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文档 > 知识 >

《怎样活着》德谟克里特

成考报名   发布时间:02-13    阅读:

《怎样活着》德谟克里特篇一
《德谟克里特的人生哲学》

德谟克里特的人生哲学

人生的目的在于灵魂的愉快,这与快乐完全不同,人们由于误解把二者混同了。在这种愉快中,灵魂平静地、安泰地生活,不为任何恐惧、迷信或者其他情感所苦恼。他把这种愉快称为幸福,此外还给它取了许多别的名字。

德谟克里特Demokritos,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罗马哲学家。

选自: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编译《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卷)[2004年7月] 人应当怎样活着

1、 卑劣地、愚蠢地、放纵地、邪恶地活着,与其说是活得不好,不如说是慢性死亡。

2、 追求对灵魂好的东西,是追求神圣的东西;追求肉体好的东西,是追求凡俗的东西。

3、 应该做好人,或者向好人学习。

4、 使人幸福的并不是体力和金钱,而是正直和公允。

5、 在患难时忠于义务,是伟大的。

6、 害人的人比受害的人更不幸。

7、 作了可耻的事而能追悔,就挽救了生命。

8、 不学习是得不到任何技艺、任何学问的。

9、 蠢人活着却尝不到人生的愉快。

10、 蠢人是一辈子都不能使任何人满意的。

11、 医学治好身体的毛病,哲学解除灵魂的烦恼。

12、 智慧生出三种果实:善于思想,善于说话,善于行动。

13、 人们在祈祷中恳求神赐给他们健康,不知道自己正是健康的主宰。他们的无节制戕害着健康;他们放纵情欲,自己背叛了自己的健康。

14、 人们通过享乐的节制和生活的协调,才得到灵魂的安宁。缺乏和过度惯于变换位置,引起灵魂的大骚动。摇摆于这两个极端之间的灵魂是既不稳定又不安宁的。因此应当把心思放在能够办到的事情上,满足于自己可以支配的东西。不要光是看着那些被嫉妒、被羡慕的人,思想上跟着那些人跑。倒是应该把眼光放到生活贫困的人身上,想想他们的痛苦,这样,就会感到自己的现状很不错、很值得羡慕了,就不会老是贪心不足,给自己的灵魂造成苦恼了。因为一个人如果羡慕财主,羡慕那些被认为幸福的人,时刻想念着他们,就会不由自主地不断搞出些新花样,由于贪得无厌,终于做出无可挽救的犯法行为来。因此,不应该贪图那些不属于自己的东西,而应该满足于自己所有的东西,把自己的生活与那些更不幸的人比一比。想想他们的痛苦,自己就会庆幸命运比他们好了。采取这种看法,就会生活得更安宁,就会驱除掉生活中的几个恶煞:嫉妒、眼红、不满。

15、 应当认定国家的利益高于一切,以便把国家治理好。决不能让争吵破坏公道,也不能让暴力损害公益。因为治理好的国家是最可靠的保证,一切都系于国家。国家健全就一切兴盛,国家腐败就一切完蛋。

16、 在民主国家里受穷,胜于在专制国家里享福,正如自由胜于受奴役一样。

17、 内战对双方都有害,它使胜败双方同遭毁灭。

18、 只有团结一致,才能办好大事,例如进行战争;不团结是办不到的。

19、 法律的目的是使人们生活得好。可是要达到这个目的,一定要人们愿意幸福。对遵守法律的人,法律才是有效的。

20、 统治权自然属于上等人。

21、 你要象使用四肢一样使用奴隶,让这一些干这种活,让那一些干那种活。

22、 应该洞察到人生是脆弱的、短促的、多灾多难的,所以应该只要一份中等财富,把大量努力用在必需的事情上。

《怎样活着》德谟克里特篇二
《怎样活着》

怎样活着

德谟克利特

卑劣地、愚蠢地、放纵地、邪恶地活着,与其说是活得不好,不如说是慢性死亡。

追求对灵魂好的东西,是追求神圣的东西;追求对肉体好的东西,是追求凡欲的东西。

应该做好人,或者向好人学习。

使人幸福的并不是体力和金钱,而是正直和公允。 在患难时忠于义务,是伟大的。

害人的人比受害的人更不幸。

做了可耻的事而能追悔,就能救了生命。

不学习是得不到任何技艺、任何学问的。

蠢人活着却尝不到 人生的愉快。

蠢人一辈子都不能使任何人满意的。

医学治好身体的毛病,哲学解除灵魂的烦恼。

智慧生出三种果实:善于思想、善于说话、善于行动。

人们在祈祷中恳请神赐给他们健康,却不知道自己正是健康的主宰。她的无节制戕害着健康,他们放纵着情欲,自己背叛了健康。

通过对享乐的节制和对生活的协调,才能得到灵魂的安宁。缺乏和过度惯于变换位置,将引起灵魂的大骚动。摇摆于这两个极端之间的灵魂是不安宁的。因此应当把心思放在能够办到的事情上,满足于自己可以支配的东西。不要光是看着那些被嫉妒、被羡慕的人,思想

上跟着那些人跑。倒是应该将眼光放到生活贫困的人身上,想想他们的痛苦,这样,就会感到自己的现状很不错、很值得羡慕了,就不会老是贪心不足,给自己的灵魂造成苦恼。因为一个人如果羡慕财主,羡慕那些被认为幸福的人,时刻想着他们,就会不由自主地不断搞出些新花样。由于贪得无厌,终于作出无可挽救的犯法行为。因此,不应该贪图那些不属于自己的东西,而应该满足于自己所有的东西,将自己的生活与那些更不幸的人比一比。想想他们的痛苦,你就会庆幸自己的命运比他们的好了。采取这种看法,就会生活得更安宁,就会驱除掉生活中的几个恶煞:嫉妒、眼红、不满。

美德

亚里士多德

美德分为两种,智慧的与道德的。智慧之美源于教谕,因此需要经验与实践。道德之美源自习惯……我们不是生来就拥有他们,也非违背天性,而是自然赋予我们的一种接受他们的能力,我们是在习惯中培养他们的……我们是在履行这些美德的过程中获得的,这与其他艺术一样。无论我们学做什么,都要实际去做:例如,人们是在建筑的过程中成为建筑师的,人们是在弹奏风琴的过程中成为风琴演奏家的。同样,如果在日常生活中言行诚实,我们就会逐渐变得诚实起来;在平素里注意控制自己,就会养成镇静自若的习惯;此外,通过勇敢的行为,才能成为一个勇敢的人……

《怎样活着》德谟克里特篇三
《人应该怎样活着》

人应该怎样活着

人从自然中来,是有思想的有组织的,依靠整个社会进步发展的动物,人与动物的最大区别就是人会真正意义的思考。

人应该怎样活着,每个人的想法是不一样的。但是,每个人都应该使自己短暂的人生活的有价值,这一点毋庸置疑。

人活着应该要有追求,追求自己的人生理想。理想是人的心灵世界的核心。有无理想,有什么样的理想,决定了人生是高尚还是萎靡,是充实还是空虚。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是我们健康成长,成就事业,开创未来的精神支柱和前进的动力。理想是激励人们向着既定目标奋斗前进的动力,是人生力量的源泉。漫漫人生,唯有激流勇进,坚定理想,不畏艰险,奋力拼搏,方能中流击水,抵达成功的彼岸。

人活着应该永不言败,越挫越勇。鲁迅说过:“我觉得坦途在前,人又何必因为一点小障碍而不走呢?是啊,生活中没有平坦大道,没有人会一帆风顺。试想:假如浪花因为害怕前面的悬崖峭壁而畏葸不前,又怎么会有瀑布一泻千里的恢宏;假如腊梅畏惧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它又岂能斗雪吐艳,“斩新一朵含风露,恰似西厢待月来”;假如种子害怕遭遇泥土的

埋没,就可能永远难以体味嫩芽破土而出时的那一种惊心动魄。海明威曾说过“人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一个人可以被毁灭掉,但不能被打败”。

| 人活着还应该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是一种对待人生的辩证观,是中国传统的道家思想,讲究“无为”心态,是一种对待人生的思想境界:无论外界或自我有何种起伏喜悲,都要保持一种豁达淡然的心态。“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就是说不因外物的好坏和自己的得失而或喜或悲,凡事都以一颗平常心看待。纵观历史,多少迁客骚人就是因为缺少这样一种心态,因环境变迁而怀忧丧志,最终把豪情通通丧失掉。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空云卷云舒。

人应该怎样活着?有理想我们才能意气风发,浪遏飞舟。越挫越勇,我们的一生才能眩彩夺目。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我们才能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怎样活着》德谟克里特篇四
《人应该怎样活着》

人应该怎样活着?热

一个饱经苦难的过来人写给年轻人的忠告

[ 作者:人杰 | 转贴自:本站原创 | 点击数:1300 | 更新时间:2008-8-12 | 文章录入:zhang ]

态度改变人生,观点决定成败。态度影响观点,观点也影响态度,态度与观点相辅相成,相互影响。态度是对于事情的看法和采取的行动,对人、事、物、观念等等的评价,以认知、情感和行为为基础并受其影响。观点即观察事物时所处的位置或采取的态度,也是对事物或问题的看法。有什么样的态度就有什么样的观点,有什么样的观点最终就会有什么样的态度。

曾在《龙门阵》月刊上看到过一篇关于三个商人庙墙题诗的故事,很有哲学辩证意味,值得一读。

从前,古时有一商人出门在外,仅着手中有些钱财,经常出没烟花柳巷。一日,商人和一公子哥为争夺一位妓女,竟厮打起来。商人一失手,将公子哥从楼上推下,造成重残,因此被官府判刑三年。三年期满,商人已是妻离子散,家财全无,只好栖身一古庙。夜深人静,商人回想起这几年遭遇,皆因酒色财气引起,遂感慨万端,在庙墙上题诗一首:“酒是穿肠毒药,色是剔骨钢刀,气是下山猛虎,财是惹祸根苗。”

数月后,又一商人为避雨来到古庙,偶见墙上所题之诗,大不以为然,便取出纸笔,在旁另写了一首:“无酒毕竟不成席,无气处

处受人欺,无财谁肯早早起,无色世上人渐稀。”

日后,另有商人路过此地,见墙上所题之诗,玩味再三,觉得虽各有道理,却都失之偏颇,不够全面。沉吟了一会儿,在庙墙上题诗道:“饮酒不醉方为高,见色不迷真英豪,非分之财君莫取,忍气饶人祸自消。”

第一个商人因判过刑,对人生持消极的态度,仿佛把人生和这个世界都看透了,这是一种对人生悲观的态度。第二个商人应该是在生意场上一帆风顺,反映出积极向上的思想,是一种乐观的态度。第三个商人是一个有头脑有思想的人,对人生和世界有比较冷静的认识和看法,既不悲观也不乐观,是一种辩证的观点和态度。

王国维先生也曾有过“人生三境界”的人生境界说:

第一个境界是:“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在王国维此句中解成,做学问成大事业者,首先要有执着的追求,登高望远,瞰察路径,明确目标与方向,了解事物的概貌。

第二个境界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王国维在这里,显然也已超出了原诗相思怀人的情绪了。他想说明,对事业,对理想,要执着追求,忘我奋斗,为了达到成功的彼岸,一切都要在所不惜。他执着地在既定的道路上坚定不移地追求真理,而为之“不悔"、为之“憔悴"。这里不仅有躯体上之苦乏,亦有心志之锤炼。

第三个境界是:“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 王国维用在此处,是指在经过多次周折、多年磨练之后,就会

逐渐成熟起来,就能明察秋毫,豁然领悟。这就达致了最后的成功。

周国平也曾写过《悲观、执着与超脱》,面对人生的三种态度,有很多人将人生比喻为虚无,这无疑是一种悲观的态度。持悲观的态度并非一无是处。它使我们明白人生的短暂,值得我们珍惜。与悲观相对,则产生了另一种态度:执着。执着是一种占有的人生态度,它体现在看重人生的成败、荣辱、祸福、得失,视成功和幸福为人生的第一要义和至高目标。在悲观与执着之间,还有第三态度,这便是超脱。超脱是一种有着悲观垫底的执着,这样就不会走向贪婪。

王国维和周国平都是从不同的角度来认识人生,对人生的认识和理解不同,也就有不同的人生观。

对人生的态度无外乎持悲观和乐观的态度,因而就有消极和积极的观点。悲观者由于经受生活的磨难,经历了过多的挫折和困难,对人生产生消极悲观的态度;悲观者看人生是灰色的,有的甚至认为暗无天日,把人生看到一无是处;悲观者的心理往往是不健康的,因而带着有色眼镜看世界,因而,悲观者也往往不能正确认识人生和世界。那些因为失恋、高考未高中、家庭矛盾等因而影响自己的情绪而带来的悲观心理往往也是短暂的。至于轻生往往是由于人在极度悲观时产生的一种封闭式心理冲动,顿时感觉非常孤独,感到孤注无援,心里一片空白,脑子一片混乱,自暴自弃,最终轻生的念头战胜了活下去的愿望,从而把自己的生命葬送了。象著名的阮玲玉、邓丽君、张国荣之类的人物,因为自己是名人,在带给大众欢乐的同时却把自己封闭起来,由于各自的不可倾诉的原因,压抑自己,产生抑郁情绪,最终演化为抑郁症,导致轻生自杀。就连王国维也不能达到自己所说的境界而最终投昆明湖自沉而“卫道殉清”,是为“忧心”而死。这是悲观消极人生的典型,我们要引以为鉴。

最容易产生悲观思想的并不是那些大事,而恰恰是一些生活小事。不是吗,在网上博客中经常会看到一些倾诉自己无聊的生活,感觉生活没意思,特别是年轻人,大学毕业找不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对人生产生怀疑,对自己失去信心,对社会抱怨,对身边的人包括亲人产生拒绝心态。这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病,虽然不易出现严重的后果或对他人对社会不构成威胁,但要引起关注。

悲观的人,要善于向他人倾诉,要敢于暴露自己的思想。人类最大的优点就在于人能够在悲观中解脱自己,这是人类之所以能够存在至今的最主要原因之一。而这种解脱,最关键的还是在于自己拯救自己,自己学会解脱,要善于从悲观中开辟一条乐观的通道,以乐观的人生化解悲观的思想,使自己不被悲观的情绪困扰和影响,以乐观的态度面对人生。

乐观者对人生抱着积极向上的态度,对人生充满幻想,对未来充满信心。乐观者往往容易过高的估计自己,把世界看得过于完美,因而也不能很正确的认识人生和世界。但是乐观的人生是值得倡导和鼓励的,乐观人格即使在挫折面前也不屈不挠,永不言败,直至获得最后的成功。

美国的林肯就是乐观人格的典范。林肯的乐观态度使他不因自己出身卑贱就感到自卑,反以实际行动向世人证明, 一个木匠的孩子也可以通过个人努力成为美国总统。他的乐观精神还使他不因生活坎坷就自暴自弃,相反他在挫折中不断地吸取教训,以变得更加成熟聪明。更重要的是, 林肯的乐观人格使他养就了那发自内心的幽默感, 这不仅是他自我平衡的重要手段, 也是他招人喜欢的有利武器。林肯在生活能力上虽是一个低能者,但在乐观态度上是个优胜者。林肯是乐观人格的典范, 他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 “上帝一定很喜欢平民,不然他不会造就出这么多平民来。”

无论遇到任何困境和挫折,都要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一个人的自信乐观,可以感染无数的人。有没有乐观自信的态度也直接影响到人的一生的成败。

悲观者常常表现为哭,乐观者常常表现为笑;悲观者唉声叹气,乐观者欢声笑语。悲观者颓废萎靡,乐观者积极向上。

悲观和乐观的态度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悲观的人正因为经历过挫折和磨难,虽然有过消极的认识,但对生活和命运有了清晰的认识和看法,往往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重整旗鼓,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和成果。乐观的人把人生看得很美好,对前途充满自信,但容易乐极生悲,这种人一当遭遇挫折,比悲观的人更悲观,感到眼前一片黑暗,对生活和命运失去信心,往往容易产生轻生的念头。

曾看到过这样一句话:“人生无时不辩证,生活无处不哲学。”很有辩证色彩。所以,对待人生,既不要盲目悲观,也不要过于乐观,而要有对人生健康的态度,这便是对人生辩证的观点和态度。这种辩证的观点和态度并不是悲观和乐观简单的相加,也不是间于悲观与乐观之间的观点和态度,而是对人生始终保持一种健康的心理和认识,不受悲观和乐观情绪的影响,始终能正确对待人生,而且善于修正自己的人生观点和态度。做一个辩证者真的不容易,始终把自己定位在辩证的角度和位置上,活着也很累。悲观者也只要有勇气活着就是乐观的,乐观者也常常有心情不愉快和心理矛盾的时候,会出现短暂的悲观。其实这并没有什么,不管是悲观,还是乐观,只有正确面对人生,珍惜生命,就是人生的强者。

究其人的一生,乐观多于悲观,乐观是长久的,悲观是短暂的,这是人类的一条恒定不变的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马克思曾说过:“一个人应该:活泼而守纪律,天真而不幼稚,勇敢而鲁莽,倔强而有原则,热情而不冲动,乐观而不盲目。”乐观虽

《怎样活着》德谟克里特篇五
《一个人怎样活着才算热爱生命》

《怎样活着》德谟克里特篇六
《名著》

古希腊

一 《荷马史诗》 荷马

在一个英雄匮乏的年代,与其说我在《荷马史诗》中发现了英雄,不如说我至少读懂了德谟克里特为人应如何活着说出的那句“卑劣地、愚蠢地、放纵地、邪恶地活着,与其说是活得不好,不如说是慢性死亡。”

二 《伊索寓言》 伊索

关于智慧,人们永远不应该忘记柏拉图笔下苏格拉底在法庭上的那段申辩:“最后我去拜访工匠。因为我意识到自己确实一无所知,相信会发现他们知道很多好东西。这一点,我可没有错。因为他们确实知道很多我所不知道的东西,在这一方面他们比我智慧。可是,公民们,我发现那些能工巧匠也有同诗人一样的毛病,因为自己手艺好,就自以为在别的重大问题上也很智慧。这个缺点淹没了他们的智慧。”寓言,如同哲学,让我们暂且放下早已营造好的自己的知识结构,被迫在阅读的那一刻成为“通人”;放弃自己的专业,忽然进入到一个完全不同的思想境界,是给褊狭的一次休假,是思想一瞬间的腾跃。

三 《俄狄浦斯王》 索福克勒斯

对于命运,我们可以摆出两种姿态。首先,是如古希腊悲剧为我们设定的强力意志,个人性格中的不屈服——“我不相信”;后来,又有了理智。孟德斯鸠曾问到:“有一种盲目的命运产生了我们在世界上看到的一切结果,这种说法是极其荒谬的;因为一种盲目的命运居然会产生出有理智的实体,岂不是绝大的荒谬吗?”

英国

四 《天路历程》 约翰·班扬

鲁迅说“伪士当去,迷信可存”。假若上古时代,天下生民对一切天地自然、风雨雷电心生畏惧,潜心膜拜,以天地万物为有灵者,便是真信。虽绝无科学,但惟其为“真”,故而难得。中国之大病,却在表面称道者多,但内心却往往并不真信,拜佛烧香者,皆为私利,惟我有所求,并不真为天下苍生。伪士太多,中国便无真“信”,处处阴奉阳违;而所谓迷信、宗教者,至少百姓有真“信”。要得中国发展,必先除伪士之心。

五 《莎士比亚全集》 莎士比亚

同样是诗人,戴望舒的《雨巷》是青年的诗;卞之琳的《距离的组织》是中年的诗;穆旦的《冬》是老年的诗。莎士比亚对人生的体验和书写是中年的,他体悟到了太多,但还是放不下,而这生命的美好,恰恰在于很多时候,我们明知可以放下,却拼命攥得更紧,因为这实在是一种诱惑,让我们感到自己实实在在的活在人间。我悟出这些是因为至今还记得的那句话,莎士比亚说“美貌、智慧、门第、臂力,事业、爱情、友谊和仁慈,都必须听命于妒忌而无情的时间。”

六 《失乐园》 弥尔顿

在文学上,失败的英雄往往是受到同情和欢迎的。撒旦高唱的无非就是“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但他有更强的心理深度。在根本原因上他不是被逼迫到无以为生而反抗,实在是因为一种信念,一种生来就不屈的精神,一种对个体尊严的强烈维护。“我亲爱的朋友们,落

在你们头上的一切灾难,使你们为谬误和荒唐的迷信所俘虏,为这个强权世界的暴虐的法律所支配的一切骗局——唉!——,其根源不是别的,就是我在上面说过的那一些人的令人愤恨的权术。有一些人企图不义地统治自己的同类,另一些人则希望获得某种宗教上的、有时甚至是神圣的虚幻的荣誉;为了愚弄人民,以便更容易达到自己的目的,这两种人都不仅巧妙地使用强力和暴力,而且同时采用各种阴谋和诡计。”梅利叶如是说。

七 《鲁滨孙漂流记》 笛福

如果真正读懂了这部小说,也就真正了解了资本主义精神最根底的东西。它像是寓言,更像是预言。

八 《拜伦诗选》 拜伦

诗歌的没落,大概在拜伦一样的诗人,诗歌附属于行动;现在的诗人,行动全无,只剩下书斋中的苦吟。

九 《雪莱诗选》雪莱

是七年前一个初春的早上,阳光明媚,我在一间芳香四溢的屋中完整的读过雪莱。当时便已预见,世间的美好总是转瞬即逝,七年间,我再没有拿起这些书卷,其实我但是就知道,有些宿命,纵使我们清醒地知晓如何绕开,但最终我们还是义无反顾地扑向那里。“我们象遮蔽午夜之月的云彩/它一刻不停地奔跑/闪耀/颤栗/向黑暗放出灿烂的光辉/但很快 /夜幕合拢了/它就永远隐去”(《无常》)

十 《简·爱》 夏洛蒂·勃朗特

越是光明的尾声,越让我们感到苦痛,因为这可能意味着尊严与爱,恰是这个世界上最稀缺的东西。

十一 《呼啸山庄》 艾米莉·勃朗特

我们应当永远记住,在最痛切的人生经验中,往往孕育出大恨与大爱。

十二 《雾都孤儿》 狄更斯

“雾”的隐喻是双重的,最表面不过,它至少关联着一个现代化空间;但我更愿将其理解成某种窥探的氛围。城市经验除了震惊(本雅明语)以外,可能还有一种模糊的轮廓感,我们只能从感官触碰到这个巨大“怪兽”的轮廓,因此,我们希望窥视在这幅模糊不清的面目下它深藏的秘密。

十三 《德伯家的苔丝》 哈代

好的小说家首先是好的故事大家,故事讲述得太过逼真,有时甚至让我们忘却了一切仅仅是个故事。这个世界上寻找不到至恶的人,正如一样寻找不到至善的人,多少让我们殚精竭虑于分辨周遭的虚虚实实,放佛走进了“无物之阵”。《苔丝》的好处正在于,无论别人怎样说,我以为,还是讲述了一个非浪漫的故事,让我笃定地相信至少我的周遭,可以见到小说中那些活生生的众生的影子。

十四 《华伦夫人的职业》 萧伯纳

我们总会遇到那样一些时刻,理性/感性、道义/情理、正义/罪恶之间的界限忽然无限接近,因而不知所措。

十五 《牛虻》 伏尼契

面对所有可能让我们深陷其中不能自由思想的危险时,我们应当时常感悟爱拉斯谟《愚神颂》中的这段话:“现在他们清醒过来了,他们说自己也不知道到哪儿去了,不知道究竟住在身体里面还是身体外面,睡着了还是醒着;他们回忆不起自己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讲了什么,做了什么;然而,穿过迷云疑雾,或者是在梦中,他们知道一件事,那就是他们在精神错乱的时候是幸福的。所以他们为清醒过来而遗憾,在一切好东西中间他们什么也不要,单单挑中了疯癫。”当我们沉入其中时,思想已然被绑架,以致如此沉迷,这是每个思想者应深恶痛绝并时时提防的。

十六 《傲慢与偏见》简·奥斯汀

傲慢与偏见产生于多数人的暴政,就是福柯所说“一种道德一致性和社会谴责的工具。”那些被常人看不顺眼的异类规则实际上是由包括话语、实践、制度等文化整体构造出来的,它被从理性的视角视为理性的对立面和异类,并由此而受到理性的压迫。

十七 《名利场》 萨克雷

我们对文学寄寓太多疗伤的希望,因而像《名利场》这样的好小说就往往容易忽视。中国作家李劼人的《死水微澜》恐怕也是这样的好小说。“有人出生,有人结婚,有人去世”,抛开善恶,无论如何,至少我们要做行动派。

十八《动物庄园》 乔治·奥威尔

我愿意相信那只叫Benjamin的驴就是奥威尔自己的象征,在任何一个世道,知识分子的作为都是极其有限的,出了象牙之塔,只能在十字街头徘徊而已,思想很多时候只能沦为孤芳自赏,这是以思想为志业者的悲哀。

十九 《荒原》 T.S.艾略特

真正读懂《荒原》,一定不仅深悟绝望。

二十 《尤利西斯》 乔伊斯

乔伊斯的作品是序列的,在凝定的绝望岁月中,至少还有芬尼根守夜人那如梦般的呓语。

苏俄

二十一《叶甫盖妮·奥涅金》 普希金

对于一个时代来说,多余人的出现就证明着这个社会还有希望,只要当作为社会创新前进力量的青年面对社会的不公集体失语,甚至处心积虑、百折不挠地与权力合谋并心甘情愿,这个社会才是无望的死水一潭。

二十二《死魂灵》 果戈理

当周遭一派黑暗,达到极致,这种黑暗就奇妙地沾染上一种美学色彩。中国作家沙汀写三四十年代四川社会的黑暗与此十分相类。一种丑、一种恶,丑恶到极致,有时真的就成为审美对象。

二十三《父与子》 屠格涅夫

当每个人都有拥有独立思考的精神,无论是破是立,当每个人将自己的尊严看成是比生命还要重要,甚至不惜为之决斗,这样的民族才有着无限向上的动力。

二十四《战争与和平》 列夫·托尔斯泰

是的,爱,但不是那种爱,即因为什么东西,为了什么目的,或者因为什么缘故而爱,而是这种爱,即当我临死时,我看见了我的敌人却仍然爱他的时候我第一次所体验到的爱。我体验到那种爱的心情,它是心灵的本质,它不需要对象。我现在也体验到了那幸福的心情。爱邻人,爱仇敌。爱一切——爱有着各种表现的上帝。爱亲爱的人,可以用人间的爱;但是爱敌人,只能用神圣的爱。因此当我觉得我爱那个人的时候,我感觉到那样的快乐。他的情形怎么样了?他还活着吗?——托尔斯泰

二十五《罪与罚》 陀斯妥耶夫斯基

犯罪的不一定卑劣;高贵的不一定不是吃人的人。

二十六《樱桃园》 契诃夫

对过往美好的救赎是应该是秘而不宣。在这个思考里,我更喜欢老舍的《断魂枪》。

二十七《童年》 高尔基

永远记得那个胸怀宽广的外祖母,她的宽容与坚韧包容着一个民族的精神。

二十八《静静的顿河》 肖洛霍夫

对人的外部生活的解放,不能超过他的内心解放的程度。说起来好象很奇怪,但经验证明,对于人民来说,强暴的奴役统治较之被赐予过分的自由,更容易忍受。——赫尔岑

二十九《白夜》 陀思妥耶夫斯基

在这个世界上,总有两颗相契的灵魂在某一个瞬间默契的碰撞,又在下一秒各奔东西。

三十《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奥斯特洛夫斯基

如果要我从读过的这些名著中只选择一句影响我最深的,我会毫不犹豫的说,是保尔的那句:要赶快生活。

三十一《日瓦格医生》 帕斯捷尔纳克

整个一生我都想和大家一样/但是世界/披着优美的衣裳/却不来倾听我的痛苦/于是我只想/像我自己那样——帕斯捷尔纳克

三十二《苦难的历程》阿·托尔斯泰

每个民族都有苦难史,但高贵的民族一定有与困难相伴的强大无比的精神史。

法国

三十三《巨人传》 拉伯雷

资本并不总是表现为唯利是图,它的障眼法在于,很多时候它将一切量化,包括知识。所以,对待知识有极其苛刻谨慎;因为在资本家看来,获得大量知识的快感与获得大量金钱

的快感别无二致,这同样与他们在极限运动、周游世界体验风土人情等对感官体验获得的快感在本质上相同。问题在于,他们普遍缺乏一颗善于真正批判和思考的头脑。

三十四《伪君子》 莫里哀

法国人的幽默是随性并宽容的。

三十五《忏悔录》 卢梭

“请看!这就是我所做过的,这就是我所想过的,我当时就是那样的人„„请你把那无数的众生叫到我跟前来!让他们听听我的忏悔„„然后,让他们每一个人在您的宝座前面,同样真诚地披露自己的心灵,看有谁敢于对您说:我比这个人好”——卢梭

三十六《卡门》 梅里美

“欲求和挣扎是人的全部本质”,叔本华如是说。

三十七《红与黑》 司汤达

斯宾诺莎在《伦理学》中“把人在控制和克制情感上的软弱无力称为奴役。因为一个人之情感所支配,行为便没有自主之权,而受命运的宰割。在命运的控制之下,有时他虽明知什么对他是善,但往往被迫而偏去作恶事。”我想,对于于连,只需把“在命运的控制之下”稍改作“在个人强烈的自尊之下”。在一个荒唐透顶的时代里,真正的强者被羞辱得一丝不挂,那么,他有可能放弃良善,以恶报恶,虽然他在理制上清醒得很。

三十八《高老头》 巴尔扎克

《人间喜剧》的写成,根底在大爱,虽然巴尔扎克经常批判。

三十九《基督山伯爵》 大仲马

故事最有意味的地方恐怕是主人公为复仇做得最重要的准备,乃是学习化学、语言学、文学。

四十《茶花女》 小仲马

为《茶花女》流的泪是廉价的。构成我们掉下眼泪的主要原因是:第一,她必须是佳人;第二,她必须虽然当了婊子,但还能不和每个男人逢场作戏,但这确乎不太符合婊子应有的职业道德;第三,她必须具有一种古怪的在众多白面小生或成功人士之外只欣赏像你我一样的普通人的癖好。每个男人都曾有一个在众多追慕者中被佳人选中的隐秘理想,虽然在真实生活中,这几乎不可能,于是玛格丽特的死更多让男人掉泪,因为这败坏了一种理想终于实现了的兴味;但惟其死掉,反而也许增加了些失落的快感也说不定。爱,可以是野性奔放的,如梅里美在《卡门》中写到的;可以是平淡真醇的,我在读过的文学中几乎没有见到过,倒是在菜市场的小摊前见过一对对面露幸福的老者;甚至可以是仅仅因为肉体的爱升华成精神之爱的,比如沈从文笔下的那些河岸上的妓女。但无论如何,我也看不惯这被男性虚空幻想出的温顺的近乎非人的、一下子从放荡不羁直接变成忠贞不渝的幻觉模型。大概《茶花女》可以赚取青年男女的眼泪,但无论如何不能够让一个心智成熟的中年人真爱吧。

四十一《包法利夫人》 福楼拜

理想主义或幻想主义是现实主义最好的粉碎机。

《怎样活着》德谟克里特篇七
《人_该怎样活着_罗亭与曾文清形象比较》

人,该怎样活着

———罗亭与曾文清形象比较

杜蕾蕾

(青岛大学文学院,山东青岛

要:在19世纪的20至50年代的俄国文坛和20世

266071)

再仆再起的繁盛时期。俄国实行沙皇专制制度和农奴制,当时正是贵族阶级趋向没落,农奴制的崩溃已不可挽回的时代;而中国正处于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抗日运动如火如荼,此时封建士大夫阶级渐趋向没落。

其次,文化背景、文化传统方面相似。罗、曾二者同为知识分子,都要背负社会责任。知识分子必须在社会上“做些事情”,对国家文化尽责,这是中国两千多年来的传

统。孔子的仁学结构就是把历史重任化为个性存在的至高无上的目标和义务;而在俄国,先进知识分子所具有的强烈的社会理想与追求也是他们一贯的传统。

因此,这种相似的社会基础、历史背景和文化传统,就造成了罗亭与曾文清在性格、命运和爱情等方面的相似。

个人修养方面。首先都具有较高的文化修养,品格高尚,有良好的教养和出众的才智;其次都具有自我反省的精神,这与文化背景有关系。中国的文化精神长于主观内省,长于道德自我完善,但缺乏果敢决绝、义无反顾的进取精神,而俄罗斯的文化也是自我反省的一种文化。罗亭在给娜塔莉娅的信中,在对列日涅夫的叙述中,都对自己的惰性和缺乏毅力等缺点有着清醒的认识,而曾文清也自知自己的无用,两者都对此有所反省和忏悔。

性格方面。两者虽对社会、对己所处的现状不满,也有反抗意识,但性格充满矛盾,犹豫不决,意志软弱,欠缺毅力,因此导致缺乏行动力,也无力承担责任。精神上同样的孤独、苦闷、消沉,并倍感失落。例如罗亭因为性格软弱,虽然与娜塔莉娅相爱,但是一听到娜塔莉娅的母亲表示反对,就立即表示只能屈服,只是哀叹命运的不公,更想不到去努力争取,甚至当娜塔莉娅说要与他私奔时,因不敢承担责任而没有答应,终于导致了其爱情的失意。曾文清性格则可称之为懦弱,既不敢反抗封建包办婚姻,又不敢反抗妻子的蛮横,并且“爱不敢爱,恨不敢恨,哭不敢哭,喊不敢喊”。试论.语言文学论集.

[2]叶舒宪.中国神话哲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3]巴赫金.小说的时间形式和时空体形式———历史诗学概述.小说理论.河北教育出版社,1990.

[4][5][6][9][10]陶阳,钟秀编.中国神话.上海文艺出版社,1990.

[7][美]格尔兹著.那日碧力戈译.文化的解释.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

[8]陈均.《艺文类聚》卷一引《三五历记》.中国神话大观———创世神话.东方出版社.

[11]陈均.中国神话大观———创世神话.东方出版社.

纪的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都曾出现过一批独特的“多余

人”形象。本文以罗亭和曾文清为例,通过对他们的形象进行比较分析,以发现相似的社会历史背景,独特的民族性格,以及深层的文化心理结构在他们身上打下的相似或相异的烙印,以及它是如何影响着他们的人生观,并探究他们对当下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多余人”

罗亭

曾文清

共性个性

差异

19世纪20至50年代,俄国文坛上出现了一批独特的

人物形象,即俄国文学史上著名的“多余人”,代表人物有奥涅金、罗亭、毕巧林、奥勃洛摩夫等。但“多余人”形象并非俄国文学史上特有的文学现象。相隔一个世纪后,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也出现了一系列可以称为“多余人”的知识分子形象,如郁达夫笔下的“零余者”,鲁迅笔下的“孤独者”,以及曹禺笔下的曾文清、江泰,等等。

可以肯定,中俄文学史上的“多余人”有着一定的渊源关系,在人物性格、命运等方面都具有相似性。而两个民族的历史文化背景的相似毕竟是有限的,两者独特的民族性格和深层的文化心理结构,决定了中俄两国文学史上的“多余人”形象之间也必将存在着极大的差异性。

本文从罗亭和曾文清这两个具体的“多余人”形象来比较分析他们的相似性和差异性。罗亭是19世纪中叶俄国现实主义作家屠格涅夫第一部长篇小说《罗亭》中的主人公,曾文清是曹禺1940年出版的《北京人》里的主人公。因为罗亭是“多余人”上升状态下的代表人物,而曾文清却是“多余人”退化状态下的典型形象,所以两者的可比性很强。

一、罗亭与曾文清的共性

首先,所处的历史背景类似,都是处在社会急剧转折,新旧时代交替,社会思潮激烈动荡时期。19世纪是俄国历史上政治空前黑暗的时期,同时又是人民解放运动过去的客观时间链上,预卜了一种现实可能性的将来。但值得注意的一点是,这种预卜并没有影响神话的叙述效果,这大概是因为神话接受者在接受神话的时候也是带着自己的习惯思维,或者说他们处于共同的心理时间,所以并没有意识到这样的叙述有任何不妥。

总之,时间是叙事中的重要因素,理解了叙事时间,可以使我们更好地从多角度、多方面来理解作为人类最早的文学叙事之一的创世神话。

参考文献:

[1]李子贤,邓启耀著.云南大学中文系编.神话思维

11

自己所爱的姨表妹愫方结婚,因此而痛苦、消沉。

命运方面。两者都处在一种“错位”的人生中,同样的生不逢时。曾文清要是生活在封建文化和封建士大夫鼎盛时期,凭他的才气,在科举时代必有一番作为,同样,罗亭的不幸正在于他是十九世纪四十年代出现的“人”,当时的社会现状无法让他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他们在生活上都不能自立,必须依赖别人生活,罗亭是贵族家中的“食客”,曾文清是啃老的“耗子”。他们都不了解现实,与现实脱节,因而无法在生活中获得自我价值的实现。曾文清正如陈平原所说:“长期的传统文化的熏陶,使知书识礼、能诗善画的中国的‘多余的人’与现实人生隔开,沉醉在一种虚无缥缈的‘高雅’之中,缺乏起码的拼搏精神与生存能力,一旦被急剧转换的离心力抛离生活轨道,就再也无法找到自己在生活中的位置。”[1](P216)列日涅夫也说过:“罗亭的不幸在于他不了解俄罗斯。”[2](P263)不过他们虽无力将自己的主张付诸实现,但毕竟曾尝试行动过,如曾文清毕竟鼓起勇气出走过,虽然最后还是失败回来了,说明他想要追求个人幸福,但是却因为性格的软弱,以及现实社会等种种原因,终以失败告终。同样的,最终他们都未找到真正的出路,即活着的人生路。结局也相同———死亡,而且是无用的死亡。曾文清是在愫方走后绝望、抑郁而自杀;罗亭虽是牺牲在巴黎起义的街垒上,但他的牺牲是无谓的。因为在炮弹已经击毁街垒,防御者已经放弃阵地,荷枪实弹的正规军严阵以待的情况下,罗亭的行为无疑是自杀式的。

二、罗亭与曾文清的个性差异

在论述两者共性的同时,我们还应注意到他们之间由于民族文化意识等方面所决定的差异性,而这才是本文的重点。

首先,身份不同。二者虽同为知识分子形象,但罗亭是先进的贵族知识分子,在他所处的时代,他是站在思想运动与生活运动的前列的,而曾文清是一个传统知识分子,虽不能说落后,但绝不可能用“先进”来形容。

罗亭固然难免带有时代的苦闷、怀疑、消极等因素或阶级的一些弱点,但他本身却是那个难以有所作为的历史年代中的奋斗者、进取者、战士,是那个走向没落和沉沦的腐朽贵族阶级中的先觉者和志士。但曾文清,在那个炮火连天的大动荡时代,在那个社会急剧转折时代,他是生活的旁观者、落后者,是没落的封建社会的殉葬者、牺牲者。他被抛离了生活的轨道,找不到自己在生活中的位置,也找不到生命的存在价值,只是觉得时代变了,一切都不和谐了。

其次,从社会价值来说,罗亭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他积极思考人民的命运和祖国的前途,也有对历史责任和个体存在价值的思考,有为人民和未来的意识,他活着至少还能唤醒一部分青年人,如巴西斯托夫之流,在他们心里播下希望的种子,让他们去争取美好的未来。罗亭是这么说的:“只有为大众的利益牺牲自己个人的人,才不愧为人的称号。”

[3](P192)

“人应该克服自己个性中顽固的利己主义,给个性以充分表现自己的权利。”[4](P193)

罗亭虽夸夸其谈,但毕竟对现实有所批判,对人生也有很好的见解,对爱情有过真挚的追求。正如高尔基在《俄国文学史》中所说:“不,罗亭不是可怜虫(通常对他有这样的看法),他是一个不幸者,但他是当代的人物而且曾作

12

有虚度一生,而且曾留给我们以绝好的遗产。”[5](P305)

曾文清却正好相反,他既不思考历史责任,又不探索个体的存在价值,他的特点是懒怠,“懒于动作,懒于思想,懒于说话,……懒于起床,懒于见人,懒于做任何严重费力的事情”,甚至“懒于渲泄心中的苦痛”,懒到他“不想感觉自己还有感觉”[6](P312),几乎是“废人”,因为大不能报国小不能养家,也无法阻止孩子重蹈覆辙,除了紧紧地抓住愫方外,无一点用处,但就连这点用处也是坏的。

最后,人生态度、生活状态不同。罗亭富有思想、信念、追求真理和自由,热爱生活,正如列日涅夫所说:“他有热情,而这正是我们时代的最可宝贵的品质。”[7](P262)他反对虚无主义地否定一切,认为只有爱人的人才有权利责备别人,并认为诗不仅在诗句里,而是无所不在,诗就在我们周围,任何地方都散发着美和生命,凡有美和生命的地方,也就有诗;曾文清则是麻木空虚,生命力衰退,没有青春没有激情,对生活无热情,是生命的空壳,活死人,“重重对生活的厌倦和失望甚至使他懒于宣泄心中的苦痛”。

以上即是罗亭与曾文清的不同之处,但值得注意的是,若追究两者成为“多余人”的原因,我们会发现让罗亭变为无用的并不在于他的教育,而在于当时的社会环境,同社会的不协调,因为罗亭在德国留过学,接受的是先进的教育,这表现在他在拉松斯卡娅家时关于田庄的经营、孩子的教育提出了一些有益的建议和新的方法,在中学里他也试图改革,并和库尔别耶夫决定疏通K省的一条河流,使其通航,等等。但让曾文清变为无用的却更多的是因为我们传统文化的隐伤与暗疾,作者对这个人物形象作了深层的文化透视和深入的开掘,从而对封建的文化传统进行了深刻的揭露、控诉与批判。

三、人之为“人”

文学是人学,应该从人和生活出发,而作家也总是在通过笔下人物形象的塑造试图揭示出、表现出他们所思考、所关心的问题。所以,屠格涅夫和曹禺通过罗亭与曾文清这两个人物形象想要表达些什么,也就是作品的主题,值得我们去认真思考,而且通过他们,我们不仅能反观当时社会上那些知识分子的心态,而且能思考他们对当下的启示,即在当代的存在意义。

曹禺曾追问过人究竟该怎么活着的问题,并认为人总不应该白白活着,应该活出一点道理来。但人活着总会受到种种的限制,因为环境,因为社会,因为自身生活的这个小圈子。像曾文清,他一直在按“礼”的规范而不是按“人”的意志活着,这让我们看到了一个谬论,即人创造了“文明”,然后用着“文明”来束缚我们自己及我们的后代。

曹禺塑造曾文清这个人物,是为了呼唤生命本真的“人”。我们当代人都在背着沉重的壳生活,生命力已严重退化,很多作家都指出我们这种生命状态的缺陷,并呼唤自然人性的回归,像沈从文对苗地的描写,莫言的“种”的退化。

在《北京人》中,袁园和袁任敢是作者塑造的理想人物,他们没有礼教的束缚,如父女之间彼此互称“小猴儿”“老猴儿”。作者借那个巨大的“北京人”影子和袁任敢的口说出了作品的主题:“你看,这就是当初的北京人。那时候的人要爱就爱,要恨就恨,要哭就哭,要喊就喊,他们自

费恩历险记》之逃离文明《哈克贝利·

郭晶晶

(周口师范学院外语系,河南周口

要:本文从文明和逃离两个角度出发,对《哈克

466001)

记,时间证明了它所取得的巨大成功。海明威对它的评价是:“一切现代美国文学来自一本书,即马克吐温的《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这是我们所有书中最好的。一·切美国文学都来自这本书,在它之前,或在它以后,都不曾有过能与之媲美的作品。”

费恩历险记》中的故事发生在密西西比《哈克贝利·河边,围绕着一个调皮机灵的白人小孩哈克和一个老实木讷的黑人逃奴吉姆展开,作者采用了现实主义手法,为我们生动地刻画了一系列或虚伪或势利或愚昧的人物,真实再现了十九世纪中期的美国南部社会生活。在这幅生活的画卷中,形形色色的人物依次出场为我们展示了什么是当时的“文明”,而主人公哈克的历险也就是从“文明”的桎梏中逃离的过程。本文将从“文明”和“逃离”两个角度出发分析吐温的这部代表作,探讨作者在书中表达的逃离文明的思想。

一、文明

除了主人公哈克和吉姆外,在《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中还出现了数十位主要人物,他们是当时社会的缩影,也是观察当时“文明”社会的一面镜子。通过对这些依次出场人物的分析,我们可以窥见当时美国南部社会之一斑。

书中首先出现的是收养了哈克的道格拉斯寡妇和她的姐姐沃森小姐。尽管性格上差异很大,但是她们都

屠格涅夫主要是把罗亭塑造成一个社会意义上的“人”,因为罗亭总在谈论人生的意义和自我牺牲的价值。

如上文所谈到的,他之所以坚信原则,为的是辨明人民的需要、使命和将来,而且认为只有牺牲自己的小我来为大我谋福利的人,才配得上人的称号;人应该自尊自爱,力求完善自己,才能去从事伟大的事业,要剔除自己顽固的私心,以求得人格的高尚。因此,罗亭在当代的主要意义可以看做是批判人们的自私主义和个人主义。

最后,从罗亭和曾文清身上,我们看到———人不可能超越他所处时代,不可能脱离现实而生活———也许这就是永恒的真理。

参考文献:

[1]陈平原.在东西方文化碰撞中[M].浙江文艺出版社,1987.

[2][3][4][7]石国雄译.罗亭[M].译林出版社,1998.[5]高尔基.俄国文学史[M].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6][8]曹禺.曹禺剧本选[M].解放军文艺出版社,2000.[9]曹禺.和剧作家们谈读书和写作[J].剧本,1982,(10).(作者系青岛大学文学院2008级研究生)

贝利费恩历险记》中描述的19世纪中后期的美国南方社·

会进行了分析。通过对哈克历险途中遇到的人物和事件的分析,重新解读了当时美国社会所谓的文明;通过对哈克内心成长蜕变过程的描写,揭露了作者书中传达的逃离文明的思想。

关键词:《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

文明

逃离

马克吐温原名萨缪尔朗霍恩克莱门斯,是在美国···

密西西比河岸成长起来的美国现实主义的代表作家。生于富裕家庭的吐温在父亲去世之后,被迫辍学打工。他先后做过印刷学徒、打印员、银矿工,终于在1857年完成了他儿时的梦想,成为了一艘汽船的水手。做印刷学徒时,吐温每天印刷当时流行的幽默故事和奇闻轶事,做水手时,他每天都能接触到从奴隶到商人等形形色色的人群。这些经历为吐温打开了一扇窗,也为他以后的创作提供了素材。在密西西比河的生活给马克吐温留下了深刻的·记忆,也成为了他以后创作中多次重复出现的主题。费恩历险记》是马克吐温的代表作,也··《哈克贝利

是他在几度辍笔之后耗费八年心血完成的作品。自从

1884年第一次出版,该书就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并且奠定了作者在美国乃至世界文学界的地位。作品主人公哈克的历险故事并没有随着作者的离世而被人们忘由地活着,没有礼教来束缚,没有文明来捆绑,没有虚伪,没有欺诈,没有阴险,没有陷害,太阳晒着,风吹着,雨淋着,没有现代这么多人吃人的礼教同文明,而他们是非常快活的。”[8](P376)而这正是现代人所没有的生命的自由状态,这才是作者心目中真正的“人”。

此外曹禺还说:“我为什么要写《北京人》呢?当时我有一种愿望,人应当像人一样地活着,不能像当时许多人那样活,必须在黑暗中找出一条路子来。我当时常常看到周围的人,看他们苦着,扭曲着,在沉下去,百无聊赖,一点办法也没有。我感到他们在旧社会中所感到的黑暗,我想好人应该活下去,要死的就快快地死吧,不要缠着还应该活下去的人,这是我当时的想法。……‘要喊就喊,要爱就爱’,我当时感到人在受着各种束缚,应该打破它。我借袁任敢说出这样的话,我感到旧社会生活的不合理,需要把这沉闷的生活炸开。……愫方,我通过这个艺术形象解决一个人应如何活着的问题(当然这是我现在的想法)。生活不是痛苦,受罪,受折磨的,生活应该是幸福的。”[9]

另一方面,从理想与行动方面来说,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有“罗亭”的影子。我们都曾经有过很多美好的理想和抱负,但是最终却只是说说想想而已,很少有人能真正做到,毕竟我们这代人太浮躁也太功利了。

13

《怎样活着》德谟克里特篇八
《我们该怎样活着——读《蒙田笔记》有感》

我们该怎样活着?

——读《蒙田随笔》

在我演讲前,我想先给大伙讲一事

今天中午下了课,打算去食堂吃饭,路走一半内急,旁边正好二教,我进楼里说解手,撇见一人在教室怕桌子上不知道干嘛呢,我一看是我一高中同学。我说你一人在这刻苦什么呢,他说咳,下午专业课测试阿,还没复习呢。我一瞧好么,这哥们跟那刻桌子呢,密密麻麻的单词跟黑布单似的。我一想课表,我说不对啊,你专业课不是单周上么。得,这哥们算是白折腾了。

且不说别的,咱就说他这为一次测试费这么大劲至不至于…我记得我有一同学说过这么句话:他说这考试,你没复习,你费尽八五想着方得怎么不让老师看见,怎么着让自己抄着答案,有那工夫该背的早背下来了,你说你每次考是该过的都过了,可你考四级考研你蒙的着谁呀。作弊蒙的不是老师蒙的是自己。这样只是在一次次的混阿

没错,我觉得不光是学习,其实生活也是如此, 生活不该每天就像作弊一样这么混混恶恶的混过一次算一次,也不想着将来怎样。我最近在想这个大学生活,我周围好多人包括我都觉得一上了大学就感觉时间过得太快,转眼间,青春过去一半了。我周围的长辈都说大学是你们人生最美好的时光了。我就又想了,怎么才能让自己这半青春不留遗憾呢,是每天图书馆专业教室刻苦努力,还是学生会团总支社团多锻炼自己呢,抑或是多跟同学在一块玩得不亦乐乎呢。天色不佳,令人不快的时候,我将“度日”看作是“消磨光阴”,而风和日丽的时候,我却不愿意去“消磨”,这时我是在慢慢赏玩、领略美好的时光。坏日子,要飞快地去“度”,好日子,要停下来细细品尝。“度日”“消磨光阴”这些常用语令人想起那些“哲人”习气。他们以为生命的利用不外乎将它打发、消磨,并且尽量回避它,无视它的存在,仿佛这是一件苦事、一件贱物似的。至于我,我认为生命不是这个样的,我觉得它值得称颂,富于乐趣,即便我自己到了垂暮之年也还是如此。我们的生命受到自然的厚赐,它是优越无比的。如果我们觉得不堪生之重压而白白虚度此生,那也只能怪我们自己。“糊涂人的一生枯燥无味,躁动不安,却将全部希望寄托于来世。”当然这话不是我说的,是摘自法国作家蒙田的名著《蒙田随笔》,他的话。这段话啥意思呢,SEIZE the day!把握今天。不必机械的制定计划,也不能过于放情纵欲。只要顺其自然的不遗余力加油做,把握好每一天。就好了。《蒙田随笔》就是我要向大家推荐的书。蒙田是文艺复兴后期法国人文主义最重要的代表,作家。《蒙田随笔》的历史价值极高,跟《培根人生论》《帕斯卡尔思想录》一起,被人们誉为欧洲近代哲理散文三大经典。这些作者和书的什么细节我就不多讲了,百度一下都有了。 我要说的是我们,人,应该活得有意义,应该知道我们为什么而活,因为什么而活?该怎么活才有意义?这些智慧的答案来自于蒙田的随笔。蒙田可称得上划时代的人物。由于心、灵魂、美德和罪过都属于这个达观睿智、性格随和、学养深厚的人,所以他的随笔也就超出了一般文学作品的意义,达到了生活哲理的高度。 读他的书,会给你许多启发,让你的生活充满智慧,做每一件事都会意义非凡。

我们为什么而活?罗素说,因为爱,因为对知识的渴望,因为对人类的苦难不可遏制的同情。我们为什么而活?因为我们活着。

多读书,读好书。读蒙田笔记,过智慧的生活。

●【往下看,下一篇更精彩】●

最新成考报名

  • 立春过后什么时候鱼开口
  • 2021年立春 2021年立春是几点几分
  • 冬至吃啥 南方冬至吃什么
  • 冬至几月几日 今年冬至是几号
  • 烧碱安全救护常识
  • 国庆节高速免费几天
  • 白露与秋分
  • 请示与批复有什么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