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文档 > 知识 >

玉阶怨中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成考报名   发布时间:02-04    阅读:

玉阶怨中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篇一
《玉阶怨 作者:李白9 (1)》

玉阶怨 作者:李白

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 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

【注解】:

1、罗袜:丝织品做的袜子。2、却下:还下。 3、玲珑句:虽下帘仍望月而待,以至不能成眠。

【韵译】:

玉砌的台阶已滋生了白露,夜深伫立露水侵湿了罗袜。我只好入室垂下水晶帘子, 独自隔帘仰望玲珑的秋月。

玉阶怨中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篇二
《山东省新人教版语文2013高三复习:17 古代诗歌鉴赏检测题1(附答案)》

古代诗歌鉴赏检测题(一)

测试时间:45分钟

1.阅读下面的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过南旺守闸①

刘 基

客路三千里,舟行二月余。壮颜随日减,衰鬓受风疏。

蔓草须句②国,浮云少昊③墟。秋心如汶水,荡漾绕青徐。

[注]①刘基(1311-1375年),元至顺年间进士,助明太祖朱元璋成就帝业,后弃官还乡。南旺:在今山东省汶上县城西南古运河边。守闸:停船等待河上闸门开启。②须句:春秋诸侯国名,在今山东省东平县境。③少昊:少昊为传说中的古部落首领,曾建都于曲阜。

(1)作者在诗中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1.(1)【答案】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短暂、繁华易逝的伤感和政治上失意、急切思归的愁苦心情。

(2)这首诗运用了什么样的表达技巧?有何效果?

(2)【答案】用典(借古伤今),使抒情委婉含蓄,发人深思;运用比喻,将抽象的“秋心”写得具体可感,丰富了诗歌的意境。

2. 阅读《将进酒》,完成(1)—(5)题。

将进酒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

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取酒对君酌。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1)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运用哪些修辞手法?有何作用?

答: 。

(2)“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你如何理解这句话的含义?

答: 。

(3)“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这两句诗流露出诗人怎样的感情?

答: 。

(4)有人将“与尔同销万古愁”和“问君能有几多愁”都去掉其中的“愁”字,而组成“问君能有几多,与尔同销万古”的诗句,你认为这样组合好吗?说说你的理由。

答: 。

(5)李白写到“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时,单以曹植为例的原因是什么?

答: 。

2.(1)运用夸张和比兴。诗人以夸张的手法,以黄河水的急遽奔流和一去不复返引起人生短暂的慨叹,比喻人生易老,年华易逝;同时,以黄河的伟大永恒来反衬生命的渺小脆弱。(2)人生既然如此短暂易逝、渺小脆弱,何必让它浸透在悲观伤感之中?如此旷世奇才,皇天终将不负,区区千金,不足挂怀,正好尽兴开怀。(3)“但愿长醉不复醒”这是诗人的愤激之辞。李白秉拿云之志,抱旷世奇才,希望辅佐君王,成就伟业,但诗人的政治抱负根本无法实现,理想彻底破灭。流露出诗人对君王昏庸、权奸当道、政治腐败、社会黑暗的不满和愤慨;也流露出他无力改变现状而只好逃入酒乡的痛苦无奈的心情。

(4)好。两句诗都暗含了一个“愁”字,并且形成一个设问句,自问自答,而且“与尔同销万古”还拉近了抒情主人公的感情距离。(5)曹植少有才华,才高八斗。他颇有功名事业心,却备受猜忌,终生不用,有志难展,结果英年早逝。李白钦佩其才华,同情其遭遇,借以自况;加之曹植与酒联系颇多,正好切事,所以用为例证。

3.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1)—(4)题。

《行路难》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值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1)“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值万钱”这句诗在全诗中起什么作用?

答:。

(2)“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你如何理解这两句诗的含义?

答: 。

(3)“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运用了哪些典故?有何作用?其中“闲来垂钓碧溪上”与生活中哪句歇后语相吻合?

答: 。

(4)“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这句诗对你有什么现实意义?请简要作答。

答: 。

3.(1)诗人极言器皿、美酒、佳肴之高档,而自己却“停杯投箸不能食”, 这就反衬出诗人强烈的矛盾的思想情绪,推动了诗情的发展。(2)“冰塞川” “雪满山”比喻前进路上阻遏之冷酷、之艰险,进而象征人生道路上的特别是仕途上的艰难险阻。(3)吕尚(姜子牙)九十岁垂钓于盘溪水而遇文王,伊尹梦见自己乘舟绕日月而过,不久受商汤礼聘,诗人以此表达自己虽然归隐但仍然希望得到重用,也一定会东山再起的复杂的情感。姜子牙钓鱼——愿者上钩(4)遇到挫折时,坚信自己终有一天会像刘宋名将宗悫所说的那样,乘长风破万里浪,挂上云帆,长驱万里,到达人生理想的彼岸。

4.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1)—(3)题。

月下独酌(其一)

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1)在诗人笔下,月亮不仅是美好事物的象征,也成了诗人思想感情的寄托。在这首诗中,“月亮”的形象有什么特点?请简要作答。

答: 。

(2)诗人与明月之间亲密欢洽的举动流露出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作答。

答:。

(3)月圆思团圆,月缺伤离别。月亮成了人们约定俗称的思念之物,李白的很多诗篇中,都涉及月亮,请你再默写几句有关月亮的诗句,至少三句。

答: 。

4.(1)诗人借助丰富的想象,赋予了月亮浓厚的感情色彩,把它描绘的善解人意,可亲可爱,仿佛成了诗人可以倾诉心声的知音。(2)诗人与明月之间的亲密欢洽,更加反衬出诗人在世间的孤独寂寞情怀,从侧面表现了诗人对现实社会的愤懑与厌恶,也表现了诗人遗世独立的高洁人格。(3)“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静夜思》) “月下

玉阶怨中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篇三
《【山东省新人教版语文2013高三复习:17 古代诗歌鉴赏检测题1)》

古代诗歌鉴赏检测题(一)

测试时间:45分钟

1.阅读下面的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过南旺守闸①

刘 基

客路三千里,舟行二月余。壮颜随日减,衰鬓受风疏。

蔓草须句②国,浮云少昊③墟。秋心如汶水,荡漾绕青徐。

[注]①刘基(1311-1375年),元至顺年间进士,助明太祖朱元璋成就帝业,后弃官还乡。南旺:在今山东省汶上县城西南古运河边。守闸:停船等待河上闸门开启。②须句:春秋诸侯国名,在今山东省东平县境。③少昊:少昊为传说中的古部落首领,曾建都于曲阜。

(1)作者在诗中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1.(1)【答案】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短暂、繁华易逝的伤感和政治上失意、急切思归的愁苦心情。

(2)这首诗运用了什么样的表达技巧?有何效果?

(2)【答案】用典(借古伤今),使抒情委婉含蓄,发人深思;运用比喻,将抽象的“秋心”写得具体可感,丰富了诗歌的意境。

2. 阅读《将进酒》,完成(1)—(5)题。

将进酒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

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取酒对君酌。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1)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运用哪些修辞手法?有何作用?

答: 。

(2)“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你如何理解这句话的含义?

答: 。

(3)“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这两句诗流露出诗人怎样的感情?

答: 。

(4)有人将“与尔同销万古愁”和“问君能有几多愁”都去掉其中的“愁”字,而组成“问君能有几多,与尔同销万古”的诗句,你认为这样组合好吗?说说你的理由。

答: 。

(5)李白写到“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时,单以曹植为例的原因是什么?

答: 。

2.(1)运用夸张和比兴。诗人以夸张的手法,以黄河水的急遽奔流和一去不复返引起人生短暂的慨叹,比喻人生易老,年华易逝;同时,以黄河的伟大永恒来反衬生命的渺小脆弱。(2)人生既然如此短暂易逝、渺小脆弱,何必让它浸透在悲观伤感之中?如此旷世奇才,皇天终将不负,区区千金,不足挂怀,正好尽兴开怀。(3)“但愿长醉不复醒”这是诗人的愤激之辞。李白秉拿云之志,抱旷世奇才,希望辅佐君王,成就伟业,但诗人的政治抱负根本无法实现,理想彻底破灭。流露出诗人对君王昏庸、权奸当道、政治腐败、社会黑暗的不满和愤慨;也流露出他无力改变现状而只好逃入酒乡的痛苦无奈的心情。

(4)好。两句诗都暗含了一个“愁”字,并且形成一个设问句,自问自答,而且“与尔同销万古”还拉近了抒情主人公的感情距离。(5)曹植少有才华,才高八斗。他颇有功名事业心,却备受猜忌,终生不用,有志难展,结果英年早逝。李白钦佩其才华,同情其遭遇,借以自况;加之曹植与酒联系颇多,正好切事,所以用为例证。

3.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1)—(4)题。

《行路难》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值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1)“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值万钱”这句诗在全诗中起什么作用?

答: 。

(2)“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你如何理解这两句诗的含义?

答: 。

(3)“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运用了哪些典故?有何作用?其中“闲来垂钓碧溪上”与生活中哪句歇后语相吻合?

答: 。

(4)“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这句诗对你有什么现实意义?请简要作答。

答: 。

3.(1)诗人极言器皿、美酒、佳肴之高档,而自己却“停杯投箸不能食”, 这就反衬出诗人强烈的矛盾的思想情绪,推动了诗情的发展。(2)“冰塞川” “雪满山”比喻前进路上阻遏之冷酷、之艰险,进而象征人生道路上的特别是仕途上的艰难险阻。(3)吕尚(姜子牙)九十岁垂钓于盘溪水而遇文王,伊尹梦见自己乘舟绕日月而过,不久受商汤礼聘,诗人以此表达自己虽然归隐但仍然希望得到重用,也一定会东山再起的复杂的情感。姜子牙钓鱼——愿者上钩(4)遇到挫折时,坚信自己终有一天会像刘宋名将宗悫所说的那样,乘长风破万里浪,挂上云帆,长驱万里,到达人生理想的彼岸。

4.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1)—(3)题。

月下独酌(其一)

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1)在诗人笔下,月亮不仅是美好事物的象征,也成了诗人思想感情的寄托。在这首诗中,“月亮”的形象有什么特点?请简要作答。

答: 。

(2)诗人与明月之间亲密欢洽的举动流露出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作答。

答: 。

(3)月圆思团圆,月缺伤离别。月亮成了人们约定俗称的思念之物,李白的很多诗篇中,都涉及月亮,请你再默写几句有关月亮的诗句,至少三句。

答: 。

4.(1)诗人借助丰富的想象,赋予了月亮浓厚的感情色彩,把它描绘的善解人意,可亲可爱,仿佛成了诗人可以倾诉心声的知音。(2)诗人与明月之间的亲密欢洽,更加反衬出诗人在世间的孤独寂寞情怀,从侧面表现了诗人对现实社会的愤懑与厌恶,也表现了诗人遗世独立的高洁人格。(3)“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静夜思》) “月下

玉阶怨中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篇四
《【山东省新人教版语文2013高三复习:17 古代诗歌鉴赏检测题1)》

古代诗歌鉴赏检测题(一)

测试时间:45分钟

1.阅读下面的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过南旺守闸①

刘 基

客路三千里,舟行二月余。壮颜随日减,衰鬓受风疏。

蔓草须句②国,浮云少昊③墟。秋心如汶水,荡漾绕青徐。

[注]①刘基(1311-1375年),元至顺年间进士,助明太祖朱元璋成就帝业,后弃官还乡。南旺:在今山东省汶上县城西南古运河边。守闸:停船等待河上闸门开启。②须句:春秋诸侯国名,在今山东省东平县境。③少昊:少昊为传说中的古部落首领,曾建都于曲阜。

(1)作者在诗中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1.(1)【答案】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短暂、繁华易逝的伤感和政治上失意、急切思归的愁苦心情。

(2)这首诗运用了什么样的表达技巧?有何效果?

(2)【答案】用典(借古伤今),使抒情委婉含蓄,发人深思;运用比喻,将抽象的“秋心”写得具体可感,丰富了诗歌的意境。

2. 阅读《将进酒》,完成(1)—(5)题。

将进酒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

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取酒对君酌。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1)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运用哪些修辞手法?有何作用?

答: 。

(2)“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你如何理解这句话的含义?

答: 。

(3)“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这两句诗流露出诗人怎样的感情?

答: 。

(4)有人将“与尔同销万古愁”和“问君能有几多愁”都去掉其中的“愁”字,而组成“问君能有几多,与尔同销万古”的诗句,你认为这样组合好吗?说说你的理由。

答: 。

(5)李白写到“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时,单以曹植为例的原因是什么?

答: 。

2.(1)运用夸张和比兴。诗人以夸张的手法,以黄河水的急遽奔流和一去不复返引起人生短暂的慨叹,比喻人生易老,年华易逝;同时,以黄河的伟大永恒来反衬生命的渺小脆弱。(2)人生既然如此短暂易逝、渺小脆弱,何必让它浸透在悲观伤感之中?如此旷世奇才,皇天终将不负,区区千金,不足挂怀,正好尽兴开怀。(3)“但愿长醉不复醒”这是诗人的愤激之辞。李白秉拿云之志,抱旷世奇才,希望辅佐君王,成就伟业,但诗人的政治抱负根本无法实现,理想彻底破灭。流露出诗人对君王昏庸、权奸当道、政治腐败、社会黑暗的不满和愤慨;也流露出他无力改变现状而只好逃入酒乡的痛苦无奈的心情。

(4)好。两句诗都暗含了一个“愁”字,并且形成一个设问句,自问自答,而且“与尔同销万古”还拉近了抒情主人公的感情距离。(5)曹植少有才华,才高八斗。他颇有功名事业心,却备受猜忌,终生不用,有志难展,结果英年早逝。李白钦佩其才华,同情其遭遇,借以自况;加之曹植与酒联系颇多,正好切事,所以用为例证。

3.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1)—(4)题。

《行路难》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值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1)“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值万钱”这句诗在全诗中起什么作用?

答: 。

(2)“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你如何理解这两句诗的含义?

答: 。

(3)“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运用了哪些典故?有何作用?其中“闲来垂钓碧溪上”与生活中哪句歇后语相吻合?

答: 。

(4)“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这句诗对你有什么现实意义?请简要作答。

答: 。

3.(1)诗人极言器皿、美酒、佳肴之高档,而自己却“停杯投箸不能食”, 这就反衬出诗人强烈的矛盾的思想情绪,推动了诗情的发展。(2)“冰塞川” “雪满山”比喻前进路上阻遏之冷酷、之艰险,进而象征人生道路上的特别是仕途上的艰难险阻。(3)吕尚(姜子牙)九十岁垂钓于盘溪水而遇文王,伊尹梦见自己乘舟绕日月而过,不久受商汤礼聘,诗人以此表达自己虽然归隐但仍然希望得到重用,也一定会东山再起的复杂的情感。姜子牙钓鱼——愿者上钩(4)遇到挫折时,坚信自己终有一天会像刘宋名将宗悫所说的那样,乘长风破万里浪,挂上云帆,长驱万里,到达人生理想的彼岸。

4.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1)—(3)题。

月下独酌(其一)

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1)在诗人笔下,月亮不仅是美好事物的象征,也成了诗人思想感情的寄托。在这首诗中,“月亮”的形象有什么特点?请简要作答。

答: 。

(2)诗人与明月之间亲密欢洽的举动流露出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作答。

答: 。

(3)月圆思团圆,月缺伤离别。月亮成了人们约定俗称的思念之物,李白的很多诗篇中,都涉及月亮,请你再默写几句有关月亮的诗句,至少三句。

答: 。

4.(1)诗人借助丰富的想象,赋予了月亮浓厚的感情色彩,把它描绘的善解人意,可亲可爱,仿佛成了诗人可以倾诉心声的知音。(2)诗人与明月之间的亲密欢洽,更加反衬出诗人在世间的孤独寂寞情怀,从侧面表现了诗人对现实社会的愤懑与厌恶,也表现了诗人遗世独立的高洁人格。(3)“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静夜思》) “月下

玉阶怨中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篇五
《【山东省新人教版语文2013高三复习:17 古代诗歌鉴赏检测题1)》

古代诗歌鉴赏检测题(一)

测试时间:45分钟

1.阅读下面的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过南旺守闸①

刘 基

客路三千里,舟行二月余。壮颜随日减,衰鬓受风疏。

蔓草须句②国,浮云少昊③墟。秋心如汶水,荡漾绕青徐。

[注]①刘基(1311-1375年),元至顺年间进士,助明太祖朱元璋成就帝业,后弃官还乡。南旺:在今山东省汶上县城西南古运河边。守闸:停船等待河上闸门开启。②须句:春秋诸侯国名,在今山东省东平县境。③少昊:少昊为传说中的古部落首领,曾建都于曲阜。

(1)作者在诗中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1.(1)【答案】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短暂、繁华易逝的伤感和政治上失意、急切思归的愁苦心情。

(2)这首诗运用了什么样的表达技巧?有何效果?

(2)【答案】用典(借古伤今),使抒情委婉含蓄,发人深思;运用比喻,将抽象的“秋心”写得具体可感,丰富了诗歌的意境。

2. 阅读《将进酒》,完成(1)—(5)题。

将进酒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

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取酒对君酌。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1)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运用哪些修辞手法?有何作用?

答: 。

(2)“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你如何理解这句话的含义?

答: 。

(3)“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这两句诗流露出诗人怎样的感情?

答: 。

(4)有人将“与尔同销万古愁”和“问君能有几多愁”都去掉其中的“愁”字,而组成“问君能有几多,与尔同销万古”的诗句,你认为这样组合好吗?说说你的理由。

答: 。

(5)李白写到“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时,单以曹植为例的原因是什么?

答: 。

2.(1)运用夸张和比兴。诗人以夸张的手法,以黄河水的急遽奔流和一去不复返引起人生短暂的慨叹,比喻人生易老,年华易逝;同时,以黄河的伟大永恒来反衬生命的渺小脆弱。(2)人生既然如此短暂易逝、渺小脆弱,何必让它浸透在悲观伤感之中?如此旷世奇才,皇天终将不负,区区千金,不足挂怀,正好尽兴开怀。(3)“但愿长醉不复醒”这是诗人的愤激之辞。李白秉拿云之志,抱旷世奇才,希望辅佐君王,成就伟业,但诗人的政治抱负根本无法实现,理想彻底破灭。流露出诗人对君王昏庸、权奸当道、政治腐败、社会黑暗的不满和愤慨;也流露出他无力改变现状而只好逃入酒乡的痛苦无奈的心情。

(4)好。两句诗都暗含了一个“愁”字,并且形成一个设问句,自问自答,而且“与尔同销万古”还拉近了抒情主人公的感情距离。(5)曹植少有才华,才高八斗。他颇有功名事业心,却备受猜忌,终生不用,有志难展,结果英年早逝。李白钦佩其才华,同情其遭遇,借以自况;加之曹植与酒联系颇多,正好切事,所以用为例证。

3.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1)—(4)题。

《行路难》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值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1)“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值万钱”这句诗在全诗中起什么作用?

答: 。

(2)“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你如何理解这两句诗的含义?

答: 。

(3)“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运用了哪些典故?有何作用?其中“闲来垂钓碧溪上”与生活中哪句歇后语相吻合?

答: 。

(4)“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这句诗对你有什么现实意义?请简要作答。

答: 。

3.(1)诗人极言器皿、美酒、佳肴之高档,而自己却“停杯投箸不能食”, 这就反衬出诗人强烈的矛盾的思想情绪,推动了诗情的发展。(2)“冰塞川” “雪满山”比喻前进路上阻遏之冷酷、之艰险,进而象征人生道路上的特别是仕途上的艰难险阻。(3)吕尚(姜子牙)九十岁垂钓于盘溪水而遇文王,伊尹梦见自己乘舟绕日月而过,不久受商汤礼聘,诗人以此表达自己虽然归隐但仍然希望得到重用,也一定会东山再起的复杂的情感。姜子牙钓鱼——愿者上钩(4)遇到挫折时,坚信自己终有一天会像刘宋名将宗悫所说的那样,乘长风破万里浪,挂上云帆,长驱万里,到达人生理想的彼岸。

4.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1)—(3)题。

月下独酌(其一)

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1)在诗人笔下,月亮不仅是美好事物的象征,也成了诗人思想感情的寄托。在这首诗中,“月亮”的形象有什么特点?请简要作答。

答: 。

(2)诗人与明月之间亲密欢洽的举动流露出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作答。

答: 。

(3)月圆思团圆,月缺伤离别。月亮成了人们约定俗称的思念之物,李白的很多诗篇中,都涉及月亮,请你再默写几句有关月亮的诗句,至少三句。

答: 。

4.(1)诗人借助丰富的想象,赋予了月亮浓厚的感情色彩,把它描绘的善解人意,可亲可爱,仿佛成了诗人可以倾诉心声的知音。(2)诗人与明月之间的亲密欢洽,更加反衬出诗人在世间的孤独寂寞情怀,从侧面表现了诗人对现实社会的愤懑与厌恶,也表现了诗人遗世独立的高洁人格。(3)“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静夜思》) “月下

玉阶怨中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篇六
《高三语文备考:古代诗歌鉴赏专题训练》

高三语文备考:古代诗歌鉴赏专题训练

一、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1-3题。

咏风

王勃

肃肃凉风声,加我林壑清。

驱烟讯涧户,卷雾出山楹。

去来固无迹,动息如有情。

日暮出水静,为君起松声。

1.首句的“肃肃”,次句的“加”字有怎样的作用?第五句的“去来”“无迹”有怎样的意蕴?末句有怎样的情味?

2.文有文眼,诗有诗眼,此诗的诗眼是什么?何以见得?

3.此诗所咏之“风”是什么样的风?诗人咏风的意图是什么?

二、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4-6题。

江汉

杜甫

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

片云天共远,水夜月问孤。

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

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

4.这首诗中,诗人用------、---------、---------、---------这些具有比喻意味的意象来作自我比况,寄托了诗人---------之感和----------的壮志。

5.最后两句是什么意思?言外之意是什么?

三、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7-8题。

明小角

李益

边霜阼夜堕关榆,吹角当城汉月孤。

无数飞鸿飞不度,秋风卷入小单于。

6.试用最简洁的语言对这首边塞诗的思想内容进行赏析。(四十字以内)

7.试用百余字赏析这首诗在构思和写法上的特点。

四、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9-10题。

十五夜望月

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8.这首诗中的“地白”的意思是————,其意境与李白的诗句“——————”最相近。

9.请用简洁的语言说说“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两句诗表现手法的妙处。

五、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11-12题。

西归绝句

元稹

五年江上损容颜,今日春风到武关。

两纸京书临水读,小桃花树满商山。

10.首句和次句分别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11.第三句“两纸京书临水读”有怎样的情韵?如果把“临水读”改成“舱内读”或是“江畔读”,表达效果是有什么不同?

12.结句” 小桃花树满商山”在表情达意上有怎样的效果?

六、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13-15题。

暮过山村

贾岛

数里闻寒水,山家少四邻。

怪禽啼旷野,落日恐行人。

初月未终夕,边锋不过秦。

萧条桑枯外,烟火渐相请亲。

13.诗歌的首联描绘了怎样的图景?是怎样描绘的?

14.是以”寒水”起笔,以”烟火”收束,表现了作者有什么样的心境?

15.作者描绘的山区景物采取了什么方法?有什么好处?

七、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16-18题。

玉 阶 怨

谢眺

夕殿下珠帘,流萤非复息。

长夜缝罗衣,思君此何极。

玉 阶 怨

李白

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

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

16.谢诗首二句” 夕殿下珠帘,流萤非复息。”,描绘了一幅__________的景色,” 流萤非复息。”运用的是_________的表现手法。李诗首二句” 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是写_______________的情景,其妙处是____________>

17.这两首诗都有”下帘”的动作描写,其含义是否相同?为什么?

18.试从写景,抒情,叙事,写法等方面,对这两首诗进行比较赏析。

八、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19-20题。

劳劳亭

李白

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可亭。

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

离亭赋得折杨柳

李商隐

暂凭尊酒道无寥,莫损愁眉与细腰。

人世死前惟有别,春风挣拟惜长条。

19.试说明这两首增别诗在选材和内容上的相同之处。

20.试比较说明这两首诗在写法上的各有什么特色。

九、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21-23题.

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

塞上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蟑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笛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正夫泪。

21.词中有哪一句完成了上景下情的过渡,这指的是哪一句?为什么?

22.上阕写景,一个”异”字领起。那么,这里的”风景”异在何处?突出了西北边镇有什么特点?

23.下阕引用”燕然未勒”典故抒情,主要抒发是什么情怀?

十、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24-26题.

浪淘沙令

王安石

伊吕两衰翁,历遍穷通。一为钓叟一耕佣。若使当时身不遇,老了英雄。

汤武偶相逢,风虎云龙。兴王只在笑谈中。直至如今千载后,谁与争功!

24.“历遍穷通”是什么意思?” 一为钓叟一耕佣”表明什么?

25.“汤武偶相逢”说的是谁与谁相逢? “兴王只在笑谈中”一句是什么意思?

26.这首词是咏史之作,但又不是单纯的咏史,为什么?请联系蕴含在词中的作者的思想情感做简要说明。

【参考答案】

首句的”肃肃”状风势之速,给人以快意和凉爽之感。次句的”加”字,使本来并无目的的风势化为有意的行动,仿佛风疾驰而来,正是5为了使林壑清爽,有意急人所需似的,给人以亲切感。第五句的“去来”“无迹”,赞美了风不择地域而吹的仁爱,阔大的胸怀和平等普济的美德。末句写风在夜幕降临,万籁俱静的时候,卜辞劳苦的吹响松涛,奏起大自然的雄浑乐曲,给人以欢娱。

1. 此诗的诗眼是“有情“二字。上面从”有情“写其”加我林壑清“,下面复由“有情“赞其”为君起松声”,通过这种拟人化的艺术手法,把风的“有情”的形象刻画的栩栩如生。

2. 此诗所咏之“风”,当是炎热未消的初秋是给人以快意和凉爽的清风,而非乍暖还寒时的春风。诗人所咏“风”,意在以风喻人托物言志,着意赞美风的高尚品格和勤奋精神,说明风不舍昼夜的努力作到有益于人,有为之士也当如此。同时,诗人咏“风”,也是借风抒坏,寄托自己的“青云之志”。

3. 依次填入:片云、 孤月、 落日、 老马、 飘零落寞、 济世救国

4. 最后引用“老马识途“的典故,意思是说,古来就留养,尊重老马(存是留养。尊重之意)。用老马可用老马的智慧,不必取老马的体力,言外之意是指自己虽已年老,但自信还有一定的才能,并不是没有一点用处的。流露出怨而不怒之意,表现诗人的报国之志。

5. 全诗通过对边关的角声和塞鸿等景物的描写,借景抒情,表达了征人边愁乡思之情。

6. 这首诗旨在写征人的边愁乡思,但诗中却有一片角声在回荡,一群塞鸿在盘旋,既没有明白表达征人的处境和心情。他不直接写人,而人在诗中;不直接写景,而情在篇外。

7. 依次填入; 月光照的地上发白,好象铺上了一层霜,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8. 诗人推己及人,扩大了望月者的范围。这里不直说自己的思念,偏说人们尽望;不说自己的伤坏,偏说“不知秋思落谁家”,表现手法委婉酝籍,确实高妙。

9. 首句“五年”忆昔日之愁,并发出了“江上损红颜”的慨叹。次句“春风”露出今

日之喜,于叙事中显出诗人此时欣喜的心情。

10. 第三句“临水”一转,顿起诗情,全诗皆活。诗中不著一字,而诗人捧读音书时盼归思友的急切,兴奋,激动,喜悦的情状,跃然纸上。如果把“临水读”改成“舱内读”,那诗中的气氛。情韵,意境就完全不同,会使情味索然。

11. 结句偏不进一步从正面写诗人的喜悦之情,却一下子跳到小桃树上,一景语收住全篇,噶然而止。不言的心情如何,只用彩笔点染商山艳丽春色,而人的愉快之情已自流露,显地意蕴隽永,余味不尽。

12. 首联描绘了一幅远处山村寂静荒凉的图景。首句从听觉上用数里怀就清晰的听到细微的水声,以响忖静;次句从视觉上直写人烟稀少的静,这一听觉形象和视觉形象的相互村托,生动的渲染了山村的萧索而冷落的氛围。

14诗以“寒水”起笔,以“烟火”收束,表现了作者从寒到暖,从恐惧到欣慰的心境变化;“亲”字更表现出作者内心亲近温暖的感觉。

15.采用移步换景的方法。随着时间的推移,景物不断变化,诗人的情绪也跟着波浪式起伏与开展。这样,诗 的格局便显得有波澜,有开阖,寓变化多样于章法井然之中。

16.依次填入:夏夜宁静清艳,以动忖静,女主人公秋夜无言独立,以至冰凉的露水打湿了罗袜未写“怨”而冤情自现。

17.其含义不尽相同。“夕殿下珠帘”似有意为之,因为是“夕”时而下,殿外已是“流萤飞复息”,而“却下水晶帘”似无意为之,因为早已“夜久”,而实际上更是主人公想用“下帘”来割断思念,不想也罢的心情写照,展示了主人公复杂的内心世界,可谓字少情多。

18.这两首诗的前句都是写景,但前者是以景起兴,后者是景中见人,景中生情。两诗都是思妇诗,但谢诗大胆直露,热情奔放,为我们塑造了一个敢爱敢恨的妇女形象;李白诗歌独特的美学特征是大胆想象,热情奔放的积极浪漫主义,而这两首诗则委婉含蓄,朦胧深沉,为我们塑造了一个含羞沉稳的妇女形象,体现了伟大作家风格的多样化。着两首诗同题同体,主题是宫怨,但谢诗中主人公的宫怨是“忙怨”是对对方的牵挂;关爱;李白诗歌总女主人公则是闲怨,更多是对对方的失望。两诗都未著一个“怨”字,而字里行间却无不流露出怨意,以词见诗家“不著一字,尽显风流”之真意;这两首诗歌都融人,物,景,情于一体,但谢诗的人,物,景,情平列与画面之上,缺乏一种深层的构想,不易引发读者透过画面作更深的追索玩味;李白的诗歌不见人物姿容与心理状态的刻画,却处处指向主人公的内心世界,为读者提供了广阔的想象空间。

19.都以离亭为题,都借助”折柳送别”,都从离别想到杨柳,从杨柳想到春风,也都把春风写的深知离别之苦,对人世间的 离别满怀同情,可谓有异曲同工,相应成趣之妙。

20.两首诗在写法上各尽机杼;李白诗歌把联想和奇想结合为一,移情入物,托物言情,运用拟人化的手法,把本来无知无情的春风写的有知有情,使他与相别之人同具惜别伤别之心,从而化物为我,使之成为诗人的感情化身,别具深意。李商隐诗歌则把离愁别恨融入独到的议

玉阶怨中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篇七
《诗歌鉴赏》

●【往下看,下一篇更精彩】●

上一篇: 自我鉴定4个方面

下一篇: 男生做爱感受

最新成考报名

  • 立春过后什么时候鱼开口
  • 2021年立春 2021年立春是几点几分
  • 冬至吃啥 南方冬至吃什么
  • 冬至几月几日 今年冬至是几号
  • 烧碱安全救护常识
  • 国庆节高速免费几天
  • 白露与秋分
  • 请示与批复有什么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