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文档 > 知识 >

中国梦劳动美环卫工作者

编辑:chenghuijun  成考报名   发布时间:08-23    阅读:

  在同事的带领下,记者来到西宁市十大最美劳动者—马凤英的身边。个头不高,被口罩、帽子遮得严严实实的马凤英只露出一双美丽的大眼睛。以下是中国招生考试网www.chinazhaokao.com 分享的中国梦劳动美环卫工作者,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中国梦劳动美环卫工作者(1)

  四月的高原,虽然已经立春,但依然寒气逼人。四月下旬的一天早上,天还没亮,记者就来到城西区海湖路,在昏黄的路灯下,车水马龙间,只见道路两边,身着橘红色工装的环卫工人们,已经开始一天忙碌的工作。

  在同事的带领下,记者来到西宁市十大最美劳动者—马凤英的身边。个头不高,被口罩、帽子遮得严严实实的马凤英只露出一双美丽的大眼睛。

  1992年,马凤英到城西区环卫服务公司当了一名清扫员。长年的环卫工作,让她对城市保洁多了一份责任,也多了一份热爱。她认为环卫工作虽然苦,但一身汗水换来一片清洁,她感到这是世上最有意义的事情,也是支撑她干好环卫工作的不竭精神动力。

  海湖路是快速路,也是城乡接合部,车流量大,路面污染严重。在夏天施工高峰期,经常有沙子、混凝土洒到路面上;冬天路面结冰,这些都会加大她们的工作量。

  马凤英告诉记者,她和同伴每天早上4点半出来,一直要扫到早上10点多。遇到天气不好时,还要早一点出来。一个来回有五六公里,每天要扫三趟,每天要走18公里,一年四季风雨无阻。尤其是冬天整个路面结成冰时,还要拿锤子、榔头一点一点地砸。

  跟随着马凤英,记者感受着她的辛苦。看着不时从她身边呼啸而过的车辆,不禁为她捏了一把汗。

  天色渐渐明亮起来了。高原初春的清晨,气温还在零度以下,马凤英的口罩上已蒙上了一层薄薄的霜。此时记者也被冻得脸色青紫……

  在这十几年的环卫工作中,让马凤英最激动,也最难忘的是2009年西宁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期间,她带领环卫工人们,向一个个脏乱差的死角发起了攻坚战。海湖路批发市场附近小商贩们推积了大量垃圾,正当夏天,远远就有一股恶臭味。她带人赶到现场,第一个挥锹走过去,一锹锹地铲起垃圾。那天他们从中午12点一直干到下午5点多,终于清除了这个“顽疾”。回家后,她反复冲洗长筒靴,可上面的异味总也洗不掉。

  面对社会上个别人的偏见,马凤英只是用踏实的工作,证明环卫工人工作的价值和意义。对待工作她尽心尽力,没有什么遗憾,可是对于家庭马凤英却充满了歉疚。家中2个孩子都在上学,丈夫常年有病,可是她干环卫工作多年来,以岗为家,甚至很少能在除夕夜和家人吃一次团圆饭,她自己算不上一个好妻子、好母亲。相反,却从家中得到很多支持,让她在感动中体会着幸福。

  中国梦劳动美环卫工作者(2)

  演讲比赛在该中心负责人冯志明的致词中拉开了序幕。经过精心准备,比赛中,参赛选手以独特的视角阐述了自己对环卫梦、中国梦、劳动美的诠释理解,表达了自己热爱劳动、赞美环卫、奉献青春、追逐梦想的美好愿景。在1号选手刘娜的激情演讲之后,选手们个个不甘示弱、力争上游。7号选手刘瑞芳在《赞美你,环卫工人》的演讲中,仪表得体、举止适度,抑扬顿挫、起伏有致,语句流畅、声情并茂,赢得了评委和观众的热烈掌声。11号选手郭雪梅在《中国梦.劳动美》的演讲中,更是激情满怀、热血澎湃,掀起了整个比赛的高潮。

  经过激烈角逐,最终,由滨河街道环卫处选送的7号选手刘瑞芳夺冠,由信义镇环卫处选送的11号选手郭雪梅屈居第二名。她们将代表离石区发改系统参加离石区组织的选拔赛。

  本次演讲比赛的成功举办,充分展示了该中心广大环卫工作者的靓丽风采,凝聚了广大环卫工作者的智慧力量,歌颂了广大环卫工作者对环卫梦、中国梦、劳动美的全新认识,增强了广大环卫职工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

  据悉,此次比赛活动的举办,旨在推进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深入开展,引导广大职工自觉将个人梦与环卫梦、中国梦紧密联系在一起,激发广大职工的劳动热情和创造潜能,为实现中华名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智慧和力量。

  中国梦劳动美环卫工作者(3)

  人物检索:徐建军,52岁,清运垃圾21年,完成技术创新23项,曾获吉林省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现任长春市宽城区环境卫生运输管理处北郊垃圾转运站站长。

  走进东三省最大的垃圾转运站——长春北郊垃圾转运站,记者颇为意外:占地1.3万平方米的场院内绿草如茵,炎炎7月,车间外居然闻不到浓烈的垃圾腐臭味儿。

  “很多人以为垃圾转运站就是一个临时集中的巨大垃圾堆,我就是要改变大家这种印象——现代化的垃圾转运站,应该卫生美观,与周围环境和谐一体。”出来迎接的徐建军,身材黑瘦、衬衫洁净。

  “北郊转运站,可是基层站所中唯一一个敢和我们打保票的卫生免检单位,无论你什么时候来,都这么干净整洁!”陪同采访的宽城区环卫运输管理处党支部副书记孙敬伟,笑意盈盈:“这里一草一木、一砖一石,都是徐建军带领员工亲手栽种、铺设的。

  徐建军早年在粮食局当司机,是个技艺高超的驾驶员,1992年调入环卫系统,由“拉粮食”改为“运垃圾”,开始了“与垃圾为伴”的生活。

  “一次运完垃圾,我就近走入一家饭馆,发现周围顾客表情异样,才意识到身上难闻的垃圾味招来了嫌恶,只好蹲在饭馆外吃完一碗面条。”徐建军坦诚地说,“是委屈过!但后来想通了——环卫工作又脏又累,可你不干、他不干,城市的模样就不好看。”

  “想通了”的徐建军,凡事都冲在最前面。一年盛夏,同事的垃圾车坏在半路,臭气熏天的垃圾水淌了一地,徐建军二话没说,钻到车下检修,半小时后,车修好了,他也变得“臭不可闻”。

  2003年抗击“非典”,徐建军主动请缨,一人承担起全区400多户“非典”隔离户的日常生活垃圾清运工作。他的电话24小时开机,哪家“隔离户”要倒垃圾,他都保证随叫随到,有时一天楼上楼下要跑80趟,累得几乎虚脱,脱下隔离服时,里面的汗水能倒出一小盆。

  “到冬天,东北降雪期长达5个多月,得一镐一镐把上冻的垃圾刨开,再装车……”提起这一行的辛苦,徐建军攒起浓眉:“20多年来,我不知道休息日是啥滋味,你想,全市垃圾一天不清运,会什么样? 特别是大年三十,垃圾量比平日多出50%,连着10多年,我没在家吃过年夜饭!”

  宽城区采用新型垃圾压缩车后,业绩突出的徐建军,被派到新成立的压缩分队任队长。当年7月,一辆压缩车的双向液压泵出现故障,该部件是德国产,造价贵,邮购耗时长。“单位这么多压缩车,要是液压泵坏了,都得从德国买,岂不又费钱又费时间?”徐建军决定自己修。他按照说明书,小心翼翼地将设备拆卸开,为防止组装不回去,他把拆下的每个零件都用纸笔编号,记下位置。经过仔细分析,他用自己创造的土办法,一举“妙手回春”。

  “北郊转运站成立后,引进了国际最先进的垃圾收集挤压设备,可这些洋设备一遇到我国东北地区的气候条件和垃圾成分,就严重‘水土不服’,常常出故障。徐建军结合实践,成功地对洋设备进行了13项本土化改良。” 宽城区市容环境卫生管理局局长助理袁梓毓告诉记者,从事垃圾清运工作21年间,徐建军完成技术创新23项,至于小改小革,无法计数,为单位节约了大量维修养护费用。

  “过去,垃圾清运工都是‘抡板锹、装大车’出身,但时代在进步,环卫清运设备不断更新,光靠埋头苦干已经不够,必须苦学技能,做一名技术型环卫工人。” 徐建军一边领记者去车间看他的一项新发明,一边愉快地说:“我最大的梦想,就是通过发明创新,降低一线环卫工人的劳动强度,让大家更省力、更清洁、更环保地建设美丽城市。”

  • ·Facebook为什么进不了中国(2015-12-14)
  • ·facebook为什么不在中国(2015-12-14)
  • ·facebook为什么不能在中国上(2015-12-14)
  • ·facebook能用吗(2015-12-14)
  • ·中国与巴基斯坦为什么关系这么好(2015-12-14)
  • ●【往下看,下一篇更精彩】●

    最新成考报名

  • 立春过后什么时候鱼开口
  • 2021年立春 2021年立春是几点几分
  • 冬至吃啥 南方冬至吃什么
  • 冬至几月几日 今年冬至是几号
  • 烧碱安全救护常识
  • 国庆节高速免费几天
  • 白露与秋分
  • 请示与批复有什么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