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文档 > 知识 >

为什么拉肚子会肚子痛

成考报名   发布时间:02-27    阅读:

为什么拉肚子会肚子痛(一)
《腹痛腹泻的原因与特点》

腹痛:

(一)发病原因

1.急性腹痛

(1)腹腔内脏器疾病:

①腹腔脏器急性炎症:急性胃肠炎、急性腐蚀性胃炎、急性胆囊炎、急性胰腺炎、急性阑尾炎、急性胆管炎等。

②腹部脏器穿孔或破裂: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穿孔、肠穿孔、肝脏破裂、脾脏破裂、肾破裂、异位妊娠破裂、卵巢破裂等。

③腹腔脏器阻塞或扩张:胃黏膜脱垂、急性肠梗阻、腹股沟疝嵌顿、肠套叠、胆道蛔虫病、胆石症、肾与输尿管结石等。

④腹腔脏器扭转:胃扭转、卵巢囊肿扭转、大网膜扭转、肠扭转等。

⑤腹腔内血管阻塞:肠系膜动脉急性阻塞,门静脉血栓形成,腹主动脉瘤等。

(2)腹壁疾病:腹壁挫伤、腹腔脓肿及腹壁带状疮疹等。

(3)胸腔疾病:心肌梗死、急性心包炎、心绞痛、肺炎及肺栓塞和肺梗死等。

(4)全身性疾病及其他:风湿热、尿毒症、铅中毒、血卟啉病、过敏性紫癜、癫痫等。

2.慢性腹痛

(1)腹腔内脏器疾病:

①慢性炎症:反流性食管炎、慢性胃炎、慢性胆囊炎、慢性胰腺炎、结核性腹膜炎等。

②胃溃疡、胃泌素瘤等。

③腹腔内脏器的扭转或梗阻:胃扭转、肠扭转、肠粘连、大网膜粘连综合征等。 ④脏器包膜张力增加:肝淤血、肝炎、肝脓肿、肝癌、脾肿大等。

⑤胃肠道功能紊乱、胃轻瘫、功能性消化不良、胆囊-结肠肝曲粘连综合征、肠易激综合征等。

⑥肿瘤压迫及浸润:胃癌、胰腺癌、大肠癌等。

(2)中毒及代谢障碍:慢性铅中毒、尿毒症等。

(3)胸、腰椎病变:脊椎结核、脊髓肿瘤等。

(二)腹痛的特点

1.疼痛的部位腹痛的部位常为病变的所在。胃痛位于中上腹部。肝胆疾患疼痛位于右上腹。急性阑尾炎疼痛常位于McBurney

腹痛

点。小肠绞痛位于脐周。结肠绞痛常位于下腹部。膀胱痛位于耻骨上部。急性下腹部痛也见于急性盆腔炎症。

2.疼痛的性质与程度 消化性溃疡穿孔常突然发生,呈剧烈的刀割样、烧灼样持续性中上腹痛。胆绞痛、肾绞痛、肠绞痛也相当剧烈,病人常呻吟一已,辗转不安。剑突下钻

顶样痛是胆道蛔虫梗阻的特征。持续性广泛性剧烈腹痛见于急性弥漫性腹膜炎。脊髓痨胃肠危象表现为电击样剧烈绞痛。

3.诱发加剧或缓解疼痛的因素 急性腹膜炎腹痛在静卧时减轻,腹壁加压或改变体位时加重。铅绞痛时病人常喜按。胆绞痛可因脂肪餐而诱发。暴食是急性胃扩张的诱因。暴力作用常是肝、脾破裂的原因。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肠炎多与饮食不洁有关。

4.腹痛的性质和程度:腹痛的性质与病变所在脏器及病变的性质有关如绞痛常表示空腔脏器梗阻;胀痛常为内脏包膜张力增大系膜的牵拉或空腔器官胀气扩张所致疼痛的程度有时和病变严重程度相一致但由于个体差异有时疼痛的程度并不反映病变的程度。

5.腹痛部位:腹痛的体表位置常和脊髓的节段性分布有关通常情况下疼痛所在部位即为病变所在部位但有一些病变引起的疼痛放射至固定的区域如急性胆囊炎可放射至右肩胛部和背部阑尾炎引起的疼痛可由脐周转移至右下腹。

6.伴随症状:腹痛伴随发热提示炎症结缔组织病恶性肿瘤等;伴呕吐提示食管胃或胆道疾病;呕吐量多提示有胃肠梗阻;伴腹泻提示肠道炎症吸收不良胰腺疾病;伴休克同时有贫血提示腹腔脏器破裂(如肝或脾破裂或异位妊娠破裂)心肌梗死肺炎也可有腹痛伴休克应特别警惕;伴尿急尿频尿痛血尿等表明可能泌尿系感染或结石;伴消化道出血如为柏油样便或呕血提示消化性溃疡或胃炎等;如为鲜血便或暗红色血便常提示溃疡性结肠炎结肠癌肠结核等。

腹泻 发病原因及其特点

1.急性腹泻的病因 肠道感染,包括食物中毒在内,是引起急性腹泻最常见的病因,可分为:

(1)细菌感染:

①细菌性痢疾:起病较急,常有畏寒、发热、腹痛、腹泻及里急后重感,可伴恶心与呕吐。腹泻特征为黏液脓血便,每天次数不等。显微镜下发现大便中含大量红细胞、白细胞,大便培养可发现痢疾杆菌。

②沙门菌属感染:多有不洁饮食史,常有腹胀、腹痛与腹泻症状。大便以稀便或水样便为主,少有脓血,大便每天3~5次不等。大便培养可发现致病菌(沙门菌或伤寒杆菌等)。

③大肠埃希杆菌性肠炎:常有不洁饮食史。起病较急,可有畏冷、发热及腹痛、腹泻等症状,可伴有呕吐。腹泻多以水样便为主,也可有黏液和脓血。大便培养可发现致病菌。

④小肠弯曲菌感染:症状一般较轻,表现为中上腹部疼痛伴有腹泻,以稀便或水样便为主要表现,抗生素治疗效好。

⑤小肠、结肠耶尔森菌感染:临床表现与弯曲菌感染大致相似,腹泻等症状常较轻。

⑥肠道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起病较急,可有畏寒、发热、腹痛与腹泻等症状。腹泻以稀便为主,可伴有少量黏液脓血,大便培养可确立诊断。本病常在使用广谱抗生素、激素或外科大手术后发生。大便培养可发现金黄色葡萄球菌。

⑦急性出血性坏死性小肠炎:现多认为与产气荚膜杆菌或魏氏梭状芽孢杆菌感染有关。起病较急,腹痛、腹泻等症状一般较重,腹痛较剧烈且可遍及全腹,可为持续性痛或阵发性加剧。早期腹泻可为稀便或水样便,每天10余次不等,继而可带血,重者大便可呈血水样,常伴有畏冷、发热、恶心与呕吐等症状。本病以青少年多见。

⑧假膜性肠炎:系在长期大量使用抗生素治疗后发生,也可发生于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多因肠道继发难辨梭状芽孢杆菌感染所致,该菌的毒素对肠黏膜有损伤作用。临床特点为大便次数多,重者每天可达20次以上,粪便可有黏液脓血,甚至呈血水样,有时可排出呈蛋花样的假膜,常伴有发热、心悸、脱水、电解质紊乱、低血压等全身中毒症状。大便作厌氧菌培养时可发现致病菌。甲硝唑、万古霉素等治疗有效。

⑨霍乱:系霍乱弧菌感染所致。临床表现轻重不一,轻者症状较轻,常为水样泻,每天数次不等,可伴有恶心、呕吐、腹痛等症状;重者大便次数更多,大便可呈米汤样,患者常有发热、脱水、低血压等全身中毒表现。大便培养可找到致病菌。

(2)原虫与寄生虫感染:

①阿米巴痢疾:起病一般较急,常有发热、腹痛及腹泻等症状,腹泻每天数次至10余次,大便伴黏液脓血,有时大便呈暗红或果酱样,量较多,具恶臭。新鲜大便检查如发现阿米巴滋养体即可确诊。甲硝唑或替硝唑治疗有效。

②急性血吸虫病:一般发生在初次感染大量血吸虫尾蚴者,常有畏寒、发热、腹胀、咳嗽、腹痛与腹泻等症状,腹泻并不严重,每天3~5次不等,可为稀便或带有黏液。末梢血中嗜酸性细胞增高。如果患者是反复多次感染,则常伴有肝脾肿大等表现。

③梨形鞭毛虫感染:大便每天3~5次,多为稀水样便或稀便,少有黏液。粪便中找到鞭毛虫即可确诊。甲硝唑治疗效好。

④滴虫感染:肠道滴虫感染也可导致腹泻,大便每天数次不等,以稀便为主,可带黏液。

(3)病毒感染:多见于肠道轮状病毒感染、肠道腺病毒感染,临床症状一般较轻,可有腹痛、腹泻等,腹泻每天数次不等,以稀便或水样便为主。

(4)真菌感染:长期应用抗生素、激素或患有慢性消耗性疾病的中晚期,患者肠道可发生真菌感染,引起肠黏膜充血、水肿、糜烂及溃疡形成而导致腹泻,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多,轻者为稀软便可伴黏液,每天数次不等,有时大便呈蛋清样表现;重者大便可呈黏液脓血样。粪便常规检查找到或培养发现致病的真菌时可明确诊断。

(5)食物中毒:

①进食了被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菌、嗜盐杆菌或肉毒杆菌等污染了的食物后,可出现发热、腹痛、呕吐、腹泻及脱水的症状,称之为食物中毒。患者大便可呈稀便或水样便,常伴有黏液,少数可有脓血。

②服用了毒蕈、河豚鱼、较大的鱼胆及其他有毒化学性毒物,如毒鼠药、农药等可发生腹泻。腹泻以稀便或水样便为主,少有脓血,可伴有呕吐、腹痛等症状。上述各种毒物除腹泻外,尚有其各自的特殊症状。

(6)变态反应:如食物过敏(牛奶、鱼、虾、海鲜产品等)可引起腹痛、腹泻;过敏性紫癜等疾病可伴有肠蠕动增快而发生腹泻。腹泻特点常以稀水样便为主,常伴有腹痛。

(7)药物:多种药物可导致腹泻,如红霉素、氢氧化镁、新霉素、林可霉素、硫酸镁、山梨醇、甘露醇、5-氟脲密啶、利舍平(利血平)、普萘洛尔(心得安)等,这些药物导致腹泻的机制不尽相同;某些化学物质如磷、砷、汞及酒精中毒等均可导致急性腹泻。腹泻常以稀便和水样便为主,常无黏液脓血。

2.慢性腹泻的病因 引起慢性腹泻的病因甚多,一般而言,可分为以下七方面。临床上因慢性腹泻较多见,故对有关疾病的特征作简要阐述,以资鉴别。

(1)肠道感染:是引起慢性腹泻最常见的病因。

①细菌感染:

A.慢性细菌性痢疾:急性菌痢未彻底治愈可演变为慢性,亦可在慢性基础上呈急性发作,表现为每天大便3~5次不等,可伴黏液、脓血,多有里急后重感,少数患者有左下腹疼痛。慢性菌痢时大便培养阳性率较低,一般只有15%~30%,故应反复多次培养始能发现致病菌。

B.肠结核:多见于青少年和壮年,女性多于男性。本病的好发部位是回肠末端或右半结肠,腹泻是溃疡型肠结核的主要症状,常与便秘交替出现。腹泻的特点是粪便呈糊状或水样,每天3~5次不等,重者可达10次以上,常伴有发热、盗汗等结核中毒症状。X线钡剂灌肠或结肠镜检查可明确诊断。

②原虫和寄生虫感染:

A.慢性阿米巴痢疾(亦称慢生阿米巴肠炎):大便每天3~5次,呈糊状和稀水样,可伴有黏液或血,典型的果酱样大便在慢性者少见。病程可迁延数月、数年之久,病程中可反复急性发作,反复多次在新鲜粪便中常可发现阿米巴滋养体。

B.慢性血吸虫病:慢性血吸虫病者可发生腹泻,每天3~5次不等,多为稀便,可伴有黏液或脓血,患者常有血吸虫病性肝纤维化表现。确诊有赖于血清抗体测定及粪便或直肠黏膜活检发现虫卵。

C.梨形鞭毛虫或肠滴虫感染:慢性者每天大便数次不等,常为稀便或水样便,有时伴黏液。粪便中发现梨形鞭毛虫或滴虫时可确诊。

③慢性真菌性肠炎:常发生在长期使用抗生素、激素之后,亦易发生于慢性消耗性疾病的晚期,表现为腹泻,重者伴黏液或脓血,且可反复发作。大便中发现真菌即可确诊。

(2)肠道非特异性炎症或非感染性炎症:

①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多认为是自体免疫性疾病,近年来国内有增多的趋势,好发于中青年。病变主要侵犯直肠、乙状结肠及降结肠,也可侵犯右半结肠,可分为轻、重及暴发3型。以轻型最多见。轻者每天大便3~4次,重者可达10余次,粪便呈糊状或稀便,常混有黏液脓血,重者仅排出黏液脓血而无粪质。常伴有腹痛、里急后重等症状,少数病例可有关节痛等肠外症状。X线钡剂灌肠及结肠镜检查对诊断甚有帮助。本病

在症状发作期,经过治疗后一般可得到控制,使疾病处于缓解期,如未行维持治疗则又可复发。

②Crohn病(克罗恩病):也属自体免疫性疾病,我国远较欧美少见,好发于青壮年。病变可侵犯全消化道,但多见于回肠末端及其相邻近的盲肠、升结肠,腹泻的特点为每天大便3~6次不等,多为糊状或稀便,少有黏液脓血;右下腹常有压痛,有时右下腹可扪及包块,少数病人可有关节炎等肠外表现。X线钡剂灌肠及结肠镜检查有助于诊断。本病也有症状发作与缓解的特点,疾病可迁延多年。

③慢性放射性肠炎:患宫颈癌或盆腔恶性肿瘤患者,接受放射治疗后数周或数月内如发生腹泻,应考虑放射性肠炎的可能。主要表现为黏液血便,常伴里急后重,直肠局部有疼痛感。结肠镜检查时可见病变黏膜(放射治疗后损害的黏膜)有充血、糜烂或呈渗血样表现。本病可持续多年而不愈。

(3)吸收不良综合征:吸收不良综合征的分类十分复杂。吸收不良可因胃及小肠疾病而引起,也可因肝胆、胰腺疾病所致。

①原发性吸收不良:

A.热带性脂肪泻(tropic steatorrhea):也称为热带口炎性腹泻,发生在热带,病因尚不明,一般认为与蛋白质、叶酸及B族维生素缺乏有关。腹泻的特点是粪便量多,具恶臭,约1/3的患者表现为脂肪泻。

B.非热带性脂肪泻(nontropic steatorrhea):也称为麦胶性肠病、原发性脂肪泻或乳糜泻。患者的肠黏膜内缺乏一种肽类分解酶,故不能分解有毒性作用的α麦胶蛋白,α麦胶蛋白对肠绒毛及肠上皮细胞有损害作用,最终导致吸收不良(大麦、小麦及燕麦中均含有α麦胶蛋白)。腹泻的特点是脂肪泻,粪便量多呈油脂状,具恶臭,大便每天数次不等。

②继发性吸收不良:

A.胃切除术后:多见于全胃切除术及毕罗Ⅱ式手术后。由于食物很快进入小肠,使肠激酶、胰消化酶及胆汁分泌不足,或胰液胆汁与食物混合不充分,都可造成吸收不良而引起腹泻。此外,如胃肠手术后,造成细菌过度生长(盲襻综合征)时,因细菌分解结合胆盐而影响微胶粒的形成,可导致脂肪泻。

B.慢性肝胆疾病:如慢性肝炎、肝硬化及肝内外胆管梗阻等,可因胆盐的缺乏,使脂肪不能乳化及转运,故可导致脂肪泻。

C.小肠疾病:小肠切除过多(如小肠被切除全长的75%以上或仅剩余120cm时,称为短肠综合征),胃、结肠瘘或胃、回肠瘘都可因小肠的吸收面积减少,或食物不经过小肠或空肠而经瘘管直达结肠,最终均可导致腹泻。

D.慢性胰腺疾病:如慢性胰腺炎、胰腺癌等,可因胰液分泌不足、胰酶缺乏而造成脂肪及蛋白质消化吸收障碍而引起腹泻。

E.小肠黏膜弥漫性病变:如小肠恶性淋巴瘤、Whipple病等,均因小肠黏膜受损及淋巴管扩张或阻塞等因素而致脂肪泻;硬皮病时,因胃肠黏膜及黏膜下层发生萎缩,最终可引起消化吸收障碍而导致腹泻。

为什么拉肚子会肚子痛(二)
《长期腹泻、腹痛怎么办》

为什么拉肚子会肚子痛(三)
《肚子疼怎么办》

9月23日,美国《女性健康》杂志刊文列举肚子痛、腹泻等几大常见腹部问题,并由多位胃肠病专家给出建议。

1.腹泻。造成腹泻的一个罪魁祸首是食物中毒,另一个则是水土不服。如果在举行重要会议期间腹泻来袭,或因频繁腹泻打断睡眠,不妨服用肠胃药佩托—比斯摩。如果正在海外旅行,则不妨服用易蒙停,它能减缓流体穿过肠道的速度。

2.痛经。痛经引起的肚子痛或者腹泻非常正常。为了缓解痛经和减少经血量,可在经期来临前12至24小时内服用爱得卫或者布洛芬。而后按规定的剂量每3—6小时服用一次,连续服3天。

3.腹胀。包括月经和便秘在内的很多因素均可引起腹胀。建议少吃盐,因为它会让水留在体内,避免吃豆类、甘蓝、花椰菜等容易让人放屁的食物,或者多喝含有活性益生菌的酸奶,以帮助调节自身消化系统。

4.胃食管反流。当胃酸从胃部进入食道和喉部时,反流就会出现。它经常发作于夜里。与胃灼热有所不同的是,反流会让胸部出现疼痛感,并伴有咽痛或咳嗽。建议减少饮酒、吸烟量,避免睡前进食,或服用抗酸剂Prilosec(奥美拉唑)。

5.恶心。一种简单的解决办法就是食用生姜,可通过加快食物从胃部流入小肠的速度,起到缓解恶心的作用。圣路易斯大学医学院胃肠病学副教授沙琳·普拉瑟尔表示:“吃得太多感到恶心时,我会喝点生姜茶,将生姜切碎泡在水中,然后加点蜂蜜,可缓解胃部不适。”

6.胃灼热。造成胃灼热的主要原因是睡前食用辛辣食品、进食过快过多等。克利夫兰胃肠病学家杰弗里·卡特兹表示:“有烧胃感觉时,我会喝一杯牛奶,能压制胃部产生的酸。”

7.饭后肚子痛。吃得太快、太多常会引起饭后肚痛。解决办法很简单,那就是慢吃、少吃。如果在不明原因的情况下出现饭后肚子痛,可能是患上胆囊疾病。而女性在饭后出现肚子痛的可能性超过男性,一些女性甚至无缘无故地出现胆结石。

8.饥饿剧痛。纽约胃肠病学家马克·巴蒂亚特斯基表示,有时候,人们在进食后会感到疼痛感减轻,这可能是溃疡的一种体现。如果继续出现,应该去看医生。建议人们少吃多餐,让肚子远离饥饿状态。▲

为什么拉肚子会肚子痛(四)
《腹泻与腹痛》

腹 泻

腹泻是指人的排便频率增加、粪质稀薄不成形,或者含有异常成分如黏液、脓血、脂肪滴、未消化食物等。

【病因】

腹泻的病因很多,临床极为常见。根据发病的病理生理分为四类:①高渗性腹泻;②吸收障碍性腹泻;③肠分泌增多引起的分泌性腹泻;④运动性腹泻。也可根据病因分为:①感染性腹泻,②非感染性炎症引起腹泻;③肿瘤所致腹泻;④小肠吸收不良;⑤功能性腹泻;⑥药物性腹泻。尚可根据病程分为急性和慢性腹泻两类,前者起病急,病程短。如病程超过两个月则为慢性腹泻。腹泻的引起往往并非单一的机制,而是多种环节共同作用而产生,

(1)高渗性腹泻:①高渗性药物:临床上常用的有脱水剂如甘露醇、山梨醇;降血氨药如乳果糖;泻药如硫酸镁、硫酸钠;制酸剂如氧化镁、氢氧化镁等。②高渗性食物:如胃空肠吻合术后,摄入的食物未经充分稀释而快速进入小肠,呈高渗性;某些水解酶缺乏,如先天性乳糖酶缺乏症,蔗糖酶异麦芽糖酶缺乏,葡萄糖半乳糖吸收不良,果糖吸收不良。

(2)吸收障碍性腹泻:可见于以下病症,如病毒性或细菌性肠炎,炎症性肠病,放射性肠损伤,乳糜泻,原发性胆汁酸吸收不良症.系统胶原性疾病,腔原性肠炎,类癌综合征,短肠综合征等。

(3)分泌性腹泻:见于服用通便剂,如番泻叶、蓖麻油、酚酞、双醋酚汀、芦荟等;甲状腺髓样瘤、甲状腺功能减退;胰性霍乱综合征;神经节瘤、神经节神经母细胞瘤、神经纤维瘤等;卓-艾综合征;恶性类癌综合征;分泌性绒毛腺瘤;胶原血管病;尼克酸缺乏,肠梗阻;肠麻痹等。

(4)运动性腹泻:①药物性腹泻:如普萘洛尔、奎尼丁,可改变正常的胃肠电活动而引起功能性腹泻;⑦神经性腹泻:见于糖尿病、甲亢、迷走神经切除等;③胃肠切除后腹泻:胃次全或全胃切除,大段小肠切除、幽门或肛门括约肌切除术后等;④类癌综合征:腹泻可因5羟色胺、前列腺素、缓激肽等活性物质分泌过多引起;⑤肠易激综合征、肾上腺危象、情绪性腹泻等。

【诊断要点】

临床上腹泻的病因复杂多样,应根据临床特征,结合细致的体检及相关的辅助检查,进行综合判断。

1.急性腹泻

(1)病史

①根据起病时情况:如诱因、缓急、进食可疑食物或药物、起病前是否与腹泻患者有接触等。如有同食者发病,则食物中毒的可能大;如果进食鱼、虾类食物后发病,应考虑食物过敏性腹泻。

②根据病程:功能性腹泻、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血吸虫病等,其腹泻可长达数年甚至数十年,可呈间歇性发作,而癌肿则病程较短,其症状持续存在。 ③根据伴随症状:如伴呕吐,进食后数小时出现,应考虑食物中毒;如伴里急后重,提示病变累及乙状结肠下端或直肠,可能为细菌性痢疾、结肠癌、直肠癌、溃疡性结肠炎等;如伴痉挛性中、下腹痛,排便后减轻或消失常见于结肠癌、溃疡性结肠炎等结肠性病变,伴有持续性上腹痛并牵涉到背部者,多考虑慢性胰腺炎或胰腺癌;如腹泻而一般无腹痛,提示肠道非炎症性疾病,见于甲状腺功能亢进、糖尿病及成人乳糜泻等;如伴发热、贫血,见于肠结核、结肠癌、炎症性肠病、淋巴瘤等;如伴有黏液、脓血便,可见于细菌性或阿米巴痢疾、溃疡性结

肠炎、肠结核、结肠息肉、慢性结肠炎、结肠或直肠癌晚期。

④根据年龄与性别:如肠系膜淋巴结核、胰腺纤维囊性变和双糖酶缺乏常于儿童时发病;青壮年易患细菌性痢疾、肠炎、肠结核、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等;而胃肠道肿瘤、慢性胰腺炎、胰腺肿瘤等则多见于老年人;肠易激综合征、甲状腺功能亢进性腹泻以女性为多。

⑤根据职业:如农民和渔民,应多考虑各种寄生虫病;有频繁疫水接触史者,应考虑血吸虫病性结肠炎的可能。

(2)体征:脐周压痛常为小肠病变,左下腹多为细菌性痢疾,右下腹多为阿米巴痢疾、肠结核、急性阑尾炎等。左下腹包块,应考虑结肠癌、乙状结肠癌;右下腹包块,应考虑右侧结肠癌、阿米巴痢疾或血吸虫肉芽肿、增殖型肠结核、克罗恩病;肛门指诊触及质硬肿块,多为直肠癌;伴淋巴结肿大,应考虑淋巴瘤或肠道肿瘤;伴突眼、甲状腺肿大和血管杂音,提示甲状腺功能亢进;伴皮肤结节红斑、虹膜睫状肌炎,提示溃疡性结肠炎;伴恶液质多为癌肿。

(3)辅助检查:除根据粪便的性状,有无黏液、脓、血或较多的脂滴外,须结合临床进行常规、隐血、病原菌培养、动物接种或病毒分离、大便孵化、直肠黏膜活检,或作吐泻物毒物化学分 析、免疫学检测、激素测定如血清胃泌素、血管活性脑肽、5一羟色胺等检查,有助于腹泻的诊断及鉴别。

2.慢性腹泻

(1)病史:根据病程、症状特点、大便的性状、发展经过,初步推测病变部位和性质。病变在直肠或乙状结肠时,粪呈糊状或有黏液;病变为炎症时可带有黏液及脓液,伴糜烂或溃疡时常带有血液。直肠病变常有里急后重;病变如在小肠,粪量多,水样;腹泻与便秘变替,除见于肠结核外,也见于结肠癌、慢性菌痢、结肠功能紊乱;肠易激综合征的腹泻更具特征,大量黏液、粒状便,呈阵发性发作。

(2)体征;腹泻伴有发热,可能为炎症性肠病或结肠癌;伴明显消瘦,宜考虑肿瘤、消化或吸收不良、慢性胰腺炎、胰腺癌伴腹内包块,应考虑结肠癌、克罗恩病、增生型肠结核、阿米巴病或血吸虫性肉芽肿等;功能性腹泻常与情绪有关。

(3)辅助检查:粪便常规、培养、结核菌、真菌培养及分型、原虫检查,宜早期进行,需反复多次。乙状结肠镜、钡灌肠、纤维结肠镜及活检,对明确病变性质十分重要。视病情需要行ERCP、CT或MRI、血管造影、胃肠激素测定、血清酶学测定、胰功能检查、小肠黏膜活检、D木糖吸收试验及多种功能的呼气试验等,合理运用将有助于慢性腹泻的诊断和鉴别。

【急救原则】

主要的治疗原则是积极控制腹钙症状,寻找病因及治疗,提高生活质量,防治并发症等。

【处理方法】

(1)一般治疗:制定合理的膳食和营养治疗方案,腹泻期应减少膳食纤维;乳糖不耐受者,应避免乳制品;病情严重呈负氮平衡者,应使用静脉营养疗法;贫血者宜补充铁剂、叶酸等纠正贫血;合理补充维生素及微量元素,考虑神经精神因素引起者,须进行心理咨询与治疗。

(2)病因治疗:感染性腹泻选用敏感抗生素;高渗性腹泻应停用造成高渗的食物或药物;乳糖不耐受症和麦胶性乳糜泻,须在饮食中分别剔除乳糖或麦胶类成分;胆汁酸缺乏所致腹泻,可用中链脂肪代替日常食用的长链脂肪。

(3)对症治疗:病因治疗为主,对症治疗应在病因治疗的基础上实施。①止泻

药;常用药有次碳酸铋1.2g,3次/d;洛哌丁胺(易蒙停)2mg,3次/d;思密达

3.Og,3次/d;氯氧化铝凝胶10~20ml,3次/d,此外尚有鞣酸蛋白1.5g,3次/d;矽碳银1.2g,3次/d;可待因30~60mg,3次/d。可根据病情选择不同的药物。②解痉止痛剂:可选用阿托品、山茛若碱、普鲁本辛、普鲁卡因等。③中药灌肠:用锡类散、冰硼散lg加入生理盐水100~150ml中灌肠,2~4周为1个疗程,对炎症性肠病有良好效果。

(4)糖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治疗:对于炎症性肠病等以免疫因素为主的腹泻-可选用糖皮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常用的糖皮质激素包括泼尼松龙、甲泼尼龙、氢化可的松、盐酸丁地松等,可口服、灌肠或静脉应用。对于轻症左半结肠炎症为主者,以灌肠治疗效果最好,副作用少。

腹 痛

腹痛是由腹部或腹外脏器疾病、腹壁病变引起的主观症状,也是临床最为常见的症状之一。引起腹痛的病因复杂,容易误诊和漏诊.需要特别慎重的对待。从临床实际出发,将腹痛分为急性腹痛和慢性腹痛,对腹痛的诊断和治疗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病因】

1.急性腹痛

(1)腹腔脏器急性炎症:包括急性肠炎、急性胃炎、急性胆囊炎、急性化脓性胆管炎、急性胰腺炎、肝脓疡、急性出血坏死性肠炎、急性原发眭和继发性腹膜炎、急性回肠束段憩室炎、急性结肠憩室炎、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急性闷尾炎、急性盆腔炎、急性肾盂肾炎等。

(2)腹腔空腔脏器急性穿孔:如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胃癌急性穿孔、急性胆囊穿孔、急性阑尾毙穿孔、急性肠穿孔(包括外伤性和憩室性)。

(3)腹腔空腔脏器梗阻或急性扩张:如急性肠梗阻、胆管结石、胆道蛔虫、肾及输尿管结石、急性胃扩张、急性胃扭转、急性大网膜扭转、急性脾扭转、小肠或乙状结肠扭转、嵌顿性腹股沟疝等。

(4)腹腔脏器破裂:如肝脾破裂、癌结节破裂、异位妊娠破裂、卵巢破裂、黄体破裂、腹主动脉破裂等。

(5)缺血性疾病:如肠系膜血管闭塞、大网膜扭转梗死、脾梗死、肾梗死、腹主动脉瘤等。

(6)中毒及代谢障碍:如铅中毒、急性血卟啉病、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尿毒症、低钙血症等。

(7)变态反应性腹痛:如腹型过敏性紫癜、腹型风湿热、腹型荨麻疹等。

(8)胸腔疾病的牵涉痛:如急性肺梗死、肺炎、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心包炎、食管裂孔疝等。

(9)其他:有神经根炎、带状疱疹、腹型癫痈、肋软骨炎、脊髓肿瘤、肌肉血肿、急性溶血、神经官能性腹痛等。

2.慢性腹痛

(1)腹腔脏器慢性炎症:如慢性胃炎、慢性胆囊炎、慢性盆腔炎、慢性胰腺炎、食管炎、十二指肠炎、憩室炎、慢性阑尾炎、肠结核,结核性腹膜炎、慢性病毒性肝炎、慢性肾盂肾炎等。

(2)腹腔脏器慢性扭转或梗阻:如慢性胃、肠扭转等。

(3)腹膜或脏器包膜的牵张:如手术后或炎症性腹膜粘连,肝肿大所致肝包膜牵张等。

(4)消化性溃疡:如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食管溃疡、胃次全切除术后的胃空肠吻合口溃疡等。

(5)中毒与代谢障碍:如铅中毒、尿毒症、糖尿病等。

(6)肿瘤压迫或浸润:如胰腺癌、胃癌、结肠癌等。

(7)神经精神因素:如胃肠神经官能症、胆道运动功能障碍、结肠易激综合征等。

【诊断要点】

腹痛的诊断主要依据病史、体征,结合相应的实验室检查、影像学和内窥镜检查,综合作出诊断。

(1)病史:消化性溃疡常有慢性复发性和规律性上腹痛史;胆绞痛、肾绞痛常有类似发作史;结核性腹膜炎、肠结核等多有结核病史;腹痛起病突然或暴发性开始,一般为胆道、泌尿系结石或动脉瘤破裂;突发剧烈刀割样疼痛,见于胃、十二指肠穿孔及异位妊娠破裂;急性胰腺炎常因暴饮暴食而激发。

(2)体征:急性胃扩张可见中、上腹胀满;肠梗阻可见肠型、肠蠕动波;麦氏点压痛与墨菲征阳性分别对阑尾炎和胆囊炎诊断有重要价值;腹部有压痛、反跳痛、腹肌抵抗时,是炎症波及腹膜的指征;左上腹包块可能为胃癌、胰腺癌;右上腹包块可能为原发性肝癌、肝脓肿或肿大的胆囊;肝浊音界缩小或消失是急性胃穿孔或高度肠胀气的体征;移动性浊音应考虑腹腔内出血、炎性渗出性腹膜炎;幽门梗阻、急性胃扩张、胃扭转可出现振水音。

(3)辅助检查:以感染为主的疾病,白细胞计数常增加;血清淀粉酶和脂肪酶增加对急性胰腺炎诊断具有决定性意义;测定AFP及CEA对原发性肝癌和胃肠道肿瘤有协助诊断意义;屎液检查有助于泌尿系疾病和糖尿病的诊断;粪常规、培养及虫卵检查有助于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和肠道寄生虫的诊断,B超对肝、胆、脾疾病诊断有重要意义;纤维胃、十二指肠镜和结肠镜有助于消化道良恶性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急救原则】

排除急腹症;对症治疗,减轻或缓解疼痛;病因治疗;防治并发症及伴随症状。

【处理方法】

(1)细致的体检和诊断:结合胸、腹x线检查和B超,确定或排除外科急腹症。

(2)在上述基础上,给予对症止痛处理,可根据疼痛程度选用山莨菪碱、阿托品、普鲁本辛、强痛定、哌替定等。

(3)针对引起腹痛的原发病治疗:消化性溃疡给予抗酸、保护胃粘膜药物,可选用甲氰咪呱、雷尼替丁及奥美拉唑等;胆道系感染或炎症给予抗菌、消炎、利胆处理;炎症性肠病给予抑制炎症反应药物及调节免疫反应药物;慢性胰腺炎应消除胰胆管梗阻,戒酒,减少胰液分泌和维持胰腺血供等。

为什么拉肚子会肚子痛(五)
《腹痛腹泻鉴别》

为什么拉肚子会肚子痛(六)
《腹痛与腹泻》

●【往下看,下一篇更精彩】●

最新成考报名

  • 立春过后什么时候鱼开口
  • 2021年立春 2021年立春是几点几分
  • 冬至吃啥 南方冬至吃什么
  • 冬至几月几日 今年冬至是几号
  • 烧碱安全救护常识
  • 国庆节高速免费几天
  • 白露与秋分
  • 请示与批复有什么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