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文档 > 知识 >

梦中作欧阳修

编辑:  成考报名   发布时间:01-30    阅读:

梦中作欧阳修篇一
《欧阳修《梦中作》赏析》

欧阳修《梦中作》赏析夜凉吹笛千山月,路暗迷人百种花。棋罢不知人换世②,酒阑③无奈客思家。【注】本诗约作于皇祐元年(1049),当时作者因支持范仲淹新政而被贬谪到颍州。②传说晋时有一人进山砍柴,见两童子在下棋,于是置斧旁观,等一盘棋结柬,斧已烂掉,回家后发现早已换了人间。③酒阑:酒尽。【赏析】在古典诗歌中,写梦或梦中作诗为数不少。清赵翼在《瓯北诗话》中曾说陆游的集子里,记梦诗竟多至九十九首。这类作品有的确实是写梦,有的则是借梦来表达诗人的某种感情。欧阳修此诗四句分叙四个不同的意境,都是梦里光景,主题不大容易捉摸,因为诗人在这里表达的是一种曲折而复杂的情怀。首句写静夜景色。从“凉”“月”等字中可知时间大约是在秋天。一轮明月把远近山头照得如同白昼,作者在夜凉如水、万籁俱寂中吹笛,周围的环境显得格外恬静。“千山月”三字,已经空阔,给人一种玲珑剔透之感。次句刻画的却是另一种境界。“路暗”,说明时间也是在夜晚,下面又说“百种花”,则此时的节令换成了百花争妍的春天。这里又是路暗,又是花繁,把春夜的景色写得如此扑朔迷离,正合梦中作诗的情景。此二句意境朦胧,语言隽永,对下二句起了烘托作用。第三句借一个传说故事喻世事变迁。梁代任昉在《述异记》中说:晋时王质入山采樵,见二童子对弈,就置斧旁观。童子给王质一个像枣核似的东西含在嘴里,就不觉得饥饿。等一盘棋结束,童子催归,王质一看,自己的斧柄也已经朽烂。既归,亲故都已去世,早已换了人间。这句反映了作者超脱人世之想。末句写酒兴已阑,思家之念不禁油然而生,表明作者虽想超脱,毕竟不能忘情于人世,与苏东坡《水调歌头》所说的“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意境相似。四句诗虽是写四个不同的意境,但合起来又是一个和谐的统一体,暗寓作者既想超脱时空而又留恋人间的仕与隐的矛盾思想。“诗言志“,读完全诗,寓意就逐渐明朗了。诗人的抑郁恍惚,与他当时政治上的不得志有关。这诗在《居士集》卷十二,它前后的两首目录原注都标明为皇佑元年(1049),可能为同时所作。这时欧阳修还在颍州,尚未被朝廷重用。所以这四句是在抒发心中的感慨,它的妙处是没有把这种感慨直接说出。这种意在言外的手法,要仔细体察才能明其究竟。明代杨慎在《升庵诗话》中曾对此诗作过分析。他认为古人绝句诗一般有两种不同特点:一种是一句一绝,四句诗是四个不同的独立意境,如古时的《四时咏》:“春水满四泽

,夏云多奇峰。秋月扬明辉,冬岭秀孤松”;杜甫《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鸳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以及欧阳修这诗都属此类。另一种是“意连句圆”,四句意思前后相承,紧密相关,如金昌绪的《春怨》即是。这首《梦中作》,确如升庵所说,写的乃是秋夜、春宵、棋罢、酒阑等四个不同的意境,但又是浑然天成,所以陈衍说:“此诗当真是梦中作,如有神助。”(《宋诗精华录》)这诗另一个特点是,对仗工巧,天衣无缝,前后两联字字相对。这显然是受了杜甫《绝句》诗的影响。(1)这首诗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3分)(2)你认为这首诗在写作上有什么特色?(5分)【参考答案】(1)表现了:①因仕途失意而对前途忧虑和无可奈何的心情;②希望脱离官场返回家乡的心情。(2)①一句一个场景;②拟景写情,情景交融;③对仗十分工巧。

梦中作欧阳修篇二
《欧阳修 梦中作》

梦中作欧阳修篇三
《欧阳修《梦中作》赏析》

欧阳修《梦中作》赏析

欧阳修《梦中作》赏析

梦中作

欧阳修

夜凉吹笛千山月,路暗迷人百种花。

棋罢不知人换世,酒阑无奈客思家。

欧阳修的《梦中作》一诗被选作2010年全国高考语文试卷II卷的诗词鉴赏作品,下面是对这首小诗的简要鉴赏。后附有该诗作的书法欣赏。

这是一首体制十分奇特、艺术手法十分讲究的诗。

一种则是一句一绝,四句诗是四个不同的独立意境,虽然此诗四个画面各自独立,然而组合在一起却又成为一幅构思完整、意境连绵的图画。

全诗一句一截,各自独立 ,描绘了秋夜、春宵、棋罢、酒阑四个不同的意境,好像四幅单轴画。

扬慎《升庵诗话》卷十一认为,杜甫《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鸳

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是此诗之祖。不过,细细体味,这四句给人的意象又是统一的,正可以诗题的一个“梦”字贯通。因为是梦,故尔有意识流动变幻不定,前后不连贯的特点,使诗中的景和事显得迷离惝忆,隐隐绰绰,游移不定,似是而非。末句是全诗之关目,一个“客”字便是梦的原由,梦的主旨,梦的归宿。李后主尚有“梦里不知身是客”的时候,到底给人片刻慰籍。可欧阳公表现的梦,却是客愁贯穿于始终,令人抑郁不展,魇魔难去。日有所思则夜有所梦,可见这客愁之深之切了。诗题“梦中作”,这当然不可能,可全诗却给人

以无庸置疑的梦境之感,有如身历亲受。诗人良苦用心和绝妙手笔,可发一赞叹。

【附】《梦中作》书法欣赏

梦中作欧阳修篇四
《梦中作》

梦中作①

欧阳修

夜凉吹笛千山月,路暗迷人百种花。

棋罢不知人换世②,酒阑③无奈客思家。

【注】①本诗约作于皇祐元年(1049),当时作者因支持范仲淹新政而被贬谪到颍州。②传说晋时有一人进山砍柴,见两童子在下棋,于是置斧旁观,等一盘棋结柬,斧已烂掉.回家后发现早已换了人间。③酒阑:酒尽。

(1)这首诗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

答:

[答案]表现了:①因仕途失意而对前途忧虑和无可奈何的心情;②希望脱离官场返回家乡的心情。

(2)你认为这首诗在写作上有什么特色?

答:

[答案]①一句一个场景;②拟景写情,情景交融;③对仗十分工巧。

[解析]

(1)梦中作:诗题需要加以注意,虽是“梦中作”,未必是做梦时所作的诗,而更应该是记述梦中所梦的诗。因是记梦,自然诗的内容会更为灵动。

(2)夜凉吹笛千山月:

l 语序:夜凉月千山吹笛。

l 夜凉:暗示了时间,夜深。夜深而吹笛,则不免孤独寂寞。 l 直译:在夜深充满凉意、月亮照射着无数山峰的时候吹起了笛子。

(3)路暗迷人百种花:

l 路暗:道路上光线暗淡。既是梦中景象,也是“百种花”造成的

结果。

l 迷人:迷惑人;使人分辨不清。

l 语序:百种花路暗迷人。

l 直译:许多种开放的花把道路变得阴暗起来,使人分辨不清。

(4)棋罢不知人换世:

l 棋罢:用“王质烂柯”之典。《列仙全传》记载:王质,晋时衢

州(今浙江省内)人,入山伐木,至石室见二位老者弈棋,便置斧旁

观。老人与之食,似枣核,吮其汁便解饥渴。后老人对王质说:“你

来已久,可回去了。”王质取斧,柄已尽烂。遂归家,已历数百年。

亲人无复存世,后入山得道。

l 直译:一局棋下完,不知道人间已经变换了世代。

(5)酒阑无奈客思家:

l 酒阑:酒尽。喝酒喝到酣畅。

l 无奈:无可奈何。

l 直译:酒已喝完了,但无可奈何我还是在思念着家乡。

(6)总评:

正如明代杨慎在《升庵诗话》中说,此诗四句写了秋夜、春宵、棋罢、酒阑四个不同的意境,正是“梦中作”的特点。也因此,参考答案第二小问的第二个小点说“拟景写情”,所谓“拟”,有“揣度、猜测”之意,即诗人是揣度梦中之景以抒情。

前两句写秋夜夜深独吹笛,写乱花使诗人迷惑看不清道路,所表达的正是“注”中所言的被贬后焦虑、失意之情;第三句写人世间容易变换,第四句直写思念家乡,表达的是诗人对无聊的官场的幻灭和厌倦,从而即便是酒醉、酒酣也想着返回家乡。

诗人曾因参与庆历新政而被贬为滁州太守,后改知扬州、应天府等地数年。此诗作于1049年(皇祐元年),即诗人被召回朝的那一年。回京后,他先后任翰林学士、史馆修撰等职。此时的欧阳修去家离朝长达数年,在这数年间屡遭迁谪,纵使生性旷达如他,也难免心生失落。因此,现实中的际遇及其带来的心绪都会不自觉地在梦中表现出来。因此,这首诗的内容处处暗合作者当时的经历,透露出他的无奈、思乡与孤寂。

首联描绘出一幅月夜闻笛图。夜色初降,月华洒照在千山峰峦上,远处清亮悠长的笛声伴着寒意袭人而来。这一句没有言及在梦中是否孤身一人,却早已流露出淡淡的空寂苍茫之感。笛声最是能引人断魂的思乡之音,代表作有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而诗中的“千山月”也与谢庄《月赋》中的“美人迈兮音尘绝,隔千里兮共明月”有暗合之意。月照千山,高远空旷,而在千山之外的故乡亲人也与诗人一同沐浴在同一个月亮的清辉之下,借此寄托一缕思念、获得一丝安慰。首句以景起兴,便已为下文直写“思家”作好铺垫,渲染了气氛。

颔联写的是诗人孤身走在路上。路途突然变得昏暗,与芬芳的花气一同迷惑过往的路人,使人更看不清前路。上联明明有的是“千山月”,怎么会“路暗”呢?也许是此时乌云飘过,遮蔽了照亮千山的明月,就如同被各种阻力妨碍而不得实施的夭折的庆历新政那般。被贬谪的悲苦,变幻不定的政治格局,内忧外患的国家形势无不让诗人倍感忧心。而现下国内矛盾尖锐,异族入犯连连,国家和个人的前途都处于黑暗之中。这一联正如一幅别样的小景,诗人对前路的迷茫,感觉现实的困顿,毫无掩饰地在梦境中显现。

颈联化用南朝梁·任昉《述异记》中的一个“烂柯”的典故:晋朝时人王质到信安郡石室山伐木,一个童子与一个老者在下棋,于是走进前观棋。童子把一颗状如枣核的东西给王质含在嘴里,使他觉察不到饥饿。过了不久,童子说道:“你还不走?”王质一看,自己带来的斧柄已尽烂。回到乡中,发现时光已过去了数百年,与自己同时代的人都早已不在了。王质回到乡中的感受,正正与诗人在被贬离朝廷数年之后重回庙堂的感受相近。诗人离京虽无百年,然而朝中的人事早已面目全非,不复是当年他离开时的那样了。且被召回京后只被安插在修库编书的闲官位上,年已42岁的欧阳修早已不复当年的意气风发。用“烂柯”这个典故轻轻描画,人事变迁的慨叹之感便已甚为深重,却也侧面反映出诗人对出世隐逸的向往。 最后,在尾联整首诗的主题得以完整呈现,直接道处“思家”之情。“酒阑”二字为前面的起兴、铺垫、烘托、暗示种种设定了一个背景。酒尽觞停后,只有独自寻思才体味得出那丝丝缕缕无法断绝的对家乡、家人的牵念。这句是否也是梦中之作呢?再想深一层,尾联中描写的酒筵散尽是梦中的场景吗?还是只有前三句是在梦中看见的,而最后诗人在梦中喝醉,又由梦中梦里醒了过来,回到梦中的“现实”,发现自己只是醉了一场梦的时间?诗人对家乡的思念已是深重得分不清现实与梦境了。真真假假、错综复杂,更显情真,更耐人寻味。而上联中超脱尘俗的愿望被酒醒后的思乡之念拉回了尘世,却仍难以归家,心情无奈而怅惘。

全诗对仗工整,韵律流畅。其语言隽永自然,意境朦胧苍凉,尤其是颈、尾联,从音韵到用字无不透露出一种对人生的无奈慨叹。诗中所表达的情怀曲折复杂,包含了家国命运、离乡哀愁等身世之感。诗人的一个梦糅合了这般复杂的心情,让人读之不禁要起叹息。其字里行间因“藏无尽之意于言外”而更显含蓄蕴藉,意味悠长。而全诗最受人称道的两点是其用四个各不相同但又相互联系的场景表现同一个主题,前景后情,如四幅单轴画那般。这样的结构别出心裁,要做到这般浑然天成,却也困难。

梦中作欧阳修篇五
《梦中作①》

梦中作①欧阳修夜凉吹笛千山月,路暗迷人百种花。棋罢不知人换世②,酒阑③无奈客思家。注:①本诗约作于皇佑元年(1049),当时作者因支持范仲淹新政而被贬谪到颍州,②传说晋时有一人进山砍柴,见两童子在下棋,于是置斧旁观,等一盘棋结束,斧已烂掉,回家后发现早已换了人间。③酒阑:酒尽。梦中作①欧阳修夜凉吹笛千山月,路暗迷人百种花。棋罢不知人换世②,酒阑③无奈客思家。 1 分析意境型的古诗鉴赏题设题方式是:(1)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2)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这是一种最常见的题型。所谓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象的境界。它包括景、情、境三个方面。答题时三方面缺一不可。答题的一般思路是:所写的意象+意象的特点是什么+艺术效果+包含的诗人的感情(1)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我们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2)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主要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3)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切忌空洞,要答具体。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梦中作①欧阳修夜凉吹笛千山月,路暗迷人百种花。棋罢不知人换世②,酒阑③无奈客思家。 2 第二种模式:分析技巧型这种类型设题方式是:(1)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2)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技巧(或艺术手法、或手法)。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表现手法是诗人用以抒发感情的手段方法,要准确答题,必须熟悉常用的一些表现手法。表现手法分抒情手法、描写手法、修辞手法三大类。抒情手法有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两种。描写手法主要有:(1)衬托,分正衬和反衬。(2)联想和想象,又叫虚实结合。(3)对比。(4)白描。如“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田野无闲田,农夫皆饿死”。修辞手法在古诗中经常出现的有:

(1)比兴。先言它物引起所咏之物。(2)比喻。(3)拟人。(4)夸张。(5)双关。(6)用

典。此外还有设问、反问、反语等。答题的一般思路是:(1)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2)结合诗句阐释为什么是用了这种手法。(3)此手法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感情。其表达的格式是:这首诗采用了(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技法,写出了(意象)的(某某)特点,表现了(突出了)(某某)思想、感情,起到了(某某)作用。赏析:这是一首体制十分奇特、艺术手法十分讲究的诗。一句一绝,四句诗是四个不同的独立意境,虽然此诗四个画面各自独立,然而组合在一起却又成为一幅构思完整、意境连绵的图画。全诗一句一截,各自独立,描绘了秋夜、春宵、棋罢、酒阑四个不同的意境,好像四幅单轴画。扬慎《升庵诗话》卷十一认为,杜甫《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鸳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是此诗之祖。不过,细细体味,这四句给人的意象又是统一的,正可以诗题的一个“梦”字贯通。因为是梦,故尔有意识流动变幻不定,前后不连贯的特点,使诗中的景和事显得迷离惝忆,隐隐绰绰,游移不定,似是而非。末句是全诗之关目,一个“客”字便是梦的原由,梦的主旨,梦的归宿。李后主尚有“梦里不知身是客”的时候,到底给人片刻慰籍。可欧阳公表现的梦,却是客愁贯穿于始终,令人抑郁不展,魇魔难去。日有所思则夜有所梦,可见这客愁之深之切了。诗题“梦中作”,这当然不可能,可全诗却给人以无庸置疑的梦境之感,有如身历亲受。诗人良苦用心和绝妙手笔,可发一赞叹。第三种模式分析语言特色这种类型设题方式是:(1)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什么特色?(2)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谈谈此诗的语言艺术。这种题型不是要求揣摩个别字词运用的巧妙,而是要品味整首诗表现出来的语言风格。能用来答题的词一般有:清新自然、朴实无华、华美绚丽、明白晓畅、多用口语、委婉含蓄、雄浑豪放、笔调婉约、简练生动„„其答题思路是:(1)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语言特色。(2)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3)指出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答题格式是:总体评价+结合字句分析形式和内容上的艺术效果+所表现的诗人的感情第四种模式:一词领全诗型一词领全诗型鉴赏题设题方式:(1)某词是全诗的关

键,为什么?古诗非常讲究构思,往往一个字或一个词就构成全诗的线索,全诗的感情基调、全诗的思想,抓住这个词命题往往可以以小见大,考出考生对全诗的把握程度。其答题思路是:(1)该词对突出主旨所起的作用。(2)从该词在诗中结构上所起的作用考虑。第五种模式、炼字型提问方式: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那一个字?为什么?解答分析:古人作诗讲究炼字,这种题型要求品味这些经过锤炼的字的妙处。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读,应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答题范式:释含义(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描景象(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点情境(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 附:诗歌鉴赏常用语言汇编 1、有关表情达意的方法方面的:直抒胸臆、间接抒情(寄情于境、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形散而神不散、欲抑先扬、先抑后扬、首尾呼应、细节中见真情、巧用修辞、虚实结合、由虚入实、对比鲜明、以小见大、巧用(妙用、化用、活用)典故(诗句)、虚构想象、以动衬静、以静衬动、以静写动、以动写静、动静结合。 2、有关语言方面的:用字精练、语言清鲜自然(质朴自然、清闲淡雅)、脍炙人口、出神入化、炉火纯青、登峰造极、言简意赅、含蓄有韵味、委婉含蓄、细腻传神、华美、实无华、言有尽而意无穷、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音节和谐富有音乐性。 3、其他方面的:言近旨远、沉郁中见豪放、形神兼备、境界壮阔、形象鲜明生动、意境优美(平淡纯朴、深邃)、别具匠心、联想丰富、见解独到、平淡(朴素)之中见真情、清新隽永、给人以哲理的启迪(心灵的慰藉)、引起共鸣、情调旷达洒脱。因为某方面的原因心情不舒畅常用的术语有:沉郁、忧愁、怨恨、报国无门的愤慨之情、徘徊、惆怅、记分、壮志难酬、感伤、悲愤、痛心等等。

4、反映古诗总体表现手法的词语:直接抒情(或说“直抒胸臆”“即事抒怀”)、间接抒情(包括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托物言志等),此外还有欲扬先抑、明贬实褒等。 5、反映诗人心情(感情)的词语:愉快、欢快、激动、沉痛、悲愤、哀伤,赞美之情、仰慕之情、惜别之情、依恋之情、豪迈之情、闲适恬淡之情等。 6、反映古诗语言特色的词语:凝练,简洁、幽默、

诙谐,质朴自然、清新秀丽、生动形象,有节奏感、有音乐美、有艺术感染力等。 7、反映古诗结构特点的词语:开门见山、逐层推进、环环相扣、前后呼应等。 8、反映古诗总体风格的词语:刚健、雄奇、悲壮、旷达、苍凉、沉郁、飘逸、委婉、含蓄、缠绵、清新、明丽、秀美、恬淡、凄美、明快等。 9、反映古诗表达效果的词语:真挚感人、动人心魄、催人泪下、意境高远、情景交融、耐人寻味、言有尽而意无穷等。

梦中作欧阳修篇六
《梦中作》

《梦中作》是北宋诗人蔡襄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有人认为有政治托意,却因写作时地不明,难以指实。前两句描绘了一幅奇丽景象,一方面是乌云含雨,一方面是红日映山,不知是阴是晴,一派梦语。后两句借怀念嵩山古时的神仙、隐

者,表明如今世上追名逐利人多,超然尘外的人少,独有自己与古人遥隔千载、万里而心相知契。

词句注释 ⑴嵩阳居士:嵩阳,指今河南嵩山、少室山、颖水一带。居士,意即处士,古称有才德而不

仕的人。始见《礼记·玉藻》:“居士锦带。”郑玄注:“居士道艺处士也。”又佛家称家居学道者为居士。(见《维摩诘经》:“维摩诘家居学道,号称维摩居士。”)这里的嵩阳居士,指元丹丘一类的高士。

⑵青眼:眼睛正视时,

眼球居中,故青眼表示对人喜爱或尊重。《晋书·阮籍传》:“籍又能为青白眼。见礼俗之士,以白眼对之。常言“礼岂为我设耶?”时有丧母,嵇喜来吊,阮作白眼,喜不怿而去;喜弟康闻之,乃备酒挟琴造焉,阮大悦,遂见青眼。”[2] [3]

白话译文 天边那团团乌云,饱含着浓浓的雨意,楼前一轮红日,把青山照得多么明丽。古时嵩山的隐者,如今却在哪里?看重我和他心志相契,万里以外向我传达情谊。

梦中作欧阳修篇七
《分类鉴赏_梦中作》

●【往下看,下一篇更精彩】●

最新成考报名

  • 立春过后什么时候鱼开口
  • 2021年立春 2021年立春是几点几分
  • 冬至吃啥 南方冬至吃什么
  • 冬至几月几日 今年冬至是几号
  • 烧碱安全救护常识
  • 国庆节高速免费几天
  • 白露与秋分
  • 请示与批复有什么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