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文档 > 知识 >

路胜一筹的意思

成考报名   发布时间:06-14    阅读:

《一带一路》
路胜一筹的意思 第一篇

“一带一路”战略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解读

【摘要】“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自“一带一路”提出后备受关注。“一带一路”是顺应时代的发展而提出的,也受到了世界各国的支持,我们需要从多方面的看待理解这个战略。本文主要从马克思基本原理来多方面的理解“一带一路”。

【关键词】“一带一路” 物质决定意识 联系与发展 矛盾的观点 人民群众

【正文】

2013年9月7日,习近平主席在哈萨克斯坦发表重要演讲,首次提出了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倡议。13年10月3日,习近平主席在印度尼西亚国会发表重要演讲时明确提出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1]自此“一带一路”正式形成,“一带一路”是中国的重要战略,是中国建设经济上的重大突破。为了更好地了解“一带一路”我们要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上解读。

(一)物质决定意识

物质决定意识,人具有主观能动性。自改革开放以来,东西部差距由于西部地区的追赶战略计划在缩小,但由于地理位置、资源储备、基础设施等客观因素的限制,东西部差距仍然较大,“一带一路”是建立在这种实际情况下提出的,其中为了缩小我国东西部之间的发展不平衡的现状,提出“一带一路”的战略构想是重要体现。通过“一带一路”的建设,我国西部地区通过统筹研究,充分利用国内市场国外市场,通过两种资源的研究利用,形成横贯东中西、联结南北方的对外经济走廊,进一步创造开发开放。“一带一路”建设作为正确的思想意识,将发挥其能动的反作用,从而使我国的经济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二)联系是普遍的、 客观的

联系是普遍的、 客观的,任何事物内部和外部都处于相互联系之中,整个世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2]从自然界到人类社会都是相互联系着的各个要素、部分组成的复杂的系统。系统就是由事物内部相互联系着的各个要素、部分组成的有机整体。系统的存在是一种普遍现象,[3]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一带一路”链接亚欧大陆,涉及多个国家,具有创造性。就是由于这种普遍联系“一带一路”才能很好的展开。所以说,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但是联系是有条件的。也就是说我们通过“一带一路”这个战略我们把各个国家地区甚至大陆联系在一起,将中国的发展成果惠及沿路的各国促进他们的发展,把实现中国梦和沿线各国的经济发展联系起来,概括来说就是互利共赢互通,充分体现了联系的普遍性和客观性,人们可以创造条件建立人为联系。

(三)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发展的普遍性要求我们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注重创新。“一带一路”的提出并实施,推翻了以往我们与发展中国家的合作模式,就是一种创新。“一带一路”这一战略构想其实是我国改革与对外开放的升级版,与我国传统的与发展中国家的以获取矿产资源为目标的合作模式不同,甚至有些相悖。[5]这也就是用发展的观点看待问题,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往老旧的合作模式已经无法适应当代社会的要求,无法做到互惠共利,也没有多少潜力,已不受各个国家的欢迎。所以我们需要转变,而“一带一路”就适时提出,采取新型合作模式,即在原有的基

础上赋予其新的合作内容,改变合作内涵和方式。新的模式不仅符合了对方国家的国家利益和他们的利益诉求,同时还提升了中国经济的存在形式,中国的整体国际形象,增强了我国在国际事务中的政治地位和话语权的分量。其次,建设“一带一路”我们仍要用发展的观点看待,在不断建设中完善改变创新,这样才能持久健康的发展。

(四)坚持用矛盾的观点看问题【路胜一筹的意思】

矛盾的普遍性原理要求我们要坚持用矛盾的观点看问题,要一分为二,分清主流和支流。“一带一路”的发展与建设无疑会给各国带来巨大的经济发展利益,而利益与风险是并存的,而利益越大风险也远大,就我国而言我国存在与海外政治与经济利益的风险成倍增长,具体有战略、安全、经贸等集中表现形式。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时候我们要一分为二的看问题,坚信共同发展是主流,挑战困难是支流,“一带一路”才能取得成功。

(五)人民群众的实践主体作用

“一带一路”的建设不能光有国家的宏观传略,各国人民也要沟通交流,成为发展的一部分成为国与国之间的媒介桥梁,因为人民才是这场建设的正真的参与者和受益者,所以“一带一路”过程中要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实践主体,历史创造者的作用,只有人民群众参与其中才能取得最终胜。

“一带一路”让中国梦与世界梦连,演绎着现代的丝绸之路。我们一起努力充分实现“一带一路”一定会做到互惠互利,共同建设,共同发展,必定会重建古代丝绸之路的辉煌。

参考文献

[1]徜徉斯德哥尔摩 追寻丝路印记.海峡都市报。2014.07.25

[2]政治教育专业教学大纲下.1984.06(594)

[3] 詹凯.2012公务员录用考试15天快速突破 常识判断 .中国法治出社 .

2011.02(7)

[4] 王建国.“一带一路”_战略的哲学分析(广州医药大学). 东方企业文化.

2015年14期(177、178)

[5]蒋希蘅,程国强.“一带一路”建设的若干建议.[J]经济体制,2014,(10)

《罗马城市道路建设》
路胜一筹的意思 第二篇

罗马城市道路建设史

在古代世界乃至工业革命前的世界版图上,公路交通都是人类最为重要的陆路交通方式。公路不仅是人员物质流转的重要途径,更是传达各种信息和维护统治的重要渠道。世界上许多文明地区和国家,都曾有过发达的公路网,尤其是古代罗马帝国的国家。虽然一些国家在筑路规模上曾经超过罗马,但在工程质量、规划设计和使用年限上都是无法与之相比的。

古罗马四通八达的道路是其举世闻名的成就之一,“条条大路通罗马”的谚语流传至今虽然转变了意思却仍然可以让人联想到其曾经的辉煌。 虽然古时一些国家的道路规模也曾超越罗马,但在工程质量、规划设计和使用年限等方面,罗马都更胜一筹。【路胜一筹的意思】

修筑罗马道路的最初动因是为了满足军事征服的需要,但后来则更多是出于政治的考虑。罗马民族是一个务实的民族,在修筑道路上不追求华丽,气派,但一定要坚固耐用。不论是军事大道,城市街道,还是桥梁隧道,都遵循严格的规范,力求实用。同时,为了保障统治需求和方便行人,罗马又修建了完善的驿站和里程碑设施。

古罗马的道路设计考虑周全,在注重实用性的同时也兼顾地形等客观条件,

在道路勘察中会使用各种仪器进行测量,并根据需要运用高超的技术造桥或开凿隧道。

古罗马在进行道路建设前会进行周全的设计。为了运输方便,军事大道和重要干线一般尽量采用直线铺设,但也会在具体操作中会根据当地地形等客观条件而有所调整,如遇到大山,往往绕道铺设,但在修筑军事要时也会开凿隧道;在有些山区,则会采用“之”字形筑路,以减缓上下坡度;遇到河流时,大多选择架桥铺路,而不是绕道而行。即使在当时,罗马在勘察道路时也会借助各种仪器,如使用“便携式日晷”确定方位;使用量角仪(一根木杆上装有水平交叉横木,四端各有线垂一重物)来测量直线和直角等。这些前期的仔细测量为之后的道路铺筑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古罗马在造桥和开凿隧道上展现出高超的技术能力,如公元前 3 世纪,罗马人就掌握了拱券技术并迅速运用于桥梁建设中,此后桥梁的建造基本上采用石制结构,石拱桥被大量建造;在开凿隧道方面,古罗马有成套的钻探、挖坑、掘巷道、照明、通风、打桩、运送和测量的新方法,有研究者认为直到中世纪晚期的时候,世界上还没有国家能与之比肩。

古罗马根据道路的具体用途对道路宽度等进行不同的安排,同时还十分关注细节,如在道路转弯处刻下车辙以便于车辆前行。

【路胜一筹的意思】

古罗马道路的宽度因道路的具体用途而有所不同。重要性较低的道路可能只宽 一米左右,用于军事用途的大道则可达到四至六米,而在道路与城门的接口处,为了方便人们通行,防止人口过多而引起交通堵塞,道路的宽度甚至可达 十五米。

除此之外,罗马在道路设计上还十分关注细节。例如,古代的车辆较为笨重,车轮大多为木制结构,因此会在一些地区的道路转弯处的路面刻下车辙,以引导轮子更容易地前行。

古罗马在道路建设上不追求华丽美观,更注重实用性。坚固耐久的古代罗马道路被称为“埋葬在地下的墙”,如今意大利、英国、法国、德国、埃及等国家仍有一些古罗马道路在使用当中。

在奥古斯都统治期间,罗马就建立起了帝国的邮递系统——驿站。驿站之间的间隔距离根据道路所经过的自然条件和沿途人口、交通密度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例如,在路途陡峭难行的山地,骡马车辆需要双倍力气的地方,驿站之间的间隔就短些,而在地势平缓的平原地区,驿站之间的间隔就长些并且驿站之间有醒目的标志相连。

古罗马的道路每隔一段距离就设有一个里程碑,一般设置在比较醒目的地

方。碑身上有用拉丁文或希腊文刻写的碑文,上面记载着道路的名称,道路归属于那个城市管辖,该城与罗马城之间的距离,沿路将要到达下一个城市的名称和距离,还有道路的创立者或修建者的名字,帝国时期,还刻有在位皇帝的名字和在位时间以及一些对皇帝歌功颂德的赞语等。目前保留下来的里程碑约有4000多个。除了里程碑外,道路两旁还会有一些界碑或木制标牌, 给行人们提供了沿途的各种信息。

公元前312年,监察官阿庇安·克劳狄乌斯·凯库斯主持修建了“阿庇安大道”。这条全长212公里的道路使用了大量石灰石和硬石,有的甚至是从远处运达的,所有石块都整齐地切割成多边形并用混泥土连接,整条道路异常坚固结实,被誉为是之后罗马筑路的“样板”,至今仍在使用。

古罗马不断完善对于城市道路系统的整体规划,尽可能地考虑人们居住的需要。此外,道路设置的驿站、里程碑等又进一步提供了更多便利。

最初,罗马的道路建设主要用于满足军事征服的的需要,之后也成为了服务于政治统治和经济贸易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而对于生活在当时的普通民众来说,便捷的道路系统则极大地方便了他们的日常生活。 即使从今天的角度去看,古罗马的道路建设也仍是一项令人惊叹的工程。

罗马这种完善发达的道路系统对罗马社会起到了重大的作用,它维护了国家的政治统治,促进了经济贸易的发展,方便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推动了帝国的城市化进程。同时,在文化传播与交流方面也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夫唯 PK Zac 谁更胜一筹?》
路胜一筹的意思 第三篇

夫唯 PK Zac 谁更胜一筹?【路胜一筹的意思】

浩鑫之前写过一篇文章《SEOer PK 平面设计师》,今天(2012.5.30)一时心血来潮,突然想把SEO行业中的两大高手夫唯和zac也PK一下,从学历、SEO经验、以及声望多个方面去对比一下,看看谁更省一筹。

【路胜一筹的意思】

一、学历。

夫唯:原名黄凤华,本科山东大学物理系,研究生北京师范大学物理系复杂网络研究所。 Zac:原名昝辉,1992年毕业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电子工程系,1995年北京电影学院硕士研究生毕业。

【路胜一筹的意思】

学历PK,两个人不分伯仲,都是名牌大学毕业,名牌硕士研究生。这一项两个人打成平手。

二、SEO从业经验。

ZAC是从06年开始研究SEO,他的《SEO每天一贴》也成为当时最受欢迎和转载数量最多的SEO博客,同期和几位朋友共同创立的“点石互动”也成为SEO这一行业旗帜性博客和论坛。同时Zac还向向新加坡、中国及英国、美国、马来西亚等国家数十个客户提供网络营销顾问咨询服务。在运营自己网站及为客户提供顾问服务过程中,Zac积累了大量网络营销实战经验。由于工作语言是英语,Zac在了解、实验国际最新网络营销趋势和手法方面有独特优势。

夫唯07年底创办SEOwhy,真正成名是在09年,这一年他的SEOwhy长期占据SEO这一词的第一位,彻底实现了从默默无名到一名惊天下。

经验PK,在这一项的PK当中ZAC胜出,zac比夫唯强在懂技术,而且有英语的便利。其实只要是长期关注这两位的SEOER们,都能感觉的出来,百度或谷歌只要是对SEO算法的稍微改变,ZAC都能提前预言出来并作出回应,而夫唯相对于ZAC来说,反应稍微慢了半拍。

三、品牌和流量。

这一项PK中,夫唯完胜。虽然ZAC的“SEO每天一贴”每天访问的人数同样很多, 大家应该可以看到流量差了三倍之多。

如果大家有空的话,可以细细研究一下,无论是从流量对比,还是从搜索词上对比,夫唯的SEOwhy都要远超ZAC。

其实与其说ZAC败在流量上,不如说ZAC败在了品牌上。什么是品牌?长期占据搜索词的第一位就是品牌。

还有一点就是论坛、社会化媒体的交互性、互动性和用户体验,是一个单纯的SEO博客无法比拟的,这也是夫唯的聪明之处,在“SEO基础知识”深入人心之后,趁火打铁创办了“SEOwhy论坛”。

四、社会声望。

这一点ZAC胜出,无可厚非,毕竟夫唯在ZAC的面前要喊一声前辈,ZAC出道早,而且确实厉害,为人也比较低调,在这一点上让人佩服。

五、培训。

到目前为止,zac还不接受个人培训,ZAC所接受的培训是公司团队,也就是几个人的培训,培训费用在5000元左右。基本上把学生这一人群拒绝了。要知道他这一费用虽然也不能说很贵,但考虑到5000块钱基本上是大学一学年的费用,对于一般家庭来说,不可能再出这部分钱去参加一个培训。

夫唯所走的是低端大众路线,培训费用980元,一般人都能接受,包括学生。所以夫唯可以这么说:我的学生桃李满天下。而且这也是人脉,渐渐为他做了宣传。同时他所提出的:参加30万SEO大会,吸引了更多的人去报名参加他的培训。

这一项PK中,夫唯胜出。

综合以上评比,两人除了在个人学历中打了个平手之外,在SEO技术经验、社会声望、培训服务、以及人群关注中互有胜负,可以说打了个平手。但是浩鑫个人认为ZAC相比于夫唯来说强那么一点点,可能有先入为主的想法吧。文章由东瓯泵阀网http:// 技术小组整理。

●【往下看,下一篇更精彩】●

最新成考报名

  • 立春过后什么时候鱼开口
  • 2021年立春 2021年立春是几点几分
  • 冬至吃啥 南方冬至吃什么
  • 冬至几月几日 今年冬至是几号
  • 烧碱安全救护常识
  • 国庆节高速免费几天
  • 白露与秋分
  • 请示与批复有什么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