传统从正面说明“宣之使言”的重要意义。 民之有口, 之:用于主、谓之间的助词,变主谓句为词组,作全句主语。 犹土之有山川也, 犹:就像,如同。土:土地,地上。之:助词,变主谓句为词组,作全句谓语。 财用于是乎出; 财用:费用,指钱财。于是:从这里,介宾词组。是:代词,指山川。乎:句中语气词,无义。出:生产出来。 犹其有原隰(xí)衍沃也, 其:代词,指土地。原:广而平的土地。隰:低而湿的土地。衍:低而平的土地。沃:有水灌溉的土地。 衣食于是乎生。 是:代指“原隰衍沃”。○以人民的“口”比作能创造出财富、衣食的山川土地。 口之宣言也, 宣言:发表言论,是动宾词组,不同于现代的复音词“宣言”。 善败于是乎兴。 善:指国人好的议论。败:指国人不好的议论。于是乎兴:从这里发表出来。是:代指“口”。兴:兴起,这里是“发表”的意思。 行善而备败, 行善:推行国人认为好的政令。备败:防范推行国人认为不好的政令。 其所以阜(fù)财用、衣食者也。 其:副词,表示揣测,(这)大概(就是)。阜:动词,生长,增加。所以„„者:用来的办法。○第三层:再用比喻进一步说明“宣之使言"的重要作用。 夫民虑之于心而宣之于口, 虑之于心:在心里考虑某政令。之:代词,指考虑的内容。宣之于口:在口里发表考虑好的意见。之:代指对某政令考虑好了的意见。 成而行之。 成熟了意见自然要流露出来。成:形成,指考虑成熟的意见。行:这里是“自然流露"的意思。 胡可壅也? 胡:怎么,副词。壅:这里指堵塞“民”之口。 若壅其口, 若:如果,连词。 其与能几何?” 那能堵塞多久呢?其:句中语气词,表示反问。与:句中助词,无义(据《词诠》和韦昭注)。几何:多少,这里是“多久”的意思。○最后说明“民”之口是堵塞不住的。“壅”字照应前面的“川壅而溃”,回顾警密。

第二段,写召公反复阐明“防民之口”有大害,“宣之使言”有大利的道理,劝谏厉王。这是文章的主要部分。

王不听,于是国人莫敢言, 于是:连词,同现代汉语“于是”,表示上下两件事之间,在时间上有先后相承关系,在事理上有因果关系。 三年, 过了三年。 乃流王于彘(zhi)。 乃:终于,副词。流:流放,放逐。于:到,介词。彘:地名,在今山西省霍县境内。这句前面省略了主语“国人”。据《史记·周纪》:“三年,乃相与畔(通“叛”),袭厉王,厉王出奔于彘。”厉王是因“国人”暴动而出逃的。此事发生在公元前841年。

第三段,写厉王不听忠告,强行“弭谤”,终于自食其果。用事实证明道理的方法作结,是《国语》常用的写法。

【译文】

周厉王(推行)暴虐的(专利法),住在京城里的老百姓都公开批评厉王。召公告戒厉王说:“老百姓忍受不住暴虐的专利法了。”厉王大怒,找到一个卫国的巫者,派他监视批评(专利法)的人。卫巫把批评者报告厉王,厉王就杀死批评者。于是京城的老百姓没有谁敢讲话,人们在路上相遇只用眼神示意。

周厉王很高兴,告诉召公说:“我能制止批评了,老百姓终于不敢谈论(专利法)了。”召公说:“您这是堵塞老百姓的嘴巴。堵老百姓的嘴巴,比堵河流(造成的后果)还要严重。河流堵塞了会决口,那样伤害的人一定很多。堵塞老百姓的嘴巴,(后果)也会像(河流决口)一样造成危害。所以治理河流的人,疏浚河道,使水畅通;治理老百姓的人,引导他们,让他们敢于讲话。所以(以前)天子处理政事,让三公九卿以至下级官吏进献民间诗歌,乐官太师进献民间乐曲,太史进献史籍,少师进献箴言,没有瞳人的盲人朗诵献的诗歌,有瞳人的盲人朗读献的箴言,百官规劝,老百姓(通过官吏)传达意见,左右侍从尽力规劝,本族亲属弥补(王的)过失,监察(王的)是非,乐师和史官(用阴阳、天时、礼法之书)教诲,年长的天子的老师整理这些教诲,(报告天子,)然后天子对以上各种意见斟酌取舍,(付之实施,)因此政令通行而不违背常理。老百姓有口,就像大地有山河,社会财富从这里产出;又像地上的平原、湿地、低地、沃土,人类衣食从这里生产。嘴巴是发表言论的,好的言论、坏的言论从嘴巴里发表出来。(我们要)推行老百姓认为好的政令,防止老百姓认为不好的政令(出台),这大概就是增加财富衣食的好办法。老百姓在心里考虑好了,在口里发表出来,考虑成熟了自然要流露出来,怎么可以堵塞呢?如果要堵塞老百姓的口,那能堵塞多久呢?”

周厉王不听(召公的劝谏,以刑杀压制批评),于是京城里的老百姓没有人敢讲话。过了三年,老百姓终于把周厉王流放到彘。

【简析】

本文写周厉王推行剥夺“国人”利益的“专利”法,引起国人强烈批评,厉王则以刑杀压制批评,并拒绝召公劝谏,结果激起民愤,厉王被国人赶下了台。这一历史教训是深刻的。它说明:对于老百姓的批评,是“宣之使言”,还是“防民之口”,这是关系国家兴衰治乱的大问题。召公提出的“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的论断,已成为流传千古的富有哲理的名言,至今仍有借鉴意义。

本文在写作上详于“记言”而略于“记事”。

1.文章详于记言。记言部分既阐明了事理,又表现了人物的思想境界。如召公的谏辞:首先

用“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的比喻,从反面说明压制批评,会造成严重后果;继而用“天子听政”要从12个方面纳谏求治的历史事例,从正面说明广开言路,才能“事行而不悖”; 第三,再从正面设喻,“民之有口,犹土之有山川也,财用于是乎出;犹其有原隰衍沃也,衣食于是乎生”更深一层说明按老百姓的意见办事,是国家生存的基础;最后得出结论:老百姓的口是堵不住的。最后一句“其与能几何”是暗示不久会出乱子。这些喻证和例证,既把“弭谤”之害从正反两方面阐述得非常透彻,很有逻辑性和说服力;又表现出了召公的丰富的政治经验和善于言辞。

2.文章略于记事。记事部分非常简略,但记事与记言交错进行,并且“言”为“事”发表,“事”为“言”验证。这是《国语》常用的方法。如本文,召公劝谏之“言”,是由厉王弭谤之“事”引出的;而国人放逐厉王之“事”,正好验证了召公之“言”。记言、记事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字词句基础知识举要】

百工

百工,在古代汉语里有三项意义:①指各种手工工匠。《论语·子张》:“百工居肆(作坊),以成其事(指艺作)。”这个意义现代汉语仍在用。②指众官。《尚书。益稷》:“百工熙(高兴)哉。”百工,即百官。③周代主管营建制造等事的官职名称。《周礼·冬官考工记》:“国有六职,百工与居一焉。”注:“百工,司空事官之属,„„掌营城郭,建都邑,立社稷宗庙,造宫室车服器械监百工者。”本文“百工谏”的“百工”,应是百官。有一些选本,注为“各种手艺人”,恐不妥;因为手艺人是不可能直接向天子进谏的。

宣言

这个词在现代汉语里是复音词,是“(国家、政党或团体)对重大问题公开表示意见以进行宣传号召的文告”。(《现代汉语词典》)在古代汉语里,“宣言”是词组,如本篇“口之宣言也”,是“发表言论”的意思。还可以拆开,如本篇“宣之使言”。

本文“其与能几何”中的“与”,现代有些选本,认为是动词,注为“赞许”或“帮助”。似与文意不合。最早注《国语》的韦昭注:“与,辞也。”(辞:是古代语言学家最初用以指称虚词的术语,又称“语辞”“语助”等)清朝的训诂学家王引之在《经传释词》中说:“与,语助也。„„‘若壅其,其与能几何?’言能几何也。„„‘与’字皆是语助,无意义也。”只有注为“助词,无义”,这句才讲得通:“如果堵他们的嘴巴,那能堵多久呢?”

召公谏厉王弭谤篇六:召公谏厉王弭谤

召公谏厉王弭谤篇七:10 《召公谏厉王弭谤》

召公谏厉王弭谤篇八:《召公谏厉王弭谤》 知识点汇总

召公谏厉王弭谤篇九:《召公谏厉王弭谤》原文和翻译

《召公谏厉王弭谤》原文和翻译

原文

厉王虐②,国人谤王。召公告曰:“民不堪命③矣!”王怒,得卫巫④,使监谤者⑤。以告⑥,则杀之。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⑦。

王喜,告召公曰:“吾能弭谤矣,乃不敢言。”召公曰:“是障⑧之也。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⑨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⑩,为民者宣⑾之使言。故天子听政,使公卿⑿至于列士⒀献诗⒁,瞽⒂献曲,史⒃献书,师箴⒄,瞍赋⒅,矇⒆诵,百工⒇谏,庶人传语21,近臣尽规22,亲戚补察23 ,瞽、史教诲,耆、艾修之24,而后王斟酌焉。是以事行而不悖25。民之有口,犹土之有山川也,财用于是乎出26;犹其有原隰衍沃也27,衣食于是乎生。口之宣言也,善败于是乎兴28 。

注释:

本文选自《国语·周语上》。《国语》是我国第一部国别史,记载了周穆王十二年(公元前990)到周贞定王十六年(公元前453)间周、鲁、齐、晋、郑、楚、吴、越八国的一些史实。包括各国贵族间朝聘、宴飨(xiǎng)、讽谏、辩说、应对之辞以及部分历史事件与传说故事。召(shào)公,即召穆公,名虎,是周厉王的卿士。“召”,一作“邵”。厉王,即周厉王,名胡,夷王的儿子。公元前878年即位,在位37年。弭(mǐ),消除、阻止。谤,公开批评指责别人的过失。 ②〔虐〕暴虐。

③〔民不堪命〕老百姓忍受不了暴虐的政令。堪,能忍受。

④〔卫巫〕卫国的巫师。巫,以装神弄鬼替人祈祷为职业的人。

⑤〔使监谤者〕让卫巫去监视批评国王的人。

⑥〔以告〕把批评厉王的人告诉(厉王)。

⑦〔道路以目〕路上相见,以目示意,不敢交谈。形容政治黑暗,人民敢怒而不敢言。

⑧〔障〕堵塞,阻隔。

⑨〔壅(yōng)〕阻塞。

⑩〔为川者决之使导〕治水的人疏通河道使它畅通。为,治。决,挖开、排除。导,通行、通畅。

⑾〔宣〕疏通,疏导。

⑿〔公卿〕三公九卿。

⒀〔列士〕古代一般官员称“士”,此为总言之。列,众、各。

⒁〔诗〕指采自民间的讽谏性歌谣。

⒂〔瞽(gǔ)〕没有眼睛叫瞽。古代乐官都由盲人充任,这里指代乐官。 ⒃〔史〕史官。

⒄〔师箴(zhēn)〕乐师向王进箴言,用来规谏王的过失。

⒅〔瞍(sǒu)赋〕盲人朗读讽谏的文辞。瞍,没有眸子的盲人。赋,朗诵。 ⒆〔(méng)〕有眸子而看不见东西的人。这里也是乐官。

⒇〔百工〕从事各种技艺的人。

21〔庶人传语〕老百姓的意见间接传达(给国王)。庶人,平民、百姓。 22〔近臣尽规〕在君王身边的大臣尽规谏之力。规,规劝、规谏。

23〔亲戚补察〕同族的内外亲属弥补、监督国王的过失。古代包括父母和兄弟在内的内外亲属都称为亲戚。

24〔耆(qí)、艾(ài)修之〕年高望重的人修饬整理各种意见。耆,六十岁的人。艾,五十岁的人。这里指国王的师傅。修,修饬整理。

25〔不悖(bèi)〕不违背事理。悖,违逆。

26〔于是乎出〕从这里生产出来。于,从。是,这。乎,助词。

27〔犹其有原隰(xí)衍沃也〕就好比土地有原隰衍沃一样。犹,如同。其,指代土地。原,宽阔而平坦的土地。隰,低下而潮湿的土地。衍,低下而平坦的土地。沃,肥美的土地。

28〔口之宣言也,善败于是乎兴〕百姓口头发表言论,国家治乱就从这里显现出来。善败,治乱。是,此。兴,显现。

行善而备败①,其所以阜财用、衣食者也②。夫民虑之于心而宣之于口,成而行之③,胡④可壅也?若壅其口,其与能几何⑤?”

王不听,于是国莫敢出言。三年,乃流王于彘⑥。

注释:

①〔行善而备败〕推行百姓认为好的,防范百姓认为坏的。行,推行、实行。备,防备。

②〔其所以阜财用、衣食者也〕这大概才是用来使财物衣食丰富起来的办法吧。其,指示代词,这。所以„„者,用来„„的办法。阜,使„„丰富。

③〔成而行之〕思考成熟,自然要在言谈中表现出来。成,成熟。行,有“自然流露”的意思。

④〔胡〕怎么,表疑问语气。

⑤〔其与能几何〕意思是能有什么帮助呢?其,那。与,帮助。

⑥〔流王于彘(zhì)〕把王放逐到彘。流,流放,放逐。彘,晋国地名,在现在山西省霍县。

本文记述了西周后期周厉王为政暴虐,用残酷手段堵塞人民的言路,镇压人民的反抗,最终被人民推翻的史实。全文围绕一个“谏”字展开记述,形式上是在叙事,实际上重在记言。通过本文的记述,表现了召公的政治远见,揭露了周厉王残暴、腐朽而又虚弱的本质。

读后想一想:召公是怎样从正反两方面讲述弭谤的道理的?在召公看来,怎样才能达到理想的“弭谤”效果?

译文

周厉王暴虐无道。国都里的人都在咒骂他。召公告诉厉王说:“百姓忍不了你的命令啦!”厉王很恼怒,找到一个卫国的巫师,叫他去监视咒骂王的人。只要卫巫来报告,厉王就把被告发的人杀掉。住在国都的人都不敢说话了,熟人在路上相遇,也只能彼此互递眼色而已。

周厉王很高兴,告诉召公说:“我能够消除人民对我的咒骂了,他们居然不敢说话了。”召公说:“这是堵塞了他们的嘴!封住人民的嘴,比堵截江河的水还危险的多;江河的水被堵塞,就要决口奔流,被伤害的人一定很多,禁止人们讲话也象这样。因此,善于治水的人要排除水道的壅塞,使它畅通;善于治理人民的人,

要引导他们敢于讲话。所以天子处理政事,让公卿大夫直到列士都献诗,盲艺人献乐曲,史官献古文献,少师进箴言,瞍者朗诵,朦者吟咏,各色工匠分别谏诤,百姓的议论碾转上达,左右近臣尽心规劝,宗室姻亲补过纠偏,乐官史官施行教诲,元老重臣对天子经常劝诫,然后天子亲自斟酌裁决,因此政事施行起来才不违背情理。”

“人民的嘴,就象土地上有山有水一样,财富、器物才从这里产生出来;又象那大地上有高原、洼地、平川和沃野一样,衣服食物才从这里产生。由于人民用嘴发表意见,国家政事的成功或失败才能从这里反映出来;做人民所赞成的事,防止人民所憎恶的事,这正是增加财富、器物、衣服、食品的好办法啊。人民心理怎么想,嘴里就怎么说,他们考虑成熟以后,就自然流露出来,怎么能堵他们的嘴呢?如果堵他们的嘴,那么,跟随的人还能有几个呢?

周厉王不听劝告。从此,都城里的人没有一个敢讲话。过了三年,人们便把他赶到彘地去了。

召公谏厉王弭谤篇十:《召公谏厉王弭谤》详细课件

●【往下看,下一篇更精彩】●

最新成考报名

  • 立春过后什么时候鱼开口
  • 2021年立春 2021年立春是几点几分
  • 冬至吃啥 南方冬至吃什么
  • 冬至几月几日 今年冬至是几号
  • 烧碱安全救护常识
  • 国庆节高速免费几天
  • 白露与秋分
  • 请示与批复有什么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