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文档 > 知识 >

川牛漆的功

成考报名   发布时间:10-14    阅读:

牛膝的功效与作用
川牛漆的功 第一篇

牛膝的功效与作用

牛膝的功效:

腰膝酸痛;下肢痿软;血滞经闭;痛经;产后血瘀腹痛;徵瘕;胞衣不下;热淋;血淋;跌打损伤;痈肿恶疮;咽喉肿痛。

用于瘀滞经闭,产后瘀痛,跌扑伤痛等症。

牛膝善于活血祛瘀,对妇科、伤科各种瘀血凝滞的病症,常和活花、桃仁、当归、延胡索等药同用,既可活血调经,又能祛瘀疗伤。

用于腰膝酸痛,足膝萎软无力。

牛膝性善下行,入肝肾二经,能补肝肾、强筋骨,又能通血脉、利关节,为治腰膝下肢病症常用药。对肝肾不足引起的腰膝酸痛,常与苍朮、狗脊、木瓜等同用;如因湿热下注引起的腰膝关节疼痛,常与苍朮、黄柏等同用;如风湿痹痛、下肢关节疼痛为甚,可与木瓜、防己、独活等同用。

用于吐血、衄血、牙龈肿痛、头痛晕眩等症。

牛膝苦泄下降,能引血下行,导热下泄,可治上部血热妄行的症候,常配合侧柏叶、白茅根、小蓟等药,以治吐血、衄血;又可配养阴清热药如生地、石膏等,用治牙龈肿痛属于阴虚火旺的症候;治肝阳上亢,气血并走于上,头痛眩晕之症,常与平肝药如代赭石、龙骨、牡蛎等同用。

用于小便不利、淋沥涩痛及尿血等症。

揭秘川牛膝
川牛漆的功 第二篇

揭秘川牛膝

川牛膝为苋科植物川牛膝的干燥根。秋、冬二季采挖,除去芦头、须根及泥沙,烘或晒至半干,堆放回润,再烘干或晒干。下文将给大家普及下川牛膝药典中的相关知识

一、川牛膝的来源:

为苋科植物川牛膝Cyathula officinalis Kuan的干燥根。秋、冬二季采挖,除去芦头、须根及泥沙,烘或晒至半干,堆放回润,再烘干或晒干。

二、川牛膝的性状:

本品呈近圆柱形,微扭曲,向下略细或有少数分枝,长30~60cm,直径0.5~3cm。表面黄棕色或灰褐色,具纵皱纹、支根痕和多数横长的皮孔样突起。质韧,不易折断,断面浅黄色或棕黄色,维管束点状,排列成数轮同心环。气微,味甜。

三、川牛膝的性味与归经:

甘、微苦,平。归肝、肾经。

四、川牛膝的功效与主治:

逐瘀通经,通利关节,利尿通淋。用于经闭癥瘕,胞衣不下,跌扑损伤,风湿痹痛,足痿筋挛,尿血血淋。

五、川牛膝的使用注意:【川牛漆的功】

孕妇慎用。怀牛膝一般用量在5~10g。

六、川牛膝的药理作用:

1、蛋白质同化作用:川牛膝所含昆虫变态甾体激素具有强的蛋肉质合成促进作用。

2、抗生育作用:川牛膝的三种提取物,即苯提取物,乙酸乙酯提取物和醇提取物具有对小鼠抗生育和抗着床作用,其中以苯提取物的作用最为显著。

3、其它作用:川牛膝所含的杯苋甾酮具有雌激素活性,可使子宫重量增加,但对卵巢重量影响不大。川牛膝流浸膏对未孕猫的子宫有弛缓作用,对已孕子宫则有强收缩作用。

以上为川牛膝的相关介绍,你对川牛膝是否有更进一步的了解了呢?学而实习之哦。

川牛膝
川牛漆的功 第三篇

川牛膝 【通用名称】川牛膝(《药材资料汇编》)

【拼音名】Chuanniuxi

【别名】牛膝,拐膝,天全牛膝,都牛胶,米心牛膝,大牛膝。

【英文名】RADIX CYATHULAE

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26

【性味归经】甘、微苦,平。归肝、肾经。

【功能主治】逐瘀通经,通利关节,利尿通淋。用于经闭症瘕,胞衣不下,关节痹痛,足痿筋挛,尿血血淋,跌扑损伤。

【用法用量】4.5 ~9克。

【注意】孕妇禁用。【川牛漆的功】

【贮藏】置阴凉干燥处,防潮。

【来源】为苋科植物川牛膝或头花蒽草的根。

【炮制】川牛膝,除去杂质及芦头,洗净,润透,切薄片,干燥。

植物属性

植物形态

①川牛膝川牛膝

多年生草本,高40~100厘米。主根圆柱形,直径0.8~1.5厘米,外皮棕色。茎下部近圆柱形,中部近四棱形,疏被糙毛,节处略膨六。刑讨生,椭圆形至狭椭圆形,长3~13厘米,宽1.5~5厘米,先端渐尖,基部楔形或宽楔形,全缘,上面密叠倒伏糙毛,下面密生长柔毛;叶柄长0.3~1.5厘米。花绿白色,头状花序数个于枝端排成穗状;苞片卵形,长3~5毫米,干膜质,先端具钩状芒刺;苞腋有花纹朵,能育花居中,不育花居两侧;不育花的花被退化为2~5枚钧状芒刺,能育花的花被5,2长3短;雄蕊5,花丝基部密被长柔毛;退化雄蕊5,长方形,狭细,长钓O.3~0.4毫米,宽O.1~0.2毫米。先端齿状浅裂;雄蕊基部外侧围绕孑房丛生的长柔毛较退化雄蕊为长;雌蕊子房上位,1室,花柱细。胞果长椭圆状倒卵形,长2~5毫米。种子卵形。花期6~7月。果期8~9月。 川牛膝

野生于林缘、草丛中或栽培,分布四川,云南、贵州等地。

②头花蒽草

形态与川牛膝相似;其主要特征:叶呈广卵形、倒卵形,亦有椭圆形者。头状花序近单生,或近中央顶生者有数个作短穗状排列;退化雄蕊较粗大,长0.5~1毫米,先端深裂,常呈撕裂状或流苏状,时有分枝;雄蕊基部外侧丛生的柔毛较稀,且较退化雄蕊为短或等长。 野生或栽培,分布四川、云南、西藏等地。【川牛漆的功】

生长习性

川牛膝喜寒凉湿润的自然环境。四川多栽培于海拔1200-2 000米的高寒山区,一般年降雨量约1500毫米以上,冬季有3-4个月积雪。

在海拔1500米左右,生长 3-4年植株的成熟种子,播后10-15天即可出苗,且发芽率高,种子寿命为1年,播后第一年为营养生长,第二年为生殖生长。夏季为旺盛生长期,并同时长根,秋末冬初进入冬季休眠期。

功效

川牛膝为苋科植物川牛膝或头花蒽草的根,川牛膝有活血祛瘀、祛风利湿的功效,川牛膝主治血瘀经闭、难产、胞衣不下,川牛膝别名牛膝、天全牛膝、都牛膝、米心牛膝、家牛膝、肉牛膝、大牛膝、拐牛膝、甜牛膝、甜川牛膝、龙牛膝,妇女月经过多,妊娠,梦遗滑精者忌用川牛膝。 药名:川牛膝 功效分类:祛风湿药;渗湿利尿药;通经药;活血药。 科属分类:苋科。 别名:牛膝、天全牛膝、都牛膝、米心牛膝、家牛膝、肉牛膝、大牛膝、拐牛膝、甜牛膝、甜川牛膝、龙牛膝。

【川牛漆的功】

性味:甘;微苦;性平。 归经:肝;肾经。 功效:活血祛瘀;祛风利湿。 主治:血瘀经闭;难产;胞衣不下;产后瘀血腹痛;热淋;石淋;痛经;风湿腰膝疼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0g;或入丸、散;或泡酒。 来源:川牛膝为苋科植物川牛膝或头花蒽草的根。 炮制方法: 1、牛膝 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洗净,润透,除去芦头,切段,晒干或低温干燥。 2、酒牛膝 取牛膝段,加入定量黄酒拌匀,稍闷润,待酒被吸尽后,置炒制容内,用文火加热,炒干,取出晾凉。牛膝段每100千克,用黄酒10千克。 3、盐牛膝 取牛膝段,加入定量食盐水拌匀,稍闷润,待盐水被吸尽后,置炒制容器内,用文火加热,炒干,取出晾凉。牛膝段每100千克,用食盐2千克。 作用

川牛膝食疗作用:川牛膝味甘、微苦,性平;归肝、肾经;宣散降泄,川牛膝具有活血通经,祛风除湿,通利关节,利尿通淋的功效,川牛膝主治血瘀经闭,痛经,难产,胞衣不下,关节痹痛,足痿筋挛,尿血,血淋,跌扑损伤。 1、酒炙后,增强活血祛瘀,通经止痛的作用。如用于血滞经闭的牛膝散(《准绳》),治风湿痹痛,肢体活动不利的牛膝酒(《纲目》),治诸风湿痹的牛膝丸(《杨氏家藏方》)。 2、牛膝生品长于活血祛瘀,引血下行。如用于瘀血阻滞的月经不调,痛经,闭经,产后瘀阻腹痛,常配红花、桃仁、当归等同用,治妇人血风走注,腰脚疼痛的牛膝散(《圣惠方》),治阴虚阳亢,头目眩晕的镇肝息风汤(《参

西录》)。 3、盐炙后,能引药入肾,增强补肝肾,强筋骨的作用。如用于治肾虚腰痛,常与杜仲、桑寄生等同用,治月水不利,脐腹作痛的牛膝汤(《不知医必要》),治湿热下注,腰膝关节疼痛。 川牛膝做法指导: 1、血瘀经闭、痛经者,可与当归、川芎、红花等配伍。 2、临床每与桑寄生、威灵仙、独幕剧活行装配伍,以祛风湿、通经络,止疼痛。 3、热淋、血淋,尿血者,可与木通、滑石、瞿麦、蒲黄等配伍,以增强疗效。 4、配当归、赤芍、桃仁、红花等治妇女经闭; 5、配狗脊、寄生、杜仲、威灵仙等治腰膝骨痛; 6、配羌活、桂枝、苍术、秦艽、防风等治风湿关节痛; 7、配当归、曲麦、木通、滑石、冬葵子等治产妇胞衣不下或胎死腹中。

用药禁忌

妇女月经过多,妊娠,梦遗滑精者忌用川牛膝。

药材性状

本品呈近圆柱形,微扭曲,向下略细或有少数分枝,长30~60cm,直径0.5~3cm。表面黄棕色或灰褐色,具纵皱纹、支根痕和多数横向突起的皮孔。质韧,不易折断,断面浅黄色或棕黄色,维管束点状,排列成数轮同心环。气微,味甜。

【采集】川牛膝的根,秋冬均可采挖,栽培品以生长3~4年者为好,挖得后,去净泥砂,切去残存的地上茎及须根。烘干或晒至半干时,经发汗后再晒至足干。野生的多系阴干或晒干。

【炮制】川牛膝: 除去杂质及芦头,洗净,润透,切薄片,干燥。本品为圆形薄片,厚0.1~0.2cm,直径0.5~3cm。表面灰棕色,切面淡黄色或棕黄色。可见多数黄色点状维管束。

酒川牛膝:取川牛膝片,照酒炙法炒干。

川牛膝

【药材】川牛膝商品有2种:一为川牛膝,一为麻牛膝:

【性味】《四川中药志》:性平,味甘微苦,无毒。

【归经】《四川中药志》:入肝、肾二经。

【功用主治】祛风,利湿,通经,活血。治风湿腰膝疼痛,脚痿筋挛,血淋,尿血,妇女经闭,症瘕。用于经闭症瘕,胞衣不下,关节痹痛,足痿筋挛,尿血血淋,跌扑损伤。 ①《药材资料汇编》:治打扑刀伤,有缓和疼痛之效。

②《中药志》:破血下降。

③《中药材手册》:功多祛风利湿,其他和怀牛膝相同。

④《四川中药志》:祛风利湿,通经散血。治寒湿腰腿骨痛,足痿筋挛,妇女经闭及症瘕麻牛膝 ,淋病,尿血,阴痿、失溺。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7.5~15克;浸酒或入丸、散。

【宜忌】《四川中药志》:妇女月经过多,妊娠,梦遗滑精者忌用。孕妇禁用。

【贮藏】置阴凉干燥处,防潮。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药材鉴别

川牛膝 本品横切面:木栓细胞数列。栓内层窄。中柱大,三生维管束外韧型,断续排列成4~11轮,内侧维管束的束内形成层可见;木质部导管多单个,常径向排列,木化;木纤维较发达,有的切向延伸或断续连接成环。中央次生构造维管系统常分成2~9股,有的根中心可见导管稀疏分布。薄壁细胞含草酸钙砂晶、方晶。

粉末棕色。草酸钙砂晶、方晶散在,或充塞于薄壁细胞中。具缘纹孔导管直径10~80μm,纹孔圆形或横向延长呈长圆形,互列,排列紧密,有的导管分子末端呈梭形。纤维长条形,弯曲,末端渐尖,直径8~25μm,壁厚3~5μm,纹孔呈单斜纹孔或人字形,也可见具缘纹孔、纹孔口交叉成十字形,孔沟明显,疏密不一。

检查

水分照水分测定(附录ⅨH第一法)测定,不得过16.0%。

总灰分 取本品切制成直径在3nm以下的颗粒,依法检查,不得过8.0%(附录ⅨK)。酸不溶性灰分取本品切制成直径在3nm以下的颗粒,依法检查,不得过1.5%(附录Ⅸ K)。 浸出物川牛膝

【川牛漆的功】

取本品直径在3mm以下的颗粒,照水溶性浸出物测定法项下的冷浸法(附录ⅩA)测定,不得少于65.0%。

人工栽培

栽培技术

川牛膝栽培技术

川牛膝为苋科植物川牛膝(Cyathula officinalis Kuan)的干燥根,别名牛夕。具活血祛瘀、通利关节等功效,用于治疗经闭。尿血、关节酸痛、跌打损伤等症。四川省乐山、雅安、凉山等地市均有分布,以天全、荥经等县栽培历史较久,产量大,质量好。

1.选地、整地选疏松、肥沃的壤土栽培为宜,山坡一般以向阳坡为佳。9--10月下雪前深翻土地,深度最好在30厘米以上,翻后休闲冻土;翌年清明前后,再翻1次,整细耙平,作1.3米左右的高畦。

【川牛漆的功】

2.繁殖方法 用种子繁殖。

在栽培上所用种子实质为胞果,种子发芽力因生长年限而不同,三至四年生植株结的种子最好,栽培当年所结的种子常不能发芽,隔年陈种不作种用。播种分春播和秋播,春播在4月前后,由于海拔高度不同,播种时间有所差异,海拔低的可以稍早,以在雪后早播为宜,秋播为8月前后。主产区一般采取高山春播、低山秋播的办法,出苗率高,缺窝少。

3.田间管理

(l)中耕除草和间苗每年中耕除草3-4次。播种当年的第一次在5月中、下旬,宜浅锄或用手扯,并结合匀苗、补苗,每窝留苗4-6株,这次除草很重要,宜早尽早;第二次在6月中、下旬,中耕前,再匀苗1次,每窝定苗2-3株;7—8月再各进行1次。第二年中耕除草2-3次。第三年若要收获,就只进行l-2次。

(2)施肥培土每年结合中耕,追肥3次。第一、二次在中耕后,施用人畜粪水及草木灰,并进行培土防冻。培土厚度,以使根头幼芽埋入土里约7厘米为宜。如不培土,根头易被冻坏,造成缺窝减产。

4.病虫害防治川牛膝

(1)黑头病多发生于春夏季,主要是芦头盖上太薄,冬季受冻害,引起发黑霉烂。防治方法:注意排水防涝,冬季培土。

(2)线虫病 多发生在低海拔地区,在根上形成凹凸不平的肉瘤。防治方法:注意选土;每亩用滴滴混剂35一45千克处理土壤。

(3)大猿叶虫5-6月发生,将叶咬吃成小孔。防治方法:用亚胺硫磷800倍或敌百虫1000倍液喷杀。

(4)毛虫、红蜘蛛 5-6月为害叶片。防治方法:可用40%乐果乳油800-1500倍液喷杀。

采收加工

川牛膝在播后3-4年的10-11月收获。要求深挖,减少断根。挖后科去泥土,砍去芦头,剪掉须根,割下倒根,使主根。侧报均成单支。然后按根条大小,理顺成小把,立放炕上用无烟煤微火烘炕或放在晒场上日光炕脆。半干后,堆放数日,回润后,再炕或晒到全干。通常三年生每亩产干货150-200千克,四年生200-250千克。

营养知识

右归丸的功效与作用
川牛漆的功 第四篇

右归丸的功效与作用:右归丸温补肾阳,填精益髓。主治肾阳不足引起的命门火衰,神疲气怯,畏寒肢冷,阳痿遗精,不能生育,腰膝酸软,小便自遗,肢节痹痛,周身浮肿;或火不能生土,脾胃虚寒,饮食少进,或呕恶腹胀,或

右归丸的功效:
本方由10味药组成,方中以附子、肉桂、鹿角胶为君药,
需要注意的是,右归丸适用于肾阳虚症状明显的病人。肾阳虚临床表现为手脚发凉,汗冷或房事不力、阳痿早泄,房事频繁或手淫过度易导致肾阳虚,病人感觉腰膝酸软,但是更多的是偏冷、怕凉,男性会出现阳痿,症状明显者可用鹿鞭、鲜人参、蛤蚧、海马等自制裕阳。酒,用中医药酒调治。
右归丸温补肾阳,填精益髓。主治肾阳不足引起的命门火衰,神疲气怯,畏寒肢冷,阳痿遗精,不能生育,腰膝酸软,小便自遗,肢节痹痛,周身浮肿;或火不能生土,脾胃虚寒,饮食少进,或呕恶腹胀,或翻胃噎膈,或脐腹多痛,或大便不实,泻痢频作。
右归丸上为细末,先将熟地蒸烂杵膏,加炼蜜为丸,如弹子大。右归丸的功效与作用。每服2-3丸,以白开水送下。现代用法:大蜜丸剂,每丸重9克,成人每次服1丸,每日2-3次。7岁以下儿童用量减半。

右归丸的作用:
本方是由金匮肾气丸减去[三泻"(泽泻、茯苓、丹皮),加鹿角胶、菟丝子、杜仲、枸杞子、当归而成,增加了温补的作用,使药效更能专于温补,是一首十分著名的温补方剂。在临床实际应用时,可根据不同的证情随证加减。如阳衰气虚,可酌加人参;如阳虚精滑或便溏,加酒炒补骨脂;如久泻不止,加五味子、肉豆蔻;如脾胃虚寒,饮食减少,食不易化,或呕恶吞酸,加干姜;如腹痛不止,加吴茱萸;如腰膝酸痛,加核桃仁;如阳痿,加巴戟肉、肉苁蓉,或加黄狗外肾。
1、右归丸治乳糜尿 用本方去鹿角胶、冤丝子、枸杞子,加升麻、陈皮、柴胡各5克,白术10克,黄芪、党参各15克,甘草6克。水煎服,每日1剂。此外,本方还可用于治疗性功能减退、肾病综合征、老年骨质疏松症、坐骨神经痛、肥大性脊椎炎、慢性支气管炎、腰肌劳损、贫血、白细胞减少症等属于肾阳不足者。
2、右归丸治男性不育 用本方加减:熟地、山药、紫河车粉各30克,山茱萸、枸杞子、菟丝子各18克,杜仲、巴戟、鹿角胶、陈皮各15克,海狗肾10克(冲服)。水煎服,每日1剂。另外,自备狗、猪、羊等动物睾丸、阴茎、肾脏等不限,将其焙干研细末服用,每次10克,每天2次。有较显著的补肾益精,种子毓育之功。
3、右归丸治坐骨神经痛:许继祥用本方去吴茱萸,加川牛膝、麻黄、炒白芍、甘草为基本方,刺痛明显加丹参、制乳香没药;麻木重加鸡血藤;夜间痛甚加首乌;夹湿者去枸杞加苍术、便纳差溏加砂仁、山楂;自汗去麻黄加黄芪。
4、右归丸治肾阳虚:应用本方治疗22例肾阳虚患者,测定治疗前后血清睾丸素(t)和雌二醇(e2 )的浓度。结果:男性患者血清t值低于正常组,e2 值高于正常组,右归丸可使其t值升高,e2 值下降;女性患者e2 值低于正常组,右归丸可使其升高。

●【往下看,下一篇更精彩】●

最新成考报名

  • 立春过后什么时候鱼开口
  • 2021年立春 2021年立春是几点几分
  • 冬至吃啥 南方冬至吃什么
  • 冬至几月几日 今年冬至是几号
  • 烧碱安全救护常识
  • 国庆节高速免费几天
  • 白露与秋分
  • 请示与批复有什么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