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文档 > 知识 >

2015版毛泽东思想军事思想

成考报名   发布时间:12-07    阅读:

2015版《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知识点
2015版毛泽东思想军事思想 第一篇

2015版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 简介:

1, 第一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

2, 第二理论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3, 两大理论成果之间的关系——都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都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都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两大理论成果,既是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明确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确定为指导思想

1、 李大钊等党的早期领导人,曾经提出过要以马克思主义为研究和解决中国实际问题的指导思想

2、 1935年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全党的实际领导地位,这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

3、 1938年,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作了《论新阶段》的政治报告,首次明确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重大命题

4、 经过延安整风,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更好地指导中国革命,成为全党的共识。与此同时,作为全党集体智慧结晶的毛泽东思想已经成为成熟的的科学体系。

5、 党的七大,将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

6、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成了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7、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发表系列讲话,深刻回答了新的历史条件下党和国家发展的重大理论和实现问题,丰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

8、 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解决中国实际问题的客观需要

9、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内在要求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研究和解决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中的实际问题,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就是运用中国人民喜闻乐见的民族语言来阐述马克思主义理论,揭示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规律,使之成为具有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马克思主义。

(1)实现具体化——紧密联系中国实际,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中的问题;

(2)上升为理论——总结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坚持和发

展马克思主义;

(3)植根——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植根于中国优秀文化之中,赋予马克思主义以鲜明的中国特色。

2、总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实际问题的过程,不断赋予马克思主义以鲜明的中国特色。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质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关系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都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都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它们之间是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关系。

(1) 毛泽东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思想渊源(是基本遵循、是理论准备)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

(3)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都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

展。马克思列宁主义是两大理论成果的共同理论基础

(4) 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

泽东思想

四、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1、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时代背景和实践基础

(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重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

(2) 毛泽东思想,是党的集体智慧结晶

(3) 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有深刻的“时代背景”和“实践基础”

时代背景——国际: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进入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战争与革命成为时代主题;国内:从20世纪上半叶,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到新中国成立后,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

实践基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和建成的实践,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实践基础。经过了实践的反复比较,党和人民选择了毛泽东思想作为自己的指导思想

2、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过程

毛泽东思想是在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过程中,在总结我国革命和建设正反两方面历史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1)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通过调查研究,深

刻分析了中国社会各阶级在革命中的地位和作用

(2) 土地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成功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3) 遵义会议以,毛泽东在理论上

A“系统地总结了”——党领导中国革命的实践经验(简记“实践”)

B“逐渐地形成了”——比较系统的哲学思想、军事思想、统一战线思想和党的建设思想(简记“思想”)

C“科学地阐述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路线和纲领(简记“理论”) D“精辟地论证了”——党的政策和策略(简记“策略”)

这标志着毛泽东思想走向成熟。

(4) 1945年党的七大,毛泽东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5) 解放战争和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进一步:

A 提出了——人民民主专政理论、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简记“专政”)

B 提出了——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建设的具体实际,进行“第二次结合,找出在中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任务(简记“第二次结合”)

C 领导了——全党全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艰辛探索。党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中,取得的重要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简记“初步探索”)

五、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和活的灵魂

1、毛泽东思想,紧紧围绕着中国革命和建设这个主题,提出了一系列相互关联的重点理论观点,构成一个完整的科学思想体系,具有丰富的内容:

(1)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2) 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

(3) 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

(4) 政策和策略的理论

(5) 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

(6) 党的建设理论

除了上述这几方面外,毛泽东思想体系中还有关于“国际战略和外交工作的理论”、“关于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的理论”等等。

毛泽东的哲学著作——体现了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2、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历史决议》指出:贯穿于上述各个理论组成部分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是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六、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

(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

(2) 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

(3) 党和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

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历史决议》,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做出了科学的符合客观实际的评价。

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在我

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正方两方面历史经验和改革开放以来新鲜经验,并汲取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经验教训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2) 1978年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历

史新时期

(3) 1982年,邓小平在十二大上,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重大命题

(4) 1987年,十三大第一次比较系统地论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制定了党在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5) 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社会主义本质、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关系、“三

个有利于”标准

(6) 1992年,十四大——“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7) 1997年,十五大——正式使用“邓小平理论”,并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写入党章

(8) 2002年,十六大——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写入党章

(9) 2012年,十八大——将“科学发展观”写入党章

(10) 2007年,十七大——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重

大战略思想统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11)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提出了富有创建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新要求

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当、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基本问题展开。其内容主要包括:

(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路线

a. 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

真理发展真理

b. 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精髓

(2)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理论——当代中国最大国情是“正处于并将长期处

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现阶段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3) 社会主义本质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理论

a. 社会主义本质——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除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

到共同富裕

b. 社会主义根本任务——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c.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d. 中国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形象表达

e. 中国梦基本内涵——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f. 实现中国梦——必须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

(4) 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正确出来改革发展稳定关系,加强顶层设计和摸着石

头过河相结合,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相促进;实施互利共赢开放战略

(5)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理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

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布局

(6) 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理论——“一国两制”

(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和国际战略理论——独立自主和平外交,和平共处五项原

(8)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目的和依靠力量理论——人民(根本力量+建设者)

a. 党的根本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b.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c. 人民群众——历史的创造者

d. 我国生产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根本力量——包括知识分子在内的工人阶级和

广大农民

(9) 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理论——安全后盾、专政柱石、重要力量

(10) 中国特设社会主义建设的领导核心理论——党(中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的领导力

量和根本保证)

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从时代和全局高度,围绕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

习近平总书记重要简化科学回答当代中国面临的一系列重大问题,鲜明提出新形势下党治国理政的一系列重要方略,特别是“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开拓了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

1、“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提出

以习近平总书记的当中,立足我国的发展实际,顺应人民群众的热切期盼,从破解我们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出发,在深入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1)“四个全面”战略布局适应了我国发展的现实需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定性阶段,改革开放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法治国家建设进入新征程,从严治党进入关键阶段

(2)“四个全面”战略布局顺应了人民群众的愿望期盼——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

(3)“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为解决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提出来的——是坚持以问题为导向,不断解决问题、化解挑战、攻坚克难的行动纲领

2、“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内容及关系

(1)“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包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

(2)内在联系:“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一个整体,它既包括战略目标,又包括战略举措。其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战略目标,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是战略举措。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关键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动力源泉,是实现中国梦的关键“关键一招”;全面依法治国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法治保障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基石;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如鸟之两翼、车之双轮,推动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全面从严治党则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的必然要求和根本保证。

3、“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党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实践新成果,是对党治国理政经验的科学总结和丰富发展,集中体现了时代和实践发展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续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篇章的行动纲领。

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历史地位

(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

(2) 新时期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3) 实现中华人民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根本指针

十一、“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形成和发展

1、思想路线——亦称“认识路线”,指的是:人们的认识所遵循的方向、途径、原则和方法

2、政党的思想路线——指:政党确定自己指导思想并支配自己行动的认识路线

3、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1929年,毛泽东第一次提出了“思想路线”的概念

4、延安整风时期,毛泽东对“实事求是”的科学含义,作了马克思主义界定

2015版《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知识点及其教材课后习题
2015版毛泽东思想军事思想 第二篇

2015版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 简介:

1, 第一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

2, 第二理论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3, 两大理论成果之间的关系——都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都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都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两大理论成果,既是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明确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确定为指导思想

1、 李大钊等党的早期领导人,曾经提出过要以马克思主义为研究和解决中国实际问题的指导思想

2、 1935年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全党的实际领导地位,这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

3、 1938年,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作了《论新阶段》的政治报告,首次明确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重大命题

4、 经过延安整风,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更好地指导中国革命,成为全党的共识。与此同时,作为全党集体智慧结晶的毛泽东思想已经成为成熟的的科学体系。

5、 党的七大,将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

【2015版毛泽东思想军事思想】

6、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成了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7、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发表系列讲话,深刻回答了新的历史条件下党和国家发展的重大理论和实现问题,丰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

8、 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解决中国实际问题的客观需要

9、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内在要求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研究和解决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中的实际问题,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就是运用中国人民喜闻乐见的民族语言来阐述马克思主义理论,揭示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规律,使之成为具有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马克思主义。

(1)实现具体化——紧密联系中国实际,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中的问题;

(2)上升为理论——总结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坚持和发

展马克思主义;

(3)植根——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植根于中国优秀文化之中,赋予马克思主义以鲜明的中国特色。

2、总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实际问题的过程,不断赋予马克思主义以鲜明的中国特色。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质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关系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都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都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它们之间是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关系。

(1) 毛泽东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思想渊源(是基本遵循、是理论准备)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

(3)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都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

展。马克思列宁主义是两大理论成果的共同理论基础

(4) 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

泽东思想

四、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1、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时代背景和实践基础

(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重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

(2) 毛泽东思想,是党的集体智慧结晶

(3) 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有深刻的“时代背景”和“实践基础”

时代背景——国际: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进入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战争与革命成为时代主题;国内:从20世纪上半叶,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到新中国成立后,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

实践基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和建成的实践,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实践基础。经过了实践的反复比较,党和人民选择了毛泽东思想作为自己的指导思想

2、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过程

毛泽东思想是在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过程中,在总结我国革命和建设正反两方面历史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1)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通过调查研究,深

刻分析了中国社会各阶级在革命中的地位和作用

(2) 土地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成功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3) 遵义会议以,毛泽东在理论上

A“系统地总结了”——党领导中国革命的实践经验(简记“实践”)

B“逐渐地形成了”——比较系统的哲学思想、军事思想、统一战线思想和党的建设思想(简记“思想”)

C“科学地阐述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路线和纲领(简记“理论”) D“精辟地论证了”——党的政策和策略(简记“策略”)

这标志着毛泽东思想走向成熟。

(4) 1945年党的七大,毛泽东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5) 解放战争和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进一步:

A 提出了——人民民主专政理论、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简记“专政”)

B 提出了——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建设的具体实际,进行“第二次结合,找出在中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任务(简记“第二次结合”)

C 领导了——全党全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艰辛探索。党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中,取得的重要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简记“初步探索”)

五、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和活的灵魂

1、毛泽东思想,紧紧围绕着中国革命和建设这个主题,提出了一系列相互关联的重点理论观点,构成一个完整的科学思想体系,具有丰富的内容:

(1)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2) 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

(3) 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

(4) 政策和策略的理论

(5) 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

(6) 党的建设理论

除了上述这几方面外,毛泽东思想体系中还有关于“国际战略和外交工作的理论”、“关于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的理论”等等。

毛泽东的哲学著作——体现了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2、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历史决议》指出:贯穿于上述各个理论组成部分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是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六、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

(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

(2) 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

(3) 党和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

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历史决议》,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做出了科学的符合客观实际的评价。

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在我

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正方两方面历史经验和改革开放以来新鲜经验,并汲取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经验教训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2) 1978年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历

史新时期

(3) 1982年,邓小平在十二大上,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重大命题

(4) 1987年,十三大第一次比较系统地论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制定了党在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5) 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社会主义本质、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关系、“三

个有利于”标准

(6) 1992年,十四大——“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7) 1997年,十五大——正式使用“邓小平理论”,并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写入党章

(8) 2002年,十六大——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写入党章

(9) 2012年,十八大——将“科学发展观”写入党章

(10) 2007年,十七大——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重

大战略思想统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11)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提出了富有创建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新要求

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当、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基本问题展开。其内容主要包括:

(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路线

a. 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

真理发展真理

b. 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精髓

(2)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理论——当代中国最大国情是“正处于并将长期处

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现阶段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3) 社会主义本质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理论

a. 社会主义本质——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除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

到共同富裕

b. 社会主义根本任务——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c.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d. 中国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形象表达

e. 中国梦基本内涵——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f. 实现中国梦——必须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

(4) 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正确出来改革发展稳定关系,加强顶层设计和摸着石

头过河相结合,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相促进;实施互利共赢开放战略

(5)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理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

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布局

(6) 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理论——“一国两制”

(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和国际战略理论——独立自主和平外交,和平共处五项原

(8)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目的和依靠力量理论——人民(根本力量+建设者)

a. 党的根本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2015版毛泽东思想军事思想】

b.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c. 人民群众——历史的创造者

d. 我国生产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根本力量——包括知识分子在内的工人阶级和

广大农民

(9) 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理论——安全后盾、专政柱石、重要力量

(10) 中国特设社会主义建设的领导核心理论——党(中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的领导力

量和根本保证)

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从时代和全局高度,围绕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

习近平总书记重要简化科学回答当代中国面临的一系列重大问题,鲜明提出新形势下党治国理政的一系列重要方略,特别是“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开拓了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

1、“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提出

以习近平总书记的当中,立足我国的发展实际,顺应人民群众的热切期盼,从破解我们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出发,在深入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1)“四个全面”战略布局适应了我国发展的现实需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定性阶段,改革开放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法治国家建设进入新征程,从严治党进入关键阶段

(2)“四个全面”战略布局顺应了人民群众的愿望期盼——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

(3)“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为解决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提出来的——是坚持以问题为导向,不断解决问题、化解挑战、攻坚克难的行动纲领

2、“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内容及关系

(1)“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包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

(2)内在联系:“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一个整体,它既包括战略目标,又包括战略举措。其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战略目标,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是战略举措。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关键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动力源泉,是实现中国梦的关键“关键一招”;全面依法治国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法治保障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基石;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如鸟之两翼、车之双轮,推动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全面从严治党则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的必然要求和根本保证。

3、“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党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实践新成果,是对党治国理政经验的科学总结和丰富发展,集中体现了时代和实践发展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续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篇章的行动纲领。

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历史地位

(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

(2) 新时期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3) 实现中华人民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根本指针

十一、“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形成和发展

1、思想路线——亦称“认识路线”,指的是:人们的认识所遵循的方向、途径、原则和方法【2015版毛泽东思想军事思想】

2、政党的思想路线——指:政党确定自己指导思想并支配自己行动的认识路线

3、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1929年,毛泽东第一次提出了“思想路线”的概念

4、延安整风时期,毛泽东对“实事求是”的科学含义,作了马克思主义界定

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概论2015年修订版课后题
2015版毛泽东思想军事思想 第三篇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

1.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和重要意义? 答:(1)科学内涵:一是马克思主义在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实现具体化,即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二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上升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三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

(2)重要意义: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指引着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二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提供了凝聚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强大精神枝柱;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倡导和体现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优良作风,不断开拓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

2、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关系? 答:(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先后产生了两次历史性飞跃,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2)两大理论成果之间的关系是:

第一,毛泽东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思想渊源。一是毛泽东思想所蕴含的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提供了基本遵循。二是毛泽东思想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为开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了重要的准备。

第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 第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都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它们是一脉相承的。

3、怎样把握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和历史地位?

(1)其科学内涵: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是马列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2)其主要内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革命军队的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政策和策略的理论;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党的建设的理论;关于国际战略和外交工作的理论,关于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的理论,等等。 (3)其历史地位:一是它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二是它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三是它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

4、怎样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和历史地位?

(1)其科学内涵:它是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在中国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2)其主要内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路线;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理论;社会主义本质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理论;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理论;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和国际战略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目的和依靠力量理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领导核心理论。

【2015版毛泽东思想军事思想】

(3)其历史地位:

首先,它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它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地位),它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根本方法,坚持了无产阶级政党必须植根于人民的政治立场,坚持了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并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

其次,它是新时期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理论意义)。社会主义需要

有一个共同的思想和意志来凝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新时期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再次,它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根本指针(实践意义)。实现中国梦必须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邓小平理论为中国梦的实现提供了经济支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中国梦的实现提供了坚强的领导核心;科学发展观能使中国持续富强、人民持续幸福和中华民族持续复兴。

5.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精髓?

答: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精髓是实事求是,因为:

(1)实事求是贯穿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形成和发展的全过程:一是实事求是是无产阶级世界观的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基础;二是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实事求是;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也是实事求是的结果。 (2)实事求是体现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基本内容的各个方面。

(3)实事求是是渗透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方法论原则:一是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哲学基础;二是做到实事求是,革命、建设和改革就取得胜利,反之,就遭到失败。

第二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1、什么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如何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权问题? 答:〔1〕主要内容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一是革命对象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二是革命动力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三是革命领导阶级是中国工人阶级及其政党-中国共产党,四是革命性质是新式的、特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其前途是实现社会主义。 〔2〕正确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权:

首先,其地位:无产阶级的领导权是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也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核心问题;

其次,其原因:一是历史证明:农民阶级和资产阶级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历史重任落到了无产阶级身上。二是由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彻底、分布集中和与农民有天然的联系三大特点决定的。中国无产阶级的这些特点和优点,使它能够成为中国革命的领导力量。

再次,实现途径是:一是率领被领导者与共同敌人作斗争并取得胜利;二是给被领导者以物质利益;三是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四是在统一战线中坚持独立自主原则,实行既联合又斗争的方针;五是建立一支强大的革命武装;六是加强党的建设。

2、新民主主义基本纲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1〕政治纲领是: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建立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的共和国:其国体是无产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几个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其政体是采用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

〔2〕经济纲领是: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没收官僚资产阶级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保护民族工商业。

〔3〕文化纲领是:发展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即以共产主义思想为指导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3、如何认识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必要性及重大意义? 答:〔1〕必然性:近代中国国情决定了中国革命的特殊道路:一是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内无民主、外无独立;不能以合法形式斗争;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必须长期坚持的主要形式;二是中国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大国,农民占绝大多数,只有实行土地革命才能调动积极性,完

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因此,革命必须以农村为中心,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三是敌人长期盘踞大城市,农村是其薄弱环节。

〔2〕中国革命道路理论的意义:一是它反映了中国革命发展的客观规律,是指导革命取得胜利的唯一正确道路;二是它发展了马列主义关于革命道路的理论;三是它是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研究和解决中国革命具体问题的光辉典范,对于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4、如何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三大法宝及其相互关系?

答: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 1〕统一战线问题是无产阶级政党策略思想的重要内容。 〔2〕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特点和优点之一。

〔3〕革命要取得胜利,必须不断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

〔4〕三个法宝相互联系、辩证统一。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两个基本特点,是战胜敌人的两个基本武器。统一战线是实行武装斗争的统一战线,武装斗争是统一战线的中心支柱;党的组织则是掌握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这两个武器以实行对敌冲锋陷阵的英勇战士。

第三章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1.为什么说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 答:(1)经济上:实行国营经济为主导的五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新民主主义经济制度。 (2)政治上:实行以工人阶级为领导(通过共产党)、以工农联盟为基础,包括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和其他爱国民主人士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制度。这个政权既不同于资产阶级专政的资本主义国家政权,也不同于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由于它由无产阶级领导,以工农联盟为基础,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因此,具有鲜明的社会主义政治因素。

(3)文化上:实行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即新民主主义文化的方针。

2.怎样理解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答:(1)其含义: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2)其实质:是逐渐改变生产关系,解决所有制的问题,即由新民主主义社会的五种经济成分变为单一的社会主义公有制。

(3)其主要内容及相互关系:其主要内容是“一化三改”,“一化三改”之间的关系。 (4)其特点是:一是它是实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同时并举的路线;二是体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的紧密结合;三是体现了解放生产力与发展生产力、变革生产关系与发展生产力的有机统一。

(5)其理论依据:一是马克思、恩格斯的过渡时期的理论;二是列宁的过渡时期的理论;三是毛泽东的过渡时期的理论。

3.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经验是什么? 答:〔1〕坚持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 〔2〕采取积极引导、逐步过渡的方式。 〔3〕进行和平改造。

4.如何认识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重大意义? 答:(1)历史意义:第一,对中国的历史意义:它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六个转变〕:一是社会上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社会形态转变〕;二是主权上由半殖民地国家转变为独立主权国家〔主权状况转变〕;三是政治上由四分五裂转变为大陆统一〔统一状况转变〕;四是权利上由人民无权转变为人民当家作主〔政治权利转变〕;五是经济上由经济文化落后转变

为经济繁荣、全面进步〔经济文化转变〕;六是国际上由被人看不起转变为受人尊重〔国际地位转变〕,从而为中国的发展和进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第二,对共运的历史意义:证明了落后国家能够先于发达国家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2)现实意义:它为中国现代化建设创造了制度性条件:一是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二是调动了积极性;三是建立了独立的工业和国民经济体系;四是巩固和扩大了人民民主专政的阶级和经济基础。

(3)世界意义:它是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史上又一个历史性的伟大胜利,增强了社会主义的力量。

(4)理论意义:它证明了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第四章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

1.党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中取得了哪些重要的理论成果? 答:〔1〕中国共产党在八大前的探索成果主要是毛泽东发表的《论十大关系》,里面提出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思想。

〔2〕中国共产党在八大后的探索成果主要是毛泽东发表的《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里面提出了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思想。

〔3〕中国共产党初步探索取得的其他理论成果有: 第一,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

第二,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目标和步骤。首先,其战略目标:一是把我国由农业国变为工业国;二是实现社会主义国家现代化。其次,其战略步骤--分“两步走”实现“四个现代化”。

第三,关于经济建设的方针。一是八大提出了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方针;二是统筹兼顾的方针;三是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的方针。

第四,关于所有制结构。一是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等提出了把资本主义经济作为社会主义经济补充的思想。二是朱德提出要注意发展手工业和农业多种经营的思想。三是陈云的“三个主体〔公有制、计划经济、国家市场〕、三个补充〔个体经营、自由生产、自由市场〕”的思想。

第五,关于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

第六,关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一是进一步扩大民主,反对官僚主义;二是加强对国家工作的监督;三是健全社会主义法制。

第七,关于科学和教育。一是提出了向科学进军的口号,四个现代化的关键是科技现代化;二是不搞科学技术,生产力就无法提高;三是提出实行“两种劳动制度、两种教育制度”。 第八,关于知识分子工作。一是毛泽东提出了知识分子在革命建设中有重要的作用;二是周恩来提出了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

2.如何认识党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意义?

答: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

(1)巩固和发展了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

(2)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 (3)丰富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

3.党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有哪些经验教训? 答:(1)必须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探索符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2)必须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

(3)必须从实际出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建设规模和速度要和国力相适应,不能急于求成。

(4)必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

(5)必须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制度,加强执政党建设。

(6)必须坚持对外开放,不能关起门来搞建设,要借鉴和吸收人类文明的共同成果建设社会主义。

第五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

1.如何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及其基本特征? 答:〔1〕其科学内含义:第一,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前一层含义阐明的是初级阶段的社会性质,后一层含义则阐明了我国现实中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程度。

〔2〕其基本特征:一是逐步摆脱不发达状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阶段;二是由农业人口占很大比重、主要依靠手工劳动的农业国,逐步转变为非农业人口占多数、包含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工业化国家的历史阶段;三是由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占很大比重,逐步转变为经济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历史阶段;四是由文盲半文盲人口占很大比重、科技教育文化落后,逐步转变为科技教育文化比较发达的历史阶段;五是由贫困人口占很大比重、人民生活水平比较低,逐步转变为全体人民比较富裕的历史阶段;六是由地区经济文化很不平衡,通过有先有后的发展,逐步缩小差距的历史阶段;七是通过改革和探索,建立和完善比较成熟的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体制的历史阶段;八是广大人民牢固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自强不息,锐意进取,艰苦奋斗,勤俭建国,在建设物质文明的同时努力建设精神文明的历史阶段;九是逐步缩小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在社会主义基础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阶段。

〔3〕基本特征之间的关系:第一条和第九条是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特点和历史任务的总概括,其他七条是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特点和历史任务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的展开。这九条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历史发展的过程性特征。

2. 如何认识当前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阶段性特征?

答: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又分为若干小的阶段,每个阶段都有自己的阶段性特征。在全面建设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阶段,其阶段性特征是:

(1)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同时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依然突出。 (2)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全面进步,同时发展面临新的重大结构性问题。 (3)对外开放日益扩大,同时面临的国际竞争日趋激烈。

3、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如何实现四项基本原则与改革开放的统一? 答:

(1)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2)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的统一。第一,必须把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统一起来。第二,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相互依存、相互贯通、不可分割。四项基本原则是我们的立国之本;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中国的强国之路。一方面四项基本原则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程中不断获得新的内容,另一方面又必须在改革开放中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以保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正确方向。

4.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如何理解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的统一?

答:〔1〕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的主要内容。

第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就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坚持和完善对外开放,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保证人民共享改革和发展成果。

第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基础

2015版《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知识点
2015版毛泽东思想军事思想 第四篇

2015版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 简介:

1, 第一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

2, 第二理论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3, 两大理论成果之间的关系——都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都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都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两大理论成果,既是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明确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确定为指导思想

1、 李大钊等党的早期领导人,曾经提出过要以马克思主义为研究和解决中国实际问题的指导思想

2、 1935年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全党的实际领导地位,这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

3、 1938年,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作了《论新阶段》的政治报告,首次明确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重大命题

4、 经过延安整风,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更好地指导中国革命,成为全党的共识。与此同时,作为全党集体智慧结晶的毛泽东思想已经成为成熟的的科学体系。

5、 党的七大,将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2015版毛泽东思想军事思想】

6、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成了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7、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发表系列讲话,深刻回答了新的历史条件下党和国家发展的重大理论和实现问题,丰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

8、 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解决中国实际问题的客观需要

9、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内在要求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研究和解决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中的实际问题,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就是运用中国人民喜闻乐见的民族语言来阐述马克思主义理论,揭示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规律,使之成为具有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马克思主义。

(1)实现具体化——紧密联系中国实际,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中的问题;

(2)上升为理论——总结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3)植根——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植根于中国优秀文化之中,赋予马克思主义以鲜

明的中国特色。

2、总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实际问题的过程,不断赋予马克思主义以鲜明的中国特色。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质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关系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都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都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它们之间是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关系。

(1) 毛泽东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思想渊源(是基本遵循、是理论准备)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

(3)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都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

展。马克思列宁主义是两大理论成果的共同理论基础

(4) 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

泽东思想

四、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1、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时代背景和实践基础

(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重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

(2) 毛泽东思想,是党的集体智慧结晶

(3) 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有深刻的“时代背景”和“实践基础”

时代背景——国际: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进入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战争与革命成为时代主题;国内:从20世纪上半叶,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到新中国成立后,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

实践基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和建成的实践,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实践基础。经过了实践的反复比较,党和人民选择了毛泽东思想作为自己的指导思想

2、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过程

毛泽东思想是在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过程中,在总结我国革命和建设正反两方面历史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1)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通过调查研究,深

刻分析了中国社会各阶级在革命中的地位和作用

(2) 土地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成功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3) 遵义会议以,毛泽东在理论上

A“系统地总结了”——党领导中国革命的实践经验(简记“实践”)

B“逐渐地形成了”——比较系统的哲学思想、军事思想、统一战线思想和党的建设思想(简记“思想”)

C“科学地阐述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路线和纲领(简记“理论”) D“精辟地论证了”——党的政策和策略(简记“策略”)

这标志着毛泽东思想走向成熟。

(4) 1945年党的七大,毛泽东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5) 解放战争和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进一步:

A 提出了——人民民主专政理论、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简记“专政”)

B 提出了——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建设的具体实际,进行“第二次结合,找出在中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任务(简记“第二次结合”)

C 领导了——全党全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艰辛探索。党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中,取得的重要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简记“初步探索”)

五、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和活的灵魂

1、毛泽东思想,紧紧围绕着中国革命和建设这个主题,提出了一系列相互关联的重点理论观点,构成一个完整的科学思想体系,具有丰富的内容:

(1)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2) 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

(3) 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

(4) 政策和策略的理论

(5) 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

(6) 党的建设理论

除了上述这几方面外,毛泽东思想体系中还有关于“国际战略和外交工作的理论”、“关于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的理论”等等。

【2015版毛泽东思想军事思想】

毛泽东的哲学著作——体现了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2、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历史决议》指出:贯穿于上述各个理论组成部分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是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六、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

(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

(2) 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

(3) 党和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

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历史决议》,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做出了科学的符合客观实际的评价。

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在我

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正方两方面历史经验和改革开放以来新鲜经验,并汲取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经验教训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2) 1978年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历

史新时期

(3) 1982年,邓小平在十二大上,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重大命题

(4) 1987年,十三大第一次比较系统地论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制定了党在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5) 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社会主义本质、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关系、“三

个有利于”标准

(6) 1992年,十四大——“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7) 1997年,十五大——正式使用“邓小平理论”,并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写入党章

(8) 2002年,十六大——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写入党章

(9) 2012年,十八大——将“科学发展观”写入党章

(10) 2007年,十七大——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重

大战略思想统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11)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提出了富有创建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新要求

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当、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基本问题展开。其内容主要包括:

(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路线

a. 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发展真理

b. 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精髓

(2)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理论——当代中国最大国情是“正处于并将长期处

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现阶段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3) 社会主义本质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理论

a. 社会主义本质——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除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b. 社会主义根本任务——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c.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d. 中国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形象表达

e. 中国梦基本内涵——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f. 实现中国梦——必须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

(4) 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正确出来改革发展稳定关系,加强顶层设计和摸着石

头过河相结合,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相促进;实施互利共赢开放战略

(5)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理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

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布局

(6) 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理论——“一国两制”

(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和国际战略理论——独立自主和平外交,和平共处五项原

(8)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目的和依靠力量理论——人民(根本力量+建设者)

a. 党的根本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b.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c. 人民群众——历史的创造者

d. 我国生产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根本力量——包括知识分子在内的工人阶级和广大农民

(9) 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理论——安全后盾、专政柱石、重要力量

(10) 中国特设社会主义建设的领导核心理论——党(中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的领导力

量和根本保证)

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从时代和全局高度,围绕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

习近平总书记重要简化科学回答当代中国面临的一系列重大问题,鲜明提出新形势下党治国理政的一系列重要方略,特别是“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开拓了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

1、“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提出

以习近平总书记的当中,立足我国的发展实际,顺应人民群众的热切期盼,从破解我们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出发,在深入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1)“四个全面”战略布局适应了我国发展的现实需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定性阶段,改革开放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法治国家建设进入新征程,从严治党进入关键阶段

(2)“四个全面”战略布局顺应了人民群众的愿望期盼——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

(3)“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为解决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提出来的——是坚持以问题为导向,不断解决问题、化解挑战、攻坚克难的行动纲领

2、“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内容及关系

(1)“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包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

(2)内在联系:“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一个整体,它既包括战略目标,又包括战略举措。其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战略目标,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是战略举措。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关键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动力源泉,是实现中国梦的关键“关键一招”;全面依法治国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法治保障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基石;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如鸟之两翼、车之双轮,推动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全面从严治党则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的必然要求和根本保证。

3、“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党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实践新成果,是对党治国理政经验的科学总结和丰富发展,集中体现了时代和实践发展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续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篇章的行动纲领。

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历史地位

(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

(2) 新时期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3) 实现中华人民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根本指针

十一、“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形成和发展

1、思想路线——亦称“认识路线”,指的是:人们的认识所遵循的方向、途径、原则和方法

2、政党的思想路线——指:政党确定自己指导思想并支配自己行动的认识路线

3、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1929年,毛泽东第一次提出了“思想路线”的概念

4、延安整风时期,毛泽东对“实事求是”的科学含义,作了马克思主义界定

5、党的七大,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6、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坚持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2015版《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知识点
2015版毛泽东思想军事思想 第五篇

2015版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知识点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明确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确定为指导思想。

1.李大钊等党的早期领导人,曾经提出过要以马克思主义为研究和解决中国实际问题的指导思想。

2.1935年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全党的实际领导地位,这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

3.1938年,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作了《论新阶段》的政治报告,首次明确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重大命题。

4.经过延安整风,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更好地指导中国革命,成为全党的共识。与此同时,作为全党集体智慧结晶的毛泽东思想已经成为成熟的科学体系。

5.党的七大,将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

6.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成了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7.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从时代和全局高度,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科学回答了当代中国面临的重大问题,鲜明提出了新形势下党治国理政的一系列重要方略,特别是“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开拓了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是最鲜活的马克思主义。

8.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解决中国实际问题的客观需要;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内在要求。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研究和解决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中的实际问题,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就是运用中国人民喜闻乐见的民族语言来阐述马克思主义理论,揭示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规律,使之成为具有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马克思主义。

(1)实现具体化——紧密联系中国实际,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中的问题;

(2)上升为理论——总结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3)植根——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植根于中国优秀文化之中,赋予马克思主义以鲜明的中国特色。

2、总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实际问题的过程,不断赋予马

克思主义以鲜明的中国特色。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质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关系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都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都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它们之间是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关系。

(1)毛泽东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思想渊源(是基本遵循、是理论准备)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

(3)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都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是两大理论成果的共同理论基础。

(4).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四、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1、 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时代背景和实践基础

(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重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

(2) 毛泽东思想,是党的集体智慧结晶

(3) 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有深刻的“时代背景”和“实践基础”

时代背景——国际: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进入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战争与革命成为时代主题;国内:从20世纪上半叶,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到新中国成立后,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

实践基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和建设的实践,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实践基础。经过了实践的反复比较,党和人民选择了毛泽东思想作为自己的指导思想

2、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过程

毛泽东思想是在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过程中,在总结我国革命和建设正反两方面历史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1)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通过调查研究,深刻分析了中国社会各阶级在革命中的地位和作用。

(2)土地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成功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3)遵义会议以后,毛泽东在理论上

A“系统地总结了”——党领导中国革命的实践经验(简记“实践”)

B“逐渐地形成了”——比较系统的哲学思想、军事思想、统一战线思想和党的建设思想(简记“思想”)

C“科学地阐述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路线和纲领(简记“理论”) D“精辟地论证了”——党的政策和策略(简记“策略”)

这标志着毛泽东思想走向成熟。

(1)1945年党的七大,毛泽东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2)解放战争和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进一步:

A 提出了——人民民主专政理论、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简记“专政”)

B 提出了——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建设的具体实际,进行“第二次结合,找出在中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任务(简记“第二次结合”)

C 领导了——全党全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艰辛探索。党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中,取得的重要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简记“初步探索”)

五、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和活的灵魂

1、毛泽东思想,紧紧围绕着中国革命和建设这个主题,提出了一系列相互关联的重点理论观点,构成一个完整的科学思想体系,具有丰富的内容:

(1)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2)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

(3)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

(4)政策和策略的理论

(5)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

(6)党的建设理论

除了上述这几方面外,毛泽东思想体系中还有关于“国际战略和外交工作的理论”、“关于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的理论”等等。

毛泽东的哲学著作——体现了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2、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历史决议》指出:贯穿于上述各个理论组成部分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是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六、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

(2)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

(3)党和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

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历史决议》,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做出了科学的符合客观实际的评价。

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历史经验和改革开放以来新鲜经验,并汲取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经验教训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2)1978年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历史新

时期。

(3)1982年,邓小平在十二大上,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重大命题。

(4)1987年,十三大第一次比较系统地论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制定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5)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社会主义本质、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关系、“三个有利于”标准。

(6)1992年,十四大——“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7)1997年,十五大——正式使用“邓小平理论”,并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写入党章。

(8)2002年,十六大——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写入党章。

(9)2012年,十八大——将“科学发展观”写入党章。

(10)2007年,十七大——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统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11)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提出了富有创建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新要求。

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基本问题展开。其内容主要包括: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路线

a.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发展真理

b.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精髓

2.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理论——当代中国最大国情是“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现阶段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3.社会主义本质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理论

a.社会主义本质——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除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b.社会主义根本任务——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c.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d.中国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形象表达

e.中国梦基本内涵——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f.实现中国梦——必须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

4.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正确出来改革发展稳定关系,加强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相结合,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相促进;实施互利共赢开放战略

5.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理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布局。

6.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理论——“一国两制”

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和国际战略理论——独立自主和平外交,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目的和依靠力量理论——人民(根本力量+建设者) a.党的根本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b.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c.人民群众——历史的创造者

9.我国生产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根本力量——包括知识分子在内的工人阶级和广大农民

a.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理论——安全后盾、专政柱石、重要力量

b.中国特设社会主义建设的领导核心理论——党(中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的领导力量和根本保证)

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从时代和全局高度,围绕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

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科学回答当代中国面临的一系列重大问题,鲜明提出新形势下党治国理政的一系列重要方略,特别是“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开拓了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

1、“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提出

以习近平总书记的当中,立足我国的发展实际,顺应人民群众的热切期盼,从破解我们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出发,在深入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1)“四个全面”战略布局适应了我国发展的现实需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定性阶段,改革开放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法治国家建设进入新征程,从严治党进入关键阶段

(2)“四个全面”战略布局顺应了人民群众的愿望期盼——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

(3)“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为解决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提出来的——是坚持以问题为导向,不断解决问题、化解挑战、攻坚克难的行动纲领

2、“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内容及关系

(1)“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包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

(2)内在联系:“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一个整体,它既包括战略目标,又包括战略举措。其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战略目标,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

2015毛泽东思想(完整版)
2015版毛泽东思想军事思想 第六篇

毛泽东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

他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对中国长期革命和建设实践中的一系列经验进行理论概括,形成了适合中国情况的科学指导思想,即毛泽东思想。

他领导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找到了一条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正确道路,创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并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了艰辛的探索。

毛泽东思想作为科学的体系,具有多方面的内容。在以下8个方面,它以独创性的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些理论是:

1、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

2、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

3、关于革命军队的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

4、关于政策和策略的理论

5、关于思想政治工作理论

6、关于党的建设的理论

7、毛泽东社会主义经济学思想的理论

8、关于文化革命,建立适应工业文明下中国新文化的理论

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是贯串上述各个组成部分的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它们有三个基本方面,即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个别人有意割裂毛泽东思想的完整性,尤其对其中有关经济的论述进行攻击。

从土地革命时期开始,毛泽东陆续写著了经济学文章:《必须注意经济工作》、《我们的经济政策》、《新民主主义的经济》、《经济问题与财政问题》、《开展根据地的减租、生产和拥政爱民运动》、《必须学会做经济工作》、《论军队生产自给,兼论整风和生产两大运动的重要性》、《关于土地改革和财经工作》、《为争取财政经济状况的基本好转而斗争》、《为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而奋斗》、《社会主义革命的目的是解放生产力》、《论十大关系》、《农业生产合作社要注意多种经营》、《国家预算要保证重点建设又要照顾人民生活》、《中国工业化的道路》、《关于农业问题》、《工作方法六十条(草案)》、《关于社会主义商品生产问题》、《价值法则是一个伟大的学校》、《发展商业和副食品生产》、《经济建设是科学,要老老实实学习》、《关于发展畜牧业问题》、《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的谈话》、《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强国》、《不搞科学技术,生产力无法提高》、《关于农业机械化的一封信》……等对今天中国经济仍有指导意义的经济学论述,毛泽东是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学的创始人、奠基者和实践者。

毛泽东作为一个伟大卓越的政治领导人,却著述了许多连经济学家都自叹弗如的经济学著作。推荐关注微信查找“战友日记”。许多有良知的学者和专家对毛泽东的经济理论和在经济上所取得的成就都赞叹不已,乔宗寿教授在《毛泽东经济思想发展史》中说“毛泽东是前无古人的经济思想家”。毛泽东写就的经济学著作,中国没有那一个经济学家可以与之媲美,可以达到如此高的理论成就,放眼当今世界,毛泽东是唯一既参与经济学理论研究,又具有伟大实践的第一人,也是唯一的一个人。

毛主席的经济建设成就:

世界几个“后发工业化大国”中,在其国家工业化的初期,每10年的平均工业总产值的增长速度,德国1880——1914年不过是33%。日本1874——1929年不过是43%,苏维埃俄国1928——1958年不过是54%,而毛泽东时代的中国竟然达到了无与伦比的独一无二的令人瞠目结舌的64%。

毛泽东时代的中国,从一个“一穷二白”的农业国家,从把铁钉叫做洋钉,灯油叫做洋油,水泥叫做洋灰,棉布叫做洋布的局面,通过勒紧裤袋强力积累,使得中国在短短27年建成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即建成拥有39个工业大类,191个中类,525个小类的工业体系,从而形成了一个举世无双、行业齐全的国家工业体系。

大家记得中国伟大的水利工程都江堰和郑国渠,但是最伟大的水利工程是毛泽东时代在全国建立起来的星罗棋布的86000个大小水库,奠定了中国现代农业水利化的基础。

毛泽东时代的科学技术发展,实现了在尖端国防科技与世界发达国家的看齐,实现了运十与空客飞机技术水平的同步,以及一大群现代科技的发明。

正确看待毛泽东社会主义经济学思想的理论,你会懂得毛泽东是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学的创立者和奠基人。我们要用实事求是的观点的看待历史、看待毛泽东、看待毛泽思想。

2015毛泽东思想最重要的特征是能够取得胜利
2015版毛泽东思想军事思想 第七篇

正常状态下,人的一切行为都是由其内在思想所驱动的。所以,行为结果是其思想正确与否的外在体现,如果行为结果与“思想”预期一致,那么“思想”就正确,反之则其思想存在错误。去年纪念主席诞节的时候写过一篇帖子,说毛泽东是胜利之神。确实,就毛泽东个人而言,他的一生就是胜利的一生,一介布衣,白手起家,带领亿万黎民,翻天覆地。古往今来,历朝历代,没有任何开创者比他的“本钱”更小,秦皇汉武,都是一国之君,耗举国之力方成不世之功;而唐宗宋祖,起家时也手握重兵,唯一类似的只有明朝的朱元璋,但朱重八如果没有娶郭子兴的养女,他后面是否有机会取得义军的控制权则很难说。纵观中国历史,毛泽东确实是资源最少但成就最大。在他生前,没有任何一个对手能最终战胜他;即使在他死后,他的对手还在按照他画出的棋路走。感谢反面教员们,没有改革,怎么能让老百姓懂文革。所以,隐藏得再深,跳得再高,终究逃不脱老人家那双慧眼。

毛泽东之所以是胜利之神,之所以能以最少的资源取得最大的成就,之所以能在他的生命历程中战胜各式各样的对手,之所以具有深远的洞察力,这一切都源于他有正确的思想,或者说他的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是契合的,在佛家里有两个概念,一叫观照般若,另外一个叫实相般若,观照般若其实就是主观对客观的认识,而实相般若则是指主观与客观融为一体不分彼此。所以,一个人如果要拥有洞悉世界的智慧,那么至少已经达到观照般若的境界。青年时代的毛泽东深受船山学派的影响,所以“实事求是”这几个字是他用来观察客观世界的一个重要方法,他自己对“实事求是”的解释是这样的:【“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这个解释已经非常清晰,这里就不再画蛇添足了。而我自己则在主席的阐述上加了一层自己的理解,那就是“以实求是”,“以事求是”, “实”就是客观存在的一切事物,而“事”则是这些事物(“实”)的运动演化,而“求”则不光指研究,更是要包括实践,也就是说对客观世界的正确认识不会是自动跑出来的,我们得通过切身融入“事”的演化过程,从而探求客观规律。这其实是在用主席的《实践论》重述“实事求是”这四个字。用主席的另外一句话来说就是“斗争,失败,再斗争,再失败,再斗争,直至胜利”,这里的“斗争”其实就是“求是”的一种方法。所以,主席思想的一个核心方法就是要“斗争”,或者说要“造反”,用更虚伪一点的词句就是要“变革”、或者“改革”,用奥巴马的竞选口号就是要“change”,反正各种各样的说法,本质上就是要“求变”,在“变”的过程中去掌握规律。主席的军事思想在这方面也有直接体现,无论是井冈山时期的三次反围剿,还是长征时期的四渡赤水,或者后来解放战争的千里跃进大别山,主席军事思想强调“运动”,在运动过程中寻找战机,在运动过程中发现敌人破绽,原本悬殊的实力对比,就通过主动求变而逆转。所以,主席一生都在“斗争”,都在“造反”,都在主动寻求破局,无论形势如何,始终掌握主动。

以“事”谋“变”,“变”中求“是”,我个人认为这是主席思想的一个重要方法。当然,我的认识正确还是不正确,我自己说了不算,必须通过客观实践的检验,才能知道是否真的理解了主席的思想。所以,运用自己所掌握的“毛泽东思想”去解决实际问题,这才是检验自己正确与否的关键。如果一个人宣传自己完全掌握了“毛泽东思想”,但在实践活动中却处处碰壁,那么他掌握的或许只是他自己的“毛泽东思想”,而非真正的主席思想。

对于政治人物,中国没有官方的正式的民意测验。但没有民意测验并不表示就无法获取民意。原本按照改开设计者的蓝图,就是逐渐淡化毛泽东,将他的功过七三开逐渐变成三七开,最后悄无声息的就推倒毛泽东这面旗帜。无论是“子孙比我们聪明”还是“五十年不变五十年之后不用变”,都是这个思路之下的真实想法。邓矮的算盘确实打得不错,但现实却与他预料的相反。官方越是淡化,主席在民间的声望就越高。老百姓借助各种平台展示他们自己的“民意”,网上的献花、点赞,特殊日子的纪念活动,理解主席、肯定主席的人如越来越多。原来还可以任意抹黑戏谑,现在老百姓对这类行为的容忍度越来越低,以至于毕福剑“biang”的一下,将自己扔进了粪坑。瞎子都看得出来民意在那一边,偏偏有些人还成天在做梦,伟人的功业没有做出来一点,伟人的架势却摆了个十足。有一个成语叫沐猴而冠,如果啥都没有做出来,就有人给猴子穿衣戴帽,那一定是有人想耍猴,老百姓展现出来的热闹那都是在看猴戏。

当然,伴随着“毛泽东”三个字的影响力越来越大,想要对这种影响力进行投机活动的某些人也就会多起来。曾经听过许多告传销的吹嘘他们的老板、上线有多能赚钱多富有,我只反问一句往往就见功效:他们既然那么厉害为啥中国财富排行榜上没有他们?所以,对于那些号称掌握了毛泽东思想的投机者,我也只有一句话:如果你真的掌握了毛泽东思想,那么就应该无往而不利,你是吗?否则,最好就别提自己掌握了主席思想,别给“毛泽东”这三个字抹黑。

2015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是如何概括出来的
2015版毛泽东思想军事思想 第八篇

党的第二个历史决议比较完整地阐述了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和活的灵魂,指出毛泽东思想以独创性的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是贯穿于毛泽东思想各个组成部分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有三个基本方面,即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这一关于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的概括,建立在毛泽东的科学著作和中国共产党人的实践活动的基础上,是党在新时期对毛泽东思想的精神实质的科学把握。

《反对本本主义》是奠基之作

第二个历史决议将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内容分为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革命军队的建设和军事战略、政策和策略、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以及党的建设等六个部分。这些思想内容集中表现在毛泽东的著作中,决议相应地列举了37篇著作。

第二个历史决议在阐述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中,将毛泽东为反对当时红军中的教条主义思想而于1930年5月写作的《反对本本主义》列为首篇。这是因为毛泽东在文中初步提出了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的基本精神与内涵,而且将三个基本方面作了一定意义的结合,主要是:(1)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一切结论产生于调查情况的末尾,而不是在它的先头。否则,一定要弄坏事情,一定要失掉群众,一定不能解决问题。马克思主义的“本本”是要学习的,但是必须同我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我们需要“本本”,但是一定要纠正脱离实际情况的本本主义。(2)社会经济调查,是为了得到正确的阶级估量,接着定出正确的斗争策略。(3)中国革命斗争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到群众中作实际调查去。

毛泽东在其后的《实践论》《矛盾论》《〈农村调查〉的序言和跋》《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和《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等著作中,比较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并运用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之中,形成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群众路线的根本工作路线和领导方法,以及从中国的具体实际出发,开辟了中国革命道路,深入探索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邓小平重新恢复发展实事求是思想路线

在改革开放前后,邓小平在倡导用准确的完整的毛泽东思想作指导时,强调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和群众路线,并特别指出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

1977年7月21日,邓小平在恢复其职务的十届三中全会上讲话指出:“毛泽东同志倡导的作风,群众路线和实事求是这两条是最根本的东西。”这里,虽然是从作风上讲的,但表明邓小平把对毛泽东思想的认识重心放在了根本内涵和精神实质上。8月3日,他在同胡乔木等谈话时认为,讲毛泽东思想,不在引用很多毛泽东的话,而在发挥他的根本思想。9月19日,他还在与方毅等谈教育战线的拨乱反正问题中说到毛泽东在延安为中央党校题词“实事求是”时指出,这是毛泽东哲学思想的精髓。1978年5月30日,他在准备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强调要着重讲实事求是问题。他说,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根本态度、根本观点、根本方法。6月2日,他在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上发表了这个讲话,指出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则,我们任何时候都不能违背,这是毫无疑义的。但是,一定要和实际相结合,要分析研究实际情况,解决实际问题。按照实际情况决定工作方针,这是一切共产党员所必须牢牢记住的最基本的思想方法、工作方法。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出发点、根本点。这是唯物主义。不然,我们开会就只能讲空话,不能解决任何问题。他进一步指出,毛泽东历来坚持要用马列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就是具体地分析具体情况。

在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中,邓小平明确肯定和支持这一讨论,认为争论不可避免,争得好。引起争论的根源就是“两个凡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马克思主义的。他强调,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关键还是实事求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一切从实际出发。这是政治问题,是思想问题,也是我们实现四个现代化的现实问题。一切从实际出发,我们的事业才有希望。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

正是在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基础上,邓小平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前的中央工作会议闭幕会上发表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并就党的思想路线问题指出,只有解放思想,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才能顺利进行,我们党的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理论也才能顺利发展。这一讲话实际上成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题报告。不仅如此,邓小平还指导起草了叶剑英代表中央所作的国庆30周年的讲话。这一讲话继承了党的七大关于毛泽东思想的表述,并指出党在毛泽东领导下,经过长期的革命实践特别是延安整风,在全党确立了一条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这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它是无产阶级世界观的根本点,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我们党制定政治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的基础,也是正确理解和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保证。

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精髓的认识,对于起草第二个历史决议具有认识论与方法论意义。邓小平在为起草第二个历史决议确定指导思想时说,不仅今天,而且今后,我们都要高举毛泽东思想的旗帜。要写毛泽东思想的历史,毛泽东思想形成的过程。要正确地评价毛泽东思想,科学地确立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就要把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特别是今后还要继续贯彻执行的内容,用比较概括的语言写出来。他关于毛泽东的建党学说,比较强调毛泽东对于党的指导思想、党的作风是什么的内容,指出毛泽东建立了完整的建党学说,认为实事求是和群众路线特别重要。

胡乔木对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的研究阐释

胡乔木作为第二个历史决议起草小组的负责人,比较早地提出决议起草要注意“毛泽东思想的实质是什么”的问题。1980年3月15日,他在同起草小组成员谈话时说,讲坚持毛泽东思想,是讲坚持什么。不仅要讲毛泽东思想适用于过去的,而且要讲适用于现在的。不然,“坚持毛泽东思想的这个口号就没有力量”。在谈话中,胡乔木不仅提出问题,而且回答了这一问题。他例举了十个方面的问题,其中包括后来通过的决议关于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的三个基本方面。(1)关于实事求是。他说,从理论上讲毛泽东思想,可以从《实践论》的贡献讲起。一篇《实践论》,实际上是自觉地有系统地开创了党的思想传统。我们现在还在讲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事求是等等,就表明了这个事实。我们需要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认识论来说明它的地位和价值。(2)关于群众路线。胡乔木在谈话中指出:“也可以当做一个理论问题来考察”。这里,他没有细说。(3)关于独立自主。胡乔木在谈话中使用的是“自力更生为主”的概念。他说,在社会主义国家中,毛泽东首先强调了这一点。我们现在还需要作为一个问题提出来,因为对今后还有很大的作用。四个现代化的建设一定要争取外援,但不能盲目地依赖外援。尽管如此,胡乔木在这一谈话中还没有整体性地突显出来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的三个基本方面,而是与其他方面放在一起讲的。

1980年5月16日,胡乔木同起草小组成员谈话,强调决议“要有一种理论的力量”。这种力量来自于决议“要把毛泽东思想贯穿到从始至终”,使人感到党始终是坚持毛泽东思想的,在党犯错误的时候,“党里还有很多人坚持毛泽东思想,他们重新领导人民,把中国带上正确的道路”。他说,这是决议坚定不移的思想基础。决议写出后使人看了不仅仅是把历史上那些问题作一个评判,而且更重要的是要把党的目前的指导思想作一个描绘,而这个指导思想同党历来的指导思想是一脉相承的,真正的是毛泽东思想的继承与发展。决议要达到这一目的,就需要把中国革命究竟走了一条什么道路,要怎样继续走下去,写出来。因此,决议不能陷入到一件件历史事件中,而是要从理论上深刻阐述毛泽东思想的原理和原则。

在第二个历史决议起草过程中,胡乔木在阐述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实际如何相结合中,把实事求是、群众路线和独立自主结合了起来,并强调了毛泽东思想中的独立自主原则。他说,毛泽东领导中国革命得到胜利,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和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是“一个划时代的胜利”。否则,不能解释中国共产党为什么同共产国际进行了那么长期的坚决的尖锐的斗争。在马克思主义如何在发展过程中防止教条化问题上,把调查研究当做一个指导原则、一个重要方法在共产主义运动中是没有的。毛泽东“打破了共产国际的专制、教条化倾向”。讲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就是要研究中国的实际,从实际出发,就是要联系群众,从群众的最大利益出发。毛泽东把这些发展成了一个观点、一个工作方法的系统,还可以加上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确实在世界政治上显出中国革命的特点”。

胡乔木在思考毛泽东思想产生的历史条件的过程中,明确提出了第二个历史决议关于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的基本内涵。第一是实事求是。胡乔木从《反对本本主义》讲起,指出各国革命的道路要由各国党和人民自己去找出来,这是毛泽东思想产生的条件、背景。他说:“革命要依靠各国革命人民在实际斗争中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加以运用,同具体实际相结合,这在当时、现在以至将来,永远都是正确的,要坚持的。所以毛泽东思想强调调查研究,尊重群众的经验。”第二是群众路线。胡乔木说,这也是从实际斗争中产生的。中国革命在失败后,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相信群众能接受革命道理,能找到胜利的出路,能找到达到胜利的智慧和力量。建立的新的政权也完全是依靠群众。毛泽东在和平建设时期提出了许多新办法,如三结合、三同等。只要一个党要革命,就要坚持这种观点。第三是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胡乔木指出,中国革命、建设要胜利,主要依靠自己的力量。这不能有任何动摇。在上述基础上,他总结说:“毛泽东思想是在当时历史条件下,经过很长时期发展的。这几个基本原则一直是我们的出发点。”

2016年8月思想汇报
2015版毛泽东思想军事思想 第九篇

范文一:入党积极分子8月思想汇报

敬爱的党组织:

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必然要求。党员是党的细胞,党的先进性是由党员的先进性来体现的。党员的先进性,又是由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来实现的。通过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使党员队伍保持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作风上的先进性和纯洁性,自从我被评选为入党积极分子,开始意识到我更要严格要求自己。在这段时间里,我觉得自己有了很大的进步,自身获得了很好的成长。

首先,思想觉悟的提高。成为入党积极分子之后,我开始更加地严格要求自己,我的言行举止一定要符合一个入党积极分子的身份。除了不断地学习党的先进思想外,我也开始把其他先进的党员作为榜样,不断地鞭策自己,一切向党员看齐,以一个党员的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

第二,比以前更关心时事政治了。以前自己对国家政治时事不是很关心,但自从成为入党积极分子之后,感觉关心国家的时政是一个党员的义务了。自觉地通过收看新闻,报纸,报刊来了解国家与国际社会的动态。通过不断地努力,我感觉自身有了很大提高。

第三,参加活动与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主动性提高了。通过对党的了解,学习,我发现自己在学习,工作上的主动性有了很大的提高。我的思想活跃,善于接受新鲜事物。但是社会阅历少,理论基础薄,往往不能全面地看待问题,在复杂的社会斗争中容易产生思想困惑,迷茫。所以,在这今后关键时刻里,我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用党的先进思想武装自己,牢固树立共产主义信仰,自觉抑制不良思潮的侵蚀。

严于律己,宽于待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基本的修养和作风要求。作为入党积极分子,我要坚持服从组织的决定,遵守党的国家政策、法规以及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经常用党员的标准来对照自己,经常总结,看看自己是否在不断进步,看看自己还存在哪些不足。

虽然我的思想在这一阶段的学习,工作,生活中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我还有一些缺点,如自己的专业成绩不是很突出,参加的系、院的活动少,对一些党的理论的研究还不够深入,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会着重加强这方面的能力,以一个优秀共产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从不放松,牢记党的教导,不断进步,为我国的社会主义事业添砖加瓦,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惜牺牲个人一切,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终身。

在接下去的时间里,我要接受党组织和同学们的监督,严于律己,勤奋进取。

此致

敬礼!

汇报人:XXX

XXXX年XX月XX日

范文二:8月份预备党员思想汇报

敬爱的党组织:

自成为预备党员以来,本季度是我作为学生党员毕业后第一个季度,在思想上我认为有必要重新强化自我正确入党动机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作为预备党员的我们应该,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主动投身于社会实践,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主观世界;用正确的入党动机克服不正确的入党动机;培养自律意识,提高批评与自我批评的自觉性来树立正确的入党动机。

入党动机是一个人要求入党的内在原因和真实目的,是推动其争取入党的精神力量。入党动机,这是每一名共产党员在入党前和入党后都要深深思考的问题。入党动机正确与否,关系到党的纯洁性和党组织的战斗力。对于要求入党的人来说,树立正确的入党动机,就是要树立正确的目标即共产主义的理想,要坚定为实现共产主义理想而奋斗的意志,即坚定共产主义信念。

作为预备党员我们应该对社会主义祖国和人民充满热爱,信仰和坚持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特别是邓小平理论,愿意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服务祖国的过程中实现人生价值,积极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和共产主义的理论,不断从思想上丰富提高自己,坚定为共产主义奋斗的信念,争取进一步向党组织靠拢,转为正式共产党员。

端正入党动机不仅是入党积极分子要回答的问题,而且是每个党员都要终身实践的课题。许多要求入党的同志从提出入党申请的第一天起,就矢志不移、孜孜不倦地为党为国家为人民工作,以实际行动端正入党动机,达到了党员标准,成为光荣的共产党员。但也有少数人,忽冷忽热,起伏较大,最终没有实现自己的入党愿望。许多曾经为党为国家为人民作过大贡献的党员,后来却走上了犯罪的不归路,其重要原因就是没有持之以恒地加强党性锻炼,还在入党动机方面暴露出了大问题。

端正入党动机,不是入党前一时的问题,而是一辈子的事情。有的人虽然组织上入了党,但端正入党动机的问题并没有完全解决;有的入党时动机是端正的,但后来放松了政治学习和思想改造,革命意志衰退了,甚至蜕化变质了。即使组织上入了党,遇到适当的气候,还会犯错误。每个要求入党的同志都应引以为鉴,不论组织上是否入了党,都应做到首先在思想上真正入党;而且要长期地注意检查自己做党员的动机,克服那些不正确的思想,决不能入党前拼命干,入党后松一半。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备卓越的领导能力,防腐拒变的能力。

在继承正确入党动机基本内容的同时,不断地给它注入时代的新内容,使它蕴涵着时代的新精神,焕发出时代的新气息,使自己向着成为一名符合时代要求的合格党员的目标不断前进。这里最重要的是实践。要求入党的同志仅有入党的迫切愿望还不够,还必须见诸于行动,在实践中不断用切身体验来深化对党的认识,从而进一步端正自己的入党动机。通过身边活生生的、实实在在的、投身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实践活动,来加深对党和共产主义事业的认识,强化正确的入党动机。在思想上做到始终和党保持一致,争取做最好,在思想上和组织上争取早日向党组织靠的更拢。

此致

敬礼!

汇报人:XXX

XXXX年XX月XX日

范文三:8月份入党积极分子思想汇报

敬爱的党组织:

身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我始终严格要求自己,坚持学习我们党的最新理论,这些都帮助我在思想上渐渐走向成熟。通过一系列的理论知识学习,我的政治、思想水平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也增强了自身的党性修养,更进一步的认识到做一名合格的党员不仅要解决组织上入党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要从思想上入党。在党组织的培养教育下,我一直都按照党员的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对工作积极主动,认真负责。下面,我向党组织汇报一下我的思想、工作、生活等方面的情况。

一、思想上。在这段时间来,我再一次认真系统的学习了新党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深刻领会“十八大”会议精神,并充分认识到它们是改造客观世界,夺取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胜利果实的行动指南。通过这一系列的学习,我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思想水平,更加坚定了加入中国共产党的信念,并且懂得了理论上的成熟是政治上成熟的基础,政治上的清醒于稳固的理论基石。只有坚定了共产主义信念,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才能在这个风云变幻的国际环境中,在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大力发展市场经济的全新形势下,始终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永远保持一个党员应有的纯洁性和先进性。

二、工作上。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我时刻都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工作,不等不靠,在工作中我严格以党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牢记入党誓词,克服并纠正自身存在的问题,工作中大胆负责,遇到困难挺身而出。牢记党对我的培养和教育,吃苦在前,享受在后,能够脚踏实地任劳任怨的工作,并能够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做好前后保障工作,为我系的工作尽职尽责!另外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能够虚心学习其它各相关专业,力求做到一专多能,以更好地为师生服务。

三、生活中。我认为:为师生服务不仅仅可以体现在大事上,的是体现在平常的一些细节上,平时不能不屑于做小事而在等做大事,人有云: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因此要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日常的生活中,我一直都以一个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遵守国家法律法规,遵守社会公德,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积极团结同事,热心助人,主动帮助其他同事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作为在党的关心和培养下成长起来的消防员,单有一腔热血和为人民服务的热情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有坚实的科学文化知识作为基础,因此,我积极的利用业余时间学习,以求不断的充实自己,加深理论文化知识,从而更好的为广大职工服务。

在今后的日子里,我将不断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用科学的思想武装自己,对工作加倍认真负责,进一步加强党员先锋模范的带头作用,努力向先进党员同志看齐,不断完善自己,注重日常生活作风的养成,自觉做到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相信只要我坚持要求进步,不懈学习,我一定能够得到党组织的认可。请党组织考验我!

此致

敬礼!

汇报人:XXX

XXXX年XX月XX日

范文四:8月思想汇报

敬爱的党组织:

当我们即将满怀激情纪念建军84周年之际,持续健康发展已成为当代中国最鲜明的时代主题。听,从白山黑水到南国海岛,从喀喇昆仑到东海之滨,祖国大地响彻人民军队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履行新使命、加紧做好军事斗争准备的嘹亮号角,科学发展观已成为凝聚军心意志、指引国防和军队建设又好又快发展的光辉旗帜。

回顾84年辉煌历程,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之所以能够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一个胜利走向又一个胜利,战胜一个个艰难险阻,跨过一道道沟沟坎坎,靠的就是科学理论的正确指引。一部人民军队的发展史,就是在毛泽东军事思想指引下不断成长壮大的历史。这些科学理论贯穿着一条耀眼夺目的“红线”,就是伴随着历史进程,不断推进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它犹如一面伟大的旗帜,引领着人民军队披荆斩棘、阔步前进。

在科学理论指引下,人民军队在艰难困苦中发展壮大。84年前,当南昌起义、秋收暴动先后遭遇挫折,起义部队面临生死存亡之际,毛泽东为把以农民为主要成分的军队建设成无产阶级性质的新型人民军队,创造性地提出了一整套全新的建军原则,其中最为重要的是确立了党指挥枪的原则,保证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正是在毛泽东军事思想指引下,这支新型人民军队以崭新面貌出现在中国革命的历史舞台上,成为一支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强大革命武装力量,在争取人民解放和民族独立的伟大斗争中创造出辉煌的历史。

在科学理论指引下,人民军队走上中国特色精兵之路。20世纪七八十年代,和平与发展代替革命与战争成为时代主题,我国进入了改革开放新时期。人民军队面临着如何在长期和平环境中进行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等一系列新问题。在科学理论指引下,人民军队步入跨越式发展道路。20世纪90年代,以信息化为标志的新军事变革迅速兴起,战争形态开始由机械化战争走向信息化战争,中国的改革开放也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阶段,人民军队建设环境发生了重大改变。

在科学理论指引下,人民军队驶入又好又快发展轨道。新世纪新阶段,人民军队迎来了进一步发展的重要机遇期。军委主席站在时代发展和战略全局的高度,提出了以科学发展观为根本指导方针,履行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历史使命,推动国防和军队建设又好又快发展的思想。围绕大力加强军队思想政治建设、积极推进机械化条件下军事训练向信息化条件下军事训练转变、坚持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等重大课题,胡主席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进一步深化了对国防和军队建设发展规律的认识。在科学发展观指引下,人民军队全面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新成就:思想政治建设进一步加强,军事训练扎实推进,后勤改革成效显著,高技术含量的武器装备获得长足发展,体制编制改革稳步推进,适应信息化战争需要的新型军事人才茁壮成长,军队与国家、社会的协调发展日益推进,人民军队全面建设驶入科学发展轨道。

84年辉煌历史告诉我们:只有在科学理论指引下,人民军队才会有正确的前进方向;只有在科学理论指引下,人民军队才会有强大的精神支柱;只有在科学理论指引下,人民军队才会始终充满生机活力;只有在科学理论指引下,人民军队才能肩负起神圣的历史使命。伟大的事业需要伟大的理论,伟大的理论成就伟大的事业。在纪念建军84周年之际,向我们敬爱的解放军官兵致敬,祝他们节日快乐!

此致

敬礼

汇报人:xxx

20XX年8月XX日

●【往下看,下一篇更精彩】●

最新成考报名

  • 立春过后什么时候鱼开口
  • 2021年立春 2021年立春是几点几分
  • 冬至吃啥 南方冬至吃什么
  • 冬至几月几日 今年冬至是几号
  • 烧碱安全救护常识
  • 国庆节高速免费几天
  • 白露与秋分
  • 请示与批复有什么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