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文档 > 知识 >

空白的意思

成考报名   发布时间:01-30    阅读:

空白的意思篇一
《空白--真正的含义?》

《空白--真正的含义?》 白纸,上面是用来写字的没错,可是你有没有想过,一张没有一个字的白纸,会给人很深的启示……   有一位不是很出名的发型师,他叫李明。一天,他去参加一个发型大赛,这场比赛关系到他的工作与名声,所以非常重要。他的妻子给了他三个锦囊,并嘱咐他在遇到困难的时候才能打开。比赛是这样的,总共五名参赛选手,一位选手分别要给四个不同的人做一个属于他们的发型。   比赛开始了,因为李明的手艺低于别的选手,所以他被排在了最后一个。其他选手都把那四个人的发型做得格外美丽,但不知怎么的评委都没有给太高的分。轮到李明了,他十分紧张。第一个是一位二十岁左右的姑娘,李明做了一个很普通的发型给她;第二位是一个五六岁的女孩,这时李明不知道该怎么做,于是他打开妻子为他准备的锦囊,上面写着:如果遇到小孩,就给她一个代表童年的发型。于是,李明也做出了好看的发型给她;第三位是一位中年男子,李明又打开锦囊,上面写着:平凡创造非凡。于是,他又做出了很帅气的发型。   到了最后一位,是一位老奶奶。李明又打开锦囊,上面竟然是空的。李明一下慌了神,他心想:怎么办,这是最后一位了,如果做不好,会被淘汰的。想了一会,他突然恍然大悟,“啊!我明白了,这个锦囊的含义是让我把心放空白,什么都不要去想,不要有一点杂念,不要紧张。”于是,李明赢得了这场比赛。   但是他不知道,那最后一个锦囊,竟然是他妻子一时匆忙忘记了写,而并不是他理解的那样。   有时一时的疏忽可能对别人造成更大的影响,或许是好,或许是坏。但重要的是要明白其中蕴含的道理。   把心放空白,像白纸那样白,这不正是成功的关键吗?

空白的意思篇二
《意义空白》

《意义空白》承认人生有许多虚假意义的人,更能寻找人生的意义。——哈维尔正如余秋雨先生所说,大多数时候人们之所以懂得一些事情,是因为“传统乐观主义虚设了许多‘意义的岛屿’,与生活中便可诠释为,友情及毫无保留坦诚为上,背叛或谎言即慌乱之源,世态温馨无恙即可宽心交出自己云云。生活如同一片汪洋,每一波每一折涌成一片才得以波澜壮阔,然而这一浪如何因风而起,又如何随流而息,都无从一一明说。所以一路上总在让自己认定些什么,选择相信些什么,对错与否无从得知,但总之是给了自己宽心的理由。于是不知何时一切都变成了谎言一般的存在。就像一个人以激情的大话广交朋友一样。虚假不是目的不是欺骗,而是与真实一并光芒四射地存在着的。你所相信的未必是你愿意相信的,而是在事情杂乱无章里你的栖身之所,累并休息着。也许它们让自己得到了“一时的热情澎湃”,但眼间情节折又陷入“痛苦的深渊”。毕竟,坐落在生活的汪洋里的岛屿,不管怎样广阔也无法代替海的所有瑰丽与可怖。但无论怎样,是不该因为自己这样天真地相信而内疚的,也许有人因此指责和怀疑,但那只不过是出于他们对安全感永不饱和的人心。若是能够相信那些自私、真实可又无辜如我的人,便仍然可以安全立足于这对对错错的生活之上,与该爱的人不计真假地彼此相信下去。也许有这样一些人,他们知道依靠意义的岛屿完成的行程只会偏离航道,离目的地越来越远,等到自己出了茫然什么都不剩的时候才发现,无论在过去还是未来,与别人还是自己,都无法企及那些掩埋在意义的岛屿之下的真实。于是他们始终在张望,在寻找,想要在无法言说的生活之中看出些是非,想要对那些让自己手足无措的事情做些必要的举动而不是躲,想要恰好疯狂又恰好安稳,恰好天真又恰好成熟,这样就不会像个木偶一样只能用沉默掩饰。有人说,一个人从别人身边走过,最重要的是教会别人些什么;若是有人教会了自己摒弃一切意义的岛屿,自己去填补所有意义的空白,那么除了成长别无选择。高一:别把自己当圣人

空白的意思篇三
《中西-空白-之比较 比较诗学》

"!!外国文学研究!""+年第%期

中西“空白”之比较

李克和张唯嘉!

内容提要:中西美学家都高度肯定“空白”的美学价值和意义,但他们所理解的“空白”并不尽相同:中国古代的“空白”是一个模糊而无限的概念,而西方当代文论的“空白”清晰且有限。中国文论家认为“空白”的审美效应是由“道”的性质决定的,而西方学者则认为“空白”通过破坏可联结性来实现一种潜在的联结,并由此而获得审美意味。中西都认为创作主体心灵的虚空是创造艺术空白美的前提,但中国古代的虚空是出尘以屏除自我,而西方则是去蔽以找回纯粹的自我。

关键词:空白中国古代文论西方当代文论比较诗学

“空白”是中国古典诗学中一个老而又老的美学概念,不过人们往往是在考察“意境”、“虚实”等问题时才谈到它,很少将它作为一个独立的审美范畴来研究。在西方文论中,“空白”是一个颇具现代意味的先锋术语。!"世纪#"年代,波兰现象学美学家罗曼・英伽登率先把“空白”概念引进西方艺术理论。$"年代,德国著名接受美学家沃尔夫冈・伊瑟尔相继推出《文本的召唤结构》(%&$")《潜在的读者》、(%&$!)、《审美过程研究———阅读活动:审美响

等著作,创造性地将“空白”概念发展成为一种系统的理论。’"(&"年代,法应理论》(%&$#)

国新小说家罗伯(格里耶在他的“新自传”三部曲《重现的镜子》(%&’))、《昂热丽克或迷醉》(%&’’)《科兰特的最后日子》、(%&&))中,总结新小说创作的实践,提出颇具革命意义的“空白说”。比较中西“空白”观的异同,全面认识“空白”范畴的内涵和意义,对于考察与梳理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文艺思想的共性与特性,建构和发展中国特色的文艺美学体系,有着不可忽视的意义和价值。

中西美学家都把“空白”视为一个涉及艺术创作内在规律的美学概念,都高度肯定“空白”的美学价值和意义。

在中国古典诗学中,“空白”是艺术美不可或缺的重要构成。传统书论认为,书法是黑、白架构的艺术,墨出形,白藏象,“计白以当黑,奇趣乃出”(邓石如语,转引自包世臣$*),书法的韵致就蕴藏在无墨的“白”之中。戴熙说:“画在有笔墨处,画之妙在无笔墨处”(转引自邓乔彬%*%%);笪重光云:“位置相戾,有画处多属赘疣。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中国的诗论家与画论家可谓英雄所见略同。如:李调元提出“文章妙处,俱在虚空”(%+%&);刘熙载认为,“律诗之妙,全在无字处”(!)*$);王夫之评论盛唐诗歌,“墨气所射,四表无穷,

李克和,广东佛山大学文学与艺术学院中文系教授,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文化与文论研究;张唯嘉,广!万方数据东佛山大学文学与艺术学院中文系教授,主要从事当代欧洲文学与文论研究。

李克和张唯嘉:中西“空白”之比较!"!

无字处皆其意”(!")。中国曲论家也强调戏曲应留有“空白”。陈继儒指出:“曲不尽情为妙”(!#$);金圣叹论道:“《西厢记》是一无字”(!");沈际飞认为《牡丹亭》感人至深的奥秘就在于它能“从无讨有,从空摭实”("#)。总之,在中国古代文艺理论家眼中,“空白”不仅是文学艺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而且是艺术的肯綮和机窍。“空白”是“无象”中的“有象”“无形”,中的“有形”“空白”,中包孕着艺术美的极致。

西方当代文论家同样强调“空白”是文学艺术的重要特征。英伽登指出:艺术作品是一种“意向性的客体”,它既不同于山水树木等“真实客体”,也不同于独立存在于个人头脑中的“理想客体”。其最大特征就在于它的“图式结构”中包含有若干“不确定性的点”。“每一部不论何种类型的艺术作品都有独特的性质,……它在自身之内包含有明显特性的‘空白’,即各种不确定的领域”(%&’)。继英伽登之后,伊瑟尔从分析文学语言的特征着手,进一步论证了“空白”是文学作品的基本结构。在他看来,文学文本语言与非文学文本语言的区别在于,它包含了许多“不确定性”和“空白”。因此,文学文本语言才成为一种具有审美价值的表现性语言,文学文本也才成为一种“召唤结构”。他提出:文学作品的意义与审美潜能蕴藏在空白之中。在提供足够的理解信息的前提下,一部作品包含的空白越多,审美价值越高,并且

!新小说派领袖罗伯(格里耶则认为:越能激发和调动读者阅读和参与创造的积极性。“空

白”是造就文学生命运动和生命活力的源泉。新小说是一种“空白”的“会聚场”,小说写作

"。“正是从空白到空白才构成叙事的”

然而,中西艺术理论家对“空白”一词的内涵又有着不同的理解。

就“空白”的表层含义而言,在中国古代,不同艺术领域里的理论家有不同认知。例如,在书画理论中,它指作为书画作品材料(如纸素)源初的白,即不着笔墨之处。从操作层面来看,书画论者谈论“空白”,实际上就是讨论为什么要“布白”以及如何“布白”的问题;在诗论词论中,指的是“不着一字”———没有用词语明确提到的东西,亦即刘熙载所云:“无一语及于事实,而言外无穷”()*!");在曲论中,它既代表不具实景的虚拟舞台形象,又指戏曲中的不语之事,言外之韵,留蓄之情。然而,就“空白”的深层内涵而言,中国古代艺术理论家的认知是完全一致的。无论书论画论,还是诗词曲论,“空白”的深层内涵都指向古代哲学的“空相”,其本质都是宇宙万物之终极本体———“空无”。

当代西方的“空白”观主要建立在对叙述文体(尤其是小说)研究的基础之上,其内涵具体清晰却又颇具争议。英伽登论著中的“空白”主要指艺术作品图式化构成中所包含的若干“不确定性的点”,亦即存在于意向性客体的确定性之中、或者存在于由艺术作品“图式化了的方面”组成的系列之中的间隙。伊瑟尔在其重要代表作《审美过程研究》中批评英伽登的理论失之于机械呆板,“没有把‘不确定性的地方’或者作品的具体化作为交流概念来考虑”()**)。他认为空白是文学交流的基本结构,是“存在于文本和读者之间的相互作用的一种基本成分”()’’)“与其说不确定性和文本自身有关,,还不如说它和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建立起来的、存在于文本和读者之间的联系有关”()*%)。罗伯(格里耶所说的“空白”既有省略、缺少的意思,也有缺陷、矛盾、破碎等含义。他以空白来颠覆西方传统艺术理论中的完整律。在他看来,“完整”蕴涵着时间上的连续性、事理逻辑上的因果关系、体系上的严密无缺、结构上的封闭以及生态上的静止,而“空白”则意味着瞬间性、悖论、破碎、开放和流动。

总之,中国文论中的“空白”既是一个模糊概念,又是一个无限的范畴。它既反映出一种

万方数据省略,更代表着一种境界,也就是庄子所谓“无极之境”。它因观者的欣赏玩味而不断丰富、

#"!外国文学研究!’’3年第%期

充实和升华,永远不会完结和消失。而西方文论中的“空白”则是一个具体清晰的概念,是一个有限的领域。英伽登认为,在阅读的“具体化”过程中,所有“不确定性的点”,都将被读者的构造性活动消除。伊瑟尔也明确地说:“空白是本文看不见的结合点,因为它们把本文的图式和本文视野互相区分开来,同时在读者方面引起观念化的活动。理所当然,当读者把本文图式和本文视野联结起来时,空白就‘消失’了”(!"#)。

“空白”为什么能获得审美意味,并造成奇妙的审美效应呢?

对此,中国古代文论家从宏观的角度、以一贯的模糊思辨的方式作了抽象的回答。刘禹锡云:“空者,形之希微者也”($%)。“希”“微”、是老子对“道”的称谓。老庄哲学认为,“道”是宇宙之根本,而“道”直接呈现为“无”,它既是无形的、不可捉摸的,又是真实存在的。所以老子一方面说,“无形无名者,万物之宗也”(""%#);另一方面又说“‘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宇宙间的一切,天地之象,自然之物,日月之精,都蕴藏、孕育在“空无”之中。老庄学说与古代美学有着本质的联系。在古代美学家看来,超行迹的“空无”或“空白”既是宇宙万物之本体,更是艺术美的本源。它是美的载体,又引发审美效应。因此,刘禹锡说,“虚而万景入”(&#");苏轼云,“空故纳万境”(“送参寥师”。在空白中荡漾着“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搏之不得”(老子&’&)

的“道”,蕴藏着一切和无限。空白是万象之源泉,万动之根本,具有最广阔的潜在内""%()

蕴。它以其无形无象实现了对现实万象的超越,而成为无限大的形象。这就是所谓“大象无形”。中国文论家的这一认识显然是模糊的、抽象的。同时也因其抽象和模糊而彻底,彻底得无可争议,彻底得无从展开和深入。

而西方的伊瑟尔则吸收现代哲学和心理学的理论成果,运用逻辑思辨论证了这一问题。首先,伊瑟尔认为,“空白”是通过破坏可联结性来实现一种潜在联结,并获得审美意味的。对于任何一种文本来说,遵守可联结性都是不可或缺的。在人们的日常语言活动中,共同的语境、情境、经验和感知领域等满足了谈话活动的可联结性。非文学性文本通过预先假定一个给定客体的参照以及精确的表述保证了自身的可联结性。而空白破坏了文学文本的可联结性,同时也悬置了读者所期待的“良好的绵延”()**+,*-./-01./*-)。于是空白不仅为读者提供了联结文本图式的可能性,也给读者造成了格式塔心理学家所说的“完形压强”,激发并引导他们的观念化活动,促使他们进行联结性运作———构造想象性客体,尽力把被中断的文本图式联结起来。正是这个建构意象的过程赋予“空白”以审美潜能和审美意味。

其次,伊瑟尔深入考察了“空白”在审美过程中的功能。他认为,在审美过程中,存在着两个无形的网络。首先,文本自身存在着一个联结网络。由于文学文本的每一个部分自身并不包含固有的确定性和独立的意义,它们仅存在于文本部分之间的关系之中。因此,在文学文本的“部分和切换之间存在着一种空间,它产生了由可能存在的联系组成的整个网络”(!2()。那么,是什么东西调节这个联结网络的运行呢?是读者的投射。在阅读的时间进程中,读者的游移视点在所有这些文本部分之间穿行转换,连续不停地把所有这些部分缠绕在一起,这样就产生了第二个网络———“一个由视野组成的网络”(!2#)。而这个视野网络的构造则是由空白调节和控制的。“空白是一种典型的结构”(!$()。而按照皮亚杰在《结构主

万方数据结构不是某个静止的形式,义》一书中的定义:而是转换的体系;每一种结构都在不断构造的

李克和张唯嘉:中西“空白”之比较#"!

!作为不断构造的结构,过程之中。“空白”在视野网络的运作过程中,发挥着三个重要的功

能:第一,“空白”组织读者参与到文本之中,引诱读者把文本部分联结起来,让游移视点构成一个参照性视域。第二,“空白”把文本位置的相互作用传输给读者的意识,标示出读者的游移视点所要走的道路,防止读者陷入任意性之中,促使读者在文本部分之间建立一种确定的联系。第三,不断转变的“空白”导致了读者视点从主题到视界的迅速而又持续不断的转变,促使读者站在不同的立场上来观察文本部分,指导并制约着读者的观念化活动,最终促使读者把文本的视野转化成文本的审美客体(!"#$!%!)。由此,伊瑟尔认为:“空白建立了阅读的句法轴(&’()*+,*)-.*/-&)”(!#0),它既是激发读者想象的源泉和动力,又把某些局限性强加到了读者的想象力之上。“空白”组织各种各样相互作用的模式,“在文本和读者的相互作用过程中发挥着核心作用”(!%#)。

怎样才能创造出具有“空白”美的艺术品呢?对此,中、西方的认识既有相同的一面,也有不同的一面。

中国古代和西方当代的艺术家都认为创作主体心灵的虚空是不可或缺的前提条件。中国古代特别强调,在艺术创作之初,作家必须进入“虚静”的精神境界。南朝・宋画家宗炳提出:“澄怀味象”“澄怀观道”、(转引自邓乔彬!12$!1");刘勰的《文心雕龙》云:“陶钧文思,贵在虚静”(!3#);李日华在《论画》中写道:画家“必须胸中廓然无一物,然后烟云秀色,与天地生生之气自然凑泊,笔下幻出奇诡”(转引自邓乔彬"40)。他们都认为,作家欲创作出富于审美空白的文本,首先必须“澄怀”。只有澄清胸怀,澡雪精神,才能超越有限的物质时空,观照出空无开朗的永恒境象。

无独有偶,西方后现代主义文学家罗伯$格里耶也认为,作品的空白性源于作家意识的虚空。他在谈创作体会时说:“我很清楚,只是因为在我的意识中存有虚空(就是阿伯里希斯锻造的金指环的空的中心),一个在我面前的世界,一个由我脱空了自我存在所反映和实现的世界才能够露出真面目来”(434)。所谓“阿伯里希斯锻造的金指环”,源于德意志民族的英雄史诗《尼伯龙根之歌》,是西方耳熟能详的神话物象。著名哲学家黑格尔曾用“金指环”隐喻着人类的精神:金指环闪闪发光,而它的中心却是一个空洞。人类的精神是以圆环的形式出现的,环内那无金状态的空洞便是绝对精神的中心。空洞———正是自由的发源地,人类精神的发源地。罗伯$格里耶十分赞同黑格尔的观点,他认为,人们的意识是由被社会赋予的用以规范、奴役人们的种种观念构成的。它是一种充实、稳固、清晰的结构。而意识结构的充实、稳固和清晰与精神结构的空洞、自由和模糊是对立的。文学家只有尽可能地排除被给定的观念,让自己的意识出现虚空,才能获得自由的精神,才有可能窥探到世界和自我的空白性本真,从而创造出最切合现实本来面目的作品。

然而,文化传统的差异又造成了中西艺术家对创作主体虚空理解的差异。中国古人所云之“澄怀”,主要指“出尘”,即弃绝一切功利性的世俗欲念。而要达到虚空的境界,关键就在于屏除自我。况周颐《惠风词话》这样描绘文学创作的境界:“人静帘重,灯昏香直,窗外芙蓉残叶飒飒作秋声,与砌虫相和答。据梧冥坐,澄怀息机,每一念起,辄设理想排遣之。乃至万缘具寂,吾心莹然开朗忽如满月,肌骨清凉,不知斯世何世也。斯时若有无端哀怨枨触于

万方数据万不得已,即而察之,一切境象全失,唯有小窗虚幌,笔床砚匣,一一在吾目前”("##)。他认

#"!外国文学研究!""#年第&期

为,只有熄灭一切尘世的心机,排遣每一缕俗念,泯灭一切尘缘,才能消除物我之界,进入主客相融、真幻两忘的创作佳境。苏轼介绍了表弟文与可进入创作情境时的忘我状态:“与可画竹时,见竹不见人,岂独不见人,嗒然遗其身;其身与竹化,无穷出清新”(《东坡诗》。!"#)在他看来,只有彻底“不见人”“遗其身”、,完全进入忘世的无“我”之境,方能与无穷尽、无终极的空无融合同一;清新的艺术境界方能从“无穷”中悠然而出。

而深受个性主义传统影响的西方学者的“脱空”意识,主要指排除一切由“他者”给定的种种观念,其目的正在于强化自我,突出自我,以纯粹的“自我”来观照世界。罗伯$格里耶说:“艺术家在把他造就成如此的创造性工作中,不断地意识到他的自我(特殊的、怪异的、孤独的),并把自我看成是构成感觉的唯一可能的来源……,艺术家用他独特的双手创造了这个世上仅有的一个上帝,他大概不会同意自己只是一个集体的上帝的一个匿名的部分”

。他认为,人类的现实首先是经验的现实,即感性的存在。这种感性存在具体、多样、(!#%)

丰富,充满差异性和独特性。艺术之所以成为艺术就在于它呈现了感性存在的独特和差异。真正艺术家的深刻动机是创新———用他独特的双手创造“这个世上仅有的一个上帝”,而不是隐匿在集体意识形态之中,成为集体上帝的一部分。由此,罗伯$格里耶主张在创作时“悬搁”思维的历史,“悬搁”意识形态这个“集体的上帝”,用“虚无意识”注视世界。“在一种虚无意识的注视之下,事物陡然地显现出来,这给了处于这个世界上的我们猛烈的一击”(&%!),使我们直观到世界的自在状态,并从中领悟到“特殊的、怪异的、孤独的”精神。

中国的“空白”观有着深厚的哲学基础,西方“空白”观的出现也不是偶然的。推本溯源,它与当代西方哲学的非实体主义转向紧密相连。与中国哲学传统截然不同,“虚无”在西方传统文化中没有根基和地位。二千多年来支配着西方哲学思考的核心范畴是“有”———实

一些反传统的哲人逐渐把“虚无”推上了西方哲学的舞台。深受体。然而,从&’世纪开始,

《奥义书》影响的叔本华提出:世界及其一切现象不过是意志的客观化。随着意志的降服,“所有那些现象也废除了……在我们面前的确只有虚无”(转引自罗素()#)。叔本华后继者的尼采振聋发聩地宣布:上帝死了,西方人将置身于“空虚的空间”。此后,崇敬老子、庄子的海德格尔承认:“无”(*+,-./)是万有涌现的背景。而后现代主义哲学家伊哈布・哈桑说:“现在我们一无所有,没有一样东西不是暂时的、自我创造的、不完整的,在虚无之上我们建立我

。总之,在!"世纪,随着上帝之死,“虚无”迈开大步走进了西方世界。们的话语”(!(’$!)")

当代西方文论家的空白观便伴着这片虚无而来。

因此,中西“空白”观的相似与相异都不是偶然的。从相异之处,我们看到的是中西文化传统的差别;而在相似之中,则可以找到两者之间的亲缘关系。西方当代的“空白”观虽然没有直接受到中国古代“空白”观的启迪,却与当代西方哲学的非实体主义转向紧密相连。而当代西方哲学非实体主义转向的思想背景主要来自东方,来自周易、道家和佛学的现代诠释。因此,从思想根源上挖掘,中西文论在“空白”观上邈然神交、悠然相会,是不无机缘,不无联系的。

注解【*0.1/】

《二十世纪欧美文论名著博览》(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年)!)($!’&。!参见章国锋等主编:

万方数据《罗伯$格里耶作品选集》第三卷(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年)!"2$!"#。"参见陈侗等主编:

空白的意思篇四
《意义空白在翻译中的解读》

空白的意思篇五
《空单和多单是什么意思》

空白的意思篇六
《伊瑟尔“空白理论”在小说艺术中的运用》

第35卷第4期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3年7月 Vol.35 No.4 Journal of Tangshan Teachers College Jul. 2013

伊瑟尔“空白理论”在小说艺术中的运用

王 瑞

(伊犁师范学院 外语系,新疆 伊宁 835000)

摘 要:伊瑟尔指出,文学文本给读者提供了一个“图示化”的框架,这个框架在各个层面上都有许多“空白”,需要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去填补与充实。小说艺术的创作也要借助“空白”的设置,刻画典型人物,巧妙安排故事情节以及文本结构,借助虚构和想象来塑造艺术形象,反映现实生活。小说艺术中的空白主要表现在语言符号层、艺术形象层以及内在意蕴层三个层面上。

关键词:伊瑟尔;空白理论;小说艺术;语言;形象 中图分类号:I106.4

A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1009-9115(2013)04-0017-04

DOI:10.3969/j.issn.1009-9115.2013.04.005

The Application of Iser’s “Blank Theory” in the Art of Novel

WANG Rui

(Department of English, Yili Normal University, Yining 835000, China)

Abstract: Iser points that literary texts provide graphic frames for readers, which have many “blanks” in every side and need readers to fill and rich in their reading process. The creation of novel also need to set blanks, describe main characters, arrange plots and structure, build art images and reflect the real life. The “blanks” in the art of novel are mainly represented in three aspects, which are linguistic notation, art image and intrinsic meaning.

Key Words: Iser; blank; novel; linguistic notation; image

一、伊瑟尔“空白理论”与小说

在西方,最先在文学的接受理论中提出“空白”一词的是德国接受美学的创始人之一沃尔夫冈·伊瑟尔(Wolfgang Iser),他发挥了茵伽登的现象学理论,在其代表作《文本的召唤结构》(1970)一文中明确使用了“空白”一词,并深入研究了空白与作品意义的关系,在他看来,文学研究应当充分重视文本与读者之间的关系,因为“本文只提供了‘程式化了的各方面’,后者促使作品的审美对象得以形成”[1]。也就是说,文学文本给读者提供了一个“图示化”的框架,这个框架在各个层面上都有许多“空白”,需要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去填补与充实。正是这些“空白”,把读者“牵涉到事件中,以提供未言部分的意义。所言部分只是作为未言部分的参考而有意义,是意指而非陈述才使意义成形、有力。而未言部分在读者想象中成活,所言部分也就‘扩大’了,比原先具有较多的含义:甚至

,是指文本中需琐碎小事也深刻得惊人”[1]。所谓“空白”

要读者根据自己的想象加以填充的“未言”部分或称未定的“空域”,具体说来,就是指文本中未实写出来的或未明确写出来的部分,它们是文本中已实写出的部分向读者所暗示或提示的东西。因此,文本是一个富有无数空白的“召唤结构”,“空白”是文本召唤读者阅读的结构机制。伊瑟尔主要是从新批评和叙事学的研究进入文学接受理论研究领域的,对“空白”的理解也多受结构主义的影响,理论根源于解释学、俄国形式主义、现象学和存在主义。其思维也是在这一框架下展开,“空白是一种典型的结构”[2],它仅就小说创作而言,多停留在操作层面。伊瑟尔本人就将这一理论运用到许多文学作品,尤其是小说的分析上。

我们知道,小说是以刻画人物为中心,通过小说通过对人物、情节、环境的具体描绘来反映社会生活。所谓“具体描绘”,是相对于其也艺术体裁,如诗歌、戏剧等的表现

──────────

基金项目:伊犁师范学院科研项目(2012YB031) 收稿日期:2013-02-28 作者简介:王瑞(1981-),女,新疆伊犁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为文艺美学。 -17-

第35卷第4期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3年7月

手法而言的,要真正详尽地描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是不可能的,它要借助“空白”的设置和“虚”的处理,通过刻画典型人物,巧妙安排故事情节以及文本结构,在虚构中打造真实,借助虚构和想象来塑造艺术形象,反映现实生活。因此,小说对社会生活的反映并不是简单的模写,而是一种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艺术真实。小说可以按照题材、内容、风格、流派、艺术表现等等来进行分类,尽管各类小说的表现形态各不相同,但“虚构性”是各类小说的共通点和本质特征。此外,小说主要是一种叙事艺术,在小说中,不可或缺的因素固然是被叙述的事实,但如何叙述或怎样叙述则是叙述技巧的问题,小说不是事无巨细地反映生活,而是应当创造出一个令读者能够自由想象的空间,进行艺术与美的再创造,读者与文本的交流就在这些“空白”处发生。可以说,“空白”艺术几乎在所有小说中都被运用,而小说的文本价值与艺术魅力的高下都与“空白”艺术的运用密切相关。

二、伊瑟尔“空白理论”在小说艺术中的运用 “空白”作为文本与读者的接头之处,划分了图示化结构与文本的阅读视点,进而触发读者的想象活动,将图示与视点连为一体,“空白”就不再存在了,读者就理解了作者与文本所要传递的信息及意义,从而洞悉艺术作品的内在意蕴。由此,“空白”在形成语境的基础上,赋予文本以连贯性,进而赋予连贯性以意义。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尤其是小说家在现代小说的创作中,经常采用各种技巧方法,在文本中留下许多空白。

1. 语言符号层的空白

伊瑟尔所谓的“意义未定与空白”,在文本中通常具体表现为:双关、暗示、暗喻、借代;成分缺失、语序倒装、词类活用;反叙、穿插、跳跃、意识流、时空交错等等。因此,“空白”首先可以体现在语言符号层面,展示为一种艺术形式上的表现技巧和手法,是一种象征的手段、含蓄的笔法、隐喻的技巧。

(1)故事情节设置的空白

小说主要是通过故事情节来展开叙述,表现人物的性格。情节的设置对小说的创作十分重要。它的空白可以体现在情节的概述、省略、中断、逆转,人称及叙述视角的变换,双线或多线结构的设置等方面。“概述即概要,指不写言行的细节,用几段或几页叙述好几天、好几个月或几年的生活。”[3]概述,能够为故事描写提供意义的背景,使作品在形式上精炼简约,其作为事件与事件之间的连接方式,能够引导读者阅读,激发读者的想象。省略,是指故事时间的流逝没有在叙述中得到反映,或者叙述者有意不叙述某一阶段发生的事,是对某一段故事时间的省略。“省略不仅具有加快节奏的功能,也起着深化意蕴的作用”[4],“省略留下的艺术空白大大开拓了小说的审美空间,给读-18-

者的想象和创造提供了广阔的天地”[5]。鲁迅的《祝福》中将祥林嫂被婆家买到山里后又回到鲁镇这段经历的描写进行了省略,留下了一段身世的空白。但通过阅读对祥林嫂前后外貌的变化的描写,读者通过想象可以填补这一空白,更能体会祥林嫂悲惨的命运。此外,小说中叙述人称的变化也会给小说留有许多空白,第一、第二人称的限制叙述与第三人称的全知全能叙述转移、变换、混合、交叉,使得作品随着叙述人称的不同而呈现时而开放、时而隐蔽、时而感情张扬、时而情绪内敛的审美效果。

(2)修辞手法营造的空白

小说语言中双关、象征、衬托、暗示等修辞手法的使用能够营造出许多空白之处。双关,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利用词的多义和同音的条件,有意使语句具有双重意义,言在此而意在彼。其可以使语言表达得含蓄、幽默,加深寓意,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如《红楼梦》中“将那三春看破,桃红柳绿待如何?把这韶华打灭,觅那清淡天和”。“三春”表面指暮春,内含元春、迎春、探春三人的境遇。

象征,指借助某一具体事物的外在特征,寄寓艺术家某种深邃的思想,或表达某种富有特殊意义的事理的艺术手法。象征可以分为隐喻性象征和暗示性象征,往往具有多义性和不确定性,其以非理性、神秘性为基调,描绘出一个隐藏在小说所叙述的现实世界背后的形上世界,使作品充盈了含蓄深远的内在意蕴,需要读者的体验、想象与领悟来将这一空白填补与把握。

衬托,是指为了突出主要事物,用类似的或反面的、有差别的事物作为陪衬。运用衬托手法能够突出主体,使之形象鲜明,给人以深刻的感受。乐府《陌上桑》中罗敷的美,王安石《明妃曲》中王昭君的美,荷马史诗《伊利亚特》中海伦的美,都是运用衬托手法营造了令人难忘的艺术空白。

暗示,指不直接把意思表达出来,而用含蓄的言辞、模糊的叙述或跳跃的情节使人领会蕴含其中的意义。如在鲁迅的《祝福》中,“我即立刻胆怯起来了,便想全翻过先前的话来,‘那是,……实在,我说不清……。其实,究竟有没有魂灵,我也说不清。’”“我”用含混、闪烁的话,隐隐约约地将本意“没有魂灵”暗示出来。《孔乙己》中“孔乙己一到店。所有喝酒的人便都看着他笑,有的叫道:‘孔乙己,你脸上又添上新伤疤了!’”暗示了孔乙己又挨打了。运用暗示的手法,能够用简练的文字、具体的易于表达的形象传达丰富的内容,表现复杂的难于表达的内容,给人们以很大的想象余地,为作品的艺术氛围营造空间。

2. 艺术形象层的空白

(1)人物形象塑造的空白艺术

小说在塑造和刻画人物形象上更是离不开空白艺术的

王 瑞:伊瑟尔“空白理论”在小说艺术中的运用

运用,具体表现在对人物外貌、对话、动作等的描写上。小说中对人物外貌及肖像的描写有助于强化人物的性格特征,凸显人物心理特点,激发读者想象。鲁迅《故乡》中的闰土从少年时“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到中年时“先前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眼睛也像他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头上是一顶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的肖像变化描写给读者创设了想象空间,生动地揭示了人物的悲惨命运及其社会根源。

对话,在文本叙述中能够简洁地、客观地如实记述,展示主题,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使人物性格更加丰满和生动,因此也更利于发挥空白的艺术效果。在契科夫、海明威等著名作家的许多作品中,尤其是短篇小说,连续几页甚至几乎通篇都是对话。文章的结构、意义都包含在了人物的直接对话中,读者在对话描写中,通过想象填补空白,塑造人物形象,领悟作品的主题意蕴。

对动作,尤其是表现人物个性的动作细节的描写最能刻画出人物鲜明的性格特点和复杂的内心世界。由动作描写营造出来的空白,更能够召唤读者进行阅读、思索和想象,体味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妙处。巴尔扎克的《守财奴》中的资产阶级暴发户箍桶匠葛朗台在弥留之际,当“神甫把镀金的十字架送到他唇边……”他做了一个骇人的动作,想把十字架抓在手里。这一“抓”,送了他的老命,这一简练的动作描写,也使守财奴至死不改的贪婪本性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2)环境描写的空白艺术

环境描写是对人物所处的具体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的描写。自然环境描写是对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季节、气候以及景物等的描写;社会环境描写是对特定的时代背景及人物生活环境的描写,其描写的范围可以大至整个社会、整个时代,小至一个家庭、一处住所。环境描写对于小说的创作十分重要,其对表现人物身份、地位、行动,表达人物情绪,暗示社会环境、习俗、观念及人际关系,推动故事情节,渲染气氛,揭示主题等等都具有重要的作用,正如王国维所说的“一切景语皆情语”。

对环境的描写首先可以以美好的景物来陪衬愉快的心境,以凄凉暗淡的景物来烘托悲伤的情绪。如《水浒传》中,林冲被发配到沧州后,“雪地里踏着碎琼乱玉,迤逦背着北风而行。那雪正下得紧”。一个“紧”在表面是描写风雪之急,实则衬托出一个武功盖世的八十万禁军教头苍凉的境遇。再如法国短篇小说大王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中有两处景物描写,一开始“我们上了轮船,离开栈桥,在一片平静的好似绿色大理石桌面的海上驶向远处”,这是

菲利普一家收到于勒发财的信,怀着发财梦乘船高兴出游时的环境描写,那时的海面在他们眼中美得如“绿色大理石桌面”,可见一家人的心情多么愉快。后来“在我们面前,天边远处仿佛有一片紫色的阴影从海里钻出来,那就是哲尔赛岛了”,这是当他们在旅游的船上遇到破产后沦落为水手的于勒,他们一家的发财梦破灭了,旅游的目的地在他们眼中却变成了“紫色的阴影”,不着一字,却淋漓尽致地写出了菲利普一家失望、沮丧的心情。

此外,也可以通过对与人物内心感受的相反的环境描写来形成环境与人物情感的强烈反差,来达到震撼人心的艺术效果。用乐景写哀,用哀景写乐,情境相悖,互为反衬。在鲁迅的《藤野先生》中,就以“上野烂漫的樱花”之美来反衬清国留学生不伦不类的丑态。在特定的情形下,小说还能利用梦境、幻觉、醉态等特殊的情境描写来烘托人物及主题。许多浪漫主义及现代主义作品中看似荒诞不经的环境描写,实则高度真实,具有无穷的空白意蕴。在卡夫卡的《变形记》中,在梦幻般的背景下,作者冷静地描述着主人公看到的一切和所思所想,揭示了世界对人性的强大的压力,达到了对现实生活的一种形而上的概括。

3. 内在意蕴层的空白

内在意蕴是整个文学作品意义的关键所在,作品中语言符号层的空白、艺术形象层的空白最终构成了内在意蕴的广阔空间,在读者的参与下实现作品的意义。凡是成功的艺术作品,其内在意蕴总是多维的、不定的,能够给读者留下一个巨大的想象和思索的空间。1932年,海明威提出“冰山理论”,他以“冰山”为喻,认为作者只应描写“冰山”露出水面的部分,水下的部分应该通过文本的提示让读者去想象补充。他说:“冰山运动之雄伟壮观,是因为它只有八分之一在水面上。”在文学作品中,文字和形象是所谓的“八分之一”,而情感和思想是所谓的“八分之七”。前两者是具体可见的,而后两者是寓于前两者之中的。海明威的小说创作就有鲜明的注重表现事件过程而省略人物情感脉络、隐藏主题思想的特点。他的《老人与海》对主人公桑迪亚哥的描写只着墨在一个老人,一个爱梦见狮子的老人,一个热爱大海、与大海抗争的捕鱼的老人。作者以他的八分之一来调动读者八分之七的想象,使得读者对这部作品的内在主题意蕴产生诸多不同的理解,有的理解为作品“显示了人类改造自然的巨大威力与坚强意志”[6],有的认为“小说中关于人类生命中不可抗拒的悲剧力量的陈述表达出深刻的悲剧主题”[7],有的则认为其“阐述了主人公独自迎接挑战与抗争的故事,向我们展示了一个为证明自身价值的老人的自我放逐的精神”[8]。然而,小说并没有因为它主题意蕴的多义而遭受非议,反而得到更多读者的推崇,在出版当年便获得了普利策文学奖。

-19-

第35卷第4期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3年7月

鲁迅的《阿Q正传》,以其对阿Q这一人物形象入木三分的刻画,深刻地揭露和批判了中国国民的劣根性。阿Q是未庄的一个流浪雇农,无家无地,以出卖劳力为生,备受残酷的压迫和剥削,处于社会的最底层。然而,他却运用“精神胜利法”自轻自贱,自欺自慰,对统治阶级的残酷迫害麻木健忘,到死也没有觉醒。鲁迅创作《阿Q正传》意在“暴露国民的弱点”或要“画出这样沉默的国民的魂灵来”以“引起疗救的注意”。但是作者对这一主题的阐释是暗隐的,留有空白的,甚至是用喜剧的表现手法来表现悲剧的内涵,让读者在对阿Q可笑的言行忍俊不禁的同时又掩卷而思,为他的悲惨遭遇而叹息,也对暴虐的统治阶级痛恨不已,深刻地揭示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阶级矛盾和“精神胜利法”的历史根源,批判了辛亥革命的脱离群众和不彻底性,也表达出作者“改造国民性”的主旨意图。

由此,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不断填补文本中的空白,与文本一起构成了作品。正如伊瑟尔指出,文本中的空白充分展开了虚与实、言与意、含蓄与明晰等一系列矛盾对立状态,一方面,文本在其各个层面上表现出含蓄、隐蔽、不确定、空白等形式,这些形式具有泛指性与模糊性,但却能展现巨大的容量,远比确定与明晰的表达更具有时空的广延性与艺术的韵味;但需要格外注意的是,另一方面,文本的空白又不是没有对象、没有制约的纯粹的自由状态,而是具有导向性和指向性,将读者的阅读与反应悄悄地引上一定的轨道,简单来说,即空白的填充是有其局限性的。小说作为一个结构整体,无论作者如何设置空白,都是运

-20-

行在自身的结构体系当中,都受其自身规律的制约,空白是“用来表示存在于本文自始至终的系统之中的一种空位,读者填补这种空位就可以引起本文模式的相互作用”[9]。因此,读者对空白的填充也不能是任意的、毫无制约的,而只能是在作者及文本提供的有限空间内发挥想象,参与文本的创作,对文本进行多元解读,在与文本的互动中使其主题意蕴得以彰显。

[参考文献]

[1] 伊瑟尔.本文中的读者[A].蒋孔阳:二十世纪西方美学名

著选(下)[C].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8:507-511. [2] 伊瑟尔.审美过程研究——阅读活动:审美响应理论[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278.

[3] 热拉尔·热奈特.叙事话语[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

社,1990:60.

[4] 胡亚敏.叙事学[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82. [5] 杨星映.中西小说文体形态[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

版社,2005:75-76.

[6] 荆莹.老人与海的主题意义[J].沈阳大学学报,2003(1):

59-60.

[7] 苏也.论《老人与海》悲剧主题的三个层面[J].世界文学

评论,2009(2):195-199.

[8] 陈娜.自我放逐以证不败——《老人与海》所体现的自

我放逐主题[J].长江大学学报2010(1):92-93.

[9] 沃·伊瑟尔.审美过程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

社,1988:249.

(责任编辑、校对:任海生)

空白的意思篇七
《空白艺术》

原创]创设空白艺术,优化语文课堂教学

提要:语文课堂教学的空白艺术指的是语文课堂中教学密度要相对合理,教学空间留有学生思考的余地,引导学生自己动口、动手、动脑,激励他们的创新精神。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创设空白,有理论和实践的依据:一、格式塔心理学“完形压强”理论;二、接受美学的“文学作品是为读者阅读而创作”的理论;三、文学作品的需要;四、语文教学现状的需要。并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创设空白的几种策略:一、引而不发,强而弗抑;二、于无声处胜有声;三、精彩处戛然而止。

关键词:语文课堂教学 空白艺术

空白是一种艺术表现手法,它能使艺术品虚实相映,形神兼备,创造出一种“无画处皆成妙境”的艺术境界,给人以美的享受。高明的画家作画,总要留有“空白”,让观众去欣赏、遐想,用自己的切身感受去填补“空白”。舞台上演戏,“三五步走遍天下,七八人百万雄兵”,让观众从演员的表演中去体会、琢磨,沉入意境,补充舞台的“空白”。音乐家演奏,扬扬抑抑,有时戛然而止,显出“此时无声胜有场”的妙境,让听众去联想、想象,体会“无声之美”。诗讲究含蓄,“言有尽而意无穷”,“含不尽之意见于意外”,让读者在含蓄中去发现诗的言外之意、弦外之音。语文课堂教学同其他艺术一样,也有空白艺术。概而言之,是指语文课堂中教学密度相对合理,教学空间留有学生思考的余地,引导学生自己动口、动手、动脑,激励他们的创新精神。它所追求的是语文课堂教学虚实相生、跌宕多姿,和谐愉悦的艺术效果。

一、创设空白的依据

1、格式塔心理学的“完形压强”理论告诉我们:包括语文课堂教学在内的任何一种事物,均可视为一个格式塔,即看成一个“整体”或“完形”。它是由重新编码的各要素构成一个全新整体。这个整体必然存在某种空白、缺陷或不完整的格式塔刺激物,面对“刺激物”的刺激,人容易产生愤悱心理,并调动本能的紧张力与主观的内驱力,形成心理“压强”,以填补格式塔的完形,求取内心的平衡。语文课堂中留有空白,让学生见仁见智,大胆想象,自由发挥,积极创造,能够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学习《项链》一文时,大部分学生都存在这样的疑问:“洛瓦栽夫人知道自己用真项链赔假项链后,结果会怎样呢?”如果单是传授知识,只要讲清这个结尾在结构上的作用,就完成任务了,教学过程中自然显得“波平浪静”。但如果教师能够创设一处空白--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为文章续上结尾,教学过程于是“波澜迭起”,或许还会出现精彩纷呈的场面。

2、接受美学认为:“文学作品是为读者阅读而创作的。作者在创作文学作品过程中,为典型地反映客物事物和追求社会效益,往往采用„文约事半‟的创作手法,作品的文本只能提供一个多层次的结构框架,其中留有许多„空白‟,即未定点,只有读者一面阅读一面将它具体化时,作品的主题意义才逐渐表现出来。”①读者对作品信息的吸收,存在着横向共时的差异性,对同一作品的欣赏与理解往往会不一致。在文学作品的教学中,任凭教师怎样备课,学生的认知差异都防不胜防。更何况,对有些问题的看法,教师不一定比学生高明。因此,最好的办法就是在语文课堂中留有空白,让学生畅谈和交流。

3、现行语文教材入选的大多是文质兼美的文学作品。优美的文学作品中的形象既是鲜明的,又是“模糊”的,富有张力的,它往往能激发读者丰富的想象。而文学作品的魅力也常常存在于读者的想象中。虽然莎士比亚的笔下只有一个哈母雷特,但“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母雷特”,而且这一千个哈母雷特个个形象生动,魅力无穷。又如鲁迅在论及《红楼梦》时曾经说:“单是命意,就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②所以,无论你站在经学家的立场上研究,还是站在道学家的立场上剖析,无论你从革命家的角度分析,还是从流言家的角度鉴赏,结果都不免片面。文学作品给读者留下了较大的主观情感余地,有利于提高审美价值。在教学中创设空白,是文学作品本身的需要。

4、从教学的现状来看,在语文课堂中创设空白也是十分必要的。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填鸭式和兜售商品式的教学方法,现在仍然在很大程度和范围上占据着我们的教学课堂。正如有人说的,过去是“满堂灌”,现在是“满堂问”。这些陈腐的教法,堵塞了学生在课堂上的思考空间,抑制了他们的创新能力。“由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使教学从静态转入动态。在动与静的结合中,教师的讲不宜过满、过直、过实,要有空白,有休止,要使学生在教师创造的基础上进行再创造。”③古人所谓“善教者,使人继其志,其云也,约而达,微而藏”,指的也是这个道理。

二、创设空白的策略

究竟如何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创设空白呢?笔者结合个人的教学实践,谈谈几种策略。

策略一、 引而不发,强而弗抑

孟子说:“引而不发,跃如也。”意即教射箭的人拉满弓,搭上箭,摆出跃跃欲射的姿势,象要射出去的样子,但并不射出去,以便让学箭的人去体会要领。教学中,教师可以有意识地提出一些疑难问题或有趣的材料,组织、引导学生进行讨论、争辩,鼓励他们去发现,去创新。所谓“强而弗抑”(《学记》),意思是要鼓励学生尽力钻研,切不可压制他们的独立思考和见解。从心理学角度来说,“强”,就是在教学活动中激发学生尽力钻研探索未知的愿望。激励学生萌发积极思维的动机,自觉地使寻求答案的认识活动有始有终。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兴激励之举,废压制之为,这对于培养学生的能力和发展他们的智力是大有裨益的。

〖教例〗我在教《愚公移山》时,发现有些学生赞同愚公移山的做法,认为其精神是大可提倡的,而一部分同学却反驳道:“愚公移山是因为„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那么搬家不是更讲经济效益吗?”而对学生的不同观点,我相机诱导,让他们课后去搜集资料,充实论据,开展一次思想辩论。第二天上课伊始,双方就展开了“唇枪舌战”。

持“移山”观点一方认为:“山”象征着压迫,困难。“移山”表现了目标坚定,意志坚强,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精神。小到个人的学习,大到国家的建设,这种精神无不起着积极的作用。他们还引证,毛泽东在党的“七大”闭幕词中完整引述了“愚公移山”的故事,教育中国人民要发扬愚公精神,挖掉帝国主义,封建主义两座大山。而“搬家”则是畏惧困难,逃避困难的懦夫的表现。一些人不是在祖国灾难深重或遇到暂时困难的关键时刻“搬家”了吗?他们或搬到异国他乡,经营个人的“安乐窝”;或投敌叛国,成为不齿于人类的狗屎堆„„

赞同“搬家”观点一方则认为:“移山”是违背客观规律的蛮干,是思想僵化,不讲效益的表现。“搬家”是符合客观规律的巧干,是思想解放,讲究实效的表现。“搬家”既可“留得青山在”,又可把“移山”所耗费的精力投入重建家园的事业中,何乐而不为呢?他们甚至认为,若真的出现许多“愚公”,动不动就要“移山”,且“固不可彻”,岂不糟蹋了生态环境,殃及人类?„„

这些话讲得多么有理,虽然他们羽毛未丰,还有不少稚气,但是他们善思考,有主见,比起不动脑筋、只听教师讲解的人要强多了。可见,在语文课堂中创设空白,营造自由讨论的氛围,能激活学生的思维,从而取得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策略二、 于无声处胜有声

“言而当,知也,默而当,亦知也;故知默犹知言也。”荀子这话的意思是说,有时候该讲话,有时候该静默。在课堂教学中一味地“热闹”,并不见得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有时,让学生沉浸在静谧的情感氛围中,或是陷入静静的思索中,却能获得“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意外效果和乐趣。

〖教例〗有位教师教都德的短篇小说《最后一课》,教读接近尾声时,提出了最后一个问题--

师:屋顶上鸽子咕咕咕咕地低声叫着,我心里想:“他们该不会强迫这些鸽子也用德国话唱歌吧!”请问,这句话有什么深刻的含义?

生:这是对德国侵略者的控诉和讽刺,因为柏林已经来了命令,阿尔萨斯和洛林的学校明天开始只许教德语。可是,阿尔萨斯和洛林是法国的土地。

师:对!你讲得太好了!

教师觉得学生已经很好的理解了《最后一课》的主题,再去总结全文,概括中心思想,已经没有必要。于是,教师深情地朗读起来:

忽然教堂的钟声敲了十二下。祈祷的钟声响了。窗外又传来普鲁士兵的号声--他们已经收操了。韩麦尔先生站起来,脸色苍白,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

“我的朋友啊!”他说,“我--我--”但是他哽住了,他说不下去了。

(沉默。教师哽住了,读不下去了。教室里鸦雀无声。教师仿佛就是韩麦尔先生,进入角色,拿起一支红粉笔,转身朝向黑板,使出全身力量,奋笔疾书:

法兰西万岁!

正在这时,下课铃响了。同学们深情地注视着教师,教师做了个手势,于是班长喊道:“起立!”同学们“刷”地站了起来,向教师表示了前所未有的敬意„„④

这个结尾,匠心独运,艺术巧合。正所谓文学作品含情,教者传情,学者感情。学生沉浸在静谧的情感氛围中,心灵的潮水却追随小说的情节、教师的情感掀起了一个高潮。毫无疑义,这种空白的设置留给学生的印象是深远的,弥久而更新。

策略三 、 精彩处戛然而止

艺人说书、电视剧播放,常常是到精彩处就止住,给人留下强烈的悬念,以此吸引观众继续收看节目。语文课堂教学借鉴这种制造悬念的做法,创设空白,亦能收到异曲同工之妙。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对教材进行艺术处理,在情节发展的高潮,或在故事陡转的前夕,或在释放悬念的关口,突然出现空白,让学生续说或补写。这种空白的设置,犹如拧紧了学生思维的“发条”,常常能迸发出智慧的火花。

〖教例〗一次“阅读与作文”训练课上,我选取了张爱玲的微型小说《爱》的上半部分作为阅读材料,让学生补写。

这是真的。

有个村庄的小康之家的女孩子,生得美,有许多人来做媒,但都没有说成。那年她不过十五六岁吧,是春天的晚上,她立在后门口,手扶着桃树。她记得她

穿的是一件月白的衫子。对门住的年轻人,同她见过面,可是从来没有打过招呼

的,他走了过来,离得不远,站定了,轻轻地说了一声:“噢,你也在这里吗?

”她没有说什么,他也没有说什么,站了一会,各自走开了。

就这样完了。

后来……

补写要求:根据情节发展,结合时代背景,加以合理想象,补写小说的结尾部分。

强烈的悬念,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他们很快就补写完毕。然后,通过推荐、抽选等方式,几位学生朗读了自己的习作。最后,我展示了原作的结尾部分,引导学生领略作者巧妙的构思。这样,既开阔了学生的阅读视野,又锻炼了他们的写作能力。

总之,语文课堂教学的空白艺术可以点石成金,可以书写最美最新的图画和文字。教师是这个艺术的创造者和引导者。合理巧妙地创设空白,能优化语文课堂教学的结构,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

浅谈思想政治课课堂提问的“空白艺术”

作者:贾蒋明 时间:2010-07-26 11:00:02 来源:诸暨教育网 阅读次数:

157 次

摘要:文章运用新课程理念,阐述了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十分讲究课堂提问的“空白艺术”,科学引导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关健詞: 新颖教学观念 时空“空白艺术” 综合运用

现代教学论认为,任何教材的内容都可以用一个个问题呈现出来,课堂提问是一个师生设疑释疑交互作用的动态发展过程。

从教学改革的实践来看,虽然提问愈来愈多地运用于教学过程中,成为打破师

授生受的传统模式,但课堂提问中的随意性和盲目性仍广泛存在;满堂问成为满堂灌一种时髦的替代;一言堂的填鸭式教学等在我们教学中屡见不鲜。如何提高课堂提问的质量效益已成为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要克服以上的弊端,就要求我们教师必须十分讲究课堂提问的“空白艺术”,提高课堂提问的质量效益。所谓的“空白艺术”就是在教学过程中留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给学生思考活动,让他们做教学时空的主人而非做奴隶,即在课堂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只有这样,学生的思维能力才能得到最好的锻炼和发挥。 提问的方法是灵活多变的,从提问形式来看,可“共问”“个问”“反问”“设问”;从提问的角度来看,可“直问”“曲问”“借问”“串问”;从提问的方式来看,可“大问”“小问”“真问”“假问”;从提问的手段来看,可“口头问”“板书问”“多媒体问”„„此外,教师可以不问,学生可以自问,质疑。在诸多的提问中,教者应用足、用好“空白艺术”以培养学生思维,最终达到最佳的课堂教学效果。下面我仅就提问的“空白艺术”的运用略陈浅见。

一、把握时间“空白”、开启学生思维

根据教学过程和学生思维发展的需要,教学应及时准确地把握时间“空白”。一般来说,“共问”意在让学生明确基础知识,基本观点,原理,规律等,属于低级的认知提问,因而问题的设计不必难,应让大多数学生可脱口而出,教与学之间没用什么“空隙”,这时也说不上什么“空白”。随着提问向高级认知发展,师生互动交流之间的“空隙”就会越来越多,“空白”也就显得很“抢眼”。此时,就需要教者能准确地把握“空白艺术”,以便激发学生的灵感,点燃学生的智慧火花,对于“空白”的时机要能控制得恰到好处,既不得操之过急,也不得“无限期”拖延,一个较难的问题提出来,学生一时答不上来,教室里一片寂静,学生的注意力必然高度集中,思维的机器进入高速运转期,此时,教师应有责任维持这份“宁静”,有义务维持这份“空白”,不能喋喋不休地重复提问,更不能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迫不急待地“倒”出心中的“标准答案”,而正确的做法应是启发学生运用智慧去思考。

例如,教者在分析“中部崛起”这一时政热点时,请同学们结合初三的教材内容分析,为什么党中央、国务院提出要实施中部崛起?(至少三个角度)。由于这热点的答案在教材中不能直接找到,学生一时感到无从下手,自然无法通过“共问”

●【往下看,下一篇更精彩】●

最新成考报名

  • 立春过后什么时候鱼开口
  • 2021年立春 2021年立春是几点几分
  • 冬至吃啥 南方冬至吃什么
  • 冬至几月几日 今年冬至是几号
  • 烧碱安全救护常识
  • 国庆节高速免费几天
  • 白露与秋分
  • 请示与批复有什么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