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文档 > 知识 >

我市经济发展面临的形势

成考报名   发布时间:08-26    阅读:

篇一:我市经济发展面临的形势
2014年我省经济发展面临的形势和政策建议

2014年我省经济发展面临的形势和政策建议 2014年经济形势预判与我省经济运行面临的挑战

(一)国内外经济形势预判。从国际形势来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经合组织和世贸组织等均预测2014年世界经济仍将低速增长。欧美经济将继续保持缓慢复苏态势,有利于拉动我国出口产品的需求;日本政策性复苏特征明显;俄罗斯、印度、巴西等新兴经济体增长明显放缓,一些国家受美国量化宽松政策退市的不确定性影响,面临经济下行和金融风险。总体而言,预期今年国际经济环境稍好于去年,世界经济温和复苏,但仍存在一些区域性的不确定性因素。从国内形势来看,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给我国改革、开放、发展和经济转型注入新的强大动力,预计今年我国经济运行将进入比较稳定的中速增长期;全国各地先行先试,抢抓改革发展战略机遇期的积极性日益高涨;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落实,全国结构调整、转型升级的步伐进一步加快;随着开放的扩大,用开放带动改革、推动转型的力度将不断加大,今年经济发展的国内环境会比去年略好。

(二)今年经济运行面临的挑战。今年我省经济发展有利因素较多,但不利因素也不容忽视。经济稳定增长的基础不够牢固,下行压力依然不小,尤其市场需求不足和生产能力过剩并存的结构性问题较为突出。国际市场需求疲弱局面短期内难以改变,国内市场需求既受到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不快、公务消费和集团消费大量压缩的影响,也受到出口困难的连带影响,大多数行业存在产能过剩,相当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困难,生产者出厂价格连续20多月负指数。企业信贷违约、资金链断裂、银行不良贷款等金融隐患问题增多。由于去年浙江经济稳定增长是在前年减速基础上的恢复性增长,回升势头还不够强。下半年工业增长又逐步回调,出口连续两个月负增长。总的看,经济下行压力并未减少,我们绝不能掉以轻心,必须采取更加扎实有效的应对措施。

我省民营经济发达,民间资本充裕且流动性强,今年应该特别关注股票、债券和房地产市场走势,人民币汇率、汇制改革动向,以及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实质性推进,对我省民间资本流动的影响。要健全民营企业做大做强引导机制,积极推动企业通过上市、发行债券等方式,扩大直接融资比重;从浙江实际出发,灵活地分区域地实行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措施;支持民间资本参与国有企业改革重组,鼓励民间资本参股或控股重点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和社会事业项目,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完善“浙商回归”体制机制,不断优化浙商回乡创业环境。

做好今年经济工作的主要对策建议

今年我省经济工作,要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及时准确地把握全面深化改革带来的发展机遇和宏观调控政策走向的积极变化,统筹抓好“深化改革开放、强化创新驱动、促进转型升级”,全力打造浙江经济升级版。深化改革开放,就是要找准影响我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体制性、结构性等突出问题,大胆改革开放,敢于先行先试,在一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新的突破,抢抓改革开放的“制度红利”。强化创新驱动,就是要紧紧抓住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体制机制创新,着力以科技带动企业和区域提高创新能力,实现经济发展由投资驱动为主向创新驱动为主的根本转变。促进转型升级,就是要紧紧围绕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坚定不移地推进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市化,打好转型升级“组合拳”,推动经济结构优化和产业转型升级。安排今年经济指标需要确立“底线思维”,把经济运行中将要遇到的问题和困难想得更多一些,为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和经济转型升级留有更加充分的余地,把握好稳增长与促转型之间的平衡点。

(一)找准深化改革突破口,培育改革开放新优势。以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从浙江的实际出发,选好全面深化改革的突破口,抓好各类先行先试的试点,培育浙江改革开放新优势。深化企业制度改革,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大力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将有条件的省属国企改组为国有资本投资公司,省市县所属国企均可从一般竞争性领域逐步有序退出;重振民营经济活力,积极支持民营企业以入股、并购等方式参与国企改革,大力发展非公有资本控股的混合所有制企业。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切实转变政府职能。以率先推行地方政府及其工作部门的权力清单制度为契机,继续推进审批制度改革,大幅减少地方政府对资源配置的直接干预;在县(市)一级积极探索建立权责发生制的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和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及风险预警机制。改革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强化源头保护制度、损害赔偿制度,探索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对领导干部试行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为“美丽浙江”建设提供长效机制。实施“四大国家战略举措”要抢抓改革开放新机遇。完善现代市场体系,抓好海宁试点,加快推进深化资源要素配置市场化改革;借助国家构建“新丝绸之路”的机遇,抓好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积极发展跨境电子商务,不断开拓新兴国家市场;充分利用和共享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开放效应,实质性推进宁波—舟山港一体化发展,争取在设立“自由贸易港区”方面跨出实质性的步伐;依托温州国家金融改革试验区,大力推进区域金融改革,积极发展民营中小银行,鼓励有条件的企业积极上市,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强有力的金融支持。

(二)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强科技、人才、金融支撑。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加快建设创新型省份为目标,加强科技、人才和金融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建立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以企业为主体,联合高校、科研院所,完善利益激励机制,大力建设产学研协同创新中心;在整合现有省市产学研对接平台的基础上,由省政府统一构建海内外产学研对接的大平台,每年举办一次。做到企业创新需求与外部一流的研发机构,与金融资本、风投资本,与政府有关政策服务的有效衔接,并形成鼓励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长效机制。加强人才、金融对创新驱动的支撑作用。培养引进高层次创新创业团队和高技能人才,建立人才优先投入的保障机制。大力发展科技金融,完善风险投资机制,改善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融资条件,大力支持高新技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上市。要在扩大有效投资、提高投资效率的基础上,着力转变投资结构,加大支持产业转型升级的创新投资力度,大力引导和鼓励企业增加对研发设计、自主品牌、营销网络、员工培训和信息化等投资,以强化创新能力构筑浙江经济增长的新“发动机”。

(三)打好转型升级“组合拳”,构建现代产业体系。调整产业结构、构建现代产业体系,要打好转型升级的“组合拳”。大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在现有九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十大服务业中好中选优,突出重点,集中力量扶持最有可能形成竞争优势的重点领域和重点项目。以块状经济向产业集群转变为抓手,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充分利用市场倒逼机制,加大环境执法力度,以治理水污染和大气污染为重点,关停不能达标排放的企业;适当提高最低工资标准,促使低素质劳动密集型企业尽快向中西部转移;强化“以亩产论英雄”,加快开发区和工业园区“腾笼换鸟”。积极发展现代农业,在合理布局农产品主产区的基础上,出台引导农业承包土地流转、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促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政策。今年要充分调动农民积极性,稳定粮食、生猪等大宗农副产品的生产,防止农副产品市场价格出现大的波动。

将网络经济培育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依托我省电子商务、云计算和“阿里巴巴”大平台,以扩大信息消费为契机,加快发展网络经济,使之成为推动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和浙江经济新的增长点。深入实施“电商换市”战略,大力推进“国际电子商务中心”建设,从市场开拓、产业基地建设、物流配套产业发展、人才培训、完善行业管理和服务机制等方面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推动跨境电子商务工作,进一步优化业务流程和创新管理机制。大力发展农

村电子商务,支撑现代农业发展,为农民增收开辟渠道。依托信息网络,积极发展养老、保健、医疗、教育等民生服务业。推进信息经济产业园区建设,打造信息经济的技术支撑体系和产品支撑体系;加快传统制造业和现代制造业的信息化改造与应用。发展互联网金融,创新发展金融等各类服务业。

(四)优化企业发展环境,再造民营经济新优势。优化企业发展环境是进一步激活民营经济的关键。今年要争取试行民营经济投资准入领域的“负面清单管理”,进一步放开市场准入;大力推动和引导民营大企业进行自身的产权制度改革,积极引进战略投资,开展产业一体化并购,建立职业经理股权激励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提高企业的整体创新能力。要继续“减税轻负”,进一步减轻中小微企业负担;要发挥高校毕业生创业创新的主力军作用,扶持高校毕业生兴办各类企业。加快产业组织创新,引导民营经济“抱团发展”。以“三名工程”为抓手,充分发挥龙头骨干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核心地位和在产业发展中的带动作用,通过以大企业领导的产业组织创新来推动大中小企业协同发展,促进产业转型升级。要加强产权保护,激励企业创新,提升企业质量和品牌,发展规模经济,支持和鼓励大企业跨地区和跨国发展,培育一批民营跨国公司。同时,要注意防范区域性金融风险,妥善应对因非法集资和企业资金链断裂诱发的社会问题。

(五)推进城乡一体化,统筹区域协调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重在构建城乡发展一体化的体制机制。近期可以加快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实行农村集体经营建设用地与国有土地同等入市、同权同价,进而全面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既要着力推进城市群和都市区发展,加强中心城市辐射带动能力;又要着力推进小城市培育和中心镇建设,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发达地区要以推进县域经济向都市区经济转变为重点,加快城际轨道交通建设,协调都市区范围内开发区、工业园区和城镇新区的建设。大城市要以治理交通拥堵、环境恶化、城市内涝等“城市病”为抓手,提高城市宜居宜业水平。欠发达地区要协调好小城市培育、中心镇建设和“美丽乡村”建设,加快改革完善规划建设、生态保护、公共服务、民生保障、建设用地、农耕地保护等城乡发展一体化的体制机制,统筹城乡生态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逐步提高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标准和保障水平。抓好主体功能区规划的实施,严格按照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禁止开发的主体功能定位,实行差异化的区域政策,完善生态补偿机制,优化政府绩效考核办法。

(六)围绕增加收入和扩大就业,大力推动民生保障和社会建设。必须加大民生建设力度,最大程度地让改革和发展的成果惠及广大人民群众。深化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增强社会保障制度的公平性、协调性和科学性。加快落实社会保障制度“全覆盖”,着力解决社会保障制度的整合、协调、衔接,切实解决社会保险跨地区转移问题。深化收入分配体制机制改革,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合理确定和提高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最低养老金标准和最低工资标准。努力营造鼓励创业创新的良好氛围,完善扶持创业创新的优惠政策和激励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政策,进一步构建城乡均等的公共就业创业服务体系。着力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促进企业职工工资合理有序增长。积极扩大教育、医疗、养老、保健等民生公共服务向民营资本开放,加快民生服务产业化发展的步伐。充分利用浙江绿水青山的生态环境优势,大力发展康复医疗、健康保险、养老保健等新兴服务业。探索建立民生服务项目经营权转让机制和民间投资公共服务的财政资助机制;积极采取招标采购、合约出租、特许经营、政府参股等形式,扩大政府用市场化的办法择优购买民生服务规模。大力推进社会管理改革,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激发社会组织活力,改革信访工作制度,建立有效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的体制机制。进一步做好公共安全工作,完善流动人口管理和服务;完善统一权威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机构,深化安全生产管理体制改革,健全防灾减灾救灾体制,创新立体化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

篇二:我市经济发展面临的形势
对我市当前经济发展状况的思考(定稿)

【我市经济发展面临的形势】

对我市当前经济发展状况的思考

李振杰 马庆恒 李勇

一、当前全市经济发展状况

今年以来,面对严峻复杂的经济形势,石家庄市紧紧围绕转型升级、跨越赶超、建设幸福石家庄的目标,突出重点,狠抓落实,各项工作取得了明显进展。 (一)投资和项目建设取得新成绩。一是重点项目加快推进。1—9月,57项省重点项目完成投资403亿元,占年度投资计划89.4%,超额完成计划进度,已有安瑞科能源气体关键装备制造、格力工业园小家电及家用空调生产线等6个项目竣工或部分投产。二是央企项目顺利推进。截止9月底,全市共与中国医药、中航工业等30家央企合作项目65个,今年新对接的20个项目,已有辛化整体搬迁技改工程、中石油石油钻井用泥浆助剂生产基地等4个项目开工。三是投资保持较快增长。1—9月,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658.9亿元,同比增长21.7%。工业投资不断加大,增速高于全市平均水平10.3个百分点,再创2011年以来新高,为工业经济加快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产业结构调整取得新成果。一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得到壮大。重点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66项,总投资708亿元。华药新型头孢原料药、旭新光电TFT-LCD玻璃基板生产线升级改造等7个项目竣工投产,完成投资19.6亿元;石药国际化制剂、54所多模卫星导航系统、新宇宙电动车等36个续建项目顺利推进。二是传统产业得到优化。加快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谋划建设了华药、石药新工业园等一批重大项目,华药新制剂等19个项目列入国家重点产业振兴和技术改造专项,争取预算内资金1.85亿元。三是企业创新能力逐步提高。今年新增企业技术中心37个,总数达到145个;新批复建设工程实验室12个;投入使用工程研究中心4个,正在建设市工程研究中心3个,创新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四是节能降耗工作强力推进。1—9月,全市单位GDP能耗预计同比降低4.21%,预计全年单位GDP能耗同比降低4%,超额完成省下达我市节能目标任务。

(三)产业聚集区建设取得新进展。一是基础设施加快建设。多渠道筹集资金,加快产业聚集区基础设施建设,24个工业聚集区1—9月完成基础设施投资21亿元,累计完成投资149亿元,各聚集区核心区基本实现“七通一平”,园区承载能力进一步提升。二是优势产业加快集聚。充分发挥园区集聚效能,积极引导产业项目落户园区,欣意电缆一期

等73个项目竣工投产,科一重工高精减速机等162个项目开工建设,石炼化航煤加氢等206个项目进展顺利,重点培育的循环化工、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重大产业链正在形成。三是招商引资成绩突出。目前,24个工业聚集区入驻企业1477家,其中主营业务超亿元企业达373家,已有5个世界500强企业、10个国内500强企业、14个央企项目落户园区;谋划的产业项目已有94个项目顺利落地,112个顺利签约,194个正在加紧跑办。四是争列省级聚集区工作取得成效。高端医药产业园等10个工业聚集区成功列入省级工业聚集区,南部物流园区、正定物流园区成功列入省级物流聚集区,西部物流园区、南部工业区等聚集区正积极争列。

(四)改革开放取得新突破。一是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取得突破。在栾城县开展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积极探索破除“以药补医”,建立维护公益性、调动积极性、保障可持续的公立医院运行新机制,村标准化卫生室建设全面完成,90%的基层单位落实了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补助,居民三项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均达到95%以上。二是企事业单位改革稳步推进。完善城中村集体经济组织改制工作机制,建立村改股份制公司重大事项“五公开”制度。搞好事业单位改革分类工作,起草了《经营性事业单位产权制度改革实施意见》。市玻璃厂、市塑料工业总公司等10家集体企业改制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三是引进资金进一步加快。组织参加了香港【我市经济发展面临的形势】

投洽会、廊坊经洽会、韩国丽水世博会河北周等一系列经贸活动。中煤装备等6家企业在境内外成功上市,直接融资10多亿元。中信银行成功发行我省第一家中小企业集合票据,募集资金2.8亿元。

【我市经济发展面临的形势】

(五)保障和改善民生取得新进步。一是加快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积极争取国家和省资金支持,加大安居工程建设力度,目前保障性安居工程项目已全部开工,竣工13585套,分配入住5833套。二是大力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积极争取中央资金4.8亿元用于水利、农业、畜牧、林业、以工代赈、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等方面的建设;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已完成集中供水工程316处,解决了56.3万人饮水安全问题。三是加强社会事业建设。山区教育扶贫工程稳步推进,56所项目学校全部开工建设,转移安置山区学生20.9万人。校安工程已竣工面积228.4万平方米,竣工率为60%,已全部消除D级危房。争取国家资金7200万元建设了9个县32所幼儿园基础设施。

二、当前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从国际看,世界经济增长整体放缓,尤其是美国、欧盟等发达经济体复苏动力明显不足,发达经济体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国际资本回流和流向新兴经济体的趋势加剧,全球通胀水平可能再次回升,这些都会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巨大冲击,对我国宏观调控造成巨大压力。但同时,发达国家经济

增长模式出现了新变化,从重视虚拟经济向重视实体经济转变,从重视传统产业向重视新兴产业转变,发展战略也呈现出产业链高端共同投资、联合开发的国际合作新趋势。这将有利于我国更多地参与国际分工和合作,带动我国产业结构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

从国内看,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着来自外部和内部的双重压力,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增加,盈利能力下降,国内消费持续低迷,外经外贸形势不容乐观,输入性通胀压力较大。但随着国家实施结构性减税、营业税改征增值税、鼓励民间投资实施细则等一系列稳增长、调结构政策措施所发挥作用的逐步显现,国内市场信心将会逐步增强,经济将会逐步企稳,新的经济增长点会不断增多。

从我市看,全市经济发展面临的困难依然较大,但也出现了一些积极变化,工业生产趋于稳定,农业生产形势稳固,项目建设加速推进,投资保持较快增长,财政收入稳定增长,收入水平不断提高,物价涨幅继续回落,这为我市明年经济实现平稳较快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同时,我市着力改善“两个环境”,全力推进“效能革命”,对内凝聚力和对外吸引力进一步增强,投资环境和发展环境都得到极大改善,吸引了一大批国内外知名企业来我市投资,大项目不断增加,工业投资高速增长,预计明年全市经济将继续保持平稳健康发展的基本态势。

篇三:我市经济发展面临的形势
2016上半年我市经济形势分析汇报

上半年我市经济形势分析汇报

是全面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全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按照“转方式、调结构、扩内需、稳物价、惠民生、促和谐”的要求,抢抓机遇,积极作为。全市经济延续了去年以来的回升势头,实现了良好开局。

一、一季度经济运行主要特点

一季度,全市主要经济指标实现较快增长,其中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4.5%,较上年同期提高0.9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6.9%,提高6.8个百分点;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1.8%,提高0.9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增长19.5%,提高3.2个百分点。此外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20.1%,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长17.0%,财政总收入增长32.4%,增幅虽比去年同期略低,但仍处于历史较高水平。

(一)产业发展来势较好。

农业稳定增长。一季度全市共出栏生猪138.77万头,同比增长2.0%。粮、猪等主宗农产品价格今年来一直较为稳定,但与上年同期相比均有较大幅度增长,其中早稻、晚稻、晚优稻价格每50公斤分别为108元、122元、138元,分别上涨13.6%、24.5%、27.8%;生猪价格目前为每公斤15.4元,较春节前上涨5.5%,较去年同期上涨53.6%。主宗农产品价格看好,加之中央惠农政策落实到位,进一步激发了农业生产的积极性。预计今年全市早稻播种面积157万亩,较上年增加1.4万亩,其中优质稻70万亩,超级稻17.25万亩。创建万亩高产示范片19个。一季度全市实现农业增加值15.4亿元,同比增长3.3%。

工业较快增长。一季度,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342.66亿元,同比增长42.6%;工业增加值106.2亿元,增长20.1%。其中高加工度产业实现增加值41.22亿元,增长33.9%。高技术产业实现增加值4.65亿元,增长57.6%。工业运行特点:一是重点产业贡献突出,拉动作用强。全市六大重点产业实现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2.9%,拉动全市规模工业增长15个百分点。其中新能源装备制造、汽车及零部件制造、电子设备制造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33.4%、36.0%、74.3%。二是骨干企业来势较好。全市16家骨干企业有13家实现增产,一季度实现工业总产值160.49亿元,增长43.8%,增幅较上年同期提高19个百分点。三是园区工业增长势头较为强劲。全市园区一季度实现规模工业增加值37.89亿元,同比增长22.3%。其中九华示范区一季度完成产值过亿的企业有9家,较去年同期增加6家,一季度完成产值42.2亿元,增长70.4%。高新区一季度完成工业总产值38.5亿元,增长58.6%。

服务业平稳发展。今年以来,全市交通运输邮电业、信息服务业、旅游业等均呈稳中求快的发展态势。一季度全市邮电业务总量同比增长13.2%,旅客周转量与货物周转量分别增长21%与12.4%,旅游总收入增长40%。一季度全市服务业实现增加值84.6亿元,增长13.5%,增幅较去年同期提升6.7个百点。

(二)需求增长保持强势

投资快速增长。全市坚持以项目建设为抓手,积极发挥投资在经济增长中的引领作用,固定资产投资在去年高位运行的基础上继续保持快速增长。一季度,全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1.71亿元,同比增长36.9%。投资快速增长的主要支撑点是在建重大项目。一季度,全市投资完成额上5000万元以上的在建项目有19个,同比增加12个,完成投资额20.11亿元,增长82.2%,拉动全市投资增长20.1个百分点。

房地产市场运行平稳。今年来,国家不断出台房地产调控政策,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的房价出现了松动。但从目前我市情况看,房地产市场总体情况尚好。一季度,全市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9.81亿元,增长25.9%;商品房竣工面积32.22万平方米,增长68.1%;销售面积30.28万平方米,增长4.7%,实现销售额9.32亿元,增长28.4%。今年国家出台了较为严厉的房地产调控政策,对购房者的心理产生了一定影响,抑制了刚性需求,融资政策和税收政策对投资性需求也产生影响,从目前我市情况来看,老百姓持币观望的意愿增强,预计后期我市房地产开发投资、施工房屋面积、竣工房屋面积增长可能会放缓,全年房地产市场将呈现平稳运行的状态。

消费持续活跃。一季度,全市累计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8.46亿元,同比增长17.0%。其中农村消费品零售总额8.27亿元,增长34.5%。农村消费市场零售额大幅增长主要受“家电下乡”和“以旧换新”政策拉动。一季度销售家电下乡产品7.81万台,实现销售额1.75亿元,销售量和销售额均增长90%以上;家电以旧换新产品销售总量达2.77万台,实现销售额0.97亿元。

出口强劲恢复。一季度,全市累计完成进出口总额6.36亿美元,同比增长77.0%。其中出口总额2.09亿美元,增长79.9%。我市外贸企业已逐步摆脱金融危机时期的影响,出口恢复性增长势头强劲。

(三)经济运行质量提高

工业效益保持较好水平。一季度,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22.89亿元,同比增长48.5%;

其中利润7.72亿元,增长47.6%。规模工业经济效益指数为241.9%,

同比提高41个百分点。

财政收入实现“开门红”。一季度,全市完成财政总收入22.82亿元,同比增长32.4%。其中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4.1亿元,增长32%。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等主体税种增长稳定,增幅均在30%以上。

(四)经济增长活力增强

招商引资形势稳定。一季度,全市新批外资项目10个,实际利用外资1.31亿美元,增长4.4%;内联引资31.3亿元,增长52.6%。年初组团参加央企对接活动,签约项目7个,总投资达140亿元。

非公经济较为活跃。一季度全市非公企业实现规模工业增加值53.6亿元,同比增长23.1%,高于全市规模工业增速3个百分点。民间投资保持快速增长,一季度完成39.2亿元,增长70.3%,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达63.6%,同比提高12.5个百分点。

园区发展势头喜人。至3月末,全市共有入园企业920家,其中投产企业634家。一季度全市园区共实现技工贸收入204.6亿元,增长81%;实现财税收入7.1亿元,增长42%。

(五)民生得到新改善

民生支出保障有力。一季度全市财政支出中教育、卫生、城乡社区事务支出同比分别增长24.9%、125.7%、30.6%;环境保护、住房保障支出分别增长2倍、5.5倍,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支出增长70.3%。

【我市经济发展面临的形势】

劳动就业稳步扩大。通过实施五大就业工程和开展“春风行动”,进一步稳定和扩大了就业。一季度,全市新增城镇就业1.3万人,完成年度目标的29%。其中失业人员再就业0.6万人,就业困难对象再就业0.26万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2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1%。

居民收入稳步增长。一季度,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638元,增长11.8%。农民人均现金收入3002元,增长19.5%,其中工资性收入1197元,占农民现金收入比重达39.9%,增长24%,拉动农民收入增长9.2个百分点。

二、经济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一季度全市经济虽然保持了较快增长,实现了开门红,但当前经济运行中,仍然存在一些隐忧和问题,值得重视。

(一)工业经济运行中存在隐忧

一是企业流动资金更趋紧张。一方面,今年以来,央行已四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直接导致投放的社会信贷总量缩减。3月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虽较年初增加26.21亿元,但同比少增10.36亿元,企业融资难度加大。另一方面,应收帐款大幅增长。至3月末,全市工业企业应收帐款达113.45亿元,同比增长49.6%。在货币政策趋紧,银根紧缩的背景下,应收帐款的过快增长,不仅使企业流动资金更趋紧张,同时也增添了企业经营风险,部分企业将面临资金链安全的压力。二是工业运行成本攀高,企业增效难度加大。今年以来,国际铁矿石、石油、煤炭等大宗原材料价格继续上涨,存贷款基准利率连续上调,导致企业购进成本和融资成本走高。据调查,一季度煤炭均价同比上涨15%左右,其中电煤上涨30%以上;汽油、柴油年内已两次调价,价格分别提高850元/吨和750元/吨。全市金融机构授信规模受货币政策调控影响后,贷款利率同比上浮5%-10%,加大了企业财务运营成本,企业的利润空间进一步受到了挤压。

(二)新开工项目不足,投资后劲仍需加强。

一季度,全市新开工项目229个,较上年同期减少44个,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59.06亿元,同比减少46.1%。新开工项目中,计划总投资上亿的项目为零,而去年同期有9个。一季度,新开工项目完成投资18.09亿元,同比下降24.5%。

(三)物价高位运行,后期潜在上涨压力较大。

受国际国内大环境以及上年翘尾因素的影响,今年以来,全市物价一直高位运行,1-3月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分别上涨5.0%、5.8%、5.5%,1-3月累计同比为105.4%。八大类消费品价格全面上涨,其中上涨幅度较大的主要是食品类和居住类,涨幅分别为9.1%、10.1%。食品类中涉及的16个种类,价格均不同程度上涨,其中鲜菜上涨19.6%,居各类之首;其次是粮食,涨幅为15.1%;此外油脂、干豆及制品、蛋类、肉禽及其制品涨幅分别达13.2%、11.8%、11.7%和11.6%。居住类中住房租金价格、水电燃料价格同比分别上涨11.8%与5.9%。推动物价上涨的因素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当前国际上大宗商品价格上涨,推动国内产品成本上升,价格上涨,输入性通货膨胀压力加大;二是国家提高粮食收购价,粮价上涨将带动相关食品乃至蔬菜等农产品及工农业产品成本上升,在很大程度上助推物价上涨;三是随着近年来劳动力需求增加,工资成本上升,各省的最低工资已经平均上调了15%-20%,工资成本普遍上涨,自然会推动产品价格普遍上升;四是国内较为宽松的货币政策和对房地产投资需求的抑制,可能使部分资金转向消费领域,进一步扩大消费需求。

针对目前我市物价情况以及当前国际国内形势综合分析,我市后期cpi上涨的潜在压力较大,初步预计今年上半年全市消费价格涨幅在5%左右。

三、对当前经济运行环境的判断

从国际环境来看,虽然今年世界经济复苏一直受发达国家高失业率、欧美国家债务危机、西亚北非等国家动荡局势、日本地震等因素的制约呈现不确定性。而且,根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和油价持续上涨,全球通胀预期进一步增强。但是,世界经济并未因此呈现消极状态,全面持续复苏态势仍然保持。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4月5日公布的中期经济初评报告显示,除日本外的六个主要发达经济体今年上半年经济增长比预期强劲,尤其中国等作为世界经济增长引擎的新兴经济体增长势头强劲。

从国内环境来看,虽然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和房地产价格高位运行,管理通胀预期的压力较大,消费者信心不足等因素一定程度上影响经济健康平稳运行。但是在中央稳健的货币政策和严厉的房地产调控政策影响下,国内经济发展的良好势头不会改变。一季度全国gdp增长9.7%,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4.4%,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5.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6.3%,宏观经济运行环境总体良好。

从自身发展情况看,经济发展的资源性约束、产业结构调整等问题仍是我市经济社会长期保持又好又快发展的瓶颈。但是,经过前几年的发展建设,我市具备城市建设加速,产业基础雄厚,发展的氛围浓厚等其他中部城市难以比拟的独特优势,为下一阶段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综合分析,我市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机遇大于挑战,全年经济有望保持平稳较快运行。

四、措施建议

(一)加强工业运行调度,提高工业经济运行质量

一是深入调研,切实解决企业生产经营难题。对基层企业,尤其是目前停产的企业,做好服务工作,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帮助解决生产经营中遇到的问题和实际困难,(

(二)抓好投资项目的落实与协调,促进投资稳定增长。

【我市经济发展面临的形势】

一是充分利用中央加大“三农”、改善民生、发展社会事业等方面投入力度机遇,积极加强与国家相关部门衔接和沟通,大力争取国家对市重点项目和产业的支持,确保中央投资稳定增长。二是继续提高招商引资成效,加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的招商引资力度,破解我市发展的资金瓶颈。三是进一步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着力营造多种所有制经济竞相发展的市场环境,充分释放民间投资潜力。

【我市经济发展面临的形势】

(三)抓好节能降耗,确保全年任务圆满完成

一是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加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扶持力度,重点培育扶持先进装备制造、新能源、电子信息、节能环保等产业发展,逐步降低高耗能产业比重。二是继续加强工业企业节能重点。组织实施好千家企业节能行动,引导企业加强管理,节能降耗,降低成本,鼓励企业使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加大技术改造力度,进行“两型化”、低碳化改造。三是加强管理节能。积极发挥政府采购的政策导向作用,带动社会生产和使用节能产品。完善节能评估和审核制度,加大执法监督检查力度,严把能耗增长的源头。

(四)抓好价格监控,遏制物价过快增长。

认真贯彻国家、省关于调控物价的政策措施,遏制物价过快上涨。一是要认真落实国家和省里扶持粮食、油料、生猪生产发展的政策措施和“米袋子”、“菜蓝子”行政首长负责制,完善储运体系,保障农产品供给。二是加强价格监测、预警和市场监管,加大价格执法力度,严厉打击串通定价、制假售假、商业欺诈等各种违法违规行为,维护市场正常秩序。三是稳定政府定价和政府指导价,严控地方调价项目。四是完善因物价上涨对低收入群众的补助办法,确保困难群众生活稳定。

篇四:我市经济发展面临的形势
2016民营经济发展现状调研报告

民营经济是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重要基础,对于转变发展方式、改善民生福利、促进社会和谐具有重要作用。为进一步摸清我市民营经济发展情况,了解民营经济实际困难和问题,推动民营经济健康协调发展,现就我市民营经济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做一简析。

一、民营经济的主要特点

(一)民营企业实力增强。2016年末,全市个体工商户累计达21371户,本年新增2062户;从业人数98944人,本年新增4669人;注册资金累计达150918万元,本年新增9440万元。私营企业累计达1964户,本年新增251户;从业人员52365人,本年新增1790人;私营企业注册资本达373164万元,本年新增79494万元,新增企业户均注册资本达到317万元,远远超过全部企业户均注册资本190万元。

(二)民营经济量质同升。2016年,全市民营经济增加值累计完成1090945万元,同比增长8.8%;民营经济增加值占全市gdp的64.8%,同比增加1.5个百分点;对全市gdp增长的贡献率达86.2%,同比增加16.9个百分点。拉动全市gdp增长8.4个百分点。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民营经济一、二、三产业的比重为17.2:58.9:23.9,其中,二产业发展明显加快,增速快于整体民营经济1个百分点。

(三)民营工业整体向好。2016年,全市民营工业增加值累计完成471488万元,同比增长9.5%,增速比去年同期减缓3.4个百分点;民营工业增加值占民营经济增加值的43.2%,同比缩减0.9个百分点。民营工业对民营经济的贡献率逐步提高,民营工业对全市gdp的贡献率为28.8%,同比提高10.4个百分点,拉动全市经济增长2.8个百分点,民营经济增长有33.5%来源于民营工业。

(四)民营投资大幅回落。2016年,全市民营企业完成投资额614935万元,同比下降16.2%;全市民间投资累计完成571794万元,同比下降13.0%,比去年同期降低2.1个百分点,民间投资占全市固定资产总投资的32.9%,其中:房地产开发民间投资268704万元,同比增长5.9%,占全市民间投资的比重达47.0%,同比增加8.4个百分点,农户投资21000万元,同比增长1.1倍。

(五)消费市场平稳运行。2016年,民营经济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完成678876万元,同比增长13.6%,同比回落1.3个百分点,占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的99.2%。民营批发和零售业实现增加值47609万元,占民营三产的比重达18.2%,同比回落1.0个百分点;增长11.6%,增幅同比回落0.1个百分点;民营住宿和餐饮业实现增加值47682万元,占民营三产的比重达18.3%,同比回落1.5个百分点;增长4.4%,增幅同比回落2.1个百分点。

二、民营经济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民营经济下行压力凸显。整体宏观经济形势对我市民营经济冲击较大,民营实体经济面临着不同程度的生存发展困境,受当前价格回落、成本上升、利润空间缩小等影响,企业发展速度明显放缓,经济下行压力凸显。

(二)资金瓶颈制约十分严重。多数民营企业存在固定资产挤占流动资金现象,加之市场行情不好,资金回旋空间几乎没有;同时民营企业规模相对较小、经营风险大、信用度较低,加上抵押和担保制度不完善,导致银行对中小企业采取惜贷政策。

(三)产业结构层次依然偏低。受市场准入、企业自身素质等条件限制,我市民营经济主要集中在劳动密集型、技术含量低的行业,装备工艺落后,资源利用率低,一些产业能耗高、产业链短、附加值低,技术含量低,很容易受市场波动影响。

(四)企业管理水平尚需提高。多数民营企业还未建立现代管理体系,管理水平较低;标准化工作滞后,产品质量堪忧、竞争力不强;技术创新、教育培训等资金投入较少,研发能力不足;民营企业中有影响力的品牌较少,品牌经济发展还需加大力度。

(五)服务环境有待逐步提高。一些深层次的体制性障碍还存在,许多扶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难以完全落实到位;民营经济具体管理办法还不尽完善,有关扶持发展民营经济的一系列优惠政策,实际工作中难以真正兑现;全民创业的发动面不够,创业文化氛围尚未形成。

三、对策及建议

(一)抓好政策措施落实,促进民营企业健康成长。继续贯彻落实好中央、省委、省政府出台的各项政策措施,确保相关政策措施真正落实到位,并结合措施出台当地支持政策,并开展涉及各部门政策的细分工作,通过对政策的贯彻实施,加大财税支持、加快结构调整、缓解融资困难等,积极推动全市民营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二)优化产业结构布局,促进民营经济协调发展。根据国家和省相关产业政策,结合本地实际,确定有市场前景和发展潜力的优势产业作为民营经济发展的重点,集中人力、财力和物力,将其做大做强。在发展好农副产品加工的基础上,抓好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发展高科技、高附加值产业和产品,向终端产业和产品延伸,努力实现产业升级。

(三)建设综合服务平台,构建民营经济服务体系。以工业集中区管委会为依托,建设民营企业综合服务平台,整合社会中介服务机构,吸纳具备条件的融资担保、信用评级、财税代理、法律顾问、管理咨询、人才培训、电子商务等专业服务机构入驻,抓好政策、服务、信息的整合、链接、共享工作,为民营企业提供一站式服务。

(四)积极拓宽融资渠道,缓解民营企业资金制约。通过政策引导,财政激励等机制,鼓励和引导各类商业银行为民营提供贷款服务,发挥好主渠道作用;引进各类民间银行等投资主体到我市落户,盘活金融市场;引导民营企业诚信合法经营,改善自身融资环境;帮助有实力的企业民营企业加快上市直接融资步伐。

(五)引进培训多措并举,提高民营企业整体素质。人才引进方面,要充分发挥中小企业系统网络优势,适时组织开展网上招聘活动,为民营企业引进更多的高素质人才。人才培训方面,坚持自主培训和远程培训相结合,重点培训经营管理人才和技术管理专业人才,培训企业全员操作技能,提高民营企业整体素质。

篇五:我市经济发展面临的形势
2015关于优化我市工业经济发展环境的建议

市委、市政府对我市工业经济发展环境一直非常重视,把科学发展观作为长期指导方针,大力实施工业兴市战略;多次清理行政收费项目,基本实现依法收费;建立了行政审批中心,为企业提供快捷便利的服务。环境是影响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前提因素,在某种意义上,环境也是生产力。就此,特提出以下优化我市工业经济发展环境的建议:一、确立一个观念,强化四个意识

要确立“软环境”与“硬环境”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观念。任何单位、部门、个人为了部门利益或个人私利,损害、污染经济发展的软、硬环境的,都应受到训诫直至政纪处分。以前,在这方面动真格的少,还远没形成法治的威慑力。

强化四个意识:一是增强政府部门的服务意识。精简办事程序,将审批程序透明化、即时办理化;从人治思维转到以人为本的服务上来。二是强化监督意识。政府应鼓励并受理一切有正义感的公民和单位对损害工业发展环境的违纪违规行为进行投诉举报,公、检、法及纪监部门也应有相应受理有效措施。三是强化垂直部门的角色意识,不当旁观者,要当建设者,当改善和维护发展环境的“助推器”。四是强化公民的参与意识。要积极营造“优化济南经济发展环境人人有责”这样一种氛围。

二、打造诚信华蓥

展示我市“公开、公正、公平”经济环境,政府处于关键性的主导地位。推行政务公开,做到政府职能公开、办事程序公开、收费标准公开、办事时限公开,杜绝各部门令行不一。其次要抓好政策落实。将制定的扶持、鼓励工业经济发展的优惠政策切实落实到位,使企业及投资人感受到政府是“言必信、行必果”的。诚信既是企业立市的根本也是义不容辞的义务。尽快建立社会企业信用制度,使有不道德失信行为的企业不但自身受到市场的惩戒,还要接受政府的训诫、舆论的谴责,严重的直至法律的追究。对一切保护商业欺诈、逃废债务、财务失真以及经济案件的单位和个人要有相应制度追究责任。要营造“诚信为本、操守为重”的良好社会风尚,提高公民的资质信用,净化信用环境的基础。

三、拓宽融资渠道,加强银企合作,努力解决资金缺、融资难对中小企业经济发展的束缚

一是政府部门应打造企业科技、信息、统计等服务平台,推动企业机制创新。二是创造条件为银企合作牵线搭桥,促进驻济金融部门与企业互动,加深了解与理解。三是引导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使企业实行经济利益共同体,提倡伙伴关系,鼓励企业“公开、公平、公正”前提下的多种分配方式。四是引导企业建立共赢经营理念,积极主动与金融部门沟通,密切银企关系。

四、坚持依法行政,提高办事效率

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市场要求政府在法制的轨道上提供行为规范、办事高效、协调运转的服务,清理不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政策法规,规范执法行为,建立有效的监督约束机制。政府的依法行政就是服务,政府要深入解决企业“社会负担仍然较重”的问题,凡不依法行政的一切言行均视为不正当言行,要受到相关制度的追究。必须消除规费开征收取的随意性行为,加大对规费征收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必须摈弃以“罚”代“法”、以部门利益为动力的“处罚经济模式”,实行处罚预警制度。要真正规范中介组织,防止任何单位和个人以任何形式强制企业接受指定的中介组织提供的代理、咨询、评估、检测等有偿服务。要规范行政许可法的主体并进行彻底整合,从根本上解决屡禁不止、愈禁愈烈的“三乱”问题,真正营造依法治市的市政管理架构。

总之,优化我市工业经济发展环境,坚持党的领导是前提,政府行政管理人员是关键,行之有效的制度是保证,单位与市民的热情参与与监督是基础。让我们紧紧抓住发展第一要务不放松,共同打造令人温馨、适宜的经济环境,实现我市新的历史跨越

篇六:我市经济发展面临的形势
2015市财源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思路

文章标题:市财源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思路我市财源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发展思路

〔内容摘要〕经济决定财政,财政促进经济。财源建设情况直接或间接影响经济发展水平和速度,因此财源建设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路子。最终实现经济增长、效益增加、财政增收。

〔关键词〕财政结构发展

近年来,随着国家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的逐步深化和完善,————市在经济持续增长、财政较快增收、财力不断加强的基础上,找文章到范文搜网-

1、从产业比重看,资源型经济结构特征突出。我市GDP中,一、二、三产业比重由2000年的16.6:53.9:29.5调整到2015年的11.6:61.1:27.3,具体表现为“一增、一降、一平稳”的发展趋势,即一产下降5个百分点,二产增加7.2个百分点,三产下降2.2个百分点。与全国、全省2000年平均水平相比,一产比重分别下降了4.3、15.61个百分点,二产比重分别增加了10.22、22.27个百分点,三产比重分别降低了5.92、6.66个百分点。数据表明,以能源、原材料的开发、生产为主的重工业是————市国民经济持续较快增长的“发动机”,短期内这样的推动力是强劲的,当经济发展到一定规模时,单一性、粗放型的结构特征必然制约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2、从税收来源看,单一型经济结构明显。以2015年增值税收为例,钢材、煤炭、电力三大工业产品提供增值税104558万元,占全市增值税收的74.88,占财政总收入的54.64。一段时期以来,钢材、煤炭、电力增值税收入占财政总收入的比重呈不断上升趋势,从2000年的52.87上升到2015年的54.64,上升了1.77个百分点,支柱性作用逐年增强,群体财源的格局尚待形成。

3、从税种看,共享税主体作用凸显。2000年,增消两税44128万元,占51.94;营业税11577万元,占13.63;企业所得税1110万元,占1.31;个人所得税1694万元,占1.99,几大税种收入占全市财政总收入的52.73。到2015年,增消两税111525万元,占58.1;营业税26352万元,占13.73;企业所得税2842万元,占1.48;个人所得税5989万元,占3.12,几大税种收入比重上升到62.7。从税收结构分析,增值税、所得税增量是拉动我市财政收入的重要增长极。2015年,全市财政总收入205201万元,其中增值税完成110790万元,所得税完成22078万元,两项税收增量达84949万元,占财政总收入增量的68.48。

4、从纳税人结构看,纳税大户少找文章到范文搜网-

第一,财源结构不合理。钢材、煤炭,电力一直是我市的支柱财源,各级党政部门把扶持壮大钢材、煤炭,电力产业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投入了大量社会,也带动了全市经济、财政较快发展,但由于基础产业易受国家宏观政策调控的影响,企业效益和政府税收波动起伏较大,财政收入存在很大的风险。

第二,资源优势还没有最大化地转化为经济优势。————具有多方面的资源。如丰富的煤炭和煤气资源;地理位置优越,交通发达,通讯方便;气候独特,夏无酷暑、冬无严寒,旅游资源丰富独特。上述方面是今后————市经济和财政发展的潜力所在。

第三,各级各部门“生财”意识有待进一步强化。各级政府和财政部门对财政支出中要确保和兜底的项目、对象、标准在不断地扩大、提高,并且都以立法

●【往下看,下一篇更精彩】●

上一篇: 感谢各位好心人

下一篇: 健康,横幅

最新成考报名

  • 立春过后什么时候鱼开口
  • 2021年立春 2021年立春是几点几分
  • 冬至吃啥 南方冬至吃什么
  • 冬至几月几日 今年冬至是几号
  • 烧碱安全救护常识
  • 国庆节高速免费几天
  • 白露与秋分
  • 请示与批复有什么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