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文档 > 知识 >

沙参黄芩汤

成考报名   发布时间:02-06    阅读:

沙参黄芩汤篇一
《黄芩汤证》

黄芩汤证

仲景原文:“太阳与少阳合病,自下利者,与黄芩汤,若呕者,黄芩加半夏生姜汤主之。”(172)

中心问题:黄芩汤证的辨证要点、临床运用思路如何?

病案一

【病史资料】(引自《中医研究》2004,17(3))

患者,男,63岁,干部,于2003-09-02初诊。

现病史:下痢赤白,腹痛,里急后重2d。

3d前因食生冷瓜果出现腹痛,里急后重,下痢赤白,1d十余次,经服氟哌酸,泻

痢停等效果欠佳。

既往史:无特殊。

体检: T36.8℃,咽腔稍充血,扁桃体无肿大,心肺未发现异常,肝脾未触及,腹软,未触及包块,左下腹压痛,无反跳痛,舌苔黄,脉滑数。

特殊检查:血常规:WBC13.8%,N71%,L29%,Hb110g/L。大便镜检:脓细胞+++/Hp,红细胞++/Hp。

【辨证论治思路】

一、主证分析

患者主证“下痢赤白一日十余次, 腹痛,里急后重”,是由外感时邪疫毒,侵袭人体,加之饮食不节与饮食不洁,邪从口入,滞于脾胃,积于肠腑。饮食、湿热积滞其中,与气血胶结,传导失常,脂络受伤,遂成痢疾。

二、证型分析

《金匱要略》将痢疾与泄泻统称为“下利”,对其病机多责之“以有热故也。” 赤白为气血邪毒凝滞于肠道脂膜血络所化,火性急,暴注下迫,故里急下利,此谓有一分里急就有一分热。湿为阴邪,重浊粘滞,下重难通,壅遏气机,气机不畅,则有腹痛,此即有一分下重就有一分湿。

三、立法处方

治以清热止痢,和中止痛。黄芩汤加减:黄芩9g,白芍9g,木香6g,甘草4.5g,地榆6g,3剂,下痢止,腹痛除。

【辨治结果与思考】

患者以腹痛里急后重、痢下赤白脓血为特征,依其症状诊为痢疾,证属湿热痢,其病由感受湿热疫毒之邪,内伤饮食生冷,损伤脾胃,壅塞肠腑,气血与之相搏结,肠道传导失司,气血凝滞,化为脓血。《证治汇补》指出:“饮食不节,起居不时,闭塞滞下,为飧泄肠澼,滞下者,谓气食滞于下焦,肠澼者,谓湿热积于肠中,即今之痢疾也,故曰无积不成痢,痢乃湿热食积三者”。痢疾以湿热痢较为多见,治以清热化湿止痢。黄芩汤系《伤寒论》中之方,原为太阳与少阳合病下利而设。从临床应用来看,黄芩汤治疗湿热痢,具有较好的疗效,其见效快。方中黄芩苦寒清热燥湿,泻火解毒;芍药酸寒泄热,敛阴和营,缓急止痛;甘草、大枣益气滋液,顾护正气;加入木香调气止痛。故一剂后腹痛、里急后重得减,三剂药后诸证皆除。

根据临床特点,本病要密切观察患者体征,监控电解质,脱水严重一定要及时予以补液,应积极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黄芩汤主要用于腹痛下坠、里急后重、便下脓血为湿热痢者尤佳,辨证准确可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若为虚寒痢,则不能用之,临证需当辨证加减治之。

【转归及对策】

转归一:

本证一般预后良好。经过正确治疗可在两周左右痊愈,一般说来能食者轻不能食者重,有粪者轻无粪者重,不发热者轻发热者重。

转归二:

迁延日久两个月以上或至数年,反复不愈,可考虑用附子理中汤或连理汤等治疗 病案二

【病史资料】(引自《甘肃中医》1997,10(6))

韩某,男,6个月,1995年11月3日初诊。

现病史:发热,腹泻蛋花汤样便1日。患儿于1日前起发热,腹泻蛋花汤样便,日达10余次,哭闹不安,而抱来诊。

既往史:无特殊。

体检:体温39.5℃,烦躁不安,尿少舌红苔黄,指纹紫滞。

特殊检查:粪常规检验:黄绿色稀水样便,WBC 0-4个/HP。

【辨证论治思路】

一、主证分析

对泄泻之因,自《内经》首倡:“湿胜则濡泻”一说以来,各家均有发挥。小儿泄泻致因虽多,不外三种,即:其一感受外邪:由于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故四时寒暑温凉的变化,都有所影响,如夏季暑气偏盛,秋令阴雨过多,致湿热蕴蒸而生泄泻。其二内伤饮(乳)食:小儿脾常不足,凡饮食不节或不洁,易致脾胃受损,运化失职,不能腐熟水谷,致水谷不分而成泄泻。其三脾胃虚弱:脾属土而恶寒湿,脾气不足,不能运化水谷,致水反成湿谷反成滞,水湿滞留而形成泄泻。以上三因,脾胃虚弱是主要的,是发病的基础,而外感,内伤饮食是发病的条件。

二、证型分析

本证多为乳食不节,壅滞肠胃;或因外感暑湿邪气,湿热内蕴,导致脾胃肠腑损伤、升清降浊功能失常,水谷不分,并走大肠而泻下。

三、立法处方

黄芩5g、白芍5g、甘草2g、葛根(煨)5g、防风5g、焦白术5g、焦麦芽5g、乌梅5g、陈皮3g、生姜3g、大枣2枚。服用方法:水煎服,每腹泻1次,喂药1次,进1剂,热退便次减少,继服1剂诸症消失,大便成形。

【辨治结果与思考】

中医学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主运化水谷和输布精微,为气血生化之源。小儿运化功能尚未健全,而生长发育所需水谷精气却较成人更为迫切,故易为饮食所伤;加之小儿对疾病的抵抗力较差,寒暖不能自调,乳食不知自节,一旦调护失宜,则外易为六淫所侵,内易为饮食所伤,故以脾胃病症较为多见。《育婴家秘》所说的小儿“脾常不足”,邪气伤脾,脾运不能,湿滞于内,郁而化热,发为湿热,湿热下注则发泄泻。黄芩汤加入葛根、防风、白术、麦芽、乌梅、陈皮、生姜。取黄芩、葛根、防风清热散邪、焦白术、焦麦芽、乌梅、燥湿涩肠止泻,且现代医学研究,乌梅能改变胃肠道酸碱度,不利病原繁殖生长;白术、麦芽炒焦有吸附作用,能大量吸收病理产物,使之排出体外,减轻全身中毒症状。芍药、甘草和中止痛,陈皮理气醒脾;姜枣调理脾胃,增加食欲,促进药力吸收,提高疗效,又可矫味,适宜小儿服用。

全方散敛共用,具清热散邪,涩肠止泻之功。

【转归及对策】

暴泻的转归有三:治愈,变为久泻,亡阴亡阳。

久泻的转归有三:获愈,中气下陷,脾肾俱虚,病情趋向重笃,可考虑四神丸等治疗。 理论探讨

一.古方中应用:

黄芩汤主治太阳与少阳合病,少阳邪热下迫肠道的下利证。黄芩苦寒,清热止利,白芍酸苦,敛阴和营,缓急止痛。炙甘草、大枣和中。四药合用,共奏苦寒清热,坚阴止利之功。《治法概要》中言本方“治热痢腹痛”,《济生拔萃方》:本方治泄痢腹痛,或里急后重,身热久不愈,脉洪疾,及下痢脓血稠粘。《医方集解》称此方为万世治痢之祖方。《方极》:“治下痢腹痛拘急者。”《类聚方广义》“治痢疾发热腹痛,心下痞,里急后重,便脓血者。”

二.现代应用:

现代临床本方常用于治疗急性痢疾、阿米巴痢疾、急性肠炎等。治湿热泄泻,大便不畅,身热口苦之证。

现代药理实验研究表明,黄芩汤具有显著的抗炎、解热、镇痛、解痉和一定的镇静作用。而抗炎作用是各组成药黄芩、甘草、大枣及芍药共同配伍作用的结果。解热作用与方中黄芩、甘草的作用有关。解痉作用主要在于芍药、甘草配伍的结果。镇静作用主要在于方中的黄芩。

医案选读: 《新编伤寒论类方》1984

刘渡舟医案:王某某,男,28岁。初夏迎风取爽,而头痛身热,医用发汗解表药,热退身凉,头痛不发,以为病已愈。又三日,口中甚苦,且有呕意,而大便下利粘秽,日四五次,腹中作痛,且有下坠感。切其脉弦数而滑,舌苔黄白相杂。辨为少阳胆热下注于肠而胃

气不和之证。

黄芩10克,白芍10克,半夏10克,生姜10克,大枣7枚,甘草10克。

服3剂而病痊愈。

沙参黄芩汤篇二
《读书与临证:荐名医用三物黄芩汤》

本贴收到11朵鲜花写了一篇【黄苓汤专治手足烦热】后,又细读了【中医临床家----柴浩然】一书,才发现柴浩然老中医是运用三物黄芩汤的高手,对于此汤的运用柴老几近出神入化,烂熟于心。我辈自叹不入,为了不误人子弟,秉古人取法于上,得乎于中;取法于中,得乎于下,特将柴老中医运用三物黄芩汤一文转载以下,供大家学习。治疗虚热多采用三物黄芩汤一、辨证要点三物黄芩汤出自《千金要方》,由黄芩、苦参、干地黄3味药物组成,主治产后血亏阴虚、风邪入里化热、四肢烦热、头不痛,为滋阴清热的有效方剂。《金匮要略,妇人产后病脉证治》云:“治妇人在草蓐,自发露得风,四肢苦烦热,头痛者与小柴胡汤;头不痛但烦者,此汤主之。”柴浩然老中医不仅擅用三物黄芩汤治疗产后虚热,而且将其扩大运用于多种虚热疑难杂症。二、病案举例病例一:五心烦热董某,女,41岁,农民。1976年5月8日初诊。患者3年来每届春夏之交,即感骨蒸发热,渐至手心、足心及心口灼热,以致心烦不安,神疲乏力,小便色黄灼痛,曾经中西医多次治疗,均未奏效。诊时,虽骨蒸发热,但体温并无变化,舌质红绛,苔薄黄,脉虚数,左寸较为洪盛。证属水亏火盛,阴虚内热,治宜滋阴清热,方用三物黄芩汤。处方:黄芩30g,细生地15g,苦参9g 3剂,隔日1剂,水煎,早、晚空腹服。5月20日二诊:服上方后,五心烦热及蒸热等症已减大半,舌绛及黄苔渐退,脉仍虚数。此虚热基本消退,继宜滋阴壮水,方用六味地黄汤加味。处方:细生地30g,山萸肉、茯苓、粉丹皮各9g,泽泻6g,山药15g,沙参、麦冬各18g,地骨皮24g5剂,每日1剂,水煎,空腹服。此方服后,病家来人调方云:烦热尽退,诸恙悉除。嘱原方再服5剂,以巩固之。[按]本案五心烦热、骨蒸发热虽系阴虚内热,但因虚热偏盛,故首诊柴老重用黄芩苦寒清热,其用量较原方明显加大,意在突出清热之功;后用六味地黄汤加味滋阴壮水,首尾衔接,各有侧重而获佳效。病例二:夜半发热李某,女,25岁,1993年8月18日初诊。患者5年来,每年3-11月夜半发热,体温高达39.5℃—42℃,至天明热退无汗,若于发热时稍有汗出,发热即退。发热时全身皮肤出现不规则红斑,消退后皮下有结节,某医院诊为结节性红斑。诊时见舌质淡红,尖部剥脱少苔,脉弦细而数。证属阴虚内热,迫血外泄。治宜滋阴清热,方用三物黄芩汤。处方:生地30g,黄芩15g,苦参12g。4剂,水煎,空腹服。8月24日二诊:服药1剂后夜半发热即停,精神、食眠均佳,但近两天咽喉疼

痛。上方合桔梗汤化裁。处方:生地24g,苦参15g,黄芩、桔梗各9g,甘草6g。6剂,水煎,空腹服。9月3日三诊:服上药10天仅有四天夜半发热,咽痛消失。上方合青蒿鳖甲汤化裁。处方:黄芩、青蒿、知母、粉丹皮各9g,苦参15g,生地24g,鳖甲(打碎先煎30分钟)30g。6剂,水煎,空腹服。服完药后,夜半发热消失,3月后随访未见复发。[按]本案夜半发热,热退无汗,虽系高热,但舌红少脉弦细数,亦属阴虚内热。柴老首用三物黄芩汤滋阴清热即获初效,继合桔梗汤清利咽喉,终合青蒿鳖甲汤养阴透热,5年痼疾,霍然而愈。病例三:午后低热邵某,女,37岁,1992年3月21日初诊。患者低热56天,伴腋下、腹股沟处肌肉疼痛。低热多于中午12时出现,体温37. 5℃,至凌晨1时左右热退身凉,伴手足心热,热退无汗,口干不欲多饮,疲惫乏力,腰腿酸困;面色萎黄无华,舌淡红、有齿痕,苔白润,脉弦细略数。曾于某医院检查,诊为低热待查,服用中药(不详)两剂,稍有减轻,停药如故。证属气阴两虚,虚热内扰,治宜滋阴清热,兼以益气,方用三物黄芩汤加味。处方:黄芩、生地、玉竹;荷叶、太子参各9g,苦参6g。两剂,水煎,空腹服。:4月3日二诊.腰腿酸困,手足心热。此余热未尽,继用上方加地骨皮15g,知母9g。3剂,水煎服。4月10日三诊:药后上症渐退,但3天前感冒又见低热,体温37.1℃,舌尖生疮疼痛。改用三物黄芩汤合封髓丹。处方:黄芩、苦参、黄柏各9g,砂仁4.5g,甘草6g,生地15g。3剂,水煎服。4月15日四诊:口疮痊愈,低热消退,嘱用六味地黄丸易汤加地骨皮30g。3剂,水煎服,以资巩固。[按]本案阴虚内热,兼气虚,故首用三物黄芩汤滋阴清热,加太子参、荷叶、玉竹甘润益气养阴之品,使低热退却,正气渐复;后因外感复作,口舌生疮,继合封髓丹滋阴降火,标本兼顾;终以六味地黄汤滋阴善后,以资巩固。病例四:外阴灼热|杨某,女,53岁,1992年1 1月30日初诊。患者两年前出现外阴及阴道灼热疼痛不适,伴小便灼热,时觉疼痛,心烦急躁,烘热时作,口干,舌体发热,大便干燥,3-4天一行。曾经某医院妇科检查,诊为老年性阴道炎、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曾服中、西药多种(不详),均无明显效果。诊时除上述见症外,舌质淡红、苔薄白而干,脉沉细涩弱。证属肝热阴虚,肠燥失濡,治宜滋阴清肝,增液润燥,方用三物黄芩汤加味。处方:生地30g,黄芩、知母、黄柏各9g,苦参、怀牛膝各15g,甘草6g。3剂,水煎服。12月4日二诊:药后大便不干,两日一行,阴道及外阴灼

热感明显减轻,余症亦有不同程度减轻。药症相投,上方去怀牛膝,加栀子、玄参、麦冬、桃仁各9g,鱼腥草24g,穿心莲15g。3剂,水煎服。12月8日三诊:除外阴轻度瘙痒,心烦、烘热时作外,余症悉退。继用上方加地肤子15g,6剂,水煎服。1年后随访,药后病愈停药,亦未复作。[按]本案以阴道及外阴灼热为主症,其病位在厥阴肝经,证属肝热阴虚,肠燥失濡,故在三物黄芩汤滋阴清热的基础上,一诊酌加知母、黄柏清肝泻火。二诊又加玄参、麦冬、桃仁增液通便;栀子、鱼腥草、穿心莲清热燥湿。三诊复用地肤子清利湿热以止痒。其辨治过程始终有方有守,灵活化裁,切中病机,而获良效。病例五:两耳灼热马某,女,61岁,1993年7月28日初诊。患者4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两耳灼热,自诉两外耳灼热难忍,除睡眠后无感觉外,自觉症状始终存在,伴心烦急躁,时有烘热。二便正常,饮食尚佳,听力正常,别无明显不适。经多处诊治无效,曾一度放弃治疗。诊时主症同上,舌质微红,苔薄白,脉弦细略数。证属肾经虚热,循经上扰。治宜滋阴清热,方用三物黄芩汤加味。处方:生地30g,黄芩15g,苦参、丹皮各9g。3剂,水煎服。8月1日二诊:服完上方,两耳灼热明显减轻,心烦急躁、烘热时作基本消失。上方化裁。处方:生地24g,黄芩9g,苦参12g。3剂,水煎服。4年后患者携家人来诊,告曰上方服完,至今痼疾若失。[按]本案较为奇特,临证鲜见。因肾开窍于耳,故两耳灼热,经年不愈,辨证为肾经虚热,循经上扰。二便正常、饮食尚佳、听力无影响、别无明显异常,说明仅为肾经虚热,未及脏腑。方用三物黄芩汤,既清肾经虚热,又兼养阴凉血,药简效宏。病例六:虚热扰神陈某,女,50岁,1975年12月20日初诊。患者素因家事繁琐,操劳过度,兼之情志不畅,常觉寐少眠浅,夜梦纷纭,时感烦闷灼热,遇事急躁,无因喜悲,舌红而干,脉象弦数,左寸虚大。此为心阴耗伤、肝郁生热、虚热扰神之候,治以清热养心,疏郁安神,自拟“安神却梦汤”加减。处方:珍珠母30g,茯神15g,莲子心1.5g,麦冬15g,夜交藤15g,炒枣仁15g,合欢花9g,佛手9g,甘草6g,琥珀5g。5剂,水煎服。12月26日二诊:患者服上方后,病轻十之七八,仍以原方5剂续服,已竞全功。;[按]本案患者由于操劳过度,情志不畅,心阴暗耗,肝郁生热,而致虚热扰神。柴老采用“安神却梦汤”治疗。方中麦冬、莲子清心清虚热,养心阴;枣仁、夜交藤补血养肝,宁心安神;合欢花、佛手解郁安神;珍珠母、琥珀清肝潜阳、镇惊安神

,使虚热、烦闷、灼热、失眠、多梦等症自安;甘草、麦冬、枣仁三药相合,乃“甘麦枣仁汤”,养心阴,缓肝急,安心神,使急躁、喜怒欲哭诸症自愈。【中医临床家---柴浩然】

沙参黄芩汤篇三
《黄芩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研究》

y-868313

北京中警蕖大辱BEIJINGUNlVERSITYOFCHlNESEMEDlCtNE

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专研究方向:《伤寒论》汤证实质及黼

博士生:席军生

导业:中医临床基础师:傅延龄教授二oo六年五月

中文摘要

中文摘要

1.目的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colitiS,UC)是一种原因不明的炎症性肠病。该病病程漫长,常反复发作,并与结肠癌的发病有一定关系,因此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难治病之

一。西药治疗本病有停药后易复发、长期用药副反应多、顽固性病例疗效不理想等缺点。因此寻找有效的、副作用少的药物成为当今的研究重点。中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有显著的优势,有突出的开发价值和广阔的前景。

本文总结了中医学对该病的认识和现代医学的研究进展,并通过临床研究评价黄芩汤的疗效及可能的机制;为治疗该病提供新的有效药物。

2.方法

本课题以黄芩汤为治疗药物。课题以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为观察对象。课题的观察指标是临床症状、体征、结肠镜肠粘膜像、血常规、大便常规、IL-1B、IL一6、TNF—Q。课题选择60例病人,这些病人符合入选标准。课题采用随机、平行对照、多中心的临床试验方法。课题按照随机原则将病人分为黄芩汤组(治疗组)和柳氮磺吡啶组(对照组)。每组有30例,每家医院分别有10例。治疗组服用黄芩汤口服液,一日三次,20毫升/次;对照组服用柳氮磺吡啶(SASP)口服液,一日三次,20毫升(含lgSASP)/次。两组都以30天为一疗程,连续观察两个疗程。

3.结果

本试验表明:黄芩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湿热型)临床治愈率为50%。总有效率为86.67%。对照组临床治愈率33.33%,总有效率为76.67%。两者相比,总有效率无明显差别,而临床治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

临床证候学表明:溃疡性结肠炎(湿热型)的临床症状经黄芩汤治疗后能够有效得到改善。如腹泻、腹痛、脓血便、里急后重、发热、肛门灼热、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濡数等。

组织病理学表明:黄芩汤具有抗炎作用,能够修复病变组织,可以保护肠粘膜。溃疡性结肠炎存在免疫功能失调。表现是IL一1、IL一6及TNF-o的异常增高,经过黄芩汤治疗后,这些细胞因子基本恢复到正常。

从外周血像来看,治疗前部分患者的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的比例增高,治疗后基本恢复正常。治疗前部分患者红细胞总数和血红蛋白降低,经治疗后基本恢复正常除个别外。

4.结论

本试验表明,黄芩汤可以作为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西药的替代品。但由于本试验受多种客观条件(时间短、样本少、经费等)的限制,因此仅仅验证了黄芩汤的临床疗效。还存在许多不足,比如观测指标少、中药稳定性、复发率的观测时间短,安全性指标没有观察等。黄芩汤的临床应用还需作进一步的研究。

!—J塑堂堕幽型塑盟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黄芩汤柳氮磺毗啶细胞因子

垒 !!!!———————————————————————————————上

Abstract

1.Objects

U1cerativecolitis(UC))is

thecharacteristicsoflongeranunknowninflammatoryboweldiseasewhichhaveandrepeatedattack,andhas

wereacoursescertainoftherelationshipwithcoloncancer’attack.ThereforeUCtreatasone

difficultdiseasebyWorldHealthOrganization.Westernmedicine’treatmentofthediseasehavesomeshortcomingssuchasrecuringafter

someastop,long—termdrug—takingviceresponse,undesirableeffectsof

searchforeffective,lesssidepersistencecases.Thustheeffectsofthetreatmentbecomesthefocusof

athestudy.Chinesemedicinehas

andhasshowedasignificantadvantageonulcerativecolitis,outstandingvalueofdevelopmentandbroadprospects.

Theknowledge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andtheresearchprogressofmodernmedicalonUChasbeensummarizedinthispaper.Italso

onassesstheclinicalefficacyofHuangqinTangUC,discussthepossiblemechanismsthroughclinical

newresearch,whichgoingtotoprovide

2.Methods

HuangqinTang

arewasaseaseffectiredrugs.thetreatmenttoUCpatients.Andtheevaluationindicators,colonicmucosalthroughcolonclinicalsymptoms,functional

mirror,bloodroutineexamination,fecesroutineexamination,IL—lbeta,IL一6,TNF—alpha.60

Theresearch

werecaseswereselectedtoattendtheresearchwithstandardsdiagnosisandcontrolledstudy.isamulticenter,randomized,parallelPatientsrandomlydividedintoHuangqinTangGroup(treatmentgroup)and

grouphas30casessulfasalazine(SASP)group(controlgroup).Each

hospitalshaslOcases.HuangqinTanggroup

awereandeverygivenHuangqinTang20mlthricethriceadayfor60days,sulfasalazinegroupweregiven20mldayfor60daystoo.

3.ResultS

Intrialgroupincluding30cases,amongthemclinicrecovery15cases,greatimprovement8cases,improvement

rate3cases,nochange4cases.Theclinicrecoveryis50percentandthetotaleffectiverateis86.67percent.Incontrolgrouptherewere30cases,amongthem10cases,9cases,4cases,7caserespectively.Theclinicrecoveryrateis33.33percentandthetotaleffectiverateis76.67percent.Effectirepowerofthetherapeuticgroupishigherthanthecontrollinggroup(P<0.05).HistopathologicalresultsshowsthatHuangqinTanghavetheanti—inflammatoryefficacyandcanrepairandprotecttheintestinalmucosa.UC

existimmunedysfunctionalwhichappearedas苎苎塑堕堑堡壅竺苎堕壅堕堕!!!!曼theabnormalincreaseofIL一1,IL一6

recovercellfactorsTNF—alpha.AfterthetreatmentofHuangqinTang,these

tonormallevel.FromtheviewofperipheralBlood,partofthepatients’total

increasedbeforethetreatment,andthenrecoverleucocyteandneutrophi1to

cellandHGBnormallevelafterthetreatment.Partofthepatients’redblood

shouwedthesamechange.

4.ConclusionThistestshowsthatHuangqinTangascanbethesubstitutesofWesternmedicineatreatmentofUC.Butthetestsonlycertificateit’Sclinicalefficacybecauseofmultipleobjectiveconditions(such

areastime—shorting,lesssamples,asfunding。etc.)limiting.Thereforetherestillmanydeficiencies,such

shortenofobservationcase,thestabilityofChinesemedicine,time—shortenofrelapseandsafetystandarddeficiencyetc.ThustheHuangqinTang’applicationsstillneedfurtherstudies.clinical

KEYWORDS:Ulceratirecolitis;HuangQinTang;SASP;Cytokines

沙参黄芩汤篇四
《黄芩汤与黄芩加半夏生姜汤临床新用解析》

社区用药指导

·中医药天地·经方新用·

黄芩汤与黄芩加半夏生姜汤临床新用解析

汉·张仲景《伤寒论》。130021吉林省中医药科学院黄芩汤方黄芩3两,芍药2两,甘草2两(炙),

大枣12枚(擘)。

黄芩加半夏生姜汤方黄芩3两,芍药3两,甘草3两(炙),大枣12枚(擘),半夏半升,生姜1两

临床新用(切)。

能清胆和胃,清热止利。●黄芩加半夏生姜汤加柴功

胡12g,茵陈20g,郁金18g,常规用法黄芩汤:以水1斗2L,煮取3L,去滓,温服1大黄12g,芒硝4g(冲),枳实L,日2服,夜1服。黄芩加半夏生姜汤方:以水1斗,煮取15g,金银花30g,治疗胆囊3L,去滓,温服1L,日2服,夜1服。炎伴恶心呕吐者。

●黄芩加半夏生姜汤配胆南星12g,广郁金15g,枳实15g,莲子心10g,石菖蒲12g,白矾4g,治疗热郁肝胆,痰热扰心之“抑郁”证。

●黄芩加半夏生姜汤治疗肝胃不和型的“胃窦炎”,配黄连8g,公英30g,青木香15g,虎杖18g。

●黄芩加半夏生姜汤配黄连6g,干姜12g,吴茱萸8g,秦皮30g,马齿苋30g,治疗肠鸣呕利的结肠炎。新用方义

急性胆囊炎除有急性胆绞痛发作外,就是胆腑饱胀,口苦呕吐,舌红苔黄,左脉弦数。胆者,中清之腑,以通为用。治疗胆囊炎当以通便催肠,扩张胆管,清热解毒,导胆汁以畅利下行为顺。故以黄芩加半夏生姜汤,配伍四金一黄汤(金钱草、郁金、鸡内金、海金沙、大黄、芒硝、柴胡)外加金银花40g,虎杖30g,赤芍20g,枳实15g,消炎利胆,然胆依附于肝,行胆汁必赖肝,肝疏胆汁下注于肠,协助消化。

抑郁症多为长期烦闷不快,心中不爽,肝胆郁热,痰热扰心为患。表现神志痴呆,寡言少语,情结沉闷,恶心少食,口苦头眩,左脉弦滑。治宜疏肝泄胆,凉心豁痰,降浊和胃,

医案举例

例1

患者,女,52岁。宴席之

余,突发右上腹绞痛,肢冷汗出,后背沉重,胆囊饱满,疼痛拒按,莫非氏征阳性。2日后,寒热交作,口苦呕恶。B超示:胆囊增大,有泥砂样结石;血检:白细胞16.8×106/L,中性细胞82%。既往有胆囊炎病史多年。

黄芩汤由黄芩、芍药、甘草、大枣四味组成。方治太少合

病而自下利者。方中黄芩苦寒,清少阳之热,泄肝胆之火,又可坚阴止利;配芍药柔肝平木,对肝胆侮脾,中土失健之下利者宜;与甘草相合,酸甘化阴,缓急止痛;甘草与大枣相伍,甘温补中,和肠胃而止下利也。

黄芩加半夏生姜汤,以和胃止呕,消痞除噫为其功效,在自下利的同时又增恶心呕吐一症,证属肠热下利,胃气上逆。配半夏、生姜和胃止呕,与黄芩配伍,辛苦相合,引胃气下行,呕利自愈。

温胆除烦,方取黄芩加半夏生姜汤配胆南星9g,天竺黄10g,白矾5g,郁金15g,枳实15g,栀子10g,石菖蒲12g,莲子心12g。

胃窦炎常见恶心欲吐,口苦口黏,呃逆心烦,此肝胃不和,毒热扰膈。方宜黄芩加半夏生姜汤稳肝安胃,配加虎杖20g,青木香15g,苦楝子15g,公英30g,白及15g,枳实15g,数剂即愈。

肠胃不和之结肠炎,症见干呕,中痞,下利,肠不安,胃不和,相互激惹。方取黄芩加半夏生姜汤,佐干姜10g,吴茱萸9g,黄连8g,暖胃降浊,以除痞利。

王英奎

处方来源药物组成

刻诊:痛苦面容,膝下4寸胆囊压痛点阳性,舌深红,苔黄腻,脉弦数。

辨证:酒肉肥甘,油腻滞胆,疏泄不利,郁积成石。治法:清热解毒,利胆排石。方药:黄芩加半夏生姜汤化裁。组成:黄芩15g,柴胡15g,半夏12g,生姜10g,赤白芍各8g,甘草12g,郁金18g,茵陈30g,金钱草30g,海金沙30g,大黄15g,金银花30g。1剂/日,水煎分早晚2次温服。

复诊:药服5剂,胆囊绞痛停止,寒热已退,口苦呕恶尽失,莫非氏征阳性转阴。复查B超示:胆囊回复

正常,结石少许。继服原方加元明粉5g(冲),鸡内金30g,4剂痊愈。

例2

患者,女,31岁。自幼孤

僻,厌见于人,婚后婆媳不睦,忧郁烦闷,彻夜不眠。夜卧惊恐,白日欲悲,喜呵欠,背冷肢麻,头皮发作。

刻诊:面痴寡言,心情忧郁,容悲沉默,喃喃呓语,舌红苔薄,脉左弦右涩,忽大忽小,节律不稳。

辨证:忧郁伤肝,胆热忧心,神不守舍,虚烦不宁。治法:疏肝解郁,温胆除烦,安神定志,甘以缓急。方药:黄芩加半夏生姜汤加味。组成:黄芩15g,白芍15g,甘草30g,大枣10枚,淮小麦40g(先煎30分钟),竹茹30g,枳实15g,半夏12g,茯苓30g,龙骨30g,牡蛎30g,石菖蒲12g,郁金15g。1剂/日,分早晚2次煎服。

复诊:药服7剂,呵欠消失,惊恐神安,夜寝入寐,梦少,面见悦色,背寒肢冷消失,继服上方10剂,病痛若失。后服逍遥丸、天王补心丹调治而安。

2009年第12期(第25卷总第378期)

中国社区医师

19

沙参黄芩汤篇五
《对化疗增效排毒的古方-黄芩汤》

经过研究,科学家发现一种由四味中草药构成的配方能增强结肠癌患者的化疗疗效,该配方是大约1800年前由中国的中医发现的。这个在中国被称为黄芩汤的配方包括芍药、大枣、甘草以及黄芩。

这种被科学家命名为PHY906的草药配方有可能取得突破进入美国主流疗法的行列,这对应用于传统民间医学的以植物为主的药品来说非常罕见。由耶鲁大学肿瘤研究专家郑永齐领导的科研小组正计划开始第二阶段的临床试验,以研究PHY906对结肠癌患者的疗效,该小组的部分科研资金由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提供。

美国补充替代医学国家中心主任约瑟芬·布里格斯(Josephine Briggs)说,“郑博士所做的是把这种方剂作为一个复合的整体并将其当做一种试剂来用。它是复方用药,”相当于同时使用好几种药物。该中心资助了PHY906的部分研究。

大约12年前,为了寻找更好地应对化疗副作用的方法,郑永齐开始研究黄芩汤。目前用以应对副作用症状的药物有很多,但效果参差不齐。郑永齐说,有一种更有效的方法也许能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也许还能让他们得以承受更大剂量的化疗,而这有可能加快患者的疗程。

研究小组开始给患结肠癌的实验鼠使用大剂量的化疗药物伊立替康

(irinotecan)。其中一部分实验鼠同时使用不同剂量的PHY906方剂。四天之后,服用方剂的实验鼠似乎表现出较少的副作用。PHY906似乎还增强了化疗疗效,受损肠细胞比在单独化疗条件下更快地得到修复。PHY906还使得实验鼠能承受在通常情况下有致命危险的药物剂量。接下来研究小组把实验鼠分成四组进行了另一项试验。第一组只接受化疗药物,第二组只接受PHY906,第三组同时

接受这两种药物,而对第四组不使用任何药物。草药与化疗药物的结合最有效地抑制了副作用。如同研究人员预计的那样,单独使用PHY906对癌症没有任何影响。

进一步的试验表明,如果除去四味草药中的任何一味,PHY906的疗效便会减弱。这表明在它们之间有一种明显的协同效应。郑博士说,这个发现“让我对PHY906认真起来”。相关论文发表在《科学转化医学》

(Science and Translational Medicine)期刊上。通过将PHY906付诸于具有科学严谨性的临床试验,郑博士希望这种方剂能获得应用于癌症治疗的监管许可。 使用草药的一个挑战是,草药在不同条件下生长时,其中所含化学成分的比例是不一致的。在对不同的供应商进行测试后,郑博士最终成立了一家名为PhytoCeutica、由耶鲁大学赞助的生物科技公司,用以仔细监测草药的生长条件,确保不同批次的草药拥有一致的药理学性质,同时继续进行该方剂的临床开发。

郑博士说,PHY906为何会起作用尚不完全清楚。该小组去年发表于《BMC医学遗传学》(BMCMedical Genomics)期刊上的论文称,该草药方剂似乎对消化道有消炎作用。郑博士说,他认为PHY906在体内至少以三种不同的方式控制着化疗的副作用,而传统的疗法仅通过一种方式起作用。

目前为止,研究数据似乎支持郑博士对传统中药的直觉。他说,“如果一千年后还在使用,那么有些东西肯定是正确的。”

沙参黄芩汤篇六
《黄芩汤对胃肠道疾病的作用机理》

沙参黄芩汤篇七
《术芍黄芩汤治疗先兆流产45例》

●【往下看,下一篇更精彩】●

上一篇: 怎么做剑

最新成考报名

  • 立春过后什么时候鱼开口
  • 2021年立春 2021年立春是几点几分
  • 冬至吃啥 南方冬至吃什么
  • 冬至几月几日 今年冬至是几号
  • 烧碱安全救护常识
  • 国庆节高速免费几天
  • 白露与秋分
  • 请示与批复有什么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