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文档 > 知识 >

思乡类:

成考报名   发布时间:10-13    阅读:

思乡诗大全
思乡类: 第一篇

思乡诗精选

1、《静夜思》

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回乡偶书》

唐〃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3、《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4、《天净沙〃秋思》

元〃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5、《绝句》

唐〃杜甫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6、《归家》

唐〃杜牧

稚子牵衣问,归来何太迟? 共谁争岁月,赢得鬓边丝?

7、《杂诗》

唐〃王维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

8、《渡荆门送别》

唐〃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9、《月夜忆舍弟》

唐〃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常不达,况乃未休兵。

10、《渡江汉》 唐〃宋之问

岭外音书绝,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11、《南浦别》 唐〃白居易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12、《十五夜望月》

唐〃王建

思乡古诗名句
思乡类: 第二篇

思乡古诗名句

01. 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李白 02. 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王维 03. 日幕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 ——孟浩然

04.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李白 05. 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 ——王勃 06.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 07.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苏轼

08.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王维 09. 若为化得身千亿,散向峰头望故乡。 ——柳宗元

10.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李商隐

11.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王安石

12. 不知何处吹芦菅,一夜征人尽望乡。 ——李益

13.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李白

14. 悠悠兮离别,无因兮叙怀。 ——徐淑

15. 本知人心不似树,何意人别似花离。 ——萧子显

16.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李商

17. 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 ——李白

18. 无穷无尽是离愁,天涯地角寻思遍。 ——晏殊

19. 别后不知君远近,触目凄凉多少闷! ——欧阳修

20. 梧桐叶上三更雨,叶叶声声是别离。 ——周紫芝

21. 惆怅晓莺残月,相别。从此隔音尘。 ——韦庄

22.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柳永

23.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柳永

24. 离愁正引千丝乱,更东陌、飞絮潆潆。 ——张先

25. 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欧阳修

26. 迢递路回清野,人语渐无闻,空带愁归。 ——周邦彦

27. 生怕离怀别苦,多少事、欲说还休。 ——李清照

28. 凝眸处,从今又添、一段新愁。 ——李清照

29. 马上离魂衣上泪,真自个、供憔悴。 ——程垓

30. 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 ——吴文英

31. 今夜雨,定应化作相思树。 ——刘基

32. 离人无语消魂,细雨斜风掩门。 ——杨慎

33.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李清照

34. 因思人事苦索绕,离愁别恨,无限何时了? ——柳永

35. 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范仲淹

36. 天涯倦客,山中归路,望断故园心眼。 ——苏轼

37. 两处春光同日尽,居人思客客思家。 ——白居易

38.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王建

39.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李白

40.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张九龄

41.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杜甬

42.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王昌龄

43. 莫愁前路无知已,天下谁人不识君! ——高适

44.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王昌龄

45. 这次弟,怎一个愁字了得! 李清照

46.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

【思乡类:】

李清照

47.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煜【思乡类:】

48. 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李煜

49. 都来此事,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 ——范仲淹

50.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李煜

51. 愁肠已断无由醉,酒未到,先成泪。 ——范仲淹

52. 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

53.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怀。 ——白居易

54.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王维

55. 宁恋本乡一捻土,莫爱他乡万两金。

56. 一叶浮萍归大海,为人何处不相逢!

57.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58. 美不美,故乡水,亲不亲,故乡人。

59.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崔护

60. 不见去年人,泪满春衫袖。 ——欧阳修

61. 同来玩月人何处?风景依然似去年。 ——赵嘏

62.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李白

63. 天长地久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

64. 几时杯重把,昨夜明月行。 ——杜甫

65. 故人入我梦,明我长相忆。 ——杜甫

66. 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李白

67. 家在万里云外,有沙鸥相识。 ——陆游

68.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马致远

69. 身居异土兮心内伤,愿为黄鹄兮归故乡。 ——刘细君

70. 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王实甫

71. 新啼痕压旧啼痕,断肠人忆断肠人。 ——王实甫

72.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王维

73. 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高适

74. 春欲暮,思无穷,旧欢如梦中。 ——温庭筠

75. 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 ——白居易【思乡类:】

76.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白居易

77. 如今俱是异乡人,相见更无因。 ——韦庄

78. 一曲离歌两行泪,不知何处再逢君! ——韦庄

79. 滴不尽相思血泪抛红豆。 ——曹雪芹

80. 今夕为何夕,他乡说故乡。 ——袁凯

思乡古诗词70首
思乡类: 第三篇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静夜思

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泊船瓜洲

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秋思

张籍(唐)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望月怀远

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长相思·山一程

纳兰性德(清)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回乡偶书二首·其一

贺知章(唐)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鬓毛衰 一作:鬓毛催)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黄鹤楼

崔颢(唐)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凉州词二首·其一

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渡荆门送别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山中

王勃

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月夜忆吾弟

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边秋 一作:秋边)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采薇

佚名(先秦)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归曰归,岁亦莫止。 靡室靡家,猃狁之故。不遑启居,猃狁之故。 采薇采薇,薇亦柔止。曰归曰归,心亦忧止。 忧心烈烈,载饥载渴。我戍未定,靡使归聘。 采薇采薇,薇亦刚止。曰归曰归,岁亦阳止。 王事靡盬,不遑启处。忧心孔疚,我行不来! 彼尔维何?维常之华。彼路斯何?君子之车。 戎车既驾,四牡业业。岂敢定居?一月三捷。 驾彼四牡,四牡骙骙。君子所依,小人所腓。 四牡翼翼,象弭鱼服。岂不日戒?猃狁孔棘!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注释

(1)薇:豆科野豌豆属的一种,学名救荒野豌豆,又叫大巢菜,种子、茎、叶均可食用。《史记卷六十一 伯夷列传》记载:“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说的是伯夷、叔齐隐居山野,义不仕周的故事。《史记 周本纪第四》记载:懿王之时,王室遂衰,诗人作刺。刺就是指《采薇》。《汉书·匈奴传》记载:至穆王之孙懿王时,王室遂衰,戎狄交侵,暴虐中国。中国被其苦,诗人始作,疾而歌之,曰:“‘靡室靡家,猃狁之故’,‘岂不日戒,猃狁孔棘’。”

(2)作:指薇菜冒出地面。

【思乡类:】

(3)止:句末助词,无实意。

(4)曰:句首、句中助词,无实意。

(5)莫:通“暮”,也读作“暮”。本文指年末。

(6)靡(mǐ)室靡家:没有正常的家庭生活。靡,无。室,与“家”义同。

(7)不遑(huáng):不暇。遑,闲暇。

(8)启居:跪、坐,指休息、休整。启,跪、跪坐。居,安坐、安居。古人席地而坐,两膝着席,危坐时腰部伸直,臀部与足离开;安坐时臀部贴在足跟上。

(9)猃(xiǎn)狁(yǔn):中国古代少数民族名。

(10)柔:柔嫩。“柔”比“作”更进一步生长。指刚长出来的薇菜柔嫩的样子。

(11)烈烈:炽烈,形容忧心如焚。

(12)载(zài)饥载渴:则饥则渴、又饥又渴。载„„载„„,即又„„又„„。【思乡类:】

(13)戍(shù):防守,这里指防守的地点。

(14)聘(pìn):问候的音信。

(15)刚:坚硬。

(16)阳:农历十月,小阳春季节。今犹言“十月小阳春”。

(17)靡:无。

(18)盬(gǔ):止息,了结。

(19)启处:休整,休息。

(20)孔:甚,很。

(21)疚:病,苦痛。

(22)我行不来:意思是:我不能回家。来,回家。(一说,我从军出发后,还没有人来慰问过)

(23)常:常棣(棠棣),既芣苡,植物名。

(24)路:高大的战车。斯何,犹言维何。斯,语气助词,无实义。

(25)君子:指将帅。

(26)小人:指士兵。

(27)戎(róng):车,兵车。

(28)牡(mǔ):雄马。

(29)业业:高大的样子。

(30)定居:犹言安居。

(31)捷:胜利。谓接战、交战。一说,捷,邪出,指改道行军。此句意谓,一月多次行军。

(32)骙(kuí):雄强,威武。这里的骙骙是指马强壮的意思。

(33)腓(féi):庇护,掩护。

(34)翼翼:整齐的样子。谓马训练有素。

(35)弭(mǐ):弓的一种,其两端饰以骨角。一说弓两头的弯曲处。象弭,以象牙装饰弓端的弭。鱼服,鲨鱼鱼皮制的箭袋。

(36)日戒:日日警惕戒备。

(37)棘(jí):急。孔棘,很紧急。

(38)昔:从前,文中指出征时。

(39)依依:形容柳丝轻柔、随风摇曳的样子。

(40)思:用在句末,没有实在意义 雨:音同玉,为 “下” 的意思。

(41)霏(fēi)霏:雪花纷落的样子。

(42)迟迟:迟缓的样子。

(43)往:当初从军。

枫桥夜泊

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思乡类:】

宿建德江

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逢入京使

岑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关山月

李白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一作:望边色)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商山早行

温庭筠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明驿墙 一作:照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译文

黎明起床,车马的铃铎已震动;一路远行,游子悲思故乡。

鸡声嘹亮,茅草店沐浴着晓月的余辉;足迹依稀,木板桥覆盖着早春的寒霜。

枯败的槲叶,落满了荒山的野路;淡白的枳花,鲜艳地开放在驿站的泥墙上。

因而想起昨夜梦见杜陵的美好情景;一群群鸭和鹅,正嬉戏在岸边弯曲的湖塘里。

注释

⑴商山:山名,又名尚阪、楚山,在今陕西商洛市东南山阳县与丹凤县辖区交汇处 。作者曾于大中(唐宣宗年号,847~860)末年离开长安,经过这里。

⑵动征铎:震动出行的铃铛。征铎:车行时悬挂在马颈上的铃铛。铎:大铃。

⑶槲(hú):陕西山阳县盛长的一种落叶乔木。叶子在冬天虽枯而不落,春天树枝发芽时才落。每逢端午用这种树叶包出的槲叶粽也成为了当地特色。

⑷枳花明驿墙:个别版本(如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课外古诗词背诵”)作“枳花照驿墙”,有人认为“照”是错误的(见《枳花明驿墙——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指瑕》)。明:使„„明艳。枳(zhǐ):也叫“臭橘”,一种落叶灌木或小乔木。春天开白花,果实似橘而略小,酸不可吃,可用作中药。驿(yì)墙:驿站的墙壁。驿:古时候递送公文的人或来往官员暂住、换马的处所。这句意思是说:枳花鲜艳地开放在驿站墙边。

⑸杜陵:地名,在长安城南(今陕西西安东南),古为杜伯国,秦置杜县,汉宣帝筑陵于东原上,因名杜陵,这里指长安。作者此时从长安赴襄阳投友,途经商山。这句意思是说:因而想起在长安时的梦境。

⑹凫(fú)雁:凫,野鸭;雁,一种候鸟,春往北飞,秋往南飞。回塘:岸边曲折的池塘。这句写的就是“杜陵梦”的梦境。

⑺回塘:岸边弯曲的湖塘。▲

绝句二首

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小学生相声台词
思乡类: 第四篇

[篇一:小学生搞笑相声台词<如此学生>]

甲乙同为学生身份,甲一脸苦恼上台)

乙:咋啦?

甲:考试呗!

乙:没考好?

甲悲伤)嗯,都怪老师缺德。

乙惊讶)缺德?

甲:对。就拿数学来说吧,这么重要的考试,你倒把题目出得简单点儿啊!他倒好,尽挑我不会的出,这不时存心和我为难吗?那么大的红灯笼挂着,多不雅观啊!

乙:去你的吧,嫌难看,自己上课认真着点。

甲:(委屈并抽咽一下)还有呢!英语考试,填空题一分一个,可我明明写对了三个,老师却偏不给我分。小学生相声台词

乙:不会吧?老师工作都是挺认真的。那三个是什么题目?

甲;这你就别问了。]

乙:(拍了拍自己的胸脯)说吧,我替你作主。

甲:班级_____姓名_____学号_____

乙:呸!填对一百个也没分。

甲:(连忙)别急,这个不算的话,别离……想到了游子思乡……想到了家人团聚……

演员甲:再想,再远一点想。

演员乙:哦,我想到了海外赤子的乡愁……想到了两岸同胞的欢聚……想到了祖国的统一……

演员甲:再远一点,再远一点

演员乙:哦,我还想到了嫦娥奔月……想到了太空移民……我仿佛插上了想象的翅膀,飞越广漠无垠的太空……那里有知识的殿堂……那里有我的梦想……(定格)

演员甲:喂,别傻啦,该下场啦!

谢幕。

[篇五:小学生相声台词]

甲:你好,节日快乐!

乙:恩?节日?什么节日?你生日呀?恭喜恭喜呀!红包拿来!

甲:什么乱七八糟的呀!人家生日早过了!

乙:噢,原来不是你的生日呀!那今天是什么日子呀?

甲:不会吧,你连今天是什么日子都不知道呀?

乙:我为什么要知道?今天很重要吗?

甲:当然!是我们大家的节日呀。

乙:噢,我知道了,是国庆节!

甲:啊,还没到十月一日呢?

乙:那就是妇女节!让我们一起祝愿天下所有的妈妈们节日快乐

(唱:妈妈呀妈妈,亲爱的……)

甲:等等等等,又错了!

乙:那是不是劳动节呀?

甲:(大笑)5、1的7天长假是不上把你给睡傻了?(摸对方额头)

乙:去去去,你才傻了呢!不就是儿童节吗?

甲:啊!你耍我呀?!

乙:不耍你,同学们怎么会笑呀?

甲:啊!我成小丑了?

乙:瞧瞧你那身材,不是小丑,难道是大象呀?

甲:好了好了,大过节的,我也不和你一般见识了!

让我们一起来祝愿所有的同学们节日快乐吧!

乙:好是好,但没空!

甲:啊!你都忙什么呀?

乙:白天学校搞活动,少了我怎么行呀?

甲:那晚上呢?

乙:你猜我干啥?

甲:难得一个假日,肯定看电视呗!

乙:俗!你那档次也太低了点!

甲:啊,你档次高,你高到哪了?

乙:客气客气,我也只是高到里罢了。

甲:啊!你是明星呀!失敬失敬!

乙:没什么的拉,也只是偶尔演个节目什么的,难得在荧屏上露个脸罢了!其实,你也可以的!

甲:我?我行吗?

乙:当然行了!让广大的少年朋友们一起来看看:瞧这小脑袋,比聪明的一休还机灵,

瞧这张小嘴,比花仙子还漂亮,瞧这对小眼睛比蜡笔小新的还……

甲:求求你,别说了,再说,我都快成日本人拉!

乙:反正是超级小美女一个!

甲:别逗了你!我哪有那么好呀,说得人家的脸红了!

不过,平时,男同学都叫我樱桃小丸子的。

乙:(偷偷的:她是樱桃小丸子?我还西瓜太郎呢!)

那太好!今天我还真找对人了。走吧,咱赶紧上电视台去把。(用手拉)

甲:哎,哎,你先别拉我,我得先问问你。

乙:还有什么好问的呀,就是你拉!我们得赶时间!

甲:电视台又不是你家开的,您老人家是大明星,我一个小学生谁放我进去呀?

乙:哟,听你这口气,是不相信我呀?

甲:对呀,咱一个小学生想上电视就上电视,那张柏芝和谢霆锋他们不早失业了?我猜呀,人家连大门都不让我进。

乙:那咱跟门卫叔叔好好说呀!

甲:好好说?难道要我像街上要饭的小孩一样死磨硬泡:“叔叔,可怜可怜我吧,求求你拉,您不让我进我就不活了!”

乙:那是他们被坏人利用,我们可不用那么惨!

甲:那咱怎么说?咱们就那么说:“叔叔,您就让我们进去吧!我们不小了,我们都20多了!

乙:啊?20多了?

甲:对呀,两人加一块儿呀!

乙:你还当人家是老年痴呆呀?

甲:那就说:“叔叔,您放我进去,我就送你一大瓶娃哈哈行不?喝了我的娃哈哈,

吃饭就是香。妈妈我要——娃、哈、哈!

乙:瞧你,还没有出名呢,就学明星做起广告来了!告诉你,用不着这一套!

甲:那还真能进电视台?

乙:废话,告诉你吧,咱今天是“六。一”联欢晚会的主持人!

甲:嘿!咱也能当个主持人?

乙:当然了,咋不能?我的头发比那李永长,普通话比刘仪伟标准100倍,为什么不行?

甲:那今年怎么搞呀?

乙:今年都听我的。

甲:啊?你还是总导演呀?

乙:那不敢当!上个月,我广泛征集同学的意见给电视台写了一封信,

把咱们的想法和构思详细一说,哎呀!你猜怎么着,人家居然采纳了!

甲:真的吗?

乙:他们都夸我这种敢于参与的勇气,还说我有改革意识,有创新精神,了不起!人小志气大呀!

甲:哇!同学们咱给我们的大明星来点掌声呀!

乙:(从怀里掏出一香肠当话筒)谢谢,谢谢!大家的掌声!我一定干得比鞠萍姐姐还棒!

甲:嘿!还真像那么回事呀!

乙:(咬了一口)呵!味道好极了!

甲:咳,咳!你怎么先吃上了?快说说“六。一”晚会到底怎么搞呀!

乙:总体构想是这样的:大演播厅要布置成一个美丽的童话世界。这里有百鸟森林、七彩木屋、奇花异草、玻璃宫殿,还有各种大型积木,在变幻的电脑灯光下,闪烁着奇妙的光环和色彩。

甲:还真美呀!

乙:再加上世界各国的经典儿童歌曲,那才叫诗情画意呢!

甲:舞台也一定很漂亮吧?

乙:那当然!都是从全球各国小画家的设计中挑选出来的最佳方案,然后综合在一起,

哇!那简直太美了!一不小心还容易迷路!

甲:晚会都有什么节目呀?

乙:哇!那可太精彩了!我先来介绍一下演员阵容吧。

甲:都有谁呀?

乙:这边是由100位小演员扮演的百部爱国主义影片中的英雄人物大合唱<祖国颂歌>。

甲:好!发扬爱国主义传统,为振兴中华而奋斗!

乙:这边是孙悟空、白雪公主、神笔马良、小三毛、花仙子、葫芦娃、黑猫警长、米老鼠、唐老鸭、蓝精灵、变形金刚、哆啦a梦、蜡笔小新等中外著名卡通演员表演的大型歌舞节目——<我们共同的节日>。

甲:好!象征着世界儿童大联欢!

乙:舞台上演的是小合唱、小合奏、小舞蹈、小品、小杂技、小武术、小相声、小戏、

小魔术、小游戏……反正除了小便都可以!

甲:废话!

乙:还有小记者采访十佳少年;小主持人邀请我们的航天英雄杨利伟叔叔与大家见面;

小朋友向为我们的健康成长,日夜辛勤工作的家长、老师、儿童艺术工作者鲜花致谢!

甲:对!应该,应该的!

乙:还请贫困地区的小朋友代表上台,接受我们节日的礼物和祝愿。

甲:我们手拉手,心连心。

乙:小书法家、小画家、小摄影家、小诗人和小发明家,当场献艺!

甲:节目可真丰富呀!

乙:是呀,现场的掌声肯定比呼噜声响亮!

甲:晚会都邀请了哪些佳宾呀?

乙:世界各国的领导人和社会名人能来的都来了!连联合国秘书长安南爷爷都来了,

可惜少了三个重要人物。

甲:都少了谁呀?

乙:美国总统小布什呀。

甲:这老小子的架子可真够大呀!

乙:什么呀!人家是被伊拉克战争搞得后院着火,都火烧眉毛了,

哪还有心情来和我们一起玩呀?

甲:那还有谁呀?

乙:伊拉克前总统萨达姆呀!

甲:他家也着火了?

乙:你家才着火呢!我们的老萨同志正在国际法庭上接受审判呢!再说小布什也不准他来呀!

甲:哎!还真够可怜的!那还有一个是谁呀?

乙:那就是大名鼎鼎的恐怖分子老大——笨。lā dēng呀!

甲:应该是本。lā dēng吧?

乙:反正都一样。

甲:他又怎么了?

乙:人家目前躲在山洞里,打电话给他,他不敢接,写信又不知道地址!

我们真不知道怎么联系他呀!

甲:他还是别来的好!

乙:为什么呀?

甲:如果他也来了,那么大的演播厅就只剩下两个人拉!

乙:人都到哪儿去了?

甲:一看到老lā dēng就都跑了呀!

乙:那怎么还有一个呀?

甲:那就是那个大明星呀!

乙:到底是谁呀?

甲:还不就是那个不怕死的主持人呀!

乙:啊!是我呀!

甲:不是你还有谁呀?

乙:我才不干呢!我还是快点跑吧!

[篇六:小学生搞笑相声台词:<大与小>]

乙:我们俩是双胞胎

甲:各位别看长的不一样

乙:但是饭量都不小

甲:我是哥哥,我是大的

乙:我是弟弟,我是小的

甲:大的比小的好啊

乙:小的比大的强

甲:你看香港电视里,一提到老大,受人尊敬(学)“大哥,您发话,我们听老大的”

乙:黑社会啊

甲:反正大的好

乙:当弟弟好,在家里哥哥得让着弟弟,好吃的,弟弟先吃,好穿的,弟弟先穿

甲:当哥哥好,娶媳妇儿,都是哥哥先娶

乙:惦记着找媳妇啊

甲:我早熟,反正是大的好

乙:怎么说也是小的好

甲:就说爸爸给咱们起名字吧,我叫大浩

乙:我叫小浩

甲:大浩就是比小浩好

乙:怎么呢

甲:大浩的九块八,小浩的三块一

乙:你买袜子呢

甲:咱妈给咱俩起的名字也好,大心,小心,大心就比小心好

乙:怎么呢

甲:大心:心胸宽广,小心,就是小心眼儿,小肚鸡肠

乙:胡说,大心是大大咧咧,粗心大意,小心是谦虚谨慎

甲:那咱爷爷给咱们起的名字好,我叫大火

乙:我叫小火

甲:我演出完了,我就大火了,你小火,小打小闹,没多大出息

乙:我小火好,要是有了火灾,你就是罪魁祸首,大火不好救援,要是小火,冒冒点烟儿就过去了

甲:奶奶给咱俩起的名字更好,我叫大路

乙:我叫小路

甲:我走的是大路,大路是大大方方,潇洒自如,条条大路通罗马

乙:我看你是条条大路走骡子走马。我走的小路好,小路是曲径通幽,浪漫惬意

甲:我们俩在家就爱争论

乙:其实大和小,好和坏,关键不在名字

甲:对,关键在贡献大小

乙:你有什么贡献

甲:我长大了当个大专家

乙:我当一个小学老师

甲:小学老师比不上大专家

乙:多大的专家也是小学老师教出来的

甲:好吗,我成你学生啦

乙:谁让你自高自大呢

甲:我长大了当个大歌星

乙:我就当个小记者

甲:小记者比不了大歌星

乙:多大的歌星也是小记者吹出来的

甲:嘿!我长大了当个大牌球星

乙:我就当个小足球裁判

甲:小裁判比不了大球星

乙:再大的球星我都敢给他掏红牌儿

甲:我长大了当个大干部

乙:那我就当个小护士

甲:大干部领导小护士

乙:小护士一打针,多大的干部都得趴下

甲:去你的吧

商山早行阅读答案_商山早行原文翻译赏析_作者温庭筠
思乡类: 第五篇

<商山早行>作者为唐代文学家温庭筠。其古诗全文如下: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商山早行阅读答案_商山早行原文翻译赏析_作者温庭筠
因思杜陵梦,凫燕满回塘。
[前言]
<商山早行>选自<温飞卿诗集笺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是唐代文学家温庭筠的诗作。此诗描写了旅途中寒冷凄清的早行景色,抒发了游子在外的孤寂之情和浓浓的思乡之意,字里行间流露出人在旅途的失意和无奈。
整首诗正文虽然没有出现一个“早”字,但是通过霜、茅店、鸡声、人迹、板桥、月这六个意象,把初春山村黎明特有的景色,细腻而又精致地描绘出来。全诗语言明净,结构缜密,情景交融,含蓄有致,字里行间都流露出游子在外的孤寂之情和浓浓的思乡之情,是唐诗中的名篇,[注释]
⑴商山:山名,又名尚阪、楚山,在今陕西商洛市东南山阳县与丹凤县辖区交汇处 。商山早行阅读答案_商山早行原文翻译赏析_作者温庭筠。作者曾于大中(唐宣宗年号,847-860)末年离开长安,经过这里。
⑵动征铎:震动出行的铃铛。征铎:车行时悬挂在马颈上的铃铛。铎:大铃。
⑶槲(hú):陕西山阳县盛长的一种落叶乔木。叶子在冬天虽枯而不落,春天树枝发芽时才落。每逢端午用这种树叶包出的槲叶粽也成为了当地特色。
⑷枳花明驿墙:个别版本(如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课外古诗词背诵”)作“枳花照驿墙”,有人认为“照”是错误的(见<枳花明驿墙——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指瑕>)。明:使……明艳。枳(zhǐ):也叫“臭橘”,一种落叶灌木或小乔木。春天开白花,果实似橘而略小,酸不可吃,可用作中药。驿(yì)墙:驿站的墙壁。驿:古时候递送公文的人或来往官员暂住、换马的处所。这句意思是说:枳花鲜艳地开放在驿站墙边。
⑸杜陵:地名,在长安城南(今陕西西安东南),古为杜伯国,秦置杜县,汉宣帝筑陵于东原上,因名杜陵,这里指长安。作者此时从长安赴襄阳投友,途经商山。这句意思是说:因而想起在长安时的梦境。
⑹凫(fú)雁:凫,野鸭;雁,一种候鸟,春往北飞,秋往南飞。回塘:岸边曲折的池塘。这句写的就是“杜陵梦”的梦境。
⑺回塘:岸边弯曲的湖塘。
[翻译]
黎明起床,车马的铃铎已震动;一路远行,游子悲思故乡。鸡声嘹亮,茅草店沐浴着晓月的余辉;足迹依稀,木板桥覆盖着早春的寒霜。枯败的槲叶,落满了荒山的野路;淡白的枳花,鲜艳地开放在驿站的泥墙上。因而想起昨夜梦见杜陵的美好情景;一群群鸭和鹅,正嬉戏在岸边弯曲的湖塘里。
[赏析]
<商山早行>这首诗准确写作年代已不可考,但联系温庭筠生平,他曾任隋县尉,徐商镇襄阳,他被辟为巡官。据夏承焘<温飞卿系年>,这两件事均发生在公元859年(唐宣宗大中十三年),当年温庭筠四十八岁。自长安赴隋县,当道出商山。此诗当是温庭筠此次离开长安赴襄阳投奔徐商经过商山时所作。温庭筠虽是山西人,而久居杜陵,已视之为故乡。他久困科场,年近五十又为生计所迫出为一县尉,说不上有太好心绪,且去国怀乡之情在所不免。
这首诗之所以为人们所传诵,是因为它通过鲜明的艺术形象,真切地反映了封建社会里一般旅人的某些共同感受。
首句表现“早行”的典型情景,概括性很强。清晨起床,旅店里外已经响起了车马的铃铎声,旅客们套马、驾车之类的许多活动已暗含其中。第二句固然是作者讲自己,但也适用于一般旅客。“在家千日好,出外一时难。”在封建社会里,一般人由于交通困难、人情淡薄等许多原因,往往安土重迁,怯于远行。“客行悲故乡”这句诗,很能够引起读者情感上的共鸣。
三、四两句,历来脍炙人口。宋代梅尧臣曾经对欧阳修说:最好的诗,应该“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欧阳修请他举例说明,他便举出这两句和贾岛的“怪禽啼旷野,落日恐行人”,并反问道:“道路辛苦,羁旅愁思,岂不见于言外乎?”(<六一诗话>)明代李东阳进一步分析说:“二句中不用一二闲字,止提掇出紧关物色字样,而音韵铿锵,意象具足,始为难得。”“音韵铿锵”,“意象具足”,是一切好诗的必备条件。李东阳把这两点作为“不用一二闲字,止提掇紧关物色字样”的从属条件提出,很可以说明这两句诗的艺术特色。所谓“闲字”,指的是名词以外的各种词;所谓“提掇紧关物色字样”,指的是代表典型景物的名词的选择和组合。这两句诗可分解为代表十种景物的十个名词: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虽然在诗句里,“鸡声”、“茅店”、“人迹”、“板桥”都结合为“定语加中心词”的“偏正词组”,但由于作定语的都是名词,所以仍然保留了名词的具体感。例如“鸡声”一词,“鸡”和“声”结合在一起,完全可以唤起引颈长鸣的视觉形象。“茅店”、“人迹”、“板桥”,也与此相类似。
古时旅客为了安全,一般都是“未晚先投宿,鸡鸣早看天”。诗人既然写的是早行,那么鸡声和月是必然要体现的。而茅店又是山区有特征性的景物。“鸡声茅店月”,把旅人住在茅店里,听见鸡声就爬起来看天色,看见天上有月,就收拾行装,起身赶路的特征都有声有色地表现了出来。
同样,对于早行者来说,板桥、霜和霜上的人迹也都是有特征性的景物。作者于雄鸡报晓、残月未落之时上路,也算得上“早行”了;然而已经是“人迹板桥霜”,这真是“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啊!这两句纯用名词组成的诗句,写早行情景宛然在目,确实称得上“意象具足”的佳句。
“槲叶落山路,枳花照驿墙”两句,写的是刚上路的景色。商县、洛南一带,枳树、槲树很多。槲树的叶片很大,冬天虽干枯,却存留枝上;直到第二年早春树枝将发嫩芽的时候,才纷纷脱落。而这时候,枳树的白花已在开放。因为天还没有大亮,驿墙旁边的白色枳花,就比较显眼,所以用了个“照”字。可以看出,诗人始终没有忘记“早行”二字。
旅途早行的景色,使诗人想起了昨夜在梦中出现的故乡景色:“凫雁满回塘。”春天来了,故乡杜陵,回塘水暖,凫雁自得其乐;而自己,却离家日远,在茅店里歇脚,在山路上奔波。“杜陵梦”,补出了夜间在茅店里思家的心情,与“客行悲故乡”首尾照应;而梦中的故乡景色与旅途上的景色又形成鲜明的对照。眼里看的是“槲叶落山路”,心里想的是“凫雁满回塘”。“早行”之景与情,都得到了完美的表现。

●【往下看,下一篇更精彩】●

最新成考报名

  • 立春过后什么时候鱼开口
  • 2021年立春 2021年立春是几点几分
  • 冬至吃啥 南方冬至吃什么
  • 冬至几月几日 今年冬至是几号
  • 烧碱安全救护常识
  • 国庆节高速免费几天
  • 白露与秋分
  • 请示与批复有什么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