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文档 > 知识 >

胆结石,,艾灸

成考报名   发布时间:12-15    阅读:

胆结石 艾灸
胆结石,,艾灸 第一篇

日月、期门、梁门、至阳、天宗、胆俞、阳陵泉、外丘、丘墟、光明,胆囊穴,用右侧穴治疗。

其中日月,期门和胆囊附近是每天必灸的穴位,其余穴位,可以选择性的隔日艾灸。

使用器戒:双眼艾灸盒和双罐艾灸罐,或单眼艾灸盒和单罐艾灸罐。 艾灸时间:胆囊部位,每天艾灸40-1个小时,其余穴位,每天艾灸30-40分钟,肢体穴位,每天艾灸20-30分钟。同时还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加减

适合艾灸人群
胆结石,,艾灸 第二篇

适合艾灸人群

适应体质 1、寒性体质(手脚冰凉、精力不济、易受寒、怕冷、腹泻等)

2、少年、青年、老年,男性、女性、甚至刚出生的婴幼儿都可以艾灸,只要是寒性体质就可以,或者是要治疗因为受到湿寒或寒邪而导致的病痛。

不适合体质 1.阴虚体质,阴虚体质的阴精不足,人容易火旺,睡眠差,不宜艾灸。

2.热性体质(口腔溃疡、脓包、怕热不怕冷、便秘等)人群。

3.女性例假期间不可艾灸

艾灸的适应中医证型 ♦寒凝血滞,经络痹阻引起各种病症。如:风寒温痹、痛经、闭经、寒腹痛等症。 ♦外感风寒表症与中焦虚寒呕吐、腹痛、泄泻等症。

♦脾肾阳虚、元气暴脱之症。如久泄、就痢、遗尿、遗精、阳痿、早泄、虚脱、休克 ♦气虚下陷、脏腑下垂之症。如胃下垂、肾下垂、子宫脱垂、脱水、崩漏等。

♦外科疮疡【溃疡】即可用于疮疡初起、日久不溃之症,亦可用于疮疡溃久不愈者。 ♦气逆上冲的病症。如肝阳上亢,肝气上逆等。

♦防病保健。用于康衰老、预防中风、感冒等。

艾灸适应病症

(一)、压力大、孤独、抑郁、心烦气躁、失眠、头疼、眩晕、脑力早衰、耳目失灵、易疲劳、长期在冷气室工作的亚健康人群,尤其是内分泌紊乱及更年期综合症人士。

长期施灸可通畅并提升气血循环,疏通经络,驱寒祛湿,排除毒素,增强新陈代谢,改

善内分泌,全面调理肥胖、面色枯黄,皮肤松弛、月经不调、痛经等问题。整体改善现代成功人士的亚健康问题。尤其是一些女性亚健康人群。

(二)、风湿、类风湿、产后风、宫寒导致不孕及颈肩腰腿痛、腰椎间盘突出、颈椎病、肩周炎、等寒症人群此类人群为寒邪入侵所致,艾灸有特效。施灸灸时能明显感受到寒气从骨缝里或者手心、脚底嗖嗖外冒,感觉鼻子里呼出的都是凉气,一般几次调理后寒气尽可排出,气血充盈,身体康复。有些产后风女士,怕冷、怕风、出虚汗,关节疼痛,遇冷遇风疼痛症状加重,大热天也恨不得穿上大棉袄。多次施灸调理后,症状全消,周身透出活力,感觉再现年轻。

(三)、防治心脑血管、高血脂、高血粘度、高血糖、胆囊炎,胆结石等人群。能够让高血脂、高血粘度、高血糖人群症状改善,指标逐步恢复正常。

(四)、男性:酒精肝、脂肪肝、阳痿、早泄、疝气、不育症前列腺肥大增生、小便不利、前列腺炎等慢性炎症艾灸具有抗菌及抗病毒作用;平喘、镇咳及祛痰作用;止血及抗凝血作用;镇静及抗过敏、护肝利胆作用等。

(五)、女性:阴痒、阴痛、阴道炎、宫颈炎、盆腔炎、带下病等妇科炎症及生殖器疱疹;痛经、闭经、症瘕包块、子宫肌瘤、卵巢囊肿、不孕症;女性宫寒阴冷,闭经痛经等血瘀寒症;清除各种皮肤斑点、雀斑、黄褐斑、老年斑等,使气色红润有光泽,皮肤质地细腻。

(六)、肠胃:胃肠功能紊乱,胃寒胃痛,胃酸过多,胃下垂,胃胀,便秘,泻痢(拉肚子)

(七)、儿童:易感冒、厌食、多动症、盗汗、吃过多寒凉食物伤寒脾胃的儿童。长灸身柱穴还有益于儿童生长发育,增智长高,长做眼窍灸可预防近视眼。

艾灸神阙、内关等穴位在结石病、部分内科病中的临床应用
胆结石,,艾灸 第三篇

艾灸神阙、内关等穴位在结石病、部分内科病中的临床应用

【摘要】艾灸神阙、内关、足三里等穴位用于缓解各种内脏痉挛性疼痛,尤以脾肾阳虚为主引起者。

【关键词】 艾灸;结石病;内科病;临床应用

内科疼痛在我们结石病科和内科病中十分多发,包括急性发作的肾绞痛、胆绞痛、甚至胰腺炎腹痛,内科病中的胃炎、胃溃疡、胃肠痉挛、肠炎、慢性阑尾炎、痛经、妇科炎症、泌尿系感染等疾病导致的腹痛腹胀表现为阳虚寒湿内停者,均是急需解除的症状,在平时的治疗当中,除了临床常规处理之外,本科的工作人员从中摸索总结出了一套经济、有效、实用、方便的止痛方案,即采用艾灸(神阙、内关、足三里等)穴位的办法缓急止痛,久用可强身健体,病人可自己操作。

1 资料与方法

1.1 观察方法

观察病例100例。本科采用疾病分组管理护理的办法,将患者分为:泌尿系结石病组、肝胆结石病组、内科病组(包括胰腺炎、胃炎、胃溃疡、胃肠痉挛、肠炎、慢性阑尾炎、痛经、妇科炎症、泌尿系感染等),年龄8~62岁,无其他急、危、重症者,病程多在7~15天左右。

1.2 作用机理

此方案是根据中医脾肾阳不足,寒湿内停,阻滞经络,不通则痛的原理,辨证使用,艾灸神阙、足三里、内关等穴位,以达补脾益肾、助阳散寒的目的。

1.3 适应证

肾结石腰腹痛、排尿困难、腹胀者,肝胆结石腹痛腹胀者、胃炎、胃溃疡、胃肠痉挛、慢性阑尾炎、痛经、呼吸、泌尿系统属于脾肾阳虚、水湿内停的脘腹疼痛胀满者;同时兼有除胀、利尿、消肿等效果。

1.4 治疗方法

第一,辨证使用艾灸穴位直接缓解疼痛;第二,使用山莨菪碱、阿托品、盐酸哌替啶、维生素K3等解痉止痛,疼痛缓解,加用穴位艾灸以避免复发;第三,解痉止痛后,有所减轻,但仍有不适者,加用艾灸可以较彻底的缓解疼痛。

1.5 护理方法

【胆结石,,艾灸】

1.5.1 疼痛护理

嘱泌尿系结石病患者多运动、多饮水,避免过度劳累,节制房事,以避免感染加重病情;操作时保持室内整洁、安静、空气流通、温湿度适宜;嘱肝胆结石患者忌油腻饮食,有梗阻迹象时,禁食水。

1.5.2 心理护理

做好安慰解释工作,缓解病人紧张、恐怖、焦虑情绪,积极配合治疗与护理;鼓励病人树立治疗信心。

1.6 艾灸护理的注意事项

(1)在艾灸过程中,为便于灸治,患者宜取平直体位,防止艾绒脱落、烧损皮肤或衣物。(2)灸时根据患者体质、年龄决定艾柱大小、壮数及艾灸时间。(3)在施灸过程中,艾柱灸后局部遗有轻度烫伤,无需处理。(4)施灸过重,出现水泡,任其自愈,水泡过大,用经消毒的细针刺破,放掉水液,待其愈合。(5)外感发热,待症状解除后,才能施灸。(6)过饱、过饥、酒后不宜立即施灸。(7)孕妇后腹部和腰骶部不宜施灸。(8)颜面、五官和有大血管的部位不宜瘢痕灸。

2 治疗效果

2.1 疗效标准

显效:腹痛腹胀消失,伴随症状减轻,辅助检查回报,诸如超声示胆结石胆总管扩张消失,未见胆总管结石,肾结石或输尿管结石位置有排出或下移,X线示溃疡、炎症灶缩小,或尿隐血转阴等。有效:主要是主诉症状消失或缓解。无效:症状和辅助检查均无明显改善。

2.2 治疗结果

肾结石组:显效85%,有效10%,无效5%;胆结石组:显效65%,有效20%,无效15%;其他病种:显效75%,有效15%,无效10%。

3 典型病例

病例1,女,43岁,肝内胆管结石患者,入院时,右胁肋及上腹胀痛39h,曾使用山莨菪碱、阿托品、盐酸哌替啶、维生素K3解痉止痛,疼痛缓解,但时有反复,配合艾灸神阙、内关、足三里、三阴交、胃俞等穴位治疗后,反复次数明显减少,且腹胀消失,后复查B超示:胆总管扩张消失,胆总管结石排出。

病例2,男,36岁,右输尿管结石患者,主诉以"右下腹胀痛10h"为主,曾使用盐酸哌替啶止痛,12h后疼痛反复,伴有排尿困难,附睾区有放射痛,后改用本科止痛三联针(甲氧氯普安、黄体酮、维生素K3)肌注,每日1次,2天后,疼痛缓解,但仍有腹胀、排尿困难,血尿从3+转为1+,加用艾灸神阙、足三里、三阴交、肾俞、膀胱俞后,主诉症状消失,查体腹部压痛阴性,尿隐血转阴,B超示:右输尿管结石消失。

4 讨论

【胆结石,,艾灸】

不管是肾绞痛还是胆绞痛,还是内脏的其他痉挛性疼痛,均与湿邪内阻有关,其诱发常与受寒、或情绪紧张、或饮食不慎有关,除了常规用药之外,使用艾灸更多的是促使痉挛紧张的平滑肌松弛,加强发病本脏的正常功能,诸如脾的运化、胃的受纳磨熟、膀胱的气化功能,即中医的扶正除湿,散寒补阳,使邪去病除,即通则不痛,以解除疼痛,治疗或减轻病情。

作者:窦菊英,任雪萍作者单位:737100 甘肃金昌,金昌市中医院

艾灸
胆结石,,艾灸 第四篇

【保健灸】

艾灸来保健,灸关元穴、命门穴、中脘穴、足三里,一周1-2次。

【胆结石,,艾灸】

【提高免疫力】

主灸中脘、关元、气海和足三里。这些穴位都是提高人的整体免疫功能的。

【提高孩子的免疫功能】

1、调整经络,从经络入手,不要事事都依靠药物。只有这样才能使孩子的免疫能力提高。

2、方法:用针灸、拔罐、艾灸、推拿、刮痧、敲经络等方式来提高身体的免疫功能。

3、具体治疗:当孩子再感冒时,用艾灸是比较方便和安全的方法。

用艾灸熏烤迎香穴、印堂穴、太阳穴。烤到皮肤潮红为止,大概每次20-30分钟。

拔罐:用自家的做活针消毒后,在大椎穴点刺,再拔罐。这叫点刺放血,这种方法也较好,只是需要胆大心细和孩子的配合。

孩子感冒如果不发烧,最好什么药也不要吃,靠敲经络激发孩子的抗病能力是最科学的办法。让他多休息,多喝点水。千万不能保护过度,爱之反而害之。

治疗咳嗽刮痧、可以刮肺俞穴、曲池穴、膻中穴、天突穴。最好在大椎穴放血2—3滴。引邪外出。

艾灸也可以取肺俞穴和曲池穴。

(嘱咐婆婆给膝盖灸完了之后,给闺女灸一下后脖子,因为是双罐在一起的,就可以灸到大椎穴和身柱穴,再灸一下肚脐和上方,也就是神阙穴和中脘穴,如果你家宝宝平时吃饭不好,加上足三里。)

【预防甲流】

艾灸可以提高免疫力,预防甲流。可以艾灸,大椎,肺俞,迎香,印堂,这些穴位都是挡住病毒的喉舌,提高鼻腔应对甲流病毒的能力。

用于预防可以一周艾灸2-3次,每次面部穴位根据年龄控制在10-30分钟不等,大椎可以用单眼艾灸盒或双眼艾灸盒艾灸30分钟,肺俞也是用单眼艾灸盒,或双眼艾灸盒艾灸

20-30分钟,这样即可有效控制甲流的发生。同时还要艾灸神阙,更加强了提高免疫力的作用。

另外艾烟也是一个很好的杀毒气体,在古代的时候,医生在术前都用艾烟来消毒。非典的时候,艾条曾经一度脱销,就是因为艾叶的这些作用。具有消毒杀菌的功效。

【高烧】

还有一个办法,就是把艾叶焯了,和香油放在一起,用捣蒜臼捣烂,然后给孩子在督脉和膀胱经搓痧。搓痧完毕后,用艾叶水泡脚。

方法:就是抓起来一把捣烂的艾叶,顺着脊梁骨上下滑动的搓,搓到皮肤潮红,这样体内的热度会顺着皮肤排出来。

记得一定要给孩子多喝水,平时最好使用金艾条艾灸,使室内充满艾烟,这也是室内消毒的一种方式。如果家中长做艾灸,其他人感冒的机会也会大大降低。

【小孩扁桃体炎】

最好是少商穴和商阳穴点刺放血,这样毒血可以从井穴排除,使疾病痊愈。 还有一种治疗方法就是穴位注射的方法,

1、用鱼腥草注射液2毫升,用2.5毫升的注射器抽入2毫升的鱼腥草注射液,注入尺泽穴,每穴1毫升。

2、按摩肺经穴,从少商穴一直按摩到云门,整条经络的疏通很重要,不要单纯按摩那个穴位,而是整体的疏通。

3、艾灸双肺俞穴,每穴5分钟 艾灸尺泽穴,每穴5分钟艾灸大椎穴10分钟

每天坚持这样的治疗,很快孩子的免疫功能提高了,不感冒了,扁桃体炎也就会痊愈了。

【孩子伤食】

腹胀,难受,拉稀。针刺或按摩足三里穴能治疗消化系统的常见病,如胃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急性胃炎、胃下垂等,解除急性胃痛的效果尤其明显,对于呕吐、呃逆、嗳

气、肠炎、痢疾、便秘、肝炎、胆囊炎、胆结石、肾结石绞痛以及糖尿病、高血压等,也有辅助治疗作用。

针灸后,再给宝宝艾灸神厥穴、中脘穴、气海穴及整个腹部,灸百会,灸足三里。

【孩子咳嗽】

我家宝宝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咳嗽,属于那种胃里一叫唤,就有气冲嗓子眼,她就咳嗽。中医讲是食气所致胃热,西医讲是消化不良,嗓子有炎症。您认为呢?这种症状应该怎样在家进行治疗呢?

1.先治胃。灸几次,胃里就不会叫唤了,食气就会散开。把艾条点燃,对准宝宝的“中脘穴”“神厥穴”和这两个穴的周围,进行艾灸,使宝宝有微热感,直至灸到皮肤潮红。每次大约20分钟左右,每天一次,约10几次就会好的。这种方法治胃比较好,方便、快捷、有效。

2.在治疗气冲嗓子眼,她就咳嗽。艾条对准后背的“肺俞穴'及其周围,进行艾灸,使宝宝有微热感,直至灸到皮肤潮红。每次大约20分钟左右,每天一次,大约10几次就会好的。

3.可以每天给宝宝顺时针按摩肚子,每次200下。每天给宝宝轻拍后背,掐“大椎穴”等等。

【宝宝肚脐突出】

宝宝出生一周左右,肚脐始终好似有感染的现象和肚脐突出。给宝宝的肚脐上盖上纱布,然后艾灸。用温和灸,每天1-2次。大约用了20天左右的时间,宝宝的肚脐就完全回纳,同时也调整了宝宝的胃肠。

初识艾灸(五)

【感冒】

打喷嚏,流鼻涕,咽部还有些痒痒的感觉。躺在床上,从迎香开始顺鼻梁往上灸至印堂、上星;然后从印堂沿睛明、攒竹、到太阳。每次灸30-40分钟,直灸至皮肤潮红。

灸后就基本不打喷嚏了。就是咽部有点干和痛的感觉。隔天按照前一天的艾灸路线灸一次,感冒的症状已经全好了。只是咽部的感觉还是有,就灸天突穴,和大椎穴。灸后好似咽部干的感觉更严重,有排病气的感觉。这时就是多喝水,将近下午,所有症状都消失了。

【孩子胃消化不好,老打嗝】

吃东西不挑食,食欲一般可以艾灸中脘、天枢和足三里,这些穴位可以调整胃肠,有很多成年人通过这样的艾灸都有吃饭的食欲,孩子会更加敏感。这些穴位如果同时艾灸,可以稍微延长点时间,都下来可以40分钟。可以用艾条悬灸,也可以用单眼艾灸盒艾灸。艾灸肯定会有反应或上火的表现,这些都是崭时的,艾灸一段时间后。

【痛经】

取穴多是‘双内关和双三阴交’极其严重的情况下同时多选腹部的天枢、关元、子宫等

【过敏性鼻炎】

1、穴位:迎香、印堂、百会、肺俞、足三里、合谷。

2、主要熏烤迎香至印堂之间的鼻梁部位,烤到皮肤潮红。每天一次,每次半小时。

3、用艾绒做状,放到姜片上,把姜片上用粗一点的针扎上眼,然后点火艾绒。放到肺俞穴位上,每天2-3状。两个疗程20天。

【脑血栓】

针灸疗法取头穴:前庭聪.百会.四神聪.水沟穴(取病灶区)

体针疗法取肢瘫侧:内关.曲池.足三里等.电针留针30分钟.

【头痛】

取穴:太阳.印堂.风池.头维.合谷.百会等。

每天一次,轻者3-5天即愈,重者要两三个疗程。每疗程10天,间隔3-5天在扎第二个疗程。

【半边脸出汗】

主要穴位是:合谷和复溜。大约10几次就会好的,而且,远期疗效更好。针灸合谷和复溜穴,双侧同时针灸,一个疗程10天,大约2个疗程就能痊愈。 另外,更年期的妇女,也容易有该症状,做好辨证施治。

【风寒湿痹】

诊断要点:腰腿冷痛, 上下走窜,屈伸不便,遇阴雨寒冷气候加重,或伴下肢肿胀。针灸腰2-5夹脊穴、阿是穴、环跳 、还有部分阿是穴,针后,拔罐、按摩。治疗一次感觉轻松。但是,一两次不行,最低也要一个疗程。

【痔疮】

坐在一个中间有眼的塑料小凳上,把艾条对准那个眼。灸之前,把屁屁洗干净,肛门直接坐在小凳上,对准眼,就可以灸了‘每天一次,每次20分钟左右。大约10几次就好了。

【火针治疗瘿瘤】

疏肝解郁,理气化痰,滋阴清热。取穴:阿是穴

刺法:以中粗火针速刺局部,散刺法,点刺不留针。进针达肿物2/3。

【哮喘】

艾灸疗法:在天突穴和双肺俞穴每天艾灸2次。一次用艾条熏烤。一次用姜片,把姜片切成3MM的片状,然后再用锥子把姜片扎若干眼,放艾状,同样是三个穴位,每次灸艾状3-5状。每次每穴10分钟。连续灸20天为一疗程。直至灸之皮肤潮红。只要坚持,一定会有疗效的。

【失眠】

每晚于临睡前1小时,用温热的水先泡脚10分钟。然后用艾条熏烤双侧涌泉穴,每次20分钟,连续10-15天为一个疗程。艾灸期间不用任何辅助药物。

初识艾灸(七)

艾灸保健取穴大全
胆结石,,艾灸 第五篇

艾灸保健取穴大全

治疗原则:盛则泄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下陷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 凡病属虚寒者多取背部俞穴灸之。

凡病实热者多取四肢穴道灸之。

凡病在上部者,肩yu、曲池、郄门、外关、内关、合谷皆可用。 凡病在下部者,环跳、阳陵泉、太冲、足三里、三阴交皆可用。 预防一切传染病,灸中脘、关元、足三里。经常灸更妙。

凡病属全身者,可取大椎、风门、身柱、肾俞、中脘、关元、足三里。

一、常见症状及杂病

【头痛】头维、上星、百会、风池、天柱、风门、合谷、足三里、阳陵泉、太冲、申脉,根据头痛部位适当选穴。

【偏头痛】风池、头维、通天(灸良效)、太阳、列缺、阳陵泉、丘墟,取患侧穴。

【发热】 风池、大杼、大椎、曲池、三间、后溪、足三里【胆结石,,艾灸】

【盗汗】 百会、肝俞、阴郄穴、后溪。

【呕吐】 身柱、上脘、内关、足三里。

【水肿】 肾俞、三焦俞、膀胱俞、中脘、关元、水分、阴陵泉、三阴交。

【腹水】肾俞、三焦俞、水道、中脘、水分、关元、阴陵泉、足三里、水泉公孙、太白。

【腹痛】 1、上腹部:上脘、中脘、梁门、梁丘、足三里。2、下腹部:天枢、关元、内关、公孙。

【哮喘】 大椎、肺俞、膻中、肾俞、中脘、关元、足三里。

【咯血】 肺俞、曲池、尺泽、三阳络、郄门、血海。

【衄血】 大椎、上星、迎香、手三里、尺泽、温溜、孔最、合谷、少商。

【心悸】 内关、膻中、心俞、足三里。

【腰背痛】大杼、肝俞、肾俞、次廖、委中、承山。

【脚跟痛】仆参、水泉、申脉、照海、局部灸。

【便秘】 左腹结、天枢、神门、支沟、大肠俞、足三里。

【便血(肠出血)】天枢、温溜、合谷、大肠俞、秩边、阳陵泉、承山、梁丘。

【休克】 百会、神阙、大陵、足三里、人中。

【惊厥】 大椎、曲池、阳陵泉、足三里、手足十二井,可以多针少灸。

【失语】 哑门、廉泉、天突、内关、通里、合谷。

【疟nue疾】 大椎、间使、足三里、后溪。

【身体虚弱】 大椎、中脘、关元、足三里。

【中毒】 筑宾灸能下胎毒、药毒。水毒取肾俞,食物中毒取大肠俞。

【输血输液反应】 百会、大椎、曲池、足三里。

【血沉速率快】 大椎、阳陵泉、隔俞。

二、呼吸系统疾病

【感冒】风门、大椎、太阳、尺泽、合谷、外关、足三里。专灸风门、足三里可预防流感。

【气管炎】风门、大杼、身柱、隔俞、肾俞、肺俞、中府、膻中、中脘、尺泽、丰隆。(化脓灸)

【支气管哮喘】风门、身柱、肺俞、灵台、脾俞、肾俞、天突、中脘、中府、膻中、尺泽、内关、足三里。天灸大椎穴。

【肺炎】 风门、心俞、肺俞、尺泽、孔最、足三里。

【肺化脓症】 大椎、肺俞、孔最、足三里。

【肺结核】体温正常者:肺俞、膏盲、胃俞、中脘、列缺、足三里。体温略高者:大杼、身柱、曲池、尺泽,此病亦早灸长灸。

【肺癌】 肺俞、膏盲、中府、孔最、足三里。

【胸膜炎】肩井、风门、至阳、隔俞、肝俞、期门、中脘、支沟、郄门、阳陵泉、外丘。

三、循环系统疾病

【高血压】百会(轻灸)、风驰、人迎、肝俞、肾俞、曲池、阳陵泉、足三里、三阴交、太冲、风门。(足三里、绝骨瘢痕灸)。

【中风预防】 1、风池、天柱、肩井、手三里、神门、阳陵泉、风市、足三里,凡八穴,左右两侧灸,隔2日午前空腹各灸7壮。2、膝眼灸,艾柱亦稍大。3、百会、肩井、大椎、曲池、手三里、间使、足三里,七穴同用,双侧灸。4、足三里、绝骨。以上任选一方。

【动脉硬化】 大杼、大椎、肾俞、阳陵泉、足三里。

【心功能亢进】 心俞、膻中、巨阙、郄门、内关、阴郄、神门、足三里。

【冠心病】厥阴俞、神道、心俞、天宗、膻中、巨阙、曲池、郄门、大陵、太渊、三阴交、太溪。心绞痛发作时,灸郄门、内关、膻中。

【心律失常】 同冠心病。

【风湿性心脏病】 心俞、灵台、肝俞、巨阙、郄门、小海、神门、足三里。

【充血性心力衰竭】 心俞、脾俞、肾俞、郄门、内关、中脘、足三里。

【无脉症】 心俞、曲池、尺泽、内关、通里、太渊、列缺。

四、血液系统疾病

【贫血】 隔俞、脾俞、中脘、足三里、绝骨。

【白血病】 隔俞、脾俞、中脘、足三里、绝骨,心俞、大椎、血海。

【紫癜】 风门、隔俞、中脘、曲池、风市、足三里、筑宾。

【白细胞减少症】 大椎、隔俞、脾俞、足三里、关元。

五、消化系统疾病

【口腔炎】 颊车、地仓、下关、曲池、合谷、中脘、脾俞、胃俞、足三里。

【下牙痛】 颊车、大迎、下关、温溜、合谷、三间。

【齿龈痛】 手三里、曲池、厥阴俞。

【食管痉挛】 膻中、巨阙、中脘、、内关、隔俞、至阳、足三里、内廷。

【急性胃肠炎】 中脘、梁门、水分、大肠俞、温溜、内关、梁丘、足三里。

【慢性胃肠炎】 上脘、中脘、梁门、脾俞、偏历、足三里。

【胃溃疡】 中脘、肝俞、脾俞、胃俞、梁丘、阳陵泉。

【胃酸过多症】中脘、不容、巨阙、膏盲、胃仓、阳陵泉、中封、地机(不用足三里)。

【胃痉挛】 中脘、梁门、章门、巨阙、肝俞、胃俞、梁丘、足三里、内廷。

【胃扩张】 上脘、中脘、气海、至阳、隔俞、脾俞、胃俞、足三里。

【胃下垂】 百会、中脘、大横、气海、胃俞、上巨虚、足三里。

【十二指溃疡】中脘、肝俞、脾俞、胃俞、梁丘、阳陵泉,胃仓、滑肉门、盲门。

【肠绞痛】 天枢、神阙(膈盐灸)、气海、大巨、大肠俞、足三里。

【阑尾炎】下脘、气海、大巨、大肠俞、温溜、梁丘、阑尾穴、合谷、上巨虚,急性者宜多灸。

【肠梗阻】 中脘、气海、天枢、命门、大肠俞、肾俞、阳池、足三里。

【肠道蛔虫症(蛔厥)急救】 膈盐灸神阙数十至百壮。

【胆道蛔虫症】 胆俞、日月、期门、阳陵泉。

【胆结石】日月、期门、梁门、至阳、天宗、胆俞、阳陵泉、外丘、丘墟、光明,用右侧穴治疗。

【胆囊炎】日月、期门、梁门、至阳、天宗、胆俞、阳陵泉、外丘、丘墟、光明,用双侧穴位

【肝脏疾患】期门、中脘、隔俞、肝俞、胆俞、至阳、阳陵泉、蠡沟、曲泉、外丘、中都、中封、太冲。

【黄疸型肝炎】期门、中脘、隔俞、肝俞、胆俞、至阳、阳陵泉、蠡沟、曲泉、外丘、中都、中封、太冲、脾俞。

【肝功能异常】 至阳、隔俞、胆俞、中脘、阳陵泉,灸法有良效。

【食欲缺乏、消化不良】 中脘、天枢、脾俞、胃俞、足三里、三阴交。

【细菌性痢疾】气海、上巨虚、天枢。发热加合谷、曲池;湿重加阴陵泉。治愈率90%以上。可酌情配:梁丘、昆仑、足三里、大肠俞、次廖、大椎。

【结肠炎(慢性腹泻、鸡鸣泄)】中脘、天枢、脾俞、肾俞、大肠俞、足三里。

【开刀后腹胀】 足三里、内廷、公孙。

【结肠炎】 天枢、足三里。良效。

【脱岗】 百会、命门、次廖、秩边、长强、承山、合谷。

【腹膜炎】中脘、水分、天枢、气海、水道、脾俞、肾俞、大肠俞、足三里、三阴交。

【食管癌】 隔俞、膻中、中脘、内关、足三里。

【胃癌】 胃俞、中脘、梁门、足三里、筑宾。【胆结石,,艾灸】

【肝硬化】 至阳、肝俞、期门、上脘、水分、阴陵泉、三阴交。

【原发性肝癌】至阳、肝俞、期门、上脘、水分、阴陵泉、三阴交、丘墟、阳陵泉。

六、神经系统疾病

【中风(脑出血)】病初发小艾柱灸百会1——3壮,使血管收缩,足三里、三阴交各灸5壮,降低血压,防止出血。

【偏瘫(中风后遗症)】天柱、心俞、肝俞、肾俞、曲池。上肢瘫:曲池、合谷、臑(nao)俞、手三里、阳池。下肢瘫:秩边、环跳、足三里、阳陵泉、绝骨、三阴交。

【癔症(脏燥病)】抑郁性(不语)膻中、内关。必要时刺人中。兴奋性(狂躁):膻中、内关、神门、足三里、太冲。内服方:甘麦大枣汤加味:小麦30克,大枣10枚,甘草、远志10克,炒枣仁、牡蛎各15克,水煎服,连服数10剂,有良效。

【神经衰弱】百会、风池、大椎、心俞、肝俞、肾俞、中脘、曲池、神门、阳陵泉、足三里、三阴交。

【失眠】 心俞、肾俞、神门、足三里、三阴交。

【嗜眠】 百会、风池、神门、足三里、太冲。

【精神分裂症】 风府、大椎、身柱、心俞、神门、大陵、足三里。

【癫痫】百会、风府、陶道、心俞、肝俞、鸠尾、后溪、间使、太冲、丰隆、身柱,甚效。

【舞蹈病】曲池、手三里、合谷、风池、大椎、风市、阳陵泉、足三里、绝骨、太冲。

【三叉神经痛】上支痛:阳白、太阳、悬颅、颊车、列缺、赞竹。中支痛:上关、下关、听会、颧髎、合谷。下支痛:颊车、翳风、大迎、合谷、侠溪。

【咽喉麻痹(吞咽困难)】 天突、廉泉、手三里、鱼际、少商、身柱、照海。

【肋间神经痛】膻中、巨阙、期门、章门、隔俞、胆俞、至阳、少海、郄门、阳陵泉、支沟、丘墟、地机。

【桡神经痛】 肩禺、曲池、手三里、偏历、合谷、四渎。

【正中神经痛】 曲池、郄门、内关、劳宫。

【腰神经痛】 肾俞、命门、次髎、十七椎下、委中、太溪。

【股神经痛】 环跳、居髎、伏兔、风市、血海、阴陵泉。

【坐骨神经痛】肾俞、大肠俞、次髎、环跳、秩边、殷门、委中、阳陵泉、三阴交、绝骨,病灶段夹脊灸。

【脊髓炎】大椎、大杼、身柱、筋缩、肾俞、阳关、次髎、中极、阳陵泉、三阴交、绝骨,病灶段夹脊穴。

【颜面神经麻痹】太阳、阳白、颊车、地仓、睛明(针)、翳风、听会、风池、合谷、内廷,膈姜灸法效佳。

【尺神经麻痹】 少海、支正、通里、神门。【胆结石,,艾灸】

【上肢神经麻痹及肌肉萎缩】风池、天柱、大椎、肩禺、曲池、合谷、外关、尺泽。

【指间肌萎缩】 八邪、上八邪。

【下肢神经麻痹及肌肉萎缩】环跳、髀关、殷门、委中、阳陵泉、足三里、承山、绝骨。

【呼吸肌麻痹】风池、天柱、大椎、肺俞、隔俞、天突、膻中、孔最、内关、足三里。

【膈肌痉挛(呃逆)】 隔俞、天突、足三里、三阴交、行间。

【腓肠肌痉挛】 委中、合阳、承山。

【多发性神经根炎】夹脊穴每次选4——6点交替施灸,上下肢取曲池、外关、足三里、阳陵泉、绝骨、解溪、八风、八邪。

七、泌尿生殖系统疾病

【急、慢性肾炎】三焦俞、盲俞、肾俞、命门、中脘、水分、中极、阴陵泉、三阴交、复溜、水泉、太溪。

【肾病综合症】 肾俞、命门、太溪、京门,随症选穴。

【肾盂肾炎】三焦俞、肾俞、膀胱俞、京门、中极、关元、飞扬、三阴交、水泉。

【肾结核】 脾俞、肾俞、京门、中脘、水分、足三里。

【肾萎缩】三焦俞、盲俞、肾俞、命门、中脘、水分、中极、阴陵泉、三阴交、复溜、水泉、太溪、关元。

【膀胱结核】 膀胱俞、此类、中极、委中、飞扬、水道。

【膀胱炎及尿道炎】肾俞、膀胱俞、次髎、气海、水道、中极、阴陵泉、三阴交、金门。

【遗尿症(夜尿)】 肾俞、关元、中极、尺泽、足三里、三阴交。

【尿血】 命门、神门、血海、三阴交、水泉。

【尿频、尿失禁】 肾俞、关元、大赫、中极、尺泽、三阴交、曲泉。

【尿潴留(癃闭)】三焦俞、足三里、阴陵泉、肾俞、关元、大赫、中极、尺泽、三阴交、曲泉。

【阳痿症】 肾俞、命门、次髎、中脘、关元、中极、足三里、太溪。

【遗精、早泄】 心俞、肾俞、志室、命门、次髎、关元、足三里、三阴交。

【缩阳症】 急灸关元二三百壮。

【男性不育症】长灸关元、肾俞、三阴交。精子发育不良可用艾卷经常温灸双侧睾丸。

八、新陈代谢及内分泌系统疾病

【糖尿病】脾俞、三焦俞、膏盲俞、肾俞、中脘、水泉、气海、阳池、足三里、三阴交。八俞(第8胸椎旁开1寸5分)。

【甲状腺功能亢进】风池、风门、肾俞人迎、天突、手三里、足三里、阴陵泉。

【甲状腺功能减退】风池、风门、肾俞人迎、天突、手三里、足三里、阴陵泉,长期施灸。

九、运动系统疾病

风湿性关节炎:

【肩关节】 肩禺、秉风、天宗、肩贞、曲池、条口、肩内陵。

【肘关节】 曲池、天井、尺泽、手三里、小海、合谷。

【膝关节】 内膝眼、外膝眼、足三里、阳陵泉、委中、梁丘。

【踝关节】 足三里、昆仑、太溪、解溪、丘墟。

【肩周炎(肩凝症、五十肩、楼肩风)】天髎、臑俞、天宗、秉风、肩禺、曲池、条口、四渎、外关,臂膀不能绕向后背者,针斜刺三角肌的前缘肌中。

其它:

【脚气】 足三里、解溪、绝骨、三阴交、八邪。

【类风湿关节炎】 发病关节附近及局部施灸,为必灸之点。

【落枕】 天柱、肩井、落枕穴,灸患侧。

【腕关节综合症】 阳池、阳溪、大陵、外关、合谷、曲池、列缺。

十、地方病

【大骨节病】 1、全身治疗:大椎、大杼、肾俞、中脘、足三里。2、局部治疗:取穴同各种关节炎,局部穴位施灸。

【地方性甲状腺肿】 肩井、天柱、风池、曲池、合谷、足三里,局部治疗。

【克山病】 重灸神阙、筑宾,有救急之效。

克山病,亦称地方性心肌病,于1935年在我国黑龙江省克山县发现,因而命名克山病。主要病变是心肌实质变性,坏死和纤维化交织在一起,心脏扩张,心室壁不增厚,附壁血栓常见,光镜下可见心肌变性坏死。电镜下可见线粒体肿胀,嵴分离和断裂。克山病是一种流行于荒僻的山岳、高原及草原地带的以心肌病为主的疾病。用针掏背部的汗毛孔可见如类似羊毛的纤维

十一、外科及皮肤科疾病

【胸腹手术后疼痛】内关、孔最、合谷、足三里、阳陵泉、梁丘、三阴交、内廷,亦可用背部俞穴。

【手术后头痛】 百会、风池、大椎、头维、合谷、太冲、申脉。

【上肢手术后疼痛】 大椎、肩禺、曲池、合谷、外关。

【下肢手术后疼痛】 肾俞、次髎、环跳、足三里、阳陵泉。

【手术后伤口愈合迟缓和疼痛】 隔附子饼局部灸或艾卷灸。

【头面疖】 灵台、手三里、合谷、养老,局部灸30——100壮。

【上肢疖】 曲池、手三里、合谷。

【下肢疖】 足三里、阳陵泉、筑宾,局部。

【乳腺炎(乳痈)】肩井、天宗、膻中、足三里,未溃者隔蒜灸疮头,已溃久不收口隔附子饼灸疮口。

【蜂窝组织炎(痈疽)】 肩井、风门、委中,疮头隔蒜灸。

【颈淋巴结核(瘰疬)】百劳、肘尖、少海、支沟、阳辅、手三里、曲池、肩井、孔最、风门。

【丹毒】夺命灸(在肩禺与曲池连线中央的略下附近有硬结状的地方,以手指触诊即得),局部灸。

【冻疮】 上肢灸曲池和局部,下肢灸足三里和局部。

【骨结核】 大杼、膏盲、大椎、足三里及局部灸。

【下肢溃疡】三阴交隔面饼艾绒掺雄黄施灸,治小腿溃烂久不收口,兼用药粉撒布疮面。外用方:神效臁疮膏:轻粉、乳香各5克,冰片、没药、松香、樟丹各3克。官粉、红粉、血竭花各2克,银珠1克,以上共研细面。香油调敷。

【腱鞘炎】 灸局部。

【痔疮】 孔最、二白、次髎、秩边、长强(针)、承山。

●【往下看,下一篇更精彩】●

最新成考报名

  • 立春过后什么时候鱼开口
  • 2021年立春 2021年立春是几点几分
  • 冬至吃啥 南方冬至吃什么
  • 冬至几月几日 今年冬至是几号
  • 烧碱安全救护常识
  • 国庆节高速免费几天
  • 白露与秋分
  • 请示与批复有什么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