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文档 > 知识 >

为谁 阅读参考答案

编辑:  成考报名   发布时间:02-14    阅读:

为谁 阅读参考答案篇一
高考语文文学类阅读参考答案》

阅读训练题 参考答案

1、《泪为谁流》

1. ①为小说定下一个凄凉的基调。或:渲染了悲剧的气氛。②交待悲剧产生的客观原因(如:因为黑夜,儿子看不清来人的面容;因为黑夜,父亲不能发现玉米地里藏着的人)(注:每个要点2分)

2.①宽厚仁慈,充满父爱;②勤劳俭朴,节衣缩食,供儿子读书;③身在乡野,目光远大,以培养儿子成才为已任。(评分标准:答对一点给2分,答对二点给4分)

3.老天爷为这对父子在生活的泥沼中相互理解,相互关爱,苦苦挣扎的意志与真情感动得流泪。(或:老天为这对父子在生活中的悲剧结局而流泪)(评分标准:不要求字面一致,但如只答“泪为父子二人流”则给1分)

4.这是一道开放性的题目,答案不强求一致,能言之有据,自圆其说即可。小说中主要的表现手法有:①对举(或对应),将对父亲和儿子的描写两两对举,使父子二人的形象更加鲜明;②倒叙,产生悬念,扣人心弦;③烘托,让黑夜烘托悲剧的色彩;④诗化的语言,使小说充满了抒情色彩等等。(能就其中一点鉴赏得较好的,符合小说实际,就可给满分。只能点其表现手法,而不能作具体评述和分析的,只给2分。分析欠妥,语言有毛病的,酌情扣分。)

2、《天职》

5.“天职”在小说中的两重含义:一是指一个医生应尽的职责,即救死挟伤;一是指爱国者应尽的职责,即同法西斯作坚决的斗争,保卫自己的祖国。(共4分,每一点2分)

6.海尔曼是一个医术高超、医德高尚的医生。他心地善良,宽容,为了救助他人,他不计个人恩怨,把救死扶伤当作自己最高的职责,他又是一个伟大的爱国者,以他的手术刀作武器,沉着勇敢地处死了凶怒的法西斯头目,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6分。答出基本要点即可)

7.小说中的前两件事着力表现海尔曼高尚的品德,特别是他把救死扶伤看作医生的天职这一点,从而对中心事件作了有力的铺垫。这样一位医生却把手术刀变成了武器,这就更加突出主人公的爱国主义精神,使海尔曼这个人物形象更加饱满厚重,有说服力,也强化了小说的主题。(6分,意思对即可)

8.B、C(B.第一处“上帝”是“安排”“海尔曼”救死扶伤,不是“反法西斯”;C句中没有比拟手法,全句也不是突出声音“宏亮高亢”,而是突出“坚定有力”)(共4分。每题2分)

3、《杀羊》【参考答案】

9杀羊时放不放血的手段 如何宰病人的手段。

10、病人看病 医生“宰”人

11、这本是医生看完病后常规的动作,这里是医生在洗去“杀羊”时沾染的“血迹”。形象地暗示出白大褂的杀羊的本质。

12、文中身穿白大褂的“我”。

13、不仅指以杀羊为职业的病人,更是指违背医德、利欲熏心的医生

4、《依偎那片阳光》

14、渴望得到世人的理解与关照

15、①炫耀自己 ②讨好别人

16、反衬出老战士处境和内心孤寂

17、我不可能给他任何关照

18、A、D

5、《永远的门》

19.C F (每项2分)

20.开篇的环境描写中,“古镇”、“古井”、“古老的平屋”、“格局多年未变”,暗示着这里的生活、人们的思想感情、思维方式极易成为一种陈旧定势,成为一种难以改变的积淀;“普通的小杂院”“普通人家”则暗示这样的聚居地,这样的人群具有普遍性(2分)。这正是小说主人公郑若奎、潘雪娥,促使其生活、形成其性格、驱使其行为的特定环境。作品这里的环境描写为推进情节、塑造人物、表现主题作了有力的烘托(2分)。

[评分标准]①环境是怎样的,2分;②环境描写的作用,2分。

21.①对潘雪娥而言,郑若奎的去世使她失却了情感上的依傍(2分)。②对小院中的人们而言,郑若奎的去世,使他们对“郑、潘二人产生爱情”的盼望一下子落空了(2分)

[评分标准]①指出针对的双方(人们、郑潘二人),各1分:②针对的双方怎么样了,即“缺憾” 的是什么,各1分。

22.纵观全文,推动这篇小说情节发展的线索是小院人们对郑、潘二人的感情变化(2分)。开始,人们热切盼望郑、潘二人能产生感情(1分);接着,人们对二人的缺乏温情表示遗憾与同情(1分);后来,人们为郑若奎的突然去世、也为郑潘二人永远无法结合而悲痛,同时对二人的行为表示敬意(1分);最后,人们看到隔壁上的门,为郑潘二人暗中“私通”而倍感愤懑(1分)。

[评分标准]①“线索”是什么,2分;②“线索”在文中如何体现,4点每点1分:③“线索”的确认不当,本题不得分。

6、《睡美人》参考答案

23、第9段中“这道坚固的厚墙”在问中具体指什么

导演对于b角不如a角的定性思维以及已形成的偏见

24、“将一对“情人”隔开,导演了一出悲剧”这个句子在文中的意思是什么? 将一对排练得天衣无缝的搭档分开,使之前没有让B角来演感到悔恨。

25、女A角具有哪些品质

成人之美、容人之度,在关键时刻愿意牺牲自己成全他人的良好品质

26、本文最突出的艺术手法是什么?

动态描写和欲扬先抑

7、《木屐》

27.(1)屐齿印:木屐是本文的线索(1分),既表现了无私的父爱(1分),又突出家乡的贫穷(1分)。(意思对即可。)(2)江南雨的惆怅:奠定全文的抒情基调(1分),表现作者对贫穷生活方式、生活状况的伤感与压抑(2分)。(意思对即可。)

28.视野狭窄、思想闭塞、观念落后使父辈和乡亲固守着原有的生活方式,难以摆脱贫困(3分)。这是作者对处于贫穷的父辈与乡亲落后生活的深深思索(1分)。(意思对即可。)

29.“不是背着我,就是驮着犁’等表现父亲的勤劳(1分);背我过河、“扬起手打我,落下却轻轻的”等表现父亲的慈祥、善良(2分);“一头是祖辈财物,一头是儿子”、“眼睛停留在门角摆放的没有继承人的铁犁和木屐上”等表现父亲的保守(1分)。(本题必须结合原文分析,只答父亲勤劳、慈祥、善良、保守而缺少分析的只能得一半分;另外答父亲节俭、坚韧、敦厚等,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30.ac(b项“以小见大”不对:d项“改变家乡面貌的深深嘱托”不对;e项“表达对父亲不理解的悔恨”不

对。)(本题答对一项得2分,两项全对得4分,超出两项不给分) 8、《沼泽地》参考答案:

31、由好奇发现它的力量。

被它震撼而对作者肃然起敬。

体味到它的内在生命力而为之深深折服。

32、这位老画家早就疯了;这位老画家生前为焦躁和不安所折磨,沉浸在痛苦和危机之中无法自拔;从这位老画家身后的寂寞中说明他生前更不为人所理解。

33、小说的主要情节围绕一幅题为“沼泽地”的油画展开的,提示故事内容;(2分)象征画家进行艺术创作的险恶环境,更好地表现画家执着的艺术追求;(2分)表达艺术家在严酷的现实中要保持独特个性的艺术观和人生观,深化作品主题。(1分)(5分,意思对即可)

34、身材魁梧,追求时尚,缺乏艺术鉴赏力,浮浅而又直爽。(2分)用记者对画家情况的介绍推进情节的发展;记者对画作的评价,反衬出画家的艺术追求,有利于深化主题。(2分)(4分,意思对即可。)

9.《坦然走过乞丐》参考答案

1.(4分)乞丐们总是在城市的马路边等公共场所,借助“把贫穷和孱弱表面化”,“瘫软地体现出来”,从而达到让他人在这之后给予施舍的效果。这样做,于城市而言是破坏形象的事情。作者这么说,表达了她对此做法的否定态度。

2. (6分)划线部分写出了乞丐的贫穷、病态和孱弱;呼应上文所写的对乞丐的畏而避之的态度;同时也引起下文,为朋友的举动及作者的议论张本。

3.(6分)①朋友认为老乞丐阻碍了交通,使得人们不得不绕道;②朋友不能判断出老乞丐是否真的贫病无依,难以自食其力;③朋友从不在马路边施舍,她认为那不是仁慈,而是愚蠢;④朋友反感那种轻易地以头触地、不尊重自我的做法,认为那样做是一种潜在的威胁和逼迫,如果施舍则是助长这种不良之风,与自己善良的愿望相悖。

4.(6分)赞同:①街头乞讨的确影响城市形象②对路人造成心理上的压迫和威胁③不能真正达到帮助他们度过难关的效果④给不法分子利用行乞骗钱留下可能。

否定:①救苦救难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漠视苦难的人内心无法坦然②不到万不得已一般人不会放下人格沿街乞讨③城市形象应该在人人有饭吃,有难人人帮上,而不是为了表面形象而回避乞丐存在的事实④我们国家的民政救助体系不够完善,有难得不到及时救助的人而又找不到出路时只能乞讨。

10.《另一片天空》参考答案

1.(1)外出发展,增长见识。(2)参加旅游,足迹扩张,镜头攻略。

2.“一片落叶”是作者富含个性特征的心理境界的具体体现,通过“一片落叶”,凸显了作者借助凝视和想象形成的宁静、悠远的思想境地,结构上首尾呼应,使文章完整。

3.“人们的野心”指追求无所不至和无所不知的生活方式和态度,有时到了不切实际的地步。“传统的空间意识”,即弥补履历的旅游过程中的心满意足。

4.关注生活中的细节;凝视周围的世界(生活习惯);发挥想象展开心灵的世界;保持对生活的独特思考(或者不随同流俗,有自己的追求和看法)。

11 《灯下白头人》参考答案5.(1)这两句诗情景交融,意境优美,内蕴丰富,增强了作品的文化内涵。(2)引用这两句诗使文章开头富有诗情画意;开篇点题,同时创设情境,引出下文作者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

6.(1)对朋友的至诚,对友谊的珍惜。(开头部分是怀人思旧,用蕴涵深情的文字来回忆朋友往事,读来感人肺腑)

(2)对曲折历史的思索。(作者认为应该还历史本来面目,应该公正客观地评价。对真理和真情的追寻,讴歌真善美,鞭挞假恶丑,表现了一位老作家的历史责任感)

(3)对生命蜕壳过程的思考。(作者用执着豁达的襟怀关注生命,思量走过的人生岁月,是一位孜孜不倦在人生路上探寻的沉思者)

(4)对自己的深刻反思和清醒认识。(作者有一颗为正义、良知和忧患意识所驱使着的心灵,正视现实,也无情地解剖自己,展现出高尚的人格魅力)

7.(1)白发苍苍的老人,静坐灯下,咀嚼如烟如梦的年华。这种别致的风景给人以美感。

(2)灯下老人的反思自我的豁达的情怀和汲取人生教训、化泥护花的奉献精神,给人以启迪、智慧,展现出一种清新的人生境界。

8.(1)人都有一种惰性和劣根性,不愿意正视过去,因为直面过去、正视那些苦涩难堪甚至血淋淋的情景是痛苦的。(2)粉饰是徒劳的,承认自己过去思想虚伪、行为有过,无情地解剖自己,晾晒疮疤,那是痛苦的。(3)审视、剖析自己灵魂、思想和感情中已经同自己血肉相连的东西,抛弃其中一部分,不痛楚是不可能的。然而,一颗为正义、良知和忧患意识所驱使着的心灵,无法拒绝这种痛楚。(4)正处于求学时期的年轻人要敢于反思自我、解剖自我,也是需要勇气的。

11.《寂寞天鹅美》参考答案

5.描写了天鹅优雅惬意、庄重洒脱、恪守行规、会意会神、彼此调护、甜柔且富有人情味的生存状态。为下文展开议论和抒情提供鲜活的现实依据。

6.承上启下,由人世间的纷繁喧闹而发出感慨,写出了人难以达到寂寞的境界,由此过渡到下文写耐得住寂寞的人的难能可贵。

7.远离世俗的争斗,拒绝尘世的束缚,不受物质利益诱惑,追求坦荡自然的生活。

为谁 阅读参考答案篇二
《《谁是你生命中的“小岛”》阅读题精选含答案》

《谁是你生命中的“小岛”》阅读题精选含答案

世界著名的航海家托马斯·库克船长,曾经在他的日记里记录下了这

样一次令他百思不解的奇遇:一次,当他率领船队航行到大西洋中央时,

浩瀚无垠的海面上空出现了一个庞大的鸟群,数以万计的候鸟在天空中久

久地盘旋,并不断发出震耳欲聋的呜叫,更奇怪的是,许多鸟在耗尽了全

部体力后,义无反顾地投入茫茫大海,海面上不断激起阵阵水花„„

事实上,库克船长并非是这一悲壮场面的最初见证者。在他之前,已

经有许许多多经常在那个海域捕鱼的渔民被同样的景象所震(嗫 慑)。而

鸟类学家们也在长期的研究中发现,来自不同方向的候鸟会在大西洋中的

这一地点会合,但他们一直没有搞清楚那些鸟儿为何会一只接一只心甘情

愿地投身大海。

这个谜团终于在20世纪中期被解开。原来,候鸟们葬身的地方在很久

以前曾经是个小岛。对于来自世界各地的候鸟们来说,这个小岛是它们迁

徙途中的一个落脚点,一个在浩瀚大海中不可缺少的“安全岛”。然而,

在一次地震中,这个无名的小岛沉入大海,永远地消失了。

在午百年来形成的惯性的驱使之下,迁徙(qiān xǐ qiānxì)

途中的候鸟们依然一如既往地飞到这里,希望在这里能够稍作休整,摆脱

长途跋涉带来的满身疲惫,积蓄一下力量开始新的征程。但是,在茫茫的

大海上,它们却再也无法找到它们寄予生的希望的那个小岛了。早已筋疲

力尽的鸟儿们,只能无奈地在它们心目中的“安全岛”上空盘旋、呜叫,

盼望着奇迹的出现。当它们终于失望了的时候,全身仅存的一点力气也已

经(毫 耗)费殆

尽(dài jìn tái jìn),只能将自己的身躯化为汪洋大海中

的点点白浪。营造出一个个瞬息即逝的“小岛”„„

在听完这个悲惨的故事后,请你考虑一下这样一些问题:

在你人生漫长的“迁徒”旅途中,是否曾经拥有一个可让自己喘上一

口气、稍作休整的“小岛”?而当你有一天发现这个“小岛”突然消失的时

候,你是否会像那些候鸟一样,为自己的生存或未来而进行最后一搏?

还有,你是否拥有一个可与之分享一切、无所顾忌地与之同路前行的

朋友,或一个任何时候都会给你安宁与幸福的伴侣,成一个你为之奋斗终

生的目标?

在考虑这问题的时候,你也不妨环顾一下四周,再好好地想一想:在

你的周围,到底有几个可让你歇歇脚 、喘口气的“小岛”而你自己、又

能成为几个人的“安全岛”——在他们最需要(庇 批)护的时候,向他们

敝开自己的胸膛和臂膀?

1.划去文中括号内错误的字或读音。(3分)

2.在文中找出四字词语填空。(3分)

( )的奇遇 ( )的海面 ( )

的鸣叫

( )地投入 ( )的鸟儿 ( )

的“小岛”

3.联系文章解词并造句。(2分)

(1)心甘情愿:

(2)无所顾忌:

4.理解下列加点字的不同意义。(4分)

(1)„„候鸟们葬身的地方在很久以前曾经是个小岛。

(2)„„营造出一个个瞬息即逝的“小岛”„„

5.读完文章后,你知道候鸟们心甘情愿投身大海的原因吗?(3.5分)

6.在生活中,你是否也有生命的“小岛”?请讲给大家听。(3分)

1.正确的是:慑、qiān xǐ、耗、dài jìn、庇

2.百思不解 浩瀚无垠 震耳欲聋 郁郁葱葱 转瞬即逝 义无反顾

3.(1)甘心愿意。 我心甘情愿牺牲自己的时间去帮别人干活。

(2)没有什么顾虑的。 小偷无所顾忌地在商场里走来走

4.(1)大海中高出海面的陆地。

(2)指小鸟落入水面的瞬间,体现小鸟的悲壮。

5.原来这里有个小岛,小鸟们迁徙途中总在这里歇脚,休息。现在小

岛消失了,但小鸟们的习惯没改,仍想在这里休息,这里已成为汪洋大海,

只能投身大海了。

6.略

为谁 阅读参考答案篇三
《语文竞赛卷课外阅读部分参考答案》

学军小学语文第九册期中竞赛卷(参考答案) 2010.11

基 础(共60点)

阅 读(共30点)

二.课外阅读。(18 点)

蜜蜂的赞美(节选)

秦牧

全世界的昆虫,给人类赞美得最多的,大概要推蚂蚁、蝴蝶、蜘蛛、蚕、蜜蜂这几样东西了。

人们对于蜜蜂的赞美,尤其充满哲理的情趣。在思想史上、艺术史上,许许多多人都歌颂过蜜蜂。这【 不但 不仅 】是因为蜜蜂能够酿蜜,【 而且 】也由于蜜蜂酿蜜的方法,给人以重要的启示。他能够博采,又能够提炼,终于,黄澄澄、香喷喷的蜜糖给酿造出来了。它的酿蜜可以说是一种卓越的创造。

蜜蜂采蜜的辛勤,可以从这么一个有趣的统计里面看出来:一只蜜蜂要酿造一公斤蜂蜜,必须在100万朵花上采集原料。假如蜜蜂采蜜的花丛同蜂房的距离平均是1公里半,那么,蜜蜂采1公斤蜜,就得飞上45万公里,差不多等于绕地球赤道飞行11圈。 看了这样的材料,尝过那味道浓郁的甜蜜,你怎能不对世界上这种神奇的小昆虫,16世纪英国著名的哲学家培根,讲了一个譬喻赞美过蜜蜂。他把盲目地堆集材料的求知识方式称做蚂蚁的方式;把主观地随意创造体系的方式叫做蜘蛛的方式,而“真正的哲学家,则是像蜜蜂一样。他们不但从花园和田野里面的花朵采集材料,而且还用他自己的一种力量来改变和消化这种材料”。几百年的时间像流水一样过去了,【 虽然 】培根许许多多的话题已经为人们所遗忘,【 但是 】他那句“知识就是力量”的警语,和这个有趣的譬喻却一直在各地广泛流传。

鲁迅先生在他的书简里面,也曾经告诉一个青年人说:“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郭沬若同志也曾经以蜜蜂采花作为譬喻,来说明艺术真实和生活真实的关系,以及它们之间的异同。

蜜蜂,这小小的昆虫,人们献给他多少赞美之词!它那种酿蜜方式,使人想起了一

切成功的学习、工作和经验。

多么令人称道的酿蜜方式,多么令人赞美的辛勤!

1.在文中的【 】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2点

2. 将第四自然段中划浪线的句子,改为陈述句写在下面的横线上。(2点)

看了这样的材料,尝过那味道浓郁的甜蜜,你一定会对世界上这种神奇的小昆虫,感到

3.细读第3自然段中划横线的句子,说说这个句子写得好在哪里?(3点)

答:作者主要采用列数字(1点)的方法,突出了蜜蜂采蜜的辛勤(1点)。

4.这篇文章主要向我们介绍的求知方式是“蜜蜂的方式”。那文中为什么还要向我们介绍“蚂蚁的方式”、“蜘蛛的方式”呢?你是怎么理解的,请写下来。(3点)

答:作者运用作比较(1点)的方法,衬托出求知方式中“蜜蜂方式”的不同之处,突出这种方式的科学、优越(1点)。 (语言表达1点)

5.文章第7自然段说:“它的那种酿蜜方式,使人想起了一切成功的学习、工作和经验。”那会是什么呢?请你联系上下文反复阅读,并用简练的语言概括(至少两点),写在文中的横线上。(根据内容,至少写到两点,酌情给分,语句通顺,共3点)

1.广泛地吸收

2.吸取精粹,不杂乱地搬取

3搜集来的东西是经过自己的重新酿造

(以1.3两点为主)

6.日积月累。(5点,一线一格)

(1)有关读书的名言很多很多。培根说“知识就是 力量 ”; 刘向说“书犹药也, 善读之可以医愚 ”。鲁迅则从蜜蜂采蜜身上得到启示,说“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 ,这才能酿出蜜来”;

(2) 我国唐代诗人罗隐写过一首诗《蜂》来赞美蜜蜂的辛勤和无私,你知道吗? “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 由衷的赞美。 表达1点。 (说到别的说明方法,-1,因为不是主要的说明方法。)

为谁 阅读参考答案篇四
《第一章++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第1章 导论 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一、 名词解释

理性的经济人

理性的经济人又称经济人,作为经济决策的主体是充满理智的,不会感情用事,不会轻信盲从,而且精于判断和计算。在经济活动中,经济人所追求的唯一目标是自身经济利益的最大化。

微观经济学

微观经济学是西方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济学其他研究领域的基础,以单个经济单位为研究对象,采用个量分析的方法,通过研究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和相应的经济变量单项数值的决定来说明价格机制如何解决社会的资源配置问题。其主要内容包括供求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理论、成本理论、市场结构理论、分配理论、福利经济学以及市场失灵等,其中价格理论是微观经济分析的核心理论。

凯恩斯革命

从19世纪末、20世纪初开始,经济波动理论成为西方经济学的研究热点。1936年,凯恩斯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出版,标志着现代西方宏观经济学的诞生。凯恩斯以有效需求不足理论为依据,提出了必须依靠政府采取调节经济的措施,才能消除失业和生产过剩的政策主张。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英美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府奉行凯恩斯理论,以此制定经济政策。

二、 问答题

1. 简述经济学发展的主要历程。

1) 重商主义——经济学的萌芽

重商主义作为最早的资产阶级经济学说,产生于15世纪,盛行于16~17世纪,衰落于17世纪下半叶。早期的重商主义实际上是重金主义(货币差额论),认为金银是唯一的财富,财富和利润来自流通领域,是贱买贵卖的结果,国家应积极干预经济。到了晚期发展为重工主义(贸易差额论),主张对外贸易是获取财富的主要手段。

2) 古典经济学——经济学的形成

古典经济学产生于17世纪中叶,结束于19世纪初。古典经济学以促进资本主义生产、探索资本主义经济的内部联系为目的,以资本主义生产为中心,全面地研究了资本主义生产、交换和分配,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在方法论方面,提出了劳动价值论,分析了工资与利润的对立,提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中阶级利益的对立,并在资本积累、再生产理论、经济危机、国际贸易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有价值的见解。在经济政策方面,古典经济学强调市场机制的自发调节作用,主张全面的自由放任,反对国家干预经济,认为国家机关的职能应该局限于抵抗外国侵略、维护社会秩序和兴建某些公共工程,即充当资本主义社会的“守夜人”。

3) 传统经济学、“边际革命”——微观经济学的完善

19世纪70年代,自由资本主义逐步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数量分析特别是边际增量分析和均衡分析逐渐应用到经济研究上,这就产生了边际效用价值论,即西方经济学史上的“边际革命”。边际效用价值论认为,商品的价值不是取决于商品中所包含的劳动量,而是取决于人们对商品效用的主观评价。价值的决定是个人的心理过程。

4) 凯恩斯革命

1936年,凯恩斯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出版,其中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观点和政策主张,标志着现代西方宏观经济学的诞生。凯恩斯认为社会就业量取决于有效需求的大小,有效需求包括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二者受到“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资本效率递减规律”和“流动偏好”三个“基本心理规律”的制约。凯恩斯以有效需求不足理论为依据,提出了必须依靠政府采取调节经济的措施,才能消除失业和生产过剩的政策主张。

5) 当代经济学的发展

新凯恩斯主义学派认为,在劳动市场和商品市场出现需求或供给变化以后,工资和价格不能迅速调整到使需求等于供给的水平,即不能使市场出清。在工资和价格呈粘性的条件下,市场的调节并不能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劳动的充分就业,政府对经济的干预是十分必要的。新古典主义学派论证说,人们是有理性的,他们能够对可预料的未来事件做出合理的预测,这就是说,政府经常采取控制经济周期的行动是不会奏效的。20世纪90年代,西方经济学界形成了以新凯恩斯主义学派和新古典主义学派为代表的主流经济学格局。他们都认为应该把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得出符合现实经济的结论。

2. 列举经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

1) 生产什么,生产多少

在普遍存在资源稀缺条件下,生产一种商品必然意味着生产其他产品机会的减少,这就要选择资源用于哪些方面,不同方面的用量又应该是多少?在市场经济下,价格是指示和调节资源配置的最重要信号。主要取决于企业与消费者通过市场实现的相互作用,同时政府也在发挥重要作用。在计划经济条件下,生产什么,生产多少,主要由少数计划者依据他们对社会需要和偏好的理解来决定的。

2) 如何生产

如何生产就是对生产要素进行具体组织的问题。它包括:使用什么资源;用什么技术生产;采用什么样的组织形式。

3) 为谁生产

为谁生产是分配问题。产品和财富分配机制是否合理和公平是分配的核心问题。

4) 资源配置和制度安排

资源配置是指在各种可供选择的用途中,一个社会如何把经济资源分配到不同部门、分配到生产不同产品的企业以及分配到社会各成员,以取得最大的经济效果。资源配置的目标是最大限度地取得经济效益。资源配置可以分为两个层次:高层次的资源配置和低层次的资源配置。前者说明经济资源如何被有效配置到社会各部门去;后者说明经济资源在企业和家庭内部如何被有效地进行分配。在经济学中,资源配置手段通常包括计划、市场和习惯三种方式。建立在计划命令基础上的资源配置制度就是计划经济制度;建立在市场调节基础上的资源配置制度就是市场经济制度。此外还有把传统风俗习惯作为调节手段的资源配置方式。

为谁 阅读参考答案篇五
《小学语文参考答案》

一年级期初测试卷参考答案和阅卷说明

【第一部分:语文知识检测】

一、答案略,每个笔画1分。

二、答案略,每题1分。

三、答案略,每线1分。

四、大——小 南——北 去——来 下——上

1. 大,小 2.来,去(去,来) 3.上,下 每空0.5分

五、答案略,每题1分。

六、答案略,每题2分。

七、答案略,每个字0.5分。

八、1.共有3句话。(1分) 2.晶亮 洁白(每线1分) 3.答案灵活,合情合理即可。(1分)

【第二部分:课外阅读内容】

一、丑小鸭 拇指姑娘

每线4分,不会写的字用拼音代替,如拼音写错,每两字扣1分。

二、每线3分

三、

第一个气泡中写:我爱你,像我举得这么高,高得不能再高。

第二个气泡中写:我爱你,从这里一直到月亮,再回到这里。

以上两处不强求完全与书中话语一样,只要不违背故事原意即可。每处5分。 最后一题答案灵活,只要能表达对妈妈的爱,语句通顺即可。该处5分。

二年级语文期初测试卷参考答案

【课内阅读】

二、选择题

1.D 2.B 3.C 4.B 5.C 6.D 7.C 8.C 9.A 10.B

11.C 12.D 13.B 14.A 15.D 16.C 17.A 18.B 19.B 20.D

【课外阅读】

三、 A B C

三年级语文期初测试卷参考答案

一、根据拼音,正确、工整地写出词语。(6分)

荒芜 智慧 妙手 承担 讲述 袭击

二、按要求写词语和句子。(18分)

1.境 镜 镜 境 低 抵 低 抵 2.飘落 飘荡

3.(1)雪白 草绿 桃红 土黄 血红„„ (2)石头城 山城 春城

4.(1)若使年华虚度过,到老空留后悔心。

(2)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3)大豆摇铃千里金。

三、选择题。(12分)

1.A 2.A 3.C 4.D 5.C 6.D 7.B 8.C 9.B 10.D 11.B 12.D

四、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4分)

1.一山绿,一山青,一山浓,一山淡

2.显得越发纯净,显得更加明洁

3.灯的海洋 五颜六色的焰火 明亮的车灯 闪光的长河奔流不息

4.海面倒映着美丽的白塔,四周环绕着绿树红墙

5.当一个人身处困境的时候

我们要珍惜别人的掌声,也要把自己的掌声献给别人。(意思对即可)

五、积累经典古诗。(20分)

1.根据你的积累,把作者、诗题和诗句用线连起来。(12分) 泉眼无声惜细流

苏 轼滁州西涧

李 白题西林壁春潮带雨晚来急

杜 甫两个黄鹂鸣翠柳

韦应物塞下曲不识庐山真面目

2.根据图片景象或诗意写出相应的诗句。(8分)

(1)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2)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3)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4)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六、阅读课外好书。(30分)

1.尼摩 阿龙纳斯 康塞尔 尼德•兰 法拉格特

2.叶圣陶 《旅行家》《小白船》《一粒种子》„„

3.花、白、红、精卫、精卫、精卫、《嫦娥奔月》、

4. C A A B C D C A

四年级语文期初测试卷参考答案及阅卷说明

第一部分:寒假作业检测(50分)

一、共8分,每字1分。

消销 恼脑 坚艰 毕必

二、共10分,每题2分。 1.A 2.B 3.C 4.D 5.C

三、共12分,每题2分。 1. 安静 2.平静 3.寂静

四、共10分,每线1分。

1.《论语》、《孟子》、《大学》和《中庸》

2.笑面虎 一毛不拔,吝啬钱财(意思对即可)

3.答案不唯一。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4.这是那些船员。 反问句答案灵活,例:小学生不应该多读课外书吗?

五、共10分,第1题2分,第2题每线1分,第3题2分,

1.答案灵活,符合题意即可。例:《有一种高贵无需证明》

2.(1)红着脸笑笑,没吭声;(2)红着脸指指车门,没生气;(3)表示谅解;(4)小心翼翼地挤下车,走了;(5)是的,有一种高贵是不声不响的!也正因为如此,它才格外惊心动魄!(6)答案灵活

3.答案灵活。例:姑娘的长辫子被车门夹住,误以为被后边的小战士拽

着,给了他两巴掌。(1分)小战士表示谅解,姑娘十分感动。(1分) 第二部分:课外阅读检测(50分)

六、共8分,每线2分。

草色遥看近却无 梅子金黄杏子肥

潭面无风镜未磨 千山鸟飞绝

七、共30分,每题3分。

1.A 2.B 3.B 4.C 5. B 6. B 7. C 8.C 9. A 10. A

八、共12分,每线3分,介绍人物情况2分,句子通顺连贯1分。

本题答案灵活,例:

肥猫:大名叫做鲁云飞,他的脸又宽又短,笑起来特别像猫,加上他非常贪吃,每次到学校的时候都带好多好多的牛肉饼和中国汉堡等食物,所以从一年级起就

被叫做肥猫。

米老鼠:大名叫做米奇,他的性格是老鼠极其相似,个儿虽小,但破坏性极大,胆小怕事,然而又不甘寂莫,十处打锣九处都有他,还经常给肥猫出馊主意。 豆芽儿:大名叫做黄豆豆,他最喜欢的东西是稀饭,所以长得又矮又瘦。豆芽儿非常搞笑,把大家逗得眼泪都笑出来了。

兔八哥:大名叫战小欧,都说他跑得比兔子还快,再加上他的那个小脑袋,两颗大门牙,非常的形象。每次学校的运动会,他都是主力队员。

五年级语文期初测试卷参考答案 201503

一、共2分。

书写1分,行款1分。错别字及标点的错误每处0.5分,不倒扣。

二、共8分。

每词1分。严厉 坚决 专心致志 名副其实

勉励 艰难 兴致勃勃 身临其境

三、共10分。每空2分。

1.D 2.A 3.C 4.D 5.B

四、共16分。

(一)14分

1. 4分。 陶校长的演讲 陶行知

2.8分。 即使 也 既要 也要

3.2分。 真诚、不虚伪的人。

(二)16分

1.6分。 A处填【 2 】 B处填【 3 】 C处填【 1 】

2.4分。 总分总 别看小草的身躯是那样柔弱,而生命力却是惊人的。

3.8分。

(1)4分。 孩子们游乐 大人们休息(答案灵活)

(2)2分。 我们应该尽自己所能,帮助需要帮助的人。(答案灵活)

(3)2分。 小草具有不畏艰难、顽强向上的品质,具有默默无闻的献身精神。

五、共10分。

一枝红杏出墙来 日出江花红胜火 卷地风来忽吹散

才了蚕桑又插田 暖风熏得游人醉

六、共15分。

1.B 2.C 3.A 4.C 5.B

七、共20分。每线1分。

1.《窗边的小豆豆》 黑柳彻子 第三空与第四空答案灵活,但前后内容之间要有关联。

2.建立联系 心 眼睛

3.诸葛亮 曹操 关羽 诸葛亮——空城计、欲擒故纵计 黄盖——苦肉计 王允——美人计、连环计

4.海伦〃凯勒 与“身残志坚”意思相近的词语

八、共5分。

答案灵活,言之有理即可。

人物的特点——不求面面俱到,但要富有个性(1分);推荐整本书(1分);生动、简练的表述激起读者阅读的欲望(1分)

六年级语文期初测试卷参考答案

第一部分:

一、本题共15分

1.本题共9分,1分一空。

烁 硕 砾 壁 避 璧 普 浦 谱

2.本题共4分,1分一线。

周密 精密 严密 秘密

3. 本题共2分

D

二、本题共12分

1.本题共6分,2分一题

⑴本题答案灵活。例:秋天,树叶像一只只欢快的蝴蝶从枝头飘落下来。 ⑵秦王我都不怕,我不会怕廉将军。

⑶本题答案灵活。例:我喝了一口古井里的水,真甜呀,像喝了蜜似的。

2.本题共6分,1分一处。

第一处:“哈里·波特”外面的双引号改为书名号

第二处:“深”改为“生”

第三处:“非常”与“极了”任意删除一个

第四处:“急”改为“及”

第五处:“向”改为“像”

第六处:删除“的好思想”

三、本题共23分

短文1:本题共10分,1分一线。

1.止咳灵

2.止咳药

3.药品 食品 食用

4.不能 不是感冒、肺热或喉炎引起的咳嗽

5.遵照医生的嘱咐 两 不得空腹服用,服用前后一小时内不得食用酸冷食物。

短文2:本题共13分,第3题第一线1分,其余均2分一线。

1.A千钧一发 B生命攸关

2.趋之若鹜:比喻很多人争着赶去。文中指许多新闻工作者争着参加电视

为谁 阅读参考答案篇六
《第1章 练习与思考的参考答案》

第1章 导论

【练习及思考】参考答案要点

1. 填空题

(1)微观经济学的最基本的假设是:经济人假设(或人都是自利的) 。

(2)微观经济学要解决的三大基本问题是 生产什么(生产多少) 、 如何生产 、 为谁生产 。

(3)经济学根据其不同的研究对象,可以分为 宏观经济学 、 微观经济学 。

(4)现实经济生活中有两种主要的资源配置经济制度: 市场 和 计划 。

(5)经济学产生的主要原因在于 资源的稀缺性 和 人类欲望无限性 的矛盾。

2. 判断题(下列判断正确的在括号内打√,不正确的打 ×)

(1)(× )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假定是市场失灵。

(2)(√ )如果没有资源的稀缺性也就没有经济学了。

(3)(× )“人们收入差距大一点利于社会发展,是好的”的命题属于实证分析。

(4)(√ )生产可能性曲线表明机会成本递增。

(5)(√ )微观经济学使用的方法中有一个边际分析方法。

(6)(√ )经济人假定是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前提。

3. 选择题

(1)经济学可以定义为( C )。

A.研究政府如何对市场机制进行干预的科学

B.研究消费者如何获取收入并进行消费的学说

C.研究最合理地配置稀缺资源于诸多经济性用途的科学

D.研究企业取得利润活动的学说

(2)经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包括(A B. C D )。

A.生产什么 B.怎样生产 C.为谁生产 D.生产多少

(3)“富人的所得税税率比穷人高”是(B )。

A.规范的表述 B.实证的表述 C.肯定的表述 D.现象的表述

(4)当经济学家说人们是理性的时,这是指(B )。

A.人们不会作出错误的判断 B.人们总会从自己的角度作出最好的决策

C.人们根据他人的反应而行事 D.人们不会为自己作出的任何决策而后悔

(5)以下的问题哪个不属于微观经济学研究范围(D )。

A.企业生产什么 B.企业如何生产

C.消费者如何消费 D.政府货币政策

(6)微观经济学分析中,假定信息是(A )。

A.完全 B.不完备 C.依据条件来确定

4. 问答与论述题

(1)机会成本的含义什么,举例说明机会成本递增?

答:人们为了得到某种东西而放弃的另一种东西就是人们做出选择的机会成本

(opportunity cost)。例如,在农业生产中,土地资源从棉花生产中转出来并投入了对辣椒的生产,显然,人们总是最先转移那些最适用于辣椒种植的土地——最不适用于棉花生产的土地资源。而随着辣椒生产的不断增加,从棉花生产中转移出来的资源越来越不适用于辣椒的种植,这时候,就出现了每增加一单位辣椒生产,放弃掉的棉花产量就越高。

(2)生产可能性曲线的经济含义。

答:生产可能性曲线是用来说明和描述在一定的资源与技术条件下可能达到的最大的产量组合曲线。生产可能性曲线以内的任何一点,说明生产还有潜力,即还有资源未得到充分利用,存在资源闲置;而生产可能性曲线之外的任何一点,则是现有资源和技术条件所达不到的。只有生产可能性曲线之上的点,才是资源配置最有效率的点。

这样的一条曲线其经济含义有如下几点:第一,说明了资源的稀缺性。第二,任何一个社会和个人都必须做出选择。第三,选择就要付出代价,就会产生机会成本。第四,生产可能性曲线反映了机会成本递增。第五,生产可能性曲线可以说明资源配置的效率。

(3)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区别与联系。

答:区别:①微观经济学研究社会中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考察他们的选择;宏观经济学研究整个社会的国民经济,考察社会的经济总量。②微观经济学使用个量分析方法;宏观经济学使用总量分析法;

联系:①它们都把社会经济制度作为既定的前提,二者的研究都不涉及制度因素对经济的影响,从而,它们与制度经济学不同。②它们使用的基本方法相同,主要有均衡分析法、边际分析法等。③微观经济学先于宏观经济学产生,其发展也较成熟,是宏观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基础。宏观经济学在不断发展过程中,对微观经济学的内容丰富也起了一定作用。

(4)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由什么基本经济问题引起的,你如何看待这一问题? 答: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由人类欲望(want)的无限性与人类所面临的资源稀缺性(scarcity)的矛盾性引起的。(略)

(5)举例说明最近你生活中面临的选择问题。

答:略

(6)你对“经济”最早是什么时候接触到的?是在怎样的条件下接触到的? 答:略

5.资料题

选择无处不在1

人无时无处不在选择之中,但是,一旦承担起选择的责任,我们就会体味到选择的困境 ——选择的两难。譬如我选择“职业生涯规划”这一主题,我就必须放弃以宏大叙事的方式 来阐述人生、命运之选择;譬如选择了“钓鱼”,就必须放弃“自助旅行”,尽管我常常梦 想去阿拉斯加看雪景;又譬如选择了钓鲨鱼,就不可能同时去钓虹鳟,尽管我从小就羡慕海 明威与大海搏斗的波澜壮阔;譬如我们选择这个池塘,就不可能同时置于它处,尽管再走两 百米,那里也许有更多更大的鱼在等待我的诱饵

哲学家说:“人不可能同时踏入两条河流”。因此,我们必须随时做出选择,必须学会 舍弃,必须突破一个又一个两难困境,并且在突破中获得并享受一种力量感——就像钓鱼时 所感受到的那种。每一种选择都有其合理性。但是这种选择并非惟一的,也并非完全正确,一定有许多更 好的选择在等待着我们。也正是这种不确定,构成了选择之美。

看了上面这篇小文章,请回答下面的问题:

1)为什么作者认为人无时不在选择中?

2)你认为自己现在的职业选择的对吗?原因何在?

答:略 1 [美]雷恩·吉尔森. 选择无处不在. 学生大读书站

2004-07-13

为谁 阅读参考答案篇七
《最优秀的人是谁阅读答案》

最优秀的人是谁阅读答案

1.“我的蜡所剩不多了,得找另一根蜡接着点下去”中第一个“蜡”比喻﹝苏格拉底的生命﹞;第二个

“蜡”比喻﹝接班人﹞。与句子相对应的词语是﹝风烛残年﹞。

2.从助手“很温顺很尊重"“语气沉重”,你体会到这个助手是个﹝尊重他人,待人诚恳﹞的人。

3.“苏格拉底笑笑,不再说话。”此时苏格拉底心里的感受是﹝B﹞。

A.对助手满意

B.对助手的表现有点失望

C.希望助手尽快找遍全国,找遍五湖四海

4.给文中第四自然段加上标点符号。“,,”,“,。”

5.苏格拉底在死前才明确的说“最优秀的人就是你自己”,在这之前,他对助手有所 暗示吗?如果有,请你找出相关的语句写下来。

:“我需要一位最优秀的传承者,他不但要有相当的智慧,还必须有充分的信心和非凡的勇气„„这样的人选直到目前我还未见到,你帮我寻找和发掘一位好吗?”有一次,当那位助手再次无功而返地回到苏格拉底病床前时,病入膏肓的苏格拉底硬撑着坐起来,抚着那位助手的肩膀说:“真是辛苦你了,不过,你找来的那些人,其实还不如你„„”

6.助手努力寻找最优秀的人,结果最优秀的人却是他自己。聆听苏格拉底临终前的一番 话,助手一定如梦初醒,后悔莫及。读了这个故事,你得到了那些启发?

我明白了自己要对自己有信心,相信自己是最好的,要学会挖掘自己、重用自己。

为谁 阅读参考答案篇八
《最优秀的人是谁阅读答案》

最优秀的人是谁阅读答案

苏格拉底在风烛残年之际,知道自己时日不多了,就想考验和点化一下他的那位平时看来很不错的助手。他把助手叫到床前说:“我的蜡所剩不多了,得找另一根蜡接着点下去,你明白我的意思吗?”

“明白,”那位助手赶忙说,“您的思想光辉是得很好地传承去„„”

“可是,”苏格拉底慢悠悠地说,“我需要一位最优秀的承传者,他不但要有相当的智慧,还必须有充分的信心和非凡的勇气„„这样的人选直到目前我还未见到,你帮我寻找和发掘一位好吗?”

“好的,好的。”助手很温顺很尊重地说,“我一定竭尽全力地去寻找,以不辜负您的栽培和信任。”

苏格拉底笑了笑,没再说什么。

那位忠诚而勤奋的助手,不辞辛劳地通过各种渠道开始四处寻找了。可他领来的一位又一位,总被苏格拉底一一婉言谢绝了。有一次,当那位助手再次无功而返地回到苏格拉底病床前时,病入膏肓的苏格拉底硬撑着坐起来,抚着那位助手的肩膀说:“真是辛苦你了,不过,你找来的那些人,其实还不如你„„”

“我一定加倍努力,”助手言辞恳切地说,“找遍城乡各地、找遍五湖四海,我也要把最优秀的人选挖出来,举荐给您。”

苏格拉底笑笑,不再说话。

半年之后,苏格拉底眼看就要告别人世,最优秀的人选还是没有眉目,助手非常惭愧,泪流满面地坐在病床边,语气沉重地说:“我真对不起您,让您失望了!”

[“失望的是我,对不起的却是你自己。”]苏格拉底说到这里,很失意地闭上眼睛,停顿了许久,才又不无哀怨地说,“本来,最优秀的就是你自己,只是你不敢相信自己,才把自己给忽略、给耽误、给丢失了„„其实每个人都是最优秀的,差别就在于如何认识自己、如何发掘和重用自己„„”话没说完,一代哲人就永远离开了他曾深切关注的这个世界。

1.苏格拉底说:“我的蜡所剩不多了,得找另一根蜡接着点下去,你明白我的意思吗?”话中蜡指:_____________;蜡烛指:______________.他说这话的目的

2“我一定加倍努力,”助手言辞恳切地说,“找遍城乡各地、找遍五湖四海,我也要把最优秀的人选挖出来,举荐给您。”这段的标点符号是什么意思.

3居里夫人被爱因斯坦称为?

1.苏格拉底说:“我的蜡所剩不多了,得找另一根蜡接着点下去,你明白我的意思吗?”话中蜡指苏格拉底的文化思想;蜡烛指:苏格拉底的继承人。他说这话的目的希望助手能够找到可以继承自己的人(或是让考验助手)

2“我一定加倍努力,”助手言辞恳切地说,“找遍城乡各地、找遍五湖四海,我也要把最优秀的人选挖出来,举荐给您。”这段的标点符号是什么意思.

这段标点符号是指句中词语并列,表达了助手的忠诚。

3居里夫人被爱因斯坦称为? 答:居里夫人被称为镭的母亲(至于被爱因斯坦称为什么我就不知道了)

●【往下看,下一篇更精彩】●

上一篇: 关于爱情的哲理

下一篇: 为什么 我的心

最新成考报名

  • 立春过后什么时候鱼开口
  • 2021年立春 2021年立春是几点几分
  • 冬至吃啥 南方冬至吃什么
  • 冬至几月几日 今年冬至是几号
  • 烧碱安全救护常识
  • 国庆节高速免费几天
  • 白露与秋分
  • 请示与批复有什么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