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文档 > 知识 >

关于梅的外形

成考报名   发布时间:02-16    阅读:

关于梅的外形篇一
《各类花果兼用梅形态特征》

1 洱源西山野梅(Ⅰ) 分布于云南省洱源县西山乡建设村大耳山南坡海拔2300-2320m的灌丛之中。树冠圆形,小枝密而短,枝刺多;叶纸质,卵圆形尾尖,边缘具有疏锯齿,长4cm左右,宽2.1cm左右,叶基楔形,正反两面毛少,叶柄红色;萼片5,紫红色,花瓣白色,5片,1月上旬初花,花径2cm,近无梗;果熟期6-7月,近圆形,较小。

2 洱源西山野梅(Ⅱ) 分布区域与洱源西山野梅(Ⅰ)完全相同。树冠圆形,60-100年生树干直径40-60cm,干皮黑褐色,枝刺很多;叶纸质,卵圆形,长尾尖,叶缘具细密锐齿,叶基截形,叶背脉液处毛较多,叶长8cm左右,宽约4cm;开花繁密,初花期12月下旬,盛花期1月上旬;萼片5,紫红色,花瓣5,少6,白色,花径2.3cm,几无梗;果熟期6-7月,熟时黄绿色,味酸而略带苦,较洱源西梅(Ⅰ)果大,近圆形。果核狭卵圆形,长2cm,宽1.5cm,表面蜂窝状点穴明显。

3毛梅 分布于云南省洱源县松鹤乡溪登村路边宅旁(海拔2400m)及云南省鹤庆县黄坪乡大坪村溪边(海拔1340m),福建南坪海拔360m处据说也有野生分布。干皮褐色,皮孔较多,小枝正面红色,背面绿色,枝刺多。叶厚纸质,深绿色,卵状披针形,尾尖,边缘具齿,叶基平截或近心形,叶背及叶柄密生锈色柔毛。萼片边缘有毛,外面密生柔毛;果熟期7月,熟时红黄色,果圆,梗长0.3cm;果核卵形,表面蜂窝状点穴明显。

4长梗梅 野生于云南省洱源县三营乡南大坪村农家宅旁,海拔2400m,坡向西。干皮褐色,皮孔较多;小枝阳面红色,背阴面绿色,枝刺较少。叶厚纸质,绿色,椭圆形,尾尖,叶缘有锯齿,基楔形,少毛。叶长4-7.5cm,宽1.8-3.4cm;花梗特长,约1cm。花单瓣,白色,花期12月至翌年2月。果较小,果熟期6月中下旬,果近圆形熟时黄绿色,味酸苦,梗长8mm,果核近圆形,蜂窝状点穴明显。

5炒豆梅 以半野生状态,广布于云南西北部的洱源、大理等县、市和四川木里藏族自治县境内,生于沟边或田埂边,海拔900-2400m。小枝较细,绿色;干皮褐,皮孔较多;枝刺亦较多。花单瓣,白色,花径2.0cm,初花期12月下旬,盛花期1月上、中旬,花梗长1-2mm,雄蕊多数,直立状。叶绿色,卵形,顶端长尾尖,边具重锯齿,叶基心形至楔形,叶背脉液间有长锈色。叶长2.2-5.5cm,宽1.5-3.0cm。果熟期6-7月;果圆球形,明显较其它类型为小;核亦小而圆,长1.5cm左右,宽约1.3cm,蜂窝状小孔穴明显。

6嵩明小梅 于云南省嵩明县阿子营区果东乡照面山海拔2200-2500m首次在我国大陆发现野生小梅变种,当时称之为“嵩明野梅”。小枝淡暗灰绿,多直上或斜出。花多1朵着生于短花枝及束花枝上,罕2多,多枝刺,生长势中等。1月上旬初花,花径1.9cm(1.8-2.2)cm,白色,5瓣,萼片5,平展,雄蕊辐射,长于花瓣。雌蕊1,多结实。花心正常。叶厚纸质,边缘具密西锯齿。后乃知属小梅变种,于是改称嵩明小梅。

7杏梅 在云南、四川交界处有较多分布。干皮褐色,皮孔较多。小枝正面紫

红色,背面绿色。叶近革质,深绿色,卵形,尾尖,叶缘有重锯齿,叶基平截或心形,少毛,叶长4.2-7.7cm,宽2.6-4.2cm。花单瓣,白色,花期1月,果熟期7-8月。果长圆形,果沟较深,顶端稍歪斜,熟时黄绿色,果核卵圆,蜂窝状点穴较浅。

8常绿梅 分布在云南、四川一带海拔1900-2400m的梅产区。干皮褐色,一年生枝绿色,枝刺较多。叶厚纸质或近革质,深绿色,长7cm,宽约4cm,叶基楔形,正反面毛均少。萼片5,紫红色;花瓣5,白色,花径2.7cm;初花期12月中旬,盛花期12月下旬。

9桃梅 生于云南省洱源县松鹤乡溪登村沟湾田埂边。干皮淡褐色,有较多皮孔,小枝绿,枝刺较少,叶厚纸质至革质,深绿色,阔披针形,长尾尖,边缘有锯齿,叶基楔形,少毛,叶长3.9-8.0cm,宽1.2-3,9cm。花白色,单瓣,花期1月。果熟期7月,熟时黄红,果梗长0.3-0.4cm,果长圆形,核亦长卵圆形,表面具蜂窝状点穴,但同时具有较多沟纹。

10品字梅 发现地点在云南大理市中和村,主要形态特征是:开粉红色重瓣花,柱头3-7,花后可结2-3果,以每花三果者居多,故名‘品字’梅。

常绿长梗梅 原产地:云南洱源县松鹤乡。小乔木,花瓣8-14,叶常绿,花瓣白色洒粉晕,花径1.85(1.6-2.0)cm,开花较繁密,花时全树90%叶片宿存,常1花结2果。

11扎美寺古梅 植于云南省西北部宁蒗县永宁乡开基村的扎美寺北山脚下,海拔2780m。古梅生长势中等,树干较直立,高16m,树冠扁圆。树皮黑褐色,粗糙,多呈片状剥落,纵裂沟深。小枝较密,长短不等。

12盘龙古梅 单植于云南省昆明市晋宁县东峤山盘龙寺大殿前东侧的白石围台中。干直立,树冠扁圆,主干树皮黑褐色,粗糙,纵裂沟深。主干分桠,形成东西两干,均扭曲。东干较直立,西干向后斜深。全树3-4级分枝盘怪下歪,小枝密集细弱且短。花枝疏散在树的顶稍,着花较少。

13普照古梅 树在云南省永平县曲洞乡花桥小学院内。古树树身较完好,无明显虫蛀,生长健旺。树干呈45°向东南倾斜,略扭曲,胸径77cm,高7m,树冠略扁圆。树皮茶褐色,呈片状剥落,粗糙而纵裂沟深。小枝稠密,绿色,略带古铜晕,长5-27cm不等。花繁密,花时部分叶未落,叶特大,长宽分别为9.0(8.5-9.5)cm和6.2(5.5-7.0)cm,极为罕见。

14回龙古梅 树在云南剑川县甸南乡回龙村东山脚下。树冠扭转后直上,主干有心腐,纵裂沟深,外皮较完整,黑褐色。胸径85cm,高10cm,树冠椭圆,干上分4侧枝,盘拐上升或下垂状。树势较弱。着花中密,品种为‘盐梅’,花单瓣,极淡粉红色,年产鲜果200kg左右。

15黑龙潭古梅3号 树在昆明黑龙潭公园紫极玄都观梅碑亭左侧院内,植于石砌四方台中,上分为3干,中间干朽断。东干较直立,直径16cm,略扭曲直

上,木质已腐,部分皮层上萌生枝叶,构成一侧微小树冠。西干亦较直立而富生机,直径15.5cm,上部留3侧枝形成主要树冠。树高5.5cm。两干下部树皮破损,黄褐色,纵裂沟极深。小枝中长或短,稠密,盘拐下垂。生长势中等,着花甚繁,品种为‘台阁绿萼’。

16南大坪古梅1号 树在云南洱源县三营乡南大坪村村公所西坡上,海拔2370m,树冠扁圆。主干略扭曲,树皮八面纵向隆起,沟极深,干上分生若干侧枝,粗细不等,交错叠合。小株密集,盘拐下垂,生长势较强。花繁果密,品种为‘苦梅’。

17南大坪古梅2号 树在云南洱源县三营乡南大坪村村公所西南田埂上,胸径72.9cm,高8m,树冠如伞。主干直立,树皮纵向朝外凸突,裂沟深。生长势强,上分4侧枝,分枝低密,左右盘拐,外缘小枝下垂,花繁密品种为‘苦梅’. 红怀抱子 树冠:不正之倒三角形。枝干:干褐色,有纵裂纹。着花状况:繁密,1-2朵着生于中、短及束花枝上;花径:2.0-2.5cm;花蕾:扁圆,中心常有孔,顶平截,淡暗紫红而顶端常有深色晕;花态:蝶型至浅碗型,全花外缘常在1-3处向内扣缩,层层疏叠,外瓣略向后翻,内层碎瓣起伏飞舞;花色:正面淡至极浅紫,反面淡紫,正反面颜色均不匀,顶端常略深;花瓣:24.2(22-26)+(0-1)♂;萼片:5-6,多5,略反曲,绛紫或半边晕紫;花梗:中长;雄蕊:辐射,近于紧贴花瓣至略内抱,略短于瓣;雌蕊:具台阁,雌蕊常短小退化。花心:100%台阁,仅大小不同而已。花有甜香,系罕见品种。

18 单桃粉 树干直径:77(81cm×73cm)cm;树高:7.0cm;冠幅:7.3(8.0m×6.6m)m;生长势强,为普照古梅。分布地点:云南永平曲洞花桥小学内院。 19 盐梅 树冠:自然开心形和自然半球形,树高3-9m,冠幅5m×7m。干灰褐色;小枝暗绿。有枝刺。叶长圆形,叶顶渐尖,平均长1.2cm,幼叶黄绿,成叶浓绿,叶片中厚。花多2-3朵着生于小枝上;初花期12月下旬,盛花期1月中上旬,终花期2月下旬,花期2个月;花径1.5-2.5cm;花蕾:卵圆形;花态:浅碗型;花色:正面白、粉红色,反面白、粉红色;花瓣:5,萼片:5,绛紫色,平展;花梗:极短;雄蕊:35-47;雌蕊:1,多发达。花心:正常。花有微香。果:成熟期7月上旬;果实球形,单果重28.0g,纵径2.10-3.16cm,横径

2.20-3.24cm,侧径2.20-3.24cm;果顶圆,顶点明显;缝合线不明显;两侧对称;梗洼深广;果梗极短;果皮黄绿色;肉质细、软、脆,多汁,味酸、香;鲜单核重2.3g,扁圆形;纵径1.7cm,横径1.6cm,侧径1.1cm;核尖微突;核点小而密、中深;核沟短、中深;核翼窄;核仁微苦。

20 台阁绿萼 树冠:扁圆形。树干紫褐色,皮孔极少;枝干:大枝直上或斜出,青绿色,节间短,较粗。着花状况:单花或并生于各类花枝上;花期:3月上旬(武汉),1月下旬至2月中旬(昆明)。花径:中大,3.2(2.8-3.6)cm;花蕾:圆桃形,米黄色,无孔;花态:蝶型,层层疏叠,平展;花色:正反面均极浅黄;花瓣:24.5(14-31);萼片:多数5,少数6或7,淡绿色;花梗:中长,约4-8mm;雄蕊:略直立生长,辐射,上部内扣;雌蕊:台阁内雌蕊短小退化。花心:台阁或台阁状。花有清香,不结实。花大色艳之成都老品种。

21 曹溪宫粉 树冠:不正形,分左、右二干;左干树高2.6m,冠幅2.2m;右干树高2.2m,冠幅2.5m;干灰紫褐,有不规则纵驳纹,盘曲空心,老态龙钟;大枝直上及斜出;小枝直上、斜出及横伸,暗绿略洒古铜晕,生长势中,着花状况:中密,多1-2朵着生于短花枝上,罕3-4朵,少数着生于中花枝及束花枝上。花径:2.2-2.5cm;花蕾:卵形,桃红。顶圆,中心无孔;花态:蝶型至浅碗型,较规整,层层疏叠;花色:正面极浅紫堇,反面淡紫堇;花瓣:15-18;瓣尖及边缘有时略皱,萼片:5,平展,紫红;花梗:短;雄蕊:辐射,短于瓣,常略内抱;雌蕊:多2,发达。花心:正常。花有淡香,年年开花结实。 22 淡晕宫粉 树冠:不正倒卵形。树干皮孔较少,中大,有纵驳纹;枝干:干灰紫褐;大枝斜出及直立;小枝多直上,少数略斜出,较粗,灰绿,大部分为深古铜晕所掩;生长势较强,多枝刺。着花状况:疏生,多单朵着生于中、短花枝、束花枝及枝刺上,少数于长花枝上;花期:2月上旬至下旬。花径:

2.7(2.2-3.1)cm;花蕾:略扁圆形,中心有孔或无孔,个别柱头外露,淡米黄,顶有肉红晕;花态:浅碗型,层层紧叠;花色:正面为近白色至极浅绿黄,反面同正面,但个别瓣端有极浅红紫晕;花瓣:18.8(16-23);萼片:5,淡绿,多为绛紫所掩;花梗:短;雄蕊:短于瓣,辐射;雌蕊:1-2(罕至5),发达。花心:正常。花有甜香,结实。小花蕾有时洒大红晕。

23 品字梅 树冠:近球形。枝干:干灰褐色,大枝直上及斜出;小枝多直上及斜出,中粗,淡暗绿色,半边略洒古铜晕,生长势中等。着花状况:多1朵,罕2-3朵着生于长、中、短及束花枝上,而以单朵着生于中、长花枝者为主;花期:2月中旬至3月上旬。花径:2.7(2.5-3.1)cm;花蕾:扁球形,中心无孔,粉红色;花态:浅碗型至蝶型;花色:正面淡堇紫,反面色同;花瓣:27.0(23-30);萼片:5,偶6,平展至略反曲,淡绿底,部分为绛紫所掩;花梗:短至中长;雄蕊:90,辐射,短于花瓣;雌蕊:1-7,发达。花心:正常或偶有台阁。花开时具浓香,结实,多一花三果。鲜果单重8.5g,大小:2.16cm×2.37cm×2.07cm,广椭圆形,两侧不对称,果可食率80%。鲜核单重1.7g。开花繁密,为花果兼用之优良品种。

24 毛梅 分布于云南省洱源县松鹤乡溪登村之宅旁、路边,海拔2400m,坡向东南。另在云南省鹤庆县黄坪乡下大坪村一溪边也发现1株毛梅,海拔1340m,坡向东。巨梅小枝一边紫晕红,一边保持绿色;干皮褐色,皮孔较多,枝刺多。花单瓣,白色,花期12月至翌年2月。叶厚纸质,深绿色,卵状披针形,尾尖,边缘具齿,叶基平截或近心形,叶背及叶柄密生锈色柔毛。萼片边缘有毛,外面密生柔毛,叶长3.4-5.7cm,宽1.6-2.7cm;果熟期7月,熟时红黄色,果圆,梗长3mm;果核卵形,表面蜂窝状小孔明显。

25 长梗梅 生长在云南省洱源县三营乡南大坪村农家宅旁,海拔2400m,坡向西。小枝:一边晕红,一边绿色;干皮褐色,皮孔较多,枝刺少。花单瓣,白色,花期12月至翌年2月。叶厚纸质,绿色,椭圆形,端尾尖,边缘具齿,叶基楔形,少毛,叶长4.0-7.5cm,宽1.8-3.4cm;果熟期6月中下旬,熟时黄绿色,味酸苦,梗长8mm;果核卵圆形,蜂窝状小孔明显。

26 云南红梅 树冠:自然开心状圆头形,冠幅5.6m×4.9m。干紫褐色;小枝绿。有枝刺。叶长椭圆形,叶顶渐尖,细长,幼叶黄绿,成叶浓绿,叶片较薄。花1-4朵着生于小枝上;初花期12月底,盛花期1月中下旬,终花期2月底,花期2个月;花径2.5-3.2cm;花蕾:卵圆形;花态:蝶型;花色:正面红色,反面粉红至深红色;花瓣:15-32,萼片:5,紫红,平展;花梗:极短;雄蕊:38-50;雌蕊:1-4,发达。花心:正常。花有清香。果:成熟期6月下旬;果实椭圆形或近球形,单果重18.0g,纵径3.21cm,横径3.18cm,侧径3.10cm;果顶平,顶点小;缝合线不明显;两侧较对称;梗洼中浅;果梗极短;果皮黄绿色,阳面鲜红;肉质细、软、脆,多汁,味酸、香;鲜单核重1.83g,长乱圆形;纵径1.1cm,横径0.8cm,侧径0.5cm;核尖突;核点密而中浅;核沟短而深;核翼窄;核仁略苦。

27 云南鸳鸯梅 树冠:自然开心半球形,冠幅8.0m×7.5m。干灰褐色;小枝深绿。有枝刺。叶长卵圆形,叶顶渐尖,长1.1cm,幼叶黄绿,成叶浓绿,叶片中厚。花1-3朵着生于小枝上;初花期1月上旬,盛花期1月中旬,终花期2月下旬,花期2个月;花径1.5-2.5cm;花蕾:卵圆形;花态:浅碗型;花色:正面白、红色,反面白、粉红;花瓣:15-26,萼片:5,绛紫色,平展;花梗:极短;雄蕊:32-47;雌蕊:1-2。花心:正常。花有清香。果:成熟期7月上旬;果实长圆形,单果重20.0g,纵径2.95cm,横径2.65cm,侧径2.30cm;果顶圆平,顶点小;缝合浅浅;两侧对称;梗洼中深;果梗极短;果皮绿色或黄绿色;肉质细腻,多汁,味酸、脆;鲜单核重1.83g,长卵圆形;纵径1.5cm,横径1.3cm,侧径0.9cm;核尖略尖;核点小,中多,较浅;核沟长而深;核翼较狭窄;核仁微苦。

28 炒豆梅 以半野生状态,广布于云南西北部的洱源、大理等县、市和四川木里藏族自治县境内,生于沟边或田埂边,海拔900-2400m。小枝较细,绿色;干皮褐,皮孔较多;枝刺亦较多。花单瓣,白色,花径2.0cm,初花期12月下旬,盛花期1月上、中旬,花梗长1-2mm,雄蕊多数,直立状。叶绿色,卵形,顶端长尾尖,边具重锯齿,叶基心形至楔形,叶背脉液间有长锈色。叶长

2.2-5.5cm,宽1.5-3.0cm。果熟期6-7月;果圆球形,明显较其它类型为小;核亦小而圆,长1.5cm左右,宽约1.3cm,蜂窝状小孔穴明显。

29 常绿长梗梅 树冠:扁圆形,生长势强,大枝直上,干皮灰褐色,皮孔大,密度中等;小枝直上或斜出,绿色洒紫褐晕,较粗,枝刺少;花蕾:卵形,粉红色,无中孔;花态:浅蝶型或碗型;花径:1.9(1.6-2.0)cm;白色而洒粉红晕;花浓香,花瓣:10-14,瓣面略皱,爪长;萼片:5,紫红色;梗长7mm以上;雄蕊:抱心;雌蕊:1-2,发育正常;着花繁密,每节多2朵着生在中、短花枝上。

30 昆明小跳枝 树冠:不正扁圆形。枝干:干紫灰褐,有中多不规则纵驳纹;大枝斜出及直上;小枝略细,直上、斜出及横伸,淡暗灰绿,半边洒淡古铜晕。着花状况:较繁密,节间短,1-2朵着生于各类花枝上。花蕾:倒卵形,中心无孔,肉红,色不匀,顶平截;花态:蝶型至浅碗型,较规整,层层疏叠;花

关于梅的外形篇二
《花粉形态特征与梅品种分类研究》

关于梅的外形篇三
《描写外貌的词语》

描写外貌的词语:

身强体壮 骨瘦如柴 奇装异服 衣不蔽体

白里透红 体态轻盈

描写语言的成语:

对答如流 语无伦次 花言巧语 信口开河

巧舌如簧 语重心长

描写神态的成语:

神采奕奕 精神焕发 垂头丧气 张牙舞爪

漫不经心 神态自若

描写动作的成语

察言观色 左顾右盼 龇牙咧嘴 手忙脚乱

大步流星 手舞足蹈

描写心里的成语:

心花怒放 犹豫不决 心领神会 心急如焚

追悔莫及 火冒三丈

描写品质的成语:

视死如归 舍生取义 两袖清风 浩气长存

洁身自好 鞠躬尽瘁

描写春天的成语:

春光明媚 春意盎然 百花争艳 百花齐放 鸟语花香 群芳争妍

描写夏天的成语

秋高气爽 秋风瑟瑟 秋水长天 硕果累累 枫叶似火 万花调谢

描写冬天的成语

粉妆玉砌 瑞雪纷飞 寒梅怒放 数九寒冬

寒风怒号 松柏傲寒

描写花草树木的成语:

姹紫嫣红 山花烂漫

千姿百态 出水芙蓉

描写山水原野的成语

崇山峻岭 山明水秀

波澜壮阔 漫山遍野

描写虫鱼鸟的成语

金蝉脱壳 闲云野鹤

劳燕分飞 一丘之

有关生肖的成语:

胆小如鼠 抱头鼠害

龙飞凤 龙凤呈祥

羊肠小道 沐猴而冠

描写早中晚夜的成语

晨光喜微 喷薄欲出

披星戴月 万簌俱寂

国色天香 沁人心脾 拔地而起 峰峦雄伟 百鸟朝凤 飞蛾扑火 虎视眈眈 卧虎藏龙 马到成功 天马行空 牛鼎烹鸡 对牛弹琴 霞光万道 日薄西山

关于梅的外形篇四
《第三讲 外貌、心理活动描写》

第三讲 表达方式之一——描写 :外貌、心理活动描写(描写总结)

分析文章的思路方法; 指导自己运用各种描写写活人物、写好文章的方法

分析思路结构图

外貌描写( )

对话描写( )

独白( )

神态描写( )

心理描写( )

一、怎样描绘一个人的外貌(外貌描写)

外貌描写

也称肖像描写。即对人物的外貌特征(包括人物的容貌、衣、神情、体型、姿态等等)进行描写,以揭

示人物的思想性格,表达作者的爱憎,加深读者对人物的印象。

作用:

1(1)进来一位青年教师,一头黑发,戴着一幅眼镜,穿着一件衬衫,系着一条领带,下身穿着长裤,

脚穿一双黑皮鞋,个子中等,圆脸,长得有点胖。他就是我们的班主任。

写出了

(2)李腊梅因爱管闲事,才当上了‚两道杠‛的卫生委员。你别看她‚官‛小、个矮,可嗓门儿高。

不管是谁做了错事,她非要弄个水落石出并让你认错不可。因此,我把她的名字偷偷改为‚辣梅‛。

写出了

(3)我的爸爸是一幽默的人。 我的爸爸身材矮小,瘦精精的,白白的皮肤,黑黑的头发,那一头自

来卷儿的‚大波浪‛发型,谁见了都会以为他是在理发店烫的。他的同事们都说他是缩小了的费翔,我

也这样认为。他是个搞美术的,是中南五省小有名气的装帧艺术家,他的个人画展得到过很多知名人士

的好评。他又是个顶顶滑稽的人,特别爱开玩笑,我不知道是不是所有搞艺术的人都非常幽默,反正我

觉得我爸爸身上充满了幽默细胞。不管他上班有多忙多累,只要一进家门,确切他说,只要一见到我,

他就立刻眉开眼笑,我也跟着手舞足蹈起来。

写出了

2(1)这位监考老师一进来,教室里立刻停止了说话声。他高高的鼻梁,又黑又长的眉毛下,镶嵌着

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鼻子下长着连浓密的胡须,使人一看便知道这是一位严厉的监考老师。他向教室

扫视了一遍,才开始讲话:‚同学们,今大是你们向祖国汇报小学学习成绩的时候,一定要细心地做题,不能有一点儿马虎,接到试卷后,要看清题目,不要左顾右盼,交头接耳,要认真答卷,争取考出好成绩来。‛

写出了

(2)‚博览群韦‛是我最大的一个爱好。一个十二岁的小姑娘调皮、倔强,白嫩而红润的小脸上镶着一个秀气的鼻子,再加上平时爱抿的小嘴,可爱极了——这就是我。在某个书店的一个角落中,您会遇见一位正在那儿捧着书津津有味地看着她,一会儿满面笑容,好像听到了胜利者的欢呼声;一会儿又紧皱眉头,好像遇到难题陷入深深的思索。 她,就是我,书店的小常客。

写出了

(3)爸爸鼻粱上架着一回黑框眼镜。他在学校教地理,这副眼镜帮着他看见了中国,看到了全世界;他也教历史,这副眼镜又帮着他看到了书中古今中外的历史人物,了解到变化万千的史实。爸爸的眼镜可真是个望远镜呀!我在给爸爸画眼圈时就画了一副大大的黑眼镜框,在镜片上还画了很多圈圈。别看爸爸的鼻子能托起‚望远镜‛,可是却不怎么灵。那回他在家里炖肉,把锅坐在火炉上就趴在桌子上备起课来。肉糊了,他却没闻着,还是我从外边跑进来告诉他的。是不是爸爸的鼻孔小呢?

写出了

外貌描写的要求

第一、根据需要,抓住特征,绘形传神,刻画性格,显示灵魂。

第二、外貌描写切忌公式化、脸谱化。

二、如何写好心理描写(心理描写)

心理描写

在生活中,每当我们耳闻目睹一些事情的时候,心里总会有一些想法,或赞叹,或惊喜,或厌恶,或悔恨。

作用:

1、 能够展现出自己的内心心理变化和性格特点;

2、 更好地表现文章的中心。

那么怎样才能写好人物的心理活动呢?

一、心理活动是由事情引发的。

在生活中,我们每当遇到一些事情的时候,心理总会产生一些想法和做法,这就是心理活动。在作文中把自己的心理活动如实地写出来,能够把人物写“活”,使文章的内容更加突出。

请看下面的短文:

回家的路上

路灯亮了。我的心咯噔一下:糟了,这回又晚了。我慌慌张张地向家里跑去。一路上,爸爸黑边眼镜后面那双严厉的眼睛,不时地出现在我眼前。我的心立刻忐忑不安,七上八下的。我一路小跑,心里不住地埋怨自己:前几天爸爸刚刚说过,放学要直接回家,不要到别处去玩。可是我刚坚持三天,就又给忘了。这回爸爸一定会特别生气,说不定还要揍我呢!这时,我放慢了脚步,怎么办?现在只有一条路,那就是向爸爸承认错误,请他原谅。想到这儿,我就加快了脚下的速度,飞速地向家里跑去。

这篇短文写的是“我”在回家的路上的心理活动。片段开头清楚地交待了心理活动产生的原因。如写“我”的心咯噔一下:“糟了,这回又晚了。”这个心理活动是由于看到“路灯亮了”而产生的。接着叙述了自己心里的想法,使短文一层进一层地铺展开去。

从这个事例可以看出,写心理活动的基础是叙事,有了实实在在的事情,才能写出实实在在的心理活动。

二、心理活动要按顺序写

我们看见或遇到一些事情,心理有许多想法或看法,如果全部端出来,就会使人感到像一团乱麻,

不知道写的是什么。因此,要一层一层地写出心里想什么,怎么想的,为什么这样想等。

请看下面的短文:

大扫除

放学后,该我参加卫生大扫除了。我拿起一把大笤帚走到教室后面开始清扫地面。忽然,在一张桌子腿下发现一支笔,我捡起来一看,原来是一支‚派克‛圆珠笔。这笔是谁的呢?我看了一下座位,这是王明同学坐的地方,准是他丢的。我记得前些天,他还向同学们吹嘘地说,他过生日的时候,他爸爸要送他一支‚派克‛笔。这下别吹了,我把它藏起来,让他尝尝着急的滋味。我把笔放进口袋里,刷刷地清扫地面。忽然,我眼前浮现出王明同学着急的面孔,仿佛看见他急得抓耳挠腮。我这个玩笑开得不是地方,怎么能拿自己的快乐,去换取同学的着急呢?我得把笔给他送去,让他获得一个意外的惊喜。

大扫除结束了,我拿笔向王明家走去。

这篇短文写捡拾圆珠笔的事情,是按照:找到笔的主人——想到笔的来历——想让主人着急——决定送还失主的顺序写的。从心理活动的描写中可以看出故事的线索、前因和后果,从而展现了小作者急人所急的精神。

因此,可以说:条理清楚,线索明确,是写好心理活动的基本功。

(一)阅读下面的文章,按要求回答问题

难忘的一课

(1)那天的风雪真暴,外面像是有无数发疯的怪兽在呼啸厮打。大家都在喊冷,读书的心思似乎已被冻住。一屋的跺脚声。

(2)鼻头红红的欧阳老师挤进教室时,等待了许久的风席卷而入,墙壁上的《中学生守则》一鼓一顿,开玩笑似的卷向空中,又一个跟头____________了下来。往日很温和的欧阳老师_______________:满脸的严肃庄重甚至冷酷,一如室外的天气。乱哄哄的教室静了下来,我们______________地望着他。

(3)‚请同学们穿上胶鞋,我们到操场上去。‛

(4)几十双眼睛在问。

(5)‚我要求同学们到操场上站立5分钟。‛

(6)教室外,卷地而起的雪粒雪团呛得人睁不开眼张不开口。脸上像有无数把细窄的刀在拉在划,厚实的衣服像铁块冰块,脚像是踩在带冰碴的水里。我们挤在屋檐下,不肯迈向操场半步。欧阳老师没有说什么,面对我们,脱下羽绒衣,线衣脱到一半,夹着雪的狂风帮他完成了另一半。‚到操场上去,站好。‛老师脸色苍白,一字一顿地对我们说。

(7)谁也没有吭声,我们老老实实地到操场排好了队。瘦削的欧阳老师只穿一件白衬褂,衬褂紧裹着的他更显得单薄。我们规规矩矩地站着。5分钟过去了,老师吃力地说:‚解散‛。

(8)就在我还未透彻地理解欧阳老师这一课时,仅有‚中师‛文凭的他,考取了北京一所师范大学的研究生。

(9)以后的岁月里,我时时想到那一课,想起欧阳老师课后的一番话:"在教室时,我们都以为自己敌不过那场风雪,事实上,我们不是都顶住了吗?面对困难许多人戴着放大镜,但和困难拼搏一番后,你会觉得,困难不过如此……"我很庆幸,那天我没有像个别的同学那样缩在教室里,在那个风雪交加的时候,在那个空旷的操场上,我上了终身难忘的一课。

1.在文中第(2)自然段的横线上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____________。

A.丢 今非昔比 惊叹 B.降 神态自若 惊恐

C.栽 一反常态 惊异 D.飘 判若两人 惊诧

2.下边没有用比喻修辞方法的一个句子是( )

A.厚实的衣服像铁块冰块

B.外面像是有无数发疯的怪兽在呼啸厮打

C.满脸的严肃庄重甚至冷酷如室外的天气

D.大家都在喊冷,读书的心思似乎已被冻住了

3.文章第(1)-(7)自然段写的内容是: 。作者详写了恶劣的天气,略写了人物活动的过程及细节, 目的是为了通过 的渲染,突出文章的中心。

4..作者在第(8)自然段补充叙述了"一课"之外的另一件事,有什么作用?

答:

(二)阅读下面散文,按要求回答问题。

①寒假开学,爸爸执意要送我到千里之外的大学。我不无感激。只是想到爸爸腰疼的老毛病,我就于心不忍。我坚持要自己走,——快二十的人了,再不锻炼一下,将来何以安身立命!我自信不是那种胆小如鼠之人——尽管我属鼠。

②‚楚楚,我送你去,咱父女俩儿一路上也可以说说话。要不,你一个人多寂寞。‛

③‚不嘛——去年刚入学时,您不是已送一回了吗!这次该我‘独闯江湖’了!‛我态度坚决。 ④‚你怎么这么不听话!‛妈妈稍有愠怒,但又带着几分怜爱,‚你是什么性格,妈还不清楚?天生和你爸一样:老实……‛

⑤这话不错。我的确老实。小时候,别的小孩为非作歹,打得我鼻青脸肿,我居然一招未出,站在那儿挨打,而且从未‚上诉‛。进学校,上考场,别人都使出浑身招数,我却连接受同桌‚援助‛的勇气都没有。于是,谁都说我老实,老实得见了蚂蚁都不忍踩死,更不用说去做那些骗人的勾当,连在脑子里想都没想过。但对爸妈,我就有‚资格‛不老实——我是他们的掌上明珠,不耍点脾气,还能算是‚公主‛吗?

⑥终于爸妈拗不过我,只好作罢。我得意忘形,又赢了一回——虽然赢得不光彩!

⑦火车启动时,我把头伸出窗外,挥手与爸妈告别的瞬间,忽然看见妈妈眼里含满泪花,冲我挥了挥手,急忙伏在爸爸的肩头,深怕我看见那晶莹的泪光。而爸爸那深邃的眼里也蕴含着无限(a迷恋b依恋)。在车窗突然越过月台的刹那,我忽然才觉得一丝怅惆涌上心头,不禁泪眼迷离……原来自己还是(a迷恋b依恋)那温暖的屋檐,为我遮风挡雨,那一刻,才感到一个人将远行,孤清、冷寂袭击心胸……

1.选词填空:(2分)

(l)爸爸那深邃的眼里也蕴含着无限 (a迷恋;b依恋)。

(2)原来自己还是 (a迷恋;b依恋)那温暖的屋檐。

2.“我”坚持要自己走的原因是什么?(3分)

答:

3.爸爸执意送“我”的原因是什么?(2分)

答:

4.那温暖的屋檐,为我遮风挡雨。”这句话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屋檐”指的是 ,“遮风挡雨”指的是 。(2分)

5.引号的作用主要有:

A、表示引用;B、表示特殊含义或特定称谓;C、表示着重指出;D、表示讽刺或否定。

请说说下列句子中引号的作用,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括号内。

(1)我却连接受同桌”“援助”的勇气都没有。( )

(2)对爸妈,我就有“资格”不老实。 ( )

(3)不耍点脾气,还能算是“公主”吗? ( )

5分钟,25分钟完成) 结合各种描写方法突出写一件小事情、一个情景。

请以‚爱‛为题,写一篇300字的短文,可以针对母爱、父爱、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等长辈对你的关爱。

1、 完成下列来自神话故事的成语

愚公( ) 精卫( ) 女娲( ) 大闹( )

八仙( ) 嫦娥( ) 牛郎( ) 后羿( )

2、 选择题

(1)“李杜文章在,光芒万丈长”中的“李杜”指的是( )

A、李白和杜牧 B、李商隐和杜牧 C、李白和杜甫 D、李商隐和杜甫

(2)书画作品中的“四君子”通常指的( )四种植物

A、梅兰竹菊 B、梅松竹兰 C、梅荷兰菊 D、梅松兰菊

(3)“四书五经”中的“四书”是指的( )

A、《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B、《老子》《庄子》《孟子》《墨子》

C、《老子》《庄子》《孟子》《孙子》 D、《周易》《论语》《孟子》《大学》

(4)童话《海的女儿》作者是( )

A、格林 B、安徒生 C、冰心 D、马克·吐温

(5)有一位诗人,写诗写得很苦,他曾作诗“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因而称之为“苦吟”诗人,他是( )

A、孟郊 B、张继 C、韩愈 D、贾岛

(6)成语“凿壁偷光”是出自哪位古代人物的苦学故事( )

A、孔子 B、孙敬 C、诸葛亮 D、匡衡

(7)以下表示学识渊博的成语是( )

A、学富五车 B、凿壁偷光 C、勤能补拙 D、著作等身

(8)孔子最早在中国兴办私学,他有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人,其中不包括( )

A|颜回 B、子路 C、冉有 D、孟子

3、 填上花名,完成下列诗句。

(1)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 开。

(2)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 相映红。

(3)待到重阳日,还来就 。

(4)人闲 落,夜静春山空。

(5)沾衣欲湿 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1、 下面的一些歇后语可以用一个成语来概括,你能写出来吗?

百灵戏牡丹( ) 十五个吊桶打水( )

小葱拌豆腐( ) 林冲雪夜上梁山( )

聋子见哑巴( ) 关公面前耍大刀( )

2、 写出下列成语中的主要人物

围魏救赵( ) 孺子可教( ) 十面埋伏( )

起死回生( ) 胯下之辱( ) 让枣推梨( )

如鱼得水( ) 一斗百篇( ) 宝刀不老( )

关于梅的外形篇五
《外貌描写》

关于梅的外形篇六
《梅花和花文化》

梅花和花文化

摘要:梅花独放天下春,以食名天下,经岁月的洗礼,与人民在生活、文学、等有传统相融合,以其形象特征被赋予了高洁的品质,引无数文人墨客抒发情感,形成自身独特的花文化 。

关键词:梅花 高洁 坚强 文化底蕴

绪论

梅原产于中国,梅花独放天下春,花以其形色高雅、刚毅、圣洁,被人们用以比德,畅神,逐渐成为中国人心中的审美对象,进而形成一种文化现象——梅文化。梅花在我国栽培已有三仟多年的历史了,与人民在生活、文学、艺术、风俗习惯等有传统的多方关联,人们对梅花已有深厚的民族感情。

一、梅花的发展—---以食而名天下

随着历史的发展,花与人民生活的关系日益密切,人们便开始赋予自然花卉以某种意义和情感,花卉也就不断的被融入人们的文化与生活,逐渐形成了以花为中心的文化体系。这种文化体系是深植于中国固有文化之上的,这就是中国花文化。在花卉这一自然之物已经寄寓了人们特殊的思想和情感,也从中反映了中国特有的社会文化。

梅花,作为中国的十大名花之一,自然被赋予了代表自己的精神特点和时代特征,拥有自己的品格,寄托了人们的浓厚情感。

梅最初是以果而名闻中华。古人以梅代醋,已经有非常悠久的历史。如《尚书·说命》载:“若作和羹,尔惟盐梅”。

魏晋南北朝时,还流传着一些关于梅的典故。《世说新语》写道:“魏武帝行失道,三军皆渴帝令曰前有梅林,饶子甘酸,可以解渴,士卒闻之,口皆水出。”“望梅止渴”①的成语便由此而来。

古代先民采集野梅,主要系作加工食品或祭祀之用。早期的梅花在千万年的历史中都是单纯的5瓣,在长期的驯化栽培中,梅个别出现了复瓣、重瓣、台阁等变异,有心人另行嫁接繁殖,就育成了专供欣赏的新品种,这就是花梅从果梅中分化而出的来龙去脉。秦汉之际,《蜀都赋》中记有,“被以樱、梅,树以木兰”,可见梅已作为城市绿化树种被应用了。

二、独树一帜的梅花----高洁傲骨

梅花具有不畏严寒,开放在坚冰的特点。在严寒中最先开放,然后引出烂漫百花散出的芳香。著名诗人陆游词《咏梅》:“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借梅花来比喻自己备受摧残的不幸遭遇和不愿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卜算子·咏梅》中“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从中笑”②。 象征坚韧不拔,自强不息的精神品质。铁骨冰心的崇高品质和坚贞气节鼓励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不畏艰险,奋勇开拓,创造了优秀的生活与文明。

因此,梅花的代表着高洁 傲骨之风 不畏严寒 坚强美丽 却有德行的人。它不仅是使古今诗人画家为它赞美,更以它的冰肌玉骨、凌寒留香被 喻为民族的精华而为世人所敬重。梅以它的高洁、坚强、谦虚的品格,给人以立志奋发的 激励。在严寒中,梅开百花之先,独天下而春,又常被民间作为传春报喜的吉祥象征。

从梅花的这一品性中,中国诗人们看到了自己的理想人格模式,就是那样一种"冲寂自妍,不求识赏"的孤清,所以诗人常用"清逸"来写梅花的神韵。

梅花以清癯见长,象征隐逸淡泊,坚贞自守。那"高标独秀"的气质,倜傥超拔的形象,使诗人带着无限企慕的心情,以一往情深的想象,盼望与梅花在一起深心相契的欢晤:"雪满山中高士卧,月明林下美人来。"梅花的冷香色,含蕴着道德精神与人格*守的价值,因而深为诗人所珍视。

三、傲骨梅花----引无数诗画名人竞折腰

魏晋时期之后,有关梅花的诗文逐渐增多,甚至有人邮寄单枝梅花赠友表达“聊赠一支春”的心意。时至宋元,栽培梅花兴盛,形成了一段艺梅的高潮,文学绘画创作的兴盛.

花卉本是一种没有任何意念的自然之物,在被人们赋予了人性和意义之后,它便成了象征人格的意象,象征美的意象。

梅花最令诗人倾倒的气质,是一种寂寞中的自足,一种"凌寒独自开"的孤傲。它不屑与凡桃俗李在春光中争艳,而是在天寒地冻、万木不禁寒风时,独自傲然挺立,在大雪中开出繁花满树,幽幽冷香,随风袭人。

纵观古代典籍,花的这种象征意蕴更为突出。王安石在《梅花》中有“凌寒独自开”、“为有暗香来”的名句,王冕在《墨梅》中也赞美道“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充分显示了诗人的高雅淡泊,不与世俗同流的情操。从这些诗句中我们充分可见梅花凌寒傲世的品质,象征着铁骨铮铮、高洁守道的君子、不畏严寒的雄杰、意志刚强的斗士!

另外,中国的花还象征着美。透过千姿百态的鲜花,吟咏梅花之美,特别是精神之美的作品更是比比皆是:晏几道《诉衷情》中赞道:“小梅风韵最妖娆,开处雪初消。”李清照的《渔家傲》中更为细致的描绘了梅花的姿态:“雪里已知春信至,寒梅点缀琼脂腻。香脸半开娇旖旎”。由此可见梅花在飞雪中迎春的飒爽英姿与其超凡脱俗的气质!

此时的梅花,已成为人们感情的寄托和象征,表现诗人的主观情感。在这里,梅花的形象与诗人的主观情感已经合而为一,不可遽分。所以从物我关系来看,则是物我为一、浑融一体的。梅花是诗人主观情感的外化、物化,诗人则是梅花的精神、灵魂。至于在具体的描写当中,诗人们各逞特技,发挥想像,创造出了姿态各异、奇象纷呈的梅花形象,更是琳琅满目。 四、梅花的文化内涵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提起梅花,国人无—不联想到红梅赞所颂扬的中华民族坚贞不屈的精神。从外形上说,梅花娇小玲珑,花形多样;从文化内涵上说,我国有关梅花的诗词歌赋比其他所有花的诗词歌赋的总和还婴多。“梅花的暗香和意境为我们打造了独特的中华花文化之秘境,从此意义上说,无花能敌。”③

从吃用梅子到赋予梅子文化内涵,我们则需要到《诗经》中寻找答案。在我国古代民间朴素歌谣《诗经》中,梅是体现古人浪漫情怀的最佳佐证。在商朝时期的河南北部,梅子青时,就是青年男女表达爱意的时刻。由于母系社会遗风尚存,姑娘会摘青梅(尚未熟透的梅子)扔给她欣赏的小伙子,以示爱意。所以说,中国的情人节比外国人的还要早。

闻香品味识梅花,国人赏花,则动用五官和肺腑,全身心地投入和花儿融为一体,综合地欣赏,注重诗情画意和鸟语花香。因此在此意义上可以说中国人的欣赏是精神性的,深入的,是真正与花的交流。 “寒梅点缀琼枝腻,香脸半开娇旖旎”;“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诸如此类优美的词句着实把梅花的形、色、味和人格意味娓娓道来,令人爱梅、惜梅,百听不厌,浮想联翩。

国人赏花的资质确保了梅花优良品种得以被众人慧眼识出,而中国人传统的哲学也为梅花的培育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中国人养花则注重肥料、环境培育等综合性因素,所以能够小规模地培养优秀的品种,这是值得我们引以为豪的事情。正如中华文化之于世界,中华的花卉在古代千百年来对于世界花卉作出了其他任何国家无法比拟的贡献。

从古至今,经过千百年时间的洗礼,历史的对梅花本身赋予的更多的内涵,更高的评价。时代的发展要求对梅花的欣赏也要与时俱进。梅花从吃食到情感的寄托,精神的体现到现在融入生活,她可以说无处不再,处处融入生活,是生活的一种体现。疏影横斜的梅花可以在庭院中、家庭的盆景中找到归宿,而反映欣欣向荣精神的枝繁花密的梅花则更是大众喜爱的美景。无论从何种欣赏角度看,梅花无疑都是中国的花魁,花文化的秘主。

五、梅花和艺术----完美的融合

梅花在中国的艺术领域中绽放的绚烂无比,远非其他花卉所及。在文学领域,便有“诗句中有梅花二家,便觉有清意”之说,“小窗细嚼梅花蕊,吐出新诗句句香”之句。许多画家都对梅情有独钟,元代王冕于居住处植梅千株,并自号“梅花屋主”,其画梅以胭脂作没骨体,缀疏花点点,再现梅花瘦硬清妍的丽质佳姿,惟妙惟肖,令人称绝。在音乐领域,《梅花三弄》、《咏梅》等古曲的流传至今,歌颂革命烈士江姐的《红梅赞》等等不胜枚举。总之,在中国文化中无处不见梅花的身影,梅文化是中国文化园林中的一枝奇葩,它数千年来影响了中国人的文化思想,也折射出了中国人高尚的审美情操。

中国的花文化是一种符号,它反映了中国人对花的看法,凝聚了中国人独特的审美理想和道德理想。从姿态各异的花中,我们能得到感官上的愉悦,更重要的是,不同的花蕴含了不同的文化意义,这是自古以来前辈们留给我们的无价之宝,我们更应从这丰富的花文化中细细感悟以净化自己的心灵、提升自己的灵魂。

总而言之,梅花不仅仅是代表高尚品格的人格,代表清新淡雅的审美情趣,代表高洁正义的道德观念,而且还包涵着中国千百年的文化底蕴,是中国优秀文化的体现。

①《世说新语》 京华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9 作者:刘义庆 ②《陆游诗集》作者: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1997 陆游 出版社

③:《园林》2008年第12期 作者: 陈俊愉;梅村;

关于梅的外形篇七
《立体构成》

关于梅的外形篇八
《梅《4列夫托尔斯泰》》

●【往下看,下一篇更精彩】●

最新成考报名

  • 立春过后什么时候鱼开口
  • 2021年立春 2021年立春是几点几分
  • 冬至吃啥 南方冬至吃什么
  • 冬至几月几日 今年冬至是几号
  • 烧碱安全救护常识
  • 国庆节高速免费几天
  • 白露与秋分
  • 请示与批复有什么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