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文档 > 知识 >

不为什么的英文

编辑:  成考报名   发布时间:01-28    阅读:

不为什么的英文篇一
《不为人知的英语表达》

1. I wasn't born yesterday.(我又不是三岁小孩)

2. How do I address you?(我怎么称呼你)

3. She turns me off.(她使我厌烦。)

4. So far so good.(目前为止,一切都好。)

5. Be my guest.(请便、别客气)

6. That was a close call.(太危险了/千钧一发)

7. Far from it.(一点也不。)

8. It's a pain in the neck[麻烦的事(人)].(那真是件麻烦事)

9. We're in the same boat.(我们处境相同。)

10. My mouth is watering.(我在流口水了。)

11. I ache all over.(我浑身酸痛。)

12. I have a runny nose.(我流鼻涕。)

13. Do you have any openings?(你们有空缺吗?)

14. Think nothing of it.(别放在心上。)

15. I'm not myself today.(我今天心神不宁。)

16. I have a sweet tooth.(我喜欢吃甜食。)

17. For the time being.(暂时;暂且;目前)

18. Don't beat around the bu**. (别拐弯抹角了。)

19. **'s up in the air[悬而未决].(尚未确定。)

20. It slipped my mind.(我忘了。)

21. You can't please[使人感到满意和愉快] everyone.(你不可能讨好每一个人。)

22. I'm working on[着手;从事] it.(我正在努力。)

23. You bet!(当然!)

24. Drop me a line[短信].(写封信给我)

25. Are you pulling my leg[同某人开玩笑;取笑]?(你在开我玩笑吗?)

26. I'll keep my ears open.(我会留意的。)

27. Neck and neck.(不分上下。)

28. I'm feeling under the weather.(我觉得不舒服/精神不好/情绪低落。)

29. Don't get me wrong[误解].(不要误会我。)

30. You're the boss.(听你的。)

31. If I were in your shoes[处在某人的位置].(如果我是你的话。)

32. Over my dead body!(休想)

33. It'll come to me.(我会想起来的。)

34. I will play it by ear[见机行事;临时现做].(我会见机行事的;到时候再说。)

35. Let's talk over coffee.(我们边喝边谈。)

36. Take it easy.(轻松一点;别紧张;放松放松;再见。)

[这是美国人最喜欢说的话,也可作离别用语。}

37. Let's give him a big hand.(让我们热烈鼓掌。)

38. As far as I'm concerned.(就我而言。)

39. I'm up to my ears[忙得不可开交;深陷于某事物中] in work.(我忙死了。)

40. You can't do this to me.(你不能这么对我。)

41. Just to be on the safe side. (为了安全起见。)

42. It's been a long time.(好久不见了。)

43. It's about time.(时间差不多了。)

44. I can't imagine why.(我想不通为什么。)

45. That's really something.(真了不起。)

46. Excuse me for a moment.(失陪一会儿。)

47. I'm dying[很想] to see you.(我真想见你。)

48. I'm flattered.(过奖了。)

49. You can never tell.(不知道/谁也没把握。)

50. I won't buy[相信;接受] you story.(我不信你那一套。)

51. It hurts like hell!(疼死啦!)

52. It can't be helped.(无能为力。)

53. Sorry to bother you.(抱歉打扰你。[事前])

Sorry to have bothered you.(抱歉打扰你。[事后])

54. Stay out of this matter, please.(请别管这事。)

55. I'll make it up to you.(我会赔偿的。)

56. I'm very / really / terribly / awfully / extremely sorry.(十分抱歉)

57. Let's forgive and forget.(让我们摈弃前嫌。)58. I've heard so much about you!(久仰大名!)

58. Don't underestimate me.(别小看我。)

59. She gives me a headache.(她让我头疼。)

60. You're wasting you breath.(你在白费口舌)

61. Don't get on my nerves!(不要搅得我心烦。)

62. His argument doesn't hold water.(他的论点站不住脚)

63. You've got to do something.(你一定要想办法。)

64. Don't look wise.(别自作聪明)

65. You're going too far!(你太过分了!)

66. Don't bury your head in the sand.(不要逃避现实。)

67. Nothing works.(什么都不对劲儿。)

68. Money will come and go.(钱乃身外之物。)

69. He's been behind bars for almost 30 years.(他坐了将近30年牢。)

70. You have my word.(我保证。)

71. He hit the ceiling at the news.(他听到那消息暴跳如雷/大发雷霆)

72. You're too outspoken.(你太直率了。)

73. Every dog has his day.(凡人皆有得意时。)

74. Are you out of you mind?(你疯了吗?)

75. He's been everywhere.(他到处都去过了。)

76. Who is to blame?(该怪谁?)

77. There're a lot of rumors going around.(很多流言流传着。)

78. I don't feel up to that.(我觉得不能胜任那工作。)

79. I'm mad at myself.(我生自己的气。)

80. It's raining cats and dogs.(下着倾盆大雨。)

81. What the hell are you doing?(你到底在做什么?)

82. I can't seem to get to sleep.(我好象睡不着。)

83. You look very serious about something.(你似乎有很严重的事。)

84. I hope I'm not in the way.(我希望没有造成妨碍。)

85. A fool never learns.(傻瓜永远学不会。)

86. What brings you to Beijing?(什么风把你吹到北京来的?)

87. She looks blue.(她满面忧伤.)

God works. 上帝的安排。

Not so bad. 不错。

No way! 不可能!

Don't flatter me. 过奖了。

Hope so. 希望如此。

Go down to business. 言归正传。

I'm not going. 我不去了。

Does it serve your purpose? 对你有用吗?

I don't care. 我不在乎。

None of my business. 不关我事。

It doesn't work. 不管用。

Your are welcome. 你太客气了。

It is a long story. 一言难尽。

Between us. 你知,我知。

Sure thin! 當然!

Talk truly. 有话直说。

I'm going to go. 我這就去。

Never mind. 不要緊。

Why are you so sure? 怎么这样肯定?

Is that so? 是这样吗?

Come on, be reasonable. 嗨,你怎么不讲道理。

When are you leaving? 你什么时候走?

You don't say so. 未必吧,不至于这样吧。

Don't get me wrong. 别误会我。

You bet! 一定,当然!

It's up to you. 由你决定。

The line is engaged. 占线。

My hands are full right now. 我现在很忙。

Can you dig it? 你搞明白了吗?

I'm afraid I can't. 我恐怕不能。

How big of you! 你真棒!

Poor thing! 真可怜!

How about eating out? 外面吃饭怎样?

Don't over do it. 别太过分了。

You want a bet? 你想打赌吗?

What if I go for you? 我替你去怎么样?

Who wants? 谁稀罕

Follow my nose. 凭直觉做某事。

Cheap skate! 小气鬼! Come seat here. 来这边坐。 Dinner is on me. 晚饭我请。 You ask for it! 活该! You don't say! 真想不到! Get out of here! 滚出去! How come… 怎么回事,怎么搞的。 Don't mention it. 没关系,别客气。 It is not a big deal! 没什么了不起! thousand times no! 绝对办不到! Who knows! 天晓得! Have a good of it.玩的很高兴。 Don't let me down. 别让我失望。 It is urgent. 有急事。 Can I have this. 可以给我这个吗? It doesn't take much of you time. 这不花你好多时间。 Drop it! 停止!Bottle it! 閉嘴! There is nobody by that name working here.這裡沒有這個人。 Easy does it. 慢慢来。 Don't push me. 别逼我。 Come on! 快点,振作起来! What is the fuss? 吵什么? Still up? 还没睡呀? It doesn't make any differences. 没关系。 It is a deal! 一言为定! Take a seat! 请坐! Here ye! 说得对! It can be a killer. 这是个伤脑筋的问题。 Don't take ill of me. 别生我气。 It's up in the air. 尚未确定。 I am all ears. 我洗耳恭听。 Right over there. 就在那里。 Get an eyeful. 看个够。 Here we are! 我们到了! I lost my way. 我迷路了 Say hello to everybody for me. 替我向大家问好。 Not precisely! 不见得,不一定! That is unfair. 这不公平! We have no way out. 我们没办法。 That is great! 太棒了! You are welcome! 别客气! I'm bored to death. 我无聊死了。 Bottoms up! 干杯! Big mouth! 多嘴驴!

Can-do. 能人。

Don't play possum! 別裝蒜!

He neither drinks nor smokes. 他既不喝酒也不抽煙。 Make it up! 不记前嫌!

Watch you mouth. 注意言辞。

Any urgent thing? 有急事吗?

Good luck! 祝你好运!

Make it. 达到目的,获得成功。

I'll be seeing you. 再见。

I wonder if you can give me a lift? 能让我搭一程吗? It is raining. 要下雨了。

I might hear a pin drop. 非常寂静。

Don't get loaded. 别喝醉了。

Stay away from him. 别*近他。

Don't get high hat. 别摆架子。

That rings a bell. 听起来耳熟。

Play hooky. 旷工、旷课。

I am the one wearing pants in the house. 我当家。 Get cold feet. 害怕做某事。

Good for you! 好得很!

Go ahead. 继续。

Help me out. 帮帮我。

Let's bag it. 先把它搁一边。

Lose head. 丧失理智。

He is the pain on neck. 他真让人讨厌。

Do you have straw? 你有吸管吗?

Don't make up a story. 不要捏造事实。

Absence makes the heart grow fonder. 小别胜新婚。 She make a mess of things. 她把事情搞得一塌糊涂。 He has a quick eye. 他的眼睛很锐利。

Shoot the breeze. 闲谈。

Tell me when! 随时奉陪!

It is a small world! 世界真是小!

Not at all. 根本就不(用)。

Let's play it by ear. 让我们随兴所至。

Wait and see. 等着瞧。

Why so blue? 怎么垂头丧气

What brought you here? 什么风把你吹来了? Hang on! 抓紧(别挂电话)!

Leave me alone. 别理我。

Chin up. 不气 ,振作些。

You never know. 世事难料。

I stay at home a lot. 我多半在家里。

She'll be along in a few minutes. 他马上会过来。

不为什么的英文篇二
《为什么不要学英语abc》

千万不要学英语

最牛英语口语培训模式:躺在家里练口语,全程外教一对一,三个月畅谈无阻! 太平洋英语,免费体验全部外教一对一课程:

第一阶段:"打通"耳朵,完全听清

要 领:

笫—,选择1盘(再次强调是1盘而非1套)适合自身英语水平的磁带; 第二,每天集中精力把A面和B面连续听两遍。

第三,更坚持天天听,但每隔6天要休息1天。

第四,直到听清磁带中的所有内容。

诀 窍 :

1、选择一卷适合自己程度的录音带

关键在准确判断自己的英语程度。

选择录音带的方法之一:根据自己的程度选择度适当录音带

选择录音带的方法之二:最好选美国语言学博士研发的录音带

选择录音带的方法之三:选择与自己学英语的目的最接近的录音带

2、每天一口气听两遍

关键在于「一口气」三个字,不能断断续续,也不能只着重听其中一面。 也就是说,至少要在一个半小时左右的时间里,不管是否理解,耐心地

一口气听两遍。

3、坚持每天听,但每隔六天要休息一天

休息一天是因为就像酿制葡萄酒一样,学习语言也需要一个成熟过

程。葡萄酒的纯正味道是葡萄、酒精和水充分混合的结果。真正掌握语

言则是单字、发音和句子进入大脑并被系化地加以消化吸收的过程。只

有信息吸收而没有休息的过程,大脑自身讯处理功能将难以正常运作,

甚至发生投入越多效果越差的现象。

4、坚持到完全听到所有的内容为止

完全听到,顾名思义就是「听到全部」的意思,并不是「理解全部」的意思。

也就是说,能听到由录音带传来的所有的「声音」。对每个单字发音都非常熟悉,虽然听不懂也不能准确地拼写,但能模仿其发音,这就算达到「完全听到」的程度了。

也有人主张应该配合相关教材听录音带,但这样做只能确认单字的拼法,几乎不能奢求其它任何效果。虽然能解决一时的问题,但对培养听力反而是不利的。

5、结论

总之,第一阶段是身心完全投入地熟悉英语发音的过程。在这一阶段千万不要期望任何其它效果或为此而辅以其它方法,也不要翻阅相关教材。

就是说,除了培养听力外,不要奢求别的什么。

透视:

1.第1阶段的结束时间自己来掌握

如果某一天自己突然能够听清每个单词,长句子也能毫不费力地跟听下去,第1阶段就可以结束了。所谓听不清的部分到最终也没有听清,几乎大部分都是因为总试图去了解其含义的缘故。若并非如此,那就是总想到单词的拼写方法,如果克服了上述两种情形,“某一天突然”的现象肯定会来到的。

2.选择适合自己水平的磁带实际上并不是必须

婴儿出生后开始听母语时,并不是靠区分用语的难易程度来学说话的。就像小孩子不管水平高低、说话快慢,只是无意识地听就学会说话一样,无论听什么样的磁带从原则上讲都是可以的。若所选的磁带略低于自己的水平,则很快产生成就感并感到有意思;若所选的磁带高于自己的水平,虽然会花费较长的时间,但会取得突飞猛进的效果。所以,建议那

些希望在TOEIC、TOEFL考试中取得骄人成绩的读者朋友使用相应考试的模拟考试磁带进行练习,那些为参加各种国家考试而学习英语的读者朋友们使用TOEFL听力磁带进行练习。

3、中途休息的情况

重新听一遍开始时听的磁带,如果能够毫不费力地听到磁带的内容,就用另外的新磁带重新开始第一阶段;如果连第1盘磁带的内容都不能完全听到的话,则重新再听一次。不应连续休息一周以上,若超过这个期限,放弃是不足为奇的。

4、真的只用1盘磁带就行了

如果到了查1盘磁带中的生词的第3阶段,会有一连串的生词出现再词典得解释或例句中,接二连三地查下去的话,无论如何也得把英词典翻个大半。当然是在听完几盘后进入第2阶段更好,因为越是耳濡目染,语言就越能飞速提高。

5、无论怎样也有听不清的部分之时

这样说的人很可能是还没有改掉“翻译”的习惯。因为声音都能听得到,只是能否辨别连音、略音等细微语音差别的问题。只要耳朵调整好了,声音都能听得到,越听越能区分出认识的和不认识的单词,但不要管它。一旦开始不知不觉地意识到这一点,听声音的能力将就此停止发展。主张自己懂多少就听到多少的人肯定是在不知不觉地翻译,说懂了的部分是已经经过翻译了的句子,而大部分可能是用韩国语思维理解的。那些在听的过程中自然领会到文意的人,才是在听力练习中成功的人。

6、中断后重来的情况

试着重新听以前的磁带,如果跟以前的感觉差不多,就继续下去,反正,在第1阶段里集中地听很重要。不然的话,就会由于大脑中语言自行领悟的机制没有积累起足够的激活能量而起不到效果,当然“干听”也是有效果的,但进步会很慢。在外国当地生活的侨胞们,由于平时经常听到周围人说英语,听力比在韩国本土生活的人要好得多。因此他们当中的很多人对于日常生活所需用语都能听得懂,只是听不懂新闻之类的较高层次的对话罢了。要是系统地学习英语的话,他们的英语水平会突飞

猛进的。

7、与妨碍听力之事“断绝关系”

认为用录像带进行第一阶段的听力练习说不定效果会更佳的想法是错误的,如果视觉和听觉同时工作,由于存在着干扰现象,两个感官功能都会下降。只要听力过关,与视觉并行而来的功能低下现象很快就可克服,如果看有字幕的录像带,就功亏一篑了。

第二阶段:听说并举 掌握语法

要领

第一,把已经能完全听清的磁带中的第1盘磁带再找出来。

第二,听写这盘磁带的内容。

第三,做听写练习时,一句一句地听。即:听完一句后,先按暂停,把刚才听到的写下来,反复听,直到完全听清这句为止。不会的单词根据发音大致拼写出来即可。

第四,听写完整盘磁带的所有内容后,用英英词典确认不会的单词拼写是否正确(知道其意当然好,不知到也要紧。

第五,按这种方法听写完整盘磁带的内容后,尽量模仿磁带的发音和语调,从头到尾大声朗读(不满意的部分要再听一遍磁带重新朗读)。 第六,感觉到所有的句子都已经能朗朗上口以后,便结束这一阶段。 第七,整个过程中,每个星期要有1天与英语完全隔绝。

诀窍

1、听写第一阶段第一卷录音带的内容

这里所说的听写为的是熟悉英文句子,因而要求每听一句话就要试着写出来。需要注意的是,听一遍写一个单字,再听一遍再写一个单字的方法是不可取的。必须先听完一句话,能记多少就写多少,然后再注意去听那些没听清楚而只是大致写下来的单字。

2、不会的单字用英英辞典加以确认

此时查辞典的目的只是为了确认如何拼写,并不是为了理解词义。如果明白是什么意思当然更好,但更重要的是使发音和拼写相一致。如果用英英辞典实在查不到,也可以借助相关教材。但相关教材一定要在最后时刻再拿出来翻阅,不然的话,就无法了解自己对哪些发音还没有熟练掌握,对哪些发音有听觉误差。

3、从头到尾大声朗读

在这里重要的是「大声」和「从头到尾」。大声朗读主要是为了熟悉自己用英语说话时的声音,免得以后被自己说出来的英语吓到。从头到尾地朗读是为了培养一口气说英文的能力,而且在这个过程中,也可以自然而然地习得通读的能力。应该以准确模仿发音的态度在对待,最好是像做「声音模仿」训练那样。

4、直到朗朗上口为止

朗朗上口指的是发音方面的熟练程度,是指自己确信已经达到了不看也能说得很流利的程度。自我测试的方法是把自己的声音录下来后播放。特别是对于习惯说方言的人,只有录下来再听一遍才能认清这些错误。发现的不足部分应该集中火力,反复练习,争取矫正,然后,再次录下来进行比较,你会发现进步是很显著的。

5、结语

第二阶段应该只使用第一阶段听过的录音带。有些人认为可以直接从第二阶段开始,但这种想法是绝对错误的,因为第二阶段的目的并不在于使发音和拼写相一致。

这一阶段对于熟悉应该以什么样的语气说话、应该怎样连接句子和句子并使语调得以形成来说是个必要的阶段,是习惯说英语的过程。 自己的英语发音达到非常接近美式发音时才算大功告成。只有这样才能建立起说英语的自信心,因为这时你已经对自己的发音不觉得陌生了,而且感觉有点像那么回事了。

透视:

不为什么的英文篇三
《为什么英语是世界通用的语言》

为什么英语是世界通用的语言?

浏览次数:12658次悬赏分:0 | 解决时间:2006-7-4 18:08 | 提问者:ok1616543

最佳答案

一百多年前,一位波兰人以超人的智慧和满腔热情发明了超越民族界线的世界通用语言—世界语,希望世界上的各民族将来使用同一种语言,促进各民族的文化和经济交流,消除民族间的猜疑和敌意,实现和保持地球上各善良民族渴望的和平。一百多年过去了,世界语没有成为世界通用的语言,甚至被人遗忘。与此形成对照,一个曾经是民族国家的语言的英语却被越来越多的国家和人民使用,在国际间的经济,文化,学术,军事和政治交流中成为通用的语言。在今天,世界上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有十余个,它们是:美国,加拿大,英国,爱尔兰,澳大利亚,新西兰,南非和几个加勒比国家。以英语为官方语言的国家超过七十个,其中包括尼日利亚,加纳,印度和新加坡。这个数字目前还在增加。如1996年,卢旺达宣布给予英语国家官方语言地位。在各国的外语教学中,英语享有的优先地位超过法语,德语,俄语,西班牙语和汉语。在100多个国家,英语被列为外语教学中的第一外语。还有更多的国家准备将英语列为外语教学中的第一外语。一个具有象征意义的例子是,1996年,曾为法国殖民地的阿尔及利亚开始用英语取代法语作为外语教学中的第一外语。据有人统计,90年代后期世界上有近四分之一的人口,即12至15亿人能讲流利的英语或能熟练使用英语。这个数字超过了中国11亿能使用汉语的人口数字。现在,在世界五大洲均有讲英语的国家和人民。在国际交往中,英语的地位更是其他国家的语言望尘末及的。英语正在成为或已经成为世界通用的语言。

一,历史上的英国殖民主义与语言扩张

从历史根源上说,世界上出现若干个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与早期英国殖民主义的扩张有关。当时(16世纪)英国人向海外殖民,建立若干殖民地。随着殖民地经济社会的发展,殖民地的人民开始形成本土意识,最后宣布独立或建立自治政府,成为独立或半独立的国家。于是,英语成为若干国家的官方语言以及那些国家的人民的母语。英语开始带有某种国际语言的色彩。这种情况和欧洲中

世纪前期拉丁语的某些特点相似。古罗马时期罗马人向外扩张,把拉丁语带到欧洲许多地方。后来欧洲封建王国纷纷崛起时,拉丁语成为欧洲的国际语言。这种“语言的扩张”情况也在西班牙语的海外扩张中得到验证。15世纪,西班牙人在拉美建立殖民地,西班牙语在当地取得统治地位。拉美国家独立后,西班牙语成为拉美国家(巴西除外)间通用的语言。但是,和上述两种语言不同的是,英国殖民主义者向外扩张的范围更加广泛。就象英国建立了当时的所谓“日不落帝国”一样,英语也被称为“日不落语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许多发展中国家确立英语在本国的官方语言地位。这些国家中的大部分历史上曾沦为英国的殖民地,英语已经被殖民主义者自上而下地灌输给当地的人民,特别是当地的上层人士和亲英阶层。这就为那些国家独立后确立英语的官方语言地位准备了部分条件。

今天,世界上能讲流利英语的人数和能讲流利汉语的人数几乎不相上下。但是,确定国际语言地位的标准不单单是或者根本不是能讲这种语言的人数。罗马帝国鼎盛时期,拉丁语是罗马帝国各地通用的语言。但不是因为罗马人比被他们统治的民族的人数更多,而是因为罗马人在军事上和政治上更强大。罗马帝国衰落后,教育界将拉丁语当作国际语言来使用。这种局面延续了一千年。同理,如果不是英国拥有一度强大的经济,军事和政治实力,在世界各地建立殖民地,把英语和英国文化输出到其他国家,英语就不可能获得现在的国际通用语言的地位。正象一位英国的语言学专家承认的:语言不能独立存在。语言只存在于使用者的大脑里,嘴巴里,耳朵里,手中和眼睛里。使用的人在国际舞台上获得成功,他们的语言跟着获得成功。他们的使用者失败了,语言也跟着失败。

在古代历史上,推动一个民族的语言在国际间扩张的主要因素与其说是各地精神文明发展不平衡所致,还不如说是物质文明发展不平衡所致。二千多年前,中东地区的国际交流语言是希腊语,建立这种希腊语霸权的与其说是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智慧,倒不如说是亚力山大大帝统率的军队挥动着的剑与矛。为什么拉丁语曾在欧洲各地使用?原因在于罗马帝国的军团。公元八世纪,摩尔人的军队一手挥舞刀剑,一手捧着古兰经,将阿拉伯语带到北非和中东。后来,西班牙人,葡萄牙人和法国人又借助武力将他们的语言扩张到非洲,美洲和远东。他们的这些语言是跟着手持刀枪的士兵和极富冒险精神的水手的足迹扩张到世界各地的。

历史上,一个民族的文化和语言可能在地缘上实现扩张,也可能发生收缩。军事扩张和商品贸易导致文化和语言在地缘上的扩张在历史上屡见不鲜。通过陆路和海路进行军事扩张和商品贸易实现语言的扩张是两种基本形式。但往往是发展航海通过海路进行扩张和商品贸易的民族将自己的文化和语言输出到世界更遥远的地方。英国历史学家阿诺德·托因比在他所著的《历史研究》一书中说,航海的民族更易于将自己的语言带到他们立足的任何海洋彼岸。古希腊航海家把希腊语传播到地中海沿岸各地。马莱人水手凭借勇猛将马莱语扩散到从马达加斯加到菲律宾的广大地区。在太平洋上,从菲济至新西兰和夏威夷的原住民讲波利尼西亚语。波利尼西亚语通过木舟传播。同样,统治海洋的不列颠把英语推向了全世界。

二,英语的文化影响与英语的国际地位

英语不是世界上第一个取得国际语言地位的语言。从中世纪至近代初期,凝聚古代人智慧的拉丁语曾是欧洲的国际语言。但是那时英语的民族语言意识已开始萌芽。英国的教育家RichardMulcaster曾说:我热爱罗马,但更爱伦敦。我对意大利有好感,但更喜欢英格兰。我崇尚拉丁语,但我为英语祈祷。随着英国文学事业的发展,英语的语言地位在国际间有所上升。自文艺复兴时期起,英国的文学和艺术创作日益繁荣。以莎氏比亚为代表的英国文学巨匠们不仅对英国的文学事业起到巨大推动作用,而且影响了整个世界。英国人向海外殖民又将英语传播到世界各地,海外的土住居民开始接触英语。越来越多的居住在英国以外的外国人开始学习英语。1765年,英国的语言学家JohnWallis在编写《英语语法》一书时就明确指出,“外国人对学英语有很大渴求,他们希望能够读懂用我们的语言编写的各种重要著作”。又说,“英语版本的各种文学作品很多,可以毫不吹嘘地说,任何有价值的知识载体(书)没有英语版本是极其罕见的”。1767年英国哲学家大卫·休谟写作的年代法语还被公认为国际间外交用语,但他到北美立即发现英语将来获得成功的关键:“让法语在目前的情况下高奏凯歌四处扩散吧。我们正在美洲站稳脚根……这可使英语的使用更稳定,更持久”。这个看法也是当时一些美国人的看法。1780年,当时的美国总统约翰·亚当斯在向国会提出的一项政策建议时宣布:“英语注定要在今后几个世纪成为比过去的拉丁语

和现在的法语更加通用的语言。这个理由不言自明。因为美洲的人口正在增加,他们与所有的民族保有广泛的接触和通讯联系,加上英国在世界上的或多或少的影响,将使他们的语言被人们广为使用…”事实也是如此。1850年代,世界上说英语的人口是6,000万。1990年代,世界上以英语为母语的人口已经超过4亿5千万。

在殖民主义时代,英国(后来也包括美国)有计划或无计划地向世界各地输出其英语文化。传播英国语言,文化,价值观念和宗教思想的传教士总是走在殖民主义者的前面。英国殖民大帝国的鼎盛时期,其统治的领土约站世界领土面积的三分之一,其子民约为世界总人口的四分之一。但大部分子民是不懂英文和未经英国文化洗礼的云云众生。于是,英国在各殖民地,特别是在亚洲和非洲,开办了许多免费的教授英语的学校。对拔尖的学生发放奖学金。英美的传教士也在当地建教会学校。教授的课程之一是英语。这一举动显示了殖民主义主义者采取的不同于刀剑和枪炮的另一种征服手段。殖民主义时代结束以后,向先进的民族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仍然是发展中国家在经济文化方面追赶发达国家的重要途径。英语教学在广大发展中国家仍方兴未艾。每年有大批来自英语国家的人士到非英语的发展中国家去孜孜不倦地教授英语。由于大量的科学文献和人文著作是用英文写成的,甚至非英语的发达国家在大学里也用英语进行教学。例如,1960年以后,荷兰开始在大学里用英语进行教学。理由是,既然大学毕业生将来从事研究工作须接触英语,不如在大学学习阶段就开始使用英语。欧洲非英语国家每年接受许多外国留学留学生,它们发现用英语授课似乎更加方便。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到20世纪上半叶,英国和美国已是世界重要的文化产品生产国。所生产的文化产品如同以英语为媒体的不计其数的文化使者把英语传播到世界各个角落。特别是电的发明改变了人类娱乐活动的发展方向。电影事业的发展使英语的传播与影片的欣赏结合起来。英语开始借助现代艺术手段走向全球。电影事业,包括电影的艺术创作和商业性开发,起源于欧洲,主要是英国和法国。第一次世界大战使欧洲的电影事业受到影响。大西洋彼岸的美国迅速在世界制片行业赶超欧洲。从1915年起,好莱钨的制片公司和影片制作室如雨后春笋般涌现。1920年代末期,英语便在电影制片使用的各种语言中占据主流地位。据19 33年首次出版的一本电影百科全书(The Picturegoer„s Who‟s Who

and En- cyclopaedia of the Screen Today)介绍,所列44家影片制作室中,32家是美国或英国的,其余的为德国人和法国人拥有。在所列的2,466位电影艺术家中,只有85位不使用英语拍片。340位导演中,318位在工作中使用英语。从那时起至今天,在电影评奖活动中,一般使用英语。到了20世纪90年代中期,美国甚至占有了世界电影市场约85%的市场份额。美国制作的影片绝大多数是英语片。

欧洲的古典音乐很有魅力。但起源于美国的流行音乐在大众中和各个国家的影响更广泛。许多人在欣赏流行歌曲的同时学会了英语的发音,认识了简单的英语。美国人发明的唱机和磁带录音机在传播英语填词的歌曲方面功不可没。许多英语流行歌曲被灌制成唱片和录制成磁带及CD光盘销往世界各地。非英语国家的歌手要使自己演唱的歌曲获得国外的听众常常用英语演唱。非英语国家的青年甚至视演唱或聆听英语流行歌曲为时髦。根据1990年出版的企鹅流行音乐百科全书,该书收录的557家各国流行音乐团体中有549家使用英语演唱。还有英语轻歌剧的发展和英语肥皂剧的诞生也帮助了英语的普及。

三,英美国家经济技术的影响力将英语置于国际通用语言的地位

19世纪初,英国已成为世界主要的工业国和贸易国。在此之前的1700年至18 00年,英国的人口不仅由5百万增加到1千多万,而且其每年2%的年均经济增长率也属举世无双。工业革命的大部分发明来自英国。英国人发明了蒸汽机。新材料的开发,大量制造业生产设备和新型运输工具都最先在英国出现。英国的发明家詹姆斯·瓦特等人是家喻户晓的人物。英国成为世界工厂。英国经济和技术的最先发展对英语的影响极为深远。新的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最先使英语词汇中增添了数以万计的新词汇。非英语国家的人民要了解这些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必须学习英语,而且要学好英语。否则,他们可能花费大量人力财力物力重复英国人的发明创造。据说反法战争(1792——1815年)结束后,欧洲大陆来英国的参观访问团络绎不绝。许多英国工人到国外教授工业生产的新方法还发了一笔小财。同时,他们是传播英语的使者。

不为什么的英文篇四
《今天我们为什么要学英语》

今天我们为什么要学英语

为什么要学英语?确切地说,如今我们应该思考的不是为什么要学英语,而是如何让英语为我们所用,因为英语在我们的生活中已经变得无处不在。据统计,全世界60%的广播节目是用英语进行的, 75%的电视节目是英语,互联网上多达80%的信息都是英文,绝大部分国际会议以英语为第一通用语言,英语还是联合国的正式工作语言之一。

我非常赞同托马斯·弗里德曼在《世界是平的》一书中提到的观点,他认为全球化的过程,就是从国家到企业再到个人主导全球化融合的过程,在世界变得更平坦的未来三十年之内,世界将从“卖给中国”变成“中国制造”,再到“中国设计”甚至“中国所梦想出来”。这个过程我们可以从留学中一窥究竟:从最早的国家公派出国留学,到跨国企业的交流与融合;从精英留学,到近几年的大众留学。所有这些都见证着中国国际化的进程,而英语就是国际化的桥梁!可以说,中国改革开放30年,实现了从精英出国到大众留学的转变,这个转变也伴随着国人对于英语认知水平的逐渐转变和提高。

英语学习1.0时代——敲门砖

早在二、三十年前,如果被问到为什么要学英语,许多人的回答可能是:英语是一块敲门砖,是在学校拿文凭、在单位评职称、晋升等必不可少的条件。对于那个时代的人来说,因为环境的相对封闭,在实际工作和生活中使用英语的机会几乎没有,所以只用死记、硬背、考试、过关、拿文凭就可以满足需要了。英语学习的理念,更多的停留在如何背单词、如何抠语法,如何考高分这些基础层面上,英语被当成“数理化”一样的纯知识型科目来学,“题海战术”一度成为解决问题的灵丹妙药。

英语学习2.0时代——工具

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我们国家越来越开放,经济、政治、文化等方方面面与国际接轨,英语学习的内涵也悄然发生了变化。对于大多数70后和80后的学生来说,英语就是一门工具,无论是升学、找工作还是与外国人交流,都能派上用场,譬如北京秀水街外贸市场的小贩,学几句英语就能拉生意,赚到钱。人们开始真正感觉到,英语是有用的。英语也从纸面上的东西,进入到了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中。从英语学习的方法上讲,这一时期人们更关注的是如何对“工具”临阵磨枪,如何寻找捷径来巧妙应对,追求短期效果,忽略长期积累。然而我必须指出的是,把英语当作一种工具这种学习理念是有缺陷的。因为工具只有在人们需要使用的时候才会想起,平时是束之高阁,所以会生锈。这也很好的解释了许多英语学习者的痛苦:花了很大精力去学,但平时用的机会不多;到要使用的时候,英语却生锈了,忘却了,于是再学,再忘,陷入恶性循环。更有甚者,出于商业利益的考虑,有些英语教育机构一味地迎合学生的应试需求,不断推出各类由答案逆向推导来的“命题规律”、“解题技巧”、“速成秘诀”,不断强化英语的“工具”这一属性,错误地诱导英语学习者,营造出一种浮躁、

投机的英语学习心理,偏离了英语学习的本质,结果自然是事倍功半了。

英语学习3.0时代——能力

21世纪的前十年已经过去,地球村、国际化,全球经济总量第二,这些不争的事实无不昭示着一个趋势:中国已经和全世界融为一体,中国人的英语学习,也从工具时代进入到能力时代。越来越多的学生去国外留学,越来越多的跨国企业在中国开展业务。在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下,英语不仅仅是敲门砖、工具,更是成功者必须具备的一种能力,是你有真才实学,真正能在学习工作中发挥作用,能力的重要意义在于,它不是纸上谈兵,不是临时性的。在新航道的发展过程中,我常常跟我们的老师强调:教育一定要做到与时俱进!也正因如此,才不断地探索并积累出了培养英语人才的全新理念:不让英语学习只局限于背单词、记语法,因为记住了不等于会用了;不让英语学习只停留在应试层面,因为高分低能注定会被这个时代淘汰;不让英语水平仅仅满足于简单的社会交往,因为世界的融合意味着彼此之间的深度交流与分享。

2010年,美国总统奥巴马来到一所技术社区学院演讲,鼓励美国学生积极投身于科研与技术。他说:“50年前人们不需要文凭也能过上体面生活,在制造厂找份工作就能养家糊口。但是世界已经发生变化,一家公司开店、雇佣工人向有网络的地方销售产品,这种变化引发各个国家的激烈竞争,人们都在为未来的工作和行业而战。几周前,我前往亚洲,10亿印度人突然投身于世界经济,13亿中国人也投身于全球经济。”这对于我们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对90后、00后的学生来说,我们的竞争对手不仅仅是国内的同龄人,而是世界范围内各个国家的同龄精英们,我们要打造真正属于自己的英语运用能力,才能在激烈竞争夺得先机。面对浮躁的学习环境,我们要耐得住寂寞,沉得下心,认认真真,一步一个脚印积累好运用英语的能力,记住,检验我们英语学习成败的,不是成绩单上的分数,也不是红皮白芯的证书,而是实际工作和生活中的每一份英文材料,每一封国际邮件,每一次与外国人的对话。

马克思说:语言是人类人生斗争的武器。英语就是帮助我们走向国际化的一把利器,它的价值体现在我们对于英语能力的掌握。常常有人说:我们是中国人,为什么要学英文?这里有两个误区:第一,英语不是哪个国家的语言,语言是不应该分国界的,而是人类的共同财富;第二,如果真要为国家争光就更应该学好英语,通过英语学习全球最先进的科技,取人之长,补己之短,这才是一种迎接挑战的积极方式!

中国要国际化,美国也要国际化,国际化趋势没有国界之分。当前,中国正在以无比开放的胸怀和速度融入整个世界,而全世界也正在热烈地拥抱中国。在这样一个波澜壮阔的大时代,把英语只当作敲门砖、工具,并不能让你形成足够的竞争力,只有你真正具备了英语能力,不仅所谓的敲门砖、工具不在话下,你还能为你的事业和生活插上腾飞的翅膀,因此我们现在应该提出的问题不是“我们为什么要学英语?”而是“英语学习的3.0时代,我们准备好了吗?”

不为什么的英文篇五
《为什么英语总是学不好》

为什么英语总是学不好?(1)无谓地寻求捷径

(2009-07-08 18:37:33)

转载

人们做任何事情都喜欢寻求捷径。在任何领域,捷径确确实实存在。如若我们需要从A地点到达B地点,在信息足够的情况下,我们总是可以找到最佳路线;而从速度上来看,选择不同的交通工具当然会存在时间花费上的差异。而做任何事情好像总是存在所谓的“窍门”,一旦掌握那些窍门,事儿做起来就确实又好又快。记得我小的时候从母亲那里学会用事先烤热的刀切面包——这样面包就不会碎,也不会有面包屑黏在刀片上。许多年来,不知道多少朋友在见到我如此切面包的时候表现得惊诧莫名,瞪大一双说着“我怎么就不知道!”的眼睛。

不过,捷径不是在任何地方都存在的,有些事情也确实没有什么窍门。尤其在学习的领域里更是如此。学习不是瞬间的事情,也不是一天两天可以搞定的事情,学习是个漫长的过程——漫长到可以轻松划分为若干个阶段的地步。然而,任何有意义的过程都有共同的特征——有些阶段就是无法跨越。这就好像人类生育一样,从怀胎到分娩,大抵上是十个月,没有什么捷径,没有什么窍门,不论母亲聪明灵巧与否,正常情况下就是怀胎十个月。漫长的学习之路上,偶尔确实存在捷径,但因为并非处处存在捷径,于是那些时时刻刻都在寻求捷径的人就会吃大亏,显而易见的就是他们事实上等于时时刻刻在浪费时间——因为他们在没有捷径存在的时候(绝大多数情况下)还在坚持寻找捷径;而很可能因此从未走到真正有捷径存在(极少数情况下)的那个路口。

其实,我们人类的基因里就有短视的倾向——短视不是哪一个人的缺点,而是人类共有的缺点。新墨西哥大学教授杰弗瑞●米勒博士(Geoffrey Miller)的描述清晰又简洁:

进化就是短视的。它不可能像医药公司的管理层那样拥有长远规划(医药公司通常要花费十几年甚至几十年持续投入巨资研制一种药品,而后又要在相当长时间之后才能获得巨额盈利)。任何一个物种都没办法像医药公司那样去募集风险投资……每个物种都必须在其进化的每一代中有所“盈余”(从生物角度来说),否则就会面临灭绝……

我们因短视常常遭遇尴尬,而又同样因为短视所以非要等到尴尬到一定程度才恍然大悟。恍然大悟之中又面临现实的问题——时间不够了,于是一不小心就会做出更加荒谬的行动(几乎所有妄求速成的人都是如此),直到有一天注定体会到更大的尴尬,于是肤浅、浮躁、容易上当受骗等等成为不可避免的性格特征。细想想就会发现,甚至很多的时候人们慨叹“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其实也是人性中被基因注定的短视造成的。

与天性抗争不是很容易,也很少有人成功。但毕竟有些人——哪怕是少数——能够做到。如何做到的呢?基本上有两种人可以做到。最幸运的是所谓的“傻人有傻福”的那种人,比如金庸笔下的郭靖——运气足够好,于是总是可以遇到贵人;又因为心智单纯而听话,于是不知不觉之间就已经在路上走了很远很远,一切的“原始积累”都自然而然形成。另外一种人是靠培养自己的心智——就是我所说的“运用心智获得解放”。

我个人笃信“一万小时原则”——做任何事情都需要积累一万小时的经验才能具备专家级别的能力。这并不是因为我读过Malcolm Gladwell《Outlier》,事实上Gladwell只不过是在引用学者们早就调查出来的结果: Bryan & Harter (1899), Bloom (1985), Hayes (1989), Simmon & Chase (1973)的研究结果表明,在任何一个领域中都一样,大约需要十年时间才可能获得专业级别的技能,不论是下棋、作曲、绘画、弹琴、游泳、打球,还是神经心理学抑或拓扑学研究。这事儿上干脆就没有捷径存在。哪怕莫扎特,作为天才发表第一首经典曲目的时候,已经钻研13年(4岁就显露出

天分);披头士在1967年以 Sgt. Peppers“一夜成名”之前,已经在利物浦和翰伯格的酒吧里演出10年之久……萨谬·约翰逊 (Samuel Jahnson, 1709-1784) 则认为十年都不够,需要一辈子才行。而杰弗雷·乔叟(Geoffrey Chaucer, 1343-1400)曾抱怨道“人生苦短、学海无涯”[1] 。其实,乔叟说这话也可能是与古希腊神医希波克拉底(Hippocrates, c. 400BC) 心有戚戚焉才做出的慨叹,希波克拉曾说“人生苦短、学海无涯、机遇难求、尝试艰险、判断尤难。”[] 某种意义上,Gladwell已经降低了要求:一万小时。拿学英语为例,一天学三个小时,一年下来大抵上积累一千小时(不排除有些天暂停一下),那么总计大概需要十年时间。如果一天五个小时,每年暂停的天数再少点,那么五年就够。如果起步再早一点,比如高一就开始每天读原版书籍(其实课堂上也学英文),那么基本上到了大三前后的时候已经完成惊人的、他人不可望其项背的积累。

事实上,我并不认为Gladwell把“十年”改成“一万小时”是没根据的。某种意义上,技术的进步、社会的发展,使得学习确实变得比过去容易了。马可波罗要是活在今天,不是骑骆驼而是坐飞机,手中有可以随时联网的笔记本电脑,配有各种各样的电子辞典,那么,我猜马可波罗不仅可以更快地学习外语(包括中文),还能学更多种类的语言。(当然马可波罗同学也有可能上了“网瘾”[] ,或者迷恋上电子游戏,于是也懒得周游世界了……)仅仅二十年前,学外语还是异常艰难的事情,然而,今天,我们有可以随身携带的电子辞典、什么都可以找得到的搜索引擎、无所不包时时刻刻更新的维基百科、没完没了缤纷缭绕的美剧、下不完听不完的有声书籍、随时可以联网进入英美国家某个特定地区的聊天室……

而大多数人不需要把英语学到“世界顶级专家”的地步,事实上,只需要足够好的程度即可(不需要“the best”,只需“good enough”即可)。这种情况下,别说十年,也可能无需一万小时,很可能满打满算,坚持不懈三年即可。对于平均寿命正在不断增加的现代人来说,三年时间真的不算太长——只不过,我们的基因往往令我们坚持三个月都很难做到,尽管一般来说,做任何事情,能坚持过三个月就很难放弃……

三年。牢记这个期限。它会让你不骄不躁,它会使那些诱惑(比如鼓吹“速成”、“技巧”之类的教材、培训)在你面前失去任何吸引力,它会让时间成为你的朋友,陪伴你一路走下来。走到尽头回头远望的时候,三年时间很短。但是在起点上,三年却显得很长。起点上的你只有一个办法,用你的心智去理解三年时间真正的长度。而后心平气和地干活去吧。学英语没什么,一句话就够:“勤读书、勤朗读、勤查词典和语法书。”

不为什么的英文篇六
《为什么要学英语》

为什么要学英语

文 / willson

“英语”,一说到英语我就恼火。因为英语,失去了我梦寐以求的大学梦;因为英语,失去了好工作;因为英语,失去了做人的尊严。不仅此我一个人,整个国人都有同感。中国五千年文化难到就被“英语”击溃,中国五千年的文化会不会因“英语”而埋沉了,会不会走进“英语帝国”时代呢?

高考落榜以后,我进入了计算机行业,自以为计算机是21世纪最好的职业,最重视的行业,也是最有发展的行业。可以大显身手发挥自己的才华,其实根本没有我想象的那样。

自从离开母校的那一天,问题一天比一天多,有十万个为什么,他们能做到我却不能做到了。同样的品牌数码像机,拍出来的效果就是比不上国外呢?同样设备,为什么出来的成品往往比国外差呢?很多问题让我们百思不解,其实就是英语在做怪,因为英语是世界语,是世界上的一种通用的语言,是官方语言,所以许多产品的说明使用都由那些讨厌的英文字母来代替。特别是中国刚加入了WTO不久,成功申办2008年奥运会,2010年上海世博会。使得我们国内掀起一番英语热潮。

在职场,英语也是必不可少的利器。在上海我深深体会到英语的重要性、潜力性。每家每户招聘单位都要求你懂英语,要求你精通英语。在这种环境下,一向讨厌学英语的我,也渐渐走进英语帝国。每天早晚都要反反复复的朗读英语音标、单词,每天都要花上1/10时

间去学它。这是为什么,纯粹是为了生存,找份好工作,能够升职,为了明天能够更加美好。

在生活中,英语的地位也让人越来越不可忽视。越来越多的英文单词进入传媒,闯入我们的视听世界;走在路上,也总能听到从别人口中蹦出的英文词句;特别是上海城市,英语教育水平非常良好,从幼儿园就开始学A、B、C。我同事的小孩现读小学六年级,会一口流利的日常口语,时常要我和她用英语对话,面对这种尴尬,恨不得找个地洞钻进去。只怪当初„„

虽然英语是国际上通用的语言,但是不要忘了要发杨我国的华语,相信随着我国的日渐发展和强大,学习华语的外国人也越来越多,相信中国变的足够强大的时候,到时华语的地位也是举足轻重的。

怎样学好英语?(多读、多背、多听、多练)

1.学习英语首先要背好单词,这是最难的一关。每天一定要坚持背当日学的英语单词,但一定要坚持,必须坚持,学英语,必须背单词。

2.上课时注意老师说的重点句型,记下笔记,经常整理。

3.课后及时复习,学校老师讲的只是课内的,考试肯定要有课外的内容。

4.多做练习题,买几本辅导资料,扎实基础。不过一定要跟住练习,落下就不愿写了。

5.要多读,读的好听难听都无所谓,因为我们不是英国人,多读,我们就能多记住课文,非常有用。

6..做英语练习一定要细心,谁精细谁就会得高分。

以上这些加上认真的态度,英语只会越学越简单。

首先,一定要放松心情,相信自己英语一定可以学好,我的智商真的不是很高,也绝对算不上聪明的人。

第二,

第三,要及时写英语作业,不要认为英语是语言类学科,不必写作业,作业一定要高质量完成,每天都要坚持。

第四,要多练习读,读的好听难听都无所谓,因为我们不是英国人,多读,我们就能多记住课文,非常有用。

第五,一定要多问,遇到不懂得问题,必须弄明白,尤其是在初中阶段,问一遍不明白,就问两遍,两遍不明白,就问三遍,直到弄明白,一定要有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精神。 以上是我总结的五点,希望对你有用,也祝愿你的英语成绩越来越好。

怎样学好初中英语

对初中生而言,英语是难度较大的学科,掌握英语学习的方法,使自己能独立获取知识,是取得优秀成绩的重要措施。

预习可以使我们有心理准备,可以帮助我们提高课堂效率。对于自己老师的教学进度,我们应该比较清楚,所以我们应该提前预习第二天内容,可以充分了解自己的难点在何处,听课时就能够有的放矢。在课堂上我们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静听。上课认真听讲,做好笔记,无论听、说、读、写都要使自己始终活跃。.2。积极参与。英语是实践性强的学科,要大胆地练习,赶说、敢读,积极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课堂上积极发言对我们是大有裨益的,每一次的积极发言都是一次听说训练,可以使我们集中精力,对较难或者模糊不清的问题有一个明确的答案。经常举手发言也可以让老师加深对自己的印象。课堂上的听讲至关重要,老师在讲到重点时总有自己的语言或者体态特点,我们要善于观察和把握。3。勤动笔。把教师的重点及时迅速记在课堂记录本上,不过要处理好听课和记笔记的关系,不能顾此失彼。4。多开口。对于自己课堂不清楚的地方,下课后一定要及时询问老师,把问题解决在当天,不要顾及所谓的面子而不懂装懂,否则漏洞越来越多,最后造成英语成绩的不断滑坡。

很多同学反映,明明已经把单词全部背过来了,结果老师提问时又忘记了。这说明我们的复习没有计划性和周期性。我们每天回到家后要做的事情可以归结为三个方面:听、读、写。听指的是把当天学习的单词、对话或者课文听两到三遍,争取耳熟能详,还要理解所听内容。中考英语的听力分数为二十分,可见听力的重要性。然后朗读当天学习的单词、句型、对话或者课文,必须要熟练。最后是要书写。要写的内容包括新单词,重点句子以及上课时老师举例说明单词或者词组用法的句子。下一步是完成英语家庭作业,最后是预习。复习可以战胜“遗忘”。复习计划要长短结合,粗略相宜。每周六要把本周的内容复习一遍,每个月末把当月的知识巩固一遍。同时,随着考试体制的改革,局限课本是不行了。“见多”方能“识广”,“博大”才会“精深”,我们应多收听收看简单的电视英语节目,阅读适宜的课外读物,扩大阅读量,从而使课外知识成为课内知识的有益补充。

:::学好外语还要记住以下几个原则

1.学习不中断,哪怕每天挤出10分钟也可以,早晨则是大好时机。

2.学厌了可变换一下学习方式或形式。

3.不要脱离下下文孤立地死记硬背。

4.随时记下并背熟那些常用的句型。

5.要敢于说外语,不要怕出错误,要请别人纠正,不要难为情,更不要泄气。

6.要坚信自己一定能够达到目的,坚信自己有坚强的毅力和学好外语的才能 学好英语应该具备的工具:

一个具备收听短波能力的收音机(可用来收听一些基本的外电广播)

一个复读机或者录音机

一本可以随时翻动的小字典(如果有条件可以买电子词典,比较方便。但是一定要物尽其用,否则再先进再昂贵的设备也是一种高档摆设)

不为什么的英文篇七
《你为什么写不出好的英语作文》

你为什么写不出好的英语作文?

这是一个困扰大家很久的问题。从小学开始学习英文直到初中毕业,我们掌握了一定量的单词和句型,但是在运用这些单词和句型的时候,我们往往会先在脑海中构造一个中文的句式,然后把它翻译成中文。

比如这个句子:

他的笑话把我给逗死了。

绝大多数同学都这样写:His joke made me laugh to death.

正如一句从英文翻译过来的中文会显露出它原本的英式结构和用词一样,这样一句汉语转换成的英语也会暴露它深刻的中文血统,甚至因为强求对某个局部进行中文对译而导致最后写成的句子贻笑大方。

所以在动笔练习写作之前,我们首先要明白一点:虽然思维转换成语言是瞬间的事情,但是思维本身不是语言。中国同学的问题在于,我们的思维转变成中文的速度太快了,快到你自己意识不到这种转换完成了,所以脑海中永远都是成型的中文句子,地道的中文句子。于是在写作的时候,同学们总是面对中文句子,从第一个词开始动笔翻译,最后呈现的是一篇生硬的英语译文,而非英语作文。大家稍微注意一下就会发现:

他的笑话把我给逗死了。

His joke made me laugh to death.

这两个句子的一一对应关系和生搬硬套的文字处理。

思维――中文――英文写作模式最大的危害在于它不允许同学从整个句子的高度来把握句式结构的组织和词汇选择,把同学套牢在和自己的中文斗争,和一个个中文单词斗争的局部战场上。所以说,在进行英文写作的时候,切断思维和中文的连接,让思维,而不是表述思维的中文留在脑海中,是进行英语写作的第一步。

说白了,就是你脑海中有那个意思,没那个句子。

正因为没有,才能够创造,佛经中说的真空妙有也是这个意思,因为茶杯是空的,才能倒进水去,一个被塞满的茶杯貌似充实,其实是最没用。

现在同学们可以尝试用英文对整个句子进行表述,这时候,绝大多数的同学会感到有点儿痛苦。因为你的复杂的思维,丰富的感请,美好的想法要用一种陌生的语言表达出来,是很吃力的。这是正常而且真实的情况,因为这是你第一次甩掉中文的拐杖独立用英语写作。

让我们一起来试试。还是那个句子:

他的笑话把我给逗死了。

我们放弃对“逗死”这个词汇的对译,感觉一下,其实就是他的笑话很精彩,我很愉快。因为一种娱乐活动而感到快乐,我们就能找到amuse这个词汇了。还有一个词是entertain,也接近这个意思,但那是综合的被娱乐而满足的意思,没有哈哈大笑的传神感觉,所以我们还是用amuse这个词。

Amuse是一个动词,它的分词形式是同学们非常熟悉的,一个是amused,一个是amusing。在这里两个词都可以用。

然后再来看看逗死的死怎么说。按照字面就是die,一个笑话,字字见血,这太可怕了。其实死在这里无非表示一种很深的程度而已。这个意思我们掌握有quite,rather等一系列词汇。

现在难点解决了,让我们用amused写这个句子:

I was quite amused by the joke he just told.

同学们注意到这是一个比His joke made me laugh to death这种人鬼情未了式的句子正常多了的一个表达。为什么我们一开始写不出来呢?让我们把它字字对译到中文:

我是很被逗乐被那个笑话他刚告诉。

这的确是中文,但不是人话。所以同学们永远也不可能在脑海中形成这么一句中文句子,没有“我是很被逗乐被那个笑话他刚告诉”这样的中文句子,对译型同学就无法写出“I was quite amused by the joke he just told”这样的被动句子。

事实上,绝大多数英文的被动表达在中文中都特别奇怪。比如常见的“sb"s son was born”,这是一个被动语态,用中文的被动来表达就是“某人的儿子被生了”,这几乎会让同学们忍不住产生“是谁干的”这样的问题。

同学们之所以不太能够在写作中自如地使用被动句子,思维――中文――英文的错误写作习惯就是主要的原因之一。

纠正这个习惯就要随时在英语写作训练上注意克服对中文的依赖。习惯是由于重复而产生的,也只能通过更多次的重复去消除掉。你练习中文,使用中文已经很长时间了,中文对你来说是一种强势的语言,思维到中文最轻松,最快捷,最不假思索。而我们就是要把这个不假思索的过程停止,重新去审视,阻断和剥离掉中文的影响,才能让写出的英文句子地道,纯净,优美。

同学们如果使用amusing来重写上述的例句,就能发现,其实不习惯使用形式主语也是因为类似的原因。

如何动手写英文,是一个宏大的问题,以上所及的只是其中一点。还有学会使用高级表达,学会选用合适表达,阅读积累,对比写作等一系列问题,篇幅所限,不能一一提到。 写作是纸上的行走,是用笔在纸上和读者们交流,和读者们说话,好的写作是用心的,好的写作其实就是“有话好好说

不为什么的英文篇八
《十几年的学习——为什么我们还是说不好英文呢?》

作者:hanssonli 提交日期:2009-2-15 11:57:00 访

问:7194 回复:201



先讲一个故事

一、不同语言产生的传说

据《圣经》(Bible)记载:大洪水之后,诺亚的子孙们繁衍壮大,渐渐覆盖了整个大地上。后来,他们发明了用泥土来制造砖,这样,他们又建造了巴比伦城(Babel)。

有一天,人们在一起议事。有人提议:我们建造一座高塔,这样在塔上,我们既可以看到远处的人们,也可以传扬我们的名声。

大家觉得这是个好建议。于是,说干就干,很快,这座塔就高耸入云端了。天堂上的上帝,愤怒异常:凡人们怎么可以窥探天堂呢,上帝的尊严将何在?

那时,人们说着同样的语言。一夜之间,上帝让不同部族说不同的语言。

这样,分歧就产生了,隔阂、猜忌、不信任在不同部族间弥漫。因此,这座高塔,巴比伦塔(The tower of Babel)停建了。

于是,各个民族的交流,必须依靠能懂异族语言的翻译来进行。

这是最早学习外语的开始吧。

二、目前中国的英语学习现状

已经进入21世纪,学习英文是有好处的,这也是无数年轻,还是中年朋友

一个孜孜不倦的梦,更多的人在实践着。

据说,中国有3、4亿人在学英语。有1亿左右的人为英语痴迷。而我们往往学习了十几年(从小学、中学,甚至大学、研究生,工作后),相当一部分拿到各式各样的证书,但是只有极少数(有人说5%左右)能够真正用英语进行直接听说交流。

大部分,还是聋哑英语。

好好的口舌之间的语言,居然被我们变成书本上、文字的语言。象失传的埃及文、还是什么其他楔形文字,仅仅有文字了!?

世界上3分之1用的语言,被我们大部分人关到书本中,悲哀啊,莫大的悲哀!

三、我们的英文学习,问题出在哪里?

学习方法问题:几乎所有的英文教材或者培训,都会在前言或最初强调,英语学习要从“听、说、读、写”这个顺序进行。但实际上,普遍是按照“读、写、听、说”进行的,往往在读上,少的占50%左右,多的是80、90%!!

我们在浪费时间,浪费生命!!

四、告诉大家几个真相

1、只要肯下苦功夫,初中以上的基础,疯狂听3个月,就可以听懂绝大部分的英语材料。

这需要风雨无阻。每天精听、泛听5-8小时,睡梦中,都做英文梦(呵呵,我当年这个阶段,经常用英语说梦话)。

2、 我们身边的小孩子,包括当年的我们,3-5岁就可以和大人日常交流了,这也可以说,最多3-5年,任何一个说自己母语没有障碍的人,都可以学好外语。我们走了太遥远的路。我们在荒废生命!

当代著名作家——王蒙能说一口流利、地道的维吾尔语。那是老人家60年代被下放到新疆后,才开始学习,大约2-3年,他就差不多精通了,而他没有任何教材,他是在生活中学习、在工作中学习:

‘“我爱听维吾尔语。我爱讲维吾尔语。我常常陶醉于各民族的同胞分别用着自己的语言,淋漓酣畅的抒情达意,而同时又能很好地交流的吉祥情景。还有,没有办法隐瞒的事,我不愿意放过任何可以使用维吾尔语言的机会。一讲维吾尔语,我就神采飞扬,春风得意,生动活泼,诙谐机敏。

一有空闲,我就打开收音机,收听维吾尔语广播,开始,我差不多一个字也听不懂,那也听,像欣赏音乐一样地如醉如痴地欣赏它,„两个农民小孩子说话, 我也在旁边“灌耳音”„„我学维吾尔语已经要走火入魔了。”(引自《我的塞外16年》,《我是王蒙》,团结出版社1996年版)

“每天,我„下地劳动,并且向他们每一个男、女、老、幼学习维吾尔语。一个字又一个词,一句话又一段话,我终于可以和他们互通心曲了。学会了维吾尔语,生活在维吾尔农民中间,如鱼得水。到离开这个公社的时候,我已经可以任意推开某一家的门,而觉得如同自己的家一样。”

(引自《萨拉姆,新疆!》,《王蒙新疆散文小说选》,新疆青少年出版社1993年版)

3、 这两年我用的新方法做试验,6-12个月,大多数初中以上基础的人都可以用英文自由表达。

方法其实,很简单,仅仅是遵循“听、说、读、写”的顺序就可以了!

只要方法正确,就这么简单!

五、我们应该怎样正确学习呢,既快又有效?

我给大家一些建议,希望对大家又参考价值。

1、 从骨子里热爱学习英文,象王蒙先生那样为维吾尔文痴狂;

Rome was not built in one day.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

如果你想学好英文,就要有做梦都做英文梦的程度,那么恭喜你,你一定可以学好。(呵呵,我当年这个阶段,说梦话都是用英文的)

每个人都又懒惰的一面,平法的我们不可避免的。但是,伟人和凡人的区别,仅仅在于———伟人能够在最困苦的时候坚持: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的人憔悴。”

——这是痛苦的“坚持”过程,

“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最终胜利的喜悦!

我的朋友们,如果你想学好英语,那么就痛下决心吧,想学,又想偷懒,那么,我劝聪明的你,不要浪费自己宝贵的时间吧。

2、 正确的方法,真正从听开始

A good beginning is half done.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

真正从听开始,而不是仅仅每天看2、3个小时的书,来骗自己

1) 好的教材

《美国之音》的英文台的《慢速英语》(Special English),这是经历半个世纪检验的最好教材,最神奇的是它能用1500单词,将大千世界,一网打尽;

(其他,我以后,再介绍)

2) 精选一段,精听、跟读。(其余时间,只要是英文听力材料都可以不求甚解的听)。精听材料,一周换一篇。开始不要多,100词左右,跟读100遍以上,应小有成就。500遍以上,已经融入肉体,1000遍以上混入灵魂,不分中外、你我!

3、 纠正几个错误观念

1) 学习语言,需要象学习打球、骑自行车一样,是一种技能。而我们学习,千万别把他当学问来学。

我们只是要用,而不是人人都是语言学家。切忌在音标、语法、单词本身,下太大功夫深究!语言就是说和用,听说不行,读写还算在行,这种现象,我们被毒害的还不够吗?

2) 选教材,先掌握简单的。很多学英语的朋友,简单的不愿意学,其实,

这样简单的材料,你能听明白吗?如果,你能听明白,你能准确的表达吗?

根据多年经验和近几年的教学,我认为,英语应这样分级:

1、 初级:掌握1000以内的单词,无论听说,熟练无比;

2、 中级:掌握2000以内的单词,同样,听说自如;

(这个阶段,才可以加大读的比例)

3、 高级:掌握3000以上的单词,深入内心的应用,已经能用英文直接思考,没有母语的干扰。

在此基础上,增加多少单词,都不难。回想一下,我们小学毕业后,也就掌握2000多一点的字,我们提高到5000,8000难吗?

按这个标准,聪明的朋友们,你们心里,应该又一份蓝图了吧。

以上供大家参考,更多请关注:汉森英语。

转载,请注明:汉森英语。

 斯翰宾尼 商务时尚精品男装专柜打造网上男装第一品牌

 川西燕子沟

贡嘎雪山 乐途无限 神秘红石 万年冰川

不为什么的英文篇九
《为什么英文文章全都看懂了,可是题目就是做不对呢?》

为什么英文文章全都看懂了,可是题目就是做不对呢?

"You do not really understand something unless you can explain it to your grandmother" ---Albert Einstein

如果你无法将某件事情解释得让你外婆能听懂的话,那就是你并没有真正理解它。 ------爱因斯坦

不少同学跟我反映:“我觉得文章我都读懂了,就是做不对题目,怎么办?”或者是“我句子的意思看明白了,就是翻译下不了笔。”等等这样的情况。

我给他们的答复基本如下:你其实并没有看懂文章,你只是把你认识的部分单词在脑海里进行了拼凑和剪辑,得出一个似乎说得过去的意思,然后用这个“创作”出来的含义去做命题人按照作者思路出具的题目,相当于你看了另一篇模棱两可的文章来做你手上的阅读理解题目,那么题目怎么会做对呢?更为恐怖的是在对答案看中文译文时,你仍然会有非常大的错觉,似乎我理解的意思虽然不至跟译文完全相同,但是好像还是跟译文差不多的。其实还是因为你在脑海中做了“趋利避害”的选择,你把理解的局部单词意思做了最大化的处理,而对于某些细节仍然没有注意,然后大肆责怪命题老师出具的题目太过刁钻。

李笑来老师写的《人人都能用英语》一文中,笑来老师也给出了跟我想法相同的答案,现摘录如下:

“高中毕业之后,就不用再参加语文考试了。于是,很多人开始误以为自己的语言文字能力已经足够好了——殊不知那只不过是不再参加考试所以缺点不会被暴露而已。到了大学,很多人是不再参加语文考试了,可是必须参加英语考试(还是语文,只不过是外语语文),于是就开始遇到让他们极度恼火的尴尬:

为什么这文章全都看懂了,可是题目就是做不对呢?!

我教了许多年的 TOEFL 阅读。刚开始的时候也很奇怪,这些学生怎么可能在看懂文章的前提下做错这么直观的题目呢?我大约花费了两三年时间才彻底弄清楚所谓的“读懂了”其实 只不过是这些做错题目的考生的幻觉而已。

这种幻觉是如何产生的呢?我翻阅了很多英语领域之外的文献,最终在心理学文献里找到了答案。

原来,人类的大脑有一种特殊且有强大的功能,叫做“模式识别”( Pattern Recognization)。比如,我们可以在一张很多人的合影中迅速识别出某个特定的人,即便照片上的那个人可能与现在看起来很不一样(比如比现在年轻 20 岁),这样的时候,我们运用的就是模式识别能力。

人类太依赖这种能力了,乃至于模式识别还有一种模糊处理的变体,叫做“模式拼接”。 当

我们在处理零散信息的时候,会不由自主地将它们按照某种之前曾经遇到过的模式拼接起来——并且还总是以一种我们自以为有意义的模式。

有些时候,我们会下意识地使用这种功能。比如,你躺在床上,盯着天花板发呆。过一会儿,大脑的模式识别功能就开始自动启动了:天花板上原本毫无关联、毫无意义的几个斑点、纹理开始变得“有意义”起来,比如,你好像看到了一张人脸,或者别的图案什么的„„

上面一张照片,是美国 2001 年 911 恐怖袭击事件发生时现场拍摄的一张照片,后来在互联网上广泛流传。人们在双塔大厦被撞之后的漫天烟雾中看到了一张“栩栩如生”的撒旦面孔。

问题在于,如果一个人在此之前从来没有在任何地方任何时刻见到过撒旦面孔的话,那烟雾的形状再怎么像撒旦或者完全与撒旦一模一样(假设撒旦真的存在的话),此人也无论如何不可能认出来——因为他之前根本就没见过撒旦么!

合理的解释是,人们在此之前在很多地方都见过撒旦的面孔——戏剧、电影、动漫、插画等等,所以在看到原本毫无意义的烟雾形状之时,迅速调用了大脑中曾经存储过得“模式”( Pattern) ,而后用来“理解”当时所看到的东西—于是,他们“看”到了并不存在的撒 旦面孔。

这就解释了为什么那么多做错题目(实际上那些题目非常直观,只要真的读懂了文章,那题目不可能做错)的学生坚信自己读懂了文章。他们实际上根本没有读懂,他们只能读懂文章中的某些部分,而另外一些部分他们读不懂。然而,那些读懂了的部分就好像是天花板上原本无意义的斑点一样,在这些学生不知不觉启动自己的“模式拼接”能力之后,变成了貌似有意义的模式——其实是在调用这些学生过往曾经存储过的某些模式;而这些模式实际上他们正在阅读的文章的真实内容无关,甚至干脆相左。于是,他们“觉得看懂了文章”,实际上看到的却是“另外一个鬼才知道是什么的东西”,在这种情况下怎么可能做对题目?!”

笑来老师通过心理学的角度令人信服地解释了这种现象,我自己当时刚开始准备考研的时候,也经常用这种方式来做阅读。我曾经每天做10篇甚至10篇以上左右的模拟题,但是发现我的正确率总是没有一个规律性的上升,基本有的时候还是全错,对答案的时候发现其实有时候连题干都没有看懂,就这样对完答案了事,只留下了对下一篇文章的期待。如同一个绝望的赌徒,拿着宝贵的时间作为下一轮的赌注,输光以后红着眼,自己跟自己打着“天道酬勤”的鸡血,继续下一轮注定失败的赌局,而从来没有真正思考自己面临的对手到底是什么来路,从来没有真正仔细研究过对手,没有反问自己到底输在哪里?为什么会输?这样的赌局怎么也不会赢啊。

为了印证这种思维模式的真实性和破坏性,我曾经做过几次测试,都是考研真题,一人四级没有过,只看阅读理解的中文译文,选项也是中文,全中文的环境下所有阅读理解只错了一个;另一人四级水平,限定的时间也比较宽松,而且是开卷考试,可以查词典,但是发现基本上每篇还是要错1-2个以上,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差别会这么明显?

我当时的想法是:肯定是学生还是启动了自己的惯性拼接思维,在按自己的思路走,因为即使知道每个单词的具体意思,但是这些单词放在一起以后就无法按照英语语法思维理解句子的意思,而是用这些单词的中文意思作拼凑,然后就开始做题。为了印证自己的判断,我要求一个现在跟我学英语的学生做了一个小试验(此君今年已考上某985和211院校,英语一54分),不限时,让他查了concertgoer和substitute这两个单词的意思,下面是他的思路和翻译文字。

Devoted concertgoers who reply that recordings are no substitute for live performance are missing the point.(2011 考研 英语一 阅读 part1)

1.忠诚于听音乐会的人正在失去这种观点。

2.这些人反击说唱片代替现场表演。

合并得出最终译文:

忠诚于听音乐会的人反击说唱片代替现场表演的观点正在消失。

正确译文:那些回答说:“录音无法取代现场演奏”的音乐会忠实听众没有真正抓住核心问题(摘自黄皮书)。

大家看问题出在了哪里,第1步和第2步其实勉勉强强,但是至少大方向不会错,但是到了第3步,居然发现跟正确的译文完全不一致,甚至意思似乎刚好相反。

问题出在了哪里?我拿着这个译文问了他,他说:“不会码呗”。

也就是说在将两句句子合并时,他把修饰“反击说唱片代替现场表演”这个定语从句的所修饰的对象从“忠诚于听音乐会的人”强行与主语一起居然做成了“point”的定语。诚然,missing the point如果没有见过的话,确实不怎么好理解,但是问题是第1句已经把主干意思基本理解出来了,但是在合并的时候,他仍然启动了“自由拼接”功能,而无视各种成分的有序归属。强行对其他词的修饰成分进行直接,拼接成自己相对觉得相对比较舒服和满意的形状。

原文中的主干是:Devoted concertgoers are missing the point. 剩下的部分who reply that recordings are no substitute for live performance是一个定语从句中嵌套了一个简单的宾语从句,如果稍微知道一点点的语法知识:

定语一定是来修饰某个名词的,不论是前置定语还是后置定语还是定语从句,定语存在的价值就是修饰某个特定的先行词,这个先行词只能是名词或者代词。

其实任何人都可以看出这个who肯定是修饰前面的concertgoers,而且他自己也已经翻译出来了,但是在拼装的时候,他把定语从句中的先行词“concertgoers”悄然地换成了“the point”,定语从句眨眼间就成为了“the point”的定语或者是同位语。很显然他受到了“the point”的干扰,认为这个“这个观点”必有所代指,但是他没有掌握这个定语从句其实已经不可能是跟“the point”走了,它已经跟“concertgoers”结婚了,再怎么也不能先打它的主意。

同时后面他又说,虽然自己找出了主干,但是在阅读的时候,Devoted concertgoers who reply

thatrecordings are no substitute for live performance are missing the point.他把红色标记的文字连着念了过去,而无视主干的存在,把红色部分内容强行代替主语“concertgoers”,把本来毫无直接联系的内容联系在了一起,也就是说他把定语从句中的内容没有进行结构上的分析,按照感觉作了理解,recordings are no substitute for live performance @ are missing the point.稍微有点句法规则的同学应该都知道其实两个部分根本不能直接联系在一起,@之前的部分属于前面的从句,@后面的部分属于句子的主干句谓语部分,但是读着读着,recordings似乎也可以跟后面的missing the point连上来了,然后索性带着recordings后面的一起做了“point”的同位语。

因为你是不可能写出这样的句子吧:

You are my friend are handsome are nice.

为什么不能这么写,请参见本人文章《不掌握这些句法规则,学英语等于乱弹琴》 问题的初步解决方案

㈠ 找出句子主干

为什么要找句子主干,因为英文是“形意双合”的语言,句子形式上的主干要表达该句所要表达的中心意思,也就是说,找出了句子的主干,这句话你基本上看懂了80%,句子中的其它修饰语都围绕主干中的成分展开。至于什么是句子的主干,大家可以看看本人文章《不掌握这些句法规则,学英语等于乱弹琴》。

英语有着中文完全不同的写作规律,有时候甚至是非常死板,如

1、英文的主干一般只有一个谓语动词,要出现其它谓语动词,必须要动用从句形成主从复合句,或者动用连词形成并列句。

2、并列连词连接的结构如同中文的对联一样,不但形式要对称和工整,连意思也要基本相近,光是这点就能解决不少生词难题。

3、所有分词、不定式、动名词都是由相关的从句简化而来。

4、形容词和定语永远修饰某一个特定的名词和代词,介词基本上都和名词在一起,副词修饰动词、形容词和副词。

等等还有一些看似简单的规则,虽然表面上大家都知道,但是这些简单规则只要运用熟练,很多所谓的长难句都可以迎刃而解,具体看参看本人发布的其它文章。

㈡ 通过主干把握作者的态度观点

上句中即使你不认识主语concertgoers以及从句中的substitute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但是通过关系代词who肯定能知道这个先行词肯定是人,于是至少可以得出作者对于“主语concertgoers”这些人是持否定态度的,因为后面的missing明显是一个消极意义的词汇。 通过仅有的信息判断作者的好恶是阅读理解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技能。

㈢ 通过后面的文字补充理解首句内容

从上面的角度出发,至少不会发生意识形态方面的错误,这句是首句,后面作者肯定还会展开,通过简单的逻辑思维,你仍然可以通过后面的文字对本句进行补充理解,还原生词的本来面目,我们平常在阅读时就要做类似的猜词训练,在查词典和看答案之前,先认真猜猜生词的词义是阅读的必备技能,但是很可惜,绝大多数人看见一个稍微不认识的词手心就开始出冷汗,心情跌入到谷底,而不是冷静地进行分析。在一般情况下,你永远不要期望你在阅读过程中会认识所有的词,因为即使你知道某些单词的某一个意思,在语境中它完全是另外一个意思,而这个方面正是考研英语的重点考查内容。

“第二部分:阅读理解

该部分由A、B、C三节组成,考查考生理解书面英语的能力,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A节(20小题):主要考查考生理解主旨要义、具体信息、概念性含义,进行有关的判断、推理和引申,根据上下文推测生词的词义等能力。要求考生根据所提供的4篇(总长度约为1600词)文章的内容,从每题所给出的4个选项中选出最佳答案。”

--摘自《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英语(一)、英语(二)考试分析》,教育部考试中心 总结

考研英语尤其是英语一是公认的难度较大的考试,你不要期望阅读理解中的所有词汇你都认识,即使是你认识的词汇,极有可能也是熟词僻意,如何根据大部分的单词信息,掌握英文的语法框架和写作规律,大部分问题通过简单的逻辑推理都能迎刃而解。

也就是说,在考研这场赌局中,命题老师发到每个人手上的肯定是一副相对比较滥的牌,如何利用各种方法打好手上仅有的烂牌,你就是胜者。

不为什么的英文篇十
《如果无奈的你已经出国了,英文还不好怎么办?》

如果无奈的你已经出国了,英文还不好怎么办? 如果你准备出国,请看Gogo同学的文章不是文化,而是语言——为什么要把英文学好了再出国

如果你如同悲催的我,已经到了美国英文还是一团糟的话。可以花你小小时间,看下面这篇毫无技术的无赖技术帖,主要提高听说能力。如果你光想要提高阅读写作能力,这篇文章不太适合你。

先让大家了解一下我当年的英语水平⋯⋯当年为了达到有个学校托福录取线,频繁进入川大托福考场,考场那几位监考阿姨都认识我了⋯⋯对,如同电视连续剧一样,考了N多次,我永远差那一分,在第N+1次,估计是ETS怜悯,挣够了那没得到的一分。最近跟当时的录取官讲起,他说当时很担心我过来会不会因为语言就彻底跟不上进度⋯⋯

我现在说不上英文有多好,至少差不多能完全听得懂我老板,同事和我学生这老中青三代的笑话,经常也能回应一些他们很喜欢的笑话。没人会问我从哪里来了,没人会突然称赞我英语很好了。

好吧,不要废话了,开始无赖:

我从来就不是传统意义上勤奋的人,所以我从来没有那个勇气和毅力坚持做同样的事情很多很多很多遍,不管是听BBC VOA,还是看Friends或者其他美剧。对于一个吃上一顿的剩菜都觉得缺乏美感的人怎么可能认为无数遍的重复会让我体会到语言的美?至少我体会不到,所以我的策略是,跟人讲话,用实战来磨练我的水平。

所以,开始变成无赖吧,把你全身的老茧全部长到你的脸上吧,因为你需要一个炮击也伤不了你自尊心的铠甲一样的脸皮。当你由衷的散发出谦卑又无赖的味道时,我觉得你学习英语的心理建设就做好了。一下无赖的方法按简单程度排序,请从第一个开始尝试。

请不要一天24/7都跟华人混。学校里面总有对中国文化有兴趣的孩子,不管是哪里的孩子,英语说的比你好的孩子在这个时候就是好孩子。你都找到好孩子了,快点认识人家,快点用你蹩脚的英语跟人家说中国文化什么的啊。一种方法说不懂就换一种啊,再听不懂就继续换啊,千万不要never mind啊,不管怎么憋一定要把这个topic憋完啊。然后这个时候请注意,一旦别人不管听懂了你的意思给你重复一次,还是没有听懂继续瞎蒙你的意思,你一定要搞明白对方在说什么,然后牢牢记住他们的用词。多认识几个这样的好孩子,不要引起对方的疲劳,多请人家喝咖啡吃饭什么的拖住别人陪你唠嗑。在你了解了多了一点当地文化之后去多问这些特殊专有词是干嘛的,听不懂就要问,反正你的脸皮已经修炼成城墙倒拐那么厚了,反正以学英语为目的的无赖都不是耍流氓。

上课之前早一点去教室外面等着,多找几个同学聊一聊课程,课后问一问作业,顺便记几个电话号码,约大家一起出来学习。我以前就这么无耻的干过,第一学期的时候,约大家一起出来学pre-calculus(弱智弱爆了),其实就是我为了学英语,免费为大家讲题⋯⋯很受大家欢迎啊。大家永远不会一直乖乖学习的,两三道题之后就开始闲扯,一开始闲扯我就尖起耳朵专心听。好吧,我承认我这个人很八卦,听英语的同时确实听了很多八卦⋯⋯这个,回归主题,同学是很好的学习英语以及融入学生生活的渠道。

如果你跟我之前一样是在一个很小的学校,那我建议你在Office Hour去找教授,如果你听课还有问题,那你一定要去找教授。一般来说第一节课你就会知道上课听讲会不会有问题,

鉴于我就是一个无赖(好吧,我承认了),不管有没有问题我都会跑到教授面前说,我英语不好,你可不可以讲慢一点啊,你可不可以让我录音啊,你可不可以⋯⋯我的教授人都多好的,一般来说我的无耻的要求总能得到无理的满足,然后好多教授还愿意给我特别设一个时间给我讲题什么的,我一般都无耻的去,虽然经常很多问题的答案都是知道的。找些看似跟课程有关系的问题去问教授,因为教授跟学生身份不一样,说话的方式有区别,多观察教授讲课的遣词造句,绝对有助于以后你自己做presentation。

学校一般都有Counseling Service,就是心理辅导中心之类的。我觉得大家可以合理利用这个机构。我们学校的健保费(不是医疗保险,是学校的收费)包括校医院的服务和心理辅导服务,我带了一堆药,而且没那么容易生部,所以如果不去心理辅导我觉得这个钱就白交了。不能这么亏是不是。所以我每周都去找我的counselor一个小时,完全就是用英语对着树洞讲心事,还不用担心别人会知道(签署了保密协议)。会不会用英语讲述你自己内心的故事?不会就练吧,这些counselor的工作就是听你说,不管你的英语再烂他们也必须认真耐心听你说完,一般来说人好的还会教你怎么用英语说比较好。

好多人平时讲话都没有问题,但是很怕打电话,我有一个练习电话英语的无赖方法,就是接听所有打进来不管是做调查的也好,推销的也好的电话。打电话的时候请保证听清楚每一句,然后用你的话再说一遍给TA听是不是这个意思。如果没有听清楚请一定问对方很多次,问到你明白为止。最糟糕的情况就只是对方实在是无奈给你解释不清楚然后就挂电话,不要气馁,因为总有下一个⋯⋯还有一个方法就是⋯⋯好吧,我真的发现我这个人蛮无耻的⋯⋯就是去骚扰各种客服。客服的工作就是听你讲电话,所以请随心所欲的打吧,而且各色口音俱全,真是居家旅行必备。如果你英语还没有好到掌控如此多色彩缤纷五光十色的口音还要办正经事的时候,请找个靠谱的孩子陪你一起打电话吧。不然我就只能wish you the best⋯⋯

好吧还有最后一个,真的只有最后一个了,我知道我很唐僧,请再忍一忍。我有一段时间相当自闭的时候(我知道你们想象不到⋯⋯我自己都想像不到),除了consoler就不跟其他人讲话了,后来觉得不行了,这样人会崩溃的,然后我就一个人去餐厅吃饭,然后坐吧台的座位(请保证你18岁以上)。因为我是一个人,所以bartender必须跟我说话是吧,作为一个有修养的无赖我也必须正常的回应别人是吧。Fortunately,这也是对方工作的一部分,所以⋯⋯请多给小费吧⋯⋯

以上方法不光帮助童鞋们提高听说能力,增强跟当地人的沟通能力,也会让小朋友们学到更多的当地文化。希望大家英语听说能力大幅提高。You can speak better English than many Americans.

●【往下看,下一篇更精彩】●

最新成考报名

  • 立春过后什么时候鱼开口
  • 2021年立春 2021年立春是几点几分
  • 冬至吃啥 南方冬至吃什么
  • 冬至几月几日 今年冬至是几号
  • 烧碱安全救护常识
  • 国庆节高速免费几天
  • 白露与秋分
  • 请示与批复有什么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