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文档 > 知识 >

从军行陈羽

成考报名   发布时间:12-22    阅读:

从军行陈羽篇一
《从军行》

1,阅读下面是个,按要求答题

从军行(其四)

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1。分析„暗‟字的表达效果

2。诗句第三句包含了那几方面的内容最后一句是如何表达思想感情的

1.情景交融,形容词的使动用法,“暗”字凌空一笔涂上了淡黑色,使画面由明暗对照构成了阴沉的战争氛围和苍凉的境界。

2.概括了边疆战事的频繁艰苦、敌军的强悍和戎边时间的漫长直接抒情,抒发戍边将士为国杀敌、不获全胜决不收兵、视死如归的豪情壮志。

从军行

陈羽

海畔风吹冻泥裂,梧桐叶落枝梢折。

横笛闻声不见人,红旗直上天山雪。

1.整首诗怎样写景的,试用简要的语言分析(6分)

2.这首诗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情感?(2分)

3.试从色彩,动静的角度分析一下本诗所展现出来的诗情画意。

借代的方法,战士勇往直前的景象

表达了诗人对从军战士的敬佩赞美之情

展现出一副战士们不畏艰险,勇往直前,越雪山的壮美画面

从军行七首(其五)

王昌龄

大漠风尘日色昏, 红旗半卷出辕门。

前军夜战洮河北, 已报生擒吐谷浑。

1.诗的前两句用“日色昏”和“红旗”构成了怎样的一副边塞军旅图?(4分)

2.作为边塞诗,本事洋溢着怎样的感情基调?为什么?简要回答。(4分)

1、一是以气候之恶劣烘托军情之紧迫(在沙飞石走、遮天蔽日的时刻,唐军尚要离营出征,可见军事形势之危急万分);二是以唐军半卷红旗、戎装疾进的情景衬托其旺盛的士气和昂扬的斗志。 2、此诗描写了在狂风疾卷,沙飞石走的恶劣

气候下,唐军顶风披沙、戎装疾进的情景,并以虚实相生的笔调,颂扬了这次出击取得的辉煌战果。尽管作者只是撷取了边塞战事的一个小小片断,但却写出了唐军的旺盛士气和强大威力。字里行间,洋溢着鼓舞人心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1—14题

陆地上的船长

谢志强

早晨,太阳刚刚升起,他便站在晒谷场上,一只手叉在腰间,一只手一挥,像一个指挥千军万马的将军,他喊:起锚,出航! 爹叹了一口气说,疯子的船又出海了。

我好奇地看着他。我没见过海,没见过航船。他迎着照进山坳里的阳光,穿着整齐的制服,很成武,很气派。阳光勾勒出他的剪影。

晒谷场周围是一块块水田,绿莹莹地连向山岭。接着,他开始踱步。我观察了好些天,他从晒谷场的东头慢慢地走向西头,沉思的样子。

我发现,他绝不多走一步,接近晒谷场的边缘,他又折回身,继续走。他的皮肤黝黑,不是山民那种黑,是海风吹出的黑,爹告诉我。我想象大海无遮无拦的阳光。

他走得那么准确。爹说他那条船跟晒谷场差不多大。那么大一条船,我想,一个移动的晒谷场,周围的绿田不是像平静的海水吗?

爹说,别去打扰他,可怜的船长。一个失却了船的船长。我对他生出敬意,他的身材魁伟,把那一身制服撑得板板直直,好像挂在衣架上边那样。 太阳在不知不觉地升起,有一竿子高了,他仍重复着踱步——那是他在甲板上散步。我希望他脚下的晒谷场能够航行。他踱步的时候,晒谷场仿佛在飘移。他的制服衣襟在山风里猎猎抖动。

可是,天阴下来了,不知哪里钻出来了乌云,发酵似的膨胀,遮住了太阳。他停下脚步,四处张望,甚至,双手圈成两个圈,罩在眼眉前。父亲说那是他的望远镜。

爹示意我们——村里的几个小伙子都来了,他们想嚷嚷——不要出声。其实,我真想赶过去,登上他的船。

他举起双臂,说,全体注意,风暴来啦,各就各位,保持航速!

我们乐了。他焦躁不安地跑起来,跑到船头——晒谷场的东首,用脚踢踢摊在地上的稻谷,说赶快采取措施,海水漫进舱里了。 内容来自大语文阅读答案网

他开始寻找什么,大概是桶之类的东西,舀海水。他忙乎着踢稻谷,金色的稻谷飞起。我的娘撩起围裙揉在手里,对我爹说,你去劝劝他,这样糟蹋粮食。 他喊:快,水泵,都躲起来干吗!他四顾着,像是寻找想象中的船员。我们沉不住气了,真想赶过去帮他一把。

他冲着我们喊:胆小鬼,你们丢下船逃走呀!你们过来,我命令你们过来。大海可饶不了你们!

我瞧了一眼爹。爹低声说:别过去,他疯病发了,发过一阵就会好转呢。 我真想过去支援他,他需要帮手。我见他像热锅上的蚂蚁那样,在晒谷场上疯狂地奔跑。我真不忍他那么孤独,可能我们过去,能够安慰他——他是我们家族中惟一见过大世面的人物了,我曾替我这个二叔自豪,可是,他回来的时候,人家指着脑袋说他受了刺激。

他终于停下来,哭腔哭调地说:沉了,沉了,我们的航船,沉了,你们都逃吧,鲨鱼不会放过你们。

据爹说,他那条船,在一场海上风暴里航行了一天一夜,最后,接近了一个无名小岛,触了礁。

太阳钻出乌云。他的声音低下来,说沉了,沉了。似乎在念咒语,我看着环绕着小山村的山岭,好似晒谷场在下沉、下沉。

他走出晒谷场,朝我们走来——登上小岛 他的神色又恢复了正常,像经历了场海上风暴,现在,他的表情呆滞、淡漠。他根本没看我们一眼,似乎我们不存在,他穿过我们,径直地走进他的屋子

我们踏上了他的航船——晒谷场,整平了踢乱的稻谷,我学着他的样子,在场上走,想体验当船长的感受,还是我出生以来看惯了的小山村——晒谷场,可是,刚才(每天他都要演绎一场出航的仪式,只是今天意外,出现了阴天)那场“沉船”的风暴就发生在这儿。大海无情,我想着遥远的大海,我长大了一定要去见识大海!

11.简要概括“陆地上的船长”这个标题的好处。(4分)

12.简要分析小说中船长的形象。(6分)

13.概括小说中运用的两组对比,并简要说明其作用。(4分)

14.本文写了“陆地上的船长”的故事,请探究其中的深刻意蕴。(6分)

参考答案:

11.用看似矛盾的表述突出其职业精神(2分);标题充满悬念,吸引读者。(2分) 12.他是一个执著于理想、忠于职守的失败英雄;他爱事业如生命,爱船胜过爱自己,船进水下沉时,他指挥大家抢救;大家弃船逃跑,他选择和沉船在一起,这是他执著的信念和追求。(每点2分) 13.讴歌船长的敬业精神和责任感,却以疯子形象展示给读者,引发人们对悲剧英雄的思考与同情;沉船时,船员纷纷逃命,船长却坚守岗位与船共存亡,凸显船长高度的责任感和敬业精神;“我”对疯船长的理解、崇敬,而其他人冷漠、嘲笑,提醒人们对失败英雄要有宽广的胸襟,多一份理解。(每点2分,答对任何两点即可) 14.世俗以成败来论英雄,但并不是每一个执著追求的人都能成功;执著奋斗的失败者应受到尊敬,同样是英雄;英雄成其为英雄不是因为某件事的成功,而是其忠于职守、敬业的崇高精神。(每点2分)

从军行陈羽篇二
《2014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古代诗文阅读 第二章 古代诗歌鉴赏 练出高分 考点提升练(二)课件 人教版》

从军行陈羽篇三
《诗歌鉴赏》

从军行陈羽篇四
《高二语文学业水平测试卷》

高二语文学业水平测试卷

第1卷 (选择题 共30分)

一、 基础知识(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A.纤细(xiān) 幽僻(pì) 袅娜(nuó) 扣人心弦(xián) B.倩影(qiān) 否泰(fŏu)脸颊(xiá) 童心未泯(miǎn)

C.荫蔽(yīn) 吮血(yŭn)商榷(què) 孜孜以求(zī) D蕴藉(j í) 细菌(jǔn)缜(zhěn)密 忸怩不安(ní) 2.下列各组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恶梦 辖制 没精打彩 平心而论 B、告诫 寒喧 平心静气 礼上往来 C、熏黑 吮吸 涎皮老脸 理所当然 D、响午 骋礼 震耳欲聋 莞而一笑

3.下列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

A.漫.江(满) 百舸.(大船) B.鹰击.(搏击) 长空..

(广阔的天空) C.竞.自由(竞争) 鱼翔.(本指鸟盘旋飞翔,这里形容鱼游得轻快自由) D.主.沉浮(主宰) 怅.

寥廓(这里是失意的意思) 4、下列句子中成语的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契诃夫把目光集中在小人物身上,以他们的不觉悟,唤起人们对浑浑噩....

、半死不活的生活的厌恶。 B、珠海在改革开放政策的推动下,已经成为一座现代化的城市,开发区的....

,一幢挨着一幢。 C、哲学系刘教授的课很受学生欢迎,他思维敏捷,常常信口开河....,使课堂

D、中国人对待死亡的态度向来是讳莫如深....

,尽管每个人都知道这是人生的最后归宿,却谁也不愿意正视现实。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阅读反映科技成果、传播科学知识的文章,要感受科学精神,把握科学方法为目的,理清文章的脉络和思路。

B、不仅中国现代小说吸收了西方小说的创作经验,还继承了我国古代小说的优秀传统,富于民族传统和现代意识。

C、只晓得每年芦花飘飞苇叶黄的时候,全淀的芦苇收割,垛起垛来,在白洋淀周围的广场上,就成了一条苇子的长城。

D、孙犁的代表作《荷花淀》已经成为广泛流传的名篇,视为现代文学的一种风格流派“荷花淀派”的主要代表作。 二、阅读下面文字,完成6—8题(共6分)。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 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都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 6.“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 )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 到了好处”,这种“好处”指的是 ( )

A.因为不能朗照,显得特别宁静。 B.因为不能朗照,表现出了静美淡雅的韵味。

C.因为不能朗照,正好与作者希望求得的恬静的心境相吻合。 D.因为不能朗照,适合作者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

7.“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中的“酣眠”与“小睡”都是一种比喻 的说法,它们分别指的是 ( )

A.满月与淡淡的云。 B.满月与淡淡的云遮住月色。

C.朗照与被淡云遮隔后的疏朗的月光。D.朗照与朦胧的月色。

8.与“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

名曲”的修辞特点相同的一项是 ( )

A.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B.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C.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

D.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 三、阅读下面文字,完成9—11题(共6分)。

者和幸福者?然而造化又常常为庸人设计,以时间的流驶,来洗涤旧迹,仅使留 下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在这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之中,又使人暂得偷生,维持着这似人非人的世界。我不知道这样的世界何时是一个尽头! 9.对“真的猛士”中的“猛士”理解最恰当的是 ( )

A.刘和珍 B.为革命献身的烈士

C.为革命事业奋斗的先驱 D.包括刘和珍等烈士在内的革命志士 10.对第一个画线句含义理解正确的是 ( )

A.烈士为生活的平淡无奇而悲哀,以为国捐躯而感到幸福。 B.歌颂烈士的英勇无畏,哀叹烈士生命的短促。

C.作者为烈士之死悲哀,为其献身精神而备感欣慰、自豪。

D.烈士为国家为民族的前途、人民的悲惨命运而悲哀,以勇往直前、为国 为民奋斗献身而感到幸福。

11.画线句为何用问号,理解正确的是 ( ) A.对他们是哀痛者和幸福者表示怀疑

B.启发读者思考猛士是多么崇高伟大的哀痛者和幸福者 C.肯定这些猛士的行为

D.表示不理解这是怎样的哀痛者与幸福者

四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2—15题(共8分)。

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 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12.对下列句中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

A.于是余有叹焉 叹:叹息 B.夫夷以近 夷:平安 C.而人之所罕至焉 罕:少 D.其孰能讥之乎 孰:怎么 13.下列各项中“以”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 A.有志矣,不随以止也 B.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C.余与四人拥火以人 D.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14.下列各句句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 )

A.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 B.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C.而尝极东方,出沧海,以娱其意于山水之间。 D.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15.下列对这段文字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作者对古人求思之深作了赞扬,但古人自己没有得出自己这样深刻的 结论,也可惋惜。

B.作者认为要到达奇伟、瑰怪和非常之观的地方,需要志、力、物,三者之中,“志”最重要。

C.作者认为只要尽了“吾志”,即使不能到达奇伟、瑰怪和非常之观的地

方,也是没有什么值得后悔的。

D.平和近的地方,游览的人多,但这些人看不到奇伟、瑰怪和非常之观。 第Ⅱ卷 (非选择题 共70分) 五、简答题(本题共3小题,共11分)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16 —18题

枯树与鲜花 雷抒雁

那是一棵什么树呢?在这深秋,黄叶已纷纷坠落的时候,它却是繁花满枝,显出一种青春和欢乐来。这是什么样的一棵充满了奇迹的树呢?

清晨,走进园子,远远的,就看见一树鲜花,红的花,紫的花,在晨风中轻轻摇曳着。

当我一步步走近那树时,才看清了,那不过是一株秋叶落尽的枯枝,缠绕着刚刚绽开的牵牛花。枯树,把它的身躯借给了柔弱的牵牛花的长藤,而牵牛花,也便把鲜艳的花簪上了枯树的头顶。于是他们便复活了,和谐地美丽地生活在一起,使你猛然间感到它们原本就是浑然一体的。

枯树哟,你不厌弃新生者的柔弱,以你的坚硬支持了它,所以你也得到了美。柔藤哟,你不厌弃那长者的衰老,以你的活力装点着它,所以你的美得到了发挥。我看过一些枯枝傲然地挺立着,身上落满了肮脏的鸟粪,脚下卷过萧条的风。我也看过一些牵牛花,找不到支撑,委弃在地上,被荒草吞没。

望着这一棵树,我微笑着。

16.作者在第一自然段描写了“一棵充满了奇迹的树”。作者看到了什么奇异的景象?(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第三自然段中枯树和牵牛花共同的特点是什么?(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作者结尾说“望着这一棵树,我微笑着”。作者为什么微笑?(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名句默写(5分)

(1) 寄蜉蝣于天地, (2) 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3) 多情自古伤离别,________!今宵酒醒何处?_______________。(刘永《雨霖铃》)

20.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问题(8分)。

从军行 陈 羽

海边风吹冻泥裂,梧桐叶落枝梢折。 横笛闻声不见人,红旗直上天山雪。 (1)联系全诗,说说一、二两句环境描写的作用。(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四句中“直上”两字用得好,好在哪里?(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语言表达(6分)

21.自选话题,仿照下面句式,再造两个句子(6分)

一个坦荡的人并非没有烦恼,只不过他善于把烦脑当做一阵清风一刮而去;一个坦荡的人并非没有忧伤,只不过他善于把忧伤化为希望的力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40分)

生活,多姿多彩;生活,珍珠串串。生活中有许多值得我们去珍惜的东西,一句话,一个眼神,一次帮助,一次关爱„„

请以“珍惜”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题目自拟,立意自定,文体自选。

答案

1A2C3D4C5C6C7C8A9D10D11B12C13D14D15A

16(3分)落叶时节繁花满枝。一种青春和欢乐。

17.(4分)依靠对方,帮助对方。(或互相依存,互相帮助。或互依互补) 18.(4分)枯树以坚硬支持了柔藤,也得到了美;柔藤以活力装点着枯树,也发挥了美。

19、(5分)(1)渺沧海之一粟

(2)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3)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杨柳岸晓风残月 20、(1)突出了自然环境的恶劣,映衬从军将士的无所畏惧的精神风貌。(4分) (2)“直上”两字是动态描写,显示了将士们高昂的士气和一往无前的精神。(4分)

21、(6分)参考:一个自信的人并非没有怯懦,只不过他善于把怯懦当做一篇流云一挥而散;一个自信的人并非没有失败,只不过他善于把畏惧化作信心的砝码。 22、参见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从军行陈羽篇五
《诗歌鉴赏》

2010年高三语文公开课教案

开课时间:2010年12月

开课班级:高三

开课教师:李伟耀

开课题目:诗歌人物形象鉴赏复习

教学目标:1、掌握人物形象类题型的解题技巧。

2、提高学生诗歌鉴赏能力。

教学重难点:掌握人物形象类题型的解题技巧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考点分析(教师结合高考考点进行分析)

1、导语:中国是一个诗歌的王国。诗歌使我们的生活丰富多彩,诗歌使我们的生活充满诗意。诗人正是借助语言、形象、表达技巧来创作诗歌的。故考试说明提出了这样的要求:“鉴赏文学作品的语言、形象、表达技巧。”近两年高考命题,对三其三者的考察,往往是融合在一起的,以简答题的形式出现。许多考生惧怕诗歌鉴赏题,得分率很低。失误的原因有两个,一是读不懂诗歌。由于诗歌的语言精炼、含蓄、跳跃性大,较难理解;二是不了解诗歌鉴赏中的一些名词术语的含义、传统的审美习惯。今天这节课,我们就如何鉴赏诗歌的人物形象做点探讨。

2、明确什么是诗歌人物形象。

古诗词中的人物形象,一般包括两种:一是抒情主人公自己的形象,如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抒情主人公就是一个轻富贵、傲王侯、强烈追求个性自由的人物形象。这类诗歌多用第一人称的写法。二是诗人作品中刻画的人物形象,这类诗歌多用第三人称的写法。如柳宗元的《江雪》,诗中的“独钓寒江”的渔翁就是一个清高孤傲者的形象。这两种形象有时又是同一的,即诗中刻画的人物形象也是诗人自己,是诗人自身情感的寄托者。《江雪》中的渔翁,其实就是柳宗元在政治革新失败后不屈而又孤独的精神面貌的反映。

二.例题分析

1、分析下列诗中塑造的陆鸿渐的形象。

寻陆鸿渐不遇

皎然

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

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报道山中去,归来每日斜。

【答案】(步骤1)陆鸿渐是一个寄情山水、不以尘事为念的高人逸士形象。(步骤2)前四句通过对陆鸿渐幽僻、高雅的隐居之地的景物描写,表现了他的高洁不俗。最后两句通过西邻对陆鸿渐行踪的叙述,侧面烘托了陆鸿渐的潇洒疏放。(步骤3)作者通过陆鸿渐这一形象的塑造表现了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村 晚

雷 震

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诗中刻画了牧童什么样的性格特点?主要运用了什么方法?试作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诗歌主要运用了动作描写的方法,刻画出牧童天真顽皮、无忧无虑的性格特点。作品在前两句的写景,突出了傍晚乡村静谧的特点,为牧童的出场作了铺垫。“横牛背”、“信口吹”等牧童的动作神态,活画出调皮天真的个性特征。

3、阅读下面两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采莲曲

(唐)白居易

菱叶萦波荷飐风,荷花深处小船通。

逢郎欲语低头笑,碧玉搔头落水中。

采莲词

(唐)张潮

朝出沙头日正红,晚来云起半江中。

赖逢邻女曾相识,并著莲舟不畏风。

⑴两首诗都写了采莲女,形象有所不同。请简要说明。(4分)

⑵两首诗在写人的手法上有哪些异同?请具体分析。(6分)

答案:⑴白诗描写的是一位情窦初开(或“多情”,1分)、腼腆羞涩(或“羞涩”,或“腼腆”,1分)的采莲姑娘;张诗描写的是一群互助(或“团结”,或“友爱”,1分)、勇敢(1分)的采莲姑娘。

⑵①两首诗前两句都通过景物描写烘托人物形象(2分,“烘托”也可写成“衬托”;或者写“景物描写为人物出场作铺垫”)。②白诗后两句采用神态描写(或“细节描写”)勾画人物形象(2分)。③张诗后两句采用白描手法(2分,如写“动作描写”给1分)。

三、方法总结

1、人物形象题型答题思路

鉴赏要点

(1)分析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神态、心理等。

(2)分析人物所处的环境,包括时间、地点、周围景物等。

(3)分析诗中出现的具体景物的含义,理解这些物象所承载的思想感情。

(4)要知人论世,了解相关背景资料。

答题步骤

(1)塑造了什么人物形象(概说)。

(2)结合诗句分析人物性格(结合表达技巧)(展开)。

(3)形象表现出的意义(情感、理想、追求、性等)。

2、刻画人物形象方法题型答题思路

古诗刻画人物形象,展示性格特征的方法,主要有: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结合、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白描、烘托、对比等。解答这类题目,可按照如下思路进行:

①阅读诗歌,找出诗人描绘形象的相关诗句,仔细准确理解形象的基本含义。 ②结合诗句分析运用的表现技巧及其所表现的具体内容。

③指出这种手法的运用表现了诗人(人物)怎样的心理、感情或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

④紧扣要求,整理思路,形成答案。

3、人物形象的比较题型答题思路

比较人物形象的题目,一般从人物个性特征、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技巧以及表达的情感等方面入手设计题目。答题时,注意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①细致解读题目所选诗歌,分析每首诗各自刻画的人物形象的特点,运用了哪些表现方法,表达了什么思想情感。

②求同析异,分析人物形象特点、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技巧以及表达的思想感情的异同。

③整理思路,组织答案。

四、拓展训练

1、请从环境、心理描写等角度评析诗中的李凝形象。

题李凝幽居

贾岛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答案】李凝是一个过着悠闲、宁静生活的隐士形象。首联“少邻”“草径”

“荒园”的环境描写,表现了李凝居处的荒僻,暗示其隐士身份。颔联的以动衬静,颈联的归路所见,表现李凝居处的清幽,烘托出李凝生活的悠闲、宁静。尾联的作者心理活动彰显主旨,表现作者对这种隐逸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2、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诗中的人物形象。

题葡萄图

徐渭

半生落魄已成翁,独立书斋啸晚风。

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掷野藤中。

注:徐渭,字文长,号青藤居士。天资聪颖,才华横溢,诗文书画戏剧俱佳,然而终生不得志于功名。

3、阅读下列诗歌,完成所列问题。

鹧鸪天① 陆游

家住苍烟落照间,丝毫尘事不相关。斟残玉瀣②行穿竹,卷罢黄庭③卧看山。 贪啸傲,任衰残,不妨随处一开颜。元知造物心肠别,老却英雄似等闲!

【注】①写该词时陆游42岁,因遭投降派罗织罪名免官,被迫隐居。②玉瀣(xiè):美酒。③黄庭:即《黄庭经》,道家的经典著作。

(1)你读出这首词的抒情主人公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

(2)这一形象寄寓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结合全词分析。

答案:(1)是一个表面旷达闲适、内心却充满抑郁不平的隐士(或:落寞英雄)形象。(2)抒情主人公隐居“苍烟落照”之间,丝毫不理“尘事”,终日与美酒、《黄庭经》相伴,以及“贪啸傲,任衰残”的所谓随处开颜的举止,貌似轻松洒脱,实际上是一种无奈;“老却英雄”四字更明显道出诗人心中因统治者徒使英雄垂暮、无所作为的满腔悲愤。

4、阅读下列诗歌,完成所列问题。

鹧鸪天

辛弃疾

(有客慨然谈功名,因追念少年时事,戏作。)

壮岁旌旗拥万夫,锦襜突骑渡江初。燕兵夜娖银胡革录,汉箭朝飞金仆姑。 追往事,叹今吾,春风不染白髭须。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 诗歌塑造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主要采用了哪种表现手法?请结合全词作简要分析。

【答案】本词塑造了一个昔日纵横战场而今闲居田园的人物形象。诗人主要采用今昔对比的手法。上片通过对早年战事的回忆,刻画了一个英勇善战,豪情满怀的英雄形象;下片通过对自己年华已逝、闲置田园的悲凉处境的描写,给读

者展现了一个报国无门的人物形象。通过鲜明的对比,寄寓了诗人壮志未酬的深沉感慨。

5、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从军行 陈羽

海畔风吹冻泥裂。梧桐叶落枝梢折.

横笛闻声不见人,红旗直上天山雪.

[注]①海:当时天山附近的大湖.②横笛:笛子.

从军行 王昌龄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注]③新声:新的乐曲.④关山:山川关隘。指山川阻隔的故乡。

两首诗中征人的形象有何不同?在刻画人物的手法上有什么不同?其效果如何

答:

参考答案)(1)陈诗中将士们不畏严寒,勇登天山,精神振奋,豪情万丈,表现出一种积极乐观的情绪;王诗中征人都是背井离乡,所以感情苍凉、悲怆,心中充满离愁别恨

(2)陈诗突出对环境的恶劣的描写来衬托戍边将士无所畏惧的精神,用“横笛”“红旗”等典型事物烘托征人们的壮志和豪情,全诗具有诗情画意之美;王诗不直接抒写征人的离愁别恨,而用凄清的“新声”“秋月”等景物来烘托感情,写得一波三折,深沉感人。

相关知识:

常见形象

(1)不慕权贵、豪放洒脱、傲岸不羁的形象。

如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表现了他淡于富贵、傲视权贵的思想,也反映了他傲岸不羁、豪放自负的性格。

(2)心忧天下、忧国忧民的形象。

如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诗人并不仅仅停留在个人的哀怨中,而能推己及人,表现了他忧国忧民的性格。

(3)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隐者形象。

如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展现的是悠游自在的隐居生活,表现出诗人对官场的厌恶,对田园的喜爱;如王维。《山居秋暝》通过对晚秋时节空山新雨景象的描写,表达了对山水风光的喜爱。

从军行陈羽篇六
《古诗鉴赏练习及答案》

古诗鉴赏练习及答案

春山夜月

唐·于良史

春山多胜事,赏玩夜忘归。

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

兴来无远近,欲去惜芳菲。

南望呜钟处,楼台深翠微。

(1)“欲去惜芳菲”中的“惜”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2)“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这两句诗妙趣横生,为后人传诵,请作赏析。

访城西友人别墅

雍陶

①澧水桥西小路斜,日高犹未到君家。

村园门巷多相似,处处春风枳壳花②。

【注释】①澧(lǐ)水:指唐代的澧州城(今湖南北部的澧县)。 ②枳(zhǐ)壳花:枳树的花。

(1)诗中“犹未”二字写出了诗人怎样的心情?(2分)

(2)这首诗只写村野风光,没有具体写友人和别墅,这样写符合题意吗?为什么?(2分)

秋日行村路

[宋]乐雷发

儿童篱落带斜阳, 豆荚姜芽社肉①香。

一路稻花谁是主? 红蜻蛉伴绿螳螂。

【注释】①社肉:祭土地神的肉。

(1)“一路稻花谁是主?红蜻蛉伴绿螳螂”是千古名句,句中“伴”字用得妙,请写出你的理解。(2分)

(2)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旅夜书怀

杜甫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因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1)分析颔联中“垂”

“涌”二字的好处。(3分)

春 雪

韩 愈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1.诗中“惊”字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1分) 答:

2.简要赏析三、四句运用修辞手法的妙处。(3分)

答:

早 行

陈与义

露侵驼褐晓寒轻,星斗阑干分外明。

寂寞小桥和梦过,稻田深处草虫鸣。

11.阅读上面的一首小令,回答问题。

(1)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答:

(2)这首诗主要运用了反衬的写作手法,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2分)

答:

书院二小松

【唐】李群玉

一双幽色出凡尘,数粒秋烟二尺鳞。

从此静窗闻细韵,琴声长伴读书人。

【注释】秋烟:比喻小松初生的枝叶。

11.(1)诗中 、 两个词写出了二小松“小”的特点。(2

分)

(2)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2分)

答:

从军行

陈 羽

海畔风吹冻泥裂,梧桐叶落枝俏折。

横笛闻声不见人,红旗直上天山雪。

(1)在诗的前两句,哪两个动词最能体现边塞寒冷严酷的环境特点?(1分)

答:

(2)“红旗直上天山雪”一句表现了从军将土怎样的精神?(2分)

答:

玉阶怨

李 白

玉阶生白霜,夜久侵罗袜。

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

11.阅读上面的一首诗,回答问题。

(1)第二句中的“侵” 字,很传神,你认为妙在何处?(2分)

答:

(2)全诗塑造了一个怎样的形象?(2分)

答:

东栏梨花

宋·苏轼

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

惆怅东栏一枝雪,人生看得几清明?

11.这首诗的一、二句写出了梨花哪些特点?(2分)

答:

12.第三、四句流露出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答:

塞上听吹笛

高适

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

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天山。

注:《梅花落》,一曲名。

7.本诗运用了虚实结合的写法,请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2分)

8.诗歌三四两句抒发了一种怎样的情感?

送友人

薛 涛

水国蒹葭夜有霜,月寒山色共苍苍。

谁言千里自今夕,离梦杳如关塞长。

11.阅读上面的一首诗,回答问题。

⑴诗歌一、二句写景,请具体描绘这幅图景。(2分)

答:

⑵概括作者在这首诗中所表达的情感。(2分)

答:

江畔独步寻花

杜甫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 。

7、填空(2分)

诗中第一、二句的“满”和“ ”两个字写出了花的繁盛。在第四句中,

根据绝句的押韵和古诗的内容,从“啼、鸣、叫”选入一个词填入原文中,应

为 。

8、第三句中“留连”用的好,请赏析其妙处.(2分)

渔家傲 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0.阅读上面一首词,回答问题。

(1)从词的上片看,塞下风景之“异”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请概括回答。(2

分)

____

(2)将军的“白发”,征夫的“泪”隐含着戍边将士怎样的情感?(2分)

___

夜书所见

叶绍翁(宋)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①,夜深篱落一灯明。

注释:促织①,蟋蟀。

7、阅读上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⑴诗作第三句中的“挑”字很传神,试作简要分析。(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琅玡溪

(宋)欧阳修

空山雪消溪水涨,游客渡溪横古槎②

不知溪源来远近,但见流出山中花。

[注]①此诗写于作者被贬滁州期间②槎(chá):这里指简易的木桥。

11、这首诗围绕溪水描绘了哪几幅画面?请用简洁准确的语言概述出来。

12、全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早 梅

张 谓

一树寒棒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同“消”)

12. 自古诗人以梅花入诗者不乏佳篇,有人咏梅的风姿,有人颂梅的神韵,本诗

则侧重写梅的什么特点?从哪句诗可以看出来?(2分)

答:

13. 本诗主要表现了梅花怎样的品质?(2分)

答:

望 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① 这首诗的颔联描写近望泰山所见景物,其中“钟”“割”两字用得好,历来被

人称道。请简要分析“割”字好在何处?(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一句化用了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这一名言。它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江城子 密州出猎

苏 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

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

月,西北望,射天狼。

6.“千骑卷平冈”中“卷”字有怎样的表达效果?(1分)

答:

从军行陈羽篇七
《从军行的PPT》

从军行陈羽篇八
《2009-2007温州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浙江省2007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语文试卷(温州市卷) 亲爱的同学:

欢迎你参加考试!做题时要认真审题,积极思考,细心答题,发挥你的最佳水平。答卷时,请注意以下几点:

1.全卷满分150分(含书写分5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请用钢笔或圆珠笔在答题卷的密封区填上学校、姓名、试场号、准考证号。请勿遗漏。

3.全卷由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组成。答题时,请用黑色或蓝色的钢笔或圆珠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卷相应的位置上,写在试题卷上无效。

祝你成功!

一、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28分)

1.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4分)

轻轻yín (1) 诵着“永嘉四灵”的诗歌,我们仿佛进入江南水乡美丽的田园风光之 中。徐照的《舟上》所描绘的是:坐在一叶轻舟上的诗人停下船jiǎng (2 )举目tiào (3) 望,江畔坐落着四五户人家,在朦胧的清晨中,晓光jìn (4) 润着月色,逐渐发亮的晨光里,一片雾气弥漫在山色之间。

2.根据下面语境,为空格处选择合适的词语,将其序号填在横线上。(4分) 飞鸟的飞翔是轻的,而飞鸟的翅膀是重的,鸟用自己的翅膀铸就了飞翔的快乐;农人收 获时的心情是 (1) 的,劳作时的脚步是 (2) 的,农人用沉重的脚步换来了心里的轻 松;太阳的声音是 (3) 的,是阳性的,把庄稼碾得越来越厚,月亮的声音是 (4) 的,是阴性的,把那些阳性的喘息渐渐抚平。

A.重 B.轻

3.古诗文名句默写。(8分) (1) ,可以为师矣。 (《(论语)十则》)

(2)醉翁之意不在酒, 。 (欧阳修《醉翁亭记》)

(3)乱花渐欲迷人眼, 。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4) ,恨别鸟惊心。 (杜甫《春望》)

(5)沉舟侧畔千帆过, 。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6)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 。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7)《自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以花喻雪的名句是 , 。

4.根据你的阅读体验,在空格处填上恰当的词语。(4分)

阅读一篇优秀之作,如同与一个高贵的灵魂对话,我们感受到的不仅是作者的情感,更

是他的心灵寄托和生命渴望:我们在琦君芳香醇美的春酒里品尝到 (1) 的滋味;在朱自清掬你入口的“女儿绿”中感受到他对梅雨潭水。(2) 的感情;在赵师秀约客不来闲敲棋子的声声韵律中感受到他 (3)的心情;在鲁滨孙流落荒岛历尽艰险的经历中感受到他 (4) 的精神„„

5.自然是人类亲密的家园,当我们聆听自然之声,观赏自然之景时,我们的心灵或变得柔软,或引起震颤。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8分)

(1)汉语中涉及自然景物的成语很多,比如“春色满园”、“山重水复”、“风起云涌”,请你再写出两个与自然景物有关的成语(不能抄用试卷中出现的成语)。(2分)

(2)删改句子中画线的部分,使它与前面的句子组成对偶句。(2分) 清风明月本无价,临近的水渺远的山,皆有情意。

改后为:清风明月本无价, 。

(3)在生活中,你一定听过风声、雨声、虫唱、鸟鸣„„请选择其中一种或几种声音加以描写(不能抄录试卷中出现的句子,50字左右)。(4分)

二、现代文阅读(31分)

(一)(13分)

拥有爱的源泉

(1)篱笆修筑竖三桩,暖流涌动感心房。感恩从来都不是无缘无故存在的,我们感恩是因为曾经索取和获得——父母的爱、朋友的情、师长的教导„„曾经有一股清泉,润泽心田;曾经有一阵和风,唤醒希望;曾经有那么一个人,在你困苦时,把手伸向了你。这份帮助,也许是送来千金,也许只是投来一个默默的眼神,但都足以让我们心生温暖,度过难关。感动,就这么悄无声息地在心田里发芽。在心的指引下,我们感恩。

(2)感恩重在 。投之以桃,报之以李。也许在心灵接受到爱的讯息时只产生谢意,

那么,何不把它化为行动——一个微笑,一句问候,一次伸手,都行。感恩于亲人,田世国为母捐肾;感恩于朋友,梁山好汉倾力相助;感恩于人民, 。他们以行动感恩,青史留美名。一万次的空想都不及一次行动,再大的谢意也比不上实质性的帮助。感恩是心头的一张邮票,唯有用行动去传递,才是真实而美丽的。

(3)感恩重在 。真诚甘泉淌心间,诚意火把暖两人。帮助的人已伸出真诚的手,受助的人若衷心感应,快乐和幸福会同时飞向两个人。他真心报答,坦然而快乐;我接受回报,幸福而满足。感恩的心是真诚的。感恩就像天上的繁星,彼此真诚地照耀着,温暖着,默默守望,相映成辉。

(4)感恩要善于选择时机和方式。可谓“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盲目的感恩也许会在你想为别人遮阳时,却遮住了他的视线。要明白,锦上添花当然好,雪中送炭更重要。雨中送伞,夜行送光,将感恩的心化为柔和的雨丝,在他最需要的时候,无声地滋润他。将感恩的心化为准确的晴雨表,然后高举那把伞,在炎炎夏日里为他阻隔如火骄阳。

(5)感恩要永远感怀于心。淡看世事去如烟,铭记恩情存如血。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一时兴起的“感恩”只是一种负担,真正怀有感恩之心的人是不会因时间而淡忘恩情的。感恩不能像诸葛亮那样“愚忠”,却要像他那样将恩情铭记于心。在以后的日子里,要记着,曾经有一个人帮我爱我,让我感激涕零。当日子在指尖慢慢滑落时,依然感怀于心。

(6)爱是纯的,心是诚的,感恩是真实的,感动是永恒的,感恩的心便是充实而幸福的。感恩的心是一条悠远的小溪,滋润着爱你的人和你爱的人,让爱和温情在你我心间流淌。

(7)拥有一颗感恩的心,便拥有了爱的源泉。

6.本文的主要观点是什么?用文中的句子回答。(3分)

7.阅读(2)(3)两段,根据你的理解,分别在这两段话第一句的空格处填上恰当的词语。(4分)

8.阅读第(2)段,将下列材料补充完整。(3分)

感恩于亲人,田世国为母捐肾;感恩于朋友,梁山好汉倾力相助;感恩于人民, 。

9.第(4)段中引用诗句“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有什么作用?(3分)

(二)(18分)

乡村的泥土

(1)乡村是泥土做的。泥土是乡村的灵魂,它是上苍送给乡村最好的礼物。

(2)泥土与庄稼,庄稼与人,都是一一安排好了的,谁也离不开谁。一团泥土,就是一句百读不厌的经文。曾祖父读过,祖父读过,父亲读过,我和弟妹们也读过,我们的儿孙还要再继续接着读下去。一个生命,又一个生命,在泥土里摸来摸去的,摸着摸着就摸老了,直到连泥土也摸不动的时候,这个生命就该被泥土抚摸了。

(3)我曾仔细观察过父亲的那双手,粗糙得跟老树的皮没有什么两样,骨节粗大,十指变形,没有一个完整的指甲。这双手曾在土地上扒挠了八十多年,豆村的每一块土地都曾留下他的手印,甚或每一个土团都曾感受过他的手温。一次重病使他的右手致残,无法再扶犁耕地,挥镐掘土后,我劝他把家里的那几块地让给别人做,他咬咬牙艰难地作出了决定。但他执意要留下一小块自己做,说闲着也是闲着,种不动地,哪怕到地里站一站,蹲一蹲,在田埂上坐一坐,弯腰扯几把草,心里也好受些。父亲留下的这块地顶多只有三分,春天种了玉米,接着又种了一茬芝麻。夏天我回豆村时,发现他和母亲蹲在白花花的日头底下,一个吃力地翻着土,一个用槌棒敲打着土坷垃。目睹着这样的情景,我的心里一涌一涌的。于是我就跟他们说,这地不能再种了,要是热出个好歹,不值得。父亲一边敲打着土块,一边说,再种最后一茬。母亲也附和说,再种最后一茬。这样的话,他们已经跟我说过不下四五次了,每次都没有兑现。季节一次次地向前延伸,父亲的庄稼也跟着一次次地向前延伸。其实我心里是清楚的,只要父亲和母亲不倒下,这“最后一茬”就得一次次地向前延伸。

(4)我们与土地和庄稼每相遇一次,都是一种缘分,是一个灵魂与另一个灵魂的默契和交流。庄稼来了一茬又一茬,又被我们送走了一茬又一茬。每迎来一茬庄稼,我们就多一份希望;每送走一茬庄稼,我们就多一份充实。在这一次次的迎送之中,一代又一代的庄稼人微笑着走进泥土。试想,如果没有它们一茬又一茬地陪伴着我们,我们的一生该是多么苍白啊!

(5)播种的时候,我常常攥着种子遐想,这些种子去了泥土里之后,它们再也不可能回到村庄里来了,就像一个个日子。尽管它们会给我带回更多的收获,但我还是有些依依不舍。一茬一茬的庄稼绿了,一茬一茬的庄稼黄了,似乎都是转瞬之间的事。收割也是如此。当我用镰刀把一棵棵成熟的庄稼揽在怀里,它们好安静啊!我知道又该送走一茬了。

(6)躁动了一个春天,喧闹了一个夏天,土地直到把所有的庄稼都送走了之后,这才坦然无忧地躺下来,在月光下深深地睡下,那飘荡在田野上大团大团的浓雾,就是它绵长而舒缓的呼吸吧。

10.作者为什么说“一团泥土,就是一句百读不厌的经文”?用文中的语句回答。(3分)

11.第(3)段中的“再种最后一茬”这句话,父母已经跟“我”说过不下四五次了,为什么“每次都没有兑现”?(4分)

12.结合语境,品析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3分)

当我用镰刀把一棵棵成熟的庄稼揽在怀里,它们好安静啊!我知道又该送走一茬了。

13.阅读第(6)段,从哪里看出土地的“坦然无忧”?并说说土地坦然无忧的原因。(4分)

14.阅读全文,你从中感悟到人与土地之间是怎样的关系?(4分)

三、古诗文阅读(26分)

(一)(4分)

从军行陈羽

海畔风吹冻泥裂,梧桐叶落枝梢折。

横笛闻声不见人,红旗直上天山雪。

15.在诗的前两句中,哪两个动词最能体现边塞寒冷严酷的环境特点?(2分)

16.“红旗直上天山雪”一句表现了从军将士怎样的精神?(2分)

(二)(12分)

曹刿论战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日:“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日:“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El:“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日:“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日:“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日:“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日:“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日:“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日:“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日:“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日:“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17.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

(1)又何间焉 (2)公将鼓之

(3)遂逐齐师 (4)望其旗靡

18.补出下列句子中括号里省略的内容。(2分)

(1)刿日:“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2)公日:“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 )分人。”

19.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3分)

20.曹刿认为鲁国“可以一战”的条件是什么?(3分)

(三)(10分)

唐太宗论弓矢

上①谓太子少师②萧璃日:“朕少好弓矢,得良弓十数,自谓无以加,近以示弓工③,乃日‘皆非良材’。朕问其故,工日:‘木心不直,则脉理皆邪④,弓虽劲而发矢不直。’朕始悟向者辨之未 精也。朕以弓矢定四方,识之犹未能尽,况天下之务,其能遍知乎!”乃令京官五品以上更宿中书内省⑤,数延见,问以民间疾苦,政事得失。

(选自《资治通鉴·唐纪》)

【注释】①上:君主,这里指李世民。②太子少师:指教皇太子读书的官员。③弓工:造弓的工匠。④邪:不正。⑤更宿中书内省:轮流在中书内省值班休息。更,轮流。中书内省,属朝廷决策的机构。

2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

(1)朕少好弓矢 (2)皆非良材 ..

(3)朕始悟向者辨之未精也 (4)数延见 ..

22.选出与“问以民间疾苦”中的“以”意思相同的一项( )(3分)

A.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B.以塞忠谏之路也

C.皆以美于徐公 D.咨臣以当世之事

23.从这个语段中,你可以看出唐太宗是一位怎样的君主?(3分)

四、写作(60分)

24.根据要求作文。(60分)

《现代汉语词典》对“惜”的释义茹下:1.爱惜:珍~︱~寸阴︱~墨如金。

2.可惜;惋惜:痛~。3.吝惜;舍不得:~别︱~力︱不~工本。

【惜别】舍不得分别。

【惜阴】爱惜光阴。

【惜老怜贫】爱护老年人,同情穷人。也说怜贫惜老。

【惜墨如金】指写字、绘画、做文章下笔非常慎重,力求精练。

【惜福】指珍视自己的福气,不过分享受。

参考以上材料,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以“惜”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体自选;②不少于600字(写成诗歌不少于20行);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浙江省2007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温州市卷)

语文参考答案和评分细则

书写(5分)

卷面整洁,书写规范、清楚即可得满分,否则酌情扣分。

说明:1.卷面虽有修改痕迹,但仍保持整洁、规范,也可得满分。

2.3分或3分以下的评分应严格控制。

一、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28分)

1.(1)吟 (2)桨 (3)眺 (4)浸

2.(1)B (2)A (3)A (4)B

3.(1)温故而知新 (2)在乎山水之间也 (3)浅草才能没马蹄 (4)感时花溅泪

(5)病树前头万木春 (6)将军白发征夫泪 (7)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4.(1)乡愁思乡 (2)挚爱喜爱 (3)闲适悠闲 (4)顽强开拓

5.(1)示例:春花秋月 柳暗花明 水光山色 风平浪静

从军行陈羽篇九
《2015辽宁省重点中学协作体高考模拟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5辽宁省重点中学协作体高考模拟语文试题及答案

辽宁省重点中学协作体2015年高考模拟考试

语 文 试 题

本试卷分为第1卷(阅读题)和第II卷(表达题)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I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字幕高墙:中国影迷的尴尬与恐惧

导语:11月22日,国内著名字幕网站人人影视与射手罔宣布关闭,这一消息迅速通过影迷剧迷传播发酵。

人人影视不是国内第一家网络字攀组,时至今日,已经没有入能确定谁是最早的字幕组,但“人人”无疑是最早的那一批之一。大约是在国内互联网论坛开始红火的2002年,网络上开始有人默默地从事这件义务汉化的工作,他们几乎只有一个最为单纯的目的——在网络上分享自己热爱的东西,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够欣赏它们,享受那份快乐和喜悦。从最初的动漫、游戏,到后来的剧集、电影,再到软件甚至是国外大学里的公开课程,几乎无所不包。这项单纯的分享事业迅速凝聚了一大批充满活力与热情的年轻人,其中不少人抱着“我从网络中受益良多,也理当予以回馈”的简单信念,加入到这项没有一丝报酬的工作中来。

渐渐地,分王明确的各大宇幕纽陆续成立起来并发展壮大。其中影响最大、传播最广的无疑是影视作品,因为观看国外的影视作品时大多数国人存在着天然的语言隔阂,中文字幕是硬需求。而随着新一代年轻人观影习惯的形成,对于字幕的需求每年都在以几何级的速度递增。针对一些热门的剧集和电影,备大字幕组开始比拼发布速度与翻译质量来争抢用户。

成立于2002牟的人人影视,最初正是以其美剧字幕组为人所熟知,并逐渐发展为全面及时的美、日影视剧资源发布而为影迷所认同。然而问题也随之而来,当发现用户们对于国外影视廖l的需求越来越大时,大部分字幕组都不再限于最初单纯的字幕翻译工作,而是把相应的国外影视剧视频资源放在自己的站点内与用户共享,不少甚至采用把自家的字幕嵌入视频文件中的方式保证字幕的独家原刨性。于是,知识产权问题相应随之而来。尤其是2006年热播的美剔《越狱》,几大字幕组彼时都在争抢人手翻译字幕、更新资源,引来了央视的关注。央视的报道瞬间将这一原本处于半地下状态的产业暴露在阳光下,执法部门的打击也接踵而至。

事实:从一开始,字幕组就意识到了可能存在的法律风险,大多数都以在片头打出“本字幕只供学习交流使用,请勿用于任何商业用途,下载后请于24小时内自觉删除一这样一份

脆弱的免责声明。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个人削作,并且不营利为目的,仅供学习交流研究使用的作品,并不触犯中国现有的版权法律。但是,在网络上公开的传播则构成了对原作品版权的侵犯,有侵权的嫌疑。而近年来个别字幕组在片子中插播广告,谋取商业利益的行为,已经明显触犯了版权法。更不用提字幕组提供下载的相应影视剧视频文件,几乎是与盗版碟商相似的侵权行为。

从那时开始,对于字幕组的清理整顿从未停止,但是也从来没有取得什么真正的成效。有越来越多的人在自觉地加入到字幕组这个队伍中来。他们早已意识到高墙的存在,仿佛在用这样一种倔强的姿态表达一个信念——众人确乎可能翻越一堵厚实的高墙。

1.下列对“人人影视”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甜人人影视”最初由一大批秉承“我从网络中受益良多,也理当予以回馈”的理念的年轻人组成。

B.“人入影视”虽然不是国内第一家网络字幕组,但它是国内互联网上出现的首批网络字幕组之一。

C.人人影视自2002年成立,就凭借其全面及时的美、日影视剧资源发布而为影迷所了解、熟悉并认同。

D.“人人影视”开始属于纯粹的字幕翻译工作,后来发展为把相应的国外影视剧视频资源放在站点内资源共享。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2002年开始在网络上有人从事义务汉化的工作,这些人的动机极为单纯,即希望有更多的入能够欣赏自己喜爱的东西,享受那份快乐和喜悦。

B.随着大多数字幕组不再局限于单纯的字幕翻译工作,而是把国外影视剧视频资源放在自己的站点内与用户共享,知识产权问题接踵而至。

C.字幕组涉及的知识产权问题,因央视对2006年热播美剧《越狱》网络侵权题的报道而暴露在公众的视野中。

D.不以营利为目的,仅供学习交流研究使用的个人制作的作品,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规定。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准确的一项是

A.字幕翻译工作内容涉及动漫、游戏、剧集、电影、软件、教学等诸多领域,但其中影响最大、传播最广的仍然是影视作品。

B.在片头打出“本字幕只供学习交流使用,请勿用于任何商业用途,载后请于24小时内自觉删除”的免责声明,说明字幕组一开始就意识到了可能存在的法律风险。

C.字幕组在片子中插播广告,谋取商业利益的行为与字幕组提供下载的相应影视剧视频文件的行为,在性质上均属于侵权行为。

D.新时期年轻人观影习惯对于字幕的需求以几何级的速度递增,致使字幕组纷纷成立并迅速发展壮大;甚至比拼翻译的速度。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亩文阕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严嵩,字惟中,分宜人。举弘治十八年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移疾归,读书钤山十年,为诗古文辞,颇著清誉。还朝,久之进侍讲,署南京翰林院事。召为国子祭酒。嘉靖七年历礼部右侍郎,迁吏部左侍郎,进南京礼部尚书,改吏部。

大将军仇鸾,始为曾铣所劾,倚嵩倾铣,遂约为父子。已而鸾挟寇得帝重,嵩犹儿子蓄之,浸相恶。嵩密疏毁鸾,帝不听,而颇纳鸾所陈嵩父子过,少疏之。嵩当入直,不召者数矣。嵩见徐阶、李本入西内,即与俱入。至西华门,门者以非诏旨格之。嵩还第,父子对泣。时陆炳掌锦衣,与鸾争宠,嵩乃结炳共图鸾。会鸾病死,炳讦鸾阴事,帝追戮之。于是益信任嵩,遣所乘龙舟过海子召嵩,载直西内如故。世蕃寻迁工部左侍郎。倭寇江南,用赵文华督察军情,大纳贿赂以遣嵩,致寇乱益甚。及胡宗宪诱降汪直、徐海,文华乃言:“臣与宗宪策,臣师嵩所授也。”遂命嵩兼支尚书俸无谢,自是褒赐皆不谢。

豁握权久,遍引私人居要地。帝亦浸厌之,而渐亲徐阶。帝所下手诏,语多不可晓,惟世蕃一览了然,答语无不中。嵩受诏多不能答,遣使持问世蕃。值其方耽女乐,不以时答。中使相继促嵩,嵩不得已自为之,往往失旨。馥进昔词;又鱼褪手他人不能量经此积袅帝欢。采见。帝有意去嵩。

(选自《明史。严嵩待》有删改)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署南京翰林院事 署:代理

B.以礼部尚书兼翰林学士董其事 董:管理

C.窃权罔利 罔:贪图

D.门者以非诏旨格之 格:阻止

5.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始倚言/事之谨/尝置酒/邀言躬诣其第/言辞不见嵩/布席展所具启/跽读/言谓嵩实下/己不疑也。

B.始倚言事之/谨尝置酒/邀言躬诣/其第言辞不见/嵩布席展所具馆跽读/言谓嵩实/下己不疑也。

C.始倚畜/事之谨/尝置酒邀言/躬诣其第/言辞不见嵩/布席展所具/启跽读/言谓嵩/实下己/不疑也。

D.始倚言/事之谨/尝置酒邀言/躬诣其第/言辞不见/嵩布席/展所具启/跽读/言谓嵩实下己/不疑也。

6.下列对原文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除了因病回乡,严嵩进入官场后仕途颇为顺利。严嵩回朝以后,先后担任了侍讲、国子监祭酒、礼部右侍郎、吏部左侍郎、南京礼部尚书等职。

B.严嵩没有什么才略,只会献媚讨好皇帝。磊靖帝赐给臣子香叶冠,严嵩趁皇帝召见时戴上香叶冠,还在冠上罩上轻纱,皇帝见后从心里亲近他。

C.严嵩没有认清仇鸾的真面目,自己深受其害。最初仇鸾和严嵩约为父子,但仇鸾被重用后便向皇帝告发严嵩父子,皇帝渐渐疏远了严嵩。

D.严嵩占据朝中要职许久,引起皇帝对他的不满,加上皇帝的手诏严嵩经常看不懂,不能及时回答皇帝的问题,皇帝有意让严嵩离开了职位。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l0分)

(1)帝英察自信,果刑戮,颇护己短,嵩以故得因事激帝怒,戕害人以成其私。(5分)

(2)所进青词,又多假手他人不能工,经此积失帝欢,未几,帝有意去嵩。(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8~9题。

从军行

陈羽

海畔①风吹冻泥裂,枯桐叶落枝梢折。

横笛闻声不见人,红旗直土天山雪。

武威遇刘判官赴碛西行军

岑参

火山五月行人少,看君马去庆如鸟。

都护行营太白②西,角声一动钥天晓。

注:①海哗:湖边 ②太白:即金星。古时认为太白星是西方之星,也是西方之神,古人认为它的出现在某种惰现下预示敌人的败亡。

8.两首诗都写了从军将士所处的环境的极为严酷,其严酷各有什么不同?请具体分析。(5分)

9.两首诗的第四句都是写,“军”,它们分别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什么情感?(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借莺燕的活动来传达春天来临的信息并表达自己喜悦之情的句子是:“ , 。”

(2)苏轼《赤壁赋》中写作者与友人予扁舟中举杯共饮的句子

是, 。”

(3)《蜀道难》中写出水石相激、山谷轰鸣的惊险场面的句子是

“ , 。”

乙 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兰、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犬题作答。注意:作答时必须用2B锖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大题对应的题号方框涂黑。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能选做另一道大题里

的小题。如果多涂按所答第一大题评分:多做按所答的第。大题评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一场叫纪念的雪

海飞

程音觉得颠簸的公共汽车像一条扭动的大蛇,程音就在大蛇的肚子里,她的手抓着车顶的吊环,身子在车子前行的过程中一倾一倾。

程音是团市委刚刚录用的公务员,她的前程铺满了阳光。

她突然觉得有人在背后玩着她的大辫子,程音转过头去,看到一个小兵正捧着她的大辫子。

小兵像是发觉了什么,脸突然红了,像丢掉一块火红的碳一样丢掉大辫子。

程音的手轻盈地扬起来。清脆的声音里,小兵捂住了自己的脸。许多人都在看着这一幕,小兵把头低下去,他的脸涨得通红,青春痘也闪闪发光起来。有很多乘客在私语,他们觉得一个小兵骚扰女孩,是一件多么不可思议的事情。

到站了,绿色的军服就在这些议论声中惊慌如小兔般一闪而过,,汽车继续前行,程音看到下了车的小兵正在往车窗里张望着,一只手仍然捂着脸,像是牙疼的样子。

程音是去试镜的,一家洗发水公司看上了程音的长发,想请她拍广告,且报酬不菲。在进入广告公司前,程音捧着自己的大辫子轻声说,大变子,谢谢你为我挣钱, 不久以后,程音代表团市委去看望一位见义勇为的救火英雄。

程音拎着花篮,来到了英雄的病床前。

英雄是从重症监护中心撒出来的,他的病房堆满了鲜花,挤满了前来看望的人。医生告诉程音,英雄已是弥留之际,家人因为住在大山里,交通不便,看来是来不及赶到了。 程音的心就像被麦芒扎了一下,她把鲜花放到英雄的床头柜上时,突然愣住了,她看到英雄的眼睛和绷带外的半张没被烧坏的脸,分明就是那个在车上摸她大辫子的小兵。 程音愣了半晌。她忽然听到英雄的喉咙在翻滚着。

英雄的嗓子被烟熏坏了,但是程音还是能听清英雄说了什么。

英雄说,对不起。

程音的脸一下红了,她看到一屋子的人都在注视着她,还有一些英雄的战友们。 一位少校上前敬礼。

少尉说,同志,小郭没有说过话,看到你后,他说话了,他可能有话要对你说,你能了了他这份心愿吗?

程音点点头,她伏下身来,把耳朵贴在英雄的嘴边。

英雄断断续续地说:我姐把我和兄弟姐妹八个拉扯大,自己积劳成疾去了,姐姐有一对大辫子。我看到了你,就想起了姐姐,对不起,希望你能原谅我……

英雄的声音渐渐弱下去了。

大家看到,程音慢慢直起身子。

从军行陈羽篇十
《2014届人教版一轮题库古代诗歌鉴赏 考点提升练(二) Word版含答案]》

考点提升练(二) 分诗体综合训练

一、诗

1.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阙 题

刘眘虚

道由白云尽,春与青溪长。

时有落花至,远随流水香。

闲门向山路,深柳读书堂。

幽映每白日,清辉照衣裳。

(1)请分析“春与青溪长”一句的妙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前四句的景物描写在角度上有何变化?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这一句写山路悠长,溪水悠长,而一路的春色又与溪水一样源源不绝。作者将“春”与“青溪”作比,采用了化虚为实的手法,将抽象的春意生动形象地展现出来,让人从文字中感受到草盛花繁、春意盎然的美丽。

(2)首联是全景式的概括性描写,用粗略的笔墨写山路和溪流,颔联又分别与山路、溪流相照应,用工笔来写青溪,仿佛把镜头里的景物从远处拉到眼前,让我们也看得清清楚楚,甚至还可以闻到花香。

解析 (1)此题考查赏析作品优美语句的能力。分析该句的妙处,首先要明确该句描写的内容,然后分析其表现手法。这个句子中的“春”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而“青溪”是一个具体的事物,两者加以比较,则使抽象事物的特征通过具体生动的形象表现了出来,使人产生丰富的联想。最后阐明其效果即可。

(2)此题考查赏析作品的表达技巧的能力。作答时,应首先明确这四句所写的具体对象:第一联写“道”与“溪”;第二联写“流水”,与“溪”相照应,其间也暗含了“道”这一意象,因为读该句可以明确感知一个人沿溪边的山路而行的情形。两联的描写对象相同,在此基础上加以比较,便可以知道首联写得粗略,是概括性的句子,颔联则是具体描摹,是特写。

2.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琴 歌

李 颀

主人有酒欢今夕,请奏鸣琴广陵客。 ①

月照城头乌半飞,霜凄万树风入衣。

铜炉华烛烛增辉,初弹渌水后楚妃。

一声已动物皆静,四座无言星欲稀。

清淮奉使千余里,敢告云山从此始。

【注】 ①广陵客:善弹琴的人。②渌水:琴曲名。③清淮:地近淮水。④云山:隐者或出家人的居处。

(1)请从写景与抒情关系的角度赏析诗歌的三、四句。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作者思想感情的变化。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以哀景衬乐情。三、四句描绘了一幅凄冷、幽寒的深秋月色图:月光如水倾泻在静默的城垣上,不时有乌鹊惊飞;银霜满树,木叶萧萧,寒风吹衣,一派凄冷、肃杀之气。与开头两句的“欢”形成对比,以哀景反衬乐情。即便是秋气萧然,但有琴,有酒,有知己,足矣。

(2)由欣赏琴曲,陶醉于琴声到产生归隐之念。作者和朋友一边喝酒一边听琴,推杯换盏,陶醉于琴声中。听了琴曲之后,作者想到了自己将去赴任,离家千余里,归隐之念油然而生。

解析 此诗是诗人奉命出使清淮时,在友人饯别宴会上听琴后所作。开头两句以饮酒引起听琴一事;三、四句写当时的夜景:月照城头,乌鹊半飞,霜凄万木,冷风吹衣。五、六句写在《渌水》和《楚妃》等乐曲声中,香绕铜炉,华烛增辉。七、八句写琴歌动人:一声即出,万籁俱寂,星星渐稀,四座无言。最后两句写听琴之后,忽起乡思:客去清淮,离家万里,思绪悠悠,不如归隐。

全诗写景,写琴歌,写人,步步深入,层次分明。描摹琴声,重于侧面描写,更显琴声之高妙动人。

3.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从军行

陈 羽

海畔风吹冻泥裂,梧桐叶落枝梢折。

横笛闻声不见人,红旗直上天山雪。

(1)“红旗直上天山雪”中的“直上”二字有何妙处?请简要赏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分析三、四两句的表现手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直上”二字是动态描写,在天山白雪的映衬下,一行红旗正在向峰巅移动,

③④②

“直上”二字使整幅画面生机勃然,高昂的士气、一往无前的精神,尽在这“直上”二字中溢出。

(2)三、四两句用“横笛”“红旗”写人,这种借代手法的运用,既节省了笔墨,又加大了作品的艺术容量,给了读者广阔的想象空间。作者这样写不仅是因为只有笛声、红旗才会被远处发现,还因为只有此二物最足以表现行军将士为保卫国家而不畏天寒路险、昂扬直上的崇高精神。

4.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咏怀二首(其一)

李 贺

长卿怀茂陵,绿草垂石井。

弹琴看文君,春风吹鬓影。

梁王与武帝,弃之如断梗。

惟留一简书,金泥泰山顶。

【注】 ①李贺写此诗时,因不得举进士而赋闲在昌谷家中。②长卿:司马相如的字。司马相如在景帝时任武骑常侍,武帝时拜孝文园令,都是闲职,与他的才华、抱负极不相称。后来他弃官而去,闲居茂陵家中。③一简书:汉武帝在司马相如去世后才把他的《封禅书》奉为至宝,躬行实践。

(1)“绿草垂石井”营造了一个怎样的氛围?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诗运用了何种表现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修长的绿草从石井栏上披挂下来,静静地低垂着,营造了一个清幽雅洁的氛围,衬托出了司马相如闲居生活的悠然自得。

(2)用典。诗人借咏司马相如抒发了自己怀才不遇的怨愤之情。

二、词

5.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玉楼春

欧阳修

洛阳正值芳菲节,秾艳清香相间发。游丝[]有意苦相萦,垂柳无端争赠别。 杏花注③②①

红处青山缺,山畔行人山下歌。今宵谁肯远相随,惟有寂寥孤馆月。

【注】 游丝:蛛丝。

(1)开头两句描写了怎样的图景?在整首词中有什么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词的最后两句选用了怎样的意象?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开头两句描写了洛阳美丽、热闹的春景:花木繁盛、色彩艳丽,百花相继开放,争奇斗艳、清香扑鼻。点明了告别的地点和季节,以乐景衬哀情,自然引出下文。

(2)选用了两个传统意象:“孤馆”和“月”。作者身处旅途,只有清冷的月亮和孤馆相伴,这恰恰与洛阳的繁华形成鲜明的对照,从而表达了作者凄凉悲伤的心情。

6.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忆秦娥

(南宋)刘克庄

梅谢了,塞垣冻解鸿归早。鸿归早,凭伊问讯,大梁遗老。 浙河西面边声悄,淮河北去炊烟少。炊烟少,宣和宫殿,冷烟衰草。

【注】 ①垣:矮墙。②大梁:战国时魏国都城,即后来的北宋都城汴京。③宣和:北宋徽宗年号。

(1)词的上阕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词人的情感寄托物是什么?选用这样的意象有何好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词的下阕,词人展开想象的翅膀,为我们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表达了对北方同胞的思念之情以及无法收复中原的苦闷之感。情感寄托物是归鸿。词人委托北去的鸿雁问候长期处于金人统治下的宋朝遗民,个中滋味,难以言表,真是蕴藉深致。

(2)词人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山河破碎图:宋金前线,边声悄寂,防务废弛;昔日大好河山,哀鸿遍野,了无生机;昔日繁华的宫殿,也满目凄凉。

7.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贺新郎

辛弃疾

甚矣吾衰矣!怅平生,交游零落,只今余几?白发空垂三千丈,一笑人间万事。问何物能令公喜?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情与貌,略相似。

一尊搔首东窗里。想渊明,《停云》[]诗就,此时风味。江左沉酣求名者,岂识浊醪妙注③①②

理?回首叫、云飞风起。不恨古人吾不见,恨古人不见吾狂耳。知我者,二三子。

【注】 《停云》:陶渊明有《停云》诗,写饮酒与思念亲友之事。

(1)词的上片,词人感慨“衰矣”的原因有哪些?请加以概括。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全词在抒发情感上主要运用了哪种手法?词的下片,词人表达了哪些复杂的情感?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①知交零落殆尽,②年华老去,③壮志未酬。

(2)运用典故。对知交的思念和感激之情,对追名逐利者的讥讽之意,积极进取、壮心不已的豪迈之情。

8.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摸鱼儿

辛弃疾

淳熙己亥,自湖北漕移湖南,同官王正之置酒小山亭,为赋。

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惜春常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春且住,见说道、天涯芳草无归路。怨春不语。算只有殷勤,画檐蛛网,尽日惹飞絮。

长门事,准拟佳期又误。蛾眉曾有人妒。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闲愁最苦。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

【注】 ①漕:宋代掌管钱粮的转运副使的简称。②长门事:汉武帝时,陈皇后失宠,别居长门宫,闻司马相如文名,奉黄金百斤,请写《长门赋》代为陈情,武帝阅后深为感动,陈皇后复得宠幸。③玉环飞燕:杨玉环,唐玄宗的爱妃,后被赐死;赵飞燕,汉成帝的皇后,后自杀。

(1)下阕选用“长门事”“玉环飞燕”等典故,请简析其用意。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借陈皇后貌美见妒遭武帝遗弃暗喻自己有心报国却被朝廷冷落、弃置不用;借陈皇后的再度得宠自悲自伤求告无门、重用无望,影射当朝皇上的昏庸、投降派的猖獗。借“玉环飞燕皆尘土”怒斥、诅咒投降派(或寄托自己对投降派的不满与憎恨),暗含对投降派不要得意忘形的警告。

解析 “陈皇后”的典故有正用与反用之别。第一层是正用,用陈皇后被妒喻自己被弃置不用;第二层用陈皇后再度受宠自伤自己的求告无望。

(2)全词结尾“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中蕴涵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以“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这暮色苍茫中的景象,象征南宋朝廷日薄西山、前途暗淡,表达对国事的担忧;以“休去”“断肠”,抒发忠而被谤、请缨无路、报国无门的怨愤之情。

解析 抓住“斜阳”的象征义和“断肠”情语进行分析。

三、散曲

9.阅读下面这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

[南吕]四块玉

闲 适

关汉卿

适意行,安心坐。渴时饮饥时餐醉时歌,困来时就向莎茵卧。日月长,天地阔[],闲快活。 注③②①

●【往下看,下一篇更精彩】●

最新成考报名

  • 立春过后什么时候鱼开口
  • 2021年立春 2021年立春是几点几分
  • 冬至吃啥 南方冬至吃什么
  • 冬至几月几日 今年冬至是几号
  • 烧碱安全救护常识
  • 国庆节高速免费几天
  • 白露与秋分
  • 请示与批复有什么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