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文档 > 知识 >

学校大学社团怎么样

编辑:  成考报名   发布时间:02-17    阅读:

学校大学社团怎么样篇一
《如何管理大学生社团》

我曾经是一个社团的负责人,将快要灭亡的社团从社员1人发展到几百人,在学校有很高的人气,在我毕业那一年我也完成了我给自己设定的社团发展目标:联系上陕西省诗词学会和中华诗词学会。在我毕业时,我曾经写了一篇1万5千字的社团管理总结,该总结我也已经分享在百度文库里。这次我根据自己的总结写下了这边社团建设的文章,希望进行社团活动的朋友有所帮助。可以说,文章中涉及的方法都很有针对性、实用性,愿看到的朋友能够仔细的阅读,而不是草草浏览一遍。

本来我打算写个《社团建设100问》,限于水平,只写出了40问。如果大家想进行补充,或更改文章的错误,可以联系我,共同完善此文。有需要进一步沟通交流的朋友,也可以联系我。我的QQ:2608212676。

第一辑 社团的基本认识(共14问)

第二辑 社团的管理方法(共20问)

第三辑 文学社团的一些看法(共6问)

唐华诗词社大事记:(可参考唐华诗词社百科词条)

2011年9月,陕西诗词协会再次吸纳我社5名社员为陕西诗词协会会员。至此,我社有15名同学进入陕西诗词协会。

2011年6月,唐华诗词社再次被评为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十佳优秀社团。

2011年5月,唐华诗词社举行《唐华诗苑》第23期发刊仪式。

2010年12月,陕西诗词学会主办刊物《陕西诗词》专栏刊登唐华诗词社社员作品。 2010年12月,《中华诗教》刊登唐华诗词社社员作品。

2010年11月,中华诗词论坛为唐华诗词社在论坛上开通专栏。

2010年9月,唐华诗词社社员贾丙顺参加了由中华诗词学会在浙江乐清举行的全国第二十四届(浙江乐清)中华诗词暨夏承焘、吴鹭山学术研讨会。

2010年5月11日,唐华诗词社举行《唐华诗苑》第22期发刊仪式。

2010年5月9日,西安音乐学院教授、陕西省老年诗词学会副会长、《秦风》主编李雄飞老师应邀为唐华诗词社员讲授诗词知识;

2010年4月20日,唐华诗词社被陕西诗词学会吸纳为单位会员,10位社员被吸纳为个人会员。 2009年6月,唐华诗词社被评为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十佳社团;

2009年4月,《唐华诗苑》发刊仪式分别在东校区软座报告厅和本部食堂四楼举行。 2009年11月,唐华诗词社举行了首届“建云杯”文学书画大赛;

2008年12月5日,唐华诗词社在校本部举行了10周年社庆;

2008年12月,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校长徐德龙院士为唐华诗词社刊物《唐华诗苑》题字; 2008年6月,唐华诗词社被评为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十佳社团;

2008年1月,新西兰华人陈建云先生资助唐华诗词社10000元;

2007年4月,唐华诗词社刊物《漂流》复刊;

2006年12月,唐华诗词社在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东校区注册;

第一辑 社团的基本认识(共14问)

1、什么是社团(大学生社团)?

百度百科如此定义社团:高等学校学生在自愿基础上自由结成、按照章程自主开展活动的学生群众组织。

我对社团的理解是:社团是基于某一共同意愿而成立的组织。这样定义更科学一点。也是基于这一点,本文将学生会、大学生社团联合会等学生组织亦划归为社团。

社团根据其性质可大致分为兴趣学习类社团(比如文学社、书法协会、运动类、时政类等)和服务公益类社团(学生会、社联、红十字会等等)。

2、为什么创办社团?

社团成立的最根本的目的就是寻找志同道合的人,大家在一起发展共同的兴趣爱好,或为某一共同的目标而一起努力,以期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或者达到某一特定目标。

社团可打破年级、院系、专业以甚至学校的界限,让有着共同兴趣爱好、目的的大学生走在一起,为着共同兴趣爱好、目的而一起努力、奋斗。

社团是高校素质教育的第二课堂,通过“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达到自我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的优化,促进大学生整体素质的全面提高,锻炼大学生的组织策划能力、沟通交际能力等能力的一个很好的平台。

从这一根本点出发,建设社团就要以人为本。

3、目前大学社团的现状?

我国的大学社团虽经历了多年的发展,总起来说目前还处于一个低层次的发展阶段,或者跟我们的教育体制有关系。虽然教育主管部门将社团建设作为考核一所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指标。但高校领导没有真正认识到社团建设的重要性,没有从战略的角度去考虑社团建设,大多只是走形式,更可怕的是他们对社团建设的功利主义思想。

很多学校号称百团大战,煞有介事似的,不过是虚有其名罢了。就算

有百儿八十个社团,其中真正有水平、有实力的社团寥寥无几。学校对社团的管理较为混乱,社团自身的管理更是混乱,社团基本上处于自身自灭、无人问津的处境。美国耶鲁大学骷髅社出了许多的政界、商界、教育界的重要人物,包括3位美国总统,我国目前还没有这么有影响力的社团。

资金缺乏、组织涣散、政策支持缺少等是绝大多数社团所面临共同的难题,是制约社团进一步发展壮大的突出瓶颈。就社团自身,缺乏资金、组织涣散、缺少政策支持是绝大多数社团所面临共同的难题。

高校社团另外一个突出的现象是,社团的兴衰周期甚至是生命周期是很短暂的。在很短的时间内,就会经历“发生、发展、高潮、结局”的历程,甚至大多数还没有经历高潮就走向灭亡了,还有很多保持着不死不活的状态。我们只能哀叹“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究其原因是由于客观因素社团换届过于频繁,是社团没有好的负责人或者没有找到好的接班人。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学校没有安排指导老师。

所以,我想对那些想加入社团锻炼的人说,如果你对自己的社团不满,不妨自己建立一个社团,按照自己的理念去管理、去经营。

4、大学生加入社团、参加社团活动的益处?

大学生加入社团、参加社团活动的益处可以归纳为以下三点:1、结交朋友,提高交际能力;2、开阔视野,扩大自己的知识面;3、锻炼才干,全面提高自己的能力。

我将结交朋友列为加入大学生社团的首要好处,也是提醒社团的经营者们,不到万不得已不要为了一些蝇头小利而和社友闹得不可开交。你在社团得到的再多,如果没有得到友谊,那么你的社团经历就是失败的。

大学是改变一个人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的重要时期,参加社团、主持学生工作是改变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的一个重要的途径。据统计,很多有成就的人在大学里都有担任学生干部的经历,参加社团活动对大学生的成长是大有裨益的。

5、学校一般对社团实行怎样的管理?

社团建设归由校团委管理,校团委下有专门管理大学生社团的大学生社团联合会的。大学生社团联合会简称社联,也是学生组织,在校团委指导老师的指导下开展对社团的管理活动。各学校社联对社团的管理可能在细节有所不同,在此介绍一下基本情况。

社团的创建和注销都要经过社联的审核批准,每学期社团都要到社联办公室完成注册登记。在活动期间,一般大型活动、赞助要通过社联的审核批准,需要场地的由社联予以协调。社团活动经费应该由校团委提供,

学校也是有专门拨款的,不过社团一般拿不到活动经费的。有些学校采取有选择性地对社团的某些互动提供部分或全部经费。

一般而言,校团委都要组织一次校园文化艺术节或者社团文化月,集中展示社团活动成果。在学期末,在对社团进行一次评比,评选校十佳优秀社团和优秀社团负责人。

6、官方社团和民间社团有什么差别?

民间社团缺少官方的支持,在政策上和资金上都处于劣势;官方社团虽有学校支持,有较充裕的活动资金和优惠的官方政策(如在学校做外联的便利条件、申请活动场地比较方便)。但是官方社团比起民间社团,一般被学校严格限制,自主性较小,约束较多。

总之各有利弊,很难两全其美,如果你是社团负责人,民间社团的不要抱怨没有资金、缺少政策,官方社团不要抱怨学校总是掣肘,抱怨是解决不了任何问题的,还可能陷自己于不利的境地。你要做的,那就是面对现实,为自己创造条件,突破各种客观因素的限制,在夹缝中发展起来。

7、是选择官方社团还是民间社团?

首先要统一一点认识,官方社团和民间社团都能锻炼人。

是选择官方社团还是选择民间社团,这个因人而异,要综合考虑个人的性格特点和社团特点。民间社团缺少资金和政策,但自主性较大,灵活度高;官方社团拥有资金和政策的优势,但自主性较差。另外,民间社团组织更迭较快,有能力的人容易崭露头角,官方社团比较稳定,会员的升迁较为程序化。在官方社团最重要的是要和主管老师搞好关系,跟学校领导接触较多,也是因为这个,官方社团的负责人近水楼台先得月,可以捞到很多好处。

如果你是一个不喜欢受人约束、敢闯敢干的人那我建议你参加民间社团,如果你善于跟上级领导沟通、又期望在学校拿到更多的东西,你可以选择官方社团。

8、民间社团活动经费主要通过哪些渠道获得?

社团活动经费一般来说应该由学校专门拨款,实际上学校拨款寥寥无几。社团一般从校团委拿到拨款的可能性为零,只有少数的学校通过立项支持社团部分活动经费。

目前民间社团活动经费基本上以自筹为主,主要来源有会费、商家赞助或个人捐助。

现在很多人搞社团,先期都是自己垫钱的,虽说大家热情可嘉,但这不是长久之计。一个优秀的社团一定有一个强大的外联部门,一定有一批拉赞助的人。

9、社团收不收会费?

有的社团是要收缴会费的,有的社团则不需收缴会费。社团收费是正常的,收缴会费的社团不一定是不好的社团,但有的社团收了会费不举行活动甚至很少举行活动。建议报名加入社团前先通过各种途径了解一下所感兴趣社团,了解一下它们的知名度和信誉度。

10、参加社团耽搁不耽搁学习?

只有不愿意学习的,没有被其他事情耽搁学习的。参加社团活动对学习没有多少影响的,除非你不愿意学习。

唐华诗词社2009级社长王宁,组织社团活动很有想法,学习也很好,在班里成绩数一数二,现在在武汉理工大学读研究生。

其实,如果你真的痴心于一社团,可能会对你的学习有影响,但是要注意这个度,无论什么时候学习是不能丢下的,至少不要挂科。

11、社团都是有哪些部门?

社团部门的设置不是一成不变的,因社团而异,应该取决于社团的性质,应该服务于社团的性质和建设理念。比如你是一个文学社,应该有文学部或编辑部等。

当然有很多部门都是社团所共有的,比如秘书处(办公室)、外联部和宣传部等。

12、最好的社团应该是怎样的社团?

在这个社团里大家应当畅所欲言,相互学习,彼此取长补短,不甘落后,争做第一,营造一种积极向上的、奋发有为的、思想活跃的良好风气,并用这种风气去影响所有的社员,让大家树立崇高的了理想,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斗志昂扬,立志成才,形成于不同于这个学校普遍风气

学校大学社团怎么样篇二
《大学社团如何拉赞助》

大学社团如何拉赞助

现在大学社团最大的问题就是资金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不能只靠学校团委,因为校团委平衡照顾的社团太多,手掌手背都是肉,都要平衡平衡,一般不可能专对某一个活动支持,也不能指望会员上交的会费,这毕竟数量有限。关键还要靠各社团自身找思路,其中最快捷也最经常的就是找赞助商拉赞助。相信每个社团都会有这方面的经历,在这里与大家交流一下。拉赞助可分为四个阶段:策划、交涉、落实、反馈

一、策划阶段。

首先,策划的目标要明确:说服对方,使之与你建立合作关系。如何说服?这是问题关键。我认为,整个说服过程是建立在双基础上的,即在分析双方利弊后提出一个使双方受益的合作方案。建议这样思考:

(一)对方需要什么?虽然求各不相同,但是归根到底,有一点是很明确的,即对方希望通过合作产生宣传效益,进而带来经济效益;希望投入1块钱能给他带来10块甚至更多的部分有(复杂关系赞助活动另论)。

(二)我方优势何在,如何发挥?这是对前一问题回答,是说服对方与你而非与他合作的依据。

(三)两者结合,分析双方合作的基础,提出使对方宣传效益有作用的合作方案,即策划书。当然,做策划书之前,首先要根据以上思考作调查研究,寻找可行的合作伙伴,尽可能做到有的放矢。

在寻找合作伙伴过程中,需特别考虑我方优势与对方的契合点。比如学校活动具有宣传方面的优势;各院系也各有特点,比如计算机系去找电脑商;体育活动去找体育器材专营,艺术系、外语系,因女生多,去找美容美发、时装化妆等商家,从理论上说成功率比较高。此外,就活动本身也各有特色,譬如普通话大赛与书店合作,比起歌舞晚会来,就会觉得更为“对口”。这当然也是说服对方的重要条件。

做策划书时,务必注意自我定位,即要强调是平等的合作伙伴关系:你提供财力,我提供人力,我们一起把活动搞好;我得到你的支持使活动顺利开展,你在活动过程得到广告宣传,双赢。所以,建议,自我定位,固然不可过高过傲,但也不宜太低太“贱”,因为拉赞助本质上是合作。

这就要求我们在策划书要尽可能表现得客观严谨,尽可能突出宣传方式及实施细节。此外,须坦诚以待,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有什么优势,可以如何发挥……一目了然,绝不开空头支票,力求让商家看完你的策划书有这种感觉:你是负责任,你是有经验的,你是替他着想的。

校园策划书一般有几个组成部分:活动简介,活动安排,宣传方式,宣传效益,经费预算等等。至于如何写策划书,这恰似写作文,能阐明想法行之成文即可,而没有一个固定的万能的模式。建议写策划书时这样思考:我的目标是说服对方与我合作,那么应该准备哪些素材、素材应该如何组织,一切围绕着怎样才能最有力地说服对方展开,因为衡量一份策划书的最终标准是:是否达到说服对方的预期目标。

对于经费预算,大家要特别重视。我的意见是,尽可能做到明确而详实,需要多少现金和物品,现金花在哪儿,物品有何用,一目了然。力求留给对方一种印象:不是漫天要价,而是为了保证活动顺利进行的基本要求;每一分钱你都用到点儿上,你是有合作诚意的。

二、交涉阶段。

如果策划阶段是“示爱”,那么交涉阶段应该“确定关系”了。因此,该阶段的工作重心是化解对方的疑惑,商讨合作细节,最终确定具体的合作模式。

首先应该注意一些礼仪上的细节问题,比如(1)衣着整洁,并尽可能稳重些,给对方暗示:我是尊重你的;我是干练的,有经验的;(2)不迟到,向对方表明:我是守时的,我是守信的,跟我合作没错;(3)无不良习惯,如抠鼻子,挖耳朵,跷二郎腿,讲粗话问题务必十分注意,尤其是双方初次见面的时候。当然,这就要求我们平时就要培养良好的习惯。

其次,要充分利用语音、语调、语气、语速、手势等说服对方。须知:只有事先说服自己,才有可能说服别人。当然,这里涉及一个“度”的把握,否则,过犹不及,适得其反。如何把握“度”的问题,若现对方已被调动起来,你可适当再提一提;若对方稍流露出一丝不耐烦,那么适可而止,策划书的书写,或简要列举,或重复强调,也要因人而异。

那么,如何观察?我认为,观察脸部神情,尤其是观察眼睛,是最有效的。我曾和一位朋友吃饭时,换了VCD,朋友抬头瞥了一眼,这个眼神被我捕捉。我揣摩:她喜欢这位歌星,至少喜欢这首歌,或者她与这首歌有个“故事”。事后证实我的猜想。有人说,处处留心皆学问,如果我们把人际交往当作是一门学问,那么这门学问的治学捷径正是:心细。当然,这里又涉及一个“度”的问题,即是“注视”而非“逼视”,否则会使对方恼火,使双方尴尬。如何把握这个“度”,还是老方法,观察对方的反应,灵活处理。

以上谈的都是一些交往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事实上,该阶段的重要任务是与对方商讨合作细节问题,真正目标是确立合作关系。

当然,前提是态度要诚恳。能做什么,准备如何去做,要求明确而详尽。特别要注意的是,没有把握的事项不能随意答应下来,因为这些讨价还价将是协议的条款依据,一旦签约,白纸黑字,是要负法律责任的。

交涉过程中,应该强调的是宣传方式,即你能做什么,准备如何落实,而不要一味夸大宣传效益。因为广告就是一种投资,投资就是要承担一定风险的。这里有两层含义:首先,宣传效益不等于经济效益,利弊得失的判断工作应该由对方去完成;其次,宣传效益最终要通过宣传行为来实现,因此有哪些宣传方式准备如何落实才是我们自始自终要强调突出的,这实际上是消除对方的后顾之忧,引导对方作出有利于我方的判断。

经费预算,是谈判工作的重中之重。如果能够作价格调整,该退让的还是要退让,以免因小失大。如果无法让步,那么要特别注意说话技巧。曾有一家商家很有合作意向,只待我在经费上作出让步,而我所列的经费是非常实在的,没有任何的调整空间了。谈了三层意思:

(1)我方价格是很实在的,而且基本上都用在宣传方面,我方是有诚意

(2)合作双方要有合作诚意,如果你方在价格上还坚持另有要求,那么,就是你方缺乏合作诚意的表现(备注:大概意思就是这样的,但话不能这么说,否则换作是你,也会受不了的;但是意思还得表达清楚,否则就达不到准确表意的目标;然而对方真正理解你的话意后,还是会觉得不舒服,那么,一定要加上第三句话);

(3)一起把活动搞好,是我们的共同目标,必需的经费是不能“偷工减料”的;我方价格很实在,所以我们不应该把时间花在一二拾、一两百的讨价还价中,而应该商讨如何保证地把活动做得最好,这才是对双方都更有利的(事实上,合作细节已经谈好了,我只是想很冠冕的引开话题)。结果,对方经理现场拍板同意合作,其实,整个正面交涉过程实际上就是揣摩对方心理,并有针对性地一一化解矛盾的过程。

最后强调一点,在整个交涉过程中,确确实实要站在对方利益角度考虑问题,理由很简单:只有对方认识到你有为他着想,他能从活动中受益,他才愿意投资,你才能获得资助。这是整个过程的关键。

三、落实阶段。

在很多同学想象中,拉赞助仅局限在前两步,以为拿到钱就结束了。其实这是一种误解。签合同,拿到钱,只是合作的开始,真正的工作刚刚展开,比如还要落实协议条款,还要提供反馈资料。

在我看来,对于协议条款的落实问题,不仅仅是态度问题,还是性质问题,决定了双方是合作关系还是欺诈与被欺诈关系。如果是前者,双赢;如果是后者,看起来是一赢一输,实际上是“双输”,往往是被欺诈者“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而欺诈者“捡个芝麻,丢了西瓜”。 如何做好落实工作,我以为最佳方式即与对方经常沟通,一起探讨,并付诸实施。这里还涉及到积极反馈的问题。

四、反馈阶段

先回答一个问题:为什么要反馈?

首先,要求反馈,这就鞭策你把承诺落实到位,把工作做到家;

其次,从学习和锻炼的角度来看,只有反馈,与商家多沟通,才能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从而得到提高。

第三,广告就是投资,投资就有风险,因主客观原因,谁也不可能做每一次每一项都让商家百分之百地满意(更何况有些商家的期望值过高),那么,在反馈过程中与商家探讨问题何在,有无补救办法……一般说来,只要你的工作确实到位甚至基本到位,商家一般是不会太为难学生的。商家最恨的是拿钱之前软磨硬泡,拿钱之后不见踪影;商家最怕的是被骗的感觉,特别是被“学生娃”骗的感觉,这种感觉可能比丢了几个钱更让他们难受。

此外,反馈也是有“工资”的。第一,好的服务方能招来“回头客”;第二,这些“回头客”往往乐于从中穿针引线,帮你介绍他人,大家可以想象这类合作的成功率极高;第三,如果你善于交际,你们可以探讨一些其他共同感兴趣的话题,往往可以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而对方往往是有着丰富生活阅历的长者,你可以从中学到许多为人之道,在笔者看来,这比什么都重要。更何况,一旦对方信任你,欣赏你,他们就将全力支持你。

最后,作一点小结。拉赞助的要诀是“胆大、心细、脸皮厚”。

胆大——超越与陌生人打交道的心理障碍问题。

心细——处处留心皆学问。

脸皮厚——脸皮,像手茧,越磨越厚。譬如,笔者之所以能敢自不量力,班门弄斧,皆归功于长期磨练的成果——脸皮够厚

一位手机商告诉我,校内大学生具有相当大的消费潜力。利用学生干部组织的各种活动向学生进行宣传,不仅能节省很多广告成本,而且还省去了很多审批手续上的麻烦.所以,我们在拉赞助的过程中一定要有信心,要有坚持不懈的精神,只要我们做好了以上这些何患不嬴?何忧不胜?

备注一。如何取得公司的联系方法:

1.114查公司号码。

2.通过协会或师兄师姐获得已联系过公司的联系资料。

3.逛街的时候,注意一下各个商家的联系电话,他们可能成为你下一个赞助商。

4.通过网络得到公司的联系方式。

5.通过商品得到公司的联系方式。

6.通过朋友,同学,亲人得到公司联系方式。

备注二。联系公司注意的小问题。

1.不要在前台小姐那里浪费太多时间,她没有决定权。

2.当公司叫你传真过去的时候,不要理他,最好说送上门或直接见面会谈。因为传真的价格不是你可以承担的,而且大部分都是没有结果的。

3.去一家公司,无论你如何失败,对方如何没有诚意和兴趣都好,你一定要拿到其中一个人的联系方式(卡片)。

4.拉赞助的时候,除了介绍的话,其他的少说,让你的赞助商多说话,并认真仔细回答他的问题。并记录他的观点和看法。

5.拉赞助的时候注意提及具体、细节的东西。这样的话公司会觉得我们是准备充分和认真对待的。

注:(面对面的谈)

当你能做到这一点时那就说明你离成功又迈进了一步,到这里也是最难的时候,你需要做的就是阐述你的方案,也许这时你的面前会了一个人,也可能是多个人,不要紧张,静下心来,把你所要表达的内容在脑海里迅速的过一遍,要精简,不要长篇大论,因为能在这里听你陈述的人肯定是起决定性的人,多余的话别说,简洁精练是重中之重。

在这里,又一个重要的环节,不要提钱,中国有句俗话:提钱伤感情。这也不例外,如果你总是围绕这一点的话会使对方感到反感,因为他们会不经意的认为你就是为了钱,在适当的时候,你可以一概而过,但也不要漫不经心,在陈述时语速不要过快,也不要吞吞吐吐,把你之前准备好的材料仔细,认真地递给对方,并对其简要陈述,并询问对方是否有不懂之处,或要改进之处,只要彼此之间没有了那一层隔阂,凡事都会有可能。

注:(双方协调)

没有任何一件事是百分之百的成功,也没有任何一件事是十全十美的,在我们已初步确定赞助时,双方会马上进行协调,协调的内容会与赞助的各种事项有关,这时公司会提出一些他们的看法以及他们所需要的的东西。到了这一步大家不要以为已经成功,只能说你离成功有稍许近了一步,因为现在你要面临的是公司想要的你提供不了,你想做的公司又不需要,所以就要看你如何来面对这种局面,这也是比较难的,所有的事不会按你的预想的方向去发展,就学校而言,学校要为了自己的利益而放弃很多,就算你拉得赞助很多,如果与学校的某种理由不符,学校也不会同意的,这就是事实。相反,你想要的,如果与公司的设想不同,他们也不会同意,所以要双方都进行一些让步,但这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所以只能看自己的协调能力了,我相信经过你一番的努力之后,这一步也会轻易的迈过去。

注:(签合同)

签合同是马虎不得的,各种适宜都要一一地列举出来,不光要考虑的对方的需求,同时还要考虑好自身的利益,合同要求精细,全面,不能简单概括,更不要“委曲求全”,因为这关系到自己的事宜,一旦出错,如没有提前在合同上说明的话,那么最终吃亏的只有自己,最好找个有经验的人来帮你一下,这样会比较稳妥。各种细则一定要仔细阅读,不能有半点马虎......

注:(赞助活动)

有的人认为把赞助拉回来之后就大功告成,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你就大错特错,往往在这是公司回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因为他们已经付出了钱,因此他们要收到回报,因此剩下的就只能看自己如何做展示。

光宣传是不够的,要想把活动做大做好,那就要开动你的脑筋,最好的方式就是

学校大学社团怎么样篇三
《如何做好大学社团负责人》

一、作为社团负责人,在开展各项活动中必须懂得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作用,运用抽象思维能力,透过事物的现象揭示事物的本与规律。当条件不具备是,我们不要勉强去做那些确实办不到的事情。但如果从现有条件出发,能够改变达不到条件,创造出新的有利条件,从而办成某一件事则要迎难而上,鼓足干劲,从人力、物力、财力等全面考虑,增强大家的自觉性、积极性,努力地去争取完成。

所谓的不利条件都是客观为主的,例如学校的中心工作是学习,社团的活动开展就要从“学习”这个客观实际出发,而不能盲目的探索,违反这个规律。故而要联系地看问题,分析条件,发挥有利条件的作用,限制或排除不利条件的影响,做到有计划,有目的,有主次,有总结地工作,以达到活动的最佳目的。因而要强调,人不能在客观田间面前无能力,从而放弃自己的追求。

我们面临的机遇或者挑战就好比一个舞台,很多时候就必须充分地运用自己的大脑去思考各类的问题才能做好一场表演。作为一位社团的负责人更应该明白到这点。因为你就是这场表演的决策者,正确指挥好才会成功。古语言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一个社团仅靠一个人的力量是不够的。因为人已形成的观念、能力、方法乃至身心健康程度等往往都会使办社办刊的广度和深度受到制约。

“团结就是力量”这句话说的非常好。譬如作为文学社的负责人,就要千方百计地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做到利用有利条件,改变不利条件、创造新的条件,开展一些有益于社员乃至全校文学爱好者的创新活动,并学会从活动中积累办社办刊的经验,使社团的发展不断开创新的局面。也就是说,社团负责人在统筹安排的过程中,要发挥团队成员的长处,挖掘成员的潜力。

而社团负责人做到亲历亲也是必不可少的。因为这是其模范作用的展现。这就要求社团负责人要正确处理好工作与学习的关系;正确处理好个人与上级领导、社团成员及社会各界人士的关系;正确处理社团和所在班级之间的事务;学会培养自己以礼待人、积极办事、灵活处事的作风;学会从个人综合素质层面上提高自己的影响力等等。而更深入的,能够全面了解自己自然而言就显得至关重要了。

二、学校的社团就俨如一个小型的社会组织,学生在其中学会了如何与他人沟通、合作、领导、被领导、设计活动、带领活动等,从中学会了适应社会大坏境的能力。近年来,我校学生社团数量不断增加,类别日渐齐全,呈蓬勃发展的势头,健康有益的活动内容和灵活多样的活动形式日益受到广大同学的欢迎。但是,我校社团的群体各组织者管理能力还不强,社团的优势没有得到充分发挥,社团效益还不明显,社团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建设也待于进一步加强。这里向社团的组织者提几点建议。

1、作为组织者本身要认清自己,处事有原则。

如果组织者在社团里找不准属于自己的位置,也就找不准工作的立足点和着力点,工作起来也就找不着“感觉”。社团组织者,围绕着学校为中心工作,上协调领导,下联系广大学生,各个社团,各个部门的组织者要把握好自己所应扮演的角色。

2、会长要善于长袖善舞,作好各部门之间的“润滑油”。

首先要协调好上下的关系。陈云爷爷说要“不唯书,不唯上,要唯实。”可在实际工作中,不看领导眼色是不可能的,况且社团还是一个小组织,许多事情都是领导一句话决定了社团的活动。待下:以礼,以诚,以情。不要盛气凌人,不要乱指挥。别以为自己是部分学生的头头,就可以处处管,处处强。不管是担任什么职务,组织者本身还都是学生。

3、要处理好工作的分配。

善于“分身”,明确该干什么,不该干什么,先干什么,后干什么。要有所为,有所不为。该让干事、会员“代劳”的事,要分解任务到人,一旦分工,要少插手,多支持干事大胆工作。不要事无巨细,事必亲为之。不该为之事,“亲自”未必就好,还往往会挫伤干事和会员的积极性。

4、要不断提升个人素质,增加个人魅力。

组织者自身素质强,就会产生个人“魅力”和影响力。要当好一名好的组织者,要注重发挥自身非权力因素的影响力。因为拥有高尚人格、丰富知识、高超才干的组织者往往在学生群里最受欢迎,展开工作也就容易得多。

5、要制订并完善社团规则。

我校社团内部很少有具体的社团规则。“无规不成方圆”,所以组织者应一方面要根据工作需求,建立一套切实可行的工作规章制度,并不折不扣地去执行。另一方面要在工作实践中不断地加以完善。根据社团规则,奖优罚劣,表扬、奖励好的,批评、惩罚坏的。有规则才能建立一个有秩序有纪律的社团。

6、要努力营造温馨快乐的工作环境。

我校社团常会出现,会员半路退出社团的现象。组织者应努力用良好的环境去留住学生、影响学生、改造学生、约束学生。积极倡导、努力创造积极向上、努力开拓、团结协作、乐于奉献的良好环境,增强社团整体效能。组织者要把创造温馨快乐的工作环境作为工作的内容,要采取切实有效的举措,搞好宣传,努力创造一种用兴趣留人、用待遇留人、用情感留人的良好工作环境。

学校大学社团怎么样篇四
《大学新生如何选择学生组织或社团》

现如今,各个大学校园里都活跃着许多的学生组织和社团。它们是为大学生适应社会实践而服务的,是实现校园自我服务、自我管理的一个方式,是大学生展示自我的一个舞台,它已经成为一种独特的校园文化,丰富着大学生们的生活。每当秋高气爽的季节,又一群大一的新生走进校园,学生组织、社团也开始了新一轮的招新。面对各种各样令人眼花缭乱的组织社团,新生们该如何做出自己的选择呢?

兴趣很重要

学生组织、社团的种类是多种多样的,但并非所有的都适合自己。大学生选择学生组织时首先考虑的应该是自己特长、爱好、性格和兴趣。各人的兴趣、爱好不同,细心、耐心的同学可以到办公室,组织协调部门人员,管理文档资料;擅长文笔绘画的同学可以到宣传部,给自己一个挥洒文画的舞台;拥有伶牙俐齿的同学可以到外联部试试自己的才能;喜欢新闻采编的同学,校级报刊(包括党委宣传部承办的《校报》、学生工作处主办/学工通讯社承办的《学工通讯》、勤工助学中心承办的《助学瞭望》、大学生职业发展中心承办的《职海起航》及各院系宣传部或记者团承办的《系报》等)、广播电台是你们施展才能的平台;善长文艺的同学可以到牧风话剧团或大学生艺术团;爱好运动的同学有自行车协会作为挥洒兴趣的天地;热衷摄影的同学不妨到摄影协会去体验一下。如此多的社团,只要感兴趣,你总能找到最适合自己的一个。新生在选择学生组织前先要定好位,分析自己的优势是什么、兴趣是什么,凡事有“专攻”,不要“胡子眉毛一把抓”。当然部分同学还可以根据自己的专业去选择部门,例如广告学、广告设计、工业设计等专业可以选择加入宣传部;新闻学专业可以选择校级报刊创办的单位等。

选择不可过于草率

选择学生组织(或社团)时,要综合多方面的因素和条件,考虑清楚后再做决定,切不可草率。一些同学匆匆忙忙选了一个,呆了一段时间后觉得不适合,就很快放弃,可谓“来也匆匆,去也匆匆”,结果什么也没学到。想必这就需要一种信念,对你选择的部门的一种从心底上的认可和肯定。当然,选择的时候还需要适当的考虑自己的课程安排,如课程较多,则选择部门活动和工作较少的学生干部组织为宜。如何正确的处理好部门事务与学习的关系也是每一位新生在加入部门之前需要慎重考虑的因素。

不可贪多,一到两个工作最合适

参加学生组织固然好,但其前提是不要与正常的学习相冲突。有的人觉得活动丰富多彩的,很有意思,就一连参加好几个学生组织,整天不是到这个部门开会,就是去那个部门值

班,如此忙碌,难免顾此失彼,更有甚者严重影响学业,得不偿失。建议新生选择一两个自己最感兴趣的、最擅长的学生组织即可,毕竟学生还是以学习为主。

有些学生不清楚自己的能力,担心面试不成功,往往选择多个部门进行面试,认为选择越多机会越多。但是,不少新生因参加多个组织,增加工作负担,导致半途而废。另一些学生对学生组织工作不会筛选,误以为多多益善,能锻炼能力。现实中,不少学生既耽误了学习,也因无法“专一”工作而没有发展。

功利性不可太强

抱着功利性的想法去参加学生组织是非常不可取的。有的学生觉得参加社团可以在每年的综合测评或品德考评时加分,从而获得诸如“社会工作奖”之类荣誉等;有的学生希望能够在学生组织中混个“一官半职”,以此来提高自己的知名度;有的学生认为如果不参加学生组织,自己的经历太单调,将来的毕业简历上内容不够丰富„„这些想法无疑会使原本纯洁的学生组织文化蒙上了一层不太纯洁的色彩。那么参加学生组织工作到底为了什么?学生组织为大学生提供了一个与人和社会接触的机会,从中可以提高自己的社交能力、实践能力、自制能力、生存能力、填补某些性格上的空白,也可以增进同学之间的相互了解,结识更多的新朋友。

要对自己有自信

在上大学之前,除了学习之外,学生们大部分是很少参加社团活动的。踏入大学,来到了一个崭新的环境,这个时候就更需要我们对自己有信心。自信是你做好一件事情的前提。大学就是个叫你肆意挥洒的舞台,面对机会我们要学会去争取。

认真对待学生组织活动

一旦入选某个学生组织,就得认真去做好组织的每一项工作,坚持到底。自己心理要清楚在组织中应该做什么,以及怎样培养社会实践能力,不要把组织中的职务看得过重,要知道不论做什么工作对自己而言都是很好的锻炼。

虽然目前距离各高校新生报到还有半个月时间,但是很多“准大学新生”已经未雨绸缪地通过各种途经提前打探大学生活情况。

学校大学社团怎么样篇五
《关于大学学生社团组织的一些看法》

学校大学社团怎么样篇六
《大学社团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题目:大学社团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学院:X

专业班级:X

姓名:X

研究时间:2012年12月17日星期一

指导老师:X

内容摘要:高校学生社团在校园文化中起着重要作用,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其原有管理体制弊端日渐显露,那么,如何对其进行改革,以巩固其地位呢?本文通过对当今高校社团的地位、发展困境进行剖析,对社团的发展出路和应有理念进行思索。

高校社团是大学生在志趣相投的基础上自愿组成的,能代表和反 映广大会员意愿和利益的社会团体。它既是同学们发现自我,展现自我,超越自我的舞台,也是大学生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增强社会实践能力,为丰富大学生活,为将来走进社会打好基础的前沿阵地。大学生社团的健康发展,有利于丰富校园文化,有利于学生第二课堂的拓展,有利于正确引导学生培养良好的兴趣爱好和社会责任感,理应受到学校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和高度重视。 研究目的:通过研究与调查更好促进社团的成长与发展

研究日期:2012-12-17-------2012-12-26

正文:

一、高校学生社团功能

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平均每所高校都有学生社团四五十个,60%以上的在校学生属于一个或几个社团,而90%以上的大学生参加过由社团举办的某种活动。综观全国高校,学生社团总数没有确切的统计,但学生社团的范围基本包括以下八种:文化型,娱乐型、体育型、专业型、研究型、实践型、新闻型和服务型社团。也有学校把社团类型作五种划分:文学艺术类、学术科技类、体育健身类、公益服务类和新闻宣传类。学生社团通过自身的活动,在高校教育中发挥着不可缺少、不可替代的作用:

(1)组织能力的锻炼

一个社团的组建到社团活动的正常开展,都需要组织者发挥计划、组织、激励、协调、控制等各种能力。由于社团是学生自发组织而成的,往往缺乏活动经费和场地支持,因此在组织社团活动过程中,组织者要克服场地难,经费难的问题,不论结果是否能克服这类难题,都对社团组织者是个锻炼。

(2)集体观念的培养

目前全国高校都在进行学分制改革,传统的班级观念逐渐被打破,从而失去了原有的培养集体观念的场所,学生也失去了集体归属感。在这种情形下,学生社团无疑成了培养学生集体观念的最佳场所。学生社团通过开展活动,增强了解,增进友谊,通过制定一系列规章制度对社团成员进行规范化管理,都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集体观念。

(3)创新理念的涌现

由于学生社团是建立在成员共同的兴趣爱好这个基础上,因此,相对于别的学生团体,社团成员更容易沟通,从而最大程度地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为学生社团活动出谋划策,在活动中涌现出更多的创意和新意。例如,某高校经济协会注意到学生娱乐场所较少,便想方设法创立一个学生娱乐中心,进入这个场所,学生可以随意喝点饮料,听听音乐,再随意地给设在娱乐中心的“费用箱”里投点饮料费,有点类似于校园酒吧这种感觉。虽然这个想法有点太过浪漫的感觉,最终也由于场地的限制未能成功,但是学生的这个创意是不能否认的。

(4)校园文化的形成

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社团开展活动,能够为学生课余生活提供更为广阔的活动空间,也有利于树立良好的学风和校风,从而为校园文化建设做出一定的贡献。例如通过讲座,能获取学科前沿的最新研究成果;通过模拟法庭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通过英语角,可以锻炼学生英语口语;通过小品表演,可以提高学生的艺术欣赏水平等等。所有这些,都补充了其他学生活动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的不足。

“发展才是硬道理”。社团的发展也是学校教育是否成功的一面镜子。没有哪个学校不希望学生社团能够发展壮大的。但在很多人看来,学生会和社团相比,性质差别就是“官方的”和“民间的”的区别。学校领导一般比较重视和扶持学生会的发展,因为它是学校对学生控制和管理的一台机器,但对我们这些“民间”的社团好像有点轻视。口号上总是说“把社团发展壮大”叫得很响,但在实际行动中却老是“雷声大雨点小,光开花不结果”。场地、资金难于保障,社团只能打游击;政策、管理上虽然比较放松了,但在引导和帮助社团发展上确实做得还不够。

二|、社团工作中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注重提升社团活动层次,将社团文化建设引向深入

丰富多彩的社团表层活动具有易于组织、吸引力强的特点,它是把社团文化建设引向深入必不可少的环节,也是学生社团在素质教育过程中发挥作用的常规方式,应常抓不懈,但活动中应避免“为活动办活动”的技工性特点及短期行为,要在理性上下功夫,注重活动的质量和效果,要帮助社团建立一套具有社团自身特点的活动机制,使社团活动制度化、经常化,让同学在活动中不断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启迪,从而进一步发展巩固自身素质。

(2)充分尊重社团的自主性

在工作中,要注意把社团管理和尊重社团的自主性二者有机结合,尊重社团的自主性应该是社团管理工作的基本前提。在管理工作中,可以建立学生社团联合会行使管理职能,实现社团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和自我发展;在管理方式上,更多的应采取鼓励、引导、激励等方式促使社团进一步发展,人为地干涉社团内部事务,往往会适得其反。

(3)广泛借助社会力量开展工作,走社会化的道路

高校的社团不应当是封闭的,就学校而言,所能为社团提供的支持与方便是有限的,只凭自己的力量是不够的,必须借助社会力量,诸如学校间的联合、与企业合作、各界人物等等,这一方面可以保证社团活动的顺利开展,另一方面通过广泛合作,可以增加学生与社会的接触,增进对社会的了解和认识。

(4)重视社团的总结和考核工作

素质教育条件下的学生社团工作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它需要我们不断摸索,找出一条适合自身特点的发展路子。通过对社团工作的总结可以积累好工作经验,为进一步开展工作打下基础,更好地为素质教育服务,同时,通过对社团的考核,对发展的好的社团予以肯定并作为示范群体建设,推广其工作经验,这对其他社团的发展亦会有所帮助。

高校学生社团作为高校的一个特殊学生组织,它在繁荣校园文化,丰富同学课余生活,提高学生个人能力方面等都起着重要作用。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学生社团面临社员的信任危机,各种问题不断出现,高校学生社团文化氛围处于一个相对低迷时期。如不对其加以改革指导,学生社团的工作将会遇到很大的挫折。那么,高校学生社团如何进行改革呢?下面,本文将对其提出几点改革思考意见。

三、高校学生社团应转变观念

(1)确立以“人”为主的原则

在社团开展的各项工作中归根结底是人的作用。而在许多高校学生社团,却忽视了人作为主体的作用,把社员放在了被动的客体的地位,不注重发挥社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其缺乏独立思考,缺少福利人格,这样导致了社团缺乏竞争意识和创新精神,抑制了社团发展。因此,所有学生社团都应树立“人”的观念,注意社员的主体作用。

(2)明确社团性质,发挥自身优势

学生社团负责人头脑中应该有这样一种观念,学生社团是所有兴趣爱好相同的学生自发组织的群众性团体,它的对象是具有较高文化素质的大学生,那么,他首先就应该明白社团开展的各项活动都符合自己的特点,符合大学生的审美情趣,而不应把其作为一个俱乐部,开展的各项互动都是娱乐性的,毫无目的,毫无作用,没有发挥其在校园文化中应有的作用。因此,高校学生社团就应转变以前那种无所谓的态度,认为只要开展了活动就行,不是把社员的根本利益放在首位,社员的主人翁地位没有得到真正的体现。

四、高校学生社团应加强自身建设

其实一个社团它该如何发展,最主要的还是社团联合会的决策,社团联合会在社团的发展中起着一个核心作用。因此,学生社团改革的一个核心问题也就是理事会建设。

(1)社团联合会建设的首要问题是理事素质

如果一个社团没有一个高素质的理事队伍,那这个社团就不可能得到充分的发展。社团联合会是社团决策的制定者和执行者,承担着社团发展的重任,因此,他们应是社团的优秀分子,他们应在做人、工作能力、人际交流等方面有较高素质,或是潜力较大的人,他能通过培训、锻炼等方式逐步提高。

(2)社团联合会建设还应有一个方向,一个目标方向、目标将决定社团联合会队伍建设的程度。社团只有真正聚会了这两个东西,才能具有活力。

(3)社团联合会内部还应建立各种制度针对各种不同情况进行规范管理,确保社内正常工作的开展,确保社团联合会内部的团结与协作。

五、高校学生社团应在各级团组织老师的指导下保持一定的自主

(1)高校领导应加强对学生社团的指导因为学生社团的性质决定了它具有一定的独立性,但它作为学校文化的一个存在,他也必须有规范化的管理,而不能听之任之,应从思想理论,工作方法等上加以指导,引导其正确发展。

(2)在整体工作安排下保持社团工作的独立性

高校领导应把学生会和学生社团两者性质加以区别。学生社团作为一个群众性组织,他具有一定的工作独立性,当然,这种工作的独立性应在服从工作的安排下进行。工作独立性作为学生社团的一个特点,能够最大限度的调动全社的各种资源。充分发挥学生主体的作用,使他们更具有一种主人翁意识,从根本上促进社团的发展。因此,高校领导应在加强指导的基础上让学生具有一定的自主性,这符合社团的性质。 六、高校学生社团应有创新意识

心理学家皮亚杰说过:首要目的在于早就有所创新有所发明和发现的人。而不是简单重复前人做过的事情。这句话主要的意思是社会的各项工作都需要有创新意识的人。而现在高校学生社团停滞不前,其根本原因就是缺乏创新意识,社团作为一个延续性很强的团体,他需要一代又一代的社员接替,而正是这种特点,使得许多社团历史盲目接受以往的经验,重复以前的工作,而没有看到时代的发展,社团的发展,这就导致了社团还是昨天的社团,而没有一点现代的气息。因此,学生社团必须有创新意识。这种创新应至少包括两方面。一是观念创新,一是方法创新。观念创新主要是指导社团的发展的观念创新,他需具有时代意识,把时代的特色融入进去,顺应时代的发展。方法创新是指工作方法的创新,这种方法应把理论与实践、理事与社员、社团文化与校园文化、社团与社会等各种关系统筹起来,应有一种把握全局的工作方法。如摄影协会就可以把摄影理论知识与亲身实践结合起来,另外它也可以与校外的各级影协建立联系以期得到他们全新的理论指导和支持。

七、从社团活动下手,抓好社团发展的主要方面

现在的许多学生社团一味地趋从社会潮流,满足一部分社员的低级趣闻的需要,经常开展一些与社团性质不符的娱乐活动,而没有真正体现出自身的特色,不能真正吸引社员积极参与,也没有发挥社团在校园文化中应有的作用。社团工作的开展至少应体现下面两个方面。

(1)体现自身特色的同时,开展文化知识的教育的活动,提高大学生驾驭

各种文化知识的能力,使其文化知识水平得到提高

(2)要对社员进行如何做人的教育,如何适应社会的教育,培养其高尚的道德情操,良好的心理素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在努力学习科学技术知识的同时,学会做人,真正起到“两课”教育的补充作用

八、高校学生社团的发展应符合校内和校外结合,以校内为主的原则

高校学生社团应该而且必须立足校内,这才名副其实,才能调动广大社员的积极性,发展校园文化,形成自己的特色,但校园又是社会的一部分,学生社团也要实行开放,走向社会。这既有利于发挥高校智力优势对社会的辐射作用。活跃繁荣社会文化,又能向社会学习,向实践学习,推动社团自身建设。但这里的走向社会,并不是只把学生社团全部社会化,而是指它本身具有的社会性得到更加充分的发展,他本身具有一定的限度,不可能完全被社会融化。如现在的北大、清华等许多高校的学生社团纷纷走向社会,既充实了自身,又促进了社团的进一步发展。那么,高校学生到底该怎么走向社会呢?

(1)结合自身特点,寻求社会相关各界的指导和支持

比如文学社,他就可以与各级文联、作协、校外文学社等加强联系,也可以与各地的传播媒体保持良好的关系;环保协会也可以与环保单位联系等。如果高校学生社团与社会各界能够保持一致这将为学生社团走向社会提供了可能。

(2)利用滋生资源优势,寻求社会商家支持

作为一个现实,高校学生社团的经费非常紧张,它也是限制社团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经费问题一直是许多学生社团期望得以解决的问题。而作为市场经济的现代社会,为解决这个问题提供了支持。在这一点上,许多名牌学校学生社团已经走在了前面。如文学社可以为商家提供广告语策划、起草文件等服务,也可以利用自身的刊物为其做出一定服务。

(3)利用现代传媒的作用,把社团推向更广阔的社会

现代社会,网络发展迅速,为社团的进一步出去提供了条件。各社团可以制作自己的网页,也可以通过网络与外界进一步保持联系。

(4)在走向社会的同时也应该保持自身的纯洁性

现在文坛上流行着雅和俗问题的争论,认为雅才是真正的文学,而俗文学是被市场同化的文学,是文学的“旁门左道”。我虽然不同意这种说法,但它毕竟提醒了我们应该注意在市场的作用下怎么完善自己,怎样保持自己的纯洁性,这也是我们所要讨论的问题,也是我们要注意的问题。

第一,应把走向社会作为完善自身的一个手段,而不是终极目的。 第二,应保持自己的独立性,而不应作为某社会团体的附体。

第三,应把学生社团与社会团体区别开来,不能把赢利作为根本目的。 第四,应保持学生社团的良好信誉。高校学生社团作为学校存在的实体,有其存在的必然性和可能性,它确实在学校的教育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一代又一代社团人的不断努力,社团已经形成较大规模的局面。但是,随着它的不断发展,各种问题也层出不穷地出现,而面对这些问题,我们应有新的思路和新的方法,而不能仅停留在其表面现象上,应深入到更深层次,透过现象发现问题的本质,已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同时对这些问题的解决也需要所有高校学生社团的共同努力,使学生社团真正承担起自己的责任与作用,使它真正成为社员所信赖和依靠的温馨的家。

学校大学社团怎么样篇七
《在大学如何在社团里成为骨干》

如何在社团里成为骨干

学生社团是由学生自愿组成,为实现成员共同意愿,按照其章程开展活动的一种非正式社会团体组织。学生社团是高校中学生群体中一个特殊的组织模式。建立和参加社团的热血青年们积极活动,用自己的热情活跃了校园气氛、锻炼了学生能力、增加了校园文化;不少学生社团更走上了社会,为学生接触社会、社会了解学生做出了自己的贡献。这一切都使学生社团形成了高校中一道独特而亮丽的风景。

一、 学生社团的核心是人员激励

学生社团的兴旺,源自它所特有的巨大的人力资源优势——具有高度热情、较高智力水平和心理素质的当代大学生。这些都使学生社团活动显得生机勃勃充满活力。目前,全国各大高校内部都有或多或少的学生社团活跃着, 但是,放眼全国,真正形成规模、上了档次的学生社团并不多。

许多学生社团只是昙花一现,“其兴也勃乎,其衰也倏忽”。不少学生社团成立时都大为宣传,也组织了一些活动,但一段时间之后,往往销声匿迹,沉沦下去。如南京大学某社团,成立之初,凭借其合乎时代节拍的宗旨,灵活多样的活动方式、生动活泼的宣传造势,一度在学生中享有相当高的知名度,但仅仅两年的时间,随着骨干由于升学等原因离去了社团,居然沦落到了空剩一个架子(其实只剩下名称)的地步,不得不公开招聘会长。 这些现象都说明学生社团在其自身的运作管理中,还存在着一定共性的问题和缺陷。

社团干部认为社团的成功,“学校的支持”,“老师的指导”都是不可或缺的因素,但最重要的,是“社团内部的人员向心力”。这是与其一贯推行的积极的人员激励办法分不开的。

南京大学的最近一次“社团人访谈”中,不少曾经从事过社团工作或者是管住过社团的老师、学生都感慨:“学生社团靠的就是一股劲,能激发出人员的积极性就大可作为,不能激发出来就只能走向衰亡!”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学生社团的核心,就在于人员激励。

学生社团的创建,往往是由少数具有激情和能力的同学发起,联合一些具有相同志趣的同学共同组建的。而后通过招收新的成员使社团规模得以发展。社团通过不同类型的活动让成员参与并获得经历;日常工作由部分社团骨干完成。社团这种运作方式的基础是社团成员的热情,尤其是社团骨干人员的热情。如此,有无办法激发社团成员的热情,并且长久保持激励效果,就成了社团能否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前提条件。

但是,目前关于如何在像学生社团这样一个非盈利性的组织中进行人员激励并没有一套很完整的理论,目前从事学生社团工作的学生甚至老师大多都是凭借着个人的感觉进行判断,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更激发了创新精神,但在总体看,大多数学生社团因为在这方面没有经验而付出了许多不必要的代价。一所高校中往往有着数十个学生社团,但真正规范操作,良性发展的往往只有极为有限的几个,而长期良性发展得更是少而又少。“昙花一现”式的悲哀几乎是所有学生社团都不得不面对的危机。 其实,关于人员激励,已经有了很多基本原理。而企业中的人员激励,早已成为研究的热点,也有了许多理论。因此,要找到如何在社团中作好人员激励工作,我们完全可以在关于激励的基本原理基础上,通过借鉴企业中的人员激励理论而得出。但最重要的一点,还是要切合学生社团的特点。

二、对于人员激励的基本原理的参照

按照Robbins的理论,激励的含义是通过高水平的努力实现组织目标的意愿,这种努力能够满足个体的某种需要为条件。

需求(或内容)激励理论的基本原理:

需求 → 动机 → 行为 → 结果 → 满足

因此,我们在考虑如何激励人员为实现组织目标而付出努力时,应当考虑的是如何去满足个体的需要。所以,我们应当首先研究组织中的个体的需要。

而个体需求方面,最重要的理论基础无疑是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其基本结构如图1所示。 自我 实现

`` 尊重

归属

安全

生理 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人的需求是呈金字塔状分布的,最基层的是生理需要(Physiological Needs),最高层的是自我实现需要(Self-Actualization Needs),中间依次是安全(Safety Needs)、归属(Belongingness Needs)和尊重(Esteem Needs)。

其后耶鲁大学的克莱顿·爱尔德弗(Clayton Alderfer)提出了ERG理论,在他看来,有3种核心需要,即生存(existence)、相互关系(relatedness)和成长(growth)。这是对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一个发展。基本思想还是一致的。 二、 可供借鉴的企业人员激励理论

企业也是一种人的组织,它的运营机理有许多可以为学生社团所借鉴。而且,企业中的组织理论非常丰富,我们可以从中学习到许多东西。更何况善于学习,本来就使学生的特长。

企业是一种营利组织,为了尽最大可能获得利润,企业必须尽最大努力去激励他的员工去以最大的效率工作。因此,关于企业中的人员管理理论发展如此之快也就可以理解了。

目前,关于企业中人员激励的理论很多,但最基础的是赫茨伯格双因素理论――JCM。其核心内容是:决定企业中人员满意程度的包括两类因素,即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其中保健因素包括公司的发展方针、行政管理、技术管理、薪资、奖金、工作条件及人际关系等。与员工产生不满意感有关,属于环境因素,是外因;而激励因素:包括工作本身、认可、晋升以及责任等。与员工产生满意感有关,直接与工作有关,是内因。 此外,还有许多理论被用来解释对员工的激励艺术,包括认知评价理论、目标设置理论、强化理论、公平理论、期望理论等。通过对这些理论的整合,

四、学生社团的特点

尽管有人员激励原理的支撑,也有企业的理论经验可以借鉴,但是,学生社团毕竟还是具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尤其是在人事方面。我们要做好学生社团中的人员激励,就不得不从学生社团的特点出发。

1、 学生社团的创建

社团的创建一般是有几个志同道合的伙伴通过交流,发现共同的设想,然后决定通过社团这样一个载体将其实现的。通过一定程序在学校相关管理部门进行注册,社团便可以在一定范围内自主活动了。

以南京大学浦口校区为例,80%以上的学生社团在申报时创始人数在2到5人间,这部分人也都成了社团的中坚力量。

这样一个创建过程,决定了一个学生社团的创始人一般就直接成为社团的骨干,而且在大多数情况下都将直接成为这个社团的最高负责人。这些骨干往往对于社团的目标十分明确,对于社团的发展也十分关注。

2、 社团人员的进入

学生加入学生社团的目的有其个体差异性,但从总体来看,无非这样几个原因:个人兴趣的需要、个人交往的需要、个人锻炼的需要。

个人兴趣的需要其实也就是对于社团宗旨的认可。例如,一个对于网球感兴趣的同学可能会加入网球协会以满足它的这种个人兴趣;一个被跆拳道协会的宣传引起兴趣的同学可能也就会加入了。

个人交往是所有人的需要,而社团这样一个非正式交流群体恰恰可以创造这样一种交流机会,因此,许多同学希望通过参加学生社团接触到更多的人和事。

至于个人锻炼的需要,则是因为学生社团本身往往指向某种锻炼,例如:经济协会注重增长个人的经济知识;棋社看重锻炼个人的棋力;文学社则希望通过交流提高个人的文学素养……此外,学生社团的日常运营需要有社团干部来经营管理,参加社团就有可能在人际交往能力、组织能力、计划能力等方面得到锻炼。

南京大学浦口校区学生社团联合会的一份调查问卷表明:97%的同学加入学生社团是希望得到锻炼,77%的同学是出于自身兴趣,62%的同学则希望能够通过社团活动增加个人的交际面。(哪份调查问卷?)

3、 社团人员的进出

社团人员进入的方式主要是以招新,即通过向同学宣传社团的理念、说明社团成员的权利义务等内容来吸引同学参加。

南京大学浦口校区在每年九月即新学年开始,都会有一次盛大的社团招新活动,全校五十多个学生社团,打出海报宣传自己的社团,摆设招新台接收现场加入,构成了南大学生社团活动中最壮观最激动人心的场面。

一般来说,加入的新同学以低年级为主,尤其是大学的新生,因为在高中时很少接触学生社团,对于学生社团好奇心大,往往在一入学后就加入了数个社团;而高年级学生一般由于更为现实的学习或考研工作等事情,对于社团的兴趣不大,参与的积极性也大为下降。

通过对南京大学浦口校区5个具有一年以上历史的社团资料研究表明,这5个社团的成员中,大一新生占的总比例为82%,其中比例最高的一个社团中,93.2%的成员是大一新生,比例最低的也达到了58.8%。

社团人员的出走主要是因为随着年级的升高,忙于自己的学习、工作、出国等具体事宜,较少甚至不再参与社团活动,自然脱离了社团。另外一个重要的因素是由于学生社团在活动中的局限性(这点将在后文提及)不能较多地参与社团活动,也在事实上脱离了社团。也有少数是因为对社团或其中个别人员的不满而出走的。

社团的人员进出直接反映了对社团的满意程度,他们表示兴趣或满意的表达方式就是参与,而一旦有了不满,除了提意见外,最直接的方式就是一走了之,是典型的“用脚投票”。而同样是南京大学开平管理协会内部的一份调查问卷显示,当对于社团工作有着异议时,只有27%的人会提出,22%的人会放弃自己的想法,超过一半的人会选择“不参与”。

4、 社团的组织结构 社团的组织结构一般是按照功能划分的,包括:组织、外联、秘书等职能部门。社团的主要干部即社团负责人和各部部长以及理事等。除了社团创始人一般都会直接担任社团主要负责人的职务外,其他社团干部主要是在招收新成员时,同时通过面试等方式直接从新成员中挑选的。也有一部分是通过在社团活动中发现积极分子发展而来的。

因此,一般的情况是:社团的基层干部(理事)基本都是由新生组成,而中高层干部(部长和社

团负责人等)则主要是高年级学生。然后依次更替。这种情况给人员激励带来的直接影响就是:成员能上不能下。低年级学生由下而上获得提升会得到极大鼓励,但是很难对高层次的干部进行提升。而降职更是无法实行,高年级学生一般很难接受在低年级同学下级的待遇,而直接通过出走等形式表达自己的不满。

5、 社团的制度

社团中的制度大多只是泛泛而论,并没有非常严密严格的条款,这是因为社团中的人员大多都是同学关系,地位平等,而且只是因为共同的想法或兴趣而走到一起。人员与组织间没有很紧密的附属关系,随时可以出走,制度并没有很强的约束能力。 从南大浦口校区的学生社团来看,各个社团的章程制度大同小异,以鼓励为主(或者说是全部),唯一的惩罚手段就是开除出社团,但事实上,更多的冲突结果是自动出走,惩罚名存实亡。 这就使社团中的人员管理很难通过制度化的条款进行约束。

6、 社团的活动 社团的活动因各个社团性质目的的不同而不同,但一般来说,社团的活动中包括组织者、参与者这两种角色。一次社团活动的组织者必定是少数社团干部,他们通过策划、联系、计划、组织、控制等不同活动直接进行活动的组织工作。这些工作极少能够让普通社团成员参与。而参与者则依不同情况而定,大多数时候是全校同学都可以通过报名等方式参加,有时让全部或部分(更多的是部分)社团成员参加甚至只是部分社团干部和少数社团成员参加。

社团组织活动的这个特点,就让社团的成员很难真正参与到社团活动中去。因此,在大多数时候,社团的运作只涉及到少部分人(主要是社团干部)。社团中的激励的对象也主要是这部分人。 五、社团中的人员激励

由于社团中人事的上述特点,给激励带来了这样一些影响:(1)社团创始人无需激励;(2)负激励或惩罚会直接带来人员的流失;(3)激励很难通过职务的上下来体现;(4)很难用制度进行激励控制;(5)激励的对象只有少部分人。 需要补充说明的是,所谓社团创始人无需激励是指不需要通过社团内部人员管理的办法进行激励,其实他们也需要支持和鼓励,而这种激励只能是来自外部,也就是学校的支持和老师的指导等方面。 因而,学生社团中的人员激励具有以下特点: (一)人员需求层次较高 学生社团与企业相比较,人员的目标都要明确的多。学生社团中的社团干部,主要的需求包括:

(1) 实现自己的某个理想或设想;

(2) 通过社团活动锻炼自己某方面的能力;

(3) 借助社团增加自己的交往; (4) 增加自己的经历(有的时候更直接地指向履历)

除了上文提及的三个一般需要之外,还增加的一点是个人经历增加的需要。这里的个人经历,应当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即主观方面个人经历的事情、经验的积累,和较为客观的,所谓的履历材料。一次不完全的调查显示,一半以上的同学担任学生社团干部希望能够把自己在学生社团中做出的成绩在毕业后的简历中有所反映,从而利于自己求职或是进一步发展。而增加“主观经历”,也是希望能够得到别人的认可和尊重。

这些内容和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是对应的,(1)(2)项类似于自我实现需要,(4)项接近于尊重需要,而(3)项则是归属需要的体现。

把这些与企业中的人员激励内容相比较,不具有的是这些需求:

l 避免失业;

l 获得较高的报酬

参照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进行解释,学生社团缺少的是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学生社团本来就是一个非正式组织,除了真正把社团当成是一项事业来看待的(这部分人实在是少而又少),绝大多数甚至几乎所有的人都不会把学生社团中的职务看成是必不可少的一种生活需要,因此,不会对退出社团产生像失业那样的恐惧。也正是因为这一点,社团干部都会或者说可以用推出社团作为对不利对待的反应,学生社团也因此无法通过制度、惩罚和职务升降来进行人员的激励(主要是负激励)。另外一方面,学生社团本身不是营利组织,无法也不会给社团干部以报酬,最大限度也就是给一点象征性的物质奖励。学生社团中最主要的激励方式只能是精神鼓励,其实即使是那点象征性的物质奖励,也更像是一种纪念品,实质上还是一种精神鼓励。

这也就是说,针对学生社团中的人员激励,应当考虑的是人员在较高层次上的需求。关于这点,麦克利兰主导需求理论中关于高成就需求、高权力需求、高归属需求的提法,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二)人际关系有着相当重要的地位 由于学生社团种制度作用被同学关系所削弱,人际关系的地位便被大大强化提高了。在社团中的,人际关系有相互合作和相互比较两方面。其中,影响人员激励的更多的是相互比较行为。 在学生社团中,一旦出现了骄傲和嫉妒等消极心理,即使是一个人,也极容易产生“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应,破坏整个社团组织的人际关系,也会给社团工作的开展带来极坏的影响。而且,这种破坏作用,并不会因为抱有这种心理的人的位置不同而得到控制,从图中可以看出,无论这个人与别人比强或者是弱,他的破坏性心里都会带来极大的不利影响。 因此,在学生社团的人员激励工作中,尤其应当注意避免骄傲和嫉妒等消极心理存在,否则极易出现表扬一个打击了一片或者是批评了一个搅得一群人不得安生的情况,给社团的人员激励工作带来破坏性作用。正确的做法是鼓励先进,但要同时勉励其他人学习赶超;指出一个人的不足,但同时也肯定他的正确之处,鼓励他努力达到较高的水平。

六、人员激励手段

企业中的人员激励一般手段主要包括:职务升降、薪酬管理、人员培训等。 但是,企业的这些人员激励手段,是建立在企业的规范制度、薪酬发放等基础上的,学生社团并不具备这些基础,也无法照搬这些办法。原因前文已经有所阐述,不再赘述。

学生社团是依靠学生的热情来支撑的,因此,人员激励的目的,应当是增加他们的满意程度,而不是减少他们的不满意程度。根据赫茨伯格双因素理论,这些因素包括:成就、认可、工作自身、责任感、发展和成长。

基于这样的想法,学生社团的人员激励手段只能是:

l 工作

l 成长

l 认可

(一) 工作:“人员组队,任务打包” 这些内容,都属于激励因素,也就是可以增加人员满意程度的要素。而且,这些要素,也大多属于较高层次的心理需求,与学生的情况较为相似。因此,我们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借鉴这个模型来思考我们的激励方法。基于这个模型,我们提出在工作中,应当:“人员组队,任务打包” 1、 体验工作意义。

按照模型所示意,为了让人体验到工作的意义,应当让他们注意到工作所需技能的多样性、任务的完整性和任务的重要性。

通过“人员组队,工作打包”的办法:让成员组成工作团队。去承担一件完整的工作任务,而不是

●【往下看,下一篇更精彩】●

最新成考报名

  • 立春过后什么时候鱼开口
  • 2021年立春 2021年立春是几点几分
  • 冬至吃啥 南方冬至吃什么
  • 冬至几月几日 今年冬至是几号
  • 烧碱安全救护常识
  • 国庆节高速免费几天
  • 白露与秋分
  • 请示与批复有什么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