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文档 > 知识 >

好父母不会向孩子哭穷

成考报名   发布时间:12-17    阅读:

聪明的父母,从来不跟孩子哭穷!
好父母不会向孩子哭穷 第一篇

聪明的父母,从来不会跟孩子哭穷。

因为这就像洒了的牛奶,哭也没用一样。他们明白,自己穷,是自己需要努力改变的,不要把孩子拉进来被穷吞噬。很多父母会跟孩子哭穷诉苦,希望孩子能够变得节俭懂事,能够知道家里的难处。但是,懂事的孩子,有时候真的很可怜。

我记得我小时候玩的最好的一位伙伴,他总是忧心忡忡地跟我们在一起玩。因为他的妈妈总是跟他诉苦,说家里没钱了。说爸爸挣的钱也不多,不能送他上大学的。懂事的他觉得自己应该给家里分忧,而不是给家里增加负担。他从小就是希望得到父母的欢心,要知道他可是我们那出名的乖巧懂事。家务活样样能做,下河能捉鱼,上山能砍柴,非常能干。所以他在高中二年级的时候,说自己不想读书了,反正家里也没钱供他读书。

虽然他当时的成绩考上大学是非常有希望的,老师们也是想办法劝说挽留。但是他很坚定地选择退学,有了这个想法之后,就开始自己计划自己的人生。他说自己可以去学点技术,做个技术工人,也能过好。他还说自己可以去打工,至少能够帮家里攒点钱。于是没参加高考他就退学了。

这么多年过去了,闭上眼睛的时候,还是会想起他当年跟我告别的样子。看着他的提着袋子走出校门口的背影,泪眼模糊。过了很多年之后,我才知道,懂事的孩子,真的可怜。

现在有一句话说“底层放弃教育,中层焦虑教育,上层不玩普通教育”。这就是底层的宿命吗?当然至古以来就有,在每个时代都存在。但是每个时代也会有不甘于命运安排的人。这些人就像石头缝里冒出来的野草一样让人感受到生命的力量和不屈的精神。

莫言在回忆自己的母亲一文里提到:“愁容满面的母亲,在辛苦地劳作时,嘴里竟然哼唱着一支小曲!当时,在我们这个人口众多的大家庭中,劳作最辛苦的是母亲,饥饿最严重的也是母亲。她一边捶打野菜一边哭泣才符合常理,但她不是哭泣而是歌唱。我的母亲教育我,人要忍受苦难,不屈不挠地活下去。”

让我感慨良多。因为我就是这样长大的。

在那个年代,繁重的家务都是奶奶一人操劳,但是她总是很要强,从来没向困难低过头,服过软。她告诉我的是努力和勤奋,就能有收获。就算再难再苦,

她也没有跟我说过苦。所以我一直是乐观的。就算家里真的穷,但是家人还是咬着牙支持我的梦想。凑足我读书的钱,一直供我读书,后来就是靠着亲戚的接济和学校的奖学金读了大学出来,到如今觉得当年的坚持是最正确地选择,也感恩家人们的不放弃,不哭穷。其实很多孩子如果当年不是自己太懂事,或者不是被家里人念叨,最后自己放弃了,那些大山沟里还是能走出奋斗娃的。有一句叫“家会伤人”,真的如此。很多父母将自己的人生和孩子绑在一起,好像自己活着就是为了孩子。这样的孩子更苦。一边被父母的期待捧着,一边被父母的诉苦压着。

常常听到这样的话:“为了给你报这个培训班,我跟你爸爸已经基本掏空了钱包,有几个月没有去逛街了,你还不多考点分数回来,那你对得起我们吗?”“我们家就靠你了,你不努力。我们这么辛苦地活着也没什么意

思。”“我就后悔生了你,没有生你我就不会过得这么辛苦。“很多时候,你以为你是说说而已,但是在孩子敏感的心里,可能就种下了种子,影响他一辈子。跟孩子哭穷,还是让孩子自己去感受生活的不易,完成是不一样的。前者可能让孩子从根上自卑,因为生养的父母如此,自己的生活惨淡无光。而自己去感受的,往往会有那股子“没有伞的孩子努力奔跑”的劲儿,最后通过努力改变自己的人生。要知道,一味地对孩子哭穷,真的就能唤起孩子对你付出金钱而感到更加珍惜,更加努力吗?很多时候,父母的哭穷只会让孩子变得忧心忡忡,严重的时候还会让孩子失去安全感,内心自卑而阴暗。 不管家里是多

么艰辛,至少不能让孩子的心灵蒙上这层灰尘,而是要让他们的天空明亮晴朗。 我非常喜欢《当幸福来敲门》里的黑人老爸克里斯,他在自己事业不顺,生活潦倒之际,没有跟儿子说过一个苦字,而是教育儿子:不要灰心,要捍卫梦想。当我看到他带儿子在地铁公共厕所过夜时,告诉儿子这是为了躲避恐龙进了山洞-----地铁站的卫生间。在铺着几张纸的冰冷地板上,儿子在父亲的怀里沉沉睡去。当有人敲门时,在里面的加纳把脚悄悄地抵住门,直到外面的人走开,这时,镜头显示了加纳的脸部特写----一滴泪水流过他黝黑的脸颊。看到这个的场景,我知道很多的父母都会落泪。它击中了我内心最柔软的位置,因为,我们的孩子也曾经用那样的姿势在我们的怀里入眠。而我们也曾被生活折磨过。可是再苦,也要微笑着告诉儿子:一切会好起来的,通过努力生活会变好的。

很多家庭并不是没钱,而是父母打算用穷养来锻炼孩子。但是一个孩子整

天为钱发愁,听父母抱怨没钱的日子没法过,他能一心一意地学习吗?

特别是家有男孩子,很多父母说不能给他们钱。要穷养,让他们多吃苦。但是吃苦的方式有很多种,比如让孩子多承担一些家务活,让孩子多去进行一些勤工俭学的活动;比如让孩子受点挫折,懂得生活的不容易,学会珍惜和感恩。这些不是哭穷能做到的,而需要父母以身作则地引导和孜孜不倦地教育。孩子的金钱教育上,我们需要教的东西太多了:我就一直希望孩子将来能够在学业完成后自力更生,小时候就要让他明白“有光荣的劳动付出才有回报”,我们做父母的就是因为劳作不息,才能让我们的小家滋润,也让他现在能够开开心心地生活、学习。 面对孩子,我们要告诉他们:“不管世事如何,爸爸妈妈都会保护好你,让你上学,让你好好生活,你完全不要担心,因为爸爸妈妈能赚到钱,相信你长大了也能自己去挣钱。”富爸爸们可以这样告诉孩子:“爸

妈通过智慧和劳动得到财富,如果你够努力,也能通过奋斗得到更多的财富!” 我们给予孩子爱的承诺,保证孩子内心的安定。这样,他们才会成长的更好。 聪明的父母从来不会向孩子哭穷。父母自己努力做好自己,帮助孩子成为更好地自己,这就是父母之爱。

孩子心中的好家长第二期文档 -
好父母不会向孩子哭穷 第二篇

校长寄语:家长好好学习,孩子茁壮成长

“ 孩子心中的好家长”

家长课堂

2016第二学期

第二期

主题:营造和谐家庭很重要

邀请人:学校心理健康教师

与会人:学校一至五年级家长

预定时间:2016.10

营造和谐家庭爸妈很重要

对于童年,你还记忆深刻吗?其实,童年的一些事对我们的现在以及未来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很多成年人焦虑不安的生活状态都可以追根溯源到他的童年经历,尤其是安全感。

童年时期的安全感是孩子一生幸福的宝藏。有安全感的孩子会更自信勇敢,遇到困难更愿意去拼搏,人格也会更健全。因此,父母在孩子童年时期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培养孩子的安全感。

安全感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是孩子在平时的生活中一点一点去感受、去积累的。孩子的安全感在小时候是否得到满足,将对他一辈子的幸福造成不可磨灭的影响。如果你想让孩子将来生活幸福,请给他一个温暖自由的童年。 平时生活中有些小事很容易毁了孩子的安全感,爸妈一定要注意避免:

1、当着孩子的面吵架

有些家长吵架不分场合,经常当着孩子的面和另一半大吵大闹,甚至把无辜的孩子拉入“战火”,问孩子“如果我和你爸爸(妈妈)离婚了,你会跟谁?”,逼着孩子在爸妈之间做出选择。

其实,孩子最怕的就是看见父母吵架。对他来说,最大的安全就是爸妈相爱,家庭和谐。温馨幸福的家庭氛围有利于培养孩子自信阳光的好品质。

2、总对孩子唠叨自己的辛苦

有的父母总喜欢对孩子“哭穷”,整天对孩子唠叨自己有多么不容易,赚钱有多么辛苦,把自己的委屈和辛苦都发泄到孩子身上,让孩子过早地感受到生活的沉重和辛酸,过得非常压抑,失去了童年时期本该有的天真和快乐。

3、经常打骂孩子

有些爸妈脾气不好,看到孩子做错一点点小事,就对孩子大吼大叫,非打即骂。孩子虽然年纪小,但是他不是木偶,他也有感觉和感情。父母的经常性打骂,会让孩子充满了恐惧和忧愁,严重缺乏安全感,容易经常处在焦虑不安的状态中,对他今后的生活也会有严重的影响。

4、当着别人的面批评孩子

中国有句古训叫“人前教子”,很多父母也经常在别人面前批评孩子,强调孩子的缺点和不足,却不知这种行为对孩子的伤害有多大。孩子虽小,但是他很敏感,有很强的自尊心。爸妈在别人面前批评孩子,会让他的自尊心受到很大的打击,从而使孩子变得灰心丧气,甚至自暴自弃。

以上几件小事,即使你不能做到完全避免,但请你为了孩子未来的幸福反思一下自己的教育方式,请在孩子童年时期给他最需要的礼物——安全感。 爸妈如何培养孩子的安全感:

1、给孩子足够的关注和陪伴

这点对孩子来说非常重要。作为父母,即使再忙,我们也要尽量抽出时间多关注和陪伴孩子,多享受和孩子在一起的时光,别让亲子关系变得疏远。 爸妈要给予孩子高质量的陪伴,这种陪伴并不是简单地待在孩子身边,而是要用心投入,多和孩子交流、互动,让孩子能够感受到我们的爱意,肯定我们会一直陪在他身边,从而形成安全感。晚上睡觉时,很多孩子都会担心自己睡着之后爸爸妈妈就不见了,这种情况其实就是他缺乏安全感的表现,所以入睡前的陪伴家长也要重视起来。

2、学会欣赏肯定孩子

爸妈不要总是用挑剔的目光去看待孩子的表现,多欣赏他的表现,肯定他做

得好的地方,支持他想要做的正确的事情。就算是孩子做错了事,父母也不要张口就严厉地批评,更不能不假思索地对孩子一顿打骂。

3、别吓唬孩子

有的妈妈总喜欢吓唬孩子,说“你再不听话就不喜欢你了”,或者说“你再捣乱就不要你了”,这样的话只是我们用来发泄情绪的,并不具备教育意义,反倒是会伤害孩子内心情感,而且颇具有威胁意味,孩子除了感到难过并不能从中吸取教训。所以不要随便威胁孩子,也不要用他喜欢的东西、事情或人来要挟他,不要破坏他安心的感觉。

4、营造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

爸妈要多加注意,别总在孩子面前吵架,要为孩子营造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在家庭和睦的环境下长大的孩子,会更阳光勇敢,内心富足,对待他人更善意宽容,将来的生活也会更幸福。

家长必知:“藏富”和“哭穷”要适度
好父母不会向孩子哭穷 第三篇

家长必知:“藏富”和“哭穷”要适度

当孩子问你“我们家有钱吗?”的时候,为人父母者都是怎样回答的呢?切记,你的回答不仅会影响孩子的消费观,更会影响孩子内心的安全感。

美国小孩问他的富爸爸:“我们家有钱吗?”爸爸回答他:“我有钱,你没有。我的钱是我自己努力奋斗得来的,将来你也可以通过你的劳动获得金钱。”

中国小孩问他的富爸爸:“我们家有钱吗?”爸爸回答他:“我们家有很多钱,将来这些钱都是你的。”

孩子将传承的是什么?

美国小孩听了爸爸的话会获得以下几方面的信息:1、自己的爸爸很有钱,但爸爸的钱是爸爸的;2、爸爸的钱是通过努力得来的;3、我如果想有钱,也得通过劳力和努力获得。 获得了这些信息,这个孩子就会很努力,对人生也会有很多期许。他也想通过努力像爸爸一样获得财富,更重要的是一种精神财富,精神财富会让孩子受益一生。

中国小孩听了爸爸的话获得的信息是:1、我爸是有钱人,我们家有的是钱; 2、我爸的钱就是我的钱;3、我不用努力就已经有很多钱了!

于是,当孩子长大接手父亲的财富以后,便不会知道珍惜和努力,应了古语的“富不过三代”!这位中国爸爸传给自己孩子的仅仅是物质财富,没有精神财富作依托,物质财富是一把“双刃剑”。

财商≠财富能力

我们不是刻意比较这两种教育的好坏,但有一点需要引起家长的重视:“培养孩子的财商很重要”。实际上,财商教育之所以重要,因为它不仅是财富能力的教育,更是一种品格教育和责任教育,是让孩子减少攀比心和虚荣心,而不是让孩子不在乎金钱,大手大脚,更不是让孩子坐享其成,让孩子变成啃老族。

家长具体可以运用以下方法对孩子进行财商教育:首先,不要把压岁钱存起来当作教育孩子理财的唯一方法。其次,家长们要定期给孩子一些钱,要鼓励他们到超市购买自己喜爱的零食、玩具、学习用品、礼物,甚至衣服。在孩子每次消费后,家长要和孩子及时地交流一下购物感受,如问一下孩子总结消费的经验和教训,慢慢地帮助孩子学会理智和科学地理财。

理财教育带给孩子们的不仅是一种消费观,更重要是带给孩子一些内心的安全感。安全感是我们近年来家庭教育领域和心理学领域经常提及,而且颇受重视的一个概念。但安全感被人们强调更多的是一种情感方面的依恋。实际上,对孩子来说,金钱方面的安全感也是非常重要的,但没有引起家长的重视。

“藏富”和“哭穷”要适度

目前,一些富人家长为了杜绝孩子养成大脚大手的坏习惯,于是就在孩子面前“藏富”和“哭穷”,这种做法需要适度。适度的“藏富”和“哭穷”可以变为孩子前进的动力;如果过度,可能会给孩子造成一种压力,造成金钱方面的不安全感。

大家试想,一个整日看着父母为钱发愁和抱怨的孩子,能专心致志地学习吗?所以,在孩子成年以前,家长要以坚定的语气告诉孩子:“爸爸妈妈一定会保证你上学、生活的费用,你不用担心。但长大了你就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创造财富。”

这种承诺对孩子非常重要,因为当孩子的内心安定了,智能才能得到良好的发挥。

金钱问题上中国父母最常犯的3种错误
好父母不会向孩子哭穷 第四篇

金钱问题上中国父母最常犯的3种错误

我认识两位妈妈,其中一个担心地说:

“我的孩子花钱太大手大脚怎么办?”

另外一个则问:

“我的孩子太节约怎么办?”

这是两个幼儿园大班的孩子。他们刚刚体会到零花钱的好处,就被父母贴上了标签。其实这两个问题本来不该成为问题。孩子把钱攒起来,或者花掉,这是他们的选择。他们未来一定会体验到这些选择给自己带去的不同影响,并逐渐学会采取相应的调整策略。

父母们会有担忧,源自他们在金钱问题上的界限不清。担心孩子花钱大手大脚的母亲,本身控制欲较强,凡事都希望孩子按照自己设定的去做。母亲担忧 背后的潜台词是:“你这样花钱我以后可无法掌控、无法承担??”担心孩子太节约的母亲,自己家的经济条件很好。她的担忧背后的潜台词则是“你爸妈有钱,你 大方些花就是了,不用这么小家子气??”两种看起来截然不同的担忧,其实表达的都是同一种暗示:我的就是你的,连你也是我的??这就是界限不清。

界限不清,是中国父母最常犯的错误。这种亲子间纠缠、甚至父母吞噬孩子意志的情况反映到金钱问题上,就很容易养出纨绔子弟,或者人为养出内心匮乏的“穷人”。

今天的文章,我们就聊一聊,如何培养孩子正确的金钱观,以及父母必须避免犯的三种错误。

“我的钱就是你的钱”,富不过三代往往源于此【好父母不会向孩子哭穷】

曾经有一个很热的话题——孩子问“我们家有钱吗?”父母要怎么回答。当时,大家调侃的是美国的富爸爸和中国富爸爸截然不同的回答。

美国的富爸爸这样回答:

我有钱,你没有。我的钱是我自己努力奋斗得来的,将来你也可以通过你的劳动获得金钱。

中国的富爸爸这样回答:

我们家有很多钱,将来这些钱都是你的。

美国小孩听了爸爸的话会获得以下几方面的信息:

1、自己的爸爸很有钱,但爸爸的钱是爸爸的;

2、爸爸的钱是通过努力得来的;

3、我如果想有钱,也得通过努力获得。

【好父母不会向孩子哭穷】

获得了这些信息,这个孩子就会很努力,对人生也会有很多期许。他也想通过努力像爸爸一样获得财富,更重要的是一种精神财富,精神财富会让孩子受益一生。

中国小孩听了爸爸的话获得的信息是:

1、我爸是有钱人,我们家有的是钱;【好父母不会向孩子哭穷】

2、我爸的钱就是我的钱;

3、我不用努力就已经有很多钱了!

于是,当孩子长大接手父亲的财富以后,便不会知道珍惜和努力,应了古语的“富不过三代”!

显然,美国爸爸的回答更科学。

这是富爸爸对孩子的回答,如果家庭收入一般,要怎么回答孩子呢?一个有正确的理财观的爸爸是这样回答孩子的:

我们暂时没有很多钱,但是足够满足我们的日常生活花销,足够送你上学读书。这个你不用担心。我相信,在爸爸妈妈和你的努力下,我们的财富会越来越多。而且,你现在要学会管理钱,一个善于管理钱的人,会拥有更多的财富。

这样的回答很睿智,既让孩子有了金钱上/生活上的安全感,又让孩子明白,钱是通过努力挣来的,而且还告诉了孩子,“理财”是获取更多财富的有效方法。

用感情债和金钱债,绑架孩子的自我

一位妈妈在津津乐道她的育儿经,她把女儿从出生开始,用过的钱——进口奶粉、衣服、学费、兴趣班、旅游??——全部都用账本记录下来,还经常拿 给孩子看,她想要孩子知道,要将她养大有多么不容易,所以她必须好好读书,以后长大了才好孝顺父母。孩子很懂事,说长大后,会加倍孝顺父母。

这位妈妈在说这些的时候,脸上写满了成就感。她的教导,让孩子变得很懂事,不会想别的孩子一样,动不动要吵着要这要那。可我却为这样孩子感到深深担忧。【好父母不会向孩子哭穷】

这位妈妈其实就像一个“大债主”,而孩子从一出生就背负了一身债——父母的感情债

和金钱债,需要她用一辈子去还。让她无助和痛苦的是,这些债, 都是父母强加给她的,她从来没有要求父母给她交学费、报兴趣班,甚至连牛奶,她也不喜欢喝,而是父母为了她能长得更高,硬要买给她吃的。

现在,孩子还小,看上去很懂事。可等她再大一点,等她的自我意识发展到一定水平,会否质疑:“妈妈,你给我的这些,我都可以不要吗?我真怕以后 还不起。”又或者,孩子真的乖乖地用一辈子来偿还这笔无法还清的父母债,然而却是以自我压抑为代价。这让原本自然流动在母子间的亲情链接,硬生生变成了 “投资-回报”的交易。原本滋养孩子心灵的爱,变成了控制。

相似的还有,一些父母省吃俭用,却将大部分收入都用在了孩子的教育上,然后口口声声地说,爸妈为了你的未来,花费了很多精力和金钱,所以,你必须用好好学习来回报我们。

这样做,其实都是父母企图用感情债和金钱债绑架孩子的自我。看起来理所当然,但实际上却并没有把孩子看成是一个有独立人格的个体。这样长大的孩子,真的非常可怜。

为了防止孩子频繁地要玩具,妈妈用了“哭穷”这一招

一位妈妈说,我家孩子从来不像别的孩子,吵着闹着要买玩具,反而特别舍不得花钱。每次去超市,孩子都在超市的毛绒玩具区看很久,看她很是喜欢, 我就问:“喜欢哪个,妈妈给你买。”可她却说:“不要了,咱家穷,我每次来超市看会儿就可以了。”每次听到孩子这么说,我不知道是该高兴,还是失落。家里 也没有像她想的那样穷,可是她这么说,我又不想去反驳,毕竟让她从小养成勤俭节约的习惯也并不是坏事儿。

原来这位妈妈为了避免孩子养 成大脚大手的坏习惯,经常有意在孩子面前“哭穷”。每次孩子吵着闹着要买玩具,她说服不了的时候,都用“哭穷”这一 招:你是不知道我们家有多穷吧?妈妈不上班,而爸爸每个月的工资就那么一点,能给你交上学费,买衣服穿就已经不错了,哪里还买得起这么多玩具?

这一招看起来很管用,孩子渐渐地接受了家里穷的“现实”。既然家里很穷,那么就不要买玩具了,虽然她心里很想要,但是穷人家的孩子当家早,她就这样被催懂事了。这位妈妈说,女儿还经常从外面捡回来矿泉水瓶子,要给妈妈添补家用。

勤俭节约是好事儿,可问题是,哭穷过度了,孩子可能会悄悄地把自己的合理需求都压抑起来了。孩子会变得“不敢要”,甚至会认为自己“不配要”,因此变得没有自信,甚至自卑。

上面这个妈妈后来问女儿,为什么不再跟以前最好的朋友一起玩了。孩子的回答是:她家太有钱了,而我家太穷了,她会看不起我的。就连以前喜欢分享 的优点也渐渐替代,有一次,楼下的小朋友来家里玩,想玩她的玩偶,可是她死活不给,她说:“这是我唯一的毛绒玩具,如果玩坏了,我就永远也买不起第二个 了。”

我们可以看出,哭穷可能给孩子造成不必要的压力,造成金钱方面的不安全感,甚至变得自卑。所以,这一方法千万慎用。

什么是正确的理财观呢?

下面我再结合欧美国家的财商教育经验,给出一些可以参考的建议:

1、定期给孩子一些零花钱,培养孩子储蓄、以及有规划地用钱的习惯

定期给孩子零花钱。规定好零花钱的应用范围,比如告知孩子,以后想要买小玩具、小零食,都可以自己买单了。孩子想要什么的时候,提醒孩子用自己 的零花钱去买。如果孩子的零花钱不够,那就建议孩子自己做个计划,看看需要多久才能够买到自己想要的东西。温和坚定地坚持原则,切不可孩子一想要就自己替 孩子买单了。

这个时候,孩子就会领会到存钱的好处。遇到孩子零花钱金额比较大,父母可以趁机带孩子去银行开个账户,学习储蓄。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父母也可以学习犹太人的做法,建议孩子用压岁钱来投资基金、债券、股票等证券,在投资的过程中给孩子讲解理财基本知识,包括经济金融常识和个人家庭理财技能和方法。

【好父母不会向孩子哭穷】

2、让孩子知道金钱的来源

孩子的钱,一般都是父母、亲朋好友以各种的名义送给孩子的,比如压岁钱、生日礼物等。这些钱的来源和意义,父母有必要给孩子讲清楚,不然,他会以为,钱的得来很容易——只要过年过节过生日,就有钱了。

所以,我们需要让孩子明白,从父母手里拿的钱都是父母的劳动所得,父母要用这些钱来养家糊口,钱里有父母的付出。如果是亲朋好友送的,就要让他知道,这些都是礼尚往来,以后都要还的,而不是白拿的。这样,孩子就知道珍惜手头的钱,并且思考怎样理财更合理了。

3、引导孩子用自己的钱帮助别人,让他体验到“给予”的快乐

引导孩子建立正确的理财观,合理理财,还应该教他们如何“给予”,让孩子明白,钱不仅仅是满足自己的物质需求的工具,它的价值还应体现在帮助他人上。

例如,可以引导孩子将零用钱按照一定比例存作慈善用款,当金额达到一定数量后,可以带着孩子,捐给慈善机构。让他们体会到,什么是“给予”以及 “给予”给他所带来的快乐感受。同时,让孩子们知道这些捐款用在什么地方、帮助了多少人、发挥了多大效果,最终让孩子养成助人为乐的品德。

在孩子面前“藏富”、“哭穷”真的正确吗?
好父母不会向孩子哭穷 第五篇

在孩子面前“藏富”、“哭穷”真的正确吗?

这看起来是一篇教育孩子的文章,但其实这不单单是教育了孩子,他教育的是我们所有的人。这是一则真实的故事。

初二那年暑假,班上两个女同学到他家串门。他们坐在一起聊天,这是他平生第一次与同龄女孩交往。

后来,女同学提议去街上转转。他身无分文,便去找母亲,希望给他一点零花钱。

妈妈不肯给。

他一再恳求,哀求。最后妈妈掏出五毛钱,“拿去!”

【好父母不会向孩子哭穷】

他弯下腰,捡起那五毛钱,和女同学上街了,请她们一人喝了碗大碗茶,就各自散去。

当年的男孩子现在30多岁了,大学毕业,经济独立,也早已到谈婚论嫁的年龄。但他一直不肯结婚。

他不结婚,也不回家。他知道他的父母非常孤寂。但目前他只想这样过,不结婚,不回家。他说,这一切都源于那扔在地上的五毛钱。

在很多不知道如何流传开来的观点,说孩子要穷养,特别是要穷养男孩子,但是特意地穷养孩子,他们会丢失了多少东西。

一些富人家长为了杜绝孩子养成大脚大手的坏习惯,于是就在孩子面前“藏富”“哭穷”,这种做法需要适度,适度地“藏富”“哭穷”可以变为孩子前进的动力,如果过度了,可能会给孩子造成一种压力,造成金钱方面的不安全感。

大家想,一个整日看着父母为钱发愁、抱怨的孩子,能专心致志地学习吗?所以在孩子成年以前,家长要以坚定的语气告诉孩子:“爸爸妈妈一定会保证你上学、生活的费用,你不用担心。但长大了你就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创造财富。

这种承诺对孩子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当孩子的内心安定了,智能才能得到良好的发挥。所以,教育,不应该走极端。就如同道家一样,平衡才是最好的教育之道。

保证了孩子的物质生活,他们才不会贪婪;让孩子吃点苦头,他们才懂得谦虚;让孩子学音乐美术,孩子懂得了高雅和品味;让孩子受点挫折,他们的灵魂会更加坚韧;让孩子旅游,他们的视野会更加开阔??

而为人父母,给孩子创造一定的物质条件是一种责任。也许赚钱多少是由个人工作能力而定的。但是,投资理财,维金荟可以帮助您。

2016家长给孩子的承诺书
好父母不会向孩子哭穷 第六篇

家长给孩子的承诺书

孩子的学习是三方共同努力的成效,学生离不开老师,老师离不开家长,家长离不开学生。一名成绩优异的学生背后一定有一个好的教育环境和一个懂得教育的家庭。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伴随着孩子的成长,又有了孩子的启蒙老师以及后来的各种老师。

要想让孩子的成绩稳步提高,老师必须尽心尽责,学生自己必须养成一个好的学习习惯,家长必须在家监督好孩子的学习工作。一个成绩优异的孩子不一定是最聪明的,但绝对是一个有着良好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的孩子;一个成绩优异的孩子的父母不一定是文化分子,但他或者她的父母一定有着好的教育方法,一个成绩优异的孩子的老师不一定是最优秀的老师,但这个老师一定是最尽心尽责的教育工作者。

孩子的成绩不仅仅是老师教学能力的反映,同时也是在考察父母对于孩子的关注度,以及学生自身的学习态度。一个有着良好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的孩子学习一定不会差,有了父母的关注与配合成绩便会更好,再加上老师的尽心尽责成绩不好也不可能了吧?

lc英语工作室相信广大家长可以大力配合老师的工作,让我们一同努力为孩子们打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一同为孩子们更加美好的明天而努力加油吧!

如果您能大力的配合学生在家的工作,请在右下角签字。

家长签字:

签字日期:

第1 / 1页

对孩子的承诺

父母与子女之间的相互承诺也应像与成人的交往一样认真对待,它不仅是与孩子交流的一种合理形式,也是培养孩子健康人格的一种教育手段。当孩子认识到自己答应了的事情就必须做到时,便有了责任感,从而督促他们学会履行责任,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

那么,作为父母怎样才能正确地向孩子许诺,在孩子心目中树立起言而有信的榜样呢?专家们建议父母,许诺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尊重孩子,做到言而有信

父母要尊重孩子,不要以为孩子年龄小、不懂事,对孩子许下的诺言就不重视,无论能否兑现都不在意。在孩子的眼里,守信用是最重要的。孩子有时会抱怨说大人说话不算数,只是因为他们希望自己的愿望得到满足。

把握许诺的次数

许诺应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逐渐减少。因为年龄小的孩子,控制能力差,许诺可以多些,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有较好的自控能力,许诺次数可以逐渐减少。

不可胡乱许诺

父母的承诺必须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起到正面教育的作用。不在孩子面前夸口,胡乱许诺。承诺太多而又不能兑现,使父母在孩子心目中的地位大大降低。还要提醒父母的是,如果孩子提出一些不应该提出的要求,这时父母要有自己的原则和底线,即要把握一个“度”,要清楚地告诉孩子,可以还是不可以。这样就会让孩子渐渐懂得在生活中还有“可以”、“不许”、“应该”等一些概念,是非分明,才能促进孩子心理健康发展。

应增加精神许诺的比重

许诺包括物质许诺和精神许诺。适当的物质许诺是可行的,但不能过度,否则会滋长孩子虚荣、自私等不良习性。可尽量多地使许诺与有意义的活动相连,如许诺给孩子买书籍,带孩子去看画展、旅游等,既能调动孩子做事的积极性,又能丰富孩子的精神世界,开阔孩子的视野。

积极应对诺言不能兑现的结果

当父母因为工作等原因影响了诺言的兑现,孩子感到失望、委屈时,父母不可强迫孩子接受许诺不能兑现的结果。应主动而诚恳地向孩子道歉,把不能兑现的原因跟孩子讲清楚,取得孩子的理解和原谅,并在以后寻找适当的机会兑现自己没有实现的诺言。即使孩子暂时无法谅解,也不能用呵斥、教训的方式对待孩子,应该允许孩子发牢骚、表示不满。有时,孩子只是因为已经把事情讲给同学朋友,怕没有面子而生气,只是一时的言行过激。美国儿童心理学家罗达?邓尼说过:“父母错了,或违背自己许下的诺言时,如果能向孩子说一声对不起,可以帮助孩子建立自尊,同时能培养孩子尊重人的习惯。”

所以,父母对孩子必须言而有信、以诚相待,这样,孩子才会对父母产生充分的信任感,也才愿意把自己的心里话告诉父母。父母是孩子的镜子,也是孩子模仿的对象,也只有说话算话的父母才能在子女心目中树立起威信来,才能避免因孩子说谎而头疼的事情发生。

一诺千金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古人云:君子一言,驷马难追。在家庭中,父母对子女一定要做到一言九鼎、言而有信。一诺千金不仅仅是简单地兑现某个诺言,更重要的是可以培养孩子遵守诺言的意识,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品质,甚至可以说是无价之宝。

然而,在现实生活当中,值得我们反思的是,许多父母并没有信守“承诺”的习惯。他们往往向孩子许下这样那样的承诺,但很少有兑现的时候。久而久之,孩子对父母的做法习以为常,也就不会去遵守自己许下的承诺。而且,当父母不能依照承诺履行诺言时,孩子就会对父母的口是心非感到生气,且不再相信父母的话,久而久之,累积的怨气不但会严重影响亲子间的和-谐关系,也会降低孩子对父母的信任度。

“明明,好好学习,如果你下次大考能进入年级前30名,妈妈就休假带你去北京看天-安-门。”小明自从上初二后学习成绩一直下降,他妈妈非常着急,于是就向小明许下了这样的诺言。小明听了妈妈的话后异常兴奋,非常努力地学习,最终如愿以偿地取得了良好的成绩。当小明将考试成绩告知妈妈后,妈妈也非常高兴,但她对当初的承诺只字不提。两天后,小明终于忍不住要求妈妈实现诺言。

妈妈下班刚到家,小明就急忙跑到妈妈身边:“妈妈,咱们什么时候去北京呀?”妈妈说:“我有事不能休假,去不了了!”小明一听就急了,拉着妈妈的手说:“干吗不休假了?干吗不去了?我就要去!”妈妈挥挥手:“不能去就是不能去,小孩子问那么多干什么?该干啥干啥去。”小明不依不饶地大叫:“不行,就得去!你早就答应我了,不能说话不算数。”小明这一嚷嚷,妈妈也生气了:“你这孩子怎么这么不听话!我是妈妈,我说不去就不去,还用你批准?”小明大哭了起来:“我都已经告诉我的同学我要去北京了,到时会给他们带好吃的,还给他们看照片。现在不去了,叫我怎么和同学说呀,人家一定会说我就会吹牛!”妈妈也对小明嚷嚷:“妈妈的工作重要还是你们同学重要?不去就是不去!”

小明还是不放弃,再三要求妈妈带他去北京,结果妈妈一生气,给了他一个耳光,还大骂他不懂事。小明万分伤心,从此再也不相信妈妈的话了,学习上也丧失了动力。后来还是小明的老师了解到具体情况,跟他的妈妈及时做了沟通,他的妈妈这才明白过来,后悔当初不负责任地向孩子许诺。

想一想如果你是文中孩子的妈妈,你会怎么做?许多时候,你是不是为了达到目的,随口哄哄孩子,对孩子做出承诺,而后来也没有兑现?

其实,妈妈的出发点是没错的,是希望给孩子进步增添一点刺激,使之有动力。然而,妈妈为自己的“爽约”寻找理由,却使承诺带来的正面刺激一步步走向消失。假若妈妈总是为自己的“爽约”寻找客观理由,那么,孩子将来也会为自己做不到的事寻找各种借口,而不从自身寻找原因,不肯道歉及反省自我。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后果?

没有信任就没有威信。父母失信于孩子,害处是相当大的。

一是因为孩子有时并不能真正了解事情的原委,所以会认为父母说话不算数,从而不再信任父母。以后父母再要求孩子什么,答应孩子什么,在孩子心中都会打折扣,使得父母与孩子的交流、沟通出现障碍。而且,家长会失去自己在孩子心目中的威信。家长的威信从哪里来?主要基础就是自己的言行。说话算数、说到做到的家长,会使孩子重视他们所说的每一句话。

二是如果父母常把对孩子的承诺不当回事,会让孩子觉得一个人可以说话不负责任,答应的事也可以不办,这可能会让孩子变得不遵守诺言、不承担责任,或是总以猜忌、多疑、不信任的态度对待其他人。这对孩子的社会交往、人格魅力的形成都是很不利的,会对孩子的一生造成影响。

三是父母越是用所谓的“权威”强迫孩子就范,孩子就越是怀疑或不相信父母,从而与父母之间出现矛盾、隔阂,影响亲子的感情交流和相互信赖,甚至出现逆反——父母越是让孩子往东,孩子越是要故意往西,使很多原本不该出现的问题尖锐化。

所以,作为父母一定要做到说话算数,切不可为了达到某种暂时的目的而欺骗孩子,对孩子撒谎。

2016家长会上的老师演讲稿
好父母不会向孩子哭穷 第七篇

家长会上的演讲稿

家长会,老师会说些什么呢?

各位家长:

您们好!感谢你们在百忙之中抽时间来参加今天的家长会,同时也感谢你们长期以来对学校、对我们老师工作的大力支持和帮助。我们今天能有机会坐在一起共同研究探讨教育,都是为了孩子的学习的进步,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拥有一个更加美好的明天。我们组织召开这个家长会,主要是希望家长更多了解孩子的在校表现,加强你们和学校之间的联系,希望家长进一步配合我们学校的老师,做好一些工作,让孩子们学得更好,取得更加优异的成绩!

各位家长,随着社会的进步,下一代的教育问题已成为了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和焦点,重视和改进家庭教育,已越来越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和家长的共识。但是在现实生活中,不容避讳的是,许多家长对怎样当好父母和怎样管好孩子缺乏足够的认识,不懂得怎样教育孩子,对待孩子,重视智力开发,轻视道德教育;只关心孩子的考分,不注重培养实际能力;或信奉“黄金棒棒出好人”,教育孩子简单粗暴;或对孩子过度溺爱,百般呵护……在家庭教育上形成的一个个误区,由此给孩子的心灵带来的负面影响,必将对孩子的一生造成延误,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其实,每个孩子都有一个家,家庭才是孩子成长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孩子能否健康成长。好并不是简单地指富裕的家庭环境,还是指家庭和睦,家人关系和谐,相互尊重\\平等\\关爱等等,家风好。心理学家讲:1)如果孩子生活在批评中,便学会谴责;2)如果孩子生活在敌视中,便学会好斗;3)如果孩子生活在鼓励中,便学会自信;4)如果孩子生活在受欢迎的环境中,便学会喜欢别人;5)如果孩子生活在友谊中,会觉得生活在一个多么美好的世界。

每一个人都希望得到掌声受到表扬,尤其是孩子。其实我们没位家长也有这样体会……不了解孩子,不了解他的智力发展、思维、兴趣、爱好、才能、天赋、倾向,就谈不上教育。每一个孩子都有成为一个好孩子的欲望,家庭教育就应该让孩子找到“我是好孩子”的感觉。事实上,我们要对有缺点的孩子多一些宽容与赏识,多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他们,帮助孩子分析落后的原因,提出应对的策略,正确引导孩子朝着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你一定会发现你的孩子越来越听话,做的每一件事都会越来越好。

因此,我们召开本次家长会,就是希望家长们能一如既往地做好以下几点:

1、思想上要引导好孩子。作为家长,我们平时要教育孩子爱劳动,讲文明,尊敬长辈,待人有礼。教育孩子该做的事,自己首先做好,以身作则的教育魅力是巨大的。在平时的生活中,我们发现一些孩子的坏习惯其实就是跟父母亲学的。试想一个做任何事都精益求精的家长,他的孩子一定是个认真细致的孩子;反之,生活在一个关系不和睦,环境脏乱的家庭中的孩子,他的行为也是粗鲁、暴躁的。“小树易直也易弯”,家长们,只要我们从小教育引导好孩子,让他们明白什么事该做,什么事不该做,那对孩子今后的成长是什么有利的。(例如:有学生偷东西;学生拾到钱物;学生损坏他人财物;学生与他人发生纠纷;学生打扫清洁卫生时弄脏了衣服等,你们会怎么去处理?)

2、行为上要继续辅导孩子。比如,要积极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动手能力。我发现班里有一些孩子到现在书包都不会整理,自己的鞋带松了,也不会系,这可能与家长的包办有关系。其实在很多事上,我们家长只要多引导孩子,多辅导孩子,他们能做的很好。在学校里,我们就是放手让孩子自己去布置教室,自己去整理教室,有时还自己去排练节目,这样一点点放手锻炼,孩子的能力就慢慢提高了。在家帮助做一些家务,如煮饭、洗衣服、扫地等,和家人一起劳动,体验生活的乐趣,我认为是完全必要的,这样教育孩子不是对孩子的惩戒,仍是对孩子的爱的表现。

3、学习上要帮助孩子。有些家长总以自己忙找借口,对于孩子的学习很少过问。其实现代社会人人过着节奏紧张的生活。同样作为家长,我们也身有体会。但是孩子的成长是我们的希望,我想大家每天抽出5-10分钟,还是可以的。如1)在饭后或者在餐桌上和孩子聊一聊学校的情况;2)问一问最近的学习的内容及情况;3)请他听写一下单词,背诵一遍古诗,4)看看他们的练习册作业完成情况,甚至和他们一起读读课外书籍。5)周末询问双休日作业情况,星期日检查完成情况。这样既可以增进与孩子的亲密关系,还可以减少孩子和社会上的一些不良人员交往,帮助孩子提高学习成绩,我想好处是多方面的。

借此机会,向各位家长提一些建议:

1、双休日请检查孩子的学习情况、家庭作业,及时查漏补缺,做到坚持不懈。检查完后并在作业本上请签名。

2、请督促孩子读书或背书,除略读课文外,都要求背诵,背完后请在课题后签名。英语每一单元的单词都得听写。听写后在本子后面签字。

3、家长的善导是家庭教育的黄金,要多给孩子一点信心,做孩子成长的强有力的后盾。每天与孩子进行亲切交流,和他们谈谈今天学到了什么新知识,哪篇新课文,知道哪些道理,今后打算怎样做,交谈时,要多倾听孩子的想法和意见,要有耐心,不能简单粗暴;对孩子要充满信心,当孩子遇到困难和失败时,要多鼓励,激励他们奋发向上;当孩子获得成功的时候要表扬,并给予适当的物质方面的奖励,完成孩子需要实现的愿望,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喜悦,从而增强自信心。不要当朋友或亲戚说孩子的不是,以免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你们的孩子正处在青春期,需要你们家长对孩子进行青春期方面的教育

,正确看待孩子交友,引导部分孩子走出早恋的困境,不要摆家长作风,要和孩子交朋友,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了解孩子交往的朋友,引导孩子正确交往,引导孩子拒绝早恋。

4、定期与教师进行沟通,对孩子的优点、不好的习惯以及在教育过程中出现的疑惑,可以经常与老师保持联系,共同寻找最好的教育方法。

5、经常带孩子们接触社会、研究社会的各种现象,去创造美好的生活。(双休日、假期交好朋友、参加有益的社区活动、参加体育锻炼、做小实验、搞小发明、编手抄报、编作文集等,使孩子们全面发展。)借助生活中的的事例,进行分析和正面引导,让孩子明白其中的道理,比枯燥的说教式的教育更有效。(你光叫他好好读书,不如请他看看身边那些打工,没有知识和文化的工作是多么的辛苦;请他看看有知识和文化的亲戚朋友的生活是多么的幸福和快乐。)

总之,我们将和各位家长一道共同教育好你的子女——我们的学生。在带河小学的成功里,将有各位家长共同付出的努力。如果我们在教学中有什么不合理之处,也欢迎家长们能坦诚与我们交流。

最后共同祝愿您的孩子、所有带河小学就读的学生早日成才,并祝你们及你们的家人新年快乐!

  • ·好的父母不会对孩子哭穷(2016-12-15)
  • ●【往下看,下一篇更精彩】●

    最新成考报名

  • 立春过后什么时候鱼开口
  • 2021年立春 2021年立春是几点几分
  • 冬至吃啥 南方冬至吃什么
  • 冬至几月几日 今年冬至是几号
  • 烧碱安全救护常识
  • 国庆节高速免费几天
  • 白露与秋分
  • 请示与批复有什么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