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文档 > 知识 >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践中存在差异的看法

编辑:  成考报名   发布时间:02-15    阅读: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践中存在差异的看法篇一
《中国对外贸易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作业》

经济管理学院xxxx班

xxxxx 200xxxxxxxxx

中国对外贸易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 要:中国的对外贸易在近年来取得了很大的发展,持续多面的贸易顺差,对外贸易规模不断扩大,但是也存在结构不合理,增长质量不高等诸多问题。加大科技投入,转变增长方式,成为了必然选择。本文从我国对外贸易的现状出发,分析我国对外贸易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关键词:对外贸易 问题 对策

目录

1 引言.............................................................................................................................................. 4 2 国际贸易的相关理论.................................................................................................................. 4

2.1 国际贸易的定义................................................................................................................ 4 2.2 国际贸易额的定义............................................................................................................ 4 2.3 贸易差额的定义................................................................................................................ 4 2.4 国际贸易的特点................................................................................................................ 4 3 我国对外贸易存在的问题.......................................................................................................... 5

3.1 进出口贸易的不平衡,贸易顺差依然过大.................................................................... 5 3.2 出口商品结构中高技术产品比重依然较低.................................................................... 5 3.3 我国对外贸易市场和区域分布不合理............................................................................ 6 3.4 我国对外贸易方式有待进一步改善................................................................................ 6 3.5 传统比较优势逐步削弱.................................................................................................... 7 3.6 我国对外贸易摩擦增多,外贸风险加大........................................................................ 7 3.7 贸易保护主义重新抬头,外贸企业抗风险能力偏低....................................................... 7 4 我国对外贸易问题的对策.......................................................................................................... 8

4.1 产业升级, 自主创新,提升出口产品技术含量............................................................. 8 4.2 加快产业布局调整,促进制造业梯度转移.................................................................... 8 4.3 我国对外贸易的市场与地域应多元化............................................................................ 8 4.4 进一步完善鼓励外贸发展的补贴政策,加快与国际规范接轨.................................... 8 4.5 积极的扩大内需,降低贸易对外依存度........................................................................ 9 4.6 对外贸易企业要时刻关注人民币汇率变化.................................................................... 9 4.7 政府应履行相应职能...................................................................... 错误!未定义书签。

4.8 完善国际协调机制,积极应对国际贸易摩擦 …………………...………………….错误!未定义书签。

参考文献…………………………………………………………………………………...……….11

1 引言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在对外贸易发展中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尤其是加入了世贸组织以后,中国的对外贸易的发展更是突飞猛进,然而在高速发展的背后存在许多问题,对外贸易的结构不合理、出口商品的科技含量较低等严重制约这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

2 国际贸易的相关理论

2.1 国际贸易的定义

国际贸易(International Trade)是指不同国家(和/或地区)之间的商品和劳务的交换活动。国际贸易是商品和劳务的国际转移。国际贸易也叫世界贸易。 国际贸易由进口贸易(Import Trade)和出口贸易(Export Trade)两部分组成,故有时也称为进出口贸易。

2.2 国际贸易额的定义

国际贸易额:(Value of International Trade)是以货币表示的世界各国对外贸易值的综合,又称国际贸易值。它等于一定时期内世界各国用FOB价格计算的出口贸易额之和。

2.3 贸易差额的定义

贸易差额(Balance of Trade)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出口总额与进口总额之间的差额。

贸易顺差(Favorable Balance of Trade ),中国也称它为出超(Excess of Export over Import):表示一定时期的出口额大于进口额。

贸易逆差(Unfavorable Balance of Trade ),中国也称它为入超(Excess of Import over Export)、赤字,表示一定时期的出口额小于进口额。

贸易平衡:就是一定时期的出口额等于进口额。一般认为贸易顺差可以推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所以各国无不追求贸易顺差。但是,大量的顺差往往会导致贸易纠纷。例如日美汽车贸易大战等。

2.4 国际贸易的特点

第一,国际货物贸易要涉及不同国家或地区在政策措施、法律体系方面可能存在的差异

和冲突,以及语言文化、社会习俗等方面带来的差异,所涉及的问题远比国内贸易复杂。

第二,国际货物贸易的交易数量和金额一般较大,运输距离较远,履行时间较长,因此交易双方承担的风险远比国内贸易要大。

第三,国际货物贸易容易受到交易双方所在国家的政治、经济变动、双边关系及国际局势变化等条件的影响。

第四,国际货物贸易除了交易双方外,还需涉及到运输、保险、银行、商检、海关等部门的协作、配合,过程较国内贸易要复杂得多。

3 我国对外贸易存在的问题

3.1 进出口贸易的不平衡,贸易顺差依然过大

中国进出口贸易总额占世界贸易的比重,由1978年的少于1%,提高至2007年的近8%。2007年1-12月全国进出口总值为21738.3亿美元,同比增长23.5%,其中出口12180.2亿美元,增长25.7%,占世界出口总额的比重提高到8.8%,位居第2位,比上年回落1.5个百分点;进口9558.2亿美元,增长20.8%,占世界进口总额的比重提高到6.7%,位居第3位。仅12月,全国进出口总值为2061.5亿美元,同比增长23.4%,其中出口1144.2亿美元,增长21.7%;进口917.3亿美元,增长25.7%。2007年,中国进出口贸易顺差为2622亿美元,比2006年同期增长47.7%,贸易顺差继续扩大,过高的贸易顺差有可能会带来国内货币政策的失灵,货币的宏观调控能力下降,经济过热,过多的贸易摩擦,汇率波动导致汇率风险,资产缩水(见表1)。

3.2 出口商品结构中高技术产品比重依然较低

2010年,我国对外贸易总额位居全球第二,仅次于美国。出口总额位列第一,但在国际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践中存在差异的看法篇二
《国际贸易理论》

国际贸易理论

绝对优势理论与比较优势理论

1.绝对优势理论

(1) 绝对优势理论的形成背景

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英国工业革命逐渐展开,纺织业、造船业在当时已经很发达。英国已经初步发展成为一个工业国,其主要工业品产量已经大大超过其欧洲大陆的两个竞争对手——法国和西班牙。但是,英国产业革命进一步深入发展却受到以下两个方面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其一是中世纪遗留下来的封建残余——行会制度严重限制了商人和生产者的正常活动;其二是重商主义政策的推行。由于重商主义的极端保护主义使新兴的工业资产阶级不能从世界范围内获取生产需要的廉价原材料,也不利于工业品的出口。正如马克思所说的那样,重商主义过去在发展商业资本和制造工厂方面曾经起过积极作用,但现在又妨碍了它所制造出来的工厂主的自由活动了。因此,当时英国资产阶级所面临主要任务就是扫除封建残余,以保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完全确立。这就要求资产阶级必须从理论上论证资本主义比封建制度优越,论证资本主义经济自由和自由贸易。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The Theory of Absoluute Advantage)正是适应这种要求而产生的。

(一) 绝对优势理论的主要观点

1. 分工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

亚当.斯密非常重视分工,在《国富论》第一章中亚当.斯密写道:

“劳动生产率上最大的增进,以及运用劳动所表现出来的更大熟练、技巧和判断力,似乎都是分工的结果。”

对于分工能够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原因,斯密认为主要三个方面:其一,分工是劳动专业化,提高了工人的劳动熟练程度;其二,分工使每个人专门从事某项作业,可以节省从一种工作转到另一种工作所需要的时间;其三,分工有助于专门从事某项作业的劳动者对工具的改良和机器发明。为了论证分工能够提高劳动生产率的观点,亚当.斯密以制针为例,针的制造共有18道工序,如果不进行分工,一个制针工人一天最多能够制造20枚,但是在分工之后,平均每个工人每天可制造4800枚,分工之后与分工之前相比较,劳动生产率提高了近百倍。

2.交换产生分工

亚当.斯密在研究了分工以后,对交换进行了论述。斯密在《国富论》第二章《论分工的缘由》中论述分工时指出:“尽管人类智慧预见分工会产生普遍富裕并想利用它来实现普遍富裕。它是不以这广大效用为目标的一种人类倾向所缓慢而逐渐造成的结果,这种倾向就是互通有无,物物交换,互相交易。”他在论述交换与分工的关系时指出:“由于我们所需要的互相帮助,大部分是通过契约、交换和买卖取得的,所以当初产生分工的也正是人类要求互相交换这个倾向。”在亚当.斯密看来,分工是交换引起的,而交换又是由“人的本性”引起的。由于人们能够从交换过程中获取利益,在利己心的作用下,人们热终衷于交换。为了进行交换,人们就是要生产能够进行交换的

物品,从而产生了分工。

2. 分工的原则是各自集中生产具有优势的产品

亚当.斯密认为,既然分工能够极大的提高劳动生产率,那么每个人都专门从事他最有优势产品的生产,然后将其生产的产品与他人交换,则对每个人都有利。他举例说:“如果一件东西在购买时所费的代价比在家里生产时所花费的少,就永远不要想在自己家里生产,这是每一个精明的家长都知道的格言。”因此,裁缝不需要制作自己的鞋子,他可以向鞋匠购买;鞋匠不需要自己制作衣服,他可以向裁缝购买。每个人都应该将其全部精力投入到与他人生产相比效率更高的产品生产中去,并将其生产的一部分物品与他人交换自己所需要的任何其他物品,这对双方都是有利的。

亚当.斯密认为,适用于一个家庭和社会内部的分工原则同样适用于各国之间的分工。每个国家各自具有适宜生产某种特定产品的绝对有利的生产条件,如果每个国家都按照其生产绝对有利生产条件进行专业化生产,然后彼此进行交换,则对交换双方都是有利的。

4.国际分工的基础是有利的自然禀赋或后天有利的生产条件 亚当.斯密认为,一国在某种特定产品的生产上具有的绝对有利的生产条件主要来自自然禀赋或后天有利的生产条件。所谓自然禀赋是指气候、土壤、矿藏等。他举例分析,在气候潮湿的苏格兰,虽然可以通过温室栽培葡萄,酿造上等的葡萄酒,但是其生产成本将是进口同样葡萄酒的30倍只有愚笨的人才会这么做。所谓后天的有利的生产条件,或称为获得性优势,是指由人为创造的结果所累积形成的

具有可改变性的优势,诸如生产技术、技巧或机能等。由于各国在自然禀赋和获得性优势方面存在差异,因此每个国家都应该根据生产成本绝对差异进行分工,生产各自在生产成本方面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然后与其他国家交换本国在生产成本方面处于劣势的产品。这将会是各国的资本、土地和劳动得到最有效的利用,进而增加各国的财富。

5.绝对优势理论的进一步分析

(一)绝对优势理论的基本假设条件

世界上只有两个国家,它们只生产两种产品;

②在产品的生产中只有“劳动”一种生产要素投入,两国的劳动是同质的,没有熟练与非熟练之分;

③两国在不同产品上的生产技术不同,存在着劳动生产率的差异;

④无运输成本,规模收益不变;

⑤生产要素充分就业,并在一国国内自由流动,但是在国际上不能自由流动;

⑥生产要素市场和产品市场是完全竞争的,国际上实行自由贸易并按物物交换的方式进行;

⑦不存在技术进步,国际经济是静态的。

(2)确定绝对优势的方法。

一国在确定绝对优势时,有两种方法可以使用:一是用劳动生产率衡量,即用单位要素投入的产出来表示。如果一国的某种产品具有

比另一国高的劳动生产率,该国在生产这种产品上就具有绝对优势。

亚当.斯密的绝对成本理论可概述为:如果一国在生产某种产品的生产率或生产成本方面相对于另一国生产同种产品而言处于绝对优势,就应该分工生产并出口该种产品;如果该国在另一种产品的生产方面相对于对方国家的同样商品而言处于绝对劣势,就应该停止该种产品的生产,并从对方国家进口,其结果是参加贸易的双方都能从中获益。

(三)对绝对优势理论的简评

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的积极意义主要有:①理论上论证了分工的重要意义—分工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社会财富;②第一次从生产领域对社会经济现象进行研究,与重商主义仅从流通领域对经济现象进行研究相比是一个巨大的进步;③阐明国际贸易可以使双方都能够获益,批判了重商主义“进行国际贸易只能使一方获益”的观点,为新兴的工业资产阶级反对限制自由贸易的重商主义提供了理论依据,推动了资本主义自由贸易的发展;④用劳动价值论对国际贸易进行分析,从商品绝对成本差异的角度来讨论国际贸易的基础,开创了从经济学理论分析国际贸易的思路,为国际贸易古典理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也存在这不足:①绝对优势理论是建立在一系列严格假设基础上的,这些假设在现实生活中比较难以满足;②只能说明两个国家在两种产品生产成本方面各自具有优势情形下的国际贸易,无法解释一个国家在两种产品生产成本相对对方国家生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践中存在差异的看法篇三
《学习国际贸易的感想和认知》

学习国际贸易的感想与认知

【正文】

理论知识:

经过近一学期的国际贸易理论课的学习,同时在于老师平时的悉心教导下,我对国际贸易这门学问有了崭新的认知与了解,并对这门学科产生了更加深刻的感想。

国际贸易是指不同国家(和/或地区)之间的商品和劳务的交换活动。国际贸易是商品

和劳务的国际转移。

国际贸易的基本分类

1.按从事贸易的角度不同分类:

对外贸易

对外贸易(Foreign Trade)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同其它国家或地区进行商品和劳务的交换活动,一些岛国如英国、日本等也常用“海外贸易”(Oversea Trade)这一概念。包括货物与服务的对外贸易称其为广义对外贸易,不包括服务在内则称其为狭义对外贸易。

国际贸易

国际贸易(International Trade)是指国家之间商品和劳务(Goods and Services)的交换活动,是世界各国之间国际分工的表现形式,它反映了世界各国在经济上的相互联系。国际贸易是从国际(世界)范围内来看这种商品交换活动,国际贸易是由各国的对外贸易构成的,它是世界各国对外贸易的总和。

2.按商品形态不同分类:

有形贸易

实物商品的进出口称为“有形贸易”(Visible Trade),或称“有形商品贸易”(Tangible Goods Trade)或简称货物贸易(Goods Trade)。

无形贸易

无形贸易(Invisible Trade),指一切不具备物质自然属性的商品或称无形商品的国际交换活动,包括运输、保险、金融、旅游、技术转让等劳务的提供与接受以及其他非实物形态的进出口。

有形商品的进出口须经过海关手续,从而表现在海关的贸易统计上,是国际收支的主要构成部分;无形贸易虽然也构成国际收支的一部分,但因不经过海关手续,通常不显示在海关的贸易统计上,而显示在一国的国际收支平衡表上。

5.按商品流向不同分类:

出口贸易

出口贸易又称输出贸易(Export Trade)是指本国生产或加工的商品输往国外市场销售。从国外输入的商品,未在本国消费,又未经本国加工而再次输出国外,称为复出口或再输出(Re-Export Trade)。

进口贸易

进口贸易又称输入贸易(Import Trade)是指将外国商品输入本国市场销售。输往国外的商品未经消费和加工又输入本国,称为复进口或再输入(Re-Import Trade)。

过境贸易

过境贸易又称通过贸易,某种商品从甲国经乙国输往丙国销售,该商品的输入和输出对乙国而言即为过境贸易(Transit Trade)。这种贸易对乙国来说,既不是进口,也不是出口,仅仅是商品过境而已。

古典贸易理论: 关于国际贸易发生的原因与影响,最早是由英国古典学派经济学家在劳动价值学说基础上,从生产成本方面提出的,其包括绝对优势(absolute advantage)与比较优势学说(comparative advantage)。这又被人们称为古典贸易理论。从本质上讲,古典贸易理论是从生产技术差异的角度,来解释国际贸易的起因与影响的。只不过,在古典生产函数中,劳动是唯一的生产要素,因此,生产技术差异就具体化为劳动生产率的差异,在这种情况下,劳动生产率差异就是国际贸易的一个重要起因。谈到古典贸易理论,就不得不说到绝对成本与比较成本.绝对成本:从原料采购、物流运输与损耗、生产过程损耗、库存损耗、到生产端员工成本、与流通成本累加.。

比较成本: 设定不同厂商、不同生产地域、不同季节、不同流通地域等等参数后的成本比较 。

比较成本理论比绝对成本理论更加具有指导意义。比较成本理论是在绝对成本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李嘉图进一步发展了斯密的观点,他认为每个国家不一定要生产各种商品,而应该集中力量生产那些利益较大或不利较小的商品,然后通过国际贸易,在资本和劳动力不变的情况下,生产总量将会增加,如此形成的国际分工对贸易各国有利。

新古典主义理论:

经济学中禀赋就是指一个国家的资源呀,包括人力资源和自然资源。

赫克歇尔-俄林的资源禀赋理论被称为新古典贸易理论,其理论模型即H-O模型。

在赫克歇尔和俄林看来,现实生产中投入的生产要素不只是一种—劳动力,而是多种。而投入两种生产要素则是生产过程中的基本条件。根据生产要素禀赋理论,在各国生产同一种产品的技术水平相同的情况下,两国生产同一产品的价格差别来自于产品的成本差别,这种成本差别来自于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生产要素的价格差别,这种生产要素的价格差别则取决于各国各种生产要素的相对丰裕程度,即相对禀赋差异,由此产生的价格差异导致了国际贸易和国际分工。

这种理论观点也被称为狭义的生产要素禀赋论。广义的生产要素禀赋理论指出,当国际贸易使参加贸易的国家在商品的市场价格、生产商品的生产要素的价格相等的情况下,以及在生产要素价格均等的前提下,两国生产同一产品的技术水平相等(或生产同一产品的技术密集度相同)的情况下,国际贸易取决于各国生产要素的禀赋,各国的生产结构表现为,每个国

家专门生产密集使用本国具有相对禀赋优势的生产要素的商品。生产要素禀赋论假定,生产要素在各部门转移时,增加生产的某种产品的机会成本保持不变。

新古典的H-O要素禀赋理论,从要素禀赋结构差异以及由这种差异所导致的要素相对价格在国际间的差异方面来寻找国际贸易发生的原因,克服了李嘉图模型中关于一种生产要素投入假定的局限,取得了相当的成功。新古典的H-O定理仍然建立在一系列的假定条件之上。 要素禀赋:一国所拥有的两种生产要素的相对比例。这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与生产要素的绝对数量无关。(相对于国家而言的概念

传统贸易与现代贸易的区别: 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的最大特点是逻辑严密,形式完美。但这也是它的弱点所在。因为现实的世界毕竟不如它想象的完美。事实上,传统国际贸易理论自它诞生之日起,就不断遭到严峻的挑战。里昂惕夫之迷,首先通过实证研究对它关于国际贸易商品和要素模式的预测提出了疑问。战后,尤其是60年代以后,国际贸易领域出现了许多新的现象。发达国家间(即要素禀赋相似国家间)的贸易以及相似产品之间(即生产所需要素比例相似的产品之间)的贸易等。对此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一筹莫展。80年代以来,许多西方经济学家致力于利用产业组织理论和市场结构理论来解释国际贸易现象,用不完全竞争、规模报酬递增和相异产品等概念及思想来构造新的贸易理论模型。以斯蒂格利、克鲁格曼、格罗斯曼以及赫尔普曼为主要代表的一批经济学家创建了一个新的分析框架,吸取了以往诸多贸易理论的合理因素,发展出自己的理论。这一理论因其理论的新颖、分析方法的独到和解释现实的能力逐步为大家所赞同,其地位已远远超过了传统国际贸易理论。格罗斯曼、克鲁格曼为此先后获得了克拉克奖。该理论也被称为“新贸易理论Neo—tradetheory”。

1.国际贸易形成的根本原因。传统的贸易理论认为:需求偏好和生产要素的所有权分配决定了对最终产品的需求,由此导出了对要素的派生需求。对要素的派生需求和要素的供给决定了要素价格。要素价格和生产技术决定了商品价格。商品价格差异则是贸易产生的最直接的原因。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假定了两国需求偏好与生产技术是相同的,得出两国间相对要素禀赋的差异决定了两国相对要素报酬的差异,又直接导出了两国相对商品价格的差异、相对要素报酬差异和相对商品价格三者在解释贸易原因的功能上是等效的。相对要素禀赋的差异是根本的原因。反过来,如果两国间不存在相对要素禀赋差异,则两国间的贸易不存在。新贸易理论则认为由于规模经济的存在,两国相对商品价格的差异就不能由要素价格差异直接得出,必须加入生产技术的因素。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两国经济规模的不同就会导致生产成本的不同,也就影响到商品的价格。商品相对价格差异决定的轨迹为,相对要素禀赋的差异决定了相对要素价格差异,相对要素价格的差异和国家间的经济规模差异(具体地说是产出水平的差异)共同决定商品相对价格的差异。因此,相对要素禀赋差异与相对要素价格差异是等价的,但两者与相对商品价格差异不再等价。相对要素禀赋差异与国家大小决定的经济规模的差异共同作用的结果是贸易的根本原因。反过来说,即使两国间没有要素禀赋的差异,由于经济规模的不同也会出现贸易。这就解释了传统贸易理论面临的发达国家间存在大量贸易这一难题。

3.贸易的要素模式。传统贸易理论的贸易要素模式很简单,贸易中要素的净流动方向为:一国出口本国相对丰富的要素,进口本国相对稀缺的要素。新贸易理论则指出,即使两国的贸

易是平衡的,一国也可能是所有要素的净流入国。原因是:由于规模经济的存在,公司不可能遵循边际成本定价原则。同时,如果由于规模、政府管制或是其他原因使进入受到限制,则规模报酬递增的行为中存在着垄断利润(经济租),当这些产业的商品出口到国外时,垄断利润将从国外获得。而两国获得的垄断利润的幅度(即垄断利润率)由于管理程度不同而不等时,一国就可以利用获得的垄断利润购买另一国商品,甚至可能达到进口所有要素的状况。这部分解释了当前世界贸易中初级产品生产国贸易条件不断恶化的现象。发达国家的产业一般具有强大的规模经济和垄断程度,以美国为例,在原铝、电话电报器材、机动车、合成纤维等行业中,前四大公司的工业产量均占全行业的90%以上。而1987年,埃克森公司、通用汽车公司、福特汽车公司、莫比尔石油公司销售额竟超过了挪威、希腊、芬兰等中等发达国家的国民生产总值。凭借这些强大的垄断的优势,发达国家的工业制成品在世界市场上以高价出售,获得了巨额的垄断利润,而从初级产品生产国获得廉价的原料、燃料、间接地占有了这些国家的资源。随着这种垄断趋势的加强,初级产品生产国的贸易条件不断恶化。

4.贸易构成和贸易量。传统的贸易理论认为,一国必然出口相对丰富要素密集型产品而进口本国相对稀缺要素密集型产品。两国间只存在产业间贸易,产业内贸易(要素密集度相似的产品的贸易)不可能存在。并且在一定范围内,两国要素禀赋相对差异越大,贸易量越大。当两国要素禀赋无相对差异时,不存在相互贸易。现实情况却不然,不仅许多产业内(如小汽车、机械、电子)等存在着大量贸易;而且战后世界贸易量增长速度远远超过了经济增长速度。更有甚者,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增长更快,这些都是传统贸易理论无法作出解释的。

新贸易理论则引入了相异产品的概念来建立贸易模型。所谓相异产品是:我们确定了商品部门结构后,属于这一商品部门的不同种类的产品。譬如说,我们确定“石英表”为一商品部门,则精工牌、北极星牌、海达牌等市场上可以买到的各种品牌的石英表均为“石英表”这一商品的相异产品(也称“变体”),不仅如此,有更多的变体可以潜在地生产出来,例如,一年后可能会出现“梦想牌”、“虚构牌”石英表,这些都属于新贸易理论相异产品的范畴。尤其重要的是,各种相异产品都能因其自身有价值(市场上总有一些人喜好这种变体)而存在,并且,相异产品各类越多,消费者可选择余地越大,社会福利越高。然而在一国自给自足的情况下,由于规模的限制。变体的种类不可能很多,因为变体的数目越多,则生产规模越小,规模越小,规模经济效益受到限制。变体种类将保持在与规模经济权衡的水平上。开展贸易后,两国市场合一,两国分别生产几种变体,互不重合,但总数目大于贸易前任一国的数目。在需求方面,由于可消费变体数目的增加将提高福利,两国互相进口对方的变体。于是,产业内贸易产生。并且,就贸易量而言,存在相异产品的世界经济与传统的贸易理论之间存在着根本的区别,此时,国家相对规模对贸易量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国家大小越相似,产业内贸易量越大。就总的贸易量而言,要素禀赋的相对差异(决定产业间贸易量)和国家相对规模(决定产业内贸易量)共同决定了贸易量。

5.贸易利益。传统的贸易理论认为:不考虑贸易产生的动态利益,当存在着要素禀赋相对差异的两国分别进行不完全专业化生产,各自发挥比较优势,然后进行贸易,则双方都能获利。这种静态的贸易利益来自专业化生产的生产效率的提高。新贸易理论则指出,在规模经济和不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下,经济不可能达到完全竞争市场下的资源最佳配置状态,只能在一种次优状态下运行。但相比于各国自给自足的情况,开展贸易后,全世界的总体福利水平提高。这不仅得自于传统的比较优势利益,而且由于存在以下的潜在得益:(1)生产效率效

益。贸易使报酬递增的产业由于市场的扩大而扩大,规模经济增加,提高了生产率。(2)生产集中。贸易使报酬递增的产业,集中于世界上效率最高的国家生产,使商品价格下降。

(3)生产的合理化。贸易的开展的增加了不完全的竞争产业的竞争,减少了垄断利润,缓和了价格扭曲,资源配置优化。(4)产品多样性。贸易使世界市场远大于国内市场, 可选择的变体增多,福利增加。但新贸易理论也指出,对一国而言,也存在着贸易受损的可能性。当贸易使得本国以递增规模生产的行业和高度垄断的行业收缩,(这是因为本国生产效率低于国外,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失败),而贸易带来的其他利益不足以补偿这种收缩带来的规模经济损失和垄断利润损失(此时垄断利润由外国获得)时,贸易使本国受损,当然这种可能性不大。所要重视的是贸易利益分配不公的问题。

2、对国际贸易理论的收获与感想

掌握国际贸易的理论和国内外常用的贸易政策,认识和理解国家有关贸易政策的理论依据及其对经济的影响,同时启发加入WTO后我国贸易体制和贸易政策的改革,让我们真正做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即通过课程学习,使我们既有国际贸易和投资的基本理论知识,以便能为其他经济类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同时又有较强的操作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成为符合社会主义市场需求的新型人才。

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古典、新古典、新贸易理论以及新兴古典国际贸易理

论四大阶段。

古典和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以完全竞争市场等假设为前提,强调贸易的互利性,主要

解释了产业间贸易。二战后,以全球贸易的新态势为契机,新贸易理论应运而生,从不完全竞争、规模经济、技术进步等角度解释了新的贸易现象。新兴古典国际贸易理论则以专业化

分工来解释贸易,力图将传统贸易理论和新贸易理论统一在新兴古典贸易理论的框架之内。

通过学习国际贸易理论,我了解了国际贸易的形成和发展以及到逐步完善,国际贸易

理论是学习国际贸易实务和其他国际经济学的基础,拓展了我的视野,增加了我的知识面,让我更加清楚地认识到,要想在自己的专业岗位上获得竞争优势,就必须从各方面培养自己的能力与素养。

3、对国际贸易实务的收获与感想

国际贸易实务与现实的联系非常紧密,操作性非常强,有助于强化我们的动手实践的能力,巩固和深化已学过的理论、方法,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这门课程中,我自己认识与了解了进行国际货物买卖实务的具体操作,熟练了运用进出口的成本核算、询盘、报盘、还盘等各种基本技巧,还熟悉了国际贸易的物流、资金流和业务流的运作方式,体会国际贸易中不同当事人的不同地位、面临的具体工作和互动关系,学会了外贸公司利用各种方式控制成本以达到利润最大化的思路。通过调整商品成本和价格、调整汇率、业务费用、海运费、保险费率及突发事件等让我们了解到在相关法律下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真正掌握和吸收课堂中所学的知识,为将来步入工作岗位打下良好基础。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践中存在差异的看法篇四
《第三章 国际贸易新理论参考答案》

第三章 国际贸易新理论参考答案一、简答题 1.产业内贸易和产业间贸易有什么差异?运用什么方法来区分这两种贸易形式? 答:(1)具体比较产业间贸易与产业内贸易模式,主要呈现出以下特点:  第一,产业间贸易是建立在国家间要素禀赋差异产生的比较优势之上,而产业内贸易则是以产品的差异性和规模经济为基础。国家间要素禀赋差异越大,产业间贸易的可能就越大;国家间的要素禀赋越相似、经济规模越接近,产业内贸易的机会就越大。可以说,产业间贸易反映了自然形成的比较优势,而产业内贸易反映的是可获得的比较优势。  第二,产业间贸易的流向可以根据贸易前同种产品的价格差来确定;如果在规模经济条件下进行差异产品的生产与产业内贸易,贸易前相对商品价格就不能准确地预测贸易模式。因为不论大国还是小国,所有国家利用规模经济降低成本的机会是相同的,很难事先预测哪个国家将生产哪下种产品。  第三,按照H一O模型,产业间贸易会提高本国丰裕要素的报酬和降低本国稀缺要素的报酬,而基于规模经济的产业内贸易可以使所有要素都获得收入。这可以解释为何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制成品的自由化进程没有遭到各种利益集团的阻挠,而发达国家向新兴的发展中国家开放市场却遭到了本国劳工力量的强烈抗议。  第四,在以要素禀赋差异为基础的产业间贸易条件下,要素的国际流动在一定程度上是贸易的一种替代品;而在要素禀赋相似的国家间产业内贸易条件下,要素流动带来了作为产业内贸易主要载体的跨国公司的兴起,从这点来说,产业内贸易与要素流动之间存在着一定的互补关系。(2)目前所使用的区分依据立足于联合国SITC产品分类标准,能计入产业内贸易的商品必须满足这样一个条件,即商品的编码至少是SITC六位编码中前三位数字相同,也就是要求贸易的商品必须保证同类、同章、同组,否则,只能列入至产业间贸易。2.简要评述偏好相似理论。 答:(1)需求偏好相似理论的主要内容  需求偏好理论是用于解释产业内贸易的。产业内贸易是指一国的某种产业既进口又出口该产品的现象,这种国际贸易现象与贸易商品、贸易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商品的生产区域特点有着密切的联系。需求偏好相似论是从需求的偏好角度来解释这一现象的。   需求偏好相似论认为,需求偏好是产业内贸易发生的动因。国际贸易是国内贸易的延伸,因为厂商首先满足的总是国内市场,即为自己熟悉的国内市场而创新生产。在实践中,人均收入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一个国家的需求结构

,人均收大相似则市场之间的隔阂较小,即便是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穷国中的富人与富国中的富人的消费层次也很相似,这样在两国间便产生了共同的消费群体与消费层次,在没有贸易限制的时候,便易于发生贸易,因为消费者既可以在国内购买,也可以在国外购买同样的消费品。(2)简评需求偏好相似理论  ①贸易的需求偏好相似理论很好地揭示了发达国家之间以及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产业内贸易的现实。这个理论产生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产业内贸易风起云涌之际,此时传统的贸易理论已经没有办法解释产业内贸易产生的原因了,这时需求偏好相似理论很好地解释了产业内贸易产生的原因,因此可以说产业内贸易有效地弥补了传统贸易理论的不足。  ②需求偏好相似理论不是推翻原有的理论,它仅仅是补充了原有的理论,使国际贸易理论得以完善。应该说传统的贸易理论很好地解释了国际贸易发生的原因,但是并不完善,这就需要出现新的贸易理论来弥补这些不足,但并不是根本地推翻原有的贸易理论。  ③需求偏好理论也有诸多的缺陷,首先这个理论是一个比较年轻的理论,还很不完善,还有很多需要发展的地方;其次,这个理论简简单单地将产业内贸易归于需求偏好这土个因素,未免有失偏颇。3.简述国际贸易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答:产品生命周期是市场营销的概念,指的是产品要经历投人、成长、成熟和衰退等时期,国际贸易的产品生命周期,是将周期理论与国际贸易理论结合起来,使比较利益从静态发展成为动态。(1)国际贸易产品生命周期学说的基本内容--产品生命周期的四阶段理论。第一阶段,美国创新,并对该产品有生产和市场的垄断。第二阶段,外国开始模仿,美国产品竞争力下降。第三阶段,外国模仿者开始向第三国出口,美国出口大幅度下降。第四阶段,外国产品进入美国市场,美国开始从出口国转变为进口国。商品在美国完成周期,而在模仿国开始其周期,该过程像接力棒传递过程一样。  (2)国际贸易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的图形说明。  (3)国际贸易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的动态意义。产品生命周期理论考察了当周期发生变化时,比较利益是怎样从一个国家转移到另一个国家,这样使得比较利益学说、H-O模型动态化,对于相对落后国家在国际分工中确定自己的地位和参与格局具有指导性意义,并且决定在发展过程中应该如何进行生产结构的升级、改造。  (4)对国际贸易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的评价。生命周期理论使得比较利益、H一O模型从静态发展为动态,

把管理、科技、外部经济因素等引入贸易模型,比传统理论进了一步。但由于经济生活中存在着各种不确定性因素,各国面临的产业发展方向和环境不同,故生命周期的循环并不是国际贸易普遍的、必然的现象。而且再这种动态中创新与模仿者的地位有某种程度的固定。(如美国常常被认为是创新者)二、论述题 1.试述产业内贸易理论的主要观点 答:产业内贸易理论的假设前提是:理论分析基本是从静态出发进行分析的;分析不以完全竞争(垄断竞争)市场,而以非完全竞争市场为前提(过去的贸易理论的前提大多为完全竞争市场);经济中具有规模收益;在分析中要考虑需求不相同与相同的情况。从这些假设前提可以看出,产业内贸易理论的出发点与其他贸易理论是相当不同的。 (1)产品差异论   同类产品是那些消费上能够互相替代、生产上投入相近或相似的生产要素的产品,它包括同质产品与差异产品。同质产品是指性质完全一致因而能够完全相互替代的产品,如同样的水果、砖等。这类商品在一般情况下大多属于产业间贸易的对象,但由于市场区位不同,市场时间不同等,也存在一定程度的产业内贸易现象。产品的差异性或差异产品是指从实物形态上看,产品的品质、性能、造型、设计、规格、商标及包装等方面的差异。  ①同质产品的产业内贸易  国际贸易中出现同质产品的买卖,往往来自如下原因:  第一,许多原材料(如黄沙、水泥等)单位价值低而运输成本相对很高,消费者应该尽可能靠近原料供应地来获得它们。所以一国可能同时进口和出口大宗原材料。例如,中国在东北出口水泥而在华南进口水泥便属于这种情况。  第二,一些国家和地区(如新加坡、香港)大量开展转口贸易和再出口贸易,其许多进出口商品的形式自然基本不变。这时同类产品将同时反映在转口国的进口项目与出口项目中,便会形成统计上的产业内贸易。  第三,由于一些产品(如水果、蔬菜)具有季节性特点,一个国家会有时进口而有时出口这类商品。如欧洲一些国家之间为了"削峰填谷"而形成的电力进出口。  第四,政府干预产生的价格扭曲,尤其是相互倾销,会使一国在进口的同时,为了占领其他国家的市场而出口同种产品,从而形成产业内贸易。另外在存在出口退税、进口优惠时,国内企业为了与进口货物竞争,就不得不出口以得到退税,再进口以享受进口优惠,造成产业内贸易。  第五,出于经济合作或特殊技术条件的需要,有些国家也进行某些同质产品的交易。如各国银行业、保险业走

出去引进来的情况。例如,中国吸引外国银行在华投资,却又在世界其他国家投资建立分行。  第六,跨国公司的内部贸易也会形成产业内贸易,因为同种商品的产品与中间产品和零部件大都归入同组产品,因而形成产业内贸易。  这些同质产品贸易只要加入运输成本等一类因素的分析,都仍然能用赫一俄学说加以说明。因此,差异产品贸易分析是产业内贸易理论的主要内容。  ②差异产品的产业内贸易  资料表明,大多数的产业内贸易发生在差异化产品之间。在制造业中,产业内贸易商品明显偏高的是机械、药品和运输工具。属于同一产品大类的差异化产品在现代经济中有着很高的占有率。在汽车产业,福特不同于本田、丰田或是雪佛兰。因此,在用一大类的不同品种的产品之间,也会发生双向的贸易流动。国际产品差异性是产业内贸易发生的基础,这体现在产品的水平差异、技术差异和垂直差异等三方面:  a.水平差异是指产品特征组合方式的差异。在一组产品中,所有的产品都具有某些共同的本质性特征,即核心特征,这些特征不同的组合方式决定了产品的差异性,同差异内部一系列不同规格的产品中可以看出水平差异的存在。如烟草、香水、化妆品、服装等。这类产品的产业内贸易大多与消费者偏好的差异有关。差异产品在牌号、规格、服务等特点上的不同,也正是由于差异产品的这种不完全可替代性使得人们对同类产品也产生了不同需求。在人们日益追求生活质量的时代里,在科技进步的作用下,厂商能够提供的差异产品日益繁多,但一国国内厂商很难满足国内消费者的所有需求。如果一国消费者对外国产品的某种特色产生了需求,它就可能出口和进口同类产品。  b.技术差异是指新产品出现带来的差异,处于产品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的同类产品(如不同档次的家用电器)在不同类型国家进行生产,继而进行进出口贸易,便会产生产业内贸易。我们在本章第一节讲到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中提到美、欧和其他发展中国家的例子中,如果欧洲开始生产该新产品,与美国生产的该产品形成差异,那么在整个周期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欧美之间的产业内贸易或是欧洲从美国进口同时向发展中国家出口的贸易现象。  c.垂直差异是指产品质量方面的差异,为了占领市场,人们需要不断提高产品质量,而一个国家的消费者,不能全部都追求昂贵的高质量产品,因此,在出口高质量产品的同时往往也会从其他国家进口一些中低质量的同类产品,从而产生产业内贸易。在需求偏好相似论中,我们讲到一国厂商会生产其

国内具有代表性需求的产品,那么处于该国国内的需求结构两端的产品就可能会通过进口来解决。  以上三类情况,都有着从供给看存在的规模经济,从需求看存在的需求偏好方面的重叠。当然我们也注意到,基于产品差异的产业内贸易是建立在不完全竞争的基础上的(传统贸易理论一般都假设市场是完全竞争的)。(2)规模经济论   ①内部规模经济与国际贸易  一般情况下,内部规模经济的实现依赖于一个产业或行业内的厂商自身规模的扩大赫产出的增加。一个国家享有规模经济的优势,它的成本就是随着产量增加而减少,从而得到了生产的优势。这样它的产品在贸易活动中的竞争能力必然大大提高,占据贸易优势,取得贸易利益。具体来说,我们假设在参与国际贸易以前,垄断竞争企业面对的只是国内的需求,需求量有限。参与国际贸易后,外国需求增加,从而总需求增加,企业的生产相应扩张。在短期内,需求的突然扩张使得企业的平均成本比产品价格下降得更快,形成超额利润。超额利润会吸引更多的国内企业进入该行业。新进入的企业生产的产品对原有企业的产品具有很大的替代性,使得市场对原有企业的需求下降,所以长期内超额利润消失。不过,由于企业在贸易后面对更富有弹性的需求,使得其获得了更低的长期平均成本,从而获得了比较优势,形成贸易发生的基础。可见规模经济既是贸易形成的基础,同时贸易也推动规模经济的实现。  在规模经济较为重要的产业,国际贸易可以使消费者享受到比封闭经济条件下更多种类的产品。因为规模经济意味着在一国范围内企业只能生产有限的产品种类,如果允许进口,则在国内市场上就可以购买到更多种类的产品,这也是福利增加的表现。  对于研究和开发费用等成本支出较大的产业来说,规模经济更显得重要;如果没有国际贸易,这类产业就可能无法生存。研究和开发费用可以说是一种固定的成本费用,随着产量的增加,单位产品的固定成本降低。如果这种产品仅局限在国内市场上销售,则由于产量有限,单位产品的固定成本就较高,因而平均成本较高,厂商难以实现规模经济甚至无法收回投入的研究和开发费用。如果允许国际贸易,使产品在世界市场上销售,产量就会增加,厂商能够实现规模经济下的生产。  ②外部规模经济与国际贸易  外部规模经济主要来源于行业内企业数量的增加所引起的产业规模的扩大。外部规模经济同样会带来该产业成本的降低。在外部规模经济下,由外部经济所带来的成本优势,能使该国成为商品出口国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践中存在差异的看法篇五
《国际贸易实际操作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论文》

摘要:由于国际贸易的环节和程序繁多,操作复杂,在每一个环节和操作过程中都潜在着很大的风险,签约前的国际商务谈判将直接影响到合同履行的顺利与否。本文针对国际商务谈判中容易出现的问题,探讨谈判中容易被忽视的一些细节问题,并提出相关对策„„

关键词:国际贸易 国际商务谈判 问题 防范

随着国际经济及国际贸易的快速发展,各国对外商贸活动的竞争愈演愈烈,中国早已成为这贸易旋涡中不可缺少的主角。然而,由于国际贸易的环节和程序繁多,操作复杂,在每一个环节和操作过程中都潜在着很大的风险。在与众多能力相当甚至比我们实力雄厚企业的贸易大战中,中国企业如何旗开得胜,在世界经济大潮中稳步前进,又能合理地规避潜在的各种风险?中国古代的伟大思想家老子曾经说过:“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重视国际贸易主要环节方面问题十分重要,众多的国际贸易案例提醒我们不得不谨记那句名言:细节决定成败!在国际商务谈判中一些细节尤其不可忽视。

一、国际商务谈判中容易出现的问题

1.忽视自认为不太重要的细节问题

有些谈判人员在对外贸易交易磋商过程中往往仅就交易的几个重要内容反复磋商,而忽视了对次要环节的讨论,而这些所谓的次要环节往往有可能就是引起后面纠纷的祸根。

一般地,国际贸易主要磋商应包括以下十方面内容:品质、数量、包装、价格、交货(装运)、保险、交付、商品检验、索赔与仲裁、不可抗力。但在实际交易磋商中,有不少业务员很看重品质、数量、包装、价格、装运、保险、支付七个交易条件。而对其他的三个交易条件却觉得无足轻重,或根本不谈,或敷衍了事,正因如此,在交易合同的履行过程中,这三个方面的纠纷时常出现。

例如,我国某外贸公司在与外商进行的某种工业品出口的交易磋商中,双方未就商品检验问题进行磋商,合同中也未明确规定。结果买方收到我方货物并进行检验后,认为我方所交货物不符合同规定,并提出索赔。尽管我方在货物运出之前,请国内某商品检验局进行品质检验,取得的检验报告也证明上述商品品质与合同相符,但买方断然拒绝我方检验结果,坚持索赔,双方因此产生纠纷,虽然事情最终得到妥善解决,但这次教训却很值得我们吸取。“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本案例也让我们充分认识到,交易内容的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严防每一个可能出现潜在纠纷的细节,才能防范于未然。 2忽视合同中某些条款文字表述的具体明确

谈判是一个紧张的过程,尤其是对一些新业务员来说更是如此,这种紧张的情绪,加上经验不足,很容易影响到对某些关键性语言或词句的阐述表达,从而将某些模棱两可的语言带人合同,在交易过程中往往会造成一定的麻烦。

例如,在规定信用证开给卖方的最后期限时,写成“买方应该于2009年明6日之前将信用证开给卖方。”很明显这一描述有三个漏洞:①时间的确立不明确,不知是北京时间还是其他时间;②“于2009年9月6日”之前是否包括“6日”这一天;③“开给卖方”是以开到为准,还是以投邮为准。为此,上面的描述可以修正为“买方应于北京时间2009年明6日之前将信用证开到卖方”。

3忽视对谈判对方心理状态的揣摩研究和谈判时机的把握

国际商务谈判也有技巧,要善于对谈判对方的心理进行科学的分析,对谈判对方,理状态揣摩不够,有可能会影响到商机。

曾有一个日本商人与我国某外贸公司洽谈进口某产品,日商面对这外贸公司给出的优惠条件却久拖不决。转眼过去了两个多月,原来一直兴旺的该类产品国际市场货满为患,价格暴跌,这时日商再以很低价格收购,使我方吃了大亏。日本商人经常采取拖延战术稳住谈判对手,谈判中一定要注意时机的把

握。 商务谈判人员更应重视谈判原则,否则会造成谈判失败。某国一公司曾派代表前往日本谈判。日方在接待时得知其在两个星期后返回。日方没急着开始谈判,而是花了一个多星期时间陪他到处游玩,晚上安排宴会。谈判终于在第12天开始,但每天都很早结束,为的是安排其去打高尔夫球。直到最后一天,日方才谈到重点。但这时外贸公司人员已无时间和对方周旋,只好答应对方条件,签订了协议。这手段不仅仅拖延时间,更重要的是这能软化人的心理,如果接受了其邀请,这已实现了日方的第一纸另外,也会不好意思拒绝对方的要求,毕竟“吃人家嘴软,拿人家手短”,其实该代表已违背了商务谈判原则,公事绝不能成为私利的牺牲品,这关系到一个谈判者的根本素质。

4忽视对谈判对手特点的充分了解

国际商务谈判的特点之一是多国性、多民族性,来自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谈判人员在语言沟通、思维方式、决策过程和谈判风格等方面有着显著差异,各国历史文化背景、商务惯例等差异导致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沟通起来会有障碍。国际商务谈判人员应充分了解对手情况,尤其是其信誉、文化习俗和贸易习惯特点、实力,乃至其谈判特点及其质用手法和以往实际。正是这种文化上的差异从而导致谈判陷入僵局甚至失败。

如日本人谈判很有忍耐力,擅长拖延战术,在拖延中想方设法了解谈判对手的真实意图,对方若急于求成,其就乘机抬价或压价,把对方弄得筋疲力尽、焦躁不安。与日本人谈判,要注意做好商业保密工作。并根据日本商人的特点,与其谈判时,必须搞清楚对手有多大的权力、能作出什么决定。谈判时,语言应尽量婉转,如果不得不否定某个建议,也要以明确、委婉而非威胁的态度来陈述理由。日本商人在谈判中

有很强的团队意识,与日方谈判不能只重视对方谈判班子中某个人,而要争取说服每个人。如果暂时未能全面达成一致意见,也不要应急于催促,否则只能适得其反。

二、国际商务谈判容易出现问题的防范及解决

1. 做好谈判前的准备工作、注意细节

谈判桌上风云变幻,谈判者要在复杂的局势中左右谈判的进展,只有做好了充分准备、 注重细节才能在谈判中随机应变,灵活处理,从而避免谈判中利益冲突的激化。主要有如下准备。 1. 拟订谈判目标,明确谈判最终目的2. 制定谈判策略3. 选择高素质的谈判人员。对国际商贸谈判中怎样把握好细节性、关键性的环节很重要,需要谈判人员提高不断自身心理素质和业务素质,只有做到临危不乱,才能于冷静中占得主动,避免风险,把握成功。

2. 注重换位思考 谈判双方的利益冲突往往不在于客观事实,而在于人们的想法不同。在谈判中,如果出 现双方意见不一致的情况,不妨站在对方的立场上考虑问题,相互交流彼此的见解和看法, 寻找机会采取行动化解冲突,在协议达成时,一定要给对方留面子,尊重对方人格。

3. 创造双赢的解决方案 谈判的目的并不是“你赢我输”或 “你输我赢” ,谈判双方首先要树立双赢的概念。一 场谈判的结局应该使谈判的双方都有“赢”的感觉。面对谈判双方的利益冲突,谈判者应重 视并设法找出双方实质利益之所在, 在此基础上应用一些双方都认可的方法来寻求最大利益 的实现。

4. 借助客观标准,最终解决谈判中的利益冲突问题

在谈判过程中,有时双方会就某一个利益问题争执不下,互不让步,即使强调“双赢” 也无济于事。此时,客观标准的使用在商务谈判中就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对于谈判中经 常遇到的价格问题,当双方无法达成协议时,可以参照一些客观标准,如市场价值、替代成 本、折旧、账面价值等等。此种方式在实际谈判中非常有效,可以不伤和气地快速取得谈判 成果。其他问题同样也可以运用客观标准来解决。

5.重视文化差异

各种文化均有其特殊的适用范畴,群体决策和个体决策各有长短。全部合并各种文化的精髓并不切实际,每个人应寻找到适合自己秉性的文化或亚文化。同时,针对另一方谈判者,要熟悉和尊重他们的文化和习惯。在跨文化沟通中,很多人都倾向于认为对方也用自己同样的方式进行思维。正是这种错误的认识,常使跨文化商务谈判难以顺利进行。因为一席话或一篇文章,在甲种文化中认为符合逻辑的,在乙种文化的人看来不那么符合逻辑。因此,谈判前收集有关情报(信息和资料),才能采用相应的谈判策略、方法,有针对性地制定相应的谈判方案和计划。跨国谈判的背景下,掌握一些异域文化架起了商务交往中沟通和理解的桥梁。

各国的文化历史背景、商务惯例、宗教信仰等不同,国际商务谈判中,应以跨文化的视角审视、分析和解决问题,积极地顺应和调适文化等差异,充分重视容易产生潜在风险的各个环节。国际商贸谈判人员不能只把精力放在合同的重要条款的周旋上,忽视促成交易的某些外在细节,如忽视谈判气氛的营造、对对方心理的揣摩、对对方的了解等。在对外贸易的谈判环节中需要我们注意的细节还有很多,只有把存在着风险的各细节都严谨对待,才能有效规避风险,百战不殆。

三. 小结

总之,企业在国际商务谈判中会遇到许多问题。谈判是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每个人都来自不同的文化背景,文化差异给谈判带来了很大的影响。熟悉了解对方的文化背景,是谈判之前的必要准备工作。谈判中,我们不能以自己的文化背景为标准去理解和评价对方,而应以跨文化的视角审视、分析和解决问题,积极地顺应和调适文化差异,从而实现跨文化谈判的成功.在谈判中巧妙地运用语言技巧,可以有效的避免和化解冲突。没有哪一种方法是万能的,谈判也没有一成不变的模式,谈判者应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策略,以便谈判能够顺利的进行。只要灵活、适当地运用各种谈判技巧与应对策略,就能化解各种冲突,达到自己预期的谈判目的。

参考文献:

[1]白远:国际商务谈判[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2]丁建忠;国际商业谈判学浅探[N];国际商报;2002年

[3]方其主:商务谈判[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4]甘长银:国际商务谈判语言研究[M].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2 [5](美)Jeffrey Edmund Curry:国际商务谈判[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6]吕维霞刘彦波:现代商务礼仪[M].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出版社,2003 [7]李健李肠:商务沟通[M].北京:中国商务出版社,2005 [8]潘肖珏谢承志:商务谈判与沟通技巧[M].上海: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 [9]周忠兴:商务谈判原理与技巧[M].南京: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

[10]张晓辉,国际商务谈判中的禁忌《商业研究》2006年 第07期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践中存在差异的看法篇六
《2015国际贸易学作业——所有理论总结》

国际贸易学理论总结

基本要求:简明扼要、知识集成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文字处理能力; 评分标准:小组成绩×本人贡献系数(由小组成员自己商量确定)

 古典国际贸易理论述评:主要代表人物、基本理论观点、基础理

论模型、经典文献、历史贡献及局限性(2人);

 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主要代表人物、基本理论观点、基础理论

模型、经典文献、历史贡献及局限性(3位);

 新贸易理论:主要代表人物、基本理论观点、基础理论模型、经

典文献、历史贡献及局限性(6位);

 新新贸易理论:主要代表人物、基本理论观点、基础理论模型、

经典文献、历史贡献及局限性(4位);

 新兴古典贸易理论:主要代表人物(杨小凯)、基本理论观点、

基础理论模型、经典文献、历史贡献及局限性(3位);

 竞争优势理论:主要代表人物(迈克尔.波特)、基本理论观点、

基础理论模型、经典文献、历史贡献及局限性(2位);

 国际贸易的实证指标:显性比较优势指数、贸易竞争力指数、贸

易相似度指数、贸易附加值指数、贸易垂直分工度指数、贸易技术复杂度指数、贸易条件指数等:基本涵义、计算公式、应用价值(3人);

 国际贸易的发展历史:国际贸易的起源、重心的转移,荷兰--英

国---美国--德国、日本--中国,基本轨迹,国际贸易格局的转换。统计数据--图表(4人);

 关税理论与实践的最新发展:文字概括、基本公式、主要模型、

实践问题及应用;(2人);

 非关税理论与实践的最新发展:文字概括、基本公式、主要模型、

实践问题及应用(2人);

 鼓励出口政策的最新的发展:文字概括、基本公式、主要模型、

实践问题及应用(2人)

 制度与国际贸易理论:主要代表人物、基本理论观点、基础理论

模型、经典文献、实证--引力模型(2人)

 技术与国际贸易理论:技术差距--产品生命周期--贸易模式。主

要代表人物、基本理论观点、基础理论模型、经典文献(2人);

 国际分工与贸易格局理论:雁形理论、阶梯理论、蛙跳理论,代

表人物、理论模型、实践应用(2 人);

 双边与区域贸易协定:各种形式、欧盟、美国、中国、日本等有

哪些协定,图表,意大利面碗,实证分析(4 人);

 发达国家的贸易政策变迁:主要是美国的政策变迁,主要轨迹、

关键节点、总体趋势、基本特征。战略性贸易理论模型及经典文献(2人)。

 服务贸易发展的主要趋势、特征及理论基础:基础数据、文字概

括与基本模型(3人);

 国际贸易与经济增长的主要模型及实证工具(4人);

 贸易的贫困化增长理论:代表人物、理论模型、实证分析、实践

情况(2人);

 跨国公司与国际贸易:代表人物、理论模型、实证分析、实践情

况(3人);

 全球生产网络与价值链理论:代表人物、理论模型、实证分析、

实践情况 (4人)

古典国际贸易理论

作业题:古典国际贸易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基本理论观点、基础理论模型、经典文献、历史贡献及局限性

小组成员:蒋思瑶 陈晓玲

贡献系数:每人50%

一 主要代表人物及著作

托马斯·孟 《英国得自对外贸易的财富》

亚当.斯密 《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

大卫.李嘉图 《国民财富的性质及原因的研究》

二 基本理论观点及模型

(一) 重商主义

重商主义是指西欧封建制度解体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萌芽及形成时期,代表商业资产阶级利益的经济学说和政策体系。它产生于15世纪末,至17世纪下半叶开始瓦解。重商主义以流通过程为研究中心,以商业资本的运动为研究对象,把社会经济现象和经验加以描述和总结,为了使国家求强致富,提出一系列的经验性规律。它的核心思想是国家积极干预经济,以利于发展对外贸易,使货币尽量多地流入国内而不流向国外,达到贸易的出超。具体理论观点归结如下

1 财富就是金银、货币。货币是最主要的甚至是唯一的财富。重商主义者认为财富是金银,物质资料只有能够实现为货币而且真正实现为货币时才是财富。他们把国家经济政策和一切活动归结为攫取金银。

2财富的源泉在流通领域,货币是商品卖出去换来的,因此,财富来自交换,即来自商业和贸易。

3除了开采金银矿,只有对外贸易才是财富的源泉。因为国内贸易换来换去,国内货币没有增加,只有通过对外贸易把本国的商品卖出去,换回货币,财富才能增加。为此,必须坚持出口大于进口,才能保证货币流入本国。

4利润只是一种让渡收入。它也来自对外贸易,因为国内贸易彼此交换,一得一失,互相抵消。

(二) 绝对优势理论

亚当·斯密在其代表著作《国富论》中首次提出了绝对优势理论。亚当·斯密认为,社会各微观经济主体按自己的特长实行分工,进行专业化生产,并通过市场进行交易,最终可以实现社会福利的最大化,当这种交易活动超出一个国家的范围时,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就产生了,这一理论被称之为“绝对成本”或“绝对优势”理论。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的主要观点可以归结如下

1分工是绝对优势的结果,分工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国民财富。根据斯密所举的例子,分工前,一个粗工每天至多能制造20枚针;分工后,平均每人每天可制造4800枚针,每个工人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了几百倍。由此可见,分工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国民财富。

2分工的原则是成本的绝对优势或绝对利益。他以家庭之间的分工为例说明了这个道理。他说,如果一件东西购买所花费用比在家内生产的少,就应该去购买而不要在家内生产,这是每一个精明的家长都知道的格言 。斯密进而分析到,分工可以极大地提高劳动生产率。

3绝对优势源泉是劳动生产率上的绝对差异。因为有利的自然禀赋或后天的有利条件可以使一个国家生产某种产品的成本绝对低于别国在该产品的生产和

对于这两个国家来说,在铜的生产上英国的成本100天劳动小于法国的200天的成本,在大米的生产上英国200天的劳动成本大于法国100天的成本,按照绝对成本学说英国应该生产铜,而法国在大米生产上具有绝对优势。

(三) 比较优势理论

比较优势理论产生于英国工业革命迅速展开即资本主义上升的时代, 它是工业资产阶级反对《谷物法》, 同地主贵族阶级斗争, 要求自由贸易的产物。它是代表英国工业资产阶级和当时比较发达的英国国家利益的。由于当时的英国与其他国家相比, 在大部分产品上具备斯密的所谓“绝对优势”,英国资产阶级为了攫取更大的贸易利益, 在要求开放国内贸易的同时, 也积极倡导世界范围内的自由贸易,而当时的英国在自由贸易中获利也是必然的。

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是在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他认为每个国家不一定要生产各种商品,而应集中力量生产那些利益较大或不利较小的产品,然后通过国际贸易,在资本和劳动力不变的情况下,生产总量将增加,如此形成的国际分工对贸易各国都有利。比较优势理论认为,比较优势分别存在于绝对优势及其对立面绝对劣势之中,既存在于绝对优势的最大优势里,也存在于绝对劣势的最小劣势中。 比较优势说的假设条件

(1)假定贸易中只有两个国家和两种商品(X与Y商品),这一个假设的目的是为了用一个二维的平面图来说明这一理论。

(2)两国在生产中使用相同的技术。即:如果要素价格在两国间是相同的,两国在生产同一商品时,就会使用相同数量的劳动。由于要素价格通常是不同的,因此,各国的生产者都将使用更多的低价格要素,以降低生产成本。

(3)模型只假定在物物交换条件下进行,没有考虑复杂的商品流通,而且假定1个单位的X产品和一个单位的Y产品等价(不过他们的生产成本不等)。

(4)在两个国家中,商品与要素市场都是完全竞争的。

(5)在一国内要素可以自由流动,但是在国际间不流动。

(6)分工前后生产成本不变。

(7)不考虑交易费用和运输费用,没有关税或影响国际贸易自由进行的其他壁垒。但是,在贸易存在的条件下,当两国的相对商品价格完全相等时,两国的生产分工才会停止。如果存在运输成本和关税,当两国的相对价格差小于每单位贸易商品的关税和运输成本时,两国的生产分工才会停止。

(8)价值规律在市场上得到完全贯彻,自由竞争,自由贸易。

(9)假定国际经济处于静态之中,不发生其他影响分工和经济变化。

(10)两国资源都得到了充分利用,均不存在未被利用的资源和要素。

(11)两国的贸易是平衡的,即总的进口额等于总的出口额。

一个例证

李嘉图在论对外贸易一章中举了一个通俗的例子。如果两个人都能制造鞋和帽子,其中一个人在两种职业上都比另外一个人强一些。不过制帽时只强五分之一或者20%,而制鞋时则强三分之一 或 33%那么这个较强的人专门制鞋而那个较差的人专门制帽岂不是对双方都有利吗。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践中存在差异的看法篇七
《现代国际贸易理论》

第三章 现代国际贸易理论

第一节 产业内贸易理论

第二节 动态的贸易理论

第三节 国家竞争优势论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掌握各种现代贸易理论的基本内容,全面理解国际贸易理论的脉络。

能联系实际说明问题。

二、教学重点

1、规模经济与产品异质模型

2、技术差距论、产品生命周期论、新兴古典国际贸易理论

3、国家竞争优势理论

三、教学难点

1、规模经济与产品异质模型

2、新兴古典国际贸易理论

四、教学时数:5

完全竞争市场指不包含任何垄断因素的市场,它有四大特征:(1)有大量的卖主与买主,从而厂商价格既定。(2)投入要素在各行业自由流动。(3)产品同质。(4)信息充分。 立足于现实的不完全竞争市场来研究现代国际贸易的理论,主要包括产业内贸易理论、动态的贸易理论与国家竞争优势论。

第一节 产业内贸易理论

产业内贸易(Intra-industry Trade)是指同一产业内的产品在两国间相互进口和出口的活动。产业内贸易原因主要包括规模经济、产品异质、需求类似、市场结构等,有交叉关系。在此只讲述规模经济与产品异质。

一、规模经济模型

主要研究者为美国的保罗·克鲁格曼(Paul Krugman)。他认为国际分工与贸易出于两大原因:资源禀赋(包括技术)与规模经济。规模经济有外部规模经济和内部规模经济之分,一般指内部规模经济。内部规模经济指由于产量扩大而导致的单位产品平均成本下降。外部规模经济指同行业内厂商数目增加而导致的行业平均成本下降。在资源禀赋相同的情况下,两者都可以引致比较优势。

1、外部规模经济与国际贸易 在一个仅存在外部经济的行业中,大厂商并不具有优势,整个产业主要由中小规模的厂商组成,近似于完全竞争的状态。

(1)静态的外部规模经济下,贸易模式难以确定

Dw代表某种产品G的世界需求曲线,该产品可以由A国或B国生产,平均成本曲线分别为AC1和AC2。在外部规模经济下,A国产业规模的扩大使得厂商的成本下降从而具有成本优势,该国成为商品的出口国,但是出口产业的最初建成或扩大纯粹是偶然因素决定的。如果该国已先行将产业发展到了一定的规模,即使其他国家更具比较优势,那么后者也不可能成为该产品的出口国。

图1 静态外部规模经济

在静态外部规模经济存在的情况下,贸易模式可能受历史因素和偶然因素的影响而难以确定,强烈的外部规模经济会巩固现有的贸易模式。

(2)动态的外部规模经济下,政府应提供贸易保护 后起的国家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也能学会某种特定的知识,在一定外力的作用下,会积累起整个行业逐步达到规模经济的条件,获得规模经济效果。这一学习过程,我们称之为学习曲线(Learning Curve)。曲线L2表示B国的学习曲线。 在动态外部规模经济存在的情况下,为了进入该行业,政府必须提供贸易保护,即所谓的保护幼稚工业。

AC

(平均成本)

C0

C1

C2

C3

O

Q1 Q2 Q(累计产量)

图2 动态外部规模经济

2、内部规模经济与国际贸易 在具有内部规模经济的产业中,大厂商比小厂商更具有成本优势,因而能够迫使小厂商退出市场,从而控制市场,形成不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

(1)国际贸易增加了内部规模经济 国际贸易扩大了市场,从而使厂商扩大产量,实现内部规模经济,对于研究和开发费用等成本支出较大的产业来说,更显得重要。

(2)国际贸易解决了内部规模经济和竞争性的矛盾 与封闭的国内市场相比,世界市场可以容纳更多的厂商存在,同时单个厂商的规模也扩大,从而解决了规模经济和竞争性的矛盾。

降低。CC线可称为规模经济线,反映的是规模经济对厂商平均成本的影响,厂商越多,各厂商的销售量越少,平均成本越高。世界市场取代了国内市场,各厂商销售量增加,C1C1线向下移动为C2C2,这时均衡点也变为E2,平均成本下降为AC2。

图3 国际贸易解决规模经济与竞争性的矛盾

二、产品异质性模型

与需求多样化相适应,产品是异质性的,产品的种类是多样化的,这就与规模经济构成了矛盾,克鲁格曼、范尔威、迪克特等人所构建的产品差异性模型旨在解决这种矛盾。这些模型具有以下三个共同特点:市场结构是垄断竞争型的,市场上的产品是异质的,每一种产品系列的生产都具有内部规模经济的效果。

1、需求多样化模型

1977年,迪克特和斯蒂格利茨提出D—S模型。它假定所有人都天生一样,生产中存在着无止境的规模经济,而消费者喜好多样化消费。当消费品种类增加时,每种消费品的生产规模就会缩小。 市场竞争会去折衷规模经济和多样化消费之间的两难冲突,达到某种垄断竞争的均衡。由于国际贸易能增加整个世界市场的规模,这就使得折衷这种两难冲突的空间加大,所有人都将有更多机会消费更多样化和更廉价的产品。

D—S模型说明:第一,国际贸易使生产成本和价格下降;第二,扩大的市场使产品种类增加,因而使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得到更多满足;第三,国际贸易使厂商之间的竞争增加,使市场价格更接近于完全竞争价格,因而减少了垄断造成的资源分配扭曲。

2、水平异质性模型

水平异质性(Horizontal Differentiation)是指产品各品种之间的差异性是来自于它们特性上的不同,或者说是产品特征组合方式的差异。在一组产品中,所有的产品具有某些共同的本质性特征,即核心特征,这些特征不同的组合方式决定了产品的差异。比如同一产业内部一系列不同规格的产品。

水平差异性模型都可以归入新张伯伦模型(Neo-Chamber Linian Models),其中比较有影响最具代表性的是克鲁格曼模型。克鲁格曼模型表明,在产品具有水平差异性,并且生产的平均成本递减的情况下,即使在两个收入完全相同的国家之间也能展开产业内贸易,并且这种贸易会增进两国的福利,消费者将从消费品种数量的增加和消费者剩余分配的改变中获益。

3、垂直异质性模型

垂直异质性(Vertical Differentiation)是指在一组产品中各个产品具备的核心特征在绝对数量上的差异,或理解为产品质量上的差异。比如同一产业生产不同等级的可替代的产品。

垂直异质性模型中,最具代表性的范尔威(1981)模型。它的思想是每一行业不再生产仅仅一种同质产品,相反,一系列质量不同的产品都被制造出来(每种同质产品都被许多竞争厂商制造)。 如果一个国家的平均收入水平比另一个国家高,则该国在自给自足时生产的产品质量也比另一个国家高。高收入国家会专门生产质量较高的品种,并出口其中的一些品种,同时从低收入国家进口某些质量较低的品种,可供给的品种比收入相同时要多,价格下降,同时产品的质量总体上可能会得到改进。

第二节 动态的国际贸易理论

一、 技术差距理论

波斯纳(M.A. Porsner)和哈弗鲍尔(Hufbauer.g.G.G)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

1、内容

技术创新→技术差距→国际贸易→他国引进或仿效技术→技术差距缩小→贸易停止(工业制成品贸易)

图1 技术差距模型

2、评价

引入新要素技术,扩展了H—O定理的要素范围。

二、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1966年维农(Vernon)在《产品生命周期中的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一文中提出。

1、内容 在产品生命周期的创新、增长、标准化阶段,对生产要素的要求不同,从而导致产品在要素禀赋不同的国家之间生产与贸易。

(三个阶段、三种要素密集型、三类国家)

产品在创新阶段属于技术密集型,创新国凭借其技术优势生产并向其他发达国家出口。 产品在增长阶段属于资本密集型,其他发达国家凭借其资本优势生产并向发展中国家乃至创新国出口。

产品在标准化阶段属于劳动密集型,发展中国家凭借其劳动力廉价优势生产并向发达国家和创新国出口。

图2 产品的生命周期

2、评价 将市场学的产品生命周期与技术进步结合起来阐述国际贸易的形成和发展,使比较利益学说从静态发展为动态。

三、干中学、技术外溢

1、干中学

“干中学”(Learning-by-doing)是被动的,不是经过专门研究开发出来的,而是从看中、干中学会的,是通过经济行为学来的。这里所说的技术不光是生产技术,还包括管理知识。

“干中学”式的技术进步,大部分是从技术外溢中获得的。

2、技术外溢 作为先进技术的拥有者,有时也并非有意转让或传播他们的技术,而是在贸易或其他经济行为中自然地输出了技术,被称为技术“外溢”(Spillovers)。技术外溢,又可分国际、国内、行业间和行业内几种不同情况。

(1)国际技术外溢 若技术引进国将外溢技术用于比较优势产业,则对两国均有利。它不仅提高了技术引进国本来就有比较优势产业的生产率,而且使技术外溢国可以从引进国进口价格更低的产品。反之,对双方均不利。

(2)国内技术外溢 尽管技术可以在国际间传播,但本国内的技术外溢会更快。随着时间的推移和较快的国内技术外溢过程,本国以前领先的行业会有加速发展的可能,原有的比较优势会增强;“国内技术外溢”也会使别国在他们原来有就有比较优势的产业上更有领先地位。可见,技术的国内传播使各国的差异扩大。这说明,历史原因在决定一国长期的生产和贸易模式中起了重要的作用,类似克鲁格曼的规模经济论。

(3)行业间技术外溢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践中存在差异的看法篇八
《国际经济学课后题》

●【往下看,下一篇更精彩】●

最新成考报名

  • 立春过后什么时候鱼开口
  • 2021年立春 2021年立春是几点几分
  • 冬至吃啥 南方冬至吃什么
  • 冬至几月几日 今年冬至是几号
  • 烧碱安全救护常识
  • 国庆节高速免费几天
  • 白露与秋分
  • 请示与批复有什么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