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文档 > 知识 >

为善而欲人知之

成考报名   发布时间:04-23    阅读:

为善而欲人知之 篇一:《为善不欲人知》

为善不欲人知,虽然我们也经常帮助别人,可却强求别人接受我们的心意,别人就一般不会欣然接受。所以我们不但要有一颗善良的心,还要用正确方法给别人施以帮助。 爱,是无声的,悄悄的;爱,是缓慢的,温馨的

就是做好事不想让人知道,起码不刻意让人知道!这是做好事的最高境界,也是“低调做人,高调做事”的精神,不过现在的人,说是说,做又是做!这又是德育工作应培养的,应做的,应宣传的!符合和谐发展的要求!

老子

修道人在行为品格上的要求,必须要做到“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的标准,然后才能在待人接物上做到“善数不用筹策,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 所谓“善行无辙迹”,是说真正做大善事,行止高洁的人,他所做的好事,完全不着痕迹,你决看不出他的善行所在。因此,中国文化几千年来,非常重视“阴功积德”。一个有道德的人,为善不欲人知,因为他不求名、不求利,更不望回报;如果做了一点好事,还要人家来宣扬,那就与传统文化的精神差得太多了。所以,真正为善的行为,不像车辆行过道路一样,留下痕迹,如果有了轮印的痕迹,就知道车子经过那些地方,等于自挂招牌,标明去向或宣扬形迹了。 所以说“善欲人知,便非真善。恶恐人知,便是大恶”。由此理推,一个人要修道,当然是世界上最好最善的大善事,但无上大道并非人为的造作所能修得的。“道"是本自清虚寥廓、寂灭无为的,一有了方法,一有了境界,早已落于下乘,就如车过留痕,已有形迹可循,已非至善了

为善而欲人知之 篇二:《乃若其情,则可以为善矣》

乃若其情,则可以为善矣

“孟子道性善,言必称尧舜”,在《孟子·告子上》,孟子与告子就人性善恶问题展开了辩论,并多次就性善论的内涵进行了阐述。北宋理学家杨龟山的弟子张九成说:“孟子尝立性善之论,上合千古圣人不言之心,下扫诸子邪论之失”。然而孟子性善说难以理解,连孟子的学生公都子也不相信。公都子问:

“告子曰:‘性无善无不善也。’或曰:‘性可以为善,可以为不善;是故文武兴,则民好善;幽厉兴,则民好暴。’或曰:‘有性善,有性不善;是故以尧为君而有象;以瞽瞍为父而有舜;以纣为兄之子,且以为君,而不微子启、王子比干。’今曰‘性善’,然则彼皆非欤?”。

公都子陈述了当时对于人性的三种主要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人性无所谓善与不善,如告子认为“人性之无分于善不善也,犹水之无分于东西也”,孟子反驳:“水信无分于东西,无分于上下乎?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孟子也直面现实世界出现的种种罪恶,“富岁,子弟多赖;凶岁,子弟多暴”,但“人之可使为不善,其性亦犹是也”。水天然是向下流的,在外力的作用下水会从低处流向高处,但在由低处向高处的运动过程中,水仍然不改向下运动的趋势,所以才有动能向势能的转化。人可以为恶,但“恶“只属于外在的“事”与“迹”,人之本性仍然是善的。

第二种观点则强调环境对于人性善恶的决定作用。“性可以为善,可以为不善”,如荀子曰“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人之为善还是为恶,关键在于后天所接受的教育以及社会环境潜移默化的影响。然而孔子说:“不曰坚乎,磨而不磷,不曰白乎,涅而不缁”;“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孟子则曰:“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是求有益于得也,求在我者也”。为善由己,“君子所性,虽大行不加焉,虽穷居不损焉”,不能把作恶归咎于外在的环境。如果念念反求诸己,“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恶劣的环境反而是修养心性的资粮。如孟子曰:“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独孤臣孽子,其操心也危,其虑患也深,故达”;“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第三种观点认为“有性善,有性不善”,如同董仲舒的“性三品说”把人性区分为圣人之性﹑中民之性和斗筲之性。“以尧为君而有象,以瞽瞍为父而有舜”, 尧泽被天下,但象仍然没有被感化,舜之父顽、母嚣,但舜五十而慕父母,可谓至孝,故人性之善恶决定于天生的材质,与后天所处环境的关系不大。孔子虽然说“唯上知与下愚不移”,但这也是从现实性上说人之禀性难移。有学生问:“上智下愚,如何不可移”?阳明先生曰;“不是不可移,只是不肯移”。阳明先生的回答可从孔子“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一句中得到印证。孟子也承认现实中人与人之间的差别,“从其大体为大人,从其小体为小人”;“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而孟子道性善,认为性善是普遍的,“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 孟子说:“尧舜与人同耳”;“故凡同类者,举相似也,何独至于人而疑之?圣人与我同类者”;“至于心,独无所同然乎?心之所同然者何也?谓理也,义也。圣人先得我心之所同然耳”。(为善而欲人知之)

孟子在与告子几个回合的辩论中已经把性善问题阐述清楚了,但公都子并没有领会,并且在与孟季子关于“义内”的辩论中占据下风,于是孟子又从新的角度论述性善论。孟子曰:

“乃若其情,则可以为善矣,乃所谓善也。若夫为不善,非才之罪也。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故曰,‘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或相倍蓰而无算者,不能尽其才者也”。

“乃若其情,则可以为善矣,乃所谓善也”,这是孟子对于性善问题最为直接的一句论述,而“孟子道性善,言必称尧舜”显然是孟子弟子的转述。朱子说:“乃若,发语辞。情者,性之动也。人之情,本但可以为善而不可以为恶,则性之本善可知矣”。而戴震认为,“‘乃若其情’,非性情之情也。孟子不又云乎:‘人见其禽兽也,而以为未尝有才焉者,是岂人之情也哉’,情,犹素也,实也”。其实“乃若其情”之“情”即事情、实情之“情”,是事物当下最直接的呈现,接近于“诚意”之“诚”,如孟子曰“夫物之不齐,物之情也”;孔子曰“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在儒家经典中,“事”、“物”、“情”、“欲”等字义有深有浅。

子曰;“枨也欲,焉得刚?”孟子曰:“养心莫善于寡欲”,“欲”是欲望,但孟子说“可欲之谓善”,“欲”字的涵义就截然不同了。对于《大学》之格物之“物”,一般解释为:“物犹事也”,“物”与“事”义浅。但孟子说“必有事焉而勿正”,以及《中庸》曰“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系辞》云“通变之谓事”,“事”、“物”与“心”、“道”是合一的。

“情”不是与“性”相对的,朱子所谓“性之动”,“情”即是“性”,“乃若其情”之“情”,通“人之可使为不善,其性亦犹是也”之“是”,亚里士多德所谓“是其所是”。“乃若其情”一句应结合“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来解读。仅“乃”字是发语辞,而“若”字是有涵义的,并且“若”字用得微妙。“若其情”如同“复其性”,但“复”字生硬,复性是失去本性后再恢复其性,“若其情” 之于“复其性”,如同阳明先生在《传习录》中对于孟子“尽其心者,知其性也”与“存其心,养其性”所作的区别。孟子是从本原上说性善,“若其情”如《中庸》首章所谓“率性之谓道”,“道也者,不可须臾离(性)也”。孟子曰“乃若其情,则可以为善矣,乃所谓善也”,既然“若其情”为“善”,故“善”不离“性”,“善”即“性”,“性”即“善”。“若其情”是“率性”,“善”是“道”。

“若其情”是“其为物不贰”,“善”是“其生物不测”。“若其情”是“由仁义行,非行仁义”,或如孟子所谓“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长”。或者说“若”是“戒慎恐惧”之功夫,“情”是“不睹不闻”之本体。孟子说“若其情”为“善”,《系辞》则曰“易简之善配至德”,如果说“若”是“简则易从”,“情”则是“易则易知”。

“性”本身即在有、无之间。说“心”或“性”之为“无”,是因为“心”或“性”不能作为起点,不能被对象化,孟子曰“心之官则思”,不是有一个“心”先存在于那里,然后再向外发出一个“思”的活动,而是“心”即“思”,故不说“心之官能思”,或“心之官在于思”。《系辞》云“乾知大始”,其实宇宙没有一个开端,“易则易知”,“知”即是“始”。惟有“性”为“无”,“善”才能“实”,僧肇所谓“虚其心而实其照”,此为“至善”。荀子说“无性则伪之无所加”,把“性”对象化,“性”成了客体。孟子说告子“不得于言,勿求于心,不可”,因为告子得于言才求于心,始终把“心”作为“求”所指向的对象。《中庸》云“诚者自成”,但又“非自成己而已矣”,也是同样道理。说“心”或“性”之为“有”,

因为“心”或“性”与“思”合一,而“思”是现实的,正如《系辞》云“易无体”,但又说“生生之谓易”。阳明先生曰:“心无体,以天地万物感应之是非为体”。

“心之官则思”,“心”即“思”,同样可以说“性”即知善知恶之良知。“性”之流行为“知”,“仁”之发用为“义”,故孟子先说“乃若其情”为“善”,然后又以恻隐、羞恶、恭敬、是非四端之心来论性善。明白了孟子论述四端之心的目的是以“知”论“性”,就会明白阳明先生四句教说知善知恶、为善去恶,契合中道,而王龙溪之“四无”说反而偏离了中道。亚里士多德说,求知是人类的本性,也有深意。孟子曰:“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良知不虑而知,说明“知”是从自性中流出。良知自然知是知非,并且是其是、非其非,“若其情”是“尽其心者,知其性也”,依良知知善知恶、为善去恶,就能原“始”反“终”,一以贯之,从而能不失其赤子之心。与“若其情”相对的是“放其心而不知求”,“虽存乎人者,岂无仁义之心哉?其所以放其良心者,亦犹斧斤之于木也,旦旦而伐之,可以为美乎”?

“性”是若有若无之中道,如果把有、无作为两端,仅说“非有非无”“非有非非有”还不是大本之“中”,因为“中”生生不息,是活泼泼的。“中”是圆满、完美,是大全、整体,而不是一个抽象的“点”。如果把善、恶作为两端,与其说取善、恶两端的中点“无善无恶”是“中”,不如说作为一端之“善”更接近于“中”。仅说“无善无恶”“不思善不思恶”还易沦入寂灭,惟有“止于至善”才是大本之“中”。“大哉尧之为君也,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之,荡荡乎!民无能名焉”;“大哉孔子,博学而无所成名”;“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民无能名焉”、“民无得而称焉”之“无”趋向于中道。而“齐景公有马千驷,死之日,民无德而称焉”,“民无德而称焉”之“无”是空虚。“其为物不贰,则其生物不测”,“为物不贰”之“一”为中道。“执中无权,犹执一也,所恶执一者,为其贼道也,举一而废百也”,“举一而废百”之“一”为贼道。孟子立性善论,决不是偏于“善”之一端,而是“执其两端而用其中”,故能如张九成所说:“上合千古圣人不言之心,下扫诸子邪论之失”。

如果“性”是“本始材朴”,“性”作为接受形式的质料,是绝对的“有”。而“性”本身则类似于白板,需要从外面去填充内容,又是绝对的“无”。把有、

无割裂为两端而失其“中”,故告子、荀子不识“性”。公都子所引述的前两种观点,“性无善无不善”,犹湍水之“决诸东方则东流,决诸西方则西流”,以及“性可以为善,可以为不善”,善恶完全取决于外在环境,是“外”而非“内”,均是在同样的问题上迷失了。

孟子虽然“道性善”,但不同于通常所理解的人性本善,而是“若其情”为“善”,“善”是需要用功夫修证的。“若”是“求则得之”之“求”,是“思则得之”之“思”。但“善”由自性中流出又合于“性”,故“求”或“思”不是向外,不是类似于把形式从外面附加到质料上,而是“合外内之道也”,阳明先生所谓“至善只求诸心”。孟子认为不能顺杞柳之性而以为桮棬,而是戕贼杞柳而后以桮棬,但“若其情”则是顺人性以为仁义。

公都子所引述的第三种观点“有性善,有性不善”,认为人之善恶决定于天生的材质,不仅环境的因素可以忽略,就连后天的修养功夫也是多余。持这个观点的人虽然不像持前两种观点的人把“性”当作质料,“性”成了外在形式的作用对象,完全客体化、对象化,但他们认为上天赋予善的材质为善人,赋予恶的材质为恶人,把“性”作为绝对的起点和决定性因素,也割裂了内外,割裂了先天后天。子曰“天德不可为首也”,一旦有了一个绝对的开端,这个开端就不再是真正的主体了。他们把心性绝对化、实体化,不明白“心”即“思”,“性”即“知”,割裂了主谓,不知为仁由己,不知道在“思”或“知”上用功夫。

孟子曰:“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故曰‘求则得之,舍则失之’。”“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故仁义礼智不在所谓心“外”。但孟子曰“我固有之也”,仁义礼智也不在所谓心“内”,并不是说每个人在现实性上都具有仁义礼智。如果孟子认为人性本善,就不会再说“故曰‘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我固有之也”是求之在我,与“弗思耳矣”应结合起来理解。朱子注解:“言四者之心人所固有,但人自不思而求之耳,所以善恶相去之远,由不思不求而不能扩充以尽其才也”。“弗思耳矣”之“思”是“心之官则思”之“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惟有“思”,仁义礼智才能在心中呈现出来,此谓“我固有之也”。本篇“岂爱身不若桐梓哉,弗思甚也”,以及“人人有贵于己者,弗思耳矣”,“思”也不是通常所谓思考。“固”不是“本来”的意思,而是接近于“君子固穷”、“择善而固执之”之“固”,或如“君子素其位而行”之“素”。通

为善而欲人知之 篇三:《一 行善积德名言》

一 行善积德

(为善而欲人知之)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易经》

太上曰:‘祸福无门,惟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太上感应篇》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魏书·任城王传》

天道无亲,常与善人。——《史记》

天道无亲,惟德是授。——《国语》

作善,降之百祥,作恶,降之百殃。——《书经》

人恶人怕天不怕,人善人欺天不欺。善恶到头终有报,只争来早与来迟。

夫心起于善,善虽未为,而吉神已随之;或心起于恶,恶虽未为,而凶神已随之。——《太上感应篇》

天网恢恢,疏而不失。——老子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不为。——《三国志》

行有不得,反求诸己。——孟子《离娄章句上》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周易》

和大怨,必有余怨。报怨以德,安可以为善?——老子(为善而欲人知之)

为善而欲人知之,称为阳善,徒得虚名。为善而不欲人知,称为阴德,天必赐福。 善欲人见,不是真善,恶恐人知,便是大恶。——《朱子治家格言》

(为善而欲人知之)

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老子

孝者,人道之至德。——孔子

人生不能等的两件事,一是孝顺,一是行善。

君子以见善则迁,有过则改。——《易经》

但行好事,莫问前程。——《增广贤文》

善不可失,恶不可长。——《左传》(为善而欲人知之)

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老子》

十善: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绮语,不两舌,不恶口,不贪,不嗔,不痴。

人为善,福虽未至,祸已远离; 人为恶,祸虽未至,福已远离。——《了凡四训》 贫者而好施,其功德倍于富者。

君子以好善,小人以听过。——《乐记》

隐恶而扬善。——《中庸》

善的标准:对他有利是善。对己有利是恶。

吃亏是福。

见善如渴,闻恶如聋。——《明心宝鉴》

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张衡

终日言善,不如行一善。——叶美峰

(为善而欲人知之)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

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论语》

德者本也,财者末也。——《大学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孔子

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诫子书》

行善如春园之草,不见其长,但日有所增。行恶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消,但日有所损。(为善而欲人知之)

——《明心宝鉴》

惟贤惟德,能服于人。——刘备

知事少时烦恼少,识人多处是非多。

人之百年,犹如一瞬。——王勃

宁可正而不足,不可斜而有余。——《增广昔时贤文》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论语》

道高龙虎伏,德重鬼神钦。——《名贤集》

生死有命,富贵在天。

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增广贤文》

一日无常到,方知梦里人。万般将不去,唯有业随身。——《龙舒增广净土文》 万法皆空,因果不空。

假使百千劫,所作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大宝积经》

莫轻小恶,以为无罪,死后有报,纤毫受之。

修财布施得财富,修法布施得聪明智慧,修无畏布施得健康长寿。

莫到老来方学道,孤坟多是少年人。

黄泉路上无老少。

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

舍得是一种哲学,舍得是一种大智慧,舍得是一种胸怀,舍得是一种境界。

地狱不空,誓不成佛。——地藏王菩萨

劳生役役,其止无日,地狱诸苦,不可不惧,九品净业,不可不修。——慧远大师 只看好样子,不看坏样子。

依法不依人。

立志高远:敦伦尽分,闲邪存诚,正己化人,看破放下,一心念佛,往生极乐,再入娑婆,普度众生。

为善而欲人知之 篇四:《叙陈正甫会心集阅读答案_作者袁宏道》

<叙陈正甫会心集>作者是明代文学家袁宏道。其全诗如下:
世人所难得者唯趣。趣如山上之色,水中之味,花中之光,女中之态,虽善说 者不能一语,唯会心者知之。今之人,慕趣 之名,求趣之似,于是有辨说书画,涉 猎古董,以为清;寄意玄虚,脱迹尘纷,以为远。叙陈正甫会心集阅读答案_作者袁宏道。又其下,则有如苏州之烧香煮茶 者。此等皆趣之皮毛,何关神情!夫趣得之自然者深,也,不知有趣,然无往而非趣也。面无端容,目无定睛;口喃喃而欲语,足跳跃而 不定;人生之至乐,真无逾于此时者。孟子所谓不失赤子,老子所谓能婴儿,盖指 此也,趣之正等正觉最上乘也。山林之人,无拘无缚,得自在度日,故虽不求趣而 趣近之。愚不肖之近趣也,以无品也。叙陈正甫会心集阅读答案_作者袁宏道。品愈卑,故所求愈下。或为酒肉,或然声伎; 率心而行,无所忌惮,自以为绝望于世,故举世非笑之不顾也,此又一趣也。迨夫 年渐长,官渐高,品渐大,有身如梏,有心如棘,毛孔骨节,俱为闻见知识所缚, 入理愈深,然其去趣愈远矣。余友陈正甫,深于趣者也,故所述<会心集>若干人, 趣居其多。不然,虽介若伯夷,高若严光,不录也。噫!孰谓有品如君,官如君, 年之壮如君,而能知趣如此者哉!
[译文]
世间人所难获得的只有趣罢了。趣就好比是山上的颜色,水里头的滋味,花里头的光影,女人里头的姿态,即使擅长言辞的人也不能一句话说清楚,只有领会于心的人知道它。现代人仰慕著趣的名声,追求近似於趣的东西;於是有辨说著书法绘画,鉴赏著古董就自以为是「清」了;又有不务实际想些玄奥道理,离开红尘、不问世事就自以为是「远」。等而下之,又有像那韦苏州(应物)的刻意烧香煮茶的人。这些都是趣的皮毛,和趣的神情没什

为善而欲人知之 篇五:《为人处事的名言名句》

为人处事的名言名句:

1、世上有两件事不能等:一、孝顺。二、行善。

2、人为善,福虽未至,祸已远离;人为恶,祸虽未至,福已远离。

3、“恶”,恐人知,是大恶。为人处事的名言名句。“善”,欲人知,不是真善。

4、择善人而交,择善书而读,择善言而听,择善行而从。

5、欲知过去世,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做者是。

6、骨宜刚,气宜柔;志宜大,
7、不自重者,取辱。不自满者,受益。为人处事的名言名句。不自足者,博闻。

8、智者顺时而谋,愚者逆时而动。智者知幻即离,愚者以幻为真。

9、话多不如话少,话少不如话好。多门之室生风,多言之人生祸。

10、处事不必求功,无过便是功。为人不必感德,无怨便是德。

11、圣人求心,不求佛,愚人求佛不求心。圣人转心不转境,凡夫转境不转心。

12、滴水穿石,不是力量大,而是功夫深。

13、唯其尊重自己的人,才更勇于缩小自己。

14、改变自己,是自救,影响别人,是救人。

15、事不三思总有败,人能百忍自无忧。

16、见己不是,万善之门。见人不是,诸恶之根。

17、理直气要和,得理需饶人。伤人之语,覆水难收。

18、人不求福,斯无祸。人不求利,斯无害。

19、遇顺境,处之淡然,遇逆境,处之泰然。

20.受思深处宜先退,得意浓时便可休。

21.人之所以痛苦,在于追求错误的东西。

22.知因果即知进退。知佛法,即得开心果。

●【往下看,下一篇更精彩】●

上一篇: 禅食壶浆的意思

下一篇: 桑子痰多

最新成考报名

  • 立春过后什么时候鱼开口
  • 2021年立春 2021年立春是几点几分
  • 冬至吃啥 南方冬至吃什么
  • 冬至几月几日 今年冬至是几号
  • 烧碱安全救护常识
  • 国庆节高速免费几天
  • 白露与秋分
  • 请示与批复有什么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