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文档 > 知识 >

关于中医文化内容

成考报名   发布时间:02-14    阅读:

关于中医文化内容篇一
《中医养生文化的基本内容》

关于中医文化内容篇二
《中医院文化内容》

清真饮食 膳食调养

“清真”一词,是因为回族穆斯林都认为自己所信仰的是天地间

最纯正、净洁无染的宗教,因此,回族历史上所建的礼拜寺有“清净寺”、“真教寺“、“清教寺”等称谓,“清真”一词实为我国回族所信仰的伊斯兰教的代名词。遵照伊斯兰教教义,回族穆斯林的饮食有严格的禁忌,这种禁忌随时间的演绎形成了回族生活中特定的清真饮食习俗,被回族穆斯林代代相承。

回族清真饮食习俗的禁忌都是遵循《古兰经》而来。《古兰经》

对能吃的食物是有规定的:首先是“可以吃大地上的所有合法而且佳美的食物”。佳美的食物、即洁净、健康、益人的食品;二是那些“能吃的”且诵真主之名而宰的动物;三是曾接受天经者的食物,犹如太人的食品等;四是海里的动物和食物。

回回药方

《回回药方》是一部大型综合性回医药学典籍,集内、外、

妇、儿、骨、伤、烧以及神经、皮肤、精神病等科于一书,基本用汉文写成,但混大量的阿拉伯文、波斯文或其译音。原书为36卷、现残存4卷:即目录下1卷、卷第12、卷第30、卷第34,不著撰人,系红格明抄本,现藏于国家图书馆。《回回药方》约载药方6000~7000首之多。

《回回药方》之脑与脏腑经络说

回族医学认为,“脏腑之所关合,且各有所司”但“其最有关合于

周身。”者,唯脑。因脑,为“心之灵气与身之精气,相为缔造而化”,“纳有形于无形,通无形于有形,是为百脉之总源,而百体之和觉,运动皆赖焉”。故《回回药方》在论述风湿骨节疼痛时,往往提及“脑”。

如,“能止脑经下来的润”,“脑经有病”,“从脑到筋”及“各骨节疼皆因恶润生者”,“有因与痰根生各骨节疼用之得济”,“百节筋骨因痰而疼”等,均说明经络目“脑”输布于周身病连属脏腑,又复归人“脑”。

——摘自《天方性理》

中医如何治疗动脉硬化

中医认为,动脉硬化与其身体很多问题有关,故要治疗动脉

硬化,应该从各个方面补起;如补肾、补肝、养血等等。以下介绍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① 补肾

地黄补肾方:熟地黄、白茯苓、麦门冬各12克、山茱萸、附

子各9克,肉苁蓉、五味子各6克,管桂4.5克,藕蒲各15克。水煎服,每日一剂。

② 补肾

首乌延生方:制首乌,桑椹子、半夏、甘草各15克,天麻、

怀牛膝、丹参、炙鬼版、云茯苓各10克。并发冠心病,加瓜蒌皮、藏红花、泽泻、并发高血压,加玉米须、夏枯草、草决明,并发高脂血压、加山楂、葛根等。

③ 养血

黄连解毒方:黄连6克、黄芪,栀子各9克。研究表明黄连

解毒汤具有上血降压,改善脂质代谢,改善脑血流等作用。但本方为大苦大寒之剂,久服易伤脾胃,临症处方时须权衡利弊,酌情考虑。

温馨提示:动脉硬化的治疗要及时,当医病出现轻微症状时

就要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抓住最佳的治疗时机,以免延误病情给治疗带来麻烦。

回医治疗心绞痛

回族医学并无冠心病心绞痛这个病名,历代文献有类似的记

载,如“真心痛”、“厥心痛”、“胸痹心痛”、“卒心痛”等与冠心病绞痛描述相一致。其病机为:本虚标实,本虚为心(肾)气(阳)不足;标实为寒凝、血凝、气滞、痰浊。无本虚心(肾)气(阳)之不足,自无寒凝、血瘀、气滞、痰浊等病理产物。故治疗以固本治标为主。治疗原则为:益气养阴,活血通络。

回族医学理论体系图

回族饮食疗法

一、回回健脾养胃粥

配方:羊肉50g,普通面粉30g。先将羊肉剁成肉末,不加任何调料,待肉烂熟后将莲子研成粉,和面粉一起放入锅内,调煮成粥状,本品有健脾益胃、益心补肾作用。适用于脾胃虚寒,少食便溏,脘腹隐痛,面色少华,消瘦无力、慢性胃炎、胃溃疡,萎缩性胃炎。

二、枸杞羊肾粥

配方:枸杞30g,枸杞叶50g,羊肾两对,羊肉250g,粳米250g,葱白茎适量。将羊肾洗净,去脂膜,切成细丁;葱白洗净切成细节;羊肉洗净切细;枸杞叶洗净,用纱布装好扎紧;粳米洗净,再将上料同放锅内,加水适量煮粥,待肉熟米烂成粥即可,加入适量调味品。本品有补肾填精作用。适用于肾精衰败,腰脊疼痛,头晕耳鸣,性机能减退、慢性肾功能衰竭等。

三、羊脖子纯黄芪

配方:羊脖子一个,黄芪饮片60g。将羊脖子放入适量冷水中煮沸,去除油味,先煮半小时,将黄芪饮片用纱布包好,放入锅内同煮,至肉熟。亦可加姜葱香料。本品有补气补血,扶赢愈疮之功效,用于大病之后气虚。

医宗金鉴四诊必法要诀

肝病善怒,面色当青,左有动气,转筋肋疼。

诸风掉眩,疝病耳聋,目视瞤瞤,如将补惊。

心赤善喜,舌红口干,脐上动气,心胸痛烦。

健忘惊悸,征忡不安,实狂昏冒,虚悲凄然。

脾黄善忧,当脐动气,善思食少,倦怠乏力。

腹满肠鸣,痛而不利,实则为重,胀满便闭。

肥白善悲,脐右动气,洒淅寒热,咳唾喷嚏。 喘乎气促,肤痛胸痹,虚则肿喘,溲便不利。 腰背少腹,骨痛欠气,心悬如饥,足寒厥逆。

医道篇

人命至贵,重于千金;为医之道,任重道远;勤学古训, 博采众方;精勤不倦,博及医源。医贵乎精,学贵乎博, 识贵乎卓,心贵乎虚,业贵乎专,言贵乎显,发贵乎活, 方贵乎纯,治贵乎巧,效贵乎捷。

祖国医学,寓文哲史。中医中药,博大精深,著作宏伟, 学无止境,诸家医籍,博览取精。求师访贤,汲取经验。 学思兼顾,恒专首要。戒浮戒躁,方可深造。

中医四大忌,述予君明析,注意此四点,可登岐黄梯。 文为医载体,重文不重医,华而又不实,本未勿倒置。 医药本一体,用药如兵艺,只有悟药性,方谈善用医。 中西各有长,不可废此彼,中西齐参断,方不失病机。 中医多警局,也要多分析,断章取一言,不算真名医。

回族医药卫生谣俗

回族老人寿数长,早起礼拜喝茶汤。

不吸烟,不喝酒,活到一百不用愁。

春捂、秋冻,老来没病。

白露身不露,寒露脚不露。

一天不洗五遍水,不能算作真回回。

回回家中三件宝,汤瓶、盖碗、白帽帽。

回回本是口中口,一把汤瓶不离手。

长洗大小净,疾病难发生。

若要不病肠中常尽,若要不死肠中无屎。

关于中医文化内容篇三
《关于中医文化》

关于中医文化

关键字:中医 文化 传承 现代化

中医,全称中国医学,顾名思义中医是中华大陆的璀璨文化之一,是中华文明的代表之一,作为一名中华子孙,我觉得自己有必要知道中医的发展史,有必要了解中医的现状,有必要为中医知识的普及献上自己的一份薄力。

中医是世界上第三个古老的医学,起始于原始时期,一直延续到现在。

中国最早的医学著作是《黄帝内经》,约为战国时期成书。《内经》全书可分为《灵枢》和《素问》两部分,具体作者无法明确指出,多数人认为是由托轩辕黄帝所著,实际上《内经》是集多位医家医学经验、集当时百家精华所成。在学校医学史选修课上老师说过,《内经》作为中医史上的第一部医学著作,它有“四个一”的历史意义,即:第一部中医医学理论著作;第一部集结了病因病机、脏腑经络、诊法治则、阴阳五行、预防养生内容为一体的医书;第一部医学百科全书;第一部涉及运气学学说内容的医书,对运气学说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内经》作为祖国传统医学的理论思想基础及精髓,标志着中医由经验医学发展为理论医学,总结了战国之前的医学经验知识,在中华民族近二千年繁衍生息的漫漫历史长河中,它的医学主导作用及贡献功不可没。

中医知识不仅仅包括医学知识,还包括了药学知识。在《内经》总结了医学经验后,药学理论也开始发展起来,东汉的《神农本草经》即是最早的中医药学名著。《本草经》全书可分三卷,载药365种(植物药252种,动物药67种,矿物药46种),分上、中、下三品,文字简练古朴,成为中药理论精髓。书中对每一味药的产地、性质、采集时间、入药部位和主治病症都有详细记载。最可贵的是我们的先祖们经过常年的实践,已寻找出许多有效地药物方剂,如书中所记麻黄可以治疗哮喘,大黄可以泻火,常山可以治疗

第 1 页 共 5 页

疟疾等等。书中还介绍了如何按照君臣佐使的方法进行配方,这对于现在的中医药配方影响极大。

历史的脚步不停向前,中医的笔尖不停地在日记本上记录着,一页一页,写下了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皇甫仪的《针灸甲乙经》,记录了葛洪的《肘后救急方》、巢元方的《诸侯病候源》,回忆了孙思邈的《千金方》、钱乙的《小儿药证直诀》······一笔一笔,每一次的落笔都是那样的沉甸甸,每一次的合书都是那样的意义深长。

我的外祖父也是一名中医,看着外祖父桌上各种各样的中医医书,一种历史的成就感不由袭上我的心头。记得他曾经说过:“中医是一门深奥博大的艺术,不管学多久,都学不完学不尽。”在外祖父几十年的中医实践中,他已经积累厚厚一摞的治疗药方和经验笔迹。在这些药方中,有简单的妇儿疾病诊断,也有各种繁琐的疑难杂症方单。外祖父在老家这边算得上是有名的老中医了,每天都会有那么四五批人慕名找来。外祖父说自己擅长于治疗肿瘤癌症方面的疾病,喜欢在没事的时候难着以前的病例和我说事,也不管我是不是听得懂,只是说要让我知道中医其实是可以和西医相比的,甚至有的时候要比西医出色。

很多时候,我很赞同外祖父的观点,举个简单的例子吧!在治疗不孕不育方面,西医检查出结果后,往往是让病人检查是否是女性输软管阻塞。假如是女性输软管堵塞,就让女方进行疏通手术。可是手术结果往往让人失望,因为即使输软管开通了,仍然不孕。为什么会这样呢?加入你来问我外祖父,他会回答:他会回答不孕有时候不是一方面的事情,或许你还患有妇科炎症,这也是导致不孕的原因。假如直接让我外祖父治疗,外祖父不仅会依据病人检查单上的主要原因进行施药,还会考虑到可能存在的疾病隐患和后继可能发生的问题,综合所有加以整方。一般来说,外祖父治疗的不孕患者只要好好调理两三个月,就会怀上孩子。

事实上,中医虽不及西医方便快捷,可是在临床诊断方面,它具有西医中难以具备的稳步治疗、复发少的特点。在很多疾病治疗中,中医讲究整体治疗,极少出现因治疗而导致其他身体机能的减弱。例如在癌症治疗中,西医运用放射化疗、手术开刀等方法往往导致病人后期身体虚弱、头发脱落、白细胞异常的反效应。而中医中由于其在治疗中会根据患者身体的改变而不断更改药方,并且采取疗补结合的方法,病人在治疗过程中出现的反效应很少

或许是由于中医的博大精深,或许是由于中医的繁琐艰涩,或许是由于中医的薄力微薪,现在的中医在中国似乎渐渐淡出了人们治疗疾病的选择范围,更多的趋向于养生和保健方面。 在网上我搜寻到了一些关于中医的调查研究结果。据《中国中医发展现状调查:每万1一文中所述,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调查显示,在73.9万个被调查医疗人仅拥有三名中医》○

机构中,能够提供中医医疗服务的机构有44.07万个,占被调查机构的59.6%。也就是近6成医疗机构有中医服务。这个调查从09年开始实施,历史2年完成,摸清了我国中医家底。这次调查还显示,各类医疗机构每年有近7亿人次患者享受中医服务,占到了全国每年患者总量的五分之一。另外,由村卫生室提供的与中医药相关的诊疗服务超过2亿人次。关于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病症的中西医结合防治一体化服务开展率也分别达到了90.1%、86.2%以及74.3%。

看着报告显示,想着曾经只用中医治病的中国,我心里不免有些悲凉。现在更多的人愿意选择西医治疗,对于一些疑难杂症也是采取中西医结合居多,纯粹采取中医治疗的人却越来越少。或许中医在很多方面不如西医直接有效,可是作为一名炎黄子孙,我觉得我们可以不采用中医治病,可是对于中医知识我们应该有基本的了解。

第 3 页 共 5 页

近年来人们对于中国文化传承的关注越来越多,关于中医淡化的问题,得到了广大群众的2一文中认为中医现关注与建议,多数人认为中医应该走上现代化的道路。在《中医现代化》○

代化必须具备以下几个要素:

1、中医现代化的关键是中医药人员思想的现代化;

2、中医现代化必须尊重传统;

3、社会化是中医现代化的重要内涵。

文中还指出,中医理论与实践全盘西化,不是真正的中医现代化,我们应该在将其现代化的同时,更加注重其历史意义和传统文化传承。

我认为中医要走现代化,首先应该加强其理论与实际的结合。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经济的提升,人们生活的脚步越来越快,做事的手段越来越趋向便捷化,中医想要跟上现代人的生活步调,首先应该改进其“慢”的特点。煎煮,是中医用药惯用方法,但是煎煮中医不仅花时间,还需要大量精力去考虑煎药火候、下药次序、熬煮时间等等。除了用药“慢”,服用中药的众多禁忌也是中药治疗的一大“慢”。这些都不符合现代人生活所讲求的快捷方便,所以更多年轻人在紧张的时间中习惯了选择西医治疗。其次,我认为中医药发展还必须在国内加强其普及力度,让国人知道中医、了解中医,让中医不仅仅是作为一门医学生存,而是让其成为一门艺术而繁华于世界。再次,中医在很多人眼中晦涩难懂,将中医简明化,是当代中医学者们应当重视的课题。中医简明化不是要将中医的精髓简明化,而是指将中医语言现代化,用通俗易懂的现代用语代替古言,用简洁明了的语句代替文雅隐晦的长句。

假期中,我还跟随外祖父学习了关于中医的基本知识,利用所学知识像来访病人介绍了中医中的一些知识,、并且想朋友亲戚们介绍了中医的好处以及中意的基本知识。希望自己可以通过这些活动,为中医的推普献出自己的一份薄力。结合学校医学史课上老师的介绍和最近自己看书所得,加之外祖父的影响,越发的感到中医的博大精深,不得不由衷地感叹先祖们聪明

智慧。我希望自己以后可以更多的接触中医知识,了解中医文化,可以尽自己所能帮助中医文化的传承。

参考资料:

1《中国新闻网》2011年09月15日刊登,来源于《北京日报》,记者方芳。 ○

2《现代健康网》2006年02月08日刊登。 ○

3文中关于《内经》和《本草经》的内容借鉴《医学史》课本。 ○

第 5 页 共 5 页

关于中医文化内容篇四
《中医药文化基础 复习》

考试范围及重点:绪论(掌握三个问题)、第一章(都是重点)、第二章(都是重点)、第三章(第二节重点)、第四章(第三节重点)、第五章(没提过重点)、第六章(没提过重点)、第八章(第二三节重点)、第十二章(没提过重点)。

特别说明:1、“没提过重点”的意思是老师没划过重点,不知道是哪一节重要还是全部重要还是全部不太重要。2、答案容易找到的我就写了个问题,不容易找到的或者老师总结的我就直接打出来了 绪论:1、文化的含义2、你所理解的中医药文化(即中医药文化的界定)3、十三经包括哪些? 第一章:本章知识点比较零碎,我建议你最好仔细看一遍。

1、周易系统的三部分组成及各自的别称

2.经、传、学的关系

3~6是关于《周易》的

3、解释《周易》含义的三义

4、《周易》的成书年代是西周

5.(要仔细读懂》《周易》的基本结构包括基本单位和基本符号,分别是什么?掌握经卦和别卦的相关内容

6.《周易》的性质有哲学书、历史书、筮占书

7~9是关于《易传》的

7、《易传》的内容:记住七个大方面

8、《易传》的性质—穿着卜筮外衣的哲学著作

9、《易传》的贡献:阐发哲理;天地人三才观;象数派、易理派、训

诂派的形成

10~12是关于易学的

10、易学的含义

11、易学的基本范畴:记住五个大方面

12、易学的发展(粗略了解一下)

河图洛书(无字天书)的介绍

13、最早见于《尚书》

14、图示:十数图(五十五数图)—河图;九数图(四十五数图、宫图)—洛书

15、河图洛书的符号图示以及各规律需要掌握

16、河图洛书的自然观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河图洛书与天文—河图图示和数字组合规律是根据五星出没的天象绘制而成的,洛书图示和数字组合规律是根据九星数目、方位以及九宫图绘制而成二是河图洛书与数理(记住图示特点)

17、河图洛书的哲学思想:其中结合图示所说的一些规律特点要记住;另外把这一段看看把你觉得重要点的句子看一下,以防止出简答论述题目

18、周易河洛对中医学的影响四个大方面:画一些重点句子读一读防止出简答论述题目 第二章

1~5是道文化与中医学

1.区分道家和道教:道包括道家和道教。道家与道教,一个是哲学思

想一个是宗教信仰。道家是老子创立的,以“道”为理论中心的学派,道家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影响力最大、最深刻的学派。道教是东汉时期创建的,尊老子为太上老君,奉《道德经》为道教的基本经典,尊《庄子》为《南华真经》

2.道文化的基本内容(简答论述题)

3.道文化的基本特征(删掉不背)

4.道教与中国文化(单选多选填空题):仔细读一下

5.道文化对中医学的影响(简答题)

6~9儒文化与中医学

6.儒文化的自然观(单选多选填空)

7.儒文化的社会观(简答论述)

8.儒文化的基本特征(问答论述)

9.儒文化对中医学的影响(论述):其中(八)宋明理学对中医学发展的影响删掉不背

佛文化与中医

10.佛教又称为释教,佛教经典又称为释典,佛教弟子又称为释子

11.大约在西汉末年东汉初年,佛教从西域传入中国

12.第一位出家和尚朱士行,还是第一位西行求法的和尚

13.佛教传入中国后,受中国本土文化的影响,逐渐形成了中国化的佛教和佛教文化。中文的第一部佛经《四十二章经》,由迦什摩腾和竺法兰翻译,东汉末年出现两位著名的译经者及其他们的两大系统(书上有),这一派重要经典是《般若经》,中国佛教主要是大乘经

14.六家七宗、竺道生的思想、禅宗(了解)

15.僧肇著作及影响

16.文学方面三部经典翻译

17.佛文化的重要典籍:《大藏经》相关知识,几部佛教典籍(了解),重点介绍的典籍《六组论坛》—禅宗六祖慧能,该书是第一部中国佛教徒编著的佛教,是中国僧人著述中唯一获得“经”尊号著作。

18.佛文化的基本特征(选择填空)

19.佛文化对中医学的影响(论述) 第三章

1、中医传统思维方式知道有哪三种就可以了

2、中医传统思维方式对中医学的影响(论述) 第四章

1、第一二节背大标题即可(选择填空)

2、传统医德(论述) 第五章

第一节选择填空题形式

1.官学发展的总结:夏朝已经有学校,夏商的学校尚不能称之为正式的学校,西周出现了“国学”和“乡学”两类学校,夏商周三代只存在官学不存在私学,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私学,秦代焚书坑儒阻碍了学校教育的发展,汉武帝时官学制度初步形成(汉代太学创始于武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所严格意义上的古代大学,太学的教师称为博士,讲授内容以儒医经典为主,太学的学生称为博士弟子),魏晋时期学

校教育趋于衰弱,隋代又产生许多创举(设立国子监,还研究书、算两学,首次创立了选士之法,设立了进士科),唐代是中国古代官学制度的成熟时期,宋代整体官学制度基本沿袭唐代,明清时期科举制度(定期实行乡试会试殿试,考试内容取《四书》《五经》命题,标准答案只能采用朱熹的观点,称为八股文),清末科举制废除

2.私学的发展总结:春秋末年私学最盛,儒墨两大学派产生之后,称为社会影响力最大,占主导地位的私学组织,汉代私学开始兴盛(私学弟子有两类人—及门受教和著录弟子,讲课方法为次相传授,唐代以后大量发展初级私塾,出现制度私家学院,宋代称为讲学之地,到明清时期已形成完整的一套制度,清代私塾逐渐成为统治阶级推行教化的重要场所

3.书院的发展总结:书院之名始于唐代,唐末五代,书院开始具有讲学收徒的功能,书院教育制度的真正形成是在宋代(《宋元学案》称胡瑗为宋初开书院讲学之风的人,四大书院有石鼓、白鹿洞、应天、岳麓)

书院介绍:书院实行山长制度,作为一种古代成功的教育模式,具有一种“书院精神”,即讲会会讲制度、良好的师生关系、个别教学、和自学研修等特点

4.古代教育思想(论述题) 第六章

史德精神包括三个方面(简答论述题)

要点:中国传统史学家追求的治史理想目标是学兼天人,会古通今。

关于中医文化内容篇五
《宣传中医药文化内容标语》

加快中医发展,再铸新的辉煌

抓机遇,促发展,促进西充中医事业跨越发展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快发展,不断增强医院核心竞争力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提高医院核心竞争力

服务百姓,奉献人民,努力为健康护航

厚德载物,自强不息,加快中医事业发展

办好人民满意医院,共建健康和谐西充

以精谌技术为基础,以优质服务为载体,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 热烈祝贺西充县中医医院整体搬迁工程顺利完工

加强医患沟通,建立和谐医患关系

广博慈爱,追求卓越 厚德行医,医患共济

传承 创新 厚德 奉献

奋发图强,开拓创新,建设西充县中医医院新形象

热烈欢迎各级领导、兄弟单位来我院指导工作

健康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努力提高全县人民健康水平

坚持为人民健康服务的方向,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服务 扶持中医事业发展,提高中医服务能力(水平)

提高全民健康水平,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大力发展医疗慈善事业是医疗卫生体制改革重要内容

遵循中医发展规律,保持和发展中医特色优势,推动继承与创新 丰富和发展中医理论与实践

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是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坚强保障

杏林一脉传千古 中医中药贯古今

中医药需要社会支持,社会需要中医药服务

中医发展上水平,人民生活得实惠

发挥中医特色优势,提高全民健康素质

推广中医养生,呵护百姓安康

弘扬国粹,惠泽民众

弘扬传统中医药文化,发展中医药卫生事业

中医药惠及百姓,全社会共促和谐

传承祖国医学,造福人类健康

在发展中坚持中医特色 靠中医优势发展中医院

关于中医文化内容篇六
《中医药文化概论》

中医药文化概论复习资料

第一讲 绪论

一、中医药文化界说

1.“文”:《说问解字》讲“文”,错画也,象交文;《周易·系辞下》讲“物相杂,故曰文”。可见,文即物象的纹彩、纹理。引申为规律、关系等,有:天文、地文、人文。

2.“化”:一物变成另一物,叫化,或者说质变叫化。如动则变,变则化;男女构精,万物化生。

3.“文化”:文治教化。“文” ,形象人,通过活动把规律、关系使人掌握,并发生变化。《周易》“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

4.文化的现代定义:人类参与认识、实践创建的一切成果及过程。

从客体看包括天文文化、地文文化和人文文化。

从主体看有中国文化、外国文化,儒家文化、道家文化,汉文化、其他民族文化。 从内容看包括观念文化、器物文化和制度文化。

从影响范围看有显文化、潜文化。

从影响时间看有先秦文化、魏晋文化、宋文化。

人们也从文化客体具体形态出发研究文化,如茶文化、药文化等。由此,有了我们本课程:中医药文化。

中医药文化界说

中医药文化:中华民族长期以来围绕医药进行认识、实践由此创建的一切成果及其经历的过程。

中医药是一种产业、一门技术,也是一种学术。由此有:

中医药产业文化:经济、政治、法律、道德等。

中医药技术文化:临床技术、药物种植加工使用技术、技术哲学、技术创新、技术传播教育等。

中医药学术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文学和教育传播等。

二、中医药文化特征

中医:中等水平的医生;用中医药理论治病的医生;以中和、平衡为养生、治疗原则的医生。 中医药内涵:辨证论治、治辅养主、内服中药、内部调理、中和原则、复方配伍、君臣佐使。 中医药文化特征:

1、中医药文化是一种肯定保守文化。过度早熟-----肯定捍卫-----继承胜于创新。

2、中医药文化是一种实用理性文化。农业文明----经验实用至上----临床技术理性高于科学理性。

3、中医药文化是一种有机自然主义文化。人与自然同构---天与人响应---顺应自然---

延长生命。

4、中医药文化是一种人本文化。医学以人为对象,不是以病为对象---以人为中心探

讨生命本质和过程---发现有限生命潜能。

5、中医药文化是一种关于道的文化。行而上者谓之道(心肝脾肺肾阴阳寒热虚实理表

是状态,不是实体)---认识道需要直觉、体悟---类比描述事物本质---治疗强调辨证和随机应变。

三、中医药文化诞生背景

1.中医药文化诞生存在的地理环境限制

北有蒙古戈壁、西有青藏高原、东南有浩瀚太平洋,相补偿有开阔腹地,有黄河长江,形成长城阻塞文化和运河贯通文化。内向探求、保守求稳、不思扩张、创新。

中医药著作成为经书---中医药技术非其人不传---注释、诠释中医药理论之风久存---

中医药传授、经营手段不变。

2.中医药文化诞生存在的社会因素

与希腊、巴比伦不同,中国长期定居型农业推行自给自足农业自然经济,人与人关系成

为文化关注热点,中医药学有浓重人文色彩。

人们束缚在土地上,形成以地域宗法血亲为基础的社会组织结构和家国同构、君父一体

的专制政治结构,压抑个性、提倡中庸,追求和谐。

中国人追求现世荣耀幸福,对宗教持实用主义态度,他们非信而好神,而信而好古,尊

敬古人,崇拜先人,他们学医疗病的目的是为疗君亲之疾,救贫贱之厄,和保养全身。

3.中医药文化诞生存在的人文因素

中国文化非科学型文化,是有整体思维人文特色混合型文化,它将宇宙论、认识论和道

德论为一体,并以类比思维说明自然规律,使该文化朴实,易懂。

中医药学作为中国文化的内容,不象医学在西方是专有人的知识,而是人人都知其然,有着浓厚的文化氛围和生成土壤。

士阶层是历代中国社会的一部分,他们备双重人格:进而为政,形成政治文化;退而修

身,形成养生文化。不为良相,愿为良医。

第二讲 儒家中医药文化

一、儒家阴阳、五行、中和、太极、运气学说提供了中医药理论建构的材料和原则

1.儒家经典文献中的中医药学素材

四书:大学、中庸、孟子、论语

五经:周易、尚书、诗经、周礼、春秋

这些经典中都记载有中医药多方面的材料。如

《周易》中大量谈及阴阳学说、天地人相应观念、宇宙生成观念、太极图

《尚书》中对五行学说进行了清楚规范。

《诗经》中记载近1000种中草药和15种病名

《周礼》中记载有周代医政制度。

《春秋》中记载有医和的六邪致病思想和医和的医学活动。

《论语》提倡的“仁义”、“忠恕”思想促成中医伦理产生

《礼记》中对中庸思想的阐述“中,不偏不倚”,“指其两端,用其中于民”,“中也

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孟子》提到气与志的关系,“夫志,气之帅也;气,体之充也。夫志至焉,气次焉”

2.儒家学说在中医药学理论中的运用

★中庸之道是中医理论思维核心。孔子说“中庸之为德,其至矣乎!”,唐宋各儒认为从舜

尧到孔子有一道得传,就是“中”与“和”。中和既是方法也是境界。

中医理论关于人的生理、病理、治法、养生的论述以中和为关键。

阴阳平衡是健康标志;阴阳失衡是疾病开端;阴阳平衡是治病原则;养生要顺应自然,法于

阴阳,和于术说。

★儒家元气论是中医理论的精髓

周易●系辞:易有太极,是生两仪„..太极被视为宇宙基本存在。还说:精气为物,游魂

为变。汉代董仲舒首先提出元气之名和天人感应之说,以后元气说得到王充、柳宗元、张载、王夫之等儒生发挥。元气之说在中医理论中得到运用。

元气是构成和维持人体的最基本物质;天人一体而人赖养于天地;人体生理赖于元气;疾病发生在于气化不畅;辨证论治充分考虑气机变化;用药药考虑药性气味。

★宋儒太极图说深化了中医命门理论

宋明理学的开创者周敦颐著《太极图说》推明天地万物之源。朱熹认为,天人相应,人

人有太极。于是医家认为人身有一太极为人身大主,提出命门是人体之太极,开展对命门形

态、部位和功能的研究。张景岳两肾就是命门;孙一奎命门为肾间动气;赵献可肾间命门说。他们都认为命门有位无形、命门主动,命门是一身之大主。命门学说的提出为后世温补命门

真火学派的建立提供了理论基础。

★宋明理学复兴中医运气学说

在格物求理,寻求事物背后道理的理学思想指导下,宋代儒医在《素问》中寻到七篇论

及运气的大论,由此结合临床进行研读发挥,中医五运六气学说开始兴起,流传“不懂五运

六气,遍检方书何济”。

五运六气学说以阴阳五行观点研究四时气候变化规律及其对人体影响的理论,在一定程

度上反映了自然变化节律和人体生命节律的某种 一致性。如从病人生年干支和得病日干支

推出所患何病、病属何经、当现何症,当用何方等。

二、儒家仁孝伦理塑造了中医药学特有体系

1、儒家仁孝观念促成中医老年医学的发达。孝首先是对父母发自内心的孝敬和瞻养。对父

母的孝吸引医生从事对老年病的医疗。历史上出于对父母孝心从医者多多。老年医书很多如

《老老余篇》、《老老恒言》等。所以,今天人们还认为中医学对慢性病、老年病很有效。

2、儒家仁孝观念促成中医养生理论早熟。孔子认为仁者寿,因为仁者静,静而后能安,安

而后能得。成为仁者,寻找达到静方法成为医家之追求。各家各派有关养生的方法、理论著

作汗牛充栋。

3、儒家仁孝观念促成儒家医学伦理形成

仁者爱人,作为一个医生必须对病人行仁爱。医术成为儒生实现仁爱渠道。儒医在医患

关系方面最早形成伦理原则。在黄帝内经中就提出:“天覆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要不失人情。以后,在孙思邈的大医精诚中更家完善了医学伦理。

4、儒家仁孝观念存在中医情志论形成

儒家仁学中也强调礼、乐的意义。礼记中说:乐者,音之所有生也,其本在人心之感于

物也,正声感人,而顺气应之,顺气成象,而和乐兴也。在内经中已有五行配五音、五志,以音乐调节疗人疾病理论。木火土金水、角3徵5宫1商2羽6、悲喜思忧恐。

5、儒家仁孝观念使生理解剖学发展受到抑制

孝经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会伤,孝之始也。在中国历史上有大量被视为不孝的

例子。把死人尸体进行完好埋葬不但是死者的心愿,也是亲人对他的尊重。用于医学解剖的

尸体,多为犯人枪决后得到皇帝许可。

6、儒家仁孝观念使中医学的发展更多是继承多于创新

儒家认为“孝”是继承、遵守祖先的遗志和事业。这种孝导致中医研究对前人的医学学

说总是继承不敢违背。所以大量的中医著作是修编、整理、注释,经典文献研究较多。理论

创新书籍极少。

三、儒家入世思想改善了中医药学社会地位

1、儒医的上医医国观念使历史上一大批儒医成为国家的栋梁,大大提高了医学的社会地位。张仲景、陶弘景、傅山、吕留良等他们关心国家命运,力求为国家建功立业,救人民与水火。不为良相,愿为良医。

2、儒生大量流入医学提高医生队伍的文化素质,推动医学理论创新。儒学是进步文化,儒

生有着丰富的知识,儒家重生轻死,重学识轻无识的思想,使中医学摆脱了宗教神学的束缚。论语说:未知事人,焉知事鬼,未知生,焉知死。宋代儒生大量流入医学成就宋金元医学的

革命。

3、儒生对大量医学文献的整理使中医流传至今也使儒家文化在医学领域得到显露。

中医四大经典成书后,由于战乱、断简、虫咬等到西晋几乎绝传,后经王叔和、王冰、掌禹锡等儒医的整理流传至今。没有他们的文献整理,中医或许失传,当然在他们的整理中,儒家思想也不由自主地留在这些典籍中。

4、儒家教育体制使医学教育得以体制化。

儒学是显学,在历史上较早形成发达的教育体系,使儒学成为官学。唐代以后,儒学教

育体系被官家用在医学上,医学有了体制化的教育体制。

第三讲 佛家中医药文化

●佛学在中国的传播发展过程

佛学在中国的发展共经历5个阶段:

萌发阶段-----汉、晋时期。此时佛教流传不普遍,佛经在汉译的初始期;

奠基阶段-----南北朝时期。佛教在中国传播普遍,寺院3万所,高僧多多,并行成了中国

特色佛教;

形成阶段-----隋、唐、五代时期,佛学广为接受,受到皇室优待,发展如日中天;

发展阶段-----宋、元、明、清时期,佛学得到一定充实和发展;

转轨阶段-----近代以来。

一、佛学理论对中医药理论的建构作用

1 佛教四大观念对中医基础学说的影响

佛教认为:地水火风是构成世界的基本元素。地大以坚为性,能受持万物;水大以湿为性,能使物摄聚不散;火大以热为性,能使物成熟;风大以动为性,能使物成长。

人由四大和合而成, 一大不调,百一病生,四大不调,四百四病同时俱作。陶弘景、孙思

邈、王焘等人以四大代替五行解释人的生理和病理。以后明代张介宾、清代喻昌仍用四大解

释疾病现象。如《千金要方》:火去则身冷,风止则气绝,水竭则无血,土散则身裂;《外台

秘要》:骨肉肌肤是地大也;血泪膏涕津是水大也;生气温暖是火大也;屈伸俯仰是风大也。 2佛教三学对中医养阴学说的影响

佛教三学:戒、定、慧是佛学必修三种学业。戒即戒律是佛门弟子的日常规范;不杀生、不

盗窃、不邪淫、不欺骗、不喝酒。定即禅定是摈除一切欲望,专心致志正审思虑,入定修持。慧即通过内心体验和证悟而获得佛教智慧,即宇宙最高和终极真理。三学实际上就是虚、空、静。

这一观念对中医养阴学说的提出有一定启发。元医医家朱丹溪提出阳常有余阴常不足

论,提出保护阴气,要静心无念,静坐调身,减少耗散,戒除相火妄动。“存得一份阴液,便有一份生

3佛教素食观念对中医饮食养生理论影响

佛教素食制度是佛教传到中国后,在中国有汉族僧尼形成的。

佛教认为吃肉在精神层面上易累积成邪气,形成疾病。因为动物被宰杀时恐惧、愤怒之气充

塞肉身,影响肉质。

吃素食使身心避免受浊气干扰,气有黑白,即浊清,吃素可感召白气,使人有助于纯净

身体及神经,使人清新平和,长寿。

佛教素食养生丰富了中医饮食养生理论。孙思邈说“每食不用重肉,喜生百病 ”万全

说“五味稍薄,则能养人,令人神爽” 朱丹溪也提倡素食的补阴之功。 4佛教重生观念对中医解剖学的影响

佛教认为,大凡芸芸众生、飞禽走兽都是生命之体,不能杀害。佛教重生,讲的是生命

的精神内容,对人身肉体不关心,认为它是臭皮囊。这些观念对医学解剖学发展有极大影响。 佛教医学的解剖概念更多是哲学概念,唯心的想象较多,不能指导临床。这直接影响了

中医的思维趋向,人体结构学说在中医这里也大多是猜测的结果。

二、佛教伦理对医学卫生活动影响

1佛教普度众生慈悲思想成为医家医学活动宗旨

我国诸多医学著作书名用“慈”、“惠”、“普济”、“普救”等,如慈惠方、慈济方、慈幼纲目、慈幼便览、普济方、普济良方、普救回生草等,体现佛教伦理对医家的影响。

医学道德论著中,孙思邈著大医精诚,把佛教伦理写入其中“大医治病、必安神定志,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院普济含灵之苦”

医家以佛教普救众生宗旨,研读医学理论身居深山置生死于外;不虑长幼、贫贱、华异

为救人可千里奔赴。

2在医学教育中引入佛教戒律形式

佛教在管理弟子时制定一些规定,如五戒、八戒等。在医学道德教育中,我国一些医学

著作受此影响也制定医学道德戒律。明代陈实功在《外科正宗》中著有《医家五戒十要》;

清代张璐做《医家十戒》,喻昌做《医门法律》。为奖励学成的医学弟子,老师也通常赠送一

把雨伞、一盏灯笼。

3 受佛教因果报应律影响医家治病有积阴德因素

佛教认可前世、现世和来世,认为前世造业今世受果,现世造业来世受果。我国医学著

作中也流传医家修阴德观念。《千金方》中孙思邈讲“人行阳德,人自报之,人行阴德,鬼

神报之”宋代《医说》记述医生何澄治病“拒身酬”的阴德得到善报。

4 佛教重视通过禅定调身、调气、调息等精神修养来养生驱病,而不重视用药。这在一定程

度上对我国医家医学行为产生影响。我国诸多医家重视静坐、静养在治病的作用。他们创立

各种功法,引导人们调身、息、气,使身心健康。

5 佛教倡导卫生保健,促进了我国健康生活习惯的形成。佛教重视沐浴,《温室洗浴众僧经》详述了洗澡的意义,并说俗僧要用七物洗澡。佛教在《温室洗浴众僧经》还提出用杨枝洁牙

是修禅的必经程序,另外喝茶、焚香避秽也是僧人的卫生的习惯。所有这些都影响了我国国

民。

三、佛教医学对中医药学的贡献

1 佛教医理、医方和药物被中医学所吸收

《千金翼方》收录佛教医学诸多医方,如卷11的治赤眼方,卷12《养生》的菖蒲方、

蓍婆汤,卷17《中风》的硫磺煎主脚弱连屈虚冷方。卷19《杂病》中的酥蜜煎主消渴方、

羊髓煎主消渴口干濡咽方。卷21 《万病》有苦参硝石酒方、大白膏方、大黑膏方等。《外

台秘要》收录佛医药酪酥煎丸、婆罗门憎疗大风疾方。

关于中医文化内容篇七
《发展中医弘扬中华优秀文化》

    中医杂志2011年1月第52卷第1期 Journal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2011,Vol.52,No.1

・1・

·专家论坛·

发展中医 弘扬中华优秀文化

曹 洪 欣

(中国中医科学院,北京市东直门内南小街16号,100700)通讯方式:caohx@mail.cintcm.ac.cn,(010)64014411转2201

[作者简介]曹洪欣,教授,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首席研究员,博士研究生导师。全国政协委员,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医生命与疾病认知方法)传承人,中医药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世界记忆工程专家组组长。兼任中华中医药学会副会长、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副会长、中国保健协会副理事长。

[摘 要] 在分析中医文化与中华文化关系的基础上,提出中医学是弘扬中华优秀文化的重要载体,阐述了中医学的科学内涵与中医文化的核心内容;认为中华文化对中医理论形成与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中医学有着丰富而深厚的中华优秀文化底蕴,蕴含着中华民族在从传统走向现代过程中追求健康的智慧,中华民族对中医学知识与文化的广泛认同是中医学不断发展的基础和动力。提出加强中医学知识的推广普及、繁荣发展中医文化与推进中医药国际发展是弘扬中华优秀文化的战略选择。

[关键词] 中医学;中医文化;中医理论;中华优秀文化

  文化的概念内涵十分丰富。广义的文化指人类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意识形态内容,也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部分。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由人所创造,为人所特有,由人来传承发展,有了人类社会必然形成相应文化。

中医学是我国各族人民在几千年生产生活实践和与疾病做斗争中逐步形成并不断丰富发展的医学科学。中医学起源和发展于中国,蕴含着丰富的中华优秀文化,是中华优秀文化传承与弘扬的重要载体,是人文与生命科学有机结合形成的系统整体的医学知识体系。

1 中医文化与中华文化

在几千年的发展进程中,中医学蕴含了丰富而深厚的中华文化精华,形成了中医文化特色,体现在哲学、人文与生命科学的有机结合。中医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医学理论与实践的精神财富和思想基础,也是发展中医学的灵魂和动力。

如何深刻认识中医文化,提高中医文化的认同感,理清繁荣发展中医文化的思路,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任务。近年来,学术界围绕着中医文化的核心政协委员,在全国政协第十一届三次会议上,我们提交了《发展中医,繁荣中华文化》的提案,建议通过中医服务民众健康,传承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2 中医学的科学内涵

中医学是研究人体生命健康与疾病防治的医学科学,其科学内涵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¹有效地吸取哲学、人文、天文、地理等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成就,形成系统完整的生命科学知识体系。几千年来,不断丰富发展的理论有效地指导着人们的养生保健与医疗实践,形成理、法、方、药有机统一的中医理论体系。º强调天人相应、阴阳平衡、脏腑协调、形神统一、“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注重人体内部整体恒动以及与自然、社会和环境的和谐生存状态,是人类健康追求的方向。»运用望、闻、问、切四种诊法,收集人体的外在信息,通过综合、分析、判断人体的整体状态(证候),确定相应的治疗原则和方法。这种辨证论治的理论与实践既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个体化诊疗模式,又能够有效实现早期干预的医学“战略前移”的目标。¼中医药、针灸、推拿等丰富的诊疗手段和方法,注重人体功能的整体调节,激发人体的

・2・

曹洪欣  发展中医 弘扬中华优秀文化2011年第1期

小,另一方面能有效解决健康需求不断增加、诊疗技术飞速发展与医疗保健费用不断增高等矛盾。3 中医文化的核心内容

中医学蕴含着丰富的中华文化和人文精神,是中华优秀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体现。3.1 中医学的哲学思维

以天人合一、形神统一为核心,强调人体内部、人与自然是一个有机整体的生、长、壮、老、已的动态生命观,认为人体的生命活动是一个不断变化的动态过程。以阴阳平衡为理论基础的人体动态平衡观,认为“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疾病的发生是阴阳“不和”所致,强调“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从而达到“阴平阳秘”的平衡状态。3.2 中医学的诊疗理念

强调“治未病”的早期干预养生保健思想;运用司外揣内、以象测内的逻辑思维与悟性思维相结合的辩证逻辑为主的诊断思维模式;平衡阴阳、协调脏腑、扶正祛邪的治疗观念。

3.3 中医学的道德伦理观

医乃仁术的价值取向,大医精诚的医德医术是中医不懈追求的理想信念。治病救人是医生的道德底线,医德修养是衡量医生素质的基本要求,大医精诚是医生医德医术的至高追求。

4 中华文化对中医理论形成与发展的促进作用

中医学植根于中国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医萌生、成长的土壤。中医文化是中华优秀文化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中医文化来源于“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以阴阳五行作为生命和自然界的基本属性,以取类比象的方法来认识生命运动的基本规律,是一种生命文化,是有关生命与疾病的认知文化。

中华传统文化既是中医理论形成的基础,又是发展中医理论的动力。《周易》、《河图洛书》等形成的哲学观、宇宙观、整体观、变易观,是中医学独特的理论体系形成的基础。《黄帝内经》把中华文化应用于认识健康领域,标志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中医学的许多理念和《周易》相通,并逐步地融入儒、释、道的文化精神,吸收了自然科学成果,逐渐形成独特的理论体系。中医学关于养生的方法、技术和丸散膏丹的制备与道家文化密切相关,如道家“道法自然”、“恬淡虚无”与重视“精、气、神”的练气、保精、存神的养生方法以及倡导内丹(静功)、导引(动功)等大大促进了中医养生理论念,深受儒家文化的影响,如“主中庸、倡中和”,“仁者寿”的主张,促进形成中医道德养生的理念。佛教传入中国以后,中医养生吸收了许多佛学理念,如“修禅”、“安神”、“养心”修炼等,使中医更加重视养心宁神的养生与治疗方法。

《伤寒杂病论》确立了中医辨证论治的理论体系,其诊治疾病体现了丰富的整体思维、辩(辨)证思维与中和思维。如“千般难,不越三条”的病因观、“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的整体治疗观、“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的辨证治疗观等。可以说,历代中医名著的问世与中医重要理论的形成,既汲取了中华文化的先进理念,又促进了中医理论与实践的丰富和发展。

中医学具有广泛和深厚的民众基础和社会基础,之所以历经几千年的历史而不断发展,并日益为世界所重视,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一方面是由中医理论与实践的先进性所决定,集中表现在一直有效地指导者人们的养生保健、防病治病;另一方面,中医学有着丰富深厚的中华优秀文化底蕴,蕴含着中华民族在从传统走向现代过程中追求健康的智慧,得到中华民族的广泛认同。

5 发展中医,传播中华文化

正确认识中医,应当高度重视中医学在服务人类键康中传播中华优秀文化的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同时,要避免两种倾向,一是忽视中医文化的深刻内涵及其作用,二是过分夸大中医文化而忽视中医学的医学科学本质。因此,首先我们必须自立自强,坚持中医学主体发展,使中医药在维护人类健康、繁荣中华文化中发挥更大作用;第二要立足提高能力,坚持自主创新,有效利用现代科学技术,不断提高中医药防病治病能力,拓宽服务领域;第三要深刻认识中医学理论的文化底蕴以及在维护健康和弘扬中华文化中的作用,不断丰富完善中医理论体系,积极创造中医发展的和谐宽松环境,使中华民族创造的这一宝贵财富得到发扬光大。

5.1 加强中医学知识的推广普及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养生保健意识的增强,中医不仅能治疗“已病”,更要发挥“治未病”优势,有效实现服务关口前移。采取群众看得懂、听得懂、喜闻乐见的形式,在社会广泛营造运用中医药的良好氛围,提高民众对中医药的认知度,使中医药进社区、进农村、进学校、进家庭,让群众了解中医药、

2011年第1期中医杂志

・3・

的途径、针灸推拿的作用、中药膏方的服用方法、中医养生方法与技术等,促进中医药在医疗保健服务中发挥更大作用。

5.2 繁荣发展中医文化

将中医文化建设纳入国家文化发展规划。加强中医药文物、古迹保护,大力推进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加大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的保护力度,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医药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创造良好传承条件。加强中医文化基地(中心)建设,大力推进中医知识与文化的普及传播,加强中医药文化资源开发利用,打造中医药文化品牌。积极营造全社会尊重、保护中医学知识与文化,关心、支持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良好氛围。5.3 推进中医药国际发展

充分利用现代信息网络技术,借助报纸、期刊及各类媒体以及学术会议等途径与手段,加强中医药科普知识的广泛宣传;完成一批用于中医药国际医

疗、教育和科普宣传的教材、中医经典医籍的翻译和编撰;建立激励机制,加大对中医药学术期刊国际发展的支持力度,促进中医药期刊走向世界;加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世界记忆工程中医药项目的保护,积极拓宽中医文化走向世界的途径和渠道,全面展示中医药的安全性、有效性、科学性、实用性及其与西医药的互补性,使中医学与中医文化获得更广泛的民众认知和认同,造福于民众健康。

中医学是传统的,又是现代的;中医学是中国的,又是世界的。中医学理论思想体现了中华优秀文化的核心内涵,中医学理论体系和丰富的诊疗手段在当今社会人类养生保健、防病治病方面体现出巨大的优势。充分认识中医学理论与实践的先进性,发扬中医学的特色和优势,必将为人类健康与繁荣中华优秀文化做出更大贡献!

(收稿日期:2010-12-01)

[编辑:李春梅]

《中医杂志》第四届编辑委员会名单

主任委员 胡熙明名誉主编 费开扬主  编 曹洪欣

副主任委员 王永炎 王文中 吕玉波 张大宁 李俊德 李大鹏 费开扬 陈啸宏 杨明会 房书亭 郑守曾

施 杞 徐镜人 谢阳谷

委员(以姓名笔画为序)

于生龙 于淑芳 马有度 王永炎 王文中 王炳岐 王东生 王

琦 王乃平 王之虹 王

玲 王国庆

王忠和 王喜军 王书臣 王承德 王鱼门 王振邦 邓大学 包文辉 龙致贤 龙济瀛 刘保延 刘红星向方远 吕玉波 吕志平 孙万珍 孙耀志 孙树椿 阮诗玮 闫希军 吴以岭 吴坤平 张大宁 张之君张世臣 张孝娟 张承烈 张炳厚 李连达 李大鹏 李俊德 李沈明 李天太 李怀荣 李乾构 肖小河肖燕军 陈可冀 陈克正 陈贵廷 陈

桦 陈抗生 陈金甫 陈保华 陈啸宏 苏荣彪 杨殿兴 杨世兴

杨卓欣 杨明会 邹节明 林日初 林天东 林立军 拉蒙(西班牙)  房书亭 周岱翰 周宜强 周周超凡 周绍明 周铭心 郑守曾 姚乃礼 施

杞 胡熙明 费开扬 胡晓军 晁恩祥 赵

松 赵步长

赵树森 徐志伟 徐镜人 索天仁 梁菊生 袁长津 高思华 高文柱 曹洪欣 曹正逵 梅国强 傅世垣彭

炜 程兆盛 谢阳谷 詹文涛 翟胜利 戴锡孟

顾问(以姓名笔画为序)

刁跃池 万有生 王绪鳌 王荣和 王绵之

王雪苔王其飞 王玉川 王一章 韦贵康 邓铁涛 田景福

冯天有 任继学刘志明 许锦柏 李任先 李炳文 李惠治 李顺成 李振华 何 任 张学文 张奇文张 琪 吴炳新 吴咸中 沈自尹 陈佑邦 陈彤云 金树滋 庞春生 周仲瑛 赵藕善 胡志祥 姜正谦贺志光 高 德 殷顺海 唐由之 黄春源 蔡剑前 费淳璐 程莘农 路志正 魏福凯

关于中医文化内容篇八
《中医文化基础》

中医文化基础

1、阐释中医的特点及意义

答:特点:(1)整体观念:①人体是有机的整体:中医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脏器、组织、器官在生理上相互联系,保持协调平衡。正常的生理活动一方面要靠脏腑组织发挥自己的功能。

另一方面又要靠它们之间相辅相成的协同作用和相反相成的制约作用,才能维持生理平衡。人体各个部分是以五脏为中心,通过经络系统有机地联系起来,构成一个表里相联,上下沟通,协调共济、井然有序的统一整体。因此,中医认为,人体局部的病理变化往往与全身脏腑、气血、阴阳的盛衰有关。诊断时,可以通过外在的变化,判断内脏的病变。治疗时,对于局部的病变,也从整体出发,确定治疗方法。

②人与自然界的统一性:人类生活在自然界中,自然界存在着人类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同时,自然界的变化(如季节气候、昼夜晨昏、地区方域等)又可以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人体,而机体则相应地产生反应。属于生理范围内的,即是生理的适应性;超越了这个范围,即是病理性反应。因此,人要主动地适应环境。在治疗上,因时、因地、因人制宜,也就成为重要原则。

(2)辨证论治:辨证论治是中医认识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是中医学对疾病的一种特殊的研究和处理方法,也是中医学的基本特点之一。

证,是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的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它包括了病位、病因、病性以及正邪关系,反映出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变化的本质,因而它比症状更全面、更深刻、更正确地揭示了疾病的本质。

辨证,就是将四诊(望、闻、问、切)所收集的资料、症状、体征,通过分析、综合,判断为某种证。

论治,就是确定相应的治疗方法。中医治病首先着眼于证,而不是病的异同,因此,同一疾病的不同证候,治疗方法就不同;而不同疾病,只要证候相同,便可以用同一方法治疗,这就是“同病异治、异病同治”。这种针对疾病发展过程中不同质的矛盾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的法则,就是辨证论治的精神实质。

意义:①承载着中国古代人民同疾病作斗争的经验和理论知识。是我国一项民族文化遗产。 ②是在古代朴素的唯物论和自发的辨证法思想指导下,通过长期医疗实践逐步形成并发展为独特的医学理论体系。

③在研究方法上,具有朴素的系统论、控制论和信息论内容;孕育着很多现代医学和生物学的新理论、新学说的胚胎和萌芽,正是这些宝贵精髓,赋予了它强大的生命活力。

2、中药“四气五味”的概念、特点、举例。 概念:四气五味,中药的性质和滋味,中药药性理论的基本内容之一,药物都具有一定的性和味,性与味是药物性能的一个方面。

四气指药物有寒、热、温、凉四种不同的药性,又称四性。

五味指药物有酸、苦、甘、辛、咸五种不同的药味,药物的五味是通过长期的用药实践所获得的疗效而确定的。特点:①寒凉和温热是两种对立的药性,而寒与凉、热与温之间只是程度的不同,另外还有平性,即药性平和。一般寒凉药多具清热、解毒、泻火、凉血、滋阴等作用,主治各种热症,温热药多具温中、散寒、助阳、补火等作用,主治各种寒症。

①辛味。能散能行,有发散解表、行气行血的作用。一般解表药、行气药、活血药多具辛味,故辛味药多用治外感表证及气滞血瘀等病证。②甘味。能补能和能缓,有滋补和中、调和药性及缓急止痛的作用。一般滋养补虚、调和药性及制止疼痛的药物多具甘味,故甘味

药多用治正气虚弱、身体诸痛及调和药性、中毒解救等。③酸味。能收能涩,有收敛固涩的作用。一般固表止汗、敛肺止咳、涩肠止泻、固精缩尿、固崩止带的药物多具酸味,故酸药多用治体虚多汗、肺虚久咳、久泻久痢、遗精滑精、遗尿尿频、月经过多、白带不止等病证。④苦味。能泄能燥能坚,有清泄火热、泄降逆气、通泄大便、燥湿坚阴(泻火存阴)等作用,一般清热泻火、降气平喘、止呕止呃、通利大便、清热燥湿、祛寒燥湿、泻火坚阴的药物多具苦味,故苦味药多用治热证、火证、气逆喘咳、呕吐呃逆、大便秘结、湿热蕴结、寒湿滞留等病证。⑤咸味。能下能软,有泻下通便、软坚散结的作用。一般泻下或润下通便及软化坚硬、消散结块的药物多具咸味,故咸味药多用治大便燥结、瘰疬瘿瘤、症瘕痞块等病证。咸味药多入肾经,有较强的补肾作用,用治肾虚证。还有些咸味药走血分,有清热凉血作用,主治热入营血的病证。

举例:①能治疗热症的药物,大多属于 寒性或凉性;能治疗寒症的药物,大多属于热性或温性。因此,药性的寒、热、温、凉 ,是与病情的寒热相对而言的。

②一般发汗与行气的药物,大多有辛 味。多用于外感表邪或气血阻滞的病症。如麻黄发汗,木香行气,红花活血等。

如人参补气、熟地补血、甘草调和药性、缓急止痛等 。

酸:具有能收能涩的作用。一般酸味的药物大多数能收敛、固涩。多用于虚汗外泄,久 泻不止,遗精带下等症。如五味子收敛止汗,五倍子涩肠止泻,金樱子涩精止遗等。

一般具有清热、泻火、泻下、燥湿及降逆 作用的药物,大多数为苦味。多用于热性病,大便不通,湿盛中满,咳嗽呕逆等症。如 黄连清热泻火,大黄泻下通便,杏仁降气止咳,苍术燥湿建脾,及知母、黄柏降火坚阴 (泻火存阴)等。 咸:具有能下能软坚的作用。一般咸味的药物,能软化坚硬,消散结块或泻下通便。多 用于瘰疬、痞块、便秘等症。如芒硝泻下通大便燥结,牡蛎软坚消瘰疬痰核等。 淡:就是淡而无味,具有能渗能利的作用。一般能渗利水湿,通利小便的药物,大多为 淡味。多用于湿邪阻滞,小便不利等症。如茯苓、通草等渗湿利水。

3、中国传统思维方式对中医学的影响。

哲学思想对中医学的渗透

中医学理论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这一时期正是我国古代经济繁荣、文化发达、思想活跃、百家争鸣的昌盛时期。当时盛行的阴阳五行学说、精气学说,成为科学文化界的主导思想,中医学毫无例外地接受了古代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思想,使当时的医学达到了新水平。

阴阳学说认为世界是物质的,任何事物都存在着阴和阳两个方面,阴阳的对立互根、消长转化规律是推动事物发生、发展、变化的根本。中医学借以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用以诊断和治疗疾病。如《素问-生气通天论》说“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说明阴阳平衡对维持机体生命的重要性。

五行学说认为世界是由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构成,它们之间相互资生、相互制约,体现了事物间的整体联系和协调关系。中医学借以说明五脏的属性及自控调节的整体观念,补充了阴阳学说在解释病理方面的不足。《素问-五运行大论》中“气有余,则制其所胜而侮所不胜其不及,则己所不胜。侮而乘之,己所胜,轻而侮之”的论点,揭示了脏腑病变传变规律,对预测疾病、指导治疗有重要意义。精气学说认为气是构成一切有形物质的基本元素,是产生万物的本源,中医借以说明人体生命现象、疾病原因等,使之成为中医学特有的气学理论。如《素问-六微旨大论》所说“气之升降,天地之更用也”,“升降息则气之孤危,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出入,无器不有”。

儒学思想融入中医学

成为中医学核心内容的阴阳五行学说自形成之日起就和儒学密切相关,作为儒家方法论的象数学说中所包含的阴阳学说、运动观点、推类比附等内容对中医学认识论和方法论都有重大影响。如董仲舒的《春秋繁露-人副天数》中“天人合一”思想,在中医理论中有充分的体现并有所发展,中医把经络、脉象、五官等均与天地相比附,成为中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五行学说的生克理论是由儒家所创后又与阴阳学说结合运用,进而被中医学家用以解释脏腑、经络的生理、病理现象,成为中医学理论的核心部分。

儒家的中庸思想对中医学有较深影响,《阴证略例-序》说“《中庸》曰: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而况医乎!”《内经》很重视中庸之“和”这一思想,强调维持正常生命活动应“法于阴阳,和于术数”,认为疾病是气血不和所致,“气相得则和,不相得则病”、“血气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主张治疗时“必先岁气,无伐天和”、“疏其血气,令其调达,而致和平”。儒家的仁义道德观被许多医家所尊崇,孙思邈认为医生应“先发大慈恻隐之心”、“志存救济”;张仲景“精究方术”,则是为了“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古有“不为良相,便为良医”之说,中国历史上的许多名医,都具有深厚的文化素养,如陶弘景不但精于医药,还长于天文、地理、历算。苏东坡、沈括不仅是大诗人和科学家,也博知医药,他们的儒家思想自然被融入到医学理论之中。

中医学吸纳宗教理论

历史上有许多医家是当时著名的宗教学者,这使中医理论融入了不少宗教色彩。巢元方在《诸病源候论》中援引印度四大学说(“四大”是佛教名词,指地、水、火、风,世界万物和人的身体都由四大组成)来阐明病源。孙思邈在《千金方》中不但采用了四大学说,还吸收了大量印度药物和医疗方法,《千金要方》有关于按摩及坐禅、养生法等瑜伽术的内容,《千金翼方》中认为国药、针灸、禁咒、符印和导引是医疗五法,可以说佛教中的“四大”促进了中医五行学说的发展。佛学中修身养性、无欲无求的思想是中医养生的主导思想之一,中医历来主张保持健康应做到“恬?葱槲蕖薄?“精神内守”、“少欲”、“心安”。

道教与中医学亦密切相关,道家主张清静无为、抱守真一,《内经》有“恬?葱槲蕖钡难?生观。《庄子》曰“天地者万物之父母也”,《内经》有“阴阳者天地之道也”的阴阳观。《千金方》中有道家的导引吐纳法,《外台秘要》中有道家的养性服食法和炼丹术。晋代葛洪不但是名医也是有影响的道士,他系统总结了神仙炼丹学说,成为世界上最早研制使用化学药物的人。

文学艺术对中医学的影响

古代一些著名文人作品中有不少是论述本草和养生的,如张衡的论生物本草与心理别志。也有一些入朝为官的文人研究医学,如中书令王氓著有《伤寒身验方》一卷、《本草经》三卷、《药方》一卷。著名小说《水浒传》、《红楼梦》中也有许多医学内容。许多中药命名中也融入了文学色彩,如王不留行、五味子、玄明粉、刘寄奴等。

《内经》时代中医就已把“角徵宫商羽”五音分别与五行、五脏、五志、五声有机联系在一起,用于诊断和治疗疾病。《素问-脉要精微论》说“声如从室中言,是中气之湿也”、“言而微,终日乃复言者,此夺气也”。“去忧莫若乐”(《内业》),“乐至而无怨,乐行而伦清,耳目聪明,血气平和,天下皆宁”(《乐记》),“取乐琴书,颐养神性”(《北史-崔光传》),音乐“可以导养神气,宣和情志”(《琴赋》),有节制地选听乐曲,有利于精神舒畅、疾病康复。《金峨山房医话》将五音疗疾的作用归纳为宫音悠扬谐和,助脾健运,旺盛食欲;商音铿锵肃劲,善制躁怒,使人安宁;角音条畅平和,善消忧郁,助人入眠;徵音抑扬咏越,通调血脉,抖擞精神;羽音柔和透彻,发人遐思,启迪心灵。音乐可以“动荡血脉、流通精神”(《史记-乐书》),其旋律的阴阳升降可以协调人体阴阳升降的平衡。此外,习书作画,可使人心旷神怡,气血和调,是养生的好方法。

总之,中医学几千年来与我国传统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传统文化促进了中医

学的发展,而中医学以它独有的特色,在保证人类健康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4、咳嗽的症状及用药:

种类:①风寒咳嗽主要症状有畏寒、头痛、流清涕,痰呈白色,稀薄有泡沫,或伴有发热,宜用杏苏止咳糖浆、小青龙冲剂、通宣理肺丸等。

②风热咳嗽痰色黄稠,难咯,痰不易出,口渴,咽干而痛,鼻流黄涕,并有头痛、头晕、发热等症。宜用祛痰灵口服液、蛇胆川贝液、枇杷露、羚羊清肺丸、桑菊、感冒冒片等。

③肺燥咳嗽多见于初冬天气干燥时,主要表现为干咳、无痰或痰少,可用雪梨膏、川贝雪梨糖浆、养阴清肺丸等。

④肺热咳嗽主要表现为痰液粘稠色黄,不易咯出,可服橘红丸、急支糖浆、羚羊清肺散、清肺抑火化痰丸等。痰黄稠量多,难以咯出者可服鲜竹沥。

⑤肺虚咳嗽主要表现为久咳不愈,痰稀气喘,可服人参保肺丸、金水宝胶囊等。

⑥痰湿咳嗽主要表现为痰多易咯出,量多色白而稀,以体弱老人居多。可服用二陈丸、气管炎咳嗽痰喘丸等,不宜服用雪梨膏。

5、何谓五行学说,各自特点、之间关系以及运用:

凡具有生长、升发、条达舒畅等作用或性质的事物,均归属于木;具有温热、升腾作用或性质的事物,均归属于火;具有承载、生化、受纳作用的事物,均归属于土;具有清洁、肃降、收敛等作用的事物,均归属于金;具有寒凉、滋润、向下运行的事物,均归属于水。

特点:木:日出东方,与木相似。古人称“木曰曲直”。“曲直”,实际是指树木的生长形态,为枝干曲直,向上向外周舒展。因而引申为具有生长、升发、条达舒畅等作用或性质的事物,均归属于木。

火:南方炎热,与火相似。古人称“火曰炎上”。“炎上”,是指火具有温热、上升的特性。因而引申为具有温热、升腾作用的事物,均归属于火。

土:中原肥沃,与土相似。古人称“土爰稼穑”,是指土有种植和收获农作物的作用。因而引申为具有生化、承载、受纳作用的事物,均归属于土。故有“土载四行”和“土为万物之母”之说。

金;日落於西,与金相似。古人称“金曰从革”。“从革”是指“变革”的意思。引申为具有清洁、肃降、收敛等作用的事物,均归属于金。

水:北方寒冷,与水相似。古人称“水曰润下”。是指水具有滋润和向下的特性。引申为具有寒凉、滋润、向下运行的事物,均归属于水。

关系:在五行之间存在着相生相克的联系规律,所谓相生,即相互滋生、促进、助长之意;所谓相克,即相互制约、客服、抑制之意。生克是五行学说用以概括和说明事物联系和发展变化的基本观点。

五行相生的规律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相克的规律是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在相生关系中,任何一行都具有“生我”、“我生”两方面的关系,生我者为母,我生者为子,所以,相生关系又称为“母子关系”。在相克关系中,任何一行都具有“克我”、“我克”两方面关系,我克者为“我所胜”,克我者为我“所不胜”,所以相克关系又称为“所胜”、“所不胜”的“相胜”关系。 事物内部系统结构的五个方面之间的相生、相克关系,构成了事物正常情况下的循环运动,因而经常处于运动发展之中,是不平衡的。然而就五行整体来看,相生与相克又都是在总和中表现出相对的动态平衡。而五行中的每一行,由于既生别行,又被别行所生;既克别行,又被别行所克,故在整体上也呈现动态均势。可见,五行所达到的平衡,不是绝对的静止,而是建立在运动基础上的动态平衡。

运用:在中医学中的运用:归属人体组织结构;说明五脏病理变化的相互影响;说明脏腑生理功能与某些相互联系;用于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在临床医学中的运用:控制疾病的传变;确定治则与治法。

●【往下看,下一篇更精彩】●

上一篇: 做爱的感受

下一篇: 形容古代女子

最新成考报名

  • 立春过后什么时候鱼开口
  • 2021年立春 2021年立春是几点几分
  • 冬至吃啥 南方冬至吃什么
  • 冬至几月几日 今年冬至是几号
  • 烧碱安全救护常识
  • 国庆节高速免费几天
  • 白露与秋分
  • 请示与批复有什么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