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文档 > 知识 >

父亲半瓶酒

成考报名   发布时间:02-01    阅读:

父亲半瓶酒篇一
《父亲的半瓶酒》

记叙文阅读训练

父亲的半瓶酒 贾平凹

①我在城里工作后,父亲便没有来过,他从学校退休在家,一直照管着我的小女儿。

②去年,父亲给我的信上说,他很想来一趟,因为小女儿已经满地跑了,害怕离我们太久,将来会生疏的。但是,一年过去了,他却没来,只是每月寄一张小女儿的照片,叮咛我好好写作,说:“你正是干事的时候,就努力干吧,农民扬场趁风也要多扬几锨呢!但听说你喝酒厉害,这毛病要不得,我知道这全是我没给你树个好样子,我现在也不喝酒了。”接到信,我十分羞愧,便发誓再也不去喝酒,回信让他和小女儿一定来城里住,好好孝顺他老人家一些日子。

③但是,没过多久,我的作品在报刊上引起了争论。争论本是正常的事,复杂的社会上却有了不正常的看法,随即发展到作品之外的一些闹哄哄的什么风声雨声都有。我很苦恼,也更胆怯,像乡下人担了鸡蛋进城,人窝里前防后挡,唯恐被撞翻了担子。茫然中,便觉得不该让父亲来。但是,还未等我再回信,在一个雨天他却抱孩子搭车来了。

④老人显得很瘦,那双曾患过白内障的眼睛,越发比先前滞呆。一见面,我有点慌恐,他看了看我,就放下小女儿,指着我让叫爸爸。小女儿斜着看我,怯怯地刚走到我面前,突然转身扑到父亲的怀里,父亲就笑了,说:“你瞧瞧,她真生疏了,我能不来吗?”

⑤父亲住下了,我们睡在西边房子,他睡在东边房子。小女儿慢慢和我们亲热起来,但夜里却还是要父亲搂着去睡。我叮咛爱人,什么也不要告诉父亲,一下班回来,就笑着和他说话,他也很高兴。一到晚上,家里来了很多人,都来谈社会上的风言风语,谈报刊上连续发表批评我的文章,我就关了西边门,让他们小声点,父亲一进来,我们就住了口。可我心里毕竟是乱的,虽然总笑着脸和父亲说话,小女儿有些吵闹了,就忍不住斥责,又常常动手去打屁股。这时候,父亲就过来抱了孩子,说孩子太嫩,怎么能打,越打越会生分,哄着到东边房子去了。我独自坐一会儿,觉得自己不对,又不想给父亲解释,便过去看他们。一推门,父亲在那里悄悄流泪,赶忙装着眼花了,揉了揉,和我说话,我心里愈发难受了。

⑥从此,我下班回来,父亲就让我和小女儿多玩一玩,说再过一些日子,他和孩子就该回去了。但是,夜里来的人很多,人一来,他就又抱着孩子到东边房子去了。这个星期天,一早起来,父亲就写了一个条子贴在门上——“今日人不在家”,要一家人到郊外的田野里去逛逛。到了田野,他说去给孩子买些糖果,就到远远的商店去了。好长的时候,他回来了,腰里鼓囊囊的,先掏出一包糖来,给了小女儿一把,剩下的交给我爱人,让她们到一边去玩。又让我坐下,在怀里掏着,是一瓶酒,还有一包酱羊肉。我很纳闷:父亲早已不喝酒了,又反对我喝酒,现在却怎么买了酒来?他使劲用牙启开了瓶盖,说:“平儿,我们喝些酒吧,我有话要给你说呢。你一直在瞒着我,但我什么都知道了。我原本是不这么快来的,可我听人说你

犯了错误了,不知道到底是什么情况,怕你没有经过事,才来看看你。报纸上的文章,我前天在街上的报栏里看到了,我觉得那没有多大的事。你太顺利了,不来几次挫折,你不会有大出息呢!当然,没事咱不寻事,出了事也不要怕事,别人怎么说,你心里要有个主见。搞你们这行事,你才踏上步,你要安心当一生的事儿干了,就不要被一时的得所迷惑,也不要被一时的失所迷惘。这就是我给你说的,今日喝喝酒,把那些烦闷都解了去吧。来,你喝喝,我也要喝的。”

⑦他先喝了一口,立即脸色通红,皮肉抽搐着,终于咽下了,嘴便张开往外哈着气。那不能喝酒却硬要喝的表情,使我手颤着接不住他递过来的酒瓶,眼泪刷刷地流下来了。

⑧喝了半瓶酒,然后一家人在田野里尽情地玩着,一直到天黑才回去。父亲又住了几天,他带着小女儿便回乡下去了。但那半瓶酒,我再没有喝,放在书桌上,常常看看它,从此再没有了什么烦闷,也没有从此沉沦下去。 (节选自《语文世界》,有删改)

17.文中的父亲为“我”做了哪些事?请分点概括。(6分)

18.第④—⑦段中“我”的心理状态经历了从 “ 慌恐 ” →“ ① ” →“ ② ” → 感动 的变化过程(4分)

19.联系上下文,回答问题。(6分)

(1)“父亲在那里悄悄流泪,赶忙装着眼花了,揉了揉,和我说话”这一处描写有什么作用?请作简要分析。(2分)

(2)从第五段对小女儿的不同态度中,分析“我”和父亲的不同性格。(4分)

20. 结合全文,从内容和结构两个角度说说“父亲的半瓶酒”具体含义和作用。(6分)

父亲半瓶酒篇二
《父亲的半瓶酒》

父亲半瓶酒篇三
《父亲的半瓶酒》

父亲半瓶酒篇四
《7分题》

记叙文阅读指导——作品鉴赏

一、课标要求:

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二、学习目标:

1.对于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

2.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

3.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

三、学习流程:

(一)《考试说明》中样题

1.《老北京的小胡同》(目标3,评价作者情感)06年

示例一:表达了作者对胡同生活的难以割舍的深切情怀。

示例二:对城市建设中盲目拆除胡同的做法表示遗憾。

示例三:有悠久历史文化的城市应当保留它的文化传统。

2.《鞋》(目标1,人物形象分析)11年

3.《白梅无价》(目标2,领悟作品内涵)12年

归纳方法:

(二)审题训练:思考所给题目要求,明确应该怎样答题。

1.情感类:

(1)《洞茶》13年

这篇文章浸透着作者深挚的情感,富有感染力,作者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请以第⑦段和⑫段两段为例作简要分析。(不超过150字)(7分)

(2)《最美人瑞这样走来》14西城期末

这篇文章在写杨绛老人时,笔墨中充满了深沉的情感。作者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请以第⑤段和第⑩段为例作简要分析。(不超过150字)(7分)

相关题目:

2.写法类:

(1)《忆冼星海》10年

简要分析作者是怎样把只见过一面的冼星海描写得生动而感人的。(不超过150个字)(6分)

(2)《良心》14房山期末

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作者是如何运用对比手法来突出主题的。(不超过150字)(7分)

相关题目:

3.理解题目:

(1)《父亲的半瓶酒》13二模顺义

结合全文,从内容和结构两个角度说说文章以“父亲的半瓶酒”为题的用意。(6分)

(2)《善良的心》13二模门头沟

结合全文,从老板和大学生两方面谈谈你对文章题目的理解,以及本文带给你的启示。(限150字以内)

(3)《琴证》14海淀期末

结合文章内容,说说本文以“琴证”为题有何妙处。(不超过150字)(7分)

(4)《致大海》13海淀一模

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文章题目“致大海”的理解。(不超过150字)(7分)

相关题目:

4.人物形象:

(1)《一点一横长》13一模丰台

阅读文章②-⑧段,简要分析达老师这一人物形象的特点。(不超过150字)(7分)

(2)《父亲的村庄》13一模西城

结合全文内容,说说父亲的村庄里的人们有怎样的特点,给予作者怎样的影响。(不超过150字)(7分)

相关题目:

5.其它

(1)《爆米花》14期末丰台

请结合全文内容,谈谈你对文章最后一段“那是一种幸福的味道”的理解。(不超过150字)(分7)

(2)《种菊小记》13二模房山

对盆栽菊花和妻子买回来的土栽菊花的描述,有详有略。请结合内容,谈谈你对这样安排的理解。(7分)

相关题目:

参考答案:

1.情感类:

(1)《洞茶》13年(从语言特点上)

这篇文章浸透着作者深挚的情感,富有感染力,作者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请以第⑦段和⑫段两段为例作简要分析。(不超过150字)(7分)

答:第⑦段运用排比,强调作者对于茶的繁文缛节、高贵和价格的昂贵的讨厌,体现了“我”的迷惘困惑,又用排比将四个反问句联系在一起,从侧面表达自己对茶砖的思念之情。第⑿段“我终于再次和你相逢!你甘暖依然,你温润如旧”直抒胸臆,运用拟人和第二人称的写作手法,从味觉方面描写出再次与茶砖重逢时的那种思念和感动。

(2)《最美人瑞这样走来》14西城期末

这篇文章在写杨绛老人时,笔墨中充满了深沉的情感。作者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请以第⑤段和第⑩段为例作简要分析。(不超过150字)(7分)

答:第⑤段作者将杨绛先生在文革时,公然反抗造反派批斗,与别人的服服帖帖作对比,突出了她敢于维护自己尊严的勇气,写出了作者的钦佩之情。第⑩段作者将听到杨绛先生的回话与问候比作如夏天喝了冰水那样畅快,表现出先生为人的美,写出了作者在得到这种关怀时的愉悦之情。又如,作者最后联想到再没有“锺书同候”了,暗指可敬的两位老人如今只剩先生一人,表达出一种深深的遗憾之情。(7分。对第⑤段的分析3分,对第⑩段的分析3分,其中内容写法、作用深意、情感各1分,语言表达1分)

2.写作特点分析类:

(1)《忆冼星海》10年

简要分析作者是怎样把只见过一面的冼星海描写得生动而感人的。(不超过150个字)(6分)

答: 作者先写听《黄河大合唱》和看《冼星海作曲图》,从侧面表现出冼星海的气魄和神韵;然后再正面写与冼星海的见面,通过对他滔滔不绝谈吐的描述以及“要写,还得会中国来”的语言描写,表现了他热情开朗的性格和炽热的爱国情怀。文章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使冼星海这一形象生动而感人。

(2)《良心》14房山期末

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作者是如何运用对比手法来突出主题的。(不超过150字)(7分)

答:签字时,大哥焦急、紧张;我却漠然、不耐烦。大哥辍学替代父亲,生活滋润;我大学毕业历尽辛酸毫无着落。对比中写出了我对父亲当年做法的不解、怨恨。得知真相后,父亲爱的博大与我的狭隘形成对比。我震惊羞愧、知恩图报,与前文怨恨父亲形成对比。运用对比推动了情节的发展,有力的揭示了小说主题:做一个读懂如山父爱的有良心的人。

评分:本题共7分。找出对比3分;结合内容2分;明确主题1分;语言表达1分。

3.理解题目:

(1)《父亲的半瓶酒》13二模顺义

结合全文,从内容和结构两个角度说说文章以“父亲的半瓶酒”为题的用意。(6分) 答:内容上的作用:因为“半瓶酒”是父亲担心“我”思想压力过大,主动为“我”买来消解烦闷并陪“我”一起喝剩下的,寄予了浓浓的父爱。父亲的半瓶酒让“我”从中获得鼓励,不再沉沦,感受到亲情的慰藉。父亲的那一席话教会了“我”如何面对得失,“我”也学会了怎样做人。

结构上作用:以“半瓶酒”为题,巧设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而且“酒”是文章线索,父亲一开始劝“我”戒酒,后来买酒陪“我”喝,喝剩下的半瓶酒激励着“我”,结尾处画龙点睛,暗示“父爱”的中心。评分:本题共6分。内容4分;结构2分。意思对即可给分。

(2)《善良的心》13二模门头沟

结合全文,从老板和大学生两方面谈谈你对文章题目的理解,以及本文带给你的启示。(限150字以内)

答:在不知根底的大学生急需一笔钱给母亲治病时,老板能够预支工资并无条件地借钱给他,因此他带着全家回来帮助老板。在元宵节风暴潮来临时,他和弟弟拼死保住了老板的养殖大棚,避免了更大的损失,并且别人要高价挖走他,他也不去,是因为他们都有一颗善良的心。善举和爱,可以循环,无论投入多少,冥冥之中总会有回报。评分标准:大学生2分,老板2分,启示2分,语言表达1分。

(3)《琴证》14海淀期末

结合文章内容,说说本文以“琴证”为题有何妙处。(不超过150字)(7分) 答:题目的妙处是它不仅是文章的线索,而且还建立了小说情节、人物、主题之间的联系,引发读者的思考。“琴证”这个题目,表明了文章以胡琴为线索,见证了故事情节发展;见证了蓟良真对自己的职业的热爱与敬畏,以及做人的良知;还见证了“文革”这个特定的历史年代,更见证了现代人们对于历史的反思态度。(共7分。三个“见证”各2分,语言表达1分)

(4)《致大海》13海淀一模

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文章题目“致大海”的理解。(不超过150字)(7分) 答:“致”表达了作者对冰心的感激、敬仰之情。“大海”象征了冰心博大的爱和宽广的胸怀。文章中冰心在与作者交往中所表现出的那种率真、亲切,对晚辈的关爱和祝福,以及对作者敢说真话、善待苦难的教导,都表现了她的智慧、仁爱、胆识、乐观,是她“有了爱便有了一切”的高尚人格的体现。

(共7分。“致大海”的理解,2分;结合文章内容,2分;扣住内容分析,2分;语言表达,1分)

父亲半瓶酒篇五
《父亲的茅台酒》

父亲的茅台酒

阅读天地

0421 0717

父亲的茅台酒

父亲从乡下进城来看孙子,午饭间,我拎出一瓶珍藏多年的茅台酒和他对饮了几杯。半瓶酒下肚,父亲脸放红光,话也多了起来:“嘿嘿„„老家你四叔的三小子在省城当官了,也没见你四叔喝过茅台酒„„哼!俺儿子当教师咋啦,俺也喝过茅台酒了„„”父亲在城里只玩了三天,硬是放心不下老家90多岁的老奶奶,说个“回去”立马起身。临走时,妻子将那天没喝完的半瓶茅台酒也塞进了父亲的提包里。

父亲生日那天,我买了瓶茅台携妻带子回了老家。那天,父亲不仅请来了村支书、村电工、学校校长等乡村“名流”,还特意将远房四叔也请了过来。开席后,父亲笨拙地将那瓶茅台酒打开“咚”地戳在桌面上:“这是俺小子孝敬的茅台酒,咱别心疼他花多少钱,今个儿老少爷们儿都开开荤吧„„”父亲满面红光端着大号酒杯轮圈敬酒。当敬到四叔时,我分明看到四叔的眼里涌出、了几颗混浊的老泪。

送走客人妻子收拾“残局”时,随手将那个空茅台瓶扔了出去。不一会儿,父亲又乐颠颠地将它抱了回来,用新毛巾擦干净轻轻地摆放到屋里正堂的桌子上。我问母亲留那个空瓶子有什么用,母亲微笑着撇了撇嘴角:“哼!”跟个小孩子似的„„上回从你那里带回来的那瓶茅台酒跟你四叔喝完后瓶子找不见了,硬说是我弄丢的„„别理他,让他臭显摆去吧。”啊!我明白了,父亲这是拿茅台酒瓶在众乡亲面前为他的“孝子”挣面子呀!

五一假期回老家时我又给父亲带了瓶茅台酒。到家后我刚拿出那瓶酒,父亲的脸上便晴转阴天。我疑惑地向母亲看去,母亲佯做怒状:“年轻轻的不会过日子„„你爹是心疼你瞎花钱了。快收起来吧,等回去后给人家退了。”说话间四叔进屋了,他听说我回来了,邀我和父亲去他家吃饭哩。迈进四叔正屋,发现他桌上也摆着一瓶茅台酒,我会心地笑了笑。怪不得父亲要把个茅台酒瓶摆到正堂桌子上,原来他是有意与四叔比“阔”斗“气”呢。四婶将饭菜端上桌,父亲看、着那瓶茅台酒眉头一挑:“三小子捎来的吧,咱俩先整两口尝尝?”父亲的话没落地,四叔慌乱地抢过话头;“啊!不!不„„”父亲瞪了他一眼:“哼!小三在城里当官你还在乎这瓶酒„„”说话间从桌上将酒抓了过来,没费劲就打开了,每人满了一杯。不等四叔劝,端起来就是一大口,随即“噗”地又吐了出来:“„„这是什么酒?白水似的„„”四叔尴尬地摇摇头叹声气喃喃而语:“„„这空瓶子还是我从你那里拿回来的呢„„唉!俺都是为了给那混小子撑面子呀„„”

第二天早晨,父亲从提包里抽出那瓶茅台酒塞到我怀里:“去,给你四叔送去吧,老人为了孩子,心思都是一样

父亲半瓶酒篇六
《步步高 练习答案》

父亲半瓶酒篇七
《父爱如酒》

  • ·父亲的半瓶酒 父亲形象(2016-01-24)
  • ●【往下看,下一篇更精彩】●

    最新成考报名

  • 立春过后什么时候鱼开口
  • 2021年立春 2021年立春是几点几分
  • 冬至吃啥 南方冬至吃什么
  • 冬至几月几日 今年冬至是几号
  • 烧碱安全救护常识
  • 国庆节高速免费几天
  • 白露与秋分
  • 请示与批复有什么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