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文档 > 知识 >

至富潮汕

成考报名   发布时间:12-19    阅读:

创业致富小吃技术--潮汕肠粉
至富潮汕 第一篇

创业致富小吃技术--潮汕肠粉

潮汕肠粉讲究他的是馅多,汤鲜香甜,话就不多说了,

要准备的材料有,葱,肉末;虾,鸡蛋,波菜,汤汁,油,米浆,

潮汕商人富甲天下,但汕头为什么没发展起来?
至富潮汕 第二篇

潮汕商人富甲天下,但汕头为什么没发展起来?【至富潮汕】

2016年07月14日 16:59:26 九个头条网

作者:马小马

来源:财经网(caijingwangwx)

就在“万科股权之争”愈演愈烈之际,上周末一个消息在网络上炸开了锅:

【至富潮汕】

7月8日下午,在汕头市委书记陈良贤带领着30多个各地潮汕商会会长,集体参观考察了宝能总部。据澎湃新闻报道,有知情人士称,在会上,很多会长说如果宝能需要支持就尽管开口,他们全力支持。

7月8日,汕头市委书记陈良贤参观考察宝能集团,兼任广东潮汕商会荣誉会长的姚振华发言。

此次“潮汕商人”这个群体再一次高调亮相,勾起了网友们对这个群体的兴趣。

何谓潮商?全国政协常委、潮汕籍著名经济学家萧灼基曾表示:“潮商即分布于海内外的潮汕籍商人。狭义潮汕是指分治后的汕头、潮州和揭阳三地;广义潮汕还包括汕尾等韩江流域地区。”

被称为“东方犹太人”的潮商有很多光鲜的代表人物,前华人首富李嘉诚、企鹅帝国缔造者马化腾,狱中大佬黄光裕等,但是,作为潮汕商帮的根据地,汕头的经济却远不如当地走出去的企业家那么光鲜。

作为中国第一批经济特区的汕头,可谓集合了国家政策之天时,水陆交通枢纽之地利,著名侨乡之人和。然而,这座城市的经济却在四个最早设立的经济特区中垫底,始终交不出一张足以匹配其身份的成绩单。

数据显示,在2015年汕头市GDP总量为1850 亿元,人均GDP为3.34万元,而同是经济特区的深圳、厦门、珠海,GDP分别是汕头GDP的9倍、1.8倍、1.1倍,从人均GDP来看,深圳、厦门、珠海人均GDP分别是汕头人均GDP的4.7倍、2.7倍、3.7倍。

珠海市历年进出口总额(来源:汕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汕头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城市,进出口业务本该是其优势产业,但在2015年,这个汕头的进出口业务却出现了严重的下滑。官方数据显示,2015年汕头进出口总额92.85亿美元,比2014年下降了2.9%。

从各组数据中,我们可以得出汕头的经济几乎都是这几个特区中垫底的。如今,当人们再提起经济特区的时候,更多想起的是深圳、厦门,甚至有人不知道汕头竟然也是经济特区了。 一座本该高速发展的城市,为何成了一个“迷途的孩子”?昔日的改革开放的前沿,繁华之城汕头,今日为何沦为一个普通城市?作为名满中国的“潮汕商帮”的“根据地”,汕头为何会会陷入发展缓慢的泥沼?

1 潮商金字招牌曾毁于诚信危机

2004年4月,时任汕头市委书记的李统书被央视《实话实说》邀请谈信用建设。主持人崔永元开场时这样讲到:“我最近正在学夸人,夸姑娘就说漂亮,夸小伙子就说精神,夸小孩就说聪明,夸汕头人就说你真不像是汕头人。”

崔永元的半开玩笑的开场白或许道出了当时很多人对潮汕人的大致印象。海贩起家,潮汕人辉煌的商业成就后面,“诚信缺失”的阴影一直挥之不去。

2001年,国家税务总局一位官员曾说:像汕头潮阳的峡山市场,我去过,那里把假货造得足以乱真,而且价格便宜得令人难以置信。这种聪明才智如果用在走正道上,应该是有前途的。

精明的潮汕人在自己的家园里不断播撒着“灰色经济”的种子,但真正将其推向极致的,还是共和国历史上最严重的系列骗税案。

2000年8月开始,人称“807工作组”的国务院打击骗取出口退税工作组进驻汕头潮阳、揭阳普宁,一个巨大的黑洞呈现在公众面前:在过去几年里,潮阳、普宁1000多户出口企业,98%以上存在违法犯罪。据不完全统计,两地共虚开增值税发票8.8万本,虚开税额223亿元,涉嫌骗税42亿元。

更令人震惊的是,在汕头潮阳市铜盂镇一家宾馆,每间房门前都挂着一块铜牌,写着一个企业的名称,37间房办了37家公司,全部干着虚开增值税发票、骗取出口退税的勾当。有一个干部管了16户企业,其中15户是虚假企业。一些不法分子连88岁的老太婆、16岁的小女孩的身份证,都租来开假公司骗税。

“玩火”的潮汕人很为此快付出了代价。

潮汕商人富甲天下
至富潮汕 第三篇

潮汕商人富甲天下,但汕头为什么没发展起来?

2016-07-15 马小马

就在“万科股权之争”愈演愈烈之际,上周末一个消息在网络上炸开了锅:

7月8日下午,在汕头市委书记陈良贤带领着30多个各地潮汕商会会长,集体参观考察了宝能总部。据澎湃新闻报道,有知情人士称,在会上,很多会长说如果宝能需要支持就尽管开口,他们全力支持。

7月8日,汕头市委书记陈良贤参观考察宝能集团,兼任广东潮汕商会荣誉会长的姚振华发言。

此次“潮汕商人”这个群体再一次高调亮相,勾起了网友们对这个群体的兴趣。

1

何谓潮商?全国政协常委、潮汕籍著名经济学家萧灼基曾表示:“潮商即分布于海内外的潮汕籍商人。狭义潮汕是指分治后的汕头、潮州和揭阳三地;广义潮汕还包括汕尾等韩江流域地区。”

被称为“东方犹太人”的潮商有很多光鲜的代表人物,前华人首富李嘉诚、企鹅帝国缔造者马化腾,狱中大佬黄光裕等,但是,作为潮汕商帮的根据地,汕头的经济却远不如当地走出去的企业家那么光鲜。

作为中国第一批经济特区的汕头,可谓集合了国家政策之天时,水陆交通枢纽之地利,著名侨乡之人和。然而,这座城市的经济却在四个最早设立的经济特区中垫底,始终交不出一张足以匹配其身份的成绩单。

2

数据显示,在2015年汕头市GDP总量为1850 亿元,人均GDP为3.34万元,而同是经济特区的深圳、厦门、珠海,GDP分别是汕头GDP的9倍、1.8倍、1.1倍,从人均GDP来看,深圳、厦门、珠海人均GDP分别是汕头人均GDP的4.7倍、2.7倍、3.7倍。

珠海市历年进出口总额(来源:汕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汕头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城市,进出口业务本该是其优势产业,但在2015年,这个汕头的进出口业务却出现了严重的下滑。官方数据显示,2015年汕头进出口总额92.85亿美元,比2014年下降了2.9%。

3【至富潮汕】

从各组数据中,我们可以得出汕头的经济几乎都是这几个特区中垫底的。如今,当人们再提起经济特区的时候,更多想起的是深圳、厦门,甚至有人不知道汕头竟然也是经济特区了。

一座本该高速发展的城市,为何成了一个“迷途的孩子”?昔日的改革开放的前沿,繁华之城汕头,今日为何沦为一个普通城市?作为名满中国的“潮汕商帮”的“根据地”,汕头为何会会陷入发展缓慢的泥沼?

1 潮商金字招牌曾毁于诚信危机

2004年4月,时任汕头市委书记的李统书被央视《实话实说》邀请谈信用建设。主持人崔永元开场时这样讲到:“我最近正在学夸人,夸姑娘就说漂亮,夸小伙子就说精神,夸小孩就说聪明,夸汕头人就说你真不像是汕头人。”

崔永元的半开玩笑的开场白或许道出了当时很多人对潮汕人的大致印象。海贩起家,潮汕人辉煌的商业成就后面,“诚信缺失”的阴影一直挥之不去。

2001年,国家税务总局一位官员曾说:像汕头潮阳的峡山市场,我去过,那里把假货造得足以乱真,而且价格便宜得令人难以置信。这种聪明才智如果用在走正道上,应该是有前途的。

精明的潮汕人在自己的家园里不断播撒着“灰色经济”的种子,但真正将其推向极致的,还是共和国历史上最严重的系列骗税案。

2000年8月开始,人称“807工作组”的国务院打击骗取出口退税工作组进驻汕头潮阳、揭阳普宁,一个巨大的黑洞呈现在公众面前: 4

在过去几年里,潮阳、普宁1000多户出口企业,98%以上存在违法犯罪。据不完全统计,两地共虚开增值税发票8.8万本,虚开税额223亿元,涉嫌骗税42亿元。

更令人震惊的是,在汕头潮阳市铜盂镇一家宾馆,每间房门前都挂着一块铜牌,写着一个企业的名称,37间房办了37家公司,全部干着虚开增值税发票、骗取出口退税的勾当。有一个干部管了16户企业,其中15户是虚假企业。一些不法分子连88岁的老太婆、16岁的小女孩的身份证,都租来开假公司骗税。

“玩火”的潮汕人很为此快付出了代价。

诚信缺失的恶果很快显现出来。2000年年初,国家税务总局发出《关于严格加强广东省潮汕地区购进出口货物退(免)税管理的通知》。潮汕人说,他们上了全国打击骗税的“黑名单”。

更为严重的是,由于潮阳虚开增值税发票波及13个省,影响了半个中国的经济秩序,“潮商”这个曾经的金字招牌顷刻间就倒了。湖北的一条街区在当时打出“此地无潮货”的招牌。时任潮阳市委书记李楚平说,外地一些部门怕受牵连,干脆不接受潮汕地区的发票。

当时潮汕地区有一家较有名气的化妆品公司,每年花数千万元做广告,但就是不愿把具体厂址“潮阳”打出来。

信用没有了,企业间的交易行为倒退到“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原始状态。潮阳市时任政协常委马湖北说,骗税之名出去后,守法的企业跟着一块倒霉,好多企业快倒闭了。

5

2010世界潮汕富豪排行榜
至富潮汕 第四篇

2010 世界潮汕富豪排行榜

李嘉诚 潮州 1287亿 长江实业 谢国民 澄海 569.6亿 正大集团

黄子明 普宁 560.9亿 荣兴集团 通城集团 陈有汉 潮阳 456.47亿 盘谷银行 陈听天 潮州 320亿 黉利银行

朱孟依 丰顺 300亿 合生创展珠江地产 李石成 潮阳 285亿 泰兴钢管集团 刘銮雄 潮州 270亿 华人置业集团 马化腾 潮阳 245亿 腾讯计算机网络 苏旭明 澄海 239.1亿 酿酒巨子 黄光裕 潮阳 230亿 国美电器

猜育干那戌 潮州 205.6亿 泰丹意集团 马陈茂 潮阳 205.5亿 玲英豪集团 郑午楼 潮阳 205.1亿 京华银行 廖汉渲 潮州 205亿 泰国石油

【至富潮汕】

李智正 澄海 200.53亿 大城银行 许雯财 潮州 200亿 ucom集团 李文祥 普宁 188.6亿 协成昌集团

读信泰那越 潮州 180.4亿 电脑通讯巨子 陈龙坚 揭阳 170亿 暹罗集团

陈如竹 潮阳 164.3亿 协联集团 吴玉音 汕头 160亿 伟成发集团

姚宗侠 潮阳 156.69 联泰机器有限公司 钟声坚 陆丰 155亿 仁恒集团

林百欣 潮阳 136.6亿 丽新集团 张锦程 普宁 120.68亿 顺利成集团 庄育民 汕头 118亿 裕益集团

黄茂如 惠来 112亿 茂业集团

连瀛洲 潮阳 103.12亿 大华银行集团 黄俊钦 潮阳 120亿 新恒基集团 黄振达 汕头 90亿 联泰集团

谢慧如 潮州 88.6亿 泰联集团 胡玉麟 潮州 88.1亿 汇川米业 郑维健 潮阳 86.5亿 永泰集团 李景河 普宁 86亿 泰商银行

罗康瑞 潮州 84亿 瑞安集团

周泽荣 潮阳 85亿 侨鑫集团

郑鸿标 潮州 80亿 大众银行集团 黄世再 揭阳 80亿 大中华国际 李泽楷 潮州 77亿 盈科集团

蔡东青 澄海 53亿 奥飞动漫

赖海民 揭阳 50亿 鸿荣源实业

【至富潮汕】

罗鹰石 普宁 43亿 鹰君集团 陈凯旋 揭阳 40亿 立白集团 黄鸿明 潮阳 40亿 创鸿集团 马兴田 普宁 40亿 康美药业 刘绍喜 澄海 36亿 宜华集团 林秀浩 揭阳 35亿 黑牛集团 柯为湘 潮州 35亿 九龙建业 林行止 澄海 31亿 信报

李光隆 潮阳 28亿 华尔街金融证券 郑钟南 汕头 27亿 南洋电缆集团 黄建平 普宁 20亿 唯美陶瓷 卢泽明 潮州 18亿 金明投资集团 陈振东 汕头 17亿 预发控股集团 张利辉 潮州 16亿 雅士利集团 陈克威 潮阳 13亿 陈氏兄弟公司 郑南雁 汕头 12亿 7天连锁酒店 林世铿 惠来 10亿 益丰集团

李东生 揭阳 10亿 TCL电器集团 陈伟南 潮州 10亿 星洲贸易集团 黄茂展 揭阳 10亿 国都集团

潮汕风水概述
至富潮汕 第五篇

潮汕风水概述

1.潮汕地形龙脉分布

中国地脉走势大致可分为三大干龙。古代风水家认为,昆仑山是山脉的发源地,风水师录葛溪说:“须弥山是天地的脊骨。中间连接天的中心成为庞大无比的内核,四肢才分成四大世界,而只有东龙进入中国,南龙从昆仑山绵延而出,龙子龙孙也都是可以识别的。风水先生朱士远说:“普天所有的山脉,都是从昆仑山发源的。中国广大的土地,都在东南方一个偏僻的角落里,所以,所有的河流都流向东南,就说中国吧,龙以水作为界限,长江,黄河,黑龙江是三大界水。龙的走势都陕西、四川向东方延伸,所以水都向东流,当然也有向北流和向西流的,但人没法到达那儿,眼睛也没法看到。只因为水都向东流,所以交织得很复杂。我国,两京十三省,就譬如一个小小的穴场,河南是其中的乳山东、北直(即河北)是其中的左砂,吴越和闽广是其中的右砂,东海是其中的明堂,吕宋,琉球,琼州,日本是其中的印堂,长江,黄河是穴旁的虾须水,登州,莱州延绵入海,左砂是曜气,过脉和束气,还在陕西的外围,这些只有智慧人才能通晓其中的道理,才能识别它”。诸如上述,他们便把中国龙脉分为三大脉络。

一、北干脉络:黄河和鸭绿江中间夹着的是北条干龙。延续到辽海河北的龙,是从昆仑山起止的。一直到达白登县以西。其中一枝是壶口东岳泰山。另一枝向南伸展为析城又扭头向西成为雷首,其次一枝成为太行山,再次一枝便是恒山,再次一枝成为燕然山,直至平滦碣石才停歇下来。《山经》说:“昆仑山延伸于阗便是颜山山脚,每条山脉都是战争之地,山脉延绵不断,一直伸入沙漠瀚海北面。那里的风俗都很精野强悍,人们非常粗犷刁顽,儿子生下来十岁便学习骑马射箭,个个学得性格硬,身体强健,它的水源是山西的汾河,发源于管州绛州,一直东流到海。

二、中干脉络:黄河和长江,中间夹的是中条干龙,一直绵延到东方大海,黄河以南和长江以北,是中干龙新在的地方。它从西倾开始,经过甘肃西部伸守凤翔:“各条山脉延绵不断,一直达到大散关,可以看到大好的河山横布中间,大缠大护直到函谷关,河水从黄河中流淌如同秀美的玉环,”长安的一枝山脉发源于熊耳,这便是中岳篙山。从汴梁直到兖州是太岳山《经》上说:“黄河处在北方,而长江在南,这两条江水夹住中间地域,生气一直不断。在龙脉行青齐之时忽然耸起山峰,兖州和东岳两山横立其间。龙脉分支的山峦非常灵秀。鲁地上涌现了不少圣贤。”还有一枝龙脉到达登州和莱州地界。一枝到达沧州直隶一带。它产生的水源是济水,发源于垣曲县,流到温县境内时汇入了黄河,由从黄河南部流出,泛滥成柴河。又从东北方向直抵青州境内流入大海。汉水则到汉阳境内汇入长江。淮水至淮安汇入大海。【至富潮汕】

三、南干脉络:长江和东海夹住中间的南条干龙,尾部消尽在东海南部。它的龙脉从岷山开始,逐步曲折向西进行,又向南转到云南的地域,再越过夜郎,穿过桂岭,到达零陵,这边是九嶷山,又进入桂连,通过大庚岭,从南雄出发,过兖州,过邵武,抵达广信穿行过徽州,向东延续成为天园山,其中一枝支脉成为钱塘江,另一枝脉分别进入海口,杨公说:“海门气势旺盛,连通福建和广东,南龙和支龙相交接在一起,这本是海门的南方脉络,主发财至富和文武百官的山脉交错横杂在中间。”其中一枝龙脉起始于建康,一路直达江淮,一枝从灵州发端扭头奔向鄱阳湖边,它的水源则是:湘水发源于永州零陵县,到达洞庭湖,延伸进入长江。

潮汕北部与西部山峦则属于南支脉武夷山脉的残丘。南方丘陵地带以及潮汕北部的山区,形成了潮汕阻挡冬天北方寒气的第一道防线,莲花山脉与两边延伸的大南山与南阳山脉形成了阻挡寒气的第二道防线,各村寨选址一般都坐北朝南,依山而建,这样,又形成第三道防线。潮汕的地形其实更象一个人,面朝大海,山脉象双手拱卫着平原。夏天,来自海洋

的暖湿润气流滋润了这片沃土。桑浦山和潮阳,潮南,达濠山脉分守榕江两岸,妈屿与鹿屿狮象一前一后,一左一右,守护着汕头港,形成泻湖,使得汕头这片港湾平平浪静,也使得汕头成为中国唯一具有内海的城市。看起来这个泻湖更象一个葫芦,藏风聚气。如果说角石海是内明堂,妈屿以外的海域更象一望不际的外明堂,外海的海水和榕江韩江的江水在这汇集,冷暖交汇,浮游生物多,海洋类生物也就多起来。在海洋战略角度上看,南澳分别南彭列岛、铜山(东山岛)形成“双目”,与广澳,惠来沿海山脉互为犄角。

2.潮汕民居的特色

潮汕的先民主要来自福建,由海上迁徙而至。再远,可追溯到魏晋时期的中原,也就是“河洛”(河套以东和洛阳地区)。现在的潮汕乡镇,特别是村寨,到处可见郡望或堂号“郡”字源自秦代的“郡县制”。“郡望”就是只郡之望族,作为当时是以名望宗族为向心力的群体,用以区分贫穷贵贱,现在潮汕地区大部分姓都有郡望,村民喜欢把“江夏旧家”“颖川旧家”等字眼作为用在自己家门联的横批,或者刻于民居檐下,仿佛可以看见,这些人的祖辈讲述着本宗族在中原地区的财富势力如何强大,给子孙们以文化上的自信,二来在外人看来有一定脸面。说是思乡情结也好,说是虚荣心也罢,但却可以从侧面看出中原文化在本地区的文化向心力是有相当分量的,晋人南迁到福建至潮汕一带,正是因为潮汕定居似乎很符合他们用传统的风水理念。

自古言传着一句俗语:“潮汕厝,皇宫起”,正是这样由古代世家大家族居住的宫殿府第,衍生出的“以祠堂为中心,左右有护厝和后包围的中心对称”,以“祠宅合一”的“从厝式”潮汕民居,规模可以比拟京都王府的潮汕厝。也正是因此,“从厝式”才又被称为“府第式”。但是,为什么宋代以前的世家大族的居住形式唯独能在潮汕周边地区传承下来呢?这是因为潮汕地区是当初世家大族的集结之地,而那时候中原的仕族随着明清时期江南、三晋等地个体经济的发展使得原来“比屋而居”的大型聚落逐渐转变为单门独户的“四厢式”民居所取代,纵使其聚集在一起了也不能像我们潮汕地区一样形成一个体现封建宗法礼制观念的向心围合,主次分明的有序建筑整体。也由于相较于当时地处比较偏僻的潮汕地区,得以把宗法宗族制度根深蒂固的保留下来,也从而出现了“京都帝王府,潮州百姓家”。就是这种融血缘宗亲和建筑布局于一体的潮汕“府第式”民居,造就和影响了潮人重宗法,重乡亲,重家庭的传统伦理观念,以及富于凝聚力又勇敢开拓的性格。

潮汕村寨的风水选址。清代张海珊《聚民论》中写到“闽广之间,其俗尤重聚居,多或万余家,少亦数百家”,他们“皆聚族而居,族皆有祠,此古风也”。潮汕村寨到民居,选址相当讲究,首先要找相地先生起卦,选“穴”一般是依山傍水,坐北朝南《潮汕老屋》一书作者林凯龙教授认为,“‘围寨’的建造先会从环境的角度考虑,比如在‘蟹地’建八卦形的围寨,‘鼎’地宜建圆形寨,‘蛇’地也会考虑建椭圆形寨,‘虎地 ’一般会盖成方形寨等等。依地理形势的变化而采取不同的形式,力求和环境的统一合拍。在有山的地方,会利用山岳作为*山,以远峰作为朝向,采取坐实朝空、负阴抱阳布局;在近水的地方,会利用‘水龙’作为护卫,因‘水学’认为‘身之血以气而行,山水之气以水而运’‘洋地阳盛阴衰,只要四面水绕归流一处,以水为龙脉,以水为‘护卫’《地理五诀》,采取‘坐空朝满’的形式。依照这些原则,近水的村寨往往随溪流而婉转,‘以水为护卫’形成了各种形状的村寨。” 可见形势派在此地影响深远。

潮汕不同地区建筑上的文化差异。很有趣的一个现象就是,潮汕因为榕江一水之隔,把潮汕分为海洋文化区域与大陆文化区域,海洋文化地区的人性格豪爽直率,如饶平,南澳及潮汕西南部,潮阳潮南惠来一带,一直延伸到海陆丰,大陆文化地区的人大都比较含蓄,温和,包东北部的三饶潮州一直延伸到揭阳这一内陆地区。一阴一阳相得益彰。这两个不同的文化区域的人不仅口音有区别,建筑也有,比如潮阳的营造尺就跟潮州城的尺度上不同,揭阳民居的屋定大都为灰色瓦片盖成,潮州一般为黑色及灰色(除寺庙学宫屋顶为红色),潮

阳惠来一带则为红色,因此也有“潮州厝,皇宫起”之说。海洋文化地区的山墙大都为“水星”式,可能跟这地区以“讨海”为生的职业有关系,大陆文化地区山墙比较高,有的门上山墙还有三叠。

潮汕民居墙体装饰。潮汕民居的山墙和微州民居山墙不同,后者形状单一,起到防火的隔离作用,前者装饰图案多样,更注重堪舆的应用。潮汕民居山墙的脊顶有五种基本的样式,分别为金星、木星、水星、火星、土星、还有延伸出来的大幅水星,水带金星等等,彩用若干条凹凸线条叠加,使得富有层次感,有的还装饰嵌瓷及半浮雕灰塑,近年,揭阳和潮南一带的村民有的还贴上绘有图案的彩色瓷砖。说到山墙的五行样式选择,有三种不同的说法,一则认为山墙的的选择要看主人八字缺什么,缺水则补水,缺火则补火,依次类推。第二种说法则认为,要看具体房屋的朝向,以五行相生相克取之。三则认为应该看房屋的具体位置,配合屋子周围的山墙和具体的环境。清代的林枚在《阳宅会心集》说:“一层街衢一层水,一层墙屋一层砂,门前街道是明堂,对面屋宇为案山。“可见山墙被延伸为山之意象,街道延伸为水的意象。民居墙体部分以大块的长方体花岗岩垒,也有的用贝灰沙夯成。工艺表现主要集中在面楼肚,则大门两旁,一般以祠堂和大型府第工艺比较精湛。宋,元,明时期的石雕多为浅浮雕,清代的大都有镂龙石雕,总体而言,无论是嵌瓷,木雕,石雕,还是灰塑,泥塑,清代的工艺水平比以往的高。潮汕民居墙体彩绘及石雕灰塑题材丰富多样,有舞装戏出,名家诗书画,人文典故,吉祥图案,不少落款有红色印章,可见工匠独具匠心。晚期尚出现了一些西方花纹图。总的来看,主人要用建筑的华丽,品位的高雅体现自己乃至整个宗族的地位,用潮汕话来讲是:摆头摆面。大部分的人家都有希望平安长寿,多子多服,则以人丁兴旺,长寿平安为主题。文人墨客或附庸风雅多以琴棋书画,名人典故为题材,表现了一定的文化气息以艺术品位。又如执政之士或失意之士则喜欢以山水花。

潮汕祠堂与堪舆。祠堂是一宗族供奉祖先的场所,一个村寨大都以祠堂为中心,祠堂先建,再围绕祠堂建设其他民居。潮人很重视祖宗崇拜,祠堂的建筑大都要经过扶箕,取得祖先“同意”,且祠堂修建时的尺寸都有一套相当完整的本地营造法,每寸每尺都有有严格的规定,把几乎所有民居装饰艺术都在祠堂上展现,这反映了潮人饮水思源,报本返始孝思,又是潮人精益求精的体现,一个祠堂的石雕艺术主要集中在门楼肚,而木雕艺术主要集中在内部的梁架结构,包括雀替,斗拱,抬梁等等。祠堂艺术可以很体面地展示本宗族在本村的经济实力,地位,还可以展示宗族的文化品位。同时,人们认为,一个祠堂的的风水好坏,直接影响到本宗族人的运气,命运。

“过白”的设计。潮汕祠堂也讲究“过白”的设计,可以控制前后两进厅堂之间的距离,程建军教授在《藏风得水--风水与建筑》中指出,过白的方法就是“站在后进神龛前香案后,从离地面1.5米左右米高处(约香炉燃香点)向前望去,在人眼的视野范围内,前进厅堂正脊上沿水平线之间构成的‘视窗’要能看见天空,使前面那座建筑屋脊上还有有一线天空被纳入画面,所见天空光称为‘白’,‘过白’就是观者所见到的天空光透过这‘视窗’的现象。”作者又指出,在建筑美学上,这样的设计可以形成优美的视觉效果,形成了框景,有利于采光与通风,在春天天气潮湿的时候,可以使二进间接受热辐射,使木制的梁架结构,更能耐用。如果过白尺度过高,则阳气过剩,如果无白尺度,则有压抑感,阴气过剩,可见,古人这套传统的做法是相当严谨科学的,墙体的设计建筑也要配合“过白”。

“压白”尺法。 与潮汕其他建筑一样,潮汕祠堂设计也相当讲究“压白”尺法。由于传统的观念下,祠堂的受到神秘的营造法相当神秘,特别是压白尺,有一套相当完善的歌决,现在濒临失传。古代的工匠与相地先生(特别是理气派)把木工尺与九星图各星宫相联系,一白,二黑,三碧,四绿,五黄,六白,七赤,八白,九紫。压白尺法有寸白与尺白之分,寸白就是寸单位的使用方法,尺白就是尺单位的使用方法,程建军教授在《藏风得水--风水与建筑》中指出:一般而言,寺庙学宫等大型建筑都用尺白与寸白,一般民居则只用寸白,

但也要分地区而论,比如潮汕地区的原则是“尺白有量尺白量,尺白无量寸白量。”寸白九星及五行属性关系如下,一白,五行属水,吉;二黑,五行属土,凶;三碧,属木,凶;四绿,属木,凶;五黄属土,凶;六白属金,吉;七赤,属金,凶;八白,属土,吉;九紫,属火,次吉。据笔者调查,现在的潮汕工匠也都以口头歌诀的形式传授学徒,口诀有天父卦与地母卦之分,相地先生为祠堂相地时候会先起一个天地卦。程建军教授指出:天父卦尺白,寸白是用于垂直向度,(房屋高度)的尺度口诀;地母卦尺白,寸白是用于水平向度(房屋进深与面宽等平面尺度)的尺度口诀。笔者在田野考察中发现,现在潮汕许多祠堂修缮时候都墙体尺寸按原貌,人们大都不知道压白尺方法,只知道祖先设计时候有其道理,如果擅自修改尺寸与方位,会遭遇不幸。

杖杆法。当潮汕工匠设计的空间尺度比例与压白尺在一定程度上相吻合的时候,就形成了潮汕地区的杖杆法,程建军教授认为:杖杆是大木师傅进行房屋设计的工具,其形制各地不同,使用的方法也不一样,杖杆法就是工匠用于房屋营建的设计及施工尺度确定的检验方法。潮汕地区的杖杆四1.86丈的确扁方木杆,在杖杆的正背面两个别大案面包上班,标有两个别尺寸系列,尺寸系列数字组合原则是以1.8尺的等差数列,为关系。作者同时指出:这些数字系列便是民居设计中标的确主要控制尺寸。实际设计师中的确尺寸均落在杖杆上,设计完杖杆,一幢建筑也就设计完。杖杆数列的取值以1.8尺为模数,总长1.86丈,这些均与压白尺法中的一白,六白,八白有关联.潮汕民居厅房建筑面宽的大小差值使以两瓦坑在来增减其规模。而1.8尺度的数值刚好是两个瓦垅的宽度。这样形成一套完整又严谨的设计方法。

3.古代潮汕堪舆家的两大派别——江西派与福建派

潮汕地区到了明代中后期人口数量相当大,土地争夺也比较激烈,据说,为了争夺风水宝地,“斗风水”的事情经常发生,一直到近年也有因为风水之事情大动,大干干戈,互相械斗,可见风水的观念在本地人中有相当的分量。以前本地区的风水先生主要有两派,皆为外地人,一则为以赣州人为主的江西派也称为形势派(早期以乘生气为主,后期形理并重),二则以来自福建的理气派。形势派主要主张的是晋代郭璞《葬经》的“势”与“形”的关系的论述,“势为难,形次之,方又次之”既重理气,又重理形,唐代杨筠松所著的《青囊奥语》、《玉尺经》及其徒弟曾文辿所著的《天玉经序》为理气之法,杨筠松《凝龙经》《撼龙经》则是对 “形”与“势”的论述。据说正统的江西派徒弟在学习风水理论的时候必须诅咒发誓,立下不能做坏事之类的誓言,师傅才会传授风水秘术。理气派主要主张用九星八卦及五行相生相克的原理设计调理民居与建筑之气,多主张《阳宅撮要》的理论。以前潮汕本地的福建派也自称为正统。但江西派在本地影响相对较大。据说,杨筠松冒着斩首之贫险从宫中偷偷带出了《葬经》来到了江西省兴国县的三僚村,化名杨救贫,在此讲学,传授风水之术。《三僚风水传奇——风水村里说风水》(作者:刘晓春,发表在《民族艺术》2002年第4期)一文说到:“宋代以来,三僚村仅廖氏就有上百人在潮汕相地,其中出名的地师有宋朝廖月山、廖子安、元朝的廖国玉、明朝的廖炳章、廖胜概、清朝的廖炳子和廖仁等七人,在当地留下大量的建筑风水,三僚人称之为“七廖下潮汕”,至今在三僚仍然有‘不到潮汕不出师’的说法”。

2016关于南方春节习俗介绍
至富潮汕 第六篇

朋友你知道南方春节习俗吗?这是大家都愿意了解的内容,春节,中国人最重要的节日。是中国最盛大、最热闹、最重要的一个古老传统节日,也是中国人所独有的节日。南北方过年的食俗也各有不同。那么,南方春节吃什么呢?下面小编就为你整理介绍南方春节习俗有关内容。

究竟南方春节习俗都有什么呢?湖北有的地方春节第一餐喝鸡汤,象征“清泰平安”。此外家中的主要劳动力还要吃鸡爪,寄意“新年抓财”;年轻的学子要吃鸡翅膀,寓意能展翅高飞;当家人则吃鸡骨头,有“出人头地”之意。荆州、沙市一带,第一餐要吃鸡蛋,意谓“实实在在,吉祥如意”。如遇客人,要吃两个煮得很嫩、可透过蛋白见蛋黄的“荷包蛋”,意即“银包金,金缠银,得金得银”。湖北东部地区为“三蒸”、“三糕、”三丸“。”三蒸“为蒸全鱼、蒸全鸭、蒸全鸡;”三糕“是鱼糕、肉糕、羊糕;”三丸“是鱼丸、肉丸、藕丸。哈尔滨一带一般人家炒8个、10个或12、16个菜不等,其主料无非是鸡鸭鱼肉和蔬菜。湖南人过年吃什么,湖南春节第一餐要吃“年糕”,意为“一年更比一年好”,而少部分湖南的苗族人民,春节第一餐吃的是甜酒和粽子,寓意可“生活甜蜜,五谷丰登”。湘中南地区必有一条一公斤左右的鲤鱼,称“团年鱼”,必有一个3公斤左右的猪肘子,称“团年肘子”。

关于南方春节习俗还有很多,江西人过年吃什么,赣南的年夜饭一般为12道菜。江西南昌地区一般十多道菜,讲究四冷、四热、八大菜、两个汤。南昌地区必食年糕、红烧鱼、炒米粉、八宝饭、煮糊羹,其含义依次是年年高升、年年有鱼、粮食丰收、稻米成串、八宝进财、年年富裕。

重庆人过年吃什么,重庆人过年“扣肉”“灌海椒”不可少为了准备好这顿年夜饭,一些必不可少的传统主菜不提前十天半月准备是不行的。其中最主要的当数“扣肉”和“灌海椒”。“扣肉”看似简单,但要做到真正肥而不腻、嫩滑爽口,是要下一番工夫的;“灌海椒”则是把糯米面拌上佐料后填入一个个掏空的海椒中,然后放入咸菜罐子里封存半个月。到了除夕,拿出来用油一炸就可以上桌了。

以上是南方春节习俗的简单介绍,其实,关于春节的习俗很多,以上只举出了一部分,比如,上海人年夜饭不喝汤,一般人家年夜饭席上,发芽豆和黄豆芽总是有的,因为这象征着升和发,十分吉祥如意。至于上海旧俗说是除夕吃饭时不宜淘汤,传为淘了汤吃饭的话,第二年外出办事或旅行,会要遭到雨淋的。这当然是无稽之谈了。

福建

福建闽南农村的过年习俗有着自己的特色。在农村,农户房多门多,除了贴春联外,房门两侧还要搁置两株圈贴红纸的连根甘蔗,叫“门蔗”,方言“蔗”与“佳”近音,寓意进入佳境的意思。厅堂中案桌摆有隔年饭、长年菜、发糕,并插上用红、黄两色纸扎的“春枝”,寓意饭菜长年丰足,吉祥发财。每家要把薯藤柴枝堆垛大门外,点燃待其烟绕火旺,男人依辈分跳过这堆火焰,边跳边念:“跳入来,年年大发财;跳出去,无忧共无虑;跳过东,五谷吃不空;跳过西,钱银滚滚来。”这叫“过火群”,象征烧掉旧岁的邪气,消灾过运,迎来干干净净、大吉大利的新年。“跳火群”后,就要用新扫帚打扫厅堂,扫完后扫帚畚斗搁在一起,垃圾堆放门边,希望如愿再从畚帚中走出来,帮助发家致富。同时要把跳火群未熄的余灰收集一些添于炭炉中,叫“添旺”,象征更加兴旺。家长率子女围坐炉旁,叫“围炉守岁”,最好通宵达旦守着,据说这是为父母添寿。此时,长辈给晚辈分压岁钱,叫“分圆”。随着社会进步,生活节奏加快,闽南乡村一些繁琐的习俗已逐渐淡化了,但农家企盼好年景的风俗仍保留下来。

江苏

江苏各地过年习俗都有一些独特之处。苏州人除夕在饭内放进熟荸荠,吃时挖出来,谓之“掘元宝”,亲友来往,泡茶时要置入两只青橄榄,谓之喝“元宝茶”,恭喜发财。武进人年初一早晨,将先祖画像悬挂中堂,供上茶果、年糕,一家老小依次行拜年礼,谓之“拜神影子。”他们扫地不许从家里往外扫,惟恐把“财气”、“如意”扫了出去,只能从外往里扫。江宁人有春节“打神鼓”之习俗,由大旗开路,锣鼓手浑身使劲地擂鼓助兴,初三“打夜鼓”、初七“上七鼓”,十三至十五打“赤膊鼓”,气氛热烈。南通人有在家门口或堂前插芝麻秆、冬青、柏枝的习俗,取意生活开花节节高,长年青翠。淮阴人还有初六给孩子“烤头风”之习俗。是夜带孩子到田头空地点燃火把,为孩子驱除病邪,边烤边唱:“烤烤头,醒醒脑,烤烤脚,步子矫,烤烤肚皮不拉稀,满身都烤遍,疾病永不见。”无锡渔民年初八有乘船去西山祭拜禹王庙之习,祈求水神保佑,祭鳌赕佛,谓之“上”,禹王庙拆除后,此俗也随之逝去。

浙江

在浙江永嘉楠溪江中下游一带,在刚结婚的第一个春节,女婿到岳父母家拜年,要做米饼,俗叫“送上门饼”。用白米磨粉炊熟,放在石臼里捣腻,揉成米块,然后放在木雕成的模具内,印成一个个圆而扁的米饼,正面有图案,如双仙和合、刘海献钱、状元象等人物。数量要做一担,约50双到100双。除此以外,还要有猪肉、松糕、长寿面(索面)等。在文成,拜年叫“貌年”。

在绍兴,送灶神之后,除夕之前,每户人家总要选择一个祝福的吉日,这是每家一年之中最为隆重的大祭典。所祭的神像有“南朝圣宗”四字,绍兴人叫祝福菩萨、大菩萨,据说是宋代的皇帝。南宋灭亡后,遗臣们慑于元朝统治者的淫威,不敢公开设祭大宋君王,因此只好在夜深人静时悄悄地进行。这种带有民族意识的祭记,后来不仅广为流传,而且增添了答谢神明保佑和祈求来年幸福的意义。照老年人的说法,天上的菩萨,不进不洁之家。因此,祝福之前,必须把厅堂、祭桌、祭器等惮扫、洗刷得干干净净。“五牲福礼”煮好后,盛放在木制的朱漆大盘里。其摆法都有一定的规矩,如鸡鹅要跪着,头朝福神,表示欢迎;一尾活鲤鱼用红绳穿过其背刺吊在“龙门架”上,用红纸贴住色眼睛,是取“鲤鱼跳龙门”之意。

祭典若在深夜举行,气氛更为庄严肃穆。男丁按辈份行三跪九叩大礼,妇女和个别忌生肖的男丁都要回避。别说百身莫陵的寡妇祥林嫂,就是鲁府的太太、小姐们也是被剥夺祝福资格的。旧时,浙江东阳一带,进入岁末腊月,民间有一种“年鬼”的风俗。“年鬼”从腊月初一开始,到十五结束。因为,这时候旧岁将要辞去,新年就要到来,为了千家万户,平平安安,快快乐乐地过新年,因此要把一切人间之鬼除干净,以免祸患滋生。

广东

在广东潮汕地区,农历十二月二十四日是“神明”上天“述职”之时。是日起,家家户户大扫除,用物和被帐都行清洗,谓之“采囤”。除夕前一二天,家家户户制作各式品,以备过年之用。农历正月初一日称元日,为新岁之首,春天之始。天方拂晓喜炮声声,家家户户厅中大桌上,红盘盛满大吉(即柑,柑大于桔,故称大吉)、青橄榄及各式精美糖果,门前张灯结彩,晚辈向上辈敬茶祝福。这天多数人家要吃素,最少是早餐不吃荤。早餐后大人携小孩带上大吉到亲友家拜年,主客互致新正如意,恭贺发财添福等吉利话;主人请客以大吉、槟榔(古俗敬槟榔,今用青橄榄代之),共品工夫茶,客人赠上大吉贺主人吉祥如意,主人要以大吉回赠,俗谓转敬式换吉,意在回敬美好祝愿。

初一早,不少舞狮班及英歌队敲锣打鼓到各村各户参拜贺年,主人燃放鞭炮以迎。初二、初三日乡村圩镇多组织有庆新春文娱活动,除搭戏棚演潮剧、山歌剧、做皮影戏外,还有大锣鼓队、虎狮队、英歌队、舞龙队等沿街挨村寨游行表演。送压岁钱是潮汕春节习俗中重要的一项,长辈要分钱给后辈,能挣钱的后辈也要送钱给长辈。这些钱不能直愣愣地送,而要很讲究地装在一个利市包中,或者用一块红纸包看。

这俗称为“压肚腰”,意谓一年从头到尾,腰包里都会满满实实、富富裕裕。在粤西北的西江肇庆段“小三峡”水面上,至今还生活着一些以船为家的“水上人家”。这些渔民有些是世世代代在船上生活,他们大多在船上做饭,大多依然烧木柴。渔民们还喜欢在江岸边空地上种上番薯、油菜、葱、蒜苗等,补贴生活。过年时,渔民们在住处贴上了吉祥祝福的红幅,他们喜欢在船头贴上“一帆风顺”,在船舱上贴“万事顺意”和“老少平安”,还有独特的金钱剪纸图案的“红钱”,此外还要在船头放鞭炮、祭祖先,在岸上祭神,保佑自己平安幸福。

海南

在海南人看来,所有的民俗都是按人的意志、人的愿望,人为地做出来的,所以,在海南方言中,所有的民俗行为前面均加上一个“做”字,如做清明、做亲家(即结婚),而北方人“过年”,海南方言叫“做年”。需要说明的是,“做年”指的是“做旧年”即过春节。而北方所说的过元旦,海南叫“做新年”。不过在海南乡下,“新年”是不当年来“做”的。海南俗话“年怕中秋,月怕十五”。一过中秋,乡下就筹备着“做年”:阉公鸡、填肥鸭、圈家猪、备做年钱。除夕晚上,室室点灯,家室有灯,夜以继日,一连数天直至初四天亮才罢;俗称“发灯”,取“添丁发财”之意。初一凌晨,无论老少都得起床吃“斋饭”(即为清净洁白以怀念祖先)。“斋饭”不但类似于伊斯兰教的清真食品,而且正如北方人过年必吃鱼(年年有余)一样,吃的东西还须有吉祥寓意,其中必有清炒茄子(茄子,海南话寓意一年比一年好),清炒水芹菜(“芹”与“勤”谐音,祈望全家在新的一年勤勤劳劳)、长粉丝(寓意过日子细水长流)、黄黄的像金元宝状的豆腐干(寓意招财进宝)……

湖北

湖北团风人春节第一餐喝鸡汤,象征“清泰平安”。其中,主要劳动力还要吃鸡爪,寄意“新年抓财”,“有希望的后生”要吃鸡翅膀,寓意能展翅高飞,当家人则吃鸡骨头,有“出人头地"之意。秭归人第一餐吃袖炸的白蒿,取其谐音“百好”以图吉利。荆州、沙市一带,第一餐要吃鸡蛋,意谓“实实在在,吉祥如意”。如遇客人,要吃二个煮得很嫩,可透过蛋白见蛋黄的“荷包蛋”,意即“银包金,金缠银,得金得银”。武昌以正月初四为“新婿贺年”,新女婿回岳家,必须忍受岳家人的戏弄而不得动怒。黄陂拜年的顺序为“初一拜本家、初二母舅、初三回岳家”。家有亲丧者,必以篮纸写一服字贴在门口,谢绝贺年。在孝感,大年初一早起,人们先拜天地、家神、尊长,然后出门拜年。拜年是不问亲疏的,称为“拜年无大小”。家中来了拜年客,必定再三挽留,以糍粑相待。俗语有“拜年拜节,糍粑发裂。”

拜年一般拜到初三、初四为止。除夕之夜12点的时候,各家要把一个做好的金元宝模型送到门外,代表在新的一年里会招财进宝。大年初一、初二这两天人们不扫地、不汲水甚至不动火,饭菜都预先弄熟,称为“压岁”。初三才开始挑水,并在井池边烧纸钱说是“买水”。门神也要在初二取下烧掉,俗谚说:“初三烧了门神纸,各人寻生理。”新年伊始,举笔写字时,在过去要先用红纸写一幅“新正举动蛇笔,万事大吉利”的话贴在墙上。正月十五是春节的高潮,锣鼓敲得震天响,没有锣鼓或锣鼓少的时候,人们把铁罐子也当成锣鼓敲。所以孝感民间有“正月半敲铁罐”的俗语。

湖南

在湖南湘潭一带从正月初一到十五,不论是农村或城镇,到处可以看到舞龙灯。舞龙灯先要“接龙”。即挨家挨户发请帖,凡是接了请帖的人家就依次进屋去舞龙灯表示祝贺。接龙后,开始舞龙。龙随鼓起,翻腾跳跃,大有腾云驾雾之势。欢快时,灯游龙卷,让人目不暇接。湘中一带盛行舞龙灯,还传承着不少的巫风楚俗,如“接龙”、“收水”、“挂红”等,都表达了人们喜庆丰年的美好祝愿。新化元旦必定准备极丰盛的早餐,俗信新年的第一餐愈丰盛表示这一年愈丰收。长沙习俗,有客前来拜年,要放鞭炮迎接。入座后,送上两枚槟榔,称为元宝,祝其发财之意。

2016冬至节气各地习俗介绍
至富潮汕 第七篇

冬至(阳历十二月二十一日或二十二日),为进九之始。古人认为到了冬至白昼一天比一天长,阳气上升,是个吉日。因此值得庆贺。明、清两代皇帝均有祭天大典,谓之“冬至郊天”。宫内有百官向皇帝呈递贺表的仪式,而且还要互相投刺祝贺,就像元旦一样。但民间并不以冬至为节,不过有些应时应景的活动。

南方人在在北京客居旅游的,亦有设筵祭祀祖先的。同时也邀请同僚或挚友在一起聚餐、餐饮。燕俗则不重冬祭。老北京人向无此举。

冬至之日,京师各大道观有盛大法会。道士唪经,上表,庆贺元始天尊诞辰。道教认为,元始天尊象征混沌未分,道气未显的第一大世纪。故民间有吃锟饨的习俗。《燕京岁时记》云:“夫馄饨之形有如鸡卵,颇似天地浑沌之象,故于冬至日食之。”实际上“湿饨”与“混沌”谐音,故民间将吃馄饨引伸为,打破混沌,开辟天地。后世不再解释其原义,只流传所谓“冬至馄饨夏至面”的谚语,把它单纯看做是节令饮食而已。

入九以后,有些文人、士大夫者流,搞所谓消寒活动,择一“九”日,相约九人饮酒(“酒”与“九”谐音),席上用九碟九碗,成桌者用“花九件”席,以取九九消寒之意。

民间还流行填九九消寒图以供消遣。九九消寒图通常是一幅双钩描红书法,上有繁体的“庭前垂柳珍重待春风”九字,每字九划,共八十一划,从冬至开始每天按照笔划顺序填充一个笔划,每过一九填充好一个字,直到九九之后春回大地,一幅九九消寒图才算大功告成。填充每天的笔划所用颜色根据当天的天气决定,晴则为红;阴则为蓝;雨则为绿;风则为黄;落雪填白。此外,还有采用图画版的九九消寒图,又称作“雅图”,是在白纸上绘制九枝寒梅,每枝九朵,一枝对应一九,一朵对应一天,每天根据天气实况用特定的颜色填充一朵梅花。元朝杨允孚在《滦京杂咏》中记载:“试数窗间九九图,余寒消尽暖回初。梅花点徧无余白,看到今朝是杏株。”

最雅致的九九消寒图是作九体对联。每联九字,每字九划,每天在上下联各填一笔,如上联写有“春泉垂春柳春染春美”;下联对以“秋院挂秋柿秋送秋香”,称为九九消寒迎春联。然而,不管哪种九九消寒图,在消磨时日、娱乐身心的同时,也简单记录了气象变化。据说有经验的老人,还能根据九九消寒图,推测出这一年的雨水多寡和丰歉情况。

生活习俗 冬至团

亦称“冬至丸”。汉族冬至节食品。流行于南方地区。每年冬至日(阳历12月2日前后(磨糯米粉,用糖、肉、菜、果、豇豆、萝卜丝等作馅,包成团,称作“冬至团”,并馈赠亲友。也有在早餐全家聚食的,取团圆的意思。

苏州人过冬至——吃馄饨忆西施

由于苏州二千五百年前是吴国的都城,吴国始祖泰伯、仲雍是周太王后裔,曾承袭周代历法把冬至作为一年之初,所以至今古城苏州仍有“冬至大如年”的遗俗,而每年冬至夜的“菜单”更是考究,延续着渊远的吴地风情,形成了与其他城市不一样的独特意义。

在古城苏州的大街小巷的超市内,冬酿酒堆得像座“小山”。一年只酿造一次的冬酿酒,桂花香郁、甘甜爽口。苏州自古有句俗话,冬至不喝冬酿酒是要冻一夜的。

“老苏州”们回到家,桌上摆好的“圆夜饭”不仅丰盛更是有“意思”,无论是冷盆热炒还是鱼肉牲禽,都换了雅名成了“吉祥菜”,“元宝”(蛋饺)、“团圆”(肉圆)、“鸡”(扑扑腾),“金链条”(粉条)、“如意菜”(黄豆芽)、“吃有余”(鱼)等,形色相似,处处渗透着姑苏传统节庆的喜气和寓意。

自古太湖地区盛产稻米,用糯米粉制成各种糕团更是当地颇具特色和最常见的点心。圆圆的冬至团更是席间的必备点心,据说在苏州,一月元宵,二月二撑腰糕,三月青团子,四月十四神仙糕,五月炒肉馅团子,六月二十四谢灶团,七月豇豆糕,八月糍团,九月初九重阳糕,十月萝卜团,十一月冬至团,十二月桂花猪油糖年糕,吃完十二道点心,新一年又来临。

据说,苏州人冬至还有吃馄饨的习俗。相传吴越春秋一宴上,吃腻了山珍海味的吴王没胃口,美女西施就进御厨房包出一种畚箕式点心献给吴王。吴王一口气吃了一大碗,连声问道:“此为何种点心,如此鲜美?”西施想:这昏君浑浑噩噩混沌不开,便随口应道:“混沌。”为了纪念西施的智慧和创造,苏州人便把它定为冬至节的应景美食。

“冬至进补,春天打虎”,是广泛流传于吴地的民间俗语。苏州人从冬至这天起也开始启动大进补,也形成了秋后食羊肉的最高峰。驰名中外的吴中藏书羊肉店的羊肉生意更是一下子兴旺了不少。一家小型藏书羊肉店的老板透露,冬至里他的羊肉店可卖出八只羊,对食者而言,无论是烧、焖、炖、煮,都是既享口福又补身体,实是一举两得的美事。

宁夏:冬至吃“头脑”

银川有个习俗,冬至这一天喝粉汤、吃羊肉粉汤饺子。银川老百姓冬至这一天给羊肉粉汤叫了个古怪的名字——“头脑”。

五更天当家的早早地忙活起来,把松山上的紫蘑菇洗净、熬汤,熬好后将蘑菇捞出;羊肉丁下锅烹炒,水汽炒干后放姜、葱、蒜、辣椒面翻炒,入味后将切好的蘑菇加在肉丁上再炒一下,然后用醋一腌(清除野蘑菇的毒味),再放入调和面、精盐、酱油;肉烂以后放木耳、金针(黄花菜)略炒,将清好的蘑菇汤加入,汤滚开后放进切好的粉块、泡好的粉条,再加入韭黄、蒜苗、香菜,这样就做好一锅羊肉粉汤了。这锅汤红有辣椒,黄有黄花菜,绿有蒜苗、香菜,白有粉块、粉条,黑有蘑菇、木耳,红黄绿白黑五色俱全,香气扑鼻,让人垂涎欲滴。

冬至,老百姓叫鬼节,粉汤饺子做好后先盛一碗供起来,还要给近邻端上一碗。早上吃不下饺子,就买吊炉三尖饼子、茴香饼子泡着粉汤吃。羊肉粉汤黄萝卜馅饺子,对银川人来说是司空见惯的饭食,外地人一吃却赞不绝口。在外地很少见这样香辣可口的饺子,这也算是银川的一种特色风味小吃吧。

福建:“冬至暝”搓丸

“冬至霜,月娘光;柏叶红,丸子捧。”这是冬至一首儿歌。

《八闽通志·兴化府风俗·冬至》载:“前期糯米为丸,是日早熟,而荐之于祖考。”这就是“冬至暝”“搓丸子”和冬至早以熟的“甜丸子”祭祖的民俗。

冬至前一夜,莆俗叫“冬至暝”。这天傍晚,家家厅堂上红烛通明,灯光如昼,寓意事业辉煌。桌上以红柑为“果岳”(即是把红柑堆叠成小山岳状,故名)。红柑的最顶层插上“三春”(即民间剪纸者用红纸剪成福禄寿的纸花)一支,用红纸条封腰的箸子一副(十双)和生姜、板糖各一块,一家人洗手面,家长点烛上香,放了鞭炮,开始“搓丸”。所搓的“丸子”,是白色的,如当年有新婚的,则是搓红色丸子,以示家中添丁,家道会更红火。这时,女的穿上红衫,在灯光下分外耀目,孩子们笑口开颜,天真活泼。大家一齐围在大簸箕(俗叫“大笠弧”)的四周,孩子们坐在高高的凳子上,“跃跃欲试”。主妇把糯米碾成的粉(俗叫“米祭”)加入开水揉捏成圆形长条,摘成一大粒一大粒圆坯,然后各人用手掌把它搓成一粒粒如桂元核大小的“丸子”,这就是“冬至暝搓丸”。其中最有兴趣的是:大人有的在捏元宝、聚宝盆;有的在捏小狗、小猪,取“运气好,狗仔衔元宝”及“做狗,做猪,做元宝”的俗谚,寓有“财源广进、六畜兴旺”的意思。孩子们对小狗、小猪最有兴趣,欢呼“阿公在做狗”、“阿爸也在做狗”、“妈妈、奶奶都在做猪!”惹得全家人哈哈大笑起来。有的搓只有豆粒大小的“喜鹊丸”(俗叫“客鸟丸”)。孩子们搓来搓去总是搓不完,有扁扁的,也有长长的,连他自己也觉得好笑起来。有的把米祭弄在眉毛上,鼻子上,真是可笑又可爱。如孩子把丸子落下地上,要叫孩子把他捡起来,吹去沾上的灰尘,不然的话,今后会长得丑。其意是在教育儿童从小就要爱惜粮食。“搓丸”毕,把“丸子”放在“大笠孤”之中,扣上盖子,摆在“灶公”灶前过夜。

冬至的夜最长,而孩子们爱吃“丸子汤”,睡不着,天未亮,就吵着妈妈要吃“丸子汤”,故有“爱吃丸子汤,盼啊天未光”的童谣。主妇把“丸子”倒进锅里,和生姜、板糖(姜、糖能祛寒开胃)加水一起煮成香、甜、粘、热的“甜丸子汤”。把它祭祖后,全家人分而食之。要把“丸子”粘在门框之上,以祀“门丞户尉”,保一家平安。还要把“(饲)喜鹊丸”丢在屋顶(一般是12粒,闰年为13粒,寓意全年月月平安),等喜鹊来争食时,噪声哗然,俗叫“报喜”,寓意五福临门。

冬至早,一家人带着“丸子”、水果、香烛、纸钱等上山祭扫祖墓。因为冬至节是一年中最后的一个扫墓节,所以扫墓的人家反比清明和重阳两节的为多,寓慎终追远之意。

潮汕冬至习俗

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据《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载:“十一月十五日,终藏之气,至此而极也。”《通纬·孝经援神契》载:“大雪后十五日,斗指子,为冬至,十五日中。阴极而阳始至,日南至,渐长至也。”据《辞海》载:“天文学上规定冬至为北半球冬季开始。”冬至,不仅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同时也是潮汕地区民间一个大节日,有“小过年”之俗称。

潮汕各市县冬至之习俗基本相同,都有祭祖先、吃甜丸、上坟扫墓等习俗。

祭拜祖先:潮汕民间,在这一天备足猪肉、鸡、鱼等三牲和果品,上祠堂祭拜祖先,然后家人围桌共餐,一般都在中午前祭拜完毕,午餐家人团聚。但沿海地区如饶平之海山一带,则在清晨便祭祖,赶在渔民出海捕鱼之前,意为请神明和祖先保佑渔民出海捕鱼平安。

吃甜丸:此习俗几乎普及整个潮汕地区,但这个习俗还包含着一个有趣的陋俗:人们在这一天把甜丸祭拜祖先之后,拿出一些贴在自家的门顶、屋梁、米缸等处。为什么要这样做呢?相传有两个原因:一是甜丸既甜又圆,是表示好意义,它预示明年又获丰收,家人又能团聚。这一天家人如能不慎碰上它,更是好兆头,这有如少数民族的“泼水节”一样。如果这一天碰巧有外人上门拜访,让外人碰上它,这些外人也会交上好运。所以,这一天人们不希望有外人上门拜访。一是专放给老鼠吃的。相传五谷的种子,是老鼠从很远很远的地方咬来给农民种的,农民为报答老鼠的功劳,约定每年收割时,应留一小部分不收割,以便老鼠吃。后来,因为有一个贪心的人,把田里的五谷全收割了,老鼠一气之下便向观音娘娘投诉,观音娘娘听后也觉得可怜,便赐给它一副坚硬的牙齿,叫它以后搬进人家屋内居住,以便寻食,自此,老鼠便到处为害了。成为如今“四害之一”。然而,这个“到处贴甜丸”的陋俗毕竟行不久,它不仅不卫生,而且有损美观和十分浪费,也就自然消亡了。而这个“吃甜九”的习俗则一直流传至今。

上坟扫墓:这是冬至另一项活动。按潮汕习俗,每年上坟扫墓一般在清明和冬至,谓之“过春纸”和“过冬纸”。一般情况,人死后前三年都应行“过春纸”俗例,三年后才可以行“过冬纸”。但人们大多喜欢行“过冬纸”,原因是清明时节,经常下雨,道路难走;冬至时则气候好,便于上山野餐。

潮汕还有“吃了冬节圆多一岁”的俗谚。据王琳乾先生的《汕头旧俗谈》载:“人们对此有二种解释:一说冬至是小过年,过了小年也就应多加一岁了;一说此俗谚是出自犯人。古时每年秋天,都是杀人的季节,凡犯死罪的犯人一般都在秋季被处决,如果到冬至尚未处决,则循例可延至明年再处决,所以说‘又多一岁”’。

潮汕习俗,是潮汕文化的一个内容。人们在长期的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对于好的习俗便继承下来,对于不好的陋俗就丢弃了。冬至这个“上坟扫墓”是纪念先人艰苦创业和“吃甜丸”是预示来年又获丰收的习俗,自然就沿袭下来。

绍兴冬至习俗

冬至是绍兴民间一年中的大节,谚称“冬至大如年”。在古代,人们一直是把它当作另一个新年来过的。《嘉泰会稽志》称其节“大略如正旦而差简”,且诸多事情皆以冬至为起点。农历推算清明,即以冬至后106天为准,谓“冬至百六是清明”。《九九歌》也以冬至起算为头九、二九直至九九,以记季节变化。民间更有“冬至月初,石板冰酥,冬至月中,赤裸过冬,冬至月底,卖牛买被”,“冬前不结冰,冬后冻煞人”及“晴冬至烂年边,雨冬至晴过年”之谚,以冬至迟早、晴雨占一冬寒暖与年边干湿。是日,民间必家家团聚宴饮,一如除夕吃年夜饭之俗。

绍兴民间冬至家家祭祀祖先,有的甚至到祠堂家庙里去祭祖,谓“做冬至”。一般于冬至前剪纸作男女衣服,冬至送至先祖墓前焚化,俗称“送寒衣”。祭祀之后,亲朋好友聚饮,俗称“冬至酒”,既怀念亡者,又联络感情。绍兴、新昌等县的习俗,多于是日去坟头加泥、除草、修基,以为此日动土大吉,否则可能会横遭不测之祸。

冬至又称“长至”,一年中,此日夜晚为时最长,故民间有“困觉要困冬至夜”之说,谓冬至安眠一夜,可保全年好梦天天。

旧时,食米多用石碓石臼舂白,绍兴人爱在冬至日前后将一年中的吃饭米预先舂好,谓之“冬舂米”,一来因为过了冬至,再个把月时间就“着春”了,家事将兴,人人须忙于备耕,无暇再去舂米;二来因为春气一动,米芽浮起,米粒便不如冬令时的坚实,冬舂米可免米粒易碎而多粞,减少粮食的损耗。

绍兴人家中酿酒,一般都爱在冬至前下缸,称为“冬酿酒”,酿成后香气扑鼻,特别诱人,加之此时的水还属冬水,所酿之酒易于保藏,不会变质。此时还可以用特种技法酿成“酒窝酒”、“蜜殷勤”以飨老人,或作礼品馈赠亲友。

冬至夜,绍兴民间还有“生火熜”习俗,畚隔夜火熜,裹入被内,谓至翌晨炭火不熄,可兆来年家事兴旺发达。

旧时越中,无论男子妇女,在冬至那天,人人都要弄碗馄饨吃吃;而在夏至,则挨家挨户都要吃一顿面条,谓之“冬至馄饨夏至面”。此俗流传已久。但到底因何成俗,却各有说法。或言至日最短,以馄饨形团而就节;夏至食面,则用面(条)之长状夏至之长昼。虽然后者可用寿庆吃面讨长寿彩头之俗进行印证,但毕竟无见于记载。晚清绍兴学者范寅在《越谚·饮食》中说馄饨“或芝麻糖或醢肉裹以面粉,冬至时食”,可见古代绍兴还有甜味的馄饨。

是日,绍兴民间忌讳甚多,忌说不吉利之语,忌吵骂滋事,忌打碎盘碗;妇女不归宁,出嫁妇女务必于是日回夫家,不得在娘家过夜;不许打骂孩子,即使是最顽皮的学生,冬至日也可免受责罚,先生只能举着戒尺警告说:“帐,给你记到明天再算!”。

泉州人“冬节不回家无祖”

中国天气网每年农历十二月中旬,约当公历12月22日(或前、后一天),是冬至节,又称冬节。冬至为24个节气之一,特别为人们所重视,泉州人称冬至为“冬节小年兜”,其重视程度似稍为逊色,但过节时同样很隆重。

冬至应节食品,各地不一,北方吃馄饨,西北一带多吃饺,江浙一带则吃汤圆和麻糍。苏州人过冬至节所吃的汤圆,又称“冬至团”,分为粉团和粉圆两种,《清嘉录》曰:“有馅而大者为粉团,冬至夜祭先品也;无馅而小者为粉圆,冬至朝供神品也。”泉州人所吃的“冬节丸”,实际上就是《清嘉录》所介绍的苏州人应节食品粉圆。节日前夕,家家户户要“搓丸”。有红、白两色。“搓丸”手艺细巧,晋江深沪、石狮祥芝、惠安崇武的渔村妇女,搓丸速度快,质量好,粒粒小如鱼目珠子,令人赞叹不已,在搓冬节丸的同时,还用米丸料捏做一些小巧玲珑的瓜果动物和金锭银宝,以象征兴旺吉样有财气,俗称“做鸡母狗仔”。

泉俗有“冬节不回家无祖”之说,故出门在外者,都会尽可能回家过节谒祖。冬节早晨,要煮甜丸汤敬奉祖先,然后合家以甜丸汤为早餐。有的人家还于餐后留下几粒米丸,粘于门上,称“敬门神”。泉州人吃丸,称元宵丸为“头丸(圆)”,冬节为“尾丸(圆)”,这样头尾都圆,是意味着全家人整年从头到尾一切圆满。但清嘉庆《惠安县志. 风俗志》对冬节吃丸是这样解释的:“十一月,冬至,阳气始萌,食米丸,乃粘丸于门。凡阳尚圆,阴尚方,五月阳始生,黍先谷而熟,而为角黍,以象阴,角,方也。冬至阳始生,则为米丸,以象阳,丸、圆也;各以其类象之。夏至不以为节,抑阴也。”中午祭敬祖先,供品用荤素五味,入夜,又举行家祭如除夕,供品中必有嫩饼菜。泉俗过年,一年中只有冬节、除夕和清明节要备办嫩饼菜,据说都寓有“包金包银”之意,旨在祈望家庭兴旺发达。旧时如属大宗望族者,还于是日开宗庙词堂大门,举行祭祖仪式,与清明节的那次祭祖,合称春冬二祭。祭仪十分严格,参加者虔敬至诚。

在惠安,冬节除祭祖外,还有一些清明节同样的习俗,如可于是日前后十大内上山扫墓献钱,修坟迁地也百无忌讳。

冬至作为一个重要节气,有关的谚语也不少。如“吃冬节,上冬天;吃清明,下苦坑”。天文学上规定冬至为北半球冬季的开始,冬节过后,气温继续下降,农活也很少,成了农闲季节,称“上冬天”。而到了清明节,气候温暖,草木萌茂,农业生产上多忙于春耕春种,是农民最劳累阶段,所以谓之“入苦坑”。但农闲不忘农忙,谚语又及时提醒农民:“冬至百日六是清明。”冬至过后106天就是清明,应该及早准备农耕之事。此外,还有“干冬节,湿年兜”。“冬至在月头,严寒在年兜;冬至在月末,严寒正二月”。“冬至前,米价长,贫儿受长养;冬至前,米价落,贫儿转萧索”,等等。

泉州部分山区的风俗是冬至扫墓

清明是众所周知的扫墓时节,但奇特的是,泉州山区部分地方并不是清明扫墓的,而是在冬至。这一风俗究竟流传了多久,这里有什么样的谜团呢?

台湾冬至习俗

在我国台湾还保存着冬至用九层糕祭祖的传统,用糯米粉捏成鸡、鸭、龟、猪、牛、羊等象征吉祥中意福禄寿的动物,然后用蒸笼分层蒸成,用以祭祖,以示不忘老祖宗。同姓同宗者于冬至或前后约定之早日,集到祖祠中照长幼之序,一一祭拜祖先,俗称“祭祖”。祭典之后,还会大摆宴席,招待前来祭祖的宗亲们。大家开怀畅饮,相互联络久别生疏的感情,称之为“食祖。”冬至节祖先,在台湾一直世代相传,以示不忘自己的“根”。

●【往下看,下一篇更精彩】●

最新成考报名

  • 立春过后什么时候鱼开口
  • 2021年立春 2021年立春是几点几分
  • 冬至吃啥 南方冬至吃什么
  • 冬至几月几日 今年冬至是几号
  • 烧碱安全救护常识
  • 国庆节高速免费几天
  • 白露与秋分
  • 请示与批复有什么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