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文档 > 知识 >

2016全球幸福指数排名

编辑:  成考报名   发布时间:08-25    阅读:

篇一:2016全球幸福指数排名
双语:全球幸福指数排名

全球幸福指数排名 越南第二中国60

We all dream of living a long, happy life - often in a warmer, more relaxing climate than we are currently based.

我们总梦想着能有幸福长乐的生活——比起当下有着更舒适的气候和四季如春的温暖。

But where are the happiest places in the world?

那么世界上最幸福的地方在哪里呢?

A new map of 151 countries has revealed exactly which parts of the globe deliver long and happy lives for their citizens, within the environmental limits of the planet.

在全球环境的限制下,世界上151个国家哪里为市民提供的生活最为幸福长乐呢——就由这张地图来告诉你。

The map was compiled by the relocation website Movehub, using data from the latest Happy Planet Index (HPI) - a global measure of sustainable wellbeing.

通过收集最新的地球快乐指数(简称HPI,全球可持续幸福程度)搬家网站Movehub编辑发布了这张地图。

The HPI claims it 'measures what matters', rather than wealth: the extent to which countries deliver long, happy, sustainable lives for the people that live in them.

地球快乐指数比起富有,更注重在一定程度上哪个国家能为居民提供更为长久的幸福生活。

And the results may surprise you, with Costa Rica, Colombia',event)">Colombia and Vietnam topping the league. The UK features at position 44 - higher than Germany (47), Spain (62), Canada (65), Australia (76) and the US (105).

结论会让你大吃一惊哦,哥斯达黎加、哥伦比亚和越南位居前三。英国排名第44,比排名47的德国,排名62的西班牙,排名65的加拿大,排名76的澳大利亚和排名105的美国都要前。

The HPI (Happy Planet Index) puts at the heart the idea that happiness is not necessarily about wealth, but living long lives with a high experience of well-being. The idea is that if a country had to be completely self-sufficient, most of the developed world would be unable to do that (without losing a lot of its population first).The reason for some high-income nations to score significantly below other nations is the ecological footprint left on the planet.

地球快乐指数的核心理念是:幸福和财富的多少没有必然联系,而是长时间的幸福体验。理念认为,如果标准是一个国家必须自给自足,那么大多数发达国家将做不到这一点(首先在不流失一大部分人口的情况下)。一些高收入国家的指数之所以比其他国家低是输在了生态足迹一值上。

更多英语学习:外贸英语学习

篇二:2016全球幸福指数排名
根据2016全球和平指数排名,选择移民国家

根据2016全球和平指数排名,选择移民国家

经济与和平研究所(Institute for Economics and Peace)新公布了2016年全球和平指数报告。该研所从20多个不同因素角度出发,对世界各国的安全指数进行了详细的评测。 在这份覆盖全世界163个国家及99.7%人口的调查中,欧洲的移民国家占据了半壁江山,澳大利亚也成绩不菲。

而中国在全球和平指数排名中位列第120位。

和平的多方表现

该指数使用23个指标来衡量全球各国的和平程度,包括政治稳定性、联合国维和经费的投入以及安全人员和警察的数量等。

和平指数全球分布图

今年的榜单中,巴拿马表现亮眼,是所有移民国家中最亮眼的可谓是葡萄牙,排名第5。澳大利亚今年在榜单中排名第15位。

中国在全球和平指数排名中位列第120位,和平状况处于中间水平。中国因南中国海问题与其他国家关系紧张。

经济与和平研究所注意到今年榜单的一个明显趋势,即相对和平的国家正在变得更加安全,而不和平的国家则变得愈加糟糕。

来看看2016年主要移民国家的世界排名情况

葡萄牙,第5名

除了加拿大、美国、澳洲这些老牌的移民国家外,欧洲也开始被广大的投资人接受。葡萄牙、西班牙便成为了欧洲购房移民项目中的首选。50万欧元购房移民葡萄牙,所购的房产即可自己入住,也可出租,正所谓投资、移民两不误。

葡萄牙移民局(SEF)最近发布截至2016年4月最新大数据。数据显示,2016年前四个月累计获批黄金签证507份,约占2015年全年获批量的70%,由此可见,葡萄牙新政府、移民局新局长的承诺给力!

根据葡萄牙购房移民相关法案规定:

申请人只须年满18周岁以上,无犯罪记录;在葡萄牙购买价值50万欧元或以上的房产。 澳大利亚,第15名

目前国内大部分申请澳洲移民的中国家庭,大多是为了子女教育和未来的成长作为优先考虑的。从长远来看,澳大利亚移民不仅在教育方面极具优势,不失为中国家长更好规划子女教育的捷径,而且澳洲还有优质的空气质量和安全的食物、诗情画意的碧海蓝天、“全覆盖”的社会福利„„

为了孩子,你所需要选择的就是,以何种方式移民澳洲?

如果你具备商业技能,是想在澳洲创办、开发或管理一家新的或现有公司的中小企业主、企业高管及股东等有经商经验人士,那么你适合澳洲188A。

如果你拥有高资产,希望能在最短的时间、用最简便的手续办理成功,是追求省心省时省力移民的高净值人士,那么你适合澳洲188C。

如果你可以凭借自身的高技能获得澳大利亚雇主的提名和担保,有学历和工作经验,并有一定英语水平,那么你适合澳洲雇主担保186。

如果你是年龄在25-47岁的公司高管、白领、职业经理人、各类专业技术人员、海外归

国留学生等有学历和工作经验人士之一,那么你适合澳洲雇主担保工作签证457。 德国,第16名

2012年2月,德国联邦内阁通过了授权方案,正式向非欧盟国家的专业人才发放“欧盟蓝卡”。欧盟蓝卡是欧盟为吸引高级技术人才来欧盟工作出台的制度。欧盟蓝卡既是根据欧盟统一法律颁发的类似“技术移民”居留许可,同时也是无限制工作许可,蓝卡持有人的家属也不需要再额外申请工作许可,可以在德国自由择业。欧盟蓝卡的有效期是四年,持有人可以无限制的在欧盟居住并享有社会福利待遇。无移民监、无语言要求、最快21个月转永居。

德国欧盟蓝卡移民申请只需要持有德国(波恩认证)认可的外国高等教育证书,或其他等同于德国高等教育历证书。

匈牙利,第19名

匈牙利国债移民项目凭借投资额低,审批快,无需登陆即可一步到位拿绿卡等绝对优势迅速成为投资移民届的一匹黑马,大受投资移民者追捧。2016年匈牙利政府针对国债移民永居项目,推出了更便捷的政策,免去了申请非永居的流程,申请人直接申请永居。真正地做到:一步到位拿绿卡,无需等待6个月!且一并开启一人申请,三代移民的利好模式!(2016年7月1日正式生效执行!)

匈牙利国债移民申请条件:

1. 主申请人年龄18岁以上,无犯罪记录;

(申请包含主申请人与配偶及18岁以下的孩子)

2. 无语言、管理经验、家庭总资产、资产来源、移民局等条件要求;

3. 主申请人购买30万欧元或以上匈牙利国家特别债券。

西班牙,第25名

随着欧洲移民大门打开,众多的社会福利、优质的教育资源及干净清透的空气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从西班牙政府开始正式公布投资移民法规之后,大量投资商、房产商以及希望通过购买房屋能够获得移民机会的人士将目光聚集到西班牙房产。

2013年9月,西班牙颁布了投资移民法案,50万欧元购房西班牙可申请获得永居身份;2015年7月,西班牙移民法案更新,政府官方媒体正式公布了三代移民、身份续签、工作权利等方面的改革措施,以期吸引更多的海外投资者为西班牙带来经济的活力。

根据西班牙购房移民最新政策规定,移民西班牙申请人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1.年满18周岁,且无犯罪记录;

2.购买健康保险;

3.经济来源证明;

4.在西班牙购置50万欧元以上的房产。

西班牙除了50万欧元西班牙购房移民项目外,还有一种西班牙非盈利居留项目。国道移民针对“非营利性永居”推出“金牌非营利性永居项目”。开启“先拿身份后购房”的高级安全模式。只需先付购房订金6万欧元,即可申请非营利性居留身份,身份成功获批后,再购买住房。6万欧还可抵房款!

西班牙非盈利居留签证申请条件:

1,年满18周岁,并无犯罪记录;

2,定期存款4万欧元(一家三口)

3,至少100万人民币的存款证明,及近1年良好的银行流水证明;

塞浦路斯,第71名

塞浦路斯为欧盟成员国,是最早开始“购房移民”的国家。只需购买30万欧元塞浦路斯房产,即可一步到位,直接获得塞浦路斯永居身份。国道移民推出的“塞浦路斯贷款购房移民”项目,更小的经济压力,更快的移民速度,更安全的移民项目。只需首付房款的30%,即可办理移民!

塞浦路斯贷款购房移民申请条件

1、申请人年满18周岁,并无犯罪记录2、在塞浦路斯购买价值30万欧元或以上的房产,支付30%的房款即可开始办理移民;3、出具申请人已向塞银行存入至少3万欧元定期(3年)存款的证明。4、申请人及其配偶需提供证明,证明其有固定的不少于3万欧元的年收入。

希腊,第108名

在众多开放移民的欧洲国家中,希腊可谓是条件最宽松、费用最低的欧盟国家。25万欧元购房移民,一家三代移民欧洲,最快2个月即可获批。无任何附加条件,无任何居住要求的希腊也成为移民欧洲当之无愧的捷径,如同这个国家一样希腊的移民政策也成为了各国移民政策中的神话。

希腊移民宽松的申请条件:

1、主申请人年满18周岁

2、提供无犯罪记录公证

3、希腊购买25万欧元或以上不动产

美国,第103名

美国移民的方式有很多,除了直接简单的婚姻移民和亲属移民之外,还有就是投资移民。 EB-5投资移民:

满足条件:投资50万美元到美国EB-5项目即可。

来源:guodao.org

篇三:2016全球幸福指数排名
2016幸福指数调查报告

幸福指数调查报告(一)

1、调查背景

国民幸福指数(GNH)最早20世纪70年代是由不丹国王提出的,他认为“政策应该关注幸福,并应以实现幸福为目标”,人生“基本的问题是如何在物质生活(包括科学技术的种种好处)和精神生活之间保持平衡”。在这种执政理念的指导下,不丹创造性地提出了由政府善治、经济增长、文化发展和环境保护四级组成的“国民幸福总值”(GNH)指标。如果说“生产总值”体现的是物质为本、生产为本的话,“幸福总值”体现的就是以人为本。完全受经济增长左右的政策往往使人陷入物欲的陷阱,难以自拔。

几乎所有的国家都存在相同的问题,但是我们决不能悲观。因为“世界上存在着惟一一个以物质和精神的富有作为国家经济发展政策之源,并取得成功的国家,这就是不丹。该国所讴歌的‘国民幸福总值’远远比国民生产总值重要得多。不丹在40年以前还处于没有货币的物物交换的经济状态之下。但是,它一直保持较高的经济增长率,现在已经超过印度等其他南亚国家,是国民平均收入最多的国家。在世界银行的排行榜中也大大超过了其他的一些发展中国家成为第一位。不丹给我们地球人展示了许多高深莫测的东西。”

我国在这方面也做出了很多的努力。许很多地方政府都提出了幸福指数、群众满意度等新的评价指标,总的来看虽然有点简单,但这件事做起来总比不做强。”中科院院士程国栋在去年年初,就提出了一份《落实“以人为本”,核算“国民幸福指数”》的提案,建议国家组织有关部门研究制订一套“国民幸福指数”的评价体系。

2、调查意义

通过对居民“幸福指数”的关注与调查,有助于人们对自身幸福状况的了解和对于更高层次幸福的追求。并且对于政府来说可以由此更为贴切的了解民众的需求,从而可以更好的去满足,明确了政府的发展方向。并且这样各国有利于政府和国家政权的稳定,也使人民的幸福指数上升,从而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

【2016全球幸福指数排名】

3、调查分析

此次社会实践,我选择了一个家具城,通过与这里的工作人员的交流并且发放了调查问卷,我获得了这样的信息。从前这里的中高档家具并不走俏。而近几年,人们对物质生活的水平有了更高层次的要求,也对于家居用品的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我也通过了近一个月的亲身体验发现,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了这些中高档的家具。对于生活的物质、精神领域都有着自己的规划和更高层次的追求。

随着市区的改造,人性化的设施也越来越多。城市中干净的免费公厕、环境优美的街心公园、越来越多的城市绿化、越来越齐全的健身设施、越来越便捷的交通设施,这些都是对于政府满意度和幸福指数提高的依据。

影响居民幸福指数的主要因素

经济收入和身心健康:

经济收入对幸福感的影响程度不言而喻,是所有社会物质条件中对幸福感影响最直接、最重要的因素;古语都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拥有健康的身体、积极乐观的心态是人们对幸福最根本的需求,自然对幸福感影响程度颇深,也就是说对于普通公众来讲,能够拥有稳定富裕的生活和健康的身体已然是人生莫大的幸福了。

社会保障、家庭和睦及社会环境:

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之一,社会保障制度直接关系到人民的切身利益,是居民生存幸福与否的起码条件。家庭生活方面上,家庭给人带来的感觉是影响人们幸福重要的因素,幸福的家庭生活就是有一个稳定的家及理解支持自己的家人,这份安定感和家庭支持无疑会促进幸福感的提高。

人际关系和自我价值实现:

说明良好的人际关系能缓解工作生活方面的压力,增强自信心,自然也就能提高社会幸福感,最终影响幸福指数的大小。居民对自我价值实现充满信心或有较高预期,说明对未来是积极乐观的,保持一种愉悦的心情,自然会提高幸福指数,自身优势多,能力得到发挥,内心的满足感会增加,幸福感也会随之提高。

影响幸福感因素排序

⑴收入的高低直接影响百姓幸福指数,收入越高,幸福感越强烈。幸福指数最低的是收入1000元以下的居民,而收入水平较高的人群,由于其物质生活和个人价值实现程度相对较高,则其幸福指数总体相对高一些。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幸福指数呈现出阶梯式增长,也充分体现了增加城乡居民收入的重要性。

⑵不同年龄的人群其幸福感有着显著的差异。其中幸福指数相对最低的人群主要是40-59年龄段的居民,此年龄段正面临子女教育、老人赡养、事业发展等各方面的问题,生活、工作压力过大,且对自身的期望要求较高,导致身心疲惫,这是其幸福指数不高的最主要因素。而60-70年龄段的人群幸福指数最高,18-29岁之间的次之。

⑶女性的幸福指数略高于男性,大多数女性在家庭承担着主内的角色,基本上都是围绕着家庭,主要从家庭成员身上获得幸福感;而男性更关注收入和个人价值的实现,且社会压力较大。因此,女性对生活的满意度、积极情感的体验较男性强,故其幸福指数要高于男性。

⑷幸福感较强的是党政机关及事业单位、在校学生,幸福感较弱的职业是自由职业者、下岗失业及无业人员、国有企业和农民。前者有固定收入,职业稳定性较强,社会地位高,有着完善的社会保险,这些方面都优于其他职业,进而增加了他们的幸福感。在校学生对社会上所发生的各方面的压力还没有太多机会体会,故其幸福感较高。而对于幸福感较低的相关职业,如何提高这部分人对幸福的基本需求,是整个社会保障体系都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从幸福率看,超过八成被访者感觉生活幸福

所谓幸福率,是指在一定数量的群众中表示幸福的群众所占的百分比,是用来测评群众幸福广度的一种方法,其单位是百分比。

幸福方程式:幸福指数=效用/欲望。欲望是一种缺乏的感觉与求得满足的愿望,它分为五种层次,从下至上:第一个层次是人的基本生理需要,第二个层次是安全需要,第三个层次是归属和爱的需要,第四个层次是尊重的需要,第五个层次是自我实现的需要。效用是从消费物品中所得到的满足程度,是对欲望的满足。判断一个人的幸福与否,可以从答案中得到,以得数1为分界岭。比1小就证明不幸福,等于1或者比1大就证明是幸福的。如果我们的欲望指数高,而在目前生活方式中得到的效用低,那得出来的幸福指数就是零点几了,那就说明我们的生活状态不好,让我们感觉不幸福,而不幸福的严重程度是根据数字来衡量的,数字越小就代表越不幸福,如果效用比欲望高,得出的得数就比1大,那就证明是个幸福的人。同理,幸福的指数也是根据得数来判断,数字越大就证明越幸福。即个体根据自己对生活的客观条件和所处状态的一种事实判断,对于生活的主观意义和满足程度的一种价值判断,它表现为在生活满意度基础上产生的一种积极心理体验。

调查结果显示:在被调查的常住居民中分别有23.92%和59.07%的居民表示生活的很幸福和比较幸福,7.70%的居民表示幸福程度一般,仅9.31%的居民觉得自己不幸福。

4、存在的问题

在调研中发现,政府在制定和落实幸福指数的过程中热情超乎想象,将幸福指数与官员政绩直接挂钩,有的甚至出台了幸福指数一票否决制。为了在城市幸福指数评比中取得好的名次,一些地方官员纷纷现身各种媒体和公众中间,为提高本地幸福指数拉票造势,展开了新一轮的幸福指数排名争夺。这种热情的背后隐含着对幸福指数的数字依赖和指标崇拜。

有些地方在确定幸福指数时,想当然地设定一些和百姓幸福毫不相干的内容,将幸福指数调查统计变成了数字游戏。有些官员为了突出自己的政绩,到处宣传炒作,作秀造势,搞华而不实的“幸福形象工程”,甚至民众还未评定,已提前将自己所在城市宣布为“幸福天堂”或“幸福百分百城市”等,这种到达了顶点的幸福指数评比带来的只能是官员的幸福,纸面上的幸福,对老百姓则毫无幸福可言。

幸福指数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透视民众的生活品质和对生活的主观满意度,但幸福指数并不等于幸福感本身。民众的幸福感归根结底不能靠官方数据“一锤定音”。幸福是什么?幸福在哪里?只能靠老百姓说了算。幸福在百姓的生活里,幸福在百姓的心里。

各级政府和领导者,让幸福指数变成百姓幸福的唯一办法就是将幸福指数工程真正变成为民工程、富民工程、惠民工程,以幸福指数作为测试百姓冷暖的温度计,设身处地地体察百姓的所思、所想、所求、所盼,经常想一想,在这些数字背后,还有多少群众看不起病,多少家庭买不起房,多少孩子上不了学,经常问一问,群众能否能用上干净水,吃到放心食品,呼吸到新鲜的空气,对群众的冷暖,感同身受,对民众的困难和问题,逐项解决落实,只有这样,才能让幸福从冷冰冰的数字变成充满温暖的切身体验。

对于幸福指数中的生活满意度、价值实现感、需求满足感等主观的抽象的指标,决策者要以科学态度和实事求是的精神,准确反映百姓的实际感受,以此作为加紧完善政策措施、纠正偏离的基本依据。

5、改进建议

虽然对于生活的幸福指数有所提高,但是物价的疯长、工资的平稳态势也成为了大众的后顾之忧,政府应更多的社会福利待遇和社会保险制度,让市民“幼有所依,老有所养”。这样人民的幸福感增强了,政府才能得到更多的拥护。

6、自身的总结与体会

这一次的社会实践活动,让我体会到个人力量的薄弱,团队合作才是一个有利于工作开展的形式。在这次活动中,我也有了机会更深入的与各个阶层的人进行交流和沟通,通过这一捷径我能够走进社会接触社会和了解社会。虽然说我们在大学里已经不再扮演新生这一角色,但是在社会这所大学里,我们脸上的稚嫩把我们彻底的出卖了。在这里有很多需要我们不断学习的东西,在这里没有你做不成的事,只有你不去做的事。认认真真地学习,勤勤恳恳地做事才是生活的真谛!

幸福指数调查报告(二)

一、调查背景

由于经济的高速发展,物质生活越来越丰富,本该是共享劳动成果的时刻,而社会各处却充满了忙碌与疲惫的身影。由此有人发出了这样的一个疑问:“你幸福吗?”这是一个现实有引人深思的问题。幸福,是一个人对自己的生活的条件和状态的一个客观判断,也是对自己生活的意义和价值的一种主观判断。幸福指数来源一个贫穷的王国——不丹王国,为了提高国民的幸福指数,王国的国王提出了要建设幸福王国,让所有公民都感到幸福。在金融危机来到的时,有些国家也尝试通过“不但模式”度过危机。幸福指数受到了世界的重视,成为了与GDp一样衡量一个国家发展水平的标准。大学生作为祖国的希望,民族复兴的强大动力,是国家兴旺的关键。因此,我们应该更加关注大学生的幸福指数。所以我们小组于20**年11月19日到20**年11月30日对广东医学院东关校区的大学生进行了一次关于大学生幸福指数的问卷调查,向素来不同学院的大学生发出了200份调查问卷,收回了196张,回收率为98%

二、发现问题

根据调查结果显示:

(一)54.0%的同学对自己生活的质量比较满意,8.2%的同学对自己的生活质量感到很满意,感到不满意的和非常不满意的分别占23.0%和14.8%。

(二)78.2%的同学对生活存在有压迫感,且36.7%的同学对大学忙碌生活感到有点烦,甚至有14.3%的同学觉得自己在大学里玩得太疯,荒废了学业,感到自己的大学生活虽有点忙碌但还很充实的占20.4%

(三)44.9%的同学精神满足对象是亲情:认为家庭美满是作为一个幸福人的重要标准的占56.1%,还有45.9%同学选择亲情作为人生的信念,大学生对亲情甚为依赖。

(四)在精神上,65.5%的同学对感情生活的瞒住状况表示还可以,而有24.3%的同学表示情感生活得不到满足,对自己的情感生活表示不满足的仅占10.2%。

(五)26.3%的同学对自己目前存在的问题中最不满意的是自己的经济状况,25.6%的同学表示最不满意的是自己的学习成绩。而对自己的人际关系最不满的占18.6%。

(六)71.3%的同学认为谈恋爱能够提升自己幸福指数,渴望谈恋爱,二以为谈恋爱不能提升自己的幸福指数,对爱情不那么渴望的仅占28.7%

(七)58.0%的同学对现实和未来的生活比较茫然,只有模糊的目标。19.3%的同学比嗾使茫然,不知所措。

(八)56.8%的同学觉得自己的社会价值一般般,30.7%的同学认为自己是一个对社会有价值的人,只有少部分同学认为自己不是对社会有价值的人,甚至是不清楚自己的社会价值。

(九)有44.3%的铜须认为在得到别人认可是自己感到幸福,31.1%的同学认为如果身边有许多朋友关心他,就会感到幸福。

三、分析问题:

幸福指数是幸福感的量化。影响幸福感的因素有很多,通过问卷调查,从数据中发现幸福指数的变化情况,从而推出影响幸福指数的因素:

(一)经济高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逐步提高,逐步从追求温饱转变为发展自己。也正是因为经济的高速发展,使得了大学生面临了更大的挑战,面对了毕业后的巨大竞争压力,大学生感到了强大的压迫感。正中压迫使得大学生打包带压抑,对生活充满不满,是大学生幸福指数削减的一个重要因素。

(二)经过了高考的压抑之后,踏入大学校园的同学们普遍出现了目标迷失,一些同学收到高中时期的影响,认为大学就是吃喝玩乐,绝对自由,继而衍生出一种“伪幸福感”。更多的同学在走进大学校园后,感到了诸多的不如意,大学更像是一个比武场。市场经济高速发展的现代,越来越经济化,实用化的商业气氛充着大学这个曾经的象牙塔,到处可见宣传单,到处可见推销员,使得初入大学的同学迷失了对幸福的定义也扭曲了,认为精神文化对弱于物质基础,而经济上的不如意的同学更加容易产生一种错觉,矮人一等,这种感觉更加容易让人产生对幸福理解上的错误。只有少数同学在适当的环境下成长起来而没有各种困扰,但他们却不能理解其他同学。在这种综合作用下产生幸福迷茫。

(三)走出自己的家乡进入到大学这个小社会,现代大学生们虽然有较好的经济条件,但却是抑制不住内心对家人、家人的思念。而社会的现实更加是让稚嫩的大学生感到无助,这时亲情变成了他们心中的唯一支柱。然而亲情的传达却隔了一段很长的距离,所谓“远水救不了近火”,这也使得大学生感到内心孤独。

(四)在外面不想在家里,内心的喜悦与悲伤得不到倾述,使得大学生在精神上得不到满足。然而正值青春的大学生,也是个性飞扬的一代,也不可能耐得住寂寞。大学生除了向家人倾诉,也开始渴望爱情,希望爱情能填补内心的那一块空地,希望用爱情增加自己的幸福。

(五)由于当代大学生很多都是独生子女,从小就娇生惯养,父母过分的关爱,使得很多大学生养成了以自己为中心,很少考虑别人你的感受,当与人交往时,经常发生口角,互不相让,最终导致交不上朋友。还有许多大学生的性格较为内向,不善于表达,失去了许多朋友的机会。然而有些人能能言善变,说话滔滔不绝,但很随意地承诺了别人,然而最终不能兑现承诺,失信于人最终朋友们都慢慢远离他。

(六)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部分大学生对自己的社会价值很模糊,大学生不清楚一个有社会价值的人应该具有那些品质,应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应该怎么成为一个对社会有价值的人。由于缺乏相关的教育,大学生对社会价值没有清楚的定位,也是的大学生出现可对生活难道迷茫的情况。

四、提升幸福指数的对策和建议

综合以上分析,针对大学生的特点和成长的环境的实际情况,从各方面对大学生进行关注,从而提升大学生的幸福指数。

(一)改善大学生的创业环境,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竞争也逐步增强,使得大学生感到巨大的压力,对大学生的改革创新的思维严重抑制,所以应该优化大学生的就业创业环境。(

(二)明确幸福的定义和确立正确的人生目标。通过家庭、学校、社会的共同教育,培养大学生对幸福的价值和意义的理解,引导大学生正确处理好物质幸福与精神幸福的关系。要加强大学生的人生观教育,引导大学生热爱生活,在困难面前不低头,勇往直前,不懈奋斗。要加强大学生的理想教育,引导大学生确定远大的理想,树立积极地精神支柱,为理想奋斗和感知幸福。通过组织一些演讲或以教育的形式引导大学生去正视自己的人生,明确自己的人生目标,让大学生摆脱迷茫,朝着自己的人生目标前进。

(三)加强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利用大学这个小舞台,通过形形色色的交流互动活动,在大学生与大学生之间架起一条通道,解除人与人之间的隔阂,让大学生的互相交流建立友谊,构建他们的人际圈。亲情固然是我们永远的一大精神支柱,但却不是唯一的。我们不能依赖于父母,要看好自己去开创属于自己的一片天空。因此大学生应该积极参与大学一些活动,这技能锻炼自身的能力,又可以从活动中找到志同道合的人,甚至是知心朋友,也就不会感到不幸福。

(四)树立正确的爱情观,每件事都有其两面性,爱情既是幸福的源泉也有可能成为悲剧的毒酒。大学生应该慎重对待恋爱,不能轻易做出承诺或表达爱意,不能因为一时冲动毁掉自己的一生。因为大学生失恋而自杀的事件已经不再少闻。要通过家庭与学校对大学生进行相关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既不能害人也不能害己,同样大学生应该处理好情感和学业的关系,别因为情感的问题而耽误学业。正确认识恋爱观才能让恋爱成为幸福的来源。

(五)。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要学会站在别人的角度看问题,将心与心,要想一下别人的感受,这样让人感到很贴心。与人交往过程中,诚信是不可或缺的,因此不要轻易承诺别人,一但作出承诺的必须兑现,做到言必行,行必果。世界是精彩的,舞台是宽广的,我们大学生应该勇于展现自己,表现自己,让别人认识自己为创造更多交朋友的机会,扩大自己的朋友圈。

(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积极倡导优秀文化,用积极健康的文化陶冶大学生的情操,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通过构建大学生社区服务网络,为大学生提供志愿服务社会实践文体活动等机会,让大学生在服务他人奉献社会的过程中,收获成长进步,实现人生价值和社会价值。也可通过鼓励大学生参加一些公益活动,为公益事业的发展做贡献,为社会贫苦人群服务,从而使大学生感悟到正确的价值观,从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五、小结

在各位组员共同努力下,我们顺利完成了本次调查。通过这次调查我们了解了影响大学生幸福指数的一些因素,同样也锻炼了我们的实践能力。也许幸福很难把握,但只要我们共同努力,相信幸福的未来将不只是梦想。

幸福指数调查报告(三)

如果说新加坡人是全球最冷漠的人还不足够的话,那就再个新加坡封多一个号——他们现在还成了最不幸福的人。起码,盖洛普的调查结果是如此。据盖洛普的调查,新加坡甚至明显比伊拉克、也门、阿富汗和海地等国家的人更悲观。

也许最令人意外的是,在这次调查中,中国内地竟然排名第十。中国内地有76%的受访者感到幸福,排第十位,与美国的结果一样。

据《海峡时报》网站称,盖洛普在20**年进行了一次对世界上接近150000个人的调查。盖洛普在对调查的解读称,在所调查的国家中,新加坡的成年人的正面情绪最低。

新加坡报纸《联合早报》对此也有详细报道:在受调查的全球最幸福国家排行榜148个国家中,新加坡排名最后。拉丁美洲国家人民的快乐指数最高,前10名有八个是南美国家,排名第一的是巴拿马。

对于同时被标上“冷漠”与“不快乐”这两个标签,虽有受访者认同调查结果,但多数新加坡人质疑这项调查的完整性,更有人激动地驳斥这些说法,认为会让外国人对新加坡人产生错误的印象。

销售执行员杨益才(32岁)受访时说,调查指新加坡人的正面情绪最低,也同样发现新加坡人较少产生负面情绪,综合对五个问题的答复就断定新加坡人缺乏情感,似乎不太可靠。

他说:“一些人看到之前的调查结果,就评定说新加坡人冷漠。现在又因另一套排名指我们缺乏正面情绪,说我们不快乐,这有欠公平。”

最新调查报告中指出,若根据经济指标,新加坡的表现相当好,但新加坡人却最缺乏正面情感,这会令一些只专注于传统经济指标的分析家和国家领导人感到惊讶。盖洛普一名合伙人克里夫顿在报告中说:“一个国家的收入高,并不等同于这个国家的人民快乐和幸福。”

据美国《赫芬顿邮报》报道,盖洛普日前发表的一份幸福指数调查报告称,中国内地在全球十个最幸福的国家和地区中排名第十,与美国相当,并且略高于日本和中国香港。

中国内地有76%的受访者感到幸福,排第十位,与美国的结果一样。日本以72%的幸福指数排在第14位。而中国香港只有69%,处于下游位置。亚洲最幸福的国家是泰国,超过八成泰国人在调查中给出正面的回应。

在这项调查当中,拉丁美洲国家人民的快乐指数最高,在全球最幸福国家排行榜中名列前10名的有八个是南美国家,排名第一的是巴拿马,有较多巴拿马人针对问题给予正面答复。连宗端说:“我认识一些拉丁美洲人,他们确实较轻松的看待生活。但新加坡人也只是比较紧张,生活节奏较快,不至于感到不快乐。”

篇四:2016全球幸福指数排名
2016提高觉悟机关作风建设演讲稿

首先,我想问在座各位这样一个问题:今天,你快乐吗?

要我说啊,快乐是我们每一个人主动能够接受追求得到的任何一项工作后的满足感。然而,满足不等于贪欲。一些人生活的不快乐,不是因为拥有的太少,而是因为贪图的太多。“事能知足心常乐,人到无求品自高。”只要不好高骛远、不盲目攀比,去非分之想、弃不义之心,不贪婪、不奢求,就能知足常乐。看得出,今天到场的各位心胸坦荡,都很快乐!你快乐吗?只要你在办理正常业务中不索要贿赂;只要你不把公家的财产囊入私怀;只要你不去践踏别人的合法权益等等,那么,你的良心就会是那么的平静、坦然,这时,快乐就在你孩子纯净的眼睛里、在你爱人甜甜的笑脸上、在你父母花一样绽放的皱纹里……然而,令人心痛的是,许多人往往因虚位利禄,常常不择手段、巧取豪夺、贪得无厌、贪婪成性,造成了很多人受到无谓的伤害,从而,也让自己的灵魂背上了重重的包袱,从此,与快乐绝缘。

请看这样一组数据:我国去年“两高”公布中国检察机关立案侦查的涉嫌职务犯罪的国家工作人员高达43757人,追回经济损失高达45.6亿元人民币,其中判处县级以上腐败官员多达772名。据香港《文汇报》报道,2016年上半年中国有6526名党员干部失踪,8371名贪官外逃,1252名腐败分子自杀。据国际权威反腐组织《全球腐败排行榜》显示,2016年在收录的146个国家中,中国腐败指数排在第71位。多么触目惊心的数据啊,多么令国人难堪的排名啊!腐败就像是一个寄生在文明社会的超级毒瘤,是当今社会难以治愈的顽疾,严重制约着经济的健康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程。现实已经向我们敲响警钟:国家有腐败当道、就有亡国的危险;民族与腐败为伍、就会失去希望和未来;一个人热衷于腐败的人,那么他的人生之路也就即将走到尽头。他所拥有的快乐就如昙花一般,那么虚渺,其结果必将是身败名裂、妻离子散、害人毁己,其实,这样的人从没有快乐过。在我的身边就有一位永远洋溢着幸福笑容的人,他就是我局三岔供电所所长李多琦。李所长每个月的工资不足1500元,却要赡养年迈的双亲、年幼的孩子,妻子体弱多病,生活的压力够这个年过半百的汉子承受的了,但他却从不向组织叫苦,从不向用户伸手,拒收任何“礼金”和“好处”。平时的他总是和员工们一起在生产现场“汗珠子滚太阳”,回到家依旧是孝敬双亲,笑容满面,在他黑黝黝的脸上是读不尽的幸福与快乐。有一次我非常好奇地问:“李所长呀,您所在的单位那么偏僻、环境那么艰苦、工作那么繁重,可您为什么总是一副乐呵呵的样子呀?”这次李所长一本正经地告诉我说:“其实,快乐并不是说你生活的不快乐,而是你没有发觉自己快乐,当你做人做事问心无愧时,你,就是快乐的……”是啊,做人做事,问心无愧!第一公文网:

同样的制度,同样的环境,在得与失、廉与贪之间,经过一番吹拉弹唱之后,听到的却是风格不同的曲调。有人勤字当头,唱一首《爱拼才会赢》;有人以奉献开路,谱一曲《生命在于奉献》;而有的人却以贪字“挂帅”,演奏一段凄凄惨惨的《铁窗泪》……廉政风暴带给我们每一位的触动是空前的,思考是深入的。目前,在新的经济体制下,各种诱惑和不良思潮仍在不时地腐蚀和侵袭着我们,大浪淘沙,泥石俱下,我们反腐倡廉的工作,任重而道远!如果说腐败是一种耻辱,那么它需要我们时刻铭记!如果说腐败是一种挑战,那么它需要我们勇敢面对!如果说腐败是一种现状,那么它需要我们努力去改变!如果说腐败是吞噬快乐的“病毒”,那么它需要我们每个人都安装思想上的“杀毒软件”,并适时升级,牢筑“防火墙”。新世纪、新时代、新希望、新蓝图,一切都是新的。我们要做竞争大潮的趋赴者、驾驭者、创造者,心中时刻装着党纪国法,使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始终沿着正确、安全的航线行驶。常怀感激之情,长葆进取之心,常存敬畏之念,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

同志们、朋友们,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让我们的灵魂,因纯净而自由,因自由而灵动,因灵动而诗化。在庆阳供电公司这个大家庭中,树立“正气浓、士气正、心气顺”的良好气氛,使大家工作并快乐着,奉献并幸福着!让我们每一位庆电人伸出我们友爱的双手,演绎我们的快乐事业,演绎我们的快乐人生!

篇五:2016全球幸福指数排名
2016李世默ted演讲稿中英文

拥有斯坦福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学位的李世默,是基金创始人,奉献投资家,代表作《中国崛起与“元叙事”的终结》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李世默ted演讲稿中英文

李世默简介:

李世默,男,汉族。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学士,斯坦福大学工商管理学硕士,复旦大学国际关系及公共事务学院博士,是一名风险投资家和政治学学者,春秋综合研究院研究员、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校董及中欧出版集团副董事长,中欧创业营讲师、成为资本创始人及执行董事,美国阿斯本研究所研究员,美国卡内基和平基金会顾问,伯克利加州大学艺术博物馆董事,是纽约时报、南华早报、环球时报,外交事务杂志,基督教科学箴言报以及郝芬顿邮报撰稿人。现居上海。

李世默ted演讲稿中英文

李世默ted演讲稿中文

我出生在“文化大革命”高潮时的上海。

外婆后来告诉我,她当时抱着襁褓之中啼哭不止的我,心惊胆战地听着“武斗”的枪声。

在我少年时,我被灌输了一个关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大故事,这个“元叙事”是这样说的:

所有的人类社会都遵循一个线性的目标明确的发展规律,即从原始社会开始,经由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最终过渡到(猜猜这个终点?)共产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类政治、社会发展的最高阶段,所有的人类社会,不管民族、文化、语言有何异同,或早或晚都将演进到这一阶段。人类社会自此大同,彼此相亲相爱,永远过着幸福的生活——人间天堂。但在实现这样目标之前,我们必须投身于正义与邪恶的斗争,即正义的社会主义与邪恶的资本主义之间的斗争,正义终将胜利!

当然,这就是从马克思主义发展而来的社会发展阶段论,这一“元叙事”在中国影响甚广。

我们从小就被反复灌输了这个宏大故事,几乎融化到了血液之中,笃信不疑。

这个“元叙事”不仅征服了中国,也影响了全世界。世界上曾经有整整三分之一人在它笼罩之下。

然而,忽然一夜之间,苏联崩溃,世界沧桑巨变。

我赴美留学,改宗成为伯克利的嬉皮士,哈哈!

就这样,开启了我另一段成年经历,我又被灌输了一个全新的宏大叙事,仿佛我这辈子只经历那一个还不够似的。这个宏大叙事的完美程度与早前的那一个不分伯仲。它同样宣称,人类社会遵循着一个线性的发展规律,指向一个终极目标。叙事故事是这样展开的:

所有的人类社会,不论其文化有何异同,其民众是基督徒、穆斯林还是儒家信徒,都将从传统社会过渡到现代社会。在传统社会中,最基本的社会单位是家庭、氏族、部落等群体;而在现代社会中,最基本的、神圣不可侵犯的社会单位是原子化的个人。所有的个人都被认定为是理性的,都有同一个诉求:选举权!

因为每一个个人都是理性的,一旦有了权选举,必然会选出好政府,随后就可以在好政府的领导下,过上幸福的生活,相当于实现大同社会——又是一个人间天堂。选举民主制将成为所有国家和民族唯一的政治制度,再加上一个自由放任的市场让他们发财。当然,在实现这个目标之前,我们必须投身于正义与邪恶的斗争,即正义的民主与邪恶的不民主之间的斗争。前者肩负着在全世界推动民主的使命,必要时甚至可以动用武力,来打击那些不投票不选举的邪恶势力。

上述宏大叙事同样传播甚广。根据“自由之家”的统计,全世界采用选举民主制的国家,从1970年的45个已增至2016年的115个。近20多年来,西方的精英人士孜孜不倦地在全世界奔走,推荐选举民主这一救世良方。他们声称,实行多党选举是拯救发展中国家于水火的唯一良药,只要吃下它,就一定会实现繁荣,否则,永无翻身之日。

但这一次,中国敬谢不敏。

历史是最好的裁判。仅仅30多年间,中国就从世界上最贫困的农业国,一跃而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实现6.5亿人脱贫。实际上,这期间全世界80%的减贫任务是由中国完成的。也就是说,如果没有中国的成绩,全世界的减贫成就不值一提。所有老的、新的民主国家的脱贫人口加起来,都不及中国一个零头。而取得这些成绩的中国,没有实行他们所谓的选举,也没有实行多党制。

所以,我禁不住问自己,我眼前画面到底哪里不对劲儿?我的故乡上海,一切都已今非昔比,新生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中产阶级以史无前例的速度和规模在增长。但根据西方的那个宏大叙事,这一切繁荣景象本不应该出现。

面对这一切,我开始做我唯一可以做的事,即思考它!

中国的确是个一党制的国家,由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不实行西方意义上的选举。按照当代主流的政治理论,人们据此可以生成三个判断,即这个体制一定是僵化的、封闭的、不具合法性的。

但这些论断被证明是完全错误的。事实恰恰相反,中国的一党制具有与时俱进的能力、选贤任能的体制、深植于民心的政权合法性,这些是确保其成功的核心要素。

大多数政治学家断言,一党制天生缺乏自我纠错能力,因此很难持久。

但历史实践却证明这一断言过于自信。中共已经在中国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国家之一连续执政64年,其政策调整的幅度超过近代任何国家。从激进的土改到“大跃进”运动,再到土地“准私有化”;从“文化大革命”到邓小平的市场化改革。邓小平的继任者江泽民更进一步,主动吸纳包括民营企业家在内的新社会阶层人士入党,而这在毛的时代是不可想象的。事实证明,中共具有超凡的与时俱进和自我纠错能力。

过去实行的一些不再有效的制度也不断得到纠正和更新。比如,政治领导人的任期制,毛时期,政治领导人实际上是终身任职的。这容易导致大权独揽、不受制约等问题。毛泽东作为现代中国的缔造者,在位晚年也未能避免犯下类似的严重错误。随后,中共逐步实施了领导人的任期制,并将任职的年龄上限确定为68到70岁。

最近很多人声称,相比于经济改革,中国的政治改革严重滞后,因此当前亟需在政改中取得突破。这一论断实际上是隐藏着政治偏见的话语陷阱,这个话语陷阱预设了哪些变革才算所谓的政治改革,只有实行这些特定的变革才行。事实上,中国的政治改革从未停滞。与三十年、二十年,甚至十年前相比,中国从基层到高层,从社会各领域到国家治理方式上,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果没有根本性的政治改革,这一切变化都是不可能的。【2016全球幸福指数排名】

我甚至想大胆地判断说,中共是世界第一流的政治改革专家。

西方主流的观点认为,一党制意味着政治上封闭,一小撮人把持了权力,必然导致劣政和腐败。

的确,腐败是一个大问题。不过,让我们先打开视野看一下全景。说起来可能令人难以置信,中共内部选贤任能竞争之激烈程度,可能超过世界上所有的政治组织。

十八大前,中共的最高领导机构——中央政治局共有25名委员,其中只有5人出身背景优越,也就是所谓的“太子党”。其余20人,包括国家主席胡锦涛和政府总理温家宝,都是平民出身。再看300多人组成的十七届中央委员会,出身显赫者的比例更低。可以说,绝大多数中共高层领导人都是靠自身努力和激烈竞争获得晋升的。与其他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统治精英的出身相比,我们必须承认中共内部平民出身的干部享有广阔的晋升空间。

中共如何在一党制的基础上保证选贤任能呢?关键之一是有一个强有力的组织机构,即组织部。对此西方鲜有人知。这套机制选贤任能的效力,恐怕最成功的商业公司都会自叹弗如。

它像一个旋转的金字塔,有三个部位组合而成。

中国的公务人员分为三类:即政府职能部门、国有企业,以及政府管辖的事业单位,如大学、社区组织等。公务人员既可以在某一类部门中长期工作,也可以在三类中交替任职。政府以及相关机构一年一度地从大学毕业生中招录人员,大部分新人会从最低一级的科员干起。组织部门会根据其表现,决定是否将其提升到更高的管理职位上,比如副科、科、副处、处。这可不是电影《龙威小子》中的动作名称,而是严肃的人事工作。

这一区间的职位包罗万象,既可以负责贫困农村的卫生工作,也可能负责城区里的招商引资,也可能是一家公司的基层经理。各级干部每年都要接受组织部门的考察,其中包括征求上级、下级和同事的反馈意见,以及个人操守审查,此外还有民意调查,最终择优提职。

在整个职业生涯中,中共的干部可以在政府职能部门、企业,以及社会事业单位等三大领域内轮转任职。在基层表现优秀的佼佼者可以晋升为副局和正局级干部,进入高级干部行列。这一级别的干部,有可能领导数百万人口的城区,也有可能管理年营业收入数亿美元的企业。从统计数据就可以看出选拔局级干部的竞争有多激烈,2016年,中国科级与副科级干部约为90万人,处级与副处级干部约为60万人,而局级与副局级干部仅为4万人。

在局级干部中,只有最为出众的极少数人才有机会继续晋升,最终进入中共中央委员会。就职业生涯来看,一位干部要晋升到高层,期间一般要经过二三十年的工作历练。这过程中有任人唯亲的问题吗,当然有。但从根本上,干部是否德才兼备才是提拔的决定性因素。事实上,中华帝国的官僚体系有着千年历史,今天中共的组织部门创造性地继承了这一独特的历史遗产,并发展成现代化的制度以培养当代中国的政治精英。【2016全球幸福指数排名】

习近平的履历就是非常鲜明的例证。习的父亲确实是中共的一位前领导人,但他的仕途也历经了30年之久。习近平从村干部做起,一步一个脚印的走到今天这个岗位。在他进入中央政治局之前,他领导过的地区总人口累计已超过1.5亿,创造的GDp合计超过1.5万亿美元。

千万不要误解,这不是针对具体的人,仅仅是事实的陈述。如果要论政府管理经验,小布什在任德州州长前和奥巴马第一次问鼎美国总统时,他们资历还比不上中国一个小县长。

温斯顿·丘吉尔曾说:“民主是个坏制度,但其他制度更坏”。可惜,他没有见识过组织部。

西方人总认为多党竞选和普选是合法性的唯一来源。曾有人问我:“中共不经选举执政,其合法性从何而来?”我的回答是:“舍我其谁的执政能力。”

我们都知道历史,1949年中共执政时,由于战火肆虐,外敌横行,中国的国土四分五裂,满目疮痍;中国人的人均寿命仅为41岁。但在今天,中国已跻身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成为在全球有重要影响的大国,人民生活迅速改善,人均寿命排名奇迹般地列中等发达国家前茅。

根据皮尤研究中心在中国的民意调查报告,其中一些数据反映了中国的主流民意,其中大部分数据在近几十年来十分稳定。

高达85%的中国民众,对国家未来方向表示满意;70%的民众认为在过去的五年生活得到改善;82%的民众对未来五年颇感乐观。

英国《金融时报》刚刚公布的全球青年人民调结果显示:93%的中国90后年轻人对国家的未来感到乐观。

如果这不是合法性,那我就不知道到底什么才是合法性了。

相比之下,全世界大部分选举民主制国家都处于惨淡经营的境况。关于美国和欧洲的政治困境,在座的听众都了然于胸,无需我再详述。除了极少数例外,大部分采用选举的发展中国家,迄今为止还在遭受贫困和战火的折磨。政府通过选举上台后,其支持率在几个月内就会跌到50%以下,从此一蹶不振甚至持续走低,直到下一次选举。可以说,民主已经陷入“一次选举,长期后悔”的周期性怪圈。这样下去,失去合法性的恐怕不是中国的一党制,而是选举民主制。

当然,我不想造成一种误会,认为中国成为超级大国已经指日可待了。中国当前面临重大挑战,巨大变迁带来的经济、社会问题数不胜数,譬如环境污染,食品安全、人口问题。在政治领域,最大的挑战是腐败。

目前,腐败猖獗,危及中国的政治制度及其道德合法性。但是,很多分析人士误判了腐败的原因,他们声称腐败是一党制导致的,只有终结一党制才能根绝腐败。更严谨一点儿的分析将证明这种观点毫无根据。

据透明国际发布的全球清廉指数排名,中国近年来的排名在第70到80名之间。印度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选举民主制国家,排名第95位,且逐年下滑;希腊排名第80位;印度尼西亚与阿根廷排名并列第100位;菲律宾排名第129位。排名在中国后的约100个国家中,超过一半是选举民主制国家。如果选举是根治腐败的万灵药,为何在这么多国家不灵呢?

我是做风险投资的,长于预测。因此,不做几个预测就结束今天的讨论似乎不妥。以下是我的三个预测:

未来十年:

1.中国将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按人均收入计算也将在发展中国家里名列前茅。2.腐败虽然无法根绝,但将得到有效控制。在透明国际的全球清廉指数排行榜上,中国有望继续提升10到20名,跨入全球最清廉的前60国之列。3.经济改革会加速实施,政治改革也将继续推进,中共仍稳固执政。

我们正在见证一个时代的落幕。共产主义和选举民主制,都是基于普世价值的“元叙事”。在20世纪,我们见证了前者因极端教条而失败;到21世纪,后者正重蹈同样的覆辙。“元叙事”就像癌症一样,正在从内部吞噬民主。我想澄清一下,我并不是要谴责民主。相反,我认为民主政治对西方的崛起和现代世界的诞生居功至伟。然而,很多西方精英把某一种民主形式模式化、普世化,这是西方当前各种病症的病灶所在。如果西方的精英不是将大把的时间花在向外国推销民主上,而是更多关心一下自身的政治改革,恐怕民主还不至于像今天这样无望。

中国的政治模式不可能取代选举民主,因为中国从不将自己的政治制度包装成普世通用的模式,也不热衷于对外输出。进一步说,中国模式的重要意义,不在于为世界各国提供了一个可以替代选举民主的新模式,而在于从实践上证明了良政的模式不是单一而是多元的,各国都有可能找到适合本国的政治制度。

让我们为“元叙事”的时代画个句号吧。共产主义和民主可能都是人类最美好的追求,但它们普世化的教条时代已经过去。我们的下一代,不需要被灌输说,世界上只有一种政治模式,所有社会都只有一种归宿。这是错误的,不负责任的,也是乏味的。多元化正在取代普世化。一个更精彩的时代正缓缓拉开帷幕,我们有没有勇气拥抱它呢?

李世默ted演讲稿英文

Goodmorning.MynameisEricLi,andIwasbornhere.Butno,Iwasn’tbornthere.ThiswaswhereIwasborn:Shanghai,attheheightoftheCulturalRevolution.Mygrandmothertellsmethatsheheardthesoundofgunfirealongwithmyfirstcries.WhenIwasgrowingup,IwastoldastorythatexplainedallIeverneededtoknowthathumanity.Itwentlikethis.Allhumansocietiesdevelopinlinearprogression,beginningwithprimitivesociety,thenslavesociety,feudalism,capitalism,socialism,andfinally,guesswhereweendup?Communism!Soonerorlater,allofhumanity,regardlessofculture,language,nationality,willarriveatthisfinalstageofpoliticalandsocialdevelopment.Theentireworld’speopleswillbeunifiedinthisparadiseonearthandlivehappilyeverafter.Butbeforewegetthere,we’reengagedinastrugglebetweengoodandevil,thegoodofsocialismagainsttheevilofcapitalism,andthegoodshalltriumph.That,ofcourse,wasthe-narrativedistilledfromthetheoriesofKarlMarx.AndtheChineseboughtit.Weweretaughtthatgrandstorydayinanddayout.Itbecamepartofus,andwebelievedinit.Thestorywasabestseller.Aboutonthirdoftheentireworld’spopulationlivedunderthatnarrative.Then,theworldchangedovernight.Asforme,disillusionedbythefailedreligionofmyyouth,IwenttoAmericaandbecameaBerkeleyhippie.Now,asIwascomingofage,somethingelsehappened.Asifonebigstorywasn’tenough,Iwastoldanotherone.Thisonewasjustasgrand.Italsoclaimsthatallhumansocietiesdevelopinalinearprogressiontowardsasingularend.Thisonewentasfollows.Allsocieties,regardlessofculture,beitChristian,Muslim,Confucian,mustprogressfromtraditionalsocietiesinwhichgroupsarethebasicunitstomodernsocietiesinwhichatomizedindividualsarethesovereignunits,andalltheseindividualsare,bydefinition,rational,andtheyallwantonething:thevote.Becausetheyallrational,oncegiventhevote,theyproducegoodgovernmentandlivehappilyeverafter.paradiseonearth,again.Soonerorlater,electoraldemocracywillbetheonlypoliticalsystemforallcountriesandallpeoples,withafreemarkettomakethemallrich.Butbeforewegetthere,we’reengagedinastrugglebetweengoodandevil.Thegoodbelongstothosewhoaredemocraciesandarechargedwithamissionofspreadingitaroundtheglobe,sometimesbyforce,againsttheevilofthosewhodonotholdelections.Now.Thisstoryalsobecameabestseller.AccordingtotheFreedomHouse,thenumberofdemocracieswentfrom45in1970to115in2016.Inthelast20years,Westernelitestirelesslytrottedaroundtheglobesellingthisprospectus:multiplepartiesfightforpoliticalpowerandeveryonevotingonthemistheonlypathtosalvationtothelong-sufferingdevelopingworld.Thosewhobuytheprospectusaredestinedforsuccess.Thosewhodonotaredoomedtofail.Butthistime,theChinesedidn’tbuyit.Foolmeonce…Therestishistory.Injust3pyears,Chinawentfromoneofthepoorestagriculturalcountriesintheworldtoitssecond-largesteconomy.Sixhundredfiftymillionpeoplewereliftedoutofpoverty.Eightypercentoftheentireworld’spovertyalleviationduringthatperiodhappenedinChina.Inotherwords,allthenewandolddemocraciesputtogetheramountedtoamerefractionofwhatasingle,one-partystatedidwithoutvoting.See,Igrewuponthisstuff:foodstamps.Meatwasrationedtoafewhundredgramsperpersonpermonthatonepoint.Needlesstosay,Iatemygrandmother’sportions.SoIaskedmyself,what’swrongwiththispicture?HereIaminmyhometown,mybusinessgrowingleapsandbounds.Entrepreneursarestartingcompanieseveryday.Middleclassisexpandinginspeedandscaleunprecedentedinhumanhistory.Yet,accordingtothegrandstory,noneofthisshouldbehappening.SoIwentanddidtheonlythingIcould.Istudiedit.Yes,Chinaisaone-partystaterunbytheChineseCommunistparty,theparty,andtheydon’tholdelections.Thereassumptionsaremadebythedominantpoliticaltheoriesofourtime.Suchasystemisoperationallyrigid,

politicallyclosed,andmorallyillegitimate.Well,theassumptionsarewrong.Theoppositesaretrue.Adaptability,meritocracy,andlegitimacyarethethreedefiningcharacteristicsofChina’sone-partysystem.Now,mostpoliticalscientistswilltellusthataone-partysystemisinherentlyincapableofself-correction.Itwon’tlastlongbecauseitcannotadapt.Nowherearethefacts.In64yearsofrunningthelargestcountryintheworld,therangeoftheparty’spolicieshasbeenwiderthananyothercountryinrecentmemory,fromradicallandcollectivizationtotheGreatLeapForward,thenprivatizationoffarmland,thentheCulturalRevolution,thenDengXiaoping’smarketreform,thensuccessorJiangZemintookthegiantpoliticalstepofopeninguppartymembershiptoprivatebusinesspeople,somethingunimaginableduringMao’srule.Sothepartyself-correctsinratherdramaticfashions.Institutionally,newrulesgetenactedtocorrectpreviousdysfunctions.Forexample,termlimits.politicalleadersusedtoretaintheirpositionsforlife,andtheyusedthattoaccumulatepowerandperpetuatetheirrules.MaowasthefatherofmodernChina,yethisprolongedruleledtodisastrousmistakes.Sothepartyinstitutedtermlimitswithmandatoryretirementageof68to70.OnethingweoftenhearispoliticalreformshavelaggedfarbehindeconomicreformsandChinaisindireneedofpoliticalreform.Butthisclaimisarhetoricaltraphiddenbehindapoliticalbias.See,somehavedecidedaprioriwhatkindsofchangestheywanttosee,andonlysuchchangescanbecalledpoliticalreform.Thetruthis,politicalreformshaveneverstopped.Comparedwith30yearsago,20years,even10yearsago,everyaspectofChinesesociety,howthecountryisgoverned,fromthemostlocalleveltothehighestcenter,areunrecognizabletoday.Nowsuchchangesaresimplynotpossiblewithoutpoliticalreformsofthemostfundamentalkind.NowIwouldventuretosuggestthepartyistheworld’sleadingexpertinpoliticalreform.Thesecondassumptionisthatinaone-partystate,powergetsconcentratedinthehandsofthefew,andbadgovernanceandcorruptionfollow.Indeed,corruptionisabigproblem,butlet’sfirstlookatthelargercontext.Now,thismaybebecounterintuitivetoyou.Thepartyhappenstobeoneofthemostmeritocraticpoliticalinstitutionsintheworldtoday.China’shighestrulingbody,thepolitburo,has25members.Inthemostrecentone,onlyfiveofthemcamefromabackgroundofprivilege,so-calledprincelings.Theother20,includingthepresidentandthepremier,camefromentirelyordinarybackgrounds.Inthelargercentralcommitteeof300ormore,thepercentageofthosewhowerebornintopowerandwealthwasevensmaller.ThevastmajorityofseniorChineseleadersworkedandcompetedtheirwaytothetop.Comparethatwiththerulingelitesinbothdevelopedanddevelopingcountries,Ithinkyou’llfindthepartybeingnearthetopinupwardmobility.Thequestionthenis,howcouldthatbepossibleinasystemrunbyoneparty?Newwecometoapowerfulpoliticalinstitution,little-knowntoWesterners:theparty’sOrganizationDepartment.TheDepartmentfunctionslikeagianthumanresourceenginethatwouldbetheenvyofevensomeofthemostsuccessfulcorporations.Itoperatesarotationpyramidmadeupoftherecomponents:civilservice,state-ownedenterprises,andsocialorganizationslikeauniversityoracommunityprogram.TheformseparateyetintegratedcareerpathsforChineseofficials.Theyrecruitcollegegradsintoentry-levelpositionsinallthreetracks,andtheystartfromthebottom,calledKeyuanThentheycouldgetpromotedthroughfourincreasinglyeliteranks:fuke,ke,fuchu,andchu.Nowthesearenotmovesfromkaratekids,okay?It’sseriousbusiness.Therangeofpositionsiswide,fromrunninghealthcareinavillagetoforeigninvestmentinacitydistricttomanagerinacompany.Onceayear,thedepartmentreviewstheirperformance.Theyinterviewtheirsuperiors,theirpeers,theirsubordinates.Theyvettheirpersonalconduct.Theyconductpublicopinionsurveys.Then

theypromotethewinners.Throughouttheircareers,thesecadrescanmovethroughandoutofallthreetracks.Overtime,thefoodonesmovebeyondthefourlevelstothefujuandju,levels.There,theyenterhigh,officialdom.Bythatpoint,atypicalassignmentwillbetomanageadistrictwithpopulationinthemillionsoracompanywithhundredsofmillionsofdollarsinrevenue.Justtoshowyouhowcompetitivethesystemis,in2016,therewere900000fukeandkelevels,600000fuchuandchulevels,andonly40000fujuandjulevels.Afterthejulevels,thebestfewmovefurtherupseveralmoreranks,andeventuallymakeittotheCentralCommittee.Theprocesstakestwotothreedecades.Doespatronageplayarole?Yesofcourse.Butmeritremainsthefundamentaldriver.Inessence,theOrganizationDepartmentrunsamodernizesversionofChina’scenturies-oldmandarinsystem.China’snewpresidentXiJinpingissonofaformerleader,whichisveryunusual,firstofhiskindtomakethetopjob.Evenforhim,thecareertook30years.Hestartedasavillagemanager,andbythetimeheenteredthepolitburo,hehadmanagedareaswithtotalpopulationof150millionpeopleandcombinedGDpsof1.5trillionU.S.dollars.Now,pleasedon’tgetmewrong,okay?Thisisnotaputdownofanyone.It’sjustastatementoffact.GeorgeW.Bush,rememberhim?Thisisnotaputdown.BeforebecomingGovernorofTexas,orBarackObamabeforerunningforpresident,couldnotmakeevenasmallcountymanagerinChina’ssystem.WinstonChurchilloncesaidthatdemocracyisaterriblesystemexceptforalltherest.Well,apparentlyhehadn’theardoftheOrganizationDepartment.Now,Westernersalwaysassumethatmulti-partyelectionwithuniversalsuffrageistheonlysourceofpoliticallegitimacy.Iwasaskedonce,“Thepartywasn’tvotedinbyelection.WhereisthesourceofLegitimacy?”Isaid,“Howaboutcompetency?”:Weallknowthefacts.In1949,whenthepartytookpower,Chinawasmiredincivilwars,dismemberedbyforeignaggression,averagelifeexpectancyatthattime,42yearsold.Today,it’sthesecondlargesteconomyintheworld,anindustrialpowerhouse,anditspeopleliveinincreasingprosperity.pewResearchpollsChinesepublicattitudes,andherearethenumbersinrecentyears.Satisfactionwiththedirectionofthecountry:85percent.Thosewhothinkthey’rebetteroffthanfiveyearsago,70%.Thosewhoexpectsthefuturetobebetter,awhopping82percent.FinancialTimespollsglobalyouthattitudesandthesenumbers,brandnew,justcamefromlastweek.Ninety-three-percentofChina’sGenerationYareoptimisticabouttheircountry’sfuture.Now,ifthisisnotlegitimacy,I’mnotsurewhatis.Incontrast,mostelectoraldemocraciesaroundtheworldaresufferingfromdismalperformance.Idon’tneedtoelaborateforthisaudiencehowdysfunctionalitisfromWashingtontoEuropeancapitals.Withafewexceptions,thevastnumberofdevelopingcountriesthathaveadoptedelectoralregimesarestillsufferingfrompovertyandcivilstrife.Governmentsgetelected,andthentheyfallbelow50percentapprovalinafewmonthsandstaythereandgetworseuntilthenextelection.Democracyisbecomingaperpetualcycleofelectandregret.Atthisrate,I’mafraiditisdemocracy,notChina’sone-partysystem,thatisindangeroflosinglegitimacy.Now,Idon’twanttocreatethemisimpressionthatChina’shunky-doryonthewaytosomekindofsuperpowerdom.Thecountryfacesenormouschallenges.Socialandeconomicproblemsthatcomewithwrenchingchangelikethisaremine-boggling.pollutionisone.Foodsafety.populationissues.Onthepoliticalfront,theworstproblemiscorruption.Corruptioniswidespreadandunderminesthesystemanditsmorallegitimacy.Butmostanalystsmis-diagnosethedisease.Theysaythatcorruptionistheresultoftheone-partysystem,andtherefore,inordertocureit,youhavetodoawaywiththeentiresystem.Butamorecarefullookwouldtellusotherwise.TransparencyInternationalranksChinabetween70and80inrecentyearsamong170countries,andit’sbeenmovingup.India,thelargest

democracyintheworld,94anddropping.ForthehundredorsocountriesthatarerankedbelowChina,morethanhalfofthemareelectoraldemocracies.Soifelectionisthepanaceaforcorruption,howcomethesecountriescan’tfixit?Now,I’maventurecapitalist.Imakebets.Itwouldn’tbefairtoendthistalkwithoutputtingmyselfonthelineandmakingsomepredictions.Soheretheyare.Inthenext10years,ChinawillsurpasstheU.S.andbecomethelargesteconomyintheworld.Incomepercapitalwillbenearthetopofalldevelopingcountries.Corruptionwillbecurbed,butnoteliminated,andChinawillmoveup10to20notchestoabove60inT.I.ranking.Economicreformwillaccelerate,politicalreformwillcontinue,andtheone-partysystemwillholdfirm.Weliveintheduskofanera.-narrativesthatmakeuniversalclaimsfailedusinthe20thcenturyandarefailingusinthe21st.-narrativeisthecancerthatiskillingdemocracyfromtheinside.Now,Iwanttoclarifysomething.I’mnotheretomakeanindictmentofdemocracy.Onthecontrary,IthinkdemocracycontributedtotheriseoftheWestandthecreationofthemodernworld.ItistheuniversalclaimthatmanyWesternelitesaremakingabouttheirpoliticalsystem,thehubris,thatisattheheartoftheWest’scurrentills.Iftheywouldspendjustalittlelesstimeontryingtoforcetheirwayontoothers,andalittlebitmoreonpoliticalreformathome,theymightgivetheirdemocracyabetterchance.China’spoliticalmodelwillneversupplantelectoraldemocracy,becauseunlikethelatter,itdoesn’tpretendtobeuniversal.Itcannotbeexported.Butthatisthepointprecisely.ThesignificanceofChina’sexampleisnotthatitprovidesandalternativebutthedemonstrationthatalternativesexist.Letusdrawtoaclosethiseraof-narratives.Communismanddemocracymaybothbelaudableideals,buttheeraoftheirdogmaticuniversalismisover.Letusstoptellingpeopleandourchildrenthere’sonlyonewaytogovernourselvesandasingularfuturetowardswhichallsocietiesmustevolve.Itiswrong.Itisirresponsible.Andworstofall,itisboring.Letuniversalitymakewayforplurality.perhapsamoreinterestingageisuponus.Arewebraveenoughtowelcomeit?

篇六:2016全球幸福指数排名
2016文献综述的范文

第1篇:关于企业竞争力研究的文献综述

一、序言

伴随我国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市场更加开放,竞争日益激烈。相关领域(产业)不同程度、有条件、分步骤地放宽市场准入,大批外资企业涌入我国市场,参与市场竞争。

竞争力是市场竞争的产物。我国走市场竞争的道路不过20来年,企业竞争力的研究远远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但是伴随市场竞争程度的不断深入,有关企业竞争力方面的研究愈发重要。企业竞争力研究对企业良性成长壮大至关重要,也是培育与提升企业综合实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迄今为止,国内外众多学者和相关组织对企业竞争力的研究颇多,从不同的角度和假设前提出发,在研究对象、评价方法等方面重塑竞争力内涵,构建竞争力评价指标及体系,分析企业的优劣势,提升企业竞争优势。

本文浏览、搜集有限的文献资料,通过综合、归纳、分析,去伪存真、去粗取精,以求达到引导论文写作的目的。

二、关于竞争力的不同定义

从目前看,企业竞争力的概念(定义)各式各样,众说纷纭。研究方法、内容及侧重点也不尽相同。

刘晓斌在《零售企业竞争力定量评价分析》1一文里通过综合能力论、生命论、功能论、状态论、机制论、素质论这不同研究角度和假设前提下的六方面得出零售企业竞争力的初步概念可以简单明了地归纳为:零售企业竞争力是零售企业在竞争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能力。包括在服务、品牌和市场营销体现出来的外显竞争力,在经营能力、信息技术体现出来的内在竞争力,以及在企业文化、企业制度等方面体现出来的核心竞争力。

贾玉花在《企业竞争力评价研究》2一文中通过美国《产业竞争力总统委员会报告》,世界经济论坛(WEF)1985、1994年《关于竞争力的报告》和日欧学者的比较研究等对企业竞争力归纳为:企业竞争力是指企业在竞争的市场环境中,通过配置或创造企业资源,在企业持续生存和发展方面所形成的比较能力。

这一概念体现了以下特征:

①企业竞争力最终体现在持续生存和发展能力上,即体现在企业的目标上。

②企业竞争力是个多层次含义的综合性范畴,不仅涉及到了企业内部要素结构和经营管理过程,而且涉及到企业的外部环境;不仅关系到了企业自身的市场占有率和盈利能力,还关系到国家福利的多寡;不仅仅是静态的比较能力,更是动态的进化的发展能力。

③企业竞争力是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形成的,即它是动态的产物,不是静态的结果。企业只有通过各种资源的配置,在战略规划,产品设计,市场营销,采购,生产,销售及管理过程中逐渐形成企业的竞争力。

④企业竞争力是一种比较能力。这种比较能力是以厂商的竞争为前提的。它存在三种类型:强势竞争力,均衡竞争力和弱势竞争力,是被评价企业与竞争对手之间竞争力的对比关系。

⑤企业竞争力是一个系统性概念。它是由市场指标来表征,由企业内部素质(信息、知识、创新能力、人力资本、企业文化等)来决定的。竞争力的强弱用单一指标是无法衡量的,需设计一套综合性指标体系,对其进行科学评价。

同时该文还比较得出:“企业竞争力”是从经济学角度进行研究的,特指企业在竞争的市场环境中,通过配置或创造企业资源,在企业持续生存和发展方面所形成的比较能力;“企业核心能力”更多地是从管理学的角度进行研究的,强调企业组织内部的学习、协调、凝聚功能。

从字面上来看,“企业竞争力”应当是较“企业核心能力”或“企业核心竞争力”含义更宽的概念,因为它不仅包括内部能力,还包括企业外部的产品性能、价格或成本等方面的比较及由此形成的市场份额的重新划定能力。基于以上理由,可以用“企业竞争力”的概念统一“企业核心能力”和“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概念,或者把“企业核心能力”作为“企业竞争力”的一个组成部分,意在消除概念之争和促进理论研究的深化。

刘忠敏《企业竞争力评价及其应用研究》3一文中对比狄昂照、吴明录、波特、钱德勒、普拉哈拉德等国内外学者和相关组织的研究成果认为,企业具备强势竞争力或竞争优势的根源在于企业的核心能力,同时认为企业竞争力是竞争力的形态之一,是指企业在竞争的市场环境中,通过配置或创造企业资源,能够持续地、有效地向市场提供产品或服务的能力,主要体现占有市场、创造价值、持续发展等方面与其他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比较能力。

这一定义包括以下几层涵义:

①企业竞争力是以企业之间的竞争为前提的。

②企业竞争力概念本身并不能表明竞争力的强弱,因为竞争力是一种比较中的能力。

③企业竞争力主要体现在占有市场的能力、创造价值和利润的能力,以及创新发展的能力。

④企业竞争力是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形成的。

⑤企业竞争力受外界环境的影响。

张晓文等在《企业竞争力的定量评价方法》4中认为:企业竞争力是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作为竞争主体,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通过能力资源、制度与机制及与外部环境的交互作用,使其内外资源有效整合与优化配置,呈现比竞争对手更具优势的良性循环态势,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张东风、杜纲的《现代零售企业竞争力评价研究》11中认为:现代零售企业竞争力是指零售企业在不断整合供应链资源,提高效率,使服务水平不断提升的同时达到市场份额的扩展和成本被有效降低的能力。其主要体现在零售企业的内部经营管理、顾客服务、关系营销、供应链管理、零售物流等方面。

三、关于企业竞争力的评价方法及其体系构建

刘晓斌在《零售企业竞争力定量评价分析》1一文中运用层次分析法,把零售企业竞争力的评价因素和分析因素分成三部分,也即:

①基本要素(由外显竞争力、内在竞争力和制度竞争力组成),

②评价要素,即在基本要素的基础上,依据零售企业的特点,选取表示三个层次企业竞争力的要素,

③指标层,把各种评价要素的状态进一步细化,用评价指标来表现。

由此建立的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由10个评价要素,31项评价指标构成。最后从整体、全局出发,对竞争力进行综合评价。其中,对竞争力指标体系中的定性与定量采用不同的赋值方法,建立模型,归属数据权重,比较分析所研究零售企业的竞争力状况。

张晓文等的《企业竞争力的定量评价方法》4从系统理论的观点出发,构建了企业竞争力的函数关系式以及企业竞争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和数学模型。从能力资源、能力制度与机制和能力状态三大方面外加环境因素构建竞争力体系。通过层次分析法结合定量与定性分析建立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11个评价要素,21项评价指标。

邵一明、钱敏《零售企业竞争力指标与评价模型》5一文中以市场占有能力、营运能力、获利能力、信息技术水平、人力资本这五大方面内容来设计竞争力评价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以上及细分评价指标的权重,建立递阶层次结构,根据零售企业竞争力系统中各因素之间的关系,建立系统的递阶层次结构图。通过比较判别法确定及计算各项评价指标的相对权重。并且运用综合模糊评价的思想将各指标转换成相应的分值,然后加权平均,得出总分,以此确定零售企业竞争力高低。从而转换成具体的公式,进而建立模型,结合数据,最终计算得到

零售企业竞争力的综合得分。即得出零售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强弱,为零售企业改善经营,抵制外资零售企业的强烈冲击,确立竞争的优势,缩短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提供了强有力的依据。

黄河在《企业竞争力的评价及提升研究》6一文中建立了以财务报表数据为主要依据的评价指标体系,对企业的显在争竞力进行评价,同时力图反映企业未来竞争能力的真实状况。该评价指标体系分12大类,包括企业规模、营运能力、经营安全能力、盈利能力、市场控制力、技术创新能力、组织管理能力、人力资本、企业文化、资本运营能力、跨国经营能力、环境协调能力。各大类下又有若干小指标,共58项。

黄河在设计的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在指标设置、评价准则,尤其是度量方法上遵循指数化原则。根据资产类和过程类的分类处理原则将58项指标分为六类,且按上述六类指标将各企业的每类指标内所含的具体指标的数值进行加总并求出平均值,从而便利相互间比较。再通过将每类指标各个被评企业的平均值加总然后再求出行业的平均值,以行业平均值作为标准参数同各企业的数值进行比较。最后分别用各个标准参数与各企业相对应的综合指标平均值相除,得出各企业六类指标相应的竞争力指数。评价体系建立及方法的运用关键在于权数的合理分配及方程的准确建立。

李飞、刘明葳的《中外大型零售企业竞争能力比较研究》7将零售企业竞争力的内容分为作为竞争资源的核心层、作为核心能力的中间层以及作为竞争优势的表现层,而文中着重强调中间层竞争能力的比较,也是该文的一大核心支出,文中提及的中间层比较包括业态创新能力、店铺扩张能力、营销管理能力、成本控制能力、财务运作能力。

祝波、吕文俊的《商业零售企业竞争力评价体系及模糊综合判断》8把对商业零售企业的评价指标重点放在财务指标的数据上,通过企业的财务数据,计算企业的财务状况,从表面反映企业的竞争力状况。

祝波、吕文俊从企业的基本资源状况、经营能力、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文化亲和力等主因素方面入手,衍生出包含人力资源状况、经营管理能力、营销服务能力、市场创新、管理创新等多项评价的零售企业竞争力的子因素,从而构建了零售企业竞争力的综合评价体系,最后运用AHp方法,确定各层级评价指标的权重,对零售企业竞争力进行模糊判断,建立零售企业竞争力模糊综合判断模型,并运用层次分析法求解模型。

王桂根在《我国零售企业竞争力研究》10一文中认为国内外的竞争力研究文献中,对零售企业竞争力测评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企业总体层面上,大多偏重于定性分析,没有做出定量分析,缺乏直观性和实际应用意义,也很难为企业提升竞争力提供依据。

因而作者采用量化的财务指标体系(选取了4个财务指标体系,即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偿债能力和增长能力),运用因子分析法对企业竞争力进行实证分析研究。

张东风、杜纲的《现代零售企业竞争力评价研究》11中独辟溪径地吸收“供应链”理论和“平衡计分卡”原理来设计现代零售企业的竞争力评价体系,作者认为完整的零售企业竞争力评价体系由2部分构成,即服务绩效(顾客服务绩效+供应链服务绩效)和内部绩效,同时从从财务、客户、流程、学习、成长4个角度形成了同样是4个角度的现代零售企业竞争力评价的“四流评价体系,依据四流评价体系,构建了现代零售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对定性和定量评价指标分别采用多指标的综合评价(数据标准化)和语义差别隶属度赋值方法进行竞争力评价。

四、内外资企业的选取及相关竞争力指标比较

刘晓斌在《零售企业竞争力定量评价分析》1认为,销售额排名第一的零售巨头沃尔玛,它的发展运营策略、顾客策略、人力资源策略创造其骄人的业绩。天天平价,始终如一、自有品牌全新感受、物流配送世界第一、营销互补共生共容等是沃尔玛成功的关键。沃尔玛的竞争优势在于后勤物流配送(存货补充)能力和吸引客户忠诚的经营能力,由沃尔玛的例子得出竞争力具有时间性,难于评价,受影响的因素很多。进一步讲,对竞争力指标体系设计,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李飞、刘明葳的《中外大型零售企业竞争能力比较研究》7选取了10家进入中国的世界零售50强公司和10家中国本土最具竞争力的零售公司,着重在中间层的竞争力的五方面(创新能力、店铺扩张能力、营销管理能力、成本控制能力、财务运作能力)进行差别比较研究。最终得出中外零售企业的均值和最优值。

刘星原的《零售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_兼析中外零售企业的竞争力》9从中外零售企业出发,对这两大团体在拥有良好的商业门店地理位置、拥有经营管理人才以及员工学习与培训体系、掌握能满足顾客需求的、具有异质性特点、其他企业难以模仿的经营内容或经营模式、具备对企业运行环节全过程的管理、成本控制、销售能力、资金筹集能力与利润率水平、企业的利润率、销售额、资本积累与资金筹集能力这些方面进行了定性的陈述。

王桂根在《我国零售企业竞争力研究》10选取30个零售业上市公司作为评价对象,结合统计因子分析法的原理和挑选出的30个零售业上市公司2016年的数据资料,进行零售企业竞争力评价分析。选取分析变量,计算相关系数矩阵以及各特征向量,确定主成分,然后分析出各个因子及其贡献率后,构造出F函数。计算各个样本在每个因子上的得分并得出其F值,以F值为标准进行判别。

五、企业竞争力研究的普遍意义

刘忠敏的《企业竞争力评价及其应用研究》3认为对企业竞争力进行评价,具有以下几方面的意义:

①进行企业竞争力的定量评价,可以从定量角度科学、准确地描述和把握企业竞争力的状况及其变化趋势。

②企业可以根据综合评价的结果,进行竞争力的综合排序(特别是行业内部排序)及分布状况研究,从而激励企业发挥优势,弥补不足,全面提高竞争力。

③开展企业竞争力综合评价,便于企业对影响竞争能力的内部因素进行分析,为企业提供自我诊断的有效方法。

④企业竞争力综合评价方法研究可以为形成长期评价制度奠定基础。

⑤企业竞争力评价有助于优化社会资源配置,提高一国的综合国力,并为政府政策及宏观决策提供依据。

六、小结

近年来,中外学者对企业竞争力的研究方兴未艾,企业竞争力也愈发受到有关人士特别是企业管理者的注意。虽然研究成果较多,成果也较丰富,但是作为核心力本身是一个矛盾的集合体。一方面,不同的学者可以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法来研究、诠释有关竞争力的不同方面;另一方面,关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指标体系的构建及评价向来纷繁复杂,也由于竞争力评价的定性与定量比例不当(后者较难,前者较空洞),此外,对于内外资企业的数据对比分析实例由于种种原因往往涉及较少。正因为如此,也为论文的写作选取了不错的突破口。

相信通过本文的概述能够为论文写作指路。

第2篇:化学文献综述范文

化学镀技术是在金属的催化作用下,通过可控制的氧化还原反应产生金属的沉积过程。与电镀相比,化学镀技术具有镀层均匀、针kǒng小、不需直流电源设备、能在非导体上沉积和具有某些特殊性能等特点。另外,由于化学镀技术废液排放少,对环境污染小以及成本较低,在许多领域已逐步取代电镀,成为一种环保型的表面处理工艺。目前,化学镀技术已在电子、阀门制造、机械、石油化工、汽车、航空航天等工业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本研究所经过十余年的化学镀技术研究开发工作

,已具备化学镀镍(中磷、低磷、高磷)工艺,可根据客户提供的部件的使用工况,制定出具体的化学镀工艺方案,并承接对外加工服务。目前,结合汽车铝质活塞表面处理工艺,开发出一种全新的化学镀Ni-p-B工艺,成功通过本田公司150小时台架试验,化学镀镀层的表面硬度及耐磨性比一般的化学镀有大幅度提高,表面硬度Hv>800、

化学镀Ni-p

一、化学镀Ni-p主要技术指标:

镀层厚度10-50μm,硬度Hv550-1100(相当于HRC55~72),结合强度大于15kg/mm?,耐腐蚀性能大大优于不锈钢。

二、化学镀Ni-p主要技术特点:

1.硬度高,耐磨性好:化学镀镀层经热处理后硬度达Hv1100,工模具镀膜后一般寿命提高3倍以上。

2.耐腐蚀强:化学镀镀层在酸、碱、盐、氨和海水等介质中都具有很好的耐蚀性,其耐蚀性好于不锈钢。

3.表面光洁、光亮:工件经化学镀镀膜后,表面光洁度不受影响,无需再加工和抛光。

4.可镀形状复杂:工件形状不受限制,不变形,可化学镀较深的盲孔和形状复杂的内腔。

5.被镀材料广泛:可在模具钢、不锈钢、铜、铝、塑料、尼龙、玻璃、橡胶、木材等材料上化学镀。

三、化学镀Ni-p主要应用部件

1.各类模具:注塑模、橡胶模、玻璃模、电木模、压铸模等。

2.石油化工耐腐蚀部件:反应器、阀门、管道、泵体、转子叶片等。

3.机械部件:汽车零部件,纺织机械以及各种需耐磨耐腐蚀的机械零部件。如齿轮、齿轮轴、编织针导向杆、大型针盘、针筒。

第3篇:法学文献综述范文

为了帮助中国读者了解日本的《国际法》教学与研究的基本情况,笔者根据手头掌握的日文原版《国际法》着作的有关论述和各个章节的注释及参考文献,对日本《国际法》基本文献作简单汇总如下:

一综合性着作

经过近二百年的积累,日本学者撰写了大量《国际法》方面的着作,这些着作有的深入浅出,适合非法律专业的一般读者阅读;有的着作条例清楚,结构严密,适合法律专业作为教材使用;有的着作重点难点突出,针对具体问题进行论述,适合自学者或备考者使用;有的则属于学术性较强,篇幅较大的论着,适合深造者参考,下面我将分别予以介绍。

明治维新以来,日本实行“脱亚入欧”的国策,日本一般民众就有了学习《国际法》知识的热情。1970’s起,日本开始谋求政治大国,“国际化”成为日本时髦的口号,为一般民众了解和学习《国际法》而撰写的着作也大量出版,其中在日本产生重大影响的有以下几种:①田茂二郎的《国际法讲话》(有信堂,1991年)。这本书因其曾以收音机广播讲座的形式在社会上传播,深受听众喜爱,加之它从日常生活角度出发,简洁而系统地谈论国际法知识,非常适合“国际化”过程中的日本。②村繁的《国际法初步》(法律文化社,1992年)。从字面上就可以看得出,这本书是从初次接触国际法的人的角度,来全面说明国际法的。③高野雄一的《现代国际法》(北树出版,1990年)。这本书最大的特点是(

法学专业是日本大学最主要的专业之一,绝大多数大学都设有“法学部”。在法学专业中,国际法自然成为必不可少的一门专业课,由于日本大学教育更强调自由,所以大学教材也就没有我们中国的所谓“统编”之说,日本大学的主讲教师或者单独,或者集体编写教材,供学生选择使用。1990’s以来,日本出版的国际法教材主要有:

(1)高林秀雄等编:《国际法Ⅰ·Ⅱ》东信堂1990年出版

(2)藤田久一编:《现代国际法入门》(改订版)法律文化社1996年出版

(3)藤田久一:《国际法讲义Ⅰ·Ⅱ》东京大学出版会1992、1994年出版

(4)波多野里望等编:《国际法讲义》(新版)有斐阁1993年出版

(5)横川新等:《国际法讲义》北树出版1993年出版

(6)杉原高岭等:《现代国际法讲义》(第2版)有斐阁1995年出版

(7)岛田征夫:《国际法》(新版)弘文堂1997年出版

(8)松井芳郎等:《国际法》(第3版)有斐阁1997年出版

另外,日本大学推荐使用的英文教材有:

(1)M。Akehurst,AnIntroductiontotheInternationalLaw,7thed。,Allen&Unwin,1996

【2016全球幸福指数排名】

(2)I。Brownlie,principlesofpublicInternationalLaw,4thed。,OxfordUniversitypress,1990

日本大学虽没有“统编”教材之说,但日本的公务员考试和司法资格考试却有大量的国际法内容,为适应这种考试,日本国内也出版了大量适用于自学和备考的着作。另外,日本大学高年级和研究生教学多采用课堂讨论的形式,日本也出版了不少适应这部分学生需要的着作。比如香西茂等编的《国际法概说(第3版改订)》(有斐阁1992年)就以其概括条理简练而着称。而太寿堂鼎等编的《Workbook国际法》(有斐阁1980年)顾明词义就是一本典型的应试辅导材料,该书根据国际社会现实,提出一些具体问题,然后进行具体解答,使读者省去了组织答案的麻烦。太寿堂鼎等编的另一本书《Seminar国际法》(东信堂1992年)和筒井若水的《新·资料国际法基础讲义》则针对参加讨论班的学生,两者虽都列举了实际发生的事件或案例,但前者重点在说明事件或案例本身的基础上,指出国际法研究应注意的关键点;后者则注重列举相关的国际法文件,从而加深读者对国际法的理解。

第4篇:文献综述

浅析西方平等观念的确立及其影响

一、西方平等观念的提出

在人类发展的历史上,古希腊作为人类文化的先驱,是西方政治法律思想的发源地,西方平等观念在古希腊时期提出。在郑慧《中西平等思想的历史演进与差异》一文中,作者认为在古希腊时期,毕达哥拉斯派最早说到公民间的平等是真理和正义所要求的平等;亚里士多德是明确提出平等思想的学者;之后的斯多葛派进一步发展了自然性和自然权利的理论,批评柏拉图、亚里斯多德等关于人自然不平等的观点,认为由于神赋予每个人以相同的理性,所以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而在段立新的《西方不同时期平等理念评析》一文中作者认为古希腊的平等观是存在等级色彩的平等观,在等级平等观中,作者给我们总结出了古希腊的平等观是公民、妇女、外邦人、奴隶之间存在着差异的等级平等观,是受到限制的失去普遍意义的平等观。在马啸原的《从平等观念的历史考察看无产阶级的平等要求》一文中,作者认为在人类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平等观念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不同的阶级对它有着不同的理解和认识,赋予它不同的内容和要求。作者在文章

中重新回顾和考察平等观念发展的历史,目的在于澄清平等问题上的许多糊涂的认识,划清马克思主义平等观和非马克思主义平等观的界限,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平等。作者认为在古希腊最初谈到平等思想的是智者派的普罗泰戈拉。而在柏拉图的《理想国》中,人生来便归属三个不同的等级,平等只在各个等级内部存在,等级之间无平等权利可言。亚里斯多德却提出了“人是理性的动物”这一命题。这一命题为斯多葛学派接受和发展,并推至于奴隶和自由民的一切阶层。斯多葛学派把奴隶当作人来看待并承认奴隶具有理性的追求,在思想史上是一个伟大的进步。

二、西方平等观念的普及

西方平等观念在古罗马时期得以普及。在马啸原的《从平等观念的历史考察看无产阶级的平等要求》一文中,作者认为斯多葛学派的平等思想影响了罗马时代的法学家们,他们由人性的平等进而倡导法律面前的平等,在罗马帝国时期,法律面前的平等至少在除奴隶而外的自由民戈罗马臣民中开始获得了实现。在段立新的《西方不同时期平等理念评析》一文中作者认为罗马帝国时期的平等观是人人都享有的平等的,作者以斯多葛学派为例介绍了罗马帝国时期的平等观。认为斯多葛学派打破了城邦时代对人的身份等级的偏见,认为整个人类的每个个体都是平等的,人的价值的不同不应该体现在社会地位、身份、种族、国籍、性别上,而应该以人的精神特征和道德水准为衡量标准。人与人之间的区别,不是智者与愚人之间的不同,而是能否能够自觉的运用自然法的区别。受此理论的影响,从这时起,人们开始以一种平等的没有根本差别的眼光来看待所有的人,而斯多葛学派的思想也由于这种全新的政治价值观转变了西方政治学的发展方向,人人平等理念得到人们的接受和认同。在郑慧《中西平等思想的历史演进与差异》一文中作者认为在罗马时期,罗马法学派强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代表人物有塞内卡和西塞罗,罗马法学派还提出了关于人人受自然法指导、人人在法律面前平等的经典表述。

三、17、18世纪西方平等观念的完善与确立时期

17、18世纪的资产阶级思想家以社会契约论作为自己的思想武器,资产阶级法学世界观倡导民主、自由、平等、人权,它的建立与形成都推动了资产阶级平等观的产生。在郑慧《中西平等思想的历史演进与差异》一文中作者认为在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强调个人主义,宣扬男女平等,人类平等文艺复兴运动所提倡的人文主义平等观,既不同于古希腊的自然主义平等观,也不同于中世纪的神权主义平等观,他们的人类平等和自由的思想为后来的平等思想奠定了基础。

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运动之后。平等观念和平等思想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天赋人权论”便是较为系统、全面的平等思想体系。天赋人权论主张人的生命、自由和财产是人人享有的、不可剥夺、不可转让的权利。自由平等合乎人的本性,是自然权利,是由人的本性所赋予人的权利。其中,格老秀斯较早地以平等权解释了自然权利。他认为自然权利中的权利所指示的不过是公道而已,而公道在社会关系上就表现为平等权。英国革命理论的辩护者洛克既继承了平等派某些政治上平等的主张,也与霍布斯一样,以某种自然状态理论作为平等学说的基础。作为自由主义的奠基人,洛克特别强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从洛克开始,平等开始被真正赋予每一个人,但这种平等还是被限制在政治领域。在这一时期,卢梭的对于平等的探寻给了人们很多的启示。

在刘江琴的《论卢梭的平等理念》一文中,作者认为平等理论是卢梭自然法理论体系的核心,它指出了人类不平等的原因和症结所在,揭露了封建法律制度的不合理性。卢梭平等理论对人类不平等本质的透视,旨在加深对不平等本质的认识。卢梭的法律思想在西方法律思想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他信奉天赋人权说,认为人类最初处于“自然状态”时人人是自由平等的,这是天赋的权利,只有私有财产的确立才导致了不平等的产生卢梭从生理和精神两个角度描绘自然人。从精神角度看,人与动物的最大区别是人具有自由意志以及人的自我完善化的能力。卢梭指出,正是这两者,加上一些外部原因的偶然汇合,造成了人类以后不平等的灾难。作者借用卢梭的辩证法来说,自然人之所以是平等的,正是因为他们不知道什么是平等。卢梭把人类不平等的进展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穷人和富人的出现,使人与人之间产生了约定的不平等;第二个阶段是强者和弱者的产生,约定了官员和人民之间的不平等;第三个阶段是主人和奴隶的区分,使人类回到了自然状态,一切人都是平等的。按照卢梭划分不平等的三个阶段,作者认为在这样的模式下不平等又重新转变为了平等,可是不是转变为没有语言的原始人的古老的自然的平等,而是转变为更高级的社会公约的平等。

四、平等对西方资产阶级法制的影响。

随着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被确立为资产阶级法制中的一项重要原则,并用宪法的形式肯定下来,在其后的各国宪法和法律文件中都有所体现。平等观念至此深入人心。

在宋婕的《自由和平等,还是自由或平等?——西方近代以来对自由和平等问题的争论》一文中,作者认为自由和平等的关系问题是当今西方讨论的热点话题。一方面,他们将这两种价值理想作为其民主政治的基础和核心,另一方面,他们又发现这两种价值观在同时运用于民主政治中呈现出颇为复杂甚至彼此冲突的情况,由此导致国家的治国理念及一系列干涉手段的差别。

第5篇:有效性教学文献综述范文

摘要在我国的近些年来,“有效教学”开始被众多教育工作者频繁使用,并且逐渐深入人心,许多学校还把它当成教学研究的主题。这说明广大教育工作者对教学工作的质量、效率非常重视,并对此进行大胆实验、积极探索。但许多一线教育工作者对“有效教学”的认识还停留在比较浅的层面上,因此本文通过汇集一些关于“有效教学”的相关研究文献,拟从理念、策略、效果、评价几方面对“有效教学”进行疏通,以便大家对“有效教学”有进一步的了解,和更好地实施“有效教学”。

关键词有效教学理念策略效果评价

使教学达到有效、高效的目的,一直是广大教育工作者探索的道路,因此“有效教学”理念从西方进入中国后,备受中国广大教育工作者重视,且运用的过程中不断对其深化、发展。但是相对于西方来说,我国“有效教学”研究的进程缓慢、成果不突出,甚至有相当大部分的教师对“有效教学”不甚理解,在教学过程中也难免会出现不足的地方。由此可见,认识“有效教学”对于当前教学改革有现实的指导意义。本文就此汇集了一些关于“有效教学”的研究文献,试图从概念、策略、效果、评价几方面对“有效教学”进行疏通,以便更好地认识和理解“有效教学”。

一、“有效教学”的理念

1.产生的背景

“有效教学”是英语teachingeffectiveness或theeffectivenessofteaching的汉译,它产生于西方教学科学化运动,20世纪上半叶才初具雏形,在受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和行为主义心理学影响的教学效能核定后,这一概念就经常出现在英语教学文献中,它进步的核心理念逐渐引起各国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20世纪前,在西方教育理论中占主导地位的“教学是艺术”这一教学观,在科学思潮和行为观的影响下被人们重新审视。人们开始认识到:教学也是科学,而且教学还可以用科学的方法来研究。教学的哲学、心理学、社会学的理论基础也开始被大家关注,人们还运用观察、实验等科学方法来研究教学问题。“有效教学”的概念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的。1

2.核心理念的发展

不管是在中国还是在西方,“有效教学”的核心理念都是一个发展的过程,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人们研究深入,人们对“有效教学”的认识也在不断发生变化。以下是中西方“有效教学”核心理念发展的大致过程。

虽然我国从20世纪50年代就开始了对课堂教学有效性问题的研究,但研究非常少,更谈不上对核心理念的具体认识了。到了80年代,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的提法才逐渐进入公众的视线,但也是从翻介国外相关研究开始的,如西南师范大学的王维城、刘克兰教授等翻译的由美国学者保罗·D。埃金(Eggen1979)所著的《课堂教学策略——课堂信息处理模式》,对我国的教学就起到了非常重大的作用。2

那么到底什么是“有效教学”?在我国,目前还是众说纷纭的状态,还没有一个统一的界定。而且大多数人对“有效教学”核心理念的理解还是停留在比较浅显的层面上。但纵观众多学者的文献,都把教学的效益作为“有效教学”的核心,把高水平、高效率、高效益作为衡量“有效教学”的标准。

有学者这样认为“有效教学”的本质:“所谓‘有效’,是指教师通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生实际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和发展。所谓‘教学’,是指教师引起、维持或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3在中国,这一概念拥有众多的支持者。但也有学者认为,应该把“有效教学”的“有效性”理解为更加宽泛的概念,除了包括学生的成绩外,还包括自我激励(self-motivated)和源自师生的幸福感。4

而国外课程教学有效性的研究,早在20世纪上半叶就开始了。他们早期研究的重点是教师特征和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即把焦点对准教师的人格因素。认为教师的人格因素是教学“有效”的核心内容。盖茨尔斯和杰克逊(Getzelsetal1963)在第一版的《教学研究手册》里,就用了整整一章来阐述教师人格特征与学生学习成绩的关系。后来,西方学者们发现这些研究的缺陷后,又把研究焦点对准教学行为,尤其是美国学者奥瑟(Oser,F。K)等人认为,“有效性”应聚集在“过程—结果”的关系之上。“过程”即教师的教学活动,“结果”则是学生的学习活动,二者的关系才是衡量有效性的标准。5

二.“有效教学”的策略

有学者把“有效教学”分为三个阶段:教学准备、教学实施、教学评价。6这是一个比较全面、科学的分法,它既看到了教学的准备和实施,还看到了教学的评价。但许多教育工作者对教学评价几乎是忽略不计的,而单纯把教学准备、教学实施作为“有效教学”的策略。这是一个让人担忧的现象,因为这说明众多教育工作只注重教学过程,忽略教学结果(此处的结果并非单纯指成绩,而是指学生接受与否、教学达到预期效果与否。)

如有学者指出:有效教学,要从教学设计开始。该观点认为,要想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首先要增强教学设计的合理性,要提高教学设计的水平,还要对教学设计进行大胆创新。7也有学者认为,教学主题的确立,能够促进“有效教学”的实施。这个观点把教学主题作为一节课的灵魂和统帅,整节课只要制定了科学、合理的主题,该节课的活动就有了“主心骨”和“灵气”,以及内在的神韵,由此也就有助于课堂上进行有效教学活动。8还有人提出,有效情景才能促进有效教学。即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创设一系列的情景,如“故事情景”、“问题情景”、“美感情景”、“竞赛情景”等等,来实施教学,这样才能促进有效教学。9

在“有效教学”中,有人认为教师的角色重中之重,刘万海、李倩就指出“当前教师亟待由功利论责任观走向生命价值论责任观。”在“有效教学”中,应兼顾有效和责任,而且教师的责任是确保“有效教学”实施的关键。10同样也有学者认为,教师的积极性才是“有效教学”的关键,此处的积极性包括教师对事业的热爱、知识的渊博,和极强的语言表达能力、良好的道德修养等等。该观点把教师作为教学的主体,认为一切教学策略都是从教师开始。11

由以上的教学策略可以看出,我国的“有效教学”策略还停留在教学准备、教学实施两个阶段,并且都是根据自身的经验尝试而总结出来的,理论意义和科学水平并不高。因此,广大教育工作者应拾回被丢失的教学评价,作出更全面、更科学、更合理的“有效教学”策略。

三、“有效教学”的效果和评价1、效果“有效教学”影响之所以如此大,且深受中国广大教育工作者青睐,是因为运用“有效教学”,普遍都会取得一定的效果。如教师在专业水平和自身修养上有了很大的进步,而且教师也更加关注学生的情感,注重陶冶学生的性情。而且,通过实施“有效教学”,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造能力都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

孙亚玲认为对于我国来说,“有效教学”最大的意义有三:一是教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成功尝试;二是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方法的创新;三是“课堂教学有效性标准框架”的研制。12无疑,孙亚玲的概括是具体且科学的,而不是简单的经验总结。它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作用。

但也有学者认为,过分地注重“有效”,将会适得其反,甚至有些老师没有把“有效教学”行为理解透彻,只注重教学行为的形式,从而使学生走向机械式的学习。13其中成尚荣就指出,“有效教学”是技术化、工具化的教学方法,它带来的结果是教学模式的高度统一。“有效教学”还会使广大教育工作者陷入以下几大误区:以“有效”代替价值、以“有用”代替“有效”、重视工具理性而忽视价值理性。因此绝不能以“有效教学”代替整个教学改革。14

对于“有效教学”所带来的效果,不同的人对其都有不同的看法。现有的研究表明,在注重学生身心发展的基础上,正确地实施“有效教学”,肯定会有好的效果。只是“有效教学”不是“速效剂”,它的效果需要有一个过程来显示,而不是立竿见影。而如果没有认清“有效教学”的内涵,盲目运用所谓“有效教学”行为,那么随之而来的,肯定也是负面的影响。2、“有效教学”评价正确的“有效教学”评价,对“有效教学”具有促进作用,它能够优化教学活动,保证一切教学活动内容的合理性。而对于“有效教学”评价的概念始终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其中就有学者给它下了这样的定义:有效课堂教学评价,就是在有效教学理念的指导下,对课堂教学的价值进行的评估与判断。根据这个理念,他还给有效课堂教学评价定了“五有”标准:有课程、有学生、有过程、有特色、有实效。15

有学者提出,对“有效教学”评价的标准是教师在社会资源耗费尽可能节约的前提下,通过教学促使学生素质的全面、和谐、可持续发展。因此,评价要从三个视点去判断,即远观、中观、近观。若从近观的视点去评价“有效教学”的话,首先要从学生的自我主观评价开始,即学生对学校学习生活的满意程度,其次是学校对教师的间接或直接的评价。16

海南师范大学关文信教授则认为合理性的追求是“有效教学”的本质,因此要对“有效教学”进行评价时,首先要体现这种合理性。而这种合理性表现为过程价值和终极价值的统一、中心价值和非中心价值的关系。过程价值是教学过程中所形成的一切教学价值,终极价值是教学中最终要实现的价值,人的发展是二者的统一发展。中心价值是指教学价值中对人的整体素质培养起决定性影响的价值,而围绕中心价值的其他价值就是非中心价值,二者是相互统一、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17

也有学者把教学的知识价值、教学的文化价值、教学的发展价值作为评价“有效教学”的视点取向,他认为“有效教学”评价的视点是否清晰,会影响到课堂教学价值观的建立,所以评价时应从具体从以上三方面进行评价。18

总的来看,在我国,对“有效教学”的研究还不够成熟,它究还需要更多的人来参与,还需要人们进一步地深入研究。只有站在时代的特点上,结合历史的精华,才能正确认识教学目标的性质,才能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第6篇:文献综述范文

可以大体上划分为广义资本运营和狭义资本运营。广义资本运营是指企业通过对可以支配的资源和生产要素进行组织、管理、运筹、谋划和优化配置,以实现资本增值和利润最大化。广义资本运营的最终目标是要通过资本的运行,在资本安全的前提下,实现资本增值和获取最大收益。广义资本运营内涵广泛.从资本的运动过程来看,资本运营涵盖整个生产、流通过程,既包括金融资本运营(证券、货币)、产权资本运营与无形资本运营,又包括产品的生产与经营。从资本的运动状态来看,既包括存量资本运营,又包括增量资本运营。存量资本运营是指企业通过兼并、收购、联合、股份制改造等产权转移方式促进资本存量的合理整理提供流动与优化配置。增量资本运营是指企业的投资。

狭义资本运营是指以资本急剧增值和市场控制力最大化为目标,以产权买卖和“以少控多”为策略,对企业和企业外部资本进行兼并、收购、重组、增值等一系列资本营运活动的总称。资本运营的总体目标是实现资本增值和市场控制力最大化。具体目标是加快资本增值,扩大资本规模,获取投资回报。提高企业的市场控制力和影响力,优化经营方向。狭义资本运营主要研究的是存量资本的配置,具体运营方式包括股票上市、企业、企业联合、资本互换、产权转让等。

1、2资本运营相关理论综合

在资本运营理论研究过程中,有许多学者将它与其他经济学理论结合起来进行分析和研究。深刻分析资本运营产生的原因和作用的原理,从理论的高度掌握资本运营的精髓,有助于增强我们进行资本运营的自觉性,提高资本运营的技巧。

1、2、1资本集中理论与企业资本运营

在19世纪上半叶,资本主义世界还没有出现过大规模的企业并购浪潮:但是,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发展规模的深入分析,马克思非常敏锐地抓住了资本集中这一重大问题,并且建立了资本集中型论。在《资本沦》中.马克思首先论述了生产集中,并指出生产集中包括了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在文中,他还提到了“规模经济”、“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等。马克思关于资本集中的机制的理论论述,是完整的、有力的。即使在今天,这个由商品市场和经理市场所形成的竞争制度、股份公司制度、金融信用制度和股票市场等几个方面所形成的整体,也的确是资本得以流动、重组乃至集中的最重要的机制。

马克思的资本循环与周转理论强调资本的流动性,指出资本的生命在于运动,这正是资本运营的核心所在,资本运营是建立在资本充分流动的基础之上的,企业资本只有流动才能增值,资产闲置是资本最大的流失。因此,一方面,企业要通过兼并、收购等形式的产权重组.盘活沉淀、闲置、利用效率低下的资本存量,使资本不断流动到报酬率高的产品和产业上,通过流动获得增值的契机。另一方面,企业要缩短资本流动过程,加快资本由货币资本到生产资本,由生产资本到商品资本,再由商品资本到货币资本的形态转换过程,以实现资本的快速增值。同时在资本运动总公式中,也相应地反映了生产经营和资本运营的关系。

1、2、2交易费用理论与企业资本运营

1937年,著名经济学家科斯在《企业的性质》一文中首次提出交易费用理论。该理论认为,企业和市场是两种可以相互替代的资源配置机制,由于存在有限理性。机会主义、不确定性与小数目条件使得市场交易费用高昂,为节约交易费用.企业作为代替整理提供市场的新型交易形式应运而生。交易费用决定了企业的存在,企业采取不问的组织方式最终目的也是为了节约交易费用。所谓交易费用是指企业用于寻找交易对象、订立合同、执行交易、洽谈交易、监督交易等方面的费用与支出,主要由搜索成本、谈判成本、答约成本,监督成本构成。企业运用收购、兼并、重组等资本运营方式,可以将市场内部化,消除由于市场的不确定性所带来的风险,从而降低交易费用。

交易费用理论与垂直兼并、混合兼并有着密切的关系。它很好地解释了企业垂直兼并、混合兼并的内在原因,并对原有理论作了补充和调整。

1、2、3产权理论与企业资本运营

产权理论认为,资产的权利界定是市场交易的先决条件,明晰的产权界限是企业资本运营的客观基础。企业资本运营是建立在规范化的公司产权基础上,没有界定清晰的产权、规范的股权结构和合理有效的股权流动机制,真正的公司并购、重组等资本运营行为是难以产生和发展的。在清晰的产权界定基础上,企业资本运营行为有助于推动产权的合理流动,盘活存量资产,实现资产的价值型管理和优化重组,进而促进资源的科学配置与有效流动,实现资源配置的优化。同时,企业运用兼并、收购、重组等资本运营方式,推动公司产权的聚合与裂变,可以进一步促使公司产权明晰化。

产权理论要求产权必须明确.必须能够白由流动.这将从如下方面对资本运营产生推动作用。首先,产权的自由流动可以推动公司并购的社会化。其次,产权的自由流动可以推进企业资本运营市场化进程。第三,产权的白由流动有助于推动企业资本运营国际化。

1、2、4规模经济理论与企业资本运营

企业通过兼并收购等资本运营方式,有助于推动企业获取规模经济效益,优化企业规模结构。有关资料的研究成果表明,一个企业通过兼并收购其他企业而形成的规模经济效应是非常明显的。西方发达国家大型跨国公司的成长经历表明:运用资本运营方式,有助于谋求规模经济效益.推动企业规模和经济效益的同步增长,进而推动本国经济的发展。通过企业的联合与兼并,日本在不到10年的时间内,实现了产业结构的优化与重组,获取了规模经济效益。在我国,企业小型化、分散化的特点极为明显.通过兼并、收购重组扩大企业规模,谋求规模经济效益对于我国企业的成长与发展更具有现实意义。

1、3资本运营的核心——并购

1、3、1概念

所谓并购,即兼并与收购的总称,是一种通过转移公司所有权或控制权的方式实现企业资本扩张和业务发展的经营手段,是企业资本运营的重要方式。

并购的实质是一个企业取得另一整理提供个企业的财产、经营权或股份,并使一个企业直接或间接对另一个企业发生支配性的影响。并购是企业利用自身的各种有利条件,比如品牌、市场、资金、管理、文化等优势,让存量资产变成增量资产,使呆滞的资本运动起来,实现资本的增值。

并购的具体方式包括企业的合并、托管、兼并、收购、产权重组、产权交易、企业联合、企业拍卖、企业出售等具体方式。

1、3、2西方并购理论的发展

并购理论来源于实践,并推动并购实践的发展;在研究西方公司并购史时,学者们从各种角度对并购活动进行了不同层面的经济学分析,从而形成多种并购理论。

(一)效率理论(EfficiencyTheory):

效率理论认为:公司有助十促使公司管理层效率改进,产生协同效应,进而提高整个社会的潜在效益。效率理论可以细分为管理协同效应理论、营运协同效应理论、财务协同效应理论、多角化经营理论与价值低估理论。

(二)代理问题及管理主义者(AgencyproblemandManagerism)

代理问题是由詹森和麦克林于1976年提出的,他们认为在代理过程中,由于存在着道德风险、逆向选择、不确定性等因素的用而产生代理成本,这种成本主要包括:所有者与代理人订立契约成本、监督与控制代理人成本、限定代理人执行最佳或次决策所需的额外成本、剩余利润的损失。这一理论可以归纳为三点:并购可以减少代理成本;经理主义;负假说主义。

(三)现金流量假说(FreeCashFlowHypothesis)

自由现金流量假说源于代理问题。在公司并购活动中,自由现金流量酌减少可以缓解公司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的冲突,所谓自由现金流量是指公司现金在支付了所有净现值(NpV)为目的投资计划后所剩余的现金量。詹森(Jensen,1986年)认为,自由现金流量应完全交付股东,这将降低代理人的权力,同时再度进行投资计划所需的资金在资本市场上更新筹集将受到控制,由此可以降低代理成本,避免代理问题的产生。

(四)市场势力理论(Marketpower)

市场势力理论认为,并购活动的主要动因在于并购可以提高市场占有率、增加企业长期潜在获利的能力。但是,一些学者认为市场占有率的提高,并不代表规模经济或协向效应的实现。只有通过水平或垂直式收购整合,使市场占有份额上升的同时又能实现规模经济或协同效应,这一假说才能成立;反之如果市场占有率的提高建立在不经济的规模上,则收购可能会带来负效应。

(五)财富再分配理论

财富再分配理论的核心观点为,由于公司兼并会引起公司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再分配,兼并利益从债权人手中转到股东身上,或者由一般员工于中转到般东及消费者身上,所以公司股东会赞成这种对其有利的兼并活动。

(六)市场垄断理论

由于企业购并等资本运营本身的特点所在,就是在产权理论形成以后,关于购并对市场力量影响的讨论依然在进行。从经济有益的一面来看,购并带来的好处也许是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对此我们前面已作了很多的说明。从对社会经济不利的一面来看,购并活动有可能带来垄断。但是现在关于垄断也有人认为其有好的一面,或至少是不可避免的一面。因为垄断集中本身是竞争的产物。在现代经济中,由于竞争己从简单的价格竞争发展成为质量、技术、服务、产品类别等诸多方面立体的竞争,因此即使是大公司之间也很难就垄断达成什么共谋。此外,大公司和大企业在现代科技中的作用日益增大,这也是购并等资本运营活动对现代经济发展贡献之一。

除了以上各种理论之外,还有一种观点认为购并中获利一方的收益来源是对企业中其他利益主体的剥夺。如股东为企业内部人,而债权人为企业外部人,在信息方面股东有优势,因此股东有可能通过企业购并来提高股票的价值,而降低债券的价值,由此来对债券持有人进行剥夺。这就是所谓的再分配理论。另外,按照并购的分类不同,早期的理论还包括横向兼并理论、纵向兼并理论、混合兼并理论等,此后再做阐述。

购并活动是导致企业规模扩大的经济行为。在实际的资本运营活动中,也存在着通过出售和分立等方式来减小企业规模的活动。在分析这方面的活动时,也形成了关于公司分立的理论。几从分析中所使用的工具和方法来看,可以说都是我们在上面讲述企业购并理论时已经使用过,因此这里不打算对关于分立的理论进行论述。

基本上可以说,在产权进论形成以后,直到它在50年代—60年代兴起,它与同时代兴起的信息经济学和博弈论结合在一起,对开阔人们的视野,提供新的分析工具等方面都有很大的作用。由此资本运营理论也大量地涌现出来。但总体上看,现代的资本运营理论大都还是一种假设或假说,还没有形成一个比较统一的理论体系。

1、3、3并购效应

并购的效应包括:(1)佯量资产的优化组合效应;(2)资产与经营者的结合效应;(3)经营机制的转换效应;(4)劣质资产淘汰效应;(5)产品升级换代效应;(6)进入利润水平更高的行业。

1、3、4并购方式

1、按被并购对象所在行业分:

(1)横向购并,是指为了提高规模效益和市场占有率而在同一类产品的产销部门之间发生的并购行为。

(2)纵向购并,是指为了业务的前向或后问的扩展而在生产或经营的各个相互衔接和密切联系的公司之间发生的并购行为。

(3)混合购并,是指为了经营多元化和市场份额而发生的横向与纵问相结合的并购行为。

2、按并购的动因分:

(1)规模型购并,通过扩大规模,减少生产成本和销售费用。

(2)功能型购并,通过购并提高市场占有率,扩大市场份额。

(3)组合型购并,通过并购实现多元化经营,减少风险。

(4)产业型购并,通过购并实现生产经营一体化,扩大整体利润。

(5)成就型购并,通过并购实现企业家的成就欲。

3、按并购双方意愿分:

(1)协商型,又称善意型,即通过协商并达成协议的手段取得并购意思的一致。

(2)强迫型,又可分为敌意型和恶意型,即一方通过非协商性的手段强行收购另一方。

4、按并购后被并一方的法律状态分:

(1)新设法人型,即并购双方都解散后成立一个新的法人。

(2)吸收型,即其中一个法人解散而为另一个法人所吸收。

(3)控股型,即并购双方都不解散,但一方为另一方所控股。

1、4研究课题的意义

企业作为运用资本进行生产经营的单位,是资本生存、增值和获取收益的客观载体。企业对生产经营进行组织与管理,实质上是对资本进行运筹与规划,任何企业的生产经营都是根植于资本运作的基础之上,都必须借助于资本形式转换。在某种意义上,企业生产经营可以视为资本经营的实现形式。特别是我国加入WTO后,资本运营对于我国的经济、社会有着战略意义。

首先,资本运营将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和完善实质是要由行政机制配制资源转向市场配置资源,使资本机制得以生产并在资源配置中发挥主导作用。

其次,营将推动想带企业制度的完善。

另外,资本运营思想的确立将推动企业家队伍的建设,促进企业经营理论的发展,提高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最后,资本运营为政府宏观调空提出了新的课题。

2目前研究阶段的不足

长期以来、我国企业界一直重视生产经营,忽视资本运营。重视增量投资,忽视存量资本。重视内部交易型战略的运用,忽视外部交易型战略的实施,这些误区已经严重影响国民经济和企业的发展,已经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内在需求。社会的生产和再生产是离不开资本的。在现代市场经济中,资本是经济活动得以持续运行的标志,资本就像一块巨大的礁石,将社会各种生产要素吸引到它的周围。资本流向何处,何处的经济运行就会活跃起来,资本聚集在何处,何处的经济就会不断地走向繁荣。

在强调资本运营的同时,我们并不否认产品经营的重要性。事实上,资本经营并不排斥生产经营。在生产领域内的资本运营,必须通过生产经营进行转换。只有通过生产经营的途径,资本经营的目标才能最终得以实现。正是产品运营如此重要,有关生产经营的研究成果比较多,而对资本运营研究的深度和广度却很少,也正基于以上原因,笔者才将资本运营作为研究对象。

本文主要介绍资本运营国内外发展、趋势,以及资本运营的相关理论内容综述。重点分析和探讨资本运营过程中问题的解决途径。最后通过企业并购案例说明资本运营的过程及总结资本运营重点把握的要点和技巧。预期通过本文对整个资本运营在企业管理运营中的重要性、特点、操作、评价过程有一个深刻的认识,同时对企业资本运营的发展趋势做一展望。

参考文献

1肖胜萍,《资本运营》,中国纺织出版社,2002、2第一版。

2张铁男,《企业投资决策与资本运营》,2002、4,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

3臧日宏,《资本运营》,2002,中国农业出版社。

4汪少华,《投资学》,2016、2,浙江工业大学经贸学院。

5郜卓,《资本运营——理论与案例》,2001、12,中华财会网

6李心丹等,《中国上市公司并购绩效实证研究》,2002、12,南京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研究院。

7王曙光,《加入WTO对企业资本运营的影响与启示》,2002、7,商业研究。

8王明珠,《对我国企业资本运营操作现状的反思》,2000、8,长春大学学报。

9苑泽明,《无形资本运营对策的经济学思考》,2002、7,商业研究。

10《中国并购指数》,2016,全球并购研究中心。

11汪金成,《资本运营理论与实务》,2016、6,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

12苗澍,《企业并购管理研究》,2016、12,华中师范大学。

13刘小剑,《中国公司并购重组模式与案例分析》,2002、2,北方交通大学。

14周涛,《企业收缩重组的动因比较分析》,2002、5,北京工商大学。

15刘琼,《企业资本运营的现状及对策研究》,2002、3,东南大学。

16张文杰,《国有企业并购关键问题研究》,2001、1,北方交通大学。

●【往下看,下一篇更精彩】●

最新成考报名

  • 立春过后什么时候鱼开口
  • 2021年立春 2021年立春是几点几分
  • 冬至吃啥 南方冬至吃什么
  • 冬至几月几日 今年冬至是几号
  • 烧碱安全救护常识
  • 国庆节高速免费几天
  • 白露与秋分
  • 请示与批复有什么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