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文档 > 知识 >

蓖麻子有什么功效

编辑:  成考报名   发布时间:04-14    阅读:

篇一:《蓖麻叶的功效与作用》

蓖麻叶的功效与作用

声明: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敬请告知

【出处】出自《唐本草》

【拼音名】Bì Má Yè

【英文名】Castor Leaf

【来源】

药材基源:为大戟科植物蓖麻Ricinus communis L.的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Ricinus commusnis L.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摘,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蓖麻 高大一年生草本,在热带或南方地区常成多年生灌木或小乔木。幼嫩部分被白粉,绿色或稍呈紫色,无毛。单叶互生,具长柄;叶片盾状圆形,直径15-60cm,有时大至90cm,掌状分裂至叶片的一半以下,裂片5-11,卵状披针形至长圆形,先端渐尖,边缘有锯齿,主脉掌状。圆锥花序与叶对生及顶生,长10-30cm或更长,下部生雄花,上部生雌花;花瓣性同株,无花瓣;雄花萼3-5裂;雄蕊多数,花丝多分枝;雌花萼3-5理解;子房3室,每室1胚珠;花柱3,深红色,2裂。蒴果球形,长1-2cm,有软刺,成熟时开裂,种子长圆形,光滑有斑纹。花期5-8月,果期7-10月。

【生境分布】全国各地均有栽培。

【性状】

性状鉴别 叶片皱缩破碎,完整的叶展平后呈盾状圆形,掌状分裂,深达叶片的一半以上,裂片一般7-9,先端长尖,边缘有不规则的锯齿,齿端具腺体,下面被为白粉。

气微,味甘、辛。

【化学成份】

蓖麻叶含芸香甙(rutin),槲皮素(quercetin),金丝桃甙(hyperoside),异槲皮甙

(isoquercetrin),槲皮素-3-葡萄糖甙(quercetin-3-glucoside),山柰酚(kaempferol),山柰酚-3-芸香糖甙(kaempferol-3-rutinoside),紫云英甙(astragalin),瑞诺甙(reynoutrin),(-)-表儿茶精[(-)-epicatechin],2,5-二羟基苯甲酸(2,5-dihydroxybenzoic acid),绿原酸(chlorgenic acid),新绿原酸(neochlorogenic acid),没食子酸(gallic acid),蓖麻碱(ricinine),N-去甲基蓖麻毒蛋白(N-demethylricine),蓖麻毒蛋白(ricine),维生素(vitamin)C,天各酰胺(asparagine),丙氨酸(alanine),蛋氨酸(methionine),脯氨酸(proline),缬氨酸(valine)等。

叶油的脂肪酸组成为共轭二烯脂肪酸,主要有油酸(oleicacid),亚麻酸(linolenic acid),β-桐酸(β-elaeostearic acid),亚油酸(linoleic acid),还含饱和脂肪酸等。

【药理作用】1.对心血管作用:叶的水浸液对正常及抑制状态的离体心脏,均能使心收缩力增加。叶、茎煎剂使犬血压下降、大鼠后肢血管扩张;2.其他作用:对大鼠子宫、赡蜍腹直肌有轻度兴奋作用。叶及其浸膏尚能杀灭蝇蛆及蚊类幼虫。

【性味】味苦;辛;性平;小毒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拔毒消肿。主脚气;风湿痹痛;痈疮肿毒;疥癣瘙痒;子宫下垂;脱肛;咏嗽痰喘

【用法用量】外用:适量,捣敷;或煎水洗;或热熨。内服:煎汤,5-10g;或入丸、散。

【附方】①治脚气初发,从足起至膝腔骨肿痛,及顽痹不仁: 蓖麻叶蒸熟裹之。(《岭南采药录》)②治肾囊肿大疝气痛: 蓖麻叶和盐捣烂,敷脚底涌泉穴。(《岭南采药录》)③治咳嗽痰涎: 蓖麻子叶三钱, 飞过白矾二钱。用猪肉四两,薄批,JI盘利开掺药,荷叶裹,文武火煨熟,细嚼,白汤送下,后用干食压之。 (《儒门事亲》九仙散)④治年深日远,咳嗽涎喘,夜卧不安:经霜桑叶、经霜蓖麻叶、御米壳(去蒂,蜜炒)各一两。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弹子大,每服一丸,食后,白汤化下,日进一服。 (《普济方》无忧丸)⑤治鹅掌风: 鲜蓖麻叶,揉软贴患处,干则再易。(《中医药实验研究》)⑥治痈疖已溃: 干蓖麻叶热水浸软贴患处,如有鲜叶更好。 (《中医药实验研究》)

【各家论述】

1.《唐本草》:主脚气风肿不仁,捣蒸敷之。油涂叶炙热熨囱上,止衄尤验也。

2.《纲目》:治痰喘咳嗽。

3.《陆川本草》:治恶疮。

4.《广东中药》Ⅱ:煎水外洗,治盗汗。

【摘录】《中华本草》

推荐阅读:

天池穴的准确位置图:/beijing/peixunjiajiao/a21431118.html

篇二:《蓖麻的功效》

蓖麻油

蓖麻油

Bì Má Yó

u

别名

功效作用 英文名

始载于 毒性 归经 药性 药味 滑肠;润肤。主肠内积滞;腹胀;便秘;疥癣癣疮;烫伤 OLEUM RICINI 《唐本草》 有毒 肺经、大肠经 平 辛、甘

【英文名】 Castor Oil

【拉丁名】Ricinus communis L. 【简介】本品为大戟科植物蓖麻 Ricinus communis L.的成熟种子经榨取并精制得到的脂肪油。蓖麻油取自蓖麻的种子(含油约50%)。去壳后的籽仁含油量高达近70%,含蛋白质18%左右。蓖麻油是唯一以含羟经基酸为主的商品油脂。蓖麻的主要产地为巴西、印度及前苏联,我国各省均有种植。

目录蓖麻子有什么功效

[隐藏]

2 理化常数

5 动植物形态

蓖麻油特性

蓖麻油中含大量的蓖麻酸(80%以上),因此具许多独特的性质:

1

2.粘度比一般油脂高很多,25时为680CPS,粘度指数84,摩擦系数很低(为0.1)。

同时蓖麻油不溶于汽油,凝固点低,燃点高。蓖麻油的流动性好,精制蓖麻油在-22时仍可流动,-50急冷后无混浊,是航空和高速机械理想的润滑油及动力皮带的保护油。

3.有很强的旋光性,因为它的主要脂肪酸--蓖麻醇酸中的不对称碳原子在12位后。

4.介电常数约为4.30,是常见油脂中最高者。

5

6.蓖麻油在空气中几乎不发生氧化酸败,储藏稳定性好,是典型的不干性液体油。 理化常数

相对密度(d20℃4℃) 0.9550-0.9700

折光指数(n20℃D) 1.4765-1.4819

粘度(E020℃) 大于14

凝固点(℃) -10

燃点(℃) 322 碘值(g碘/100g油) 82-86 皂化值(mgKOH/g油) 176-187

硫氰值 81-82

总脂肪酸含量(%) 约96

脂肪酸平均分子量 290-300

蓖麻油的脂肪酸组成(%): 硬脂酸 0.5-3.0

二羟硬脂酸 0.6-2.0 油酸 3-9 亚油酸 2.0-3.5

蓖麻酸 80-88

性状

本品为几乎无色或微带黄色的澄清黏稠液体;气微;味淡而后微辛。本品在乙醇中易溶,与无水乙醇、氯仿、乙醚或冰醋酸能任意混合。相对密度 在25℃时应为0.956~0.969(附录Ⅶ A)。折光率 应为1.478~1.480(附录Ⅶ F)。]

蓖麻油经济价值高,它是药用泻剂;纺织、化工及轻工等部门用蓖麻油作助染剂、润滑剂、增塑刑、乳化刑和制造涂料、油漆、皂类及油墨的原料。 蓖麻油经浓硫酸处理使得到表面活性很好的硫酸酯(俗称土耳其红油)。蓖麻油脱水则可得到具有共轭双键的干性油脂。以不同的氢化条件处理蓖麻油可以得到多种产品,因此蓖麻油广泛应用于各种工业部门。蓖麻油最接近纯化合物单酸甘三酯,在常见油脂中只有橄榄油(含80%左右的油酸)、红花油(70%以上亚油酸)和桐油(约含85%的桐酸)有此特点。 蓖麻油中不皂化物含量小于1%。维生素含量较低(0.05左右)。

蓖麻籽含油量高,由于油的用途不同,因此取油方法也不同,药用蓖麻油用水压机冷 榨,温度不超过50,否则部分杂质会溶入油中而不能作药用。用冷榨所得的油称为1号蓖麻油。其饼粉碎后进行再次压榨或浸出以制取3号蓖麻油(无2号),供工业用。用螺旋榨油机直接压榨,或者采用预榨-浸出所得到的蓖麻油只能作为工业用油。 【功能主治】润肠通便。用于肠燥便秘。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20ml。 【注意】忌与脂溶性驱肠虫药同用;孕妇忌服。

【贮藏】遮光,密封,置阴凉处。

【摘录】《中国药典》 引产餐

近年来,人们采用蓖麻油煎蛋(简称引产餐)的方法取得了较好的引产效果。具体方法是将50毫升蓖麻油倒入锅内加温至微热,将2色的蛋块,乘热让孕妇一起食下。服用引产餐的孕妇,绝大多数无不适,仅少数孕妇可能出现轻微的恶心、呕吐,有的可能会腹泻,一般腹泻一次就会自愈,所以是一种简便、安全的引产方法。

引产餐服用后,为什么会导致分娩的发动呢?原来,蓖麻油富含蓖麻油酸,与蛋黄中的卵磷脂在高温下可生成花生四烯酸。花生四烯酸在孕妇体内,经前列腺素合成酶的作用,可合成前列腺素。前列腺素能促使子宫肌收缩,产生宫缩而临产;同时,前列腺素还能促使宫颈软化,从而可加速宫颈扩张。引产成功与否,与宫颈软化与否密切相关。能促使宫颈软化扩张,引产多能成功,否则,引产难以成功。引产餐不仅能成功诱发宫缩,又能加速宫颈软化,所以,有较高的引产成功率也就不足为怪了,更何况鸡蛋还有着增加营养,提供能量的功效呢。 CAS No.: 8001-79-4

【药名】蓖麻油

【汉语拼音】bi ma you

【英文名】Castor oil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Ricinus communis L 【归经】肺;大肠经 【药理作用】参见蓖麻子条。

【功效】滑肠;润肤

【考证】出自《唐本草》

【科属分类】大戟科 【主治】肠内积滞;腹胀;便秘;疥癣癣疮;烫伤

【资源分布】全国各地均有栽培。

动植物形态

蓖麻 高大一年生草本,在热带或南方地区常成多年生灌木或小乔木。幼嫩部分被白粉,绿色或稍呈紫色,无毛。单叶互生,具长柄;叶片盾状圆形,直径15-60cm,有时大至90cm,掌状分裂至叶片的一半以下,裂片5-11,卵状披针形至长圆形,先端渐尖,边缘有锯齿,主脉掌状。圆锥花序与叶对生及顶生,长10-30cm或更长,下部生雄花,上部生雌花;花瓣性同株,无花瓣;雄花萼3-5裂;雄蕊多数,花丝多分枝;雌花萼3-5理解;子房3室,每室1胚珠;花柱3,深红色,2裂。蒴果球形,长1-2cm,有软刺,成熟时开裂,种子长圆形,光滑有斑纹。花期5-8月,果期7-10月。 【功效分类】润下药

【生药材鉴定】性状鉴别 本品为几乎无色或微带黄色的澄清粘稠液体;气微,味淡而后微辛。 【性味】味甘;辛;性平;有毒

【药材基源】为大戟科植物蓖麻Ricinus communis L.的种子所榨取的脂肪油。

【用法用量】内服:10-20ml。外用:适量,涂敷。

【出处】《中华本草》

篇三:《蓖麻子种植和用途》

蓖麻子

【草药名】: 蓖麻子

【内容介绍】:

蓖麻子 (《唐本草》)

【异名】萆麻子(《雷公炮炙论》),蓖麻仁(《圣济总录》),大麻子(《中国药植志》),红大麻子(《药材学》)。

【来源】为大戟科植物蓖麻的种子。

【植物形态】蓖麻(《唐本草》),又名:牛蓖子草、红蓖麻、勒菜、杜麻、草麻。 一年生草本,在热带变成多年生灌木,高2~3米,茎直立,无毛,绿色或稍紫色。 具白粉。

单叶互生,具长柄;叶片盾状圆形。

直径20~40厘米,掌状分裂至叶片的一半以下,7~9裂。

边缘有不规则锯齿,主脉掌状。

花单性,总状或圆锥花序,顶生,下部生雄花,上部生雌花;苞及小苞卵形或三角形;雄花花被3~5,裂片卵状三角形,无花盘,雄蕊多而密,合生成束;雌花的苞与雄花的相同,花被同雄花而稍狭,无花盘及遗形雄蕊,雌蕊卵形,子房3室,花柱3,红色,顶端2叉。 蒴果球形,有刺,成熟时开裂。

花期5~8月。

果期7~10月。

全国大部分地区有栽培。

本植物的根(蓖麻根)、叶(蓖麻叶)以及种子榨出的油(蓖麻油)亦供药用,各详专条。蓖麻子有什么功效

【采集】

秋季果实变棕色,果皮未开裂时分批采摘,晒干,除去果皮。

【药材】

干燥种子略呈扁的广卵形,长8~18毫米,直径6~9毫米。

腹面平坦,背面稍隆起,较小的一端,有似海绵状突出的种阜,并有脐点,另一端有合点,种脐与合点间的种脊明显。

外种皮平滑,有光泽,显淡红棕色相间的斑纹,质坚硬而脆。

内种皮白色薄膜状,包裹白色油质的内胚乳;子叶2枚菲薄,位于种子中央。

气微弱,味油腻性。

似粒大、饱满、赤褐色、有光泽的为佳。

全国大部分地区均产。

【化学成分】蓖麻子有什么功效

种子含脂肪油40~50%,油饼含蓖麻碱、蓖麻毒蛋白及脂肪酶。

种子中分出的蓖麻毒蛋白有三种,即蓖麻毒蛋白-D、酸性蓖麻毒蛋白、碱性蓖麻毒蛋白。蓖麻子有什么功效

【药理作用】

①泻下作用蓖麻种子中的油本身并无致泻作用,在十二指肠内受脂肪分解酶的作用,皂化成蓖麻油酸钠与甘油,蓖麻油酸钠对小肠有刺激性,引起肠蠕动增强,小肠内容物急速向结肠推进,在服药后2~6小时,排出半流质粪便,排便后可有暂时的便秘;加大剂量不能增强效力,未水解部分很快排泄到大肠,蓖麻油酸吸收后,与其他脂肪酸一样在体内代谢分解,因此,蓖麻油作为泻剂是比较安全的;由于味道不好,可以制成乳剂内服。 蓖麻油能阻碍山道年的吸收,并非由于腹泻引起。

②其他作用蓖麻油本身刺激性小,可作为皮肤滑润剂用于皮炎及其他皮肤病,作成油膏剂用于烫伤及溃疡,种子的糊剂用于皮肤黑热病的溃疡,此外可用于眼睑炎;作为溶剂以除去眼的刺激物,局部应用于阴道及子宫颈疾患。

【毒性】

蓖麻子中含蓖麻毒蛋白及蓖麻碱,特别是前者,可引起中毒。

4~7岁小儿服蓖麻子2~7粒可引起中毒、致死。

成人20粒可致死。

非洲产蓖麻子2粒可使成人致死,小儿仅需一粒,但也有报告服24粒后仍能恢复者。 蓖麻毒蛋白可能是一种蛋白分解酶,7毫克即可使成人死亡。

蓖麻子中毒后之症状有:头痛、胃肠炎、体温上升、白细胞增多、血象左移、无尿、黄疸、冷汗、频发痉挛、心血管虚脱:中毒症状之发生常有一较长的潜伏期。

蓖麻毒蛋白引起大鼠急性中毒,主要产生肝及肾的伤害,碳水化物代谢紊乱,蓖麻中的凝集素可与血球起凝集作用。

湖州农村将蓖麻子炒热吃未见中毒,可能由于加热使蓖麻毒蛋白破坏。

【炮制】

敲碎种子外壳,拣取种仁用。

①《雷公炮炙论》:凡使蓖麻子,先须和皮用盐汤煮半日,去皮取子研过用。

②《本草蒙筌》:蓖麻子,修制忌铁。

【性味】

甘辛,平,有毒。

①《唐本草》:甘辛,平,有小毒。

②《玉楸药解》:味苦,气平。

【归经】

入大肠。

肺经。

①《雷公炮制药性解》:入脾、大肠二经。

②《本草再新》:入肝、脾、肺三经。

③《本草撮要》:入手太阴,足太阳经。

【功用主治】

消肿拔毒,泻下通滞。

治痈疽肿毒,瘰疬,喉痹,疥癞癣疮,水肿腹满,大便燥结。

①《唐本草》:主水癥。

②《日华子本草》:治水胀腹满,细研水服;疮痍疥癞,亦可研敷。

③《本草衍义补遗》:能出有形质之滞物,故取胎产、胞衣、剩骨、脓血者用之。

④《纲目》:主偏风不遂,失音口噤,头风耳聋,舌胀,喉痹,齁喘,脚气毒肿,丹瘤,汤火伤,针刺入肉,女人胎衣不下,子肠挺出,开通关窍经络,能止诸痛,消肿追脓拔毒。

【用法与用量】

外用:捣敷或调敷。

内服:入丸剂、生研或炒食。

【宜忌】

孕妇及便滑者忌服。

《本草经疏》:脾胃薄弱、大肠不固之人,慎勿轻用。

【选方】

①治疔疮脓肿:蓖麻子二十多颗,去壳,和少量食盐、稀饭捣匀,敷患处,日换两次。 (《福建民间草药》) ②治痈疽初起:去皮蓖麻子一份,松香四份。

将蓖麻子捣碎加入松香粉充分搅拌,用开水搅成糊状,置于冷水中冷却成膏状备用。 用时将白膏药按疮面大小摊于纸或布上贴患处。

(辽宁《中草药新医疗法资料选编》) ③治瘰疬:蓖麻子炒热,去皮,烂嚼,临睡服三、二枚,渐加至十数枚。

(《本草衍义》) ④治咽中疮肿:萆麻子一枚(去皮),朴硝一钱。

同研,新汲水作一服,连进二、三服效。

(《医准》) ⑤治喉痹:萆麻子,取肉捶碎,纸卷作筒,烧烟吸之。

怎样种蓖麻?

蓖麻属大戟科植物,别名红麻、蓖麻子等。是一种高效的经济作物,同时又是一味重要的中药材,其种子、叶、根均可入药,而且全国大部分省区均可以种植。

一、生长习性:蓖麻适应性比较强,对气候土壤的要求不太严格。在我国的北方和南方,在酸性或碱性土壤上均能生长,以深厚肥沃的耕田为好。喜温暖、湿润、阳光充足的环境,但忌涝。

二、种植方式:用种子繁殖,可连片或零星栽培。选向阳坡地或大田地于冬季或早春深耕并施农家肥1000~2000千克做基肥,如再加施尿素15千克、磷酸二铵10千克、硫酸钾7千克则更好。也可以利用房前屋后、村边、路旁、坑溏边的空闲地种植。当春季气温回暖至15℃时播种:按行距100厘米,株距80厘米进行穴播,每穴2~3粒。当土温10℃左右时,10~15天便可萌发出土。

三、田间管理:

1、间苗和追肥:幼苗长出3~4片真叶时,间去弱苗;株高20厘米左右时定苗,每穴留一株壮苗。定苗时结合中耕锄草。花穗形成时施一次氮磷钾复合肥,以提高结果率。

2、打顶:当苗高40~50厘米时,摘去主干顶部,促进分枝。

3、授粉:开花盛期如遇阴雨天气,可进行人工授粉或摇动邻近植株,使花粉散落到另一株雌花上,可提高产量。

4、排水:蓖麻忌积水,积水易烂根,因而在雨季应注意排水。

四、病虫害防治:蓖麻因有毒,很少有病虫害发生,只是幼苗期易受地老虎为害,其防治方法和其他农作物相同。

五、采收和产量:蓖麻果实成熟期不一致,应分批采收,当果穗上的蒴果80%为黄褐色时整穗采收。果实晒干后脱粒将种子晒干即可。一般每亩地产量在250~350千克左右,效益1200~1800元。

●【往下看,下一篇更精彩】●

最新成考报名

  • 立春过后什么时候鱼开口
  • 2021年立春 2021年立春是几点几分
  • 冬至吃啥 南方冬至吃什么
  • 冬至几月几日 今年冬至是几号
  • 烧碱安全救护常识
  • 国庆节高速免费几天
  • 白露与秋分
  • 请示与批复有什么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