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文档 > 知识 >

大阪科技馆

成考报名   发布时间:03-07    阅读:

篇一:《日本大阪》

日本大阪实用攻略

众信小编今天给大家介绍一下有关日本大阪的一些介绍。因为小编在今年的4月份樱花盛开的时候,有机会来到大阪这个城市,感觉真的是很不错。觉得空气中都弥漫着田园的那种恬静。感觉这个城市可以用上一个月的时间,慢慢的用脚去丈量她的每一寸土地,感受她的每一处不同。

难波是充满平民气氛的繁华街区,道顿堀是道顿堀川两岸饮食店林立的一个区域。南是著名的娱乐区,这里集中了许多剧场和电影院。

景点推荐大阪科技馆

大阪城公园

大阪历史悠久的地标性古建筑,人气很高的赏花地 这里还包含景点 大阪城公园天守阁 西之 丸庭园

大阪城户外音乐堂和大阪城体育馆经常举办音乐会和各种演出活动。公园附近还有大阪历史博物馆、大阪府警察本部、大阪城Hall,都是值得一游的场所。

日本环球影城

无论男女老少都能尽兴而归的主题乐园,还有适合亚洲旅客的轻趣味设施

这里还包含景点 哈利波特主题游乐园大阪科技馆

天保山摩天路

大阪科技馆

一处俯瞰大阪和海滨风光的绝佳选择

大阪海洋馆

大阪海游馆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水族馆之一,因拥有巨大的鲸鲨而闻名,集中了近620种3万余只海洋生物,是亲子出游人气景点。大阪科技馆

篇二:《大阪Grand Front:体验式城市综合体已经来临!》

大阪Grand Front:体验式城市综合体已经来临!

核心提示: 还在思考线下商业与线上商业的互殴与博弈?品牌重复度过高毫无新意?互动体验式商业是不是就是KTV、电影院、电玩城?办公和商业就是综合体中”面和心不合”的两层皮?大阪Grand Front满足所有愿望。

还在思考线下商业与线上商业的互殴与博弈?

品牌重复度过高毫无新意?

互动体验式商业是不是就是KTV、电影院、电玩城?

办公和商业就是综合体中面和心不合的两层皮?

商业与产研结合就是政府的痴心妄想?

大阪Grand Front满足所有愿望。绝对不是简单的All in one,虽然它没有电影院KTV电玩城,但在这里你可以吃到夹有现场采摘新鲜蔬菜的赛百味,在奔驰旗舰店里喝杯咖啡买个小纪念品,感受最新研制的不方便人士自动排泄装置,与全市的志同道合的有识之士在聚在一起高谈创业计划,等某个傻逼风投带着资金砸向自己„„

于是光从上面一句话,你大致就可以总结如下几个关键词:体验式商业、黑标店、主题形象店、跨界、产研展商结合、创客、创业咖啡厅„„光从业态上,称其为下一代的综

合体也绝不为过。受欢迎程度? 据说2013年大阪科技馆

4月

26日开业的一个星期内,就有700万人到场。

一、让人惊讶的创新业态体验城市综合体

对抗问题:线上线下融合+品牌重复度+体验式商业

你可以去奔驰体验店买车外还能干嘛?喝咖啡!

大阪科技馆

坐落于Grand Front北侧裙楼的Mercedes-Benz Connection,用他们会长的话来说,就是要打造“汽车之外的魅力空间”。旗下的跨界咖啡厅“Downstairs Coffee”则秉持

了奔驰的商务酷炫风,并且请来了日本拉花届的世界冠军泽田洋史当监制,但价格非常亲民,按照现时汇率,一片起司蛋糕加上一杯咖啡只要人民币不到

40元,秒杀国内星巴克。

除此之外,体验店还贩售奔驰周边产品,包括限量版马克杯、文化衫等等。

当然,作为日本仅有的两家奔驰品牌展示店(另一家位于东京,还兼有餐厅功能),发布行业前沿的新款是必不可少,并且提供30分钟的试驾服务。

难得的是,和普通的4S店不同,这家体验店直接面向中庭,利用一层开阔的层高加上全覆盖的LED显示背板,整体展示效果非常吸睛。

松下则开出了三层的旗舰体验店。并不是生硬的卖商品,而是将松下最新的产品、科技成果和对“A Better Life,A Better World”(好宏大)的理念,情景化的融入到展示空间中去。

大大小小有5-6家不同主题的实景和虚拟展示间,包括最新智能化家居解决方案的展示间,有虚拟的Studio让你随意布置和体验自己家的装修和家居摆设。

当然,没有咖啡厅和餐厅怎能体现Lifestyle,你甚至可以在松下旗下的收费化妆室CLUXTA,花费少量的钱就可以试用其化妆品和最新电吹风与美发棒,甚至做个脸。不用忍

受卫生间的臭屁,可以坐着慢慢化,想怎么化怎么化,简直是约会应急,赶场补妆的贴心之所。

Duang!整个购物中心中需要大排长队的餐厅是一间名为“近畿大学水产研究所”的日料店。整间餐厅一百个座位不到,工作日的中午去已经需要至少排一个小时。为可爱的店员美眉为毛大排长队,她只会含蓄羞涩摇晃着解释“It’s very fresh and delicious”(不要想太多。。。)算产学研商的成功代表?近畿大学人工养殖的鱼类,甚至一些珍稀鱼种,如世界上第一个被完全驯养的蓝鳍金枪鱼,亦提供限量供应。你可以在排队等位的同时,通过液晶显示屏,了解鱼类的基本知识,科学养殖和实验的具体情况。当然,客户的反馈也将送还给研究所,成为研究和改进的依据。价格亦尚算可以接受,午市套餐约合人民币130元。

乐敦药业旗下(对,没错就是那个做眼药水的乐敦)的Smart Camp旬穀旬菜餐厅,则提供拥有现场培育、采摘原材料的精致法式料理。跟国内的“都市农庄”餐厅类似,通过乐敦丰富的药理和营养学背景,搭配季节性的新鲜蔬菜,提供营养均衡且新鲜美味的膳食搭配。

长在培养器皿中的绿的蔬菜成为了好看的背景墙,且配合有相关的展示和视频,告诉你成长中,收获期等不同阶段的蔬菜。

除此之外,Smart Camp还延展了名为HOLISTIC LAB的美容Spa,提供肤质护理,Spa,足部护理等护理方案。多么复合的产业链延展!

无独有偶,屌丝餐厅赛百味也拼了。三明治中的蔬菜和西红柿也是当场新鲜采摘,你还可以跟投影屏中的蔬菜进行互动。此外,饮料大亨三得利开出了威士忌博物馆,一边品酒一边享受美食;大金开出了旗舰体验店,体验清新空气吹出的瞬间;软银出动了机器人接待,而知名登山用品店好日山莊也开出了室内攀岩馆„„共有约20余家知名商户开设了体验店或者旗舰店。

二、产研展商结合的感性空间

对抗问题:产研及商业空间+另类展示空间+商业体验

这个空间,Grand Front 给它命名为“ The Lab”,整体面积3,100平方米,坐落北侧商业裙楼负一楼至三楼,由活力研究室、咖啡吧研究室、活动研究室这3个部分组成。相比上面,这里主要针对大学、科研机构或者非零售类型的企业提供最新科学技术、产品发明的展示和交流场所。有点类似于科技馆或者常年类科技展厅,但吸纳它成为了整个购

物中心中的一个主力店,并且延展了学术交流,大众参与与展示的功能,增加了整体商业的趣味性和丰富度。

鸿池运输的展位操作机器人手臂,感受轻而易举的搬动重物;在大阪Vislab,你握住伞柄就能感受各种东西(包括雨滴、冰雹、甚至蛇)掉落在雨伞上面的感觉。

篇三:《NHK大阪广播中心和大阪历史博物馆》

NHK大阪广播中心和大阪历史博物馆

业主 NHK 大阪广播中心、大阪历史博物馆建设时间 1995~2001建设地点 日本大阪建筑设计 美国佩里·克拉克·佩里建筑事务所建筑面积 13 000m2

188

由NHK大阪广播中心可以俯瞰两个重要的历史遗迹:大阪城公园和难波宫遗址。该广播中心,即日本公共广播公司大阪运营部与大阪历史博物馆之间由一个顶棚高达115英尺,面积为2万平方英尺的球形玻璃大中庭连接。

玻璃中庭是一个宽敞的公共空间,可以举办各种活动并作为博物馆、电视演播室和音乐厅的共用入口大堂。从难波宫遗址出土的考古样品也在此陈列。中庭同时也给两个大楼增添了光亮度和开放感。

广播中心是一栋18层的塔楼,平面为矩形,与街道对齐并与基地平行,成为整个街区中最为坚实、稳重的元素。塔楼基本上是直线形形体,有一外立面微微向外弯曲呈弧形,面向中庭和博物馆。塔楼弧形外立面为金属和轻度反射性玻璃外墙,与花岗岩石材外墙的博物馆相互映衬。塔顶是一个直升机停机坪,大楼由此形成一个独特的轮廓线。

塔楼在垂直方向上分布着多媒体演播室和办公室。下面6层拥有一个可容纳1 400席座位的多功能音乐厅,用于现场直播和录音。服务功能均在大楼的另一端。这样的结构配置创造了最大的实用面积和功能空间,成就了演播室大而开放的空间。

相比塔楼,13层高的博物馆大楼显得更有活力。大楼从邻街两侧成角度地形成两个弧面,外墙由多种石材构成,在颜色上与塔楼石材外立面相似,并构成一定的图案。由于馆内陈列和存放的需要,墙体多为不透明的实墙面。两条竖向的方格窗定义了面向塔楼的外立面。玻璃幕墙强调了大楼的主体,并让阳光洒进了楼梯和电梯厅。

博物馆拥有难波宫遗址考古中心及讲述大阪历史的常设展示馆。还有一整层专门用来巡回展出,此外还设有一个讲堂和若干体验室。考古资源中心包含为考古学家和历史学家提供的研究设备、贮藏室、管理办公室和与所挖掘遗址同规模的仿建品。参观者也能通过图书馆和信息站查阅博物馆的资源。建筑内设有整层的地下一层停车场。楼梯和电梯位于镜像形建筑的任一端,从而为大楼中央的展示厅提供了高大开敞的空间。(译/美国佩里·克拉克·佩里建筑事务所,校/朱晓琳)

篇四:《科技馆观后感》

[篇一:郑州科技馆观后感,科技强则中国强]

很早就行去郑州科技馆的想法,更想带着孩子去参观,9月上旬,赶上周日,带着儿子去科技馆逛了一圈。

儿子还有点小,现在只能让他去感受,当然了,现在儿子根本理解不了。他也是去玩自己喜欢的东东。再说了,孩子小,也不懂得什么,一楼大厅看完之后,就闹着出去。科技馆观后感

一楼大厅应该是科技馆做的最好的,是一些基本的科学知识,关于电、磁和自然等方面的,坊等。

4。日本东京科技馆

日本科技馆于1960年正式开馆,展览面积约8。000平方米。东京科技馆是由政府投资建设,日本科学技术振兴财团(类似于基金会的机构)负责运营的机构,大部分运营资金来源于企业赞助。一年的观众量约54万人,其中有一半是小学生三年级到六年级的学生。

日本科技馆的建筑为五层,其中二至五层是展厅,对观众开放。六层只用于研究和实验,并且不对外开放。二层是自行车广场、自行车原理展区、核能展区;三层有汽车展区、极光展区、电力展区、天然气展区;四层是宇宙剧场、建筑展区、新能源展区、宇宙情报馆、铁的世界;五层有视觉体验展区、视错觉体验展区、光学展区、机械展区、实验与科学教室。

日本科技馆的展品选题与日常生活紧密结合,通过展览使观众进一步认识生活中接触到的事物的原理以及制造过程。展品设计理念是让观众在生活中感受科学的存在。

5。名古屋市科学馆

名古屋市科学馆是从一个天文馆逐渐发展成为现在的综合性科技馆的,并在13年前建成了生命馆,在当时是比较早的,展览介绍了由细胞开始的遗传基因到环境科学等一系列相关知识,这表明名古屋市科学馆作为一个综合馆对生命科学极为重视,并在相关展品的研究上下了很大功夫。名古屋市科学馆分为三大部分:生命馆、理工馆、天文馆。天文馆的二层展出的是天文物理方面的基础展项。三层穹幕电影厅可以通过星象仪播放星象节目,在这里每月更换主题,介绍宇宙与星座的有关知识。

6。京都光科学馆

该馆占地约10。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3。000平方米,展览面积约1。800平方米,展品总数约120套,展览主题光与科学。据了解,光科学馆并非专为儿童所建,取名为儿童科学馆是因为馆址所在的“木津町”,其日文发音酷似英文的“kids”。所以其展览内容不是儿童所能理解的。

展厅主要包括三部分内容:光的再认识、光的科学、光技术应用。进入展厅第一件展品的展出方式就众不同,普通的“偏振光”展品被挂上屋顶,使得入馆大厅显得宽敞通透并且融入科学内涵。

该馆紧邻原子能关西研究所,所以该馆设有核能和宇宙科学展区,展示了研究所的一些研究内容和成果。展品包括原子力开发的历史、原子力发电、放射线与核能安全等。另外,宇宙开发事业团向光的儿童馆提供了部分宇宙及海洋开发的相关展项。

该馆穹幕影厅也比较有特色,内容分五部分:太阳的46亿年、光的游乐园、光的图书馆、光宇宙漫游、光的博物馆。观众可通过座位上的手柄选择播放内容,得到多数观众选择的内容将会上映。影片时间约为20分钟,在播放的过程中需要观众多次参与选择,这无形中大大提高了观众对影片内容的注意力。

7。大阪市立科技馆

大阪市立科技馆隶属于大阪市政府教育部,总建筑面积9。000平方米,展览面积为3。000平方米,展品总数约为170件。每年总观众量为501000人。

展览内容主要互动型展品,主题为宇宙和能源。展区分为:物理、化学、天文学。

一层神秘科学之旅。

二层是趣味科学。

三层能源与科技。

四层宇宙科学。

8。大阪府科技馆

大阪府科技馆作为一个产业技术展示馆,与其他科技馆的性质有所不同。大阪府科技馆隶属大阪科学技术中心,国家只提供科技中心20亿日元的发展基金,对于科技馆没有另外资金支持,而大阪府科技馆本身又是免费对公众开放的,日常运营经费全部来源于企业的赞助。

企业赞助的方式是租赁展区,年租金的多少由展区大小分为三档:250万、500万、750万日元。展区内的环境布展和展品的设计及制作全由企业负责,科技馆只起到协调作用。这些展览还经常以外地巡展的方式进行科普活动。

以前,该科技馆被误认为是一般意义的自负盈亏,经过了解才知道,其展览更像我国的展览中心,那样的专题临时性展览,只不过是展期长些。

9。相模原市博物馆

相模原市立博物馆规模很小,其展览内容涉及了当地历史、人文、自然等多个学科。该馆设有天体观测阳台、天体观测室、实验室、市民研究室、咖啡厅、自然、历史展示室、临时展厅、穹幕影院(星象仪)、天文展示室。

10。汉城国立科技馆

汉城国立科技馆始建于1945年,1960年迁于汉城,1972年主展厅对外开放,1979年建成临时展览大厅。该馆建筑面积16,208平方米,展览面积9,488平方米,常设展品约4,000件。

主展厅包括物理、半导体、电学、核能、航空、海洋生物、人类起源与进化等展区。其室外展览是火车头、歼击机等实物的陈列。

该科技馆互动操作展品内容以基础科学为主,是一个自然博物馆和传统科技馆组合在一起的馆。该馆在室外活动场举办了丰富多彩的动手动脑活动,吸引大量青少年及家长参与。此外,还开设多间教室,常年开展培训教育活动,培训面向多个年龄段的青少年,活动内容主要以智力开发和动手动脑为主。

11。大田国立科学博物馆

大田国立科学博物馆于1990年10月正式对公众开放,展览面积约15,000平方米。该馆分为常设展厅、临时展厅、穹幕影院、室外展览、研究管理中心几部分。

常设展厅包括基础科学和工业技术展区、自然历史和韩国古代科技展区。其中基础科学展区分为地球科学与数学、物理、材料和生命科学;工业技术展区分为能源、机械、信息和交通。

该科技馆常设展览内容多以基础原理为主,互动型展品的比例不大;不论是在自然历史展区,还是在科技内容展区都没有专门的讲解员,陈列和互动型展品都配有详尽的说明牌。

差别总是有有,关键看,我们主管科技的官员是不是看到了科技发展的重要性和培养科技人才的重要性,一切的一切不能停留在口头,也不能总是把学生派到国外去学习,这样总是不行的。

[篇二:上海科技馆观后感]

“哇!好大啊!”我们刚看见科技馆,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尽管知道上海科技馆项目占地面积6。8万多平方米,总建筑面积9。8万平方米,还是情不自禁地发出了感叹。

科技馆里有好多东西可以去玩,如:地壳探秘、生物万象、智慧之光、视听乐园、设计师摇篮、儿童科技园等,但在其中最令我记忆深刻的还是鬼屋。

开始并不知道它是什么玩意儿,莽莽撞撞就跌了进去。“咦?怎么会有头重脚轻的感觉?”还没等我从沉思中恢复过来,我便向一边的墙倒去,我下意识连忙用手扶住了墙,“哦,虚惊一场。可我好端端的,怎么会有眩晕的感觉?”但我看了看旁边的人,东倒西歪,“看来不是我的问题。”在别人的讲解下,我才知道这是在鬼屋。我感觉挺有趣的,倒来倒去,一不小心就摔在墙上。而我又看见有几个人拿一瓶矿泉水,观察水的液面,不知在干什么。因为实在忍受不住昏头转向的感觉,所以就匆匆地走出了鬼屋。之后却为没有在那多呆一会感到可惜。

后来,通过查阅资料,才明白为什么在鬼屋里会有这种眩晕的感觉。它是利用视觉与感觉不同而使人感到眩晕,房子 的地板、墙壁以及布置都是以一定角度放置的。眼睛看觉得是水平的,于是身体就想与地面垂直站立。而耳朵里的耳蜗和半规管却认为人是倾斜的,又要调节身体变为竖直状态。于是人就感到晕,不知道该怎么才能平衡,所以就会失去了平衡。这让我明白了,为什么有人在观察水的液面,原来是通过水的倾斜来判断屋子的倾斜方向。

上海科技馆一游,使我获益匪浅,懂得了许多道理,可谓不枉此一游!

[篇三:科技馆观后感]

今天我们去了科技馆,科技馆在南京,老师带领我们坐了一个多小时的车才到。

下车后我四处张望着,虽然科技馆我已来过一次,但那次玩得时间很短,没全玩到。我们跟着一位阿姨走,虽然我知道下午才能自由活动,但我依然非常兴奋。阿姨让我们参观了一个展出牌,上面说:“现在地球人口已达到六十七亿,地球变暖,资源很少,水也不够了。”我看了这个牌,很担心人们是否能生存下去。

接着阿姨带我们看了生存的环境;看了原子分裂;看了几个没有膜的鼓,但用手打上去有声音发出来;还看到了一个立体的地图,非常精致、逼真,我用照相机拍了下来。还有一个用玻璃罩成的大半圆,中间有一个小洞,里面有两个铁的小球,在一个椭圆的轨道上转动,那轨道在不断的缩小,但那小球就是不掉到洞里去。终于掉进去了,可小球在沿壁飞速旋转着!慢慢地、缓缓地往下掉,掉下去后,只要按一个按钮,球就会从另一个管道里滚出来。

看过了这么多,阿姨喊排队了,但我一时不知道队伍在那里,眼球又被另一个东西吸引住了:有一个机器,有很多转轮,有一只鸟儿在不停地用嘴向下啄,还有许多发动机模型,我立刻拿出相机,把所有的马达都找了下来。集合后,我们到了三楼,去看了一个模拟火箭发射的过程,先倒计时:“五、四、三、二、一——发射!”只见火箭喷出滚滚浓烟,机尾部发出红光,仿佛火焰一样,逐渐飞出天空,接着投射到一堵墙上,显示了火箭升空后的状态。接着我们下了楼看到了火山喷发模型和洪水。洪水最好看,只见大坝相接处渗出一些水来,大坝的缝隙处也渗出一些水来,突然大坝一下子倾斜了,水“轰隆隆”的流出来,声音震耳欲聋,洪水呼啸而下,洪水所到之处,无处不毁,村庄、电线、大树全部冲倒了,令人惊心动魄。

该吃午饭了,吃完午饭,是自由活动,我玩了迷宫、虚拟皮划艇、捉鱼等游戏,非常开心。但有一个地方弄不懂:有一个像球的东西,有两个把手、两根铁柱,铁柱是斜的,上面铁柱的距离大,下面小。当把铁柱推上去时,它竟然会滚上去!真是不可思议!我一直没弄懂。

今天我深刻领会到了“书到用时方恨少”的真正含义。科技真是太神奇了,借助科技的力量,没有什么不可能完成。

[篇四:科技馆观后感]

寒假的第一天下午,妈妈带我去科技馆观看了里面的科技展品,这些科技展品主要体现了科技的知识性和趣味性以及参与性,为公众特别是青少年营造了一个时尚、现代的“科学乐园”。

里面的科技展品让我目不暇接,最让我感兴趣的是哈哈镜,只要一站在哈哈镜前面,人的形象马上就变了,头变得又大又长,而身体却变得又短又胖。你知道哈哈镜为什么能把人照成那副模样吗?原来哈哈镜就是凹面镜和凸面镜的组合,凹面镜会把镜缘缩小,凸面镜会把镜缘放大,从而达到失真的效果。并且,哈哈镜的成像特点是平面镜成像原理。光的反射,成的是虚像,球内集焦,能让人变短或者变胖,球外扩散,能使人变长、变大。

最让我想不通的是无弦琴,没有琴弦却能弹奏出美妙动听的乐曲。它是用手操作的,只要用手遮住——光敏传感器,展品就会发出声音,连续动作就像拨动琴弦一样,能演奏出不同的音阶和乐曲。原来有些电阻很大的材料,经过光照,电阻就会变得很小,从而增加了导电性,这种现象叫做光电效应。用这种材料可以制成光敏元件,对电路进行光控。

通过这次对展品的参观了解和实践操作,使我亲身体会到了“科技的神奇”。

[篇五:贵州科技馆观后感]

作为学校开展<科学技术概论>这门课程的课外实践,我们班组织了集体去科技馆参观。我们乘20路公交车,在公园南路下车。还没到科技馆,远远就看见那栋白色的科技馆大楼上几个醒目的金色字体“贵州省科学技术馆”,以及被那楼顶设计新颖的模型所吸引。

怀着对科学无比敬畏的心情,在强烈的好奇心的驱使下,我们迫不及待的推开了科技馆的玻璃大门。里面的工作人员非常热情的接待了我们,还派专门的人员带领我们参观并为我们讲解。经工作人员讲解得知,贵州科技馆建筑面积有14800平方米,围绕“自然、智慧、未来”的主题进行布展设计,展厅由少儿科技乐园、天文地理、万物之灵、科技探索、黔贵大地等5大主题展区组成。其中共有397件展品,并且大部分展项可让观众动手操作或亲身体验,生动形象、妙趣横生,并有丰富的科技内涵。

整个展厅分为4层楼,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我们依次参观。首先一楼大厅里最引人注目的就是“音乐机器人”,机器人坐在钢琴旁能够弹出一曲曲优美的旋律。后面是一个注水的屏风,随着音乐节奏的高低起伏,屏风里面的水能够自由变换出许多漩涡状的水纹,让我们大开眼界。随后在一楼,我们还依次观看了“神州5号”模拟的太空舱,还有探月流程等。那些设备都是可以自己操作的。相关问题分为几个模块,自己对哪个模块感兴趣就可以在液晶屏上点进去,随后就出现相关的视频画面和人工讲解,生动形象的为我们展示了有关太空探索方面的科普知识。

展览以机械互动、视频演示、幻影成像等多种表现形式,围绕科学探索的方向搭建展览框架,采用多种展示手段相结合的方式,营造探索与发现的科学实践情景。通过使人们能感受人们探索自然过程中史诗般的震撼,来启迪科学精神;通过使参观者融入科学实践的体验之中,来享受探索过程的快乐恩惠启发。

一到2楼,工作人员就让我们体验一下“时空隧道”,我们怀着好奇的心情迫不及待的进入了“时空隧道”里,在那里面能感觉到周围所有的一切都在旋转……只可惜“时空隧道”太短了,我们一会儿就穿越出来了。此外,在另一边还有许多“动物探秘”,把很多稀有的动植物分类,在液晶屏上可以看到相关动植物的影像资料,有助于我们了解神秘的大自然。

在另一侧,展厅以百姓生活的衣食住行作为主题,配合多样化、情景化、艺术化的展览形式,传播科技以人为本的观念,不仅关注科技发展给社会生活带来的巨大改善,同时展现人类为应对共同的挑战做出的探索和努力,让参观的人们在参观和体验中进行思考和领悟,感受科技创新为人类带来的福祉和恩惠。

在3楼有一个巨大的铁丝网隔离的区域,在那里工作人员为我们掩饰了法拉第电磁感应、高压放电、静电屏蔽等著名的电学实验。一些我们以前只能在物理课本上学的重要结论,在这里都能够亲自感受验证。

印象最深的就是“滑轮秋千”,坐在秋千上,利用动滑轮组的原理,自己能把自己拉起来。此外还有许多关于机械运动原理的模型,通过复杂的机械化组合,能够使小球进入不同的轨道运行。这些我们都可以自由操作,自由控制,通过在不同的地方施加外力可以改变小球的运行轨道,生动形象的为我们展示了物质之妙、运动之律。

最后就是4楼,在展生日祝福厅里有一个巨大的录音机各部件拆分的模型,接通电源后对着声音输入端说话,然后可以观看各部件的变化,及声波的传输过程,最后通过扬声器我们就能听到自己刚才录入的声音了。通过亲自的体验与操作中,我们了解了录音机的构造极其原理。

除此之外,在展厅的最后一块,还有喀斯特地貌的模拟地形,在那里我们可以真实的感受到贵州独特的钟乳石……还有一颗“参天大树”伫立在这“黔贵大地”上。在那块区域里,地面上铺就的大理石拼接起来就是整个贵阳的地貌,居然还有细心的同学能在上面找到我们学校的位置!展厅将贵州独特的喀斯特地貌和现代物理科学技术融合在一起,既相互呼应,又自成体系。莫尔条纹、机械旋律、小球列阵等展品的设立,将科技的亲和力展现无余,让参观的人们在美的环境中感受科技的魅力。

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我们参观完了整个科技馆,还拍了许多相片。走的时候我们还在一楼的大厅合影,作为此次集体活动科技馆之行的一个留念。通过这次的参观,科技馆给我的印象非常深刻,从这我学到了很多东西,也感受到什么才是科技,知道了现代社会的科学技术水平已经发展到了什么样的高度。从这次参观中我体会到要想跟上这个时代的步伐,就要时时刻刻的关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掌握所学的专业知识,才能在未来中的社会里有自己的立足之地,才能更好的回报社会。

[篇六:科技馆观后感]

刚刚进入了科技馆,展现在我眼前的是一个巨大的球体,这是四维影院。整个影院是钢结构的,四周都是玻璃,让人感到它很有气派。我和我的爸爸妈妈乘着电梯来到二楼,刚一进门就像走进了机器人的世界。

平时只能在杂志、电视里看到的机器人,现在终于目睹了它们的风采。在我眼前的是修理机器人,它们都是单臂组成,手里分别拿着螺丝刀、钻子和扳手。它们的前方有一台电脑,这台电脑是用于控制机器人的。而且还是触摸屏,只要用手指轻轻点击,它们就会做出各种的动作,比如让它们跳舞或工作都可以。

让我感觉正在修理东西或在找生活上的乐趣。真有趣啊!随后,我们来到机器人表演馆,这里还有很多修理机器人,它们有得手里哪着绣花伞;有的手里拿着一支玫瑰;还有的手里拿着铃铛。随时准备为人们表演精彩的节目。它们的表演栩栩如生,真令人难以忘怀。还有,有一个机器人还在和游览的人走棋呢。

我们随着人流又来到宇航天地。展厅中间竖立着一艘又高又大的火箭,外表呈银白色,顶端有一面五星红旗。火箭的右侧有一个模拟失重的空间,人们坐在里面,可以浮在球里,不着地,犹如身临其境。我还看到了真正的宇航服:他亦是银白色的,由许多气管组成。宇航服很厚实,宇航员穿上他,在太空中风无阻。我还目睹了宇航员的食品,都是些罐头。从而想象到宇航员生活的艰苦。

当我们走出科技馆,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我为祖国的迅猛发展而骄傲,作为一民小学生,我更应努力了。

篇五:《参观科技馆日记100字》

今天下午,我和妈妈一起去科技馆看第21届温州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优秀作品展示。 日记日记200字 
我们在科技馆里看到有小学生发明的洒水扫帚,有多功能斜面演示器。有多功能超市购物车等等。还有很多很多的作品画。参观科技馆日记100字。这些画有小学生画的,有幼儿园里的小朋友画的,也有中学生画的。他们都是小画家。
科技馆里的东西可真不一般啊!
篇二:去博物馆
今天,我和姐姐一起去了博物馆,博物馆真大,我们看了青铜器馆、钱币馆、玉器馆、少数民族馆、还有很多馆,我最喜欢陶瓷馆,陶瓷馆里有各种形状不同的花瓶,碗、我还很喜欢那里的枕头,有房子形状的、有正方形的、还有一个是娃娃形状的,它们都很可爱,我都很喜欢。


●【往下看,下一篇更精彩】●

最新成考报名

  • 立春过后什么时候鱼开口
  • 2021年立春 2021年立春是几点几分
  • 冬至吃啥 南方冬至吃什么
  • 冬至几月几日 今年冬至是几号
  • 烧碱安全救护常识
  • 国庆节高速免费几天
  • 白露与秋分
  • 请示与批复有什么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