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文档 > 知识 >

皮日休汴河怀古

编辑:  成考报名   发布时间:03-24    阅读:

篇一:《汴河怀古 皮日休》

汴河怀古 皮日休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1.第二句中“至今”和“千里”两词的用意是什么?

2.诗人认为隋炀帝可以和大禹治水的功劳相提并论吗?从哪里可以看出?

3.这首诗评说历史有肯定也有否定,肯定的是什么?否定的是什么?

2、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江城子 (五代?)欧阳炯

晚日金陵岸草平,落霞明,水无情。六代繁华, 暗逐逝波声。空有姑苏台上月,如西子镜照江城。

【注】姑苏台:吴王夫差与宠妃西施长夜作乐之地,原址在苏州市西南姑苏山上。

这首词明写眼前实景,暗寓历史沧桑。词中“水无情”、“空有姑苏台上月”两句含有深意,试结合

全诗加以赏析。

3、阅读下面2首怀古咏史诗,完成以下题目。

赤 壁 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消,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咏史·赤壁 胡曾

烈火西焚魏帝旗,周郎开国虎争时。 交兵不假挥长剑,已挫英雄百万师。

1)两诗中的“周郎”指的是,后一诗中的“魏帝”指的是。

2)两首诗吟咏的都是三国时候赤壁之战的历史,而两位作者对“周郎”的态度并非一致,其中区别何在?

3)杜牧诗前两句写了什么?与胡曾诗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

11.下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

A.伉(kàng)俪 胴(tóng)体 眼睑(jiǎn) 群葩(pā) B.胼(pián)手 琵琶(pā) 夙(sù)愿 稽(qǐ)首

C.熟稔(rěn) 中(zhōng)肯 荷(hè)枪 绿(lù)林 D.滂沱(tuó) 秘(bì)鲁 关卡(qiǎ) 刀鞘(qiào)

12.下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

A.泥淖(nào) 骠(piào)勇 蹊跷(qiāo) 拗(ǎo)断 B.解(xiè)读 骈(pián)文 刹(chà)那 酗(xù)酒

C.恫吓(xià) 兑(duì)现 肇(zhào)事 震慑(shè) D.摁(èn)倒 请帖(tiē) 缂(kè)丝 端倪(ní)

13.下列读音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迥(jiǒng)然 铺砌(qì) 恸(tòng)哭 克(kē)扣 B.趿(tā)拉 蜕(tuì)化 棱(léng)角 慰藉(jiè)

C.吮(shǔn)血 绵亘(gèn) 胡诌(zōu) 淆(xiáo)乱 D.靡(mí)费 窥(kuì)探 炮(páo)烙 投奔(bèn)

14.下列读音全对的一项是( )

A.血泊(bó) 悚(sǒng)然 颀(qí)长 整饬(chì) B.溃(kuì)脓 臀(tún)部 皑(ái)雪 椎(chuí)心

C.轻佻(tiāo) 翌(yì)年 恪(kè)守 檄(xí)文 D.滂(páng)沱 跛(bǒ)脚 军阀(fá) 咆哮(xiào)

1.1)从时间之久和地域之阔评说大运河影响之长远、作用之重大。

2)不可以。因为“若无”的假设正说明了诗人对隋炀帝的否定。

3)肯定的是大运河的客观功绩,否定的是隋炀帝的奢侈荒唐。

2.【析题示例】“水无情”明写落日余辉中金陵城外长江浩荡东去的景色,暗指六朝帝王被历史无情地淘汰,他们荒淫豪奢的生活一去不复返。“空有”明写六朝繁华已去,只剩月亮高挂,暗寓警示后人不要重蹈覆辙之意。

这是一首怀古凭吊的词作,开头三句点出了词人所在之地为六朝古都,从大处落墨展现了日暮时分金陵城外大江东去的景色,营造出空旷而寂寥、绚丽而苍茫的

气氛,这就牵动了人们对于今昔兴亡的感触。第四句以后,写六朝帝王荒淫豪奢的生活全都“暗逐逝波声”,一去不复返。尽管历史上早已有吴王夫差的前车之鉴,可是六朝君臣却仍然重蹈覆辙,以致一切都成为过眼云烟,只剩下姑苏台上的圆月还照临在城头。“水无情”一句从内容上说是全篇的主旨,它在一定程度上点明了腐败侈糜的王朝必将被历史所淘汰;从写作上说是全篇的枢纽,它不但承接前两句的景色描写,而且启导了以下诗句的怀古抒情。“空有”一句则不但喻指六朝和句吴,而且暗示眼前的封建王朝是否会重演相似的一幕呢?

3.1)周瑜 曹操

2)杜诗慨叹周瑜侥幸成功,胡诗赞美了年

轻统帅周瑜的功绩。

3)杜牧诗开头描写发现旧日武器,磨洗辨认朝代的场景,引起人们冷静的历史沉思。胡曾诗却是直接陈述历史,表达对英雄的热情赞颂。

【解题思路】注意辨别诗人对同一历史事件的态度有何不同,读出言外之意来。同时,还要注意诗人吟咏的角度和侧重点,写了些什么,没写什么。切忌由于自己熟悉这段历史,就忽略诗人是从哪方面,持何种态度来吟咏。

11.选D,A胴(dòng)体,B琵琶(pá),C中(zhòng)肯。12.选A,B解(jiě)读,C恫吓(hè),D请帖(tiě)。

13.选B,A克(kè)扣,C胡诌(zhōu),D窥(kuī)探。14.选C,A血泊(pō),B溃(huì)脓,D滂(pāng)沱。

1.1)从时间之久和地域之阔评说大运河影响之长远、作用之重大。

2)不可以。因为“若无”的假设正说明了诗人对隋炀帝的否定。

3)肯定的是大运河的客观功绩,否定的是隋炀帝的奢侈荒唐。

2.【析题示例】“水无情”明写落日余辉中金陵城外长江浩荡东去的景色,暗指六朝帝王被历史无情地淘汰,他们荒淫豪奢的生活一去不复返。“空有”明写六朝繁华已去,只剩月亮高挂,暗寓警示后人不要重蹈覆辙之意。 这是一首怀古凭吊的词作,开头三句点出了词人所在之地为六朝古都,从大处落墨展现了日暮时分金陵城外大江东去的景色,营造出空旷而寂寥、绚丽而苍茫的气氛,这就牵动了人们对于今昔兴亡的感触。第四句以后,写六朝帝王荒淫豪奢的生活全都“暗逐逝波声”,一去不复返。尽管历史上早已有吴王夫差的前车之鉴,可是六朝君臣却仍然重蹈覆辙,以致一切都成为过眼云烟,只剩下姑苏台上的圆月还照临在城头。“水无情”一句从内容上说是全篇的主旨,它在一定程度上点明了腐败侈糜的王朝必将被历史所淘汰;从写作上说是全篇的枢纽,它不但承接前两句的景色描写,而且启导了以下诗句的怀古抒情。“空有”一句则不但喻指六朝和句吴,而且暗示眼前的封建王朝是否会重演相似的一幕呢?

3.1)周瑜 曹操

皮日休汴河怀古

2)杜诗慨叹周瑜侥幸成功,胡诗赞美了年轻统帅周瑜的功绩。

3)杜牧诗开头描写发现旧日武器,磨洗辨认朝代的场景,引起人们冷静的历史沉思。胡曾诗却是直接陈述历史,表达对英雄的热情赞颂。

【解题思路】注意辨别诗人对同一历史事件的态度有何不同,读出言外之意来。同时,还要注意诗人吟咏的角度和侧重点,写了些什么,没写什么。切忌由于自己熟悉这段历史,就忽略诗人是从哪方面,持何种态度来吟咏。

11.选D,A胴(dòng)体,B琵琶(pá),C中(zhòng)肯。12.选A,B解(jiě)读,C恫吓(hè),D请帖(tiě)。

13.选B,A克(kè)扣,C胡诌(zhōu),D窥(kuī)探。14.选C,A血泊(pō),B溃(huì)脓,D滂(pāng)沱。

1.1)从时间之久和地域之阔评说大运河影响之长远、作用之重大。

2)不可以。因为“若无”的假设正说明了诗人对隋炀帝的否定。

3)肯定的是大运河的客观功绩,否定的是隋炀帝的奢侈荒唐。

2.【析题示例】“水无情”明写落日余辉中金陵城外长江浩荡东去的景色,暗指六朝帝王被历史无情地淘汰,他们荒淫豪奢的生活一去不复返。“空有”明写六朝繁华已去,只剩月亮高挂,暗寓警示后人不要重蹈覆辙之意。

这是一首怀古凭吊的词作,开头三句点出了词人所在之地为六朝古都,从大处落墨展现了日暮时分金陵城外大江东去的景色,营造出空旷而寂寥、绚丽而苍茫的气氛,这就牵动了人们对于今昔兴亡的感触。第四句以后,写六朝帝王荒淫豪奢的生活全都“暗逐逝波声”,一去不复返。尽管历史上早已有吴王夫差的前车之鉴,可是六朝君臣却仍然重蹈覆辙,以致一切都成为过眼云烟,只剩下姑苏台上的圆月还照临在城头。“水无情”一句从内容上说是全篇的主旨,它在一定程度上点明了腐败侈糜的王朝必将被历史所淘汰;从写作上说是全篇的枢纽,它不但承接前两句的景色描写,而且启导了以下诗句的怀古抒情。“空有”一句则不但喻指六朝和句吴,而且暗示眼前的封建王朝是否会重演相似的一幕呢?

3.1)周瑜 曹操 2)杜诗慨叹周瑜侥幸成功,胡诗赞美了年轻统帅周瑜的功绩。

3)杜牧诗开头描写发现旧日武器,磨洗辨认朝代的场景,引起人们冷静的历史沉思。胡曾诗却是直接陈述历史,表达对英雄的热情赞颂。

【解题思路】注意辨别诗人对同一历史事件的态度有何不同,读出言外之意来。同时,还要注意诗人吟咏的角度和侧重点,写了些什么,没写什么。切忌由于自己熟悉这段历史,就忽略诗人是从哪方面,持何种态度来吟咏。

篇二:《荆楚文化与唐诗:以《汴河怀古》论皮日休创作》

湘潭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学科论文

科 目: 荆楚文化与唐诗

题 目: 以《汴河怀古》论皮日休创作

学 院: 文学与新闻学院

专 业: 汉语言文学2班

学 号: 2010370223皮日休汴河怀古

姓 名: 李 洋

以《汴河怀古》论皮日休创作

摘要

皮日休是唐代继王通、韩愈之后又一个以张扬儒家传统为己任,力图挽救颓败国势的思想家,他强调经世致用,力主改革现实,大胆突破传统、兼容诸家。《汴河怀古二首》是唐代文学家皮日休具有代表性的组诗作品。本文试以皮日休人物生平、所处时代背景,以及对其代表性作品的赏析来浅说皮日休创作特点,探究其积极意义和时代性内涵。 关键词:皮日休;黄巢起义;汴河怀古;风格。

Abstract

Pi Rixiu Following Wang Tong Tang Dynasty, Han Yu, and after a mission to publicize the Confucian tradition, trying to save the national power decadent thinker, he stressed statecraft, advocated reform a reality, a bold break with tradition and compatible with all home. "Nostalgic two near the river" is the Tang Dynasty poems writer Rixiu representative works. This paper tries to Rixiu Historical figures, in which the background, as well as appreciation of their representative works to light, said Rixiu creative features, and actively explore its meaning and connotation of the times.皮日休汴河怀古

Key words:Pi Rixiu;Huang Chao Uprising;Bianhe nostalgia;Writing Style.

一、人物生平

(一)人物经历

皮日休,字袭美,生于太和八年(834)至开成四年(839)间,卒于天夏二年(902)以后,襄阳(今湖北省襄阳市)人,汉族。曾居住在鹿门山,自号鹿门子,又号闲气布衣、醉吟先生。晚唐著名文学家、散文家。出身贫寒,其貌不扬,性情傲慢,诙谐好谑。

懿宗咸通七年(866),入京应进士试不第,退居寿州(今安徽寿县),自编所作诗文集《皮子文薮》。懿宗咸通八年(867)登进士第。次年东游,至苏州。咸通十年为苏州刺史从事,与陆龟蒙相识,并与之唱和。其后又入京为太常博士,僖宗乾符二年(875)出为毗陵副使。僖宗乾符五年(878),黄巢军下江浙,皮日休为黄巢所得。黄巢入长安称帝,后参加黄巢起义,或言“陷巢贼中”(《唐才子传》),任翰林学士,起义失败后不知所踪。诗文兼有奇朴二态,且多为同情民间疾苦之作。《新唐书·艺文志》录有《皮日休集》、《皮子》、《皮氏鹿门家钞》多部。

唐僖宗乾符五年(878年),黄巢黄巢军下江浙,为黄巢“劫以从军”;广明元年(880年),黄巢攻占长安并称帝,国号大齐,皮日休任翰林学士。中和三年(883),曾至同官县。

皮日休虽生于寒门家庭,但嗜书如命,始终刻苦攻读,有着“立大功,至大化,振大名”高远志向。进士及第前,皮日休在这种政治热情的激励下,面对唐末日渐衰败的社会现实,表现出一种强烈的历史责任感,诗文则多指陈时弊,反映社会中存在的诸多现实问题。皮日休与陆龟蒙齐名,世称"皮陆",有唱和集《松陵集》。他和陆龟蒙、罗隐的小品文被鲁迅誉为唐末“一榻胡涂的泥塘里的光彩和锋镳”。

皮日休死因众说纷纭,有人说为黄巢所杀;也有人说黄巢兵败,他被唐室杀害;有说他投靠吴越钱镠;也有人说他流寓宿州以终。

(二)可考文献

皮日休的文论及其创作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一定的位置,他的诗文理论为后来宋诗的发展方向奠定了基础,是中国文学批评时尚不可缺少的一环。但从皮日休所存诗歌的数量来看,他的诗歌成就不能小觑。在《全唐诗》里,皮日休存诗九卷,加上《补编》之诗,共达四百二十二首。在唐代荆楚诗人中,存诗数量仅

次于齐己排第二位。

皮日休著有《皮子文薮》10卷,收其前期作品,为懿宗咸通七年皮氏所自编。有《四部丛刊》影明本及中华书局排印萧涤非整理本通行。

《全唐文》收皮日休文4卷,其中有散文7篇,为《文薮》所未收。《全唐诗》收皮日休诗,共9卷300余首,后8卷诗均为《文薮》所未收,1981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萧涤非、郑庆笃重校标点本《皮子文薮》,将皮日休自编《文薮》以外的诗文附于书后。

皮日休生平事迹,主要见于孙光宪《北梦琐言》、钱易《南部新书》、尹洙《大理寺丞皮子良墓志铭》、陶岳《五代史补》、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计有功《唐诗纪事》、辛文房《唐才子传》、《宿州志》等。近人考订有缪钺《皮日休的事迹思想及其作品》和《再论皮日休参加黄巢起义军的问题》、李菊田《皮日休生平事迹考》、萧涤非《论有关皮日休诸问题》、张志康《皮日休究竟是怎样死的》等,可资参考。

二、作品鉴赏

(一)作品还原

汴河怀古(其一)

万艘龙舸绿丝间,载到扬州尽不还。

应是天教开汴水,一千余里地无山。

汴河怀古(其二)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二)创作背景

唐后期,唐王朝已进入动乱阶段。文人在仕途上非常困难,平安闲放成为他们生活上的目标,精神上则尽量不受外界干扰,皮日休就是这种避世心态与淡薄的代表。这使得他有更多的空闲思史,写出现实主义的咏史诗。

隋炀帝时,发河南淮北诸郡民众,开掘了名为通济渠的大运河。自洛阳西苑引谷、洛二水入黄河,经黄河入汴水,再循春秋时吴王夫差所开运河故道引汴水

入泗水以达淮水。故运河主干在汴水一段,习惯上也呼之为汴河。隋炀帝开通大运河,消耗了大量民力物力。唐诗中有不少作品是吟写这个历史题材的,大都指称隋亡于大运河云云。皮日休生活的时代,政治腐败,已走上亡隋的老路,对于历史的鉴戒,一般人的感觉已很迟钝了,而作者却以诗文的形式有意重提这一教训。

皮日休为襄阳人,年轻时曾隐居鹿门山读书,鹿门风景秀丽,自古为隐逸之地。皮日休后期居住于苏州、毗陵,在当时属江南东道。江南东道的隐逸传统及为数众多的隐居诗人,使江南东道的诗风表现出淡然自守,安贫乐道,在整体上表现出对淡泊意境的追求,这种隐逸风气对皮日休后期诗风有着深远影响。

(三)译文与赏析

1.《汴河怀古》(其一)

译为:成千上万的彩船行驶在运河两岸的翠柳中间,但这支船队载到扬州后再也没有回还。应该是上天教人们开通汴河,这里一千余里的地面上看不到一座山峦。

全诗描述了隋炀帝游览扬州的豪华船队以及大运河的地理环境,诗中隐含了隋炀帝被部将宇文化及杀死的历史事实。诗说当年的浩然盛大的场面如今已经不复存在,实质是说当时的唐帝国早已是连隋炀帝时也比不得了。这是对当政者意味深长的警训。

2.《汴河怀古》(其二)皮日休汴河怀古

译为:都说隋朝亡国是因为这条河,但是到现在它还在流淌不息,南北舟楫因此畅通无阻。如果不是修龙舟巡幸江都的事情,隋炀帝的功绩可以和大禹平分秋色。

第一句从隋亡于大运河这种论调说起,而以第二句反面设难、予以批驳。诗中说:很多研究隋朝灭亡原因的人都归咎于运河,视为一大祸根,然而大运河的开凿使南北交通显著改善,对经济联系与政治统一有莫大好处,历史作用深远。用“至今”二字,以表其造福后世时间之长;说“千里”,以见因之得益的地域之辽阔;“赖”字则表明其为国计民生之不可缺少,更带赞许的意味。此句强调大运河的百年大利,一反众口一辞的论调,使人耳目一新。这就是唐人咏史怀古诗常用的“翻案法”。大运河固然有利于后世,但隋炀帝的暴行还是暴行,皮日

篇三:《皮日休《馆娃宫怀古(其一)》高考诗歌鉴赏》皮日休汴河怀古

皮日休《馆娃宫怀古(其一)》鉴赏

古诗鉴赏

0118 2208

馆娃宫怀古(其一)

皮日休

绮阁飘香下太湖, 乱兵侵晓上姑苏。

越王大有堪羞处, 只把西施赚得吴。

相传春秋末年,吴王夫差为取悦美女西施,

在灵岩山顶建馆娃宫, 并增筑姑苏台,

“三年聚材,五年乃成。

这是皮日休《馆娃宫怀古五绝》的第一首。馆娃宫以西施得名,是春秋时期吴王夫差建造的宫殿,故址在今苏州市西南灵岩山上。夫差和西施的故事,见《吴越春秋》和《越绝书》。吴败越后,相传越王采纳大夫文种的建议,把苎萝山“鬻薪”女子西施献于吴王,“吴王大悦”。伍子胥力谏,吴王不听。后越师袭吴,乘胜灭了吴国。此诗是皮日休在苏州任职时,因寻访馆娃宫遗迹而作。

“绮阁飘香下太湖”,这句完全从侧面着笔。它写馆娃宫,仅仅用一个“绮”字状“阁”,用一个“飘”字写“香”,这样,无须勾画服饰、相貌,一个罗縠轻飘、芳香四溢的袅娜倩影,便自在其中了。特别是“下”字很有分量。从“绮阁”里散溢出来的麝薰兰泽,由山上直飘下太湖,那位迷恋声色的吴王如何沉溺其中,不能自拔,以至对越王的复仇行动,连做梦也没有想到,就不言而喻了。

“乱兵侵晓上姑苏”,这句省去越王卧薪尝胆等过程,单写越兵夤夜乘虚潜入这一重要环节。“乱兵”,指吴人眼中原已臣服现又“犯上作乱”的越军。侵晓,即凌晨。吴王志满意得,全无戒备。越军出其不意进袭,直到爬上姑苏台,吴人方才察觉。一夜之间,吴国事实上就亡了。这是何等令人心悸的历史教训啊!

前二句对起,揭示了吴越的不同表现:一个通宵享乐,一个摸黑行军;一边轻歌曼舞,一边短兵长戟,在鲜明对比中,蕴含着对吴王夫差荒淫误国的不满。

然而诗人不去指责吴王,却把矛头指向了越王。

三、四句就勾践亡吴一事,批评勾践只送去一个美女,便赚来一个吴国,“大有堪羞”之处,这是很有意思的妙文。吴越兴亡的史实,诸如越王十年生聚,卧薪尝胆;吴王沉湎酒色,杀伍子胥,用太宰嚭,凡此种种,诗人哪得不

知。难道吴越的兴亡真就是由西施一个女子来决定的么?显然不是。但写诗忌直贵曲,如果三、四句把笔锋直接对准吴王,虽然痛快,未免落套;所以诗人故意运用指桑骂槐的曲笔。他的观点,不是浮在字句的表面,要细味全篇的构思、语气,才会领会诗的意蕴。诗人有意造成错觉,明嘲勾践,暗刺夫差,使全诗荡漾着委婉含蓄的弦外之音,发人深思,给人以有余不尽的情味,从艺术效果说,要比直接指斥高明得多了。(陶道恕)

篇四:《汴河怀古阅读答案_作者皮日休》

<汴河怀古>作者为唐代文学家皮日休。其全文诗词如下: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前言]
<汴河怀古二首>是唐代文学家皮日休的组诗作品。汴河怀古阅读答案_作者皮日休。第一首诗描述了隋炀帝游览扬州的豪华船队以及大运河的地理环境,隐含了隋炀帝被部将所杀的历史事实以及对唐王朝的警示。第二首诗从隋亡于大运河这种论调说起,接着反面设难,批驳了修大运河是亡国之举的传统观点,从历史的角度对隋炀帝的是非功过进行了评价。全诗立意新奇,议论精辟,不失为唐代怀古诗中的佳品。
[注释]
⑴舸:大船。
⑵载到扬州尽不还:隋炀帝杨广游览扬州时被部将宇文化及杀死。
⑶汴水:汴河,即通济渠。
⑷水殿龙舟事:隋炀帝下扬州乘龙舟的风景的事。汴河怀古阅读答案_作者皮日休
⑸共禹论功:作者在这里肯定了隋朝大运河的积极意义,是可以和大禹治水的功绩相比的。
[翻译]
都说隋朝亡国是因为这条河,但是到现在它还在流淌不息,南北舟楫因此畅通无阻。如果不是修龙舟巡幸江都的事情,隋炀帝的功绩可以和大禹平分秋色。
[赏析]
隋炀帝时,发河南淮北诸郡民众,第一首诗的“万艘龙舸”代指隋炀帝的船队。全诗描述了隋炀帝游览扬州的豪华船队以及大运河的地理环境,诗中隐含了隋炀帝被部将宇文化及杀死的历史事实。诗说当年的浩然盛大的场面如今已经不复存在,实质是说当时的唐帝国早已是连隋炀帝时也比不得了。这是对当政者的警训,意味深长。
第二首诗第一句从隋亡于大运河这种论调说起,而以第二句反面设难,予以批驳。诗中说:很多研究隋朝灭亡原因的人都归咎于运河,视为一大祸根,然而大运河的开凿使南北交通显著改善,对经济联系与政治统一有莫大好处,历史作用深远。用“至今”二字,以表其造福后世时间之长;说“千里”,以见因之得益的地域之辽阔;“赖”字则表明其为国计民生之不可缺少,更带赞许的意味。此句强调大运河的百年大利,一反众口一辞的论调,使人耳目一新。这就是唐人咏史怀古诗常用的“翻案法”。翻案法可以使议论新颖,发人所未发,但要做到不悖情理,却是不易的。大运河固然有利于后世,但隋炀帝的暴行还是暴行,皮日休是从两个不同角度来看开河这件事的。当年运河竣工后,隋炀帝率众二十万出游,自己乘坐高达四层的“龙舟”,还有高三层、称为浮景的“水殿”九艘,此外杂船无数。船只相衔长达三百余里,仅挽大船的人几近万数,均著彩服,水陆照亮,所谓“春风举国裁宫锦,半作障泥半作帆”(李商隐<隋宫>,其奢侈糜费实为史所罕闻。第三句“水殿龙舟事”即指此而言。
作者对隋炀帝的批斥是十分明显的。然而他并不直说。第四句忽然举出大禹治水的业绩来相比,甚至用反诘句式来强调:“共禹论功不较多?”意思就是:论起功绩来,炀帝开河不比大禹治水更多些吗?这简直荒谬离奇,但由于诗人的评论,是以“若无水殿龙舟事”为前提的。仅就水利工程造福后世而言,两者确有可比之处。然而“若无”云云这个假设条件事实上是不存在的,极尽“水殿龙舟”之侈的炀帝终究不能同躬身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大禹相与论功,流芳千古。故作者虽用了翻案法,实际上为大运河洗刷不实的“罪名”,而炀帝的罪反倒更加实际了。这种把历史上暴虐无道的昏君与传说中受人景仰的圣人并提,是欲夺故予之法。说炀帝“共禹论功不较多”,似乎是最大恭维奖许,但有“若无水殿龙舟事”一句的限制,又是彻底的剥夺。“共禹论功”一抬,“不较多”再抬,高高抬起,把分量重重地反压在“水殿龙舟事”上面,对炀帝的批判就更为严厉,谴责更为强烈。这种手法的使用,比一般正面抒发效果更好。
此诗以议论为主,在形象思维、情韵等方面较李商隐<隋宫>一类作品不免略逊一筹;但在立意的新奇、议论的精辟和“翻案法”的妙用方面,自有其独到处,仍不失为晚唐咏史怀古诗中的佳品。

篇五:《孔子庙碑翻译赏析_作者皮日休》

<孔子庙碑>作者为唐代文学家皮日休。其全文诗词如下:
天地吾知其至广也,以其无所不覆载;日月吾知其至明也,以其无所不照临;江海吾知其至大也,以其无所不容纳。料广以寸管,测影以尺规,航大以一苇,广不能逃其数,明不能私其质,大不能亡其险。伟哉夫子!后天地而生,知天地之始;先天地而没,知天地之终。孔子庙碑翻译赏析_作者皮日休。非日非月,光之所被者远;不江不海,浸之所汲者博。三代礼乐,吾知其损益;百王宪章,吾知其消息。君臣以位,

  • ·汴河怀古,皮日休(2016-03-24)
  • ●【往下看,下一篇更精彩】●

    上一篇: 母爱细节

    下一篇: 童年趣事几字

    最新成考报名

  • 立春过后什么时候鱼开口
  • 2021年立春 2021年立春是几点几分
  • 冬至吃啥 南方冬至吃什么
  • 冬至几月几日 今年冬至是几号
  • 烧碱安全救护常识
  • 国庆节高速免费几天
  • 白露与秋分
  • 请示与批复有什么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