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文档 > 知识 >

大学开学对自己的期望

成考报名   发布时间:01-28    阅读:

大学开学对自己的期望篇一
《我的大学 总结及期望》

我的大学

转眼间,大学已经过了四分之三,也应该适当的反思和归纳了。在大学生活了这么久,大学是什么?大学生又是什么角色?工商管理专业的含义是什么?如何利用好着四年的时光?在不断的摸索和尝试中,我已经找到了这些问题的答案。

有位校长说:“大学就是那个你一天骂它八遍却不许别人骂的地方。”大学是集社交、学习、生活与一体的小社会,这里可以成为学者们的象牙塔,也能成为步入社会的垫脚石。大学不是“由你玩四年”,而是全面掌握信息,储备知识和拓展能力的一个平台。每个人都可以在上面找到自己的舞台,释放自己的光彩。而大学生是青春活力的代表,有无穷的创造力和斗志。大学生要学会独立生活,自主学习、处理人际关系, 工商管理专业旨在培养混合型人才,要学习包括管理、经济、统计等专业课程。学习这门专业的好处是:专业知识面广,激发创业热情,就业广,更深层次的还可以使人变得外向开朗,擅长社交。虽然还没开始上专业课,但我已经开始接触相关书籍,了解相关知识。大一的时间较为充分,尽早的了解专业知识能更快的制定人生规划。

大一上学期是一个缓冲期,我们调整自己以适应大学的生活。这时我们的思想、认知也开始转变。大一下学期我们已经习惯大学生活,开始一定的突破和尝试。同时我也得出了一些结论,共有七点,归纳如下:

一、学习是自己的事

大学生大学生,无论多有能力,最重要的还是学习。我很讶异有人说“高中时候羡慕大学及格就可以了,上了大学才知道高中的好,及格不及格都可以。”认真学习,认真听课真的很难吗?就算是为了两万的学费也要学习啊。网络上流传的各种拜神求佛的方法真的让人好笑,只为了心里得到安慰而出现这么愚蠢的事情。其实努力学习考试不会难的,就看有没有认真学习。而我很遗憾的体侧没有过关,所以没有拿到奖学金,不然以工商的人数比例来算,我也是有机会的。开开心心地去学习,而不要把学习当成负担,就能高效吸收知识。另外学习不是目的,而是能力、品质、精神的载体,是提高能力的工具。现在学的知识到了社会是用不上的,但学习的方法是需要不断被提高的。只有摆正了学习的态度,不仅学得不累,又能得到回报。

二、人际关系很重要

有人说“高中的朋友才是朋友,大学里面没有真正的朋友。”我觉得不对。或许在本一学校会有激烈的竞争,勾心斗角等情况,但在本二本三同学更多的还是坦诚相待,知彼知己。有一个良好的人际关系很重要,合理利用今后都会是一笔宝贵的财富。我宿舍最近也开始慢慢融洽了,舍友才是最亲密的人,我、丽梅、骆雪、丹凤四个应该团结起来,珍惜这段来之不易的友谊。

三.花钱容易赚钱难

有一篇文章叫做“大学生,伤不起啊。。。”内容是算了一下大学生每个月的生活费,保守的说要八百块,不包括各种费用和紧急情况。

在生活费上,我体会到父母赚钱的不容易,她们把四分之一的工资花在我身上,我却还是经常超支,向他们要钱。最主要的原因还是有太多诱惑,一时冲动买的东西最后后悔。我反省之后,向妈妈学习制作了月费用表,里面有话费的具体分类,每个分类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并把花费的项目写下,月底核对,这样就清楚哪里是超支的,哪些是不需要的。我寒假出门打工,五一时候也兼职三天,就是为了能减轻父母的负担,靠自己的力量赚钱。

四、合理安排时间,培养自觉意识

管理系的书记一直在强调我们要珍惜时间,真爱生命。我觉得我在这方面做得不错。大学宽松的教学留给我们丰富的课余时间,是拿来玩电脑,睡觉?当然不是。我在早上一二节没课时候就到图书馆自习,看看书或是做点作业。早上我也准时起来,在早读课上背单词。这学期我报考了四级,也希望充分利用大一时间通过四级。惰性是学习最大的敌人,长久以来的良好习惯让我不睡懒觉,不迟到,及时完成作业。偶尔也会因为工作和会议而睡眠不足,但我还是会抽出时间复习和整理。我相信只要我坚持,我一定可以收获良多。

五、孝敬父母

当我妈收到我的家书时,她说:“谢谢你宝贝,我也爱你。”只因为我写了“爸爸妈妈,我爱你们”这几个字。原来他们是这么容易就满足了,只因为我的一句感谢。上学期我受凉挂吊瓶,因为不够钱看病,我爸就从福州跑过来给我钱,总是让他们操心。寒假的亲情体验,虽然

被认为很假,但是我还是长大之后第一次那么近的贴近父母的身体。小时候被抱在怀里,长大后就很少就身体上的接触,于是就渐渐远离。我觉得一个月的几通电话是不够的,我想用我打工的钱给他们买点礼物,为他们做点什么,告诉他们我爱他们。

六、懂得选择,学会放弃,耐得住寂寞,经得起诱惑

大学是一个特别容易迷失自己的地方。在习惯了老师、父母给我们做决定之后,现在要学会自己判断。名牌、潮流是最先在学校刮起风浪的。作为女生我深有体会。踏入校门,我们就像农民一样没见过市面,一副学生的打扮。靴子、高跟鞋、蝴蝶杉„„看到那些华丽的服装就想尽快加入她们,改头换面一番。结果买的衣服自己不合适,都闲置在一旁。除了服装,还是学习生活更是跟风不断。有人考研,我也考;有人创业,我也试试;有人留学,我也打算。问到底想要干什么?不知道啊。所以及时的做好生涯规划能明确方向,制定长期和短期的目标。我大一下考四级,竞选为部长。大二过商务英语,并管理我的社团,参加比赛表现才能。大三考证 ,加强专业学习,实习 。 大四毕业论文,就业。所以以后无论碰到什么事情,我都要坚持自我!坚守原则!

七.读大学就是认识自己的过程

读大学是明确的人生定位是职业规划的重要的一个阶段。我逐渐认识到我是一个对工作有热情,对自己有信心,善于迎接挑战,对新事物有好奇心,热爱自由,不受拘束,有自己的想法,喜欢标新立异,率性而为,对目标执着追求,有冲劲,有韧性,典型的行动派。同时不轻言放

弃,沉着冷静,积极应对困难解决矛盾,良好的应变能力 但自制力不足,粗心大意,缺乏计划。这对我以后的择业也有很大的帮助,在不断磨合和调整中,寻找最真的自我。、

大学四年实在太短了,要打工,参加比赛,学习知识,展现自己,绽放青春,还要去图书馆,四年的时间根本不够 可是就只有四年。所以还是好好利用,保持良好的学习习惯,改进不足之处,多锻炼多运动,发挥潜能,挑战极限。我希望我能通过这篇反思,能达到我预期的目标。等到四年之后,将不会后悔和惋惜。

以下是我每个月的学习生活的总结:

大学开学对自己的期望篇二
《大学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大学2011级本科新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2011-7-24 11:55:31 演讲致辞

-

各位新同学,各位家长,各位老师:

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举行2011级本科新生开学典礼,迎接来自全国各地的新同学。首先,我代表学校党委、行政和全校师生员工,对同学们经过艰苦努力,以优异的成绩顺利步入四川大学,表示衷心的祝贺!对始终支持同学们成长成才的家长及亲友们,表示诚挚的敬意!

同学们,你们经过高考的严格选拔,今天终于跨进了四川大学的校门,迈入了梦想中的高等学府,步入了这座神圣的学术殿堂,实现了自己十年寒窗所不懈追寻的进大学梦想。昨天,因为梦想,你们勤学苦读,追求人生的跨越;今天,同样因为梦想,我们相聚于此,即将携手同行。

此时此刻,作为你们的校长和师长,作为给您们讲的第一堂课,我最想讲的是:进入川大的学生首先要有梦想,要有川大四年大学生涯规划,要有一个自己每个人的大学校园梦。 我记得一位哲人曾经说过,梦想是人类对于美好事物的一种憧憬与渴望,而你的整个人生就是追寻和实现梦想的过程。只有当我们拥有梦想,才会点燃奋斗的激情;只有当我们拥有梦想,才会获得前行的力量。

梦想代表着开端。正是因为拥有梦想,我们才会迈出为之奋斗的第一步,才会站在成就梦想的起点上。古往今来,无数科学家因梦想启发灵感,而迈出造福人类的第一步;无数政治家因梦想点燃激情,而迈出改造世界的第一步。今天,在座的同学们,也如愿以偿地迈出了大学生活的第一步,即将开启你们成就精彩人生梦想的第一步。 梦想意味着挑战。实现梦想的过程,必然是艰苦奋斗、挑战自我的过程。只有付诸行动、不畏劳苦,才可能到达光明的顶点,否则,梦想只能是空想,永远也无法照进现实。我要告诉同学们的是,有梦想的人最可爱,而有行动的人最可敬。

梦想成就着希望。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曾说过:“有梦想就有希望。”xx总理曾讲过,一个民族多一些经常仰望天空的人,这个民族就大有希望;而一个民族总是看自己脚下的一点事情,那她很难有美好的未来。正是因为有梦想,四川在汶川地震灾难后依然美丽;正是因为有梦想,甘肃舟曲在泥石流灾害中挺直了脊梁。我们要相信,只要每位同学心中有梦,你们就能立足现实、面向未来、勇往直前,让原本平凡的人生充满希望,即使遇到更大的困难、挫折,也要奋勇前行。

在川大114年的办学历程中,我们历代川大人也始终怀揣着梦想,不懈追寻着梦想,从1903-1911年胡峻校长所追求的“仰副国家,造就通才”,到1922-1924年吴玉章校长所提出的“崇尚学术,启用新派”,再到1926-1930年张澜校长所倡导的“学术自由,兼容并包”,始终蕴含着四川大学“输入世界智识,创获现代智慧,光大科学文明,培育杰出英才”这一矢志不渝的憧憬与梦想。

百余年来,我们川大人更凭借着自己特有的气度、修养和素质,一次次将梦想变为现实,无数次书写着属于自己的辉煌:第一个开创了现代口腔医学及教育、成为中国高等口腔医学的发源地,成为中国第一批培养研究生的高校之一,创办了全国第一个高分子材料专业,设立了新中国第一个制革专业,获得了全国高校第一个宗教学博士点,我们的一级学科在全国排名前3的有4个、排名前10的有19个„„。川大先后汇聚了文学家李劼人、物理学家吴大猷、生物学家童第周、历史学家顾颉刚、哲学家冯友兰、美学家朱光潜等等大师巨匠,培养出了开国元勋朱德、xx杨尚昆、文坛巨匠郭沫若和巴金、一代英烈江竹筠等一大批精英、栋梁.

成就百年梦想,源自于川大人“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广博胸怀。作为新一代川大人,要

做到自豪而不骄傲、宽容而不放纵,学会从盛世中体会和谐与力量,从灾难中领悟感恩与坚强,懂得有容才能海纳,夫为不争天下,莫能与之争!

成就百年梦想,源自于川大人“把优秀作为习惯”的永恒追求。作为新一代川大人,要树立做好人、做有用人、做成功人的理想。从今天开始,我们每一位新同学、新的川大人,要做一个关心别人比关心自己多一点的好人,做一个有补于天地、有利于世教的有用之人,做一个承继伟人功业、无愧美好青春的成功之人。

成就百年梦想,源自于川大人“厚德博学、虚心从善”的崇高境界。作为新一代川大人,不仅要有知识,更要有文化,不仅要有智慧,更要有责任,真正做到科学知识诚可贵,文化修养价也高,若为精彩人生故,智慧担当皆需要。

成就百年梦想,源自于川大人“拼搏进取、追求卓越”的人生信条。人与人之间最小的差距是智商,最大的差距是坚持。先天条件不由自己决定,但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作为新一代川大人,既要善于仰望星空,充分发挥创造潜力,又要坚持脚踏实地,努力积累广博知识,不抛弃、不放弃,将奋斗进行到底。

同学们,此时此刻,我相信,在座的每位新生都充满了对大学生活的美好期望,怀揣着许多对未来的憧憬和梦想。那么,我要告诉同学们的是:你们的未来不是梦。因为你们现在已经有了梦,而在川大的四年,你们能够为自己的梦去努力、去奋斗,去把自己的梦想变成现实!

同学们,四川大学为你们实现奋发成才之梦,一直在进行着改革创新,创造性地提出了“323”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率先进行了课程设置改革。在XX年出台“本科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基础上,学校构建了“三大类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综合创新人才、拔尖创新人才、“双特生”),启动了“双特生”的选拔培养,提出了“两阶段”、“三大类课程体系”创新人才培养过程改革,为同学们选择适合自己的教育、实现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最大限度地发展天赋和潜质搭建了广阔平台。

四川大学为你们实现全面发展之梦,积淀了深厚的人文底蕴,营造了浓郁的校园文化。同学们可以到校史馆、历史文化长廊,去品读川大历史的厚重;可以在“人文大讲堂”,去感悟传统文化的精髓;可以去心理咨询中心,去汲取心灵的养分,真正使同学们在掌握精深专业知识的同时,拥有深厚的人文素养、具备完善的人格境界。

四川大学为你们实现求知求学之梦,提供了完备的学科体系、雄厚的师资力量。学校覆盖了文、理、工、医等11个学科门类,拥有46个国家重点学科,组建了交叉学科专业,设置了交叉学科课程,真正把多学科综合互补优势贯穿于育人全过程;学校大师云集、名师荟萃,现有两院院士13人、杰出教授6人、长江学者31人、国家级教学名师10人,此外在许多专业领域,还汇集着一大批学术大师和学术骨干,为同学们传道、授业、解惑。

四川大学为你们实现锐意创新之梦,积累了丰富、优质的教学科研资源。学校拥有10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及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个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以及众多省部级实验室,科研资源全面实现了向本科生开放。同时,实施了“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鼓励同学们进科研、进课题组、进实验室,不断增强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

四川大学为你们实现放眼世界之梦,开展了高水平的国际化教育。学校与美、英、德等12个国家的国际知名大学开展了43个学生联合培养项目,可以说每个学院、每个学科都具有与国际高水平大学联合培养的“2+2”、“3+1”等项目,此外还举办各类特色夏令营、冬令营活动,力争使在校本科生至少有一次海外交流经历。

同学们,你们的梦想就是学校的梦想。我们希望和要求,每位新同学都制定自己的大学梦想和大学生涯规划。我们的辅导员、班主任,学校的全体教职员工将全力帮助每一位同学去实现自己的大学梦想。同时,我们每个人的梦想,也必然与国家的进步、民族的振兴和学校的发展息息相关、紧密相连,希望同学们能够将实现个人梦想的过程,同祖国和民族的命

运前途联系起来,与实现学校的跨越发展联系起来。

同学们,从此刻开始,你们精彩的人生画卷正在打开,你们的美好梦想正在起航。我相信,在未来的学习生活中,你们一定会秉承学校传统,胸怀祖国,勇于担当;一定会坚持博学奋进,锐意创新,追求卓越;一定会拥有广阔胸怀,虚心从善,树德修身。同学们,让我们彼此约定,让我们携手同行,此时此刻就是我们追逐梦想的开始,四年后,让我们向家人、向母校、向社会交上满意的答卷,把今天的青春梦想变为明天的美好现实!

最后,祝同学们学习顺利、生活愉快、身体健康,让我们共同为梦想而努力奋斗.

您正浏览的文章由 无忧学网(整理,转载请保留本信息!

原文地址为: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沐浴清晨,充满了新学期的希望。再起秋风,吹拂着跳动的心房。清爽的季节里,我们欢聚一堂;和谐的气氛中,让我们倾听心声。敞开你的心扉,共享

这难得的时光。下面我宣布:

在我校2011年高考、中考获得辉煌成绩之际,伴随着金秋丰收的脚步,我们迎来了新的学期。今天,秋风送爽,硕果飘香,九千多名师生欢聚一堂,在这隆重的开学典礼上,我有幸代表学校所有的老师,满怀殷切的希望,张开热情的臂膀,向你们真诚的说一句:welcome to **! 欢迎新老师的加盟,你们使我们的团队更加壮大;欢迎新同学的到来,你们让我们的校园更加生机勃勃。

同学们,**是知识的殿堂,优良的校风和一流的师资为你们提供了成功的保障;**是理想的海港,优越的条件和严格的管理给你们插上了腾飞的翅膀。新学期,新气象,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如今,你们稳健的踏上了又一个新的起点,成功的机会在召唤,无限的惊喜在等待,你们要珍惜新学期的每一天。今天的努力孕育着明天的收获,希望你们积极配合老师的教育,严格要求自己,各方面要展现**学生的风采。规范着装,礼貌谦让;勤学守纪,文明休息;远离网吧,按时回家;同窗共读,和谐相处;互帮互助,共同进步。只有首先做好了一名合格的**学生,才有可能放飞你们的梦想,成为国家的栋梁。年轻和自信是你们的财富,也是你们奋发向上的阶梯。在新的学期里,希望你们用一颗年轻的心,在这里燃烧你们驿动的青春,挥洒你们如火的热情。希望你们保持自信,坚信“我能我行”,用自信的豪情化作(转载自第一范文网

春风化雨又一年,**桃李香满园。面对过去的成绩,在新学期里,我们每一位教师将再接再厉,继续弘扬**教师的优良传统,爱岗敬业,勤于钻研教学业务;诲人不倦,公平面向全体学生,用我们高尚的师德和高超的教学水平赢得你们的敬重。我们将与时俱进,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努力学习现代教育理论,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艺术,将复杂的问题简易化,力求让每一个同学明白易懂,学得轻松,学得成功!

同学们,新的征程开始了,社会聚焦**,期待我们下一个辉煌;家长关注你们,盼望你们茁壮成长。你们是“上帝”之子,**教师的荣誉与你们连在一起;你们是祖国未来的希望,我们将全力以赴去托起明天的太阳,让你们在理想的天空里自由飞翔。同学们,你们勤奋好学,老师开心快乐;你们取得进步,老师感到幸福;你们学有成就,老师才算优秀。“谁持彩练

当空舞,且看今朝**人”。老师们,同学们,让我们手拉手,心连心,团结一致,构建**和谐校园,谱写**美好灿烂的明天,为母校九十华诞---献礼!

谢谢大家!

您可以访问第一范文网(

女:只要我们胸怀希望,我们就总能与春天相伴。让我们吹响春天的号角,开始新的征程。

男:最后,

祝愿我们的老师,工作愉快、身体健康、事业有成、家庭幸福,

女:祝愿我们全体学生,放飞梦想、播种希望、潜心耕耘、收获成功, 合:祝愿我们 的师生新学期新进步,愿我们的学校新学年新辉煌!

2010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到此结束

(男)当九月的第一屡阳光洒在**山上、**又迎来了新的希望!

(女)当豪情满怀的**学子回到了校园、**又将超越辉煌!

(男)回首**的历史;

如横空出世之惊雷。

亘古了绵州大地不朽的丰碑。

(女)连续三年的中考奇迹

连续两年的高考辉煌

(男)摘希望英语冠军、夺国际竞赛金奖

**的赞歌、已在全球唱响!

(女)自豪吧!**学子!

(男)骄傲吧!**名师!

(合)让我们跨越时代的颠峰、共创辉煌梦想!

(男)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女)亲爱的同学们:

(男)****国际学校初中部开学典礼(合)现在开始!

男)

阳光,可以使春天多姿多彩!

追求,能够让青春无怨无悔!

上学期,我们同学通过自己的努力在**市期末统考中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下面有请初中部**主任宣布年级前十名名单、请全体行政为他们颁奖。

(女)

因为我们年轻!我们坚强!

因为我们阳光,我们向上!

让我们一起将阳光演绎!

让我们一起把青春的激情释放!

最后让我们激情宣誓!

(女)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面对春天,我们不能总是陶醉和感叹,赶快将希望播种!

(男)面对青春,我们不要一味享乐和颓废,快快让理想启航!

(女)面对迷茫,我们要抬头看一看太阳,心中就会有方向!

(男)面对诱惑,我们要追求阳光和健康,就不会偏离航向!

(女)铭记今天,我们将阳光拥抱!

(男)畅想未来,我们把青春分享!

(男)开学典礼到此结束!请陈主任做最后安排

大学开学对自己的期望篇三
《大学生新学期思想汇报:新开始,新希望》

大学生新学期思想汇报:新开始,新希望

敬爱的党组织:

当新学期再次踏进校园那时候开始,我就知道自己的大学生活已经开始进入倒计时了。看着新生们陆陆续续的来到学校,我也想到自己刚进校园那一天。而现在,转眼间,两年时间就过去了。两年前,我带来的不只是我的行李,还有我满腔的热情和抱负。过去的两年让我感触多多;而后的两年,我要带着我的热情,向我的梦想奔去。

这学期开始了我们专业课的学习,感觉比之前的课程要难了。比如说国际贸易实务这个课程吧,因为基本上的内容我们都没有接触过,所以要从头学起。不像以前阅读、语法这些课,可以依靠自己以前积累的基础。还有二外,我选择了日语。老师说日语和英语属于两个不同的语系,学起来会有点难,现在我是深深感觉到了。虽然才上了没几周的课,但我已经感觉到了困惑,记那些单词就像在记莫名其妙的符号一样,现在每天花在日语学习上的时间占了总学习时间的很大一部分。不过我也乐在其中,毕竟能够把它学好对自己也是有帮助的。

此外我还选择了二专——法学。也许对于大三的学生来说,学二专是有点迟了,因为到了大四就得准备两篇论文。可是在我意识到大学是我最后一个可以专心学习的地方之后,我还是选择了读二专,不管怎么样,能学就是好的,多知道一点对自己以后的帮助就会多一些。

专四的成绩已经出来了,我不知道该用什么词来形容自己得知成绩时的心情。考的不差,却比考得差更不是滋味。79分,离优秀仅有一分之遥。我宁愿自己是71分,也许这样心里就不会那么难过了。我试着想,要是答题时字能写的再漂亮点,也许就能多得一分;要是答题时不那么粗心,也许就能多得一分;要是阅卷老师仁慈一点,也许就能多得一分。可是我明白,这些“要是”都不会发生,我能做的不是后悔,而是从后悔中振作,从后悔中汲取经验。这一分,也许正说明了我的基础还不是很扎实,还应该加强。过去的就过去了,我

现在应该准备的是专八的考试,从现在开始,一步一步扎实的走下去,希望专八能填补今天我心中的遗憾。

除了学习,我还找了一份兼职。这份兼职很有趣,是教一个成年人口语。其实不能算教,更准确的说是沟通,是互相帮助。为他也是英语专业毕业的,现在从事it行业。他告诉我一个英语专业的学生只有口语好,才是真正的好,才会比别人更有优势。他说他希望能做到说英语就像说中文一样自然,能够脱口而出。我我很喜欢这份工作,因为在这过程中,我收获的也许比他更大,不仅可以锻炼自己的口语,还能获得很多学校之外的知识。我希望自己和他一样不仅能把英语当成一种工具,更把它当作一种热爱。

这个学期,我把自己的学习生活安排的很充实。我希望,我可以一直坚持这份学习的热情,也希望自己能取得更好的成绩。

大学开学对自己的期望篇四
《我希望刚进大学就知道的6件事》

我希望刚进伯克利音乐学院我就能知道的6件事

编注:这里的译名伯克利(Berklee)是指位于美国东北部大西洋沿岸的波士顿的伯克利音乐学院(Berklee College of Music),而非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 。

1. Focus. Disconnect. Do not be distracted.

1. 专注。排除杂念。不被干扰。

My favorite part of the movies is the training sequence, where a young Bruce Wayne, Neo or Kung-Fu Panda goes to a remote location to be trained relentlessly, nonstop, past all breaking points, until they emerge as a master.

电影中我最喜欢的部分就是练功阶段,年轻的Bruce Wayne, Neo或功夫熊猫到遥远的地方,坚持不懈地练习,一路突破,直到成为大师。

The next few years can be your training sequence, if you focus.

如果你专注投入,未来几年可以是你的练功阶段。

Unfortunately you’re not in Siberia. You’re surrounded by distractions.

可惜,你不在西伯利亚。你身边处处都是干扰。

You’re surrounded by cool tempting people, hanging out casually, telling you to relax.

你被酷酷的人所包围,他们充满诱惑,四处游玩,告诉你要放松。

But the casual ones end up having casual talent and merely casual lives.

可这些随意的人才能平平,生活差强人意。

Looking back, my only Berklee classmates that got successful were the ones who were fiercely focused, determined, and undistractable.

回首过去,我那些成功的伯克利同学们都是异常专注、意志坚定、不受任何干扰的人。 While you’re here, presidents will change, the world will change, and the media will try to convince you how important it all is.

你读书的时候,校长会换人,世界在变化,媒体会努力说服你这有多重要。

But it’s not. None of it matters to you now.

其实不然。对你而言,现在它们都不重要。

You are being tested.

你在接受试炼。

Your enemy is distraction.

你的敌人就是干扰。

Stay offline. Shut off your computer. Stay in the shed.

保持离线。关断电脑。闭关修炼。

When you emerge in a few years, you can ask someone what you missed, and you’ll find it can be summed up in a few minutes.

当几年后你复出时,可以问问别人你错过了什么,你会发现这些都可以在几分钟内总结完。

The rest was noise you’ll be proud you avoided.

剩下的不过是噪音,你会很自豪自己避免了这些干扰。

Focus. Disconnect. Do not be distracted.

专注。排除杂念。不被干扰。

This is your #1 most important challenge. If you master focus, you will be in control of your world. If you don’t, it will control you.

这是你第一项最重要的挑战。如果你能掌握自己的注意力,你就能控制自己的世界。否则,世界会控制你。

2. Do not accept their speed limit.

2. 不要接受他人的速度限制。

You don’t get extreme results without extreme actions.

没有超常的行为,就没有超常的结果。

Berklee classes set a pace the average student can keep.

伯克利的班级所设定的节奏,一般学生都可以跟得上。

If you want to be above average, you must push yourself to do more than required. 如果你想高出一般水平,你必须推动自己做超出要求的部分。

There’s a martial arts saying, “When you are not practicing, someone else is. When you meet him, he will win.”

习武之人有个说法:你不练习别人练,一旦较量起来,你必输无疑。

If you are a writer, you should not only write a song a week, but spend twice as long improving it as you do writing it.

如果你是作曲家,你不能一周只写一首歌,而是应该花两倍的时间来改进。

Inspiration is a good start, but it’s the diligence to make every note and every word perfect, that will really set you apart.

有灵感是很好的开始,但让每个音符和每句歌词完善的是勤奋,这才是让你出类拔萃的原因。

Luckily, when I was 17, a few months before starting Berklee, I met a man named Kimo Williams who used to teach at Berklee and convinced me that the standard pace is for chumps.

幸运的是,在进入伯克利几个月前,那时我17岁,我遇到了一位过去在伯克利任教的老师——Kimo Williams,他说服我标准节奏是为傻瓜设置的。

In just 3 intensive lessons, he taught me 3 semesters of Berklee harmony, so on opening day I started in Harmony 4.

仅仅通过3次强化课程,他教了我伯克利3学期的和声课程,所以开学那天,我就从第四学期的和声课程开始。

In one intensive lesson, he taught me the whole semester of Arranging 1.

在一次强化课中,他教会了我整整一学期的编曲课程。

Then I learned I could buy the book for a course I wasn’t enrolled in, and do all the examples myself, without even needing to attend the class. I could approach the department head and take the final exam for full credit. I did this for all the other requirements like Arranging 2, and traditional counterpoint classes.

然后我知道没有报名的课程,我可以把课本买下,自己做练习,甚至都不用去上课。可以直接找到系主任,参加期末考试,拿全学分。所有其他必修课如编曲以及传统的对位课,我都是这么做的。

I graduated Berklee in 2-and-a-half years.

我用了2年半的时间就从伯克利毕业了。

Do not accept their speed limit.

不要接受他们的速度限制。

Blow away expectations.

超出人们的期望。

3. Nobody will teach you anything. You have to teach yourself.

3. 没有人教你任何东西。你必须得自学。

When I first arrived at Berklee, I was disappointed. My teachers weren’t teaching me. I almost dropped out.

当我刚到伯克利时,我很失望。老师不教我。我差点辍学。

I went home to Chicago and got accepted to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Then I realized their music program was more about memorizing the name of Bach’s many children.

我回到芝加哥,被西北大学录取。然后我意识到他们的音乐课不过是强记巴赫以降的诸多名字。

So I came back to Berklee with gusto. I decided to squeeze every bit of knowledge out of this place. Nobody was going to do it for me.

然后,我又满怀热情地回到伯克利。我决定从这里吸收所有的知识。没人为我这么做。

Do not expect the teachers to teach you.

不要期待老师们会教你。

They will present some information to you, but it is entirely 100% up to you to either make the most of it, or waste your time here, and go home and get a normal dumb job.

他们会带给你某些信息,但是否能理解到点上,抑或浪费时间毕业后去做平庸的工作,则完全取决于你自己。

Berklee is like a library.

伯克利像一座图书馆。

Everything you need to know is here for the taking.

你需要知道的所有东西都在这里供你吸收。

It’s the best possible environment for you to master your music.

这可能是你掌握音乐的最佳环境。

But nobody will teach you anything. You have to teach yourself.

但没有人教你任何事情。你必须自学。

4. Learn from your heroes, not only theirs.

4. 向你自己的偶像学习,而不局限于他人的偶像。

When I was here, I wanted to be a great songwriter, among other things.

读书时,我的众多梦想之一是成为伟大的词曲作者。

Berklee’s songwriting courses are amazing! I learned so much about song crafting that made me look at all of my favorite music with a whole new insight, and forever improved my own writing.

伯克利的词曲创作课程真是超赞的!我学习到很多歌曲创作知识,让我用全新眼光诠释我所有的最爱曲目,从而彻底改善了我自己的创作。

But„ I remember a lyric writing teacher saying a good lyric needs to use all 5 senses.

大学开学对自己的期望篇五
《大学新生入学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大学新生入学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作者:电气12—13班刘瑛博 学号:20

【摘要】 在21世纪的今天,大学生面临着新的挑战。不管是在生活上、学习上、还是心理上都面临着许多问题。这些问题也许会对他们今后的学习和人生将产生重要的影响。本文论述了大学新生产生问题的原因及解决办法。

一:大学新生心理问题表现及产生的原因

大学新生心理问题主要是环境适应不良所带来的一系列不良心理反应。具体变现为失落、茫然和焦虑压抑。

1. 失落心里

失落心里是一种对自己某种行为后果或境遇与预期相差甚远而感到失望的一种消极心态。一些大学新生入学前对所报考的学校和专业不够了解或对高考结果的不满意,入学后感到赶到学校或专业不理想,所考取的大学并非期望的大学,所录取的专业并非渴望的专业。还有些大学生由于入学前将大学生活过分理想化,过高的期望值与大学的现实生活反差较大,往往觉得无所适从,埋怨命运又被捉弄的感觉。产生心理落差导致产生失落的心理。

2.茫然心理

我们在原来十几年学习生活中过度的紧张而且每天我们过着匆忙的学习生活。每天为了考试、排名、奖励不停的奋斗追求着自己想要家长强求的一些东西,但是高考完后我们步入了人人口中都向往的大学生活但是却发现生活的不掉变得缓慢了因为从那几匆匆的生活敢出来后还没有确定下一个目标或是还没有确定自己的理想与追求。所以我们茫然了。

3、焦虑压抑

我们当中大多数同学都是从小到大第一次离开家乡离开故土活血有一小步同学在外曾经住宿过但都会定期的回家。没有这么长时间的离开过家里的人尤其是我们的爸爸妈妈。并且我们一开学就经历了很苦很累的军事化训练那是的我们已经是疲惫不堪但是还要照顾我们自己生活。最重要的是我们来到了新的环境我们感觉陌生孤独与无助,因为什么事情我们都要自己决定不能和父母商量。所以没人倾诉的我们很容易压抑。

二.生活上遇到的问题

我们刚刚入学面对的都是一些来自大江南北五湖四海同学我们相聚在了黑龙江科技学院。在大学的校园里,人人都会有属于自己的故事。这时候内个人表现出来的特征状态是不同的有些是稳定的有些事波动的。稳定的呢可能表现的是坦率内文波动的呢可能是满怀激情又温文而雅的所以这种矛盾心理使得他们的集体生活丰富多彩。

但还是有同学存在问题的,现在的我们有很大一部分同学都是独生子女,在家里

我们备受宠爱大学的宿舍生活对我们来说可能是有点难以适应。因为我们必须需要学会分享与宽容、学会忍让与理解。不少同学在家里喜欢衣来张口饭来伸手,突然什么事情都要自己做,父母不在机子的身边啥时间无依赖,这让不少同学吃了很大的苦头。这样问题就出现在我们的眼前了。例如,宿舍内部会出现小团体,室友间的矛盾可能会因为一点小事而被激化。寝室卫生的打扫会成为一大难题。自己东西摆不下或是找不到时会乱问人乱翻他人东西导致争吵。等等。我们自理应对。我们也会饮食不合理造成健康指数下降。

三.学习生活上的问题

在高中时期我们在备考时期有些人努力苦读奋战高考朝着自己的目标坚持不懈、有条理的安排着我们学习的生活,还有一部分人是在老师的督促下学习。并且一直以来我们的学习不是在家长的督促下就是在老师的监督下学习但是到了大学一般都是自学时候多一些而且老师很少管我们在上可是如果不仔细听就在也就很难在解决这个问题因为老师上完课就走。没有外人的强迫、没有人不是的在我们耳边督促唠叨我们。所以很多人懒散放纵了自己的生活,不想听课就可以坐在最后一排睡觉老是不会叫你。而且大学是需要修学分的不一定都是考试来决定你成绩需要修很多课。上课的教室是不固定的所以我们要东奔西跑从主楼到科厦,所以我们在学习生活上也会遇到问题。

面对以上种种问题我们该去和解决,以下是对策。

四.针对以上问题的对策

第一,大学是每个莘莘学子都有的梦,但对于这个与心理心里难免落差极大的现实我们要学会适应、学会接受,毕竟我们来到大学这是我们新的起点,理想抛弃了现实,心里难免会失落许久。但是我们应该清楚的认识到,你来到这所学校,你就属于这所大学的学生,无论你有多少不愿意,你以后的梦都是从这里起航的。懊恼、后悔都已经是过去的事了,要明白一个道理,生活的强者永远只属于适应的强者。我们应该敞开心扉学会与人沟通多多的结交一些好朋友从他们的身上学习对自己有用的方面,而且我们就不会感觉到孤独无助,多一个人就多多一份力量。

第二,我们虽然是家里的独生子在家里娇生惯养惯了,但是我们应该明白一个道理。到了大学以后宿舍就是我们的家我们在家里怎么做在这就一样。爱护我们的宿舍时常的做一些打扫,多多的与室有沟通可以把称呼改一下比如你······改为请帮我······这样会觉得亲切一些大家之间会有感情这样我们会觉得宿舍温暖。帮助别人、忍让别人也是对自己的帮助与宽容。

第三,学习上我们应该学会自主,不会的东西可以学者与同学讨论。也可以时常得去图书馆多读一些对自己有用的书。丰富自己。上课时可以主动座在前面与老师互动抓紧解决问题。对于不固定的教学地点我们可以早一点到达那里去找教室,顺便我们也可以熟悉地形。其实我们会在这里生活四年我们不必对这些问题感觉到紧张害怕慢慢的我们会适应这里的生活。

大学真的是一个会磨练我们意志的好地方,不但可以使我们变得更加的自立、自强而且也会找到真正的自我找到自信。它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真正可以展示自我的平台。

【参考文献】

(1)杨祥冰 黄彦明 关于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思考《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李辉 大学生环境适应优化理论与方法

(3)冯开甫 大学新生教育概论

大学开学对自己的期望篇六
《给将要进入大学的你们 一个已毕业两年的学长的人生感慨》

给将要进入大学的你们 一个已毕业两年的学长的人生感慨.txt14热情是一种巨大的力量,从心灵内部迸发而出,激励我们发挥出无穷的智慧和活力;热情是一根强大的支柱,无论面临怎样的困境,总能催生我们乐观的斗志和顽强的毅力……没有热情,生命的天空就没的色彩。给将要进入大学的你们:一个已毕业两年的学长的人生感慨五年多以前,我进入了全国重点名牌大学:武汉大学读书。我抱着最理想的热情,以为从此走上了一条报效祖国,报效父母的人生坦途,以为我的人生即将要大展宏图!     三年以前,抱着对“我的大学”最大的疑惑和不解,我辞去了分团委副书记的职务,开始认真地大量阅读和思考我的人生,我的大学,我的未来。试图找到对周围一切我无法理解问题的解决方案。这一次的决定,也意味着我放弃了原来一直抱有的,通过“从政”来为国家民族做贡献的“远大理想”。     一年半以前,我自以为已经看清了中国大学的本质,不愿意再继续自欺欺人地“学”下去,主动放弃了学校保研的名额,退出了用青春和热血换取一纸毫无真实内容和分量文凭的游戏,退出了中国虚伪可笑的“精英学历社会”。决心进入企业,踏踏实实地从事“实业”,站到中国经济第一线,为国家和社会以及自己作真实的努力和贡献。因为我不想用镀金的“文凭”和“文化”来糊弄我自己,也糊弄其他人。     今天,在毕业工作一年多后,在我的工作和能力已经得到老板和同事的肯定,马上就要派我出国任职的时候,我却辞职了。我不想违心地接受这个光荣,我决心到远在大山中的一所规模很小的,志在探索中国新教育模式的私立学堂,试图通过投身中国最缺乏,最需要的教育,来实现我人生最大的价值:为我热爱的中国,为中国的孩子和未来,也为我自己,做一点真正有意义的事情,而不是日复一日地在无望的等待中浪费掉自己的生命。     因为,中国真正缺的不是钱,我缺的也不是钱。中国缺文化,缺教育。我也一样!     周围的人都认为我疯了,鬼迷心窍阿了。放弃了中国人从小就灌输的,从小就追求的“最正宗”、“最正确”、“最理所当然”的道路的确令人不解。我也在认真地思考我这样做的理由。在这里,把自己对家人和朋友质疑的回答写出来。你们也可以自己评析:到底是我疯了,还是这个社会疯了?         一、我的梦想——“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每个人在成长的岁月里都会在心中有个榜样,特别是对一个男孩子来说,在内心总是

对那些历史上的英雄颇有好感,我自己也不例外。从小学四年级开始,一套十本的《周恩来传》对我影响至深,从周恩来总理儿时求学到参加革命,从领导抗日、解放战争到后来纵横外交、文革风云,我把里面一个个的故事翻阅过很多次,品味一代伟人为人处事的风范。从那个时候开始,我打心眼里佩服这个为中国人民奉献了一生的好总理,我想,我也要做这样的一个好人,如果有可能,我也想去做一名像他一样的总理。         这个朦胧的梦想伴随着我的整个中学时代,给予过我一种精神的感召,特别是周总理那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名言很多次让我内心澎湃。我憧憬着自己的梦想,父母、老师告诉我要实现自己的梦想就要好好读书、考进大学,因为在大学里就可以学习更多人生的智慧,去实现自己的梦想。于是我在书中看别人对于大学的描写,听父亲对于自己当年因为成分问题而没有机会走进大学的遗憾和他内心由衷的向往,这是父辈对我最大的希冀。         我一直感到幸运的是:自己一直非常喜欢读书,所以在应试教育的环境里一帆风顺。高中毕业,我幸运地走进了全国重点名牌大学——武汉大学。带着父辈对于自己的期望,也带着自己心中那个朦胧的“要做总理”的伟大梦想,我开始了自己的大学生活。爸爸在开学时给我的第一封信上写道:“你已经完成了我们家三代想上大学而不能的梦想,在大学的校园里,将会有更多优秀的老师和同学,同时会碰到很多的困难,孟子曰:夫天降将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你要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机会,发奋努力,好好读书。”我的内心感动于父亲的良苦用心,在书桌前的墙上,我郑重地贴上“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个字幅,以勉励自己珍惜大学时光,不辜负家人的期望,不辜负自己的理想。         走在武大美丽的校园里,路过那古朴典雅的民国建筑,我可以感受到这所百年名校里深厚的人文和历史底蕴,一种说不出的涌在心里的感觉。我想这么美丽的大学里,应该会有知识渊博的教授和意气奋发的青年学子,思想碰撞,砥砺智慧,探讨人生理想,我一定会度过充实而难忘的大学岁月,我也真正走上了一条报效祖国,报效父母的人生坦途,我的人生就要大展宏图。         然而,没有想到的是从大一开始我就对这所美丽的大学有了很多的困惑。         二、精神缺乏、游戏成风、学生忙着贴金、老师忙着项目

——你认识这样的大学么?         当我从那古朴典雅的建筑旁走过,再深入到自己的学习环境和学校其他地方后,我发现这个地方与我之前在书中读到的宁静的大学校园不同,这里各色人等纷纷扰扰,大小汽车进进出出,随处可见各式各样的商业海报或者广告,草坪上遛狗的大妈悠然自得。那种在中小学可以听到的琅琅书声在大学里却寥寥无几,大学怎么竟然不如小学?这些大学生们都不读书么?我很困惑。         在正式开始上课之后,我更加见识了大学里很多人是怎么样上课的:         早晨上课铃响了之后有很多人穿着拖鞋边吃早点慢悠悠地晃进教室,吃完早点后看看上面的老师,讲得没意思,于是爬着再补一觉。有的学生干脆一睡不起,大学里有句话是这样流传的:“一觉醒来一看表十点了,继续睡到十一点半,起来连早点、中饭一起吃了。”         晚上十一点后,应该是夜深人静、正值休息的时候,如果你此时走进大学里的男生寝室,你绝对可以看到他们的夜生活才“刚刚开始”,打游戏、玩麻将或者是看武侠小说,好不热闹。         鲜见一起读书、共同讨论人生智慧的场景,相反可以看到很多的大学生去网吧包夜,或者在寝室联机打游戏,他们的日常交流沟通内容就是游戏,以至于很多学生迫不得已,为了和同寝室的哥们“打成一片”而“学习”打游戏。游戏已经成为了大学里男生的主要“学习内容”,而且不少人发奋用功地学习了四年。    当我第一次在高我一级的学长寝室楼里看到凌乱的宿舍,散发着异味,一抬头就会看到一个蓬松的脑袋和迷离的眼神,我的灵魂被震撼了!我的心中真的不敢相信,这就是武汉大学的学生?!空洞的眼神昭示着灵魂的无知和内心的空虚,在终日游戏的日子里打发自己的青春岁月!这是大学生么?!这些人就是“为中华之崛起”而努力学习的新一代?我的内心里有一个强烈的声音告诉我:我绝对不要成为这个样子!         我的一个同学,从大一到大四,四年的时间,除了考试和教室见个面,其他时间全部在寝室打游戏或者看武侠,反正大学里也没有人管。后来因为挂科太多被学院劝退,家长过来求情延缓时间,但于事无补,游戏照打不误,直到大四时无法毕业。    另外一个同学,也是因为打游戏挂科太多被劝退,母亲来到学院跪在学院领导面前说:“我自己在家里吃剩的菜叶在供他读书,求你们给他一次机会吧!”当时我听到学院领导讲到这样的事情的时候,我

的内心很受震撼。父母吃菜叶供孩子在城市里打游戏,混日子?还要求情“给机会”?给他继续游戏的机会吗?    都说可怜父母心,我想起我辛勤劳作的父母,我想起那千百万把孩子送进大学的天下父母,他们都以为自己的子女在大学里“努力学习”,辛苦地赚钱,无私地供养儿女“上学”,让他们解除“后顾之忧”,不用担心生活的问题。殊不知如今大学校园里,有多少人是在游戏人生。用我在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一位同学的话来说:“如果他的妈妈来在大学住一个星期,就一定会让他退学回去”。因为在中国“上大学”,可能是人生中一段最轻松愉快的时光了。大家可以游戏,看电视,逃课,武侠小说,这是很多大学男生的全部生活。女生呢?看韩剧,不少女大学生的主要学习内容就是看韩剧等各种连续剧,感情剧,一部接着一部。         你能想象这就是“我的大学”么?很不幸的,这一切都是真实的,而且就发生在武大这样的名牌重点大学里。这些人考上大学的时候都是家里的骄傲、很多同学眼羡的对象,可是为什么他们在风华正茂的青春时代里,行为如此令人费解?当时的自己不得而知。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这样混日子,大学里还是有很多人依然比较用功地学习,但是他们也一样困惑:让他们努力学习的原因主要是“恐惧”和压力:怕找不到好工作,怕考不上研究生。大家都听说就业很困难,武大每年找不到工作的毕业生都很多,因此不敢“放纵”自己。但是很少有学生努力学习是因为追求智慧,追求真理,为国为民而学。这些用功的学生虽然没有“游戏人生”,但是却生活在沉重的压抑心理状态下,思维往往呆滞,慢慢地走上一条被大学生们嘲笑的“越学越傻”的“傻博士”道路。实际上,每年大学里自杀的大学生,往往不是“不用功”的“坏学生”,而是这种心理严重压抑,用功学习的“好学生”。他们一样,从一进大学开始就碰到很多无法解决的困惑,同时被灌输着一些所谓“正确的发展方向”,他们只是愿意服从这些“权威结论”,以自我的压抑而不是以心灵的呼唤来“学习”,这难道就真的比“玩游戏”“看影碟”更好吗?大学的学习到底是要达到什么目的?大学生们为何都迷失了自己的理想。         首先是专业的学习让人迷惑:很多老师照本宣科,大学里面真正关注教学、关心学生,有上课水平的老师越来越少了,不知道老师都在忙些什么。    老师的本职工作应该是传业授道解惑,可是有的老师一个学期学生也见不了几次,派他的研究

生来上课。后来我才明白原来他们都在忙着自己的项目和课题。大一的时候,我们通信工程专业有个博导带物理,学生的评价是这样:“还博导呢,都博成个啥了?讲得稀里糊涂,还经常不来上课。”。大学选用的教材令人费解,明明有很好的全国通用教材,比如高等数学的同济五版,却偏偏要选用自己学校编的教材,艰难晦涩,连选用的习题都是历年研究生考试的数一类,可能是编排教材的老师想提前让我们进行考研准备吧?    后来才知道学校选用这种“自编教材”的原因,是老师们因为要“评职称”。需要“科研成果”,就东拼西凑的乱编一些“教材”来“完成任务”,这种放到书店里根本没有人会要的垃圾教材,他们就利用自己教学的权利,发给大学生们上课用。据说老师们也很可怜,每年都要完成所谓的“科研成果”,要写论文,出书来完成任务,否则就可能降职。有些老师没办法就自己花钱在外面找刊物发表文章,这种可以不花钱出教材,让学生买单的事情也很容易理解了。    大学里的学生生涯,除了要求学生的专业学习之外,鲜有启迪心灵的声音,更重要的是缺乏指导大学生人生发展与定位的课程,能够让大学生明白自己为什么学,为什么活的课程。我自己学习的专业是电子信息科学类,和很多同学一样,我在必修的公选课如高等数学等认真学习,但是我在每天的专业学习之外内心十分彷徨,我不知道这个专业适合不适合自己,不知道这个专业意味着什么?不知道这个专业的社会发展方向和主流是什么?也不明白这个专业培养的目的是什么样的人才要求?    我不知道该怎样进行大学的学习,更不知道前面的路在那里。我该怎样去一步步实现自己的理想?我碰到过很多的大学生也是如此。他们对于自己所选择的专业了解甚少。其实我觉得老师也根本不了解这些专业到底要做什么,后来知道大学里的管理人员,看专业叫什么名字容易吸引学生,就改个名字。看什么专业热门好找工作,就赶快“上马”一个专业,拼凑一些“课程”出来糊弄人就完事了。很多学生只是为了就业的方便而“选择专业”,但是当他们真正想去定位自己的时候,就反而陷入了“专业思维”而不能自拔。多数人只是为了一份工作而读一个热门的专业,却忘了去关注自己的兴趣、爱好,甚至综合能力的培养和理想的思考。         其次是榜样的困惑。在我大一刚开始的时候,班级组织邀请了高年级的优秀学长来给我们介绍他们优秀的经验,这些优秀学长都是甲等奖学金的获得者,都是老师和同学眼中的佼佼

大学开学对自己的期望篇七
《重点大学对高中学生、大学生的期待》

重点大学对高中学生、大学生的期待

栋梁特质 大师潜质 君子气质

大学对高中学生有着怎样的期待?高中、大学应该把学生培养成什么样的人?12月8日,清华大学副校长、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谢维和应邀来铜,在安徽省六校教育研究会“高中与大学合作培养创新人才”论坛上,从清华的角度,结合全国的情况,畅谈高等学府特别是重点大学,对高中学生、大学生的期待。

谢维和副校长一开口就说感谢,他代表清华大学向与会的各所高中学校表示感谢,感谢这些学校多年来为清华培养、输送了一大批非常优秀的学生,并给予清华大学很大的支持。 他说,清华大学在近年来的改革中有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就是进一步加强与高中的联系,这显示出大学改革的一个重要倾向:思考如何与高中建立内在的紧密合作关系。

今年,他在《中国教育报》上发表文章,三论当今中国高中教育的重新定位。他说,如今普通中学70%—80%的学生进入了大学,将来这一比例还会升高,今天的高中教育就是大学教育的预备阶段,大学教育是高中教育的延续。他非常高兴来到铜陵,与高中教育管理者进行沟通、交流,共同探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问题。

怎样通过高校来促进国家教育体制改革和人才培养?他的想法是,我们培养的学生应该有栋梁特质、大师潜质、君子气质。

栋梁特质

谢维和说,所谓栋梁特质,就是我们所培养的人才,将来需要承担起国家、民族、社会的重任。结合高等学校对于人才培养的期待和他个人的经验,以及清华对人才的要求,他觉得栋梁特质包括三个方面:

一是视野。实事求是地说,现在进入到大学的新生,他们的智力水平、素质都已相当优秀,但是他们做某些事情的选择能力不足,而这种做事的方法和选择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大学生不同于中学生,区别在哪里?在某种意义上说,就是视野的不同。视野开阔,这是栋梁之才需要具有的特质。在探索的道路上,选择做什么,这种特质非常关键。所以,培养学生开阔的视野、更大的责任感,为国家、社会和他人承担更多的责任,这需要有一种天下意识。

他说,大学的高等学习与中学的中等学习,两者的概念和任务是不一样的。高等学习是概念的学习、整体的学习、责任的学习、能力的学习,正如老子所说的“道”的学习,是对于规律的把握。这样的学习,没有一定的视野,达不到应有的视野宽度,是很难成才的。 试以物理的空间概念为例,如果把中心比作最重要的事情,我们问:铜陵的中心在哪?是不是天井湖?安徽的中心在哪?是不是合肥?可是物理的视野绝不仅仅局限在安徽,也不在我们这个国家、亚洲,而是包括整个世界。随着视野的扩大,我们能够在有限的时间、有限的生命当中,优先选择那些重要的、中心的事情进行研究。对于学生培养,我们特别在意

这点。有了广阔的视野,能够在更广阔的空间选择比较,明白究竟做什么事情更重要,这就是视野的意义。那些具有高度关联性的事物,或者叫战略性事务,才是重要的。

有一句话叫做会读书的读目录,说的就是能够从整体上把握这本书的内容,这叫有视野。 二是境界。他说他越来越感到境界的价值。我们一些很优秀的学生,学成以后放弃了自己的追求,老师、学校给他们提供了很优越的条件,可是,对于前途非常光明的学术发展安排,他们竟然都放弃了,非常可惜。有点小收益就满足,“小富即安”,这样的人不能登上大舞台做大事。

学校培养的人才应该是有理想的人,只有有理想才能坚忍不拔。

境界并不是简单的高或低,而在于一种追求。有个学生,学习非常好,老师们一致推荐他去国外继续深造,可是他怎么也不去,上班了,满足于拿年薪。很遗憾。出现这种情况,对于我们这些当教师的,非常痛心。不想做大事,没有一种追求,再有知识又有什么用呢?他说,一个人连梦都没有,活着还有什么意义呢?我们的学校就是要给学生们铸造梦想,这个梦想就是追求。人一定要有自己的梦想!一个不能让学生做梦的学校绝对不是一所好学校。 三是意志。清华大学开学、毕业典礼的时候,都会邀请校友来讲话。这些校友不是什么大官,也不是什么赚大钱的。这些校友都是十几年、几十年如一日在岗位上坚守、踏踏实实干成事业的人。他们希望用这样的例子来告诉同学们,必须具有这种坚忍不拔、踏实工作的品质,而不是好高骛远、骑驴找马。

谢维和在跟人谈话交流时说,他不担心一个学生聪明不聪明,而是担心他们有没有意志,有没有忍耐力。聪明的孩子尤其要有意志,因为他们改行很容易。

他说他曾不止一次地问这样一个问题:在什么样的情况下能够把车开得最快?发动机好,驾驶技术好,明白了目标在哪里。说得都对。但是还有一个更重要的东西是,这个汽车的刹车好。刹车好才能开得快。

有学者发表文章问,为什么现在的年轻人推迟成年?他研究发现一个现象,现在的青少年在发育时,头脑中有两套系统,一个是动机和情感系统,一个是控制系统,两者出现了不均衡的情况。形象地说,这就好比在没有学会刹车之前,就过早地学会了踩油门。学生们出现了这种情况以后,他们明明知道做一些事不快乐、不合适,偏偏控制不住自己。

所以,我们在培养人才的时候特别在意这种视野、境界、意志,这就是栋梁特质。 大师潜质

谢维和表示,大师潜质,从他个人的认识、经验、体会来看,最重要的一是基础性能力,二是思维性能力。

基础非常重要,基础性的知识使得学生能够适应不同的情况,能够解决不同的问题。谢维和说,他是特别反对过度学习、大量做题的。今年,他在《中国教育报》上发过一篇文章,题目是《变“见题不生”到“见题不怵”》,说的就是过度学习的事情。很多学校为了让考

生考试时对题目眼熟,从心里不发怵,就过多做练习题,作业量吓人。他说这反映了我们老师的无能,他们不知道什么样的知识对于学生是最重要的,什么样的知识才是最有价值的知识。其实,高考时要想真正做到“见题不怵”,就应该扎实基础知识。

时代已经发生很大变化了。美国学者研究现代人具有的七个能力:读、听、写、说等。谢维和说,我们的老师在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时候,一定要时时了解社会对于人才需求的变化。比如说,现在会不会说已经成为一个很重要的方面,说是表达一种思想,把自己的观点表达出来,让人家接受,这是创新、拔尖人才一个很重要的素质,也是作为一个领导者必须具备的能力。与其用命令的方式,不如说服人家,何乐而不为?

第二是思维性能力。这是现在特别重要的能力。所谓思维性能力就是能够有效地使用知识去解决问题、去创新的能力。这种思维性能力是其他能力得以建设的基础,也是大师潜质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核心。

现代教育,特别是基础教育,教育的重点、知识传授的形式正在发生非常大的飞跃。我们过去更多的是强调所谓的陈述性知识,即一个个信息、一个个词汇、一个个概念等等。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渐渐强调程序性知识,就是用什么方式把不同的事件和各种程序性的要素、单元、故事连接起来。

现在,我们更加强调要有元认知知识。元认知的知识主要涉及三个方面的技能:计划、监控、评价。计划,比如时间的安排、使用何种策略、何时开始等等;监控,即意识到自己是怎么做的;评价,即对思维和学习的过程与结果进行判断,同时按照判断作出行动。 创新型人才,其创新机制都和元认知知识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因为他们知道自己在做什么、能够实现什么样的计划、获得什么样的结果,不断地调整自己和评价自己。 高素质的学生,拔尖创新人才,在元认知方面都能达到非常高的水平。

大家想想,从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对于人们的生活来说,最大的变化是什么?是人们的生存空间得到了很大的拓展。而信息化社会给我们带来的变化是,我们的思维空间得到了很大拓展。在思维空间拓展中,谁能够掌握高速度、高产的思维能力,谁就将获得更大的竞争力。不同的资讯拼贴组合在一块就是一种创造。

君子气质

君子气质反映的是道德修养。这样的君子气质往往是内在的。清华大学校庆时,有人问谢维和,清华的学生走在外面,能不能一眼看得出来?这个问题涉及的是清华人的精神气质。他说清华的学生走到哪儿都是一台计算机、一本书。但是真正的气质不是外在的,而是内在的。如《老子》所说:“和其光,同其尘。”

他结合清华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说,1914年,梁启超先生在清华一次演讲中的题目就是《论君子》。梁启超先生在演讲中希望清华学子们都能继承中华传统美德,并引用了《易经》上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等话语来激励清华学子。谢维和说为什么要把君子气质作为清华招生时的一个要求,根源在于这里。而梁启超自己就是这样的人,有一次他生病了,需要住院做手术,医生误诊误治,手术中把他没有毛病的器官给摘除了,他没

有去医院理论。这就是君子风度。正因为他有理想、有境界、有视野、有高尚的追求,他能够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如果什么事都很介意,那就做不成事。我们照相时要调焦,焦点对上了,图像才清楚。人生也是这样,调焦时对准焦点,近距离的事物就忽略不计了。

他说,这样的君子气质是可以具体表述的,反映的是一种品质性的能力,它是社会对公众人物的一种期待和要求,任何层次、任何岗位的人员,其良好的品德,都关系到自己的表现、成就。

大学、中学的德育,就是培养学生的这种能力。

这种品质性的能力,第一就是责任感。君子气质最重要的体现之一是看有没有责任感,能不能面对目标竭尽全力,能不能表现高度的参与意识。第二是自我尊重,就是对自己有一个良好的认识,相信自己,肯定自己。第三,乐群。第四,有非常好的自我管理能力,包括对自我的评价、对目标的设定等等。

这样一种气质性、品质性的能力,对于大学、中学人才培养,都非常重要。

谢维和最后说,当我们强调高中教育与大学教育进行衔接的时候,应该想到,随着时代的发展、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到来,到底怎么衔接?衔接的基础是什么?大学在进行自主招生时,就应希望学生达到栋梁特质、大师潜质、君子气质这一目标。强调衔接,并不是否定高中素质教育,只是大学比中学对素质教育有着更高的要求

大学开学对自己的期望篇八
《开学初大学生思想动态情况》

开学初学生思想动态情况

历时两个多月的暑假已经结束,同学们陆续登程返校,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以及同学们在暑假参加社会实践、实习、兼职等情况,我们对学生思想动态进行了调查,现将有关情况总结如下:

(一)新学期学生思想基本情况

1.返校后学生的整体思想状况

我院学生返校及时,精神状态积极向上。经过暑假的调养,同学们纷纷表示无论是在精神上还是身体上都做好了迎接新学期新任务挑战的准备。

2.假期间学生的学习、生活、社会实践、见闻与感悟

我院学生在暑期很重视自己社会实践方面的能力,他们通过参加各种实践活动和实习工作来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了解更多社会方面的知识。在暑假期间,同学们普遍关心国家大事,对社会热点和重大事件都有自己的观点和判断,同时同学们在自身的价值价值观念和心态等多方面也有了许多良性变化,同学们更加关心自己的成才,关注就业、考研等,并利用暑假进行了充分的准备。

3.毕业年级学生的就业情况

大学生就业难是一个现实问题,更是一个社会问题。总体来说,大学毕业生具有较高的人力资本水平,是劳动力市场上的优势群体。但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与知识经济的冲击,青年初次与持续就业所需的能力门坎逐年提高,大学生必须具备能够满足新经济要求的核心就业能力才能成功发展,但现有教育培训体系缺乏必要的就业市场需求导向,缺乏对创业行为的深入研究,高等教育培养出来的大学生在知识和技能结构上与人才市场的需求存在脱节,大学生就业的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大学生要争取知识广博,具备合理的知识结构,有一定的科学文化素养,具有创新精神,随机性、灵活性的思维方式,做到因人、因时、因事而异。有良好的心理素质,面临更加激烈社会竞争,能视变化为机遇,视困难为坦途,有顽强的自制力,坚定的信念,及对生活充满期望,充满热情。要正确就业定位,当前大学生求职择业应当面对现实,根据市场实际状况更新观念,转换思路,到最适合自己的岗位上工作,而不应过分关注工资水平及地理位置等,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最终实现人生价值。当前大学生可利于人才交流会、网络资源等途径,寻找合适就业岗位,主动大胆把自己真实才干推销出去,珍惜和抓住来之不易的就业机会。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不得已时,大学生应转变就业观——先就业后择业,求职择业不可再像过去那样追求一步到位,如果斤斤

计较眼前的职业岗位是否理想,那就会失去许多起步的机会,可以在先就业过程中积累工作经验,使自我价值得到较大的提升,为以后找到理想的工作奠定基础。

(二)学生关注关心的热点问题

1.对当前政治、经济、社会发展以及自身成才等问题的关注

在国内外经济高速发展的背景下,高等教育改革的实际下。身为大学生的我们必须提高素质,做好学业规划。作为大学生,首先我们不能用义务教育带给我们的思想模式去思考问题,对待问题。我们要积极的思考问题,客观的分析问题,乐观的解决问题。作为大学生,我们要适当的抛弃义务教育带给我们的学习方法。我们要从广大的人民群众和自身的各方面要素中探索出适合自身发展的方法与技巧。作为大学生,我们要对当今国内,国际形势有系统的一些了解和自己的一些看法。现在很多学生还非常着迷义务教育带给我们的学习方法。这也给我们造成些假象,成绩好,优秀,对,有些是。但我个人认为,我们是大学生了,我们应该活的充实点,不要想像以前的那样活着。其实来到大学,我们要要掌握的不是知识,而是掌握得到知识与能力的方法,我们要跟国际社会同步。这就是大学生活。在考研或者出国深造方面,学生们是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以及未来的规划来确定的,这些决定继续深造的同学,应该是想更深入地学习自己的专业,了解更多专业方面的知识,开阔自己的视野,这也将会对他们将来产生很大的影响。而不选择继续深造的同学可能是想快地找到一份工作,先不断锻炼自己的工作能力,提高自己的工作阅历等,这也是一种好的选择。

2.对这些问题关注关心的途径、频率及期望

随着网络信息的飞速发展,大大拓宽了人们对国际、国内时事的了解范围。当代大学生主要通过互联网,手机wap网络,流行杂志,报纸,电视以及同学之间的聊天等多种渠道获得信息,且关注的频率异常之高。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同学们对这些热点时事问题一般都有自己的看法,但是见仁见智。同学们对时事的总体期望是期望和平发展,希望能少一点冲突。经济形势涉及同学们未来的工作就业,也就成为同学们最关注的热点之一。同时,同学们期望老师在讲课的时候也能结合时事,以提升大学生的时事分析能力和只是应用能力。

(三)学生特殊情况概述

目前大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有学业问题、情绪问题、人际关系问题、焦虑问题、情感问题、性健康问题和大学生生活适应问题。学业问题包括学习压力大、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动机功利化。情绪问题包括抑郁、情绪失衡。人际关系问题包括人际关系不适、社交不良、个体心灵闭锁。焦虑问题包括自我焦虑、考试焦虑。情感问题包括爱情困扰、友情困扰。性健康问题包括生理适应不良、性心理问题。大学生适应问题包括生活能力弱、自立能力弱

的情况和大学生对挫折心理承受力弱。其中人际关系和感情问题成了目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首要问题,占绝大部分。

(四)学生对学校工作的意见与建议

加大社会实践平台建设。目前的社会实践,大部分重点小分队多是院校组织的,好多学生根本没机会锻炼,说道底制约的瓶颈有两个问题:一是资金、二是安全。资金好筹集,安全难保证万无一失,现在多是独生子女,真要出事谁都担待不起。所以,带队老师、就业见习单位选人大多集中在“听话”的学生身上,时间尽可能短、项目尽可能少、有隐患的尽可能不做。所以,每年的社会实践看起来热热闹闹对学生的实际锻炼很少。不少学生建议,在实习前专门请专家对学生的在外安全针对性的辅导,不参加辅导学校对于社会实践不进行资金支持;在学生实习期间,为学生专门设立投保基金,学校、学生各掏一部分,打消指导老师和实习单位的顾虑,让社会实践学生更多的自我设计、独立完成。

大学开学对自己的期望篇九
《大学新生开学讲话稿》

大学新生开学讲话稿

大学新生开学讲话稿

尊敬的各级领导、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

今秋九月,椰果飘香。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举行xxxx4级新生开学典礼暨军训总结汇报大会。首先,我代表学校,向来自五湖四海的2866名莘莘学子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祝贺!向发来贺电的兄弟院校表示衷心的感谢!向刚刚过完第30个教师节的各位老师们致以崇高的敬意!向付出辛勤劳动的军训教官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亲爱的同学们,你们选择了xxxx科技职业学院,xxxx科技职业学院就是你们放飞梦想、实现抱负的地方。

亲爱的同学们,海科院是一所朝气蓬勃有创新精神的高校,是一所定位准确特色鲜明跨越式发展的高校。学校现有教职工523人,其中任课教师361人,任课教师中具有研究生学位96人(其中博士7人),具有副高以上职称97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和省政府津贴5人,博士生导师4名,省级优秀教学团队2个,省级中青年骨干教师1名,省级双师型教学团队2个、省级双师型教学名师2名;有国家级竞赛优秀指导教师69名,省级竞赛优秀教师257人次。省级特色专业1个,省级精品课程4门,省级优质核心课程3门、省级校企合作特色专业1个。校内实训室和实践基地120个。

xxxx3年、xxxx4年学校选拔了11名硕士学位的优秀教师公费深造攻读博士;选拨了一批本科学士学位的优秀教师继续深造攻读硕士。连续三年推进双师型教师的培养,每一位专业教师既有高校系列的职称证书又有专业技能资格证书。教师素质、科研能力和教学水平不断提高,几年来承担各级纵向课题67项,已结题30项;校中青年科研基金57项,已结题16项;发表学术论文299篇,其中SCI 31篇,EI 27篇,中文核心 18篇,编写《师本教材》24部,《校企合作教材》23部;获权专利9项,获第四届xxxx省高等学校优秀科研成果奖三等奖1项,获xxxx省高职高专教育教学研究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xxxx3年,xxxx副校长主持的《新型非硅太阳能电池研制和基本原理的研究》项目被xxxx省人民政府评为xxxx省科技进步二等奖,高职高专院校第一名;杨秀英校长主持的《规范民办高校办学行为研究》横向课题获得江西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

学校积极组织并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种科研活动和知识竞赛,你们的师兄师姐不负众望,在激烈的角逐中为学校争得了系列荣誉,扩大了学校的影响,提高了学校的知名度,捧回了金光灿灿的奖杯。近三年,学生参加国家级各类竞赛共获得奖励69项,其中一

等奖4项,二等奖16项,三等奖28项,优秀奖21项。学生参加省级各类竞赛共获得奖励257项,其中特等奖2项,一等奖31项,二等奖45项,三等奖68项,优秀奖111项。

学校积极与韩国、新加坡、英国等国家开展国际交流,为同学们2+2深造、3+1深造以及学生互派交流提供平台。xxxx3年至xxxx4年已经有5名优秀学生在韩国进行深造,还有多名学生在不同的国家进行国外交流学习。

我校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都在94%以上,高居全省高校榜首。学校于xxxx3年通过国家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并获得专家很高的评价。为海科院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更是海科人开启新的历史篇章,充满信心在“十三五”期间,建设完成16个本科专业,朝着第二步跨越—“xxxx科技学院”的奋斗目标迈出的关键性一步。在xxxx的改革与发展中,海科人敢为人先、勇立潮头,谱写着神奇、创造着奇迹。这,就是xxxx科技职业学院,一所年轻美丽、充满生机和希望的大学!我为你们的选择感到由衷的高兴和自豪。同学们正值风华正茂,是海科院生生不息的源泉,是海科院蒸蒸日上的力量。海科院期待你们带来新的故事、新的骄傲,创造新的史话。

得天下英才而育之,是大学的荣幸;育天下之才而成功,是大学的责任。使可造之才成为行业发展的中流砥柱,是我海科院之使命。亲爱的同学们,今天的开学典礼是大家在海科院的第一课,在你们即将开始紧张而又丰富多彩的大学生活时,我代表学校向你们提出如下期望与要求。

一、圆梦海科,筑梦天下

亲爱的同学们,圆梦海科,筑梦天下,实现中国梦。这是我对同学们的美好祝愿与期待。你们考入了大学,圆了人生的大学梦,也圆了家庭让你们接受高等教育的梦,你们从此开始筑梦、追梦,用不懈的努力去实现人生的一个重要目标—成才之梦。但大学梦仅仅是成才梦的开始,圆大学梦与成才梦,需要铸牢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三观不牢,地动山摇”。同学们一定要解决我为什么上大学,上大学学什么,学了以后干什么的问题。要正确回答这三个问题,我们大学的首要任务就是教会同学们敦品励学,立德励志。把人字写好,把人品摆正,先修其德,后做文章,帮助你完善世界观,重构人生观与价值观,做有理想有抱负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志存高远,做好规划

亲爱的同学们,海科是你们每个人梦想升起的地方,梦想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要“仰望星空”,志存高远,做好规划。我希望同学们都要树立远大的目标和理想,做好自己的大学职业生涯规划, 尽早地适应大学学习生活,转变学习方式,学会学习。大学教育是一种专业教育,要养成专业理论结合专业岗位技能的学习模式。这就需要同学们改变观念,刻苦钻研,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用你们的汗水和努力来实现你们的梦想。再次希望同学们在xxxx科技职业学院扬帆起航,放飞梦想!

三、遵纪守法,求真务实

希望同学们都能够遵守校规校纪,遵纪守法,做合格的社会主义公民,做合格优秀的大学生。牢记海科院“科学、务实、厚德、创新”的八字校训,并理解校训的深刻理念:科学就是追求真理、揭示真理的过程;务实就是讲求实际,实事求是;厚德就是敦厚品德,容载万物;创新就是在模仿的基础上发现新理念、新思维、新发明、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指导思想实现中国梦,通过成功的实践形成理论,反复实践再形成运行系统,通过完善的系统建立配套制度;只有这样的实践知识进课堂,中国才能成为法治社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走向成功,继续通往科学社会主义道路,最终实现中国梦。我希望海科的同学们努力成为中国解放第三个三十年,中国改革开放第二个三十年,重要历史时期建设国家的栋梁,同学们有没有信心?

亲爱的同学们,今天你们以海科为荣,明日海科以你们为傲。xxxx科技职业学院,是一个只要你努力就会有收获的地方,是你们成功成才的摇篮。希望同学们要有“离开国门一步肩负全国荣辱,离开校门一步肩负忠信荣辱”的责任感和使用感。

最后,祝各位领导身体健康,工作顺利!祝各位老师工作愉快,家庭幸福!祝亲爱的同学们拥有愉快、充实的大学生活!同学们!努力吧!精彩的人生之路就在你们自己的脚下!

谢谢大家!

大学开学对自己的期望篇十
《2012大学新生开学第一课》

2012大学新生开学第一课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来到腾讯直播间。暑假过去了,很多同学都在进行忙碌的开学准备。对于很多刚刚步入大学的学生,人生将会有一个新的启程,今天特别邀请到了新航道国际教育集团总裁兼校长胡敏老师,胡老师您好。 胡敏:主持人好,各位网友大家好。

上大学更多是学习解决问题的方法

主持人:我们开学第一课应该怎么样准备?开学第一课的概念,对于更多中学生和小学生是特别熟悉,大学开学第一课没有人来讲过,请胡老师给我们做一个全方位解读。很多学生经过了高三的拼杀阶段,进入大学校门,可能有一些懈怠。在这个时候如何做准备,如何树立人生的目标,才能更好完成大学学业课程。胡老师,为什么要树立人生目标呢?

胡敏:实际上人生道路就像一场马拉松式的赛跑,冲刺一个阶段以后,又会迎来一个新阶段的挑战。我们经常说一个终点,又是一个新的起点,高考结束了,新的起点又开始了,同学们步入新的大学生活,实际上根据我们观察,上大一的同学往往出现三种情况,考完以后觉得彻底放松,进入保险箱了,可以开始享受人生了,这是第一种情况,放松、怠慢的状态。

第二,有一些大学新生可能是一种惯性作用,高考初中、小学一路走过来都是久经沙场,备受煎熬,疲惫不堪,仍然保持昂扬的斗志,还是参加一次又一次考试。也就是说第二种状态就是这种高考的惯性作用。这样可能整个大学四年读下来,和中学几年没有实质性的区别。当然第三种情况,实际上就是我们所期望的第三种情况,就是同学们会真真实实倾注所有青春的激情,读完大学,享受真正的大学生活。所以同学们是状况不一样,思想精神面貌不一样。作为大学同学来说,我们应该深刻意识到,大学的本科教育实际上是整个人生教育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在很大程度上,大学本科教育基本上决定了一个年轻人在未来的事业走向,所以在大学期间,我们势必就会要树立一个自己的目标,一般来说人生的目标就大学阶段而言,跟其它阶段有一点共同的,不管哪一个阶段,都应该是加强品德修养,人文方面的修养,也就是说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这一点是在大学阶段,包括今后读研究生、博士,包括整个漫长的人生道路上都应该不断修炼的方面。

除此之外,除了品德修养之外,另外就是大学生在树立目标的时候,应该考虑到的三个方面。第一个方面,首先就是应该是学有所长,上大学一般有一个专业方向,当然我们要非常严肃地指出,可能就是有一些同学上大学发现,你学的这个专业,你上的这个大学是你心仪的大学,心仪的专业,可能干劲十足,动力非常强大。可能少部分同学,考上大学以后,调剂来,调剂去,最后进的大学,甚至包括专业都不是他梦想的大学或者是专业,在这个时候我们要奉劝同学们注意一点,实际上人生几十年,很多时候很难料定,并不是说我大学四年一定是真真实实学这个专业,今后一辈子干这一行了。不一定的。

作为我来说,我应该在同学们面前应该是父辈了,我们这一代人走过来,我们会发现从大学出来以后,几十年过来以后,二三十年过来以后,我们发现很多当时我们大学同学,他现在所从事的领域,已经早就不是他当时上大学所学的专业,但是这并不妨碍他的发展。这并不妨碍他的人生道路同样的精彩,甚至更加精彩,但是有一点,我们作为长辈来说,他当时在大学里面学的什么专业,现在可能改行了,但是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在上大学期间,他们会同样的倾注,会对所学专业倾注同样的热情。也就是说,你会发现在大学阶段,不管学哪一个专业,实际上都是一些基本的东西,一些基本道理,那么大道相通,也就是说你学化学的,上大学学化学,今后毕业以后,从事的是经济领域,实际上会发现很多化学原理,从事经济领域工作同样能够起到作用。

主持人:我们学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学习之外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也很重要

胡敏:就是大学里面学有所长,一定要热爱自己的专业,倾注自己的激情,学好这个专业,喜欢这个专业,热爱这个专业,学到他的一些所学专业的精髓,因为任何一个领域,任何一个方面,最后上升到一定高度,都会是一个哲学的高度。现在回过头来想想,我当时上大学的时候,我学英语专业的,那个时候有公共课,有政治经济学,有中共党史,还有其它的哲学课程,那么这些课程当时学的时候,也觉得这些课程有什么意思,考试之前背背笔记,没有好好去读,教科书没有好好的去读,更不用说找一些专著去看。

步入社会以后从事工作,会发现现在每天用的关于经济方面的,关于人生思考方面的,关于解决问题的方法、策略,思维方式方面的,实际上回过头来把大学的哲学课本,中共党史课本,经济学课本拿起来看看,这些东西在大学的时候应该是学过的。举一个简单例子,说一些哲学的范畴,宏观与微观,宏观与微观这个概念,比如说有一些人在现实生活中,在工作中会特别关注一些细节,这些微观的东西,但是实际上是什么,宏观是更重要的,因为你对宏观有感觉,有一个宏观的感觉以后,会知道那个微观的东西,那些具体的东西,应该放在宏观的那个整体框架的地方,但是如果说只是关注微观的东西,你可能一天到晚累到趴下,被琐碎的事情弄得晕倒,我们一定要特别注意,在整个学习过程中,要热爱自己的专业,热爱自己选择的这些课程。

第二,要人际交往,现在我们发现很多大学生毕业以后,实际上给你的感觉依然还像高中毕业生,除了拿了一张文凭,读了一个学位,基本上不会与人打交道,尤其90后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不像我们这一代人,兄弟姐妹好几个,旁边还有邻居,到处都有孩子,小伙伴之间,后来长大成人以后的沟通交流都很多,现在90后的孩子交流少,进入大学以后要强调人际交往的沟通能力培养。 第三,上大学期间要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要多参加学生会的工作,参加各种各样的社团,参加各种各样的活动比赛,方方面面,参加寒假、暑假的实习工作,充分与社会接触,与社会打交道,因为最终从大学校园里面走出去以后,我们都是要融入到社会中去的,所以总结起来就是:大的一个方面,一如既往地,一直不停地进行品德的修养、综合素质的提高;另外具体的三个方面,一个就是

术业有专攻,二个是加强人际交往,再就是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大环境对学生的英语能力有更高要求

主持人:其实我们想到大学毕业以后,无非就是三个方向:第一个是考研,第二,有些人考虑出国留学,有一些人直接是就业和创业,其实在这三个方面当中都涵盖着一个共同的概念,大学期间学的外语,外语可能是一直会延续到工作,或者是今后的学习道路当中。胡老师也是英语教育方面的专家,怎么样在大学生活当中培养我们对外语的学习呢?

胡敏:严格意义上来说,英语学习应该说是对大学生来说一个关键的关键,因为现在我们这一代新的大学生所处的时代和环境不一样了,那么现在我们90后这些大学生是处于一个国际化的时代,一个全球化的时代,生活在一个共同的地球村,那么在这个时候我们要眼光远大一些,要看到未来,要有国际视野,要有去参与全球竞争的这种豪迈!当然实际上我们说到这一切的时候,我们会发现英语是至关重要的,因为英语对我们来说必须变成大学生一种能力,但是我先跟大家打一个招呼,很多同学可能听不进去。他就觉得我在上大学期间,我学英语就是要考四级、六级,到时候大学毕业能够拿到证书,把英语看成是一块敲门砖,那么如何你把英语看成是一块敲门砖,拿我们的话来说,年轻的朋友你现在还处在英语学习的1.0时代。英语1.0时代就是把英语当作是一块敲门砖,当然我们会发现有一些同学可能处在英语学习的第二个时代,2.0时代,英语学习2.0时代,是把英语看成交流工具。确实我们今后会有一些机会在工作中,在一些环境里面,一些场所能够有机会和国际友人进行一些交流、沟通。那么这种情况英语是一种交流工具,那么英语是一种交流工具,只是交流而已,工具是什么?工具你用的时候就把它捡起来,不用的时候就放下。把这个工具放下了以后时间长了就生锈的,那么英语也随之退化。那么这是第二类同学。可能一些同学处于英语学习2.0时代。但是我们希望是同学处在英语学习的3.0时代,就是英语变成你的一种能力,什么叫做能力?能力就是指的不管你走到哪里去,你随身携带,随时可以启动,变成你生命的一部分,这就是英语是一种能力。现在我们的英语学习从大方面来说,思想态度要端正,把英语看成一种能力,不只是一块敲门砖,不只是一种交流工具,如果英语能力在那里了,交流没有问题,考四六级也没有问题。

具体到刚才主持人说到的考研、出国、就业这三个方面来说,现在因为前面我说过了,大的环境在变化,所以对英语学习方面要求也是在变化的。比方说考研英语,现在讲考研就是考英语,到校园里面走走,打听高年级问问,很多学生到大四以后考不上,基本上专业没有问题,就是英语上掉链子,现在考研的英语,考听说读写,早些年代只考笔试、阅读、写作,但是现在在复试的时候还要考听力、口语,基本上要求你听说读写,四项技能都要很优秀。

出国留学,很多同学也选择出国留学,家里有这个条件,自己有这个志向,出国留学也是不错的选择。那么现在这些留学生在海外基本上遇到的最大的两个挑战,第一个挑战是什么?第一个挑战就是语言没有过关,第二个挑战就是生活的自理能力太差。语言没有过关就是英语没有过关,现在考雅思(微博),考听说读写,考托福,也和考研一样,考研就是国内读研,考雅思、托福就是国外读研,

那不一样,发现共同的一点,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都要听说读写,要有强大的听说读写的四项技能。

还有一个就是创业。创业或者是就业,可能更多是就业,走向职场,创业也是走向职场,走向职场而言,现在世界500强,中国最优秀的企业,你想进去吗,想进去。那么拿一个成绩出来,比如商务英语证书,也要看你的英语,找比较优秀的企业到那里求职的时候,更多的时候是进行一个面试,直接考口语,直接考作文

避免急功近利学习 应提高英语综合能力

主持人:工作当中会发现身边很多都是老外,如果你的英语能力不好,和你的直属上司的沟通都会有问题。

胡敏:现在英语基本上已经在很多企业里面是经常要用到的,或者是始终要用到的一种语言,不管考研还是出国留学,还是就业,英语始终是一把利器,帮你获得成功,职场上帮你赢得机会。

主持人:刚才我们也说了特别多的有关于英语学习的这部分,我特别想了解一个问题,可能到了大学,很多学生都是在说我为了四六级而不断地看英语,或者我是为了出国留学去学托福、雅思,可能有的时候在时间安排上面,难免特别紧张,我不会合理规划这个,可能一会儿要看四六级专业用的书,一会儿要托福、雅思,究竟怎么样才能特别好的把时间进行一个分配,取得一个最佳效果。 胡敏:现在在校的大学生学英语的时候比较普遍的问题就是太过于急功近利,觉得英语三下五除二,一下子可以学好,英语甚至可以速成,这是一种状态。还有一种状态,很多同学在大学学英语,他的目标,他的视野仅限于考过四级,或者考一个六级,就是考证书。所以这些大学生学英语的功利思想太严重的,就会导致他们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方法上就寻找捷径,他们结果就是不理想。往往很多同学并不是说学英语不用功,他花的时间,下了工夫,甚至花了金钱,但是效果不尽如意,作为一个当代中国优秀大学生来说,在学习英语方面,我们一定要特别注意的就是,扎扎实实地打好英语基础,把英语本身学好,然后词汇通过接触语言环境,通过接触大量的听和读的材料,去掌握单词,去学到这些单词,不是靠单独背单词,死记硬背背单词表,这些都是要注意的,再就是要大量看一些报刊英文杂志,多看一些优秀的美剧,甚至多听一些在网络上能够搜索得到的一些美国的、英国的,这些英国国家的优秀大学的公开课,这些都是一些不错的学习方式。

最后你会发现,如果你的英语水平达到相当高度,那么四级、六级考试卷子做几套题,雅思、托福卷子做几套题,冲进考场就能考到高分,但是有一些同学一天到晚学四级、六级,最后考不过,为什么,他不具备基本功。今天是第一课,我特别强调一开始就要打好基础,这么一种态度对待英语学习。四级考试,六级考试通过,是你学好英语打好英语基础的一个自然的,而且是必然的结果。这才是一种正确的大学英语学习观念。

我们讲的套用一个方法,叫做所谓的无为而治,你并不是在学四级,并不是在学六级,也不是学雅思和托福,但是你在强大你的英语功能,而且因为现在的四级、六级考研,包括国外雅思、托福,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是考你的英语本身的综合能力,也就是考你的基本功,如果你的基本功强大了,这些考试都会可以轻易摆平,所以我送给大家一句话,就是英语学好了,分数就自然上去了。

主持人:确实。等于说我们是一个3.0的学生,考试只不过是随随便便考我们能力的一部分,而不是为了应试做相关的准备?

胡敏:对。

学生应做英语课堂的主人,积极主动学习

主持人:其实我们知道,在中国很多学生都会把所有的授课、讲课当成我们思维的救命稻草,就证明老师讲课我来听就OK了,这些都是应该的,课前的预习,课中的思考,以及课后的复习是没有的环节。那么很多学生也是因为这些原因,不能够很好取得英语学习的成绩,在这儿可以有一个什么方法激励这些学生,有兴趣地学习这些英语呢?

胡敏:我觉得主持人讲的这个问题非常好,很多学生实际上不只是英语学习课程,包括专业课程,他都是寄希望于听老师讲课,然后觉得看看笔记,就可以了,觉得自己掌握了真正的这一部分学问,或者这一门课,或者学会了英语,这是属于一种非常消极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式。

我们认为要想把英语学好,仅仅限于课堂是不够的,更多是靠自己在课堂外去多练习,我听说,多说,多读,多写,这样才能把英语技能得到很大的提升,另外我们也还要看同学在课堂上只是听老师讲课,问题到底出在什么地方。实际上也就是说,在课堂上只是听老师讲课,基本上认为是一种消极、被动的学习状态,你会发现,如果我们看一看国外的课堂教学,或者是语言教学,你会发现很大的特点,国外的大学课堂跟中国大学课堂,甚至可以追溯到中国的中学、初中、小学的课堂,这是一种传统习惯,国外这些大学课堂里面,老师很多时候只是起到一个引导者,或者是一个助手的作用,会启发大家去思考,抛出问题供大家讨论,然后做一些评判和一些有益的补充。但是我们国内课堂,不管哪一个阶段,大学、初中、小学都差不多,主要还是老师们一灌到底,这种状态下培养出来的中国学生,可能在批判性思维方面就会要弱很多。

比如说我举一个例子,现在很多孩子到了国外读研究生了,因为在大学期间,听课的时候,不是太多积极思考,踊跃发言,到了国外读研究生的阶段,很快能够看出来,你就像现在,听着发表意见一样,你就知道那些学生,哪些学生是哪些国家的,为什么,我们很多学生到国外课堂不发音,听不到他的声音。现在无论英语课堂也好,还是课外课堂也好,作为老师都应该积极思考,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上来,让学生对整个这堂课做出自己独特的贡献。

●【往下看,下一篇更精彩】●

最新成考报名

  • 立春过后什么时候鱼开口
  • 2021年立春 2021年立春是几点几分
  • 冬至吃啥 南方冬至吃什么
  • 冬至几月几日 今年冬至是几号
  • 烧碱安全救护常识
  • 国庆节高速免费几天
  • 白露与秋分
  • 请示与批复有什么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