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文档 > 知识 >

南京南京观影目的

编辑:  成考报名   发布时间:02-17    阅读:

南京南京观影目的篇一
《南京南京观影后感》

沉淀历史,在希望中前行

――我看电影《南京南京》 看了《南京,南京》,心中有很深的震动,在冷静之余想,该怎样定位这样的影片呢,是以历史为背景讲述电影,还是以电影为依托讲述历史。在我看来,这已不再重要,重要的是我从这部影片更多的感受是关于小人物的英雄意识。

刘烨扮演的无名氏,戏份不多,镜头很少,甚至没有台词,但几个眼神完整的概括了他在这部影片中的全部:他看小豆子时的心酸和无奈;他第一个从手无寸铁的人群中站起来走向敌人的刺刀,那不是一般的面对,他的前面是万丈深渊,任人践踏,是生命的覆顶的灾难——死亡;他掩上小豆的眼睛,是无力反抗后唯一可以为孩子做的事;还有最后他的死不瞑目。他只是不知姓名的许许多多的受难群体中的一员,是历史的牺牲品。即使他坚毅刚烈,即使他有一腔沸腾的热血,即使他有心反抗,也终归无力。他只是小人物。

唐先生的出场似乎不那么光彩,一个跟随拉贝先生多年的秘书。他教周围人日语:朋友,我是良民,朋友,我是良民,我们是朋友。他在日本人面前唯唯诺诺,甚至在日本人的队伍经过的地方,虔诚的鞠躬行礼。这些无不让人鄙弃。可是,我还是觉得可以谅解。毕竟生命如此宝贵,对于每个人都只有一次,他的苟且也只是单纯的希望自己和家人可以成为这场灾难的幸存者。但最后等待他的依然是妻离子散,他看着自己亲生骨肉被日本人抛下楼,他看到日本人残忍的抢掠中国的妇女,他的小姨子在被逼疯后,被残忍的杀害了。在影片的最后,唐先生的苟且与软弱也终于卸下外套,他把唯一的生的机会让给了一个德国人。日本军官看他走进刑场说:活着多好!是啊!活着,多好!

我们只是小人物,我们挣扎了,努力了,甚至,出卖了尊严,依然逃不开死亡。他拒绝在执行死刑时带上面罩,他说:我媳妇又怀孕了。“我媳妇又怀孕了”这是希望的暗示,中国人是杀不完,不可泯灭的。中国还有的是希望!

姜老师,一个柔弱的却有着一腔大爱和凛然正气的女子。她是国际安全委员会的成员。如果不是对工作的热忱和那样厚重的一份责任感,或许她可以逃脱死亡,可以成为鉴证南京大屠杀的幸存者。可是她没有,她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在维护每一个中国人的生命,她一次次看到生命被屠杀,被糟蹋,在抗争已不起作用的情况下,她的眼泪总是奔涌而出,同胞的生命是她唯一的牵挂。直到日本兵在一次屠杀中下令一个人只能带出一个家属,她冒死一次次走进刑场,在卡车上领走生的希望,同时给自己的生命带来一次次威胁。最后她死在了日本人的枪口下。

而整部影片给我最深印象的是贯穿了整个影片的一个日本军官的形象——角川。有人说:角川角色的定位是对战争的美化。可我还是觉得很真实。角川让我看到了叫“人性”的东西。黑人总统曼德拉说:在别人的苦难面前,我怎么忍心转过身去?在别人的苦难面前尚且如此,难道面对活生生的同类就忍心下如此狠心的毒手吗?角川是侵略者中刻画最多的人物。他在慰安妇百合子面前的羞怯,他很认真的告诉百合子:我叫角川。而告诉另一个日本兵,他将来要娶百合子。他想对百合子负责,百合子只是个微不足道的慰安妇,她没有名字和身份,是战争的牺牲品。角川在她死后为她立墓,角川之妻。心灵的善恶其实从眼睛里一眼就可以看出来,这是一扇窗户。姜老师被抓后,在经过角川面前时说:杀了我!角川向她举起了枪,

镜头急速移动,姜老师倒下了,带着尊严和不被损坏的纯洁。他还放了老陈和小豆,对他的下士说:活着比死更容易吗?在每天面对残酷的死亡和灭绝人性的屠杀,活着并不比死更容易。只是他们也是小人物,是战争的棋子,他也有家,想回家,他也有慈悲,却也必须把带血的刺刀伸向无辜的人类。角川自杀了,他把躯体交给荒草,以死亡完成生命的救赎!这也是一种无奈的结局吧!

这些都是战争中的小人物,他们无力抵抗,只能做无意义的抗争,在死亡已经定格的时候依然不放弃生的希望,这是生命的悲歌与赞歌,是生命的惶惑,是与禽兽的对抗,是与人类智慧不能理解的灭绝人性的抗争。不是美化,不是颂扬,或者是相信“人之初,性本善“,我很愿意相信角川眼里的悲哀与泪水,愿意相信战争是几个禽兽不如的人领导的一群无力抵抗,也为家庭拼搏的小人物的野心发泄,历史是不是在那一刻疯狂了?

想起王小波形容我国的文革“那段时期,我们天天过愚人节!”历史也曾陷入迷茫:侵略、争夺、屠杀,这是历史的罪过!历史不容遗忘,但是回忆却带着深深的创痛,巨大得压顶的悲哀。作为小人物,那时那地,有施害者随波逐流,也有受害者奋力反抗。

最近在读者上看到一篇文章《你可以回家了》,二战结束,一个日本兵在返回日本时对一个老农说:“你们,胜利啦!我们,失败啦!”出乎他的意料,老农点着烟袋锅,平静的说:“你们可以回家了啊!”那个日本兵回忆说:“那一刻,我忽然意识到我是个人!” 《南京南京》的结尾很温情,充满希望。小豆子和老陈笑着走在逃开死亡的路上,走向生的希望!

所有的浮沉过去后,历史终归成了历史。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始终向着希望的方向不断前行!

刘欢

联系电话:13898790564

兴城市人民检察院

南京南京观影目的篇二
《《南京南京》观后感》

《南京南京》观后感

序: 这是一部非常沉重的电影。

很小的时候,就从课外书上知道了南京大屠杀,小时候只是一味地咬牙切齿,还不曾有更多的感受。之前看过两部南京大屠杀题材电影,一部《屠城血证》,一部《南京大屠杀》,前者对屠戮和奸淫着的笔墨更多,后者在故事流畅性和具体场面掌控上更好(小学看的片子,草鞋岭一段印象很深,陆川在机枪屠杀段落时机位上似有借鉴),但给我的感觉并不比书上更具体,尤其是两个都试图以一对中日夫妇的悲剧作主线,太矫情,其实思路并不必八十年代中日蜜月期时拍的《一盘没下完的棋》高明多少。但当看完《南京!南京!》,我从电影院出来的时候,看见马路两边密密麻麻的人和车辆,忽然有种陌生感。这就是我刚才在电影里看到的那个满目疮痍的城市?我不知道其他人看这电影时会不会这样,这部电影让我产生一种强烈的恐惧感,先不管这电影其他方面怎样,至少成功地将氛围调适到位了。或许客观来说,影片本身在血腥和残酷上在我看过的电影中,离极点还远,但也许是我不停自我暗示“这是我脚下的城市、这是我脚下的城市”的作用吧,看完之后真的感到害怕。倒不是怕某个具体的人或事的伤害,而是不知道自己如果进入这样的绝境,我能做什么。

看完了,有很多想表达的,但纠结着,一直说不出来。这两天,情绪其实一直很低落。感谢版上还有人自告奋勇供我调戏,如果不是在这些节目上的宣泄,恐怕我更难摆脱这种情绪。我对自己影评的要求是:拒绝感性描述。但在脑中回放这部电影时,很难跳出来冷眼旁观。而且不仅仅是感情,历史、时政以及关于这部海量的信息与八卦,都在我眼里滚来滚去。好罢,把这些抒情的废话宣泄掉,我开始说话了。

一、开头先批结尾的败笔

这部电影的剧本是有问题的,尤其是结尾。

如果纯粹按照影片的情节来理解,结尾是合理的:角川的角色设置一直是良知未泯,所以他放人合理;在受了很多刺激后,对慰安妇百合子的个人感情某种意义上是唯一寄托,但百合子也死了,这成了压垮骆驼的唯一稻草;两个中国人死里逃生,重获希望,笑一笑也没什么不对;整个片子最后还是应该给人一点希望的。

下面一条条细说,其实不仅涉及结尾,也会涉及很多影片整体上的问题。

是的,如果按照角川这个角色设置的逻辑往下走,他的结局非常合理。以角川视角为事实的叙事主线,遭到很多人诟病,但我觉得没什么问题,反而算是填补一个空缺,问题在于,除了伍迪·艾伦的《战争与和平》,我从没见过这么纯情到幼稚的角色。陆川的意思其实不是让人糊涂,而是过于明白了,想来人性人性,但问题在于,这样做幼稚到可笑。其实,即使角川这个角色性格及各方面不修改,参照《桂河大桥》中亚力克坚尼斯扮演的英国军官最后含义暧昧的扑倒,他可以有更多的选择,而且在角色的塑造上也可以有更大的空间。如果有人要以历史真实vs艺术真实来较真一下,那这段的说服力就更差了,日军在战争中不乏自杀者,但因厌战情绪而自杀的,在自杀者中大约只有1/4000(感谢puma兄提供的资料)。更何况,这还是处在日军战事顺利的战争初期。

两个中国人逃生后的反应是上述幼稚的延续,陆川的意图表现得更加明显。但这个比角川的自杀更加离谱,角川之死的设置至少还符合影片逻辑,而两个中国人的笑和嬉戏连基本的常识都不符合:试问如果有人刚刚从连绵数月的死亡威胁中脱身,而且前途未卜,他能彻底放松吗?南京大屠杀的很多幸存者直到今天仍然有强烈的心理阴影,何况当时刚刚脱身,怎么可能会有如此轻松愉悦的状态?这段被诟病是纯粹活该。

结尾单从技术论,拍得尚可,远景中角川同乡孤零零地竖在那,构图很好,也算是影片中难得的静谧。但是,在压抑了两个多小时候,即便你想“希望”一下,忽然来一段风格上反差如此之大的收场,即便是再热爱和谐本性善良的观众,也难以转过弯来啊。

之所以点这个结尾,就是想说陆川在谋划剧本时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如何在绝望中展现希望。完全的绝望是不可取的,倒不是因为那些关于艺术的目的应该怎样怎样的文艺理论,是这部电影涉及的历史如果以这种方式表现,很难被接受,不仅如此,在艺术创建上,除了一味哭诉,也难有什么发展。而且,这毕竟是商业制作,要面对市场的,和这段敏感历史如此纠结的时候,选择完全绝望,几乎是绝路。

其实,这本身就是个难题。观影时,我常有这种感觉:这段不能这么写,这么拍是不对的,但真要想想看应该怎么拍,我发现我也很难给出什么答案。面对这个难题时,陆川给出的答案,以结尾为代表,就不太好。其他各处呢?很多地方,都有类似问题:比如那段“中国不会亡”,比如唐先生有些做作地说“我太太怀孕了”。陆川太想表达那种希望了,结果陷入了俗套中。其实角川之死还是可以找到原型的——《罪与罚》中的斯维德利盖洛夫,但就是这么久远的角色也远比角川要丰满复杂得多。这就像一个困局一样,陆川太想表达希望,甚至牺牲了角色和一些合理性,但最后却谁都没法讨好。其实,在零星的角落表现一下就够了,小豆子对刘烨笑了两次,既有着战友间的默契,又带着些无奈和坦然(特别是第二次),这个细节虽然笑,但是够分量的,遗憾的是陆川让他笑了四次„„

二、是冲突还是纪录?分裂的南京。

前面有文提到过,《南京!南京!》的剧本是失败的,因为其过于散乱的情节,几乎都无法形成构架,最终成了一堆历史的“景片”。

这话对了一半。根据陆川的访谈,看《南京!南京!》的创作过程,陆川自己提到过,他原来写好一个剧本,后来拍的时候,根据拍摄情绪不断修改,删了、加了很多戏,到最后已经面目全非。以这种方式做电影,除非你是掌控力极强的导演或制片人(赛尔兹尼克这种),或者本身就期待影片以散文化或者碎片化方式出现(王家卫的电影,以及斯通的《天生杀人狂》),否则陷入杂乱的状态是很难避免的。作为导演的陆川,掌控力显然还不够。剧本跟着情绪走,情绪跟着拍摄走,到最后,剧本的整一性就会丧失。但根据陆川提到的原来那个商业味更重的剧本来看,在影片中仍然能看见一些影子,但戏剧冲突往往只是出现在单个场景里,而且还时常戏剧性相对不足或者失当,等到整个来看时,就显得乱了。所以看这部电影时,常常会觉得穿越,时而明显感觉到戏味,时而又觉得戏味不足像战场纪录片——没有谁能够有这么好的适应性能够随时在两种风格中转换自如的,作为导演的陆川自己也不能,所

以在需要纪录性的时候,他却总不合时宜地大特写(前1/3)。

这种分裂还表现在他对角色塑造的问题上。陆川自己谈过这部电影和《拉贝日记》的区别,后者按照其标榜和宣传片来看,基本是传统情节剧,陆川刻意要让《南京!南京!》和《拉贝日记》划清界限,按照他的说法,应该是更倾向于全景式纪录的。如果是《拉贝日记》给拉贝很多仰角和大特写,我不会奇怪,因为本身就是要塑造英雄,塑造一个star,给他聚焦是应该的。但《南京!南京!》既然是要追求一种更朴实和平视的角度,那么即便为票房考虑使用一些明星演员,最好也让他们在镜头前“消失”(参考《黑鹰降落》)。但很遗憾,即使是拍得还不错的战斗段落,陆川也没少给刘烨大特写——他的脸被抹了再多的灰,观众也不会认同者是名普通的国军军人,而会因为明星的突出而瞬间出戏。而后给刘烨设计的那段带头赴死,就更有问题了——如果你要让刘烨成为英雄,那么这个桥段设计得不够英雄;如果你要让刘烨是牺牲者之一,又干嘛非让他突出一下?至于唐先生的角色设置,可以看成一条保持尚可的戏剧冲突线,但他最后的死仍然让人感到莫名。或许为了追求一种对前面所犯罪过的救赎感和政治正确,唐先生必须去死,但至少得有个明确的理由,难道陆川是想用唐先生的死来证明日军暴行的完全无理性?与其说这段看起来是日军的无理性,不如说是陆川编剧时的无厘头。

说到这里,又想起陆川在访谈中曾提到的日军屠杀实际上并非个人暴行的叠加,而是有组织有预谋的,实际上是军队指令的。顺便回应一句前两天讨论看待南京大屠杀和屠犹问题,那天一时忽视掉了,证明这种组织化的屠杀并不只是动机理性与否问题,如果是个人暴行,那只是军人自身的事情,说不好听,就像党卫军对美军俘虏的屠杀放大一些,如果是来自上层的组织,这就上升到了国家犯罪,性质完全不一样,不仅是屠犹,还有纳粹同样臭名昭著的枪毙政委、饿死乌克兰等政策。那段陆川在访谈中说得很好,但在电影中,很遗憾,他试图表现,但也在这冲突和纪录的游移中草草了事。能看到的,只有似有组织的机枪扫射和占领军头目关于征集慰安妇的提及。不错,从拍摄上而言,屠杀场景,陆川在四、五个场景间平剪,然后再来一个大摇臂,把屠杀残忍程度的震撼提升了一个档次。但是从对问题的追溯来看,陆川对屠杀的表现,仍然停留在我前面提到过的两部影片水平上,都过去这么多年了,这点仍然是一点进步都没有。这不能不让人感到遗憾。

三、堵门、祭典——两处神来之笔

1、开场的堵挹江门很好。比之日军很难给观众心理代入感的攻城,挹江门场景很能镇得住人,作为定场戏非常好。从静到动,转换得非常快,冲击力极强,同时也给毫无心理预期的观众一个突袭——所有拍南京大屠杀的电影,没有一部有这种气魄。

更重要的是这个段落是过去谈及时常常语焉不详的,第一次被如此直接地表现出来,非常好,只是有一点——真实发生的,比电影上呈现的这段,要残酷很多。

2、整部影片,祭典部分可能是争议最大的。

不仅因为它可以看做是对日军气焰的一种宣传,而且还在结构上突兀了一下,很多人看不

明白。

但我觉得,这是影片拍得最好的一个场景,因为这是他最放得开手脚的一个场景,没有考虑太多的票房与现实顾虑,也没有像之前绝望之余仍然想处处留点面包屑做希望(实际扔下去的是馒头),他拍得很纯粹,很干净,镜头剪切得非常流畅,做足了功夫。

他为什么要插进这一段呢?

我的理解是。首先,他要刺激观众。陆川拍摄此片很重要的一个目的就是告诉人们——我们当年那个对手有多么强大,尽管最后我们赢了,但仍不可掉以轻心。如果说本国首都被人烧杀抢掠仍然不够耻辱的话,陆川选择了这种招魂般的庆典。这已经不是肉体上的冲突了,而是在精神上的压迫。日本人为什么能在中国的土地上肆虐?这是陆川想回答的问题。而这段就是他想给出的答案:一股强大的精神力量,没什么比这种看起来回归蛮荒状态的祭奠更能表现这种可怕的意志。

但是,在这意志可怕之余,它也会反噬。这个是我想到的,是我根据影像推演的,那就是祭典段落将近结束处角川带有绝望和茫然的吼声。这种意志力其实是非人的,它在摧毁对手的同时,也会让己方的个体消失,出现的只有这一个怪物。丧失个性的民族,必将在盲目中走向毁灭。

然而,陆川选择这种方式,是很冒险的,特别是我感觉他参考了《意志的胜利》的拍摄法,对那些写着部队番号的招魂幡和强壮鼓手的大仰角,极其规整的构图,配上紧张的鼓点,使这段影像压得人喘不过气来。我倒不担心他因为这个被骂汉奸——那些言论虽然无知,但也没什么害处——我担心的是这段影像与《意志的胜利》相仿的蛊惑力,意志薄弱者可能会吃不消,就像传说中当年北影教授不愿意在课堂上完整播放《意志的胜利》一样。不过世上只有一个三岛由纪夫,而且还死了,但愿我的担心是多余的。

四、《南京!南京!》与历史

这个问题是逃不开的。

前面在谈角川的角色问题时,我已经谈过了,那基本就是我的观点:看得出来,影片确实是建立在相对严格的考证基础上的,没有太明显和太过分的史实错误,但陆川的问题不在于不忠实历史,而是在艺术真实可允许范围内的故作幼稚。当整部影片都是在以接近史实或者号称接近史实的名义下进行时,如果非要捣鼓出类似于角川这种日军战争前期出现几率微乎其微的角色,对戏剧化情节帮助不大(因为太俗套了),而且还会伤害影片的因“史”之名。

关于拉贝的问题,别看陆川在访谈中言辞似乎挑衅味道很足,从影片来看,其实并没有对拉贝进行怎样的丑化,影片中的拉贝,已经做到了他在那种环境下可以做到的一切,只是影片没有将他作为叙事中心罢了。

关于市中心的孙中山像,确实1942年新街口才竖立起孙中山像,如果严格按照史实,这

里就穿越了。但这就是艺术创造的自由了,我看过一张照片,是几个日军士兵羞辱一尊孙中山铜像(可能是中山陵的,具体记不清楚了),这说明类似事情是存在的,稍微转移下时地,并且给国都的沦亡带上些象征性意味,没什么不好。素以考证为长的李敖,写作《北京法源寺》时,不也为了艺术的考虑,把住法华寺的袁世凯穿越到了法源寺?同样理由,可以解释城中那场不曾有过的祭典。这些都不算大问题。

我觉得大问题不是史实上的,是对历史的把握。我们为什么要回顾这段历史?是要去了解其成因,关注其过程,并从中挖掘出更深层次的内涵——比如动机。《南京!南京!》既然已经基本放弃了整一的情节,那么在这个问题上应该做得更清楚。我们为什么会被屠杀?仅仅因为敌人的强大?强大了,打败我们了,我们就理应被屠杀?因为敌人兽性,所以我们被屠杀?那么既然创造了角川这么个有良知的角色,以及将日军日常生活表现得这么“正常”,那么这些“正常”人类,为什么会做出非人类的事情?如果说电影表现哲学议题有难度,那么为什么当教堂中发现了甚至多过日军巡逻队的中国士兵时,所有人都选择了举枪?为什么我们有那么多人却大部分乖乖被杀?陆川在访谈中说得很激动,说要拍抵抗之城,但从影片来看,零星的抵抗归抵抗,屠城归屠城,二者是割裂的。其实挹江门一场如果后面接好了,完全可以解释上面这些,但散乱化的表现,让这些问题很难留下满意的答案。偷懒的人可能只是想着“日军是屠夫、国军太懦弱、百姓太麻木”就收场了。勤快的可能还会留个解释文,但如果要靠解释才能说清楚事情,还要电影干吗?

五、关于陆川

女朋友看完《南京!南京!》,留下一句话:陆川是值得尊敬的。

怎么说呢,我很不喜欢陆川的为人,对他的导演水准也持保留意见,但我赞同她的话:陆川是值得尊敬的。

当初看到过报道,说冯小刚是中国电影圈里最会哭穷的导演,他的投资都是哭诉拉来的。如果只是开玩笑的话,我觉得陆川上这个榜也挺合适的。他很能说,也很会说,而且很爱来事。每次接受采访,他都不忘记哭诉下血泪史,包括当初写《黑洞》剧本被剥削之类的。听得多了,也就习惯了。此番《南京!南京!》的运作,他虽然没有傻到像高群书那样玩道德绑架,但仍然四处放噱头,比如挑衅《拉贝日记》,而事实上,这电影除了题材,几乎也没跟拉贝冲什么。后来他又豪言票房过一亿四,他就跟韩三平裸奔。这放在他自己也倾情对待的电影上,多少是让人有些反感的。我虽然可以理解他的行为——这不是小成本,8000万的投资,是要用票房说话的——但对他的行为,多少有些不屑,觉得这个人太无所不用其极。

但陆川值得尊敬的地方在于,他不是只在炒作上如此,在对待电影上,他也是如此。拍《可可西里》时 的玩命,一直延续到现在的《南京!南京!》。他也没有因为票房的顾虑而彻底放弃在影片中的一些尝试,在站着说话不腰疼的中国影坛,他的每一步虽然迈得锣鼓喧天,但也确实有这个资格。

他的问题在于,一个好导演,或者说一个合格的导演,不应该是每次都靠题材和拍摄内容才能赢得喝彩的。《可可西里》如是,《南京!南京!》亦如是。拼命固然可贵,但水平不上

南京南京观影目的篇三
《南京南京观后感》

两个中国人逃生后的反应是上述幼稚的延续,陆川的意图表现得更加明显。但这个比角川的自杀更加离谱,角川之死的设置至少还符合影片逻辑,而两个中国人的笑和嬉戏连基本的常识都不符合:试问如果有人刚刚从连绵数月的死亡威胁中脱身,而且前途未卜,他能彻底放松吗?南京大屠杀的很多幸存者直到今天仍然有强烈的心理阴影,何况当时刚刚脱身,怎么可能会有如此轻松愉悦的状态?这段被诟病是纯粹活该。 结尾单从技术论,拍得尚可,远景中角川同乡孤零零地竖在那,构图很好,也算是影片中难得的静谧。但是,在压抑了两个多小时候,即便你想“希望”一下,忽然来一段风格上反差如此之大的收场,即便是再热爱和谐本性善良的观众,也难以转过弯来啊。 之所以点这个结尾,就是想说陆川在谋划剧本时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如何在绝望中展现希望。完全的绝望是不可取的,倒不是因为那些关于艺术的目的应该怎样怎样的文艺理论,是这部电影涉及的历史如果以这种方式表现,很难被接受,不仅如此,在艺术创建上,除了一味哭诉,也难有什么发展。而且,这毕竟是商业制作,要面对市场的,和这段敏感历史如此纠结的时候,选择完全绝望,几乎是绝路。 其实,这本身就是个难题。观影时,我常有这种感觉:这段不能这么写,这么拍是不对的,但真要想想看应该怎么拍,我发现我也很难给出什么答案。面对这个难题时,陆川给出的答案,以结尾为代表,就不太好。其他各处呢?很多地方,都有类似问题:比如那段“中国不会亡”,比如唐先生有些做作地说“我太太怀孕了”。陆川太想表达那种希望了,结果陷入了俗套中。其实角川之死还是可以找到原型的——《罪与罚》中的斯维德利盖洛夫,但就是这么久远的角色也远比角川要丰满复杂得多。这就像一个困局一样,陆川太想表达希望,甚至牺牲了角色和一些合理性,但最后却谁都没法讨好。其实,在零星的角落表现一下就够了,小豆子对刘烨笑了两次,既有着战友间的默契,又带着些无奈和坦然(特别是第二次),这个细节虽然笑,但是够分量的,遗憾的是陆川让他笑了四次„„ 二、是冲突还是纪录?分裂的南京。 前面有文提到过,《南京!南京!》的剧本是失败的,因为其过于散乱的情节,几乎都无法形成构架,最终成了一堆历史的“景片”。 这话对了一半。根据陆川的访谈,看《南京!南京!》的创作过程,陆川自己提到过,他原来写好一个剧本,后来拍的时候,根据拍摄情绪不断修改,删了、加了很多戏,到最后已经面目全非。以这种方式做电影,除非你是掌控力极强的导演或制片人(赛尔兹尼克这种),或者本身就期待影片以散文化或者碎片化方式出现(王家卫的电影,以及斯通的《天生杀人狂》),否则陷入杂乱的状态是很难避免的。作为导演的陆川,掌控力显然还不够。剧本跟着情绪走,情绪跟着拍摄走,到最后,剧本的整一性就会丧失。但根据陆川提到的原来那个商业味更重的剧本来看,在影片中仍然能看见一些影子,但戏剧冲突往往只是出现在单个场景里,而且还时常戏剧性相对不足或者失当,等到整个来看时,就显得乱了。所以看这部电影时,常常会觉得穿越,时而明显感觉到戏味,时而又觉得戏味不足像战场纪录片——没有谁能够有这么好的适应性能够随时在两种风格中转换自如的,作为导演的陆川自己也不能,所

以在需要纪录性的时候,他却总不合时宜地大特写(前1/3)。 这种分裂还表现在他对角色塑造的问题上。陆川自己谈过这部电影和《拉贝日记》的区别,后者按照其标榜和宣传片来看,基本是传统情节剧,陆川刻意要让《南京!南京!》和《拉贝日记》划清界限,按照他的说法,应该是更倾向于全景式纪录的。如果是《拉贝日记》给拉贝很多仰角和大特写,我不会奇怪,因为本身就是要塑造英雄,塑造一个star,给他聚焦是应该的。但《南京!南京!》既然是要追求一种更朴实和平视的角度,那么即便为票房考虑使用一些明星演员,最好也让他们在镜头前“消失”(参考《黑鹰降落》)。但很遗憾,即使是拍得还不错的战斗段落,陆川也没少给刘烨大特写——他的脸被抹了再多的灰,观众也不会认同者是名普通的国军军人,而会因为明星的突出而瞬间出戏。而后给刘烨设计的那段带头赴死,就更有问题

了——如果你要让刘烨成为英雄,那么这个桥段设计得不够英雄;如果你要让刘烨是牺牲者之一,又干嘛非让他突出一下?至于唐先生的角色设置,可以看成一条保持尚可的戏剧冲突线,但他最后的死仍然让人感到莫名。或许为了追求一种对前面所犯罪过的救赎感和政治正确,唐先生必须去死,但至少得有个明确的理由,难道陆川是想用唐先生的死来证明日军暴

行的完全无理性?与其说这段看起来是日军的无理性,不如说是陆川编剧时的无厘头。 说到这里,又想起陆川在访谈中曾提到的日军屠杀实际上并非个人暴行的叠加,而是有组织有预谋的,实际上是军队指令的。顺便回应一句前两天讨论看待南京大屠杀和屠犹问题,那天一时忽视掉了,证明这种组织化的屠杀并不只是动机理性与否问题,如果是个人暴行,那只是军人自身的事情,说不好听,就像党卫军对美军俘虏的屠杀放大一些,如果是来自上层的组织,这就上升到了国家犯罪,性质完全不一样,不仅是屠犹,还有纳粹同样臭名昭著的枪毙政委、饿死乌克兰等政策。那段陆川在访谈中说得很好,但在电影中,很遗憾,他试图表现,但也在这冲突和纪录的游移中草草了事。能看到的,只有似有组织的机枪扫射和占领军头目关于征集慰安妇的提及。不错,从拍摄上而言,屠杀场景,陆川在四、五个场景间平剪,然后再来一个大摇臂,把屠杀残忍程度的震撼提升了一个档次。但是从对问题的追溯来看,陆川对屠杀的表现,仍然停留在我前面提到过的两部影片水平上,都过去这么多年了,这点仍然是一点进步都没有。这不能不让人感到遗憾。 三、堵门、祭典——两处神来之笔 1、开场的堵挹江门很好。比之日军很难给观众心理代入感的攻城,挹江门场景很能镇得住人,作为定场戏非常好。从静到动,转换得非常快,冲击力极强,

同时也给毫无心理预期的观众一个突袭——所有拍南京大屠杀的电影,没有一部有这种气魄。 更重要的是这个段落是过去谈及时常常语焉不详的,第一次被如此直接地表现出来,非常好,只是有一点——真实发生的,比电影上呈现的这段,要残酷很多。 2、整部影片,祭典部分可能是争议最大的。 不仅因为它可以看做是对日军气焰的一种宣传,而且还在结构上突兀了一下,很多人看不

明白。 但我觉得,这是影片拍得最好的一个场景,因为这是他最放得开手脚的一个场景,没有考虑太多的票房与现实顾虑,也没有像之前绝望之余仍然想处处留点面包屑做

希望(实际扔下去的是馒头),他拍得很纯粹,很干净,镜头剪切得非常流畅,做足了功夫。 他为什么要插进这一段呢? 我的理解是。首先,他要刺激观众。陆川拍摄此片很重要的一个目的就是告诉人们——我们当年那个对手有多么强大,尽管最后我们赢了,但仍不可掉以轻心。如果说本国首都被人烧杀抢掠仍然不够耻辱的话,陆川选择了这种招魂般的庆典。这已经不是肉体上的冲突了,而是在精神上的压迫。日本人为什么能在中国的土地上肆虐?这是陆川想回答的问题。而这段就是他想给出的答案:一股强大的精神力量,没什么比这种看起来回归蛮荒状态的祭奠更能表现这种可怕的意志。 但是,在这意志可怕之余,它也会反噬。这个是我想到的,是我根据影像推演的,那就是祭典段落将近结束处角川带有绝望和茫然的吼声。这种意志力其实是非人的,它在摧毁对手的同时,也会让己方的个体消失,出现的只有这一个怪物。丧失个性的民族,必将在盲目中走向毁灭。 然而,陆川选择这种方式,是很冒险的,特别是我感觉他参考了《意志的胜利》的拍摄法,对那些写着部队番号的招魂幡和强壮鼓手的大仰角,极其规整的构图,配上紧张的鼓点,使这段影像压得人喘不过气来。我倒不担心他因为这个被骂汉奸——那些言论虽然无知,但也没什么害处——我担心的是这段影像与《意志的胜利》相仿的蛊惑力,意志薄弱者可能会吃不消,就像传说中当年北影教授不愿意在课堂上完整播放《意志的胜利》一样。不过世上只有一个三岛由纪夫,而且还死了,但愿我的担心是多余的。 四、《南京!南京!》与历史 这个问题是逃不开的。 前面在谈角川的角色问题时,我已经谈过了,那基本就是我的观点:看得出来,影片确实是建立在相对严格的考证基础上的,没有太明显和太过分的史实错误,但陆川的问题不在于不忠实历史,而是在艺术真实可允许

范围内的故作幼稚。当整部影片都是在以接近史实或者号称接近史实的名义下进行时,如果非要捣鼓出类似于角川这种日军战争前期出现几率微乎其微的角色,对戏剧化情节帮助不大(因为太俗套了),而且还会伤害影片的因“史”之名。 关于拉贝的问题,别看陆川在访谈中言辞似乎挑衅味道很足,从影片来看,其实并没有对拉贝进行怎样的丑化,影片中的拉贝,已经做到了他在那种环境下可以做到的一切,只是影片没有将他作为叙事中心罢了。 关于市中心的孙中山像,确实1942年新街口才竖立起孙中山像,如果严格按照史实,这

里就穿越了。但这就是艺术创造的自由了,我看过一张照片,是几个日军士兵羞辱一尊孙中山铜像(可能是中山陵的,具体记不清楚了),这说明类似事情是存在的,稍微转移下时地,并且给国都的沦亡带上些象征性意味,没什么不好。素以考证为长的李敖,写作《北京法源寺》时,不也为了艺术的考虑,把住法华寺的袁世凯穿越到了法源寺?同样理由,可以解释城中那场不曾有过的祭典。这些都不算大问题。 我觉得大问题不是史实上的,是对历史的把握。我们为什么要回顾这段历史?是要去了解其成因,关注其过程,并从中挖掘出更深层次的内涵——比如动机。《南京!南京!》既然已经基本放弃了整一的情节,那么在这个问题上应该做得更清楚。我们为什么会被屠杀?仅仅因为敌人的强大?强大了,打败我们了,我们就理应被屠杀?因为敌人兽性,所以我们被屠杀?那么既然创造了角川这么个有良知的角色,以及将日军日常生活表现得这么“正常”,那么这些“正常”人类,为什么会做出非人类的事情?如果说电影表现哲学议题有难度,那么为什么当教堂中发现了甚至多过日军巡逻队的中国士兵时,所有人都选择了举枪?为什么我们有那么多人却大部分乖乖被杀?陆川在访谈中说得很激动,说要拍抵抗之城,但从影片来看,零星的抵抗归抵抗,屠城归屠城,二者是割裂的。其实挹江门一场如果后面接好了,完全可以解释上面这些,但散乱化的表现,让这些问题很难留下满意的答案。偷懒的人可能只是想着“日军是屠夫、国军太懦弱、百姓太麻木”就收场了。勤快的可能还会留个解释文,但如果要靠解释才能说清楚事情,还要电影干吗? 五、关于陆川 女朋友看完《南京!南京!》,留下一句话:陆川是值得尊敬的。 怎么说呢,我很不喜欢陆川的为人,对他的导演水准也持保留意见,但我赞同她的话:陆川是值得尊敬的。 当初看到过报道,说冯小刚是中国电影圈里最会哭穷的导演,他的投资都是哭诉拉来的。如果只是开玩笑的话,我觉得陆川上这个榜也挺合适的。他很能说,也很会说,而且很爱来事。每次接受采访,他都不忘记哭诉下血泪史,包括当初写《黑洞》剧本被剥削之类的。听得多了,也就习惯了。此番《南京!南京!》的运作,他虽然没有傻到像高群书那样玩道德绑架,但仍然四处放噱头,比如挑衅《拉贝日记》,而事实上,这电影除了题材,几乎也没跟拉贝冲什么。后来他又豪言票房过一亿四,他就跟韩三平裸奔。这放在他自己也倾情对待的电影上,多少是让人有些反感的。我虽然可以理解他的行为——这不是小成本,8000万的投资,是要用票房说话的——但对他的行为,多少有些不屑,觉得这个人太无所不用其极。 但陆川值得尊敬的地方在于,他不是只在炒作上如此,在对待电影上,他也是如此。拍《可可西里》时 的玩命,一直延续到现在的《南京!南京!》。他也没有因为票房的顾虑而彻底放弃在影片中的一些尝试,在站着说话不腰疼的中国影坛,他的每一步虽然迈得锣鼓喧天,但也确实有这个资格。 他的问题在于,一个好导演,或者说一个合格的导演,不应该是每次都靠题材和拍摄内容才能赢得喝彩的。《可可西里》如是,《南京!南京!》亦如是。拼命固然可贵,但水平不上

去,总有一天会被遗忘的。 六、尾声 其实对于这部电影,我还算是评论得比较客气吧。纠结得狠了,心里非常乱,一股脑就涌出来了。其实,心里纠结的,还是那段历史,无论这电影有多少缺点,不能不承认,影像带来的直接冲击,比印在纸上的统计数据要强烈得多。从这个角度讲,《南京!南京!》已经成功了。

南京南京观影目的篇四
《影评》

《唐山大地震》:一湾浓得化不开的悲情~~

关注《唐山大地震》已经有半年之余,今天终于有幸提前一睹,被震撼得一塌糊涂,贡献了整整两包面巾纸。看完后,我给编剧苏小卫老师发了短信,向她表示敬意,她说自己刚从唐山的首映归来。真是很辛苦。

之前看过小说《余震》,并写过一篇长长的书评,大概之意是说张翎将枝蔓铺得太开,四处设点,未能能向纵深开拓,流失了本该给人的感动,张翎把一个长篇的结构用了短篇笔法写了出来。但是正如冯小刚所说的,小说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框架和文学的起点,那就是两个救一个很有戏剧性,地震的一霎那的抉择影响了一个母亲的一生以及两个家庭的悲欢(陈道明、陈瑾的军人家庭以及徐帆和儿子的家庭)。23秒的地震引发的人心理的32年的余震。正如我当初预料的一般,《余震》的小说应该不会超越电影,或是换个不别扭的说法,电影《地震》会超越小说,这在一般的电影和小说关系上还是比较少见的。今天的观影体验印证了我的猜想。

之前看过《唐山大地震》的电视剧版的介绍,为了不让观众感到滑稽,电视剧用普通话取代了方言,而电影版的《地震》,我本以为也会效法,不料冯小刚却让演员说起了唐山话,足见冯小刚的信心。片中有为数不多的几处小幽默让现场有点小讪笑。比如李元妮和丈夫大强在地震前爬到卡车里,紧接着就是皆不可耐地脱衣服做爱,并说这么大的热天估计整个唐山就他俩人在做这个事情;在失去丈夫后李元妮当街烧纸,并给丈夫和女儿叫魂的一段;还有被杨立新演的邻居追求的一段,可以说,整部电影都透着浓得化不开的悲情。

电影打了Imax的招牌,可能是现场的放映条件所致吧,并没有特别感觉到。二十多分钟的地震特效也还是极其逼真。震撼之后的悲情接着就是一发不可收拾。大部分人的眼泪就是从影片三十分钟之后开始收不住了。

冯小刚深谙中国观众对家庭情节伦理剧的体认,这个从中国第一代导演郑正秋到蔡楚生到谢晋一直延续下来的传统此刻在冯小刚身上找到了延续。冯小刚一次次将李元妮这个母亲至于道德选择的两难之中,并时刻让她以一个执拗的内心对面对这个世界,自我惩罚、自我放逐,让观众去同情这个可怜的世界、这个可怜的人。

在遭遇救儿子还是救女儿的抉择时,相信观众也跟随着演员同时在遭遇一场情感炼狱,徐帆的表演真叫一个震撼啊,呼天怆地,及至后来,唯一的儿子被截断了胳膊,要被婆婆带走的那一段戏,又是吕中和徐帆的情绪爆发点,最后母女相认,徐帆给张静初洗了四个西红柿,因为32年前的夜晚,弟弟吃了唯一的一个西红柿,妈妈答应第二天要给女儿买,这一个允诺,32年才兑现。有了感动的故事点,没有代入感的演员也是无助的,我相信徐帆必将斩获今明两年的几大的电影节的影后,那将会是又一个令人感动的瞬间。

在故事的另一条线上,陈道明和陈瑾收养了张静初之后,夫妻两人由最初的不合到临终时的难离难舍;张静初联想到自己被放弃的经历而拒绝打胎以及她和陈道明讲述自己为什么不能原谅母亲,最后张静初亲赴汶川救援,感受到每一个放弃都是逼不得已,受伤最大的是做出选择的亲人,32年的痛恨化作悔恨。这些场景都释放了浓厚的悲情,现场哽咽饮泣的声音此起彼伏。

可以说,《地震》是一个简单的故事结构,却是一个大容量的故事空间,三十年的长度,两个家庭数个人的悲欢离合,冯小刚表现得收放自如。因为他知道围绕着主线人物来结构故事,去除司空见惯的模式化表现。比如,方登被收养,并没有将她表现为先叫叔叔阿姨然后再到叫爸爸妈妈的旧套路,直接进戏;方登与方达在汶川的救援现场的相见,并未给二人相认做交代,镜头一切,就是他们坐在大客车上回唐山,下

个镜头,就是通过徐帆的颤颤悠悠的、捏不上饺子皮的手,来交代她知道女儿没死的真想并等着她回家;回到家里,并没有给徐帆一个热泪盈眶的特写,而是微带着颤抖,隔着窗户,略带平静地叫女儿先进屋……

可以说,这个题材,除了冯小刚之外,还真没有几个人能扛得起来。张陈二人在讲故事上真的拿不出手;陆川在《南京南京》中虽有大场面的控制经验,但也难保能处理好这样一个敏感的题材;姜文太有想法了,我们还是期待他的《让子弹飞》吧;依据陈可辛对人物的把握以及《投名状》的拍摄来看,估计也可以胜任,至于李安,让《色戒》伤了一次,短时间内再内地来拍片的可能性不大了。

相信有很多人跟我一样,在看片子的时候,时刻检视自己的内心和生命历程,重新思考自己和亲人的关系状态。所以我不觉得冯小刚在贩卖一种悲情或是可以煽情。如果说要挑毛病的话,不在于几处如剑南春和某旅行社的植入式广告,反而是结尾略显拖沓,让母女在墓碑前再次落泪,让一个经历地震的人在纪念碑前骑车经过,从而带出这个纪念碑的全貌,似乎有些勉强,在我看来,这个人是多余的。

2这部冯导的电影《唐山大地震》,你要问我哭了没。当然哭了。我是一个敏感的人,特别容易受到各种各样的细节感染,在电影当中,有各种各样的情节等着你,给你下几个催泪弹,如果你真的没有哭,我倒觉得不正常了。

毕竟,我们都是见过、甚至是经历过地震的中国人。相信很多的人都已经知道,这部电影是改编自《余震》,然后就上了一个讨巧的名字,其实讲的是地震之后的事情。这让我想起了《2012》,他们两者其实没有可比性,一个宣传的是灾难背景下的情感,一个就是典型的灾难剧。但是,两部电影的片名倒是异曲同工。《唐山大地震》这个名字一公布,马上就会有无数的人被吸引,我相信很多人都是抱着灾难片的感觉去的。

关于冯导,我相信很多人有一个这样的认知,我在大学的时候就经常听同学说,他是中国最本土的导演,他知道中国的观众需要什么,他也善于挖掘那些观众看不到的细枝末节,然后无限放大,不管是搞笑还是催泪,都自成一派,成为了现在中国最大牌的导演之一。你如果非要说他有什么大智慧也可以。不过在我看来,他是有很多小聪明,而正是因为这些小聪明,才让冯导变成了今天的又本土又大牌的导演。

我相信,拍摄这样一部有关地震题材的电影,是有风险的,也是需要技巧的。我们对地震这个话题太敏感了,虽然像我这样的年龄没有经受过唐山大地震,但是我听父辈人说起,还有很多的内幕和各种民间传言。所以,面对这样沉重的话题,我相信很多人都会心怀谦卑和感恩,去看待这种电影,而电影也基本上达到了我们的预期,但是,离开了地震,离开了我们心中的那些感通,还能说些什么呢?

这部电影绝对不是灾难片,如果你抱着去看灾难片的心情去,那么肯定会失望。地震的场面和时间也很短,只是加了一个2332的噱头,而从这32年上,也是把一家人的悲欢离合放在了一起,浓缩出了一部在地震背景之下的悲情剧。也就是说,即使你远离了地震这样的背景,这个故事是依然有据可依的,这就是小聪明的地方。

我曾经问过一位在唐山的朋友,问他看了这部电影没有,他说看了。我说什么感觉,他说没什么感觉,我又问那你家人呢?他说也都一般。就觉得假了一些,不够真实。我说哪里假?他说,感觉。

如果离开了地震这样的背景,这也就是一部家庭的伦理剧,如果这个家庭不是发生在地震的唐山,而是发生在其他地方,一开始的离散和痛苦,到最后32年到汶川的相遇,都可以作为一部不错的催泪弹。但这

个世界上没有什么如果,电影就是发生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这也造成了本来哪里都可以的故事,拥有了它的特性和特殊的地方。

不过可惜的是,电影在对人性的挖掘上,我觉得还略有欠缺。只是几个演员演的可圈可点,比如老戏骨陈道明,张弛有度,而镜头的感觉也堪称是一流,内敛之中的那种爆发力和对于大灾难面前的那种隐忍,看着着实让人揪心,张静初的表演也算中规中矩,虽然没有在《孔雀》中那么的有亮点,但是也已经不错,徐帆就是电影当中最大的催泪弹了,无论是歇斯底里的呐喊还是佝偻的背影,鼻子总是酸酸的。另外陆毅,算了,跑龙套吧。

如果你要把这部电影单单看做是一部催泪的感人影片,那么它是成功的。大段大段的情节,大起大落,大喜大悲,然后陡然直下的催泪效果,都是十分明显的让你哭让你感受悲痛。这一切都应该归功于冯导的小聪明,他一向拍电影有目的性,无论是让你搞笑,还是让你哭,再加上他对演员的那种戏份的了解和把握,你要说这部电影,催泪效果不够,我觉得是牵强的。电影当中所有的情节和导演设置的桥段,都是为了哭点去的,所有的那些悲痛和爱恨,亲情和爱情,欢笑和泪水,都是中国的观众所关注和喜欢的,而且这次正中下怀。

但是,如果单单是一部催泪的电影,那么大家肯定都是买账的。可是这又是一部特殊的电影,他的故事发生在了绝大多数人都不想再提及的唐山大地震上。这就有犹如一种,一个普通的东西,加上了特殊的敏感的背景,那么本身也就是不再普通了。而我那位在唐山的朋友说,听他的父母说当时其实不是这样的情况,电影里好多的地方其实都是现代的影子,所以在感觉上就是在看电影,不是在看自己的曾经。

电影2个多小时,如果抛开地震的背景,就是讲述了一个简单的故事,电影中间的部分明显拖沓,跨度的时间本身就长,又加上好几条线索,主题也比较的分散,然后再电影的后半段,直接用几个现代的标志来转换时间,明显卡在了那里跳脱不开。也就是说,这本身可以拍好几个长篇的故事,硬是加塞在了几十分钟里,人物的反应和那些情节之间的关系,显得牵强和生硬。

另外就是大家都批评的广告的植入问题了,尽管现在吵得是沸沸扬扬,但我依然觉得广告注入不怕,但是你要植入的自然和得体。一个普通的老百姓家能吃饭就和剑南春吗?还是在大灾难下买保险就买某某品牌。我觉得都不得体,生搬硬套,让我想起了湖南丑女好丑里所有的浴衣都是多芬。

冯导总是强调这部电影很感人,用多少的数据来说多少人看他的电影潸然泪下,纸巾都不够用。但是,催泪的电影和伟大的电影,还是有区别的。光是通过制作催泪弹来彰显人性,还是要在情节里讲人性发挥得淋漓尽致,往往就在一线之间。所以,如果是催泪电影,合格了。如果是伟大的电影,还远远不够。

地震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那些感人的事情,不是歇斯底里,更不是之后单纯的援建,而是在内心当中油然而生的悲怆,感受到生在危急关头的渺小和在大爱之中的磅礴,而更多的故事,是需要我们去挖掘、去寻找、去用自己的内心感受。这种感觉,或许再怎么拍电影也无法呈现,或许更多的时候,我们的那种期待总也不能够实现。

还是那句话吧,离开了地震,面对它,我们应该说些什么。而除了让观众留下对地震回忆和缅怀逝者的眼泪,是不是更应该更多的思考和回想。冯导肯定也明白,逗你笑之后思考容易,而让你哭之后思考,却是难上加难。

南京南京观影目的篇五
《光影百年期末论文》

《南京南京》观影有感

这部片子,坦白讲,是一部很难拍但又很讨巧的电影,难拍在于它背后的政治性(据说导演陆川大费周章才通过了外交部这一关)和严肃性,至少我们在这部影片里面肯定了在抗战时期国民党军队所作出的贡献。讨巧则在于汹涌的爱国民族主义对商业票房而言是一个很保险的卖点,就像胤祥说的,“陆川总会站到一个道德上的制高点,让人难于对他的影片提出批评。比如我们会因为《可可西里》的艰苦而对它保持尊敬,或者因为《南京南京》的勇气对他大加赞赏”。《南京南京》在DVD版尚未面世前,影评就有一大堆了,看来七十年前的那场惨案仍然未被忘却,这就已经足够了,不管被提醒多少回,我们都应该铭记那段历史。

在《南京南京》这里,这部电影呈现给我这样一种感觉。当然那个南京城是搭建出来的,而我想说的是,这部影片把南京城抽空到一个悬浮的位置上,根本无法落到实处,换言之,它割断了所有历史和现实的连接。至于为什么,我后面的阐述中会详细论述。

首先要分析的是这部影片的叙事策略。当然要指出的是,这部影片与以下这些影片有着直接和明确的关系:《集结号》、《鬼子来了》、《硫磺岛家书》,甚至《拯救大兵瑞恩》和《辛德勒的名单》。于《集结号》而言,这部影片显然从属于集结号开创的中国战争片序列,而非我们耳熟能详的“革命历史题材” 影片,换言之,《南京南京》与《血战台儿庄》之类影片已经没有任何联系。这一点从视听语言上表现的很明显,与冯小刚类似,《南京》前40分钟的战争场面显然是来自好莱坞战争片的视听风格,这包括手持摄影机,低饱和度(在这里已经是某种黑白片)和空间的设计(想一下《拯救大兵瑞恩》最后的那场战斗)。于《鬼子来了》而言,显然黑白片是一个很明显的关系,然而需要指出的是这两部片子同有反主流叙事的特性,也就是说,无论姜文还是陆川,都讲述了一个与主流叙述中完全不同的抗日战争背景下的故事。而于《硫磺岛家书》而言,最重要的是视角上的关系:日本人的视角。无论是伊斯特伍德还是陆川,都选择了并非从属于他们自己视点的角度——日本人的视点。

这就是最有趣的一点。那么我们来看看陆川的叙事。前40分钟是主要的战争场面,很奇怪的是,在我个人的观影体验中,我感到导演把我的认同引向日本人一方,看到30 分钟的时候我还在想,怎么还打不下来?然后才发现,我应该

认同的是中国一方——这倒不是说陆川有什么错误,挑战观众的常识和心理预期本来就是很勇敢的行为。但是,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中国一方的视点就太奇怪了,首先,名列主演第一号的刘烨在40分钟就牺牲了,那么之前在他的视点上花的笔墨就全部作废—— 虽然后来被“小豆子”继承了,但是仍然看着很不舒服;其次,中国一方的第二个视点是范伟扮演的唐先生,这个人的的行事倒很像《鬼子来了》里面的马大三。更加有趣的是,姜文和陆川都在影片结尾处给了这两个人“惩罚”。我并非认为视点一定要统一,但是《南京南京》的问题在于,如果要用两方视点的话,那么导演的认同导向上就出了问题。比如在前40分钟里,中国一方的视点几乎不成立。而在这期间观众已经在某种程度上认同了日本一方的视点,后来再出现中国一方视点,已经先在地不对等了。至于视点对等,我想《最长的一天》会是一个很好的例子。然则陆川虽然要的不是全景,但是无疑在这一点上犯了严重错误,视点之间的转换极其突兀。我不得不说这是剧作上的最大问题。

既然如此,那我们看看导演确立的优势视点——日本一方的视点,陆川讲了什么故事。(再次声明,我并不认为选择日本视点有什么民族感情之类问题,我是就事论事)可以看出的是,角川是全片中唯一拥有完整视点的人物。从这个角度来讲,角川的心理变化是本片真正的故事。实际上,《南京南京》一片与《硫磺岛家书》更为直接的一个关系是,它们共同的诉求是完成对日军的“去妖魔化”处理。所谓的“屠城”在《南京南京》中不可见,而“杀人”则呈现为消灭中国军队,以及消灭难民营中的中国军人,这是“去妖魔化”的一个方面。而另一面,显然慰安妇的层面是被拿出来讲述的,这构成了故事后80分钟的主要冲突。我不想对此过多评论,然而一个显而易见的事情是,杀人和强奸构成了《南京南京》故事简单化的一个方式。

在此我想引用王炎先生《奥斯维辛之后——犹太大屠杀记忆的影像生产》一书中有关南京大屠杀的讨论(见该书111页《对话:纳粹屠犹与南京大屠杀之比较》。王炎的主要观点是,屠犹在西方语境中是一个非常具有生产性和复杂性的讨论空间,而中日对南京大屠杀的讨论常常纠缠于细节和真实性的争执。当然全书对这个问题作了十分深入且有见解的讨论,有兴趣的朋友们可以去读一读。在这里我想指出的是,就《南京南京》一片而言,陆川的策略也是相同的——绕开

细节的争执,比如人数,方式,真实性;而将这一事件处理为一场战役:日军攻克时为中国首都的南京。而这一战役并不比其他任何一场抗日战争(似乎我应该用的词是中日/日中战争)中的战役更具备可言说性,换言之,南京“大屠杀”并没有比其他任何一处城市的沦陷更为悲惨。那么结合前面的视听分析,或许陆川通过这种军事片的视听风格,他想要做的事情是把南京大屠杀在二战和中日战争之中重新定位。

这就是我把《南京南京》指为历史景片的最终原因。陆川的诉求显然不是血泪控诉式的言说,而是他对“南京大屠杀”的理解。相对如《浩劫》中将屠犹神圣化的诉求,陆川却在对“南京大屠杀”去神圣化(当然我必须声明这不是我指责本片的原因)。如果陆川想要完成这一目的,那么他显然是失败了。《南京南京》之中,南京成了一个悬浮的舞台,这里只有一座军营和一个难民营,于是陆川的诉求成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如果说陆川是要从细节展示全景,那么不幸地,他又失败了。空间模糊,视点混乱,剧情支离破碎——他想说什么?我很难找出一个明确的表达。去看看网上的影评,我很惊讶地发现,大家都看到这部影片的视听呈现里不存在的东西——既如此,那为什么还要去看这部片子?

很遗憾,陆川这部《南京南京》真的让人有点失望。它充其量是历史景片而已,景片之前,连情节剧都没有发生。我必须指出的是,互联网作为中国民族主义情绪,尤其是反日情绪最集中的地方,而同时网民和影院观众的高度重合,或许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南京南京》会是一个合适的文本。但是同时,我并不相信这个文本能够满足,或者迎合这一观众主体的诉求。虽然陆川在片中刘烨光荣牺牲的时候让等待屠杀的中国军队喊起了“中国万岁”的口号,但是我相信这一口号不及《色戒》里头那句“中国不能亡”。关键问题在于,当观众希望去找一些感动和煽情的时候,他们显然很难找到,或许那些说被感动的人,都是自己把自己感动了。只是最后那几张相片小小地煽到了我一下,然后不幸被我发现,不是相片的问题,而是音轨里煽情的小提琴。

总而言之,这部片子在剧作上略显不足。所以我觉得陆川导演下次拍电影还是请个编剧吧。于是与《可可西里》的评价一样:精神可嘉,水平着实存在局限性。也许对南京大屠杀而言,我们需要的还是《约翰·拉贝》那样的情节剧吧。

南京南京观影目的篇六
《跟着电影去旅行》

生活像一场旅行, 也像一部电影.不在乎目的地,也不在乎好看与否,在乎的是沿途的风景和看电影的心情;这里是跟着电影去旅行. 听众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收听跟着电影去旅行.当导演们越来越会选择外景地时,我们也越来越喜欢追随影片的步伐去旅游,一部电影总是承载者不少 电影人的梦,因为他们的独特视野.人们总会发现自己身边的景色原来也很美.独特的电影风光和情节相互交融,会有一种莫名的感动,影像在眼前晃动, 身临其境的看一场属于自己的电影.今天我就带您跟着电影游览世界各地的风光,首先是国内游.南京南京 影片<南京南京>讲述的是:1937 年的 12 月,南京城被日军攻破。尽管有大批的国民党士兵溃逃出城,但与此同时,也仍然有大量不愿意投降的士兵 留了下来,在这座城市的街头巷尾展开了无望而惨烈的抵抗。观影后人们不但对影片所讲述的内容所震撼,同时也对南京这座古城充满了好奇. 南京是中国著名的四大古都及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千百年来,奔腾不息的长江不仅孕育了长江的文明,也催生了南京这座江南城市。 南京 中山陵位于南京紫金山南路,是中国伟大的民主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的长眠之地,70 多年来,中山陵依然保持着原有的历史风貌,每年吸引着数以万计 的海内外同胞和国际友人前来瞻仰和拜谒.中山陵坐北朝南,依山势而建,中山先生的墓室高耸于葱郁浩瀚的林海之中.碧瓦云墙与紫金山化为一体,博 大深沉,静静地洋溢着一派正气与天地共存.中山陵的墓址是中山先生亲自选定的.公元 1912 年,孙中山先生就任临时大总统期间曾到紫金山狩猎,当他 转到小茅山附近时,看到这里钱林平川,背负青山,气势甚为壮观.便笑对左右说”待我他日辞世后,愿向国民取此一剖土以安置躯壳.1925 年 3 月,中山先 生临终前又留下遗言,希望安葬在南京的紫金山. 中山陵的音乐台、光化亭、流徽榭、仰止亭、藏经楼、行健亭、永丰社、中山书院等标志性性建筑,众星捧月般环绕在 陵墓周围,构成中山陵景区的主要景观,不仅寄托了海内外捐赠者对孙中山先生的崇高敬意和缅怀之情,而且都是建筑名家之 杰作,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南 京 夫 子 庙 的 热 闹 绝 不 亚 于 上 海 的 城 隍 庙 ,从 大 沉 淀 的 礼 学 到 精 美 的 饮 食 文 化 ,其 丰 厚 的 文 化 底 蕴 逐 波 于 十 里 秦 淮 的 桨 声 灯 影 之 中 成 为 古 城 南 京 的 一 处 重 要 名 胜 .千 百 年 来 ,夫 子 庙 历 尽 沧 桑 , 几 番 兴 废 .1949 年 以 后 经 过 不 断 的 维 修 重 建 才 形 成 了 以 夫 子 庙 古 建 筑 群 为 中 心 的 十 里 秦 淮 风 貌 . 夫 子 庙 重 建 的 思 乐 亭 石 柱 上 镌 刻 的 一 幅 楹 联

, 它 把 秦 淮 河 的 清 姿 丽 质 和 夫 子 庙 的 建 设 新 貌 /含 蓄而充分地展示出来,给游人以无穷的回味和遐思。 电影<海角七号>讲的是一个失意的摇滚青年从台北返回故乡. 不同的人看《海角七号》 ,看出不同的味道和感觉。它可以是一部爱情片,因为战争而 让恋人天各一方,让年轻人因上一代的遗憾而领悟。 它也可以是一部励志电影,小人物在大都市里的不如意迷失自我,回到小镇上,因为一个机缘,重新振作找回自我,看到彩虹.而这一切的故事都发 生在三面环海,浪花澎湃的恒春。 恒春半岛位于台湾岛最南端。半岛北部为山地,纵贯全岛的中央山脉绵延到这里,虽然高度只有 1000 多米,但在宽度仅 20 公里的半岛上,仍然 显得十分高峻。而半岛的南部虽有恒春平原,但大部分仍为丘陵地带。恒春半岛的牧场虽然没有“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壮观景象,但是在面积有限的台湾岛上,能有那一大片、一大片连绵起伏的草 原,能见到成群的牛羊徜徉其间,也属难得见到的自然景观了,因此每年有很多游人来此参观访问。到恒春来游览的人,大多是慕热带植物园的盛名而来的。园内有上千种热带植物,几乎南国应有的热带植物这里都有,而其中有一些还是世界罕见、 在台湾岛上也属仅有的珍贵植物。步入园内,呈现在人们眼前的是一种天然生态景象。四处遍布热带植物,有的笔直高耸,有的盘根错节,枝繁叶 茂;有的藤蔓虬结,附着寄生在其他植物上;有的花香四溢、争奇斗艳。许多苍老巨大的榕树、银叶树、菲律宾贝壳杉等都是在其他地方难得一见 的。。无论如何,重点在于如果您有机会去台湾,不妨跟着《海角七号》游恒春,感受台湾最南端的海角之旅。 游遍了中国的旅游景点,下面在咱们就到国外转一转. 影片<罗马假日>讲述的是赫本饰演的安妮公主在出访罗马时偷偷出逃.游览罗马城最经典的景点.并在此过程中与格里高利派克饰演的美国记者邂 逅,并双双坠入情网,但为了承担作为一个公主对皇室对国家的那份固有的责任,她不得不放弃爱情,回到了原来的生活轨道. 玛戈塔街 51 号就这样随着罗马假日的传播进入了人们的视野,并从此成为罗马城最知名的一个门牌号.马格塔街位于城北的台伯河右侧,据西班牙 广场不远,这条算不得宽敞甚至有些杂乱的小古街不仅是罗马市井生活的一个侧影,同时也是文人墨客聚集的地方.街道两旁随处能看到来自世界各地 尚未成名的画家支起画架等待游客请他们画肖像,在这些无名画家入主马格塔街之前,歌德,司汤达,拜伦,雪莱,济慈,巴尔扎克等作家和许多艺术家以及 欧洲

南京南京观影目的篇七
《中国电影更需要教育性》

定义:

1. 娱乐性:使人感到欢乐、愉快的性质。(不谈“放松身心”!!) 欢乐、有趣

2.教育性:具有一定深度的思想内涵,使人增长知识、产生思考。(前提是“具有现实意义”)

3.艺术性:文艺作品表现力的强弱。

区分艺术性与娱乐性:艺术性可以增强电影的感染力,陶冶、宣泄我们的情感,但这绝不等同于让我们愉快欢乐。

5.需要:缺少;供求之间的落差。

底线&前提:

1.当今中国电影娱乐性泛滥、教育性匮乏。

2.当今中国电影票房很好(虚假的繁华),口碑很差。(这就是畸形发展,不利于长远发展)。

3.好电影 = 大家满意的电影 = 艺术性+教育性 = 能陶冶情操、引发思考

4.好电影与娱乐性没有任何必然联系!娱乐性只能吸引观众、刺激票房。

5.长远发展的动力:好的口碑(也就是观众的希望与认同)= 好电影(见3)

立论:

评价标准:当今中国的电影更缺少什么。何者的增长更能帮助我们的电影走出困境、摆脱畸形发展,走向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一.我们需要更多具有思想内涵、教育性的经典电影,才能使中国电

影走出困境(口碑差),才能长远、可持续的发展。

二.我们更需要有思想内涵的影视作品帮助中国电影走出国门,立足

世界。

三.当今中国电影制作人心态浮躁,刻意迎合大众娱乐口味,错误地

把娱乐当成拯救中国电影的救命稻草,教育性的价值与作用被忽略(价值的批判与重建)

防守应对:

观影动机,放松身心。 1.观影动机不仅限于娱乐,只要思想能受到启发(教育性的作用),情感能得到宣泄(艺术性的作用)的电影都能赢的好评,《南京南京》《忠犬八公》

2.打价值:

当今中国的导演可比您更清楚娱乐性的神奇魔力啊,所以他们才会刻意迎合大众娱乐口味,反而忽略了教育性,使得我们的电影娱乐泛滥„„ 3.扯到票房问题上 这最多只能说明娱乐性能在一定程度上刺激票房,可我们并不缺票房,而是缺口碑„„

票房很重要 票房事由投资、宣传、艺术性等很多因素决定,决不能简单地由娱乐性来概括。 娱乐性确实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吸引观众、刺激票房。而我们的导演

也已经在这一方面下足了功夫,所以我们不缺票房,缺口碑(也就是艺术性、教育性相结合的电影)„„ 请不用担心,当今中国有着数不胜数的娱乐大片为赚取了很好的票房,却因思想内涵的匮乏而扼杀了观众对电影的希望与认同,要想赢回口碑,长远发展„„ 娱乐性就不能获得好口碑吗 请问当今世界上有哪一部赢得赞誉电影的经典电影是依靠娱乐成为经典的?

娱乐电影也有可能成为广受好评的经典,但那一定是寓教于乐的,

我们不能为了得奖而得奖 一部电影并不是因为得奖而成为好电影,而是因为是好电影所以才得奖,获奖并不是我们追求的目的,但是可以成为我们检验电影成功与否的手段之一。

(南京南京、青春雷锋)XXX等电影徒有教育性、赔钱。 1如果是好电影 虽然输了票房,但赢得了口碑,挽救了观众对中国电影的希望与认同,有利于长期发展。 (南京南京:罗伯特麦基称南京南京最好,大师之作;而且1.73亿本身不低;同期多部好莱坞大片冲击,保住同期份额第一实属不易,不能苛求太多。)

2如果不是好电影 (雷锋青春:对方您憋了半天也就出了一个青春雷锋,而我们这边„„这不恰好说明了娱乐泛滥、教育不足吗?) 找其他原因:艺术性、题材陈旧、产业结构„„这既不能归咎于教育性,也不能由娱乐性来解决。

缺少就等于需要吗 我们的需要指的是供求关系不平衡不是说什么东西少就缺什么,科大混混少我们也不能说科大缺混混啊。国产影片票房可能不是很高,但从供求关系的深度来看,中国电影更加缺乏教育性。 娱乐性也能走出国门 太囧、西游降魔海外票房均未超过6万美元 中西幽默差异 泛滥的娱乐没一部走得出去

自由辩战场

战场1:好票房,差口碑,缺教育,可持续发展? 当今中国„„,请问对方辩友,中国电影要想可持续发展„„更需要啥?

网名调查显示„„请问,要挽回缺失的希望与认同,更需要„„?

战场2: 走出国门

当今中国泛滥的娱乐大片在国外全部折戟尘沙„„?

十八大指出文化输出,靠什么文化输出„„?

战场3:价值

重要交锋

娱乐泛滥、教育缺失

1. 今年上半年三部喜剧联手贡献了超过30亿的票房,中国电影不缺娱乐!

2. 去年网友评出的十大烂片中一半都是纯粹的娱乐,网友对这些电影的整体评价是缺乏内涵,逻辑混乱。我们的观影者不缺少欢笑,缺的是欢笑之后的感动与思考。

3. 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研究院2012年调查显示,超过六成的公民对国产电影感到失望,评价普遍反映电影思想内涵过于肤浅,缺的是教育性啊亲!

4. 时光网统计,超7成人认为缺乏内涵

5. 从07年开始中国上映的喜剧电影就达到总量的1/3不缺啊!!

6. 11年、12年国产喜剧片的总量都超过了40部,位居第一,娱乐性不缺啊亲!

娱乐性、艺术性

1. 娱乐顾名思义就是使人感到欢乐愉快的性质,辞海告诉我们,娱乐就是欢快、有趣,请问无数同胞被杀在您看来很有趣吗?

2. 艺术性指艺术作品表现力的高低,它可以陶冶和宣泄我们的情感,但绝不等同娱乐。

需要的标准

需要不等于重要,需要是一种供求的差异,是缺什么!各种类比: 沙漠中的树苗更需要水 乞丐更需要事物

我早上醒来更需要吃饭

走出国门的必要性

1. 十八大明确指出包括电影在内的艺术表现形式肩负着文化输出的重要使命,有什么文化形式能比电影还快地在全球范围内被认知呢?,党的政策亚克西!

2. 中国电影有史以来在美国票房超过10万美元的仅51部,而且其中绝大多数都来自宝岛台湾。

3. 一是海外票房少。2010年中国电影的海外票房仅为30多亿元,不到美国的1/40。

4. 近5年中国电影的海外收入增长率只有只有国内票房增长率的1/4。5. 到经济全球化帮助中国电影进入了国际市场,而全球电影产业发展势头仍然良好,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口碑差、虚假繁荣;可持续发展

1. 2011年国产电影票房继续保持40%的涨幅,高达60亿。

2. 2012年国产288部上映影片中,30部大片席卷了超过80%的票房,其中12部电影以娱乐为主打,却在豆瓣网上没能赢得超过三成的好评。3. 2012年国产电影映票房超过80亿,跃居世界第二,口碑却继续下滑,在搜狐娱乐上网民满意度再创新低。

4. 华鼎电影调查连续三年调查显示中国的大制作电影虽然能赢得好票房,却没能赢得观众的好口碑,有近四成接受调查者表示看过之后很快就会忘记。

2011年十大烂片

1、 白蛇传说,1.87亿 2、 关云长,1.58亿 3、 画壁,1.70亿 4、 最强喜事,1.54

5、 神奇侠侣,4630万元 6、 东成西就2011,7885万

2012年十大烂片

饭局也疯狂,近4000万; 四大名捕,近两亿元; 画皮2,内地票房5亿; Hold住爱,逾4000万元; 车在囧途,2700万元; 河东狮吼

肖申克的救赎、忠犬八公、南京南京、教父、可可西里、国王的演讲 (口碑+票房双赢)

《时间遥控器》寓教于乐

画壁、画皮2、满城近代大波妹、无极、四大名捕„„(有票房,无口碑)

●【往下看,下一篇更精彩】●

上一篇: 人生本无常

最新成考报名

  • 立春过后什么时候鱼开口
  • 2021年立春 2021年立春是几点几分
  • 冬至吃啥 南方冬至吃什么
  • 冬至几月几日 今年冬至是几号
  • 烧碱安全救护常识
  • 国庆节高速免费几天
  • 白露与秋分
  • 请示与批复有什么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