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文档 > 知识 >

陇西行 陈陶犹是

编辑:  成考报名   发布时间:01-16    阅读:

陇西行 陈陶犹是篇一
《陇西行 陈陶》

陇西行 陈陶

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诗文解释】

发誓要扫平匈奴不顾生死,五千将士在与胡人激战中丧生。可怜无定河边的白骨,还是春闺中妻子们的梦中亲人。

【词语解释】

匈奴:指西北边地部族。 无定河:黄河支流。

【诗文赏析】

《陇西行》是乐府《相和歌·瑟调曲》旧题,内容写边塞战争。陇西,即今甘肃宁夏陇山以西的地方。陈陶的《陇西行》共四首,此其二。此诗反映了唐代长期的边塞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痛苦和灾难。诗人赞美了将士们英勇无畏的行为,揭示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对深闺中妻子们的遭遇深表同情。全诗含义深刻,感人至深。

李白【子夜吴歌·秋歌】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浅谈高考诗歌中的“以

乐景写哀情”的手法

2011-04-15 15:01 作者:上海新东方 来源: 字号:T|T

摘要:

在诗词创作中常以乐景写哀情,描写本应让人欢乐的景物来表达悲伤的情感。王夫之说,以乐景写哀,以倍增其哀。

以乐景写哀情在诗歌鉴赏中属于表达技巧类,层次较高,这种表达技巧在诗歌鉴赏中经常应用,对抒发作者感情起到很好的效果。如《诗经》中有这样的诗句:“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杨柳依依是春天很美的景色,但是在这个时候男主人公要出征了,本来就有依依不舍之情,但是面对这样美的景色更能传达出他对故乡、亲人恋恋不舍留恋的心情。

这种表达方式在诗歌鉴赏中是一个重点,应该重视。那么在具体操作中应怎样做呢? 笔者认为主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要读懂诗歌内容,领会诗人的感情倾向。在这一过程中遵循“四看”原则,即看题目看作者看正文看注释,这样容易把握诗人的感情倾向,是忧愁,是欢乐,是悲愤,还是激昂。题目往往是诗歌的题眼,通过题目能让读者明白诗歌所包含的时间地点写作对象内容等,进而把握诗人的感情倾向;作者往往能够提供语言特点,写作风格;正文是最重要的,诗人的思想感情往往从中充分的表现出来;有些诗歌后面有小注,它往往提供诗歌的背景,不可忽视,对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有重要的作用。

把握了作者的思想感情,再进一步感受诗中景物描写的特征,如果景物的色彩是明朗的如红、绿、青、翠、嫩、白、明亮等等,或者景物是让人赏心悦目的,如清风、明月、红花、绿叶、鸟鱼虫等等,再或者表示季节天气时间的词,如春天、夏天、晴天、清晨,晌午等等一切让我们觉得心情舒畅的景色,那么我们则一般认为这样的景物是乐景。

感情基调把握住了,景物的色调清楚了,那么分析诗人所用的这种表达技巧,往往就比较容易了。

例如下面一首诗

绝 句杜 甫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注】本诗作于广德二年(764),当时诗人客寓成都,亟思东归,因战乱道阻,未能成行 解读:通过作者及正文我们感受到这是一首漂泊在外的游子思乡之诗,感情基调应是哀婉伤

感的。作者是怎样表达出伤感的情绪呢?诗的前两句是写景,这些景有江山花鸟,并且分别敷以碧绿青葱火红洁白四色,景象清新,令人赏心悦目。但是抒发的是哀婉思乡之情,这就可以认为是以乐景写哀情的表现手法。看到这么美的景色,然而可惜岁月荏苒,归期遥遥,非但不起游玩兴致,反而更勾起漂泊的感伤。

又如骆谷晚望

韩琮

秦川如画渭如丝,去国还家一望时。公子王孙莫来好,岭花多是断肠枝。

【注】韩琮于宣宗时出为湖南观察使,大中十二年(858)被都将石载顺等驱逐,此后失官,无闻。此诗当是其失位还乡之作。

解读:通过题目正文及小注我们知道这首诗写于作者失官之后的傍晚,心情应该是失落悲愤的,诗人登上骆谷,晚霞似锦,远岭近峦,浓妆淡抹,眼前出现一副锦山秀水的美丽画面。但诗中“去国还家”使作者“断肠”透露出诗人失官还乡的愁怀。这就出现了情和景相反的情况,所以应考虑到以乐景写哀情的表现手法。

写法。

诗人以乐景写哀情,表达心中难言之哀,难传之痛

如柳永的

《雨

霖铃》的结尾“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

与何人说”,虽说是“虚设”,但终是美景,但诗人心中却蕴涵着难

以排解的愁苦。

杜甫《春望》中的“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一句,描写了花

儿含露欲放,鸟儿林间鸣叫,本是赏心悦目的美景,但感时忧国、思

家念亲的诗人以含情之目视物,物也就生情了。花儿露珠晶莹,就好

象花儿泪聚眼角,飞鸟啭鸣,也好似鸟在惊啼。这就突出了诗人悲痛

的深切。

《送元二使安西》

中“渭城朝雨邑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展现了一片温暖清新的春天景色

诗人却因送故人远别以及故人的遭

遇而不安惆怅。可见,乐景写哀情,更能突出诗人送别朋友的悲伤和

对朋友“西出阳关无故人”后生活的关心和同情。

情与景,是诗歌创作的两个要素。情因景生,景以情合,二者相

互生发与渗透,并从而达成融合无间的状态,这就是所谓“情景交

融”。一般情况下,诗歌中运用的是乐景写乐情,哀景抒哀情,但也

有以乐景衬哀情或哀景写乐情的写法

现在探讨一下以乐景写哀情的

为动用法编辑

“为动用法”与“使动用法”、“意动用法”一样,是一种特殊的动宾关系,也是文言文中常见的一种语法现象。现代汉语中“造福人民”“服务教改”即该用法的沿用。

目录1语法特点

2四种类型

3例句

1语法特点为动用法的动词不是直接支配宾语,而是表示为(替)宾语或对宾语施行某一动作。简言之,主语为宾语而动。动词的使动用法是“使宾语怎么样”,动词的意动用法是“以为宾语怎么样”,动词的为动用法则是“为宾语怎么样”。当然,这里所说的动词,也都包括已活用作动词的名词和形容词,这是无用赘述的。

2四种类型“为动”的“为”读作去声,它在这里包括“为了”、“因为”、“给(替)”、“对(向)”四个意思。据此,我们可以认为,为动用法是用最简单的动宾形式表达了多种较复杂状谓结构所要表达的内容。为说明方便起见,我们把为动用法大致分为四种类型:

1、表示为了某一目的而施行某一行动,宾语是动词谓语赖以产生的目的。例如:

(1)等死,死国可乎? (司马迁《史记·陈涉世家》)

“死国”译为“为国而死”或“为了国家大事而死”。宾语“国”不是动词“死”的支配对像,而是主语为了“国’这个目的而施行“死”这一动作行为的。

(2)已行,非弗思也,祭祀必祝之,祝曰:„„ (《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 “祝之”译为“为她而祈祷”。宾语“之”是动词谓语“祝”的目的。

⑶ 而世又不与能死节者比,„„(司马迁《报任安书》)

“死节”译为“为(坚持)气节而死”。宾语“节”是动词谓语“死”的目的。

2、表示出于某一原因而施行某一行动,宾语是动词谓语赖以产生的原因。例如:

昨使医曹吏刘租针胃管讫,便苦咳嗽,欲卧不安。 (陈寿《三国志· 魏书·方技传》) “便苦咳嗽”译为“就因为咳嗽而感到痛苦”。“苦”,本来是形容词,这里活用作动词,为动用法。“咳嗽”是“苦”的原因。

3、表示给(替)宾语施行某一行动,宾语是动词谓语的服务对象。例如:

(1)名我固当。 (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

“名我”译为“给我起(这个)名字”。名,这里作动词用,为动用法,意思是“给„„起名”。

(2)庐陵文天祥自序其诗,名曰《指南录》.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序其诗”就是“给自己的诗作序”。序,这里名词用作动词,为动用法,意思是“给(替)„„作序”。

4、表示对(向)宾语施行某一行动,宾语是动词谓语的面向对象。例如:

既泣之三日,乃誓疗之。(龚自珍《病梅馆记》)

“泣之”译为“对着病梅而泣”。宾语“之”是动词谓语的面向对象。“泣”本是不及物动词,这里是为动用法。

在掌握了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以后辨识为动用法并不是很困难的事。值得注意的是,省略了宾语的动词为动用法不可误认为是动词的一般用法。这就要根据上下文,辨识出动词的为动用法来。例如:

孰是君也,而可无死乎? (《勾践灭吴》)

该句中的“ 无死”就不可译为“不死”,因为“无死”是“无死之”的省略,这里的“死”是为动用法,意思是“为„„而死”。该句译为:谁有恩惠像这个国君呀,可以不为他效死吗?

3例句为动用法表示“主语为宾语怎么样”,谓语可以由动词形容词或活用的名词充当。 例如:

(1)夫人将启之----夫人姜氏将为他们打开城门 出自《郑伯克段于鄢》

(2)等死,死国可乎?----同样是死,为国家而死可以吗? 出自《陈涉世家》

(3)祭祀必祝之----祝,祈祷,动词的为动用法,翻译为为„„祈祷 出自《左传·成公十

三年》

(4)既泣之三日,乃誓疗之----泣,为„„哭泣 出自《病梅馆记》

(5)后人哀之而不鉴之----哀,为„„而哀,但是也有另一种说法是意动用法。 出自《阿房宫赋》

(6)马病肥死,使群臣丧之。丧,为„„治丧 《史记 滑稽列传》

(7)文嬴请三帅。请三帅:替三帅请求 《秦晋崤之战》

(8)邴夏御齐侯。御齐侯:给齐侯御(驾车) 《左传·成公二年》

(9)广陵太守陈登得病„„佗脉之。脉,为„„诊脉 《三国志·华佗传》

(10)伯夷死名于首阳之下,盗跖死利于东陵之上。死名:为了名而死。死利:为了利而死。 《庄子·骈拇》

(11)君子死知己。死,为„„而死 陶渊明《咏荆轲》

(12)多情自古伤离别。 伤,为„伤感、伤心 柳永《雨霖铃》

(13)秦人不暇自哀 哀,为„„哀叹 出自 杜牧《阿房宫赋》

陇西行 陈陶犹是篇二
《陈陶《陇西行》高考诗歌鉴赏》

陈陶《陇西行》鉴赏

古诗鉴赏

0120 2154

陇西行

陈陶

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陇西行》是乐府《相和歌·瑟调曲》旧题,内容写边塞战争。陇西,即今甘肃宁夏陇山以西的地方。陈陶的《陇西行》共四首,此其二。诗反映了唐代长期的边塞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痛苦和灾难。

首二句以精炼概括的语言,叙述了一个慷慨悲壮的激战场面。唐军誓死杀敌,奋不顾身,但结果五千将士全部丧身“胡尘”。“誓扫”、“不顾”,表现了唐军将士忠勇敢战的气概和献身精神。汉代羽林军穿锦衣貂裘,这里借指精锐部队。部队如此精良,战死者达五千之众,足见战斗之激烈和伤亡之惨重。

接着,笔锋一转,逼出正意:“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这里没有直写战争带来的悲惨景象,也没有渲染家人的悲伤情绪,而是匠心独运,把“河边骨”和“春闺梦”联系起来,写闺中妻子不知征人战死,仍然在梦中想见已成白骨的丈夫,使全诗产生震撼心灵的悲剧力量。知道亲人死去,固然会引起悲伤,但确知亲人的下落,毕竟是一种告慰。而这里,长年音讯杳然,人早已变成无定河边的枯骨,妻子却还在梦境之中盼他早日归来团聚。灾难和不幸降临到身上,不但毫不觉察,反而满怀着热切美好的希望,这才是真正的悲剧。

明代杨慎《升庵诗话》认为,此诗化用了汉代贾捐之《议罢珠崖疏》“父战死于前,子斗伤于后,女子乘亭鄣,孤儿号于道,老母、寡妻饮泣巷哭,遥设虚祭,想魂乎万里之外”的文意,称它“一变而妙,真夺胎换骨矣”。贾文着力渲染孤儿寡母遥祭追魂,痛哭于道的悲哀气氛,写得沉痛而富有情致。文中写家人“设祭”、“想魂”,显然已知征人战死。而陈陶诗中的少妇则深信丈夫还活着,丝毫不疑其已经死去,几番梦中相逢。诗意更深挚,情景更凄惨,因而也更能使人一洒同情之泪。 这诗的跌宕处全在三、四两句。“可怜”句紧承前句,本题中之义;“犹是”句荡开一笔,另辟新境。“无定河边骨”和“春闺梦里人”,一边是现实,一边是梦境;一边是悲哀凄凉的枯骨,一边是年轻英俊的战士,虚实相对,荣枯迥异,造成强烈的艺术效果。一个“可怜”,一个“犹是”,包含着多么深沉的感慨,凝聚了诗人对战死者及其家人的无限同情。

明王世贞《艺苑卮言》赞赏此诗后二句“用意工妙”,但指责前二句“筋骨毕露”,后二句为其所累。其实,首句写唐军将士奋不顾身“誓扫匈奴”,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次句写五千精良之兵,一旦之间丧身于“胡尘”,确实令人痛惜。征人战死得悲壮,少妇的命运就更值得同情。所以这些描写正是为后二句表现少妇思念征人张本。可以说,若无前二句明白畅达的叙述描写作铺垫,想亦难见后二句“用意”之“工妙”。

(阎昭典)

陇西行 陈陶犹是篇三
《陈陶:陇西行》

陈陶:陇西行

作者:陈陶

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深闺梦里人。

【注解】:

1、陇西行:古代歌曲名。

2、貂锦:这里指战士。

3、无定河:在陕西北部。

4、深闺:这里指战死者的妻子。

【韵译】:

唐军将士誓死横扫匈奴奋不顾身;

五千身穿锦袍的精兵战死在胡尘。

真可怜呵那无定河边成堆的白骨,

还是少妇们梦中相依相伴的恋人。

【评析】:

《陇西行》共四首,这是第二首。首二句写将士忠勇,丧亡甚众;末二句写牺牲者是春闺少妇日夜盼望归来团聚的情人。全诗反映了唐代长期征战带给人民的痛苦和灾难,表达了非战情绪。三、四两句,以“无定河边骨”与“春闺梦里人”比照,虚实相对,宛若电影中的蒙太

奇,用意工妙。诗情凄楚,吟来潸然泪下。

陇西行 陈陶犹是篇四
《陇西行 唐代 陈陶》

陇西行 唐代 陈陶

唐军将士誓死横扫匈奴奋不顾身;五千身穿锦袍的精兵战死在胡尘。真可怜呵那无定河边成堆的白骨,还是少妇们梦中相依相伴的恋人。

天净沙 秋 元代 白朴 翻译:

太阳渐渐西沉,已衔着西山了,天边的晚霞也逐渐开始消散,只残留有几分黯淡的色彩,映照着远处安静的村庄是多么的孤寂,拖出那长长的影子。雾淡淡飘起,几只乌黑的乌鸦栖息在佝偻的老树上,远处的一只大雁飞掠而下,划过天际。山清水秀;霜白的小草、火红的枫叶、金黄的花朵,在风中一齐摇曳着,颜色几尽妖艳。

初秋行圃 宋代 杨万里

这是初秋的一天傍晚,诗人在园子里散步,这时,太阳西下,漫天五彩晚霞,要说这快落下的太阳,真是又是无情,又是有情,园里树上的蝉,正趁着太阳落下的短暂时间,拼命的高声歌唱,园子里一片蝉叫声。蝉的叫声好像就在身边,可是你却无法找到他们,因为,当你找到它跟前的时候,它好像知道你来了,鸣叫声立即停止了

见渭水思秦川 唐代 岑参

渭水向东边流去,什么时候才能到达雍州(雍州,是中国古九州之一。现在陕西省中部北部、甘肃省除东南部、青海省的东北部和宁夏回族自治区一带地方)呢?无端的流下两行泪来,就让渭水承载我的思念流向故园吧。

陶者 宋代 梅尧臣

挖尽了门前的泥土用来做瓦,可是自己屋顶上却没有一片瓦。那些人寸指不沾泥土,却居住着瓦片如鱼鳞的高楼大厦。

陇西行 陈陶犹是篇五
《时空艺术谱写的悲怆之歌——陈陶《陇西行》(其二)解读》

●【往下看,下一篇更精彩】●

最新成考报名

  • 立春过后什么时候鱼开口
  • 2021年立春 2021年立春是几点几分
  • 冬至吃啥 南方冬至吃什么
  • 冬至几月几日 今年冬至是几号
  • 烧碱安全救护常识
  • 国庆节高速免费几天
  • 白露与秋分
  • 请示与批复有什么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