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文档 > 知识 >

大学之道理解

成考报名   发布时间:01-27    阅读:

大学之道理解篇一
《读《大学》理解》

《大学》:“大学之道”理解

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儒学成为中国文化主流思想,并影响思想界千余年,可以说它代表着古代中国社会长久以来的最高智慧,体现了古人对天地、对人生的看法。儒学的影响力至今犹存,在大力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今天,更应该重视儒学在传统文化中的崇高地位。

儒学经典即通常所说的“四书五经”,它们集中了儒家历代先贤的思想精华,自宋朝起,四书五经就成为了科举考试的必读书,古代莘莘学子的教科书。“五经”指《诗》、《书》、《礼》、《易》和《春秋》,“四书”指《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四部儒学经典,它们涵盖了儒家学派的核心思想。

《大学》是古代四书教育中首先学习的一部经典,篇幅相对短小,理解难度也较低,是中国知识分子从此走入系统学习、走进道德世界的基础学问。《大学》开篇的一句话:“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这三个词就是整部《大学》的“三纲领”,由此可见这句话的重要性。

1、大学之道

这里谈到的“大学”,和我们今天普遍所指的高等学府大学概念不是一回事。儒家强调的“大学”,是大人之学、君子之学,是走向人生大道的学问。能开始研习“大学”,就意味着心理成人的开始,就要求君子之德的遵守、就开启着光明大道的修行。

2、在明明德

第一个“明”的意思是弘扬,也有弄明白、彰显的意思。第二个“明”是明亮的、高大的、高尚的意思。“德”即品德、德行。“在明明德”就是要去弄明白、弄清楚并且彰显人人内心原有的光辉品德。儒家强调“人之初,性本善”,说明人的本性原来就是善良的,之所以长大了以后千差万别,呈现巨大的差异,主要在于后天的社会环境的影响,正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大学》的一个意义就在于肯定人性,相信“人人皆可为尧舜”。

3、在亲民

对“亲民”有不同的理解,有的人认为“亲民就是亲近人民”,也有人认为“亲,当读作新”,朱熹是这种观点的代表人物,认为“新者,革其旧之谓也。言既自明其明德,又当推己及人,使之亦有以去其旧染之污也。”(《大学章句》)而从《大学》后面的内容看,我也觉得“亲民”应理解为“新民”更说得通。

4、在止于至善

“止”是达到,“至”是极度,“善”可理解为“好”,“止于至善”,就是达到最好的完美境界。

任何完美境界当然都不存在,任何极致追求都很难实现,《大学》教导和提倡青年人才的,是把对人性至善至好的追求当做理想目标来看待。

既然《大学》是关乎终身的大人之学,那么,君子修行永远没有成人定格的完成时、大道之行永远没有停歇时。“在止于至善”,美好的理想设定、人格的完美追求,是让人不断完善自我的正面价值引导。

周宣妤 电商三班

201576021

大学之道理解篇二
《何为“大学之道?”》

何为“大学之道”?

——浅读《大学》有感

《大学》,旧说为曾子所作,是我国古代讨论教育理论的一部著作,南宋时候被朱熹将其与《论语》、《中庸》、《孟子》并称“四书”,足以见其在中国文化史上的重要地位。

《大学》开篇写道:“《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便是后人所说的《大学》“三纲领”。略读《大学》之后,我想浅谈一下我所理解的“大学之道”

《大学》即大人之学,讲的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大道理。而要做到其中所说的“大学之道”,“三纲领”是必要的一个步骤与环节,而这三者又是有一定联系与顺序的。

首先说说“明明德”。“明德”一词出自《周书·康诰》。成王平管叔、蔡叔之乱,封其弟康叔于卫,作《康诰》以示警策。诰文开篇说:“王若曰:孟侯,朕其弟,小子封。惟乃丕显考文王,克明德慎罚,不敢侮鳏寡。”这里的“明德”主要指的是君王的为君之德。但是《大学》中的“明德”却是指天生的美德,亦即我们所说的天性。“明明德”就是说我们要彰显彰明我哦们的天性,《三字经》有云:“人之初,性本善。”我们天生的美德品行是我们一辈子的财富,是我们每个人所特有的,所以,要想修得“大学之道”,“明德”是我们必须要“明”的。那么,我们如何来彰,如何来“明”呢?《大学》紧接上文阐述说:“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用;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便是“明明德”实现的具体步骤。其实,天下,国,家,然后又是个人,归集起来,依然是从自身做起,从小的地方做起。所以,“明明德”的实现最重要的一人是个人的“修身”。

然后就是“亲民”了。所谓“亲民”,即是指在完善个人修身,彰“明德”之后去亲爱人民。其实,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孔子“爱民”思想的痕迹。我认为这主要是给君王制定的一条标准。君爱民,民拥君,君王的江山社稷稳固繁荣,老百姓的生活富足安康,何乐而不为呢?然而,我们知道,中国历史上真正做到这一点的皇帝是没有多少的,当然最典型的便是唐太宗,他不仅做到了“明明德”,更是在走完第一步后坚定地走出了第二步。无论是孔子的“仁政爱民”,还是《大学》的“亲民”思想,都是要想完成“大学之道”必须要走的一步。

最后便是“止于至善”。所谓“止于至善”,就是要求达到儒家封建伦理道德的至善境界。其实,我想,如果做到前面两点,再进一步的完善自己的思想道德素质的话,“止于至善”应该是很容易做到的。也就是说,“止于至善”是不是可以看作是“明明德”“亲民”的结果,亦即离所谓的“大学之道”其实并不远?

不管怎样,“大学之道”是一个难以达到的高度,看似短短的三步,其实迈出去才会知道这其中的困难和艰辛。但我们是否也可以将其作为一个目标,努力

地朝这个方向发展一下,即使只是迈了一小步,它对我们人生的影响也是非常打的吧。

大学之道理解篇三
《大学之路与大学之道》

大学之路与大学之道

盛夏之际,又是一个充满喜悦与活力的季节,像夏雨默默为河流注入活力一般,我们也作为2014级的新生,给华南理工大学带来了新的气象。而我们作为新生,虽然满腔热血,一心向往那个,但始终会有很多对于大学的疑问,对于大学生活的迷茫。也许大家会经常问自己,我的大学之路会是怎样的?是充满荆棘?还是铺满鲜花?

我不知道怎样的答案才是完美无缺,但我发现自己好像已经找寻到了方向。小学,初中,高中,总共十二年,换一句话来说,我就像是为大学准备了十二年一般。在这十二年里,我被教导的就是,如何好好学习,如何名列前茅,之后才能进入一个优秀的初中,为进入优秀的高中做好准备,而最后,考上一所“名牌大学”。 也许在这十二年中的前9年,我真的是按照这样的轨迹一步一步发展过来。但当我真的进入了我的高中母校,我开始质疑我这样做的原因和目的,而这一切的诱因,就是我不清楚我为之或者将为之奋斗十二年的大学,是怎样的,它真的值得我这样做么?于是三年的高中生活,有很多的时间我都是在虚度,就像没有了在沙漠中迷失了方向,只能原地打转。幸运的是,我还有明智的父母,以及一群好朋友,他们不断地鼓励我,督促我,如果没有他们,我可能今天就不会坐在电脑前写这篇文章,也不会成为华南理工大学的一份子。经过了一个低谷,差点爬不回来的低谷,我才明白,原来并不是不知道要走什么路,而是路就在自己脚下,你只需要思考怎么样去走而已。

反省高中,展望大学,我希望我的大学之路可以用几个词来形容:

“活”着,“忙”着,“充实”着。“活”着,我希望我的大学生活能够真正的与之前的十二年有所不同,我不希望每天再像一个被设定好一切的程序一般,只是为了完成设计者的意愿而去完成每一件事,或是没有自己的意识,永远只是依赖他人的意识。我希望我能够真正的独立自主,能够自己安排自己的学习任务,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参加一些课外活动,试着去学会怎么样在大学这一个“社会”生活。只有一个人到了能够自己为自己安排生活的时候,这才能算是“活着”。“忙”着,人们常说,大学是一个很闲的地方,你有很多时间闲置。这就意味着你必须能够充分利用自己的时间。除了休息的时间外,我必须试着让自己忙起来,不要在宝贵的时间里去无所事事。抓紧时间,不要让时间从指缝里流逝。至于“充实”着,则是对以上两条的总结。我希望我的大学生活是“活”的,是“忙”的,但必须是充实的。何为充实,我的理解是,充实就是有意义,我不能打着自己需要自主,能够独立的幌子而去做一些无意义的事,更不能打着个忙着的招牌,做一些类似玩电脑游戏这样的事情。如果前两者没有充实做前提,那么我的大学之路也就是失败的。

至于大学之道,在我认为,这更像是一种精神。何为“道”,“道”是一种规则,是一种约束,更是一种目标。在大学之中,可能接触的东西的很多,遇到的事情也会各式各样,这就意味着我们将会面临很多的选择,面临很多的诱惑。在丰富多彩之中,我们必须谨记一点,大学,是以学习为主,从大学建立至今,它的初衷就是为需要更多更高级知识的人提供一个学习的机会,倘若我们在大学中背离了这个初

衷,就好像是在一个图书馆,没有去读书,汲取营养,反而是趴在一旁,白日做梦。这也就背离了大学之道。

总而言之,大学之路需要自己去走,而不是仅仅只是在地图上标注,大学之道需要自己去理解,而不仅仅只是点头称道,口是心非。 大学之路,大学之道,其实就在你我心中。

大学之道理解篇四
《大学之道精华篇》

大学之道

【大学之道】“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行住坐卧皆有禅意,清茶淡饭皆有禅味,生活就是禅。经典禅语:心中装满着自己的看法与想法的人,永远听不见别人的心声。当你快乐时,你要想,这快乐不是永恒的。当你痛苦时,你要想,这痛苦也不是永恒的。

【大学之道】孔子说:“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意为如果施行德政,就像北极星,居其所,而众星环绕。不是每个人都会成为管理者,然而良好的品德操行对我们同样不可或缺。没有大才我们可能是平凡的,但没有基本的道德,将会被他人厌恶憎恨,寸步难行。言必信,行必果,待人以诚,心存善念,做不到的不承诺,做得到的不推诿,让嘉言懿行成为一种习惯。

【大学之道】清明时节,让人不禁感伤而又深思:我们都是人生过客,重要的是人生的体验。其实,那落下的夕阳在地球的另一边,正是一轮初升的太阳!

【大学之道】张兵在其所著的《销售中的心理学诡计》中有这么一句话:如果你想钓到鱼,就得像鱼而不是渔夫那样思考。我们总是习惯性地以自我为中心对人和事进行思考,并加入众多理想化的成分,由于缺乏必要的正确认知,实际操作中免不了困难重重。所以不妨学着换位思考,站在他人的立场,用变化的眼光看待周围,或许很多事会变得更加透彻明晰!

【大学之道】20世纪最伟大的心灵导师和成功学大师戴尔·卡耐基,在其著名的酸柠檬效应讲解中描述了这样一个现象:悲观消极的人拿到一个酸柠檬时,往往会说“我真是太倒霉了,别人能拿一个苹果,为什么就给我一个破柠檬?”他认为这个柠檬没有任何价值,因此随手就扔掉了。其实真正的快乐不见得是从享乐中得到的,坦然接受你现有的条件,不要沉迷在悲观情绪中无法自拔,要在征服困难中享受快乐,学会成长!

【大学之道】善于思考的人总能从生活的细枝末节处看出玄机,从而有所悟、有所为。周立波的微博中有这样一段话:做人要像走路,后脚抬,前脚放;做人要像走路,能前行,能退让;做人要像走路,能疾步如飞,能戛然而止。走路本是件极其平常的事,但一些哲思敏捷的人却从中获得了非同寻常的体会,在日后的为人处世中变得更加得体、通达,也更加从容。热爱生活、观察生活,努力做个会思考的人!

【大学之道】建立人脉的提示:1.学会换位思考;2.学会适应环境;3.学会大方;4.学会低调;

5.有礼貌;6.言多必失;7.学会感恩;8.遵守时间;9.守信;10.学会忍耐;11.有一颗平常心;

12.学会赞扬别人;13.待上以敬,待下以宽;14.经常自省。

【大学之道】善意和美的感动其实是在一起的,善意的人明白生命的珍贵,舍不得践踏美的一切。一朵花开,他们看到的不仅是花的美丽,还有花从落籽到绽放所经历的时光。

【大学之道】《傅雷家书》中用“化”字定位求学的目的。傅雷说:“求学的目的应该是‘化’而不是死吞知识,变成字典或书架,我最讨厌有些专家,除了他本身学科以外,一窍不通,更谈不到阔大的胸襟,高远的理想,也有科学家在实际生活中毫不科学,也有文学家艺术家骨子里俗不可耐。这都是读书不化,知识是知识,我是我,两不相关之故。”我们应时刻警惕,切勿成为傅雷口中的“有些专家”一类人。

【大学之道】看到别人做得不好,有些人会暗自得意,心想:“要是我,一定比他强。”但真正强大的人,总是在观察别人为什么做不好,然后引以为戒,自己尽量不犯同样的错误。那些爱看热闹喝倒彩的人,从来都只把自己当做观众。而那些时刻警惕的人,则一直蓄势待发。学着用一个参与者的角色来要求自身,有时候“局外人”做久了不再是“得之欣然,失之淡然”的旷达,它意味着被边缘化,意味着与“真知真行”渐行渐远。

【大学之道】《弟子规》开篇即有“首孝悌”、“泛爱众,而亲仁”的论道,只要保持着对人、对社会的一份诚心,一定能够做出有益于他人的事。爱心的原点在于孝心,孝悌养成以后,

就能够广泛地仁爱社会大众。真正成圣成贤之道也是爱心的成就。正如孟子所说的“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能够对父母尽孝的,在家里行孝悌之道的,也能够对社会大众、百姓有一种仁爱之心,为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

【大学之道】每一个日子,每一个季节,都值得以微笑迎接,以微笑包容,以微笑送别,以微笑纪念和珍藏;用微笑诠释生活,以温润体味人生。澡雪而精神,便有了从容前行的潇洒步履。生活不止于脚下方寸,还有梦想,还有远方,还有希望,它们让我们的悲喜有所依凭,让我们的艰辛付出有了坚持、坚守、坚忍的力量。

【大学之道】禅故事分享:和尚与徒弟云游,徒弟背负包袱,言重不止,和尚不语。路经一村,和尚摸村妇手,村人喊打,两人疾跑。和尚问:还重吗?徒弟答:刚才只想到逃命,没想到重。◇两和尚外出,途中一和尚背了一个女子过河。另一个和尚一路责备不止。背过女子的和尚回问:师兄,我早已把她放下了,怎么你还背着,放不下呢?

【大学之道】在公交车上让座已成为当今社会的一种普遍公德,它是一个人道德高尚、有爱心的表现。年轻人就应该有这样的思想境界和道德行为。在车上主动让座,不仅会使自己感到坦然和愉快,更能影响、带动周围的人一起来参与这样的行为,这种和谐谦让的气氛会在“赠人玫瑰,手留余香”的你我他中不断延展,把我们对社会、老人和孩子的爱,通过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真实地展现出来。

【大学之道】古往今来,许多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的大德名士,无一不是惜时如金的典范。他们在珍惜时间方面也留下了很多脍炙人口的文墨至宝,以警后世学子不要蹉跎岁月,浪费青春年华。像《明日歌》中“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和陶渊明的“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等名言佳句都是在勉励自己,并劝诫他人要好好珍惜时光。

【大学之道】禅之智慧:1.每一种创伤都是一种成熟,每一次经历都是一笔财富。2.当对自己诚实的时候,世界上没有人能欺骗得了你。3.世上的人多知道对法律负责,却少有人知道对因果负责。4.把自己压低,才是真正的尊贵。5.良心是每个人一生最公正的审判官。因此,对自己好一点,因为这辈子并不很长;对身边人好一点,因为下辈子不一定能遇上。

【大学之道】弟子问佛祖:您所说的极乐世界,我看不见,怎么能相信呢?佛祖把弟子带进一间漆黑的屋子,告诉他:墙角有一把锤子。弟子不论瞪大了眼睛,还是眯成小眼,仍是伸手不见五指,只好说自己看不见。佛祖点燃了一支蜡烛,墙角果然有一把锤子。有所悟:我们看不见的,就不存在吗?

【大学之道】一样的事情,有的人可以胜任,有的人却难以驾驭;聪明的人会从中挖掘出宝贵经验为以后所用,肤浅的人只会为自己找出若干理由。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本来要输却又输不起。只看到别人的成就,而不知人家背后成功的原因。已输了一半,若还不知检讨,只知嫉妒或自怨自艾,那就输定了。“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生活的强者要勇于面对自己的“输”,淡定认识别人的“赢”。

【大学之道】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有时就如物理现象中的“作用与反作用”一样。若你想着别人的优点,想着他平日待你的种种好,抱着爱的情绪去与他交谈,你同样会感觉到他对你的喜爱;但如果你心里对某人有了成见,尽管你没有说出口,但你的脸部表情、身体语言、说话的口气,已将你心中的愤懑暴露无遗,你也就不可能得到对方热情的笑脸。因此,要想得到友谊,必须先善待他人。

【大学之道】成语“三缄其口”出自西汉刘向《说苑·敬慎》,其中“三”现在往往理解为“多”。其实,真正的意思可能是来源于周太庙前用布绕嘴三周的“金人”形象。这曾给崇尚周礼的孔子以极大的震撼和启发。所以,孔子在教诲弟子时,总是十分强调“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大学之道】春风拂过原野,惊起一层漫漫绿色。明天是五一劳动节,是劳动,建成了到处

耸立的万丈高楼;是劳动,造就了现代化的信息高速公路;是劳动,让偌大的地球变成了一个小小的村落;是劳动,使浩瀚的荒原变成了亩亩良田。劳动是神奇的、伟大的,劳动者用勤劳的双手和智慧,编织了这个五彩斑斓的世界,创造了人类的文明。让我们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向全世界的劳动者致敬!

【大学之道】有得必有失。世上少有绝对的事情,许多事物的存在都是相对的。得到的同时也是失去:你得到爱情,就失去了自由;你得到金钱,就失去了淳朴的快乐;同样,失去的同时也是得到,你失去爱情,就得到恋爱的经验;你失去金钱,就得到教训,金钱有价,教训无价。所以,对得失还是超然一点好。

【大学之道】今天是五四青年节,是青年人共同的节日。一代伟人毛泽东说过:“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诚然,社稷之根本在青年,梁启超在《少年中国说》中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青年就是未来,青年就是希望。“青年节”快乐,青春万岁!

【大学之道】在二十四节气中,立夏是夏季的开始。但各地冷暖不同,入夏时间实际上并不一致。《礼记·月令》篇解释立夏曰:“蝼蝈鸣,蚯蚓出,王瓜生,苦菜秀。”说明在这个时节,蚯蚓也在忙着帮农民们翻松泥土,乡间田埂的野菜也都争相出土日日攀长。清晨,迎着初夏的阳光,漫步于乡村田野、海边沙滩,你会从温和的阳光中感受到大自然的深情。

【大学之道】古人云:“欲成事先成人。”在人的一生中,立身两件大事:一件是做人,一件是做事。而最能促进自己发展和成就自己人生之道的便是低调做人,高调做事。低调做人才能有一颗平凡的心,才不会被外界左右,才能够冷静、务实。而高调做事不仅可以激发人的志气和潜能,还可以提升做人的品质和层次。一个人只有拥有了目标,才能全身心地投入,成事必然顺理成章

【大学之道】孟子说:“我善养吾浩然之气。”人生在世,不只是为了吃饭睡觉,人活着还应有更高的追求:人需要建功立业,需要得到肯定,需要对社会有所贡献。但并不是每个人的 人生都能成功,每个人都能对社会作出相应的贡献。这里面的原因就在于各人的修养高低不同,超越个人形体的渺小和意志的懦弱,养成至大至刚的浩然之气,是成功实现人生价值的关键。【高校通】

【大学之道】人生多舛,世事艰难。人生的路有起有落,逆境虽然使人痛苦,使人压抑,但对一个有作为、有修养的人来说,各种各样的逆境会锻炼人的意志,使人获得智慧。没有人永远走霉运,否极泰来,时机到了,自然会由逆向顺。如果你想取得人生的成功,就得突破人生的逆境,忍受人生的挫折,走过人生的坎坷。

【大学之道】孔子说:“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孟子说:“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人之于世,离不开吃饭穿衣这些生物的需要,然而,人又不能只停留在这些生物需要上,毕竟人还有文化,还有文明,而文明中最重要的力量就是善的力量。其实,任何事情都是相互的,当你善待万物时,万物必将善待你,善的力量随处可见,把它运用到人生中,将使人生焕发出勃勃生机。

【大学之道】《圣经》上说:“上帝阻挡骄傲的人,慈恩给谦卑的人。”不懂谦卑的人不可能成功。试想,与人相处,总是露出一副颐指气使的神情,摆出一种傲慢的姿态,怎么会受到人们的欢迎,怎么会不失败呢?其实,社会的门楣有高有低,只有以谦卑的姿态行走其间,才能顺利通过所有的门庭。所以,谦卑是一种智慧,是为人处世的黄金法则。懂得谦卑的人,必将得到人们的尊重,受到世人的敬仰。

【大学之道】“你入学的新书包,有人给你拿;你雨中的花折伞,有人给你打;你爱吃的三鲜馅,有人给你包;你委屈的泪花,有人给你擦。啊,这个人就是娘„„”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今天是母亲节,母爱是无私的,是伟大的,在这个专属于母亲的节日里,请将感恩给予你的母亲,对母亲奉上一点爱的心意。不要怕距离遥远,一捧鲜花,一句问候,都能

把你的孝心传达。祝天下母亲幸福安康,快乐如意。

【大学之道】《千万别成熟》是一本很流行的书,书上说“成熟的果子往下落,稚嫩的树芽往上长”,其作者认为,人一旦往成熟发展,追求完善和完美,就不再可能在自己擅长的地方发展了。这种貌似极端的观点,实际上说出了成功人士的一个秘密。一般人总以为成熟是一件好事,但过分的成熟却是世故,它可能消磨你的意志,熄灭你的理想之火,使你的人生停留在庸俗的境界里,与真正的成功无缘。

【大学之道】你也许无法决定事情的发生,但可以决定事情的发展,而事情的发展,才决定真正的结果!也许有人让你失望,但你可以不让自己失望!无须把希望寄托于别人,要学 会寄希望于自己!预期的事情发生变化,并不代表就不好,只要你随机应变,就能找出更好的办法!

【大学之道】一般来说,愤怒情绪的发展有几个阶段。刚开始,只是表情上不愉快、气恼,或只是发发牢骚;如果情绪激动的话,愤怒就会加剧,甚至还会失去控制乃至暴怒,最后变成丧失理智的狂怒。富兰克林说得好,愤怒是“起于愚昧,终于悔恨”。愤怒情绪是逐步发展的,越是升级就越难以控制,所以应及时把怒气消灭在萌芽状态。培根也说:“无论你怎样表示愤怒,都不要做出任何无法挽回的事来。”

【大学之道】苏轼在《贺欧阳少师致仕启》中说:“大勇若怯,大智若愚。”在中国古代做人的艺术中,“大智若愚”常被演变为一套内容丰富的韬光养晦之术,用现在的话来讲就是做人低调。社会是复杂的,总有些人对别人的成功心怀嫉妒,暗中搞破坏。如果对这种人不加防备,很容易吃亏。所以许多成大事者,在成就大事之前,无不以弱者的姿态做出强者的举动。所谓低调做人,高调做事。

【大学之道】如果有人总是抱怨自己的天赋被埋没,那通常都是托词,是那些慵懒的人和意志不坚定的人在公众面前故作姿态而已„„一般情况下,是那些失败者自己的错误导致了他们的霉运。心态对于每个人来说都很重要,悲观还是乐观,取决于我们自身。有时候,仅仅需要一个转身,就能看到问题的另一个层面,就会豁然开朗。换种心态看问题,常常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大学之道】“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古人认为,百善孝为先,孝是每个人毕生的首选科目。在面对种种诱惑和抉择时,首先应想到的是父母的感受、道义的存亡。父母喜欢的事,要竭尽所能亲力为之;父母所厌恶的事,则尽量避之,所谓“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为人应时刻注重自己的品德修养,不可做伤风败德之事,使父母蒙羞。

【大学之道】亲情需要好好经营,不要因为小小的嫌隙就疏远亲人,亦不要因新的摩擦就忘记几十年的恩情。这样伤害自己,也伤害亲人。“见人恶,即内省;有则改,无加警。”我们 看到别人的不善,不要跟他斤斤计较,而应把他当做一面镜子,对照自己,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大学之道】治学有所得,读书有所乐。南宋著名诗人尤袤对好友杨万里说:“吾所抄书若干卷,将汇而目之。饥读之当肉,寒读之当裘,孤寂而读之当朋友,幽忧而读之以当金石琴 瑟也!”书乎,书乎,不可一日无此君!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努力感受时间的紧迫与逝去的可惜,就会产生一种自强不息的力量激励着我们,使我们深刻地领会到把握现在的重要性。

【大学之道】《论语》说:“弟子入则孝,出则弟(音和义同“悌”,杨伯峻《论语译注》解释为弟弟对待兄长的正确态度),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这里的“孝”、“弟(悌)”、“谨而信”、“泛爱”、“亲仁”可用“忠厚”二字来概括。坚守忠厚品德的结果,往往是让人更乐于与之交往,得到更大的回报。一个人秉持忠厚本性,在一些小事上可能会吃亏,但会使其周围形成一个良好的人际磁场,助其成事,使其道路越走越宽广。

【大学之道】“无心非,名为错;有心非,名为恶。”这是《弟子规》中的一句话。人们常说:“不知者不为过。”人生在世,谁又能一辈子一点错误都不犯呢?如果无心出错却犯错,能改正仍不失为好人。如果明知是错,却仍坚持做下去,这就不叫过失,而是有心为恶了。仅仅为了一点点个人利益,就道德败坏,成为坏人,这样做的代价岂不是太大了吗?

【大学之道】是金子总会显现,做人要经得起磨炼和考验,懂坚强,更懂坚持。只要不放弃,到最后肯定会有所收获。在磨砺中不断成长,在成长中不断坚强。只有意志坚强的人才能穿越急流险滩,到达成功的彼岸;只有意志坚强的人才能在跌倒后再爬起,迎着暴风雨向着既定的目标前进。

【大学之道】宋代罗大经《鹤林玉露》有云:“成人不自在,自在不成人。”要成为真正有本事的人,必须历经坎坷、经受磨炼;而对于贪图安逸的人,想变得有本事,不太可能!若想成就一番事业,就不要放任自己。读书的时间到了,马上停止聊天,去读书;写作的时间到了,马上下线,静下心来写作。不管做什么事,要做好就得有定力。

【大学之道】单丝不成线,独树不成林。虽然现在是一个竞争激烈的时代,但也必须具备一种与人合作的精神。那种“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生活处处有快乐,时时有快乐。保持一颗快乐的心与他人合作,自得其乐,也让对方获得同样的乐趣;自我封闭、孤芳自赏、不与人交往的人,永远享受不到与人相处的快乐。

【大学之道】成功不是不可能,思路决定出路。在逆境和困境中,有思路就有出路;在顺境和坦途中,有思路才有发展。不能改变环境,但可以转变思路;不能改变别人,但可以改变自己。世间积极的人,就像太阳一样,照到哪里,哪里就是亮的,所以总有光明照亮他们的路;而消极的人,像月亮一样,初一、十五不一样,每当遇到初一的黑暗时光,他们就看不到光明了。

【大学之道】所谓“智者不锐”,是说你很难见到智者有什么锐利之处。因为一个真正的智者不会轻易去做过激的事。所以,人们看到智者身上总有一种“不动”的态度。智者做事,很少偏执一面,似乎总是起到一种化合的作用,化合其他,也化合自己,使人和事彼此柔和。于是,很多人看不出智者有什么大智慧。其实,智者从来不显出力量,也从不会因为力量的碰撞而被击倒。

【大学之道】随着渐渐长大和成熟,我们会发现,这个世界上存在着许多种世界观和方法论,而其中真正能够指导我们的,只有我们自己的那种。在认识世界前,我们需要先认识自己。

【大学之道】为人处世,谦虚处下很重要,炫耀是大忌之一:首先,不应该拿自己的东西向他人炫耀;其次,不应该拿别人的东西向他人炫耀;最后,不应该让别人拿自己的东西向他人炫耀。处下,不争,如此,方可得自然圆满。

【大学之道】“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当我们面对不堪的际遇时,内心要积极地追求、顽强地坚持。阳光再耀眼也有树荫的否决,大雨滂沱也有雨伞的阻隔。任何时候都不能丢弃心中的信念,这种精神的力量。

大学之道理解篇五
《1大学之道》

大学之道理解篇六
《论《大学》中的大学之道》

2011届本科毕业论文

论《大学》中的大学之道

姓 名: 周斌

系 别: 文学院

专 业:_ 汉语言文学___________

学 号: 070111166

指导教师: 时国强

2011年 4月 25日

论《大学》中的大学之道

摘要

本文主要研究在《大学》中的“大学之道”。首先,我对“大学”在古代的众多意思进行考查,结合《大学》一书的主题思想和内容指出“大学”的意义应为政治的博大学问,是大成之学。其次,注重研究“大学之道”,分析以往学者关于“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的解释。指出在《大学》中“大学之道”的意义是:先修己身,再影响他人,然后共同达到“明明德”的境界。

This paper mainly studies in the university, the "university way". First of all, I to "university" in ancient numerous meaning carries on the examination, combined with the theme of the book of the university thought and content says the meaning of "university" and should be political study of learning, is unparalleled. Secondly, paying attention to the research of "university way" on " analying scholars, plainly, in the word of university, in close to people's, stop yu zhishan" in the explanation. Points out that in the university "in" the meaning of the word "university is: ap oneself, again influence others and then achieving" brightening morality "border.

关键字:大学 明德 亲民 止于至善

众所周知《大学》原是《礼记》中的一篇文章,唐朝以前从未单行。在北宋仁宗天圣八年,皇帝赐进士王拱辰《大学》篇,自是以后,凡是考试及第的,必定赏赐《儒行》篇,或《中庸》、《大学》,于是《大学》逐渐有了单行本。而后为《大学》作注的很多,可是原本大多不传。到了南宋,为《大学》作注的就更多了,其中朱熹的《大学章句》风行海内,流传于世。特别是元仁宗以后的科举考试明定采用《大学》等儒家经典作品,与《中庸》、《论语》、《孟子》合为《四书》,于是成为了显学。影响一代又一代的中国知识分子,然而,何为大学?什么又是大学之道却众说纷纭、意见不一。这里从《大学》这本书的内容和主题思想为依据,来探讨《大学》中的大学之道。

在论大学之道前,我们先了解一下何为大学?大学在古代也有许多意思,孔颖达在《礼记正义》引郑玄《三礼目录》曰:“名曰大学者,以其记博学可以为政也。”他认为大学乃是从事政治的博大学问,联系《大学》中的治国、平天下,也可以说大学是政治的博大学问。但不能说这是它的唯一的意思,在宋儒黎立武的《大学本旨》中曰:“大学者,大成之学也。”它是根据《学记》而注。《学记》:“比年入学,中年考校。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谓之大成。夫然后足以化民易俗,近者悦服而远者怀之,此之谓大学之道也。”这种说法也有一定的道理,大成之学中的化民易俗与《大学》中的亲民意义相近,亲民通新民,(下文对亲民通新民有详细的解释)指使民众日新又新,去除旧的习惯而革新。至于近者悦服而远者怀之更是内圣外王之道,大学谓之大成之学理通意通、名正言顺。除此之外,朱熹在《大学章句》有这样的见解:“大学者,大人之学也。”意思是指大人所学的学问。在《序》中有进一步解释,曰:“人生八岁,则自王公以下,至于庶民之子弟,皆入小学,而教之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礼乐射御书数之文。及其十有五年,则自天子之元子众子,以至公卿大夫元士之适子,与凡民之俊秀,皆入大学,而教之以穷理、正心、修己、治人之道。”可见“大学”是相对于八岁至十五岁间的“小学”而言。小学重在实际的待人接物、为人处事的规矩,以至于生活须知。大学则是除了知道实践立身行事、修己治人之道外,还要明其根源[1]。朱熹的这个观点是在对《大学》注解的基础上得出的,但在《大学》里并没有说十五岁才能学《大学》或十五岁学的才是《大学》这样的说法。可见大学不应该从年龄上划分。认为是大成之学或政治的博大学问,从思想和内容上更符合《大学》的主题思想。综述,《大学》中的“大学”是政治的博大学问,是大成之学。

我们了解了《大学》中的大学的意义后,在论述《大学》中的大学之道就有了立足点。既然是论《大学》中的大学之道就要从《大学》中的内容和主题思想出发探究何为大学之道。在《大学》的首句就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构成了《大学》的基本思想和纲领。然而对于什么是明明德、什么是亲民、什么是止于至善在学术界有种种不同的看法,那么在《大学》的主题思想下它们又作何意义呢?下面我们逐一分析。

首先,什么是明明德?宋明理学家如朱熹、王阳明等都把“明德”理解为“虚灵不昧”的心体,认为“明明德”即是发明此本有的心性,所不同的是前者把它看作是“性”,而后者则看作是“心”。当代有些学者则往往把“明明德”与思孟的性善论联系起来,认为“明明德”是对《中庸》“自明诚”一语的发挥,并说

“所谓‘明明德’,就是指通过修行,使‘明德’显明于心,并同时使性得以呈现于心。”[2]这些看法明显难以让人苟同,也未必符合《大学》的原义。因为从思想史的角度来看,“明德”的观念虽然产生较早——《大学》引《康诰》“克明德”以释“明明德”即是明证——但自人性的角度以言“明德”则是相对较晚才出现的。从《大学》全文来看,其言“明德”尚处在未与人性联系在一起的阶段,更没有将其看作是内在的性,这是《大学》“明明德”的一个重要特点,也是《大学》成书较早的一个反映,看不到这一点,显然不符合《大学》思想的实际;与此不同,牟宗三先生则认为《大学》引“尧典《康诰》言‘德’或‘峻德’皆指德行说:“那时似更不能意识到本有之心性也。”[3]徐复观先生也说“《大学》此处的明德,大概也只能作明智的行为解释,而不是指的是心。”[4]从《大学》所处的时代来看,说“明德”包含“德行”、“明智的行为”的意思并不为过,但这并不是《大学》“明德”的重点所在,因为《大学》全文很少提到“德行”、“明智的行为”,相反它反复强调“正心”、“诚意”,把它看作是“明明德”的重要手段,所以把“明德”仅仅理解为“德行”、“明智的行为”同样不够全面。其实,《大学》的“明明德”主要是针对“修身”而言的,因为下文接着说到:“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徐复观先生说:“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在‘国治而后天下平’一句之后,接着便说‘自天子以至于庶人,皆以修身为本。’而并未说‘皆以格物为本’,或‘皆以致知为本’;由此可知,正心、诚意、格物、致知,皆是修身的工夫。”[5]因此,由“格物”到“平天下”并非“一条鞭”式的并列关系,而是一种交叉关系,《大学》的八条目也应该只是四条目,“修身”以下四项实际是对“修身”的进一步展开,严格说来,只是一项。我们还要注意的是,《大学》中说“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而不是说“古之欲平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从《大学》的这一句话来看,在修、齐、治、平之上实际还有一个更高的“明明德于天下”,而修、齐、治、平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过程和手段。“明明德于天下”与“平天下”并不相同,前者是就理想、道德实践,后者则是就现实、政治实践,但二者又存在密切关系,“平天下”为“明明德于天下”提供了保证,使其成为可能,而“明明德于天下”反过来又促使“平天下”的实现。因此,在《大学》那里,实际形成了这样一种循环往复的道德实践过程,一方面由修身出发,达到“家齐、国治、天下平”,而“家齐、国治、天下平”则在更大范围内使明明德成为可能,使社会的每一个人都能够去修其身、齐其家、治其国、平天下,使社会每一个人的道德生命都得到充分实现,而社会每一个人道德生命的实现,反过来又促使“家齐、国治、天下平”,如此延续,不断循环。由于以上各项是一种条件的蕴涵关系,这段话实际是说:欲明明德于天下,先修其身,然后齐其家、治其国、平天下。显然,“明明德”即“修其身”,而“明明德于天下”也即在此基础上使天下之人皆能修其身。孔颖达释“明明德”为“谓身有明德而更彰显之”,正指明了这一点。既然“明明德”主要是指“修身”,那么它就应当包括“正心”、“诚意”、“格物”、“致知”等内容,理解《大学》的“明明德”,正应从此入手。

其次,“亲民”在《大学》中又作何讲呢?程颐、朱熹主张“亲民”当作“新民”,程颐作《大学》定本一卷时[6],对《大学》文字作了两处更动,一是将“身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改为“心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另一处即是将“亲民”改为“新民”;朱熹也认为:“今亲民云者,以文义推之则无理;新民云者,以传文考之则有据。”[7]其所作《大学章句》“亲民”下注曰:“亲,当作新。”

但反对程、朱者也不乏其人,影响较大者如王阳明,曾与弟子徐爱辨“宜从旧本作‘亲民’”,列在《传习录》首章,认为“说亲民便是兼教养意,说新民便觉偏了”,足见二者的对立。郭店简中有“教民有新(亲)也”,(《唐虞之道》)“不戚不新(亲),不新(亲)不爱”(《五行》)等语,其中“亲”皆写作“新”,说明“亲”、“新”本可通用。但要确定“亲民”是否为“新民”,仅有文字的根据还不够,因为这里实际存在两种可能性,一是“亲民”写作“新民”,但作“亲”讲,郭店简就是这种情况;一是“亲民”通“新民”,所以还须从思想内容上作进一步的判断。朱熹等改“亲民”为“新民”,主要是他们看到下文有“苟日新,日日新”、“作新民”等语,而没有“亲民”的内容,这就是其所说的“以传文考之则有据”;另外则是考虑到思想上的联系。他在“新民”下注曰:“新者,革其旧之谓也,言既自明其明德,又当推以及人,使之亦有以去其旧染之污也。”在他看来,前面既已说“明明德”,下面自当是与“明德”有关的“新民”,若说是“亲民”,则“文义”多少不够联贯。朱熹认为“今亲民云者,以文义推之则无理”,多少有些夸大其词,但他把“新民”与“明明德”、“止于至善”理解为一种并列关系,无疑是合理的。与此不同,王阳明则把“明明德”与“亲民”看作是体用的关系:“明明德者,立其天地万物一体之体也。亲民者,达其天地万物一体之用也。故明明德必在于亲民,而亲民乃所以明其明德也。”[8]显然不符合原义,且与后面的“止于至善”无法统一,故从文义的联贯来看,“新民”无疑胜于“亲民”。但王阳明主张恢复古本的“亲民”,并非仅仅出于文义的考虑,而是对早期儒学政治理想的一种承接,他认为“说亲民便是兼教、养意,说新民便觉偏了”,所谓“偏了”,便是指偏于“教”的一面。在他看来,早期儒家往往重视民众的生养问题,主张先养后教,孔子讲“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论语·公冶长》),也是“养”之意大于“教”之意,所以“亲民”显然比“新民”更符合早期儒学的一贯主张。王阳明所论,可能是针对后儒“重教轻养”甚或“只教不养”的流弊而发,有其自身的价值[9],但却不足以解决《大学》“亲民”、“新民”问题的争论,因为《大学》虽然提出“修、齐、治、平”的政治理想,但其主要是属于儒学内部的“明德”系统,而不是“事功”系统,从它的一些论述来看,也是重“教”(德)甚于重“养”(财),如“德者本也,财者末也”,“是故财聚则民散,财散则民聚,”“仁者以财发身,不仁者以身发财。”所以从《大学》的思想性格看,仍是“新民”比“亲民”更接近原义。另外,从上下文看,《大学》的“亲民”主要对应的是“齐家”、“治国”,而作者在论述这些内容时,依然侧重的是“德”、“教”,如,“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一人贪戾,一国作乱。„„此谓一言偾事,一人定国”,“上老老而民兴孝,上长长而民兴弟,上恤孤而民不倍”,“君子贤其贤而要亲其亲,小人乐其乐而利其利。”这同样说明,《大学》的“亲民”应作“新民”。

再其次,“止于至善”在《大学》中的怎么理解。“止于至善”中的“至善”,前人往往理解为“至善之行”,如孔颖达认为:“在止于至善者,言大学之道在止处于至善之行。”朱熹也认为“至善,则事理当然之极也。”这种理解可能源于下面的一段文字:“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这里的“仁”、“敬”、“孝”、“慈”等皆是指具体的人伦行为,而这段文字又是对“止于至善”的阐释、发挥,故人们往往以此来理解《大学》的“至善”。但仔细辨析,不难发现这种理解存在不少问题,首先,没有揭示出“至善”与“明明德”、“亲民”的关系,使人无法看清二者的联系;其次,先秦儒学中“仁”、“敬”、“信”等概念往往既指适用于所有人的普遍道德

大学之道理解篇七
《大学之道及其当代价值》

2008年第6期(总第154期)

世纪桥

Shi

No.6,2008

JiQiao(GeneralNo.154)

“大学之道"及其当代价值

张志平

(东南大学人文学院,江苏南京211189)

摘要:“大学之道”本质上是一种个人与社会、个体“内圣一外王”的和谐伦理精神。它的当代价值就是让我们在科学发达的现代,重新反思现代性,重新认识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运用生态观点,实现“自然一人一社会”和谐发展。

关键词:大学之道;和谐伦理精神;当代价值

<大学>原是<礼记>当中的一篇,后来被宋儒程、朱所推崇,将之从《礼记>中抽出,与其他的儒学经典(<论语>、<孟之)、<中庸))合为《四书》。至于作者朱熹认为是孔子弟子后人曾参,也有认为是思孟学派的著作,当然还有其他说法。总之《大学》是一部儒家经典著作,集中体现了儒家的德治主义思想。“《大学>之道”在后现代社会“缺魅”时代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了。另外就是“慎独”的方法,“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此谓诚于中行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也就是君子独处时候。必须“慎”,因为“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礼记・中庸》说:“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总之,君子在无人监督时,也不要放松自己的道德修养,而且要非常小心。所以“慎独的修养方法,诉诸人们高度的道德觉悟和自觉精神。”这就是内修的功夫,也是儒家“内圣”的伦理精神。“内圣”而“外王”是儒家追求的最高理想,圣人最终要通过“外王”实现自己的理想。“外王”的功夫就是由家而国最终而实现平天下。“外王”的最主要的方法就是“絮矩之道”,也即“上老老而民兴孝,上长长而民兴弟,上恤倍孤而民不倍,是以君子有絮矩之道也”,也就是推己及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欲人”。只要君子在家能做到尊老爱幼,齐好家,这样“君子不出家而成教于国”,因为“孝者所以事君也。弟者所以事长也,慈者所以使众也。”这样就能实现“家一国”一体而实现“王”天下。“内圣一外王”这就是<大学>之道个人和谐伦理精神。

二、“大学之道”的当代价值

当我们脱离动物而开始直立行走以来,人类在征服自然的过程中,发展了人类理性,特别近代以来科学的发展,可以说整个几个世纪的发展史可以看成各国现代化的历史,科技至上确实给我们世界带来巨大的发展,人民物质生活普遍提高,也给人类潜能的释放过程当中获得满足感。这也是对人生价值的肯定。但我们反过来看现代性给我们社会带来什么呢?“这个世界的病态不仅表征为自然环境的破坏,而且表征为精神文明的衰落,表征为人的心灵的被荼毒。”可以说现代性带给我们的是一个经济的社会,消费的社会,物欲的社会,是一个整个社会生态失衡的社会。“理性的胜利导致了想象力、诗性、象征性以及伦理的沦落。”可以说是一个意义缺失的时代。当我们在几千年的发展当中认识到人是什么,人是理性的动物。我们不得不反思古老的命题“人应当如何生活”。20世纪哲学上最重要的成果可以说产生了生态哲学,也就是生态思维,重新思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2l世纪的人类的命运,以及未来人类的命运,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人类智慧对生态问题,包括自然生态、社会生态、文明生态等生态问题解决的合理性程度。”<大学)之道

(下转第45页)

一、“大学之道”——和谐的伦理精神

。大学”在古代来讲可以说有两种含义,一种是大学问之义,也就是博学;另外一种含义就是相对于小学的意思而言,古人八岁人小学,学习“洒扫应对进退、礼乐射御书数”等文化基础知识和礼节;十五岁人大学,学习伦理、政治、哲学等“穷理正心,修己治人”的学问,所以“大学者乃大人之学也”,我们看到者两种含义有相通之出。。道,所行道也”,道的最初含义为道路的意思,它的引伸义为规律、规则的意思。从以上我们可以看出“大学之道”是治家治国的方法、规律等。那它究竟是一种怎样的规律呢?

“三纲”:。<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是大学之道的第一层含义,我们首先看到是“至善”的伦理精神,这是大学的最高理念。然后我们在进一步可以看到,大学之道在于彰显自身天赋的美德,然后使其他人也能革除后天受的污染而自我更新,从而达到完美的道德境界。“明明德(自我)一亲民(他人)一至善(社会)”,所以大学之道不但是一种至善精神,而且是个人、他人、社会三位一体的和谐伦理精神。

“八目”:“古之欲明明德欲天下者,先治其国,欲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这是大学之道的第二层含义,这里是指个人“格物一致知一意诚一心正—修身一齐家一治国—平天下”的进修,达到至善的过程。从这过程我们可以看到“修身”是根本。只有“身”修好了,才能让心安定,具有良好的美德,也是齐家治国的首要条件,所以“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在这里我们至少可以看到儒家所强调的在道德修养面前人人平等,而且是个人安身立命的基础,人人都可“平天下”。至于如何进行道德修养,首先是“格物穷理”,“是以大学始教,必使学者即凡天下之物,莫不因其己知之理,而益穷之,以求至乎其极。”也就是利用自己心中已有的自然知识,去不断地穷究各种事物的道理,就能把一切事物的道理了解

收稿日期:2008—03—10

作者简介:张志平(1979一),男,江西贵溪人,东南大学人文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伦理学。

 

・3l・

的。这连头脑最清楚的人也受其诱惑。其实‘人类’并不向前运动……人并不比动物前进一步;文明人同阿拉伯人或科西嘉人相比,是软弱的退化者。

新康德主义者认为历史学所研究的是符号宇宙,是一个由各种符号组成的世界。他认为没有任何事件能成为我们历史知识的直接对象,只有通过符号的中介,才能把握过去的事件和人物。历史不能“重视”,而只能“重建”。它不是关于外部事件或事实的认识,而只是自我认识的一种形式。历史就是尽力追忆并实现自我过去的全部经验,并且这种历史的“自我”不是单纯的个人的自我。而是“拟人的自我”,即“客观的拟人性”。

新黑格尔主义者宣扬“绝对历史主义”,根本否定历史本身有其发展的客观规律,而把它归结为个别的、特殊的、历史事件的堆积。历史经常是一件艺术品,如同诗歌和道德意识一样,无任何规律可寻,一切真正的历史都是当代的历史。他认为历史是当代人“制造”的历史,是历史学家个人的历史。历史就在我们大家的心中,我们的心是历史的源泉。世界的发展有其为我们所不可知道的原因,企图以我们的预见去揭示这些原因是徒劳无益的。正是在这种意义上,克罗齐称:全部历史,甚至是最接近我们的现代欧洲本身的历史,都是一团漆黑。

海德格尔基于自己的时间观,把历史看成是与时间同样的东西,历史的时间同样是将来占优先地位的。历史只是。亲在”自我伸展的过程,历史的真正意义不在于论述已成为过去的陈迹,也不在于从历史中发现什么“规律”。不能用过去来描述此在的历史性,此在的历史性是曾在状态。他认为历史之主要的着重点就既不是在过去的东西中,也不是在今天以及今天与过去的东西的“联系”中,而是在存在之本真的遭际中,此本真的遭际是从亲在的将来中发生出来的。也就是说历史不过是标志着人在“过去”的经历中,发现“自己”抉择自己未来的可能性。

结构主义者把历史与结构分在两个领域,历史是有意识的领域,而结构则是不变的、永恒的领域。把结构产生的众多模式加在变化的东西上,不断的变化它们的形式,就是历史。他认为社会的变化只是选择的结构不同,结构本身固定(上接第31页)

作为一种和谐的伦理精神,其当代价值就是面对现代性问题,就是如何处理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

首先是成为“双相度的人”。美国当代社会批判理论家赫伯特・马尔库塞在它的《单向度的人》中。把在发达工业社会的人称为“单向度的人”,。当代工业社会是一个极权主义社会,因为它成功地压制了这个社会中的反对派和反对意见,压制了人们内心中的否定性、批判性和超越性的性向度,从而使这个社会成了单向度的社会,使生活于其中的人成了单向度的人”。在这里赫伯特・马尔库塞指出了人类正在自己理性的极至的社会极权主义压制下。在丧失自由,有一定的合理性,也反映了人与社会的矛盾。在如何处理人与社会关系上。<大学》给我们是一种和谐精神。在其具体方法上也就是“推”。“格物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大学》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儒家伦理主张以认“修身”为本。主张推己及人。由近及远。在“身一家一国”和谐的人与社会的关系当中,实质强调的是人与社会双向互动,一方面人是社会的一部分,我们只有在社会的关系当中才能去推己及人,在道德面前人人平等。另一方面,强调人的主体地位,特别是个人。修”的功夫,注意道“心”与“身”的矛盾,“修身在正其心”,因为“身有所忿憷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而且。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不耳闻,食而不知其味”。心正了就是自身道德修养的提高,顺而之就是一种德治主义传统,作者提出了“国不易利为利,以义为利”。人与社会的双向互动,人是社会的一部分,人是作为关系而存在,因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虽然“在当今,文化生产领域发生了深刻的变革,传统形式让位于各种综合的媒体实验,电视的普及是整个人类生活视觉化。形象取代语言成为文化转型典型标

不变,社会并没有进化的过程,不同的社会是在时间以外存在的,并没有等级不同,也没有起源和终结。他否认一切历史发展,历史进步的观点,认为历史学家的历史是虚构的,否定历史规律。

后现代主义的历史观则认为历史事实随时间的流逝而消失,历史文本与文学文本一样,它们的意义不是客观的、固定不变的,而是不确定的、可变的,它们都是不同的语言游戏规则的产物。罗兰・巴尔特就认为,历史文本不是史料的堆积,而是根据一定观点对史料的编写。因此,历史的话语按其结构来说是意识形态的事物,或更准确说是想像的产物,不存在事实本身,事实要存在,就必先引入意义。因此,历史叙述正在消亡,审定历史的不是事实,而是可理解性。还有后现代主义者讲,历史是逻各斯中心主义的神话,是意识形态和偏见的源泉。海登怀特则认为历史话语的“真实”,只存在于观念的构造中。作为一种虚构形式的历史与小说,还有一些后现代主义者否认历史的进步性,认为时间是“无政府主义”的,不连贯的、非线性的和随机的,历史不断进步的说法是一种给事件的变化预先设全目的“神话”或“迷信”。总之,历史不是按照自己的理想意原创造的,不是由人的行动创造的,而是由人所无法应左右的语言结构、无意识结构书写出来的。

参考文献:[1]张志伟,欧阳谦.写给大众的西方哲学[M].北京:人

民出版社。2004.[2]张世英.天人之际——中西哲学的困惑与选择[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王义军.从主体性原则到实践哲学[M].北京:中国

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4]夏基松.现代西方哲学教程新编[M].北京:高等教

育出版社。1998.[5]

周书俊.主体性原则的解构[J].东岳论丛,2002,(6).

[责任编辑:李红]

志。”科学技术建设了集权的社会大厦,个人在这个社会并不意味着“主体的死亡”只要多对这种现代性的社会多一点反思,思考我们的生命质量,而不生活质量,形成与社会的双向互动,成为双向度的人,建构和谐美好的社会。

再者就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在古代农耕社会,主要自然经济,人与自然的关系相对和谐,自近代以来,特别是三次科技革命以来,西方的理性传统强调科技至上,过分开发自然,破坏原有的自然平衡机制,形成了一系列全球问题,有鉴于此我们不得不反思我们的现代性,建构非人类中心主义。“鉴于现代科学导致了世界的祛魅和科学本身的祛魅,今天一些因素正在聚集起来,形成后现代的有机论,在这种有机论中,科学和世界都开始反魅。”,因此重新认识自然的意义。强调当代知识分子责任感,义务感,对当今有重大意义。自然和社会都是世界有机体的组成部分,同样具有价值意义。因为自然没有意识,一直在按自有规律运转着,人类自我中心主义,最终超过了自然的承受能力,在这样情况下,人类必须要改变原有观念,知道“知止”。。止于至善”中的“止”,强调停止。它内在包含现实和未来两个向度,是两个向度的同一,知道停止在何处,更知道朝何方努力,反映人类对至善的不断追求,是一个动态过程。面对现代全球性问题,我们不但要停止原有的“控制自然”、“人类中心主义”等观念,更要知道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的“至善”精神,并且不断去努力。这里更需要当代知识分子的责任感,“<诗》云:缗蛮黄鸟,止于丘隅。子日:于止,知其所止,可以人而不如鸟乎!”这也就说明人特别君子自知应贵于万物,懂得真正价值所在,形似人而心不如群兽,也就失去做人的价值了。“止”就是定位,在人与自然的关系当中如何定位,就是“知止”。也就是一种和谐的善的精神追求。

[责任编辑:刘建平]

・45・

 

"大学之道"及其当代价值

作者:张志平

作者单位:东南大学人文学院,江苏,南京,211189刊名:世纪桥

英文刊名:BRIDGE OF CENTURY年,卷(期):2008,(8)引用次数:

0次

相似文献(0条)

本文链接:

下载时间:2010年4月14日

大学之道理解篇八
《《大学之道》读后感》

感古人之大道 叹鄙人之稚言

---《大学之道》读后感

09体教男二班邵杨222009307011086

大学,中学,小学。似乎这样一个排列有些有趣,如果把握的成长经历看做一个数,那这个排列就是我的倒数。这样说并不为过,因为在20年的生存里,他们占据了13年了。从儿时就在求学道路上兢兢业业,对大学充满憧憬。那么在捧起《中国语文》这本课本时,不料与《大学之道》这篇文章碰上面,开始了我对大学的思索。

古时的人们上学,八岁入小学,十五岁入大学。似乎大学就是大人之学。而在大学里辅导员给我们上的第一堂班会时,大学两字被放大化的排在了黑板之上,而在“大”字下面重重的划上了标记符,然后开始了对这包含丰富的“大”字进行阐述。它不仅仅是指教学楼等建筑规模的大,更多的是指在这个环境中充斥着大知识,大智慧,大思想。大学里的大楼,大湖,大门,大道等不是支撑大学之大的支柱。而大学里的大师,大事,大人物,大图书馆等才是铸就大学之大。简简单单的一个对“大”字的阐述包含着的是千言的劝学,万语的启示。

一位先哲有说育人为主,德育为先,而恰恰的在《大学之道》的第一句是: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明确的提到德对于一个人的至关重要。而文章就是围绕这句话展开的,在《朱子语类》卷第十五中将这段文字概括为“三纲”“八目”。三纲便是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而“八纲”指的便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那么我从大学之道开始联想。道,是道“路”,是通向目标的途径。用道路比喻事物背后的规律,给人的感觉更直观。老子说:道可道,非恒道,讲的正是人可以通过学习思考掌握事物发展的一定规律,但是,今天可行之道,明天不一定可行,事过境迁也。他强调了人认识世界的可能性,也强调了人认识事物的局限性,更强调了世界万物的变化无常。这和古希腊的哲学家赫拉克利特曾经说过一句话“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有相似之处,当然,老子的道讲的更多的是自然之道,孔子的道更强调的是人之道。大学之道,就是掌握上等学问的方法和途径。成人学国学,从大学开始,朱子等也说十五岁以后开始入太学。之前,是小学,主要学习的是洗扫应对,初级礼仪和文字基础。十五岁以后,学有余力的人而又有远大理想的人,开始学习大学之道。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凡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大学》中,强调修身为本。修身,就是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不断矫正自己的行为以适应和接近正道。正如人驾驶车辆的时候,需要不断修正方向,才能不偏离正道。人生的实践也是这样。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明明德明什么?按儒家讲是发扬人本性中好的德行,涉及到一般的人,可以理解为发扬自己的长处,也就是说,不是什么都明,而是有所侧重,因为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特点和长处,了解了自己,知道了自己的长处,并去发扬它,那就是明明德。“亲民”按儒家传统解释应该是推广儒家的理想和道德理念,对一般人来讲,就是发挥所长,勇于实践,有所作为。 有所作为的目的是什么呢,按《大学》讲就是“止于致善”。 对“致善”的理解,广义上讲是达到儒家提倡的最高理想境界,如建立大同社会。涉及到一般的人,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具体界定自己的理想目标。重要的是过程和方法。

通过修身使自己德行和能力提高以后,接下来就是进一步的扩大实践范围,也就是齐家、治国、平天下。孔子说:“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之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就是说,学习感悟人生之道并且不断

的实践演习,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共同探讨人生之道,是一个更快乐的事,就算没有人理解我们的才学,或者没有机会实践我们的理想,但我们不依然是一个活的很充实的君子吗!

走过古时大学,踏入现代大学。每个上过大学的人对于大学都有不同的定义和理解,但不可置否的一点是:大学是我们人生中最美好的一段时光,每个人对大学生活都有自己的感悟,在我看来,我第一件就是充实的大脑和良好的思辨能力。无论你是否对自己所学专业报以兴趣,还是不想在本专业继续研究下去,毕竟本科教育并不是让每个人都去做学问的,但是书却不能不读,而且还要尽可能地多读书、读好书。书可以填充读者精神上的满足,丰富认识视野。读书是获取大脑所需营养的最好方式,而且大量的阅读可以塑造人的思辨能力和学习新知识的能力。第二件就是要培养和发展一个自己的兴趣爱好或者特长。在大学里不仅仅是学习成绩的竞争,有时你会发现有一个特长会带给你许多意想不到的惊喜。在大学里,有特长的人会显得更加自信。运动场的飒爽英姿、优美的舞姿、嘹亮的歌喉、下得一手好棋,都能带给你无尽的自信,即使让你的文字偶尔见诸于报刊杂志,都能给你带来才子才女的佳号。第三件就是在大学里要有几个真心、知心的朋友。人无友则无趣。在大学里是很容易受到寂寞和无聊的侵袭的。多一个朋友,就少一份寂寞,也会多一份快乐,朋友是生活的助推器:一方面可以让你的生活变得丰富起来,另一方面也可以让你本身变得有趣起来。

大学是一本书,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读后感。当我们刚刚走进大学校园翻开这本书的时候,是充满好奇和憧憬的,希望我们每个人能认真地读好这本书,愿我们合上这本书的时候,留下的是一段经久而美丽的回忆

大学之道理解篇九
《大学之道》

大学之道

一年来,没有什么中期的短期的目标,没有什么中考高考的压力,甚至忘记了年少轻狂的高远志向,忘记了天下千秋的承担情怀,没有理由但却坚定地加速着前行。从最初的懵里懵懂,到如今的圈里圈外,从最初随遇而安的自我劝说,到如今独行其道的自我定位,适应了极端之间游刃有余地圆融滑动,种种富有岁月感的情境总能用黯淡的恬静心态化解闪光的锋芒,把天意的偏差抑制成偶尔的酸楚,挥之即去。一个永恒的主题,一种全新的心态,一种依旧需要试着去述说的情怀。

旧友来信,回忆十年风华,提到“沦落海大”的说法,这种说法在我的身边已然山呼海啸 的存在了一年。在许多人的心中都曾有过那样一座学府,它起着一座象牙塔的作用,不断地勉励你前行。而充当这个角色的往往就是北大、清华。我虽成绩远不及他,但与他同样有北大情结的人。特别是当你选择了中文这一行以后,你根本绕不开“北大”这个字眼。从王瑶到钱理群到孔庆东,这一年时常陶醉于他们三代人的等身著述,又时常掩卷长叹,然其中之无奈,怎一声长叹了得?身边于我一同“沦落”这所工科大学的人劝说:“在哪儿不一样啊?”我只得敷衍说:“一样一样。”话说的不错,条条大路通罗马,人生的成功与北大从来没有划过等号。但他们不了解,这种苦苦的寻觅怎能简单的理解成他们所谓的成功。说到底,他们还是将大学之道视为功利性的晋身阶梯,而忽视了它更具神圣感的深刻内涵。我的北大情结,我们的北大情结恰恰是基于对这种深刻内涵的近乎本能的追寻,他已经超越了对于某所具体大学的向往。

在大学里,你会有意无意的思考到人生的意义这个基本问题。因为大学之道与人生之道之间没有过多的中间环节,你生活中的每一个选择都可能让你直观生命的本质。诸如“我要不要早起”,“我要不要去上课”,“我要不要„„”这些问题总会引你到一个统一的交汇点——我为何而活?而能够回答,哪怕是含糊其辞的回答“我为何而活”的人,往往不再矛盾于“我要不要怎样。”

“我为何而活”这个问题已在我的人生中跌宕了许多年,它的答案也已经变换过许多次,以至于答案也越发编的模糊而不可捉摸。我因而不再去随便触碰这个精神的盲点,进而悬置了这些深刻的生命话题,将现实的的问题导向一个较为简单的维度——我为何而上大学。 上大学以后,我们都有一个结论,大学里不会学到很多知识,那么一个上过大学的人与一个没上过大学的人,他们的区别是不是仅仅就在那张学位证明上呢?当清晨或是夜里你在行人寥寥时走在校园里,你会隐约触摸到这个问题的答案。他不那么真切,却足以让你悠然心会,陶然于胸,欣然加快轻捷的步履。

在这里,有那么一些老师他们的风采不亚于那些名校的教授,在这个名不见经传的讲坛上,他们散发着同样有吸引力的光芒,促进了我大学之道的蜕变和升华。我从中感到一种厚实,那种我曾说过的“历史的雪山融化之时那似有似无的簌簌之声。”

我无情的跳出生活中几乎要定型的圈子,去走一条陌生却又明了的路。前方不是梦想,追寻的只是一条属于自己的大学之道。你或许不知所云,但里面的东西却很清晰。

●【往下看,下一篇更精彩】●

上一篇: 关于元旦的稿子

下一篇: 前戏怎么办

最新成考报名

  • 立春过后什么时候鱼开口
  • 2021年立春 2021年立春是几点几分
  • 冬至吃啥 南方冬至吃什么
  • 冬至几月几日 今年冬至是几号
  • 烧碱安全救护常识
  • 国庆节高速免费几天
  • 白露与秋分
  • 请示与批复有什么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