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文档 > 知识 >

青蛙怎么形容?

成考报名   发布时间:01-16    阅读:

青蛙怎么形容?篇一
《看图写话——放青蛙》

看图写话《放青蛙》——写作指导

一、怎么写好几幅图的看图写话

1、仔细观察,看清图意,要写清楚什么人,什么时间,在什么地方,做了些什么事,结果如何。

2、观察图意首先抓主线,把故事写完整,有起因、经过和结果,要并根据文章所表达的中心安排每幅图的详略。

3、观察每幅图片也要关注细节,根据图片中人物的动作、表情展开合理想象,图片中的人会怎么想?怎么说?心情如何?绝对不能脱离图意天马行空地想。

4、叙述要有条理,一定要按照图片的先后顺序来写,并且注意每幅图片之间的内在联系,衔接自然。

二、好作文好结构

头:简要交待时间、地点、人物、起因,可适当加入环境描写。(图1:略写)

1、 看见青蛙怎么样?(青蛙外形或活动情况描写)2、为什么抓?

2、 怎么抓?(可运用一连串连贯动词如:听、放、卷、站、扑、

溅、抓、关、背、走„„)(图2:较详)

身:

1、回到家,奶奶会怎么说?( 可查找有关青蛙的资料,选取主 要 内容,用简要、精炼的语言运用在奶奶的话中,要有教育意义)

2、小宝表情怎样?合理想象会怎么想,怎么说?(图3:详) 1、怎么放?(可运用一连串连贯动词如:跑、打开、捧、放、游、

挥挥手、说„„ )((图4:较略)

脚:总结保护动物、保护环境的意义(略写)

(展开合理想象,小宝仿佛看见(听见)什么?心里想些什么?)

三、佳作欣赏:

一个晴朗的星期天,(交待天气情况和时间)小宝背着竹篮,蹦蹦跳跳地来到小河边(交待人物和地点)。只见那清澈的河水缓缓地流动着,发出轻轻的潺潺声。小鸟在枝头上叽叽喳喳,好像在说:“春天来了!春天来了!”(环境描写烘托气氛)

突然,(用上这个词从可以从上幅图自然过渡到第2幅图)他听见“呱呱呱”的叫声。草丛里跳出一只绿油油的大青蛙,只见它猛地向上一跳,张开大嘴,伸长舌头、迅速一卷,就把一只飞虫卷到了嘴里,当作了它的一顿美餐。(交待了青蛙的样子与活动情况,为小宝抓青蛙铺垫原因)小宝看见了,心想:如果把它带回家,那么家里的小飞虫就会被它吃光了。(讲清楚为什么抓的原因,想象合理)于是,他放下背上的竹篮,脱下鞋袜,卷起裤腿,轻轻地走进小河里。还好,河水只到他的膝盖下,他眼疾手快,伸出双手,猛地一“扑”就把青蛙逮住了。水花溅了他一脸,他顾不上擦一下,赶紧把它关进了竹篮里,背起竹篮兴高采烈地朝家走去。(一连串连贯的动词写清楚怎么抓的过程)

回到家,(兴高采烈朝家走去和回到家,从图2自然过渡到图3)小宝就兴奋地跑到奶奶面前炫耀,自豪地说:“瞧,奶奶,你看我把青蛙抓住了。”奶奶吓了一大跳,生气地说:“小宝啊,你怎么能把我们的‘守护神’抓来呢?快把它放回去。“小宝听了,指着青蛙,奇怪地问:“它?‘守护神’?”奶奶语重心长地说:“青蛙是益虫,我们不能随便捕杀它。它可是我们人类的朋友,庄稼的小卫士!如果没有它,那世界上的蚊子和害虫就没有天敌了啦!。乖,快把它放回田里保护庄稼吧!”小宝听了,满脸通红,感到羞愧极了,小声地说:“奶奶,我知道错了,我这就去把它给放回去。“

于是,小宝抱着竹篮飞快地跑到小河边。他打开竹篮把青蛙小心翼翼地捧在手心里,弯下腰,放回到小河里。小青蛙欢快地游走了,小宝脸上露出了笑容,挥手向小青蛙告别:“你可要多捉害虫,我会让小朋友们都来保护你的。”

小鸟叽叽喳喳地唱起歌来,好像在说:“你真是个懂事的孩子!” 是啊,保护动物,人人有责!(首尾呼应,揭示中心)

青蛙怎么形容?篇二
《青蛙》

《青蛙》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课文使学生了解青蛙的外形特点及多种本领

2、感受到青蛙的可爱,并懂得要保护青蛙,保护动物

3、认识本课7个生字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读课文感受到青蛙是一种可爱的、有益的动物,我们要保护它。

教具准备:各种蛙类的图片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 迷语导入,激发兴趣

师:面带微笑高兴的说:今天老师特别高兴和大家一起上一节语文课,同时老师还给大家带来一位好朋友,它是只小动物,本领真是大,游泳、跳远、唱歌、捉虫样样都数它,如果你还猜不到,呱呱叫的就是它。你猜它是谁?生:争先恐后的说(青蛙)

师:对(师边说边把青蛙图片贴在黑板上)

师:同学们猜得真对,你对青蛙还有哪些了解?(师板书课题) 生答:青蛙是两栖动物,又叫田鸡,幼体是蝌蚪,头是扁而宽,嘴巴阔,眼大,有绿色的,有灰色斑文,吃害虫,生活在池塘边,颜色因环境变化而不同,生活在水中或靠近水的地方,善跳跃会游泳,多在夜间活动;雄蛙有发音器官,叫声响亮,吃田间的害虫,对农业有益。答出一种既可,要及时给予鼓励。

师:同学们对青蛙了解的可真不少,大家的知识面可真宽,就让我们来到池塘边,一起走进青蛙的世界。

二、 创设情境,自读自悟

1、师: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生自由读课文)

2、师:同学们读得可真认真。同学们小声读课文,标出自然段。(生动笔画,师巡视)

3、师:默读课文说一说,青蛙有哪些美称?(生默读课文)

4、通过读课文谁愿意说一说?生答,师板书

游泳专家,跳远健将,歌唱家,捕虫能手

5、你在哪些地方看出青蛙是游泳专家,跳远健将,歌唱家,捕虫能手,指生读课文。

1)生答:飘在浮萍的溪流以最标准的蛙泳姿势游向对岸(游泳专家)

师:浮萍是什么?

生答:叶状、体对称、倒卵状、椭圆形或近圆形,长2至5毫米,

宽2至3毫米,有不明显的三脉,两面绿色。花期在6至7月,分部在全国,在全国各省都常见。水面浮生植物,可以做家畜和家禽的饲料。

2)生答:瞧,一只青蛙正在草丛中蹒跚的爬着。

师:蹒跚是什么意思?

生:形容腿脚不灵便,走路缓慢,摇摆的样子。

师:太好了,接着往下说。

生:你看,它发现你走近了,就猛的一跳,跳到那绿色的溪水中,这一跳,足足有它体长的20倍远。这里描写青蛙是跳远健将。“猛的一跳”很形象。“足足”强调跳的很远。

师:用比较的手法和自身相比,借助数字说明,写了青蛙善跳,更形象,很生动。

3)指生读歌唱家(4、5自然段)

师:第二段采用了什么描写方法,写出了青蛙是歌唱家

生:每到黄昏,池塘边上会有一只老青蛙,先发出单音的独唱,然后用颤音发出一声短鸣,接着满塘的蛙便跟着唱起来,用拟人的方法形象而生动地描写出青蛙叫声响亮,喜欢歌唱,说明青蛙是出色的歌唱家。

4)6自然段

生:青蛙善于捉害虫,一只青蛙一年捕食的害虫,约有一万只(青蛙是捕虫能手)

师:这里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生:用数字来说明青蛙对农业有益的特点,更真实可信,“真是农作物的好卫士”的评伦,表达出作者对青蛙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师:青蛙是怎样捉虫的?

生:讨论,回答(舌头长,舌根在前颚,遇到害虫时,伸到1米多长,舌头上有粘液,一下子就把害虫粘住了)

师:最后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生:对青蛙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5)师:你知道青蛙为科学做哪些贡献?

生:解剖青蛙卵,做蛙油,捉害虫,是庄稼的卫士。

6、齐读最后自然段

师:总写青蛙是一种可爱的动物。

7、看板书,师总结,作者是按什么结构写的。总----分-----总。总概括介绍青蛙有很多美称;分别介绍青蛙的特点、本领、益处;最后总的赞美青蛙是一种可爱的动物。

师:按照结构方式分段

生:分三段(1、2)为一段,(3-7)为一段,(8)为一段

8、师小结,我们也可以用这种构段方式用在自己的写作,在写作时可以用上列数字,拟人等方法。

三、拓展作业

1、你还知道青蛙的哪些知识,向同学们介绍如蝌蚪是怎样变成青蛙的,青蛙的哪些器官有助于捉虫。

2、课后搜集国家保护动物资料,做一次交流。

板书设计:

青蛙

游泳专家

青蛙 跳远健将 喜爱

美称 歌唱家 赞美

捕虫能手

总-----------分------------总

教学反思: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青蛙的外形特点及多种本领,从而感受到青蛙的可爱,并懂得要保护青蛙、保护动物。我采用谜语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上积极发言,踊跃说出自己的见解,有的时候甚至发生激烈的争辩,学生学习氛围浓厚。我按文章的构段方式,让学生理解总—分---总的结构方式,在教学中渗透多种修辞方法和说明方法,课堂效果很好。

青蛙怎么形容?篇三
《二(上)1.小青蛙叫了——续编故事写话》

青蛙怎么形容?篇四
《井底之蛙》

师:今天咱们接着学习《井底之蛙》这篇课文,齐读课题。

生:齐读课题:《井底之蛙》

师:哦,大家都把“井底”两个字读得很重,好像带着自己的感情,一开始读时可以不带感情,只读准字音就行了。

生:再齐读课题

师:昨天我给同学们聊到了坐井观天的故事。首先听我再讲一讲这是青蛙的故事好吗? 师讲故事:青蛙在水井里快乐的生活,和虾呀、蟹呀、小蝌蚪们聊聊天,说说自己的心里话,有心事的时候也抬头愣愣地看看天,觉得自己生活得很快乐,也很幸福。可是有一天小鸟飞来了,告诉了青蛙一个真实的天空,于是更大的天空成了青蛙心里的梦想。终于,有一天他决定不再老呆在井底,得出去看看。于是青蛙费了很大的劲终于下定决心,跳出了井口,果然他看到了一片广阔的天,每天他把在外面看到的新鲜稀奇的事情告诉井里的小虾、小蟹、小蝌蚪们,能够在井底和井上来回,和只能在浅水里呆着的小蝌蚪们比起来,他感觉自己很幸福,日子一天天过去了,很久没有人再说他是一只井底之蛙了,他高兴地和一切经过这里的朋友分享自己的快乐,觉得自己的日子很充实也很愉快,青蛙都有哪些快乐呢? 师:请同学们翻开书,我们接着来讨论。

师:再来读一读这篇课文

生:齐读课文

师:评价,读得不错但有一个地方不知是我听错了呢,还是孩子们由于慌张读错了,“绵软舒适”,有的孩子读成了软绵舒适,是不是?

生:是

师:那你们要感谢我,因为我指出了你们的错误。

师:请再读“绵软舒适”

生:反复读“绵软舒适”

师:我还听到一个同学读: 稀泥没(méi)过我的双脚。我们一起教教他该怎么读?预备起——

生:齐读“稀泥没(mò)过我的双脚。”

师:青蛙向来自东海的鳖讲起了自己的快乐,青蛙都有哪些快乐呢?找一找,青蛙一共说了几句话?

生:读课文,找青蛙说的话。

师:青蛙说了几句?

生:(异口同声地说)有6句。

师:青蛙说了6句,是吗?咱们来看看第一句在哪儿?

生:齐读第一句。

师:齐读第二句。生读。

师: 引读3-6句。

师:第一句,有没有具体讲青蛙的快乐呢?

生:没有。

师:那么青蛙的快乐是从哪几方面来讲的?注意每个句子的开头。

师:第二句的开头是?

生:高兴时。

师:第三句的开头是?

生:疲倦了。

师:接下来——

生:跳进井水中。

师:“高兴时”、“疲倦了”,“跳进井水中”(一边说一边掰手指)能不能把这五个字改成三个字?

师: 你来,苏凯巍。

生:跳进井

师:是跳进水还是跳进井?

生:(齐说)跳进水

师:或者我们直接讲“井水中”行吗?(学生有些坚持自己的意见)你可以同意我的意见也可以坚持你自己的意见。

生:好

师:第四个?第五句“环顾„„”讲到了具体的快乐了吗?

生:没有

师:好,那下一句,第六句我们用三个字来概括。

生:跨井栏

师:有不同意见吗?不倚井栏了?

生:独占井

师:真好

生:占独井

师:“独占井”好还是“占独井好”?

生:独占井

师:自己一个人占有这一口井,用“独占井”好一些。

师:现在我们清楚了,青蛙一共讲了四个方面的快乐,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 生:高兴时、疲倦了、井水中、独占井

师:下面自己来读一读,请同学们选择,你愿意读青蛙的哪一方面的快乐就读哪一句,先自己练习一下

生:开始纷纷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

师:(看见学生很快地停了下来)这么自信?能读好吗?

生:能

师:太棒了,读高兴时的句子的同学有多少?(很多同学举手)我们一起站起来读一读,让大家一起来分享青蛙的快乐好吗?

生:生读:“高兴时„„”

师:这样的快乐,来自东海之滨的鳖可能不会觉得有多快乐吧!咱们再来试一试,大家再来一遍。

生:再读:“高兴时„„”

师:很好,大家注意到了吗?尽情的蹦跳(老师示范读,强调了尽情二字),这一句读得很好,这一下我们确实感受到了青蛙高兴时的快乐了。来,同学们我们大家一起来读一遍。 生:齐读“高兴时„„”

师:高兴时,青蛙是这样的快乐,那么高兴的反义词是什么?

生:悲伤

生:烦恼

师:那么你觉得青蛙有烦恼或者悲伤的时候吗?

生:有吧

师:不敢肯定?

生: 有

师:有高兴的时候,就会有„„

生:悲伤

师:那请同学们想一想,青蛙悲伤的时候都做些什么呢? 生:我想他应该会躲在暗处偷偷的落泪。 师:躲在井壁的窟窿里落泪吗? 生:我觉得他会自己去寻找快乐

师:这是一只心态很好的青蛙呀!

生:去和朋友聊聊天,解除自己的悲伤。

生:去井沿上看看天空

师:哦,还可以抬头看看悠悠的白云呢

生:我觉得青蛙还会看落日,小王子悲伤的时候就喜欢看落日,我想青蛙悲伤的时候也喜欢看落日。

师:真棒!把我们看过的童话里的小王子记得这样熟悉。青蛙把自己的快乐和别人分享,却把烦恼留给了自己。所以,孩子们,当我们感到幸福的时候,让我们告诉给每一个亲人,每一个朋友,告诉他们我们的幸福,幸福就会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生活中难免有不如意的地方,让我们感到烦恼,可是我们不一定要把这个告诉别人,如果能够像小王子一样,一个人静静地呆着看落日,悲伤也会成享受的。”

师:接下来,我们来看青蛙疲倦时候的快乐,有同学读吗?(没有人举手),哦,大家可能觉得太短了,意思也明白,没必要读?那我们就一起读一遍就过了。

生:齐读“疲倦了„„”

师:接下来,我们来读“井水中”的段落,谁愿意来读?

生1:读,但是读得不太好。

师:你们感到特别快乐了吗? 生2:读“跳进井水中„„” 师:读得怎么样? 生:好

师:那我怎么没有听到掌声呢?

生:响起一阵热烈的掌声。

师:井水刚刚没过„„,这个刚刚你看出什么?

生:井水很少

师:有句古语“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是说,流动着的水不容易腐臭,经常移动的门轴(我们古代的门都是有门轴的),是不容易长虫子的。那你觉得这浅浅的不流动的井水会怎么样?

生:发臭

师:你现在就是这只青蛙的亲戚,今天到这只井底之蛙家里来做客,你的感觉怎么样? 生:感觉不好

生:我感觉很臭,心里很难受

生:我感觉她身上肯定很脏,我都想发吐

生:我想马上离开

生:我想这只青蛙一定很邋遢

师:(同学们还在纷纷举手)哎呀,太多感受了,所有不好的感觉都涌上了我们心头,可是这只青蛙却觉得很快乐。我们再来读一读青蛙的快乐吧

生:读“跳进井水中„„”

师:所以孩子们,我们任何时候都不要试图用自己的感受去代替别人的感受,更没有理由去指责别人的幸福和快乐,因为也许别人的快乐和我们体会到的不一样呢?我们的生活也

没有十全十美的,关键是我们用一种什么样的心态去看他,我们的心里如果有美好,美好的事物就无处不在。

师:接下来,我们来读一读“独占井栏”的部分

生:读“而且„„”

师:读完这一句以后,你想对青蛙说点什么?

生:我觉得青蛙太自以为是了

师:(打断)现在我就是这只青蛙,你直接给我讲

生1:我觉得你的井水太臭了,你还觉得快乐,真是太笨了

师:我反对,我现在在讲跨井栏、倚井栏的乐趣,你干吗老盯着我的井水不放呀。 生2:我也反对高圣翔的意见

师:你也直接跟我讲

生:我觉得刚才给你说的人太坏了,万一青蛙本身嗅觉不好呢?而且,青蛙的见识也小,跳出井外就觉得很稀奇,当然就感到快乐了。

生3:有没有朋友来看你,他们没看你的时候,你孤独吗?

师:(环顾四周)我希望一个刚才没有发过言的同学能够勇敢地举起手来

生4:我觉得你太骄傲了!我觉得你确实太自以为是了,外面的世界还比你这个更好呢 师:和鳖想的一样,我心里有一点难受了

生5 : 我劝你还是彻底搬家,搬到东海去吧

生6:我反对刚才同学意见,你不能听刚才同学的意见,因为海里没有淡水,你不适合那里生存。

师:谢谢你,告诉我一个知识。

生7:我觉得你还是脏一点好,要不然那些贪吃的人类把你逮来吃,你就糟糕了

师:你在建议我要好好保护自己。现在我们把手放下,同学们,我们读完这句话就有这么多的话想给青蛙讲,我们真了不起!

师:同学们,现在我们读完了青蛙的四种快乐,可是读完以后,我们却有很多不同的感受,这只青蛙快乐着,骄傲着,幸福着,也自以为是着„„来,我们一起把这些感受放到文章里,一起把青蛙说的话完整的读一遍。

生:齐读青蛙说的话“我生活在这里,真快乐!„„”

师:这一只青蛙就这样骄傲的快乐着,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去了,可是东海里的鳖来了以后,青蛙的平静快乐的生活被打乱了,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有一个词是用来形容青蛙听了东海之鳖的话以后的表情的,找到了吗?

师:(学生纷纷举手)这么多同学都找到了,来,我们一起说。

生:(一起说)“瞠目结舌”

师:这个词是什么意思?

生:就是很惊讶的意思。

师:谁来给大家做一做“瞠目结舌”的表情?

生1:上来表演,瞪大眼睛,还一边解说,结舌,就是好像舌头打结了一样,嘴里噢噢噢的说不出话来,(面带笑容)。

师:眼睛瞪大了,舌头也打结了,可是神态对了吗?

生2:上来表演惟妙惟肖

师:我们一起来做一个“瞠目结舌”的表情吧。

生:一起在座位上做这个表情。

师:哎呀,都吓傻了,东海之鳖到底说了什么话,把这只快乐的井底之蛙吓成这样?我们一起来读一读鳖说的话

生:齐读鳖说的话。

师:我们这里下大雨的时候,河沟里有什么变化? 生:会涨水 师:可是东海呢,十年九旱、八年七涝,海面有变化吗?感觉东海怎么样?一个字? 生:大

师:两个字?

生1:很大

生2:广阔

生3:辽阔

师:如果我说三个字呢?

生:很辽阔(拉长声音)

师:你们很会添字呀。四个字呢?

生1:非常辽阔

生2:无边无际

师:哪个更好?

生:无边无际

师:那好,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个词

生:齐读

师:大海是这样的无边无际,东海之鳖走了以后,到大海去生活就成了青蛙的又一个梦想,晚上青蛙做了一个甜甜的梦,梦见自己背着行囊,跳出井口,向大海跳去,在路上碰到了松鼠阿姨,就是那只劝小马不要过河的松鼠阿姨,松鼠阿姨听了他的话以后说:“别去了,海那么远,你要到海边去中间要吃很多苦的,要经过茫茫沙漠,经过高山深涧,可能会遇到暴风骤雨,可能会遇到豺狼虎豹,要经历几个严寒酷暑,多辛苦呀,你还不如舒舒服服地待到井里,享受你的快乐呢!”梦中的青蛙不知道该怎么办了,从梦里醒来,他很困惑:走还是不走?同学们,你来帮青蛙拿一下主意好吗?

生1:我觉得青蛙应该走,因为在路上青蛙也可以找到自己的快乐呀!

生2:我认为青蛙可以走也可以不走,

师:那你说说为什么青蛙可以不走呢?

生2:因为他和那口井已经有了感情

师:你认为他已经驯养了那口井,那口井也

生齐:驯养了他(一起笑)

师:青蛙走了,那口井,那些小动物会伤心的,对不对?

生5:我也觉得它不应该走,因为现在他觉得自己是最快乐的,快乐就在他身边,为什么还要到东海去呢?

生6:我觉得他应该走,因为在井里他没有什么朋友,而且他走的话可以找到很多朋友,还可以长很多见识。

师:像小王子一样?

生8:我反对,青蛙在这里是有朋友的,那些虾呀、蟹呀、小蝌蚪呀、井栏呀都是他的朋友。

生9:我也反对青蛙离开,因为青蛙是两栖动物,如果经过沙漠的话他就容易死掉了。 师:你在替青蛙的生命担心了。

生10:我也反对青蛙走,因为生命第一嘛。万一掉下悬崖,那可怎么办?

师:(还有很多同学在举手)好了,把我们的手放下,想听听我的意见吗?前几天,学到《毽子里的铜钱》的时候,我记得李泽玉同学曾说,他有时候就像文中的二婶,今天,我

青蛙怎么形容?篇五
《爱说大话的青蛙》

爱说大话的青蛙

也不敢出,后来____________________啄死了__________________,

池 塘 边 上住 着一 条 蛇,它 成 天 横 行 霸 道,见了青蛙就不放过。青蛙们被它吃怕了,听到一点儿 动 静 就 马上 钻进水里 藏起来,连大气都不 敢 出。

有一天,飞来了一只 鹰,啄 死了这条蛇。青蛙们高兴极了,它们欢聚 在 岸 边,又是 唱 歌,又是 跳 舞。

一只青蛙说:“那条蛇太可 恶了,但是它也没什么了不起的,我还敢骂它呢!”

另一只青蛙说:“那算得了什么,有一回,我还往它身上 吐 过 唾 沫呢!”

这只青蛙刚说完,其他青蛙全都吵吵起来。这个说它 曾 经用 树枝打过蛇,那个说它曾和蛇打过 仗。

正当它们争着吹牛的时候,一个 淘 气的小孩子 扔 过来一 段 草绳。青蛙们以为又来了一条蛇,谁也顾不上吹牛,一个个全逃得 无 影 无踪了。

1.短文共有( )个自然段。第五个自然段有( )话。 2.按课文内容填空:

这个故事发生的地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特别害怕______________________,连大气

______________________就说起大话来。

3.认真读读短文,看看青蛙们是如何说大话的,用“ ”画下来。 4.在故事的结尾,青蛙们为什么一个个全都逃得无影无踪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完短文后,你有什么话要告诉身边的小伙伴吗?想一想,写下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你能用文中的一个词形容一下蛇和青蛙吗? _____________的蛇 _____________的青蛙 趣味呱呱叫

1. 两人土上 谈 心。( ) 2. 相见。( )

3. 上面正差一横,下面少去一点。( ) 4.一口 咬 掉牛尾巴。( )

5.一点一 横 长,一 撇 向西分。并 排 两棵树,栽在石头上。( )

青蛙怎么形容?篇六
《青蛙看海》

青蛙怎么形容?篇七
《青蛙》

青蛙怎么形容?篇八
《怎样描写小动物》

怎样描写小动物

在我们周围生活着很多可爱的小动物,怎样写好一种可爱的动物,是我们作文考试时经常碰到的命题。因此,我们平时就该掌握这类题目的写作要领,具体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关键是善于观察。只有在观察细致的基础上,才能写好它们。观察一般从外形特征、活动特性等几个方面有顺序地进行。观察时,要注意以下三点:1、 按照一定的顺序观察。一般是从头到尾或从上到下,也可以先整体后局部。2、 观察时要抓住特点。比如,小兔的长耳朵、三瓣觜;小猫会说话的眼睛、翘胡须等。言要流畅。举例:小白兔长着一对长长的耳朵,一对红宝石似的眼睛,一张三瓣嘴,一条又短又小的尾巴。它浑身长着雪白雪白的毛,像个大绒球。小白兔的前腿短,后腿长,走起路来一蹦一跳的,真是可爱极了。在动笔写的时候,要把观察的结果,有重点地加以选择、有条理地加以描述。 第二,描写外形要侧重于静态,描写活动情况要侧重于动态。按照从静态到动态,从外形到活动,有条理、有层次地观察和描写。首先描写外形样子和活动情况 。

描写一种小动物,首先要描写它的外形样子,要仔细看它的头部、尾部、毛色、四肢 是什么样的,形状、特点、颜色是什么样的。如下面写小狗一段的话:

星期天,我从姥姥家回来,在客车上,看到一个大姐姐用紫色的包拎着一只可爱的小黑狗。小黑狗头上长着一对像毛片片一样的三角形耳朵,软软的向下耷拉着,有趣极了。两只圆圆的黑眼睛不停地望着四周。圆圆的黑鼻头像个茸嘟嘟的小茸球。嘴巴紧紧地闭着,一声也不吭,多像一个不吵不闹的乖孩子啊!

我真喜欢这只趴在包里的小黑狗。

这篇习作是一位仅上一年级的小学生写出的。文章虽短,却描述得很全面:时间、地点、所描写动物的样子及自己的喜爱之情。所有的比喻及修饰词都很形象、贴切。

然后再看它的生活习性又是什么样的,小动物怎样吃食啦,怎样游戏啦,怎样睡觉啦,把这些都要细致观察,具体地描写出来。例如:

小鹅儿

“哦哦,小鹅儿出壳了!小鹅儿出壳了!”我拍手高兴地喊,我最爱小鹅了。

这些刚出壳的小鹅儿一身水淋淋的,毛色不算好看,但是红红的小脚激起了我的兴趣。

第二天,我把这些小家伙放出来喂食。它们的毛已经干了,金黄柔美,尽管它们脚还软,站不起来,但是一个个都很活泼,放下地就一扑一扑地,像在摔跤,真逗!

小鹅儿睡觉的时候,小颈缩短了,那脑袋就像用绒沾在上面的。它们很容易醒,轻轻地脚步声,它们都会睁开眼睛看看,没有声响了,再睡。

十多天以后,我刚揭开遮鹅笼的罩子,它们就要争先恐后地出来,一个小鹅站在另一个小鹅身上一跳,居然跳出来了!它们的毛开始变白了,脚也不软了。一下子就跑到我脚前要吃的,我先放些饭在碟子里,手里拿着两大片菜叶,它们嘴在呷饭,眼睛却盯着我的菜叶。菜叶似乎比饭更好吃,一只小鹅索性蹦起来呷着,摔了一跤!引得我大笑起来。

这些小家伙很通人性,我一到家它们就跑到我的脚下转悠,亲热的很呐。我常常跟它们说话,有时它们还回答呢!所以,我把小鹅看成我的朋友。 文章活脱脱地展现出小鹅出壳、吃食,睡觉和性情,语言活泼,

条理清晰,形容逼真,童趣盎然,字里行间包含着小作者与小鹅之间的情感。

第三,要把喜爱之情写进作文

作文是用我的手来写我的心。写自己的喜怒哀乐乐。我们喜爱小动物,在描写它们的时候,也要把自己喜爱的感情,用笔融合在字里行间。让读者一读文字,就能感受到我们的喜爱之情。

表达感情的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有时候具体地描写小动物的样子、外形,把自己的情感融在其间;有时候用简洁的语句直抒感情;有时候,把这两种方法交替使用。写法灵活,不拘一格。

请你阅读下面的作文:

青蛙捕食

我非常喜欢青蛙。夏天,我常常去池塘边看青蛙。

青蛙很喜欢躲在草丛里,偶尔也叫几声。它们叫得最欢的时候是在大雨过后。每当这时如果有一只叫,旁边的也就随着叫了起来。几十只甚至上百只青蛙“呱呱”叫个不停,那声音能够传到几里地以外,多像一曲气势磅礴的交响乐呀!

青蛙的身体胖胖的,有的身体足有七八厘米长。它们披着黄绿色或深绿色的衣裳,露着雪白的肚皮。它们的头又宽又扁,像一个三角形。它的头上鼓着一双圆溜溜的大眼睛,长着大嘴巴、小鼻子。

青蛙爱吃小昆虫,观察它捕食的动作才有趣呢。有一天,我静静地蹲在池塘边上的大树后面,细心地观察着。一只青蛙蹲在地上,张着嘴巴仰着脸在等待着什么。突然,一只小虫飞过来,只见青蛙猛地向上一窜,舌头一钩,又落在地上。小虫不见了,青蛙又恢复了原来的样子,耐心地等待着。

青蛙可真是个捉虫的能手,听农民伯伯说:要是算起来,一只青蛙一年之内最少可以消灭一万只害虫。它真是我们的好朋友啊!

这篇作文写的是“青蛙捕食”,在写法上和上篇《猴子》略有不同:这篇作文用“我非常喜欢青蛙”一句,概括了全文的中心,接着依次写了青蛙的鸣叫、外形,以及捕虫的情景。文脉清楚,段落分明。

那么,这篇作文作者是怎样表达感情的呢?

文章的开头先用“我非常喜爱青蛙”一句,直抒了作者情怀,表达了喜爱的心情。接着用“常常”去池塘边看青蛙,表现了作者对青蛙“喜欢”之深。在听到青蛙叫声时,作者感到了那叫声就像“一曲气势磅礴的交响乐呀!”语句不多,却写出了青蛙叫声的响亮、动听,从中我们也感受到了作者对青蛙的感情是多么深呀!作者对青蛙的感情为什么这样深呢?因为青蛙一年之内最少能捕捉到“一万只害虫”,这是作者喜爱青蛙原因所在。最后作者感慨地说:“青蛙”真是我们的好朋友。结尾收笔有力,感情表达真实。

“文虽有规可循,但无定法。”写一种小动物是没有一种写法可以套用的。只有掌握一种基本的写法,又会灵活地运用,才能真切而生动地把自己喜爱的小动物描写出来。

此外,描写一种小动物还应当注意:

1.要突出重点。描写一种小动物,也和写其他内容的作文一样,不能面面俱到,像“流水账”似的说个没完,一定要突出重点。有的可以侧重写小动物的外形样子,有的可以侧重写小动物的习性。无论怎样写,都要抓住典型,突出重点,具体描写。

2.要细致描写。描写任何一种小动物,都要细致描写,认真刻画。无论是写外形样子,还是写生活习性,都不能几笔带过,概括叙述。特别是在描写小动物生活习性时,要注意准确地使用动词,再现出小动物活动的情景,给人以“状物如在眼前”的感觉。

3.要条理清楚。描写一种小动物也和写其他作文一样,不能东一句,西一笔,缺乏章法。在动笔之前先想好先说什么,后说什么,

再说什么。句与句之间怎样挂连,层与层之间怎样联系。怎样开头,怎样结尾,全篇文章怎样组合。把这些想好之后再动笔,才能使文章条理清楚,层次分明。

优美的句子

兔子

兔子的耳朵又大又长,只要听见一点轻微的声音,就会“唰”地一下竖起来,灵巧地四面转动,寻找声音发出的地方,直到声音没有了,才恢复常态。

小白兔吃饱了的时候,就仨一群俩一伙地在沙地上跑来跑去,像一个个小雪球在滚动。

小猫

小花猫的脑袋圆圆的,顶着一对尖尖的小耳朵,那大大的绿眼睛瞪得像两盏小绿灯。

小猫“咪咪”的那一双大耳朵,一天到晚都直竖着,哪个地方有声音,马上往那边转,活像一架有特殊性能的雷达。

这只花猫的全身是白底黑斑,远看上去,像一团雪白的棉花点上了几滴墨汁。

小猫鼻子下面有一张人字形的嘴巴,两旁有6根白色的胡须,常常一扇一扇的,挺神气。猫的胡子非常硬,像钢针一样,能量出洞口的尺寸。

小黑猫长长的尾巴像小鞭子似的,左右摇摆。

小猫有一对透亮灵活的大眼睛,黑黑的瞳仁还会变:早晨,像枣核;中午,就成了细线;夜里,却变成两只绿灯泡,圆溜溜的,闪闪发光。

小花猫早上起来先伸一下懒腰,然后再坐起来,用两只前爪在舌尖上舔一点唾沫,像人一样地洗着脸,再用舌头不停地舔着自己的毛

青蛙怎么形容?篇九
《小动物描写常用方法》

例文欣赏

可爱的“小黑”

爸爸从集上买回一头小猪娃。它尖尖的耳朵,短短的嘴巴。因为它浑身黝黑发亮,爸爸就给它取个名字叫“小黑”,还说这是原窝猪娃中最大的一个,吃食一定会好。

小黑初来乍到,还挺怯生哩。你瞧,它不停地哼叽着,直直地竖起耳朵,警惕地观察着周围一切。我热情地将一把鲜嫩的青草送到它跟前,它只轻轻嗅了一下,仍然惊恐地望着我。妈妈说:“生猪娃胆小,过一天就好了。”果然,第二天小黑就适应多了。你看,它的耳朵自然的耷拉下来,尾巴拧成了一个“6”字。我又照样把青草送到它跟前。这回,它就毫不客气地吃起来。它一边吃,一边还不时朝我哼两声,好像在向我致谢似的。

喂小黑照例是我**的事。一天三顿,妈妈都是用刷锅水拌些麦麸给它吃。开始几天,小黑还要等妈妈喊着它才去吃食。时间一长,聪明的小黑只要一听到刷锅的声响,即使它睡得正香,也总是机灵地爬起来(爸爸说这叫条件反射)跑进厨房,“哼哼”地围着妈妈叫个不停。好像在说:“饿极了,饿极了,快让我填肚皮!”每当这时候,我就很自然地想起猪八戒吃西瓜的故事。我想,大概猪生性就贪食吧。有时妈妈被它缠急了,踢了它一下,可贪食的小黑一点也不生气,反而撒娇似地直拱**的腿。妈妈没法,只好连三赶四地把食拌好,还没等妈妈把食盆放下,小黑就迫不及待地立起身子接食吃。接下去就是一场狼吞虎咽。你看,它两只前腿跳进食盆,随着大口大口地吞食,两只耳朵抖得忽闪忽闪的。眨眼功夫,一盆食就被它“报销”了。再看看小黑,肚子已被填得圆鼓鼓的。这时,你只要用手摸它一下,它就会轱辘一下躺在地上,任你抓搔。但见它眯缝着眼,伸直腿,翘起蹄,那个舒服劲,就别提了。

有时候,小黑也惹人生气。有一次,它拱了生产队的庄稼,被人赶了回来。妈妈生气地朝着小黑说:“小家伙,在家吃得饱饱的,出外还淘气,中午准叫你饿肚皮。”小黑好像在作“自我反省”似的,垂头丧气地站在墙角,一动不动,一声不吭。妈妈看它那样子,又好气,又好笑,随手扔过一片白菜叶。小黑见有了吃的,早把“反省”的事忘得干干净净,一口下去就吞掉一半,耳朵还抖得忽闪忽闪的。

我家的“小黑”多可爱啊!

蚂蚁

一身黑亮的盔甲,两根细长的触角,凑成黑色的勇敢的小生灵--蚂蚁。

每当漫步在金色的校园,便会发现几个小小的“!”从我脚旁绕过,那就是蚂蚁。它似乎没有意识到身旁的庞然大物,仍旧慢悠悠地散步,那傲慢的步态不由刺动了我的自尊心,小小的蚂蚁竟敢在我面前摆架子。不必发生流血事件,只须用根小柳条轻轻地在它那两根“天线”上拨动一下,它便会吓得四处乱闯。这时我就会觉得像战胜了什么强大敌人一般兴奋,不过它毕竟是一只小小的蚂蚁呀。

也许因为我的顽皮,竟然和那么善良、那么弱小的蚂蚁发动什么“战争”,这对它显然是不公平的。 但自从我看了一则有关蚂蚁的趣闻之后,就不禁对这小生灵产生一种敬仰的情感。这则趣闻就是:世界上什么动物力气最大?答案是蚂蚁,因为蚂蚁可以背动比自身重量重6倍的物体。即使比蚂蚁重100倍的重物对于人来说也不过是举手之劳,但对于小蚂蚁来说就是要完成一项伟大的工作了。小生灵啊小生灵,没想到你小小的身躯竟蕴藏着如此巨大的力量。

随遇而安,辽阔而肥沃的大地就是蚂蚁舒适的家。一个个小生灵结合成了蚂蚁这个强大的家族。工蚁、蚁王,各尽所能,但并不“按劳分配”。工蚁成年累月辛苦劳作,侍奉蚁王,喂养幼蚁,直到心衰力竭地死去,而蚁王却作威作福,过着养尊处优的生活,真是太不公平了。我不免为工蚁的命运鸣不平,真希望有一天和平的阳光能照进黑暗的蚁穴。

这就是我喜爱的黑色的小生灵--蚂蚁。

描写外形样子和活动情况

描写一种小动物,首先要描写它的外形样子,要仔细看它的头部、尾部、毛色、四肢 是什么样的,形状、特点、颜色是什么样的。如下面写小狗一段的话:

1“星期天,我从姥姥家回来,在客车上,看到一个大姐姐用紫色的包拎着一只可爱的小黑狗。小黑狗头上长着一对像毛片片一样的三角形耳朵,软软的向下耷拉着,有趣极了。两只圆圆的黑眼睛不停地望着四周。圆圆的黑鼻头像个茸嘟嘟的小茸球。嘴巴紧紧地闭着,一声也不吭,多像一个不吵不闹的乖孩子啊! 我真喜欢这只趴在包里的小黑狗。”

这篇习作是一位仅上一年级的小学生写出的。文章虽短,却描述得很全面:时间、地点、所描写动物的样子及自己的喜爱之情。所有的比喻及修饰词都很形象、贴切。

2 然后再看它的生活习性又是什么样的,小动物怎样吃食啦,怎样游戏啦,怎样睡觉啦,把这些都要细致观察,具体地描写出来。例如:

小鹅儿

“哦哦,小鹅儿出壳了!小鹅儿出壳了!”我拍手高兴地喊,我最爱小鹅了。

这些刚出壳的小鹅儿一身水淋淋的,毛色不算好看,但是红红的小脚激起了我的兴趣。

第二天,我把这些小家伙放出来喂食。它们的毛已经干了,金黄柔美,尽管它们脚还软,站不起来,但是一个个都很活泼,放下地就一扑一扑地,像在摔跤,真逗!

小鹅儿睡觉的时候,小颈缩短了,那脑袋就像用绒沾在上面的。它们很容易醒,轻轻地脚步声,它们都会睁开眼睛看看,没有声响了,再睡。

十多天以后,我刚揭开遮鹅笼的罩子,它们就要争先恐后的出来,一个小鹅站在另一个小鹅身上一跳,居然跳出来了!它们的毛开始变白了,脚也不软了。一下子就跑到我脚前要吃的,我先放些饭在碟子里,手里拿着两大片菜叶,它们嘴在呷饭,眼睛却盯着我的菜叶。菜叶似乎比饭更好吃,一只小鹅索性蹦起来呷着,摔了一跤!引得我大笑起来。

这些小家伙很通人性,我一到家它们就跑到我的脚下转悠,亲热的很呐。我常常跟它们说话,有时它们还回答呢!所以,我把小鹅看成我的朋友。

文章活脱脱地展现出小鹅出壳、吃食,睡觉和性情,语言活泼,条理清晰,形容逼真,童趣盎然,字里行间包含着小作者与小鹅之间的情感。

3 描写小动物的样子侧重于静态描写,描写小动物活动情况,侧重于动态描写。按照从静态到动态有条理,有层次地观察和描写,可以把小动物写得清楚、细致、感人。

请你阅读下面的作文:

猴子

我最喜欢猴子,它在动物中恐怕是最聪明的。当我们来到它们跟前时,一只猴子用明亮的眼睛盯着我们。它的长相很奇特:一个很小的鼻子向里凹着,一张凸起的小嘴发出‘吱吱’的叫声,浑身的毛不但亮而且黑里透黄。小耳朵竖着,两只小爪子不时挠着头皮,做出怪模样,使人发笑。我掏出一块面包丢给它,不料,它没有接,只是先用爪子试探了一下,又缩了回去,还用眼晴看看我。过了一会儿,它抓起面包,狼吞虎咽地吃起来,吃完后又用央求的目光看着我,伸出爪子向我要吃的,于是我又扔一块糖给它。它迅速地剥开糖纸,放入口中大嚼起来。读了这篇片段作文,小猴子的可爱的形象会栩栩如生地展示在我们面前。所以产生这样感人的效果,是由于小作者从静态——外形样子,动态——生活习性两方面仔细观察,认真描写的结果。

在描写外形样子的时候,作文先用“长相很奇特”一句,概括了总印象,然后依照次序描写了它的凹着的鼻子,凸着的小嘴,黑里透黄的毛色和不断挠着的小爪。读到这里,我们一定会对小猴子产生喜爱之情。然后笔锋一转,写了小猴子吃面包的情景。作者扔给它一块面包,小猴子先是“没接”,只是用“爪子试探”,还用眼睛看着我,最后才是“狼吞虎咽地吃起来。”这样一步步地描写,写得细致,写得具体,产生了感人的效果,也把小猴子可爱之处,真实地展现在人们面了。

我们用提纲表示出这篇作文的思路:猴子:一、外形的样子:1、概括——长相奇特;2、具体——鼻子、小嘴、贸色、耳朵;二、生活习性:抢吃面包。

读原文,看提纲,可以更好理解这篇文章的思路和写作顺序。从中我们可以学到观察和布局谋篇的方法。

二、要把喜爱之情写进作文里

作文是用我的手来写我的心。写自己的喜怒哀乐乐。我们喜爱小动物,在描写它们的时候,也要把自己喜爱的感情,用笔融合在字里行间。让读者一读文字,就能感受到我们的喜爱之情。

表达感情的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有时候具体地描写小动物的样子、外形,把自己的情感融在其间;有时候用简洁的语句直抒感情;有时候,把这两种方法交替使用。写法灵活,不拘一格。

请你阅读下面的作文:

青蛙捕食

我非常喜欢青蛙。夏天,我常常去池塘边看青蛙。

青蛙很喜欢躲在草丛里,偶尔也叫几声。它们叫得最欢的时候是在大雨过后。每当这时如果有一只叫,旁边的也就随着叫了起来。几十只甚至上百只青蛙“呱呱”叫个不停,那声音能够传到几里地以外,多像一曲气势磅礴的交响乐呀!

青蛙的身体胖胖的,有的身体足有七八厘米长。它们披着黄绿色或深绿色的衣裳,露着雪白的肚皮。它们的头又宽又扁,像一个三角形。它的头上鼓着一双圆溜溜的大眼睛,长着大嘴巴、小鼻子。

青蛙爱吃小昆虫,观察它捕食的动作才有趣呢。有一天,我静静地蹲在池塘边上的大树后面,细心地观察着。一只青蛙蹲在地上,张着嘴巴仰着脸在等待着什么。突然,一只小虫飞过来,只见青蛙猛地向上一窜,舌头一钩,又落在地上。小虫不见了,青蛙又恢复了原来的样子,耐心地等待着。

青蛙可真是个捉虫的能手,听农民伯伯说:要是算起来,一只青蛙一年之内最少可以消灭一万只害虫。它真是我们的好朋友啊!

这篇作文写的是“青蛙捕食”,在写法上和上篇《猴子》略有不同:这篇作文用“我非常喜欢青蛙”一句,概括了全文的中心,接着依次写了青蛙的鸣叫、外形,以及捕虫的情景。文脉清楚,段落分明。 那么,这篇作文作者是怎样表达感情的呢?

文章的开头先用“我非常喜爱青蛙”一句,直抒了作者情怀,表达了喜爱的心情。接着用“常常”去池塘边看青蛙,表现了作者对青蛙“喜欢”之深。在听到青蛙叫声时,作者感到了那叫声就像“一曲气势磅礴的交响乐呀!”语句不多,却写出了青蛙叫声的响亮、动听,从中我们也感受到了作者对青蛙的感情是多么深呀!作者对青蛙的感情为什么这样深呢?因为青蛙一年之内最少能捕捉到“一万只害虫”,这是作者喜爱青蛙原因所在。最后作者感慨地说:“青蛙”真是我们的好朋友。结尾收笔有力,感情表达真实。

“文虽有规可循,但无定法。”写一种小动物是没有一种写法可以套用的。只有掌握一种基本的写法,又会灵活地运用,才能真切而生动地把自己喜爱的小动物描写出来。

描写一种小动物还应当注意:

1.要突出重点。描写一种小动物,也和写其他内容的作文一样,不能面面俱到,像“流水账”似的说个没完,一定要突出重点。有的可以侧重写小动物的外形样子,有的可以侧重写小动物的习性。无论怎样写,都要抓住典型,突出重点,具体描写。

2.要细致描写。描写任何一种小动物,都要细致描写,认真刻画。无论是写外形样子,还是写生活习性,都不能几笔带过,概括叙述。特别是在描写小动物生活习性时,要注意准确地使用动词,再现出小动物活动的情景,给人以“状物如在眼前”的感觉。

3.要条理清楚。描写一种小动物也和写其他作文一样,不能东一句,西一笔,缺乏章法。在动笔之前先想好先说什么,后说什么,再说什么。句与句之间怎样挂连,层与层之间怎样联系。怎样开头,怎样结尾,全篇文章怎样组合。把这些想好之后再动笔,才能使文章条理清楚,层次分明。

青蛙怎么形容?篇十
《9青蛙看海(3课时)》

9青蛙看海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4个字只识不写。认识1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让学生懂得只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坚持不懈地刻苦努力,就一定能到达理想的顶点。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掌握生字新词。

难点:引导学生体会青蛙看海的不易,懂得只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坚持不懈地刻苦努力,就一定能到达理想的彼岸。 教学时间: 3课时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生字卡片、山坡图片、田字格的小黑板、多媒体课件、头饰 教学过程:

1

2

3

4

●【往下看,下一篇更精彩】●

下一篇: 送二兄入蜀

最新成考报名

  • 立春过后什么时候鱼开口
  • 2021年立春 2021年立春是几点几分
  • 冬至吃啥 南方冬至吃什么
  • 冬至几月几日 今年冬至是几号
  • 烧碱安全救护常识
  • 国庆节高速免费几天
  • 白露与秋分
  • 请示与批复有什么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