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文档 > 知识 >

海伦七岁时

成考报名   发布时间:03-11    阅读:

篇一:《海伦凯勒小时候》

海伦·凯勒幼时患病,双耳失聪,双目失明。七岁时,安妮·沙利文担任她的家庭教师,从此成为了她的良师益友,相处达50年。在安妮·沙利文的帮助下,进入大学学习,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在大学期间,写了《我生命的故事》,讲述了她如何战胜病残,给成千上万的残疾人和正常人带来鼓舞。这本书被译成了50多种文字,在世界各国流传。

海伦·凯勒以后又写了许多文字和几部自传性小说,表明黑暗与寂静并不存在。后来,海伦·凯勒成了卓越的社会改革家,到美国各地,到欧洲、亚洲发表演说,为盲人、聋哑人筹集资金。二战期间,她又访问了多所医院,慰问失明的士兵们。1964年海伦·凯勒被授予美国公民最高荣誉——总统自由勋章,次年又被推选为世界十名杰出妇女之一

海伦·凯勒(Helen keller),美国盲聋女作家、教育家。

幼时患病,两耳失聪,双目失明。七岁时,安妮·沙利文担任她的家庭教师,从此成了她的良师益友,相处达50年。在沙利文帮助之下,进入大学学习,以优异成绩毕业。在大学期间,写了《我生命的故事》,讲述她如何战胜病残,给成千上万的残疾人和正常人带来鼓舞。这本书被译成50种文字,在世界各国流传。以后又写了许多文字和几部自传性小说,表明黑暗与寂静并不存在。后来凯勒成了卓越的社会改革家,到美国各地,到欧洲、亚洲发表演说,为盲人、聋哑人筹集资金。二战期间,又访问多所医院,慰问失明士兵,她的精神受人们崇敬。1964年被授于美国公民最高荣誉–总统自由勋章,次年又被推选为世界十名杰出妇女之一。

海伦、凯勒生平:

1880年6月27出生在美国亚拉巴马州塔斯喀姆比亚。

1882年1月因患猩红热致盲致聋。

1887年3月安妮·沙利文成为凯勒的老师。

1899年6月考入哈佛大学拉德克利夫女子学院。

1902–1903撰写出版《我的一生》(有的译作《我生活的故事》)。

1904年6月以优等成绩大学毕业。

1908–1913 著《我的天地》(又译作《我生活中的世界》)、《石墙之歌》、《冲出黑暗》。

1916年遭受婚姻不幸。

1919年应邀去好莱坞主演电影。

1924年成为美国盲人基金会的主要领导人。

1929年著《我的后半生》(也译作《中流––––我以后的生活》)。

1930年旅游英国。

1931–1933年荣获坦普尔大学荣誉学位。访问法国、南斯拉夫、英国。

1936年10月20日老师安妮·沙利文去世。

1942–1952年出访欧、亚、非、澳各大洲十三国。

1953年美国上映凯勒生活和工作的记录片《不可征服的人》。

1955年著《老师:安妮·沙利文·梅西》 荣获哈佛大学荣誉学位

1959年联合国发起“海伦·凯勒”世界运动。

1960年美国海外盲人基金会颁布“海伦·凯勒”奖金。

1964年荣获总统自由勋章。

1968年6月1日与世长辞。

海伦凯勒在她出生十九个月的时候,因为生病,失去了宝贵的听力与视力,所以她成了一个又聋、又哑、又盲的重度残疾儿。她不像正常人一样学习、生活、可她凭着自已的意志一次又一次地向病魔挑战,克服了常人难以想像的困难,坚持不懈,终于考上了大学,成了一位出色的演说家。

海伦凯勒是个非同一般的女孩,她有着拼博到底的勇气;有着惊人的意志;还有那为盲人福利奉献一生的理想。虽然她的生命中承受了那么大的打击,可是她却有向命运之神挑战的决心!失去视力的她虽然不能感受雨后彩虹的缤纷,也无法欣赏皎洁明月的清辉,她无法用自已的双眼去领略大自然的美,但是她却用心去体会,用心去感受

海伦自幼就有一个伟大的愿望,那就要建立一个盲人基金会。考取大学后,她就一直在为创造基金会奔波,在她的生命里最美好就是助人。和海伦凯勒相比,我是渺小的。我没有她惊人的意志,没有她那美好的憧憬。在我身上,更多的是独生子女的缺点:脆弱,怕累,

碰到困难总想躲避。

读了《海伦凯勒自传》我完全进入了她的世界,这个世界给予我的是无比的震撼,我,不,不止是我一个人,是所有的人都应该向海伦学习,学习她那无私奉献、助人为乐、精益求精的精神。

“宝剑锋从磨砺出,香自苦寒来”这句话对海伦很合适。

读书虽苦,但乐在其中。

在人生的旅途上,尽管人人盼望欢乐,无人喜欢忧伤,但它们却像孪生姐妹,永远在生活的舞台上相伴共生。我们学习知识也是如此,为了那眼花缭乱的“数字迷宫”而呕心沥血,为了那令人头疼的作文而费尽心思。这些表面看来确实很辛苦,然而辛苦的另一端,迎接我们的则是一串快乐的音符。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耕耘就得付出一定的代价,没有含辛茹苦的耕耘,哪能领会到甜入心田的收获?知识的海洋原来不是风平浪静的,要想获得真知,就必须扬起奋发的风帆,努力拼搏,这一定是很苦的。在它面前,我们是畏难怯步,还是搏击进取?前者当然不会在事业上有所成就,更不能领会到学习的乐趣:而后者则会领略到知识的芬芳,迎来“梅花扑鼻香。”的丰硕成果。想一想你取得的每一点进步吧,哪一点不是经过辛勤的劳动所获得的!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我们渴望的是获得知识,付出点代价算得了什么。当然求知是辛苦的,但我们把心血得来的知识用在建设祖国的大业上,为国家的富强,人民的幸福作出贡献,岂不是非常快。

1968年6月1日下午,海伦·凯勒在睡梦中去世了,享年87岁。凯勒小姐在出生后18个月的时候就失聪失明成了个聋哑人,然而却奇迹般地走完了一生。

海伦·凯勒1880年出生于亚拉巴马州北部一个叫塔斯喀姆比亚的城镇。在她一岁半的时候,一场重病夺去了她的视力和听力,接着,她又丧失了语言表达能力。然而就在这黑暗而又寂寞的世界里,她竟然学会了读书和说话,并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美国拉德克利夫学院,成为一个学识渊博,掌握英、法、德、拉丁、希腊五种文字的著名作家和教育家。她走遍美国和世界各地,为盲人学校募集资金,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盲人福利和教育事业。她赢得了世界各国人民的赞扬,并得到许多国家政府的嘉奖。

一个聋盲人要脱离黑暗走向光明,最重要的是要学会认字读书。而从学会认字到学会阅读,更要付出超乎常人的毅力。海伦是靠手指来观察老师莎莉文小姐的嘴唇,用触觉来领会她喉咙的颤动、嘴的运动和面部表情,而这往往是不准确的。她为了使自己能够发好一个词或句子,要反复的练习,海伦从不在失败面前屈服。

从海伦7岁受教育,到考入拉德克利夫学院的14年间,她给亲人、朋友和同学写了大量的信,这些书信,或者描绘旅途所见所闻,或者倾诉自己的情怀,有的则是复述刚刚听说的一个故事,内容十分丰富。在大学学习时,许多教材都没有盲文本,要靠别人把书的内容拼写在她手上,因此她在预习功课的时间上要比别的同学多得多。当别的同学在外面嬉戏、唱歌的时候,她却在花费很多时间努力备课。

海伦能够走出黑暗,达到那么高的学术成就,除了靠她自己的顽强毅力之外,同她的老师莎莉文的循循教导是分不开的。她说“我的老师安妮·曼斯菲尔德·莎莉文来到我家的这一天,是我一生中最重要的一天”,“她使我的精神获得了解放”。是她的老师教她认字,使她知道每一事物都有个名字,也是老师教她知道什么是“爱”这样抽象的名词。海伦幼年得病致残后,变得愚昧而乖戾,几乎成了无可救药的废物,但后来她却成为一个有文化修养的大学生,这确实是个奇迹。可以说这个奇迹有一半是海伦的老师安妮·莎莉文创造出来的,是她崇高的献身精神和科学的教育方法结出的硕果。莎莉文小姐不管教海伦什么,总是用一个很好听的故事,或是一首诗来讲清楚,她的教育经验十分丰富,教育方法也与众不同,她从不把海伦关在房间里进行死板的、注入式的课堂教育。

海伦用顽强的毅力克服生理缺陷所造成的精神痛苦。她热爱生活,会骑马、滑雪、下棋,还喜欢戏剧演出,喜爱参观博物馆和名胜古迹,并从中得到知识。她21岁时,和老师合作发表了她的处女作《我生活的故事》。在以后的60多年中她共写下了14部著作。

海伦凯勒在她出生十九个月的时候,因为生病,失去了宝贵的听力与视力,所以她成了一个又聋、又哑、又盲的重度残疾儿。她不像正常人一样学习、生活、可她凭着自已的意志一次又一次地向病魔挑战,克服了常人难以想像的困难,坚持不懈,终于考上了大学,成了一位出色的演说家。

海伦凯勒是个非同一般的女孩,她有着拼博到底的勇气;有着惊人的意志;还有那为盲人福利奉献一生的理想。虽然她的生命中承受了那么大的打击,可是她却有向命运之神挑战的决心!失去视力的她虽然不能感受雨后彩虹的缤纷,也无法欣赏皎洁明月的清辉,她无法用自已的双眼去领略大自然的美,但是她却用心去体会,用心去感受

海伦自幼就有一个伟大的愿望,那就要建立一个盲人基金会。考取大学后,她就一直在为创造基金会奔波,在她的生命里最美好就是助人。和海伦凯勒相比,我是渺小的。我没有她惊人的意志,没有她那美好的憧憬。在我身上,更多的是独生子女的缺点:脆弱,怕累,

碰到困难总想躲避。

读了《海伦凯勒自传》我完全进入了她的世界,这个世界给予我的是无比的震撼,我,不,不止是我一个人,是所有的人都应该向海伦学习,学习她那无私奉献、助人为乐、精益求精的精神。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这句话对海伦很合适。

读书虽苦,但乐在其中。

在人生的旅途上,尽管人人盼望欢乐,无人喜欢忧伤,但它们却像孪生姐妹,永远在生活的舞台上相伴共生。我们学习知识也是如此,为了那眼花缭乱的“数字迷宫”而呕心沥血,为了那令人头疼的作文而费尽心思。这些表面看来确实很辛苦,然而辛苦的另一端,迎接我们的则是一串快乐的音符。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耕耘就得付出一定的代价,没有含辛茹苦的耕耘,哪能领会到甜入心田的收获?知识的海洋原来不是风平浪静的,要想获得真知,就必须扬起奋发的风帆,努力拼搏,这一定是很苦的。在它面前,我们是畏难怯步,还是搏击进取?前者当然不会在事业上有所成就,更不能领会到学习的乐趣:而后者则会领略到知识的芬芳,迎来“梅花扑鼻香。”的丰硕成果。想一想你取得的每一点进步吧,哪一点不是经过辛勤的劳动所获得的!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我们渴望的是获得知识,付出点代价算得了什么。当然求知是辛苦的,但我们把心血得来的知识用在建设祖国的大业上,为国家的富强,人民的幸福作出贡献,岂不是非常快。

1968年6月1日下午,海伦·凯勒在睡梦中去世了,享年87岁。凯勒小姐在出生后18个月的时候就失聪失明成了个聋哑人,然而却奇迹般地走完了一生。 海伦·凯勒1880年出生于亚拉巴马州北部一个叫塔斯喀姆比亚的城镇。在她一岁半的时候,一场重病夺去了她的视力和听力,接着,她又丧失了语言表达能力。然而就在这黑暗而又寂寞的世界里,她竟然学会了读书和说话,并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美国拉德克利夫学院,成为一个学识渊博,掌握英、法、德、拉丁、希腊五种文字的著名作家和教育家。她走遍美国和世界各地,为盲人学校募集资金,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盲人福利和教育事业。她赢得了世界各国人民的赞扬,并得到许多国家政府的嘉奖。

一个聋盲人要脱离黑暗走向光明,最重要的是要学会认字读书。而从学会认字到学会阅读,更要付出超乎常人的毅力。海伦是靠手指来观察老师莎莉文小姐的嘴

唇,用触觉来领会她喉咙的颤动、嘴的运动和面部表情,而这往往是不准确的。她为了使自己能够发好一个词或句子,要反复的练习,海伦从不在失败面前屈服。 从海伦7岁受教育,到考入拉德克利夫学院的14年间,她给亲人、朋友和同学写了大量的信,这些书信,或者描绘旅途所见所闻,或者倾诉自己的情怀,有的则是复述刚刚听说的一个故事,内容十分丰富。在大学学习时,许多教材都没有盲文本,要靠别人把书的内容拼写在她手上,因此她在预习功课的时间上要比别的同学多得多。当别的同学在外面嬉戏、唱歌的时候,她却在花费很多时间努力备课。

海伦能够走出黑暗,达到那么高的学术成就,除了靠她自己的顽强毅力之外,同她的老师莎莉文的循循教导是分不开的。她说“我的老师安妮·曼斯菲尔德·莎莉文来到我家的这一天,是我一生中最重要的一天”,“她使我的精神获得了解放”。是她的老师教她认字,使她知道每一事物都有个名字,也是老师教她知道什么是“爱”这样抽象的名词。海伦幼年得病致残后,变得愚昧而乖戾,几乎成了无可救药的废物,但后来她却成为一个有文化修养的大学生,这确实是个奇迹。可以说这个奇迹有一半是海伦的老师安妮·莎莉文创造出来的,是她崇高的献身精神和科学的教育方法结出的硕果。莎莉文小姐不管教海伦什么,总是用一个很好听的故事,或是一首诗来讲清楚,她的教育经验十分丰富,教育方法也与众不同,她从不把海伦关在房间里进行死板的、注入式的课堂教育。

海伦用顽强的毅力克服生理缺陷所造成的精神痛苦。她热爱生活,会骑马、滑雪、下棋,还喜欢戏剧演出,喜爱参观博物馆和名胜古迹,并从中得到知识。她21岁时,和老师合作发表了她的处女作《我生活的故事》。在以后的60多年中她共写下了14部著作。

海伦·凯勒

海伦·凯勒(1880年6月27日-1968年6月1日),是美国一位残障教育家。她在19个月大时因为一次猩红热而引致失明及失聪。后来籍着她的导师安·沙利文(Anne Sullivan)的努力,使她学会说话,并开始和其他人沟通。并且毕业于哈佛大学。

海伦‧凯勒是美国著名作家和教育家。一八八二年,在她一岁多的时候,因为发高烧,脑部受到伤害,从此以后,她的眼睛看不到,耳朵听不到,后来,连话也说不出来了。海伦七岁时

她在黑暗中摸索著长大。七岁那一年,家里为她请了一位家庭教师,也就是影响海伦一生的苏利文老师。苏利文在小时候眼睛也差点失明,了解失去光明的痛苦。在她辛苦的指导下,海伦用手触摸学会手语,摸点字卡学会了读书,后来用手摸别人的嘴唇,终於学会说话了。 苏利文老师为了让海伦接近大自然,让她在草地上打滚,在田野跑跑跳跳,在地里埋下种子,爬到树上吃饭;还带她去摸一摸刚出生的小猪,也到河边去玩水。海伦在老师爱的关怀下,竟然克服失明与失聪的障碍,完成了大学学业。

一九三六年,和她朝夕相处五十年的老师离开人间,海伦非常的伤心。海伦知道,如果没有

篇二:《7 海伦凯勒7》

7 海伦·凯勒

(讲读课文)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讲读课文。记叙了从小就丧失听觉和视觉的海伦·凯勒,在安妮老师的精心指导下,以惊人的毅力克服了难以想象的困难,经过几十年的艰苦努力,终于成为著名的盲聋女作家,热情赞扬了海伦·凯勒自强不息的可贵精神。

全文可分为四段。

第一段(第1自然段),讲海伦·凯勒是美国著名的盲聋女作家。

第二段(第2自然段)讲海伦·凯勒在黑暗和寂寞中度过了与世隔绝的童年生活。

第三段(第3—9自然段),讲海伦·凯勒在安妮老师的帮助下刻苦学习,自强不息的成长经历。这是课文的重点,又可分为四个层次。第一层(第3—5自然段)讲海伦七岁时,在安妮老师的帮助下开始学习盲文。第二层(第6—7自然段)讲海伦八岁时,进了盲人学校。第三层(第8自然段)讲海伦十六岁时,在大学预科学校和健全人一起学习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第四层(第9自然段)讲海伦大学毕业后,致力于发展盲聋儿童教育事业。

第四段(第10—11自然段),讲海伦成为著名的作家,它不以身残缺陷自弃,刻苦学习、自强不息的精神成了世界盲人、聋人学习的榜样。

海伦七岁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了解海伦·凯勒是怎样经过努力,创造出惊人成就的。教育学生学习海伦·凯勒不因残疾自暴自弃,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

3、能正确归纳出段落大意及中心思想。

4、选择自己最受感动的部分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

5、练习写读后感。

教学重点:

1、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了解海伦·凯勒是怎样经过努力,创造出惊人成就的。

2、能正确归纳出段落大意及中心思想。

3、练习写读后感。

1、能正确归纳出段落大意及中心思想。

2、练习写读后感。

教具准备:

PPT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课时: 7 课时

课时安排:

第一课时:理解生字新词在文中的意思。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第二课时:了解海伦·凯勒是怎样经过努力,创造出惊人成就的。(第一—三段) 第三课时:了解海伦·凯勒是怎样经过努力,创造出惊人成就的。(第四段) 第四课时:给课文分段,能正确归纳出段落大意及中心思想。

第五课时:练习写读后感。(知道书写读后感的一般格式)

第六课时:写读后感。

第七课时:查漏补缺,完成课后练习。

前置作业:

一、查字典。

二、查字典,说说下面词语的意思。海伦七岁时

著名 嘉奖 形影不离 不遗余力 难以想象

自弃 夺去 坚持不懈 自强不息 奔波忙碌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正确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分层目标:

A档:完全理解词语的意思,口型到位。

B档:基本理解词语的意思,口型到位。

C档:在老师、同学的引导、提示下,能基本理解词语的意思,口型到位。

D档:能参与到课堂中。

随句理解生字词语。

教学难点:

正确理解词语的意思。

教具准备:

PPT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激疑导入,揭示课题:

1、中国的张海迪、南京的聋哑儿童周婷婷的事迹你们听说过吗?谁来向大家介绍一下。

2、今天我们要学习一位外国大姐姐的事迹,她就是海伦·凯勒。

海伦〃凯勒,美国女学者,一岁半时因病成了一个盲聋哑人。在家庭教师沙利文热情关怀、精心辅导下,她凭着自己顽强的毅力,学习数学、自然、法语、德语,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哈佛大学女子学院,1940年毕业。她在一生中完成了14部著作,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盲人福利和教育事业,赢得了世界舆论的赞扬。

二、感知课文,理解生字新词

快速读课文,圈出生字新词,在句中体会词语的意思。

【评析:重视课文的整体感知,奠定了理解的基础,也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海伦·凯勒:

1、出示词语卡片,齐读词语。

2、做名字了解。

◆著名:

1、出示词语卡片,齐读词语。

2、理解词义。有名,出名。

◆夺去:

1、出示词语卡片,齐读词语。区别“竞”“竟”

2、理解词义。被抢走。

◆嘉奖:

1、出示词语卡片,齐读词语。范写“兀”字

2、理解词义。称赞和奖励。

◆自弃:

1、出示词语卡片,齐读词语。

2、理解词义。自甘落后,不求上进

(三)学习自己不懂得词语。

1、聋生默读课文,找出自己不懂得词语。

2、聋生上台写出自己不懂的词语。师预设不懂得词语:与世隔绝、聘请、形影不离、豁然开朗、渴求、坚持不懈、不遗余力、与世长辞、自强不息 与世隔绝:与社会上的人们隔离,断绝来往。

聘请:邀请人任职。

形影不离:形容彼此关系密切。

豁然开朗:比喻突然领悟了一个道理。

渴求:迫切地要求或追求

坚持不懈:坚持到底,一点不忪懈。

不遗余力:用出全部力量,一点也不保留。

与世长辞:逝世、去世。

自强不息:自己努力向上,永远不懈怠。

三、巩固:

再读词语卡片。进一步理解几个重点词语的意思(看意思说词语)

有名,出名。

与社会上的人们隔离,断绝来往。

形容彼此关系密切。

比喻突然领悟了一个道理。

迫切地要求或追求。

坚持到底,一点不忪懈。

用出全部力量,一点也不保留。

称赞和奖励。

逝世、去世。

自甘落后,不求上进。

自己努力向上,永远不懈怠。

四、布置作业:

生字3行、词语5遍

反思:从小就丧失听觉和视觉的海伦·凯勒,在安妮老师的精心指导下,以惊人的毅力克服了难以想象的困难,经过几十年的艰苦努力,终于成为著名的盲聋女作家,热情赞扬了海伦·凯勒自强不息的可贵精神。可能是因为同是残疾人,所以学生听得格外认真,很受鼓舞。在理解生字新词时,我尽量结合文本,把词语的意思理解透彻。学生反馈下来掌握得蛮扎实的。课后学生还主动提出疑问“海伦凯勒结婚了没有”而我也百度一下,满足他们的好奇心。(2013-10-8)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第一—三段,了解课文通过那几件事描写海伦·凯勒坚持不懈,自强不息的。

2、教育学生学习海伦·凯勒不因残疾自暴自弃,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

教学重点:

通过边读边想,通过那几件事描写海伦·凯勒坚持不懈,自强不息的。

教学难点:海伦七岁时

正确理解海伦·凯勒坚持不懈,自强不息的。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有名,出名。海伦七岁时

与社会上的人们隔离,断绝来往。

形容彼此关系密切。

比喻突然领悟了一个道理。

迫切地要求或追求。

篇三:《7 《海伦凯勒》课文1》

7海伦.凯勒

海伦. 凯勒是十九世纪美国著名的盲聋女作家。她,一个一岁半的时候就丧失了视力和听力的人,是怎样成为世界著名作家的呢?让我们从她成长的经历来寻找答案吧。

1880年,海伦.凯勒出生了,当时她是一个健康的孩子。不料一年多以后,一场大病夺去了她宝贵的视力和听力,海伦成了一个又聋又瞎的孩子。从此,幼小的海伦就在寂寞和黑暗中,过着与世隔绝的童年生活。

海伦七岁时,父母特意从盲人学校聘请了一位家庭教师—安妮.沙莉文。安妮老师非常喜欢和同情海伦,决心通过教育把他引向新的生活。安妮和海伦生活在一起,形影不离。她利用一切机会教海伦学习文字。当海伦喝牛奶时,安妮老师就用手指在海伦的手心上慢慢的拼写“牛奶”这个词;当海伦玩布娃娃的时候,安妮又同样地在她手心上拼写“娃娃”这个词。安妮把着海伦的手一笔一

画地写着,但这时的海伦并不懂老师这样做是什么意思。

一天,安妮老师带海伦来到水房。她把海伦的手放在水龙头下,让海伦感觉到清凉的水从她手上流过。这时,安妮在海伦的另一只手上一遍又一遍的拼写“水”这个词;开头写得很慢,后来就快写。“水„„水„„”海伦一动不动地站着,全神注意老师手指的动作。忽然,海伦领悟了:“水”,就是正在自己手上流过的这清凉的东西!海伦心里豁然开朗了。他想每样东西可能都有一个名称。海伦转身指指安妮,安妮赶紧在她小手上写出“老师”;海伦又指指自己,安妮在她手上写出“海伦.凯勒”。海伦激动地跳起来,她第一次知道了自己的名字。

从此,海伦一天比一天渴求了解周围的世界。凡是能摸到的东西,她都要老师写出它的名称.在安妮老师的精心帮助下,海伦开始学习盲文了.她非常勤奋,整天在贴着盲文字的东西上摸呀、写呀。

没多久,海伦就学会用手指摸读盲文了。

八岁那年,海伦进入了盲人学校,学到了许多新的知识。她渐渐的感到,光靠手指写字摸读,远远不能满足自己学习和交往的需要。她常常急得一个劲地鼓动着嘴唇,强烈的向往能学会说话。

校长满足了海伦的要求,指定了专门的老师帮助她。在课堂上,海伦把手轻轻地按在老师的脸上、嘴上和喉部,靠手指的触觉仔细体会老师发音时面部肌肉、嘴唇和喉头的振动,认真感受老师发每个音时气流的强弱和快慢程度,努力模仿老师的发音。课后,安妮又那耐心的辅导海伦练习发音说话。海伦为发准一个音,一练就是几个小时。在海伦坚持不懈的努力下,她终于学会了说出能让别人听懂的话来。

海伦十六岁的时候,进了大学预科学校,这是她生平第一次和健全人一起“听”课。海伦下决心要和耳聪目明的同学竞赛。安妮老师每天陪她上课,把老师讲课的内容写成盲文供海伦摸读。

海伦用这种方式,取得了大学初试的好成绩。第二年,海伦又遭到了难以想象的困难。增设的几何、代数等课程没有盲文课本,许多图形无法用打字机打出,这使海伦差一点失去了继续学习的勇气。这时,安妮老师又一次鼓励海伦,她用铁丝制成的图形帮助海伦理解题意。海伦终于通过了最后一次考试,著名的拉德克利夫学院破例录取了她。在大学里,海伦刻苦学习的精神得到了大家的尊敬,同学们选她为班主席。

1904年,海伦大学毕业了。她无限感谢安妮老师,决心像老师一样,让更多的盲聋儿童受到教育,使他们也成为有用的人。为此,海伦不遗余力地奔波忙碌,和别人一起创办了凯勒盲人教育基金会。她还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为题到处演讲。

海伦毕生勤奋写作,写过十几部作品,成了著名作家。她为盲聋人所作的贡献,得到了许多国家政府的嘉奖。联合国还在1959年发起“海伦.凯勒世界运

动”,资助各国的盲聋儿童事业。

1968年六月一日,海伦.凯勒与世长辞了。她一生不以身残缺陷自弃,刻苦学习、自强不息的精神已经成为世界盲人、聋人学习的榜样。

●【往下看,下一篇更精彩】●

最新成考报名

  • 立春过后什么时候鱼开口
  • 2021年立春 2021年立春是几点几分
  • 冬至吃啥 南方冬至吃什么
  • 冬至几月几日 今年冬至是几号
  • 烧碱安全救护常识
  • 国庆节高速免费几天
  • 白露与秋分
  • 请示与批复有什么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