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文档 > 知识 >

学三字经感悟800

成考报名   发布时间:03-11    阅读:

篇一:《三字经感悟》

我读三字经

三字经,仅一千余字,但是涵盖了古今的历史发展,思想的演变和一些做人的道理,从理论体系上说是非常完整的,是中华五千年思想的结晶。

下面我将从做人的道理方面具体讲讲我读三字经的感悟。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关于人性的争辩,孟子和荀子各有一番说法,孟子认为人生下来都是善良的,是后天的环境让人有了善恶之分。而荀子却信奉性恶论,他认为是后天的道德感化成就了认得高尚与伟大。一如一代心理学宗师弗洛伊德,他强调的社会和教育在人格发展中的作用。

在我看来,我更亲赖于性善论,因为我始终相信“赤子之心”。婴儿降临在这个世上,他们的眼睛是最纯洁的,没有沾染上一点世俗的杂质。这个世界在他们看来是无限美好的。而后天的环境在很大程度上能影响一个人的一生。这也是大力发展教育的作用。要想培养一个栋梁之才,该从小为他们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夫妇顺。

这句话我认为不光是说夫妻之间要和睦相处,更是诠释了一个中国传统女人要对爱人不离不弃的忠贞。

还记得2007年感动中国人物罗映珍,她的警察丈夫罗金勇在与毒贩进行殊死搏斗中,因寡不敌众身受重伤,成了一

个植物人,从那以后,罗映珍肩负起了照顾丈夫的责任,不离不弃,精心呵护,无怨无悔。她的坚持终于唤醒了沉睡的丈夫。

一直疑惑,已经结婚爱情不是就变成亲情了么.照顾亲人该是我们天经地义的事啊,为什么罗映珍这种我个人认为天经地义的事却被人看起来那么伟大因而还上了感动中国了。终于明白,或许是现代社会让中国传统女子从一而终的忠贞渐行渐远了。“久病床前无贤妻”才是现代社会的写照吧。社会越来越发达,人们的思想越来越开放,而离婚率也越来越高,这到底是好还是不好该引起我们的深思。也许两个人不合适了,离婚了,他们各自幸福了。可是有谁能为孩子考虑一下,生活在一个不健全家庭的孩子能健康地成长吗?或许我们该从迷失的社会中重新找寻千年前我们古人推崇的“夫妇顺”。

养不教,父之过。

还记得去年炒的很火的一句话,“我爸是李刚”,“主人公”李启铭在送女友回学校的途中将两名女生撞到,一女生当场死亡,另一女生经紧急抢救后方脱离生命危险,当保安将其拦截时他却狂傲大喊:“我爸是李刚”。

听到这句话,我们不得不怀疑,中国的教育是不是存在严重问题,特别是干部子女,包括有钱人的子女教育问题,有名的富翁比尔盖茨一直要求其子女自立自强,把钱全部做了

公益事业,却没有留给子女一分钱,而中国的父母却对孩子过度的溺爱,所以给了孩子更多堕落的机会。从这个事件中,我们不得不承认李刚教育孩子的方式存在严重的问题,“养不教,父之过”,也许我们不该一味地责怪李启铭的张狂与仗势欺人,父母把孩子带到了这个世界上,给了他们生存的权利,却不教他们好好做人,难道不是一个大的失误么? 药家鑫事件也是一个典型。音乐学院学生药家鑫子开着雪弗兰轿车去见朋友的途中将一名骑电动车的女子撞倒在地,又看该女子正在记他的车牌号,于是用刀将女子连捅数刀。。。何其残忍的一个事件啊,我们该想想为什么现在有些年轻人的心变得这么狠了,我认为还是父母教育的问题,曾经有一个漫画是说幼儿园看小学的书,小学看初中的书,初中看高中的书,高中看大学的书,而大学却看幼儿园时期我们该学的如何做人,这是一个本末倒置的事情。父母总是一味地要求我们好好学习,成绩任何时候都要摆在第一位,上大学一直是一个永久的梦想,可是,如今,我们的大学生都做了些什么。上大学不应是成才的标准,而这一误区却深深地植根在部分家长心中,道德的缺失是子女成才的灾难。没有信仰支持,没有道德标准的人,哪怕钢琴谈得再好,也只是教育的废物。另外,药家鑫缺乏基本的对生命的敬畏。在他眼里,生命是可以漠视的,生命是可以赎买的,生命甚至是可以随意剥夺的。正是因为这些官二代富二代他们生活在

一个一个冷漠的家庭,父母不能以身作则,甚至对他们做出坏的影响,从官员“那个地方拆迁不死几个人”的冷血思维,到开发商“打死一个人不过是赔几十万”的公然叫嚣,活生生地告诉人们,生命在一些人眼里早已失去了应有的尊重和敬畏。那他们的孩子能得到好的教育么?

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

在我们批驳父母的教育方式时也不得不承认子女也是该负很大责任的,正所谓是“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我们作为一个懂事的孩子,好好做人,好好学习,是我们的本分,父母生养我们本就不容易,我们应该以努力向上的一面来回报父母,让父母为我们少操心。努力学习就该是学生的天职。

宋代的宋濂小时候家境很贫寒,但他坚持每天跑到很远的地方去上学,看到邻居家藏有图书,于是总是去借,从不曾间断,正是这样的勤奋与刻苦,才成就了一段永世流传的佳话。“头悬梁,最刺骨。彼不教,自勤苦。如囊萤,如映雪,家虽贫,学不辍”,说的就是刻苦读书的故事啊。战国时期因贫穷遭遇家人的漠视后,发奋读书,钻研兵法,天天到深夜,有时候读书读到半夜,又累又困,他就用锥子扎自己的大腿,虽然很疼,但精神却来了,他就接着读下去。有时候晚上念书的时候还把头发用带子系起来拴到房梁上,一打瞌睡,头往下栽,揪得头皮疼,他就清醒过来了。后来获得了

巨大成功,成了显赫人物。晋代车胤把萤火虫放在沙袋里照明读书,晋代孙康冬天夜里借雪的反光来读书。他们的家境虽然很贫穷,但他们还是继续读书。而我们现在的学习环境要好得多,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努力学习呢?还记得小学时每间教室的横幅都写着“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小时候就教育的道理我们该时刻遵守。

曰仁义,礼智信。此五常,不容紊。

有关于诚信,曾子杀猪的故事源远流长。曾子,春秋时期鲁国人,是孔子的弟子。有次曾子的妻子要到集市去,她的儿子哭着跟着她,于是她对孩子说,你回去,等一会儿娘回来了给你杀猪吃。等她回来,曾子真的把猪给杀了。曾子用言行向孩子教导了诚信的道理。

自古就有“一诺千金”的故事,秦末有个叫季布的人,一向说话算数,信誉非常高,许多人都同他建立了浓厚的感情,当时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后来,他得罪了汉高祖刘邦,被悬赏捉拿。结果他的旧友不仅不被重金所迷惑,反而冒着灭九族的危险保护他,让他免遭祸殃。一个人诚实有信,自然得道多助,能获得大家的尊重和友谊。

古代这样的故事玫不胜数,但当代“诚信”这一词却与我们渐行渐远。老板拖欠农民工工资的行为处处可见,企业之间合作而互相毁约的情况屡见不鲜。曾经人们在物资缺乏

篇二:《读《三字经》有感》学三字经感悟800

读《三字经》有感学三字经感悟800

四(7)浦越

《三字经》是我国悠久历史文化的的精华,也是我们中国人的国学。《三字经》三个字为一句话,一段共有四句。《三字经》主要是写人的善、恶、学、孝、礼、仪,它是一本很有教育意义的书,它教育我们要爱国爱校,亲师爱友,勤于读书„„它教会我们太多做人的道理。

《三字经》最经典的台词:“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这几句连幼儿园的小朋友都知道。意思是:人生下来,天性都是好的,只是后来由于各人所处的环境不同,所形成的生活习惯不同,才使人们的性格不同。如果从小不好好教育,它善良的本性就会变坏。所以我们从小就要好好学习,区分善恶,才能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特别是读到:“香九龄,能温席。融四岁,能让梨时。”我真的很感动,黄香九岁时,就懂得孝顺父亲,夏天为父亲摇扇子,冬天给父亲暖被子。孔融四岁时就懂得把大个儿的梨让给哥哥吃,自己就吃小的。而学三字经感悟800

现在的我们大多都是独生子女,娇生惯养,自以为是。所以我们更要好好学习黄香和孔融的高尚品德,要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姐妹。

书中的:“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让我明白了小时候不好好学习是不应该的,那样老的时候就不会有所作为。俗话说的好:“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读“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使我知道了玉不经过雕刻就不能成为有用的器皿。人如果不学习,就不会知道做人的道理。 读了《三字经》里一个又一个感人的故事,让我感悟到了其中的含义和道理,也坚定了自己的学习态度。我要努力学习,天天向上,将来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篇三:《三字经读后感》

《三字经》读后感学三字经感悟800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 ,习相远……"。《三字经》让我对先人博大精深的文化遗产有了更为直观的认识,对作者广博的学识、精练的概括能力和宏观把握能力肃然起敬,为古代教育者独特的教育方法深深折服。

中国历史上下五千年,源远流长,古代的文明博大精深,浩如烟海。尽管由于作者所处时代的人们对世界的认识有一定的局限性,成书于封建时代的书籍难免会夹带一些封建思想的糟糕,但这并不影响《三字经》成为我们特别是青年人学习中华文化和文明不可多得的入门之书。据资料介绍,《三字经》最初版本是由南宋学者王应麟所作,在千百年的流传中,被许多人增补加工,形成了多个版本。《三字经》是中国近800年来流传最广的启蒙读物,还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选入儿童道德教育丛书。

《三字经》中一些句子是从古代儒家经典中演化而来的,较好地表达出中国古代传统教育思想的精华。许多名言警句,已成为一代又一代人为学、勤学、处事、交友、行为的座右铭。关于为人,如"首孝弟,次见闻";"父子恩,夫妇从;兄则友,弟则恭;长幼序,友与朋";关于教子,如"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关于劝学,如"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苟不学,曷为人";"勤有功,戏无益"等,可谓金玉良言。

吸取全面的知识营养,方能成就全面发展的人。从这个角度而言,《三字经》可谓是一块"全营养饴糖"。说它"全营养", 是因为《三字经》仅一千多字,语言极其简练,内容却非常丰富,包括人生哲理、教子、劝学、常识、道德、礼仪、经书和借鉴等,择其要而去其枝叶,勘称"袖珍而浓缩的百科全书"。比如常识篇,天文地理历史自然艺术生物等等,几乎囊括了当时人们已认识的各类主要知识。说它是"饴糖",一是指其"口感"舒适,全文结构严谨,文笔自然流畅,深入浅出,讲求押韵,朗朗上口,非常适合背诵识记;二是指其具有"缓释"功能,识记后未必能全面理解,却能指导其日后的学习,并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常识的增多逐步理解它;三是指其具有回味丰富的功能,能常读常新,百读不厌。

《三字经》作者具有非凡的概括和语言表达能力,这从其对历史的表述中便可见一斑,文中对于中国上下五千年历史的变迁,寥寥三百余字,却集其要点和精华,让人耳目一新,颇有登高远望,一览众山小的感慨。如"夏有禹,商有汤,周文武,称三王。夏传子,家天下。四百载,迁夏社。汤伐夏,国号商。六百载,至纣亡。周武王,始诛纣。八百载,最长久。"寥寥48个字,却包含了夏商周三代的先后顺序,"三王"所指、三个朝代的开国君王、延续时间,以及从夏朝开始摒弃禅让、王位世袭等丰富的知识。回想自己从小学到大学一直都在学习中国历史,却仍然对于各个朝代先后顺序、重要历史事件、延续时间等颠三倒四或者一知半解,真是感慨万千。

《三字经》虽然重在传道,但是并非枯燥说教,而是结合了大量的历史人物和故事,如孟母三迁、孔融让梨、黄香孝父、孔子拜师、赵普读《论语》、公孙

弘抄书、孙敬头悬梁读书、苏秦锥刺股读书、孙康映雪读书等,这让人在学习中添了不少乐趣,也让读者对为人、处事、求学、交友等道理有了更为直观的体验。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三字经》还让我深刻体会到,全面均衡的知识是一个有机整体,割裂开来教授,其作用往往大打折扣;掌握知识的精华,因材施教,并以独特的方式传授给学生,是一门非常高深的学问。

学前105班 王海娟 7号

篇四:《三字经读后感800字》

<三字经>是我们学习中华传统文化必不可却的入门之书。据材料引见,<三字经>是中国近年来传布最广的启蒙读物,还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儿童道德丛书>。全文结构严谨,文笔天然流利,深入浅出,讲究押韵,朗朗上口,很是适合背诵识记,百读不厌。内容包含了教育、历史、天文、地舆、伦理和道德,以及一些传说,普遍流传而又言简意赅。三字经读后感800字

如今的每个家庭都只要一个独生后代,许多青少年社会问题的呈现都是家庭作风不良或教育不严而形成的。<三字经>中“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还有“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三字经>作者具有不凡的归纳综合和言语表达能力,这从其对历史的表述中便可见一斑,文中对中国上下五千年历史的变迁,寥寥三百余字,却集其要点和精髓,让人耳目一新,颇有登高望远,一览众山小之意。如”夏有禹,商有汤,周文武,称三王。夏传子,家天下。四百载,迁夏社。汤伐夏,国号商。六百载,至纣亡。周武王,始诛纣。八百载,最长久。“寥寥数字,却包含了夏商周三代的先后顺序,”三王“所指、三个朝代的建国君王、延续时间,以及从夏朝起头摒弃禅让、王位世袭等丰硕的知识。

<三字经>虽然重在传道,可是并非枯燥的说教,它记载了大量的历史人物和故事,如孟母三迁、孔融让梨、黄香孝父、孔子拜师、赵普读<论语>、公孙弘抄书、孙敬头吊颈读书、苏秦锥刺股读书、孙康映雪读书等,这让人在学习中添了不少乐趣,也让读者对为人、处事、求学、结交等方面有了更为直观的体验。

<三字经>在结尾时提出了一个重要问题,就是给子孙儿女留下什么遗产。作者的立场是”人遗子,金满籯;我教子,独一经。“他说世人留下许多金银财富给儿女,我呢?教育后代,唯有一册经书而已。在教育后代的问题上,很附和现代观念。

解读<三字经>能让更多文化并不高的人也能理解文化,使文化通俗化。读完<三字经>,能对我国传统文化有进一步认识,可以陶冶情操,提高涵养,弘扬正气。


三字经读后感800字(二)

我的书房中多了一个新成员:<三字经>,那是我特地去新华书店买来为自己”补课“之用的。闲暇之时,随手翻阅,细细品味,其味无穷。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寒假回家,看到读小学的侄儿正在背诵<三字经>,便随手翻阅起来,读后竟爱不释手,感叹自己幼时没能阅读之,真是一个很大的遗憾。<三字经>让我对先人博大精深的文化遗产有了更为直观的认识,对作者广博的学识、高深的概括能力和宏观把握能力肃然起敬,为古代教育者独特的教育方法深深折服。

我出身农家,蒙学时期没有师长指点诵读过<三字经>,其实那时家庭也没有条件给我买课外书。高中时被分流到理科班,从此与国学类书籍更加疏远。尽管求学中耳闻过<三字经>及其中的少量名句,但是从来不曾全文通读过。

中国历史上下五千年,源远流长,古国的文明博大精深,浩如烟海。尽管由于作者所处时代的人们对世界的认识有一定的局限性,成书于封建时代的书籍难免会夹带一些封建思想的糟粕,但这并不影响<三字经>成为我们特别是儿童学习中华文化和文明不可多得的入门之书。据资料介绍,<三字经>最初版本是由南宋学者王应麟所作,后来在千百年的流传中,被许多人增补加工,形成了多个版本。<三字经>是中国近800年来流传最广的启蒙读物,还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选入儿童道德教育丛书。

<三字经>中一些句子是从古代儒家经典中演化而来的,较好地表达出中国古代传统教育思想的精华。许多名言警告,已成为一代又一代人为人、勤学、处事、交友、行为的座右铭。关于为人,如”首孝弟,次见闻“;”父子恩,夫妇从;兄则友,弟则恭;长幼序,友与朋“;关于教子,如”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关于劝学,如”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苟不学,曷为人“;”勤有功,戏无益“等,可谓金玉良言。

吸取全面的知识营养,方能成就全面发展的人。从这个角度而言,<三字经>可谓是一块”全营养饴糖“。说它”全营养“,是因为<三字经>仅一千多字,语言极其简练,内容却非常丰富,包括人生哲理、教子、劝学、常识、道德、礼仪、经书和借鉴等,择其要而去其枝叶,勘称”袖珍而浓缩的百科全书“。比如常识篇,天文地理历史自然艺术生物等等,几乎囊括了当时人们已认识的各类主要知识。说它是”饴糖“,一是指其”口感“舒适,全文结构谨严,文笔自然流畅,深入浅出,讲求押韵,朗朗上口,非常适合儿童包括成人背诵识记;二是指其具有”缓释“功能,对儿童而言,识记后未必能全面理解,却能指导其日后的学习,并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学识的增多逐步理解它;三是指其具有回味丰富的功能,()即使对于理解了其内容的成人而言,也是常读常新,百读不厌。

<三字经>作者具有非凡的概括和语言表达能力,这从其对历史的表述中便可见一斑。文中对于中国上下五千年历史的变迁,寥寥三百余字,却集其要点和精华,让人耳目一新,颇有登高远望、一览众山小的感慨。如”夏有禹,商有汤。周文武,称三王。夏传子,家天下。四百载,迁夏社。汤伐夏,国号商。六百载,至纣亡。周武王,始诛纣。八百载,最长久。“寥寥48个字,却包含了夏商周三代的先后顺序、”三王“所指、三个朝代的开国君王、延续时间,以及从夏朝开始摒弃禅让、王位世袭等丰富的知识。回想自己从小学到大学一直都在学习中国历史,却仍然对于各个朝代先后顺序、重要历史事件、延续时间等颠三倒四或者一知半解,真是感慨万千。

<三字经>虽然重在传道,但是并非枯燥说教,而是结合了大量的历史人物和故事,如孟母三迁,孔融让梨,黄香孝父,孔子拜师,赵普读<论语>,公孙弘抄书,孙敬头悬梁读书,苏秦锥刺股读书,孙康映雪读书等。这让人在学习中添了不少乐趣,也让读者理解为人、处事、求学、交友等的道理有了更为直观的体验。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三字经>还让我深刻地体会到,全面均衡的知识是一个有机整体,割裂开来教授,其作用往往大打折扣;掌握知识的精华,因材施教,并以独特的方式传授给学生,是一门非常高深的学问。相信你在阅读之后,会比我有更多独到的见解和体会。


三字经读后感800字(三)

放假在家休息的日子,爸爸要求我把以前读过的<三字经>拿出来重读,并给我讲解了每一句的意思。上学前背<三字经>时,其中很多语句的意思我都不懂,现在上学了,经过爸爸的讲解,我能理解了书中的一些含义。

特别是有一段关于古人学习方面的内容:昔仲尼,师项橐;古圣贤,尚勤学。赵中令,读鲁论;彼既仕,学且勤。披蒲编,削竹简;彼无书,且知勉。头悬梁,锥刺股;彼不教,自勤苦。如囊萤,如映雪;家虽贫,学不辍。如负薪,如挂角;身虽劳,犹苦卓。这六段话的意思是这样的:大圣人孔子曾经把7岁的项橐当作老师,古代圣贤尚且能如此勤奋的学习;宋朝中书令赵普读了一辈子<论语>,做了宰相之后,仍勤奋学习;汉朝路温舒把借来的书抄写在用蒲草编的席子上,公孙弘削竹片用来抄书,他们没钱买书,却也如此勤奋;孙晋怕晚上读书打瞌睡,把头发系在房梁上,苏秦学习困倦时用锥子刺自己的大腿,他们都没有老师,但能自觉学习;晋朝车胤晚上用捉来的萤火虫当作灯看书,孙康依靠雪的反光看书,他们虽然贫困,却没有因为点不起灯停下学习;汉朝朱买臣一边砍柴一边读书,隋朝李密一边放牛一边读书,他们尽管劳累,却不放弃学习。

在读懂了这一段后,我非常感动。古人没有我们现在这样优越的条件,坐在明亮的教室,有辛勤的老师教导着我们,书本都是崭新的,爸爸妈妈给我们买了漂亮的书包、文具。这么好的学习条件,是古人所没有的。如果在这样的条件下,我们没有刻苦、努力学习,就辜负了父母、老师对我们的期望。我们要实现自己的理想,将来成为祖国的栋梁,就必须从现在做起,好好学习,认真读书,掌握更多的文化知识。

家长评价:孩子从学龄前,我就开始尝试对她进行国学方面的启蒙,纵观国学经典,我首选了<三字经>。一本幼儿简化版的<三字经>,在开学之前,孩子已经可以大体背诵了,当然,其中内容,是不可能知其意的。中华文明博大精深,一部经典足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正所谓”半部论语治天下“。新文化运动以来,中国的传统文化发展道路坎坷曲折,但前途乐观,因为我们出生于21世纪的下一代将举起传承的大旗,为民族精神点起希望之火。

孩子的国庆作文有一篇是读后感,其实孩子现在尚不具备阅读能力。于是我便想到让孩子重温曾经背过的<三字经>,提炼其中的精髓。在我的指导和启发下,孩子对上文中这一段内容有了认识。当然,不可能期望这种感想有多么深刻。能够明白怎样对待学习,学习有多么重要,我觉得已经是不小的进步。

有了第一篇作文的体验,这第二篇作文孩子已经能够主动表达一些个人观点,初步了解如何把自己的想法变成文字。孩子的长进令人欣喜,同时也体现了园丁的辛苦,相信孩子在老师的辛勤培育和自身以古人为榜样的奋发图强之下,会有一个阳光灿烂的未来。

篇五:《三字经读后感600字》

[篇一:<三字经>读后感]

我读过很多书,有天文书,有历史书,有童话书,有漫画书等等。这些书使我丰富了知识,开阔了视野,得到了很多启示,懂得了许多道理。其中,令我感悟最深的就是<三字经>这本书。它不仅是中华文化的经典作品,也是我的好老师。三字经读后感600字。每一次读它,都能引起我很多的思考,让我受益匪浅。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是<三字经>的第一句,好学,不懂九月不耻下问,读书必须懂得“学则智,不学则愚,有不满则进步”这些道路都是通过求知无坦途,学问无捷径而得来的。“亲师友,习礼仪”是我们做人的基本道理。要知道尊敬亲人,老师和朋友就必须要敏而好学。

“玉不琢,不成器,”玉不经过雕琢,就不能成玉器,着说明了一个道理,就是要我们努力学习,不然长大后就不等成大器。

经过读<三字经>让我知道了:“夏有禹,商有汤。夏传子,家天下。始春秋,终战国。五霸强,七雄出。太祖兴,国大明。清顺治,据神京。复汉土,民国兴。”这些人都是因为知道了这些责任,明责任,负责任才去为国家作出无私奉献。我们国家每个人都应该这样:一人立志,万夫莫敌,”因为每个人都把成功的秘诀当作自己的坚定目标。成功是希望与奋斗的结合,那么我们都会和平相处,读了历史书,考试时要按时记载,通过古到今,如果亲眼所见者,都会明白学习的敌人其实都是因为自己的满足。

读了<三字经>后,我的感受更深了,因为我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比如说:“做人要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做人要厚道,尊敬父母,有意志力和奋斗力,要有高尚情操。因为坦白就犹如是城市和勇敢的生成物质,我们要拥有良书,哟工友益友,拥有一颗纯洁的人,这会是理想中最完美的生活。用你那纯朴的心灵去体验别人的困苦不堪,可以去听见远方的呼唤。让你去了解,去亲近社会与大自然。

[篇三:<三字经>读后感]

经历了多少沧海桑田,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一直毅力于世界之巅,源远流长。其中以少儿启蒙读物<三字经>为代表的作品最为典型。这本书最大的特点就是含义简单易懂,还有些人们也把它谱成曲,让优美的旋律净化心灵。这本书告诉我们许多关于历史、天文、地理、道德等许多知识,正所谓古人曰:“熟读三字经,便可知天下事,通圣人礼。”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这句话在小时候,我通俗地把它理解为:人在以前是善良的。但是读了这本书之后,我对它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每个人刚生下来时,本性都是善良的。虽然每个人的本性差距并不大,可是,由于以后的熏染,环境的影响,差别会变得越来越大。

从“苟不教,性乃迁。”到“知某数,识某文。”告诉我们许多学习和做人的道理。其中“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告诉我们如果从小不好好教育,善良的本性就会变坏,而学习的方法,贵在专心。“昔孟母,择邻处。”里面蕴含的<孟母三迁>的故事也告诉了我们学习环境的重要。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告诉我们人就像玉一样,不打磨雕刻,就不会成为精美的器物;人若是不学习,就不懂得礼仪,不能成才。就像方仲永一样:他家世代都是种田人,但是到了方仲永小时候时,方仲永就已经会作诗,由此父亲感到非常高兴,因为很多人都用钱财和礼物求仲永写诗。于是父亲就一天到晚带着方仲永去写诗、赚钱,不让方仲永去学习。直到方仲永十二三岁时,写作才华仍和五岁时的写诗水平一样,到了二十多岁时,他的才华已完全消失,跟普通人没有什么两样了。这不正体现了这句话的意思吗?

<三字经>的经典语句蕴含着古人的智慧结晶和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教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人。它就像在人们心中种下一粒思想的种子,慢慢生根、发芽。

[篇四:<三字经>读后感]

幼儿园的时候,爸爸妈妈就开始教我读<三字经>,但那时我仅仅是作为口头禅,背背而已,不能深刻了解其中的含义,而且也只会其中的几句。真正开始读<三字经>还是到了三年级上半学期,老师把它作为一项作业布置下来。当时心里真的觉得老师太可恶,把这种无用的东西当作业,又深奥又难背。

于是乎,每天读几句<三字经>就成为我们的重要“任务”,每天早晨,巷子里总能听到我朗朗的读书声。爸爸对<三字经>十分崇拜,他教我背诵的方法也很管用。渐渐地我喜欢上了<三字经>。因为它就像是一部百科全书,正如古人所说的那样“熟读三字经,便知天下事”。其中一个个小故事,便成为我成长过程中的指路明灯:“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孟母三迁>的故事让我对父母有了更深的了解,更多了些感恩的心;“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黄香温席扇蚊>的故事让我明白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孔融让梨>的故事使我懂得谦虚才能使人伟大;“头悬梁,锥刺股,彼不教,自勤苦。”<悬梁刺股>的故事又深深地打动了我。我深知不付出艰辛的劳动,永远不可能获得学习上的成功。

<三字经>,你就像一位的老师,感谢你让我看到了自己的不足。你就像一盏明灯,成为我人生的导师。我将把中华传统的美德中华传承、延续下去。同时希望我们所有的小朋友,能够在<三字经>的指引下,天天进步,健康成长。

[篇五:<三字经>读后感]

今天我读了<三字经>最后的一些——“莹八岁,能咏诗”到“戒之哉,宜勉力”,里面讲的是古圣先贤的故事精神和人生的哲理。其中有几句话十分影响我“幼而学,壮而行,上致君,下泽民”“扬名声,显父母,光于前,裕于后”“勤有功,戏无益。”这几句话主要讲我们要小时候努力学习,不能耽误学习的黄金时段。这样,长大为国。、为民、为自己都有好处。还能使父母长辈感到骄傲自豪,造福于后代。

以前,我总以为学习的机会和时间还很长,不必这么累这么认真地学习,可以留着一些知识以后慢慢学。可现在我才知道,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我们学习的机会只有那几次,错过了就再也遇不到了。并且知识也像一个黑洞一样,越来越大。今天你会了这个,明天又有新的知识等着你,可谁又能保证你前一天学的知识忘不了呢?知识像一只被人吹的气球一样越来越大,就算你有三个脑子每天不停地记也记不完。所以,我们要把握好近在手边的学习机会,千万不能错过,一错过就再也记不住了。

玩耍的快乐 只是暂时性的快乐,并且这种快乐就像夏天里的冰一样,一吃还想吃。我们学生可以享受一下这种快乐,不过不可多享。如果多享受,意志差的同学就会控制不住自己,从而无心学习,长大后悔莫及。学习的快乐是永久性的快乐。它像一杯咖啡,刚开始有苦,然后是淡淡的苦,再而是微香,最后是香醇。我们要学会做长久的快乐,虽然刚开始没有香,不过会越来越有甜头。从而让你爱上这种长久的快乐。

我要学会做一个珍惜时间,品尝学习“咖啡”的小才女。

[篇六:<三字经>读后感]

请问有没有一本极其简约的书既能包罗古往今来又能涵盖天文地理还可以指导你做人的道理?我的回答是:有。那就是<三字经>。

这学期我们学习了<三字经>中的几句话“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接着老师把整个<三字经>印发给全班,让我们抽时间背诵。读着读着我就知道了:它把我国从古到今的许多故事、知识,以三字经文的方式展示给我们,其中有教我们做人的,有教我们做事的,还有教我们学习的等等。

下面请我采撷<三字经>里面的几段精彩展示给敬爱的读者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讲得就是孟母三迁和孟子逃学后孟母剪布教子的故事,告诉我们学习不仅要有好的方法,而且要有好的环境,特别是要持之以恒,不能半途而废。又比如“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这段话讲得是黄香九岁时就懂得孝敬父亲,冬天把被窝捂热后再请父亲睡。读了这个故事,我很受启发,我要向黄香学习,多为父母做些家务,做一个孝敬父母的好孩子。

<三字经>还告诉我们天文地理知识:天、地、人是宇宙间最基本的三种物体;太阳、月亮、星星是宇宙间的三种光源;春夏秋冬是一年四季;东西南北是四个方向;金木水火土是天地五行;仁、义、礼、智、信是为人处世应该遵守的基本原则;稻子、谷子、麦子、高粱、玉米是六谷;马、牛、羊、鸡、狗、猪是六畜……

它列举了许多古人,或头悬梁,锥刺股;或如卞莹,如映雪;或如负薪,如挂角等发奋学习的故事。

“勤有功,戏无益。戒之哉,宜勉力”,讲的是:勤奋努力地学习,一定会获得成功,而天天玩乐、懒惰是没有益处的。虽然我们是小学生,爱玩是我们的天性,但也要学会合理安排时间,做到劳逸结合,不要整天沉迷于游戏。学习时也要改掉懒惰的毛病,要一丝不苟、认认真真的学习,不断地提高学习效率,不要浪费宝贵的时间。

总之,<三字经>里面还有许多精彩词句,深刻道理值得我们深思。只要我们“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就可以陶冶情操,也可以不断的鞭策自己,让我们奔向成功的比彼岸!

多么神奇的书啊!真叫人爱不释手。

●【往下看,下一篇更精彩】●

上一篇: 小吃宣传

最新成考报名

  • 立春过后什么时候鱼开口
  • 2021年立春 2021年立春是几点几分
  • 冬至吃啥 南方冬至吃什么
  • 冬至几月几日 今年冬至是几号
  • 烧碱安全救护常识
  • 国庆节高速免费几天
  • 白露与秋分
  • 请示与批复有什么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