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文档 > 知识 >

小不忍则乱大谋

编辑:  成考报名   发布时间:03-13    阅读:

篇一:《小不忍则乱大谋》

小不忍则乱大谋

人常常会逞一时之快,说出或做出让自己后悔的事情,“小不忍则乱大谋”是我们在社会上最常被规劝的一句话。忍,乃是一种大智慧。因此,当有事时,千万要稳健,不要逞一时之快,而坏了大计。

35岁前的年轻人,还是血气方刚,往往容易因一些芝麻小事,就动辄失去理智,此时拥有忍耐力就显得异常重要。因为在这个社会,难免会遇到不顺心的事,或被羞辱,或被误解,自尊心受到强烈的挑战。

面对这种状况不外两种处置方法:一是针锋相对,坚决反击;二是以退为进,强忍自安。而事实往往证明,针锋相对,硬碰硬,到头来受伤的可能还是自己。有时候,能忍恰恰是强者。这里所说的“忍”,是指为了大局、为了长远利益而把他人强加给自己的痛苦、怨愤强咽下去,不予反击,求得息事宁人的一种处事方法。有句俗话说:“百忍成金”,它从某种意义上道出了“忍”的意义和价值。

首先,“忍”有助于缓解矛盾冲突。在和别人发生矛盾时,只要有一方采取“忍”的姿态,主动放弃对抗,就会使矛盾失去继续激化的可能,从而使矛盾趋于缓解。

其次,“忍”能导致问题的“冷处理”。在矛盾状态下,双方头脑发热,不够理智,很难做出正确的判断。而一方的“忍”就会使双方脱离接触,获得冷静理智处理矛盾的机会。小不忍则乱大谋

最后,从长远来看,“忍”还有助于成就大事。事有大局与局部、长远利益与眼前利益之分。当眼前冲突有碍大局和长远利益时,“忍”的态度就成为顾大局的最佳选择。成大器者往往能权衡利弊,决不会因小而失大。

从某种意义上说,忍耐是保全人生的一种谋略,忍耐是一种弹性的前进策略,有时“以退为进”也可以是一种很好的攻击,就像战争中的防御和后退就是迎取胜利的一种必要准备。小不忍则乱大谋

不过,一般人常劝别人或自己:要忍!要忍!!要忍!!!结果却可能只是憋了一肚子气,伤身也伤心,最后一不小心爆发起来,不仅前功尽弃,甚至犹有过之。究竟何为真正的忍,恐怕连自以为清楚者也未必明白。小不忍则乱大谋

苏东坡因脾气躁,不见容当道,乃一路贬官,终郁死途中(江苏常州)。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引清兵入关,虽被封王,终遭削蕃。有人以为:若能忍,历史或会改观。但是,最可能的结果:苏东坡憋气夭亡于京,宋朝仍旧偏安;吴三桂怒爆心脉暴死,清军照样入关。

所以我认为:有气理当发泄,不该憋住;真正的忍,乃修心养性,根本不动气。然而,人皆有七情六欲,要做到完全不动气,着实难如登天。

因此,在跌宕起伏的人生中如何才能做到真“忍”呢?

篇二:《小不忍则乱大谋》

小不忍则乱大谋

生活中,面对不同的环境,不同的对手,有时候采用何种手段已不太关键,而如何保持好自己的情绪才至关重要。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情绪,而情绪是一种很滑溜的东西,有时滑溜得让人捉摸不到,但是,不管怎么滑溜,你都要想办法将它捏得紧紧的。因为这关系到你能否在社会上游刃有余地生存。

有许多人能把情绪收放自如,这个时候,情绪已不仅是一种感情上的表达,而且成了攻防中使用的武器。有时候,掌控不住情绪,不管三七二十一发泄一通,结果搞得场面十分难堪。生活中,每个人都难免会碰到这种擦枪走火的状况。但是,聪明人有将不良的情绪马上收回来的本事。

自古以来,评价人的标准,只要看一个人的涵养和行事的风格,就知是否可以成为可塑之才,是否有大将之风,因此要成为人上人,除了常识与能力之外,全视其能否将情绪操控得当。一个人的涵养来源于他的修养,有修养之人都懂得控制情绪。遇事不能冷静,并且以某种极端手段处之的人,决不是一个有修养的人。

情绪处理得好,可以将阻力化为助力,帮你解危化险、政通人和。情绪若处理得不好,便容易失去控制,产生一些非理性的言行举止,轻则误事受挫,重则违法乱纪。 隋朝的时候,隋炀帝十分残暴,各地农民起义风起云涌,隋朝的许多官员也纷纷倒戈,转向帮助农民起义军,因此,隋炀帝的疑心很重,对朝中大臣,尤其是外藩重臣,更是易起疑心

。唐国公李渊(即唐太祖)曾多次担任中央和地方官,所到之处,悉心结纳当地的英雄豪杰,多方树立恩德,因而声望很高,许多人都来归附。这样,大家都替他担心,怕遭到隋炀帝的猜忌。正在这时,隋炀帝下诏让李渊到他的行宫去晋见。李渊因病未能前往,隋炀帝很不高兴,多少产生了猜疑之心。当时,李渊的外甥女王氏是隋炀帝的妃子,隋炀帝向她问起李渊未来朝见的原因,王氏回答说是因为病了,隋炀帝又问道:“会死吗?”

王氏把这消息传给了李渊,李渊更加谨慎起来,他知道迟早为隋炀帝所不容,但过早起事又力量不足,只好隐忍等待。于是,他故意败坏自己的名声,整天沉湎于声色犬马之中,而且大肆张扬。隋炀帝听到这些,果然放松了对他的警惕。这样,才有后来的太原起兵和大唐帝国的建立。

控制好情绪需要理性的克制,需要雅量。雅量,将使你面对攻击者保有最完美的自尊和最充分的人格主动权;雅量,还将最终迫使攻击者情愿或不情愿地走向道德法庭的被告地位。

克制,乃为人的一大智慧,它有助于人们在攀登理想境界的征途中,消除情感世界不可避免的潜在危机。因而,对于一个成功的开拓者来说,它既是实现既定目标的保证,又是取得更大成功的起点。假如李渊当初听了隋炀帝的话,怒火中烧马上与之理论或采取兵变,很可能会因为准备不足,时机不成熟而失败。一旦失败,则永无机会从头再来了。 人生箴言:

我们这里讲的忍,是一种等待,为图大业等待时机成熟,忍之有道。这种忍,不是性格软弱,忍气吞声、含泪度日之举,而是高明人的一种谋略,是为人处世的上上之策。

篇三:《小不忍则乱大谋》小不忍则乱大谋

小不忍则乱大谋

【摘要】阅读教学的课堂在发生着变化,教师“夺话”、“多话”之陋习使“满堂问”在向“满堂讲”过渡,课堂效率被大大地打了折扣。忍住以上的陋习,可使课堂效率大大提高。

【关键词】小不忍则乱大谋 夺话多话原因措施

《论语?卫灵公》中有:“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不忍则乱大谋很有些哲学的味道,其核心就是一个 “忍”字。中国人把这个“忍”字理解得很深刻,认为“心字头上一把刀,遇事能忍祸自消。”所谓“忍得一时之气,免却百日之忧。”现在我想把这个“忍”送给我自己。在新课标下的阅读教学课堂,我,作为一名语文老师,的确太需要这个“忍”字了。

我该忍什么呢?忍“夺话”、“多话”之陋习。环视当今语文课堂,百花齐放,新的理念越来越多,阅读课的花样也越来越多。同时我们也很清晰地发现,不管是含蓄派还是激情派,阅读教学的课堂也在发生着变化,“满堂问”慢慢地少了,以读代讲的语文课堂正逐渐形成。但是在这个发展的过程中,似乎又有另一种不容人乐观的倾向逐渐形成,那就是教师以自己的讲解代替学生的理解,“满堂问”似乎又在向“满堂讲”过渡。身为语文教师的我,就是这样的活例子。在阅读教学的课堂上,为了追求学生回答的完整,为了更加贴合教参上所谓的标答,不顾学生是否是这么理解,一听到学生张口回答出不符合自己预设的答案,我会马上打断学生,用自己的理解取而代之,象这样的“夺话”现象不胜枚举。

篇四:《改变你一生的30个做人智慧》

1、谦虚能使你获得好人缘

一知半解的人,多不谦虚;见多识广有本领的人,一定谦虚。
领悟:谦虚可使你在事业一展才华
自省:少谈你得意之事
技巧:做人一定学会低头

2、恪守信义,一诺赢千金

说谎话的人所得到的,即使说了真话也没有人相信
领悟:诚实守信使你为人处世的根本
自省:诚实守信是你竞争的利器
技巧:遵守诺言必须注意的法则

3、做人不能太老实

如果你不能掌握自己的生活,就会被他人控制。
领悟:太老实就等于你的无能
自省:理直气壮地坚持自己的权利
技巧:老实人如何在丛林中行走

4、给别人面子,就是给自己面子

你希望别人怎样对待你,你就应该怎样对待别人。
领悟:伤人面子,最终受害的是你自己
自省:千万不要伤害别人的自尊心
技巧:如何不轻易让人丢面子

5、别为小事生气

好脾气是一个人在社交中所能穿着的最佳服饰。改变你一生的30个做人智慧
领悟:愤怒情绪会使你做不好任何事情
自省:学会不生气
技巧:做人不要轻易发脾气

6、超人气量可助你成就非凡大业

不会宽容的人,是不配受到别人的宽容的。
领悟:宽容是你通向成功的大门
自省:宽容是你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一大法宝
技巧:怎样成为气度恢宏的人?

7、做人要切忌膨胀

一个骄傲的人,结果总是在骄傲里毁灭了自己
领悟:欲望太强,会使你的事业难以发展
自省:做人不要狂妄自大
技巧:给别人余地即使给自己机会

8、不要过分在意别人的眼光

寻找自我。保持本色。
领悟:不做别人意见的牺牲品,只做自己心中的自由人
自省: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
技巧:不管事情怎么样,总要保持本色

9、偏激就会走麦城

如果我们能左右自己的思想,领悟:你千万不要钻牛角尖
自省:偏激与成功背道而驰
技巧:如何克服偏激心理

10、任何事情都要留余地

凡事留余地。雅量能容人。
领悟:不要把话说得太绝对
自省:方圆处世,凡事留一手
技巧:给别人留有余地

11、小不忍则乱大谋

所就者大,则必有所忍
领悟:忍让你赢得机会
自省:忍常人之所不能,方能成就常人之所不能
技巧:有度的忍让

12、吃亏是福

领悟:会舍才有得,退一步近百步
自省:吃小亏,赢大利
技巧:要敢于吃亏

13、绝不轻信

轻信容易受骗,怀疑可致真理
领悟:别轻易相信你身边的任何人
自省:别轻信自己的直觉
技巧:怎样做到不轻信?

14、努力站在成功者堆里

如果你时常与比你优秀的人一起行动。就学问而言或就人生而言,这是最有益的。改变你一生的30个做人智慧。学习正当地尊敬他人,这是人生最大的乐趣。
领悟:到成功者最多的地方去
自省:向成功者看齐
技巧:与成功者一起成长

15、无论对错,都要迅速下决定

迟疑不决的人,永远找不到最好的答案,因为机遇会在犹豫的片刻失掉
领悟:做人要敢于决断
自省:果断赢得先机
技巧:迅速下决断的秘密

16、学会拒绝

勉强应允,不如坦诚拒绝
领悟:有些事情一定要拒绝
自省:学会拒绝
技巧:巧妙拒绝有学问

17、聪明外露,不如智慧深藏

大勇若怯,大智若愚。
领悟:装糊涂是你处世最好的外衣
自省:巧妙地隐藏自己的实力
技巧:聪明外露,就可能祸及自身

18、给人请,留后路。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领悟:人情是在积攒你的无形财富
自省:技巧自己的人情味
技巧:给人好处有技巧

19、防人之心不可无。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
领悟:小心你背后的冷箭
自省:为人处事别得罪小人
技巧:如何与小人相处

20、交朋友要有弹性。

距离产生美
领悟:和你的朋友保持弹性
自省:和同事保持适当距离
技巧:怎样保持与朋友的分寸

21、做人要有感恩的心

滴水之恩,涌泉相报
领悟:感恩让你的世界充满爱
自省:常怀感恩之心
技巧:每个人都要学会感恩

22、对人不要求全,责备。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领悟:苛求别人就是苛求你自己
自省:要有宽容人的雅量
技巧:总是责备他人会让你四面楚歌

23、把握好你的人脉

在影响一个人成功的诸多因素中,人际关系的重要性要远远超过他的专业知识
领悟;找个贵人扶你一把
自省:笼络人心有妙招
技巧:怎样建立好的人际关系?

24、输要输得起

我们最大的光荣,不在于一次也不失败,而在于每次倒下都能够站起来。
领悟:善于总结。你可以从失败中崛起
自省:忍败求胜是正道,守得云开见月明
技巧:不要为打翻的牛奶哭泣

25、要想成就大业,必须能屈能伸

人与动物一样,当形势不利时,应当暂时退却,以屈为伸,否则,必将倾覆以至灭亡。
领悟:能屈能伸让你处事游刃有余
自省:做人处事要能屈能伸
技巧:能屈能伸才能成就伟业

26、处事不惊,达观权变

当你的希望一个个落空,你也要坚定,要沉着!
领悟:沉着使你胜人一筹
自省:从容不迫才是高手
技巧:以不变应万变

27、把握好规则底线,不要因小失大

君子安分守己,等待天命的安排,而小人专做冒险的事情,想侥幸得到不应得的好处
领悟:在大节大义上你不能糊涂
自省:把握住处事的分寸
技巧:怎样把握做人底线?

28、决胜利器不可示人

扰乱的生起,是言语以为阶梯。国君不保密则失去臣子,臣子不保密则失去身命,机密的事情不保密,则造成灾害。所以君子是谨慎守密而不泄露机密
领悟:泄露机密会使你遭受致命的打击
自省:不要随便向人倾吐自己的心事
技巧:为他人守密是为你自己铺路

29、个性是成功的利器

个性力量很重要
领悟:让个性主宰你的命运
自省:活出自己的个性
技巧:怎样塑造独特的个性魅力?

30、居安思危

思危所以求安,虑退所以能进,惧乱所以保治,戒亡所以获存。
领悟:危机意识是你不断前进的保障
自省:凡事要防患于未然
技巧:做人要有忧患意识

培根说过:“习惯真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因此,人应该通过教育培养一种良好的习惯。”
卡耐基说:“靠自己的能力拯救自己,是成功的唯一准则。”“能力已成为一种不折不扣的资源,能力即资本,能力即财富,能力即命运。”

篇五:《孔子名言名句大全》

1、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2、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3、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孔子名言名句大全

4、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5、巧言令色,6、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7、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8、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9、不迁怒,不贰过。

10、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

11、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12、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

13、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14、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孔子名言名句大全

15、礼之用,和为贵。

16、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17、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18、圣则吾不能,我学不厌而教不倦也。

19、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

20、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行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21、听其言而观其行。

22、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23、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省也。

24、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25、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26、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27、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28、过,则匆惮改。

29、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30、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31、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

32、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

33、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34、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35、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36、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37、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38、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39、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40、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41、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

42、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43、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

44、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

45、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46、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

47、见利思义,见危授命。

48、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49、君于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50、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51、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52、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53、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雕也。

54、鞭扑之子,不从父之教。

55、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

56、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57、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

58、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辟佞,损矣。

59、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60、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提手与之言,能无说乎?绎之为贵。说而不绎,从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61、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

62、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63、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

64、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

65、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66、子谓于产。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

67、盖有不知而作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

68、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69、卫公孙朝问于子贡曰:?仲尼焉学??子贡曰:?文武之道,未坠于地,在人,贤者,识其大者,不贤者,识其小者,莫不有文武之道焉。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

70、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7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72、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73、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於我哉?

74、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我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

75、有德者必育言,有言者不必育德。

76、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77、事君,敬其事而后其食。

78、君于疾没世而名不称焉。

79、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80、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81、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82、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83、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84、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不逮也。

85、人能宏道,非道宏人。

86、不学礼,无以立。

87、孔子曰:?弗学何以行?弗思何以得??

88、轻千乘之国,而重一言之信。

89、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90、不迁怒,不二过。

91、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92、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93、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94、君子易事而难说(悦),说(悦)之不以道,不说(悦)也。

95、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96、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97、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98、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99、放于利而行,多怨。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100、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

101、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

102、吾日三省吾身。

103、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104、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矣。

105、小不忍则乱大谋。()

106、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107、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108、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

109、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110、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往下看,下一篇更精彩】●

上一篇: 怎么提高性生活

下一篇: 怎样做红喜蛋

最新成考报名

  • 立春过后什么时候鱼开口
  • 2021年立春 2021年立春是几点几分
  • 冬至吃啥 南方冬至吃什么
  • 冬至几月几日 今年冬至是几号
  • 烧碱安全救护常识
  • 国庆节高速免费几天
  • 白露与秋分
  • 请示与批复有什么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