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文档 > 知识 >

感觉每天都很累,心很累怎么办

成考报名   发布时间:02-01    阅读:

感觉每天都很累,心很累怎么办篇一
《常常感觉很累怎么办》

生活中,职场人士常常有这种感觉,即:上班很累,工作中犯困,下班无力等等一系列的问题。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让我们常常感觉很累,又该怎么办好呢?

心理专家称,“累”,这是现代人常挂在嘴边的一个字。不少年轻的白领一族,坐一天办公室之后就觉得浑身软弱无力,动一下就觉得疲惫不堪。“什么也不想做,做什么也没力。”这种“未老先衰”的表现可能是因为太缺乏运动所致。

如何获得健康的体质和开朗的心情呢?专家指出,除了讲究合理的膳食外,我们还更应该强调适当的运动,适时调节压抑的状态,只有这样才能保持身心的全面健康,真正做个“年轻态”的健康达人。

为促进健康的生活方式,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

轻到中等的运动,例如与孩子玩耍,每天10分钟以上。这是健康生活的底线,否则肥胖、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会找上门来。

中等强度运动,如跳踏板操,每天30分钟。想要改变不良的生活状态,对健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这个运动强度是必须的。

体能适应性运动,超过20分钟的中等至高强度运动,如骑自行车,每周三次。面临流感肆虐,想拥有更强的免疫力,就应循序渐进地做更高强度的运动。

小编善意提醒您,当通过自我调节一段时间后,身心疲惫、压抑、焦躁情绪等不良状态如果没有得到明显改善时,最好尽快向心理医生求助。如果您有类似问题,不妨现在就免费咨询本站的在线心理医生进行了解。

精心筛选淘宝各类销量上万的商品:

感觉每天都很累,心很累怎么办篇二
《总是感觉很累怎么办?》

感觉每天都很累,心很累怎么办篇三
《“老是觉得很累”下的心理保健》

“老是觉得很累”下的心理保健

我们为何老觉得累?怎么才能做好心理保健?

原因:一半为生存,一半为攀比逃离:慢慢读本书,找两个乐趣

现在好像人人都觉得自己累,网络上调查也显示,觉得“累”的人,比例高达97%。不管男人还是女人,当官的还是老百姓,有钱的还是没钱的,朋友一见面都会抱怨几句,“活得累”几乎成了这个时代的口头禅。

有人将中国人太累的原因归结为以下几种:太看重位子,总想着票子,倒腾着房子,放不下架子,撕不开面子,眷顾着孩子。人们的“累”真是由这些原因造成的吗?为何不能活得更轻松一些?要怎么做,才能摆脱这种“累”的感觉呢?

“为什么我老是觉得累”

“表面的风光都是浮云,心里累得一塌糊涂。”李某,45岁,机关干部

李某大学毕业后就进了机关,从小城市里的一名小科员做起,在40岁时调到北京,5年后被提拔为处级。他觉得,已经到达了自己事业的鼎盛时期。官虽不大,还算风光,但只有他自己能体会其中的苦乐悲喜。

他说,从任命生效的第一天开始,他就没有睡过一个踏实觉,早上醒来,脑袋就像空转了一夜的马达,头昏脑涨。“要管的事情越多,责任越大,每天提心吊胆就怕出事。”和上级领导要沟通,领会领导的意图;和下属更要联系紧密,激发他们的工作积极性。遇到不省心的年轻人,会觉得他们办事不放心;碰见单位里资格老的人偷懒,又碍于面子没法说他们。一周7天,他几乎有4个晚上是在外应酬喝酒,回到家就倒头大睡。没时间和老婆说话,只能把家里大小事务都交给她。女儿住读,他更是一个月见不上几次面。“不只是心累,有时候觉得身体也快被拖垮了,力不从心的感觉越来越强烈。”他说,现在一碰到饭局,就没有一点食欲,最想做的事就是抛开文件和应酬,闭上眼休息5分钟,5分钟就好。

“就算每天只能挣到一块厕所的地砖,也要干。”冯婷婷,34岁,广告公司客户经理

冯婷婷在北京一家大型广告公司工作,在北五环外刚买了房,背上近100万元的贷款。她说自己“就像陀螺一样高速旋转着”。婷婷每天早上6点起床去城里上班,从未在半夜12点前睡过觉。三个月产假,她没有多休一天。冯婷婷说:“多休一天就少赚一天的钱,现在满脑子都是还贷款和给孩子存教育基金,挣钱一刻不能停。”公公婆婆常说她不顾家,但除了拼命工作,她别无选择。“每天吃饭的时候,成了我最幸福的时刻,因为不用说话,也不用想其他事情。”

“一天8小时忙个不停,工资买不起一个苹果手机。”刘星,22岁,某税务局普通员工

刘星大学毕业后被家里人安排到某基层税务局工作,她和所有90后一样热爱自由和新潮,而这个按部就班的“金饭碗”工作,在她看来犹如鸡肋。(上接第一版)刘星说:“每天在大厅里坐8个小时,面对各种各样的客户,要干的事情一大堆,一点都不自由。”最重要的

是,工资少,根本不够花。她觉得生活就像在放慢镜头,每一秒钟都觉得累,觉得无聊、没意思。

“累”已成为时代流行病

讲了三个故事,得出一个结论:每人肩上好像都有一个背篓,在生命的历程中,爱情、事业、家庭、友谊都是装进背篓里的小石子,无法割舍的东西越多,背篓就越沉重。对于背着背篓前行的人来说,累,已经成为生活常态。

《生命时报》联合多家网站对31468人进行的调查结果显示,九成以上的中年人觉得活得很累,工作、家庭和个人健康成为了他们压力的主要来源,其中,30—49岁的人尤为突出。另一项调查数据则分析认为,与年薪3万元的人相比,年薪10万元的人反而活得更累。

香港男人可能是世界上数一数二活得最累的男人。当地一项研究表明,香港男人中,四成人担心失业,过半的人担心没有足够金钱供家庭使用,这些比例均比内地城市高出很多。由于太累而想自杀的香港男人,也比广州等内地城市多出一倍。苏州荣格心理咨询中心高级督导王国荣告诉记者,男人的“累”最主要表现在工作上面临着来自各方面的激烈竞争;生活上,“一家之主”的地位又要让他们背负起一个小家,甚至自己的父母、岳父母三个大家的重担。而且男人在遇到问题和压力的时候,往往不善于宣泄和表达,会觉得更累。

有媒体曾对中国女性最累城市进行排名,香港同样排在第一位,第2至6位分别为苏州、深圳、台北、广州、上海。不少人认为,现代社会中,女人比男人更累。首先,女性在工作中面临的压力一点不比男人小,但找工作、提职等事情上,单位一般都会优先考虑男性。其次,女人回家还要相夫教子,在家务上比男人累得多,对待子女、老人也比男人付出得多。第三,女人在情感上常常处于弱势,一旦出现婚姻问题,女人的压力更大,也更容易觉得累。

“累”并非成人的“专利”。12岁的小园在刚刚过去的寒假里基本没有休息,上午下午两个补习班,英语、奥数、钢琴、绘画轮流来,晚上还要回家做2—3小时的作业。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发布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83.6%的中学生父母要求孩子考试成绩在班级前15名以内,近55%的父母希望孩子读到博士学位。家长寄予孩子过高的希望,常常让他们累得喘不过气。

累,一半因为生存,一半因为攀比

为什么活得这么累?这是很多人都在思考的问题。台湾著名心理学家吴静吉博士认为,人活着累的一大部分原因来自于生存。现代社会飞速发展,容不得人们有太多的思考,而现代人要扮演的角色也越来越多。男人必须是孝顺的儿子、体贴的丈夫、严厉的父亲、优秀的领导、招之即来的修理工甚至服务到位的按摩师,而女人则要是温柔的妻子、贴心的女儿、慈祥的母亲、优秀的烹饪师甚至勤劳的小时工。吴静吉说,多重角色的扮演和巨大的生存压力,让人们很难不感觉到累,过度负荷带来的,只能是心理和身体上的双重疲惫。

另一方面,浮躁的社会大环境让人生出没完没了的欲望:住150平方米以上的房子,开30万元以上的车,买几万块的名牌包,孩子上私立学校„„看到很多有钱人的生活就坐不住了,不断地攀比,为了挣更多的钱,不断压榨自己的健康。这些都是造成累的重要原因。王国荣表示,想要从根本上降低压力,让自己不那么累,减少欲望是关键。

同样,身体上的异常也会导致人感到“累”。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副院长王国玮教授指出,疲惫、觉得身上乏、没劲儿,是亚健康人群的第一大表现。美国亚特兰大市内科专家桑德拉?亚当森也指出,疲倦还有可能是贫血、糖尿病、类风湿、甲状腺疾病等健康问题引起的,如果在改变生活方式的2—3周内仍觉得自己很累,就需要及时就医。

积极地从累中逃离出来

累,并不可怕,它像是一种善意的信号,在提醒着你需要重新界定自己的角色,时刻注意自己的身体健康。当你累的时候,不要马上去否认和对抗,应该尊重并享受它。专家指出,以下方法可能帮你从“累”中逃离出来。

缓慢地读一本书。在繁忙地工作一天后,将卧室灯光调暗,拿一本书,最好是优雅的散文,慢慢地读出来。只用读书,不用思考,这时会让你的世界瞬间缓慢下来,能够有效地去除焦虑,缓解疲劳。

找到一两个乐趣。张先生把工作之余的所有时间都花在了户外活动上。每天花大量时间和朋友们沟通、出去爬山,让他觉得生命充满了活力。找到一两个兴趣点,不熄的热情比疲劳的身心更加有力量。

每周做一个小时义工。在某网站工作的小魏,每周六会定时到慈善机构做义工。小魏说,强迫自己离开工作环境,在做义工的过程中,内心得到了充实。接触更多的人会让生活更丰富,做好事也让自己在不知不觉中远离累。

给身体设个“减压阀”。多看看绿地、泡个热水澡、听听轻音乐、折纸做手工、10分钟深呼吸、出去散散步、多和年轻人呆在一起、聊聊八卦等方法,都能够让人消除疲劳。

感觉每天都很累,心很累怎么办篇四
《如果谈恋爱觉得很累怎么办?》

舞步学院—专研追女生的技巧和方法的学院,教你让你喜欢的女生喜欢上你的秘密

如果谈恋爱觉得很累怎么办?

谈恋爱觉得累是因为你付出了许多,却没有得到你想得到的东西,这种结果并不是你期待的,没有一种正面的反馈与不断的激励,慢慢地你就会觉得累,不想再这样孤独的付出下去。 休息一会怎么样?不是让你们分手,而是让你冷静,你真的需要冷静了。觉得爱情累无莫非两种情况:一是太爱了,二是爱淡了。

第一种人,看起来很吃亏,其实不然,在爱中,不顾一切的付出,换来的总是没有自己预期的回报,习惯了不停的追赶,不停歇,当然会累,何不停下来,喘口气,让你身后那个拼命追赶你的人有个机会,然后一起欣赏沿途风景,你也许这种生活更适合你。真正爱上一个人,为她做一切事情你都会觉得很幸福,看着她很开心很满足的样子你会觉得这样子做是对的,这是你期望得到的结果,你的付出换来了对方的开心,这就是你的回报,你深爱着对方,这种爱甚至超过对方对你的爱,或者是你自己对你自己的爱,如果你这么做下去,都能获得她的欣赏,那么你也不会觉得累,你甘愿这样付出。

第二种情况,果断些分手吧,对自己负责,也对他人负责,不爱了,却还苦苦的装做很爱的样子,这又何必呢,苦了自己,也伤了别人,不爱却选择在一起,这才是最残忍的。如果不爱了,或者是累觉不爱了,那么另一半在你的眼中不再是那么重要,你开始觉得,她好像不再对你的付出给予感激,幸福的回馈,你觉得自己白忙活了,这样子,那就不用勉强自己,不要为了那份没有结果的爱情继续付出自我,拖累自己的身心,爱自己好过爱别人。静下来好好想想能不能消除心里的这种苦闷的累,如果可以,那就放手吧,对大家都是一种解脱。

如何真正掌握追女生的技巧?约会核心?

当你学会了这些核心技巧,你便可以让你从前搞砸的许多妹子起死回生,因为你比以前更懂得女人心!而这些方法之所以管用,因为这都是我们从无数的情感案例中总结出来的,而不是凭空想出来的。

而这些实用的技能,已经成功帮助10000名舞步学院的学员过上了情感自由的生活,更多的技能将会在我们每周的内部课进行全方位的详细解析。

同时,每天晚上9点在舞步学院直播间也会进行免费公开课,学习专业约会可以参加舞步学院《魔鬼训练营》课程,帮助你彻底从外到内的改变。

感觉每天都很累,心很累怎么办篇五
《很多时候人会感觉很累》

很多时候人会感觉很累。为什么说是感觉呢?因为很多人并非完全是体力上的透支,连续几周的马不停蹄地加班、睡眠严重不足,这一切可以通过一些客观指标来衡量的,如果有人告诉你TA累,是一种心累,很多时候就只能意会不可言传了,因为这缺乏客观的衡量工具,所以只能被感觉、被意会,无此感觉,无此意会也就无从说起这“心累”到底是啥。可能现代社会给人的压力和诱惑都比较大,所以很多累都源于那颗心,“心不甘”、“心不死”,所以“心才会累”--- 说是心累。

心累多半是挑战个人的极限(哪怕是阶段性的),例如孩子考大学,压力大,挑战其从未考过的大学,没有感受过,所以就会有压力,就会感受疲惫。但是并非每个孩子都会感受同样的压力,这个压力差别来自哪里?一则来自孩子的基本功和过往的类似的成功经验(比如孩子很刻苦,每天坚持学习,基本功比较扎实,以往中考也有成功经验,所以越战越勇);二则来自必要的心理辅导和暗示(这个辅导通常来自TA的父母、老师,如果周围给与鼓励和激励是正向的,那么孩子可能就会放下包袱往前冲,因为TA明白所能做的就是“尽力而为”);心累另外来自对陌生或未知领域的担忧或恐惧,例如突然空降了一个领导到单位,一切漠然,不知如何沟通,又不敢直接沟通,最后就是思来想去的自我折磨(其实直接沟通就明白了),为什么会这样,因为对自己缺乏必要的自信,就想在新领导面前装出个样子,人不能活得像自己,非要装出个“样子”,因为那“样子”不是自己,活着自然就累了,所以心累的另一个直接原因是你不能成为你自己希望(或者你能成为)的样子(可能是社会对你的期望和你自身能力的距离造成了你的压力);自身能力与期望长期不统一,会让人感觉始终赶不上趟的感觉,社会和自身期望的长期不统一,甚至会造成人精神分裂,因为社会希望你扮演“天使”,你却希望是扮演个“魔鬼”,这样同时一人饰两角,心累啊。

很多人,东窗事发,自杀身亡,就是从精神到身体地裂了。

感觉每天都很累,心很累怎么办篇六
《访谈实录:你为什么总觉得心累?》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下午好,这里是MSN中文网直播室,我们今天主播的是关于心理的话题,大家都感觉到很累,而且不是体力的累,因为很少人通过体力劳动谋生,一般都是心累。白领或者网友经常坐办公室的人比较明显,为什么总是心累?今天我们有请到很著名的心理学家杨霞教授,从心理学的角度讲讲怎么样摆脱心累?杨教授,下午好!杨霞:你好,大家好!一、人们对物质的欲望越多,可选择的机会越多,就越容易心累主持人:心累好象是一种比较常态的状况,心不累的时候特别的少。杨霞:现在人的生活比过去相比,复杂多了,一个就是生活的心态要复杂,以前生活更简单。虽然我们以前没有素食,比方说速冻饺子或者洗衣机来帮助我们,我们洗衣服的时候必然干不了别的,你可能就是很纯朴、很简单的生活。你现在每天很忙碌,但是所干成的事很少,你想的事也很简单,你去菜市场买菜,因为你有的钱有限,你可以选择的品种也比现在有限的多。而现在不一样了,是大超市,各种各样。有机的、无机的,特别多。生活形态比以前要讲究了,信息量比较大,你一进菜市场首先是人多、菜多,各种信息往脑袋里灌,然后打开电视、网络、报纸所有的信息,还有上学、单位、配偶等信息要比之前复杂的多。我现在都不定手机报了,还一上午10多条信息。一看最近开了家务通,就是教育局给家长设了一个短信平台,今天表扬了谁家谁家孩子,一看没有自家孩子,然后心凉了!家教通这一块就揪心,你说能不累吗?上面只是客观的环境,还有就是我们的欲望比以前要多了,这个我要,那个我也要,我见过一个人买房子,本来有一间很好的房子,结果岳母来帮着带孩子,时间长了就有矛盾,就给岳母买了房子,之后他父母又来了,又给父母买了房子,岳母又不高兴了,嫌这个房子小,他这一段时间就在弄房子的事。从他、他爱人、他孩子、他父母的要求比以前多了,我记得以前一个房子住很多人,住了我外婆,我妈妈、我爸、还有我姐弟三个,这是我们过去的生活,也过来了,也住下了,现在不行了,如果是这么多人的话,恨不得得三套房子。人们对物质的需求、要求、欲望多了,多了之后就心累了。有一个人很年轻,他俩谈恋爱谈了有六年了,我说为什么还不结婚呢?说我妈不同意,不同意也可以结啊,原来是房子问题,他妈妈同意了他们就有房子,男孩家比较穷,男孩说非常“我非常爱,能不能和我妈住在一块?”这女孩说“我也爱你,但是不能和你妈妈住一块!”这边,你妈有

房子,但是我妈又不同意,这婚姻就要没法结。那就等着拆迁分出两套房子,然后再加上攒钱,一等是六年。然后价格越来越高,然后婚就没结了。谁也不退步。过去讲我只要爱你跟你干什么都行,你住哪我住哪,现在不行了,爱是一回事,然后爱你和房子无关,人的欲望太多了。主持人:这种爱越来越精细化了或者说现实和理想分成两种了,这种爱和以前的对比是不是这种爱相对高一点?杨霞:过去没有的话,他可能也不想,现在有了之后就有这种想法。另外,这个女孩家里条件非常好,她们家原来就是三居室,她能从三居室来搬到两居室里吗?主持人:过去就可以!杨霞:过去就可以,过去要求的认为有了爱以后,其他的我们都是可以创造的,过去还有对比的问题,都是这样结婚的。孩子很少一结婚就有房子,我们结婚的时候也是和公婆过了很多年,后来单位给我分房子,又和同事合住了很多年。等我真正有了房子的时候是结婚以后十多年,这在别人看来还是比较早的,因为有很多人跟别人合住了很多年都没有分房子,而且还要先给老同志,还要排队。而现在不一样了,有钱就可以买房子,这个时候就会嫌你“你怎么没有别人那么有钱,你要爱我的话,你们家为什么不准备出一套房子来娶我呢?”她就会提条件了,当物质到堕落到一定程度,爱情也物化,物质化。过去说送一个含金的东西就可以了,比如小金项链、水晶坠,而就说一个纪念品也行,但是现在就不一样了,好象有的时候一定是黄金,到现在就一定是白金镶钻、再以后就是白银镶钻加宝石,还要多种多样,因为可选择的多了,以前根本看不见彩色宝石,我们原来看到黄金就已经很不错了,后来又出现了白金,又出现宝石,最后可能又是什么的了,可能又出现什么设计师名牌的,什么乱七八糟的,什么都出现了。心理学研究表明,选择越多越烦恼,物质越丰富化、人们可选择的机会越多,却越来越烦恼。还有一个规律是物质水平越高,人幸福的门槛越高,因为没有达到目标就不会松驰、不会长乐,你的门槛那么高,你怎么会放松、怎么会觉得幸福、怎么会觉得长乐呢?你在追一个心目中理想的家园,比如我心目中两个人应该有一套自己的非贷款的房子,然后还有一个小车。我家的远房的亲戚谈了很多年的恋爱,他要求在城里有一套房子,小伙子因为钱有限在燕郊买了一套房子,因为钱有限,只能在燕郊买房子。不行,这个姑娘说“必须在城里买一套房子,同时还要准备出50万的现金,好结婚以后不要那么累,另外再买一个小车。当时

小伙子就傻了,我在城里买套房就够吐血了,我还得准备50万现金,小伙子还挺有志气,我不想问我爸我妈要钱,我再不能给他们添麻烦了,这个房子一个已经是问父母要钱的了,因为首付是父母付的。那么这个姑娘咱们就退,这几年就完了。其实他们两个都28了,那个姑娘也不担心自己都28岁了。他们俩快结婚了,然后看了一套房子,然后小伙子说,我姐这些年供我不容易,让我上学、让我出国、回来我还自己办的公司,我想把这套房子就是咱们可以结婚用,但是写上我姐的名字,我想作为一个礼物给她,咱们再买第二套房子就把这个送给她。很合理的,我结婚了之后能够挣钱了,我可以送你一个房子,我先结婚,我也有能力再买一套房子,这个女孩就说“不行,不能写你姐的名字”,然后那个男的说“那不行,就分手”。女的说:“分就分!”然后他们来到我这,我就说,你看你们俩都二十八九岁了,分手的话对你们是很不利的。她说:“那我要争这口气”。她不考虑一是年龄的问题,一个是情理的问题,再一个就是情理问题。因为这是婚前的,他的钱,他买的房子,送给谁,应该由他来说了算。你呢,又能住这个房子,姐姐又没有什么意见,过几年再买也应该有相信心。在欲望里面,对自己的得失看得特别重,烦恼就来自于“我”字,佛教里有一句话叫“烦恼来自于我”,“我的房子,我结婚,我凭什么给她,”每个字、每句话都离不开“我”字,她的烦恼就特别多。你说这累不累,累!所以来咨询的时候,她累,她也哭,她就是较劲,我在两边做工作,帮他们分析,看得远一点,站的更高一点,最后他们两个分手了。主持人:要兼顾,不可能满足若干个。杨霞:这个女孩其实是好孩子,一点都不坏,她只是自尊心、虚荣心和要强。我问他她姐姐是不是很感激你,她说“我也很感激”“你爱不爱你的男朋友?”“我也爱,但是我就是不容忍把房子送给姐姐”,她是矛盾的,一方面说爱谁,但是又不能容忍。就像已经结婚的80后,会因为大呼噜而吵架分手,还有一对小夫妻,丈夫身体不好,长期地便秘,所以每天早上起来,要用20分钟到40分钟,然后这个女的就说,让我先用,男的说“不行,我就得这个时间”。两人就打架分手了,但是你问他“这个人你能不能爱?”“爱”。主持人:过去不是有一句话“爱你的人,爱屋及乌吗?”他连这个都不能及啊?杨霞:对,其实女的早起一会,或者男的晚上一会,都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但是他们就不行。没有打心眼里就想离婚的,心里上还是爱对方的,

但是一到具体的事就来劲了,“为什么不能替我考虑呢?”心理学上有一个规律,“如果一个人能够先给对方足够的自尊、足够的尊重、足够的奉献,你就能够得到加倍的回报,但是你得先给予”。所以,最高境界的爱叫奉献之爱;所以最低境界的爱是索取之爱。索取之爱是基于需要,我需要一个伴然后找你了,我需要多少钱我管你要,我需要一个房子你给我提供,很多这样的夫妻,即使提供了这样的需要,他们最后也不幸福,为什么,当他的需要满足以后,不再有新的需要的时候,他就开始折腾。因为他是需要这样,需要没有达到的时候会追求,需要达到以后就会满足,然后爱就没有了。主持人:就像“患难夫妻”,没有钱的时候两个人目标一致,有了钱之后就不行了。杨霞:因为他们两个有了钱以后要过好日子,要把孩子送等城里去上学,买房子。一旦需要满足了,不止一套两套,而且积攒很多钱,但是这个男人的非常忙,忙的都不着家了,这个时候就没有爱了,就互相的指责、抱怨。所以,他们之间需要的是“需要之爱”而不是“奉献之爱”。二、心理原因引起的四“累”人1、以自我为中心的人杨霞:还有一种爱是“欣赏之爱”,就是总是很欣赏对方的优点,这些都是在需要之爱之上。“需要之爱”是命运最短暂的。很多人不明白这个道理,比方说有的人从外地到北京来打工,然后如果是出于自己的需要跟谁合作或者结婚,一旦当初的需要满足之后就会分道扬镳,然后又产生了新的需要,如果有人能够满足我这个需要,即使其他人都不看好,他们就会走到一起。之后如果他需要玩伴,而他很好玩,他很好玩,咱俩就走到一起去了。这样,他们玩着玩着,又有更好玩的了,玩是需要了,满足了,那么这个爱就结束了。所以,有的人是一段一段的,而有的人生命也是一段一段的。主持人:一个短阶段一个短阶段的。杨霞:而且有的时候,当这个人有需要之爱和人交往的时候,别人能感觉到。别人能感觉到这个人总是在根据自己的需要来选择朋友和做事情。比如,我们叫“用人朝前,不用人朝后”,他对你好的时候一定是有事要求你,一开始人家还会因为你给人家送礼、请人家吃饭还会帮个忙,但是时间久了之后就会发现你是一个势利小人、功利者。所以,在他身边没有永恒的朋友,只有“有用的人”和“没用的人”。当他什么都有的时候,没有一个朋友,他感到孤独、绝望。每当一个人觉得孤独的时候,就是他该奉献的时候,可是他一开始变得孤独是因为他一路

索取,尽管他有的时候也帮别人的忙,也只是交换。他的价值观就是认为“朋友之间就是利益关系,夫妻关系也是经济共同体”,他的价值观就是这样的,他没有想到爱情是年轻的时候相濡以沫,老的时候共患难、共甘苦的。所以,我们现在说你为什么总觉得心累?就得琢磨这些事。琢磨比如说:咱俩要谈恋爱了,咱俩要交朋友了”。“我你能干这个!”“你还能干那个?”“你还有这个关系?”他的心里装了很多这样的事,当然也有会人际关系是需要问的,比如说你能买到什么,但是这是基于互相帮助的,我们互相之间有什么好事都会想着对方。主持人:互相那是一种分享。杨霞:我们一块的时候谈论的时候非常高兴,后来我一个人健康的时候也不行,就我活着,你们都不在了,有没意思了,得大家都活着才行。但是,以自我为中心的人总是在考虑我还能索取点什么、利用点什么、干点什么。还有就是他围绕着自己的感受,“我的痛苦”“我不愿意”“我不舒服”,明确正确的事情他不原因,为所欲为。如果一个人只干他愿意的事情、为所欲为,他也会活得很累。因为成年人,或者说剩下的事情是为所当为,见到人应该打招呼,他不打;“我今天不高兴”“或者我看他不顺眼”然后我就为所欲为不理他,你说他累不累?累的不是被打招呼的人,首先他得躲着,得找借口,还得防着报复。第一个行为是为所欲为,尽管感到很尴尬或者不舒服,尤其是我们见着领导不是特别的亲热、打招呼,但是这个是应该的,应该给别人尊重,我们发现这个事情会很好办,我希望领导支持我,可是我跟领导打招呼的时候又怕别人说什么。我见过一个小姑娘,我现在什么都不缺了,清华的硕士,我就缺一个对象。她问我“怎么才能够相爱?”我说“非常简单!你要去帮助他,去打动他”因为你的好心眼,因为她长得一般,人家对你可能看是相貌平平,在我旁边不是眼前发亮的那种,靠什么呢?靠你的友爱,你的友好,你的亲切力、友谊,而友谊是从互相帮助开始的。“假如你的同学生病了,你会打饭给他吗?”“我不!”我刚说完建立友谊,她就说“不”,实际上你给他打饭,三个月说你爱上,准让他爱上和他周围的人也会爱上你。这是肯定的。因为感动别人。而且你太好了,规律在这儿了,因为你给我足够的帮助和尊重,我会加倍的回报你!这是规律,所以你想让别人爱上你,你要先创造一个理由“人家为什么爱你?你要让人家明白,我凭什么,和为什么爱你,这个凭什么和爱什么就是理由。就是我要使我自己显得很可爱

感觉每天都很累,心很累怎么办篇七
《如何休息(每天都很累,但你真的会正确的休息方式么)》

如何休息(每天都很累,但你真的会正确的休息方式么)来源: 毕姝 sis的日志

你根本不会休息

为什么你睡了11个小时仍然觉得疲累?

为什么你花了好几万去岛国度假并没有增加生活的热情?

都说要去KTV,去夜店,去游乐园就能忘掉不快,更带劲地开始新的一天,但是尽兴归来心里只剩空虚?

我们真的明白休息的含义吗?我们休息对了吗?

你理解的休息是什么?一个饱觉?一阵疯玩?到KTV释放饭后的一串饱嗝?

休息的真正含义是什么?是恢复疲劳,放松神经,当你重新投入工作与学习的时候觉得又是一个精力充沛的新人。

如果你的休息方式并不能为你带来这些,那么,无论这些活动的名字听起来有多轻松,看上去有多High,它都是一种错误。抛弃它们,来一场休息革命!

首先,来看看我们对休息有哪些误解:

■脑力劳动者,补瞌睡对你没什么用

你写了一天的文案,主持了一天的会议,当一切都结束了,你叹到:太累了,这一天我要睡个好觉。我们的常识使得我们对疲劳的第一反应就是“去躺躺吧”。但这是一个陷阱。

睡眠的确是一种有效的休息方式,但它主要对睡眠不足着或体力劳动者适用。对体力劳动者来说,“疲劳”主要是由体内产生大量酸性物质引起,如果十分疲劳,应采取静的休息方式。通过睡觉,可以把失去的能量补充回来,把堆积的废物排除出去。如果不是很累,也可以在床上先躺一躺,闭目静息,让全身肌肉和神经完全放松后,再起来活动活动。

但如果你是坐办公室的,大脑皮层极度兴奋,而身体却处于低兴奋状态,对待这种疲劳,睡眠能起到的作用不大,(除非你是熬夜加班,连正常睡眠时间都达不到)因为你需要的不是通过“静止”恢复体能,而是要找个事儿把神经放松下来。这样你可以理解为什么你周末两天不出门依旧无精打采,而只需下班后游泳半小时就神采奕奕。

■不必停下来,只是换一下

既然睡觉不能帮助我们休息大脑,那什么办法才可以?答案是不停止活动,而只是改变活动的内容。大脑皮质的一百多亿神经细胞,功能都不一样,它们以不同的方式排列组合成各不相同的联合功能区,这一区域活动,另一区域就休息。所以,通过改换活动内容,就能使大脑的不同区域得到休息。心理生理学家谢切诺夫做过一个实验。为了消除右手的疲劳,他采取两种方式——一种是让两只手静止休息,另一种是在右手静止的同时又让左手适当活动,然后在疲劳测量器上对右手的握力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在左手活动的情况下,右手的疲劳消除得更快。这证明变换人的活动内容确实是积极的休息方式。

比如你星期五写了5个小时的企划案, 最好第二天去给你的盆栽们剪枝而不是睡到太阳晒

屁股。还有一点,当你无法选择由脑力劳动转入体力劳动时,你不妨在脑力劳动内部转换。法国杰出的启蒙思想家卢梭就讲过他的心得:“我本不是一个生来适于研究学问的人,因为我用功的时间稍长一些就感到疲倦,甚至我不能一连半小时集中精力于一个问题上。但是,我连续研究几个不同的问题,即使是不间断,我也能够轻松愉快地一个一个地寻思下去,这一个问题可以消除另一个问题所带来的疲劳,用不着休息一下脑筋。于是,我就在我的治学中充分利用我所发现的这一特点,对一些问题交替进行研究。这样,即使我整天用功也不觉得疲倦了。”所以,这天你要是有好几个问题要处理,最好交替进行,而不要处理完一个再开始的二个,那样会很快被耗尽。

■最好的休息,是让你重燃生活的热情

我们的疲惫主要来自对现有的一层不变的生活的厌倦。所以最好的休息项目就是那些让我们重新找到生活和工作热情的活动。如果你干完一件事,能够幸福地感叹“明天又是新的一天。”那这件事对你来说就是最好的恢复热情,调节情绪的方法。但可惜,我们缺乏对“休息”的想象力。我们能想出来的休息方法不是痴睡就是傻玩。

我们给你开了下面一些活动清单,基本思路是以“做”来解决“累”,用积极休息取代消极放纵。当然,最适合你的方法还是要你自己探索。事实上如果你觉得打扫卫生比坐过山车是更好的放松,那么就去吧,别管世界上的其他人都在玩什么。

也许你可以: ●用看两小时让你开怀的漫画或小说代替去KTV唱那些一成不变的口水歌

●试着放弃在周六晚上去酒吧,10点入睡,然后在7点起床,去没有人的街上走走,或是看看你从来没有机会看到的早间剧场,你会发现这一天可以和过去的千万个周末都不相同。 ●不要再去你已经去过无数次的度假村找乐子了。找一条你你从没去过的街道,把它走完。你会发现这个你感到腻味的城市结果你并没有完全体会到它的妙处。

●旅行,而不是换个地方消遣。去一个地方对那个地方本身心存好奇,对自己这趟行程心存美意,感受自己经验范围以外的人生样貌。而不是坐了5小时飞机,只是换个地方打麻将,换个地方游泳,换个地方打球......

●从这个周末起学习一项新的技艺,比如弹电子琴,打鼓......每周末练习1小时以上。 ●去社交。不要以为它总是令人疲惫的。虽然和看书比起来,它稍有点令人紧张,但也能让你更兴奋,更有认同感。你必须每周有两三天是和工作圈子和亲戚外的人打交道。它让你在朝九晚五的机械运行中不至失去活泼的天性。女性朋友们尤为需要走出去和朋友聚会,这些时刻你不再是满脸写着“效率”的中性人,而是一个裙裾飞扬的魅力焦点。

●做点困难的事,如果你是精神超级紧张的人。心理学家发现解除神经紧张的方法,是去处理需要神经紧张才能解决的问题。曾经一位精神即将崩溃的总经理找到一位医师给出治疗建议,结果他得到的处方是去动物园当驯狮师。一个月以后完全康复。所以压力特别大的时候你可以为自己再找分工作,但不要是和你职业类似的。比如去孤儿院做义工,或者去一个复杂的机械工厂从学徒干起,或者做一道超级复杂的数学题。

往往珍惜生命的人,会不顾任何代价,去求得一个休息.休息十天、半个月,他们回来了.再看呀,是多么神奇的一种变化!他们简直是一个新生的人了.生机勃勃,精神饱满,怀着新的希望,新

的计划,新的生命憧憬,他们己消除疲劳,获得了从新起航的动力---燃料。

花些时间休息,可以使你获得大量的精力、体力,使你取得从事任何工作,应付各种问题的力量,使你对于生命,能有一个愉快正确的认识,天下还能有别种时间的投资对于你更加有利吗? 当我听到有人说,他工作太忙,没有时间去休息,我觉得这个人有些反常。或是他的能力不够应付他的业务,他的工作缺乏系统性;或是他不善于支配他的员工,以致自己离开时事业就无法运行;或是他生性就太吝啬,没有部下或团队.连上厕所的时间都不肯牺牲。当然,假如他工作没有计划、没有系统,本人一离开岗位,一切事务就要无法运行的话,他自然不能休息了.但是假如他是一个有组织协调能力的人,假如他的工诈有系统、有计划,适度休息,这正是业务中的有利投资,因为休息回来,他的精力会更加集中、精神会更加饱满.由此他的生命会延续的更长。人生的价值才能得到更加充分的体现与发挥。

每一个人都应该抛弃只顾工作不顾休息的念头。那种"生命不止,奋斗不休".的观念是错误的.应立刻从脑海中消除掉.否则,你还没有走完你应走完的生命旅程你就长眠于地下了.到那时你的理想、前途、事业不就都成了泡影了吗?因此舍不得时间休息的人,绝对不是一个聪明人.

从人性的立场上来说,休息一事,利大于敝.古语说得好:"在患病的时候,任何人都是坏人."即使是心底最善良的人,在身体疲惫不堪、神精衰弱的时候,也会变得不通情理、脾气暴噪.因此,当需要休息的候,你应该休息.不然的话,你的行为正如革命导师列宁同志所指出的那样:"不会休息就不会工作。"

目前不论你是学生还是从事各种职业的男女老少,都不能忽视自然的警告,命令你适当延长你的休息时间,暂时停止你的学习或工作,否则你将受到自然规律的严厉处罚.无论你的地位有多高、金钱有多少、还是平头百姓,在生命面前是一律平等的。这是苍天赋于自然法官的权力.是人类无法改变的自然法则.

有一种感觉我们叫它无聊,这几天不经意间我就在体验无聊。

成年累月忙碌的节奏造就了顽固、可笑的生物节律,它总是让我无法享受休息时的些许宁静,闲暇时总觉得生活中缺了什么、无所事事 ,甚至还以为知道了什么是空虚?

前些天偶然看了一篇文章,破天荒知道了还有一种说法叫“享受无聊”。

传统的教育告诫我们“无聊”是一种消极的情绪,一个奋发向上的人绝对不该有这种情绪,甚至不应该留给自己产生这种情绪的机会。

背负了太多的责任,于是我们活得好累,冠冕堂皇的说压力来自外界,但我觉得更多的压力是我们自找,因为在这个充满压力的社会我们没有学会给自己减压。

看看那些静静躺在海滩休假的人们,我们应该懂得无聊是一种难得的境界,或许比兢兢业业、勤勤恳恳的工作更难得。因为它需要你有好的心态、长远的眼光,要先接受它,让自己的心静下来,然后你才会真正的享受它。它绝不是一种颓废,它是一种休整、一种积蓄,它会让我们戒除“只会工作”的毒瘾。

很早以前就有人告诉过我们:不会休息的人就不会工作。可我们由于功利的原因,早已将这一说法忘记。于是我们忙碌,我们努力,于是也就害怕无聊、害怕无事可做,甚至会因为闲暇而几乎惶惶不可终日。

工作不应该成为生活的全部,工作只是为了更好的生活。我们应该是工作的主人,绝不是工作的奴隶。千万不要以为无聊是消极、是不敬业。 所以忙碌的人们应该去学会享受生活、去习惯感受无聊,习惯这一种新奇的美妙的感受!悠哉乐哉!

关于种子法则(SEED)

切记:不会休息就不会工作

南昌大学医学院 胡春松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胡大一

近几年,知识分子“过劳死”屡见报端,如,年仅32岁的中国社科院学者萧亮中;36岁的清华大学讲师焦连伟;46岁的清华大学教授高文焕;36岁的浙江大学教授、博导何勇等。由于严重的“过劳死”现象频繁出现,我国知识分子平均寿命仅有58岁。严峻的现实向许多中青年知识分子及管理层敲响了警钟。知识分子英年早逝,不仅是个人和家庭的损失,而且是国家的重大损失。大力实施人才安全战略的重要内容之一是保障人才安全与健康。

中青年知识分子由于事业、家庭的重担,对于自身的健康关注甚少。不良的生活方式如长期熬夜、工作超负荷、心理压力大、缺乏运动、营养不均衡、吸烟、嗜酒等以及睡眠障碍,悄悄地侵蚀着他们的健康。究其根源,主要有几个方面:

首先,应当说这些知识分子不注意劳逸结合,且缺乏对工作与休息关系的辩证认识。他们似乎忘记了“不会休息就不会工作”、“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这些至理名言。

其次,不重视定期检查。导致知识分子英年早逝的主要疾病是生活方式病如心脑血管病、癌症、糖尿病、肥胖等。这些病不仅发病率高,如高血压发病率已达18.8%,个别地区甚至高达25%;而且发病年龄提前,如冠心病已提前到35岁—45岁,至少较以前提前10年左右。这些疾病早期可无任何症状,故人们称高血压为“悄悄的凶手”。因此,不进行定期检查就会贻误治疗,直至悲剧出现。

三是缺乏相关保健知识。尽管我国著名健康教育专家们的健康保健知识讲座亦不少,但遗憾的是对相关讲座关注的大多数是老年群体,中青年知识分子因为工作繁忙而忽视。中青年知识分子要避免“过劳死”,就要切实认识到:1、认识工作与休息的辩证关系。要牢记“不会休息就不会工作”的格言。2、坚持定期检查。研究表明,定期检查是防治疾病的重要措施,体现了预防为主的方针和对“预防是最好的治疗”的认识。管理层亦应重视和督促他们进行定期检查。3、学习相关健康知识。健康讲座不仅应进社区、进学校、进机关、企事业等单位,还应进高校实验室。要让中青年知识分子接受健康教育,认识到健康教育的重要作用。

通过上述三个方面的努力,使知识分子戒除不良的生活方式和习惯,从而大大减少生活方式相关疾病的致死致残率。

最近,我们提出了健康的“种子”法则,即最基本的健康要素包括睡眠(Sleep)、情绪(Emotion)、运动(Exercise)和饮食(Diet)。它们构成健康的“种子”法则(S-E-E-D法则)。其内容包括:(1)睡眠法则:合理睡眠,午间小憩;(2)情绪法则:情绪稳定,心态平和;(3)运动法则:有氧运动,动静结合;(4)饮食法则:科学饮食,营养均衡。它在人们的日常保健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保持健康的基本要素和首要法则。若广大中青年知识分子能在日常工作生活中遵守和实践健康的“种子”法则,相信他们患心脑血管病、癌症、糖尿病和肥胖症的机率一定会大大减少,才华横溢的中青年知识分子就可以为国家为人民作更多更大的贡献。他们的平均寿命定可以从58岁上升为85岁。

天天都是休息天

M:我現在太久(超過一個時段)沒做事會覺得很沒安全感

杰:總是要休息的嘛

M:但休息太久會有罪惡感

杰:那就每天休息就不會啦(笑 ?)

M:(心中自語-自以為習慣每天休息就會麻痺喔 ?)

[摘自本日星夜談心]

天天都是休息天

●【往下看,下一篇更精彩】●

最新成考报名

  • 立春过后什么时候鱼开口
  • 2021年立春 2021年立春是几点几分
  • 冬至吃啥 南方冬至吃什么
  • 冬至几月几日 今年冬至是几号
  • 烧碱安全救护常识
  • 国庆节高速免费几天
  • 白露与秋分
  • 请示与批复有什么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