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文档 > 知识 >

宿甘露寺翻译

成考报名   发布时间:01-28    阅读:

宿甘露寺翻译篇一
《七年级古诗文(翻译)》

绝句

南宋• 僧志南 宿甘露寺僧舍 赠刘景文 春晚二首 宋 曾公亮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 王令 古木阴中系短篷, 枕中云气千峰近,床底松声万壑哀。 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三月残花落更开, 杖藜扶我过桥东。 要看银山拍天浪,开窗放入大江来。 最是橙黄橘绿时。 小檐日日燕飞来。 赠 沾衣欲湿杏花雨, 子规夜半犹啼血, 吹面不寒杨柳风。 不信东风唤不回。 至节即事 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兰溪棹歌 浪淘沙 马臻 (唐)王建 戴叔伦(唐) 偶 题 朱熹 莫道谗言如浪深,中庭地白树栖鸦, 凉月如眉挂柳湾, 门外青山翠紫堆,幅 天街晓色瑞烟浓,莫言迁客似沙沉.只看云断越中山色镜中看。 巾终日面崔嵬。 名纸相传尽贺冬。 冷露无声湿桂花。 千淘万漉虽辛苦, 绣幕家家浑不卷, 今夜月明人尽望, 兰溪三日桃花雨, 成飞雨,不道云从底处吹尽狂沙始到金. 呼卢笑语自从容。 不知秋思落谁家? 半夜鲤鱼来上滩。 来。

鲁山山行 望江南 梦江南 咏怀古迹五首 适与野情惬,千山高复低。 温庭筠 皇甫松 杜甫 好峰随处改,幽径独行迷。 梳洗罢, 兰烬落,屏上暗红蕉。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霜落熊升树,林空鹿饮溪。 独倚望江楼。 闲梦江南梅熟日,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人家在何许,云外一声鸡。 过尽千帆皆不是, 夜船吹笛雨潇潇。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 人语驿边桥。 斜晖脉脉水悠悠。 题乌江亭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肠断白苹(pín)洲。 题都城南庄 胜败兵家事不期, 唐 崔护 包羞忍耻是男儿。

蝶恋花·花褪残红青杏小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江东子弟多才俊,

苏轼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卷土重来未可知。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

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 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

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yì)丽。朝(zhāo)服衣冠,窥(kuī)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bàng)讥于市朝(cháo)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jiàn)进;期(jī)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邹忌身高八尺多,形体容貌光艳美丽。一天早晨,邹忌穿戴好衣帽,照着镜子,对他的妻子说:“我与城北徐公比,谁更美呢?”他的妻子说:“您更美,徐公怎么比得上您呢?” 城北的徐公,是齐国的美男子。邹忌不相信自己会比徐公美,就又问他的妾:“我与徐公比,谁更美呢?”妾说:“徐公怎么比得上您呢?” 第二天,有客人从外面来,邹忌同他坐着闲聊,邹忌问他:“我与徐公比,谁更美呢?”客人说:“徐公不如您的美。” 第二天,徐公来了,邹忌仔细地看他,认为自己不如(徐公美);再照镜子看看自己,又觉得远远的不如(徐公美)。晚上躺着想这件事,说:“我的妻子认为我美,是偏爱我;妾认为我美,是害怕我;客人认为我美,是想有求于我。”

于是邹忌上朝拜见齐威王,说:“我确实知道自己不如徐公美。可是我妻子偏爱我,我的妾害怕我,我的客人想有求于我,他们都认为我比徐公美。如今齐国有方圆千里的疆土,一百二十座城池,宫中的姬妾及身边侍从没有不偏爱您的,朝中的大臣没有人不害怕您的,全国范围内的人没有不有求于您的:由此看来,大王您受蒙蔽很深了!”

齐威王说:“好!”于是就下命令:“全部官吏百姓能够当面指责我过错的人,给予上等奖赏;书面劝谏我的人,给予中等奖赏;能够在公共场所批评议论我的过失,并能传到我的耳朵里的人,给予下等奖赏。” 命令刚下达,许多大臣都来进谏,宫门前庭院内人多得像集市一样;几个月以后,不时偶尔有人来进谏;满一年以后,即使有人想进谏,也没有什么可说的了。

燕、赵、韩、魏等国听说了这件事,都到齐国来朝见齐王。这就是所谓的在朝廷上战胜别国。

(1)本文选自西汉《战国策.齐策一》,题目是后加的。《战国策》是战国时期各种史料的汇编,原作者不详,西汉刘向编订为三十三篇,反映了战国时期各国的政治、军事、外交方面的一些活动情况和社会面貌,着重记录了战国时期一些谋臣策士的言论和谋略。邹忌:《史记》作邹忌,战国时齐人,善鼓琴,有辩才。齐桓公时就任大臣,威王时为相,封于下邳(今江苏邳县西南),号成侯。后又事宣王。讽:讽喻,指下级对上级以委婉曲折的言语进行规劝。纳谏,接受规劝改正错误。纳:接受。谏(jiàn):劝说君王、尊长改正错误。

(2)修:指身高。八尺:战国时各国尺度不一,从出土文物推算,每尺约相当于今18到23公分左右不一。 这里的“一尺”等于现在的23.1厘米。

(3)形貌昳(yì)丽:容貌光艳美丽。昳:光艳。

(4)朝服衣冠:早晨穿戴好衣帽。朝:早晨。服:动词,穿戴。

(5)窥镜:照镜子。 (6)我孰与城北徐公美:我与城北徐公相比谁更美。【孰:谁,什么】。

【孰与:与…相比,哪一个…】 (7)君美甚:你美极了。 (8)及:赶上,比得上。 (9)不自信:不相信自己(比徐公美),宾语前置用法。 (10)复:又。

(11)旦日:第二天。 明日:又一天。

(12)与坐谈:与之坐谈,与客人坐下谈。介词“与”的后面省略宾语“之”。 (13)若:如

(14)孰视之:仔细地察看他。孰,通“熟”(shú),仔细,周详。之,指城北徐公。

(15)弗如远甚:远远的不如(徐公美)。

(16)暮寝而思之:夜晚躺在床上思考这件事情。暮,夜晚。寝,躺,卧。之,代词,指妻、妾、客“美我”一事。 (17)之:助词。美我:认为我美。美,赞美。

(18)私:动词,偏爱。

(19)诚:确实,实在,的确。 知:知道

(20)皆以美于徐公:都认为(我)比徐公美。以,动词,以为,认为。 于,比

(21)方千里:方圆千里之内。方:古代称面积的用语。

(22)宫妇左右:指宫中的姬妾和身边的侍从。 莫:没有。

(23)四境之内:全国范围内(的人)。

(24)王之蔽甚矣:被动句,大王受蒙蔽很厉害。蔽,受蒙蔽,这里指受蒙蔽而不能兼听。之: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实义。 甚:厉害。

(25)能面刺寡人之过者:能当面批评我的过错的人。面刺,当面指责。过,过错。者,代词,相当于“……的人”。

(26)能谤讥于市朝:能在公共场所指责议论(我的过失)。谤讥,公开议论指责,没有贬义。市朝,指众人聚集的公共场所。

(27)闻寡人之耳者:被我亲耳听到,闻,使……听到。

(28)门庭若市:宫门庭院像集市一样热闹(形容人多的样子)。

(29)时时而间进:时时,有时,不时,有时候。 间(jiàn),间或,偶然,有时候。 进:进谏。

【进谏:进言劝谏。】

(30)期(jī)年:满一年。期,满。 (31)虽欲言无可进者:即使想说也没有什么可以进谏的了。

(32)朝于齐:到齐国来朝见(齐王),这是表示尊重齐国。

(33)此所谓战胜于朝廷:这就是所谓的身居在朝廷,不必用兵,就能战胜敌国。意指国内修明政治,不必用军事力量就可以使敌国畏服。 (34)题目:①讽:比喻、暗示等方法,委婉地规劝,指下级对上级以委婉曲折的言语进行规劝。②纳:接受 ③谏:批评意见。

《曹刿论战》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 。”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鲁庄公第十年的春天,齐军准备攻打鲁国,鲁庄公将要迎战。曹刿请求拜见鲁庄公。他的同乡说:“当权的人自会谋划这件事的,你又何必参与呢?”曹刿说:“当权的人目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于是上朝拜见鲁庄公。曹刿问:“您凭借什么跟齐国作战?”鲁庄公说:“衣食这些用来养生的东西,我不敢独自占有,一定把它分给身边的人。”曹刿回答说:“这种小恩小惠不能遍及到百姓,老百姓是不会听从您的。”鲁庄公说:“祭祀用的猪,牛,羊、玉器,丝织品之类,我从来不敢(对神)虚报夸大,一定如实禀告神。”曹刿说:“这只是小信用,不能使神灵信服,神灵是不会保佑您的。”鲁庄公说:“大大小小的案件,即使不能一一明察,一定根据实情处理。”曹刿说:“这是尽了职责的一类事情,可以凭这个条件打一仗,如果作战,请允许我与您一同前去。”

鲁庄公和曹刿同坐一辆战车,在长勺和齐军作战。庄公一上阵就要击鼓进军,曹刿说:“现在不行。”齐军三次击鼓后,曹刿说:“可以击鼓进军。”齐军大败。庄公正要下令追击,曹刿说:“还不行。”下车去查看齐军的车印,又登上车手扶横木望了望齐军,然后说:“可以追击了。”于是追击齐军。

已经战胜齐国后,鲁庄公询问曹刿取胜的原因。曹刿回答说:“作战,靠的是勇气。第一次击鼓能够振作士气;第二次击鼓进军,士兵们的士气就低落了;等到第三次击鼓进军,士气就完全耗尽了。他们的士气已经衰竭而我们的士气正旺,所以打败了他们。像齐国这样的大国,难以预测它的军事行动,怕是有埋伏,我看见他们的车轮印混乱,望见战旗倒下了,所以才追击他们。”

十年春,齐师伐我,

鲁庄公十年春天,齐国军队攻打鲁国,

伐:进攻,攻打。 齐师:齐国的军队。

公将战。曹刿请见。

鲁庄公将要迎战。曹刿请求拜见鲁庄公。

将:将要。

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他的同乡说:“当权者策划这件事,你又何必参与呢?”

间:参与。 谋:谋划。

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

曹刿说:“当权者浅陋无知,不能深谋远虑。”于是就入朝拜见鲁庄公。曹刿问鲁庄公:“您凭借什么作战?”

肉食者:吃肉的人的人,此指当权者。 鄙 :浅陋无知. 乃:于是,就。 以:用,凭,靠. 远谋:深谋远虑。

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鲁庄公说:“衣食这类养生的东西,我不敢独自享用,一定把它分给身边的大臣。”

专:独自专有。 安:有“养”的意思,此指养生的东西。 衣:衣服。食:食物。

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曹刿回答说:“这些小恩小惠不能普及百姓,百姓是不会跟从您的。”

徧:同“遍”遍及,普遍。惠:恩惠。弗:不。 从:听从,跟从。

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鲁庄公说:“猪牛羊、玉器,丝织品等祭祀用品,我从不敢虚报夸大,一定对神说实话。”

牺牲,猪、牛、羊等祭品。玉,玉器;帛,丝织品。加:虚报夸大。

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曹刿回答说:“小小的信用,不能让神信任,神是不会保佑你的。”

孚:受到……信任。 福:赐福,保佑。信:信用。

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鲁庄公说:“大大小小的案件,即使不能一一察明,但一定根据实情判决。” 狱:大大小小案件。 虽:即使。 必:一定。 以:根据。 情:实情。 察:明察。

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曹刿回答说:“这是尽了本职的一类事情。可以凭借一点作战。如果作战的话,请允许我跟随您去。”

忠:本职,尽力做好本分的事。 属:类。 请:请允许。 从:跟从。可以:可;可以,以;凭借。

宿甘露寺翻译篇二
《宿甘露寺(题)》

宿甘露寺僧舍

曾公亮

枕中云气千峰近,

床底松声万壑哀。

要看银山拍天浪,

开窗放入大江来。

【注释】

①甘露僧舍:甘露寺是我国一座著名的佛寺,始建于唐文宗大和年间,在今江苏省镇江市北固山上,面对长江,相传建寺时露水适降,因而得名.

②松声万壑(hè):形容长江的波涛声像万壑松声一样。壑:山沟。

③银山拍天浪:形容波浪很大,像银山一样。

(1)诗评家说,本诗中“放入”二字显得很有气魄,你同意吗?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答:同意,她使通常的开窗欣赏景色的行为转化为拥抱江河的壮举,表现了作

者的胸襟和气魄,使整首诗的格调显得豪迈高昂。

(2)这首诗在表达技巧上很有特点,请选择其中的一点作出评论。

答:用到的技巧有:虚写,弥漫山巅的云气,直入枕中,让人觉得千峰在侧,

沉雄悲壮的松涛,就在窗下轰响,让人觉得如临万壑之中,在这里,千峰万壑都是虚写,却将读者带人了惊心动魄的艺术境界中。夸张,后两句,为了欣赏那银山般的壮观浪涛,领略那拍天而来的大江气势,索性打开窗扉,放长江如室内,这种夸张的艺术手法所造了一种豪壮之美。其余还有如寄情于景等。只要言之成理就可酌情给分。

【解说】在很多歌颂长江的作品中,这首诗的描写不同寻常。诗人夜晚投宿紧临长江的甘露寺,枕边好像萦(yíng)绕着水气云雾,耳边也响着长江的波涛声。要看银山一样的大波浪,打开窗子,惊天的波涛便迎面扑来。

宿甘露寺翻译篇三
《关河令 鉴赏及翻译 周邦彦》

关河令 周邦彦

秋阴时作渐向暝。变一庭凄冷。

秋天时晴时阴,尽管天气转晴,但暮色迅速袭来。整个庭院,都笼罩在凄冷的感觉之中了。 伫听寒声,云深无雁影。 一个人在庭院里悄然站立许久,听到的只有寒夜里秋风吹过的声音。连南飞的大雁都早无踪影,再也听不到它们飞过高高的云层所发出的鸣声。

更深人去寂静。但照壁孤灯相映。

夜色深了,人们都已散去,周遭更加凄冷寂静。只有灯光将不眠人的身影,映照在墙壁上。 酒已都醒,如何消夜永! 借酒消愁,是麻醉和打发自己的唯一办法。醉了的时候,可以忘却一切烦恼。可是寒夜将酒意驱除得一干二净。万千的惆怅和哀愁,又要乘虚而入了。哎!这漫漫长夜, 教人如何去消受呢?

唐多令 邓剡yǎn

雨过水明霞,潮回岸带沙。

傍晚,刚下过一场雨,晚霞映得水面分外明亮。潮水退下去了,岸边留下层层沙痕。 叶声寒。飞透窗纱。看横西风吹世换,更吹我,落天涯。

风吹落叶,带来寒意,而这寒意透过窗纱侵入室内,使屋子的主人感到在西风的催逼之下,季节已由夏入秋。同时,也使主人怜惜这些飘零的秋叶,将与自己一样沦落天涯。 寂寞古豪华,乌衣日又斜。说兴亡,燕入谁家?

在残破凄凉的金陵城下,古代的豪华景象消逝得无影无踪了。惨淡的夕阳,照着乌衣巷口。南宋灭亡后侥幸活下来的人,谈论着时代的又一次更替,慨叹又有多少人家破人亡,竟使年年飞来的燕子,找不到栖身之处了。 剪裁和改写了唐人刘禹锡的有名诗篇:“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朱雀桥、乌衣巷都是金陵城里的地名,是晋代大贵族王家、谢家世代聚居的地方。随着王朝的变迁,这些原先声势显赫的大族,相继败亡。寄居在这里的燕子年年飞来寻找原地筑巢,可是房子的主人早已不再是王、谢大族,而是寻常百姓了。邓剡写这首词时,正在南宋亡后的金陵,所以很自然地借用这首唐诗的意境,比喻南宋的覆亡。 惟有南来无数雁,和明月,宿芦花。

秋季来临,燕子都飞走了,只剩下南来的无数大雁,在明月的辉映下,露宿在芦花之中。

水调歌头

多景楼

江左占形胜(地理位置优越,地势险要。险要之地,山川壮美之地),最数古徐州。连山如画,佳处缥缈著危楼。鼓角临风悲壮,烽火连空明灭,往事忆孙刘。千里曜yào戈甲,万灶宿貔貅(pí xiū比喻骁勇的部队, 多连用以比喻勇猛的战士。)

露沾草,风落木,岁方秋。使君宏放(宏伟旷达),谈笑洗尽古今愁。不见襄阳登览,磨灭(折磨)游人无数,遗恨黯难收。叔子(羊祜,字叔子)独千载,名与汉江流。

陆游三十九岁,任镇江府通判。多影楼在镇江北固山上甘露寺内。北固下滨大江,三面环水,登楼遥望,淮南草木,历历可数。这年十月初,陆游陪同知镇江府事方滋登楼游宴时,内心感叹而写下此词赋。

镜头由大到小,由远到近,最后大特写点题。选择滚滚长江、莽莽群山入画,衬出烟云缥缈、似有若无,矗立着的一座高楼,摄山川之魄,为斯楼之骨,就使这“危楼”有了气象,有了精神。姜夔《扬州慢》“淮左名都,竹西佳处”开篇,同样步步推近,但情韵气象两者完全不同。陆词起则苍莽横空,气象森严;姜则指点名胜,用笔从容平缓。这是由于两位词人各自不同的思想感情决定的。姜词一味低徊,纯乎黍离之悲,故发端纾缓;陆则寄意恢复,于悲壮中蓄雄健之气。他勾勒眼前江山,意在引出历史上的风流人物,故起则昂扬,承则慷慨,带起“鼓角”一层五句,追忆三国时代孙、刘合兵共破强曹的往事。烽火明灭,戈甲耀眼,军幕星罗,而以“连空”、“万灶”皴染,骤视之如在耳目之前,画面雄浑辽阔。加上鼓角随风,悲凉肃杀,更为这辽阔画面配音刷色,与上一层的滚滚长江、莽莽群山互相呼应衬托,江山人物,相得益彰。这样,给人的感受就绝不是低徊于历史的风雨中,而是激起图强自振的勇气,横戈跃马的豪情。情景浑然一体,一派豪壮。

孙刘已杳,天地悠悠,登台浩歌,难免怆然泣下,露草风枝,绘出秋容惨淡,情绪稍转低沉。 “使君”两句又重新振起,展开当前俊彦登楼、宾主谈笑的场面,敷色再变明丽。“古今愁”启下结上。当前可愁之事实在是太多了。前一年张浚北伐,兵溃符离,宋廷从此不敢言兵。孝宗侈谈恢复,实则输币乞和,靦颜事金。“日者虽尝诏以缟素出师,而玉帛之使未尝不蹑其后”。眼下自己又被逐出临安,到镇江去做通判,去君愈远,一片谋国之忠,永无以自达于庙堂之上。君国身世之愁,纷至沓来,故重言之曰“古今愁”。但志士的心,并没有因此而灰心。事实上,山东、淮北来归者道路相望;金兵犯淮,淮之民渡江归宋有数十万,可见民心是可以挽回的,国事也是可以解决的。因此,虽烽烟未息,知府方滋就携群僚登楼谈笑风生。他的这种乐观情绪,洗尽了词人心中的万千忧愁。这一层包孕的感情非常复杂,色彩声情,错综而富有层次,于苍凉中见明快,在飞扬外寄深沉。最后一层,用西晋大将羊祜hù(字点子)镇守襄阳,登临兴悲故事,以古况今,前三句抒发自己壮志难酬,抑压不平的心情。所云“襄阳遗恨”即是指羊祜志在灭吴而在生时未能亲手克敌完成此大业的遗恨。借羊祜劝勉方滋,希望他能象羊祜那样,为渡江北伐作好部署,建万世之奇勋,垂令名于千载,寄予一片希望。

一时兴会,寓千古兴亡,容量特大,寄慨遥深,后来,张孝祥书而刻之于崖石

宿甘露寺翻译篇四
《高三英语》

银川一中2012届高三年级第一次月考

语文试题

第I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9分 每小题3分)

每年农历7月初7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七夕”,即中国传统的情人节。媒体给予了相当热情的关注,商家也借此推出种种“情侣消费”,回归传统的热潮似乎在传统节日上找到了“灵魂附体”的感觉,人们也似乎感到了传统复苏的力量。然而,这是否就意味着传统文化的兴盛?事情恐怕不是那么简单。

人们对传统节日的重视,是近年来“传统文化热”的一个表现。和读经、穿汉服、讲国学、祭祖先等行为一样,过传统节日所涉及的核心问题,就是如何在现代社会中保存、延续和弘扬传统文化。尤其在全球化浪潮冲击之下,“我们是谁”的困惑越来越多,而答案的寻找离不开回归传统。虽然,在近代以来的整个现代化进程中,传统文化命运多舛——既被当作封建社会的“余孽”而遭排斥,也被认作旧时代的“象征”而受清算。但是,传统文化作为人们确立自我定位和民族认同的资源,它的生命力和影响力并不会轻易消散。因而,当下对传统节日的倡导,重点不在于恢复一些旧有的仪式,而在于发现其中蕴涵的价值观念、道德情操和审美情趣等可以塑造思维、行为模式和确定身份的“基因”。正如人们所言,通过具体的传统文化形式去宣扬其内在精神,这是文化上的自信和自觉。

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都内含有一种尊重传统文化的心态。这不仅意味着人们对传统文化应有较好的认知和理解,而且必须承担起一定的责任。然而,现实中很多人把对某些具体文化形式的粗俗模仿当作尊重,甚至以尊重为名行谋利之实,破坏性极大。这几年,我们可以发现这样一种怪象:一方面,一些地方或是大兴祭祀活动,或是争夺历史文化名人、神话传说的“产权”,传统文化热得“一塌糊涂”;另一方面,历史文化遗产却频遭破坏,悲剧一次次上演。一边是煞有其事的“保护”,一边是毫无顾忌的破坏,传统文化在利益图谋和责任缺失的夹击下,处境并不令人乐观。此外,传统文化热带来的商机也可能使文化活动变成商业秀,成为商家包装的“文化快餐”,非但不能起到滋养的作用,反而坏了人们的胃口。因而,传统文化由冷到热,固然有可喜之处,但里面的陷阱也着实不少。如果没有纯正的尊重和弘扬传统文化的态度,结果可能适得其反。

通过“七夕”之类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转化历史文化传统,使之适合于现代人的生活方式,这是传承传统文化的必要途径。这个过程不是一味呼吁回归传统或者抵御外来影响就能实现的,而恰恰是考验人们智慧和耐心的地方。

1.下列表述属于“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的一项是 ( )

A.很多人把对某些具体文化形式的粗俗模仿当作尊重,甚至以尊重为名行谋利

之实,破坏性极大。

B.一些地方或是大兴祭祀活动,或是争夺历史文化名人、神话传说的“产权”,

传统文化热得“一塌糊涂”。

C.应有尊重传统文化的心态。人们对传统文化不仅应有较好的认知和理解,还

必须承担起一定的责任。

D.传统文化可图谋利益,传统文化热带来的商机使文化活动变成商业秀,成为

商家包装的“文化快餐”。

2.以下不属于“人们对传统节日的重视”原因的一项是 ( )

A.在全球化浪潮冲击之下,“我们是谁”的困惑越来越多,而答案的寻找离不开回

归传统。

B.传统文化作为确立自我定位和民族认同的资源,其生命力和影响力不会轻易

消散。

C.是近年来“传统文化热”的一个表现,这和媒体给予的热情关注和商家的包

装有关。

D.在近代以来的现代化进程中,传统文化命运多舛,曾被认作旧时代的“象征”

受清算。

3.下列对“灵魂附体”一词的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 )

A.回归传统的热潮在传统节日上找到了传统复苏的力量,通过具体的传统文化

形式去宣扬其内在精神。

B.发现了传统文化中蕴涵的价值观念、道德情操和审美情趣等可以塑造思维、

行为模式和确定身份的“基

因”。

C.和读经、穿汉服、讲国学、祭祖先等行为一样,实现了在现代社会中保存、

延续和弘扬传统文化。

D.通过“七夕”之类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转化历史文化传统,使之适合于现

代人的生活方式。

二、古诗文阅读。(39分)

(一)文言文阅读(2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6题。(每小题3分)

卖酒者传

魏禧

万安县有卖酒者,以善酿致富。平生不欺人,或遣童婢沽,必问:“汝能饮酒否?”或倾跌破瓶缶,辄家取瓶,更注酒,使持以归。由是远近称长者。

里中有数聚饮平事①不得决者,相对咨嗟。卖酒者问曰:“诸君何为数聚饮相咨嗟也?”聚饮者曰:“吾侪保甲贷乙金,甲逾期不肯偿,将讼。讼则破家,事连吾侪,数姓人不得休矣!”卖酒者曰:“几何数?”曰:“子母②四百金。”卖酒者曰:“何忧为?”立出四百金偿之,不责券③。

客有橐重资于途,甚雪,不能行。闻卖酒者长者,趋寄宿。雪连日,卖酒者日呼客同博,以赢钱买酒肉相饮啖。客多负,私怏怏曰:“卖酒者乃不长者耶?然吾已负,且大饮啖,酬吾金也。”雪霁,客偿博所负,行。卖酒者笑曰:“主人乃取客钱买酒肉耶?天寒甚,不名博,客将不肯大饮啖。”尽取所偿负还之。

术者谈五行④,决卖酒者宜死。将及期,臵酒,召所买田宅主毕至,曰:“吾往买若田宅,若中心愿之乎?价毋亏乎?”欲赎者视券,价不足者,追偿以金。又召诸子贷者曰:“汝贷金若干,子母若干矣。”能偿者捐其息,贫者立券还之,曰:“毋使我子孙患苦汝也!”及期,卖酒者大会戚友,沐棺更衣待死。卖酒者颜色阳阳如平时,戚友相候视,至夜分,乃散去。其后,卖酒者活更七年。

魏子曰:吾闻卖酒者好博,无事则与其三子终日博,喧争无家人礼。或问之,曰:“儿辈嬉,否则博他人家,败吾产矣。”嗟乎!卖酒者匪唯长者,抑亦智士哉!

(选自《魏叔子文集》,有删改)

【注】①平事:评议事情。②子母:利息和本金。③责券:求取借据。

④谈五行:以五行之术测算命运。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诸君何为数聚饮相咨嗟也 数:多次,屡次

B.事连吾侪 吾侪:我辈

C.能偿者捐其息 捐:舍弃

D.贫者立券还之 立:订立

5.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都表现卖酒者乐善好施的一组是 ( )

①辄家取瓶,更注酒,使持以归 ②吾侪保甲贷乙金

③立出四百金偿之,不责券 ④且大饮啖,酬吾金也

⑤尽取所偿负还之 ⑥置酒,召所买田宅主毕至

A.①③④ B.②⑤⑥ C.①③⑤ D.②④⑥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卖酒者凭借精湛的酿酒技术而致富,做生意时诚信厚道、热心助人,他的良

好品格赢得了人们的广泛尊敬。

B.在酒店聚饮的乡里数姓人家,为甲、乙二人的借贷官司所牵连,卖酒者急人

所急,为乡亲仗义疏财,慷慨解囊。

C.在术者断决的死期将至之时,卖酒者神情自若地处理自己的后事,他尽量让

利于债务人,使他们将来免受债务困扰,表现了良好的德行风范和心理素质。

D.本文构思新颖,不落俗套,作者没有着力叙述卖酒者如何经营谋生,发家致

富,而是突出写他为人排忧解难,以表现他慷慨助人,乐善好施的长者风范。

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6分)

(1)天寒甚,不名博,客将不肯大饮啖。

(2)卖酒者大会戚友,沐棺更衣待死。

(3)卖酒者匪唯长者,抑亦智士哉!

《先秦诸子选读》课内翻译

(4)牺牲既成,粢盛既洁,祭祀以时,然而旱干水溢,则变置社稷。

(《孟子·尽心下》)

(5)臣则尝能斫之。虽然,臣之质死久矣!自夫子之死也,吾无以为

质矣,吾无与言之矣!(《庄子·徐五鬼》)

(二)诗歌阅读(8分)

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8-9题。

宿甘露寺

曾公亮

枕中云气千峰近,床底松声万壑哀。

要看银山拍天浪,开窗放入大江来。

注:甘露寺是我国一座著名的佛寺,始建于三国吴时,在江苏省镇江市

北固山上,面对长江,相传建寺时露水适降,因而得名。

8.这首诗描绘了怎样的情景,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怀?请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

9.这首诗在表达技巧的运用上很有特色,请结合具体诗句谈谈你感受最深的一

点。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 , ,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

(诸葛亮《前出师表》)

(2)故木受绳则直, ,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荀况《劝学》)

(3) ,受上赏; ,受中赏; ,受下赏。 (《战国

策•邹忌讽齐王纳谏》)

乙 选考题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第(1)-(4)题。

转身

李汉荣

①一转身,那个动人的身影就不见了。在人海里,想再次打捞到她,再次与她相遇,哪怕匆匆一瞬,都是不可能了。

②在都市、在广场、在车站、在机场、在大街、在超市、在乡野、在人流聚散的地方,我曾经有这种感受:转身,就是永别。

宿甘露寺翻译篇五
《宿甘露寺僧舍 张予立》

宿甘露寺翻译篇六
《宿甘露寺僧舍(曾》

宿甘露寺翻译篇七
《2013-2014年度第一学期高二16周月考(含 答案)》

2013-2014年度第一学期第16周月考

高二语文试卷

一、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

A.粘贴 玷污 砧板 拈轻怕重 如坐针毡 .....

zhān diàn zhēn niān zhān

B.悲怆 寒伧 创伤 沧海桑田 踉踉跄跄 ......

Chuàng chen chuāng cāng qiàng

C.禅让 蝉联 忌惮 箪食壶浆 殚精竭虑 .....

Shàn chán dàn dān dān

D.对峙 坚持 侍奉 诗词歌赋 恃才傲物 .....

Zhì chí shì shī shì

2.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高考越考越细,为迎合高考,一部分教师也越教

越碎,其后果是肢解一篇完整的美文。长此以往,学生自然目无全牛,见一斑而不见全豹。 ....

比喻技术娴熟到了得心应手的境地。易误作“缺 乏整体观念”

B.巴南区,丰富多彩的文化建设异彩纷呈,巴南人

们甚至把“下里巴人”山歌唱到了央视大舞台。 ....

原指战国时代楚国民间流行的一种歌曲。后通常 比喻通俗的文学艺术。

C.山西省忻州市宁武县薛家洼乡乡长弓春祥和乡党

委书记张宏皋,在自己的“地盘”上被人打了,身处舆论漩涡的他们却不愿声张,并对整个事件的前因后果讳莫如深。 ....

原指事件重大,讳而不言。后指把事情真相隐瞒得很深。

D.事情已经过去了,希望你能从中吸取经验,或许是“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呢。 .........

原指在某处先有所失,在另一处终有所得。后喻 在某一面有所失败,但在另一面有所成就。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在常规能源中,水电的优越性无可比拟,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再生能源。

“水电的优越性”与“再生能源”主宾搭配不当;

B.经典的魅力在于经典作品以经典的方式触及、表 达和思考了人类生存的基本问题,不仅指向现实, 也指向未来。

语序不当,应为“触及、思考和表达”;

C.栖息地的缩减以及遍布亚洲的偷猎行为,使得野生虎的数量急剧减少,将来老虎能否在大自然中继续

生存取决于人类的实际行动。

D.寒流侵入我国的路径,不是每次都一样的,这要看北极地带和西伯利亚的冷空气哪一部分气压最高,哪一部分气压最低所决定的。

句式杂糅,删去“所决定的”或删去“要看”后改“是由”。

4.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 ...

①这种同质化为企业之间的竞争甚至企业内部的竞争埋下了隐患。

②以西餐和中餐为例,麦当劳里的汉堡包,在世界不同国家,口味一定是一致的。

③而中餐菜式很少有告诉你每种配料放多少,同样 的材料,不同的厨师做出来的口味可谓天壤之别。 ④国学是应对复杂性和偶然性的智慧。

⑤这种差异化不仅形成了企业的竞争优势,同时大大避免了企业之间的恶性竞争。

⑥西学是应对简单性和必然性的智慧。

A.⑥②①④③⑤ B.⑥④②①③⑤

C.④⑥②⑤③① D.④③⑤⑥②①

B【按照由整体到局部的逻辑顺序排列。观察语段, 发现“以西餐和中餐为例”是关键,结构明显是总分 式。⑥④为总说,②①一组,谈西学同质化对企业的 影响,③⑤一组,谈国学差异化对企业的影响。】

二、本大题6小题,共3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小题。 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响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

文惠君曰:“嘻,善哉!技盖至此乎?”

庖丁释刀对曰:“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依乎天理,批大郤,导大窾,因其固然,技

宿甘露寺翻译篇八
《高二语文上期末四校联考试卷》

高二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四校联考试卷

本试卷分两部分,共8页,满分为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

1. 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班级、姓名、学号分别填写在答题卷和作

文纸的相应位置上。

2.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不能答在问卷上,必须写在答题卷的各题目指定

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

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3.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卷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本答题卷和作文纸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 阅读鉴赏(共76分)

一、古诗文阅读鉴赏(共40分)

(一)古诗文默写(8分)

1.补写出下列古诗文中空缺的部分。(每组只选1小题,共可选4小题。8分) ,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陶渊明《归园田居》)

(1 , 。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 。(陆游《书愤》)

(2)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 。(杜牧《题乌江亭》)

① 但以刘 , ,人命危浅,朝不虑夕。(李密《陈情表》)

(3② 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而人之所罕至焉, 。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①予独爱莲之 , ,种通外直,不蔓不枝。

(周敦颐《爱莲说》)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 。

(孔子《论语·述而》)

(二)古诗阅读(9分)

阅读下面一首古诗,完成2-3题。

宿甘露寺僧舍 (宋) 曾公亮

枕中云气千峰近,床底松声万壑哀。要看银海拍天浪,开窗放入大江来。

1.前人评价这首诗中“放入”一词最显气魄,你同意吗?请作简要分析。(3分)

答:

2.这首诗在表达技巧的运用上很有特色,请就你感受最深的一点作出评价。(6分)

答:

(三)文言文阅读(23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4-5题

„„沛公曰:“君安与项伯有故?”张良曰:“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今事有急,故幸来

告良。”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良曰:“长于臣。”沛公曰:“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张良出,要项伯。项伯即入见沛公。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曰:“吾入关,秋豪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

也。”项伯许诺,谓沛公曰:“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沛公曰:“诺。”于是项伯复夜去,至军中,具

以沛公言报项王,因言曰:“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不如因善遇之。”

项王许诺。

4.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君安与项伯有故 安:怎么 B.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谢:感谢 ..

C.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倍:通“背”,背叛 D.臣活之 活:使„„活命 ..

5.把文中划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3分)

(2)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赵绰)每有奏谳,正色侃然,上嘉之,渐见亲重。上以盗贼不禁,将重其法。绰进谏曰:“陛.下行尧、舜之道,多存宽宥。况律者天下之大信,其可失乎!”上欣然纳之,因谓绰曰:“若更有闻见,宜..

数陈之也。”迁大理少卿,故 陈 将 萧 摩 诃 其 子 世 略 在 江 南 作 乱 摩 诃 当 从 坐 上 曰 世

夺,欲绰去而赦之,固命绰退食。绰曰:“臣奏狱未决,不敢退朝。”上曰:“大理其为朕特赦摩诃也。”因.....

命左右释之。

(节选自《隋书·赵绰传》)

6.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上嘉之,渐见亲重 重:器重 B. 多存宽宥 宥:饶恕 ..

C.绰固谏不可,上不能夺 夺:勉强 D. 臣奏狱未决 狱:案件 .

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①上欣然纳之 ②有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 ..

B.①欲绰去而赦之,固命绰退食 ②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

C.①大理其为朕特赦摩诃也 ②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 ..

D.①因命左右释之 ②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 ..

8.把文段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上以盗贼不禁,将重其法。(3分)

译文:

(2)况律者天下之大信,其可失乎!3分)

译文:

9.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用斜断句。(2分)

故 陈 将 萧 摩 诃 其 子 世 略 在 江 南 作 乱 摩 诃 当 从 坐 上 曰 世 略 年 未

二 十 亦 何 能 为 以 其 名 将 之 子 为 人 所 逼 耳 因 赦 摩 诃

二、现代文阅读鉴赏(36分)

㈠文学作品阅读(18分)

阳光照得最多的地方 徐迅

①那是一块阳光照得最多的地方。冬天,父亲还坐在那里。低矮的屋檐,背后是红砖土墙。黑灰色的

瓦片垂着耳朵,仿佛倾听着什么。父亲通常一个人不会说什么,只是静静地沐浴着阳光,取暖。

②一个人是会老的。皱纹宛如屋檐上生满绿锈的青苔,上面摇曳着荒草。老人头发花白,牙齿脱落,

身边斜靠着一根锃亮的竹拐杖。那样子像是一部接近尾声的黑白电影里的旧镜头。阳光不老,新鲜的光束

里尽情跳跃着生命的尘埃。但父亲不见了。如今,阳光照得最多的地方空落落的,如我空落落的心。泪水

爬出我的眼帘,阳光使它格外的晶莹,如针芒般的阳光深深刺伤着我。阳光无影无踪地裹走了父亲,又依

然照亮那里,如泻地的一摊水银,成为我面前不会消逝的最坚硬的事物之一。

③“来!晒晒太阳!”在乡村,尤其是冬天,阳光照得最多的地方,窝聚的老人们也最多。冬天里,

阳光以一种最温暖、最明亮的姿态涂抹大地。树上尚没有凋零的叶片,通体金黄,兴奋得直打哆嗦。地上,

一条狗蜷缩在阳光的被窝里,懒洋洋地,像一只泄了气的皮球或是让太阳烤干的牛粪。老人们开始在阳光

里打捞着明灭的往事,交头接耳:谁家的猪养得最肥,谁家今年的收成很好,谁家的闺女腊月里要出嫁,

谁家的小子又有出息了„„他们大口大口饱食着阳光的盛宴,咀嚼阳光,毕毕剥剥,满嘴流油。通常,他

们都以为这儿是离太阳最近的地方,是人间的天堂。他们的笑声、叹息声、诉说声像是无数把叮当当的小

郎锤,把阳光敲成了金子般的碎片,然后乐呵呵地捂在怀里,俨然一个个财主佬。

④我想父亲,包括一些老人们,在他们的人生的暮年喜欢坐在阳光照得最多的地方,太阳底下倾诉,

肯定隐藏着某种心灵的秘密:一定是额头皱纹里隐逸着的生命的苦涩需要在阳光下抚慰;内心经历太多,

那阳光照耀不到的地方或许往事已经堆积得发霉,必须在阳光下曝晒一番;抑或身上流动缓慢的血液必须

与阳光勾兑与打通,才会使他们更加舒展、坦荡、明媚。也可能他们想得更远,无边无际的黑正在向他们

拥来,他们得赶紧拾掇起一些太阳的金枝,燃烧生命„„因为,不仅一颗晦涩的心需要阳光的照耀;一颗

纯净的心,也同样需要阳光的映照。最后,阳光收拾走了许多谜底,父亲肉体生命的消逝正如阳光的消逝

一样。

⑤“为了看看阳光,我来到世上。”这是一位俄罗斯诗人的诗句。写这诗的巴尔蒙特这时仿佛就象一

个婴儿,在春天里降生时一睁眼,就看到了温煦的阳光。他身上泛着金黄的绒毛。的确,阳光可以渗透所

有的语言,但无法谛听;阳光像一块黄金可以让人贪婪地攫取,但无法永远占有;阳光像一朵鲜艳的花朵,

却无法为一个人永远开放。剩下的你只有看看的份了!阳光照耀的日子,生活明净得一览无余,纤毫毕现;

阳光进入土地所有事物的内部,使其发酵、膨胀、疯狂和生长。这些人们都可以看到,因此也体会出阳光

本身充满的慈祥、温暖、仁爱和平静。果然,在阳光照得最多的地方,又少了一张熟悉的面孔,又多了一张陌生而嘶哑的喉咙。那陌生的嘴角牵动乡村的最后一缕阳光,仿佛是在向阳光做着永别。我想,一个阳光铺就的舞台,父亲和他的乡亲裁剪着一块阳光的绸缎,然后紧紧地包裹住自己,就幸福地睡去了。

⑥但丁说:“我曾去过那阳光最多的地方,看到了回到人间的人无法也无力重述的事物。”(《神曲·天

堂》)仅仅默念着这一句,我的心绪在阳光下就显得一派苍茫。

(摘自《福建文学》2003年第2期)

10.下面对文章的评述,正确的两项是( )(6分)

A.老人们喜欢聚在阳光最多的地方,打捞明灭的往事,交头接耳拉家常,反映了老人们的晚年生活无聊

寂寞。

B.本文语言表达感情充沛,大量比喻句的运用,使得全文读来如一条叮咚流淌的清溪,滋润着人们的心

田。

C.作者写父亲去世后的失落感,写又少了一张熟悉的面孔,写仿佛是在向阳光做着永别。在字里行间表

露出对生命的无奈。

D.本文以朴素的语言,真实的情感细腻而又生动地抒写了对父亲、对故乡的深刻思念,就像那阳光一样

挥之不去。阳光照得愈多,亲情乡情愈是浓烈。

E.文中写一条狗蜷缩在阳光的被窝里,懒洋洋地,像一只泄了气的皮球或是让太阳烤干的牛粪。作者写

狗舒服自在的神态,是为了烘托老人们幸福陶然的心境。

F.温煦的阳光充满暖意,进入土地所有事物的内部,使其发酵、膨胀、疯狂和生长。正因为如此,在作

者笔下对阳光充满了虔诚和膜拜的敬意。

11.父亲和老人们为什么喜欢坐在阳光照得最多的地方?请分别列出3条理由。(每条不超过15字)(6

分)

12.请分析第⑤段划线句的表达作用。(4分)

13.最后一段作者引用但丁的话,用意何在?(2分)

㈡实用文阅读(18分)

他将垃圾变成了艺术品

2005年12月20日,美国最大的博物馆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将举办“罗森博格艺术生涯回顾展”,

这将是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波普艺术大师罗伯特·罗森博格的作品展。

罗森博格是20世纪全球最有影响的艺术家之一,世界各大博物馆基本上都藏有他的作品。在上世纪

五六十年代,罗森博格是美国现代艺术的旗帜性人物,他把捡来的垃圾变成艺术品,完全颠覆了人们对艺

术的认识,从而掀起了一场艺术革命。

罗森博格称他的艺术是“综合绘画”。在纽约市中心曼哈顿,每星期要扔掉上百吨废品,而罗森博格

认为,任何废物都可作为艺术素材:硬纸板、沥青、警察用的栅栏、一只鸟的标本、一把破伞、一面挂镜、

弄脏了的明信片、空罐头、自行车轮、石头„„这些废物被重新胶合在画面上,再施以各种颜色,有的尺

寸很大,可构成立体雕塑。除了剪贴、拼接等手段外,还可描绘、喷漆、挥洒颜料、任意装配„„他的目

的是要打破传统的绘画、雕塑与工艺的界限,把日常生活中最平凡的东西,甚至废物与垃圾也当作素材而

加以利用。

80岁的罗森博格对《纽约时报》记者说,当上世纪50年代他的“综合绘画”第一次出现在大众的面

前时,当时的艺术评论家都称之为“垃圾”,“但大众却始终站在我这一边,几十年来人们一直喜欢我的

宿甘露寺翻译篇九
《七年级下册每周一诗(详版)》

七年级下册每周一诗

(1)春寒 (宋)陈与义

二月巴陵①日日风,春寒未了怯园公②。 海棠不惜胭脂色③,独立漾漾④

细雨中。

【注释】①巴陵:今湖南岳阳市。②园公:作者借居在很小的一个园子, 自

号为园公。③海棠:花名。胭脂色:化了妆后的样子。④漾漾:下小雨的样

子。

【翻译】 早春二月,大地上已经是新花嫩叶装点着春光了。这时候,人们

所希望的是风和日丽,蜂蝶纷纷,把春光点缀得更加浓郁。可是事情常常不

如人意, 如果寒潮夹着风雨侵袭来了,就会发生“倒春寒”,这些花儿叶儿

就要遭受摧残。

【作者】陈与义(一○九○——一一三八)在北宋“靖康之难”中避兵到了

巴陵(今湖南岳阳),借居在一个小园里,自号“园公”。他在花园里守护和

培育花木,在料峭春寒之中,不免忧心仲仲(chōng),关心着百花的命运。

【赏析】“二月巴陵”,指明了地点和时间。“日日风”,可见春寒的持续。说

“风”也包括了“雨”,为了文字上使用的方便,把风雨两字拆开来,这里

和第四句互相照应。在风雨不断地侵凌下,已经开放了的花朵就会飘零,未

曾开放的蓓蕾也不会吐蕊,春光就萧索了。这种没完没了的坏天气,对春天

的新花嫩叶来说,是一场灾难。“了”,完结。“怯”,害怕。“怯园公” 是倒

装句法,就是“使园公担惊害怕”的意思。下面,笔锋一转,写出一个振奋

人心的情景来了,不料在这非常恶劣的天气中,海棠花居然冒寒在风雨中开

放,表现出大无畏的精神,足见天地之间的生机是扼杀不了的。海棠, 在

唐宋以来一直被认为是一种名花。因为它非常娇嫩,有人用它来形容女性的

娇柔,所以诗人对鲜红的花朵是用“胭脂色”来形容。这样的花枝,受得了

寒凤冷雨的侵凌吗?不能不令人担心。可是,在雨昏云暗的景色中,却看到

海棠花挺身独立,虽然寂寞,但也昂扬,自己的“胭脂色”会被冲刷掉, 也

毫不可惜。这两句诗中所流露的心情,是惊讶和喜悦! 草木是没有情感的。

它的开花,并不受任何思想的支配,只能由诗人赋与它感情,认为此时此地

冒寒开放,表现了一种刚健挺拨,不惜自我牺牲的精神。于是,在“蒙蒙细

雨中”“独立”无知的草木也人格化了!这两句把海棠刻画得生气勃勃,正

是表达了诗人自己的情怀。 “靖康之难”,对宋朝统治下的汉族人民,当时

的确是遭到了天崩地塌的大变动。陈与义在流离奔走之中,有着凄凉慷慨的

情怀。他的某些诗篇热情歌颂了民族反侵略战争。这首诗虽然是写的雨中的

自然景色,也同样反映了时代的战斗气息。

(2)宿甘露寺僧舍 (宋)曾公亮

枕中云气千峰近,床底松声万壑(h大江来。

【注释】

① 甘露僧舍:甘露寺。在今江苏镇江北固山上,下临长江。

② 松声万壑(hè):形容长江的波涛声像万壑松声一样。壑:山谷,

山沟。

③ 银山拍天浪:形容波浪很大,像银山一样。

【译文】

云雾弥漫在枕边,山峰环绕在近旁。 躺在床上倾听松涛阵阵,无数山

谷像在呼啸哀歌。

如果要看冲天巨浪拍起。只要一打开窗子,那汹涌奔腾的江水就会滚滚扑来。

[1]

【作品鉴赏】

甘露寺居山临江,林木苍翠,风景秀丽,是镇江的一大名胜。诗人不写

甘露寺的白日美景,而用工细的笔触,描绘出一幅空阔奇妙的江南夜色图,

写出了江水的壮观和甘露寺的险要。首句写山峰的云气,次句写山谷的松声,

末两句写长江的风采。一句诗一个画面,全诗浑成合美。诗中有画,景中有

情。

第一句从所感之气着墨。诗人自繁华的京城来到幽僻的古寺,这里没有

九酝八珍、华屋锦被,只有粗茶淡饭、陋室布衾。骤然变化了的环境,他不

适应,难以入眠。夜深了,天凉了。山间的雾气袭进屋来,如轻纱,似薄绡,

缥缥缈缈,遮掩了层峦迭嶂。

第二句从所闻之声下笔,写山寺下面,深谷纵横,苍松郁郁;晚风吹来,

松涛阵阵,如哀如怨,如泣如诉。“枕中”“床底”,点明诗人已经就寝,紧

扣诗题“宿”字。“万壑哀”,语出杜甫《诸将五首》之五:“巫峡清秋万壑

哀”。曾公亮诗中的这一“哀”字,恰切地摹写了风吹松林所发出的低沉悲

壮的声音。用“千”写“峰”,用“万”写“壑”,极尽形容,从纵向描写北

固山奇险变幻、充满生机的景象。这两句写近景,对仗工稳,用笔细腻,文

字跌宕生姿。

三、四句写远景。诗人来到甘露寺原是为了住宿歇息的,可寺外千山万

壑的松涛声和不尽江流的喧哗声,搅扰着他,辗转反侧,不能安眠。诗人情

绪激动了,索性披衣起床,打开窗户,迎风伫立,凭栏远眺。天空没有月色

星光,地上熄了万家灯火。周围的一切都被黑暗吞噬,看不见山,看不见树,

也看不见远处的城廓。只有横躺在北固山下的长江,这条水的巨龙,力的怪

神在没日没夜、无休无止地掀起惊天的狂澜,发出动地的长吟,不甘沉默,

永无睡意。诗人虽然看不清,但能想象出它那汹涌澎湃的壮阔气象。于是掉

转诗笔,将描写对象由千峰、万壑转向长江、巨浪,开拓出一个奇丽广阔的

新境界。“银山拍天浪”是写得很精彩的景语,气势警拔,形象生动,层层

修饰,词约义丰。“银山”从色、形、质等多方面细致入微地刻画波涛的光

彩、巨大以及沉重感。“拍天”则状波峰的突兀和高峻,使人感到惊心动魄,

惶惶不安。不用“玉山”而写“银山”,用词是雕琢的。银是仅次于金的贵

重金属,色白而灿烂。用鲜亮的词把平凡的波涛写得十分美好,格外显豁,

寄寓着诗人高洁的情怀。“开窗放入大江来”,从横向展现了长江挟风劫雷奔

腾而来的雄姿壮采。“放入”可说是再平常不过的词了,“开窗”不是看到大

江,而是“放入大江”,当诗人把它置于一个特定的环境中时,就产生了不

平常的效应,化死景为活景,变平淡为神奇,使人眼界一新。同时又塑造了

一个气魄非凡、伟力无穷的“开闸引流”的巨人形象。最后一句振起全诗,

豪迈而奔放,是传神之笔。把长江的洪波巨浪写得如此壮美,如此撼人心魄,

在古今诗词中是并不多见的。

【作者简介】

曾公亮,字明仲,号乐正,晋江人,生于999年(宋咸平二年),卒于

1078年(元丰元年),刑部郎中曾会次子,我国古代军火家。 公亮平生著

作很多,除参加编撰《新唐书》外,见于记载的还有《英宗实录》、《元日唱

和诗》、《勋德集》、《演皇帝所传风后握奇阵图》和《武经总要》。《武经总要》

是公亮和端明殿学士丁度于1040-1044年(康定元年至庆历四年)承旨主编

的一部兵书,共40卷,分前后两集,为中国古代一部军事科学的百科全书。

【中心】

这首诗写诗人夜宿甘露寺的见闻感受和想象,表现了作者的宏大的胸襟

和非凡气魄。

(整首诗的格调显得豪迈高昂。全诗虚中见实,想象奇特,创造出宏阔

神奇的意境,给人耳目一新之感。)

(3)偶题(其一) (宋)朱熹

门外青山翠紫堆,幅巾终日面崔嵬(wéi)。只看云断成飞雨,不道云从底处

来。

【翻译】门外的青山上草木一团团的绿紫相间,高耸的山峰终日云遮雾绕像

戴着头巾。人们只知道雨是从云的缝隙里落下,哪里想到云却是从地下升上

天的呢。

【赏析】此诗约作于乾道、淳熙年间。朱熹的诗歌,往往从偶然闲适的生活

中悟出做人治学的道理。《偶题三首》正是此类的诗篇。这首说常人只见到

翻云覆雨,却不知其成雨的原因,因而悟出凡事都有根源,修身、齐家、治

国、平天下,治学力行,也是有根底的,告诉我们不要小视微不足道的事物。

(4)赠刘景文 (北宋)苏轼

荷尽已无擎(qíng)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

时。

【词解】

擎:举,向上托。(擎雨盖:喻指荷叶)

傲霜:不怕霜冻,坚强不屈。

君:你,指刘景文。

【译文】

荷叶败尽,像一把遮雨的伞似的叶子和根茎上再也不像夏天那样亭亭玉立;菊花也已枯萎,但那傲霜挺拔的菊枝在寒风中依然显得生机勃勃。别以为一年的好景将尽,你必须记住,最美的景是在初冬橙黄橘绿的时节啊!

【诗词鉴赏】

这首诗是诗人写赠给好友的刘景文(名季孙)的。诗的前两句写景,抓住“荷尽”、“菊残”描绘出秋末冬初的萧瑟景象。“已无”与“犹有”形成强烈对比,突出菊花傲霜斗寒的形象。后两句议景,揭示赠诗的目的。说明冬景虽然萧瑟冷落,但也有硕果累累、成熟丰收的一面,而这一点恰恰是其他季节无法相比的。诗人这样写,是用来比喻人到壮年,虽已青春流逝,但也是人生成熟、大有作为的黄金阶段,勉励朋友珍惜这大好时光,乐观向上、努力不懈,切不要意志消沉、妄自菲薄。

苏轼的《赠刘景文》,是在元祐五年 (1090)苏轼在杭州任知州时作的。《苕溪渔隐丛话》说此诗咏初冬景致,“曲尽其妙”。诗虽为赠刘景文而作,所咏却是初冬景物,了无一字涉及刘氏本人的道德文章。这似乎不是题中应有之义,但实际上,作者的高明之处正在于将对刘氏品格和节操的称颂,不着痕迹地糅合在对初冬景物的描写中。因为在作者看来,一年中最美好的风光,莫过于橙黄橘绿的初冬景色。而橘树和松柏一样,是最足以代表人的高尚品格和坚贞的节操。

古人写秋景,大多气象衰飒,渗透悲秋情绪。然此处却一反常情,写出了深秋时节的丰硕景象,显露了勃勃生机,给人以昂扬之感。因此宋人胡仔以之与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诗中“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两句相提并论,说是“二诗意思颇同而词殊,皆曲尽其妙”(《苕溪渔隐丛话》)。

荷与菊是历代诗家的吟咏对象,常给人留下美好的印象,可是为什么此诗一开头却高度概括地描绘了荷败菊残的形象,展示了一幅深秋的画面?这全然是为了强调和突出一年之中的最好景象:橙黄橘绿之时。虽然橙和橘相提并论,但事实上市人正偏重于橘,因为“橘”象征着许多美德,故屈原写《橘颂》而颂之,主要赞其“独立不迁”、“精色内白”、“秉德无私”、“行比伯夷”。此诗的结句正有此意,在表达上熔写景、咏物、赞人于一炉,含蓄地赞扬了刘景文的品格和秉性。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元祐五年(1090)初冬,当时苏轼正在杭州任职,任两浙兵马都监的刘季孙也在。两人过从甚密,交易很深。诗人一方面视刘景文为国士,并有《乞擢用刘季孙状》予以举荐;另一方面增此诗以勉励之。(苏轼赠此诗时,刘季孙已58岁了,难免有迟暮之感。)

【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眉山人。是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书画家,与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辙、王安石和曾巩并称唐宋散文八大家。他学识渊博,多才多艺,在书法、绘画、诗词、散文各方面都有很高造诣。他的书法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合称“宋代四大家”;善画竹木怪石,其画论,书论也有卓见。是北宋继欧阳修之后的文坛领袖,散文与欧阳修齐名;诗歌与黄庭坚齐名;他的词气势磅礴,风格豪放,一改词的婉约,与南宋辛弃疾并称“苏辛”,共为豪放派词人。

(5)春晚二首(选一)(北宋)王令

三月残花落更开,小檐日日燕飞来。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

【作者简介】

王令(1032~1059) ,北宋诗人。字逢源。原籍元城(今河北大名)。 5岁丧父母,长大后在天长、高邮等地以教学为生,有治国安民之志。至和二年(1053),王安石由舒州通判被召进京,路过高邮,他赋《南山之田》诗求见。王安石大喜,誉为"可以任世之重而有功于天下"(《王逢源墓志铭》),并将其妻妹嫁给他。28岁卒。王安石在《思逢源》中有"妙质不为平世得,微言唯有故人知"之句,对他的才高命短、未得重用表示惋惜。

王令的诗受韩愈、孟郊、卢仝、李贺的影响较深,构思新奇,造语精辟,气势磅礴,意境奥衍。在诸多效法“韩孟”的诗人中,王令是最突出的一个。他既学韩诗的雄迈劲健、奇古奥衍,又学孟郊的冷僻尖峭与惨淡深挚。同时值得一提的是,他的近体诗也不乏开阔矫健的表现方式与境界,而近于杜甫律绝的风格。大概由于短命和作诗求奇,人们常把王令与唐代诗人李贺相比,但两人的风格差异还是较明显的。王令偏于奇健峭厉、愤嫉冷僻,而不似李贺那般幽幻瑰丽、哀感顽艳。

【译文】

三月残破的花落下又有新花争相开放,小小的屋檐下每日都有燕子飞来飞去,半夜了,杜鹃鸟还在泣血悲鸣,似乎不肯相信春天已经逝去,认为其一定能将它唤回。

【赏析】

这首诗写暮春三月的景象。花落了虽又重开,燕子离去了还会回来,然而那眷恋春光的杜鹃,却半夜三更还在悲啼,不相信东风是唤不回来的。 后两句以拟人的手法来写了杜鹃鸟,塑造了一个执着的形象,借此表现自己留恋春天的情怀,字里行间充满凄凉的美感。 东风就是指春风,子规,杜鹃鸟经常在暮春啼叫。 诗人用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来表达竭尽全力留住美好时光的意思,既表达珍惜的心情,又显示了自信和努力的态度。

【词解】

宿甘露寺翻译篇十
《高二语文试卷2》

线

…江苏省普通高中2007——2008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语文试卷 本试卷考试时间150分钟 分值160分 第Ⅰ卷 阅读题 甲 必做题 一、文学类文本阅读(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秋 赋 从维熙 ①人生如同一丝游云,一片落叶;云与天宇的相栖是短暂的,叶与树相依是匆匆的。惟其短促,人生四季的秋时,才有了特殊的音韵。 ②果实成熟了,在枝杈间露出了迷人的色泽;但是那美丽的瞬间十分短暂,随着叶片的坠落,它告别母体的时刻已然来临。那是一种忧伤的别离,无论是醉红了脸的高粱,还是白了头冠的芦苇,它们从萌芽到吐穗,都经历春夏季节的风吹雨打,待到生命璀璨到极致的时刻,它们便到了与母体生离死别的日子。 ③树若有知,是感伤的。果实如若有情,也是恋栈的。 ④但是自然界的别离——无论是游云告别天空,还是果实坠离母树,在感伤的别离中,还蕴藏着再一次聚会的希望。记得儿时听过的童谣中,对自然界的生命循环,就有如下的描述:“长生不死狗尾草,草籽随风满天飘;可爱鲜红大蜜桃,为它送情把核抛。”草籽被风吹到四面八方,桃核被人们抛向新的地域,它们在秋天虽然死了形体与灵肉,但到来年春时,那桃核又从大地上萌发出树苗,各种草木历经枯黄以后,再一次轮回生长,萌芽、拔节、开花,果实便在来年秋日,又一次眩目于枝头,因而那落叶与落果抒写的秋韵,是一首“长相思,永不离”的恋歌。 ⑤人类与大自然相比,感情的天秤是倾斜的。母亲从分娩后代那天起,便盼望着儿女们快快长大,期望着男儿成为挺拔伟岸的山,女儿成为碧波粼粼娟秀的河;岂不知儿女们长大一天,她们就接近了秋日一天,待儿女们像燕子出巢,飞向天南地北的时日,秋色也就染白了她们的发鬓。 ⑥我走在街上,每每见到白发染鬓的老人,我总是联想起果实坠地的老树,想起那飞絮已去的芦苇。她们空了枝头,死了当年曾有过的美丽,像是天上来也匆匆去也匆匆的云霞,像是枯树在田野四向飘零的落叶,但是不同于云霞和落叶的是,大自然永远不知疲惫地周而复始,而人类自身,则无一例外地都要回归到天宇的尽头。 ⑦那儿是寂寞的冬季,是白雪覆盖着的荒原,如同是一张无限大的冰床,他们静静地休眠在那银色的梦幻里,在咀嚼着往昔的春时夏日的欢乐之后,丛立在他们面前的,不是再生一次或几次的美丽轮回,而是生者为悼念死者而树起的墓碑。这就是人类自身一首永恒的秋赋,如果也把它谱成一首歌,那该叫做“长相思,永别离”。我不知道莫扎特的《安魂曲》是不是写在秋天,但其中的每个音符旋律,都充满了秋色的悲凉。 ⑧惟其人生如流萤般的短促,人类才更加珍惜生命自身。中国文化格言中,有许多是警示人们热爱生命的。比如:“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人生好比河中水,只能流去不流回。”曹孟德当年在江涛滚滚的赤壁横槊赋诗时,吟唱出“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的感叹;但是同是这个曹孟德,也写出了“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豪迈诗章。这些格言和诗章,都是激励人的生命从有限向无限延伸,以不负来去匆匆的人生。 ⑨时至秋时,眺望窗外,在秋雨迷离中遥见枝头绿色凋零;对镜自视时又见发鬓添霜,便有感而发,涂鸦此《秋赋》短章,用以自勉自励。 (《文汇报》2006年12月6日) 1.“人生四季的秋时,才有了特殊的音韵”,联系下文看,句中“特殊的音韵”的含义是 。(4分) 2.本文可以划分为四部分,其中第二部分起自第②段,止于第 段;该部分的大意是 (4分) 3.第⑦段中说“那儿是寂寞的冬季„„而是生者为悼念死者而树起的墓碑”,其中“休眠在那银色的梦幻里”的意思是: “咀嚼着往昔的春时夏日的欢乐”是指 。 (6分)

4.第⑧段中“这就是人类自身一首永恒的秋赋”中的“秋赋”与文题“秋赋”含义是否相同?为什么?(6分) 学校 班级 姓名 考试号

二、文言文阅读(18分)

司空图字表圣,河中虞乡人。咸通末擢进士,礼部侍郎王凝特所奖待,俄而凝坐法贬商州,图感知己,往从之。凝起拜宣歙观察使,乃辟臵幕府。召为殿中侍御史,不忍去凝府,台劾①,左迁光禄寺主簿,分司东都。卢携以故宰相居洛,嘉图节,常与游。携还朝,过陕虢,属于观察使卢渥曰:“司空御史,高士也。”渥即表为僚佐。会携复执政,召拜礼部员外郎,寻迁郎中。黄巢陷长安,将奔,不得前。图弟有奴段章者,陷贼,执图手曰:“我所主张将军喜下士,可往见之,无虚死沟中。”图不肯往,章泣下。

图本居中条山王官谷,有先人田,遂隐不出。作亭观素室,悉图唐兴节士文人。名亭曰休休,作文以见志曰:“休,美也,既休而美具。故量才,一宜休;揣分,二宜休;耄②而聩,三宜休;又少也惰,长也率,老也迂,三者非济时用,则又宜休。”因自目为耐辱居士。其言诡激不常,以免当时祸灾云。豫为冢棺,遇胜日,引客坐圹③中赋诗,酌酒徘徊。客或难之,图曰:“君何不广邪?生死一致,吾宁暂游此中哉!”每岁时,祠祷鼓舞,图与闾里耆老相乐。王重荣父子雅重之,数馈遗,弗受。尝为作碑,赠绢数千,图臵虞乡市,人得取之,一日尽。时寇盗所过残暴,独不入王官谷,士人依以避难。

朱全忠已篡,召为礼部尚书,不起。哀帝弑,图闻,不食而卒,年七十二。图无子,以甥为嗣,尝为御史所劾,昭宗不责也。

【注】①台劾:受有关部门揭发、举报。②耄:指年老。③圹:墓穴。

5.对下列句子中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组是

A.俄而凝坐法贬商州 坐:因犯„„罪或错误

B.悉图唐兴节士文人 图:画

C.客或难之,图曰:„„ 难:反驳

D.尝为御史所劾,昭宗不责也 责:责问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卢携以故宰相居洛 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 ..

B.寻迁郎中 .

C.客或难之 . 寻蒙国恩,除臣洗马 . 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 .

不久当归还,誓天不相负 .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天下大乱,自己生命面临威胁的重要关头,司空图坚持气节,决不向反叛者屈膝,历尽艰险,突破了重围。

B.在战乱的岁月里,司空图选择了隐居的道路,并有自己的一套隐居理论,说话做事在常人看来往往比较怪异,避免了灾祸临头。

C.由于司空图品节高尚,忠于朝廷,因而受到众多官员的器重和称赞,在仕途上一帆风顺,没有任何波折,最后做到了礼部尚书的高职。

D.司空图对财物看得很轻,即使是自己的劳动所得,他也愿意和父老乡亲共同享受,在乱世中营造了一方和谐安宁的社会环境。

8.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我所主张将军喜下士,可往见之,无虚死沟中。(3分)

(2)王重荣父子雅重之,数馈遗,弗受。(3分)

(3)时寇盗所过残暴,独不入王官谷,士人依以避难。(3分) D.图与闾里耆老相乐 .

三、古诗词阅读鉴赏(8分)

9、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题目。(8分)

宿甘露寺 曾公亮

枕中云气千峰近,床底松声万壑哀。 要看银山拍天浪,开窗放入大江来。

注:甘露寺是我国一座著名的佛寺,始建于三国吴时,在江苏省镇江市北固山上,面对长江,相传建寺时露水适降,因而得名。

(1)这首诗描绘了怎样的情景,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怀?请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4分)

(2)这首诗在表达技巧的运用上很有特色,请结合具体诗句谈谈你感受最深的一点。(4分)

四、默写(8分)

10.将下面名句名篇的空缺部分补充完整。

(1)云霞出海曙, 。

(2)春江潮水连海平,

(3)画图省识春风面,

(4)云横秦岭家何在?

(5)二十四桥明月夜,

(6)残星几点雁横塞,

(7)浮云游子意,

(8)鸡声茅店月, 。 。 。 。 。 。 。

乙 选做题

五、(18分)注意:本大题的两类试题分别为“论述类文本阅读”和“实用类文本阅读”,考.生任选一类作答,不得在大类之间交叉选做。 ...................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题。

语文是盐 胡展奋

①近来颇听到一些批评当下语文教育模式的言论,这原本正常。但渐渐地,有人(特别是一些作家)对语文本身鄙薄不堪,甚而主张“干脆废掉语文课”,这,就不正常了。

②但凡作家做学生的时候,语文课的成绩大抵都很好,未名之时也往往以此为炫资,然而不知何故,一朝名扬天下后却又常常鄙薄起语文教育来,说什么当年的语文课怎么扼杀他们的灵性了,更有甚者把近年来中国人文之不振也归咎于语文教育之弊。这似乎有点过分吧,而且颇有点忘恩负义的味道。

③语文是什么?语文永远不是文学,它只是一门工具性学科,是一门“传播语言文字内在本质和使用规律的基础学科”,如同“牙好,胃口才好”的原理一样,语文好,吸收其他知识的能力才真正的好,为什么?因为它是“母本性”的学科,人类所有的知识和想法都要通过它来表述,如同盐——《尚书》:“欲作和羹,尔惟盐梅。”没有盐,人类整个烹调系统就崩溃了。

④作家运用“语言文字”进行传播的能力固然很强,但是语文课的终极关怀并不是“批量地生产作家”,它远远不是专为一小部分作家服务的,它是通用性地为所有人服务的,低端的从断文识字开始,高端的一直到伟大的科学家、伟大的政治家、伟大的军事家……纵令你是天才,但如果你是文盲,那你就什么也不是。

⑤是的,有的当下看起来很“伟大”的作家喜欢说,我从来不理会什么语法法则。没有语文之前,人类就不交流了?金文有什么语法?甲骨文有什么语法?唐宋八大家又有什么语法?我们现在的文章还超不过他们呢!就拿我来说,不理会语法,我的文章不是照样成了学生的范文。

⑥话,像是很雄辩的,就是有点“过河拆桥”。在弄清水分子之前,人类的确“用水”很多年了,但这一点也不能证明人类“从来不理会”水性,而把水当油来使。

⑦事实上,如此“不理会”的宣言就像“伟大”的厨师宣称“我用酱油、用味精照样烧菜,从来不用盐”一样,酱油和味精的“髓质”还不是盐吗?你明明不自觉地在按照规则行事,怎么能睁着眼睛说“语文根本没规则”呢?怎么能说“都是语文惹的祸”呢?假如不“入泮”(清代称考中秀才为“入泮”),甚至连小学都没有毕业,我想你这个只能在篝火旁讲述记忆文学的什么“家”恐怕连《三字经》甚或高玉宝的书也读不懂,更遑论唐诗宋词或“西方现代文论”了吧。

⑧语文是盐。在你立志成为什么“家”之前,还是要上上语文课的,因为人类所有的光荣与梦想,并不仅仅属于作家,特别是当下一些所谓的“名家”。

⑨他们都需要有语文的知识和功底。

11.根据文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行文过程,作者在有理有据地论证自己观点的同时,对某些错误言论进行驳斥,立论与驳论相辅相承。

B.“忘恩负义”与“过河拆桥”这两个词在文中的具体语境中的意思是基本相同的。

C.“欲作和羹,尔惟盐梅”意思是要想做出美味可口的食物,这当然要首推盐和梅了。强调了盐和梅在烹调中的重要作用。

D.“纵令你是天才,但如果你是文盲,那你就什么也不是。”强调了语文并不是文学,它有自己的学科特点。

12.下列的解说,恰当的一项是(3分) ( )

A.作者用“牙好,胃口才好”与“语文好,吸收其他知识的能力才真正的好”进行对比,说明学习语文的重要性。

B.本文主要采用比喻论证,类比论证、举例论证等多种方法,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C.第五段采用例证法,作者旨在用事例说明可以“不理会什么语法法则”。

D.文中采用“没有盐,人类的整个烹调系统就崩溃了”与语文是“基础学科”作类比,说明盐在人类生活中的必要性。

13. 在文中“过河拆桥”是指谁?其表现怎样?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6分)

14.联系全文,文章标题的含义是什么?(6分)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一则新闻报道,完成11—14题:

透明赢信任 信任才慈善

日前,《新京报》关于“圆梦行动助学款延误3月未到帐”的报道引起了广泛关注,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作为活动的主办者,对此非常重视,不仅向捐赠人和受助学生表示道歉,将延误助学款迅速划至受助学生的账户,更派专人赴山西展开调查。此外,青基会还发出了公告,寻找169名已获受助资格、却未收到捐助款的学生。

青基会此次坦然接受媒体和捐助人的监督,以高效率和负责的态度处理问题值得肯定。不过,需要警醒的是,此事反映了中国慈善事业一些内在弊端,这些问题若不解决,将影响到慈善事业的健康与未来。

众所周知,与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相比,当下的中国慈善事业还是一棵未长大的“小老树”。据统计,2002年,中国私人捐赠人均只有0.92元,总量不到当年GDP的万分之一。2005年,全国民政系统收到来自个人的慈善捐赠是17亿元,这个数字推到全国每个人头上才一块多钱。我国国内工商注册登记的企业超过1000万家,但有过捐赠记录的不超过10万家,99%的企业从来没有捐赠过。

这无疑落伍于社会文明的要求和世界潮流。对此,有人认为是国民性使然,但为什么我国香港、台湾地区的情况要好很多?其实,仅仅把慈善冷漠归咎于人的道德素质有失偏颇,慈善运行机制上的疏漏也不可忽视。

现实中,许多人对于社会慈善机构缺少基本的信任,典型的观点就是,“不知道这些钱是怎么花的”,而这,正暴露了中国慈善发展的瓶颈所在。而国际上一些知名慈善组织之所以能建百年基业,关键在于机制透明,用卡耐基的话说就是:慈善事业要有玻璃做的口袋。慈善组织不管做什么事,花多少钱,都要让捐助者与受助者,让公众看得明明白白,如此公众才可放心地把钱交给你。

圆梦行动助学款之所以出现延误,与存在某些不透明环节有很大关系。在这次事件中,虽然事实上刘海兰已获受捐资格,但刘海兰两次上网查询,却发现资助学生名单上没有自己的名字。同样,捐助人孙家洲也无法通过便捷的方式核实自己的钱有没有打到刘海兰帐上,最后费尽周折找到刘本人,才了解到实情。而像孙家洲这样较真,能耗费精力去核实自己捐款去向的人,能有多少呢?

可见,慈善机制不充分透明,很难将爱心“公开”地传递,给捐助与受助者带来的麻烦,也会大大地影响捐助者的信心。

缺少“玻璃做的口袋”,是目前国内一些慈善组织和活动的一个弊病。虽然民政部有关规定要求慈善组织必须公开每年的财务审计报告和年度工作报告,但落实结果不尽如人意。而在慈善事业发达的国家,捐助者有权向慈善组织索要其财务报表,公共图书馆也有这些报表,任何人都可以查阅。

慈善是纯洁而高尚的事业,对透明度的要求也更高。

除了个人隐私,慈善组织没有不可公开的秘密,不管是捐款过程还是善款分配过程,每一个工作细节都应该公开,可以方便地查证,质询,接受政府、媒体、公众的监督。这种透明度不仅是确保慈善事业健康运作的必需,也是取得公众信任和尊重的关键。

中国社会似乎并不缺爱心与善举,目前缺少的是完善的保护爱心与善举的机制。

希望更多的慈善组织和活动都能致力于打造“透明慈善”,向公众展现自己的自信和廉洁。国家也需要完善立法,给中国慈善事业装上“玻璃口袋”。

(节选自《新京报》2006年11月15日)

11.下列判断中,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 )

A.中国的经济飞速增长,但慈善事业没有跟上发展的步伐,落伍于社会文明的要求和世界潮流。

B.道德素质低和机制不透明是现阶段中国慈善捐款少、慈善事业发展受限制的瓶颈。

C.国家在加强完善立法的同时也需要加强监督,落实相关的规定。

D.只有把慈善事业中存在的弊端解决了,中国慈善事业才能健康发展。

12. 不属于给中国慈善事业装上“玻璃口袋”的可行措施的一项是:(3分) ( )

A.慈善组织做事流程要让公众看明白,要清楚捐款流向。

B.要有政府、媒体、公众的监督,市民可以查询。

C.完善慈善立法,让公众有法可依。

D.慈善组织没有不可公开的秘密,不管是捐款过程还是善款分配过程,每一个细节都应该公开。

13.为什么说中国慈善事业还是一棵“小老树”?(6分)

14.联系全文,简要回答目前中国慈善事业机制主要存在的问题及其具体表现。(6分)

第Ⅱ卷 表达题

六、语知(6分)

1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

A.连专业课都可以不听,足见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对大学生的压迫之重!笔者不禁感叹:曾几何时,....英语竟成了学生的重负,其背后的原因又是什么?

B.有些人认为民间泥塑只是下里巴人创造的玩意儿,没有艺术价值,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观念。 ....

C.黄金周期间来连云港旅游的客人们赞叹道:“连云港果然名不虚传,秀色可餐,是人间的又一天堂。” ....

D.眼看一些正值豆蔻年华的小学生沉迷在网吧里,荒废了学业,浪费了青春,真让人痛惜不已。 ....

1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根据气象资料分析,长江中下游近期无降雨过程,仅江苏和浙江的部分地区可能有短时小到中雨。

B.可燃冰是海底极有价值的矿产资源,足够人类使用一千年,有望取代煤、石油和天然气,成为21世纪的新能源。

C.北京奥运会火炬接力的主题是“和谐之旅”,它向世界表达了中国人民对内致力于构建和谐杜会,对外努力建设和平繁荣的美好世界。

D.国家知识产权局有关负责人认为,国内专利申请的持续快速增长,表明我国公众的专利意识和研究开发水平不断提高。

七、语言与运用(12分)

17.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写序号即可)(4分)

①春日融融。和风习习。花红草青,气息清新,难怪唐人语出惊人:“握月担风且留后日,吞花卧酒不可过时。”

②鬼斧神工的幽雅峻峭,司空见惯的柳下花前,小桥流水。芳草萋萋,自然之美,无处不在。佳境原本用不着寻觅。

③把那盘盘盏盏的美酒佳肴,统统搬到郊野去享用,另有一种滋味,别有一番情趣。

④郊游野宴,自然以春季为佳。

⑤但自然之美,有时还得屈尊郊野,远足寻觅。

顺序:

18. 补写下面语段的结论。(4分)

我国能源消费以煤为主,占72%,天然气仅占3%。天然气消费所占比例远低于25%的世界平均水平,也低于8.8%的亚洲平均水平。目前世界人均消费天然气403立方米/年,而我国仅为25立方米/年。我国天然气主要用于化工、油气田开采和发电等领域,而居民用气在天然气消费结构中所占比例不到11%。其他多种新型能源的开发和利用也发展缓慢,更谈不上进入普通家庭消费。由此可见, 。

19.依照下列句子,请以“风来了”或者“雪来了”为开头续写一段话,要求运用描写的表达方式和比喻的修辞手法。(4分)

雨来了,最轻的敲打乐敲打着城市,苍茫的屋顶,远远近近,一张张敲过去,古老的琴,那细细密密的节奏,单调里自有一种柔婉与亲切,滴滴点点滴滴,似幻似真,若孩时在摇篮里,一曲耳熟的童谣摇摇欲睡。 (节选自余光中《听听那冷雨》)

八、作文(70分)

20、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在生物链中,狼是羊的天敌,没有狼这个对手,羊群就面临灾难。在人类来说,对手是生活中的盐,少了它,生活会淡而无味。在人生旅途中,每个人都会碰上对手。如何寻找对手,如何对待对手,常常关系到人生的成败。

请以“对手”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注意:①题目自拟;②立意自定;③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第Ⅲ卷 附加题(40分)

●【往下看,下一篇更精彩】●

最新成考报名

  • 立春过后什么时候鱼开口
  • 2021年立春 2021年立春是几点几分
  • 冬至吃啥 南方冬至吃什么
  • 冬至几月几日 今年冬至是几号
  • 烧碱安全救护常识
  • 国庆节高速免费几天
  • 白露与秋分
  • 请示与批复有什么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