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文档 > 知识 >

读有的人有感

编辑:  成考报名   发布时间:12-27    阅读:

读有的人有感篇一
《读有的人有感》

读《有的人》有感

《有的人》是当代诗人可家纪念鲁迅13周年的一首现代诗。诗中批评了那些欺压人民的反动统治者,赞扬了那些甘为人民服务的人,进行了强烈的对比。从而表现了鲁迅先生“俯首甘为孺子牛”,为大家做贡献的精神。

诗中告诉了我们一些做人的道理。做人就要像自己活为多数人更好活的人一样,无私为集体奉献,为大家服务。应融入集体,成为集体的一份子,为集体多贡献。这才是做人的原则。

我们所生活的集体是学校,是班级,所以我们不要把自己放在班集体之外,不要“事不关己则高高挂起”。我们应该想到自己是班级的主人,把班级当成自己的家,多帮助同学。不要觉得做了一件好事就吃了亏,俗话说“吃亏是福”嘛。

就拿卫生值日来说吧。一个月轮到一次,我们就应该好好的做:捡好每一张纸,拖好每一块地,摆好每一张桌子……这些看起来很难,但只要用心去做,都不难。不要以“别人都不捡,我干嘛要捡”的心理去劳动。值日只是举手之劳,不需那么复杂。

所以,我们生活在班集体里,就要为班级、同学服务,多贡献。长大以后向社会贡献,做一个有用的人。

感悟生命的意义

——读《有的人》有感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我一遍遍地阅读着这样一首铿锵有力的、满含着爱和恨的诗篇——《有的人》觉得它给我的启迪远不源于诗文本身而是其深深的内涵。 这是一首纪念鲁迅的诗歌颂了鲁迅的伟大人生。他“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他“情愿作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这些诗句无不反映了鲁迅先生忠实于革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高尚品质这也正是他生命的意义所在。他的生命是非常有意义的非常有价值的!

这使我想起了孔繁森他毅然放弃了在山东的工作只身来到偏远的西藏同那里的人民生活、奋斗在一起为建设西藏作了很大的贡献。他本可以在山东安稳地工作却选择了一条艰险的道路。他不追求安逸到人民最需要自己的地方去—哪怕那里环境再艰苦他都要去他要去为人民谋幸福啊这不也是他生命的意义吗?他无私奉献的精神、他为国家、为人民着想的高贵品质完全从这里体现出来了。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他们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党献给了祖国献给了人民他们的生命都有着特殊的意义。可是有些人虽手握大权却不想着为国家为人民办事一心想着的只有图谋私利、贪赃枉法。

原首都钢铁公司北京分公司党委书记管志诚贪污公款、索贿受贿总额达人民币141万余元;原中信实业银行深圳分行长高森祥收受贿赂现金和礼物共折合人民币180万余元给国家造成了严重损失。这些人他们贪污公款、收受贿赂干尽坏事正如诗中所说的:“有的人骑在人民头上:„呵我多伟大!‟”

“有的人/把名字刻入石头想„不朽‟”“有的人/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他们如同行尸走肉虽

生犹死其灵魂何在?其生命的意义又何在呢?

人格不因为其有权有势而伟大。一个人无论他是谁无论他干什么只要他每时每刻想着的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那么他的人生就是有意义的。

我们作为新世纪的青少年肩上担负着建设祖国的重任更应该从小立志好好学习将来为建设祖国作贡献把祖国建设成为高科技发达的国家让伟大的祖国在世界人民面前高昂起头来这就是我们这一代人生命的意义!

“伟大”、“渺小”

——读《有的人》有感

臧克家先生的这首《有的人》写于1949年共和国成立之后。诗文通过两种人行为的对比和不同结局形象地展示了“有的人”的“伟大”“有的人”的“渺小”。

“有的人/骑在人民头上:„呵我多伟大!‟”这类人无耻地自我标榜“伟大”但众所周知他们所谓的“伟大”是“骑在人民头上”换来的他们剥削劳动人民无视百姓死活自顾享乐;但鲁迅先生一个生活在那种“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黑暗社会里的人却不计个人得失无私地“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也许在那些“伟大”人物的眼中这才是真正的“渺小”吧!

“有的人把名字刻入石头想„不朽‟”。这大概是那些“伟大”人物追求更高一层“伟大”的目标。但他们可知道仅仅树个碑、立个传就可以“流芳百世”了吗?错大错特错。就算这些人从哪个采石场弄了块最好的汉白玉石可若是他们与人民为敌那么或许有一天万声惊雷一道闪电这块碑就会玉石俱焚灰飞烟灭;反之鲁迅先生却“情愿作野草”一阵荒原大火之后虽然万物皆空凄凉可悲可春风拂过草儿们却又悄悄地冒了出来。因为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东西能具有它的顽强的生命力。

看看二者的结局吧——“大人物”们哼惨不忍睹不是被人们摔垮就是比尸首烂得更早可见的下场说不准还惨;不信你可以去问问死了的袁世凯、归西的蒋介石和那个泪对铁窗的陈希同。“小人物”们永受爱戴不但人们永远记住他而且到处生根发芽并且群众还把他们抬举得很高很高总之有说不尽的敬仰、爱戴。这也有永远微笑的雷锋、鞠躬尽瘁的焦裕禄和人民公仆孔繁森作证。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骑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的人只有躯体活着他们虽生犹死——渺小;

“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一生甘愿为人民作牛马的人他们的思想、精神永垂人间虽死犹生——伟大。

一头耕牛,那一位英雄

读《有的人》有感

《有的人》是当代诗人可家纪念鲁迅13周年的一首现代诗。诗中批评了那些欺压人民

的反动统治者,赞扬了那些甘为人民服务的人,进行了强烈的对比。从而表现了鲁迅先生“俯首甘为孺子牛”,为大家做贡献的精神。

诗中告诉了我们一些做人的道理。做人就要像自己活为多数人更好活的人一样,无私为集体奉献,为大家服务。应融入集体,成为集体的一份子,为集体多贡献。这才是做人的原则。

我们所生活的集体是学校,是班级,所以我们不要把自己放在班集体之外,不要“事不关己则高高挂起”。我们应该想到自己是班级的主人,把班级当成自己的家,多帮助同学。不要觉得做了一件好事就吃了亏,俗话说“吃亏是福”嘛。

就拿卫生值日来说吧。一个月轮到一次,我们就应该好好的做:捡好每一张纸,拖好每一块地,摆好每一张桌子……这些看起来很难,但只要用心去做,都不难。不要以“别人都不捡,我干嘛要捡”的心理去劳动。值日只是举手之劳,不需那么复杂。

所以,我们生活在班集体里,就要为班级、同学服务,多贡献。长大以后向社会贡献,做一个有用的人。

证历史,目睹风云,重燃人民心火的人-----鲁迅

读《有的人》有感

人生的价植是什么?刚开始我并不能够圆满地回答这个问题,当我读了《有的人》这首诗歌,再通过认真细致的咀嚼,

品味后,我终于明白了:人生的价值,决不是索取,而是对社会和人民的贡献.

《有的人》正是抓住了"人生"这一重大课题,用"死"与"活"进行鲜明的对比,说明了怎样的人生才真正有价值,并热情地赞颂了伟大的共产主义者鲁迅先生"俯首甘为孺子牛"的革命精神,无情地鞭鞑了反动统治阶级的腐朽和骄傲。

人生的价值确实值得我们探究。请看摸范共青团员刘玲是怎样是自己的生命熠熠闪光的。刘玲是北京53中的学生,7年前她患了骨癌,左腿径骨北化疗烤成了“木炭”,行路艰难,钻心地疼痛常使她夜不成寐,但他依然乐观向上,他陈同学们上课间操和体育课时,拖着一条腿,扫教室,擦黑板,为同学们打开水。老师和同学们心疼她,她却说:我的时间不多了,不能消极的等死。”她住院时碰到一个病友,因患了不治之症而痛苦得乱喊乱叫,她走过去,轻声说“姐姐‟,我给你唱支歌,你就不痛苦了。”歌声深深地感动了那位姐姐和同室的病人,虽然他知道自己的病势无法好转,但他还是手不释卷,生怕丢了功课。他有着坚定信念“今天活着就要准备为明天而奋斗!李大钊在狱中时受尽了各种残酷的刑罚,在绞刑架前,他正气凛然地做了最后一次慷慨激昂的演说:你们不能因为绞死了我,就以为绞死了伟大的共产主义。我们已经培育了许多革命同志,如同红花的种子,撒遍各地!我们深信,共产主义在中国必然得到光荣的胜利!

他们说的和做的是多么好啊!他们是真正用自己的血和肉创造出了非常有价值;有意义的人生。他们生为人民而生,死为人民而死,把短暂的一生的每时每刻都贡献給社会他们处处事事想到的都不是自己。而是别人,新时代最可爱的人——老山战士门他们对祖国更没有任何索取,只希望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点燃同代人的青春火焰。他们有一颗颗闪闪发光的金子般的心,他们的人生观是:祖国是神圣的。祖国是我们的精神支柱,为了祖国可以不惜一切。

硕果决不会用进。懒惰者的怀抱。

我们应该相革命前辈和现代英雄那样时时为人类创造新的生活,时时使自己的生命有价值,有意义。让自己的一生放射出光辉灿烂的异彩!

读《有的人》有感

最近读过一本书,名字叫《有的人》,它是一首诗歌。这首诗中曾提到"为人民作牛马的,人民永远记住他!骑在人民头上的,人民把他摔跨"可以看出,自盘古开天僻地以来,为人民服务和献身的人都是流芳百世的,再看看那些祸国泱民的又是怎样的呢?“秦桧、慈禧太后、袁世凯……他们得到的是千千万万个人的唾骂。以陈水扁为首的台独分子就是这样的一群人,他们即使活着,也是白活,死了,更是轻于鸿毛,遗臭万年。他们逆潮而动,就是飞蛾扑火--自取灭亡。

“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这是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八荣八耻"中的精辟语句。我不要做想陈水扁那样危害祖国人,我要做的是像岳飞、钱学森、朱自清那样的人,更要做像任长霞等以大批战斗在祖国各条战线的人。

"丈夫不报国,终为愚贱人"这是爸爸经常提到的一句诗。现在我终于领悟了他的含意了。是啊,国家虽然现在虽然是一个日渐强盛的国家,但还不是最好的,还要我们去继续建设。 大书法家颜真卿曾经说过"三更灯火五更明,正是青年报国时",我作为国家的小主人就应该学习前人,从小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弘扬“八荣”抵御“八耻”,做"八荣八耻"积极实践者。做健康向上的道德社会风尚倡导者。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比如:抛弃"小皇帝"的习气,不损坏家乡------凉都的一草一木,爱集体,爱家庭…。。爱国的事能做的还有许多、许多。

家是需要我们每个人去细心呵护的。只有小家和谐,大家才能有睦。只有整个国家富裕了,老百姓才有好日子过。

我真希望我快点长大,投身于祖国的建设道路上去,我宁愿当一块普普通通的小青石,默默地奉献着,直到永远、永远。

索取与奉献

——读《有的人》有感

有一种人,一味想要索取他人,在他人头上作威作福;有一种人,始终为人民作贡献,为了人民的幸福而操劳。这就是《有的人》当中两种截然不同的人。通过这两种人,我对索取与奉献有了更深的认识。

一个人如果只会让别人为自己做事,一味剥削别人,最终只能落一个被人民狠狠摔倒的下场。而这一种人死后,他们的尸体也会散发由心底到外表的恶臭,永远遭人唾弃。而我们应该做这种无私奉献,为人们作牛作马的人。为他人献出自己的一份微薄小力,也能给自己带来一种快乐、充实,人们一定也会感谢我们,会得到幸福。大家一起开心,这难道不比整天处心积虑,又处处让人感到反感要好吗?在青海玉树的大地震中,有许多贪污救灾物资的人,使不少灾民的生活得不到保障,事后,在报纸上相继报道了这件事,那些搜刮救灾物资

的人,受到了人民的齐声批判和痛恨。

而袁隆平老爷爷,尝尽了苦头,不辞辛劳地为大家寻找优良的水稻,最终,他的杂交水稻让世界人民过上了不用饥饿的好日子,受到了大家的尊崇。

如果说索取是肮脏的污水,那奉的人,受到了人民的齐声批判和痛恨。

而袁隆平老爷爷,尝尽了苦头,不辞辛劳地为大家寻找优良的水稻,最终,他的杂交水稻让世界人民过上了不用饥饿的好日子,受到了大家的尊崇。

如果说索取是肮脏的污水,那奉献就是纯洁的清水;如果说索取是令人厌恶的食人花,那奉献就是美丽清雅的荷花;如果说索取是最可恶的,那奉献就是最美好的!让我们行动起来,做一个处处为他人着想的奉献者!

读有的人有感篇二
《读《有的人》有感》

读《有的人》有感

我学习了臧克家为纪念鲁迅逝世十三周年写的一首诗,深受感动。

在预习课文时,我就读过了这篇为纪念鲁迅写的诗。最开始我读这篇诗还以为只是纪念鲁迅的诗呢,后来知道了这不光是纪念鲁迅的诗,还是批评一些人的诗。

我读完了全文,理解了意思,便深深地进入了沉思。鲁迅先生是一个关心他人,却为自己想的少的人。我不禁想起了周晔写的关于鲁迅先生的四个事迹,那不就是例子吗?鲁迅先生那么伟大,被誉为“民族魂”。正因为他为别人想得多为自己想得少而得到人民的爱戴。那么我呢?我每遇到竞选班干部时就从来不去,也不参加。总认为我不行,背课文时也很害怕。我与鲁迅比起来是相当的渺小。

就不说这个,我记得辅导书上还写过鲁迅逝世的前一天,他还在翻译文章,在他快死前也在写文章。而我每到生病时就不爱写作业,就玩不干别的。可鲁迅先生却在死前也在写文章,他是多么的伟大啊!

“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这句话会永远记在我心中。我会好好学习,不会让新中国失去栋梁。

读有的人有感篇三
《小学作文:读《有的人》有感》

读《有的人》有感

今天,我读了藏克家的《有的人》这首诗,我的心犹如澎湃的海潮,久久不能平静。

这首诗是为了纪念鲁迅逝世13周年而写的。诗中通过与鲁迅截然相反的“有的人”的对比,批判了那些骑在人民头上的统治者和压迫者,热情歌颂了鲁迅先生为人民无私奉献的可精神。

有的人,骑在人民头上,“呵,我多伟大!”那些反动统治者凶暴的本质,和有的人,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的崇高、感人形象,是多么鲜明的对比,是那么截然相反的态度,而鲁迅又是那么一个令人无比崇拜的人。

有的人活着,但它精神不朽,只是躯着壳活着,虽生犹死。有的人死了,但他们的思想·精神永驻人间。鲁迅就是这样一个人,他总是为别人想的多,为自己想得少,他总是默默地奉献着,正因为那样,他才受得那么多人的崇敬和爱戴。

《有的人》告诉我们骑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的人终究只会让人民把他摔垮,遭受失败的命运。给人民当牛作马有人,人民永远会记住他,把他抬举得很高很高。

鲁迅那种为人民无私奉献的可贵精神永驻我心!我怀着敬佩的心情又一次读起了《有的人》这首诗······

读有的人有感篇四
《读自我实现的人有感》

读《自我实现的人》有感

最初盖老师向我们推荐这本书,我听这本书的名字,猜想是一种由心理学家写出的励志型的书,老师意在让我们在大学的初期有一个更高的目标,更崇高的理想。一直记得盖老师说的那句话,你有多大的目标就会有多大的动力。 从总的方面来说马斯洛是一直强调他的研究对象都是“健康的人”,这就是从一个侧面在与弗洛伊德公然对立。

从分期来看,刚开始读书时,我是是满心的好奇,读着读着就越来越激动,因为我发现作者是以一实验记录的方式在讲述那些被称为“自我实现的人”的特点。由于那些人都是很有成就的人,所以我最初对“自我实现的人”的理解就是:有成就的人。在看着作者介绍那些“自我实现的人”具有的特点时,不自觉的就会拿自己与他们比较,看看差在哪里。

总结起来一是健康的人一致不惧怕未知的事物;二是接受自己以及自己的本质;三是超然独立。单这几点就让我觉得举步维艰。很难做到。下面我细说几点: 本我、自我、超我的融合。我觉得这点的要点是自己喜欢做的事就是应该做的事。但事实上我觉得我的大多数时间都在做自己不得不做的事情,从小到大,读书考试。因为不做这些就会没有出路。尤其是在高考时,完全是一种超负荷的隐忍。但我觉得任何人的忍耐都是有限度的,因为所有的人都告诉我大学是轻松自由的,所以我才会以此为动力去做哪些该做的事。但现在,我依然觉得有些超负荷,却所有的人都说在大学的时光是美好的,工作后就再也没有这样单纯为学习的日子。我为什么会觉得这些日子是在忍耐呢?我给自己的答案是我很少有自己的时间,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那么我现在做的又是什么呢?我为什么要去做这些?我又为什么不喜欢我现在所做的呢?现在已经少有人去管我,是的,我在自己管自己。我一直都在做我认为对的事情,却是自己不喜欢的事情。我的本我自我完全的分裂吗?我仔细思考,我觉得我的问题就在于:我喜欢自由。凡是别人规定的事情无论是什么,我都觉的那是任务,都会在做的时候觉得疲惫。自己想看的书、电视剧、突然想打扫房间,都会觉得充满兴趣,做起来兴致勃勃。我

认识自己只在我写出这些的一瞬间。这是我分析许久都未得答案。但我该怎样做呢?我想不出…

对于引向自我实现的种种行为,我仔细研究了一下。第一是:忘我,即全神贯注。我曾有过这样的忘我,我承认这种感觉是很美好的。有两种情况,一是我在读着吸引我的小说或好看的电视剧,二是我在算理科题,在很有思路就是得不到结果的时候。这两种情境都会让我觉得这个世界只有跳动的思维和我所从事的事物。时间会在我回过神来时已走了很远,我却浑然不知。并且一直保持着高度的兴奋和集中。然而现在却再也找不到那种感觉了。我总觉得我过去的知识体系与现在所学习的东西是矛盾的,现在记忆与评论的东西多了,以往的东西都是固定的,它们似乎是有着某种内在的联系,只是我在转换中出现了问题。

第二是每天面临的选择,自我实现的人会选择成长性的。这个我觉得比较抽象,但我觉得我在做道德方面选择的时候往往都会做出正确的选择。只为坦然做人。接下来我看到了第三点,这时我才明白何为“自我实现的人”。是“一个自我需要实现出来;倾听内在的声音;让自我显露出来。也就是这里面的“自我”是我们心理学中的本我、自我、超我中的那个“自我”,就是明白你自己喜欢什么,你真正适合什么,让你自己得到最大的彰显。是尼采的那句话:“成为你自己。”我觉得真的从来没想过这些。作者说大多数人遇到事情不是先问自己的内心,而是去倾听父母、权威的声音。我也不例外,但我从来没觉得这样有什么不对,因为所有的观念都是我们现在经历的还少,只有去咨询有经验的人才会少走弯路。

包括高考的报志愿,我都是一直再问我哥,我姑,我叔叔,甚至在交表的一瞬间,我还在问班主任老师,提前批要报吗?她说报就只能师范学校,我问师大怎样,她说挺好,我问报什么专业,她说师范学校当然报师范专业了,事实上她和我都不知道标志着师范字眼的专业意味着什么:十年的承诺。不说别的,只觉得自己思考了很久的问题就这样在这几秒被别人决定了,似乎此刻谁的话都比自己的重要。而事实上经历过才会明白:有些事无论结果如何,都是要问自己的心声,要自己去决定才不会后悔。但有时就是这样戏剧性,还是免不了总想去咨询,开学时去问学姐,学二学历时去问导师,就是现在,我仍然在为是否继续在社团当干事而纠结,想去问问导员。看到这里时我几乎就要决定退团了,因为这是自

己的心声,至少现在不喜欢。但理性一些之后我又觉得还是不要轻易做决定,毕竟干了这么久,究竟做这些有没有用还是问问吧。

下一点是:敢于与众不同,宁愿成为不受欢迎的人。我觉得这个比较尖锐。我有的时候确实会选择与众不同,被人说为固执,然后觉得不合群。偶尔几次还好,觉得清净并且为做了自己想做的事情而觉得高兴。但人毕竟是社会性动物,不可能独自一人生活。我也会有想找人说说话的时候,而在大学里如果常常不参加大家的活动,就会自然而然的被大家所遗忘,或自己就觉得与大家陌生。有的人一个月也见不到几面,总是与人不同,就会被认为无法沟通,另类。我觉得做这样的选择真的很困难。从这本书上对号入座,作者把人分为成长性动机促进的人和匮乏性动机促进的人,其中匮乏性的人对环境的依赖性很强。我就是这样的人。但是让我很无奈的是,书中只给出了现象,让我知道怎样好怎样不好,却没有说出通往自我实现的途径。

还有一点是:发现自己是谁,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了解自己不擅长什么,没有那种潜能。作者的意思是生物学意义上的本性、先天的本性不可改。关于此问题,我今天还在于父亲吵。原因是从小所有的人都告诉我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他们把他们喜欢的孩子的样子描绘给我,让我努力去做。我也一直被训练的很听话。去尽量让不爱说话的自己活泼些,让胆小的自己去挑战在大家面前讲话。去竞选班干部,一当就当了很多年,也因此成为父母的骄傲,说看平时不怎么说话,到哪都能当班长。但一切都因为高考复读的那一年回到了零点,我开始只潜心学习,并习惯了一直这样,大学了还改得很难。者不得不让我思考,是不是这才是我的本性。内敛,不爱说话,喜欢钻研问题。我这么久都在做谁?直到今天,父亲说让我练字,说字是人的一张脸,本来是他常说的没什么。但因为我最近正在思考这些问题所以就比较敏感。在父亲说道:“要成大事的人,字必须要好看,无一例外。”我立刻火了,我为什么要成什么大事,我只会去做我适合做的。要做你自己去做。父亲立刻说,我做不到才让你做。这样他就明显理亏了,我说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你做不到也别让我做。但说到这,我也不能说自己真的不想成大事,毕竟从小到大被灌输了这么久,已经分不清是自己的理想还是别人的理想了。并且已经认不清自己了。

就拿刚结束的职业生涯规划大赛来说,首先要自我剖析,我竟然不知道自己

有什么潜能,我只知道我喜欢安稳,我要多赚钱。但这都是因为小时总搬家和家境不好导致的。所以我的职业规划可谓仅仅是假想出来的。我觉得那是个很好的未来,但究竟能不能做到,适不适合自己,全然不知。但我会尽力不因不了解自己而迷茫,去试着找寻其他途径。例如那次莫雷等心理学专家来我校与我们对话,我唯一印象深刻的一句话是:尽人事,以观天命。这让我在做现在的事情时能很专心的去做,因为它的意思是说,做好现在的事,其他的交给天。

这里面还提到一种观点:抛弃未来,不为未来担忧。这确是一种活在当下的气魄,但这就相当于问一个问题,如果这是生命的最后一天,你会怎样度过?理想的答案是会让他过得很有意义。但事实上,我觉得无论如何我都不会去做那些枯燥的作业,我会选择与我的家人在一起去弥补某些遗憾。现在就出现了一个悖论,一是如果没有未来,现在的努力又是为了什么?二是未来是如此的未知,你不会知道你自己在哪一刻从这个世界中永远消失,所以你能把握的就只有当下。那么生活究竟是为了未来,还是为了当下?可能对于多数人会是二者兼而有之吧!

此外,书中还提到了需要满足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由高级需要与低级需要不被满足时所发出的高级牢骚和低级牢骚作对比以及关于爱情种种。我觉得这些都比较清晰也比较容易被认同,也让我觉得自己由此可以变得睿智一些,受益匪浅。但也有一些章节看了之后觉得云里雾里,不知所云。我觉得这可能是与个人的经历和阅历有关,可能在不断丰富自己之后,会另有一番体会。

教育科学学院

09级 心理学

赵蕾

读有的人有感篇五
《读马云传纪有感》

平凡人的不平凡

——读马云传有感

“深凹的颧骨,扭曲的头发,淘气的露齿笑,5英尺高,100磅重的顽童模样。这个长相怪异的人有拿破仑一样的身材,也有拿破仑一样的伟大志向。”这段话出自《马云传》。他,一张棱角分明、削瘦奇特的脸庞,一派狂狷不羁、特立独行的做事风格,一副两肋插刀、不计回报的古道热肠;以“光明顶”命名公司会议室,与金庸密切交往,聚集互联网英雄人物“西湖论剑”„„种种言行,颇似一位纵横商海江湖的大侠。

他就是马云,中国电子商务网站的开拓者,阿里巴巴网站创始人兼CEO。

一、

读总序的时候,就有很多人士在赞扬马云,难道他真有那么神奇吗?

书的开篇就介绍了马云的成就:“网络中国的拿破仑”。从教师到商人到全球电子商务的代言人,马云被称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未来首富”!而他的“阿里巴巴”、“淘宝网”、“支付宝”、“雅虎中国”则是他问鼎“全球首富”的名片。

少年的马云特讲义气,常常为朋友而战,其中也受了不少苦头,如果非要作出解释的话,也许就是他那自始至终的“大无畏”精神吧。而在学习方面,马云被称作数学“弱智”、英语奇才。三次高考中第一次高考数学1分,第二次高考数学18分,后在数学老师的“自尊伤害”下,他第三次高考数学破天荒考了79分,其实也在暗示我们:数学的缺陷根本无法阻止你成为优秀商人的步伐!而马云苦练英语的经历是值得我们学习的:马云学英语靠的就是对英语的热爱和“厚脸皮”精神。马云最终侥幸升入杭州师范学院外语系就读,然而他屡败屡战只为圆大学梦而付出的努力就不得而知了。因其卓越的口才和英语水平,大学中他生活的游刃有余。毕业后,到大学教英语,后来辞职创办了海博翻译社。

马云遭遇了人生中第一次创业的重大挫折,但他从不因失败而掉泪。创业以来,他承受的各种白眼和闭门羹难以计数。“对所有创业者来说,永远告诉自己一句话:从创业的第一天起,你每天要面对的是困难和失败,而不是成功。我最困难的时候还没有到,但那一天一定会到。困难是不能躲避的,也不能让别人替你去扛,任何困难都必须你自己去面对。”马云从摔倒之处爬起来,舔干血迹重新上路了。1997年,当马云离开中国黄页时,外经贸部对马云说:到北京来吧,来这儿你能干得更好!于是也就在这一年,马云带着自己的创业班子远走北京,加入了当时的外经贸部,继续开发网上贸易站点。马云当时的确做出不小的成绩,所以后来他敢于在任何场合口出狂言:“我做阿里巴巴网站不是不能赚钱,而是不急于赚钱!” 从1995年到1999年这5年里,马云经历了无数艰辛苦难、挫折失败。多少酸甜苦辣,多少悲悯伤痕,多少泪水汗水,多少委屈打击,如今回首往事,马云感慨万千:“黄页发生的许多事都可以写成电影剧本。”“我们创业时有30几家与我们竞争的公司,我记得现在全部关门了,只有我们一家还活着。”“永远不要跟别人比幸运,我从来没想过我比别人幸运,我也许比他们更有毅力,在最困难的时候,他们熬不住了,我可以多熬一秒钟、两秒钟。”“我们是坚持梦想的人,所以能走到今天。我们今天没有放弃第一天的梦想,我们还要走下去。”与他们相比,马云比他们多了五年探索、五年实践、五年苦难、五年屈辱。马云说:“五年苦难是我们最大的财富,也是成功的重要原因;别人可以拷贝我们的网站,但无法拷贝我们五年的苦难。”不追溯这五年苦难,就难以探求阿里巴巴成功的原因。马云的创业轨迹和奇迹在这一系列变更中越画越坚实、圆满。

二、

读了这本书之后,我开始关注这个特立独行的人以及他的事情。

这本书从马云少年时期开始,一直到他成为叱咤商场的风云人物。其中,让我印象最深刻之处是题目“永不放弃”。的确,“要成功,何必畏惧失败。”大凡成功之人,似乎总有一段刻骨铭心的失败之旅。有人说“失败是弱者的地狱,强者的阶梯,智者的故乡,伟人的天堂”,此话不假。亨利 · 福特在进军汽车业的前三年,破产过两次;美国大百货公司梅西百货曾经七次遭遇“转折点”——也就是一般人所说的失败,终于取得成功;莱特兄弟在经历了数百次失败的实验以后才驾驶着人类第一架动力飞机飞上了蓝天。而马云,两次高考失利后考入杭师;两次创业失败后第三次创业创建阿里巴巴;企业经营中用自己的头脑克服各种困难,使阿里巴巴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子商务网站。“任何企业家不会等到环境好了以后再做任何工作,企业家是在现有的环境下,改善这个环境,光投诉,光抱怨有什么用呢?今天,失败只能怪你自己,要么大家都失败,现在有人成功了,而你失败了,就只能怪自己。就是一句话,哪怕你运气不好,也是你不对。”他的言行告诉我们怎样才是真正的成功者。贯入其中的便是马云的价值观,他所传导的不仅是创业才能,更是一种永不放弃的精神!

“阿里巴巴”的帝国的创始人马云瘦小精干,长相还有些颇似外星人ET,却拥有着帝国梦想!功业之心,人皆有之。所不同的,只不过是因境况而异,目标便各有差异罢。农夫以桑麻有成丰衣足食为功业,从军兵卒以执掌将军印信为功业,士子以入仕为官为功业,大臣以治国理民之政绩为功业,国君以称霸天下为功业,学派以践履信仰为功业,商旅以财富累积为功业。。。而马云的目标功业就是真正企业家的功业!看今朝,阿里巴巴、淘宝、支付宝、阿里软件和雅虎中国这一家人正在走着他们盛兴的路!阿里巴巴为全球的企业提供一个巨大的信息交易平台和商业社区,淘宝为个人和小企业提供交易信息平台,据吕伯望最新发布的调查结果,雅虎中国为企业和用户提供网络营销推广;支付宝提供了一个网上支付体系;投资1亿元人民币成立阿里软件,推出了互动搜索的“阿里帮帮”和发布商业信息的“阿里助手”等软件,旨在解决企业管理和生意管理的问题。一家人还并非单兵作战,而是彼此呼应,互为犄角之势!上市是国际化的需要、建立庞大商业社群的需要。对于阿里巴巴的上市路,那是值得人期待的,期待的不是钱,而是更加光明的前景。“这便是马云的独特语言,最直白,而又最隐晦,最浅显,而又最深奥。”

三、

当然,我的读后感不仅是重述马云的业绩,更多的是他身上所具备的成功者的素质,实在值得我们学习。

一个数学奇差而英语绝好的商界才子,创造了阿里巴巴的神话,就连英国首相布莱尔、前美国总统克林顿也对他刮目相看,何况我们这些凡夫俗子呢?对他经常讲起的几句话,我尤其佩服!

“我拿着望远镜也找不见对手”——为他的“狂妄”折服;

“阿里巴巴不是计划出来的,而是现在、立刻、马上干出来的”——为他干事创业的作风折服;

“男人的长相往往和他的才华成反比”——为他的幽默睿智折服。

正如他讲的:“你必须跑得象兔子一样快,又要象乌龟一样耐跑。”一个人要取得成功,不在于你有多么聪慧,而在于你坚持不懈地朝着目标前进。“所以我现在最欣赏两句话,一句是丘吉尔先生对遭受重创的英国公众讲的话:‘Never never never give up!’(永不放弃!)另一句就是:‘满怀信心地上路,远胜过到达目的地。’”

马云也曾说过类似的话:起初他们并“不知道”什么企业文化,后来团队在其的带领下不断的发展起来了,形成了以其为中心的独特的团队协作风格。后来开始注意企业文化这个

概念,于是乎逐渐从团队中归纳、提炼出的一些行为模式和做事的理念,对了,书中说的是“使命感”。大概有这几条:

客户第一:客户是衣食父母。

团队精神:共享共担,以小我完成大我。

拥抱变化:突破自我,迎接变化。

关于激情:永不言弃,乐观向上。

关于诚信:诚实正直,信守承诺。

关于敬业:以专业的态度和平常的心态做非凡的事情。

一个优秀的企业家的确需要具备各方面的才能,知识的储备量也不仅仅是依靠几本书,几个文凭,也许更多的是生活的积淀,工作的磨砺,以及自己独特的个性,所谓独特的个性应该是包括创造力,敢于做梦,能够付诸实践。马云的塑造证明了一下几点:

1.他懂得怎样把握时机。当所有人都不看好互联网的发展前景,甚至不少人都不知道互联网是何物之时,马云果断地创建了中国第一家商业网站——中国黄页,尽管他的身边几乎没有一人支持他,明白他。

2.他知道如何运用和招揽人才。三流的点子加上一流的执行水平,要比一流的点子加上三流的执行水平更重要。他所创造的“六脉神剑”让阿里巴巴的团队获得了广泛的好评。他靠自己的口才说服许多哈佛高材生为他效力。

3.眼光和胸怀是非常重要的,我认为眼光是“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要多看,多跟高手交流。你会觉得和别人的差距很远的,这样你眼光就会打开。谁都不可能每天跟人解释,只能干,用胸怀跟人解释。每个人的胸怀是靠冤枉撑大的。一个人有眼光没胸怀是很倒霉的,犹如《三国演义》里的周瑜就是眼光很厉害,胸怀很小,所以被诸葛亮气死了。而有眼光、有胸怀的人才能笑得爽朗透彻。所以要想“笑傲江湖”,要做到眼光犀利、胸怀开阔。

4.再就是实力,我觉得实力是用失败堆积起来的,一点点的失败可以提高一个人的实力、企业的实力。一个人取得最后成功的过程中会有太多惨痛的经历。

5.最后是职业道德。不管有多少人骗他,马云从一开始就坚守诚信的道德底线。尽管他曾被人当作骗子,但他绝不骗人。“不管做任何事儿,脑子里不能有功利心。如果一个人脑子里想着人民币,眼睛看到的是美元,嘴巴吐出来的是英镑,那这样的人是永远不会真正地把客户的需求放在第一位的。”他奉献给客户和社会的,是货真价实的东西,是崭新的观念,崭新的产品,是崭新的商业模式。

最大的失败就是放弃,最大的敌人是自己,最大的对手是时间。创业者要懂得左手温暖右手,要懂得把痛苦当作快乐,去欣赏去体味,自己才会有成功,赚钱是一种结果,它永远不会成为我们的目标,也许有一天我们会放弃某一个行业,但是我们永远不会放弃我们的目标,永远不会放弃我们要追求的伟大梦想。读马云,我们要学习的东西很多,学习他在创业道路上的不屈不挠的拼搏精神,学习他创业团队和谐共事的合作精神,学习他高瞻远瞩胸有大志的无畏气魄。他就像那个传说中的阿里巴巴,带给人间的是真正的财宝。也难怪比尔盖茨会在07年四月举办的博鳌亚洲论坛上说:“下一个比尔盖茨就是马云。”

每一个人是实实在在的人,都是平凡的人,之所以有些人伟大。要不断去走,不断去跑,不断去看。不管别人怎么说,我们相信自己,我们坚信一点,我们并不在乎别人怎么看我们,但是我们再乎自己怎么看待这个世界。我们都是平凡人但是我们可以做一件平凡的事。过去不等于未来,失败只是暂时停止成功。自己加油!中国加油!

读有的人有感篇六
《《有的人》读后感》

《有的人》读后感

鲁迅先生是我国的一位大文豪。他的文章犀利而又贬低世俗;他的为人,更是不言而喻。如今,鲁迅这个名字已经家喻户晓。

《有的人》是当代着名诗人臧克家为纪念鲁迅先生逝世十三年周年写的诗。这首诗用简朴的语言描述了鲁迅先生那崇高的自我献身精神与旧社会中那些反动统治者的丑态。

有的人虽然活着,但在老百姓的心目中却犹如行尸走肉。有的人一生为人民着想,这种人虽然生命不复存在了,可他们的精神却永驻人间。有的人其在人民头上,人民把他摔垮;有的人愿为人民做牛马;有的人想流芳百世,却早已臭名昭着,有的人愿做野草,然而野草青青;有的人只为自己,大家看到他的下场;有的人甘为他人,人民把他举得很高很高。

鲁迅先生就是后者。他“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他是一株野草,有了他就有希望,他更是一位英雄,人民的英雄!他的一生都在为人民拼搏着,他点燃了几代中国人奋发的星火,他用锐利的眼光为我们指引着前进的道路,他抨击黑暗、追求真理,他用尖利的笔刺向敌人,用温暖的大手抚慰同胞们。

鲁迅先生虽然离开了我们,但他那“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可贵精神将会世代相传。既然鲁迅先生能为人民无私奉献、鞠躬尽瘁,而我们为什么不能呢!所以,我们要牢记“鲁迅精神”,将来做一个像鲁迅先生那样真正的、有价值的人。

六年级:小萝莉萌萌

读有的人有感篇七
《读《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有感》

端正思想,树立正确的思想

——读《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有感

人类有思想,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思想,这是人与动物最本质上的区别,从一定意义上说,没有思想便没有人。

毛泽东在《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里告诉我们,没有正确的思想,就没有正确的行动,人们从实践中得到正确思想,正确的思想又不断地推动实践。他特别提醒和启发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正确的革命的理论,要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做到理论联系实际,这样才能形成和产生正确的思想。他还把“指导我们思想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的一条重要原则确定下来。几十年来,在中国革命的实践和建设中,这条原则已经显现出巨大的作用。所以,我们党和国家无论做什么决定,开展什么重大活动,首要强调的就是阐明重要的指导思想,坚持思想领先的原则,把思想放在第一位,先解决人们的思想认识问题,统一大家的思想。

实践证明,思想决定命运,思想决定行动和结果,这不仅是指集体和国家,更包含我们每一个人。一个人想要有一个什么样的人生,首先必需要有一个相适应的思想。当然,思想是在不断地变化,不断地完善,不断地提高的,也可能发生质变。但当我们从懂事的时候起,当我们走向社会并有了独力地能力参加实践活动的时候,应该有一个基准的思想格调:我想做一个大有作为的人,还是想做一个碌碌无为的人?想做一个科学家,还是想做

一个从政者?想做一个善人、好人,还是想做一个恶人、坏人?想一生多吃苦、多为别人做事,还是想一生多享受、多为自己谋利?在这些方面,只有自己的思想先选择正确了,才能有正确的行动,才能为此付出,才能实现自己的最终目的。如果从开始的时候,就没有选择正确的思想,而是相反的思想,那在一生的实践中,就不会有正确的行动,更不会有良好的结果。到头来,就会为开始没有选择正确的思想而后悔终生,遗憾终生。

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历来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大到治国理政,小到一项具体工作,都涉及到这一问题。因此我们必须端正思想,树立正确的思想,科学有效地指导生活、工作和学习。

树立正确的思想,必须牢固树立和不断深入地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思想为行动指南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思想的精髓和灵魂凝聚在“艰苦奋斗,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以人为本,科学发展”五句话之中,我们要正确领会、准确把握,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事业观、工作观、政绩观。

树立正确的思想,要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发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以优良作风带领广大党员、群众迎难而上,锐意改革、共克时艰。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是我们党群众路线的灵魂,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也是党的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我们必须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必须发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必须遵循群众路线,必须改革创新、与时俱进。

树立正确思想,要牢固树立公仆意识,把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事业观、工作观、政绩观入脑入心,全面吸取它的精髓和灵魂,自觉贯彻到做工作、谋事业、取政绩、求发展的各个方面。在工作中,重点要突出认真贯彻科学发展观的以人为本,全面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密切联系群众,始终相信群众,紧紧依靠群众,最充分地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要紧紧依靠科学发展观,循序渐进地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党性修养,实事求是地谋取人民信服的政绩,最终实现各项事业的科学和谐发展的宏伟目标。

读有的人有感篇八
《读怎样培养真正的人有感》

读《怎样培养真正的人》有感

绥芬河市第四小学 王淑梅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的进步,学习已成为生活中的重要内容,当我棒起苏霍姆林斯基《怎样培养真正的人》这本书时,首先映入我眼帘的是“如何成为谦虚的人、怎样培养谦虚和怎样教育孩子正确对待批评、责备、惩罚两篇文章,这两篇文章对我来说可以说算是受到了双重教育,既教给我如何培养谦虚的人,又启迪了我引领孩子正确对待批评的方法。

作为教育工作者,面对的学生个性差异很大,有的学生犯了错误受到批评与责备时默默不语,甚至悔恨交加,但有些同学却理直气壮,强词夺理,看起来后者好象是学生的过错,且把老师气得火冒三丈,其实静下心来想一想,老师的工作如果做得完美无缺,这种现象还会出现吗?那就是老师应该把教给孩子正确对待批评、责备这一工作环节做到前面,学生懂得了对其批评的意义,老师的工作不就好做了吗?苏霍姆林斯基曾这样说道:“听到别人的批评之后,要感谢人家,因为他们在教你像人那样去生活。如果一个人只喜欢言不由衷的赞扬,而听不进别人忠肯的批评,那么这个人终将一事无成。相反,如果一个人在听得进表扬的同时,又能非常愉快地接纳别人的批评,我敢肯定这种人必定有着和别人不一样的胸怀和涵养,这种人日后必定会成就一番大事业。很显然,苏霍姆林斯基对待批评的做法值得我们效仿。

正确对待别人的批评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如何让学生能正确对待

批评、责备则是一件更难的事情,但是我想,只要我们教育工作者都能品味和尝试一下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方法这些问题可能就会迎刃而解了。

在书中,苏霍姆林斯基还有这样一段话,“有些人做了好事大声宣扬,把这种事当作不平常甚至非常特殊的事来声张,作为一个真正的人来说,应该感到不舒畅,这种曲解劳动美德的观点会给教育带来严重的危险性。”这种人不仅社会各行各业大有人在,既使在我们的学生中也的确存在,试想,如果我们的学生也都曲解了劳动的美德,那么社会上“谦虚”二字还能存在了吗? 曾有人说:谦虚的人学十当一,骄傲的人学一当十,这说得很有道理,谦虚的人在取得成就时会告诫自己:山外青山楼外楼,强中自有强中手,从而不断地努力,不断地进取;而骄傲的人则会在取得点滴成就时就沾沾自喜,认为自己很了不起,试想,一个高傲自大的人结果会是怎样的呢?骄傲自满是一座可怕陷阱。

牛顿的贡献对自然科学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他写下了世界历史上极其辉煌的一页,但他总是说:“我不知道人家怎样看我,但是在我自己看来,我就象一个在海滩上玩耍的小孩子,偶尔拾到较为光滑的圆石,而真理的大海我并未发现。”正是因为牛顿有了这样的谦虚,他才不断学习、思考、研究,取得了不朽的成就。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只要我们能谦虚地面对自己的成就,不断以知识充实自己,那我们就可以不断进步,趋向完美。

读有的人有感篇九
《读《丑陋的中国人》有感》

读《丑陋的中国人》有感

《丑陋的中国人》是柏杨的一篇通过演讲之后进行整理的文章。自从演讲之时起就受到褒贬不一的评价,褒的是指出了中国人的毛病,贬的是丢了中国人的面子。我的第一感触是,柏杨为什么会写这样的文章,为什么会发表这样的看法,为什么把我们中国人写的一无是处?再看看文章,脸就火辣辣的红起来,感觉挨骂的人就是我,我就是文章中缺点众多的丑陋之人。但我不恨柏杨,我看完第一遍,还想看第二遍,甚至想写篇文章自剖一下。更不怒,不怨,不艾。柏杨的话深深的打在我的心上,不知道是觉得可怜,可悲,还是可恨。作为中国人我们是有很多优点,但是我们身上的缺点也是值得我们反思的,国家应当居安思危,个人应该日三省吾身,落实到我们个人身上又该怎么做是我读这本书最大的,最应该去深刻思考,总结的。我觉得柏杨并不是在诋毁或者单纯批评什么。很多人在没有反省之前,一听到“不顺耳”的话就理解为是一种别有用心的攻击或者是无知的表现,竟忘了老祖宗的训言: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大多数人总是不喜欢听忠言逆耳。一旦听见对自己不利的东西就立马出来攻击。觉得别人是在对自己的挑衅!

柏杨先生不是说:中国没得救了,只剩下些劣根;而是一些问题的确与其他现状并存,柏杨先生把它指出来,讲出来,像是在治病,中国人有没有病?肯定有,每一个民族都有一定的问题,那么,柏杨先生把病指出来,说明中国人病状明确,可以针对而医,这难道不是一件好事吗?

一个观点,只要被提出来、存在着,就有一定的可取性。可能可取性很小,谬误性很大,但是我们仍不应反对它、抛弃它,而是用我们的判断力判断出哪些是对中国人有用的成分,并把这些成分提取出来,切实的用以改造自己,优化自己,这就是我想对反对柏杨先生的人所说的话。

《丑陋的中国人》里有很多令人深思的观点。也充分暴露了当今中国的现状。“为什么一个中国人,稍微胆大心粗一点,稍微讲一点点实话,就要遭到这种命运?”这是柏老开始提出的,难道不是吗?现在我们虽然倡导言论自由,学术自由,我想这不是形式上的,这只是一种表演。一旦你触痛了掌权者那根弦,他们总会想方设法让你闭嘴的。柏老提出了很多观点,中国人就是具备了狠多可怕的特征啊,脏、乱、吵是其一,嗓门大的真是天下无双,还有很重要的是窝里斗、不团结、相互践踏、拆台,可真是天下闻名。正如他所说,每一个单独的日本人看起来都像一头猪,可是三个日本人加起来就是一条龙。中国人呢?中国不是有句古话说,一个和尚担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三个中国人,三条龙加在一起,就成了一头猪,一条虫,甚至连虫都不如。外国人批评中国人不团结,柏老说:“你知道中国人不团结是什么意思?是上帝的意思!因为中国有十亿人口,团结起来,万众一心,你受得了?是上帝可怜你们,才教中国人不团结。”这句话虽然具有很浓的讽刺意味,却无不表现了柏老想借此来惊醒中国人。我特喜欢书中的一句话“中国人就像酱缸里的蛆,喜欢在浑浊恶臭的环境里相互搅来斗去”,说的实在是太深刻了。

其实书中有很多说“丑陋”的观点,像柏老对崇洋媚外的批判,认为我们其实都是崇洋的,我们哪样用的吃的穿的玩的,各种东西,不是洋人发明的,不是从洋人那里传来的,我们可以崇洋但不要媚外就可以了,中国人总是分不清崇洋、媚外,以为崇洋就是媚外,媚外也就崇洋了。还有就是中国人的心胸总是那

么狭窄,泱泱大国,本应历练出心胸的宽广,可是正是因为长期的贫穷,杀戮,猜忌,使我们心胸反而更加狭窄,等等许多值得反省的地方。我们不要总是抱着排斥的观点去看待柏老对丑陋的揭露,也不要觉得身为中国人,我们被柏老批评的一无是处,觉得身为中国人去批评中国人,揭露自己人的伤疤,是一种耻辱!我们要看到这些缺点,去反省,去改正,从而让中国变得强大。我想这才是柏杨最终的目的!

总结柏杨先生提到过的国民劣根,即贪小便宜,或者说是不肯吃亏,就结果而言,反而是吃了大亏,整个民族在两百年的时间里陷入被人欺的泥潭。不难看出,这是一个策略问题,是策略上出了错,因小失大。同是,这也是一个民族性格问题,性格形成于历史文化环境当中,潜移默化中不易引人察觉、惊醒,却又毒害颇深,这就是柏杨先生所说的“毒素”。用马哲来讲性格类似于意识,由物质决定,而物质与意识间的反反复复的相互作用早就了现状。我们应当从柏杨先生的文章中反省自我,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自我改良计划,付诸实践,打破原来的不良现状的平衡,制造一种客服国民劣根后的平衡,才能是民族健康、自信的发展下去。自助者天助。大我由小我组成,改变世界从改变自己开始,改变国民从改变你我开始。

读有的人有感篇十
《读杂志有感》

教育者的呼唤

烟台市芝罘区奇山小学 李春鸣

邮箱:lichunming2255@163.com 电话:15053552477

我是一个喜欢读书的人,然而在这个纷繁忙碌的社会,很难找时间静下心来读一本好书,更多的时候,我会手捧一本杂志,静静地读,从中体会一种人生的感悟,不经意间,觉得自己在许多方面受到了启发和影响,甚至在平时的教育教学工作中也有不小的帮助。

书架上的一本本《知心姐姐》,是我长久以来的精神依赖,嫌一本本买太麻烦,干脆一年一年地订,如今已经攒了厚厚的一摞,每每翻开来,犹如与知心朋友对话,而有了孩子后的迷茫,也在书中找到了答案。《知心姐姐》其实并不年轻了,五十年的积淀使其芬芳四溢。“爸爸妈妈从这边阅读”“男孩女孩从这边阅读”,一本书,两面看,光是设计就叫人爱不释手了。然而最引人入胜的,还是书中那一篇篇好似与你聊天的文章,似乎都是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情。老版块“知心姐姐信箱”中,有一位小学生这样说自己:“我是被逼出来的优等生。其实我一点也不喜欢学习,但怕父母和老师批评,所以一直装出一副很用功的样子。”我当时看到孩子的信,心里真的是有些无奈,心想这可给知心姐姐出了一个大难题。然而在知心姐姐的回信中,有几句话让我都觉得心服口服——小草,你是一个聪明的孩子,在没有全身心投入学习的情况下都能做一个优等生,那么如果你爱上学习并调动了自己积极性的话,相信你一定可以取得更好的成绩。知心姐姐有个建议,你不如和自己进行一个比赛,看看自己有没有超越自己的可能,在赶超自己的过程中产生乐趣——看到这些,想到平时班级里的优等生有时确实是不那么“优秀”,似乎带着情绪在学习,或者过于骄傲自满、目中无人,产生了不少的问题。知心姐姐的建议,很适合我们平时对优等生的教育和引导,我暗暗告诉自己,要“学以致用”,将知心姐姐的方法,运用到平时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引导孩子们努力健康的成长。

还记得我们学校的阅览室里有一本杂志《教师博览》,其中有一篇文章是《老师的智慧》,说的是一位老师提出了三个看似简单的问题——你知道世界第一高峰、第二高峰吗?如果有人要烧白开水发现柴不够怎么办?一个人学会屠龙绝技后会怎样?同学们七嘴八舌地议论:第一高峰是珠穆朗玛峰啊,第二高峰就

不知道了;柴不够去找啊;有了绝技肯定会成为英雄„„大家都热火朝天地讨论,然而老师的一席话,道出了其中的智慧:我们都能清楚地说出第一名,然而屈居第二就与默默无闻毫无区别;柴不够将壶中的水倒掉一些就可以了,这需要逆向思维;学会屠龙绝技的人只会潦倒一生,因为世界上根本就没有龙,所以请找准自己人生的方向再努力吧!——我读到这里,觉得特别震撼,平时对学生的心里健康教育多重于说教,即使举例子,也是生活中的琐碎小事,同学们一想就明白了,然而这位老师却能于平凡处现不同,既能将道理说明白,又让孩子们印象深刻,不易忘怀,真正达到了教育教学的高效优质。

书中还有一篇与我的英语专业特别相关的文章,名字是《外语教育与外文翻译》。刚看到标题,只觉得是外语学习中的方式方法的说教,没什么特别的,然而看后欲罢不能。文章说的是日本中小学的英语教育,首先说明外语教育的要求很松,不仅词汇量只是平均一天掌握0.3%,而且基础教育考试的门槛也很低。然而真正需要学习英语的同学则不一样,要求精细化学习。文章通过单词“palme”翻译的不同,即我们国家只知道这是“棕榈”,而他们则更准确地翻译为“椰树”,说明日本英语教育虽然要求掌握的单词量不大,然而很要求质量和灵活运用能力,体现了松中有严,重在精细的英语教学特色,我看后很受启发,认为不应该让孩子们沉浸在漫无目的地死记硬背单词中,哑巴英语的出现也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对于英语教学的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很重要。

《教师的心灵温度》这本书的作者徐洁和我们一样,也是一位普普通通的教育工作者,难得的是作者是个有心人,结合平时教育教学工作的点滴进行了记录。因此书中的每一个小故事小建议小感慨都是作者发自内心的呼唤,是唱给教育最深情的歌,是一个热爱教育的人对教育深沉的爱和对教育未来的坚定期待。我也从书中感悟出了教育的些许真谛。

感悟一:教育是水的载歌载舞。面对孩子的缺点和错误,教师教育不是使用锤子的敲击,不是进行生硬的说教,更不是动用武力的震慑。日本著名作家村上春树在诗里写道:“鱼儿对大海说,你怎么看不见我在流泪?大海对鱼儿说,我感觉得到,因为你在我心里。”教师的爱是出自内心的,教师的心胸应该像大

海。儿童的成长是一个漫长而持久的过程,拔苗助长、急功近利都是违反教育规律的,应该允许学生在某些行为上的失控,允许学生回答问题不全面,允许学生没学会知识。老子曰:“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教师的教育应该有水的品格,至纯至美至刚,汇于大海,博大宽广。

感悟二:不妨学学赵本山。作者“泡”在课堂听课的日子,深刻地体验到了做学生的滋味。听好课,时间过得飞快;听乏味的课,难熬啊!不由联想到了赵本山。赵本山如果转行做教师,一定是个好教师。为什么?因为他不仅会吸引学生的眼球,更重要的是会“忽悠”。前者是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后者是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两个“主”作用都充分体现了,这样的教师能不优秀吗?尤为可贵的是赵本山具有幽默的特质。教师如果能多一点幽默,学生就会多一份轻松。像赵本山那样会“忽悠”的教师肯定是好教师,因为“忽悠”其实也是做教师的基本功,是一门学问、一项技巧,一种沟通和表达的能力。

感悟三:抓住无法预约的精彩。在一节小学四年级的英语课上,让人眼前一亮的是当学到“kitchen”这个单词的时候,前排有一个小男孩主动站起来,大大方方地说:“老师,我有个好办法记住它,妈妈不是在厨房里做饭而是在k揩灰尘。”教师马上表扬说:“你真聪明,说得真好。”多可爱的孩子啊,他记单词不是死记硬背,而是有自己的思考。当教师在课堂上为突破某个知识重点和难点焦头烂额时,学生往往会主动送来“东风”。如果教师懂得巧借“东风”,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试想,记单词应该有很多小窍门,既然学生提出来了,教师何不顺水推舟,再向学生征集几种记忆单词的方法呢?说不定又会引发出没有预约的精彩。

总之,《教师的心灵温度》这本书读后使我受益匪浅,真心感悟到学习和生活中的点滴小事蕴涵着丰富的教育资源,教育者应该善于挖掘和利用。同时,也认识到宽容是教育的艺术之一,却不要走向极端,教育并不拒绝批评。因为儿童是一株小树,教育者不应只是温柔地浇水、施肥,同时更应细心地剪枝、捉虫,这都是出于爱。

回想凡此种种,只是于闲暇时光,偶读佳作,却是收益颇多,这也是读书吸引人之处吧?谁说杂志作用小?莫道门缝把人瞧。薄薄的一本杂志,也许是我

们精神世界的一道大餐呢!相信读书不仅仅是一个好的习惯,更是我们人生精神道路的指明灯,引领我们不断攀登精神世界的高峰!

●【往下看,下一篇更精彩】●

最新成考报名

  • 立春过后什么时候鱼开口
  • 2021年立春 2021年立春是几点几分
  • 冬至吃啥 南方冬至吃什么
  • 冬至几月几日 今年冬至是几号
  • 烧碱安全救护常识
  • 国庆节高速免费几天
  • 白露与秋分
  • 请示与批复有什么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