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文档 > 知识 >

孤独感无助

编辑:  成考报名   发布时间:01-27    阅读:

孤独感无助篇一
《孤独感油然而生》

《孤独感油然而生》孤独感油然而生不曾成功,又谈何失败;从不曾拥有,又谈何失去;从不曾在手,又谈何在心。习惯了一个人,一个人看书,一个人写作业,一个人度过难以忘却的岁月。现在有人陪伴,反觉得寂寞的空虚。如果两颗友谊之心不能紧紧靠在一起,那么短暂的热情又何必再出现?是谁交了谁的心还记得一开始来到学校,并不认识什么人,莫名的恐惧涌上心头。正在这时,你蹦蹦跳跳地来到我身边,就像一团火一样,燃烧了我那颗冰冻已久的心。你伸出手,展开了灿烂的笑颜,说:“同学,我们交个朋友吧!”我愣了愣,被这突如其来的友谊震撼,但仍然伸出了手。随即,一阵银铃般的笑声充满了教室。正是有了你,那个夏天我过的充实而满足。谢谢你,小怡。是谁明白谁的喜你和我似是上辈子的老友,注定今世永不分离。不过几天,两人就成了无话不谈的闺蜜,让同学们羡慕不已。你当时认识许多人,在学校也是大有名气,我为有你这样的朋友而自豪。我总是对你说:“小怡,你就是一个闪耀的太阳,而我只是一株渴望阳光的向日葵!”你总是一笑而过。随即,俩人又打成一片。我们坐在秋千上,任凭温暖的阳光照射脸颊,蝴蝶也停留在秋千架上,似是也沉迷于这短暂的温馨。在一个宁静的夜晚,你问我:“小琪,你最喜欢做什么?”“我最喜欢看星空,你呢,小怡?”我反问道。你笑了笑,说:“星空有什么好看的,我觉的和小琪呆在一起才是最幸福的呢!”我回道:“其实看着亮眼的星星坠落也是一种享受。”那时,星空仿佛是见证你我友谊的符号。人生若只如初见你总是眨着那双灵动的大眼睛,对我承诺永远也不分开。但你还是走了,回到了你父母的身边。我不知该怎么办,在火车站送你时,我们紧紧拥抱,千言万语都只化成不舍一望。老天爷就是这么不公吧!昨天形影不离的伙伴,今已天各一方。远记得离别时,我已溢出来的眼泪,却因你的微笑成为最亮眼的珍珠。你走了,我一个人坐在那秋千上,这才意料到没了你的热情,我是那么孤独无助,只能用虚伪的微笑来掩饰这油然而生的孤独。这时,一首歌响起:美丽的泡沫,虽然一刹花火,你所有承诺,当然都太脆弱。而你的轮廓,怪我没有看破,才如此难过……是啊,年少无知的我们总爱轻易许下承诺,却不曾想过让另一个人难过。时间总是那么快,红了樱桃,绿了芭蕉,但那油然而生的孤独感却仍然忘不掉。小怡,远方的你还好吗?初一:沈文琪

孤独感无助篇二
《当你孤独无助时怎么办》

[当你孤独无助时怎么办]孤独无助没什么了不起,你本来就是孤独地一个人来到这个世界,开始是这样,过程中还会有多次,有时与你有多少亲人有多少朋友都没什么关系.这时候的你一定要自强,把困难放到脚下,心态平和一些,放松紧张的心情,相信自强会挺过去的.心中充满期待,哪怕是一块面包或一杯水.

孤独感无助篇三
《老人的孤独无助感从何而来》

老人的孤独无助感从何而来

常见表现形式主要有三种:一是退休以后,一时难以适应社会角色和社会交往的变化,产生种种不适应的心理状态,心理学上称之为“去势焦虑”。表现为无力感、无用感、无助感和无望感,常常会睹物思旧,留恋过去,多愁善感,产生忧郁心态和失落感,时间长了还会认为自己成了家庭和社会的累赘,失去存在的价值,对自己评价过低,从而产生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我们平常所说的“离退休综合征”就主要是这些表现。

二是与子女关系不融洽,或是缺少与他人的沟通交流,感情疏远,从而产生自卑感、孤独感,遇事急躁,易动肝火。有的老年人则因生活单调或失去配偶,家庭不和,内心空虚而产生这些表现。其实质也是抑郁、焦虑等情绪问题。我们所说的“空巢综合征”就是这一类心理问题。

三是敏感、多疑,对人有敌视态度,不轻易相信别人;自制力差、情绪易激惹、一触即发;自卑压抑、悲观失望、情绪压抑;斤斤计较,常因小事与人争吵等。这种现象老年女性相对比男性多见。产生原因是由于不能很好地适应老年期的一些变化,表现为以自我为中心、脱离现实生活等不健康倾向。 怎样让老年人远离“孤独感”呢?

如何预防心理抑郁症

首先要让老年人充实生活,力求做到“四点”

1.与人为伴,和睦相处。与人为伴,首先是指夫妻。几十年如一日、忠贞不渝的夫妻,到了老年阶段,更应当相依为命,互敬互爱,和睦相处。

2.与物为伴,自寻欢乐。大千世界奇花异木、鱼虫鸟兽、文物玩具应有尽有。若能选择其心爱者,与之结伴,也能消除老年人的孤独感,使生活过得五彩缤纷,永葆活力。

3.与艺为伴,其乐无穷。老年人离退休后闲居在家,如果无所事事,不仅心理上会感到不适,还会产生老朽感、寂寞感、孤独感、无价值感等。这种负面心理是健康长寿的大敌。为此,老年人离岗居家,应努力培养自己的志趣,如练书法、学绘画、吟诗、填词、集邮、创作、听音乐等,倘若有一二门入迷,将会给生活增添无穷的乐趣。

4.与游为伴,山海皆亲。我国名山秀水众多,老年人离退休后,可根据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经济条件和兴趣爱好,选择旅游线路。如此,可以开拓视野,陶情养性,使人心旷神怡,乐趣无穷。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基本权利:

政治权利和自由 宗教信仰自由 人身自由权利 社会经济权利

教育、科学、文化权利和自由 特定人的权利 监督权利 基本义务

(1)维护国家统一和各民族团结;

(2)遵守宪法和法律,保守国家秘密,爱护公共财产,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

(3)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 (4)保卫祖国、依法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5)依法纳税。

房产拥有权

房屋所有权是占有权、管理权、享用权、排他权、处分权(包括出售、出租、抵押、赠与、继承)的总和。

(1)占有权。是所有人对其房屋进行直接的实际控制或掌握的权利。占有权是房屋所有权的基本内容,没有占有,就谈不上所有权。然而占有并非就是所有,因为占有分所有人占有和非所有人占有、合法占有和非法占有、善意占有与非善意占有。

(2)使用权。房屋的使用权是指对房屋拥有的享用权。房屋租赁活动成交的是房屋的使用权。指所有权人对其房屋有直接按照它的性质和用途加以利用的权利。使用权的行使必须符合下列条件:①无损于房屋的本质。②按照房屋的自然性能、经济性能和规定的土地用途使用。③遵守法律和公共道德,不损害公共利益和他人的合法权益。

(3)收益权。指房屋所有人有利用其房屋以增加经济收益的权利。如将房屋出租取得租金、用房屋作为合伙入股取得红利等。

(4)处分权。指房屋所有人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对其房屋有处置的权利。如依法对自己所有的房地产出售、出租、抵押、典当、赠与、拆除等。

夏季防暑小方法

1、少吃多餐:一顿饭吃的东西越多,为了消化这些食物,身体产生代谢热量也就越多,特别注意少吃高蛋白的食物,它们产生的代谢热量尤其多;

2、吃辛辣食物:医生认为,尽管大热天里吃这些东西难以想象,但辛辣食物可以刺激口腔内的热量接收,提高血液循环,导致大量出汗,这些有助于降低体温;

3、温水冲澡:最好是用稍低于体温的温水冲澡或沐浴,特别是在睡前进行; 4、多喝水:医生建议少饮酒多喝水,因为酒精可能导致身体缺水,矿泉水或低糖汽水是更好的选择;

5、避免剧烈运动:剧烈活动将激活身体能量,增加内部温度;

6、使用冰袋:可重复使用的冰袋是很好的降低皮肤温度的工具,里面预充的液体有降温效果;

7、选好枕具:使用羽毛或绒毛枕头,枕套最好是棉质的,合成纤维的枕套会积累热量;

8、喝菊花茶:菊花茶能够降温醒脑;

9、凉水冲手腕:每隔几小时用自来水冲手腕5秒,因为手腕是动脉流过的地方,这样可降低血液温度。

孤独感无助篇四
《论《古诗十九首》中的孤独感》

摘要:《古诗十九首》是汉末文人五言诗的代表作,它真实地展示了汉末下层文人的生存状态和心灵历程,抒写了他们在饱尝人间忧患之后真实的内心情感世界以及对生命意识和人生永恒价值的深邃思考,表达出了一种人物内心的深沉的孤独感。这种情绪源自于汉末社会大量出现的异乡游子这个特殊人群的特殊心态,而这种孤独感在《古诗十九首》中的任何一类乃至任何一首作品中都有不同程度和形式的表现。

关键词:《古诗十九首》;孤独感;汉末文人

On "19 Ancient Poems" in the sense of loneliness

Specialty: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Author: Wang Jinguo Instructor: Zou Wenrong

Abstract :"19 Ancient Poems" Late Han Dynasty scholar Wu Yan Shi masterpiece, it truly demonstrated the lower deck of the Late Han Dynasty scholar of state and spiritual survival course, the Writing in the world have suffered a real crisis after the inner emotional world and the sense of life and Life eternal value of the deep thinking, who expressed a deep sense of loneliness。 such sentiments from the community at large in the Late Han foreign land Youzai this special population of the special Mentality, this sense of loneliness in "19 Ancient Poems" in any class and any works in a different extent and form of performance。

Key words :"19 Ancient Poems"; loneliness; Late Han Dynasty scholar

《古诗十九首》是一组不同凡响的诗歌作品,自其诞生之日起,就得到极高的评价。刘勰《文心雕龙·明诗》称其“直而不野,婉转附物,怊怅切情,实五言之冠冕也”,确非虚言。由于诸多原因,《古诗十九首》的作者虽有各种推测,诸如枚乘、傅毅或曹植、王粲所作,但均无据可考,皆属妄言虚谈。目前学术界公论以为,《古诗十九首》出自汉代文人之手,但非一人一时一地之作。尽管这些作品并非一人一时一地之作,但它们却存在着一个很大的共性,即都拥有一个颇为一致的主题:对时光易逝的感伤和空间辽远的恐惧,这是寂寞中的无奈,亦是孤独中的伤痛。它以其摄人心魄的感伤情调引起了读者的广泛共鸣。从诗歌的内容上来讲,它触及了人生最基本的情感:离别的情感、失意的情感、忧虑人生无常的情感,而这三类情感无不同时表达了人的内心的一种真实的情绪——孤独。从诗歌创作的形式上看,诗歌在意象表达方面也体现了这一种孤独感。

1、诗歌情感表达中的孤独感

离别之情多相思,相思无尽是孤独。从题材上看,《古诗十九首》中绝大多数为游子思妇诗。它们通过思妇之词、游子之歌衍生出思妇伤怀、游子思归、士子失意、友情淡薄、及时行乐、感叹人生短暂和忧虑人生无常等各种情感,其看似独立,实则是同一个问题的不同侧面。思妇、游子和失意文人之间存在着内在的必然的联系,所以各种情感之间也就相互影响、相互推动,也就更加剧了其情感中的孤独和悲凉意蕴。

1.1离别情感见孤独

所谓相思定当远隔,形单影只、茕茕孑立必然,孤独亦必然。思妇伤怀是我国古典诗歌中一个相当传统的主题,而抚慰和排遣内心的孤独可谓是中国古代思妇诗的主要基调,《古诗十九首》也不例外。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思妇诗,在十九首中约占了近一半的比例,如: “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行行重行行》)徘徊复徘徊,向往复向往,送君千里却终有一别,为什么要生别离,诗中没写明,但可以肯定的是“君”不得不走,于是便产生了一种相思两处、各在一涯的痛苦。诗中流露的是女主人公面对辽远空间的畏惧和恐慌;而“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则是对人生时光易逝的感伤,这份孤独犹如在大漠中独行的旅人时时被死亡提醒般令人恐惧。“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荡子行不归,空床难独守。”(《青青河畔草》)荡子不归,辜负了岁月年华,更勾起了思妇对美好时光的回忆和眷恋。“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庭中有奇树》)庭中奇树开了花而情人却远在他乡,手持朵朵鲜花之时思念之情更不能已。青春独卧,情思难寄,忧伤的女子似乎只有在孤独的伤痛中把红颜老去,这里以乐景衬哀情,孤独悲凉之感跃然纸上。“千里远结婚,悠悠隔山陂。„„思君令人老,轩车何来迟。伤彼蕙兰花,含英扬光辉。过时而不采,将随秋草萎。”(《冉冉孤竹生》)主人公把自己比作“寂寞开无主”的幽兰,无奈地怨嗟着“过时而不采,将随秋草萎”,她耿耿于“悠悠隔山坡”,然而,道阻且长,会面已不可知。“凛凛岁云暮,蝼蛄夕鸣悲。„„锦衾遗洛浦,同袍与我违。独宿累长夜,梦想见容辉。”(《凛凛岁云暮》)美人千古哀怨,夫君已有外遇,致使佳人寒夜独宿。情深如梦,因思成梦,故而才有“梦想见容辉”的欢快而又伤感的梦境出现。梦里欢乐,夫妻携手同车归,让人流连忘返。可悲的是这毕竟只是梦,梦醒后的失望,更让女子恍恍惚惚。本只望“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但对于主人公来讲,只是她单相思的白日梦而已,夫君依旧沉湎新欢,不知何之,“徙倚怀感伤,垂涕沾双扉”,春梦了无痕,佳人重感伤!倚门落泪,唯梦聊以自慰。“客从远方来,遗我一书札。上言长相思,下言久离别。”(《孟冬寒气至》)月满月缺,岁岁年年,时光就这样匆匆而过,韶华红颜就这样随时光蹉跎而凋零。回忆之中,忽得心上人一封家书,挑灯百读之余,更是天天放置于袍袖之间,一有时间就拿出来抚摩、观看,相思无助之余只有睹物自怜。“相去万余里,故人心尚尔。文彩双鸳鸯,裁为合欢被。”(《客从远方来》)夫君迢迢万里以外,托人捎来一端锦绮,让美丽女子惊喜交集。物轻心意重,女子心中燃起无限的欣喜与盼望,千针万线,把所有的痴情和等待,皆缝入合欢被中。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迢迢牵牛星》)这里是作者对十九首中思妇诗的总结,它明写天上的牵牛和织女两星,实刻人间悲剧,状写夫妇离别之苦,却透露出诗人的主观孤独。

1.2失意情感见孤独

与思妇相关联的是游子,正是有了游子才多了闺中的思妇。这一种关联也很自然地连带着游子们的孤独,但游子们的孤独似乎比思妇的孤独有更深层的意蕴。因为思妇多是单纯的闺中思夫的孤独,而游子却多了一层在人世间、在异地的人群中那种无助少援的孤独。他们对人间冷暖的感受更为深切。如:

西北有高楼,上与浮云齐。交疏结绮窗,阿阁三重阶。上有弦歌声,音响一何悲!谁能为此曲,无乃杞梁妻。清商随风发,中曲正徘徊。一弹再三叹,慷慨有余哀。不惜歌者苦,但伤知音稀。愿为双鸿鹄,奋翅起高飞。(《西北有高楼》)

作者被楼上飘下来的歌声所吸引,寂寥之中,缓步而来,伫立于一座高楼之下,谛听美人鼓琴唱曲,凄切一幕,心有所感:“不惜歌者苦,但伤知音稀。”他把歌者设想成一个失意之人,其实那正是士人自己的精神化身;自命为歌者的知音,实际是慨叹“知音稀”的孤

独伤痛,和对方同病相怜。诗人满腹诗书,却得不到“知音”的赏识,诗中那弦歌声中的慷慨悲哀,那“知音稀”的感伤,与其说是对弹奏者心灵感伤的想象,还不如说抒发了作者自身真实的孤单。

“明月皎夜光,促织鸣东壁。玉衡指孟冬,众星何历历。白露沾野草,时节忽复易。秋蝉鸣树间,玄鸟逝安适。昔我同门友,高举振六翮。不念携手好,弃我如遗迹。南箕北有斗,牵牛不负轭。良无盘石固,虚名复何益?”(《明月皎夜光》)

深沉夜半,诗人幽幽独步,正是心情郁闷的表现。怅然之间,诗人愤愤:“昔我同门友,高举振六翮”,昔日的同门之友,高飞翱翔,尽成为显宦达官,自己却被他们弃置身后,不屑一顾。世态炎凉,友情价值几何!悲愤之余,仰首望去,那几个“箕星”、“斗星”和“牵牛”的星座,徒有其名,既不能颠扬、斟酌,也不能拉车,为此,诗人顿生无名怨气:“南箕北有斗,牵牛不负扼!”心中苦闷,只能这样荒谬地在指斥中加以宣泄。

细读《古诗十九首》我们不难在脑海中还原出一个主人公,他应当是身着单衣,背负书笈,头发凌乱,于秋冬寒风中乱舞的士人形象。乱世之中飘泊天涯,远离故土,其孤独之心境是可以想见的,倘有一种既有的秩序或体系将其纳入,或者说他飘泊的目的是非常明确的,这或可减轻孤独的分量,然而旧有的价值体系已不能容纳他们早已松动的心灵。相反,身处乱世,颠沛流离又失职失位反而加重了这一层孤独。实际上,他们在做着两种意义上的飘泊:现实意义和精神层次上的,因而同时也遭受了两种层面上的放逐:现实生活的失职失位和灵魂的无所附着。孤独已是一种心灵状态。“清商随风发,中曲正徘徊,一弹再三叹,慷慨有余哀”,孤独的人都有一种倾诉的欲望,要将全部的苦楚心境倾诉在对方身上,期望倾听者能理解你,并给予某种心灵的反应。然而结果是令人丧气的:“不惜歌者苦,但伤知音稀”,这更是一种旷世的孤独。“昔我同门友,高举振六翮,不念携手好,弃我如遗迹。”人情淡薄,知音难觅。被整个思想体系和社会机制放逐的他们,可以安顿灵魂的也就是爱情与故园了。他们内心所包含的无限凄楚与彷徨的巨大精神力量,也只有在温柔乡里才能获取真正的宣泄与抚慰,然而距离的阻隔造就了刻骨的哀伤:“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迢迢牵牛星》)追求爱情其实就是向往家园,而向往家园又表现为对爱人的思恋,只是这最后的温情的抚慰,也只是遥望而终不能实现,欲归无道。这里的家园有比现实层面更深的寓意,“他们已经走向了不归之路,因为他们失去了心灵的故乡”[1]。由此,我们可以体验到他们孤独凄楚的心境。

亡国之音哀以思,每逢国家丧乱,诗人们生活困顿,失职失位,又有早已融入骨中的忧患意识,往往对国家之不幸,社会之黑暗做出深沉的哀叹与批判,而汉末文人五言诗多从一己之体会出发,也更显悲凉而深沉,这似乎可解释为他们更大程度上具有的孤独之感,这种孤独感来自于个体生命价值的重新确认,也来自于虽摆脱了一种秩序的约束又陷入了更大虚空中的无措。

1.3忧虑人生无常之感见孤独

在广阔的时间和空间面前,人无法掌控自己,因为他是那样的渺小和短暂,等待他们的只能是生命的消失和消失以前的孤独。这种孤独在后来的阮籍的《咏怀诗》三十三“一日复一夕”中也有所体现,他感慨于:“但恐须臾间,魂气随风飘”,人即使能逃脱社会的苦难,但最终也难逃生命的终结。生逢乱世的穷愁潦倒的文人,命运多舛,生存艰难,朝不虑夕,生存于短促狭小的现实世界,他们无法超越现实世界中的时空束缚。

“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青青陵上柏》)文人们无法摆脱时间恶魔的纠缠。“浩浩阴阳移,年命如朝露”(《驱车上东门》)他们叹惋着生命的短暂,但却无法回避时间对生命的侵蚀。诗人在《今日良宴会》中亦迷茫:“人生寄一世,奄忽若飙尘”。面对现实,

这些孱弱的文人无力改变现状,悲世忧生的痛苦煎熬着他们脆弱的心,死亡阴影时时威胁着他们,让他们倍感生命的孤独。他们试图以对美服、情爱等等的追求来淡化、分散、消解生命的忧伤意识,然而这种偏执不但没有淡化他们的孤独忧生情结,反而加剧了他们内心的恐惧,无助的诗人们不停地发出悲凉的呻吟:“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生年不满百》)。诗人们或感慨“青青”的“陵上柏”和“磊磊”的“涧中石”,或感慨于永久的“金石”,与自然中的永恒相对比,人生是多么短暂。在诗人们的眼中,时间成为剥夺生命与人生的杀手,“四顾何茫茫,东风摇百草。所遇无故物,焉得不速老。”(《回车驾言迈》)节序物候的变迁常常激起文人强烈的悲叹:“回风动地起,秋草萋以绿。四时更变化,岁暮一何速!”(《东城高且长》)在纷繁物象中,频频出现“出郭门直视,但见丘与坟。古墓犁为田,松柏摧为薪。白杨多悲风,萧萧愁杀人。”(《去者日已疏》)这是时光之流带给生命的死亡气息。诗人似独自伫立于时间的旷野,他感到是那么孤独无助,那么悲凉无望。这正是陈子昂登幽州台时的感触,“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泣下。”这种难以抑制的孤独感不由得勾起了诗人的乡愁。因为故乡是他的根,那里有养育他的土地、山川,有生育他、帮助他的亲人、朋友,也许故乡的这一切能给他的孤独以些微的慰藉。然而,“欲归道无因”,这些微的慰藉也难拥有,他所剩的唯有孤独。“潜寐黄泉下,千载永不寤。”(《驱车上东门》)忧生叹逝的孤独成为短暂生命中的永恒的咏叹。

此外,《古诗十九首》的作者即使在美酒佳宴、吹曲舞裳的欢乐时刻也不能忘却这份孤独。如:

今日良宴会,欢乐难具陈,弹筝奋逸响,新声妙如神。令德唱高言,识曲听其真。齐心同所愿,含意俱未陈。人生寄一世,奄忽若飙尘。何不策高足,先据要路津?无为守穷贱,坎轲长苦辛。(《今日良宴会》)

虽说是“良宴会”,有清歌妙曲,可谓欢乐至极。但是诗人要求,“识曲听‘其真’”。要真能体味到:人生苦短,应及时干进。不然的话,连这本无数量的短暂人生也同时没有了质量,只能落得个“无为守穷贱”、“坎轲长苦辛”的境地。《古诗笺》注“坎轲,不遇也”[2]。显然,“其真”隐藏的是一种对人生必然的孤独和可能的孤独的恐惧。说必然的孤独,是人生短暂,他会在无限的时间中孤独,这谁也无法逃脱,故谓之必然;说可能的孤独,是在短暂的人生中若不能显达,则有穷困潦倒、不遇时、不遇明主、不遇知音的孤独。有时,这种孤独感会把诗人逼近绝路。“白杨何萧萧,松柏夹广路。下有陈死人,杳杳即长暮。”(《驱车上东门》)作者的眼中弥望着一派死亡的气象,那是松柏夹道、白杨萧萧的墓地。地下的死人是寂寞孤独的,世上的活人更加的寂寞孤独。“浩浩阴阳移,年命如朝露”这孤独是谁也逃不掉的,服食成仙只不过是一种幻想。于是,诗人只好退一步想,“不如饮美酒,被服纨与素”,准备暂时从世间短暂而虚幻的富贵荣华之中寻求生命的寄托。 《古诗十九首》的内容是丰富复杂的,它以“游子之歌”、“思妇之词”为题材,从不同角度反映了汉末中下层文人在动荡不安的年代里坎坷不平的生活经历,抒发了他们离别相思的感伤、“知音”难遇的悲哀和人生苦短的惆怅等世俗情怀,表达出了多种复杂情感中的内在本质——孤独。

2、诗歌表达意象中的孤独感

《古诗十九首》作为五言诗发展史上的重要一环,在选取意象表达主题方面采取了入诗意象皆悲情的方式。我们常说,意象是触动诗人主观情感的客观物象。物质世界的“象”一旦根据作家的“意”被反映到一定的语言组合之中并用书面文字固定下来以后,便成为一种心灵化的意象。《古诗十九首》所表现的,无外乎三种人类最基本的情感:离别、失意、忧郁人生无常。在意象选取方面,像蟋蟀、凉风、秋草这样的带有明显的季节变化特征和悲凉

情致的物象固然能表达这三种人生之悲;像芳草、东风、蕙兰、郁柳等本应象征美好与郁郁生机之物也被诗人注入了伤感气质,成为其表现孤独悲凉情感的物质载体。

人生的别离有很多种,朋友之别,在悲伤中常有共同奋进的鼓励;而男女之别让人感受的则是完完全全的痛苦,使人意夺神骇、心折骨惊。汉代的举荐取士制度,使宦游之风盛行。作为游子,客居他乡已使他们饱受分离之苦,而功名的难成又使他们更加想念家中温柔可爱的妻子。作为思妇,她们不只要忍受独守空床的寂寞,更有游子不归、中道被弃、恩爱难久长的忧虑。所以,对《古诗十九首》的作者而言,即使是最普通的生活之物、自然之景,也往往由心及物而蕴含伤感,表达了深深的孤独之感。

2.1从自然景物见别离时的孤独之感

芙蓉、芳草:用美洁芬芳的植物象征爱情,始自《离骚》。“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涉江采芙蓉》)诗歌一方面描写美丽的景色,一方面表达游子的思乡怀恋之苦,然而,美丽的哀愁,会更加让人难以忍受。我们心中的忧伤,会在晴朗天空和良辰美景的映衬下,更加难以排遣。《古诗十九首》在选取芙蓉、芳草意象时,沿用了传统手法,而当诗人想采摘这些东西送给所爱的人时,却“所思在远道”,自己空执爱情的信物,但表达与传递竟是如此之艰难,最终只能“忧伤以终老”。[3]于是,芙蓉与芳草也因无法传递诗人的情感,而带上了伤感气质,用饱含希望的物象与景致从侧面表达了主人公的孤独情绪。

明月:《古诗十九首》涉及月意象的有三首,月亮本身有圆缺的变化,人世间亦有相聚和别离。人常常由于物象而意识到自己,对于物象的意识就是人的自我意识,所以月的圆缺变化与文人内心之间就存在了一种很微妙的情感关联,这种关联便通过诗句表现出来。《古诗十九首》用月意象表达主题时,月的圆缺常伴着节气的改变而出现:“明月皎夜光,促织鸣东壁”,月圆月缺中有秋的悲凉;“孟冬寒气至,北风何惨栗„„三五明月满,四五蟾兔缺”,月圆月缺中有冬的凄清,读者在万物衰落的寒冷中感受着月圆人不圆的遗憾,其抽象的情绪在可感的环境中被具体化,孤独凄清,使读者感同身受。

2.2从生活器物见别离时的孤独之感

合欢被:“文彩双鸳鸯,裁为合欢被”,“合欢”,又名“合昏”、“夜合”、“马樱花”,是一种植物,羽状复叶。一个大叶由多个小叶组合而成,这些小叶一到夜晚就合起来,因而得名。汉时凡是一种两面合起来的物件都称为合欢。“被”本身,即是寝卧之用,将带有鸳鸯花纹的绮裁为合欢被,更有鱼水之欢之意,象征夫妇同居的愿望。远隔孤独的色彩往往是黯淡的,但“合欢被”意象的引入,使整个诗境“著色敷腴”[4]起来,展现出作者因“故人心尚而”而产生的瞬间喜悦,同时,也展现出由这瞬间的喜悦所加重的孤独之苦,在“日日思君不见君”的期盼中,也只能凭借着鸳鸯合欢被聊以自慰,更突出了那种孤独的苦痛。

衣带:“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衣带意象是《古诗十九首》的首创,在此之前诗歌中的衣带,只是作为客观物象出现,并没有融入诗人的主观色彩。“人情于所爱,莫不欲终身相守,然谁有不别?”两地相思的游子和思妇,愁肠百转,痛苦于剪不断的离愁当中,神形日益消损。《古诗十九首》用它来表现离别给人带来的心灵与身体上的双重痛苦,离别越久,思念越深,思念越深,自然就“为伊憔悴”,这种意象的运用既形象又生动,令人思之信服。南朝乐府《读曲歌》“欲知相忆时,但看裙带缓几许”,鲍照《拟古》“宿昔改衣带,旦暮并容色”,柳永《蝶恋花》“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等许多后世作家

孤独感无助篇五
《从_挪威的森林_看村上春树的孤独感》

孤独感无助篇六
《尼采的孤独无助》

尼采其实无助

——灵遁者

说我理解尼采,那是扯谈。我谈不上看过尼采的著作,或者对他本人的故事进行了解。都没有。但是尼采其实无助,却是我想说的。

批评尼采的人有很多,赞扬的人也很多。我是站在中间的人。就像上面说的。我不了解尼采。

从世俗角度来看,尼采确实是个苦命的孩子。5岁时候父亲死亡,随后小他两岁的弟弟也死亡。过早的经历人世间的悲伤,是他内向忧郁性格的成因。

谈过恋爱,却终身未婚。最后病死。他说:“艺术是一种生命意志。”这就是他的一生。

尼采的作品,我只读过《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看完之后,感觉什么也没看。他用查拉图斯特拉的口吻来告诉人们这样,那样的事情。其中“超人”是反复出现的字眼。并且说:“上帝已死。”

包括他的其他的作品,也都有格言形式,善用反讽手段来阐述自己的激烈意见。这样的写作风格,是有原因的。他父亲是基督徒,写过神

学作品。他自己小时候经常讲圣经,所以有“小牧师”的称号。

 事实上,他也把《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当成新时代的圣经。苦难往往让人深思,尼采是代表,,如果没有这些苦难,尼采可能是另一个人。

 上帝死了,尼采来了。从这个角度来说,尼采倒是更接近人。可我这样说,别人一定会反对。你看看尼采说:“人的生存是可怕的,且总无意义:一个搞恶作剧的人可能成为它的厄运。我要向人们讲授生存的意义,这意义就是超人,是乌云里的闪电。” 他是个彻头彻尾的虚无主义者。一个虚无主义者更接近人吗?? 那么关于人的事情,我们是不是得重新讨论一下。 我不会与你争辩,因为我无力争辩。而且我一旦争辩起来,就会面红耳赤,就会口吃无措,像个发疯的“尼采”。

一个虚无主义者,确实不注重客观。特别是认为人类的存在没有意义。可我坚信尼采还是最接近人的人,最接近我们的人。虽然他出口闭口都是“超人”。

是的,如果拿尼采和马克思,维特根斯坦来对比。尼采显得”杂乱无章”,没有章法可言。我们可以把马克思,维特根斯坦比喻为理性,那么尼采就是非理性。 但这种“非理性”很人性。随着自然科学的发展,人们认识到上帝死了,上帝不存在。可大家依然信任“上帝”,这就是一种虚无。而他认为我们应该重新赋予生活的意义。这样的人才是“超人”。我们也应该是这样的人。

而且尼采说:“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人是一座桥梁,而非目的。”所以“超人”的过程是真的,其他一切都不重要。我相信这是尼采受欢迎和深刻影响一代人的根本。 我曾对自己说:“生命在于运动,更在于探索。”我想把“探索”作为人生的意义。可是我们依然是思想的弱者,疲惫者。 尼采的身体健康不如马克思等人,去世也比较早。我认为这也是他没有那么“系统”的原因。而马克思,维特根斯坦,都有惊人的阅读和专业的学习。 但尼采很真实,木心说:“尼采是诚实的。”尼采的大部分时间在忧郁和身体不适中思考。这种思考必然是间断的,必然是敏感的。甚至最后的十年,都是在精神病院度过。

“人们不喜欢说教者,他们不会接受你送的礼物。你不如跟我一起,在森林里作诗唱歌吧。”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尼采没有听这句话。

执意下山,却无法将自己的思想让人接受。他也不是个善于“营销”的人。所以无论从健康,感情,事业来说,尼采很无助。 说到这里,我还是忍不住想提一下。信仰马克思的人,一开始会觉得尼采是疯子。住在精神病院是合理的。但是经历苦难和不激进人会静静听尼采说。

宇宙的行动不带有感情。那么人呢?或者说宇宙是带有感情色彩的存在吗?人作为宇宙客观存在的一部分,我们该如何看待自己?如何定义我们的意义和价值。

或者我们不说人是理性的,非理性的。我们只说人是带有感情色彩的。那人作为宇宙的局部,人都具有感情色彩,那么宇宙呢??所以很多很多的问题,你不去深究,就不会觉得“捉襟见肘。”

而尼采思考了这些问题,他说我们一定要注重“人的意志。”马克思也思考了。他说我们一定要注重:“人的存在。”所以我们不能说“马克思是好的。”“尼采是不好的。”

如果你还要争吵,我只能说也许在病床上思考两年,你就会觉得什么是真的了。那就是什么都不重要,活着并不断赋予自己的生活的意义才是重要的。

微信圈里分享说某知名记者倒下了,某女博士倒下了。他们最后都说:“钱,权,房子不重要。活着重要,家人重要。” 尼采就是这些人扩大版,他看的更远,更多,更广。他思考的深刻,所以也激进。他太害怕人们失去“上帝”之后,变的无所事事。

 尼采太无助了。你听听他这些话就知道了。“噢,孤寂呀,你是我的故乡!我在野蛮的他乡过野蛮的生活委实太久,所以向你回归时不可能没有眼泪!”

  “总有一天孤寂将会使你厌倦,你的骄傲将会扭曲,你的勇气将会咬牙切齿。有朝一日你会呐喊:“我孤独!”” 这些还不够。甚至有这样事情。据说尼采无法忍受长时间的

孤独感无助篇七
《浅谈大学生孤独感和应对》

目录

摘要……………………………………………………………………2

一、引言………………………………………………………………2

二、孤独感的概念、类型以及大学生孤独感的含义…………………2

(一)孤独感的概念„„„„„„„„„„„„„„„„„„„„„„„„„3

(二)孤独感的类型„„„„„„„„„„„„„„„„„„„„„„„„„4

1.感情孤独与社会孤独„„„„„„„„„„„„„„„„„„„„„„„„„„4

2.长期性孤独、情境性孤独和暂时性孤独„„„„„„„„„„„„„„„„„„4

3.主动孤独和被动孤独„„„„„„„„„„„„„„„„„„„„„„„„„„4

(三)大学生孤独感的含义„„„„„„„„„„„„„„„„„„„„„„4

三、大学生孤独感的影响因素…………………………………………5

(一)个人因素„„„„„„„„„„„„„„„„„„„„„„„„„„„5

(二)家庭因素„„„„„„„„„„„„„„„„„„„„„„„„„„„6

(三)学校和社会因素„„„„„„„„„„„„„„„„„„„„„„„„6

四、建议…………………………………………………………………7

(一)家长„„„„„„„„„„„„„„„„„„„„„„„„„„„„7

(二)学校„„„„„„„„„„„„„„„„„„„„„„„„„„„„7

(三)班级„„„„„„„„„„„„„„„„„„„„„„„„„„„„7

(四)个体„„„„„„„„„„„„„„„„„„„„„„„„„„„„8

五、结束语………………………………………………………………8

(一)讨论„„„„„„„„„„„„„„„„„„„„„„„„„„„„8

(二)对策„„„„„„„„„„„„„„„„„„„„„„„„„„„„8

参考文献………………………………………………………………8

English abstract………………………………………………………9

浅谈大学生孤独感和应对

摘要:

有关资料显示,大学生普遍存在孤独感,孤独感已经构成大学生心理问题的一个重要方面。通过对国内外大学生孤独感的研究回顾,发现孤独感具体可以分为许多不同类型,特别是大学生孤独感有其特殊之处。而关于大学生的孤独感的形成的原因,总体可以归结为个人、家庭和学校以及社会等方面的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通过几方面的努力如何减轻甚至消除大学生孤独感的不利影响。

关键词:大学生孤独感 影响因素 结论与建议

一、引言

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正处于人生发展的重要时期,建立和维持与他人积极的人际关系是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一个重要任务。大学生在学习的同时,希望有着和谐的人际关系,能够被他人认可和接受,以及需要友情的慰藉和爱情的滋润,从而获得自信、鼓励以及奋斗的动力。但往往由于一些原因,这些需求有时候难以满足,从而产生一定的孤独感。因此,研究大学生孤独感及其影响因素并针对此提出一些应对的方式,从而帮助大学生了解自我、帮助自我,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对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塑造完整、独立、健康、和谐的人格品质具有积极的意义。

二、孤独感的概念、类型以及大学生孤独感的含义

(一) 孤独感的概念

孤独感的概念最初来自于医学,用以表示人际交往沟通以及情感表述方面的功能障碍。后来,心理学家将孤独感的概念引入“社会心理学”中,对其概念、内容、意义展开了一定程度的讨论。1973年,美国学者罗伯特受鲍尔比关于依恋学说的影响,发表了《孤独,一种情绪及社会性孤独体验》的文章。文章指出:孤独感是当个体感到缺乏令人满意的人际关系,自己对交往的渴望与实际的交往水平产生差距时的一种主观

的心理感受或体验。这开创了孤独感研究的先河。国内的学者也对孤独进行了描述,黄希庭认为孤独是一中负向的情绪体验,是个体渴望人际交往和亲密关系却又无法满足,而产生的一种不愉快的情绪。此外李传银等在综述国内外多种关于孤独感的解释后做出了更全面的界定:认为孤独感是当个人感到缺乏令人满意的人际关系,自己对交往的渴望与实际水平产生差距是而引起的一种主观心理感受或体验,常伴有寂寞、孤立、无助、郁闷等不良情绪反应和难耐的精神空落感。

(二) 孤独感的类型

在对孤独感的研究上,心理学家在孤独感类型的方面不同学者从不同角度出发划分了不同的类型: 第一种:感情孤独与社会孤独

维尔斯1973年依据孤独感产生的原因提出了情感性孤独和社会性孤独。认为前者是起源于缺乏亲密关系提供的情感依恋所引起的。对儿童来说可能是父母或其照顾人,对成年人来说就是其伴侣或亲密的朋友。这种孤独引发的心理问题是焦虑、寂寞、威胁感或误解他人的好意等,并有两个亚类型:一是具愤怒情绪的偏执狂行为、一是感到抑郁的人。后者是欠缺社会融合或社会参与能够提供的朋友或同事的关系网络时产生的,它易引发烦躁不安、边缘状态等。这两种类型个体可能只体验到了其中某一种,如家庭主妇或新婚的夫妇,可能没有情感性孤独,但没有新朋友或社区归属感之前就会有社会性孤独。

第二种:长期性孤独、情境性孤独和暂时性孤独

杨和贝克根据持续时间将孤独区分为:长期性孤独、情境性孤独和暂时性孤独。长期性孤独源自于个体长期以来一直感到缺乏令自己满意的人际关系或长期社交不足和存在社交缺陷;情境性孤独则产生于个体重要的人际关系的破裂和瓦解及改变时,或人处在陌生、封闭、孤单的社交环境中;暂时性孤独则涉及的是生活中绝大多数人都时不时地会体验到的偶然的孤独感。长期孤独的个体难以与他人发展和维持亲密的人际关系,经常感到孤独无援或与他人疏离,并为此而深感痛苦。情境性和暂时性孤独只是对环境变化的暂时性反应。但是如果个体在一定时期内仍不能适应这种变化,亦可转化为长期性孤独。

第三种:主动的孤独和被动的孤独

我国学者朱智贤根据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将孤独分为主动的孤独和被动的孤独。前者主要是个体为了满足一定文化的要求或个体心灵安宁特意追求的一种隔离状态,如宗教的要求、古代哲学家追求的那种孤独生活。而后者可能是非自愿的,可能由于各种自身的(如性格等问题)或外在的原因(缺乏别人的理解)造成了这种孤独的状态。

(三) 大学生孤独感的含义

大学生孤独心理是指大学生自我心理缺少同他人思想、感情以及语言的交流,从而在内心感到与世隔绝,内心充满孤单寂寞的心理状态。

孤独心理会使大学生产生挫折感,寂寞感和躁狂感,产生心理障碍和悲观厌世的情绪,从而影响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和正确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形成。

三、大学生孤独感的影响因素

在人与人的交往过程中,内在的安全需要促使人们寻求情感保护,当这中寻求未能达到预期时,孤独感就产生了。事实上,人不仅生活在物质的世界中,更生活在特定的精神文化世界里,人不仅需要一定的物质对象的满足,更需要精神方面的满足,这种满足很多程度上取决于人与人之间的精神交往,如果缺乏知心的培养,精神需要便得不到相应的满足,就可能产生孤独感。

大学生的孤独感的产生既有其个人在自身的原因,也有其家庭教育方式上的根由。此外,大学生的校园环境以及大学生所面临的复杂社会环境等因素都是导致大学生产生孤独感的主要原因。

(一)大学生孤独感产生的个人因素

1.缺乏基本的社交技能,难以被同伴接受。有些大学生性格较为内向拘谨,沉默寡言,很少参加集体活动,容易产生孤独感和落寞感。还有一些大学生乐意与别人交往,但一旦进入比较重要的而且时间较长的交往过程就会出现困难,他们对自己的伙伴不太感兴趣,常常不能及时对对方的话题加以评论,也较少向对方提供自己的相关信息,更多谈论的是全新的或与对方的兴趣无关的话题,倾向于扮演一个被动消极的交往角色;也有的大学生在与他人交往中常有侵犯、攻击性的语言或行为,难以拥有持久的朋友,常常感到内心孤独无助。

2.对他人和自我的评价消极,缺乏一定的社会支持。有孤独感的大学生倾向于在社交时对他人和自己给予严厉的、苛刻的、消极的评价。自我评价偏低的人,由于其自卑而不积极参与社会活动,从而导致孤独,而孤独者又有可能因为社会关系的缺陷或缺失一种所渴望的归属关系,使其自我评价进一步降低.这类大学生相对缺乏社会支持,不能从周围环境中得到有效的帮助,对于拒绝性反应尤其敏感,因此也更容易感到孤独与落寞。

3.青年期的闭锁心理,自我防御性强。大学生正处于青年期心理的闭锁阶段,独立欲望和自尊心极强,内心世界一般不轻易表露,有时外显行为与内隐的情绪情感体验不相一致。一些大学生则由于个性因素对别人持怀疑态度,自我防御极强,常常把自己真实的思想、感

情和欲望掩盖起来,不能顺利与他人沟通和交流,这也是大学生产生孤独感的又一个主要原因。

(二)大学生孤独感产生的家庭因素

1.否定、干涉的家庭教养方式.

否定型、干涉型家庭教养方式的共同特点是:批评多于鼓励;缺少交流;限制多于信任。现今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值过高,对孩子的要求近乎苛刻,大学生在这类家庭中,感受到的多为指责和批评,长期积累进而形成自卑心理。个性表现:害羞、敏感、退缩,或者变得高度自卑,多攻击性,好冲动缺乏理智,这都是间接引发大学生孤独感增强的因素。父母与孩子缺少交流,孩子在家庭中无法释放真实的想法,父母也往往不能及时有效地向孩子提供帮助,形成大学生的自闭心理,加重孤独感体验。限制多于信任,即父母对子女过多干涉,过分保护,或多或少地剥夺孩子的某些天赋权利,加之缺乏与同伴的交往,便形成对父母的过分依赖感。这类学生一旦离开父母的庇护便不知所措,同时会体验到严重的孤独感。

2.父母关系不和,家庭气氛压抑,家庭成员的亲密度低。

父母之间关系越不和睦,子女越容易感受到孤独。父母被认为是最可靠的依赖,如果父母之间“战争”不断,家庭气氛紧张,孩子就会失去安全感,从而变的压抑、焦虑和孤独。家长的无休止争吵会破坏家庭的和谐交流气氛,剥夺了孩子表达自己想法的条件和机会,使孩子无所适从。对于年幼的孩子来说,往往会产生是自己不听话引起父母争吵的错觉,于是孩子更感内疚与自责,并产生强大的孤独感。另外,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一些离异家庭子女在学校里倍受歧视,他们感到低人一等,驱赶不走的是内心的那份无助与孤独感。

3.独生子女家庭的情感支持系统减弱。

现时代,多数大学生是独生子女,家庭中没有兄弟姐妹,这与我国传统的多子女家庭相比,孩子的情感支持系统相对减弱。在多子女家庭中,孩子遇到问题不愿与父母倾诉时,往往可能通过与兄弟姐妹的交流来解决,在大家庭中还可以通过祖辈、叔辈去解决,这使得孩子的求助与沟通支持系统相应增大,家长所参与的支持也相应增多。独生子女在遇到问题时,则缺乏这种自然天成的开放式的情感支持系统,家庭环境使孩子在年龄较小时就不得不学会在精神与经验上的独立,感受孤独便成为独生子女所面临的最大发展性课题。

(三)大学生孤独感产生的学校与社会因素

1.大学新生所介入的学校环境是他们产生孤独感的客观因素。曾经中学阶段的优等生,在进入大学之后,发现这是一个群英荟萃的新集体,自己原有的优势和优越感没有了,也从此没有了家人无微不至的关怀和照顾,陌生的校园、陌生的面孔,陌生的不期而遇的各种难

孤独感无助篇八
《大学生孤独感研究及心理干预》

认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结业论文

大学生孤独感研究及心理干预

大学生孤独感研究及心理干预

摘 要

有关资料显示,大学生孤独感表现得尤为强烈,孤独感已构成大学生心理问题的一个重要方面。近些年来,国内心理学者逐渐开始关注孤独感这一领域,尤其是对大学生孤独感的研究。这一方面是因为大学阶段是个体发展出强烈而广泛的社会性和情感性需求的关键时期,另一方面是因为国内相关研究发现大学生产生孤独感的覆盖面很广,已成为影响他们身心健康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关键词:大学生孤独感 现状 产生原因 危害 心理干预

LONELINESS STUDY OF COLLEGE STUDENTS

AND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ABSTRACT

Relevant researches show that loneliness performed by college students strongly, loneliness has been an important aspect of psychological problems of college students. In recent years, domestic psychologists gradually started to pay attention in the field of loneliness, especially the loneliness research of college students. On the one hand, this is because that college is a key period that students show strong and wide range of social and emotional needs. On the other hand, the domestic-related study found that college students’ loneliness coverage is very broad, and has been a essential matter which could affect their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KEY WORDS: students loneliness status cause harm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第1章 引言(9)

大学生的孤独心理是指大学生自我心理缺少同他人思想、感情以至语言的交流,从而在内心感到与世隔绝,内心充满孤单寂寞的心理状态。孤独心理会使大学生产生挫折感,寂寞感和躁狂感,产生心理障碍和悲观厌世的情绪,从而影响健康成长和正确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形成。

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文化群体,正处在人生发展的重要时期,建立和维持与他人满意的人际关系是大学生健康发展的一个重要任务。他们在积淀知识的同时,也非常期望能够被社会或他人接纳与认可,渴求和谐友好的人际关系,需要友谊的滋养与爱情的抚慰,以从中获得激励、自信和归属感。然而由于种种原因的影响,这些需求时常难以满足,因而与其他年龄阶段的研究被试相比,孤独感表现得尤为强烈。研究大学生的孤独心理,探讨它的影响因素和科学有效的干预措施,对于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卫生教育,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塑造完整、独立、健康和谐的人格品质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34]。

第2章 孤独感的概念、特点及分类

2.1. 心理学中孤独感的涵义(28)

关于孤独的心理学研究已有几十年的历史,但其概念定义依旧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精神分析学派对孤独的关注最早。Sullivan在1953年将孤独定义为个体与人接触的需要不能满足而产生的一种负向体验[1]。在离婚率升高和人口老年化加剧的社会背景下, Weiss于1973年发表了《孤独,一种情绪及社会性孤立体验》,受该文的启发,Peplau和他的学生对孤独进行了系统的研究[2]。Peplau,Russel和Heim认为当个体的社会关系网比预期的更小或更不满意时,孤独就会出现[3]。Schmit则认为孤独是由于个人感受到他所拥有的人际关系与希望的人际关系之间的不一致而导致的[4]。而Williams强调孤独包含着对亲密人际关系的需要,因而孤独应是指个体感到需要或不满意亲密人际关系时感受到的一种痛苦体验[5]。Rook认为,不同类型的人际关系和人际情境都可能成为孤独产生的导火索,因而孤独的定义应是个体被他人疏远、误解或拒绝,或者缺乏亲密的社会同伴,或者缺少获得人际融合和情感亲密的活动时,体验到的一种持续的令人痛苦的情感[6]。由于涵盖面广,Rook所提出的这一定义在国外的临床界拥有比较高的认可度。Woodward则认为孤独是指个人感到孤立和疏远,缺乏与重要的人、事、物的联系[7]。

国内学者也对孤独进行了描述,黄希庭认为孤独是一种负向的情绪体验,是个体渴望人际交往和亲密关系却又无法满足,而产生的一种不愉快的情绪[8]。岑国桢将孤独定义为个体因在人际关系中未能满足自己的社会期望,在主观上产生自己被忽视、被遗忘、被他人认为是无足轻重的感受,从而引发的一种消极的心理状态[9]。李传银(18)等在综述国内外多种关于孤独的解释后提出:孤独是当个人感觉到缺乏令人满意的人际关系,对自己的交往的渴望与实际水平产生差距时而引起的一种主观心理感受或体验,常伴有寂寞、孤立、无助、郁闷等不良情绪和难耐的精神空落感[10]

2.2. 孤独感的基本特征

尽管学者对孤独的认识不一而足,但基本上都包括了以下几个基本特征:

孤独是一种痛苦的体验。孤独就像感冒一样:易感,难治,虽不致死但总是让人不愉快,有时甚至令人难以忍受。对个体而言,交往需要的满足可以使个体得到健康的发展。当需要不能满足,或对人际关系的渴望与现实差距太大时,现实人际自我与理想人际自我的不一致,孤独体验也就油然而生。此外,孤独也常常伴随着伤心、失落以及边缘化等情绪,大多数人都欲避而远之。

孤独是个体的主观认知。孤独所指的对象是个体自身实际的社会关系与期望的社会关系的不一致程度,但孤独是个体自己对自己的人际需要或人际关系状况的认知和体验,而不是来自他人的客观描述或评价。也就是说,即使两个人的实际社会关系在质和量上都相同,但由于主观期望不一致,二者在是否体验到孤独或体验到孤独的程度是存在差异的。

孤独是一个相对稳定的多维系统。每个人体验到孤独的程度有轻有重,而且在类别上也存在差异。从目前存在的孤独测量工具看,大多数孤独测评工具的结构都是多维的[11]。尽管孤独可能随着环境的改变产生或消逝,但研究者认为孤独是一个相当稳定的人格特征[3]。也就是说,每个人都可能体验到孤独并且这种孤独会因环境的改变而有或无,但是每个人都表现出对孤独相对稳定的敏感性。McGuire和Clifford关于孤独的双生子研究也证实遗传对孤独有显著的影响[13]。

2.3. 孤独感的分类(24)

孤独感可分为2类:内在的孤独感和外在的孤独感。所谓内在的孤独感,是指一种最深层次的心理感受,被认为是一种人格特征,具有根本的、永恒的、难以驱散的性质的所谓外在的孤独感,则指的是一种机缘性的、具体浮现在表层上的心理感受,只要条件环境一改变,这种孤独感就会烟消云散。大学生孤独感在大多数时间、场合,都属于外在的孤独感。

Weiss则将孤独区分为2"种类型——情感孤独和社交孤独,情感孤独指人们依恋的需要得不到满足而产生的孤独,这涉及到个体和他人之间的亲密与安全的关系9社交孤独则是人们在社会整合中需要得不到满足,或缺乏社会感时所产生的孤独,这通常表现为缺少令人满意的朋友、同学关系,坦诚交往的需要不能满足。大学生由于性心理的发展和交往需要的增强,其情感孤独感和社交孤独感都较强。

(9)Young和Beck(1979)曾将孤独感区分为长期性孤独、情境性孤独和暂时性孤独。Young认为,长期性孤独源自于个体长期以来一直感到缺乏自己满意的人际关系或长期社交不足和存在社交缺陷;情境性孤独则产生于个体重要的人际关系破裂、瓦解以及改变时,或人处在陌生、封闭、孤单的社交环境中;暂时性孤独则涉及我们绝大多数人都会时不时体验到的偶然的孤独感。长期孤独的人难以与他人发展和维持亲密的人际关系,经常感到孤独无援或与他人疏离,并为此而深感痛苦。情境性和暂时性孤独只是对环境变化的暂时性反应,但是如果一个人在一定时期内仍不能适应这种变化,也可能转化为长期性孤独。Garson和Perlman(1979)以及Shaver(1985)也对孤独从时间上做了区分,他们认为孤独既可为短期的、一时性的、境遇性的,也可以是长期性的或特质性的。前者即Young所说的暂时性和境遇性孤独,统称为状态孤独,后者称之为特质孤独。特质孤独可能是一种慢性或长期存在的孤独,是个体长期人际关系不良或社交不足的反应,也可以说是一种人格特质[14]。

孤独感无助篇九
《大学生孤独感研究综述》

本科生专业文献综述

题 目:

姓 名:

学 院:

专 业:

班 级: 学 号: 大学生孤独感研究综述 黄洋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社会学 社会51 2215125 指导教师: 戚晓明 职称: 助教

2008 年6月25日

南京农业大学教务处制

大学生孤独感研究综述

社会学专业学生 黄洋

指导教师 戚晓明

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心理健康的关注日益加深。以往许多研究已经证实孤独感具有一定的普遍性,而且会对人的心理产生重要的影响。而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的心理状况尤其值得关注。本文在广泛阅读现有文献的基础上,对现有文献进行了梳理和总结,并做出简要评析。

关键词:大学生;孤独感;研究综述

A survey on College Students Loneliness

Student majoring in Sociology HuangYang

Tutor Qi Xiaoming

Abstract:With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people with mental health concerns increasing. Many previous studies have confirmed that loneliness has a universal,and the psychological will have an important impact. And university students as a special group, their psychological state of particular concern.Based on the extensive reading on the basis of existing literature, their psychological state of particular concern. Based on extensive reading existing literature on the basis of existing literature and concluded sorted out, and make a brief assessment.

Key words:College Students;Loneliness;Survey

前言

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正处于人生发展的重要时期,建立和维持与他人满意的人际关系是大学生发展的一个重要目标。他们在积蓄知识的同时,也非常期望能被社会或他人接纳与认可,渴望和谐友好的人际关系,需要友谊的滋养与爱情的抚慰,以从中获得激励、自信和归属感,然而种种原因的影响,这些需求时常难以满足,因而与其它年龄阶段的人相比,孤独表现得尤为强烈。可以说,孤独已构成大学生心理问题的一个重要方面。另外,在当前的社会形势下,如果大学生不能在充满人际交往的社会中寻求友谊,建立自己的社交支持网络,最终也要被社会孤立起来,也就不能成为一个独立成熟的社会人。因此,孤独与自我封闭、缺乏友谊网络将影响着大学生社会化进程,而且研究显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与孤独感有显著性的相关(孔维民,1999),所以大学生的孤独问题理应引起高校的高度重视,研究大学生的孤独心理,探讨其影响因素,对于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卫生教育,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孤独的定义

Robest S-west发表了 国外对孤独的科学研究始于上世纪70年代。1973年,《孤独,

一种情绪及社会性孤立体验》一文。然而,要给孤独下一个客观而准确的定义却十分困难。国内外学者们从各自的理论观点出发,对孤独的概念作了不同的界定。

国外早在70年代就对孤独进行了研究并提出相应的孤独的概念如Weiss(1973)认为孤独是由于个体感到与同辈人相疏远或被其拒绝,而且因在关系和相互活动中所出现的情感上饥渴,而产生的一种长期的、使人苦恼的的心理状态。而Sermat (1978)则把孤独看成是一个想要有的与他己经有的朋友个数间的差异和在社交网络或关系方面的缺乏。可以看出,这几种定义强调的是外在环境如社交不足对个人孤独的影响:另一方面,有些心理学家把重点放在个人的主观体验上来定义孤独,Jeny de Jong-Giereld把孤独界定为一种主观上的社交孤立状态,伴有个人知觉到自己与他人隔离或缺乏接触而产生的不

[1]被接纳的痛苦体验。而Shaver (1987)提出,孤独是“一种当自我意识觉察到属于自己

的人际关系网破裂的信号时,所造成的总体上的常常是突发的情绪体验”。尽管国外对孤独的研究很多,但国内对这一问题尚缺乏深入系统的探讨,因此对孤独所下的定义也十分有限。朱自贤把孤独与孤独感分别定义,认为孤独是一种主观自觉与社会隔离而只身孤立的心理状态,而把孤独感看作是人处在某种陌生、封闭或特殊的环境中产生的一种孤单、寂寞、不愉快的情感。[2]

此外,李传银等在综述国内外多种关于孤独的解释后提出:孤独是当个人感觉到缺乏令人满意的人际关系,自己对交往的渴望与实际水平产生差距时而引起的一种主观心理感受或体验,常伴有寂寞、孤立、无助、郁闷等不良情绪反应和难耐的精神空落感。

[3]这一观点综合了上述各个定义的特点,较为全面。

虽然国内外对孤独概念的界定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但实际上所有概念都集中在四个关于孤独的基本假设: [4] 14第一,孤独源自于社交不足与人际关系缺陷,它只是在人际关系中才会产生:第二,孤独至少是部分主观的,并依赖于个人的期望和感觉,而非客观的社交孤立状态。一个人可在漫长的独处中毫无孤独感,也可在众人环绕中仍深感孤独;第三,孤独的体验是不愉快的,令人痛苦的;第四,孤独会促动个体自身努力去减轻孤独。因此,孤独者往往是社交不足或存在人际关系缺陷,并为此而深感痛苦,那种客观上似乎与他人缺乏接触,或处于社交孤立状态而没表现出心理上痛苦的人,则不能将其视为孤独;相反,有些人客观上人际关系和社交状态是充分的,但仍因为对现有水平不满而深感痛苦,那么他依然是孤独的。此外,尽管每个人有进都会觉悟得孤独并且这种孤独会因环境的改变而有或无,但是每个人都表现出对孤独感相当稳定的敏感性。

二、大学生孤独感形成的原因

对于大学生这一群体孤独感形成的原因,不同学者有着不同的理解。从以往的研究来看,孤独感的影响因素一般可归为个体内部因素和外部环境两大方面。内部因素有人格变量、认知因素、人口统计学变量等,外部因素有家庭环境、社会支持系统、社会生活事件等。[5]国外早有研究者对此作过一些有益的探讨,如Karry等将孤独感产生的原因按其重要性依次归为:早期与父母依恋方式、人格因素、个体消极的认知和应对、社交技巧的缺乏、社会性忽略。[6]在国内,辛自强、周宗奎等也对儿童孤独感与同伴,家庭关系作了实证研究。在外部环境对孤独感的影响方面,赵鹏撰文提出影响造成大学生孤独感产生的一是地理阻碍,由于地理阻隔和时空转换,或多或少地产生思念家乡、思念亲友同学的心理活动原来的人际关系、生活学习环境因地阻隔而解体,新的关系尚未形成。生活学习环境的变化,使大学生心灵的陌生感,思乡情油然而升,在内心深处产生孤独心理。二是交往能力差,大学生关注人际交往、对社会交往需求很高。愿意同学之间,师生之间增进了解,沟通心灵,发展友谊,但对交往内容、交往形式缺乏理性认识和亲身实践,故在新环境和人际关系中,出现交往的被动和错位,在心理上产生孤独感。黄学茭也认为,产生孤独感的主要原因是个人社交能力差。三是由于学习上不适应,

由于大学的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比中学有较大改变,使许多大学生出现了学习心理失调。过去在中学成绩数一数二,可在强手如林的大学,几次考试下来,成绩平平或较差,遭遇到从来没有过的挫折,便隐隐约约在心理上有一种危机感、孤独感、急躁情绪和不服气心理以及进人大学以后,发觉专业愿望与实际学习专业的不一致,由此产生了挫折感、幻灭感。[7]他们感到和他人有差距,但又不能正视自己的不足,因而觉得无处可觅知已。结果总是关闭自己的心灵,不向别人吐露自己的忧愁和疑虑,内心常有一种难言的孤独感。[8]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使大学生常常出现孤独、失落、烦恼、优虑、紧张、急躁等情绪反应。[7]李松英等在对浙江大学医学院学生进行抽样调查并分析数据后得出医学院大学生的孤独状况与人际关系因子、学习压力因子、受惩罚因子、健康与适应问题因子及其他因子有显著正相关,与“求助”应付方式有显著负相关。[9]其他的外部因素有学业繁重,就业压力大等。

在个体内部因素方面,不同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对大学生孤独感产生的因素。 宋玉莲认为悲观的预期是其中的主要原因。孤独的人常常会带着悲观的预期踏进社交环境中,他们怀疑新结识的人是否会喜欢与自己谈话,是否会在谈话过后觉得自己很无聊或很愚蠢,他们对逐渐了解他人没什么兴趣,他们在谈话中会很少主动开口,或者尽量用最少的词语简单回答别人的提问,另外,孤独者的这种消极预期还可能会导致孤独者把任何小的迹象都解释为拒绝。因此解释了许多学生为什么虽然身在拥挤的大学校园里却仍感觉孤独:既然周围有那么多潜在的朋友,也就根本没有理由挑出显得不那么友好的人来培养友谊了。[10]

袁立新,张积家探讨了大学生完美主义与人际问题、孤独感的关系。掩盖不完美、害怕暴露不完美与人际问题、孤独感正相关显著;呈现完美形象与人际问题相关不显著,与孤独感负相关显著;人际问题与孤独感正相关显著。这意味着,掩盖不完美、害怕暴露不完美得分高者存在较多人际问题和更多孤独感,注意呈现完美形象者孤独感较少,而人际问题越多者越孤独。呈现完美形象对孤独感有显著的负回归效应,掩盖不完美、害怕暴露不完美对孤独感有显著的正回归效应。说明呈现完美形象可减少孤独感,是良好的完美主义倾向;而掩盖不完美、害怕暴露不完美会使孤独感增加,是不良的完美主义倾向。孤独感并不仅与个人社交网络大小有关,更重要的是,当其认为实际交往水平与自己交往的渴望存在差距时,就会引起孤独感。因此,人际问题作为一个重要指标,反映了个人人际关系的质量,是影响孤独感的极重要的变量。由路径分析发现,呈现完美形象既直接影响孤独感,同时也通过影响人际问题间接影响孤独感;掩盖不完美、害怕暴露不完美则只能完全通过人际问题的中介间接影响孤独感。这说明,完美主义既可能直接影响孤独感,也可能透过人际问题的中介间接影响孤独感。在完美主义与孤独感之间,人际问题起中介作用。[11]

陆桂枝从马斯洛的需要理论出发阐释了贫困大学生孤独感产生的原因。大学生一般处于20—24岁之间。艾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认为,处于这一阶段的青年,人格发展的核心是寻求情感和建立友谊,从而避免孤独感。同学是大学生的主要人际交往对象,贫困大学生与其他大学生一样,也有与周围同学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渴望,有着融入到大学生主流群体的愿望。但由于生活困难,贫困生大多采取自我封闭和边缘化的生活方式。许多学生在学习之余,需要花费大量时间谋生,使得原本就很紧张的大学生活更加忙碌,大大减少了与周围同学沟通与交往的机会;大学生中存在的倡导时尚、过度消费的不良交往形式,限制了贫困生与同学们的交流。[12]有些贫困生由于无力支付参与集体活动的费用,只好悄然隐退。久而久之,就失去参与集体活动的勇气、参与竞争的信心,害怕人际交往,产生强烈的孤独感。[13]这种自我封闭和边缘化的生活及同学间的不良交往形式,给他们带来社交上的恐惧和人际交往的障碍,形成了自我封闭的孤独感。

[12]

三、大学生孤独感的对策与防治

根据引发大学生孤独感的不同原因,学者们提出了不同的对策以防治或解决因孤独感带来的心理问题。针对外在原因,赵鹏提出了以下的几个防治策略,一是认同角色,调整自我。通过自我心理训练、理智训练和道德规范训练,增强自我调控能力,把孤独心理在形成之前就化解消除。二是增强人际交往能力,第一要改变社交观念;第二扩大社交范围;第三多渠道交往;第四注意对交往对象的筛选,注意与各类对象交往。三是培养大学生广泛的兴趣。四是开展心理咨询。大学生在参加各种交往和第二课堂活动以外,还应主动开展一些必要的心理咨询活动,以期治愈心理性的孤独感。[7]

张雪琴从家长和学校的角度出发,提出了家长和学校帮助大学生调适孤独感的方法。从家庭来讲父母首先应给子女更多关心、温暖和理解,增加沟通时间,

注重家庭的亲密度,帮助子女形成较高的自我效能感,以帮助大学生更好地调整自己的行为与心境,增强环境适应性,从而减少孤独感。其次要有正确的沟通方式,父母要多以鼓励、理解、尊重的方式与子女谈心,即使惩罚也要富于情感性,要伴随合理的解释。

从学校来讲,首先,学校应及早对新生进行“适应环境”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缺乏生活目标和人生追求,就容易缺少精神支柱而产生失落感和孤独感,因此,学校应把思想教育工作做在前面,防患于未然。其次学校应发挥班级和社团的作用,培养大学生心理归属感。大学生是一个社会个体,充满合作、友谊,有较强凝聚力的集体会给大学生以充分的心理支持,从而增加大学生的归属感和自信心,促使他们敞开心扉,摆脱孤独感。再次,学校应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使新生找准自己在新集体中的位置,发现自己的长处与不足,利于新生扬长避短,合理安排自己的大学生活,使之没有时间感到孤独。[14]

类似的,马瑞清认为除了学校和家庭的作出努力的同时,大学生应该通过确立一个实际有效的目标,正视学习生活的压力;转移注意力,学会自我宜泄;上网有度,积极在现实生活中寻找朋友,而不应沉迷于网上交友和网恋;正确对待情感问题等等方法来调整自己,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15]

而李传银利用专业的心理学知识,对大学生的孤独感进行心理干预,收到了明显的效果。他的研究以团体咨询的方式,对一部分孤独程度较重的大学生进行了干预,从量表评定和调查问卷结果看,大部分学生的孤独状况都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团体咨询活动在整合的理论框架下,综合运用了多种心理训练和咨询手段,如交往技巧训练、认知调节、角色扮演等,而且配合个别咨询,不拘一格,为我所用,以期望切实解决学生的独等心理问题。[16]

四、以往研究的主要结论及局限

总的看来,近些年来孤独等方面作了深入的探讨,主要体现在:

首先,从不同角度对孤独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分类及理论分析,使人们对孤独有一个较为全面、系统的认识和区分,为孤独研究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其次,研究一致显示许多人格特质(如羞怯、内向、自尊、完美主义等)对孤独有重要的影响。表明孤独是一个相对稳定的个体主观体验;

第三,孤独与不同的客观情境或社会因素(如朋友数量、婚姻情况)明显相关,同时它也显示出与包括对朋友和伙伴关系的满意感在内的主观心理因素密切相关,表明社会环境因素在影响孤独的同时,也通过影响其主观心理体验而导致孤独。因此可以看到孤独是受环境及个体心理特质共同的影响。

尽管孤独心理研究颇多,但仍有一些不尽人意之处:

孤独感无助篇十
《心理学视野中的孤独》

心理学视野中的孤独

史克学

(太原师范学院教育系,太原030012)

摘 要 孤独是一种主观体验,是与关系相对存在的个体内在体验,并不能简单由外在环境所致,也不能简单地靠观察某个人是单独的还是与别人在一起来衡量,它总是产生于一个人的社会关系中的某些缺陷。正如有些情境比其他情境更容易使人感到孤独,有些类型的人比别人更容易产生孤独。孤独有着性格孤独与状态孤独的差别。对孤独特性的不同理解,使得我们体验到不同的感受,从承受孤独到享受孤独、追求孤独,进而认识到孤独与交往是孤独是人性的两种不同需求的反映,孤独对交往需求的反映,是对交往过程的整合。

关键词 心理学,孤独,交往。

凡有人类的地方,就有孤独。孤独与人生,就像影之于形,从岑寂的远古到喧嚣的现代,孤独这个幽灵无处不在,它在大地上游荡,它在城市中徘徊,它在心灵中驻守。[1] 形影相吊诗人李白的吟唱: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流行歌曲也在诉说:天上的星星,为何像人群一样的拥挤?地上的人们,为何像星星一样的疏远?现实生活中,任何人或多或少都会有孤独的时候,当我们遭遇挫折,体验到冷落、失意时,但置我们于孤独的情形远不止于此,甚至当我们获得成功时,不可名状的孤独依然会袭来。孤独究竟是什么?

一、孤独及其根源

马克思说,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现代心理学的客体关系理论认为,人是被他所处的关系所造成的。没有关系的存在,就不可能有人,也不可能有人类社会。对于一个个体而言,他可以处于两种完全不同的关系之中,一种是与朋友或配偶、亲人在一起,享受交流情感和观念的愉悦,另一种是没有关系,没有与他人的交流,这是一种特殊的关系,即孤独。显然,孤独是与关系相对存在的个体内在体验,并不能简单由外在环境所致。孤身置于荒漠、旷野、山林,是与外界隔绝的孤立,即便论及此时此地个体内心的感受,也应是孤零或恐怖,而并非孤独。

所谓孤独,是只有在同人的接触关系中才能体会得到的一种东西,这即是说,我们只有在日常生活中、在社会生活中才能感受到孤独。作为个体的人,也是孤独的,首先是躯体上的孤独,体表的皮肤即是我们与其他的边界;而后是心理上的孤独,如果不借助工具,如语言、文字、手势等符号,我们就无法知道他人在想什么。相对于大自然而言,人既是大自然的一部分,又是独立于大自

然的孤独的存在。

我们为什么会孤独?

人类学及文化学对人类蒙昧时期的色彩斑斓的神话传说的分析,揭示了我们的祖先对伟大的自然力的崇拜,以及他们对自然力的无知、恐惧和在自然力面前的孤独无助的感受。这是人类本身的一种集体孤独感,因为包围着人类的是变幻莫测的自然及其所降生的神秘而可怖的命运。这种集体无意识渐渐渗透到人类中的每一个成员的生命里,并随着历史的发展和生命的演进而呈现出繁复和深刻的性态。而社会心理学则认为,孤独是一种主观体验,不能简单地靠观察某个人是单独的还是与别人在一起来衡量,它总是产生于一个人的社会关系中的某些缺陷。韦斯(1973)将孤独分成两种类型,第一种是情感的隔绝,在这种情况下,一个人与其他特定的个人没有感情上的联系;第二种是社会的隔绝,指一个人没有朋友或亲戚网。这两种类型的孤独并不总是一起出现。例如,一个学生可能住在集体宿舍,和朋友们一起吃饭、学习、聊天,但是他仍会因为缺乏某种关系而体验着孤独,即使他身处人群之中。一些特定的原因也会使人感到孤独。单纯的独处是一个原因,尽管并不是每个人在这种情况下都会感到孤独。其他如强制性隔离,环境的改变都可能导致孤独。

正如有些情境比其他情境更容易使人感到孤独,有些类型的人比别人更容易产生孤独。这里需要说明性格孤独与状态孤独的差别。状态孤独往往是由一个人生活中的显著改变引起的,是一种比较短暂的体验。如高中毕业进入大学,一种新的环境使其感到手足无措,而当新的交际网建立之后,这种孤独一般就消失了。而性格孤独是一种稳定的孤独,通常很少随情境而改变。一般那些常常用消极的眼光看待自己,自我评价较低的人更倾向于说自己是孤独的。与他人保持富有意义的交往的人,孤独感的体验较少,而孤独的人则说自己缺乏与亲密朋友的谈心。更有趣的是,心理学家还通过实验说明,用在与女性交往上的时间的绝对数量与孤独有关系。性格孤独的人,无论他交上了多么好的朋友或过着多么如意的生活,都难免会孤独。英美派精神医学把易孤独的性格描述为:好反抗、势利、情绪不稳定、自闭好评论、、爱发牢骚、自私自利、偏执狂信、拘泥刻板等特征。 [2]

二、孤独的特性与滋味

(一)孤独的普泛与痛苦

哲人视野中的“孤独”,往往因其深邃而现得扑朔迷离。他们从根本性和现实的种种形态上去诠释孤独,逻辑缜密地肯定了孤独的普泛性特征。这其中许多描述极易将人带入无边的沉思之中。哲人云:“人生从自己的哭声中开始,在别人的泪水中结束,这其间,就叫作孤独。”无疑,这是在强调孤独的普泛性,但无奈的情绪也流露在字里行间。哲人又云:“孤独是人的宿命,它基于这样

一个事实:我们每个人都是这世界上一个旋生旋灭的偶然存在,从无中来,又要回到无中去,没有任何人任何事情能够改变我们的这个命运。”在这里,孤独被视为生存的不可消除的、难以摆脱的主要方式,几乎是在说,孤独的痛苦的阴霾笼罩着整个人生。通俗的常识会告诉我们,孤独当然是痛苦的。社会心理学家对孤独的界定中,也将痛苦列为孤独的一个重要要素。就社会心理学家看来,虽然孤独的感觉并不一定总是引起强烈的痛苦,但它的确在任何时候都是一种使人不愉快的体验,它可被分解为由恐慌和无能为力而产生的绝望感、沮丧、难忍的厌烦以及自我贬低四种一般因素。虽然每种因素所涉及的情绪多少有些不同,但它们都反映了孤独使人不愉快的固有性质。 [3]

(二)孤独的两面与美丽

幸而,哲人对孤独的探索不会也并未止于此。他们旋即认识到了孤独的两面性,并以充满思辩色彩的惯用语言方式描绘它。既是孤独,无论其形态上的差异,也无论孤独者的差异,便意味着与周围环境的失和,也便难免交错着某种痛苦。这种痛苦主要表现为某种不被理解的痛苦,在其严酷的锤炼中,他们自言自语道:“我发现,在我的相识者中间,最有意思的人就是我自己。”哲人在剖析也是在咀嚼孤独的痛苦的同时,也展示了孤独的另一面,即孤独是美丽的。这种展示是惊世骇俗的,是对世俗性孤独的超越。对孤独的美丽的昭示,更富有人性化色彩。诚然,在孤独中度日是痛苦的事,不会有谁希望孤独,但人们却喜欢或敬慕那些在孤独中顽强生活的人,并在他们身上感受到了一种不可言的魅力,即指孤独者的魅力。人们既惧怕孤独,却又为孤独者的魅力所吸引,从另一面看,这也正是人们内心世界的孤独的裸露和回应。由是看来,孤独既是一种痛苦,更应是一种享受。“越是丰盈的灵魂,往往越能敏锐地意识到残缺,越有强烈的孤独感。在内在丰盈的衬照下,方见出人生的缺憾。反之,不暗孤独也许正意味着内在的贫乏。”虽然任何孤独都会有几分寂寞、几分凄清乃至几分伤感,但它会给人以慰藉,带来怡适和愉悦的心境,孤独是令人欣赏的,是务须尽情享受的。

在心理学家看来,一个人既然是被关系所造就的,那他也会被关系所限定,这种限定,显然不利于他的发展。而适当的孤独,可以使他摆脱关系的限定,更多地成为他自己,更大程度上成为一个有独立人格自由的人。孤独可以使人置身关系之外审视关系,使关系中的交流变得更恰当、更通畅。从心理发展的过程来看,接纳孤独并且能够享受孤独,是成熟的重要标志。一个成熟的人,可以在孤独中整合他内心的力量,为更有效的交流做最充分的准备。恰当的、健康的孤独,常常会带着一种淡淡的忧伤,这种忧伤有时会给人一种高贵的感觉,如果我们把孤独比作美酒,偶尔少量品尝一点,可以使美好的人生更增加一些美好。 [4]

(三)孤独的极致与浪漫

对孤独的两面性的展示,并未停滞哲人探究的步履,他们中不乏有人将孤独的美丽推向极致。这种对孤独的赞誉,附着浪漫主义的气息。他们称孤独是多么难得的呀!他们以孤独为纲领性口号,他们意欲拥抱孤独,他们以孤独为时尚。孤独被视为人性的复归,哲人充满了对孤独的向往,甚至乞求它的降临,因为它与敏感、良知和期望密切关联着。渴求温暖和亲密,崇拜不顾一切的爱情和亲密热烈的友谊是浪漫主义者的显要标志,他们认为成熟和力量会在孤独中默默生长。孤独成为一种具有独特美的人生境界,涵盖着宁静、悠远、寂寞、美丽、自由和智慧。在这里,孤独被比作幽谷芳兰,被比作满陈清风朗月、花木扶疏的最高精神家园。孤独对无知的庸者而言无疑是一种挣扎或一种死相,但真正的孤独最终属于坚强者,属于智慧者。“一颗平庸的灵魂,并无值得别人理解的内涵,因而也不会感受到真正的孤独。相反,一个人对于人生和世界有真正独特的感受,真正独创的思想,必定渴望理解,可是也必定不容易被理解,于是感到深深的孤独。”“‘我孤独了。’你配吗?”的诘问中,透射着哲人对孤独的追求。 [5]

三、社会心理学的悖论:孤独与交往

从承受孤独、感受孤独,到享受孤独、追求孤独,尽管哲人对于孤独的诠释,纷繁复杂,又略显晦涩,但还是给了我们很多的启迪。孤独是说不尽的,人性有多深,孤独就有多深;人生有多丰富,孤独就有多丰富。孤独究竟是什么?究其本质而言,它是自我在一种心灵自由的情境里回归自我,又是只有在同他人的接触关系中才能体会得到的一种感受。换言之,只有在社会生活中才能感受到孤独。从另一侧面看,感到孤独这一现象本身就是要求与人交往的反映。在交往中,在实践中,人会发现自我、肯定自我、实现自我;在孤独中,人回归自我,整合自我。交往(合群)和孤独是人性的两种不同需求的反映,一方面,人需要获得明确的自我价值感和安全感,需要社会比较,需要与他人共处,并建立和维持稳定的关系,即指对交往的需要;另一方面,人又需要有内省的经验,需要自由表现自我的机会,需要有独处的时间(孤独当然和独处不同,但独处的最大弊病正在于孤独),需要暂时地逃避他人,即指对孤独的需要。尽管不同的人交往需要和独处需要的强度是不同的,但都必然存在着这两种相互对立又互补的需要,而且,由于主体需要保持各种刺激量的匹配和平衡,还必须使二者维持在某种水平的平衡状态,这种平衡状态绝非“合群”和“孤独”的两极的平均数,也不是简单的折衷,而是表现出千差万别的鲜活个性。人际交往以及由此建立起来的人际关系,是个体生活的基础。这意味着人一生的成长与发展、幸福与快乐都与同他人的交往密切关联。对于任何一个人来说,正常的人际交往和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其心理正常发展、个性保持健康[6]

和生活具有幸福感的必要前提。如同交往一样,独处也应是一种能力,不擅交往固然是一种遗憾,不耐孤独也未尝不是一种严重的缺陷。熙熙攘攘的交往和宁静的独处一样,可以使我们辨认自我、积累自我、丰富自我、发展自我。

一个没有学会应付孤独的人,注定也不会和他人很好地交流。孤独实际上就是与自己的关系,自己与自己的交流。对于一个内心和谐的人来说,这种交流是很愉快的。而对一个内心不和谐的人来说,孤独就可能是异常艰辛和痛苦的劳役,各种心理力量之间的战争,可能把他折磨得疲惫不堪,极端的情况下,甚至会置人于死地。那些完全不能忍受一点孤独的人,那些总是需要生活在热闹的人群中的人,实际上是在回避由孤独导致的内心冲突。孤独是对交往需求的反映,是对交往过程的整合,交往是个体生活的基本方式。

参考文献:

[1][3][5]夏明钊.孤独这滋味.深圳:海天出版社,2000年1月

[2][6]章志光.社会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年4月

[4]周国平.爱与孤独.天津人民出版社,1996年3月

[7][美]凯٠杜克斯,劳伦斯٠S٠赖茨曼,著邵晟东译.当代人际交往奥秘.云南人民出版社,1991年6月

个人资料

史克学,男,1969年生于山西翼城,太原师范学院教育系讲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教育社会心理学。 [7]

Abstract: Loneliness is a kind of subjective experience that exists comparatively to relation individually. Therefore, it does not simply stem from the environment, nor the phenomenon that one stay alone or hang out within a group. Instead, it always starts from some defect among social relationships. Some situation is more likely to cause loneliness than others, likewise, some kinds of people are apt to loneliness. Loneliness can be classified into two groups, namely characteristic and state; the different understanding of its specialty lead to varied feeling of us. From understanding loneliness to enjoy and pursue it, people come to realize that loneliness and communication are reflections of two type of different human needs ----loneliness pair is just the reflection of communicating needs, the summary of the communicating process.

Key Words: psychology, loneliness, communication.

●【往下看,下一篇更精彩】●

下一篇: 女生会出水吗

最新成考报名

  • 立春过后什么时候鱼开口
  • 2021年立春 2021年立春是几点几分
  • 冬至吃啥 南方冬至吃什么
  • 冬至几月几日 今年冬至是几号
  • 烧碱安全救护常识
  • 国庆节高速免费几天
  • 白露与秋分
  • 请示与批复有什么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