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文档 > 知识 >

公益一类和公益二类的区别

成考报名   发布时间:08-22    阅读:

【铜陵人事考试网】公益二类和公益三类事业单位有什么区别
公益一类和公益二类的区别 第一篇

2015年铜陵事业单位招聘考试

公益二类和公益三类事业单位有什么区别

【中公教育】很多考生对于公益二类和公益三类事业单位有什么区别都很模糊,对此,中公教育为您做一个详细的讲解,祝愿每位考生可以顺利通过2015年铜陵事业单位招聘考试取得成功。

第二类是主要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属于“事企不分”,改革目标是逐步转为企业,走向市场。第三类是主要从事公益服务的事业 单位,改革目标是整合资源,强化公益属性,加强政府监管。据统计,目前中国有126万个事业单位,在3千万正式职工中,教育、卫生和农技服务从业人员三项 相加,占总人数的3/4,其中教育系统人员即达到一半左右。可见,科教文卫是中国事业单位的主体。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院长吴江指出,通过分 类改革,事业单位将回归公益性质,以后的事业单位将主要以公益性事业单位为主。

(铜陵人事考试网为您提供)

事业单位划分三大类别
公益一类和公益二类的区别 第二篇

 事业单位划分三大类别 作者:记者 林念苏 来源:泰州日报 发布时间:2013-08-29 08:28 [打印] [大 中 小] 泰州新闻网讯: 从事公益服务的继续保留在事业单位序列

编者按

经济转型升级,改革同步推进。市委四届五次全会提出,作为全省转型升级综合改革试点,要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推进行政管理体制、资源要素市场化、科技创新体制、建立绿色发展机制、区域统筹发展机制“五项改革”;按照既定的改革路线图和时间表,把事权范围内的自主创造性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在真抓实干中打开综合改革试点新局面。泰州日报今起开辟“探索‘五项改革’ 创新体制机制”栏目,报道各地、各部门推进改革的新动态、新举措、新成效,敬请关注。

8月27日下午,我市召开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动员暨事业单位分类工作布置会。记者从会上获悉,根据市委、市政府出台的《关于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实施意见》,2013年12月底前,全面完成事业单位分类工作;2015年12月底前,基本完成承担行政职能事业单位和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事业单位改革工作。

事业单位划分三大类别

分别为承担行政职能、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从事公益服务

科学划分事业单位类别是深化改革的基础和条件,也是改革的重要内容。本次纳入分类范围的事业单位包括:全市各级党委、政府直属和部门所属事业单位;全市各级人大、政协、法院、检察院、群众团体机关及其他组织所属事业单位。按照社会功能,这些事业单位将被划分为承担行政职能、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从事公益服务三大类别。

承担行政职能事业单位是指承担行政决策、行政执行、行政监督等职能的事业单位。这类单位逐步将行政职能划归行政机构,或转为行政机构。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事业单位是指所提供的产品或服务可以由市场资源配置、不承担公益服务职责的事业单位。这类单位要逐步转为企业或撤销。而从事公益服务事业单位是指面向社会提供公益服务和为机关行使职能提供支持保障的事业单位。改革后,只有这类单位将继续保留在事业单位序列。

公益服务事业单位细分两类

依据地方性法规承担行政职能的暂划入公益一类

根据职责任务、服务对象和资源配置方式等情况,从事公益服务的事业单位被细分为“公益一类”和“公益二类”两小类。

公益一类。即承担义务教育、基础性科研、公共文化、公共卫生及基层的基本医疗服务等基本公益服务,不能或不宜由市场配置资源的事业单位。划入公益一类,一般需同时具备

以下三个条件:一是面向社会提供基本公益服务;二是不能或不宜由市场配置资源;三是宗旨、职能任务和服务规范由国家确定,不从事经营活动。

公益二类。即承担高等教育、非营利医疗等公益服务,可部分由市场配置资源的事业单位。划入公益二类,一般需同时具备以下三个条件:一是面向社会提供公益服务,并可部分由市场配置资源;二是按照国家确定的公益目标和相关标准开展活动;三是确保公益目标的前提下,可依据相关法律法规提供与主业相关的服务,收益的使用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仅为机关行使职能提供保障的事业单位,划入公益一类;主要为机关行使职能提供支持保障同时面向社会提供与主业相关服务的事业单位,划为公益二类。依据地方性法规、规章等规定完全或主要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暂划入公益一类。

创新公益服务事业单位体制机制

积极探索政事分开、管办分离形式

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根本目的,不是简单地减人、减机构、甩包袱,更不是把事业单位搞小变弱,而是促进公益事业的发展壮大。按照改革的方向,从事公益服务的事业单位要继续保留在事业单位序列内。因而,从事公益服务事业单位的改革,也就成了这次改革的核心内容。创新从事公益服务事业单位体制机制,从根本上解决事业单位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促进社会公益事业的健康发展,是这次改革的根本任务。

对从事公益服务的事业单位来说,创新体制机制要着力优化事业单位布局结构与层级分布;理顺政府与事业单位的关系,积极探索政事分开、管办分离的有效实现形式;不断规范创新机构编制管理;深化人事制度、分配制度及社会保险制度改革;改革和完善财政支持方式,构建财政支持公益事业发展的长效机制,形成多渠道筹措资金发展公益事业的投入机制。

2015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实施方案
公益一类和公益二类的区别 第三篇

第1篇: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实施方案

根据《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广东省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意见>的通知》(粤发[20XX]6号)精神,结合我市实际,对我市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提出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目标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政事分开、事企分开、管办分离的原则,以社会功能为依据,突出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创新,逐步建立公益目标明确、布局结构合理、投入机制完善、治理结构规范、微观运行高效、监管制度健全的现代事业单位管理体制和机制,促进我市社会事业更好更快地发展。

二、改革的主要内容

根据现有事业单位所具有的社会功能,将其划分为行政类、公益类和经营类三个类别。公益类事业单位再划分为三个小类别,即公益一类、二类、三类。

1、行政类事业单位:指依据法律法规授权,按规定程序批准设立,履行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部门自行委托事业单位承担行政职能的不作为依据。

行政类事业单位改革的方向是:职能归位、调整机构。即对获批准的行政类事业单位予以保留,将其经营服务性职能剥离,并交由其他机构、社会组织;对编制数少于6名的行政类事业单位,将行政职能回归行政部门,机构与相关事业单位进行资源整合。对申报未获批准单位,则根据其社会功能划定相应的公益类别。

根据省编制部门的审批程序规定,行政类事业单位审批权限上收到省,并由省按程序报中央编办。在分类时,市编制部门将对现有事业单位进行清理和调整,对拟定为行政类的事业单位要求申报部门和单位列出法律法规授权依据,并依照省的规范格式和要求汇总,按机构编制审批程序报批。改革后,除法律法规授权外,不再批准设立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

2、公益类事业单位:指国家为了社会公益目的,由国家机关和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面向社会提供公共服务和为国家机关行使职能提供保障的事业单位。根据职责任务、服务对象和资源配置等不同情况,这类单位具体划分为三个类别。

(1)公益一类:指涉及国家安全、公共安全、公共卫生、公共文化、经济社会秩序和公民基本权利、政府必须予以保障、不能或不宜由市场配置资源的事业单位,以及只为政府履行职能提供支持保障的事业单位。

这类事业单位的宗旨和业务范围由政府确立并严格监管,不得从事任何的经营活动。单位的机构编制要严格管理,所需经费由同级财政部门予以保证,履行责任依法取得的政府非税收入,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具体包括:党校(行政学院),基础性或社会公益性科研机构,人口计划生育服务机构,军队退役人员服务管理机构,行政服务中心,社会保障经办机构,政府资金和项目管理机构,义务教育、特殊教育学校,残障康复机构,公共卫生机构,人事、教育考试机构,承担义务教育的少年体校,公益性宣教、咨询机构,法律援助机构,彩票管理事务机构,公共图书馆,公共博物馆,文献情报、档案馆,地方志编纂机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科技馆,土地储备、土地整理机构,地震、气象、环境等监测预报机构,基础测绘和地质调查机构,离退休(老龄)服务机构,应急救助机构,战略物资储备机构,强制性检验检疫机构,完全为机关提供支持保障的信息机构、基础或公共科研任务的机构,公共就业服务机构,教育助学机构等。

(2)公益二类:指面向全社会提供涉及人民群众普遍需求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公益服务,政府予以支持,可部分实现由市场配置资源的事业单位,以及主要为政府履行职能提供支持保障的事业单位。

这类事业单位按照国家确定的公益目标和相关标准开展活动,在确保实现公益目标的前提下,可依法开展相关的经营活动,提供公益服务依法取得的行政性事业性收费,要按规定实现“收支两条线”管理;依法取得的经营性收入用于公益事业发展,纳入单位预算,统一核算,统一管理。具体包括:非营利性医疗机构,政府举办的示范性幼儿园,基础应用科研院所,一般性技术推广机构,社会福利机构,对外交流促进机构,职业病疗养机构,运动项目管理机构,体育训练基地,公共体育场馆等。

(3)公益三类:指从事的业务活动具有一定公益属性,但社会化程度较高,与市场接轨能力较强,可基本实现由市场配置资源的事业单位。

这类事业单位自主开展公益服务和相关经营活动,受政府委托承担有关公益任务的,政府采取购买服务的方式予以相应支持。具备转企条件的逐步转为企业。具体包括:职业培训、非学历教育,职业技能鉴定机构,一般性疗养机构,咨询服务机构,一般性评鉴机构,非强制性检验检疫机构等。

公益性是事业单位的根本属性,在分类改革中要进一步清理整顿事业单位,优化公共资源配置,完善公益类事业单位布局结构。一是改革要在清理整顿的基础上进行。对实行大部门体制进行整合的部门所属的事业单位,要统筹考虑,优化业务流程,进行结构调整,整合重组;对工作任务相同、相近或在一个区域内重复设置的,要打破条块、部门界限进行重组;对设置过于零散、规模过小、服务对象单一但仍有社会需求的,要予以合并;对公益服务任务萎缩,工作量严重不饱和或工作任务已完成的,要予以整合或撤销。二是改革要充分体现区域覆盖,资源整合。对检验检测,要打破部门壁垒,按照优化、效能的原则,整合技术设备、技术手段相同或相近的的检测、检验机构,以及同在一地、任务不饱满的同类检测、检验机构。解决政府重复投入、检测资源浪费问题,全面提升公共检测能力与水平。对信息机构,要结合电子政务建设,以职能转变促进政府管理创新,推进信息机构的分类调整和资源整合。部分公共管理职能重的部门可依托信息机构建立完善政府决策咨询机制与平台,促进公众与政府的良性互动。对投诉机构,要整合资源,建立完善统一的投诉受理平台,完善运行机制,强化监督和资源共享,实现一个电话受理,一个窗口对外,方便群众投诉。三是对混合型事业单位,即:兼有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类别属性的事业单位和其它目前难以确定类别的事业单位,应对其职能进行剥离、调整后再确定类别;对由多个不同类别属性的所属单位组成的事业单位,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分别确定各个单位的不同类别;对职能混合不宜进行剥离的,按“就低不就高”的原则确定类别。

3、经营服务类事业单位:指从事生产经营服务活动,以营利为目的,已经实现或经过调整后可以实现由市场配置资源的事业单位。

经营服务类事业单位的改革方向是:对完全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直接转企;对部分既开展经营活动又从事公益服务的,视具体情况进行相应调整。对无市场前景、转企成本过高或转企后难以生存的,予以撤销。今后不再批准设立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事业单位。

目前仍列为事业单位管理但不应列入事业单位的行业学会、学术联谊、咨询经纪、鉴定评估、公正、认证等机构以及承担非强制性技术检验、检测的事业单位,要转为民间性社团或社会中介组织,依法独立开展活动。具体包括:开发应用型科研机构,工程勘察设计机构,宾馆、招待所,经营性体育场馆等。

4、暂不纳入分类改革的事业单位:根据全省事业单位分类改革要求,(1)人民群团(不含其下属事业单位)暂不分类。具体包括:清远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清远市归国华侨联合会、清远市科学技术协会、清远市残疾人联合会、清远市社会科学联合会、清远市红十字会、清远市基督教三自爱国委员会、清远市佛家协会等8个单位。(2)高等教育、中等职业教育、技工学校等事业单位机构编制主要按标准进行管理,中央和省正在制定或修订相关机构编制标准,故暂不分类,机构性质、人员编制等维持现状。具体包括:清远市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清远市职业技术学校、清远市第一职业技术学校、清远市高级技工学校等4个单位。(3)根据省文化专项体制改革的精神和部署,文化系统事业单位暂不列入此次分类改革。具体包括:清远日报社、清远广播电视台、清远广播电视台广播电视报、清远广播电视台经营广告中心、清远广播电视台电视中心、清远广播电视台广播中心、清远广播电视台技术传输中心、清远广播电视台网络中心、清远市民族歌舞团、清远市演出公司等10个单位。

三、组织实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要求各地成立事业单位分类改革领导小组,建立健全党委、政府统一领导,机构编制部门与组织、财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国有资产管理、法制等部门相互协调配合的工作机制。

(二)召开动员大会

4月20日召开全市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工作会议,由机构编制部门领导和工作人员、市直副处级以上单位工作人员参加。转发《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广东省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意见〉的通知》,印发《清远市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实施方案》,会议既是全市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动员部署,也是制定事业单位机构编制方案的业务培训。

(三)时间安排

全市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按照因地制宜、分级组织;先易后难、分步实施的原则稳妥推进。改革于20XX年4月启动, 11月完成,12月检查验收和总结。市直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工作的具体安排:

4月-6月,受理市直所有行政类事业单位的材料和上报工作;受理审核农业局22家、林业局18家、民政局9家、残联6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12家、人口与计划生育局4家、旅游局1家、法制局1家,科学技术局2家、教育局6家、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8家、卫生局11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1家,合计98家事业单位的送审材,6月底前按程序报批。

7月-9月,受理审核住房和城乡建设局16家、城乡规划局6家、国土资源局6家、气象局3家、国资委1家、交通运输局10家(其中,清远市交通运输开发公司隶属市国资委)、公路局(含公路局)14家、水务局5家、发展和改革局2家、审计局1家、统计局1家、物价局2家、财政局7家、经济和信息化局3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1家、对外贸易经济合作局2家、民族宗教局1家、司法局5家、城市综合管理局(包括市环卫处及其下属单位)11家,合计97家事业单位的送审材料,9月底前按程序报批。

10月-11月,受理市委2家、市政府9家、清远经济开发区10家、无线电管理处(含无线电管理处)2家、机关事务管理局(含机关事务管理局)4家、市政府金融工作局1家、红十字会办公室4家、社会科学联合会1家、科学技术协会2家、市委组织部2家、市委宣传部2家、市委统战部1家、市委台湾工作办公室1家、总工会3家、妇联3家、检察院1家、广东丝源蚕业有限公司1家,合计53家事业单位送审材料,11月底按程序报批。同时,对分类改革过程中遇到的一些暂未解决的难点问题进行集中处理,一并上报。

12月,对全市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工作进行检查验收并写出总结材料上报。

四、具体要求

(一)加强领导,稳步推进。市直各部门、各单位要充分认识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统一部署,精心组织,审慎实施。具体工作由市机构编制部门会同组织、财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国有资产管理、法制等部门组织实施,各部门要按各自的职责分工,统一思想,通力协助,针对改革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及时进行沟通研究,提出办法和对策,确保改革顺利推进。

(二)严格机构编制管理。分类改革期间,事业单位机构编制原则上只减不增,确应需要新增机构或编制的,采取机构有撤有设、编制有减有增的办法,实行部门或行业、系统内调剂,动态管理。任务取消、下放和转移的,编制相应核减。有明确规定必须增事业设机构的,严格按“撤一建一、总量控制”的原则办理。确需新增财政补助事业编制的,要根据“整合资源,优化结构”的原则在经营管理类型相同的机构之间内部调剂解决。

(三)严肃纪律,强化监督。市直各部门、各单位要树立大局观念,改革期间,暂停人员调动,不得利用改革之机突击提拔、评聘职称;要严肃财经纪律,严禁隐瞒、侵吞单位国有资产。纪检、监察、审计部门要加强监督检查工作。

第2篇: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实施方案

为推进全市事业单位清理规范和分类改革工作,根据省委、省政府《关于印发<山西省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方案>的通知》(晋发〔20XX〕16号),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市县事业单位清理规范和分类改革的意见》(晋办发〔20XX〕16号)精神,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XX大和XX届X中、X中、X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密围绕市委、市政府工作中心,积极配合政府机构改革,本着规范、搞活、发展的宗旨,通过对事业单位进行清理规范,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逐步建立起基础优先、服务公平、区域均衡、门类齐全的公益服务体系和公益目标明确、投入机制完善、布局结构合理、治理结构规范、微观运行高效、监管制度健全的事业单位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促进全市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二、基本原则

(一)坚持精简、优化、效能的原则。按照区域经济和社会公益事业发展的要求,适当调整现有事业单位,优化布局结构,创新体制机制,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提高事业单位服务水平和社会效益,促进社会事业健康发展。

(二)坚持政事分开和事企分开的原则。合理界定事业单位的性质,规范事业单位的职责任务,使行政机关和事业单位各司其职、各负其责。

(三)坚持分类管理、衔接配套的原则。事业单位清理规范和分类改革工作要与财政预算管理方式和人事制度改革以及各行业体制改革相配套、相衔接,统筹考虑,整体推进。

(四)坚持实事求是、积极稳妥的原则。在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和保持社会稳定的前提下,从实际出发,充分考虑事业单位人员的切身利益,保障改革所涉及单位和个人的合法权益,积极稳妥操作,确保改革顺利有序推进。

三、目标任务

在认真调研、摸清底数的基础上,对全市现有各级各类事业单位进行全面清理,对保留的事业单位重新规范,并根据其职责任务,进行科学分类,实行分类改革和管理,实现事业单位的机构设置科学、单位名称规范、职责界定清晰、经费渠道适宜、编制职数合理、内设机构精干、类别划分准确、管理规范有序,逐步理顺事业单位与政府部门和企业的关系,改革事业单位现行管理体制,优化资源配置,调整布局结构,进一步解放和发展事业单位生产力,提高公益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一)清理

根据社会事业发展需要,采取“撤、并、转”的方法,对事业单位资源进行统筹规划。

1、有下列情况之一的事业单位应予撤销:

(1)长期不开展工作或不能正常运转的;

(2)长期无正式在编工作人员,其日常工作由机关工作人员或其他外聘人员承担的;

(3)所承担的职责已完全划入行政机关的;

(4)所承担的职责任务已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或履行职责的法定依据已消失的;

(5)任务严重不足,长期不出成果,社会效益差的。

2、有下列情况之一的事业单位应成建制合并,确因工作需要的,可保留牌子:

(1)分工过细、规模偏小、工作量不大、社会效益不佳的;

(2)职责任务相近、工作任务交叉、设置不合理的;

(3)同一部门所属多个单位承担执法职责的;

(4)随主管部门划转,需进行合并的;

(5)具有不同隶属关系,业务相同相近的。

3、具备下列条件之一的事业单位,应逐步转制:

(1)现主要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及其他营利性活动的;

(2)属于社会中介组织,进行收费服务的;

(3)现承担的工作任务可由市场调节解决,或可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交由其他社会组织承担的。

(二)规范

1、机构名称。事业单位的名称应当规范、准确,能够反映其机构的性质特征、举办主体、所在区域、主要职责、组织形式等内容。除部分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可冠以局、办外,其他事业单位原则上不再称局、办。严格控制事业单位增挂牌子,除法律法规或上级规定必须增挂外,一般应通过明确职责或变更单位名称的方式予以解决。

2、职责任务。事业单位的职责任务,要以有关法律、法规和机构编制管理的政策规定为依据,科学合理地界定,充分体现事业单位的属性特点,并与行政机关和其他社会组织相区别。

3、机构规格。事业单位的规格一般要比其举办主体的规格低一格,事业单位内设机构的规格要比事业单位低一格。国家和省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事业单位及其内设机构的现行规格与上述要求不符的,要重新确定规范。

4、经费形式。事业单位的经费形式应根据事业单位的类别和职能属性合理确定,具体可分为财政拨款、财政补助和自收自支三种类型。国家规定可以获取规费收入并实行管理费开支的,应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制度。

财政拨款类。对承担行政管理、行政监督和行政执法职能的事业单位,从事社会公益事业、提供社会公共服务、难以通过市场配置资源的事业单位,其经费形式确定为财政拨款。

财政补助类。对主要从事社会公益事业,通过市场运作或运用自身条件开展有偿服务,能够取得一定数量的经济收入,但不足以抵补本单位经常性支出的事业单位,经费形式确定为财政补助。

自收自支类。对业务活动具有公益属性,通过市场运作,利用专门知识和技能开展有偿服务,获取比较稳定收入并能保证基本支出需要的事业单位,经费形式确定为自收自支。

5、人员编制及结构。事业单位人员编制根据其承担的工作量及内部岗位设置要求,按照精简、高效的原则核定。凡国家和省有定编标准的,按照标准从紧核定;无定编标准的,要结合财力状况,本着从严从紧的原则,综合考虑单位性质、职责任务、工作需要等因素合理核定。对承担行政管理、行政监督、行政执法职能的事业单位,其编制应从紧核定并适当精简;对承担公益职能的事业单位,其编制应严格控制在履行公益职能所必需的范围内,并要兼顾财政承受能力;对编制数与承担的工作量明显偏离的,其编制应予裁减。在清理规范过程中,事业单位的编制总量只减不增。在重新核定事业单位编制的同时,要对其人员编制结构进行规范。以管理岗位为主体的单位管理人员编制不少于50%,以专业技术岗位为主体的单位专业技术人员编制不少于70%,以工勤技能岗位为主体的单位工勤人员编制不少于50%。

6、内设机构。事业单位的内设机构应根据单位职责任务、内部分工和岗位要求综合设置,不宜过多过细,一般不设4人以下的内设机构。业务科室不少于70%。

7、领导职数。事业单位的领导职数应根据事业单位自身规模、工作任务等因素从严从紧配备,提倡党政领导交叉任职。事业单位及其内设机构的领导职数,按照《阳泉市机构编制管理办法》中的标准核定。国家和省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事业单位现有领导职数超过规定要求的,或单位需要撤销、合并的,在过渡期保留现有人员的相应待遇。

(三)分类

1、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即从事行政决策、行政执行、行政监督等行政管理工作,并按照行政机构方式运行的事业单位。

2、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事业单位。即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已经实现或经过相应调整后可以实现由市场配置资源的事业单位。

3、从事公益服务的事业单位。即为社会提供公益服务或者为政府行使职能提供支持保障的事业单位。根据其职责任务、服务对象和资源配置等方面的不同情况,划分为以下三个类别。

——公益一类。即从事关系国家安全、公共安全、公共教育、公共文化、公共卫生、经济社会秩序和公民基本社会权利的公益服务,不能或不宜由市场配置资源的事业单位。

——公益二类。即面向全社会提供涉及人民群众普遍需求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公益服务,可部分实现由市场配置资源的事业单位。

——公益三类。即提供的服务具有一定公益属性,可基本实现由市场配置资源的事业单位。

(四)改革

1、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依据《行政许可法》规定,按照“清理、归并、精简、规范”的原则进行改革。完全或基本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结合政府机构改革,有行政编制或可以调剂行政编制的,转为行政机构或将行政职能划归行政机关。目前不具备划转条件的,待条件成熟时再行划转。承担部分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原则上将行政职能收回行政机关。对一时难以收回的,依法予以授权或委托,未经法律法规授权或委托的职能必须取消。行政职能划归行政机关后,原事业单位机构进行综合设置,该归并的归并,该撤销的坚决予以撤销。今后,除法律法规授权外,不再批准设立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

2、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事业单位。目前可由市场配置资源的事业单位转为企业,依法进行企业注册,撤销事业单位机构编制,注销事业单位法人,使之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谋发展、自我约束的企业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不具备转企条件的,作为过渡暂按生产经营类事业单位进行管理。今后,不再批准设立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事业单位,财政也不再以任何形式为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事业单位拨付经费。

3、从事公益服务的事业单位。根据区域覆盖、就近服务、优势互补和精简效能的原则,结合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调整布局结构,优化事业单位资源配置,统筹规划机构设置。

——公益一类事业单位所需经费由财政予以保证,严格执行国家确定的宗旨和业务范围,不开展经营活动,不收取服务费用;履行职能依法取得的行政事业性收费或基金,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收入上缴国库或财政专户,不能自主支配。

——公益二类事业单位所需经费由财政给予不同程度投入,同时鼓励社会力量投入;提供公益服务取得的事业性收费等非税收入,全额上缴国库或财政专户,纳入财政预算统筹安排,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依法取得的其他收入,纳入单位预算管理,主要用于公益事业发展,并依法纳税。

——公益三类事业单位实行经费自理,自主开展公益服务活动和相关经营活动。根据需要,政府购买其有关服务。

(五)逐步完善事业单位管理体制和配套改革

按照政事分开的要求,对事业单位的管理逐步从微观转向宏观,重点是管政策、管规则、管标准、管监督,逐步建立既能充分激发事业单位生机与活力,又能有效约束其行为的新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按照事业单位的类别,进一步推进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收入分配、养老保险、财政投入和国有资产管理等方面的配套改革,逐步探索新的符合事业单位自身发展规律的管理模式。创新事业单位运行机制,按照管办分离的原则,完善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逐步实现政府“以办为主”向“以管为主”转变,让事业单位充分享有内部管理等方面的自主权,真正成为自主管理、自我约束、自我发展、自我完善、面向社会服务的独立法人。

1、推进人事制度改革。全面推进聘用合同管理制度,聘用制必须在编制内进行。完善岗位管理制度,坚持科学设岗、以岗定酬、合同管理,逐步建立岗位分类管理、符合不同类型事业单位和各类人员特点的具体人事管理制度,全面推行公开招聘、竞聘上岗制度,建立完善人事争议仲裁制度,完善未聘人员安置政策体系。通过改革,实现由固定用人向合同用人转变,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由单纯的行政管理向法治化管理转变,由行政依附关系向平等人事主体转变,由国家用人向单位用人转变,由单位人向社会人转变,激活事业单位活力,增强自我发展能力。

2、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全面实施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建立符合事业单位特点、体现岗位绩效和分级分类管理的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完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收入与岗位职责、工作业绩紧密联系和鼓励创新创造的形式多样、自主灵活的分配激励机制。

3、推进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根据国家有关规定,按照权利与义务相对应、公平与效率相结合、保障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及各方面的承受能力相适应的原则,建立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4、推进财政投入制度改革。规范财政供给范围,转变财政投入方式,完善财税优惠政策,保障公共服务和公共管理需要,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强对事业单位财产、债权、债务的管理,进一步创新财政支持方式,采取经费全额拨付、按照项目拨付、购买服务、适当资助或给予其他扶持等多种方式支持公共事业,保障财政资金分配的公平与合理,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促进事业单位提供更多更好的公益服务。

5、加强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加强和规范事业单位改革过程中国有资产的监管,妥善做好撤、并、转事业单位的经费、物资、房地产等资产处置工作。要认真做好资产清查、登记、造册和债权、债务清算工作。要根据合理、节约、有效的原则,按照有关规定确定国有资产划转、移交以及重新分配。

四、组织实施

全市事业单位清理规范和分类改革,市和县区要统一步骤、同步推进。具体分四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清理规范(20XX年10月—20XX年6月)。市直各主管部门和各县区要制定《所属事业单位清理规范和分类改革实施方案》,提出《所属事业单位清理规范意见》,其主要内容包括:事业单位机构编制人员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清理和规范的主要内容及理由,清理规范后事业单位机构名称、机构规格、经费形式、职责任务、人员编制、编制结构、内设机构、领导职数、隶属关系以及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等,并于20XX年3月底前报同级编办,按照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审定或报批。其中,市直全额、差额事业编制总量及副县级以上事业单位机构规格、领导职数要报省编办确认;县区全额、差额事业编制总量及副科级以上事业单位机构规格、领导职数要报市编办确认。

第二阶段:合理分类(20XX年7月—12月)。市直各主管部门和各县区要提出《所属事业单位分类意见》,包括单位的拟定类别、划分类别的理由及依据,于20XX年10月底前报同级编办。编办根据事业单位的业务性质、功能定位、发展方向等进行认真审核、科学分类,并按照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审定或报批。

第三阶段:配套改革(20XX年1月—10月)。市直各主管部门和各县区根据批准的事业单位类别和有关管理体制改革政策,组织实施财政配套改革,加强事业单位财务和资产管理;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建立符合事业单位特点、体现岗位绩效和分级分类管理要求的岗位绩效工资制度;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建立完善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全面推行公开招聘,转换用人机制;全面推进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建立资金来源多渠道、保障方式多层次、管理服务社会化的养老保险体系。同时着力推进上级已做出部署的文化体制、水管体制和勘测设计等单位的改革。

第四阶段:检查验收(20XX年11月—12月)。市直各主管部门和各县区,对事业单位清理规范和分类改革工作进行认真自查和全面总结,并写出专题报告报市编办。市编委将组织有关部门对市直和各县区事业单位清理规范和分类改革工作进行检查验收,检查验收情况上报市委、市政府。

五、有关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事业单位清理规范和分类改革工作涉及面广、政策性强、情况复杂,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和广大干部职工的切身利益。为确保改革工作整体顺利推进,成立以市长、市编委主任为组长的市事业单位改革工作协调组,主要负责综合协调,督促检查,及时研究和解决改革中的有关问题。协调组成员包括市编委组成人员和市纪委、市发改委、市国资委、市政府机关事务管理局、市审计局等部门的负责同志。协调组下设办公室,具体协调并组织实施改革工作,办公室设在市编办。各县区、各部门要充分认识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复杂性、紧迫性和艰巨性,切实加强领导,统筹规划安排,精心组织实施,严格落实责任,务求取得实效。各县区、各部门“一把手”是事业单位改革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要带头调研,制定工作计划,及时了解和掌握改革动态,及早发现和妥善处理改革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确保各项任务的顺利完成。

(二)强化协同配合。事业单位清理规范和分类改革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要在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由机构编制部门牵头,纪检、组织、财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等相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责认真做好相关工作。组织部门负责事业单位领导班子的及时调整和配备;财政部门负责制定配套财政政策,做好事业单位机构整合过程中国有资产清算、移交和债务清理等工作,并根据清理规范后的事业单位机构编制情况合理安排财政预算;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负责协助事业单位主管部门做好人员的调整安置工作和涉及的养老保险等社会保障工作;审计部门负责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和财务收支审计工作;国有资产监管部门要加强事业单位转制后国有资产的监督管理,做好机构变动单位资产划转处置等工作,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其他相关部门也要做好相应工作,确保改革工作顺利进行、圆满完成。

(三)严肃工作纪律。各县区、各部门要严格执行机构编制管理有关规定,不得擅自定机构、定编制、提高机构规格、超职数配备干部、超编进人。事业单位清理规范和分类改革实施期间,机构编制总量只减不增,除上级有明确要求外,一般不再审批新的事业单位。要严肃组织、人事、财经纪律,强化国有资产监管,不得突击提拔干部、评定职称、分钱分物。对违反有关规定、造成恶劣影响的,要严肃追究有关领导和相关人员的责任。

第3篇: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实施方案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推动我省公益事业又好又快发展,根据《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指导意见》(中发〔20XX〕5号),结合江苏实际,现就分类推进我省事业单位改革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政事分开、事企分开和管办分离的要求,以促进公益事业发展为目的,以科学分类为基础,以创新体制机制为核心,坚持分类指导、分业推进、分级组织、分步实施的工作方针,进一步增强事业单位活力,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公益服务需求。

(二)基本原则

坚持以人为本,发展公益事业,把提高公益服务水平、满足人民群众需求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分类指导,明确功能定位,根据不同类别事业单位的特点,实施改革和管理;坚持开拓进取,创新体制机制,破除影响公益事业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大胆进行多种形式的探索和实践;坚持着眼发展,优化资源配置,充分发挥政府主导、社会力量参与和市场机制的作用,实现公益服务提供主体多元化和提供方式多样化;坚持统筹兼顾,整体配套衔接,注意与行业体制改革、政府机构改革等相衔接,妥善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三)主要目标

改革的总体目标是:2020年前,建立起功能明确、治理完善、运行高效、监管有力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形成基本服务优先、供给水平适度、布局结构合理、服务公平公正的具有江苏特点的公益服务体系,为全省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提供重要支撑。有条件的地区可适当提前。

改革的阶段性目标是:20XX年12月底前,全面完成事业单位分类工作。2015年12月底前,基本完成承担行政职能事业单位和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事业单位改革工作,从事公益服务事业单位在机构编制、人事管理、收入分配、社会保险、财税政策等方面的改革取得明显进展,管办分离、完善治理结构等改革取得较大突破,社会力量兴办公益事业的制度环境进一步优化,为全面建成惠及全省人民的更高水平小康社会提供重要保证。

二、工作任务

(一)按照社会功能科学划分事业单位类别

在前期清理规范的基础上,明确事业单位分类范围,规范事业单位分类标准,严格事业单位分类程序。按照社会功能,将现有事业单位划分为承担行政职能、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和从事公益服务三个类别。根据职责任务、服务对象和资源配置方式等情况,将从事公益服务事业单位细分为两类:承担义务教育、基础性科研、公共文化、公共卫生及基层的基本医疗服务等基本公益服务,不能或不宜由市场配置资源的,划入公益一类;承担高等教育、非营利医疗等公益服务,可部分由市场配置资源的,划入公益二类。今后,不再批准设立承担行政职能事业单位和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事业单位。

(二)稳步推进承担行政职能事业单位改革

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中央有关政策规定,按照是否完全或主要履行行政决策、行政执行、行政监督等职能,从严认定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不以机构名称、经费来源、人员管理方式等作为依据。

对已认定为完全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和主要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在其他职责剥离后,在规范和调整其行政职能、重新核定人员编制的基础上,可调整为相关行政机关的内设机构,确需单独设置行政机构的,要按照精简效能的原则设置。改革中涉及行政机构编制调整的,不得突破政府机构限额和行政编制总额,主要通过行政管理体制和政府机构改革中调剂出来的空额逐步解决。

已认定为承担行政职能、但尚未调整到位的事业单位,在过渡期内继续按照现行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履行职责,使用事业编制且只减不增,依照现行机构编制、人事、财务、社会保险等政策规定实施管理。

对部分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要认真梳理职能,将属于政府的职能划归相关行政机构;职能调整后,要重新明确事业单位职责、划定类别,工作任务不足的予以撤销或并入其他事业单位。

按照事业单位不再承担行政职能的改革方向和管理要求,今后制定地方性法规、政府规章和“三定”规定等规范性文件时,原则上不再授权或委托事业单位承担行政职能。

(三)积极推进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事业单位改革

1.加快推进转企改制。对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事业单位要加快转企改制,使其成为市场竞争主体。要周密制定转企改制工作方案,按照有关规定进行资产清查、财务审计、资产评估,核实债权债务,界定和核实资产,由同级财政部门依法核定国家资本金。事业单位转为国有企业的,要按现代企业制度要求,深化内部改革,转变管理机制,并依照政企分开、政资分开的原则,与原行政主管部门脱钩,其国有资产除国家另有规定外,由履行国有资产出资人职责的机构负责。鼓励事业单位转企的同时,进行产权制度改革,采取兼并、重组、股份制改造等多种形式,依法组建公司制企业、合伙企业或个人独资企业。转企改制单位要按规定注销事业单位法人,核销事业编制,进行国有资产产权登记、工商登记,并依法与在职职工签订劳动合同,建立或接续社会保险关系。

2.制定完善相关政策。为平稳推进转企改制工作,可给予过渡期,一般为5年。在过渡期内,对转企改制单位给予适当保留原有税收等优惠政策,原有正常事业费继续拨付。在离退休人员待遇方面,转企改制前已离退休人员,原国家和省规定的离退休费待遇标准不变,支付方式和待遇调整按国家和省有关规定执行;转企改制前参加工作、转企改制后退休的人员,基本养老金的计发和调整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执行,保证离退休人员待遇水平平稳衔接。在医疗保障方面,离休人员继续执行现行办法,所需资金按原渠道解决;转企改制前已退休人员,转企改制后继续按规定享受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补充医疗保障等待遇。有条件的转企改制单位,可按照有关规定为职工建立补充医疗保险和企业年金。要进一步做好离退休人员的服务管理工作。

(四)深化从事公益服务事业单位改革

1.优化布局结构。加强公益事业的统筹规划,推动社会事业发展规划、重大社会公益项目立项与事业单位机构编制管理的有效对接,为社会力量参与举办公益事业留下足够空间。打破条块分割和行政区划界限,整合职责功能相近的事业单位,提升公益服务能力。优化事业单位层级分布,面向社会提供公益服务的事业单位原则上实行属地管理,省级主要举办承担全省性、示范性或者跨区域、跨流域公益服务事业单位。

2.改革管理体制。实行政事分开,理顺政府与事业单位的关系。行政主管部门要加快职能转变,创新管理方式,减少对事业单位的微观管理和直接管理,强化制定政策法规、行业规划、标准规范和监督指导等职责。对面向社会提供公益服务的事业单位,积极探索管办分离的有效实现形式,逐步取消行政级别,落实事业单位法人自主权,保证其依法决策、独立自主开展活动并承担责任。

3.规范和创新机构编制管理。贯彻落实《江苏省事业单位机构编制管理办法》,全面规范从事公益服务事业单位的机构编制事项。对不同类型事业单位实行不同的机构编制管理。推进事业单位机构编制科学化、规范化、法制化管理。建立健全“控制总量、盘活存量、优化结构、有减有增”的动态管理长效机制,用好用活现有编制资源。进一步强化机构编制管理与组织(人事)管理、财政预算等综合约束机制。加快建立事业单位机构编制执行情况和公益性职责履行情况的定期评估制度。探索对事业单位部分岗位实行政府购买服务的办法。

4.建立健全法人治理结构。加强事业单位的法人资格管理。面向社会提供公益服务的事业单位,探索建立理事会、董事会、管委会等多种形式的治理结构,健全决策、执行和监督机制,提高运行效率,确保公益目标实现。不宜建立法人治理结构的事业单位,继续完善现行管理模式。

5.深化人事制度改革。以转换用人机制和搞活用人制度为核心,以健全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为重点,建立权责清晰、分类科学、机制灵活、监管有力的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制度,实现由固定用人向合同用人转变,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加快推进职称制度改革,健全专业技术人才评价机制。坚持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方向,对不同类型事业单位实行分类人事管理,依照编制管理办法分类设岗,实行公开招聘、竞聘上岗、按岗聘用、合同管理。

6.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以完善工资分配激励约束机制为核心,健全符合事业单位特点、体现岗位绩效和分级分类管理要求的工作人员收入分配制度。结合规范事业单位津贴补贴,进一步做好义务教育学校、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其他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实施工作;根据改革进程,不断探索完善对事业单位绩效工资的分类管理办法。按照国家统一部署,逐步完善事业单位工资正常调整机制和收入分配宏观调控机制。

7.推进社会保险制度改革。根据国家统一部署,积极研究并逐步推进事业单位及其工作人员参加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失业、工伤、生育等社会保险政策,逐步建立起独立于单位之外、资金来源多渠道、保障方式多层次、管理服务社会化的社会保险体系。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实行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模式,养老保险费由单位和个人共同负担,个人缴费全部记入个人账户。养老保险基金单独建账,实行省级统筹,基本养老金实行社会化发放。实行“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制度、中人逐步过渡”,对改革前参加工作、改革后退休的人员,妥善保证其养老待遇水平平稳过渡、合理衔接,保持国家规定的待遇水平不降低。探索建立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职业年金制度。

8.加强对事业单位的监督。建立事业单位绩效考评制度,考评结果作为确定预算、负责人奖惩与收入分配等的重要依据。加强审计监督和舆论监督。面向社会提供公益服务的事业单位要建立信息披露制度,重要事项和年度报告要向社会公开,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公益服务事项要进行社会公示和听证。

9. 全面加强事业单位党的建设。按照党章和有关规定,及时调整党的组织设置,理顺隶属关系,选好配强党组织领导班子,加强党员教育、管理、服务,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推进精神文明建设,领导工会、共青团等群众组织开展工作,充分发挥党组织在促进事业发展、完成本单位中心任务中的领导核心或政治核心作用,保证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在事业单位的贯彻执行。

(五)构建公益服务新格局

1.大力发展公益服务。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需要,不断拓展公益服务领域,增加公益服务品种,扩大公益服务供给总量。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引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形成提供主体多元化、提供方式多样化的公益服务新格局,满足全省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公益服务需求。

2.强化政府责任。按照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要求,优先发展直接关系人民群众基本需求和社会和谐稳定的公益服务,加快构建终身教育、就业服务、社会保障、基本医疗卫生、住房保障、社会养老服务“六大体系”,把公益服务资源更多地向民生领域倾斜,缩小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公益服务水平差距,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保基本、广覆盖、可持续的公益服务。

3.积极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公益事业。引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充分发挥市场在公益事业领域资源配置中的积极作用,完善相关政策,放宽准入领域,推进公平准入,鼓励支持社会力量和国(境)外资本,以出资创办、入股联办和民办公助、公办民助等形式兴办公益事业,或通过捐赠等形式参与公益服务。创新公益服务提供方式,采用政府购买、合同外包、特许经营、投资补贴等方式,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参与兴办医疗、科技、教育、社会福利、文化、旅游、体育等公益事业,对社会力量兴办公益事业的,在设立条件、资质认定、职业资格、职称评定、税收政策和政府购买服务等方面,与事业单位公平对待。

(六)完善支持公益事业发展的财政政策

1.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加快建立健全公共财政体系,调整支出结构,加大投入力度,构建财政支持公益事业发展长效机制,对基本公共服务范畴的公益事业优先保障。制定和完善支持社会力量兴办公益事业的财政政策,形成多渠道筹措资金发展公益事业的投入机制。对事业单位的财政资金使用情况进行绩效考评,严格资金管理,提高使用效益。

2.完善财政支持方式。按照国家政策和以事定费的原则,结合不同事业单位的具体特点和财力,对不同类型事业单位实行不同的财政支持办法,合理制定标准,实行动态调整,健全监管制度,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效用。对公益一类事业单位,根据正常业务需要,财政给予经费保障;对公益二类事业单位,根据财务收支状况等,财政给予经费补助,并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予以支持。

3.推进预算管理、政府采购和国有资产管理改革。研究建立事业单位资产配置标准体系,促进资产管理与预算编制有机结合,强化事业单位政府采购预算管理与执行,规范政府采购操作执行行为。加强行政事业性收费管理,严格收费项目和标准审批。建立健全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和国有资产管理制度,加强财务监督,确保财政资金和国有资产使用规范、安全和有效。

三、组织实施

(一)健全领导机制。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事关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变革,政策性强,涉及面广,情况复杂,任务艰巨。各地各部门要高度重视,充分认识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坚定改革信心,坚持改革方向,加强组织领导。省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省事业单位改革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研究审议改革政策,协调处理重大问题,督促落实改革任务。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省编办,具体负责日常工作。各市、县(市、区)党委和政府对本地区的改革负总责,要抓紧建立领导小组,健全工作机制,结合实际研究制定实施意见和具体办法,并抓好组织落实。

(二)加强协作配合。在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各级机构编制、组织、发展改革、财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等部门要按照领导小组明确的职责分工,各司其职,密切配合,指导做好相关工作,对改革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研究提出指导性意见。各部门、各单位要按照全省的统一部署,组织开展所属事业单位改革的各项具体工作,妥善解决改革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部门要按照现行的领导体制和政策规定,继续推动行业体制改革。

(三)积极稳妥实施。坚持分类指导、分业推进、分级组织、分步实施的工作方针,按照有利于促进公益事业发展、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要求,注重把握改革的节奏和力度,加强统筹协调,做到条块结合、上下结合,条件成熟的可率先改革,暂不具备条件的允许过渡,不搞“一刀切”,平稳有序推进事业单位改革。严格遵守组织人事、机构编制和财经纪律,严禁突击提拔干部、严禁超职数配备干部或违反规定提高干部职级待遇。加强新闻宣传,把好宣传口径,正确引导社会舆论,为改革营造良好舆论氛围和社会环境。要深入细致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引导广大干部职工积极支持和参与改革,确保社会和谐稳定,确保国有资产不流失,确保公益事业健康发展。

第4篇: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实施方案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指导意见》(中发(20XX)5号)精神和省委、省政府及省编委有关安排部署,为切实解决事业单位存在的功能定位不清、政事不分、事企不分、机制不活、资源配置不合理等问题,推动公益事业更好更快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公益服务需求,现结合我市实际,就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公益一类和公益二类的区别】

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政事分开、事企分开和管办分离的要求,以促进公益事业发展为目的,以科学分类为基础,以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为核心,分类指导、分业推进、分级组织、分步实施,稳步建立功能明确、治理完善、运行高效、监管有力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逐步形成基本服务优先、供给水平适度、布局结构合理、服务公平公正的公益服务体系。

二、基本原则

——坚持分类改革、分步实施的原则。根据事业单位的职责任务,对事业单位进行科学分类,对不同类型的事业单位确定不同的改革目标,采取不同的改革方式,制订不同的管理办法。事业单位改革按计划、分步骤、分行业稳步推进,市、县区分级负责组织实施。

——坚持明确职能、准确定位的原则。依据事业单位分类管理的有关要求,明确各级各类事业单位的功能定位,科学合理确定各事业单位的职能职责,准确界定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范围,切实加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坚持政事分开、事企分开的原则。明确政府部门与事业单位的事权界限,实行政府部门与事业单位分开、事业单位与企业分开,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发展公共事业,逐步推行管办分离,实现政府部门由“办事业”向“管事业”转变。

——坚持政策配套、协调推进的原则。将事业单位分类改革与公共财政、社会保障、法人治理和国有资产管理改革等配套措施相结合,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综合执法改革、后勤服务体制改革、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和实施公务员法工作相衔接,统筹规划,协调推进,强化监管,完善机制,增强事业单位的生机与活力。

——坚持以人为本、积极稳妥的原则。始终把提高公益服务水平、满足人民群众需求作为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区别轻重缓急,充分考虑社会承受能力,注重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先易后难、积极稳妥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妥善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三、改革内容

(一)开展清理规范

在对现有事业单位机构编制、人员情况等基础信息进行认真核实、摸清底数的基础上,组织对事业单位资源进行统筹清理。未按机构编制管理规定擅自设立的,原承担职责任务已消失、划转或履行职责的法定依据已消失的,承担特定任务已完成的,批准设立两年以上未正式组建或未开展工作的,等事业单位,予以撤销。机构设置过于分散、规模过小的,服务对象单一、社会效益不佳的,职责相同相近的,任务严重不足的,等事业单位,打破条块、部门界限,予以整合。对从事公益服务的事业单位和暂保留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重新规范其机构名称、隶属关系、职责任务、机构规格、经费来源、人员编制、领导职数、内设机构和人员结构等事项。

(二)合理确定类别

在清理规范基础上,按照社会功能将现有事业单位划分为承担行政职能、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和从事公益服务三个类别。具体分类目录另行制订。

1、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指依据法律、法规授权,按规定程序批准设立,履行行政决策、行政执行、行政监督等行政管理职能,纳入财政全额预算,并按照行政机构方式运行的事业单位。

2、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事业单位。指从事生产经营服务活动,以营利为目的,已经实现或经过相应调整后可以实现由市场配置资源的事业单位。

3、从事公益服务的事业单位。指为了社会公益目的,由国家机关或者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面向社会提供公共服务和为国家机关行使职能提供支持保障的事业单位。根据职责任务、服务对象和资源配置等情况,将这类单位具体划分为两类:承担义务教育、基础性科研、公共文化、公共卫生及基层的基本医疗服务等基本公益服务,不能或不宜由市场配置资源的事业单位,划入公益一类;面向社会提供非义务教育、非营利医疗等公益服务,涉及人民群众普遍需求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可部分由市场配置资源的,划入公益二类。

(三)分类推进改革

1、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改革。这类事业单位的改革方向原则上是逐步将其承担的行政职能划归相关行政机构。对有法律、法规授权并按规定程序批准设立的,剥离其经营、服务性职能,划归其他机构或社会组织后,暂予保留;对无法律、法规授权,但按规定履行行政委托(含党委部门委托)手续后承担了公共事务管理职能的,暂维持现状;对既无法律、法规授权,又未依法履行行政委托(含党委部门委托)手续而承担公共事务管理职能的,其职能收归行政机构或党委部门,机构予以合并或撤销。此类事业单位承担的非强制性技术检验、检测及鉴定、仲裁、评估、认证等职能,逐步剥离划归其他相关机构或社会中介组织。已认定为承担行政职能、但尚未调整到位的事业单位,人事、财务、社会保险等依照国家现行政策规定实施管理。今后,除法律、法规明确规定外,不再批准设立新的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和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事业单位。

2、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事业单位改革。这类事业单位的改革方向原则上是逐步转为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谋发展的企业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完全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可由市场配置资源,条件成熟的,直接转制为企业,注销事业法人资格,核销事业编制,并依法进行企业登记注册。为平稳推进转制工作,可给予过渡期,一般不超过5年,在过渡期内,对转制单位给予适当保留原有税收等优惠政策,原有正常事业费继续拨付。转企改制可参照国有企业改制的办法,打破所有制和地域、行业、隶属关系界限,采取股份制、股份合作制、合伙制、兼并或转让国有产权等方式进行。鼓励非国有单位、个人参与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事业单位改企转制。转制为国有企业的,纳入国有资产监管体系进行管理。

3、从事公益服务的事业单位改革。这类事业单位的改革方向是强化公益属性,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调整布局结构,优化资源配置,统筹机构设置,进一步理顺体制、完善机制、健全制度,真正激发事业单位生机与活力,不断提高公益服务水平和效率,切实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高效公平的公益服务。

——公益一类事业单位的机构编制要严格控制,其宗旨、主要任务和业务范围由事业登记管理部门确定并严格监管;所需经费由同级财政予以保证;履行责任依法取得的政府非税收入,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上缴国库或财政专户,由国库集中支付;募集的基金应规范管理,并严禁从事营利性经营活动。

——公益二类事业单位要根据其工作任务科学设置机构,合理核定人员编制;这类单位所需经费由政府按照法律、法规、政策、单位业务特点和财务收支状况,给予不同程度的投入;其公益服务项目和收费标准由政府规定,其他业务活动项目与收费标准接受政府指导;其服务质量执行相关标准;在确保实现公益目标的前提下,可依法开展相关的经营活动;提供公益服务依法取得的行政事业性收费,按规定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依法取得的经营性收入主要用于公益事业发展,纳入单位预算。

2015毕业论文范文
公益一类和公益二类的区别 第四篇

第1篇:计算机科技发展综述及展望

计算机于上世纪世纪70年代末期开始普及以来,短短的几十年时间,其对人类经济、军事、文化、艺术、生活乃至政治便已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巨大影响。所以,我们很有必要对计算机的发展历程及未来发展做一全面的了解。本文由于篇幅所限,只能抓住计算机发展的关键节点加以综述。

在一开始,人们预测计算机可能会具有人类的某些智能,事实上,这一课题早已不再是科学幻想,而是非常严肃的科技应用了。但在此,我们需要再追述一下当时的历史: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社会学教授特克尔是计算机心理学方面的专家,曾经撰写过两本关于计算机心理学的具有开创性的著作,一本是《第二自我:计算机和人类精神》,另一本是《计算机屏幕上的生活:因特网时代的特征》。特克尔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研究人和计算机的关系。她说:“计算机的特征在物体和非物体之间。”很明显,计算机是物体,但在另一方面,计算机又可以反馈,可以有行为,有理智,甚至有精神。人们发现自己和计算机之间存在着互动的关系,甚至感到计算机似乎活着。

特克尔教授对儿童、计算机以及电子玩具三者之间的关系特别感兴趣。她发现,十来岁的少年主要用计算机来探索认知的问题,而八岁到十二岁之间即青春期以前的儿童,主要试图熟练掌握机器和电子玩具。特克尔发现计算机玩具对五岁到八岁之间的儿童起到激发纯理性推测思维的能力。她说,这些计算机玩具促使我们考虑“什么是生活”这一类的问题。

讨论计算机到底和人类有哪些区别,这无疑是一个最重要的问题。或许将来可能会出现和人类一样聪明的计算机,但是人类仍然要做饭,要建立家庭,要开餐馆,人类可能是地球上唯一会去教堂的生物。换句话说,计算机为人类留下的空间是感情、感性、家庭生活。模拟思维可能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算是一种思维,但是模拟感情却永远不能被看作是真正的感情。

微软公司的视窗操作系统是特克尔目前重点研究的课题。视窗系统允许使用者同时执行几个互相没有任何关系的工作任务,并随意在这几个任务之间相互切换。这显然是一场革新,因为微软视窗允许使用者在计算机上同时发出好几个指令,并且在这些指令之间不断循环往复,这已经具备人类心理活动的某些特点。

在20世纪80年代,人类可能可以通过和自己心理的比较来试图理解计算机;而今天,特克尔说,人类试图通过计算机的运行模式来更好地理解人类的心灵。特克尔认为,现在计算机心理学研究的最热门话题是假设计算机到最后会真正动感情——你的计算机会对你产生爱情,它需要你的关怀、需要感情的滋润——这可能是未来研究人和机器间互动关系领域里最新的潮流。

目前人类在计算机控制的智能玩具领域已经取得了一些突破。一些玩具可以说几百句话,而且具有学习功能,甚至会骂人。日本索尼公司制造的电子宠物狗IBO,是这类电子宠物玩具的代表性产品。除了玩具以外,在智能计算机方面,计算机能够听懂主人说话已经不算稀奇。目前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媒体研究室已经研制出一种具有人工智能的计算机,可以对使用者发出的非语言性信号做出反应,并且据此进行某种程度的调整。

特克尔认为,未来的计算机发展趋势是生物化计算机,计算机越来越具有知性和感性。从社会学的角度上说,这将是一大飞跃,值得学者专家好好探讨。

目前的计算机以纳秒(十亿分之一秒)为运算单位,其速度大大超过人脑,相当于人脑运算能力的一百多万倍。但是,计算机依然远远赶不上人脑信息处理能力的多样性。

为什么计算机的“智力”与人类不一样呢?原因之一就在于二者信息处理模式的不同。计算机的信息处理基础是对由记号来体现的概念的逻辑操作,而人脑的信息处理则是以图形为基础的非线性、并行的复杂能力。也可以这样说:计算机运用的仅仅是逻辑思维,而人的大脑运用的不仅是逻辑思维,更有形象思维。显然,人的大脑考虑问题比计算机更合理、更准确、更科学,因而效率更高,速度更快。

有人尝试模仿人脑模式制作具有人类特有功能的计算机,日本ATR人类信息通信研究所目前正在开发整体模仿人脑的计算机。由于迄今为止并没有完全弄清楚人脑的机制,因此在“脑型计算机”领域进行的研究不止一种。

人脑的神经线路并不是起初就非常完善的,而是在成长的过程中通过神经细胞相结合,从而形成了神经线路。把这一过程作为硬件建设而加以实现的是“以硬件进化为基础的自我增殖型人工计算机”。这种被称作CAM智囊的系统,将包含数十亿到数百亿的神经细胞,并以这些神经细胞完全能够并行运作为目标。

有些科学家专门着眼于用计算机来实现人脑的部分功能。人脑是以细胞层多层重叠的三维结构和高度的并行处理性为特征的。基于这种认识,日本东北大学进行了具有层叠型结构的人工视网膜芯片的开发,并有望制造出具有近似于人的视觉信息处理功能的系统。日本物理化学研究所最近开始通过开发高级小型机器人来探索脑型计算机的研制。该研究所根据人脑的处理线路让不同的小型机器人模拟人脑,用以对大脑认知、学习和控制等问题进行研究。

目前人们主要通过三种途径开发像人脑一样有自律性和创造性、能进行高度智能作业的计算机。一是人工智能的研究;二是以人脑结构为模型,制成以人工神经细胞为基础的脑型计算机,这也被称为神经计算机;第三种途径是开发能像神经网络一样工作的电子线路来自动生成“人工脑”。

脑型计算机的研究范围非常广泛,但如今的大部分工作仍处于基础阶段。因为要弄清楚人脑的机制并不容易。专家们认为,要想了解极其复杂的人脑的作用,就必须进行跨学科的多方面研究,进行综合、整理以获得全面信息。例如,通过了解大脑工作时的生理学功能,可以在神经细胞研究阶段得到精细的研究成果,但要在宏观上捕捉人脑活动则存在一定困难。另外,人脑同整个身体的关系等重大的课题也非常重要,如果不能发挥综合能力,就难以弄清楚大脑的工作原理。

第2篇:影响大学生就业观演变的政治经济政策探索

一、不同时期大学生的各种就业观

改革开放30多年,我国大学生就业方式及观念的变迁可划分为三个阶段:“统包统分、供需见面、双向选择”或“服从分配、走向开放、自主择业”。

1、计划分配阶段大学生的就业观

上世纪80年代中期之前的大学生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成长起来的。在这一时期,国家采用统包统分的政策分配人才,大学生按照国家政策,一般说来需要返回户籍所在地工作,所以很少有自主选择的就业观念。毕业后到行政机关、事业单位,或者国有企业去工作的直接分配方式,让他们基本上也不用担心就业问题。服从分配的就业观点和统分统包的就业政策,决定了这个时期大学生的就业观普遍有:择业倾向上不主动,择业标准上偏政治化,择业意向上重政工而轻农商的特点。政策引导下的这种“等、靠、要”的想法,与后来市场导向下的自主择业观截然不同。

2、计划分配向双向选择过渡阶段大学生的就业观

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初,我国经济政策开始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大学生的就业政策也发生了转折,我国对大学生的就业制度开始分步骤、分层次地逐步由“统分统包”向“双向选择”改革。具体来说,1983年-1993年这一阶段,国家将清华大学、上海交大、西安交大、山东海洋学院等院校作为试点,在调配工作中进行了“供需见面”相互选择的就业办法。至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颁布,实行少数毕业生由国家安排就业,多数由学生“自主择业”的制度,标志着竞争开始引入大学生就业,实现了由“统包统分”和“包当干部”向“自主择业”的过渡。

竞争机制被引入高校后毕业生就业方向开始趋向市场化。这十余年大学生的择业标准较之社会、政治地位,经济地位成为了首选。大学生的就业观念出现了新的特点和趋势:择业倾向上走向多样、主动;择业标准上走向经济化;择业意向上偏重经济收入高的职业。这个阶段的大学生就业时开始主动追求个人利益,为进入市场经济体制下自由择业做下了铺垫。

3、双向选择阶段大学生的就业观

从上世纪90年代初,国家确立和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这一阶段,国家不再负责安排大学生的具体就业岗位,而是引导大学生投身到就业市场进行自主择业,大学生和用人单位之间双向选择的关系基本确立。很多大学生在就业时认为“待遇决定职业选择”,更加注重职业收入,工作对生活的改善。在择业标准方面,行业发展前景越来越受到重视;在择业意向上工商并重,往日不被看好的服务业等第三产业成为新的就业热点;在就业认识上,意识到“创业也是就业”,勇于创业成为普遍接受的观念。这一阶段大学生自主择业就业观日渐成熟,标志着我国健康完善的大学生就业观步入了正轨。

二、现阶段政治经济政策对大学生就业观发展的制约

探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学生就业观演变的过程,我们不难发现,随着经济体制、大学生户籍和就业制度、高等教育制度等国家政治经济政策的调整,促使了大学生就业观念不断变化。这些政策一方面极大地推进了大学生就业观的演变与发展,充分的利用了青年力量来进行市场经济建设。但另一方面囿于我国庞大的大学毕业生数量,当下不少政治经济政策仍然约束着大学生就业观的进一步发展。

通过调查不难发现,我国大学毕业生在择业过程中职业取向表现出了较高的一致性,充分说明社会因素对大学生的择业影响很大。“因此可以推断,我国社会经济环境对他们的择业意识和择业行为产生了很大影响,事实上也是如此。究其原因我们认为,劳动力市场的制度性分割是大学生择业取向形成和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新古典经济学曾提出充分就业均衡的假定,但在我国,劳动力市场被很多诸如性别、制度、学历、户籍等因素分割成了高低不同的子市场,这其中尤以制度性因素为甚。制度性因素把我国劳动力市场,进行了城乡二元劳动力市场和城市内部主、次市场的分割。沿海地区、城市、外企、国家机关等可以看作是主要市场,农村、西部地区、乡镇企业等可以看作是次要市场。较之主要市场,大学生在次要市场要想找到工资回报率高,前途光明甚至可方便流动、合理社会保障的就业机会非常困难。制度性因素划分出的主、次市场,迫使大学生不得不放弃对次要市场的就业尝试,不惜付出暂时的失业代价。

其次,进入新世纪,为应对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高校不断扩大招生规模。高校扩招为社会提供了大量劳动力,极大地推动了经济的高速发展,但扩招同时也带来了一些副作用。面对经济规模的急剧膨胀,我国高校扩招并未很好的遵循循序渐进的做法,2015年大学毕业生数量从2015年的212万迅速增加至669万。大学毕业生数量飞速增加,市场需求瞬间饱和,陡然供大于求。

再加之当下高房价、高消费和低收入的矛盾,及传媒和社会舆论对工作好坏衡量标准的误导等,严重制约了我国大学生就业观进一步健康完善的发展。

三、优化制度环境,拓宽大学生就业渠道的对策

国家政策是人才资源市场配置的具体准则,也是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应遵循的基本规范。国家决策调整往往会引起全国范围内政治、经济的重大变化,从而对大学生的就业观产生深刻影响。因而如何实现充分就业,推动高质量的就业,应从国家发展战略的新高度来审视。

1、加强政府调控和制度建设,引导大学生的合理流动

流动性是市场经济体制下社会劳动力就业的特点趋势和内在要求。但许多大学生面对不同的子市场,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之间悬殊差异时。对于贫困就业地区、收入微薄行业,往往不是积极就业而是选择暂时失业。因此无法单纯依靠市场力量来实现大学生向西部地区、艰苦行业的流动,各级政府要把引导大学生就业作为自己的工作责任,加大调控力度,采取切实的政策措施,鼓励大学生面向中西部地区及基层单位就业。尽快完善相关制度,对于赴基层工作的大学生给予适当必要的编制、岗位和资金。同时也应该采取诸如:肯定其行动,精神上鼓励和表扬;物质待遇上充分补偿,重视培养和提拔等激励措施,来加强大学生就业思想观念的转变。只有这样才能改变“孔雀东南飞”、“一江春水向东流”的现状,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质量。

2、通过政策鼓励,推动大学生自主创业

政府固然要不断强化促进大学毕业生就业的责任意识,但是,政府不可能短时间内为高校毕业生提供上千万个就业机会。所以,空前的就业压力要得到有效缓解疏导,与其让大学生被动等待就业,不如通过政策激发他们自主创业,通过创业再带动就业。比如对从事个体经营的高校毕业生,可以简化审批手续,若干时期内减免他们的各项行政事业性收费(

3、构建良好的传媒风气,营造正确的舆论导向

传媒和社会舆论对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观起着巨大的潜移默化作用。整个社会的职业观不改变,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观不可能从根本上发生变化。“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并不能改变人们对职业贵贱差别的忽视。当下大学生不愿结合自身愿望、实力在社会中打拼创业,而是盲目的挤行政机关、事业单位这类独木桥。大学生暮气沉沉表现,正是源于社会将安逸舒适稳定与否,作为了衡量工作好坏的标准。在严峻就业形势下,社会应构筑良性的传媒渠道和社会舆论,宣扬职业无贵贱的思想,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通过传媒大力宣传自主创业和到西部、到艰苦行业工作大学生的精神风貌,对那些在平凡岗位中做出不平凡业绩的大学生认真宣传事迹、总结经验。从而形成有利于大学生转变错误的就业观念,积极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到能发挥自己聪明才智的岗位去建功立业。

总之,大学生就业观念的转变是一项漫长而系统的事情,难以一蹴而就,它需要个人、高校、政府和社会各方面共同努力,逐步完善。

第3篇:公益广告对社会的影响

公益广告隶属非商业性广告,是社会公益事业的一个最重要部分,与其它广告相比它具有相当特别的社会性。公益广告的主题具有社会性,其主题内容存在深厚的社会基础,它取材于老百姓日常生活中的酸甜苦辣和喜怒哀乐。并运用创意独特、内涵深刻、艺术制作等广告手段用不可更改的方式,鲜明的立场及健康的方法来

正确诱导社会公众。公益广告的诉求对象又是最广泛的,它是面向全体社会公众的一种信息传播方式。公益广告拥有最广泛的广告受众。从内容上来看大都是我们的社会性题材,从而导致它解决的基本是我们的社会问题,这就更容易引起公众的共鸣。因此,公益广告容易深入人心。而制作精良、富有创意的幽默公益广告能轻松气氛、愉悦受众,显然是创造社会效益很好的方式。

公益广告的概念

社会公益事业是非营利事业,其目的不是为了谋求市场经济利益,而是为了造福于社会,是从文化、精神、体质、社会、环境诸方面开发人的潜能,为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创造各种基本条件、基本价值的事业。社会公益事业是一种社会性事业,需要社会全体成员参加,它在开展和运作过程之中同样离不开信息的传播和交换,特别需要公益事业的主体向社会成员传播信息的媒介和渠道,这就导致了公益广告的产生和发展。因此,社会公益事业的存在和发展是公益广告存在和发展的现实基础。

公益广告在中国的发展

公益广告在我国的发展状况,可以概括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自发的零星地方性公益广告

文革结束以后,国家还没有考虑到以公益广告的形式来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和引导舆论,只要一些地方媒体结合当地实际工作的需要,零星发布一些公益广告,大多是提倡家庭和睦、尊老爱幼、友爱互助等传统伦理和美德。当时全国性的公益广告很少,但也有一些著名的公益广告,如“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第二阶段:以“广而告之”为标志的全国性公益广告

1987年10月26日,我国公益广告历史只上第一个电视公益广告栏目“广而告之”首次播出,这一事件在中国公益广告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它以广告的方式向民众传递行为观念和伦理道德,受到民众的好评,它为全国的大众传媒和广告业树立了一个榜样,带动了全国公益广告的蓬勃发展;同时还深刻影响了政府和广告业最高层关于开展全国性公益广告的决心。从此,全国性的公益广告活动进入新的全面发展阶段。

第三阶段:政府主导下开展的全国公益广告主题活动月的开展。

自1996年以来,国家有关部门开始对全社会的公益广告活动进行统筹规划和组织,公益广告开始成为全国性的活动。1996年6月,作为国家广告业主管部门的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发出了《关于开展“中华好风尚”主题公益广告活动的通知》,政府主导下的全国性公益广告活动全面展开。

中国公益广告的运作模式

从第一则公益广告开始,我国公益广告运作走的是政府行政化运作、媒体免费运作的模式。“30年以来……广告收入已经成为媒体的支柱性产业,在部分媒体中,广告收入甚至高达百分之八九十。”目前我国市场经济呈纵深发展的态势,媒体机构业已成为市场活动的主体,免费策划、制作、播出对于传播媒体来说是无经济效益的媒介资本投入,也就是说,免费进行公益广告运作就意味着媒介收入的减少。因此,资本来源的缺乏已成为我国公益广告良性发展的“瓶颈”。20世纪90年代中期,针对资金短缺的情况,公益广告开始采用多渠道的社会融资模式。1994年初,央视采取冠名企业名称的办法吸引企业参与公益广告事业。2001年1月1日,哈药集团制药六厂在央视和绝大多数省市级电视台全天播出系列公益广告。2015年,海尔集团率先赞助“抗非”公益广告。2015年北京奥运会前期,统一方便面《希望篇》向社会大众传递“统一千禧之爱公益基金”的信息,这则广告表达了公益精神和体育精神的结合,取得了一定的社会效益。企业积极参与为公益广告运作带来生机与活力,为公益广告运作资本带来新的力量。企业做公益广告可以做到商业利益和公益事业的有机契合,企业商业利益以公益利益为基点,可以建立企业良好的品牌形象和公益形象。可见,在公益广告运作活动中,应该走行政、企业、媒体三位一体的市场化运作模式,积极整合社会资源,充分调动企业参与公益广告事业的积极性与能动性

公益广告的社会作用

公益广告产生于20世纪40年代的美国,它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继1978年中央电视台推出首例公益广告以来,公益广告在我国取得了较为突出的发展,纵观其对社会发展的影响程度,可以说公益广告的社会作用是普遍的、多元的。

一、公益广告的教育引导作用

教育和引导是提高社会普遍素质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公益广告的教育引导作用主要表现在它对人类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的教化。它通过极具典型的事例用图像、声音、文字等载体从侧面引起公众的共鸣,从而起到教育引导的作用。仔细品阅时下的公益广告作品可以看出,社会公德,家庭伦理道德,职业道德,民族传统美德,乐于奉献不怕牺牲的优良品格等等题材占了相当大的比重。这显然不是偶然,在全球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人类物欲横流的精神饥饿状态便开始泛滥,而公益广告

对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的诉求无疑是弥合经济发展带来人类精神意识裂痕的一剂良方,它教育引导人类精神意识去适应社会的发展,进而提高社会的整体素质。如优秀的公益广告<心声要用心去聆听(老人篇、学生篇)>、<榜样的力量>、<赌博之风刮干了亲人的泪>等等作品,通过真实感人的事例教育了广大的社会民众,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民众意识的提高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公益广告的警示和维护作用

二十世纪以来,随着大机器生产的进一步发展,人类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创造出来的社会财富空前增加,但在从生产到消费到再生产的这么一个过程中我们的生存环境遭到了相当严重的破坏,比如水源污染、大气污染、食品污染、绿色破坏、水土流失、动物灭绝、地球升温等等一系列现象的出现无疑是给我们现实的物欲社会当头一棒。如何在开发资源刨造财富的同时合理有效地保护我们的生存环境成为我们时代的主要话题。

调查表明,警示和维护是提高大众生态意识的有效手段之一。公益广告的警示作用主要表现在它对社会主流意识的定位。首先,它作为广告的一种独特形,式较商业广告有着明显的差别,商业广告的目的在于推销商品赢得利润,而公益广告的目的则在于诉求当前或超前的意识状态。其次,它的作用表现为客观、准确、超前定位社会群体观念,从而形成社会主流意识形态。比如黄、赌、毒三大困绕社会的问题,如果不以社会观念为出发点,单靠国家法律强制手段能从根本上解决吗?虽然人类从诞生以来就具备了维护自。身健康和安全的本能,但在自身意识出现偏差时便无法分辨是非曲直,所以建立健康完整的社会主流意识形态是维护人类自身健康和安全的最有效手段。看看爱滋病对人类的危害吧,目前全世界艾滋病患者中大约有一半人的年龄低于25岁,并且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年龄有越来越小的趋势,如果任凭这种情况发展下去,艾滋病必将对人类的生产、生活造成毁灭性的影响。而爱滋病的传染与毒品的泛滥,人性的堕落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充分认识艾滋病的危害性已成为越来越多国家的共同呼声。2000年l2月1日世界艾滋病日,我国媒体破除历来禁忌,首次播放以安全套为主题的电视公益广告,宣传安全的性行为和伦理道德观念,全国上下还同时进行<珍爱生命,远离毒品>系列公益广告活动,全国各地民众对毒品的危害有了较为清楚的认识,拒绝毒品拒绝爱滋的呼声空前高涨,可以说公益广告起到了非常好的警示教育作用。

公益广告的维护作用主要表现在它对社会旧观念的改造和更新。社会在发展,人类文明在不断进步,不同的时期存在着不同的意识形态。公益广告不仅建立、传播了新的社会观念意识,还对不适应社会发展的旧观念、旧传统进行合理的改造和更新,它的这种作用在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二战以来,全球经济开始全面复苏,在毁林造田、开荒建厂、兽皮制衣等等经济活动的驱使下,社会财富在短短不到30年的时间内空)前增加,人类在物质上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满足。然而当我们吃饱喝足之时才突然发现盲目的经济大跃进不只是带来了物质上的富足,还有对现实抹不去的恐惧和灾难。绿色植被的破坏导致水土严重流失,废水废气的超标排放导致了臭氧层的破坏,乱捕乱杀导致了许多稀有物种的灭绝等等无不预示着人类悲惨的未来。到20世纪50年代,经济高速发展的美国率先警告世界“不遵循客观自然规律的经济建设方式必将导致人类走向毁灭!”更新观念已是刻不容缓,社会主流意识必须告诉社会民众——人类继续繁衍的唯一选择只有面对自然,认识自然,融入自然。当然,社会主流意识的形成需要合理有效的方式,公益广告以其特殊的传播方式肩负了这一使命。如“保持水土,珍惜资源”,“拯救地球,关爱生命”等一系列新观念的广泛传播后,社会民众意识变化很大,乱吃乱砍乱挖现象明显减少,为保护生态环境创造了较好的群众意识条件。

三、公益广告的宣传、塑造作用

公益广告除具备以上两大作用以外,还对宣传塑造良好的国家、地区、社会群体形象,维护国家地区的稳定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主要表现在反腐倡廉,反对战争呼唤和平,重视人权反对霸权等等主题之上。如1997年国家工商局倡导的“自强创辉煌”公益广告月活动,通过香港顺利回归,国民经济快速增长,人民生活明显好转等一系列不争的事实塑造了我们国家自尊自强,励精图治的良好形象,增强

了我们中华民族空前的团结,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又如北京的“新北京,新奥运”系公益广告,将北京悠久的历史文化,现代化的城市建设,便捷的交通设施等真实具体地展现在世界人民的面前,对宣传首都北京乃至中国社会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四、公益广告的其他社会作用

一件好的公益广告作品无论是它的创意还是创作手法都具有很强的艺术审美能力和欣赏价值。在不经意间都可能引发人们对生命,对社会乃至宇宙万物产生新的感悟和认识。比如中央电视台曾播出的一则叫<守株待兔)的公益广告就让入耳目一新。一位农夫在山上劳动时发现一只奔跑的兔子撞死在他身旁的树上,农夫上前看了究竟然后沉思。画面切换到第二天。又一只兔子奔跑过来撞在农夫身旁的树上。但这次兔子并没有倒下。而是转身飞快的跑了。农夫也欣慰的笑了,原来他在树上绑了一层软软的枯草。这则公益广告巧借了家喻户晓的古典寓言,标新立异地向我们讲述了生命的道理。这类广告对我们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它显然有助于我们树立正确的社会观和人生观。

公益广告在生活中的影响

公益广告的影响是生动而且深刻的。它不是干巴巴的说教,而是利用各种艺术手段,运用准确而生动的艺术语言,将深刻的思想内涵融入生动感人的视觉形象之中,从而打动观众,影响观众。有关人士认为,公益广告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制作精良、富有创意的幽默公益广告能轻松气氛、愉悦受众,是创造社会效益很好的方式。例如,2015年9月,在北大食堂的餐桌上,出现了“为您提供美味,这一点我们非常自信;但真的好吃到连餐具都要带走回味的程度吗?——不至于吧!”及“你完全可以吸引在座诸位的目光,但是请注意,不是在转身之后——餐后请收拾餐具”等幽默的广告帖。据记者报道,北大食堂的桌贴文化共分7个主题,包括“平衡饮食”、“节水”、“节粮”、“拒绝一次性筷子”、“自觉排队”、“自觉收拾餐盘”、“不带餐具出食堂”等。这300多张公益广告的桌帖创造的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是综合的,桌贴不仅对桌面有保护作用,而且易于擦洗,能减轻食堂工作人员工作量。而对于同学们来说,每次进餐的时候看到“节约粮食”的桌帖,不自觉的也就改变了自己的浪费行为。

二、近年来,公益广告已成为都市文明的一道亮丽的风景,也成为城市品味和文明的象征。2000年以来,我国的户外公益广告的有很大的发展,果皮箱公益广告、灯饰、阅报栏、公益广告长廊,以及公益广告站牌、路牌、候车亭等纷纷走上街头。多姿多彩的户外公益广告以其新颖独到的构思、简单明快的构图、色彩缤纷的海报、清新别致的艺术形式,既迎合了广大群众的审美趣味,又配合树立了整个城市的精神文明形象。试想,在一个商业化气氛极其浓厚的城市里面,户外公益广告路牌与灯箱随处可见,就会给人一阵阵清新的感觉,这些户外工公益广告在给人以润物细无声的潜移默化的教育的同时,还在默默之中美化了我们的城市生活环境,这是公益广告在无形具有的社会与实用功利性的功能。

我来举两个比较成功创意独特的户外公益广告。3月22日世界水日,比利时举办了一个公共广告活动,500个“GreenBelgiumstickers”在世界水日这一天,贴到市内公共场合的盥洗室中。“GreenBelgiumstickers”是一张绘有一个黑人小孩儿的浅黄色的胶纸,其头部贴着”非洲的孩子非常渴望洁净的水,请您节约用水”的标语,孩子嘴部正好对着水柱流入的地方,让你没有办法忍心拒绝。这样一个大眼睛的孩子无辜地看着你,张着嘴渴望着水的样子,朴素的画面,简单的语言,但就是让你不能忍心不关闭浪费水龙头。成功的户外公益广告就是一件艺术作品,让你感动,让你为之怦然心动,让你没有办法拒绝这种感觉。

第二个例子就是在北京的一辆公交车的的塑料把手上,一张照片,贫穷的孩子背着憔悴的母亲,照片旁边有一行字:拉我一把,我将更坚强。当你把手放入这个拉环的时候,广告的巧妙地利用了现实中“拉”“拽”“扶”“帮”这些动作与扶助弱势群体抽象的“拉”“帮”“扶”巧妙地结合,把需要帮助对象的照片巧妙地镶嵌进了“拉”的对象中,形象生动,乘车之余会心一笑之外难免不深刻警醒,乘车之余又对人们的心灵进行了一次洗涤。

三、公益广告关于美德的内容,如文明礼貌、希望工程、尊老爱幼、计划生育、家庭教育、生态保护、友爱互助可以打破现代人普遍存在的隔阂,通过潜移默化的影响来引导人们互相理解和沟通,摒弃假恶丑,追求真善美,形成其深远的社会价值。公益广告体现了整个社会提倡的精神和美德,使人们从中受到影响和教育,使一个自然人成为社会人,这是公益广告的使命。每一个公益广告不管它有没有文字说明,都在表达某种思想、观念,体现某种价值评判和价值追求,人们接受公益广告的过程就是对其蕴涵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的解读过程,公益广告所能蕴涵和表达的思想观念可以是多层次多方面的,既可以表达实践观念,也可以表达深层次的哲理

观念,由于公益广告的价值导向和教育功能是在人们欣赏广告时不知不觉中接受的情况下产生的,是潜移默化的过程,所以它比较容易渗透到人们的精神世界里。

四、从公益广告的涵盖内容来看,公益广告在辅助宣传国家政策,引导当前社会热点方面还具有舆论导向的影响。比如在一定时期内,国家要提倡什么,反对什么,在经济、政治、意识形态领域内有什么大的动作和改变,或者社会上有什么突发事件。人们往往难得有时间、有精力去应对,当然,有的情况下对大多数人而言,是一个能力问题,去认真地思考这些事件的意义或危害所在。在这样的时候,政府除了运用新闻宣传工具,另一个很主要的工具就是公益广告了。公益广告由此也就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它取材于社会,针对社会热点、难点问题根据中央政府的看法和意见,制作出主题、格调与之相应的公益广告来。对于国家的中心工作,公益广告的配合就自不必说了,例如在大抗洪期间、再申奥期间、在国家大力反对、提倡知识改变命运的时候,在国家对于下岗工人的政策出台之后等等这些事关全局的重要事情上,公益广告尤其要配合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不能偏离。

五、以历史遗迹、文物保护、民族风俗、民族传统、破除迷信、党史教育、革命教育、节日庆祝等方面为内容的公益广告在宣扬和保护我们的民族文化,树立中华民族的高尚形象,弘扬爱国主义,等方面有不可磨灭的影响。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她赖以生存和延续的基础。近年来公益广告民族化的现象越来越显著,其最根本的核心是民族文化的人文精神在广告语言中得到释放和张扬,以情感诉求的方式给予紧张生活的人们以人情的温暖和精神的慰籍,它使人们重温民族精神,寻找到失落的精神家园。民族性公益广告适应了传统文化缺失的时代特征,应运而生、蓬勃发展,人们也期盼着充满人情味的广告佳作,呼唤沉积在社会文化深处的民族情结和精神需求。

经典的公益广告

1、“禁烟”公益广告

也许,你的指尖夹着他人的生命——请勿吸烟(医院禁烟)

2、“渴望和平,反对战争”的公益广告:

看看孩子脸上那天真的微笑,我们又怎舍得让这份和平与安宁转瞬即逝呢?

3、“公民义务献血”公益广告:

民族在奉献中崛起,生命在热血里绵延

4、“希望工程”公益广告:

用心点燃希望,用爱撒播人间

5、“说普通话”公益广告

56个民族56朵花,56种语言汇成一句话:请说普通话

6、“保护文化遗产”公益广告:

宇宙好汉,生命短暂;传承文明,文化遗产

7、“保护动物”公益广告:

不要让我们的孩子只能在博物馆里才见到今天的动物。

8、“关爱他人”公益广告:

时代在变,时间在变,不变的是我们的关怀。

9、“禁毒”公益广告:

烟qiāng一支,未闻炮声震天,打得妻离子散;

锡纸一张,不见火光冲天,烧得家徒四壁。

10、“环保”公益广告:

一花一草皆生命,一枝一叶总关情。

11、“注意交通安全”公益广告:

高高兴兴出门去,平平安安回家来;

12、“青年志愿者行动”公益广告:

一份青春一份爱,爱心献给全世界

13、“关爱艾滋病患者”公益广告:

有了爱的滋润,他们将多一份与病魔抗争的勇气

14“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公益广告:

如果人类不从现在节约水源,保护环境,人类看到的最后一滴水将是自己的眼泪。

15、“诚信”公益广告:

诚信——人生的通行证。

16、“尊敬老人”公益广告:

天空没有星子照耀,她会黯然无光;人间没有温情搀扶,她会萧萧落木。爱老人和小孩吧,像爱自己一样!

17、“社会公德”公益广告:

良言一句,三冬亦暖,恶语伤人,六月犹寒。

18、关心残疾人”公益广告:

情系残疾兄弟姐妹,奉献一份诚挚爱心。

19、“关注心理健康”公益广告:

给心灵一个空间,给自己寻找一个方向,给生活一份希望。

第4篇:控制水利工程质量方法的探析

一、我国水利工程的概述

1、水利工程的定义及修建水利工程的目的

定义:对自然界的地表水和地下水进行控制、治理、调配、保护,开发利用,以达到除害兴利的目的而修建的工程。

目的:水是人类生产和生活必不可少的宝贵资源,但其自然存在的状态并不完全符合人类的需要。只有修建水利工程,才能控制水流,防止洪涝灾害,并进行水量的调节和分配,以满足人民生活和生产对水资源的需要。

2、我国水利工程的发展现状

我国幅员辽阔,境内江河、湖泊等水源丰富,拥有着得天独厚的水利资源,但由于我国在发展初期只注重经济的增长而牺牲了环境资源,造成了水利资源的不合理、不充分利用现象严重。近年来,国家逐渐意识到了水利资源对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性,加大了对水利资源的重视力度和建设投入,仅2015年中央对水利设施投资规模就达1427亿元。这也就进一步地带动了我国的水利工程的发展,致使我国的水利工程如雨后春笋般大量涌现,但是值得注意的是随着水利工程数量的增多,工程的质量问题也随之突显,尤其是一些中小型水利工程,如何加大水利工程质量的控制力度,改进项目管理体制,提高工程质量是关系到国计民生,关系到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同时还直接影响到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健康、快速的发展。

二、水利工程建造的特点及其质量控制的重要性:

水利工程除了工程量大、投资多、工期较长之外,还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1、工作条件复杂

水利工程所涉及的设计、建设、施工以及管理等各方面都具有很强的系统性和综合性,不能分散地、孤立地看待水利工程建造过程中的问题;

①受自然条件制约,施工难度大。水利工程的施工条件复杂,对水工建筑物的性能有特殊要求,需按照水利工程的技术规范,采取专门的施工方法和措施,确保工程质量;

②效益大,对环境影响也大。例如:丹江口水利枢纽建成后,一方面,其在防洪、发电、灌溉、航运和养殖等效益十分显著,如在防洪方面,大大减轻了汉江中、下游的洪水灾害;装机容量90万KW,自1968年10月开始发电至1983年底已发电524亿KWh,经济效益达34亿元,相当于工程总造价的四倍;另一方面,由于水库水位抬高,在库区内造成淹没,需要移民和迁建,由于水质、水温、湿度的变化,改变了库区小气候并使附近的生态平衡发生变化等等

③失事后果严重。据统计,近年来全世界每年的垮坝率虽较过去有所降低,但仍在0。2%左右。1975年8月我国河南省遭遇特大洪水,加之板桥、石漫滩两座水库垮坝,使下游1100万亩农田受淹,京广铁路中断,死亡达9万人,损失惨重;

2、水利工程质量控制的重要性:

水利工程质量控制的重要性在于:其不但会影响建筑物的寿命和效益,而且会影响改建和维修的费用,更严重的是一旦失事,对国民经济及生命财产会带来不可弥补的损失,因此,水利工程施工必须保证施工质量,促进水资源的合理和可持续利用,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三、水利工程的质量控制任务、方法与措施

施工质量控制的中心任务,是要通过建立健全有效的质量监督工作体系来确保工程质量达到合同规定的标准和事后控制。

1、加强监管力度,明确工程质量追责制和终身负责制;

各级主管部门应加大对水利工程质量管理的领导、监管和巡查力度,明确相关部门领导、项目负责人、工程技术人员和具体工作人员的责任,全面落实工程质量追责制和工程质量终身负责制,按照水利规范和技术要求,出现质量问题,问责到人、严惩不待。

2、严格遵照水利工程建设审批制度和程序;

所有水利工程都必须严格遵照和执行《水利工程建设程序管理暂行规定》和有关文件的要求,严把工程项目的立项、申报、审批、开工、竣工验收等重要关口,严格按程序办事不得越级、超范围审批,未获批准的项目不准开工。同时应加大工程的质量评定,工程验收时必须有质量监督机构的评价意见,未经验收不得投入使用。

3、建立与完善全面质量管理制度;

水利工程的质量控制应确保事先控制、事中控制、事后控制三者缺一不可,其中事先控制是质量控制的主要部分,其在做好事先预案的基础上可以消除工程质量问题的隐患,保障工程的高标准施工;事中控制就是工序控制,它是保证工程质量的有效手段;事后控制更多地关注于工程竣工后的查验,是质量控制的最后一道屏障。强调工程建设的全过程、全员、全方位的质量管理。

4、确定工程监理的细则和目标,明确监理责任制;

根据我国工程建设监理的有关规定,大中型建设项目的项目法人必须委托社会监理单位对工程建设实施监督、管理。水利工程的质量关系重大,更应该根据工程要求确定工程监理的细则和目标,明确监理责任制。对各关键部位、工序、阶段的工程质量标准、质量检查、质量评定和验收程序等都作详细规定,提高工程建设的科学性,保证投资效益的发挥,维护合同的严肃性。

5、严格规范和实行水利工程的招投标制;

根据《水利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管理规定》等有关规定和文件,严格规范和实行水利工程建设的招标投标行为,尽量采取公开招标,同时加大监管的力度,保证招标投标的真实性和有效性,做好标底编制和评标方法的保密性工作。从而保证优秀的施工企业中标,为工程质量做好铺垫。

6、严把技术管理关,狠抓人才建设关;

水利工程的施工单位应该严把工程的技术管理关,建立包括:技术责任制、施工日记、图纸会审、技术交底、技术复核、材料检验、技术档案、工程验收等制度在内的技术管理体系。同时加强水利工程专业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充分利用专业技术人才的专业知识,并注重与外界的沟通与联系,借鉴成功的工程案例等,进而提高工程质量水平。

第5篇:人力资源本科毕业论文

所谓人力资源管理,就是指运用现代化的科学方法,对与物力相结合的人力进行合理的培训、组织和调配,使人力、物力经常保持最佳比例,同时对人的思想、心理和行为进行恰当的诱导、控制和协调,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使人尽其才,事得其人,人事相宜,以实现组织目标。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人力资源管理因与人的密切联系使其重要性日显突出。应该看到,企业管理已经从强调对物的管理转向对人的管理,这是竞争加剧的结果。无论是管理领域的扩大,还是现有管理的提升,人力资源是基础、是前提、是根本。

企业即人。如何选择、培育、合理使用、充分发挥每个人的潜能?如何赢取员工的献身精神,留住人才,实现企业长久稳定的发展?这一系列问题,困扰着每一个企业、每一位人力资源经理。探讨人力资源管理的目的就是要充分开发每个员工的潜能,打造人才团队,发挥人力资源规模效应。下面从“选、育、用、留”人力资源管理的全过程进行探讨。

一、选人。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企业成功的最先决条件就是要找对人。企业一旦找对了人,无疑为企业和部门今后健康的发展提供了智力保障。

1、选人要与企业的战略目标相匹配。

人力资源是战略规划实施及战略目标实现的保障,各个企业在不同的阶段都会制定不同的与实际相适应的总体战略规划,我们在选择人才时,必须考虑到资源配置要与战略目标的实现相适应。企业没有战略目标,就谈不上上人力资源规划,更谈不上人力资源规划的实施,企业在选人时就会盲从。

2、选人要与行业环境和企业地位相适宜。

由于行业环境和企业地位的不同,也会影响到我们选择人才的具体操作。首先要分析所在行业的环境,在整个产业结构中所处的地位如何?其次,分析企业在行业中所处的地位,行业和企业的地位不同所对应的人才层次也不同,为企业量身制定人才选拔策略,才不会导致人才的滥用或者流失。

3、选人要与地域的经济水平和人文环境相结合。

我们还要考虑到地域的经济水平和人文环境因素,不能好高骛远,要讲求实际,尤其是在选拔高校毕业生时,我们应尽量帮助其认识本企业的地域环境、行业环境、人文环境和当地的实际经济水平,实现自身的透明度,这样,选与被选双方才能互相了解,才能有益于企业选择合适的人才,真正做到物有所值甚至物超所值。

4、选人要考虑人才市场的供应现状。

人才市场的供应与需求总的来说是不为企业所操控的,然而企业在选人时却逃脱不掉供求现状的影响,所谓计划没有变化快,企业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及时调整人才招聘计划,市场人才兴旺时,适当增加招聘人才数量,加强人才储备;市场人才紧缺时,可适当减少招聘数量和标准,以适应市场变化。

5、选人要兼顾短期和长期人才需求。

企业根据公司战略目标要制定短期和长期的人才战略。根据人才战略选择和储备相应人才,以满足短期人员需求和长期人才储备,只有合理储备、优化配置,才能使企业长期的处于正常的运转与发展状态。

6、选人要考虑人力资源成本。

人力资源成本是为取得和开发人力资源而产生的费用支出,包括人力资源取得成本、使用成本、开发成本和离职成本。选人要根据岗位所需素质条件,选择适合人员,切忌处处用高人。用高人不但会使直接工资成本升高,还会容易引起人才流失,造成机会成本升高。

错误雇用是人才流失的真正原因,选人环节不到位,容易造成人才的流失。所以选好人不但会促进企业目标的实现,还会大大降低人力资源成本。

二、育人。

人力资源发展与培训是组织为了提高员工在执行某项特定工作或任务时所必要的知识、技能及态度或培养其解决问题之能力所采取的一系列活动。每一个组织都需要受过良好训练并具有丰富经验的人去运作,以维持组织生存所必要的活动。如果组织中现任人员不能符合这些要求,提升员工的技术层次、知识水平及适应性就变得非常必要。此外,员工培训的重要性是随着工作的复杂性而增加的。特别是由于现代社会变迁的加快,使得每一个人都面临完成工作所需的知识和技能的更新与调整,以适应市场的竞争。因此,加强员工的培训与训练便成为组织维持其高度工作力时所必须投注的一项活动。1、对员工能力现状进行分析。

员工培训要有针对性,要有效地进行人本的能力现状分析,根据不同的员工群体,进行分类培训,也就是说,要衡量员工行为或工作绩效差异是否存在。企业可以从生产、成本、能力测验、个人态度调查等。

第6篇:关于通信工程项目信息管理系统的需求分析

1、通信工程项目管理系统需求分析和功能设计

需求分析的主要任务就是要彻底弄清通信工程项目管理系统的使用者也就是用户他们想要的软件的要求,他们的整个业务流程如何。将这些形成书面文件就是需求分析。对用户的需求了解得越详细在日后的系统详细设计中就越少出现问题。

1。1获取系统的需求

【公益一类和公益二类的区别】

软件项目的开发小组可以通过亲自参与用户的项目过程来了解用户的需求,这种方法获取的是第一手的资料,最为可靠。另一种方法就是通过用户的讲述。这种方法往往会在日后发生无法预料的后果。

1。2系统主要功能模块描述

按照获取的需求经过初步分析,我们可以认为该系统可以初步分为如下六大模块:需求管理模块、立项管理模块、资源调配管理模块、工程管理模块、设计管理模块和审计管理模块。

1)需求管理模块。需求管理模块的主要功能是用来录入用户的需求、上报以及需求的审批工作。

2)立项管理模块。立项管理模块的主要功能是为受理已由设计所上报但未审核的设计,并提交主任进行审核,审核通过后通知采购进行材料采购。工程立项向工程建设及施工单位下达项目任务书。

3)切块资金管理,施工队伍管理。资源调配管理模块的主要功能是受理来自需求部门上报的需求,填写直接调配单,上报室主任审批,下发直接调配单,并对调配反馈记录进行管理。如果是工程项目,则填写方案建议书及设计委托书,并分别提交室主任审核,下发设计委托书至设计所,负责维护“可调配资源”库。工程管理模块的主要功能为受理项目任务,下达施工任务,工程停工、延期、变更、结算管理。设计管理模块的主要功能为由所长受理设计任务,分派设计任务(也支持自动分派或设计员主动请领的模式),审核设计文件,将设计文件上报到投资项目计划室,系统支持存在多个设计所(县局)的情况。审计管理模块的主要功能为审计施工单位编制的结算文件,并负责上传到工程建设室及施工单位进行审核,通过后交与审计负责人进行审批。

2、通信工程项目管理系统流程的设计

待功能设计完成后,系统功能己经划分清楚,系统结构也已经确定。就需要开始对整个项目的管理系统流程进行全面的设计,流程设计的任务就是细化各功能模块的功能,流程设计系统行为,并用形式化语言来描述设计结果。流程设计分功能模块进行,一般将功能模块分解成多个状态,通过对状态中的表单和用户的操作要求进行详细定义,作为最后模块开发的依据。通过相关的研究,通信工程项目管理系统流程的设计分为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

2。1需求管理模块的流程设计

需求管理模块涉及部门可以是各个需求部门,只要配置一般需求提出岗位即可,涉及岗位:需求管理岗、投资计划岗、计划室主任、需求审批岗。如图2所示列出了需求管理模块的流程图。需求管理流程主要实现由需求管理岗录入需求,其中的需求可以来自各个需求部门,需求管理岗提出需求后,可以选择是否要经过本部门的需求负责人审批,需求负责人一般是各部门的领导,经过需求审核,完成需求上报。

2。2立项管理模块的流程设计

立项管理模块主要是投资计划项目的使用模块,它是由投资项目管理岗和资项目室主任使用受理、审核、立项组成。

2。3资源调配管理模块的流程设计

资源调配管理模块主要涉及部门是资源调配室,其中主要由资源调配管理岗、调配室主任进行资源调配和设计审核。

2。4工程管理模块的流程设计

工程管理模块的的使用部门是工程建设室,由工程建设管理岗和工程建设审批岗完成从项目受理到任务派发的一系列活动。

工程管理人员在受理项目后,首先需要查看项目的采购状态,从而去确认己经发起采购则填写施工任务书,并报主任审核同意后下发施工任务到施工队,施工接到任务开始施工过程。工程管理岗主要实现项目受理、停工管理、开工管理、复工管理、工程变更管理、延期管理、结算管理、施工用料管理、进度管理、查询上报等;工程审核岗主要实现审批、签发、查询、统计。

2。5设计管理模块的流程设计

设计管理模块主要涉及设计所的管理工作,主要是设计所所长和设计员对设计相关的表单进行处理。如图3所示列出了设计管理模块的流程。

2。6审计管理模块的流程设计

审计管理模块是由审计部门进行审计管理和审计审批使用的,它所涉及到工程项目的初审、复审、起草审计报告和决定。

3、通信工程项目信息管理系统的运行基础

通信工程信息管理系统的运行基础是规范化的工程项目文档管理。通信工程项目有着大量的繁杂的资料,为了有效地管理这些资料,就必须建立相应的文档,例如合同分析资料、会谈纪要、信件、合同文本、各种原始工程文件、用料单、记工单、各种工程报表、索赔文件、技术鉴定报告、工程检查验收报告等。在通信工程项目中,这些工程管理信息是由文档系统输出。因此,文档系统是通信工程信息管理系统有效运行的基础。建立合理的文档管理系统,可以让通信工程项目工作人员准确、快速地查找到所需要的各项资料,进而提高通信工程运营管理的效率。划分通信工程项目信息管理资料一般是按照内容性数据的性质。

通信工程项目文档管理常常包括建立资料特征编码和建立索引系统。首先,建立资料特征标识。规范化的文档管理的基础是表达能力较强、用户友好的资料特征编码。一般情况下,通信工程项目编码体系一般有以下要求:统一的编码系统;能够区分各项资料的特征和种类;能够随便扩展;对计算机处理和人工处理有相同的效果。通信工程项目中的资料编码包括:有效范围、资料种类、内容对象、日期序号等。其次,建立索引系统。资料索引系统能够方便用户使用资料。通信工程项目的资料索引可以采用表格形式。索引系统在通信工程项目实施前,就应当进行专门的设计。索引系统表中的栏目需要充分反映通信工程项目各种资料的信息特征,以便于用户查询、调用。

4、结束语

全文通过对通信工程信息管理系统技术的研究,目的是为了给通信工程信息管理提供一些科学、合理、实践可操作的建议和意见,进而去提高通信工程项目管理信息的准确性、安全性、可控性,从而为实现通信工程项目信息的系统化提供决策信息提供一定的帮助。

2016儿童慈善需求调研报告
公益一类和公益二类的区别 第五篇

中国儿童慈善事业深深植根于传统社会爱幼护幼的精神土壤中,并在国家政治经济社会全面快速发展中获得了新的方向和动力。2016年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中国现代慈善事业发展步伐明显加快,从政府部门、社会团体、学术机构、媒体到个人,都对儿童慈善事业的发展给予了高度关注。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儿童对社会服务的巨大需求呈现出来,为慈善组织运作提供了广阔市场空间,同时,弱势儿童群体的多元化、需求的多样性,对服务提供方——公益慈善组织的专业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中国有超过2.2亿0-14岁的儿童,占全国人口16.6%。不管是政府还是公益慈善组织,要想为儿童提供最优质的服务,首先都需要准确确定儿童需求。从需求层次来看,有贫困儿童的基本生存需求、困境儿童的特殊权益保护、以及所有儿童都具有的发展需求;从需求领域来看,有营养、医疗卫生、大病、心理发展、品德教育、体育教育、艺术教育等;从弱势儿童群体类别来看,有留守儿童、流动儿童、流浪儿童、受艾滋病影响的儿童、服刑人员子女等等,他们分别面临着不同的困难,并且随着社会环境的发展变化,这些需求也在变化着。如何能够实现对各类弱势儿童群体的多元化需求的准确分析和把握,更加有针对性地设计和实施项目,成为众多慈善组织面临的重要课题。

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与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社会公益研究中心共同调研编写的这份《中国儿童慈善需求研究报告(2016)》,是对这个问题进行思考探索的初步成果。报告提出一个分析框架,从横向和纵向上构建出一个儿童各类需求以及针对这些需求设计项目所需要的核心技术的坐标轴谱系。

这仅仅是给各位公益界的同仁提出了一个路径,一种方法,抛砖引玉,为业内进一步的研究和实践,为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准确定位现阶段儿童需求,只是专业化道路上的第一步,今后要走的路还很长。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作为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家公益基金会,将会以此为新的起点,增进与业内的沟通交流,进一步思考探索,在专业化发展的道路上与大家携手同行!

以慈善之烛点亮生命之光

民政部副部长 窦玉沛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加快发展和中西方文化交流交融,以慈善组织为载体的现代慈善事业得到了蓬勃有力的发展。如今,她已走过了31年。31年在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之中只是短暂一瞬。毋庸置疑,慈善事业是年轻的。年轻则蕴含着生机,有着发展的远大前景,而发展更需要充分把握时代所赋予的使命和机遇。年轻也会遇到挑战和成长的烦恼,更需要各方呵护和监督。令我们振奋和鼓舞的是,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我国慈善事业的发展,系列政策法规的相继出台,《中国慈善事业发展指导纲要(2016-2016年)》的发布,都为中国特色慈善事业的良性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理论财富和实践指南。而慈善的普世性特点,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人道主义精神的光大、对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促进、对于和谐社会的创建和民生的改善则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当前及今后相当长的一个时期,我国慈善公益事业都处于重要的历史机遇期。如何在实践中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慈善事业发展之路?需要我们深思。作为改革开放后我国成立最早的公募基金会,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为我们作出了表率。这份适时推出的《儿童慈善需求研究报告(2016)》,就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扣时代脉搏、紧握行业动态,以现阶段儿童慈善理论研究与实践运作相结合,为广大从业者开展儿童慈善工作提供扎实有效的理论依据。仔细阅读该研究报告后,认同其独具的前瞻性、创新性、综合性和指导性。它将引领我们突破传统救助的思维模式,力求达成儿童公益慈善项目的设计和实施以实际需求为导向,以做大做优做精做强为原则,将其最大限度地与社会公众参与儿童公益慈善事业的需求与期待紧密契合,从而激发社会公众奉献爱心的原生动力和最大热情,将“人人可慈善”的现代慈善理念落到实处,进而赋予中国特色慈善事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强大生命力。

儿童是祖国的花朵,是民族的未来。作为世界上拥有儿童数量最多的国家,儿童慈善事业任重而道远。在这里,寄希望于全行业继承和发扬先进的、开放的组织理念,以敏锐的行动力引领年轻的慈善行业走向更加辉煌的未来。让我们共同努力,以慈善之烛为亿万儿童点亮生命之光芒。

前 言

《儿童慈善需求研究报告(2016)》是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与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社会公益研究中心合作开展的一个研究项目。

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家公益基金会,在儿童教育及福利事业领域运作了31年,创造并积累了丰富的项目经验。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社会公益研究中心在公益研究领域5年耕耘,接触以儿童为工作对象的组织机构数百家,为数十家机构提供战略咨询或建议,从而形成了对儿童领域的深度观察和思考。

项目从2016年5月起至10月止,历经6个月的时间,最终产出为一个综合性的、具有领域内战略高度的框架体系,我们希望该框架对将来儿童慈善领域的理论和实践工作产生引领性的作用。

整个研究期间,编写组在全国13个省市走访了45家儿童领域相关组织,深入了解了他们的项目设计及实施、组织发展过程、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式、服务对象状况、当地社会状况等,从而形成了对于儿童慈善领域的深度认识。但这个框架所依据的信息量远不止于此,它汇集了研究团队数年来的基础经验和理论思考,是研究团队耕耘多年的成果之精华。此前知识的积累、问题的思考和案例收集在此都被充分挖掘和利用起来。可以说这份报告展现了研究队伍在儿童慈善领域的认识与探索过程。

此外,我们在研究过程中咨询、访谈了相关学者,参考了兄弟团队的研究成果,他们很多研究已经站到了领域发展的前沿上,我们从他们的研究成果中受益匪浅,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儿童慈善需求框架研究不仅仅是一次调查资料的集中展示,而是利用资料建构一个理论框架,最终产出是一个具有理论高度和现实指导力的分析体系。目前对于儿童慈善需求的基本调查工作已经被众多的组织一次又一次地完成,但是我们在儿童领域的实践中看到,儿童慈善领域缺乏的不是数据和资料,而是一个解读数据、整理事实资料的分析体系。本次研究就是针对这一问题而开展的。

通过研究,我们发现儿童慈善领域的工作应该以儿童的基础慈善需求为起点不断的生长和发展。我们得出的结论是:儿童慈善领域的工作沿着纵向和横向生长。在纵向上从低到高,具体表现为由基础慈善向特殊权益发展,然后再向儿童全面发展过渡;在横向上,由朴素的基础慈善向着专业化的项目运作发展,最终实现各种儿童慈善项目的有深度的专业化的运作,形成专业技术、服务模式和文化理念。

我们希望通过该框架体系对现实中的诸多经验进行总结和分析,用理论体系为实践项目定位,进而为儿童慈善领域的资助方、公益项目运作者提供指导,我们也希望该框架能够对儿童慈善事业的发展在价值理念和专业化运作方面产生较为深远的影响。

由于时间仓促,信息量大,有不妥之处,敬请各位同仁指正!

第一部分:研究背景、目的和方法一、研究背景

随着我国小康进程的加快,人们对公共事务的关注度和参与度都逐渐提高,尤其是对社会弱势群体的关注度逐渐加强,为慈善事业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同一时期,企业和个人积累的社会财富为慈善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资源。近几年,数量呈井喷式爆发的社会组织成为慈善事业发展的中坚力量。我国现代慈善事业迎来了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期。无论是政府、社会组织还是学术界都积极致力于推动儿童福利事业的发展和进步。

在着力改善民生的方针指导下,国家对儿童福利的投入力度明显加大,从政策和经费等方面保障弱势儿童福利的实现。从全国范围来看,在全面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目标基本实现之后,先后提高了孤儿救助养育标准,将农村儿童白血病、先天性心脏病救治纳入医保体系,启动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设立学前教育发展专项资金重点支持中西部地区和民族地区发展农村学前教育,加强残障儿童救助等。不难发现,国家对儿童的投入已经覆盖到教育、医疗、学龄期营养等领域。

上述这些,恰恰正是公益慈善组织也在发挥作用的领域。纵览公益组织的慈善项目,会发现它们也大量集中于助学、大病救助、营养改善等领域。弱势儿童例如孤儿、罹患大病儿童、残障儿童等,既是民政部门的救助对象,也是众多公益组织的帮扶群体。而像大病医疗、营养补给、基础教育等领域,既是财政投入的领域,也是公益组织引导社会爱心资源进行支持的领域。

在这些需求领域,公益组织在某种程度上充当了“探路者”的角色。随着政府职能的不断完善,这些需求逐渐被纳入到政府保障体系中。公益组织面临着新的课题和发展空间。

要确定未来的工作领域和发展方向,公益组织首先需要做的是了解有哪些弱势儿童群体,以及他们不同层面的需求。确定儿童的需求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数据,中国有2.2亿0-14岁儿童,占到了人口总体的16.6%。如果对这部分群体进行一个需求状况的全面调查、统计和分析几乎无法想象。而单就其中的弱势儿童来说,他们的困境和需求状态也是不断变化的。基于此,本研究试图利用资料建构出一个具有理论高度和现实指导力的对于儿童慈善需求的分析体系,供业内交流使用。

二、研究目的

通过对目前中国儿童慈善领域的发展现状的梳理,我们发现,虽然儿童慈善事业发展迅速,但是目前尚处于初级阶段,对于不同儿童群体迫切的需求还没有清晰明确的答案。一些研究试图对全国所有地域、所有类型的儿童的所有慈善需求一一呈现,但是这样做有可能既无法提供完整的基础数据又无法提供一个有深度的理论分析框架。

目前的中国儿童慈善领域缺少的不是对某种类型儿童的慈善需求的关注(恰恰相反,这方面的专项研究报告已经很多,在下一部分会作简单呈现),而是缺少一个总领性的、系统性的儿童慈善需求框架。因此,我们的目的是提出一个系统性、引导性的儿童慈善需求理论体系,我们称之为“儿童慈善需求框架”,来引导社会爱心资源的投放和输送,提高社会公众慈善捐助的使用效率。

该儿童慈善需求框架可以回答这样几个关键性的问题:

l 儿童需要的到底是什么?

l 儿童需求的内在结构是怎样的?

l 资助儿童时应该注意什么?(即公益组织在满足儿童需求的具体过程中应该遵循什么样的专业化原则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本报告通过实证性研究,归纳现实中的数据和资料,提出一个系统性的儿童慈善需求框架,为公益组织瞄准儿童慈善需求提供系统的参考;为儿童慈善项目的选择提供清晰的定位;也为儿童慈善具体工作的开展提供专业性的指导原则。希望这个理论体系可以作为后来研究者和实践者可供拓展的系统性的框架模型,共同为中国儿童慈善事业的发展添砖加瓦。

三、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以定性研究为主。

关于定性研究,我们采用了多种具体方法,包括文献研究、访谈、参与式观察以及行动干预研究等。首先,我们阅读了大量儿童研究的文献和调查报告,对研究现状和政策现状进行梳理;其次,我们在全国13个省市访谈和跟踪了45家儿童领域相关组织,深入了解了他们的项目设计及实施、组织的发展过程、遇到的问题及其解决方式、服务对象的状况、当地社会状况等。

关于定量研究,主要采用了研究团队从事流动儿童课题研究的调查数据。该调查对北京市郊区的6所流动儿童聚集学校进行了1276份问卷的调查工作。这些数据主要用于报告第三部分纵轴体系的建立。

第二部分:儿童慈善需求分析框架的提出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力量逐渐弥补了一些儿童需求儿童问题越来越呈现出多样化和复杂化。首先,就困境儿童类别而言,不同类别的困境儿童呈现出各自不同的需求,如失依儿童、流动儿童、留守儿童、流浪儿童、自闭症儿童、受艾滋病影响儿童、服刑人员子女等。我们不能再以统一化和标准化的方式来解决不同类别儿童的问题。其次,不管是何种类别的儿童,除了基本的生存需要,他们同样有着全面发展的诉求。随着现代文明社会的发展进程,所有的儿童都应该获得更高层次的发展机会,如何满足儿童的发展需求就变得越来越重要。因此,对于儿童的需求到底是什么的追问就越来越多,而要回答这个问题就需要一个系统性的理论框架。

一、儿童慈善需求难以全面准确确定的主要原因

确定儿童需求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根据第6次人口普查得到的数据,中国的儿童数量占到了人口总体的16.6%。如果对全国2亿多的儿童进行一个需求状况的调研和普查几乎无法想象。而单就其中的弱势儿童来说,他们的需求状态也是不断变化的。另外一些具体的原因导致我们无法准确的描述儿童的全部慈善需求。

第一,儿童对需求的认知不全面。一般情况下我们认为孩子最了解自己需要什么,但是其实孩子本人只能描述出部分需求,因为儿童受到自身阅历和成长经验的限制,很多需求位于他们的视野之外。比如,一家公益组织带领孩子们以一种全新的方式做了一次儿童交往活动,孩子们也因此获得了团队感、增能感等重要的收获,但在活动之前,孩子们并不知道自己有这些方面的需求。

第二,表层需求往往不是最重要的需求。在很多情况下显而易见的需要可能与更深层的问题或状况有关,但是人们可能并未觉察到他们之间的关系。例如,大龄孤儿对生活补助的需求非常迫切,但是如果只是单纯的给他们提供生活资助和物质援助是否有助于他们的生活改善?其实,对于大龄孤儿来说,一份谋生的技能比一份短期的资助要重要的多。很多时候受助人可能无法评估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孰重孰轻,容易选择首先满足眼前的生活需要而忽略长远的发展。而专业的公益慈善组织,需要认真的评估到底哪种需求是根本性的需求。

第三,一些儿童需求的“诊断”需要专业技术。某些困境儿童的特殊需求需要特定领域的专业知识才能够把握。例如留守儿童,他们的需求需要通过以社会心理学为核心的专业技术进行深度综合分析才能够实现。再如流动儿童,针对他们的需求调查则更多需要社会学的支持,了解他们在城市的融入状况,他们的教育权益无法得到保障的状况等等。而对于像自闭症、残障儿童,他们的需求状况则更多的需要医学背景和心理学背景的知识来加以把握。

第四,一些具体的需求信息的变动性较大,需要长期的跟踪调研和深入的社会学实践才能够获得。例如流浪儿童的数量和他们的需要。因为流浪儿童是一个非常特殊的群体,他们的生活不固定性和对社会救助的排斥导致很难进入他们的群体、深入他们的生活。对流浪儿童数量的统计这项基础工作的开展都十分困难,更何况了解他们的需求状况。

二、目前已有的儿童慈善需求研究报告

对于儿童需求的研究,很多机构和公益组织已经开展了大量的工作。近几年时间里,有很多综合性的儿童需求调查报告和各个特殊儿童群体专项需求调查报告先后出炉。这些成果既有综合性的内容,又有单项的调查研究,既有基础需求的调查,又有发展需求的探索。这些需求报告向我们呈现了儿童领域复杂多样的需求状况。以下通过列表的形式简单呈现近两年部分有代表性的儿童状况和需求研究报告,并对这些报告所关注的儿童需求进行简单汇总(见表1)。

表1:近两年儿童需求研究报告列表

序号 报告名称 发布机构 发布时间 关注对象 主要需求 1 中国青少年生殖健康调查报告 国务院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联合国人口基金会、北京大学人口研究所 2016/05/04 青少年 l 获得可靠的生殖健康知识

l 学校开设相关生殖健康知识课程和讲座

l 医疗机构提供专业的咨询服务

l 青少年通过正规的渠道获得生殖健康治疗 2 心智障碍儿童调查报告 南都公益基金会、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社会公益研究中心 2016/11 心智障碍儿童 l 心智障碍儿童获得早期治疗和康复服务

l 心智障碍儿童获得教育 3 儿童遭受家庭暴力案件调查分析与研究报告 北京青少年法律援助与研究中心 2016/03 受虐儿童 l 儿童家庭需要基本的儿童权益及教育理念、方法普及培训

l 伤害发生,儿童及相关群体合理化的报案途径

l 受虐儿童能够获得基本的保护,尤其是家庭内部的暴力发生后,儿童能够在家庭之外找到庇护,免除多次伤害

l 有效的儿童保护体系(包括政策、法律执行、监护权剥离等) 4 女童遭受性侵害情况的调研报告 广东省妇联、广东省检察院 2016/04 受害女童 l 受获得安全教育和自我保护能力训练

l 对于遭受性侵犯的女童有着特殊的需求,尤其是需要获得心理救济和法律救济 5 中国自闭症儿童现状分析报告 北京星星雨教育研究所、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公益研究院 2016/04 自闭症儿童 l 基本的医疗需求,包括诊断、评估、个别训练及关于治疗的相关知识

l 获得基本养护、康复服务

l 获得特殊教育服务

l 获得保障和经济救助 6 中国儿童少年营养与健康2016报告 中国学生营养与健康促进会、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中国健康促进与教育协会 2016/05/21 农村儿童 l 营养和健康 7 中国儿童福利政策报告(2016)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公益研究院 2016/05/31 中国儿童 l 儿童福利政策法规的完善 8 北京打工子女社区教育需求调查报告 木兰社区活动中心、新公民计划 2016/06 打工子女 l 音体美设施和器材

l 课外辅导

l 图书

l 多样化的社区活动 9 留守儿童健康人格报告 全国农民工文化送温暖行动组委会、中国人口宣教中心 2016/07/02 留守儿童 l 情感需求及健康人格的构建 10 中国出生缺陷防治报告(2016) 卫生部 2016/09/12 出生缺陷患儿 l 综合防治体系建设

l 母婴保健

三、儿童慈善需求分析框架雏形

面对上述列表中的成果,我们发现,目前在儿童需求领域的调查已经非常专业化,各个领域都有专业的团队进行调查研究,每个方向都涉及多学科多层面的问题。

启动这项研究,我们希望进入公益组织的实际运作层面,在这些基础调查报告信息之上,进行更高层面上的分析加工,产生出一个更具有综合性、指导性的“儿童慈善需求分析框架”,其特征是:综合性、系统性、有深度、引领性。

公益慈善已经远远不是一个简单赠与,即通过给钱来满足单项需求的过程,也难以通过简单的需求调查来指导公益实践。儿童公益慈善领域已经成为一个具有专业深度的领域,儿童需求的判断首先应在一个体系化的框架中进行。质性的判别、以理论为基础的综合性分析、行动指导框架的建立,已经优先于简单的数据收集。

基于这样的原则,本研究力求在两个方面有所突破:

第一,呈现儿童需求的总体“生态”,即系统化的需求状况。我们希望能够将众多的儿童慈善需求整合为一个需求体系,在其间建立一个有机的联系—— “综合性需求体系”。

第二,如何满足儿童需求,即在单个项目的执行过程中专业化技术、系统化服务模式和文化价值的体现,我们称之为“单项目体系”。我们认为,要实现效果的最优,就需要有一套与之相匹配的专业化、系统化的做法。

两方面沿两个方向伸展开,纵向是综合性需求体系的建立,横向是单项目体系的完善。

1、纵向:儿童综合性需求体系

儿童综合性需求体系是指所有儿童成长过程中所需要的物质、情感、技能、发展等各个层面的需求总和,而所有这些需求又具有一定的内在关系,并且处于一种互动转换的过程,儿童综合性需求体系就是在呈现儿童不同的需求基础上,将儿童需求进行分层和提炼,形成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

通过研究现有报告和实际调研发现,儿童的需求虽然非常多样,还是可以根据其被满足的方式和内在联系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用钱可以满足的基本需求,这方面的需求往往与贫困、灾难联系在一起,可称之为“基础慈善需求”。例如,救灾、基本生活费的提供、营养满足、大病的救治、学费的提供等。这些需求只要提供足够的资金基本就可以得到满足。

第二,那些不是通过钱就能够满足的需求,但仍然属于基本生存层面的需求,它们通常与特殊的困境相关联,属于一些专项的权益,可称之为“特殊权益需求”。例如:留守女童、流浪儿童、流动儿童、留守儿童、孤儿、残障儿童、受毒品艾滋病影响儿童等。每一类群体分别处于不同的困境,面临不同的需求缺陷,因所处的特殊境遇而产生的需求我们称之为“特殊权益需求”。

第三,最难以通过金钱满足的是儿童发展需求。在保障基本生存基础之上如何通过专业化的公益方式促进儿童发展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发展需求虽不再与贫困、失能、特殊的困境直接关联,但却同样是困境孩子也面临的需求。同时,这些需求也是普通儿童所具有的。这些需求可称之为“发展需求”。例如,艺术能力的培养、团队意识的培养、思想品质的培养、公民意识与能力的培养、儿童参与和表达的机会、现代生活方式的适应、人生意义的探寻等等。发展,是帮助的最高境界,是提供儿童服务的最终目标。

以上三个需求层面可以通过下图综合性地表达出来(见图1):

基础慈善需求:因缺乏资金而造成的基本生活等方面的需求。

特殊权益需求:因陷于某种特殊的困境所形成的独特需求。

发展需求:所有儿童都涉及到的高层次需求,为了体现公益性,在此主要关注困境儿童在发展方面的需求。

基础慈善 特殊权益 发展需求 图1:儿童综合性需求体系示意图(圆圈表示各种具体需求,圆圈的大小不同代表需求的多样性)

2、横向:儿童慈善单项目体系

“单项目体系”就是在满足一个具体的需求过程中,也就是在开展某个具体项目的过程中所采取的方式和做法,在操作过程中所形成的模式,以及服务项目背后的文化理念。总体来说就是为了更好的满足儿童某项需求应该如何去做。单项目体系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涵:

第一,运作项目的专业性。尤其是在不能单独靠钱就可以解决的项目中,更是需要专业性。例如,如何使流浪儿童愿意接受你的影响,因为很多流浪儿童连父母的管束都很反感,他们往往不愿意接受救助中心的帮助,而是不断的逃离,反复流浪。再如,如何避免在慈善资助的过程中产生新的问题。尽管基础慈善可以通过给钱基本解决问题,但是,给钱的一个最大危害就是会造成受助人对资助的依赖,也就是我们俗称的“养懒”。因此,在资助儿童的过程中需要使用特定的技术来“给钱”。这些都是运作项目时需要考虑和具备的专业技术。

第二,项目不断深化形成整体服务体系。一个好的项目往往在满足某一个具体需求的过程中会不断深入了解受助人的一系列需求,会通过一点形成一个资助体系,将相关的志愿者动员、资助者回馈、社工技术的运用、后续工作等一整套内容都做出来,这其实也是在最好地满足儿童的需求。

第三,儿童救助与文化理念。在儿童慈善项目中尤其需要赋予高层次的文化理念,因为为儿童服务的项目可能会对他们的成长过程和人生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如果没有正确的文化理念做引导,很可能会对儿童造成不可逆的终生影响。我们所强调的文化理念不一定是某种特定的理论,而是一个开放的体系,只要是遵循科学和理性的规律以及尊重人性的立场衍生出的相对具体的价值原则都可称之为文化理念。例如,帮助孩子的过程中,从不同的组织中看到了这样一些说法:“陪伴孩子成长”、“让他们形成对社会的感恩意识”、“让孩子们学会坚强、敢于接受挫折”……这都是文化的成分。

除了这三方面以外,还有很多其他需要满足的条件。但这三方面是最为重要的核心成分,本研究在“单项目体系”中将重点关注这三个方面。

3、“综合性需求体系”与“单项目体系”的整合

综合上述两个方面的内容我们发现,综合性需求体系是由低到高发展的方向,而单项目体系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当将这两个方面分别沿着纵向和横向展现出来,就成为本报告提出的“儿童慈善需求框架”(见表2)。这里展现的儿童慈善需求框架只是一个雏形,只是呈现出横向和纵向两种趋势各自的划分维度,其中的具体内容需要通过实证资料逐渐完善。例如每一类单项目体系中专业技术具体包括哪些内容,服务体系的模式是怎样的,文化价值理念都有哪些,我们会在之后的框架建构过程中具体呈现。

表2:儿童慈善需求框架雏形

儿童综合需求体系 单项目体系 发展需求 文化理念 服务模式 专业技术

特殊权益需求 文化理念 服务模式 专业技术

基础慈善需求 文化理念 服务模式 专业技术

第三部分:儿童慈善需求分析框架的建构过程

一、框架的建构方法和目标

上面呈现的儿童慈善需求框架是研究团队经过大量访谈和调研,归纳分析客观事件和现象抽象出的理论模型。这个框架的建构是一个复杂的资料加工和理论分析的过程,在这部分我们试图呈现这个过程,以便读者更加深刻的理解和认识儿童慈善需求框架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本研究的工作方法首先是基于编写组多年来在相关领域的工作经验、理论积累以及对众多公益组织的深度了解提出一个理论假设;之后,通过对本次在全国各地各种类型的公益组织收集的数据和资料的深度剖析,运用归纳的方式建立分析框架。该框架可以实现以下功能:

l 归纳整理众多的事实。即把儿童慈善领域的工作通过这个框架整合起来,为实践工作者提供一个可以进行项目定位的工具,并让后来者对此前儿童慈善领域的工作有一个清晰的把握。

l 指导公益领域从业人员进行专业化的项目设计和运作。使他们能够运用更简洁的方法进入到一个更为专业化、更有深度、更有针对性的公益慈善道路上来。

l 增强公益组织、尤其是儿童领域公益组织的专业性和影响力。通过此框架,公益组织自身对儿童慈善领域的问题能有一个更加清晰的把握,并能够影响捐赠人,让他们的资源和公益组织的专业性结合起来,以实现公益资源的效益最大化。也就是说在筹资过程中需要体现出公益组织在价值理念和专业运作方面的作用。

二、从公益组织的实践中看到的发展趋势

1、纵向的趋势

纵向的发展趋势是指儿童慈善项目往往从基础慈善做起,进而延伸至特殊权益保护和儿童发展,呈现出一个上升的势态。编写组在对诸多的儿童慈善项目进行调研之后发现,无论是从单一项目的发展程度还是从总体的儿童慈善项目的分布都呈现出三个层次:基础慈善、特殊权益、发展。

很多儿童公益组织在涉足儿童慈善领域之初往往从基础慈善做起,项目常常集中于医疗救助、儿童营养、应急救灾、资助基础教育等领域。其中有些组织在项目过程中开始探索深化,调整项目设计,由向儿童提供资金支持、物质支持,逐渐开始转移到关注儿童的心理需求,关注儿童的发展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求。更多的组织不再单单是资助儿童的生活费、医疗费、学费,而是探索一种促进儿童可持续发展和自立的项目方式。还有一些组织专门针对某一类特殊困境中的儿童开展项目,这类项目往往也是在满足儿童基础的生存需要之后会关注该类儿童的特殊的权益需求,进而促进儿童的综合发展。我们从诸多的调研资料中归纳发现这种趋势,发现这种情况不是个案,是一个总体的发展方向。这些运作前沿的机构,在满足目标群体基础生存的需要之后,纷纷开始向发展迈进。同时,这种趋势是步步积累和不断探索的过程,整个过程的具体步骤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做好基础慈善是儿童慈善项目的起点

众所周知,生存是一切需求的基础。当前我国还有很多贫困地区的基本生存条件影响了儿童健康成长。有关数据[1]显示:全国因疾病死亡的农村儿童50.5%未得到治疗或仅在门诊治疗;在贫困地区,儿童罹患重疾死亡率高达54%;贫困儿童罹患重疾后的死亡率比城市儿童高约9倍。因此,只有做好了保障儿童生存的基础慈善工作,儿童才有机会得到更好的发展。目前,保障贫困儿童的基本生存成为众多公益慈善项目的目标。

为了保障贫困儿童的医疗救助,中国红十字基金会2016年开始实施“红十字天使计划”,用于救助受到疾病困扰的儿童。此外,2016年,神华公益基金会携手中国社会工作协会儿童社会救助工作委员会在全国开展的旨在帮助贫困家庭0—14周岁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的儿童,即“神华爱心行动”。

为了让贫困地区的孩子“吃好饭、更加营养”,邓飞等500多名记者和国内数十家媒体联合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发起免费午餐项目。

为改善贫困地区儿童营养和健康状况,降低婴幼儿贫血率,提高儿童家长科学喂养知识的普及程度,全国妇联、卫生部、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于2016年起,共同开展“消除婴幼儿贫血行动”项目。

为了改善我国贫困地区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学生住宿条件,为每个寄宿生提供一个温暖的家,满足最基本的住宿生活需要,中国扶贫基金会发起“筑巢行动”。

生存需求的基础性和迫切性,决定了基础慈善工作的重要性,也就是儿童慈善的起点在于解决儿童的吃、穿、住、教育、医疗等需求。基础慈善是儿童慈善的起点。

(2)保障特殊权益是儿童慈善的关键点

基础慈善项目的开展为广大的困境儿童提供了与普通孩子平等的生存机会,为保障儿童的基础权益做出了非常重要的贡献,但是基础慈善项目也面临巨大的挑战。

一方面,随着政府对于儿童领域的基础投入不断加大,公益组织面临新的课题。在基础教育方面,2001年起,国家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家庭学生开始实施“两免一补”政策。这一政策和配套的财政投入基本保障了贫困家庭的孩子有学上,而春蕾计划和希望工程最初的目的已经基本实现。大病救助和营养改善方面的情况也非常类似,政府逐步出台相应政策并投入大量资金保障儿童的相应需求。面对政府职能不断完善,公益组织必须进一步挖掘儿童的需求,适时调整和转变,做出项目改革。

另一方面,儿童的特殊权益需求日益凸显。在满足了儿童基础慈善需求之后,不同类型的儿童因为各自不同的生活环境、地域条件等因素,逐渐体现出不同的特殊权益需求。比如,对于孤儿来说,政府每个月提供600元或1000元的补助,保障他们的衣食住行,这样对他们来说就足够了吗?他们真正缺少的是家庭的温馨和家人的关爱。再如留守儿童,他们最需要的是什么?起初,我们会给他们送一些学习用品,送一些慰问金。经过深入了解,我们发现,留守儿童最需要的是亲情的沟通和交流。再比如流浪儿童,他们虽然缺少生存的基本保障,但是在调查中很多流浪儿童拒绝接受来自外界的帮助,他们从救助站不断的逃离、反复流浪,并表示很喜欢从垃圾桶里找食物的生活。其实,流浪儿童最需要的是一个权威的影响,一个能够让他们安定下来不再选择流浪的环境和空间。留守女童遭受性侵害的事件层出不穷,她们的人身安全受到极大的威胁。

所以,对于不同类型的困境儿童来说,在满足了他们基础的生存需求之后还需要关注他们差异化的权益需求,找准不同儿童的特殊权益需求,并采取有效的措施满足这些需求是公益组织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也成为解决儿童慈善的关键问题。

(3)发展是儿童慈善的核心

某北京打工子弟学校校长告诉我们,因为偶然的机会他走进了位于唐家岭的这所学校,当时就被这里的教育状况和孩子们的知识水平震惊了,所有孩子都交白卷。“可怕的不是不会,而是孩子们不愿意去思考。”后来许多媒体报道了他和这个学校的事情,于是社会上很多人捐资助学,喜欢送书本、铅笔盒、书包。但这位校长觉得这种方式没办法改变状况,“孩子没有书包,拿个塑料袋也能上学。他们需要的是好老师。”

从这个案例中我们看到,孩子其实缺的不是书包、文具,而是一个好老师,和对未来的希望。因此,儿童对于高质量教育资源的渴求和对获得自身发展的需求超过对物质方面的基础慈善需求。而如果我们仅仅解决了儿童的书包问题,而没有提供塑造儿童灵魂的工程师,没有教给儿童自我发展的技能和自我超越的品质,那么这一代的困境儿童长大后只会成为下一代困境儿童的父母。

从实际项目中我们看到,致力于促进儿童发展的项目设计往往也是解决一些基础慈善问题的有效手段。

在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孤儿救助是当地儿童慈善的重难点问题。简单的给钱和提供物资援助,孩子很快就会回到原来的生存状况。即使是政府持续性的补助,每个月给1000元钱,这往往会导致很多孤儿不求上进,没有动力去掌握求生的技巧。等成年之后,没有政府的补助,他们的生活会非常艰辛。

到底通过什么方式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些孤儿的问题?

在当地的调查发现,很多大龄孤儿缺乏必备的现代生活的生存技能和职业技术技能。他们有时候连汉语都说不流利,或者基本的交通规则都不懂。而很多人在长大之后选择到城市打工,由于缺乏上述基本生活技巧,生存和生活面临诸多困难,有的人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

于是,一些公益组织开始在这些地方对孩子进行职业教育、职业培训。通过培训给他们教授基本的生存知识、生存能力,使他们获得一门生存的基本的手艺,从而不仅仅解决了孤儿的生存问题,也解决了他们的发展问题。

这个案例中,通过发展型的项目让孤儿掌握了生存技能,在为他们的人生提供更多可能性的同时,从根本上解决了这些孤儿的生存问题。也就是说很多情况下把着眼点放在发展上,往往可以帮助解决目标群体的生存需求等基础需求。这种方式可以通过帮助弱势儿童获得独立的生存能力,从而使其获取长期稳定的生活收入进而实现自我价值。

随着儿童日益增长的艺术修养、团队意识、公民意识与能力的塑造等需求的显现,设计实施儿童发展类项目,用发展的手段解决基础慈善和特殊权益的需求,让儿童更多的参与和表达、促进他们适应现代生活方式,寻找到人生意义成为儿童慈善的核心。发展,既是综合解决儿童问题的“扳机”,也是儿童慈善的核心思想。因为,发展是帮助的最高境界,是提供儿童服务的最终目标。

(4)基础慈善、特殊权益与发展三者必须有机融合

综上所述,基础慈善、特殊权益与发展是儿童慈善中三个重要的方面。基础慈善、特殊权益和发展类的项目不是相互割裂或排斥的,它们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我们已经看到,越来越多的基础慈善类项目做到后期都开始关注儿童的发展,也看到很多关注某一类特殊群体儿童的项目也会在满足其基础层面的需求和特殊权益的需求基础上为儿童提供更多发展的空间和参与的机会。另一方面,一些特别关注发展的项目往往也不会忽视对儿童基础慈善需求的满足。比如很多以体育运动、游戏活动等形式促进儿童技能和心理发展的项目在很大程度上也注意到儿童的身体健康,并在项目中提供基本的物质设施。

【案例】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让我玩”公益项目

为帮助流动青少年在团队体育中学习增强自信、沟通协作和设立目标等重要生活技能,更加自信地面对生活挑战和融入社会,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和耐克公司于2016年共同发起了“让我玩”体育公益项目。项目倡导体育运动在青少年个性发展和社会交往能力方面的积极作用,大力推动体育作为体验式教育手段在校园中的实践,并创建了《在运动中成长-青少年发展工具书》及体育教师培训手册等诸多可供广泛推广的工具书,帮助一线教师和大学生志愿者等即时采用和参考。项目目前在全国24个城市的440多所学校开展,累计有近100万名青少年直接参与并受益。

项目内容具体包括:

1、每年为1000多名校长和教师提供培训和交流,实践“以儿童为中心”的教学手段。

2、为项目学校提供超过2万套体育器材包和一定资金用于支持校园体育文化建设。

3、每年举办超过1500多场的校内、校际足篮球训练营和联赛,为学生提供真正的运动成长体验。

4、每年选拔500多名大学生志愿者作为校外课外辅导员,开阔孩子们的眼界、传递社会关爱。

这就是我们在公益组织实践中看到的纵向发展趋势,即儿童的慈善需求分为三个层面:基础慈善、特殊权益和发展。这三个层面形成一种相互支持和相互融合的模式。我们可以此为工具,分析现实中诸多的儿童慈善项目处于哪一个层面,判断项目的发展空间和趋势。

2、横向的趋势

横向的趋势是指公益组织在探索如何能够更好满足儿童的慈善需求的横向上不断的前进。通过对很多组织的调研我们发现,无论是哪个层面的儿童慈善项目,在满足儿童需求的过程中会不断的提升运作技术,用更加专业化的方式来实现帮助儿童的目标;同时无论是哪一个层面的项目都会渐渐形成一种服务模式,即运作同一层次的项目所遵循的一些特定的原则和条件,最终形成一种规范;最后,有些儿童慈善项目往往会形成一种有重要影响的文化理念,即在开展项目过程中所遵循的一些价值和原则。

在横向上的发展趋势不像纵向那样有一个递进层次,而是更加接近于一种并列分布的状况,即追求专业化运作、形成服务模式和彰显文化价值,三个方面是相辅相成的。下面我们分别介绍三个方面的内涵。

(1)追求专业技术

儿童慈善项目的根本目标是通过募集社会资金为困境儿童提供一系列的支持帮助,满足他们的需求。而我们看到在实际的过程中单纯的给钱并不一定就能很好的实现这一目标。越来越多的组织发现简单的给钱会带来一系列的负面后果,例如会造成受助人对外界支持的依赖,公开的资助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不恰当的给予方式引起受助人之间的竞争,甚至受助人拒绝接受帮助等等,证明给钱也需要一定的专业技术。

于是,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儿童慈善组织由原来简单粗放型的支持方法,逐渐转变为越来越关注细节和项目运作的专业性,避免因资助产生后续的问题。例如,一些做助学项目的公益组织选定受助人之后不再大肆宣扬,而是充分尊重孩子的隐私,要求学校对所有受助人的信息严格保密,如果需要公开,必须征得受助人的同意。再如,一些医疗救助类的项目特别容易产生家长和儿童对资助的依赖,甚至有些家长拿到资助款之后丢下孩子跑掉。面对这种情况,公益组织开始转变资助模式,让受助人能够在获得资助的同时心怀感恩,努力自立,尽量让家长参与所有的讨论过程,把资助费用用于弥补医院的治疗和住院费用,不再直接给到家长。此外,还有一些营养支持类的项目,运作过程中会产生食品安全问题、物资分配问题等,有些专业的公益组织就会发动当地学校的老师和家长充分参与,让家长成立监督委员会,参与到厨房建设、食品购买和后期监督的过程中。

这些专业技术概况起来大概有:选择和瞄准受助对象的方法、避免受助人对资助产生依赖的方法、充分动员受助人参与资助过程的方法、如何在项目过程中尊重儿童,避免标签化的方法等等。针对不同类型的项目就会有相应的专业技术,这体现了儿童慈善类项目的运作需要专门的人才支持和技术经验,儿童公益慈善已经进入专业化运作的时代。

(2)形成服务模式

在专业技术的运作基础上,儿童慈善项目还有一个非常明显的趋势,就是开始形成一些有特色的服务模式和运作体系。也就是说很多项目不再是单一的项目,而是根据受助儿童需求的不断发掘形成一系列项目群,组成一个立体化的服务体系。例如:在白血病儿童救助项目中,新阳光慈善基金会发现白血病儿童除了需要一定的医疗费用支持,他们还需要像正常孩子一样上学,但是长期在医院无法实现这种愿望。于是,基金会就开展阳光伙伴计划,招募大学生志愿者到医院陪伴白血病儿童读书、游戏。另外,基金会还会时刻关注受助儿童的心理和情感变化,用专业的社工技术为孩子和家长服务。此外,对于出院的白血病儿童,基金会还会长期关注和跟踪,提供各种信息支持,帮助他们做好农村医疗保险报销的后续工作等。

我们看到这样的项目已经不再是一个单一的项目,而是不断衍生出一系列的辅助项目,成为一个救助体系,这样的服务模式在很多运作良好的公益组织中都会看到,他们真正为儿童的利益考虑,尽可能多的提供更加细致的服务项目来促进其权益的实现。

(3)彰显文化理念

一个有影响力的公益项目往往能够带来某种价值和文化,尤其是儿童慈善项目,更需要一些具有引导作用的项目来倡导某种文化和价值。我们看到一些儿童慈善项目已经逐渐开始形成一些特定的文化符号和价值理念,并且在践行这些理念的时候为整个慈善领域带来很多思考。

例如,我们看到美新路基金会的大朋友项目所倡导的“用爱陪伴生命”的文化和理念,影响和改变了无数的大朋友和小朋友。面对国家级贫困县留守儿童,或者是跟随父母打工的城市流动儿童,大朋友项目不是倡导志愿者为孩子辅导学习、提供物资以及经济资助,而是陪伴他们走过一段成长的人生路。志愿者通过写信和见面的方式和小朋友建立联系,彼此传递关爱、建立友谊,为小朋友打开一扇充满爱的窗,追求和树立更积极的人生观、世界观。大朋友志愿者是孩子们的陪伴者、倾听者、人生道路的分享者。

再如,中国儿基会与空军联合实施的“蓝天春蕾计划”,不仅为边疆地区的贫困儿童提供生活费、学费等资金上的帮助,还鼓励驻地空军官兵和所资助的孩子们做朋友,空军官兵用切身的经验和感受,鼓励孩子们认真学习、成长成才,同他们建立起深厚的感情。

此外,慈善救助毕竟是有限的,我们不可能去帮助到所有的孩子,也不可能解决所有的问题。面对那些无力救助的孩子,其实不是站在道德的立场去极力抢救而需用心用爱静静的陪伴。一些家长为了救治身患绝症的孩子苦苦挣扎,悲苦的维系孩子的生命,却忽略了用爱和快乐去让他享受短暂却依然可以美好的生命。而一些具有文化价值理念的组织往往懂得接受和尊重生命的规律,引导孩子和家长懂得感恩,而不是陷于对自身命运的抱怨无法自拔。

彰显文化价值已经成为越来越多有深度的公益项目的主要特点,一个可以输出价值观和文化理念的组织才可以引领行业的发展。

3、发展趋势示意图

综合来看,我们通过公益组织的实践看到了两种发展趋势。纵向上,儿童慈善项目从基础慈善逐渐深化,开始关注儿童的发展;一些主要关注某一类特殊儿童群体的项目也从保障孩子的基本生存需要转移到探索该类儿童的特殊需求,保障他们的特殊权益,并且在这些基础上让流动、留守、流浪、残障等儿童有更多的发展空间,关注自身价值和追寻生活的意义。横向上,我们看到的趋势是不论哪个层面的项目都从最初的简单操作开始逐步形成更加专业化的运作技术,注重解决实际问题;并且慢慢形成比较完善的服务体系,全方位立体化的满足儿童需求;另外,一些追求卓越的公益组织开始形成具有代表性和引导性的文化价值,遵循着一些特定的理念运作项目,对整个行业产生重要的影响。

整个发展趋势可以用下图来表现(见图2)。

专业技术+服务模式+文化理念

发展 特殊权益 专业技术+服务模式+文化理念 专业技术+服务模式+文化理念

基础慈善

图2:儿童慈善需求纵向发展趋势示意图

三、纵向体系的建立:以流动儿童为例

由于儿童领域过于宽泛和庞杂,为了更清晰地阐述这部分理论模型,在这一部分中将主要通过流动儿童这一类特殊的群体来建构纵向体系。通过数据和资料分析他们的需求是怎样分布的,由此推及其他儿童领域。

对于流动儿童来说,我们的假设是:首先,这类特殊儿童因为其群体特征而具有自己的特殊权益需求;其次,该类群体中也存在着贫困者,他们的生存也可能面临挑战,因此他们有基础慈善层面上的需求;最后,这类儿童群体还存在着更高层面上发展的需求。需要明确的是,该类儿童的特殊权益需求是该类群体所特有的,而基础慈善与发展需求则与其他儿童类别都是一致的。

1、流动儿童问题

在过去二十年里,从农村到城市的人口流动产生了数量庞大的流动儿童群体。根据2016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样本数据,14周岁及以下流动儿童占全国进城务工人员的比例为12.44%。根据这一比例和全国进城务工人员总量(1.4735亿)推算,全国14周岁以下流动儿童的数量达到1833万。[2]根据有关机构调查显示:流动儿童被排除在城市地区的公共服务体系之外,正面临着许多问题,在基础慈善方面诸如教育、健康、卫生等方面的挑战非常严峻。在过去的三年里,我们从事了流动儿童相关课题的研究。现将流动儿童的需求整理归纳如下。

2、流动儿童基础慈善需求

我们认为带有明显流动儿童群体特征的基础慈善需求是教育需求和医疗卫生需求。

(1)流动儿童的教育需求

我们发现,流动儿童的受教育问题总结起来可以有这样四个方面:(1)流动儿童在迁移过程中往往会出现超龄入学的现象,未能适龄入学使其错失了最好的受教育时机;(2)流动儿童往往会在随父母迁移过程中被迫中断学业,跨地区、跨学校的不连贯的学习生活会造成其学习成绩较差、与同学关系疏远等情况;(3)流动儿童大多就近在打工子弟学校入学,而这些民办学校与公办学校相比,无论是在师资力量、教学环境还是在教学水平上都有相当大的差距;(4)流动儿童的受教育水平主要集中在初中及以下,受教育的水平比较低。

以上四个方面综合反映出流动儿童所面临的教育困境。从中可以看到流动儿童教育需求的紧迫性和严峻性,因为教育质量会严重影响这些流动儿童日后的生活与发展。

(2)流动儿童的医疗卫生需求

我们在调研和访谈中发现,流动儿童身体素质和家长的健康状况都令人堪忧。曾经资助北京打工子弟学校学生体检的某基金会负责人介绍说“我们给几个打工子弟小学安排了免费的体检。之前,他们大部分人从来未参加过体检。我们发现有家庭遗传病的儿童群体问题很大。有些是孩子的父母是残疾,或者身体有病。因此这类儿童不仅仅有遗传病的风险,也经受着精神压力。这就意味着他们几代人都继续处于社会底层,不断的被边缘化。”

因此,流动儿童对于营养健康和医疗卫生的需求也十分显著,应加强对流动儿童的卫生保健服务,提高其健康水平。

3、流动儿童特殊权益保护

流动儿童作为一个独特的困境儿童群体,除了基本的生存条件与城市儿童相比有所欠缺外,流动儿童所面临的一个迫切的问题是因为流动迁移导致的教育需求无法得到正常满足。政府从1996年起就先后出台了很多解决流动儿童教育问题的政策文件,如国家教委、公安部联合发布的《流动儿童少年就学暂行办法》(1998年)、教育部等部委联合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做好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工作的意见》(2016年)等。此外,从中央到地方政府都投入了财政资金用于改善流动儿童的入学条件,对民办学校流动儿童给予补助,通过强化公共服务以改善流动儿童受教育环境和条件。这些措施为流动儿童教育环境的改善产生了积极影响。但是,根据调查我们发现,流动儿童的教育问题是一个综合性、复杂的系统问题,除了政策环境和基础条件的改善,其需求还体现在学校管理方式改变、家庭教育功能改善、社区教育的补充等方面。

(1)学校:以非控制的手段管理和教育

这是中国社会的传统问题,即教师通常会依靠“打手掌”或类似的体罚、强制等方式来教学生听从自己,除此之外很少有别的有效的方式。一位校长这样说:“还能有什么方式?”一位老资深教师是这样说的:“我不敢打他我就找人来打,我找他的家长来打,那样就不会到法院告我了!”这虽然有些说笑的味道,但却代表一种普遍的现象。另一位被调查者附和道:“哪个班都避免不了有特别淘气、特别调皮的那种孩子,确实是,也没法弄。”

而在老师的体罚和强制压力下,有些孩子对老师产生了恐惧心理或者痛恨心理。

一位7年级的女同学在学校中这样对访谈员说:“我真想拿板砖去拍老师”。问她喜欢什么样的老师,她说:“喜欢有共同语言的”;继续问她:“什么是共同语言”,她说:“我们说人话,他不要讲‘鸟语’。”“鸟语”是指以蛮横、不尊重人的态度对待学生。她继续说:“我们不喜欢这个校长,我们特别讨厌这个校长。我们喜欢的老师都走了,都被校长给赶走了。”

因为教师缺乏有效的管理手段,学校秩序因此而出现问题。调查数据显示,班级的课堂秩序一般都不太好的超过一半。

当使用一个很具有“挑衅性”的问题即“看到别的同学顶撞老师自己高兴”,结果,只有约一半的同学认为自己肯定不是这样,而另一半同学或者含糊其辞,或者认为的确如此。当问及对校纪校规的态度,有超过30%的学生认为自己“不愿遵守校规”。

通过对问卷调查数据和资料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流动的教学形态,形成对于教学手法、课堂环境更高的要求,这是流动儿童的特殊权益问题。其实流动儿童最缺乏的不是有没有去故宫玩,有没有看过长城,而是如何让他们不通过网络寻找生活的乐趣;流动儿童更看重的不是有没有学费,而是老师能够用一种民主有效的方式管理班级,对待学生,能够不用强制力和体罚来对学生产生权威和影响力,让学生愿意跟随其学习。

也就是说,对于流动儿童来说,在学校中他们的特殊权益的需求是:如何以非控制的方式让孩子们获得受教育的机会。

(2)家庭:家长更多照顾和关心家庭能够提供儿童健康成长和发展积极社会功能的环境,对于流动儿童而言,家庭是他们社会化的最初场所,也是他们融入城市的基本依托。而流动儿童的家庭环境普遍较差,主要体现在家庭经济状况和家庭教育功能两方面均显著差于城市儿童。其中流动儿童的家庭教育功能普遍较弱,教育观念淡薄,导致亲子关系、家庭教育方式等方面问题比较突出。[3]

通过问卷调查我们发现电子游戏和网络上瘾在流动儿童中比例很高,超过四分之一的孩子非常迷恋网络游戏。根据以往对于儿童网瘾的研究显示,孩子网络成瘾往往与不良的家庭因素有着密切关系。其中对儿童的情感关怀的缺乏和爱与交流的表达欠缺都是导致儿童网瘾的重要因素。[4]而这些因素在流动家庭中比正常的家庭表现的更为突出。

我们在调研中发现,由于流动儿童家长职业类型的特殊性,大多从事的是个体经营业,如批发水产蔬菜水果,经营理发店等,少数家长进入工厂务工。这些职业的特点主要是工作时间长,基本没有固定的休息日,这就导致家长与儿童之间的情感交流和沟通严重不足。

家长1:“孩子做作业时,我们在楼下干活,只是抽空上去看一看,督促一下,也不是时刻看着。一般是没有(监督)的。”

家长2:“没有人陪着孩子做家庭作业,一般孩子做作业时,我们都不在家。”

总体而言,流动儿童家庭教育方面的问题比较严重,教育资源匮乏、教育期望两级化、教育能力不足以及家校沟通不够积极主动等问题凸显。因此,对流动儿童来说,家庭环境和家庭教育功能的改善也是非常显著的需求。

(3)社区:更平等开放的非歧视态度

流动儿童并不是生活在真空中,而是同其父母以及其他社区成员紧密相连,而多数流动儿童都跟随父母生活在“城中村”、城郊结合部等城市中地理和人文环境较差的地方。使他们远离了城市文明,更接近城市中的脏乱差。这就导致流动儿童对城市的理想生活与现实之间产生巨大的反差。此外,流动儿童长期在城中村生活,其接触的人群也都是流动群体,在这些流动人口聚集区逐渐形成相对封闭的亚文化圈,而与城市主流社会的接触相对很少,这对流动儿童的社会融合和社区教育并不十分有利。

2016年,深圳市妇女儿童心理咨询中心对1500名8到17岁的流动儿童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抽样调查。结果显示,流动儿童存在自卑、孤僻、人际关系不良等问题,许多流动儿童认为自己受到过歧视和不公平对待。调查报告显示,近30%的流动儿童曾感到压抑、被歧视,认为“城里人”看不起他们。这些孩子大多性格内向,行为拘谨,自卑心理较重,自我保护、封闭意识过强,相对孤僻,不敢、不愿与人交往。调查中,68%的流动儿童更喜欢生活在“老家”,主要因为老家有熟悉的伙伴;近六成流动儿童对城市缺乏归属感和安全感。

流动儿童需要适应在社区中的生活,除了学习文化知识还需要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尤其是他们从农村来到城市要经历两种截然不同的社区环境和社区生活。因此,如何在流动儿童的生活社区提供有利于他们成长为社会人的教育服务也是流动儿童面临的重要需求。

4、流动儿童发展的需求

我们在对流动儿童进行的调查中发现,流动儿童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年级的增高厌学的倾向越来越明显。我们就流动儿童的“逃课意愿”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流动儿童按照年级顺序对于“想要逃课”的愿望比例中分别为:9.2%,7.5%,10.4%,23.3%,29.2和38.4%。

根据我们看到的现象和数据分析可以得出,流动儿童年级越高,发展的空间和动力越小。我们看到高年级的孩子普遍呈现出自暴自弃的情况,而这非常不利于他们成年之后的整体的发展。所以,对于流动儿童来说,如何给他们提供一个发展的路径,让他们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信心是非常重要的。

流动儿童与所有其他类型的儿童一样最根本的目标是发展,但是,对于流动儿童而言其发展的路径可能有别于普通儿童。我们认为,流动儿童的发展需求是基于其基础慈善和特殊权益需求之上,并且有助于基础慈善需求和特殊权益需求的满足。流动儿童的发展需求主要包括:技能培训、团队意识和归属感、公民素质提升、现代生活方式的适应、人生意义的探求等等。

(1)流动儿童对技能培训的需求

流动儿童的发展动力来源可能并不像正常儿童一样通过常规的学校教育就可以获得,因为我们前面已经提到学校甚至无法满足流动儿童基础的教育需求。而让流动儿童获得一种发展的动力,其切入点必须是一些具体的事情,也许是某种他喜欢的游戏,某个他比较擅长的艺术类别,或者某本他特别喜欢的书。因此,流动儿童更需要一些特别的技能培训。例如体育技能、艺术技能、生存技能等。

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正在开展的“让我玩”项目,让流动儿童掌握更多的体育技能,特别是篮球。再如,儿童乐益会在打工子弟学校开展的“运动成长空间”项目,也是通过体育培训的形式来为流动儿童服务。另外,南都“新公民计划”中也有很多关于艺术培训和艺术表演方面的项目,例如"今日美术馆"活动为培养农民工子女的艺术兴趣而量身打造。这些项目都是在探索通过满足流动儿童技能培训需求来促进儿童发展的典型。

(2)流动儿童对共同体的需求

流动儿童在发展路径中的另一个重要的需求就是对共同体的需求,因为他们从乡村迁移到城市,原来的社会交往完全被截断,而在大城市又不断的迁移,很难形成固定的朋友圈子,也就无法产生归属感和认同感。

我们就流动儿童的兴趣爱好进行了问卷调查,我们发现“学校体育课”、“同学们一起做游戏”、“过去在农村与小伙伴们一起的活动”、“过去在农村里进行的各种自然打交道的活动”几个选项的有效百分比之和占到了62.7%。而我们发现,这几项活动都是和其他的伙伴一起参与、共同完成的活动。也就是说,流动儿童对于一个一起玩耍、成长的共同体的需求是非常强烈的(见表3)。表3:流动儿童兴趣爱好调查表

选择方面

频率

有效百分比

学校体育课

338

16.9

同学们一起做游戏

244

12.2

电子游戏

362

18.1

自己组织的体育活动

152

7.6

过去在农村与小伙伴们一起的活动

311

15.5

过去在农村里进行的各种自然打交道的活动

363

18.1

自己在像北京这样的大城市里的发展机会

90

4.5

城市里的繁华与热闹

143

7.1

合计

2016

100.0

(3)流动儿童公民素质提升的需求

流动儿童要发展就需要被其所处的城市接纳,流动儿童与所有城市的孩子是一样的,他们要融入这个城市,要做这个城市的公民。因此,流动儿童同样需要学会如何做一个高素质的公民。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够真正融入城市生活,对自己的身份和所生活的地方产生认同,对社会有一份责任感。

南都基金会的“新公民计划”是这个领域里边儿童发展方面所做努力的一个例证。“志愿精神在身边”项目把触角伸向了孩子的心灵与品格,旨在培养流动儿童的志愿服务精神,实践助人自助的理念。作为城市新公民,孩子们可以通过这个平台,学会关心他人、关心身边的社区、更好地适应城市生活,建立对自我、学校、社会的归属感与责任感,增强自信,完成青少年时期的自我身份认同。培养学生的志愿精神,让他们对自身有更好的认识和自我的满足,让他们在帮助别人的过程中提升自我能量,以一种负责的态度去面对自己,面对他人和这个城市,这是培养一个公民的必备的素质。

(4)流动儿童对未来和希望的追寻

在调查中发现,其实绝大多数的流动儿童认为自己在这个城市没有什么未来,多数认为可能是像父母一样继续卖菜、卖衣服、摆地摊,他们不知道自己的未来在哪里,也不知自己人生的方向和梦想在哪里。

我们通过一个打工子弟学校校长的话可以看到:

“孩子们虽然缺少一些基本的物质和优越的学习环境,但是,其实他们最缺的是对未来的希望和梦想。”有一天,一个孩子问我,“你为什么总让我写作文?我以后卖菜、卖啤酒用得着这个吗?”自卑和缺乏梦想是很多孩子的“通病”,这与他们生活的环境息息相关。

因此,让流动儿童心怀梦想,有一份对未来的希望他们发展的根本动力,也是真正解决流动儿童问题的核心要义。

下表就是对流动儿童慈善需求纵向体系的体现。(见表4)

表4:流动儿童慈善需求纵向列表

儿童发展 对未来和希望的追寻 公民素质的提升 生活的认同和归属感 技能培训 特殊权益 社区:更平等开放的非歧视态度 家庭:家人更多照顾和关心 学校:以非控制的手段管理和教育 基础慈善 基础教育需求 环境安全需求 健康营养需求 医疗卫生需求

四、横向体系的建立:如何更好的满足儿童需求?

我们在上面已经看到了实践中的公益项目在操作过程中的横向的发展趋势,即走向专业化、形成服务模式和彰显文化理念。这就构成了我们儿童慈善框架的横向体系的三个维度,而这三个维度与纵向体系的三个层面相互结合之后就形成了三个不同的横轴体系。也就是说有一些项目运作技术、一套服务体系和一些文化价值理念可以基本适用于基础慈善类的所有项目,同样对于发展类项目而言也有这样一些普遍适用的规范。在特殊权益方面比较复杂,因为每一类不同的儿童群体的特殊需求各不相同,我们在这个框架中以某一类特殊的儿童群体为例来试图呈现其横轴体系,供大家参考。其他类型的特殊儿童的横轴体系需要所有的儿童领域的实践者和研究者共同探索。在这一部分我们将主要通过案例的形式来展现,使读者能够更加容易理解横轴体系通过实证资料建构的过程。

1、基础慈善需求的横向体系

(1)专业技术

虽然基础慈善类的项目多种多样,但是通过我们的调研和分析发现,所有的基础慈善类项目都需要面对一些相同的关键问题,而掌握一些基本的原则和技巧会在运作基础慈善类项目时产生更好的效果,更好的满足儿童的需求。这些问题和解决问题需要的专业化的技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如何选定受助对象

在基础慈善类项目中,受助对象的选择是非常关键的环节。甄别和确定儿童是否需要受到资助就已经基本完成了项目的一半工作。所以,瞄准受助对象往往需要一些专门的需求评估工具和深入的调查。否则就可能会遗漏真正需要帮助的儿童或者造成资源的浪费。如何选对受助对象?对于这个问题,很多公益组织通过他们的实践和探索为我们提供了有益的参考答案。

【案例】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儿童弱视专项基金

2002年,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设立了“儿童弱视专项基金”,用于帮助贫困家庭的弱视儿童解除因弱视造成的身心痛苦。弱视项目在选择受助儿童的时候建立了一套非常严格和规范的流程和标准。

首先,项目对资助对象有非常明确的规定,为我国农村贫困地区和城市特困家庭中患有弱视疾病的12岁以下的儿童。资助一名弱视儿童患者一般5000元(包括检查费、治疗费、儿童和家长45天左右住宿费)。

其次,在受助对象的选择中遵循严格的程序。

1、中国儿基会率医疗队和专用医疗车到各地农村地区进行弱视筛查,诊断儿童眼疾是否属于弱视。经当地妇联或政府证明,患儿家庭确实属于贫困家庭(即根据当地政府确定的年家庭人平均收入在贫困线标准以下者)。名单张榜公示,坚持公开透明。

3、患儿家长需填写由中国儿基会统一设计的申请表格,经各级妇联组织逐级上报至省区直辖市妇联儿童工作部门或儿童基金会。各省区直辖市妇联儿童工作部门或儿童基金会将符合资助条件的表格(一式两份)统一送中国儿基会。

4、中国儿基会儿童弱视专项基金管理委员会根据资金情况、资助计划以及患儿病情和家庭经济状况,进行综合评定,经批准后,将有关事宜,以书面形式,通知省区直辖市妇联或儿童基金会。由省区直辖市妇联或儿童基金会通知各基层妇联和患儿家长。

【公益一类和公益二类的区别】

5、凡接受资助治疗的,由中国儿基会具体进行住院安排,患儿及陪护家长方可来京接受免费治疗。治疗时间:每个疗程10—45天。

最后,项目还会对受助对象进行跟踪与效益评估。为了及时掌握资助情况,总结经验和不断完善资助办法,中国儿基会儿童弱视专项基金管理委员会对部分资助对象进行长期跟踪,获得受助对象的后续发展情况和信息,了解项目的效果。

其他类型的公益组织和公益项目也有相应的选定受助人的方法,但是,其中有一些重要的原则基本上是相同的:

l 对受助人真实生活情况进行了解和掌握;

l 采用需求评估工具或者评估标准对受助人的需求进行正确的评估;

l 对所有受助人建立档案管理;

l 对受助人进行持续性的关注和记录。

2)解决依赖的问题

依赖的倾向存在于几乎所有的公益慈善与福利性项目中。在中国,“福利依赖”这个问题被提及较多的是扶贫领域。随着国家大规模扶贫工作的开展,依赖性也十分典型地突出出来。依赖性在儿童身上的可能性更高,危害也更大。它涉及到一个孩子能否健康成长的问题,当过于依赖外界的资源之时,就有可能降低自己的奋斗动机与自我负责的精神。所以,解决依赖的问题是基础慈善项目中非常核心的专业化议题,而具体的操作办法已见于很多公益组织的实践中。

【案例】贫困儿童大病救助项目如何防止依赖

某慈善基金会进行贫困儿童大病救助项目的过程中就遇到了这样的问题,基金会在出资帮孩子做完手术之后,很多孩子的家长在医院不走了,对基金会的志愿者说“是你们把我叫过来做手术的,你们得给我回去的车费”。

面对受助人的这种依赖现象,该基金会开始寻找问题产生的原因,调整资助方式。他们的具体做法是这样的:

首先,在当地找到代理人,与受助人建立信任关系。基金会组织对当地情况比较了解的人员开展基层工作,到各个小区了解孩子患病情况。这样,基金会与受助人就通过当地代理人建立了比较良好的关系,取得了充分的信任。

其次,让受助人参与,成为志愿者。后来,基金会又发动受助儿童及家长成为活动的志愿者,大家一起参与来共同完成救治儿童的目标。在这样的过程中家长和儿童都充分理解了基金会的难处,也产生了一种自我负责的态度。

再次,充分体察受助人的真实需求,将资助用于他们最需要的地方。基金会发现其实很多时候造成受助人对资助的依赖的主要原因是公益组织的标准化和统一化的资助方式,而每个地区、每个类型、甚至某个具体的受助人的需求都是不一样的,针对他们的个性化的需求进行资助不仅提高了资助的效率而且会让受助人产生非常强烈的认同感而不是依赖感。

最后,尊重受助人的自尊心,充分发掘他们自身的潜力。在资助的过程中,基金会的工作人员越来越学会通过平等的关爱来代替高高在上的给予,尊重受助人的过程让他们更好的学会了自尊,也不愿意只是单纯的依靠外界资助,而是努力靠自己来渡过难关。

在基础慈善类项目中避免受助人形成依赖,归纳起来的基本原则和做法包括:

l 让受助人意识到所得资助的非必然性,从而心怀感恩;

l 在当地寻找代理人,与受助人建立信任关系;

l 有针对性的满足其关键需求即可,不提倡给予过多的物质资助;

l 与受助人分享信息,让其充分参与到项目中;

l 让受助人通过自己一定的付出得到资助,培养其自强自立的精神;

l 情感关怀,爱的影响。

3)尊重儿童

我们总是倡导要尊重儿童,但是,在实际的项目中我们看到很多的资助方易忽略受助者的尊严,没有尊重他们的感受。

我们在为孩子们提供基础慈善帮助的时候,时时刻刻都涉及到对于孩子心理与尊严的影响。因此,儿童慈善项目需要极大的自我修养或强烈的意识、以及发自内心的对儿童的爱才能够做好。

尊重儿童,以儿童为中心,具体的操作技巧我们可以通过一些优秀的案例加以总结提炼。

第一,捐赠的物品要有价值。为孩子捐赠图书、捐赠衣物、提供食物的项目非常多,但是这些项目往往鱼龙混杂,有些项目为贫困地区的孩子提供的是有质量问题的、不清洁的物品,或是已经没有使用价值的物品。这样的物品捐赠给孩子其实不是对孩子的帮助,反而是对他们的尊严的伤害。

我们在访谈一家做图书捐赠项目的基金会的时候,他们为孩子提供书屋时遵循这样一个基本原则:不提供旧书。这一点这符合冰心老人的观点“给孩子们一定要新书,让他从打开书的时候闻到墨香,就对书有向往和亲近感”。书的新旧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书的内容也非常重要,农村孩子在物质上可以贫困,但是读书上起点要高。所以基金会选择的书一定是新的、合适的、好的,绝不捐旧书,不捐盗版书,不捐不合适的书,哪怕是贵一些,也要找到最合适的书。

第二,注重对受助儿童的隐私进行保护,不要对其标签化。 我们在帮助孩子的时候不要大肆宣扬,让全世界都知道他是一个贫困的孩子,是一个受到别人资助的孩子,这种标签化的做法很容易伤害到孩子的尊严,使其处于深深的自卑之中,不利于孩子形成积极健康的人格。

随着项目的深入开展,越来越关注项目运作的专业性,尊重孩子的隐私,注重对他们情感和尊严的保护。具体做法主要包括所有受助人的信息必须保密,如果需要公开,必须争得受助人的同意。另外,学校不能大肆宣扬,不能说某个孩子家里穷,不能让别人知道他接受资助。

第三,最大的尊重是对儿童的信任。在做儿童慈善类项目时我们往往通常把儿童当做被帮助的对象,将自己与儿童放于不同的立场,因此,很多项目的设计中有很多防范风险的措施,甚至是假设儿童会犯错为前提而制定一系列的规则。

我们在访谈中却发现该基金会在内蒙古捐赠的一个开放式的图书馆,任何一个学生可以把书拿走、拿回家,不用做任何登记。等到年终统计的时候发现,这里的图书丢失率、损毁率几乎一年为零。

基金会的理事长这样讲述他们的理念:“我们充分信任孩子。书本来就是人类的朋友,我这儿为什么不丢书,是因为学生被充分的信任和尊重之后就产生了一种强烈的自尊和自主意识。他会非常自觉的在看完书之后归还,他知道别的小朋友还要用这本书。我们希望从小孩起培养一个信任的基础。”

第四,正确处理受助儿童和资助人之间的关系。很多资助人在帮助了别人之后,希望受助人有一定形式的感谢,而这时候,如果处理不当很可能违背受助儿童的意愿。

再看另一家助学基金会,他们强调资助人和孩子之间的交流要本着尊重孩子意愿的原则,资助人不能提出过分的要求。基金会希望资助人要本着孩子自愿的形式和孩子进行沟通。基金会在跟资助人签订资助协议的时候就要求资助人对孩子不提任何附带条件。孩子如果愿意可以把自己的成绩单寄给资助人,让资助人感觉到资助是有所得的。

所以,综上所述,我们在项目过程中要尤其注意尊重儿童,项目所有的设计和实施都应该以儿童为中心,促进儿童权益最大化为原则,具体做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l 为儿童提供有使用价值、适合他们的物品;

l 保护儿童的隐私,避免标签化;

l 充分信任儿童,培养起自主自觉的意识;

l 正确处理资助人与儿童的关系,尊重儿童意愿。

4)积极动员受助人参与

一个公益项目的成功与否往往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受助人是否积极配合和参与。这是儿童基础慈善项目中的另一项关键技术。动员受助人参与也需要专业的技巧和方法。

【案例】阳光午餐项目如何引导受助人参与

某企业基金会实施了“阳光午餐项目”,充分运用了受助人参与的技巧,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渭源县位于甘肃定西,是国家级贫困县。当地学生学习条件很艰苦,很多学生只能用干馍充饥或者根本不吃午饭。于是基金会决定帮助他们解决午饭问题。

基金会最开始的时候只是觉得直接给每个孩子提供午餐补助就可以,后来发现学校需要建食堂才能保障孩子的正常用餐。接下来,学校和基金会开始讨论建食堂的问题。这时候学校的校长和基金会发动家长一起参与食堂的建设,并且听取他们的意见。

首先,家长参与到食堂的建设和餐具的准备中。很多家长成为午餐项目的志愿者,并主动的把学校破桌子修好,对食堂进行修整。除此之外,家长们还想办法置办锅碗瓢盆,将自己能够提供的物品都提供给学校食堂。之后,家长们想办法找到两个愿意在学校帮助孩子们午餐的厨师,虽然要用一笔费用,而且家长们也都不富裕,但是他们也非常愿意出一些钱去解决孩子的午餐问题,让孩子们能够吃上午饭。然后,基金会动员家长成立管委会,负责对食堂的开销和食品质量进行监督。事实证明这个管委会组织得非常有效,家长和孩子都充分参与到项目之中,基金会让受助人对自己负责,而不是一味的给予。

总结起来,动员受助人参与的关键技术包括:

l 让受助人充分了解项目的具体情况和困难;

l 让受助人对自己负责,资助方只是提供辅助;

l 让受助人自己制定解决方案,有充分的自主权。

5)与政府资源实现无缝对接

很多时候,基础慈善类的工作往往也是政府职能的一部分,会被逐渐纳入政府工作内容之中。因此,公益组织在设计运作公益项目并取得良好效果之后,可以把成功的模式推荐给政府,自己则去探索更多的需求和解决方案。由公益组织设计并试点成功,然后政府加以支持和推广,才是一个公益项目生命力的体现。

【案例】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安康计划-儿童安全教育工程”

“安康计划-儿童安全教育工程”是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于汶川地震后,根据广大儿童防范灾难、自护自救技能亟需提高的现状,在有关部门和专家的大力支持下推出的一项大型公益项目。2016年中国儿基会的项目团队先在几个重点城市开展基线调研,了解城市儿童的安全教育现状和需求。随后,根据调研情况选定了杭州和成都作为项目试点城市。

在试点过程中,中国儿基会充分发挥公益组织的平台优势,探索出一个项目模式,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第一,中国儿基会发挥公募平台的优势,广泛进行社会动员,用社会筹集的爱心资源在试点地区建立了25间安全体验教室。

第二,中国儿基会充分调动专家学者,研发出课程体系和培训体系。为确保项目高质量实施,邀请来自政府部委、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等安全领域的资深专家、学者,研发了一整套安全教育课程体系,提供安全应急、防灾减灾、公共卫生、安全防御、逃生自救、心理干预等学术指导和专业支持。

第三,中国儿基会凭借公益组织的优势,积极协调教育、安全、卫生、妇联等有关部门,共同推动实施项目。

第四,中国儿基会整合专业机构优势,形成了完善的工程实施体系。包括:在中小学建立“安全体验教室”、在社区或校外活动场所建立“安全体验中心”;以“情景式+体验式”教学模式为依托,儿童从娱乐中学习了应对自然灾害、交通、治安、消防、卫生等突发事件的安全知识,提高应急技能;举办安全管理培训,面向校长、安全负责人、骨干教师等开展系统培训,提高学校的安全教育水平和安全管理能力。

中国儿基会积极与试点项目所在地政府——杭州和成都市政府进行沟通,推动地方将儿童安全教育工程纳入工作内容。杭州市政府通过了杭州市“十二五”儿童发展规划(2016-2016年),将“实施‘安康计划安全应急教育工程’,降低儿童伤害死亡率和致残率,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明确写入规划之中,并将“安康计划—儿童安全教育工程”项目作为杭州市“十二五”儿童发展的重要项目,明确由市政府妇儿工委办、市教育局牵头实施,进而让“儿童安全教育工程”项目覆盖全市800多所中小学。

在这个案例中我们看到公益组织的项目最终能够由政府接盘会产生更大和更好的社会效果,让更多的少年儿童收益。这个过程中,公益组织前期需要开创良好的、成熟的和专业的项目运作模式,这种模式在现实中经过检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才会得到政府的认可,最终实现与政府资源的对接。

通过以上的案例和分析我们总结出一些在儿童基础慈善项目中普遍需要的专业技术,包括如何选定受助对象,避免受助人依赖,充分尊重儿童,积极动员受助人参与,处理与政府关系等。当然实际操作中还有其他很多的技术和原则,我们在此不能一一呈现,仅以这些为例说明儿童慈善领域需要专业化的运作,不是简单给钱就行,而要学会把钱用好。

(2)服务模式

在很多运作成熟规范的基础慈善项目中,我们发现其通过关注某一点的需求开始不断的扩展到儿童的其他需求的满足。很多项目不再是单一的项目,而是根据对受助儿童需求的不断发掘而形成一系列项目群,形成一个立体化的服务体系。我们将在基础慈善领域看到的这种服务体系称之为“底部服务丛林”,就像是在一个森林中生长在底层地带植被和灌木,它们连成一体,共同支撑着更高的大树的成长和整个森林系统的完善。就是说一些核心慈善项目的完善还需要有一些相关联的次级项目加以辅助,从而使得慈善项目立体化,更加高效,产生深度的社会影响。这些次级项目可以是为捐赠人服务、可以是在解决受助人的经济困难的同时也解决其心理问题,还可以是在解决治疗问题的同时加上丰富的社工服务,等等。我们可以通过一个典型的案例来呈现这种服务模式。

【案例】某国际组织项目中的志愿者参与

某国际组织以志愿服务为特色,专门为贫困家庭的唇腭裂及其他头面部畸形的患儿提供免费治疗。它拥有一支由高度专业化的优秀医务人员及其他社会各界工作者组成的志愿者队伍。

项目除了提供医疗救助服务,还围绕这一核心项目形成了一系列次级项目,将所有相关人员组织起来,形成一个广泛而庞大的社区服务网,具体来说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与企业建立广泛的合作关系,提供企业社会责任的实践场所。该组织与很多跨国企业如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高露洁,万豪酒店等建立合作关系,这些企业除了每年定期捐款支持救助贫困唇腭裂患儿外,还派企业员工参加救助行动。对于员工来说这是企业福利的一个方面(很多员工都争先恐后的报名参加,因为这样的公益活动带给他们很多的自我价值实现的满足感),很多员工都认为他们为这样的企业工作很有自豪感,而且公司在派遣员工的时候是调用不同中心和地区的员工,让他们彼此相互熟悉和合作,这样有助于整个公司的跨区域团队建设。

第二,广泛招募医生志愿者,提供医生交流平台。该组织每年都会召开相关的医学会议,医疗志愿者可以报名参加研讨会议,切磋医术,了解最新的行业动态和手术方法,分析行动案例,对医生来说是非常好的学习机会。另外在行动中各个国家和地区的医生聚在一起相互学习,就算只是国内的行动,国内医生之间的交流也十分频繁。有一位云南昆明的医生告诉我们,虽然工作很累,但是只要有机会她还是会参加,因为除了可以帮助更多的人,对自己也是一种提升,每次来实施手术她都能了解到最新的手术作法,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式。

第三,吸纳更多的学生志愿者,提升学生领导力和社会责任感。该组织在全球知名高校组建学生社团,每年8月份会召开国际学生领导力会议,邀请高校社团的学生参加。在会议上,会邀请很多美国知名的人士来给学生做领导力方面的演讲,同时分享一些学校社团的精彩的募款活动,举办义卖活动,让世界各地的学生聚在一起分享。参加过学生领导力大会的学生可以申请免费参加一次救助唇腭裂患儿的国际行动,切身体验和学习。通过社团活动,学生们(从初中到大学)增强了社会责任感和公益意识,更通过各种各样的活动锻炼了领导能力和执行能力。

第四,广泛组织社区活动,传播公益志愿精神。该组织每年都会举行大型的公益社区活动,比如马拉松比赛等等,通过一些能够调动普通的社会公众可以参与的社区活动,更多人了解了项目理念,这些活动不仅为项目筹集了大量的善款用于救助儿童,而且传播了公益志愿精神,让许多未曾接触过公益慈善活动的人有机会参与其中。

第五,手术结束后,该组织继续提供相关后续服务。在一次手术之后,要在一周后以及一年后对这些患者做修复检查,在术后的行动中,会由本地的医生志愿者参加,然后将收集到的数据上报。

在这个案例中,该国际组织以志愿者为依托建立起一套多样化的服务模式。

另外,我们通过调研了解到甘肃某先心病救助项目也有一套对于“底部服务丛林”的设想,它的整个模式是这样的:公益组织接受一个慈善机构的捐赠,在西北做儿童先心病免费治疗手术。这里的儿童十分贫困,整个治疗模式中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和困难,于是他们探索综合性解决这些问题和困难的模式,并且通过现实和对未来的设想得出一套理想运作项目的模式,就是除了治疗补助款项以外,还有帮他们来解决合作医疗补偿问题,帮他们来解决后期的生存和发展的问题,建构一套志愿者队伍,并架设一个全省性的服务平台组织体系。

底部服务丛林的理想模式由如下几个主要部分组成:

l 充分发动各方力量的参与,捐赠人、医生(专业技术人员)、大学生,建立志愿者网络;

l 为志愿者提供良好的服务,保障志愿者在参与奉献的过程中有所收获;

l 深入发掘和满足受助人需求,包括在救助过程中提供人性化的服务,以及救助之后持续的跟踪和关注;

l 向受助人提供政策信息和建议,包括大病医保、新农合等政策信息的提供;

l 帮助受助人解决后期的脱贫、发展、维持最基本生计的服务,让受助人能够自力更生,获得新的生活希望。

(3)文化理念

基础慈善类的项目运作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文化理念有很多内容,我们无法一一呈现,在这部分我们简单介绍几种相对比较重要的慈善文化理念,对我们的传统认识提出一些挑战,主要是试图说明慈善不仅是一种道德行为,更多的时候需要理性价值的引导。

1)尊重社会发展规律

在开展大型慈善项目(比如覆盖一个地区、一个省份、甚至全国性的大型项目)过程中,特别需要强调的是要尊重社会发展规律。优胜劣汰、适者生存,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如果慈善项目仅仅停留在一次性提供物质资源,往往难以改变受助人的境况。慈善项目应注重提升受助人的能力,帮助他们形成积极向上的意识和态度。

2)认识到慈善的边界

慈善是对于有限资源的重新分配,爱可以是无限的,但资源是有限的。不是所有的障碍都能克服,不是所有的苦难都能避免。在面临一个困境时,哪些时候应该倾尽全力,哪些情况应该适可而止,哪些情境又该顺其自然,值得慈善工作者认真思考。

我们应该有一种针对贫困、针对危机的健康的慈善文化,要认识到慈善是有边界的。正确的面对苦难的态度应该是接受它们,坦然的面对贫困、死亡、疾病、伤害,尽力去让孩子在有限的生命中获得爱和快乐。

3)如何面对苦难

当看到孩子们背着妹妹上学、拾着柴火上学、扛着课桌去学校、就着冰凉的山泉水洗头,或在校外搭伙租房等画面,我们很容易看到他们面临的困境,并产生同情。然而,我们是否从另外一个角度思考过,这些孩子是多么的美好、坚强、值得我们赞美和学习。我们从他们身上看到一种不向命运屈服的顽强,看到了一种向上的积极的生命力量,这是多么难能可贵的品质。

当然,并不是说为了欣赏这种品质就要看着儿童陷入贫困而不去帮助。对于公益组织而言,如何在资助困境儿童的时候依然保留他们那份难得的坚强品质和乐观精神其实是更值得思考的。带着欣赏的态度去帮助儿童,会让儿童感受到平等和尊重。

2、特殊权益的横向体系

特殊权益的横轴体系与基层慈善有些不同,因为困境儿童的分类有很多种,每一类儿童都有相应的特殊权益的需求,因此,满足每一类儿童需求的专业技术、服务模式和文化价值都不一样,在本报告中我们尚无法呈现每一类儿童的横轴体系,就选取流浪儿童为代表,说明一个特殊权益的横轴体系是如何建构的。

通过对流浪儿童进行调研我们发现,流浪儿童面临的主要问题是缺乏一个安全稳定的居所和稳定的生活照料。流浪儿童形成的原因大多是父母遗弃、虐待子女或长期争吵等家庭原因。如果把流浪儿童简单送回家中,必然导致儿童重复流浪,流浪儿童的权利也无法得到有效保护。很多被送到救助站的孩子还会选择逃走。于是,流浪儿童很容易陷入“流浪——救助——再流浪”的循环,无法从根本上解决。

也就是说,对于流浪儿童项目来说,如何让他们愿意停留下来接受外界的帮助和愿意融入社会是非常关键的环节。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就成为满足流浪儿童特殊权益需求的关键。

(1)专业技术

1) 在流浪儿童中形成权威和影响力

流浪儿童救助的难点是救助对象不服管束,反复流浪。我们认为,让流浪儿童愿意停留的方法精髓就是用权威而不用权力。所谓权威就是让人们愿意服从、发自内心产生的敬佩力量。当有这种力量的时候,流浪儿童便愿意接受你的影响,愿意跟着你走,你便可以对他施加有益的帮助了。权威的形成需要技术。

我们通过调研发现某流浪儿童救助站的负责人采取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救助站的负责人从北京带回十几个来自XZ的流浪儿童,刚开始的时候这些孩子非常不服气,抱着时刻要逃走的心态。这位救助站负责人连续三天整日整夜的陪着这些孩子,通过聊天和观察发现流浪儿童最喜欢的事情就是玩儿。于是,这位负责人就带着十几个孩子疯狂的玩儿,爬山、徒步、宿营,几天几夜下来,这些孩子一个个都累的精疲力竭,最后他们对这位负责人佩服的五体投地,因为他们发现这个负责人比他们更会玩儿。

从此之后,这位负责人在这些流浪儿童中产生了非常高的权威和影响力,十几个孩子不仅不想逃跑了,而且这些孩子通过网络等方式去招呼他们还在外面流浪的伙伴都到这里来,告诉他们这里的生活非常有意思。

2) 为流浪儿童树立一个具体的生活目标

在流浪儿童群体中形成权威影响之后,这些孩子对这位负责人的很多话都能够听进去而且愿意跟在他后面做事了。这个时候,这位负责人就开始慢慢帮助孩子们重新树立一个生活的目标。

他对这些孩子说:“你们愿意不愿意过我这种生活?你们觉得我和你们相比,谁更好?”这些孩子们说:“当然你更好了,有身份,有地位,受人尊重,又有丰厚的工资待遇和福利保险。”这位负责人说,“好,你知道我是怎样走到这条路上的吗?”孩子说“怎样走的?”他就告诉他们,这需要上学学习知识。

虽然看上去跟普通的说教没有什么两样,但是这位负责人的真诚和权威就是让这些孩子真的愿意静下心来走到教室,打开书本,愿意开始去读书认字了。当然,这位负责人并不是直接把孩子送到正规的学校和班级,而是让这十几个孩子组成一个小班级,教他们相对简单和有意思的知识,让他们有一个慢慢适应的过程,主要是先培养他们学习的兴趣。然后再设法让他们与正规的教育体制对接。就这样,这些孩子开始有了一个全新的和正向的目标,愿意通过学习的方式来改变自己的命运。

3) 为流浪儿童提供一种目标实现的路径

虽然孩子们愿意坐下来读书了,但是还有非常关键的一点就是一定要让他们看到未来的希望,让他们能够有一个通过努力可以实现目标的路径。

于是,这位救助站负责人开始了下一步的计划。他开始探索为这些孩子提供专门的技术培训和鼓励流浪儿童创业。他不仅请专业的老师来给这些孩子进行技能培训而且为他们提供创业的启动资金,让他们有能力去实现自己的梦想。

整个过程下来,这些流浪儿童不仅不再逃跑去继续流浪,而且愿意主动学习,学习知识、学习技能,而且在救助站的支持下开始探索创业之路,去用行动改变自己的命运。而这位救助站负责人的专业技术是能够达到这种效果的关键。

(2)服务模式

传统的流浪儿童救助站主要的服务流程和服务模式是流浪儿童进入、救助、送返和回访。而一些流浪儿童救助站在长期的实践摸索中开创了一套完整的流浪儿童救助服务模式。郑州市保护流浪少年儿童中心所创造的“郑州模式”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郑州模式”以救助保护少年儿童中心为依托,以“全天候街头救助点”为纽带,以“类家庭”和“家庭寄养”为途径,以“技能培训”为手段,以“跟踪回访”为巩固,注重调研基础,与高校社工师生合作为专业支持,参与社区预防为辅助,另外包括网站服务、建设救助小学等,综合性、全方位、多种形式相结合形成一个保护流浪儿童的网络体系。目前为止“郑州模式”已经显示出良好的效果。

我们所讲的服务模式不是唯一的、特定的,除了郑州之外各个地区都在探索适应本地区的救助方式。在这里我们认为解决流浪儿童问题的服务模式主要内容包括:

第一,为流浪儿童提供愿意停留的生活环境和基础条件;

第二,引导流浪儿童接受教育,为孩子提供接受优质教育的资源;

第三,设计针对流浪儿童的技能培训,鼓励他们自力更生;

第四,为流浪儿童提供家庭式的温暖,重新获得关爱。

(3)文化理念:普遍的爱

在传统的流浪儿童救助过程中,救助人员普遍将流浪儿童看成是有问题的孩子,认为他们本身或是经历坎坷,心理必定存在阴影;或者认为他们在社会流浪沾染了很多恶习,需要纠正。以这种理念和价值为导向采取的救助措施必定是防御性的和控制性的,所有的出发点都是避免孩子问题发作,看到的都是他们身上的缺陷而忽略儿童的优点。

需要提倡的是对儿童的尊重和普遍的爱,不论是流浪儿童还是其他类型的困境儿童,在文化价值这个层面上我们都认为应该采取一种对待正常的人和正常的儿童的方式去对待他们。

对待所有特殊儿童的时候不是一定要把他们标签化和一定要强调去标签化,因为他们本身就是一个人,我们应该用一种对待人的普遍的价值去对待他们,正常的尊重、倾听和爱,没有必要一定要对他们采用特殊化的方式,只要项目的执行者发自内心的尊重他们,尊重他们的需求和内心的感受,用对待所有儿童的爱的方式去对待他们就足够。

每一个孩子都是有“闪光点”的,他们有着自身的潜能和力量,可以依靠自身的潜能和优势解决问题。我们作为外界的干预者要做的不是帮他们改正缺点,而是努力激发他们本身就有的优点和美德,让他们自身慢慢的通过美好的特质去完善自我的其他方面的短板。

具体而言,就是救助者在服务过程中要扮演倾听者、理解者、引导者和同行者的角色。首先,服务人员要耐心地倾听流浪儿童对其生活经历、感受的陈述和理解,即进入流浪儿童的个人世界之中;其次,服务人员还要从儿童的视角去看待这些情况,并同流浪儿童一同去构建更符合流浪儿童需求的价值体系;最后,服务人员要能够发自内心的欣赏流浪儿童付出的每一份努力和取得的每一点进步,能够用心陪伴他们成长。

3、发展需求的横向体系

所有儿童都有发展的需求,而如何满足儿童的发展需求也需要一套整体的规范。发展需求主要包括技能的提高(体育、艺术、学习等)、共同体的需求、公民素质的提升(参与能力、自主能力、独立思考能力、社会责任感等)、生活价值等。要想满足这些需求必须具备专业的技术和先进的儿童发展理念,就目前的国内儿童领域来看,发展层面的项目尚比较少,也处于相对初级的阶段,所以,这个层面的横轴体系尚不能非常健全,我们在此主要进行概括性的描述,后续的完善和改进需要大家共同的努力。

(1)专业技术

1) 认识公益培训与商业培训的区别

在发展类的项目中往往涉及到技能培训,例如儿童艺术培训、体育训练等等。我们都知道在商业市场上有很多类似的培训机构以营利的形式提供培训服务,虽然培训的内容可能有很多相同之处,但是,公益项目中针对儿童的培训有其独特之处。

首先,如果商业市场领域已经可以解决或满足部分儿童的对技能培训的需求,这时候公益资源就不宜介入,因为这样会扰乱市场秩序和影响提供服务的质量。公益慈善类的培训需要满足的是市场无法满足的需求。

其次,儿童慈善类的技能培训项目应该是针对弱势儿童和困境儿童,比如残障儿童、流动儿童、留守儿童等,为这些群体开展技能培训类的项目就要考虑到这些儿童的身心特点,设计符合他们需求的个性化培训而不是商业领域中的标准化培训。

再次,公益慈善类的技能培训的目的除了让儿童掌握技能,更重要的是希望通过培训可以提升他们的生活质量和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因此,在培训中不是以掌握技能为衡量标准。

因此,公益慈善项目在提供技能培训的时候还是要重点关注弱势儿童,因为他们是无法享受到市场服务的群体,而那些有能力享受商业方式提供的技能培训服务的儿童就不应该占用公益资源。

2) 运用儿童集体活动的方式

在满足儿童发展需求的过程中,特别需要的一种技术是动员儿童参与集体活动。因为集体性活动能够为儿童提供交往的机会、公共的空间,在集体活动中儿童能够形成对自我的认识和对他人的尊重,有助于儿童适应以后的社会生活和团体生活。

我们看到很多发展型的项目正在开展的儿童集体游戏的活动,例如由中国儿基会和耐克体育(中国)有限公司于2016年共同发起“让我玩”体育项目,以体育运动为切入点,通过开展校际篮球比赛等,使流动儿童在“玩”中增强自信心,培养建设性交流与团队合作意识,提高社会适应力,培养创造力。

儿童集体活动的技术主要包括这样几个方面:

第一,采用游戏等比较能够引起儿童兴趣的活动形式;

第二,有专业的、系统化的活动内容,引导孩子在活动中学习;

第三,与儿童相处过程中的专业技巧。

3) 儿童参与技术的应用

儿童发展项目中特别强调儿童参与,儿童通过参与才能实现更好的发展。根据英国救助儿童会的定义,儿童参与是指设计好的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儿童可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儿童的意见将会被记录和采纳,儿童也能看到他们的意见对决策和计划产生的影响。

很多时候我们低估了儿童参与的能力,甚至剥夺了儿童参与很多事务的权利。国际计划在开展项目过程中非常注重儿童在参与过程中的能力提高与发展。他们提出“让儿童参与到社区发展中来”的理念,他们认为参与社区活动是儿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实践活动,是提高儿童自身能力,促进儿童自身发展的必由之路。

【案例】国际计划[5]儿童参与社区发展项目

浦城县是国际计划进入陕西后确定的第一个国际计划项目县,国际计划帮各村制定三年发展规划,按照国际计划的要求,参加规划讨论的人群中必须要有儿童参加,而且应当占一定比例。最开始村里的干部和大人都无法理解,“小孩子能做什么规划”!但是,经过几年的项目实践,儿童参与社区发展的理念已经逐渐被人们所接受,并且越来越受到重视。

国际计划的社区规划项目中儿童参与的具体形式包括:

第一,选择一些孩子作为“交流儿童”参与村级事务会议的讨论过程,他们代表其他儿童提出自己的建议。而选拔孩子的过程不允许成人包办,而是组织孩子一起讨论,选拔和表决方式都由孩子们自己决定。

第二,组织儿童参与项目优先排序,参与入户调查、家庭基本情况调查,并在大人的指导下绘制村庄资源示意图。一个孩子在日记中写到:“前几天我们村书记带我们去镇上开会,让我们完成社区调查表,回来后,我们认真地调查,并且仔细地填好了表,调查结果,有些人一周甚至几个月也不刷一次牙,许多人连澡也不洗,说明他们不懂卫生与健康。”

第三,在孩子们的参与下,形成一个较为成熟的项目——HD小学图书馆。该项目的整个过程以儿童为中心,贯彻儿童的参与,图书的种类由儿童选择,图书管理人员由他们自己选举,并且产生了一套完善的管理办法。同学们自己把图书馆管理的井井有条。“我是图书管理第五小组的小组长,还有两个同学是我的助手,我们管理的是科学类的图书,有60多本,每周只能借两次,分别是星期一、四吃过早饭的时间。借书先要打借条,但不能借给校外的人。我有信心管理好这些书”。

国际计划发现,让儿童参与社区规划,可以有效的让儿童了解村庄现状,学习成人的分析问题的方法,同时也提出自己的独特看法。儿童参与的积极性都特别高,对于自己需要完成的工作充满了热情和责任感。只有通过直接参与,儿童才能形成对参与的胜任感和责任感。

要鼓励儿童参与,需要给孩子们营造一个轻松自由的环境,要真心去交流,让孩子们知道我们很重视他们的意见和看法,给孩子们赋权,一定要让孩子们意识到他们的参与不是大人的特意安排,而是孩子们自己的权利,培养他们参与意识和能力,并且在参与的过程中真正表达他们的看法、意见,发挥一定的作用,这样才能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儿童参与,实现真正意义上参与的“自愿,民主”。

(2)服务模式:为儿童提供发展的路径

儿童发展是一个非常宏大的话题,如何促进儿童的发展也是需要不同的主体共同参与的,不论是家庭、学校还是社区、社会、政府,这应该是一个全方位的服务体系。所以,我们不能提供一个标准模式,而是让所有在探索和实践中的组织和个人有开放的心态和开放的空间,以满足儿童发展的需求为目标,提供尽可能全面的服务。通过调研和分析发现,一个好的儿童发展项目往往能够为儿童提供比较系统的发展路径,在提高儿童技能、养成良好品格、锻炼公民能力、提供人生价值等方面都有所体现。

【案例】某社区青少年发展中心的实践

我们从上海某社区青少年发展中心的项目和理念中可以看到一个相对成熟和系统的儿童发展服务模式。

该组织正在努力打造一种以社区为中心,让家长、社工、学校志愿者、社会爱心人士广泛参与的服务形式。该机构的青少年成长项目为浦东新区浦兴路街道的约800位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社区困难家庭、残疾青少年及其家长提供服务。主要包括提供看护与素质教育服务的冬夏令营、周末活动及亲子活动,带领青少年参与社区志愿服务,提高受助群体对社区的归属感,提升社区儿童的综合素质。

首先,通过艺术创作、深度阅读、自然观察以及户外定向等活动提高儿童的学习能力和生存能力。

其次,通过以体验式学习为主的周末活动,包括小组活动、团队游戏、社区定向等方式帮助青少年增长团体生活经验,增强团体之间的互动,学习人际交往等社会技能。

然后,组织青少年自主设计、开展社区服务,内容包括为老人服务、环境保护、公益宣传等形式。通过社会实践活动来培养儿童学习如何以小组形式开展调查研究的技能;帮助青少年在个人责任与社会责任及团队融合上得到提升。

最后,除了儿童参与的活动,机构还设计了很多亲子活动,包括促进亲子关系的家庭公益讲座和亲子互动活动。帮助家长了解青少年成长中遇到的问题和形成原因,提高家长与孩子有效沟通的能力,确立正确积极的家庭教育理念,协助家长了解如何与孩子做更好的交流。

我们看到,该机构所开展的儿童发展项目已经成为一个系统化的模式,而这个模式核心的内涵就在于,儿童通过参加有梯度的发展类活动,在不断的完善和提升自己,不仅是从技能方面,而且人格和心理得到了较全面的发展,公民素质和社会责任感得到提升,家长的参与也更好的为儿童在家庭中的发展提供了保障。

(3)文化理念:开放式的探讨

儿童慈善事业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儿童能够健康的成长和获得全方位的发展,在最高层面发展需求的满足过程中更加需要正确的文化价值来引导和启迪所有的行业人员。我们无法提供一个统一的理念或准则,因为领域中所有的服务者都在用实践行动探索、总结。所以,我们认为只要是能够尊重儿童群体和个体,用一种普遍的爱来为儿童提供服务的文化都值得肯定和倡导。比如“每个孩子皆可成就”、“生活即教育”等等,这些说法和理念都可以在实践中给予支持和引导。

儿童发展所遵循的文化价值是一个开放式的探讨,我们认为儿童是一个完整的个体,促进儿童人性的完善和发展是公益组织开展发展类项目的重要方向。

尼采说:“人性是由无数世代苦心积累的神圣不可侵犯的庙堂珍宝”,守护这一珍宝,增添新的宝藏,是人类一切文化教育事业的终极使命。个人的优秀,归根到底是人性的优秀;民族的伟大,归根到底是人性的伟大;人类的进步,归根到底是人性的进步。

所谓的人性的发展是指儿童能够被看作一个完整的人来看待,儿童在成长的过程中不仅仅是学习知识,而是能够获得身心的健康,能够成为一个人性善良、正直的人。同时在发展的过程中,儿童是一种心灵自由的状态,不是头脑中充满死记硬背的知识,心中充满谋生的焦虑,而是对于人之为人的精神性的幸福的切身感受,对人性意义上的真、善、美有深刻的理解。

也就是说,儿童慈善的终极方向是帮助儿童寻找心灵幸福,获得人性的发展。而在这个过程中,公益组织所承担的责任是超越各种束缚,努力让儿童回归个体的自觉自悟,在心灵和自然宇宙之中找到平衡与和谐,让心灵超越一切而真正自由而幸福。以这样的文化价值为指导去开展儿童公益慈善项目,其实各种事情会变的非常简单,只有我们能够把心态摆正,正视儿童,能够把儿童当平等的、完整的人看待,将这种观念传递给他,那个孩子自然就成长。罗杰斯曾经说过:“只有在平等和相互信任的关系中,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才会有一种安全感,才敢于发表见解,才能够自由想象和创造,从而愉快热情地汲取知识,发展能力和形成人格。”儿童公益慈善领域的所有参与者都应该有这样的一种心态和价值理念,将爱与人性的美好传递给孩子。

第四部分:儿童慈善需求分析框架汇总

通过对儿童慈善领域的实践、理论的梳理和分析,我们从纵向和横向上对儿童慈善需求进行了理论建构。

纵向上,将儿童的需求分为基础慈善、特殊权益和发展三个层次,而每一个层次又进行了第二级的细分,这些细分所列出的儿童需求不一定全面,只是提炼一些我们从调研中看到的具体需求,而在公益实践中可以根据具体的情况继续添加和补充完善。而且该纵向体系可以为一些公益项目的定位提供理论依据,即我们在设计一些公益项目之前或者进行筹资的时候可以明确项目所处的位置,有针对性的去寻找资助方和服务受助对象。

横向上,我们初步探讨了满足每一个层面的儿童需求应该遵循的方式,包括从专业技术、服务模式和文化理念几个方面提出一些可供参考的原则,但是这些都不是定论,而是一个开放性的探讨体系,尚处于初级的思考阶段,需要在日后的研究中继续深入。因为本报告的重点是呈现出在儿童慈善项目的运作中应该有一些专业化和更加深化的做法,而不再是粗放型的运作,至于这些做法到底应该是什么,需要整个儿童慈善界的实践者、研究者和政策制定者共同探索。根据横轴体系,我们可以对很多儿童慈善项目进行分析,看其所处的阶段,是否运用了较为专业化的技术,是否有较好的运作模式和服务理念。有了横轴体系,我们就可以在后续的工作中不断深化项目执行的程度,打造有深度的项目。此外,我们也呼吁在儿童慈善领域应该更加注重专业化人才的培养,通过专业人才来递送专业的服务,让儿童慈善成为一个具有专业门槛和科学性的领域。

以此框架为理论基础,我们现在可以回答报告在第一部分提出的问题:

l 儿童需要的到底是什么?

儿童的需求是一个综合性的体系,不是停留在某一点或者某一个层面,每一个儿童的成长都是基础生存、情感满足、个人发展的综合体,不能简单的将儿童的需求割裂开,而是探索如何全方位的去满足儿童的立体需求。

l 我们在资助儿童时应该怎么做?

儿童慈善项目不是给钱就可以做好的,不管是哪一个层面的需求满足都应该遵循一定的专业化做法,这些做法包括专业技术、服务模式和文化理念等不同的方面,虽然无法用一种普适的原则来要求所有的项目,但是,需要明确的是儿童慈善领域的从业者都应该思考如何用这些方面涉及的原则去更好地服务儿童。

l 儿童的需求内在的结构是怎样的?

儿童的需求无论是从纵向上还是横向上都有一个内在的结构,是不断互动和相互融合的,儿童需求项目可能会坐落在不同的点,有的可能是满足儿童的基础慈善需求,但是其运作的专业技术和理念层次都比较高。而有的项目也许是满足儿童的发展需求,但是其尚处于初级探索阶段,专业技术程度尚不高。

2015文化体制改革总结
公益一类和公益二类的区别 第六篇

第1篇:九江市文化体制改革工作总结

7月26日,市委副书记冯静主持召开全市文化体制改革工作总结会,总结前一阶段我市文化体制改革的工作,商讨解决改革过程中还存在的一些问题。冯静强调,在下一步工作中,切实做到后续工作要抓紧、部门支持要到位、思想工作要做细,以文化体制改革为契机,抓住机遇,乘势而上,推动我市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潘熙宁,副市长廖奇志出席会议并讲话。

今年2月中旬以来,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把文化体制改革和发展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全市上下形成了议改革、谋发展的浓厚氛围。全市6个国有文艺院团改制按照“划转一批、转企一批、撤销一批”的原则全面完成了改制任务。广播电视台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全面完成政事分开、局台分离、两台合一改革任务。截至目前,我市文化体制改革任务基本完成。总的来说,工作呈现三个特点:一是把改革列为“一把手”工程,坚持以人为本;二是把改革当作一场攻坚战,组织领导到位,政策保障到位;三是把改革纳入年度目标考核,做到定期调度,定点督查。

在认真听取了大家的发言后,冯静对前一阶段我市文化体制改革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并对下一步工作提出了三点要求:一是文化体制改革后续工作要抓紧。要坚持改革方向,把握政策,掌握重点,理顺各种利益关系,积极稳妥地完成改革任务。要依据省、市的政策,结合自身实际进一步完善政策措施,重点是要做好人员安排和社会保障。二是部门支持要到位。各部门、各单位要从全局出发,进一步强化责任、主动作为、通力协作,形成推进改革的强大合力。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要做到全过程参与、全过程指导、全过程协调解决具体问题。同时要尽快下发实施方案。三是思想工作要做细。要加强思想政治工作,讲清讲透有关政策、方案,保护和发挥好各个方面的积极性,确保队伍思想稳定、工作正常进行。

第2篇:全市文化体制改革工作总结会召开

本网讯7月7日上午,全市文化体制改革工作总结会在市行政中心召开,市委副书记沈强在会上指出,要认真解决遗留问题,全面做好文化体制改革扫尾工作。

会上宣读了省文化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对我市文化体制改革工作的表彰通报。通报指出,亳州市委、市政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定不移地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加强领导,加大政策支持,加快改革步伐,攻坚克难,提速增效,于6月25日基本完成了文化体制改革重点任务,走在了全省的前列,给予通报表彰。

会上,市委宣传部有关负责人对我市文化体制改革工作进行了总结。市文化体制改革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负责人以及三县一区有关负责人分别就各自工作作了发言。

听了发言后,沈强就各单位反映的问题一一作了协调部署。沈强指出,现在我市文化体制改革工作进入了扫尾阶段,一定要认真解决好遗留问题,做到不留尾巴、不留后遗症、不做夹生饭,全面完成全市文化体制改革任务。

沈强要求,要认真谋划亳州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由市委宣传部牵头,与县区做好衔接、形成联动,共同推动我市文化产业发展。要学习借鉴外地文化体制改革方面的先进经验,融入我市的文化产业发展,创新改革方式,保证改革稳定,确保通过文化体制改革推动我市文化事业更好更快地发展。

市委常委、副市长、市委宣传部部长汤涌主持会议。

第3篇:文化体制改革经验的梳理和总结

中央电视台记者:有一个问题想请教孙部长,近来年,中国文化体制改革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文化体制改革涉及的领域广泛、情况复杂,我们今天取得了这些突破性的进展这样的成果,其背后有哪些情况或者经验值得梳理和总结?

孙志军:确实,文化体制改革有它的特殊性和复杂性,既与经济体制改革密切相关,又与政治体制改革紧密相连,文化产品本身既具有意识形态属性,也具有一般产品和商品的属性。所以,如何在推进文化体制改革的过程当中处理好这些关系,我们在实际工作当中主要把握了三个方面:

一是明确定位、区别对待、分类指导。按照十六大的部署,我们把文化单位区分为提供公共文化服务、满足人民群众基本公共文化需求的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和满足广大群众多样性、多方面、多层次需求的经营性文化单位。对于公益性文化事业,我们主要是政府为主导,必须是注重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和便利性的要求,由政府投资提供有关的服务。对于经营性文化产业,主要是以市场为主导,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化、多方面的需求,这样来推动文化体制改革,针对不同情况来加以实施和改进。

二是试点先行、循序渐进、逐步推开。我们经过两年多的局部试点,三年多的扩大试点,以及现在全面推开。先行试点主要对市场发育比较成熟,市场经济条件有一定基础的,像出版、发行,包括电影等这样一些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对市场发育程度相对不够成熟、底子比较薄弱的,像文艺院团的转企改制,我们推进的力度,在实施过程中允许它有一个过程,进而保证我们改革能够顺利实施,并取得好的效果。

三是以人为本、政策保障,确实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我们在推进文化体制改革过程中,注意总结和吸收其他领域和行业改革的经验,提出来一系列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有关政策规定,基本的原则是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中人过度法。老人老办法就是保持既得利益不变。新人新办法,是按照改革的要求建立新的管理体制和机制。中人过度法,所谓“中人”就是在体制改革以前已经进入事业单位,以事业身份在体制改革以后继续留在企业的人员,要保证他们的基本利益通过改革不要受到大的影响。总之,通过这些年政策措施确保了改革的平稳推进。

第4篇:县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文化产业发展试点工作总结

县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文化产业发展试点工作总结为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精神,巩固党在意识形态领域的领导地位,进一步深化全县文化体制改革和加快文化产业发展,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加快##县经济社会发展,根据县委、政府的安排部署,在州文产办的指导下,我县于2015年9月份开始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文化产业发展试点工作,如期完成了调研、方案制定等各项工作,改革和发展工作健康发展。现将试点工作总结如下:

一、县委政府高度重视试点工作,为抓好文化体制改革工作打下了基础县委、县人民政府认识到,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和发展文化产业是新时期思想文化工作的客观要求。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发展文化产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进一步明确了先进文化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明确了文化建设和文化体制改革的方针原则和目标任务,要求我们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坚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切实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大力发展教育和科学事业,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继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这项工作,就是要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进行探索,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文化产业发展。县委、县人民政府从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精神的高度,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高度,从巩固党在意识形态领域领导地位的高度,深刻认识文化体制改革的战略意义,充分把握工作的重要性、特殊性和复杂性,充分认识做好这项工作的重要意义,认清自己肩负的使命和责任,为全面推进全县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二、认真贯彻落实会议精神,为试点工作开展营造了良好的氛围2015年9月,全州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文化产业发展动员大会结束后,县委、政府相关领导听取了汇报,召开县委常委会结合我县实际进行安排部署。今年6月,全省文化产业高研班结束后,结合全县领导干部理论学习培训,深入学习贯彻省文化产业高级研修班精神,一是县委理论中心学习组于6月中旬召开学习会议,传达学习了全省文化产业高研班精神;二是在我县开展领导干部理论学习培训上作了传达学习;三是向宣传意识形态口的副科以上领导作了传达学习。充分发挥县内媒体的作用,采用多种形式宣传文化体制改革和发展文化产业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宣传党和国家有关文化体制改革和发展文化产业的方针政策和具体做法,积极为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文化产业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根据省州文产办的有关精神,经县委研究,及时成立了##县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文化产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县委书记、县长担任,副组长由县委副书记、宣传部长、副县长担任,组员由县委办公室、县政府办公室等25个单位、部门领导组成。领导组办公室设在县委宣传部。领导组对整个工作作了系统的安排部署,保证了整个工作的正常有序开展。

三、前期工作方法形式多样,为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提供了保障##拥有积淀深厚的历史文化资源,是“中国核桃之乡”,有丰富的自然资源,风情浓郁的民族文化资源,独特的旅游资源。##被命名为省级历史文化名城。调研组从了解##丰富的自然和文化资源入手开展工作。

(一)抓调研,摸家底。为使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文化产业发展这项工作抓得有的放矢,县文产办根据领导组的安排,从宣传、文体、教育、旅游等相关部门抽调精兵强将组成调研组,深入到乡镇、部门进行调研,形成了真实、详细、有份量的《##县文化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随后又形成了《核桃产业与旅游文化开发》、《石门关生态旅游开发》两篇调研报告。这三篇调研报告为起草《实施方案》打下了基础。

(二)方案结合县情,有可操作性。在三个调研报告的基础上,结合县情,形成了《实施方案》,经县委常委会讨论后,报州文产办得到批复。整个方案的实质核心内容是:围绕两大优势,即:一是围绕我县是“中国核桃之乡”的核桃文化优势。用好“中国核桃之乡”金字招牌,注入新的文化内涵,赋予时代特征,充分挖掘和提升核桃文化,大力弘扬核桃文化,以文化力推动经济力。二是以石门关为重点的自然风光和生态旅游文化,一方面发展以特色旅游为平台的文化,另一方面依托我县独具特色的名胜古迹、历史文化、民俗风情增强吸引力,带动全县文化产业的发展。坚持五个原则。即:一是坚持政治属性和经济属性相统一的原则;二是重点突破与整体推进相结合的原则;三是坚持发展文化产业与发展旅游产业相结合的原则;四是坚持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相结合的原则;五是坚持继承和创新并重的原则。抓好三大主导产业和一项改革,即:抓好核桃文化产业、是抓好旅游文化产业、抓好广播电视产业和抓好教育改革。

四、制定相应政策措施,把工作落到实处县文产办在县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县文产领导小组的直接领导下,在州文产办的指导及县级相关部门的密切配合下,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省第七次党代会、州第五次党代会精神和县第九次党代会精神,紧紧围绕全州动员大会上的部署和要求,切实开展工作,围绕以上工作重点,结合自身实际,制定了相应的政策措施,明确了具体的目标任务,相关单位的改革取得了圆满成功。

(一)完成了相关文化单位的改革。县电影公司有各类人员23人,其中,在职职工15人,离退休职工5人,供养人员3人。公司于2002年5月开始进行改革,但由于各方面的原因,改革没有实质性进展。到2015年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文化产业发展工作启动后,加大了工作力度,重新启动了改革。以通过一次性出售现有资产(改革前),妥善安置企业各类人员的改革方案,共妥善安置退休职工5名,一次性支付3名供养人员生活费,分流安置15名各类职工,基本做到了尽可能合理地安置各类人员,尽可能清偿有关债务,实现了政府、企业、职工个人都满意的目标。另外,县广播电视事业局的改革也以政府差额拨款30%的形式完成了改革。

(二)出台了教育改革的具体措施。遵循教育规律,坚持“内函发展”和“外延扩张”并重,公办民办共同发展,普通高中与职业高中协调发展,深化改革,理顺体制,创新机制,增加投入,强化管理,实现学校产权多元化,经营方式市场化,教育管理现代化,教育手段信息化,努力扩大普通高中规模,全面提升教育质量,不断提高高考上线率,以及按照县委政府确定的“以高中为龙头,初中为重点,小学为基础,上下协调,整体联动”的教育发展思路,切实把高中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加快高中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具体措施:一是深化改革,加快发展。要按外延与内涵发展并举的原则,加快##一中的建设,实现##一中高中部和初中部分离,实现加快普通高中扩招,增加高中容量。二是整体联动,协调发展。有效整合教育资源,做到高中、初中、小学一起抓,齐头并进,联动发展,形成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小学、初中、高中教育协调发展的新格局,整体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三是创新机制,推动发展。要创新学校内部管理机制,##一中实行校长聘任制、年薪制和目标奖惩制;创新办学投入机制,积极引导、鼓励、支持社会力量参与办学,形成办学投资多元化格局,努力扩大和提升高中办学规模和水平;创新激励

机制,通过多种形式的考核,对学校、校长、任课教师及学生都给予相应的奖励。通过改革,到2015年,全县高中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5%以上,普通高中与中等职业教育互相促进,共同发展,高中教育教学质量明显提高。

(三)实施了相关文化产业项目。投资107万元,建设了建筑面积为768平方米的县文化馆;投资52万元,建设了建筑面积为588平方米顺濞乡文化站;投资34万元,建设了建筑面积为308平方米的平坡镇文化站;以上项目建设均已完成并投入使用。总投资2500万元,占地28。35亩的中国核桃城建设进展顺利,已完成了征地工作,基础设施建设正在进行中,目前完成项目总投资232。776万元。

(四)20周年县庆和文化产业发展有机结合。把县庆献礼工程中的有关项目与文化产业发展结合起来(

五、试点工作中的几点体会和建议通过试点阶段的工作,我们充分体会到:首先,领导重视是做好工作的前提。我县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文化产业发展这项工作开展以来,县委领导高度重视,亲自召集相关会议研究安排部署,在具体工作中经常给予指导,使工作人员心中有底,充满信心。其次,有专门的工作机构和人员,并保障一定的工作经费,是做好工作的基础。开展工作以来,根据工作需要和个体情况,在调研期间抽调了6个人组成调研组进行调研,给试点工作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但我们也深刻体会到没有一定的经费保障,给开展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第三,上级指导、各部门协作是做好工作的保障。开展试点工作期间,州文产办有关领导以电话、书面形式或亲自到县市给予指导,工作中,县级各部门在相关人员的抽调,有关材料的提供上都给予了很大的支持,为做好工作提供了保障。通过试点工作,我们建议:一是州里应明确县文产办的机构编制;二是所需经费应列入财政预算。

第5篇:全省文化体制改革工作总结大会在南昌召开

今年2月下旬以来,我省文化体制改革拉开帷幕。截止5月底,不到100天的时间里,我省文化体制改革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18日,全省文化体制改革工作总结大会在南昌召开。会议回顾了上一阶段改革取得的初步成效,安排部署了接下来的扫尾工作,并就如何进一步推动我省文化产业发展,提出了相关举措和方法。

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姚亚平,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胡振鹏出席会议,副省长朱虹主持会议。来自省直各厅局及地市相关单位200余人参加会议。

会上,省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陈东有传达了省委书记苏荣讲话精神。苏荣指出,我省文化体制改革工作按照中央的相关部署,改革是主动的、认真的、细致的,特别是在改革的方向、改革的目标、改革的政策、改革的操作过程中,做到了珍惜人才、厚待人才、善待人才,政策明确、完善,不留死角,一次改革成功不留疑点。

今年5月初,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宣部部长刘云山,国务委员刘延东分别对我省文化体制改革工作做出重要批示,对我省的国有文艺院团改革和发展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苏荣指出,这说明我们宣传文化系统广大干部是有战斗力的,贯彻中央文化系统改革的政策是坚决的,文化体制改革工作做的是好的。

姚亚平在讲话中说,尽管我省已完成了全省国有院团、非时政类报刊的改制工作任务,但是还有一些收尾工作,收尾工作要细,反复检查,力争在历史上不留遗憾。姚亚平指出,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会意识到文化体制改革是一项根本性的改革,是历史性的改革,在基本完成文化体制改革的任务后,要下力气研究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问题。

记者了解到,截止目前,省、市、县三级共80家国有文艺院团,已经全部完成注销事业法人、登记注册企业法人,办理提前退休人员手续、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正在扫尾阶段。建立企业运行机制等工作正在进行,全省国有文艺院团体制改革阶段性任务顺利完成。全省80家院团3378名职工,已提前退休813人,占职工总数的24。1%,调转1393人,占职工总数的41。2%,转企1172人,占职工总数的34。7%。

另外,省级及各地市的广电系统和非时政类报刊,也完成了本系统内的“转企改制”,在100天的时间里,完成了中央部署的各项改革任务。

第6篇:全省文化体制改革工作总结大会在昌召开

江西新闻广播7月18日南昌讯(记者王莹)全省文化体制改革工作总结大会今天(7。18)上午在南昌召开。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长姚亚平出席会议并讲话。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胡振鹏、省政协副主席陈清华出席会议。会议由副省长朱虹主持。

姚亚平在讲话中充分肯定了前一阶段我省文化体制改革工作取得的成果。他说,今年2月下旬以来,按照中央部署要求,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省各地各部门精心组织、周密部署,积极稳妥、大力推进,我省的文化体制改革实现了100天大变局的崭新局面。目前,我省的文化体制改革工作已进入扫尾阶段,一定要加强对土地、房产、劳动合同、社保等问题的扫尾工作,确保企业和职工权益落实到位;要加强企业管理制度和市场运行机制建设,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要抓紧财税优惠和补贴等配套政策的落实,为改革的深入发展提供有力保障,推动我省文化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发展。

姚亚平强调,当前,要迅速将改革的成效转化为发展的动力,就要以更加有力的举措推动我省文化产业又好又快发展。要明确发展目标,迅速壮大我省文化产业的总体实力,力争到2015年,全省文化产业总收入达到2500亿元,逐步成长为全省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要重点发展文化演艺业、数字出版业、动漫游戏业、影视服务业、印刷复制业等五个方面的文化产业,明确文化产业的着力点、突破口;要加大投入,推进项目建设,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加强科技引领,努力营造良好发展环境;要大力提高领导干部攻坚克难的能力,不断破解影响文化改革发展的重大问题,进一步推动我省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往下看,下一篇更精彩】●

最新成考报名

  • 立春过后什么时候鱼开口
  • 2021年立春 2021年立春是几点几分
  • 冬至吃啥 南方冬至吃什么
  • 冬至几月几日 今年冬至是几号
  • 烧碱安全救护常识
  • 国庆节高速免费几天
  • 白露与秋分
  • 请示与批复有什么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