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文档 > 知识 >

大学之道中的个人理想

成考报名   发布时间:02-17    阅读:

大学之道中的个人理想篇一
《论《大学》中的大学之道》

2011届本科毕业论文

论《大学》中的大学之道

姓 名: 周斌

系 别: 文学院

专 业:_ 汉语言文学___________

学 号: 070111166

指导教师: 时国强

2011年 4月 25日

论《大学》中的大学之道

摘要

本文主要研究在《大学》中的“大学之道”。首先,我对“大学”在古代的众多意思进行考查,结合《大学》一书的主题思想和内容指出“大学”的意义应为政治的博大学问,是大成之学。其次,注重研究“大学之道”,分析以往学者关于“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的解释。指出在《大学》中“大学之道”的意义是:先修己身,再影响他人,然后共同达到“明明德”的境界。

This paper mainly studies in the university, the "university way". First of all, I to "university" in ancient numerous meaning carries on the examination, combined with the theme of the book of the university thought and content says the meaning of "university" and should be political study of learning, is unparalleled. Secondly, paying attention to the research of "university way" on " analying scholars, plainly, in the word of university, in close to people's, stop yu zhishan" in the explanation. Points out that in the university "in" the meaning of the word "university is: ap oneself, again influence others and then achieving" brightening morality "border.

关键字:大学 明德 亲民 止于至善

众所周知《大学》原是《礼记》中的一篇文章,唐朝以前从未单行。在北宋仁宗天圣八年,皇帝赐进士王拱辰《大学》篇,自是以后,凡是考试及第的,必定赏赐《儒行》篇,或《中庸》、《大学》,于是《大学》逐渐有了单行本。而后为《大学》作注的很多,可是原本大多不传。到了南宋,为《大学》作注的就更多了,其中朱熹的《大学章句》风行海内,流传于世。特别是元仁宗以后的科举考试明定采用《大学》等儒家经典作品,与《中庸》、《论语》、《孟子》合为《四书》,于是成为了显学。影响一代又一代的中国知识分子,然而,何为大学?什么又是大学之道却众说纷纭、意见不一。这里从《大学》这本书的内容和主题思想为依据,来探讨《大学》中的大学之道。

在论大学之道前,我们先了解一下何为大学?大学在古代也有许多意思,孔颖达在《礼记正义》引郑玄《三礼目录》曰:“名曰大学者,以其记博学可以为政也。”他认为大学乃是从事政治的博大学问,联系《大学》中的治国、平天下,也可以说大学是政治的博大学问。但不能说这是它的唯一的意思,在宋儒黎立武的《大学本旨》中曰:“大学者,大成之学也。”它是根据《学记》而注。《学记》:“比年入学,中年考校。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谓之大成。夫然后足以化民易俗,近者悦服而远者怀之,此之谓大学之道也。”这种说法也有一定的道理,大成之学中的化民易俗与《大学》中的亲民意义相近,亲民通新民,(下文对亲民通新民有详细的解释)指使民众日新又新,去除旧的习惯而革新。至于近者悦服而远者怀之更是内圣外王之道,大学谓之大成之学理通意通、名正言顺。除此之外,朱熹在《大学章句》有这样的见解:“大学者,大人之学也。”意思是指大人所学的学问。在《序》中有进一步解释,曰:“人生八岁,则自王公以下,至于庶民之子弟,皆入小学,而教之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礼乐射御书数之文。及其十有五年,则自天子之元子众子,以至公卿大夫元士之适子,与凡民之俊秀,皆入大学,而教之以穷理、正心、修己、治人之道。”可见“大学”是相对于八岁至十五岁间的“小学”而言。小学重在实际的待人接物、为人处事的规矩,以至于生活须知。大学则是除了知道实践立身行事、修己治人之道外,还要明其根源[1]。朱熹的这个观点是在对《大学》注解的基础上得出的,但在《大学》里并没有说十五岁才能学《大学》或十五岁学的才是《大学》这样的说法。可见大学不应该从年龄上划分。认为是大成之学或政治的博大学问,从思想和内容上更符合《大学》的主题思想。综述,《大学》中的“大学”是政治的博大学问,是大成之学。

我们了解了《大学》中的大学的意义后,在论述《大学》中的大学之道就有了立足点。既然是论《大学》中的大学之道就要从《大学》中的内容和主题思想出发探究何为大学之道。在《大学》的首句就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构成了《大学》的基本思想和纲领。然而对于什么是明明德、什么是亲民、什么是止于至善在学术界有种种不同的看法,那么在《大学》的主题思想下它们又作何意义呢?下面我们逐一分析。

首先,什么是明明德?宋明理学家如朱熹、王阳明等都把“明德”理解为“虚灵不昧”的心体,认为“明明德”即是发明此本有的心性,所不同的是前者把它看作是“性”,而后者则看作是“心”。当代有些学者则往往把“明明德”与思孟的性善论联系起来,认为“明明德”是对《中庸》“自明诚”一语的发挥,并说

“所谓‘明明德’,就是指通过修行,使‘明德’显明于心,并同时使性得以呈现于心。”[2]这些看法明显难以让人苟同,也未必符合《大学》的原义。因为从思想史的角度来看,“明德”的观念虽然产生较早——《大学》引《康诰》“克明德”以释“明明德”即是明证——但自人性的角度以言“明德”则是相对较晚才出现的。从《大学》全文来看,其言“明德”尚处在未与人性联系在一起的阶段,更没有将其看作是内在的性,这是《大学》“明明德”的一个重要特点,也是《大学》成书较早的一个反映,看不到这一点,显然不符合《大学》思想的实际;与此不同,牟宗三先生则认为《大学》引“尧典《康诰》言‘德’或‘峻德’皆指德行说:“那时似更不能意识到本有之心性也。”[3]徐复观先生也说“《大学》此处的明德,大概也只能作明智的行为解释,而不是指的是心。”[4]从《大学》所处的时代来看,说“明德”包含“德行”、“明智的行为”的意思并不为过,但这并不是《大学》“明德”的重点所在,因为《大学》全文很少提到“德行”、“明智的行为”,相反它反复强调“正心”、“诚意”,把它看作是“明明德”的重要手段,所以把“明德”仅仅理解为“德行”、“明智的行为”同样不够全面。其实,《大学》的“明明德”主要是针对“修身”而言的,因为下文接着说到:“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徐复观先生说:“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在‘国治而后天下平’一句之后,接着便说‘自天子以至于庶人,皆以修身为本。’而并未说‘皆以格物为本’,或‘皆以致知为本’;由此可知,正心、诚意、格物、致知,皆是修身的工夫。”[5]因此,由“格物”到“平天下”并非“一条鞭”式的并列关系,而是一种交叉关系,《大学》的八条目也应该只是四条目,“修身”以下四项实际是对“修身”的进一步展开,严格说来,只是一项。我们还要注意的是,《大学》中说“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而不是说“古之欲平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从《大学》的这一句话来看,在修、齐、治、平之上实际还有一个更高的“明明德于天下”,而修、齐、治、平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过程和手段。“明明德于天下”与“平天下”并不相同,前者是就理想、道德实践,后者则是就现实、政治实践,但二者又存在密切关系,“平天下”为“明明德于天下”提供了保证,使其成为可能,而“明明德于天下”反过来又促使“平天下”的实现。因此,在《大学》那里,实际形成了这样一种循环往复的道德实践过程,一方面由修身出发,达到“家齐、国治、天下平”,而“家齐、国治、天下平”则在更大范围内使明明德成为可能,使社会的每一个人都能够去修其身、齐其家、治其国、平天下,使社会每一个人的道德生命都得到充分实现,而社会每一个人道德生命的实现,反过来又促使“家齐、国治、天下平”,如此延续,不断循环。由于以上各项是一种条件的蕴涵关系,这段话实际是说:欲明明德于天下,先修其身,然后齐其家、治其国、平天下。显然,“明明德”即“修其身”,而“明明德于天下”也即在此基础上使天下之人皆能修其身。孔颖达释“明明德”为“谓身有明德而更彰显之”,正指明了这一点。既然“明明德”主要是指“修身”,那么它就应当包括“正心”、“诚意”、“格物”、“致知”等内容,理解《大学》的“明明德”,正应从此入手。

其次,“亲民”在《大学》中又作何讲呢?程颐、朱熹主张“亲民”当作“新民”,程颐作《大学》定本一卷时[6],对《大学》文字作了两处更动,一是将“身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改为“心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另一处即是将“亲民”改为“新民”;朱熹也认为:“今亲民云者,以文义推之则无理;新民云者,以传文考之则有据。”[7]其所作《大学章句》“亲民”下注曰:“亲,当作新。”

但反对程、朱者也不乏其人,影响较大者如王阳明,曾与弟子徐爱辨“宜从旧本作‘亲民’”,列在《传习录》首章,认为“说亲民便是兼教养意,说新民便觉偏了”,足见二者的对立。郭店简中有“教民有新(亲)也”,(《唐虞之道》)“不戚不新(亲),不新(亲)不爱”(《五行》)等语,其中“亲”皆写作“新”,说明“亲”、“新”本可通用。但要确定“亲民”是否为“新民”,仅有文字的根据还不够,因为这里实际存在两种可能性,一是“亲民”写作“新民”,但作“亲”讲,郭店简就是这种情况;一是“亲民”通“新民”,所以还须从思想内容上作进一步的判断。朱熹等改“亲民”为“新民”,主要是他们看到下文有“苟日新,日日新”、“作新民”等语,而没有“亲民”的内容,这就是其所说的“以传文考之则有据”;另外则是考虑到思想上的联系。他在“新民”下注曰:“新者,革其旧之谓也,言既自明其明德,又当推以及人,使之亦有以去其旧染之污也。”在他看来,前面既已说“明明德”,下面自当是与“明德”有关的“新民”,若说是“亲民”,则“文义”多少不够联贯。朱熹认为“今亲民云者,以文义推之则无理”,多少有些夸大其词,但他把“新民”与“明明德”、“止于至善”理解为一种并列关系,无疑是合理的。与此不同,王阳明则把“明明德”与“亲民”看作是体用的关系:“明明德者,立其天地万物一体之体也。亲民者,达其天地万物一体之用也。故明明德必在于亲民,而亲民乃所以明其明德也。”[8]显然不符合原义,且与后面的“止于至善”无法统一,故从文义的联贯来看,“新民”无疑胜于“亲民”。但王阳明主张恢复古本的“亲民”,并非仅仅出于文义的考虑,而是对早期儒学政治理想的一种承接,他认为“说亲民便是兼教、养意,说新民便觉偏了”,所谓“偏了”,便是指偏于“教”的一面。在他看来,早期儒家往往重视民众的生养问题,主张先养后教,孔子讲“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论语·公冶长》),也是“养”之意大于“教”之意,所以“亲民”显然比“新民”更符合早期儒学的一贯主张。王阳明所论,可能是针对后儒“重教轻养”甚或“只教不养”的流弊而发,有其自身的价值[9],但却不足以解决《大学》“亲民”、“新民”问题的争论,因为《大学》虽然提出“修、齐、治、平”的政治理想,但其主要是属于儒学内部的“明德”系统,而不是“事功”系统,从它的一些论述来看,也是重“教”(德)甚于重“养”(财),如“德者本也,财者末也”,“是故财聚则民散,财散则民聚,”“仁者以财发身,不仁者以身发财。”所以从《大学》的思想性格看,仍是“新民”比“亲民”更接近原义。另外,从上下文看,《大学》的“亲民”主要对应的是“齐家”、“治国”,而作者在论述这些内容时,依然侧重的是“德”、“教”,如,“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一人贪戾,一国作乱。„„此谓一言偾事,一人定国”,“上老老而民兴孝,上长长而民兴弟,上恤孤而民不倍”,“君子贤其贤而要亲其亲,小人乐其乐而利其利。”这同样说明,《大学》的“亲民”应作“新民”。

再其次,“止于至善”在《大学》中的怎么理解。“止于至善”中的“至善”,前人往往理解为“至善之行”,如孔颖达认为:“在止于至善者,言大学之道在止处于至善之行。”朱熹也认为“至善,则事理当然之极也。”这种理解可能源于下面的一段文字:“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这里的“仁”、“敬”、“孝”、“慈”等皆是指具体的人伦行为,而这段文字又是对“止于至善”的阐释、发挥,故人们往往以此来理解《大学》的“至善”。但仔细辨析,不难发现这种理解存在不少问题,首先,没有揭示出“至善”与“明明德”、“亲民”的关系,使人无法看清二者的联系;其次,先秦儒学中“仁”、“敬”、“信”等概念往往既指适用于所有人的普遍道德

大学之道中的个人理想篇二
《大学之道》

大学之道:精神重建与制度创新

再过两年,作为中国现代大学象征的北京大学将迎来百年诞辰。中国现代教育制度和现代大学的建立,始于本世纪初,大致是前五十年学习美、日,后四十年模仿苏联的历史。八十年代以来,中国的高等教育经历了新的一轮改革和冲击。这是中国历史上高等院校发展最快、数量最多的时期。1949年,全国共有高等学校205 所,在校生11,65万人;1978年,共有高等学校598 所,在校生86万人;1993年,高等学校已达1075所,在校生279 万人。八十年代中期,曾有每三天出现一所大学、年增一百多所的盛况。同时,这也是大学的形象和概念最为模糊的时期,从企业的职工大学、民办的走读大学,直到清华、北大、均名之为大学。一大批建于五十年代的专门学院争相升格更名,改称为大学,出现了诸如邮电大学、化工大学、外国语大学之类名称奇怪的大学。于是,企图澄清大学的形象,发挥大学的精神,必先为大学正名。 ◎大学的理念

大学的概念原本并不模糊,无论中外,高等教育大致有三个不同的层次:多学院的综合性大学(university),设于大学之中或独立设置的专门学院(cllege),以及学制较短,以实用科目和职业训练为主的社区学院、专修学校、专科学校等。大学在我国虽泛指中等以上的教育(如“上大学”、“大学生”词义中的大学),其特指则是如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之类的文理科综合性学府。 西方关于大学的理念可以上溯到古希腊以培养“有教养的人”、“高贵的人”为目标、贵族式的博雅教育,以及中世纪大学以方法、逻辑学、修辞学、几何、算术、音乐和天文学等“七艺”为主要内容,培养“全能的人”为目标的人文主义教育传统。近世以来,这种教育理想是以自由教育(liberal education ,亦译作通才教育)而闻名的。19世纪的英国生物学家赫胥黎首先将其定义为文理兼备的普通教育,以另于那种专门性的、职业的和技术性的课程和教学。自然科学的发展,使科学教育得以从人文学科中分化出来并与人文教育并驾齐驱。因而,它同样具有深刻的人文内涵。科学教育的奠基人,德国教育家洪堡将教授和学生都看作是纯粹科学的仆人,认为“大学的真正成就在于它使学生有可能、或者说它迫使迫使学生至少在他一生当中有一段时间完全献身于不含任何目的的科学,从而也就是献身于他个人道德和精神上的完善。”欧洲古典大学传统在美洲大陆的传播,赋予大学前所未有的功利价值,促进了科学教育、专业教育和应用学科的发展,大学也不容置疑地成为国家发展的工具和实现个人功利的途径。然而,这种功利主义并非毫无节制,杜威在系统地赋予教育功利主义价值之时,也指出“一种真正自由解放的教育,不会将任何程度的职业训练与社会、道德及科学的边疆教育相隔离”,因为教育有两个同样重要的理想,即“个人一切能力的和谐发展”和“社会的效率”;指出“确保文理学院在民主社会中承担适当职能的问题,也就是务必使目前为社会所需的技术科目获得一种人文性质的问题”. 事实上,二十世纪西方教育思潮和大学教育的改革,就是一部人文主义与功利主义不断冲突、校正、互为制衡的此起彼伏的二重奏,这种现象被称为“教育的钟摆”. 中国在清末引进西学和西方教育,虽有富国强兵的急切动机,以发展实科教育为主,但在大学的建设上仍较好地保持了西方大学的面貌。民国初颁布的《大学令》,称“大学以教授高深学术、养成硕学闳材、应国家需要为宗旨”. 按照西方大学的通例,1929年颁布的《大学规程》、《大学织法》规定,大学分文、理、法、教育、农、工、商、医各学院,“凡具备三学院以上者,始得称为大学”,“不合上项条件者为独立学院,得分两科”. 这种通行的分类,对名份的重视和强调,旨在突出大学的独特功能和属性,蔡

科学时报:真正的大学精神比任何排行榜都重要

近日,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中国大学评价”课题组和中国校友会两家民间机构,几乎同时公布了各自最新的大学排行榜,从而又掀起新一轮的舆论潮。有专家对排名机构发出质疑,还有的学者惊呼:当今大学排行榜已俨然成为一种“教育产业”(新华网1月23日)。

现在中国的大学排行榜版本之多、发表速度之快和影响之大,都远远超出此前的一二十年。对此,有学者认为中国民间机构的评估尽管存在种种缺陷,但毕竟为大学教育的消费者提供了信息和具体指导,打破了政府教育行政部门独自掌握和发布信息的局面,是制度的创新和突破。但在笔者看来,重塑大学精神比任何排行榜都重要。

1927年北大校庆时,马寅初发表《北大之精神》演讲,提倡“服务于国家社会,不顾一己之私利,勇敢直前,以达其至高之鹄的”。这不单是北大的精神,也应该是所有大学的精神。面对浮躁的社会,大学应该有自己独立的价值判断,不应以流俗的是非为是非,更不应以流俗的价值标准取代自身的精神价值追求。可是,今天有哪所大学还葆有这样的精神?

我们姑且不说,今日的大学在市场化和功利主义的冲击下,丧失了学术殿堂的尊严,成为一个名利场;也不说师生关系早已疏远异化,在高校中研究生把自己的导师称呼为“老板”已是相当普遍的现象。单说大学校长,试看今日之国中,大学校长中有多少人身上还保持着真正的大学精神呢?

笔者想起清华的老校长梅贻琦先生。抗战时期,清华、北大、南开内迁昆明成立西南联大,三校公推梅贻琦先生为联大校长。初到昆明,联大既无校舍,又缺钱米,当时云南省政府主席龙云给了很大支持。一天,龙云拜访梅校长,说他的孩子未考取联大附中,请求破例收录。梅校长留龙云吃饭,请潘光旦教务长作陪,要潘派老师晚上去辅导龙的孩子,等明年再考,还要龙主席付家教费。 梅贻琦先生性格温和,而风骨刚强、不畏权贵、坚持原则。这才是先哲的风范,后人的楷模。记得去年教育界的几位专家在一篇文章中质问:“今天有钱有势者的子女,能够进入好学校的比例,是不是增多了?他们都是考上的么?我们这么多教育工作者,对此是习以为常了,还是觉得汗颜?”他们严肃地建议设立“大学校长尊严奖”,“条件只有一个,即能顶住任何高官、大款的压力,不招一个不合格的学生!”

可见,真正的大学精神在最应该葆有这种精神的大学校长身上,也已经难以寻觅了。这不但是某个校长的悲哀,更是中国大学的不幸。当有些大学两眼盯着大学排行榜,甚至不惜进行暗箱操作时,笔者想善意地提醒一下:我们现在缺乏的不是大学排行榜,而是真正的大学精神。重塑大学精神比任何排行榜都重要!

蒋家平:论大学精神及其创新

大学之道中的个人理想篇三
《理想大学之道》

理想大学之道

文/倪昀秋 黄灵 聂兆威 吴妤婷 4月22日上午9点,由著名教育家、武汉大学前校长刘道玉名下的教育基金会主办的理想大学专题研讨会在北京饭店举行。北京大学的钱理群教授语惊四座,“我们的一些大学,包括北京大学,正在培养一些‘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他们高智商,世俗,老到,善于表演,懂得配合,更善于利用体制达到自己的目的。这种人一旦掌握权力,比一般的贪官污吏危害更大。”这段话被参会嘉宾上传到微博后,迅速被转发了3.5万次,在社会上掀起轩然大波。

钱老的这番话说得叫人深思,却也(感觉逻辑不对,建议去掉,或者将叫人深思改为“钱老这番话虽然令人惊诧”)直戳要点(建议改为“一针见血”),实用主义正在击溃一些大学的底线。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院长刘海峰更是幽默地指出,大学生世俗化很厉害,过去杜甫说“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浊”,现在一些学生在校园里泉水就已经浊了。

纵观全国各大高校,一些中国大学在飞速发展的过程中已经渐渐迷失了自我,失去了本该拥有的治学精神,自身的大学之道在物质占据上风(建议改为物欲横流、道德沦丧)的社会风气里也逐渐扭曲。大学里过于追求的实用主义(建议改为“经世致用的学术追求”)在现实的利益面前渐渐失去了底线。

教育需要实用主义的支撑,但也需要乌托邦。(建议加上“大学教育更需要理想”)

《大学》有云,“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明(民),在止于至善”。从古人对大学的描述来看,大学的宗旨,在于彰显人人本有,自身所具的光明德性,再推己及人,使人人都能去除污染而自新,而且精益求精,做到最完善的地步并且保持不变。这是孔子的门徒曾参对古代大学(不甚妥当,“大学”之语并非今日大学,建议改为“教育的社会价值与学术价值”)的基本看法,也可以看成是对理想大学(建议改为教育或者高等教育)的基本描述。虽然古代所说的“大学”和今天的大学有所出入,不过总体上都是对高等教育的一种阐述,是有一定联系的。(虽后面作了解释,但是容易给人错觉,感觉应该在前面就纠正,后面这句话去掉,这样更符合逻辑,大学本质上也是教育,高等教育)

读完《大学》不难发现,古代所描述的大学的重点就是培养学生的高德行,弘扬高尚的品格,并且在学习中不断完善自我,摒弃陋习。这是一个理想中的大学状态,就像刘道玉老先生呼吁的那样,“大学必须从物质到精神的追求上返璞归真”。

这不禁使我们联想起现代的大学教育。世界高等教育正处于十字路口,生存危机的挑战、功利主义的专业化教育、浮躁的学风和形式化的豪华建设,这种种危机正在不断地威胁着大学的建设发展,但各大高校有感受到面临危机的紧迫感么? 或许有,但用比尔·盖茨的话来说,“也许将来大学会变革的面目全非”,至少现在高校们还没有对策。

不可否认的是,现代的大学教育确实为社会输送了一大批专业人

才。这些人到社会不需要所谓的“适应期”,他们追求利益,他们有实力也有野心。但勤勤恳恳不是他们的本分,他们需要更大的舞台不断表现自己,善于把握利益却在道德的考验中容易迷失自我,就像钱老说的那样,这些人一旦掌权比一般的贪官污吏危害更大。

显而易见,经过了一千多年的发展,现代的大学早已不是古代所描述的那种“理想”状态,那到底哪种(建议加上“理想模式”)才是最适合大学发展的呢?

大学教育的目的是你获得大学教育的同时需要了解的(不甚通顺,建议改为“大学教育的目的,是我们在接受大学教育之前需要了解的,明志然后才能志远”)。综合看来,大学教育可以培养你对事物的悟性,它会给你一些对未来很重要的综合认知能力,并且培养你的专业素养。这些都是大学教育可以带给你的,但在芝加哥大学社会学系教授Andrew Abbott看来,这些都不是最主要的。

“教育的目的”演讲是芝加哥大学的传统。在每年新生入学的时候,请一位教授为本科新生作专题演讲,为的是引导他们进入芝加哥大学独特的教育传统。一般最有声望的教授才有担任演讲者的资格,而Andrew Abbott就是2002年的演讲人。在演讲的最后他说了一句发人深省的话,“教育没有目的,目的就是教育本身。如果你去寻找它,教育就会找到你”。学校可以给你提供培养你的土壤,可以给你大量的专业训练,但是你的惰性,你的随意,甚至你身边的种种诱惑都可以使你放弃了原有的教育。教育的目的不在于大学,而在于大学培养的你。

从这一点来看,其实所谓的理想大学并没有绝对的最适合社会发展之分,更多的在于受大学教育的人如何看待他心中的理想大学,如何在大学中寻找光芒,实现自我。既然这样,那学生们是怎么看待理想大学的呢?

本报记者在毓才楼前遇见一位刚下课的大三师兄,并就理想大学这一方面采访了他。“目前的大学教育方式显然不是理想的,这与我想象中的有很大偏差。在我上高中的时候,我想象中的大学应该是完全自由,不带有任何功利性质的,可现在大学将越来越多的社会元素带入校园,世俗化的教学也不断冲击着我的思想理念。虽然西政的严谨学风减少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建议改为“虽然西政严谨治学的学术风气受到了损害,但是西政学子仍然坚持了这一优良传统。”),但我对大学的总体形势还是不满。”在被问起关于钱教授所说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时,这位师兄也给出了自己的答案,“在我看来,“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不应该是由大学培养的。大学更多的引导学生的品性,不断完善自我,而不应该过早的接受社会的腐蚀。等你在大学培养了好的德行,再去社会学习实用主义,才能更好地让自己不被诱惑所左右。”

这位同学的看法显然是支持钱教授的理论,希望大学能有自己的道德底线,有一个好的环境。但11级行政法学院的杨同学却有着不同的看法,他在接受采访时说道:“我认为的理想大学就是实用主义加专业素养。大学里不需要太多的精神意识流,我们需要的是社会能真正认可的东西,比如文凭,比如实力。”而对于“精致的利己主义

者”的现实价值,他也有着自己的看法。“钱老所说的“精致的利己主义”就是我所追求的目标,这在社会中是最容易存活的群体之一,现实需要这样的人才,虽然他们很老道,很世俗,但社会同样也是。”

这两种对理想大学的不同看法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全校学生的思想观念,他们有不同观点在于自己对于大学教育的理解不同,有其合理之处却难掩弊端。相对而言,老师的理解会更加理性,也更加全面。

记者经过多方打听,找到了应用法学院的孟庆涛老师(建议改为经过多方联系同应用法学院的孟庆涛老师进行了交流),他对当代大学的教育之道有自己的看法。他认为大学的功能有二,一是传承知识,二是创造知识;文科大学应是能够引领时代文化文明,而理科大学就该对科技技术起到推动其进步的作用。“当代大学的教育之道是不符合现实社会发展趋势的,但却符合了教育市场化,当代教育体制存在一定问题,大学显然承担了其不该承担的功能。大学培养学生的目的不仅仅是就业与创造生产力,可能在扶正社会习气的方面也该尤其价值与贡献,当代古典文化传承和精神的逐渐丧失虽令人心痛但也是时代发展难以避免的损失。”面对采访时,他用这样的话语表达了自己对于当代大学之道的看法。(重复,建议去掉这一句话)

孟老师的看法其实(建议去掉)恰到好处的指出了现代大学的特点,在越来越功利化的社会里,它确实符合了教育市场化的特征,使教育更多的开始面向市场,寻求利益,但却忽略了学生们大学精神的缺失和受社会习气的腐蚀。而在学生的教育中,大学教授其实是很关

大学之道中的个人理想篇四
《3大学之道》

大学之道中的个人理想篇五
《大学之道及其当代价值》

2008年第6期(总第154期)

世纪桥

Shi

No.6,2008

JiQiao(GeneralNo.154)

“大学之道"及其当代价值

张志平

(东南大学人文学院,江苏南京211189)

摘要:“大学之道”本质上是一种个人与社会、个体“内圣一外王”的和谐伦理精神。它的当代价值就是让我们在科学发达的现代,重新反思现代性,重新认识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运用生态观点,实现“自然一人一社会”和谐发展。

关键词:大学之道;和谐伦理精神;当代价值

<大学>原是<礼记>当中的一篇,后来被宋儒程、朱所推崇,将之从《礼记>中抽出,与其他的儒学经典(<论语>、<孟之)、<中庸))合为《四书》。至于作者朱熹认为是孔子弟子后人曾参,也有认为是思孟学派的著作,当然还有其他说法。总之《大学》是一部儒家经典著作,集中体现了儒家的德治主义思想。“《大学>之道”在后现代社会“缺魅”时代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了。另外就是“慎独”的方法,“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此谓诚于中行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也就是君子独处时候。必须“慎”,因为“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礼记・中庸》说:“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总之,君子在无人监督时,也不要放松自己的道德修养,而且要非常小心。所以“慎独的修养方法,诉诸人们高度的道德觉悟和自觉精神。”这就是内修的功夫,也是儒家“内圣”的伦理精神。“内圣”而“外王”是儒家追求的最高理想,圣人最终要通过“外王”实现自己的理想。“外王”的功夫就是由家而国最终而实现平天下。“外王”的最主要的方法就是“絮矩之道”,也即“上老老而民兴孝,上长长而民兴弟,上恤倍孤而民不倍,是以君子有絮矩之道也”,也就是推己及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欲人”。只要君子在家能做到尊老爱幼,齐好家,这样“君子不出家而成教于国”,因为“孝者所以事君也。弟者所以事长也,慈者所以使众也。”这样就能实现“家一国”一体而实现“王”天下。“内圣一外王”这就是<大学>之道个人和谐伦理精神。

二、“大学之道”的当代价值

当我们脱离动物而开始直立行走以来,人类在征服自然的过程中,发展了人类理性,特别近代以来科学的发展,可以说整个几个世纪的发展史可以看成各国现代化的历史,科技至上确实给我们世界带来巨大的发展,人民物质生活普遍提高,也给人类潜能的释放过程当中获得满足感。这也是对人生价值的肯定。但我们反过来看现代性给我们社会带来什么呢?“这个世界的病态不仅表征为自然环境的破坏,而且表征为精神文明的衰落,表征为人的心灵的被荼毒。”可以说现代性带给我们的是一个经济的社会,消费的社会,物欲的社会,是一个整个社会生态失衡的社会。“理性的胜利导致了想象力、诗性、象征性以及伦理的沦落。”可以说是一个意义缺失的时代。当我们在几千年的发展当中认识到人是什么,人是理性的动物。我们不得不反思古老的命题“人应当如何生活”。20世纪哲学上最重要的成果可以说产生了生态哲学,也就是生态思维,重新思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2l世纪的人类的命运,以及未来人类的命运,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人类智慧对生态问题,包括自然生态、社会生态、文明生态等生态问题解决的合理性程度。”<大学)之道

(下转第45页)

一、“大学之道”——和谐的伦理精神

。大学”在古代来讲可以说有两种含义,一种是大学问之义,也就是博学;另外一种含义就是相对于小学的意思而言,古人八岁人小学,学习“洒扫应对进退、礼乐射御书数”等文化基础知识和礼节;十五岁人大学,学习伦理、政治、哲学等“穷理正心,修己治人”的学问,所以“大学者乃大人之学也”,我们看到者两种含义有相通之出。。道,所行道也”,道的最初含义为道路的意思,它的引伸义为规律、规则的意思。从以上我们可以看出“大学之道”是治家治国的方法、规律等。那它究竟是一种怎样的规律呢?

“三纲”:。<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是大学之道的第一层含义,我们首先看到是“至善”的伦理精神,这是大学的最高理念。然后我们在进一步可以看到,大学之道在于彰显自身天赋的美德,然后使其他人也能革除后天受的污染而自我更新,从而达到完美的道德境界。“明明德(自我)一亲民(他人)一至善(社会)”,所以大学之道不但是一种至善精神,而且是个人、他人、社会三位一体的和谐伦理精神。

“八目”:“古之欲明明德欲天下者,先治其国,欲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这是大学之道的第二层含义,这里是指个人“格物一致知一意诚一心正—修身一齐家一治国—平天下”的进修,达到至善的过程。从这过程我们可以看到“修身”是根本。只有“身”修好了,才能让心安定,具有良好的美德,也是齐家治国的首要条件,所以“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在这里我们至少可以看到儒家所强调的在道德修养面前人人平等,而且是个人安身立命的基础,人人都可“平天下”。至于如何进行道德修养,首先是“格物穷理”,“是以大学始教,必使学者即凡天下之物,莫不因其己知之理,而益穷之,以求至乎其极。”也就是利用自己心中已有的自然知识,去不断地穷究各种事物的道理,就能把一切事物的道理了解

收稿日期:2008—03—10

作者简介:张志平(1979一),男,江西贵溪人,东南大学人文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伦理学。

 

・3l・

的。这连头脑最清楚的人也受其诱惑。其实‘人类’并不向前运动……人并不比动物前进一步;文明人同阿拉伯人或科西嘉人相比,是软弱的退化者。

新康德主义者认为历史学所研究的是符号宇宙,是一个由各种符号组成的世界。他认为没有任何事件能成为我们历史知识的直接对象,只有通过符号的中介,才能把握过去的事件和人物。历史不能“重视”,而只能“重建”。它不是关于外部事件或事实的认识,而只是自我认识的一种形式。历史就是尽力追忆并实现自我过去的全部经验,并且这种历史的“自我”不是单纯的个人的自我。而是“拟人的自我”,即“客观的拟人性”。

新黑格尔主义者宣扬“绝对历史主义”,根本否定历史本身有其发展的客观规律,而把它归结为个别的、特殊的、历史事件的堆积。历史经常是一件艺术品,如同诗歌和道德意识一样,无任何规律可寻,一切真正的历史都是当代的历史。他认为历史是当代人“制造”的历史,是历史学家个人的历史。历史就在我们大家的心中,我们的心是历史的源泉。世界的发展有其为我们所不可知道的原因,企图以我们的预见去揭示这些原因是徒劳无益的。正是在这种意义上,克罗齐称:全部历史,甚至是最接近我们的现代欧洲本身的历史,都是一团漆黑。

海德格尔基于自己的时间观,把历史看成是与时间同样的东西,历史的时间同样是将来占优先地位的。历史只是。亲在”自我伸展的过程,历史的真正意义不在于论述已成为过去的陈迹,也不在于从历史中发现什么“规律”。不能用过去来描述此在的历史性,此在的历史性是曾在状态。他认为历史之主要的着重点就既不是在过去的东西中,也不是在今天以及今天与过去的东西的“联系”中,而是在存在之本真的遭际中,此本真的遭际是从亲在的将来中发生出来的。也就是说历史不过是标志着人在“过去”的经历中,发现“自己”抉择自己未来的可能性。

结构主义者把历史与结构分在两个领域,历史是有意识的领域,而结构则是不变的、永恒的领域。把结构产生的众多模式加在变化的东西上,不断的变化它们的形式,就是历史。他认为社会的变化只是选择的结构不同,结构本身固定(上接第31页)

作为一种和谐的伦理精神,其当代价值就是面对现代性问题,就是如何处理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

首先是成为“双相度的人”。美国当代社会批判理论家赫伯特・马尔库塞在它的《单向度的人》中。把在发达工业社会的人称为“单向度的人”,。当代工业社会是一个极权主义社会,因为它成功地压制了这个社会中的反对派和反对意见,压制了人们内心中的否定性、批判性和超越性的性向度,从而使这个社会成了单向度的社会,使生活于其中的人成了单向度的人”。在这里赫伯特・马尔库塞指出了人类正在自己理性的极至的社会极权主义压制下。在丧失自由,有一定的合理性,也反映了人与社会的矛盾。在如何处理人与社会关系上。<大学》给我们是一种和谐精神。在其具体方法上也就是“推”。“格物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大学》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儒家伦理主张以认“修身”为本。主张推己及人。由近及远。在“身一家一国”和谐的人与社会的关系当中,实质强调的是人与社会双向互动,一方面人是社会的一部分,我们只有在社会的关系当中才能去推己及人,在道德面前人人平等。另一方面,强调人的主体地位,特别是个人。修”的功夫,注意道“心”与“身”的矛盾,“修身在正其心”,因为“身有所忿憷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而且。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不耳闻,食而不知其味”。心正了就是自身道德修养的提高,顺而之就是一种德治主义传统,作者提出了“国不易利为利,以义为利”。人与社会的双向互动,人是社会的一部分,人是作为关系而存在,因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虽然“在当今,文化生产领域发生了深刻的变革,传统形式让位于各种综合的媒体实验,电视的普及是整个人类生活视觉化。形象取代语言成为文化转型典型标

不变,社会并没有进化的过程,不同的社会是在时间以外存在的,并没有等级不同,也没有起源和终结。他否认一切历史发展,历史进步的观点,认为历史学家的历史是虚构的,否定历史规律。

后现代主义的历史观则认为历史事实随时间的流逝而消失,历史文本与文学文本一样,它们的意义不是客观的、固定不变的,而是不确定的、可变的,它们都是不同的语言游戏规则的产物。罗兰・巴尔特就认为,历史文本不是史料的堆积,而是根据一定观点对史料的编写。因此,历史的话语按其结构来说是意识形态的事物,或更准确说是想像的产物,不存在事实本身,事实要存在,就必先引入意义。因此,历史叙述正在消亡,审定历史的不是事实,而是可理解性。还有后现代主义者讲,历史是逻各斯中心主义的神话,是意识形态和偏见的源泉。海登怀特则认为历史话语的“真实”,只存在于观念的构造中。作为一种虚构形式的历史与小说,还有一些后现代主义者否认历史的进步性,认为时间是“无政府主义”的,不连贯的、非线性的和随机的,历史不断进步的说法是一种给事件的变化预先设全目的“神话”或“迷信”。总之,历史不是按照自己的理想意原创造的,不是由人的行动创造的,而是由人所无法应左右的语言结构、无意识结构书写出来的。

参考文献:[1]张志伟,欧阳谦.写给大众的西方哲学[M].北京:人

民出版社。2004.[2]张世英.天人之际——中西哲学的困惑与选择[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王义军.从主体性原则到实践哲学[M].北京:中国

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4]夏基松.现代西方哲学教程新编[M].北京:高等教

育出版社。1998.[5]

周书俊.主体性原则的解构[J].东岳论丛,2002,(6).

[责任编辑:李红]

志。”科学技术建设了集权的社会大厦,个人在这个社会并不意味着“主体的死亡”只要多对这种现代性的社会多一点反思,思考我们的生命质量,而不生活质量,形成与社会的双向互动,成为双向度的人,建构和谐美好的社会。

再者就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在古代农耕社会,主要自然经济,人与自然的关系相对和谐,自近代以来,特别是三次科技革命以来,西方的理性传统强调科技至上,过分开发自然,破坏原有的自然平衡机制,形成了一系列全球问题,有鉴于此我们不得不反思我们的现代性,建构非人类中心主义。“鉴于现代科学导致了世界的祛魅和科学本身的祛魅,今天一些因素正在聚集起来,形成后现代的有机论,在这种有机论中,科学和世界都开始反魅。”,因此重新认识自然的意义。强调当代知识分子责任感,义务感,对当今有重大意义。自然和社会都是世界有机体的组成部分,同样具有价值意义。因为自然没有意识,一直在按自有规律运转着,人类自我中心主义,最终超过了自然的承受能力,在这样情况下,人类必须要改变原有观念,知道“知止”。。止于至善”中的“止”,强调停止。它内在包含现实和未来两个向度,是两个向度的同一,知道停止在何处,更知道朝何方努力,反映人类对至善的不断追求,是一个动态过程。面对现代全球性问题,我们不但要停止原有的“控制自然”、“人类中心主义”等观念,更要知道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的“至善”精神,并且不断去努力。这里更需要当代知识分子的责任感,“<诗》云:缗蛮黄鸟,止于丘隅。子日:于止,知其所止,可以人而不如鸟乎!”这也就说明人特别君子自知应贵于万物,懂得真正价值所在,形似人而心不如群兽,也就失去做人的价值了。“止”就是定位,在人与自然的关系当中如何定位,就是“知止”。也就是一种和谐的善的精神追求。

[责任编辑:刘建平]

・45・

 

"大学之道"及其当代价值

作者:张志平

作者单位:东南大学人文学院,江苏,南京,211189刊名:世纪桥

英文刊名:BRIDGE OF CENTURY年,卷(期):2008,(8)引用次数:

0次

相似文献(0条)

本文链接:

下载时间:2010年4月14日

大学之道中的个人理想篇六
《大学之道》

大学之道

Way of University

3月20日,星期六,上午九点。好孩子集团与武汉理工大学合作举办的成人在职教育昆山班开课。婴幼儿产业集团首席执行长梁旭晖博士与武汉理工大学的两位教授一起参加开课典礼,并发表讲话,与大家分享他关于大学的起源和发展以及追求自由与独立的精神和价值的认识。

从梁博士的讲话中,我们能感到,婴幼儿产业集团正着手为员工的“育”采取措施,以便大家在未来有更大的发展空间;而婴幼儿产业集团是一所没有围墙的大学,这里鼓励一种坚持一生学习的风气,希望大家不仅在专业上不断超越,而且在素质上也断提高,在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之外,能更多为公司、为社会、为国家的发展贡献思想和行动。

主持人、武汉理工大学的两位教授,以及在座的各位女士、各位先生、各位同学,大家上午好。今天我非常高兴看到这么多的同仁欢聚于此。

今天这个课堂跟我们在好孩子婴幼儿产业集团所办的短期教育训练不太一样,这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企业界的培训,而是一个比较长期的大学课程。我今天就换一种身份,从一个大学教授的角度,利用这三十分钟,跟各位分享一下《大学之道》。

大学溯源

首先我想先跟大家介绍一下大学的起源。“大学”在英文里叫做“university”,它起源自拉丁语的“universitas”,在中世纪,这个词意指工会、社团、行会这样的组织。在罗马皇帝腓特烈一世1158年所颁布的法律里面就明确规定,“university”是一个独立自主、不受影响的团体。我们中国人从西方引用的“大学”这个词,从一开始就注定是一个团体,是一个不受任何政治、任何党派、任何思想影响的自由团体。

一般来讲,依照考证,并且有比较多的学者认可,世界上第一所大学距离现在有一千多年了,而我们中国的近代大学比西方晚了大概八个世纪。历史学与教育学方面的学者考证,现代意义上的大学的雏形起源于欧洲的中世纪,是1088年意大利北部的博洛尼亚大学。西方的学界一般也比较认同,这一说法。说到最早的大学,我们不得不提英国牛津大学(Oxford University),关于它的成立,还有一个有趣的故事。当时英国的国王亨利二世跟法国国王是路易七世发生争执,英国国王把在法国留学的学者和学生全部召回,在1168年成立了英国的牛津大学。现在牛津大学里的建筑依然宛如一座座城堡,就是受中世纪建筑风格的影响。后来,牛津大学的一些学生、老师跟当地的老百姓发生了争执后,跑到了剑桥,在1209年成立了剑桥大学。

再来说说美国的高等教育。美国在1776年发布《独立宣言》之前是英国的殖民地,高等学府只有大约十所,也就是大家常听到的美国高等教育的常春藤联盟(Ivy League)。最有名的就是在1636年成立的哈佛大学(Harvard University)以及在1701年成立的耶鲁大学(Yale University),当然还包括之后成立的威廉玛丽皇帝学院、宾夕法尼亚大学、普林斯顿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布朗大学、达特茅斯学院、康奈尔大学,它们基本上都是仿照英国的牛津和剑桥建立的。在独立建国之后,美国的大学就如雨后春笋般地成长,增加到了现在的将近1800所。

回到我们中国的古代。它的大学到底是什么时候开始有的?回溯到公元前124年汉武帝设立长安太学,中国历史上正规的大学成立距今已有2000多年,并且中国古代书院制度发达,大概有1200所书院。但是中国在近代实际上一直没有形成现代化的大学。为什么会是这样,这是值得我们深思的地方。经考证,中国近代的大学成立于1862年,其成立本身是我们洋务运动的“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写照,所谓“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这所1862年成立的新式学堂,即京师同文馆,是中国第一所近代意义上的学堂。后来还有上海的电报学堂、武昌的自强学堂以及天津的北洋水师学堂,在戊戌变法前后的一段时间里大概有很多所我们所谓的新式学堂成立,但后来真正演变为近代大学的没有几所,除了北京大学的前身京师大学堂、武汉大学以及天津大学的前身北洋水师学堂。我们现在一般的说法,中国近代第一所大学,应该是指1895年成立的天津大学,也就是北洋大学堂,即当初天津海关道盛宣怀通过直隶总督王文绍奏请光绪皇帝成立的第一所大学,天津北洋西学学堂。

大学的理想

我们讲了大学的起源,下面来考虑一下,大学的理想是什么,也就是我们念大学,或者大家现在开始进入大学的殿堂,到底要做什么?古希腊的说法是,大学以培养一个有教养的、高贵的人为目标。中世纪的大学基本上就是以文法学、逻辑学、修辞学、几何学、算术、音乐和天文学等“七艺”为学习的内容,这里面重要的是通识的教育,即我们中国大陆所说的“通才教育”,所谓的liberal education,这个是大学真正要做的。

回想到我以前在念大学的时候,我们的校长斯蒂文·怀特爵士在开学典礼上曾经引用德国一位对近代大学发展影响至深的著名教育家洪堡的话勉励我们。这句话翻译成中文大意是:大学的真正成就是鼓励学生在终其一生的某一段时间里面获得一个机会,不含任何目的地追求科学,献身其个人的道德与精神的完善。简单来讲就是,各位在大学学习的过程中,真正有一段时间,不为其他任何目的地追求至善至美的精神,完善个人的道德和心智。这句话我一直谨记在心,在这里我也送给各位。

再来看看我们中国。我很尊敬的一位中国教育家、前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先生说过,“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大学基本上就是研究综合性、学术性和人文性学问的一个地方、一个团体。我很尊敬的学长、前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博士曾经讲到:大学教育的核心就是通才教育。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简单的结论:大学培养的是一个受过通识教育的完整的人。所以,不管各位学的是工商管理、机电一体化,还是企业管理,实际上背后所代表的是一个人文的、综合性的学识的培养。

大学的精神

各位在大学里面学的不仅是怎么样做事,同时,应该关切的还有你应该成为怎么样的一个人。这是两个概念,一个是to do,一个是to be。我刚刚引用了德国教育学家洪堡所说的话。实际上,在洪堡于十九世纪初创立的最知名的学校柏林洪堡大学,他奠定了几个原则,“学术自由、教学自由、学习自由”。大家想,各位在大学的殿堂里面,在学习的时候,你要free your mind,就是真正地解放你的心智和思想,真正自由地学习。美国高等教育也有三A原则,“Academic Freedom”、“Academic Autonomy”、“Academic Neutrality”,就是所谓的“学术自由”、“学术自制”、“学术中立”。那我们中国呢?

中国的大学在1949年以前大概只有200多所,学生人数大概只有11万到12万左右;在1979年,邓小平主张改革开放之前,中国的高等教育机构大概已经有近六百所,在学人数大概有86万;到1993年的时候统计,中国的大学已经超过了1000所,在学人数将近300万;来到今天,中国的大学已经超过1600所,在学人数将近500万到600万。面对这么多的学生,中国的大学到底应该何去何从?中国的大学教育应该何去何从?

中国近代大学已有百年的历史。简单来讲,在各位所在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大学的前50年,也就是建国之前,整个大学所受到的影响,主要来自西方,来自美国。在49年建国之后,大概将近40年的时间,受到苏联式的教育影响,大学走向专门化,比如说军工大学、工业大学等一些专门性的大学,都是应国家的需要而产生的,这是目前中国大学的特色。但是慢慢地我们回归到现在,就是各位在念大学的时候,我们要思考的大学的真正目的,应该就是我前面所讲的,应该是一个综合性的、通识性的、全能性的教育跟培养,尽管各位所分工的学科不一样。

大学的价值

中国的教育到底该怎么办?我个人认为,我们要回到我们中国的古语中,就是《大学》开宗明义所讲的,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新)民,在止于至善”。这里我打了一个括号,写了一个“新”,是因为在南宋期间,我们的理学大师朱熹把《大学》原版中的“亲”改成了“新”,中国大陆的学生目前在读的很多《大学》的新解大概都是用“新”,共产党的前领袖毛泽东也比较倾向于“新”。但是以儒家学派来讲,《大学》的本文应该是“在亲民”。不过,这两个字对大学之道的阐释不会有影响。

简单来讲,用现代化的说法就是,大学教育观的核心是“通才教育”,是给学生以“通识”和“知类通达”的学术训练,以完成化民易俗、改造社会的“新民”使命,让学生具有自然、社会和人文三方面的知识。这个才是我们真正的“大学之道”。各位在学习成为一个“士”的过程里面所应该知道的是,大学之道就在于很清楚地完善你个人的道德,在移民易俗,在亲民,在止于至高至美的境界。

合作办学

我们讲到武汉理工大学。武汉理工大学的校训是“厚德博学、追求卓越”,正好跟我们上面讲到的大学之道非常接近。就我所知道的武汉理工大学,其前身有一部分是北京建筑工业学院,之后还合并了几所大学,在2000年正式更名为武汉理工大学,现在是一所211的重点工程大学,也是非常知名的一所大学。从根本目标来讲,该校所培养的是适应能力强、实干精神强、创新意识强的高素质人才,非常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创新能力的提升,这跟我们所讲的大学的理想和精神、大学的价值正好相契合。

武汉理工大学跟好孩子婴幼儿产业集团的合作应该是怎么样的一个状况呢?现在请允许我恢复到CEO的身份,把我们的期望,我们定位,好孩子婴幼儿集团在座的同仁跟武汉理工大学合作读书应该达到怎样的目标,向大家交待清楚。我认为这是一个最优秀的教授跟最优秀的学生结合在一起的新的尝试。未来我们大部分的时间是在这里,或是在我们婴幼儿产业集团的训练中心上课,而不是在武汉理工大学将近3000亩的大学里面读书。这让我想起中世纪的大学刚成立的时候,真正的大学不是在校舍,在硬件设施,而是在于大师跟追求真理的学子的结合。早期欧洲的大学的化身就是一个发现真理的智者,他拿了一枝鹅毛笔,拿了一瓶墨水,写了很多他自己认为的真理、创新的东西,并把它发表出来,逐渐地,有年轻人觉得他讲的话有道理,便聚集过来,听他说这些话,慢慢就形成了大师跟学子之间的结合,“所谓大学者,不在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

任重道远

在这里,我引用唐朝刘禹锡所写的《陋室铭》,“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用现代的话翻译出来就是:山不是只有高才好,只要有神仙就会有名气;水不是只有深才好,只要有龙就会有灵气。虽然我们身处的是陋室——当然这里称不上是陋室,只是这里的硬件条件跟武汉理工大学可能有一定差距,但是只要各位能够在坚持真理的追求与个人道德的完善上多努力,这里就不会是陋室。我们可以想象,如果各位未来跟武汉理工大学的教授彼此积极互动,就是我们所谓的“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就会达到一个境界,照孔夫子的说法,“何陋之有”?所以各位千万不要受硬件设施的局限,认为不如在武汉理工大学或在其他大学的殿堂里面学习。各位都是好孩子非常优秀的同仁和员工,我们会敦请武汉理工大学派遣最优秀的教授来跟各位互动,我相信这一定会激发出一些好的创意和成果出来。在座的这一两百位同仁,有本科的,有大专的,我们拭目以待各位在读完这个大学之后的发展到底会怎么样。

我有几句话想送给各位。孔夫子曾对一个人的一生作了规划和期望,他说的几句话想必大家都耳熟能详。他曾经说过,“吾十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我衷心的希望各位在读完大学之后,在学习完通识教育之后,能够尽早达到随心所欲的境界,那样,你将能够更真实、更完美地度过你的一生。我也送给各位我从大学到读完博士的座右铭,“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就把这句话当做跟各位的共识,希望各位未来能以“士”自居,以国家安危、民生疾苦为己任,以人生圆满为最高的修养和境界。

以此与各位共勉!

大学之道中的个人理想篇七
《大学之道》

大学之道

第一篇大学四年规划

我正式踏入了大学的校门,开始了我曾经梦寐以求的大学生活。

人活着不应该庸庸碌碌,要有理想,有勇气,有追求梦想的毅力与恒心,大学是人生中最灿烂美好的年华,为了不虚度光阴,为了不使以后自己为这四年的碌碌无为而后悔,为了不让自己被现在这安逸的生活冲昏了头脑,所以,我决定,以冷静的头脑,高度的热情,为这四年的生活做一个全面的规划。

第一章:试探中的大一

目的:初步了解职业,提高人际沟通能力。

所谓:“工欲善其实,必先利其器”、“适莽苍者,三餐而返,腹犹裹然,适百里者,宿椿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首先,脚踏实地地学习基础课程是必须的,大一的学习是大学四年的基础,要有坚实的基础,才能使得大学的学习变得相对轻松,大一只是又一段人生的开始,在这里,我将为我的未来奠下基土,努力学好专业课,勤奋探出人生路。只为着一个亘古不变的真理:永远都只有根基稳固的大厦才能在风雨中坚挺依旧。

同时要和师姐师哥们进行交流,询问就业情况,大学不同于中学,只知闷头苦读是不行的,要学会交际;当然积极参加学校活动,增加交流技巧也是必须的。 大一时当有最充裕的课余时间,是提升自我各项能力的最佳时期,所以不要在空闲的时候无所事事,去尝试,去探索。

第二章:定向中的大二

目标:提高基本素质。

在这一年里,及要问抓基础,又要做好由基础课专向专业课过渡的准备,并要把一些重要的高年级课程逐一浏览,以便向大三平稳过渡。大二里有两次重要的考试:英语四级和计算机等级考试。在这期间,我们要做的是通过获取这两张科目认证证明来充实和丰富自己的生活。

在这期间,我们应该考虑清楚未来是否深造或就业,了解相关的应有活动,并以提高自己的基本素质为主,通过参加学生会或社团等组织,锻炼自己的各种能力,同时检验自己的知识技能;可以开始尝试兼职、社会实践活动,并要具有坚持性,最好能在课余时间后长时间从事与自己未来职业或本专业有关的工作,提高自己的责任感、主动性和受挫能力。

大二是充足的(如果我们安排妥当),然而,有一点是值得注意的,那就是在适当的时候学会放弃一些次要的东西。“如果你企图无所不知,那么你将一无所知。”一位哲人乳是说。是的,生命的小舟载不动太多虚无的希冀和渺茫的幻想。

在大二这段时间里,我们基本上为我们日后的发展定了方向,所以大二是非常重要的。

第三章:冲刺的大三

目标:提高职业技能,收集公司信息。

目标虽然如此,但是专业课程还是不能丢的,只要执着于我的选择,我的人生将会与众不同。我想,在大三这一年,在巩固学习的基础上,我们需要的不仅仅是书本知识,走向市场已经成为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这关系到大四时的求职之路。

当然想要提高自己的竞争实力,我想可以尽力去尝试提前学习大四的相关课程;另外,尽力通过英语四六级甚至更高,以提升自我。我坚信:当我能够说一口流利的英语;当我会写一手漂亮的文章时,我也必然能够战胜自卑和胆小,我也必然能更具实力。

大三,是不断完善自己的阶段,是进一步提高自己的过程,努力发掘自我的潜力。

第四章:扬帆中的大四

目标:工作申请,成功就业/专心考研

终于,到了大四了,大学生似乎已经到了尾声,这段奏鸣也迎来了最后的高潮。此时的我在前三年生活的积淀中已掌握了许多,也未必首屈一指,但也应当有所作为吧,是找工作还是考研?困惑一直缠绕着我,就目前招聘形势,就在知识成为社会主义主宰的那一刻,我明白:考研成为热点,研究生成为真正的人才,本科生竞争力实在不强(除非出类拔萃,当然这样的人往往会去考研),所以考研这件事必须从大一便一直记在心中,我想用我三年积累知识、十几年不懈的努力、亲人给予的激励,优雅高昂的成为研究生(当然世事难料,也许又是不考研也是另样的机遇)。

到大四了,也是该准备毕业论文的时候了,这是对大学四年学习的一个检验,依据各方经验,这个时候是千万不能马虎的,这关系到我们能否成功毕业的问题。

接着我得对前三年的准备做一个总结:首先检验自己已确立的职业目标是否明确,前三年的准备是否已充分;然后,开始毕业后工作的申请,积极参加招聘活动,在实践中校验总结的积累和准备;最后,预习或模拟面试。积极利用学校提供的条件,了解就业指导中心提供的用人公司资料信息、强化求职技巧、进行模拟面试。

末章:

大学是我终于放下高考的重担,第一次开始追逐自己的梦想、兴趣的地方;是我一生中最后一次有机会系统性地接受教育的土壤;是最后一次拥有较高的可塑性、集中精力充实自我的成长历程。

我愿:播种思想,收获行动;播种行动,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

第二篇大学应该做到的事

在大学里学会学习,为自己赢得好人缘,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谈一场优质的恋爱。

第一章:在大学里学会学习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可见学习的重要性,学习是每个大学生的天职。大学里的学习,不仅仅是为了接受知识,更重要的是为了增长学识,提高能力。所以,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十分重要。

大学里的学习依赖性少了,主观能动性增强。我们既要学习基础知识,又要学习专业知识,还要知道自己所学专业、所学行业最新的前沿知识和技术发展状况。老师在课堂上教的都是提纲挈领式的,他们往往只讲难点、疑点、重点或者他们最有心得的一部分,其余部分就要由我们自己去攻读、理解、掌握。

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自学主要是利用自己自由的时间,比如说一天中学校没有排课的时间,早晨起床上课前的这段时间,上晚自习的时间,还有就是周末、节假日的时间。什么时候学习什么内容,什么时间休息,都要安排好。计划可以分为长期计划、短期计划。细致每一天每个时段。晨读英语课本、晚练听力。

当然,所有的知识不可能完全靠自学,我们不能疏忽老师的作用。课前预习,课上认真听,课后复习。听课是我们与老师进行情感、知识、信息交流的活动,在听课的时候,我们不仅要“心到、眼到、手到”,还要明确自己到底要听什么。在听课中要抓住课程的主要内容,明白什么是重点,而且还要跟着老师去寻找学习本课程的方法,整理一个完整的结构体系。听课的时候要注意记笔记,记笔记也有学问,不是把老师说的、写的都记下来。有些难点一时半会弄不懂,就要等到课后复习的时候,找资料,、问老师,一定要把所有的只是都融会贯通。课后通过做习题,查阅相关资料,与老师交流,来巩固课堂上所学的。

态度决定一切,大学学习中要端正学习态度。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自己对所学专业的兴趣才能促使自己学好专业。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笨鸟先飞早入林。勤能补拙任何时候勤奋都是必须的。最主要的是自己在不断的学习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第二章:为自己赢得好人缘

1、学习一个人独处的方法。不论一个人的生理年龄是大是小,能否面对孤独,正是对个人成熟的的最佳考验。成熟的人拥有独立的自我,不需要时时刻刻依赖他人;即使在孤独的时刻,也能够坚强的妥善处理,流露出圆熟的自信。而这种成熟与稳定的个性,正是一个人接纳自己、相信自己的象征。

2、避免对人先入为主的成见。我们常常在还没有清楚地认识一个人之前,就主观的先下结论:这个人很顽固、这个人恐怕不好相处、这个人说不定很挑剔……这些先入为主的印象,往往阻碍了我们去认清对方的真实面貌。因此要抛开成见,多方面的了解别人,可以为我们自己赢得许多可贵的朋友。

3、主动挖掘快乐之源。快乐要自己寻找,它不会从天上主动掉下来。生活中有许多的快乐事物,都等待着我们去发掘。与朋友分享新的思想、运动、度假、看书等等,这些快乐的途径,所费不多,却需要你运用智慧去享受。

4、不讽刺、挖苦别人。冷嘲热讽,不仅不能证明自己的聪明,反而透露了自己是一个气度狭窄、自大又无能的人。贬低别人不等于抬高自己,真正受人尊敬的人,懂得认识每一个人的价值,不会轻易毁坏他人的名声,而这种自重重人的态

度,是对自己信心十足的表现。也会更加平易近人。

5、不轻易妥协。认为值得或重要的事,不要轻易妥协。随便放弃理想的人,也许表面看来处处都很和气、圆滑周到,但丝毫没有个性。这种人往往不能得到人们由衷的佩服与喜爱。自认为值得争取的事,一定全力以赴。这样才能肯定和实现自我价值。让别人肯定我的能力和魄力。

6、增强感情的力量。冷淡自持固然可以保护自己,可是与人交往,能用真心投入、产生同喜同悲的感受,这才是真正深厚的感情。不要怕真情流露,相反的,表达自己内心深处的感情,也容易使对方主动向你打开心扉,使感情更进一层。

7、学习如何给朋友支持。自私自利的人很难感受到人情的温暖。只有肯付出感情、肯帮助别人、不计较个人得失、乐于与人分享喜悦、忧愁,才会在关键时刻得到别人的倾力相助。

8、贯彻自己的原则观察人生。我是宇宙的唯一,有我只属于自己的人生原则。不需要模仿别人,也不必扭曲自己。我的人生也只有遵循适合我的独特原则,才能活得自在而精彩。一个随时都在更换原则的人,内心是焦躁而痛苦的,做事情也往往出现阴晴不定、时好时坏、大起大落的状态,令人敬而远之。 要想赢得好人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对好还是多与朋友交流、沟通。 少一份轻狂,多一份理性;少一份固执,多一分谦和......

第三章: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吃好早餐。一直就有"早餐吃好、午餐吃饱、晚餐吃少"的说法,但由于早上时间最为紧张,有的孩子又懒床,就来不及吃早餐。这样,对大脑的损害非常大,因为不吃早餐造成人体血糖低下,对大脑的营养供应不足,而上午又是功课最多的时候,大脑需要的能量得不到供应,长期下去,会影响功课和大脑的发育。早餐中鲜牛奶最为适宜,它不仅含有优质的蛋白质,而且还含有大脑发育所必需的卵磷脂。

保证充足的睡眠。睡眠是大脑休息和调整的阶段,睡眠不仅能保持大脑皮层细胞免于衰竭,使消耗的能量得到补充,大脑皮层的兴奋和抑制过程达到了新的平衡。良好的睡眠有增进记忆力的作用。青少年每天应保证8小时的睡眠时间。同时要注意睡觉时不要蒙头,因为蒙头睡觉时,随着棉被内二氧化碳浓度的不断升高,氧气浓度不断下降,大脑供氧不足,长时间吸进污浊的空气,对大脑损伤极大。

饮水充足。水是人体的最主要的组成部分,研究发现,饮水不足是大脑衰老加快的一个重要原因。青少年每天至少要饮用8杯水,以保证身体的需要。参加体育锻炼。通过锻炼不仅可以使骨骼、肌肉强壮发达,依能促进大脑和各内脏器官的发育。

不要带病用脑。在身体欠佳或患各种急性病的时候,就应该休息。这时如仍坚持学习用脑,不仅效率低下,而且容易造成大脑的损伤。

第四章:谈一场优质的恋爱

一切随缘吧,如果遇到一定要很认真。不能因为寂寞而恋爱,因为可能其中有人会付出真心,而如果有一天另一方不想玩了的时候,会很伤人,很可能会伤了自己。等待一份心动,等待一份永恒。

●【往下看,下一篇更精彩】●

最新成考报名

  • 立春过后什么时候鱼开口
  • 2021年立春 2021年立春是几点几分
  • 冬至吃啥 南方冬至吃什么
  • 冬至几月几日 今年冬至是几号
  • 烧碱安全救护常识
  • 国庆节高速免费几天
  • 白露与秋分
  • 请示与批复有什么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