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文档 > 知识 >

它的灵魂死守在这里

编辑:  成考报名   发布时间:12-27    阅读:

它的灵魂死守在这里篇一
《超级2013期末考试试卷》

常州市朝阳中学2005——2006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

质量调研八年级语文模拟试题 (2005年12月)

命题人:吴国旺 审稿: 蒋仕绚 周莉娜 张丽芬 陈怡

题号 一 二 三

(一) (二) (三) (一) (二) (三)

得分

本试卷分三部分,共8页,计23题。总分值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班级: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 总得分:_________

一、积累运用(共27分)

得分 评卷人 (一)积累(共13分)

1、阅读下面文字,把文中拼音所表示的汉字依次写在文下横线上。(2分)

那咆xi¨o的洪峰,那fãn毁的山林,那流失的水土,那jūn裂的农田,分明是大自然向人类发出的一次次n¨喊,一声声哭诉!

选自《明天不封阳台》

2、古诗文默写。(共8分)

(1)不畏浮云遮望眼,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塞上燕脂凝夜紫。

(3)_________________,灵旗空际看。 (4)乱花渐欲迷人眼,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写出杜甫《望岳》中的两句对偶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坐潭上,___________________,寂寥无人,凄神寒骨,___________________。

3、名著阅读。(3分)

请你复述名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其中一个情节,并说一说从这个情节中你明白的道理。 情节:

道理:

得分 评卷人 (二)运用(共10分)

4、仿照范例,完成词语转换(2分)

示例:公园→ 乐园 →快乐→ 愉快

转换:体育→( )→( )→修养

5、用所给的修改符号(不必全使用),对下面的这段文字进行修改(不得超过6处),使文句表达更加准确流畅。(4分)

(1)换用号: (2)增补号: (3)删除号: (4)调位号:

中国有句谚语:“谦受益,满招损。”流传千古,也最好地说明了人应该怎样运用

镜子的道理?人如果用了凸镜放大了自己,那么其自满可能导至“一叶彰目,不见泰山”,

致使自己停滞不前,遭到损害;因此,人如果错用了凹镜缩小了自己,那只会产生自卑情

节,做任何事情,总是畏畏缩缩,墨守成规,不敢“破格”,那又怎能把事情办好呢?因

此,只有平面镜,才能真实公正地反映了自己、他人和外界事物的真相,使人能认真切实

地办好事情,也只有这样,才能使社会发展或人类进步。

6、口语交际。(4分)

以下景点都来自课文中,请你以导游的身份从中任选一个向游客作一番介绍。

(要求:在介绍自然景观的同时穿插进与此有关的人文知识。)

小石潭 承天寺 阿里山姊妹潭 圣马可广场上的叹息桥

得分 评卷人 (三)综合性学习(共4分)

7、阅读下面三则材料,写出你得出的结论:

材料一:某经济学家讲过一个生动的例子:

如果一个犹太人在美国某地开一家修车店,第二个来此的犹太人定会开一家饮食店。但中国人则相反,如果一个中国人在某地开家修车店,则第二个来此的中国人开的往往也是修车店。 材料二:瑞典有位精明的商人开办了一家“填空档公司”专门生产、销售在市场上断档脱销的商品,做独门生意。德国有一个“怪缺商店”经营的商品在市场上很难买到,如:六指手套、缺一只袖口的上衣、驼背者需要的睡衣等,因为是填空档,一段时间不会有竟争对手。 材料三:一个人参加钓鱼比赛,结果他去晚了,没来得及报上名,结果他在比赛前一天晚上挖了大量的蚯蚓赚了很多钱。

所得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理解(共43分)

得分 评卷人 (一)阅读选文《幽径悲剧》,回答 8—12题。(共15分)

①茫茫燕园中,只剩下了幽径的这一棵藤萝了。它成了燕园中藤萝界的鲁殿灵光。每到春天,我在悲愤、惆怅之余,惟一的一点安慰就是幽径中这一棵古藤。每次走在它下面,嗅到淡淡的幽香,听到嗡嗡的蜂声,顿觉这个世界还是值得留恋的,人生还不全是荆棘丛。其中情味,只有我一个人知道,不足为外人道也。

②然而,我快乐得太早了,人生毕竟还是一个荆棘丛,决不是到处都盛开着玫瑰花。今年春天,我走过长着这棵古藤的地方,我的眼前一闪,吓了一大跳:古藤那一段原来凌空的虬干,忽然成了吊死鬼,下面被人砍断,只留上段悬在空中,在风中摇曳。再抬头向上看,藤萝初绽出来的一些淡紫的成串的花朵,还在绿叶丛中微笑。它们还没来得及知道,自己赖以生存的根干已经被砍断,脱离了地面,再没有水分供它们生存了。它们仿佛成了失掉了母亲的孤儿,不久就会微笑不下去,连痛哭也没有地方了。

③我是一个没有出息的人。我的感情太多,总是供过于求,经常为一些小动物、小花草惹起万斛闲愁。真正的伟人们是决不会这样的。反过来说,如果他们像我这样的话,也决不能成为伟人。我还有点自知之明,我注定是一个渺小的人,也甘于如此,我甘于为一些小猫小狗

小花小草流泪叹气。这一棵古藤的灭亡在我心灵中引起的痛苦,别人是无法理解的。

④从此以后,我最爱的这一条幽径,我真有点怕走了。我不敢再看那一段悬在空中的古藤枯干,它真像吊死鬼一般,让我毛骨悚然。非走不行的时候,我就紧闭双眼,疾趋而过。心里数着数:一,二,三,四,一直数到十,我估摸已经走到了小桥头上,吊死鬼不会看到了,才睁开眼走向前去。此时,我简直是悲哀至极,哪里还有什么闲情逸致来欣赏幽径的情趣呢? ⑤但是,这也不行。眼睛虽闭,但耳朵是关不住的。我隐隐约约听到古藤的哭泣声,细如蚊蝇,却依稀可辨。它在控诉无端被人杀害。它在这里已经呆了二三百年,同它所依附的大树一向和睦相处。它虽阅尽人间沧桑,却从无害人之意。每年春天,就以自己的花朵为人间增添美丽,焉知一旦毁于愚氓之手。它感到万分委屈,又投诉无门。它的灵魂死守在这里。每到月白风清之夜,它会走出来显圣的。在大白天,只能偷偷地哭泣。山头群树,池中的荷花是对它深表同情的,然而又受到自然的约束,寸步难行,只能无言相对。在茫茫人世中,人们争名于朝,争利于市,哪里有闲心来关怀一棵古藤的生死呢?于是,它只有哭泣,哭泣,哭泣„„

8、请用简要的语言概括选段的主要内容。(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选文第③段中写道“真正的伟人们是决不会这样的。反过来说,如果他们像我这样的话,也决不能成为伟人”,有人认为这句话前后重复、罗嗦,你怎么看?(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作者在第①段中说“人生还不全是荆棘丛”而在第②段又说“人生毕竟还是一个荆棘丛”,请你结合文章内容谈谈对这两句话的理解。(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根据第⑤小节内容,说说作者认为古藤的哭泣只有他一个人能体会得到的根本原因是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下面这段材料,结合文章内容对材料中教授的行为作出评价。(3分)

某一次,在北大报告厅的讲台上,当作报告的教授讲到人们为了做某个研究,而在小白鼠身上做实验,结果小白鼠由于中毒而死。讲到这里的时候,这位教授在讲台上失声痛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得分 评卷人 (二)阅读《哭泣的圆明园》,完成12—17题。(共15分)

一直以为,圆明园是哭泣的。八国联军蹂躏着她的肌体,摧毁着她的骨骼,冲天大火燃烧的是一个民族的自尊,百多年的疼痛如那西洋楼的残臂断垣穿越百年的风雨永远存在--伫立在那西洋楼大水法的遗址前,我无法不感受圆明园的疼痛,感受一个民族的屈辱和疼痛,是那种切肤的痛。

是十年前,去的圆明园。没有人愿去,说是那么远,又没啥看的。我说我肯定要去。

是阴凄凄的天,是冷嗖嗖的细雨,和着秋风如刀子一般刮在脸上.沿着浩淼的湖水,我走啊

走的,不见一个人影儿。最后,终于走到了那大水法遗址--尽管多少次从图片上,从教科书中见过这遗址的照片,可当我立在苍苍的天空下,真实地面对着这一片一地一旷野的玉白石块时,仍感到那来自心底的震撼!依旧华美--我抚摸着那冰冰凉凉的玉石纹理;依旧精致--那欧式的曲线流畅又不羁;依旧贵族--断碎的罗马石柱在苍天下笔直出一派伟岸和傲然。后来我就流泪了,好在周围没人,我没带相机,但那些石块、石柱、石雕连同那灰苍苍的天空一起烙在了脑海,成为心房上一幅水不磨灭的壁画。

十年后的今日,我说,再去圆明园。对我来说,去圆明园是一种凭吊,一种拜谒,甚至是一种提醒。说出这些我不怕别人说我矫情,我就是这样想的。

进了圆明园,才发现今非昔比。十年前的清寂不复存在,曾经寂静的圆明园一片喧嚣。柳绿桃红藤紫,满目春色也罢,昔日皇族的休闲园址,也该平常百姓流连赏目,门票从五角涨到二十五元也罢,这遗址这偌大的园子要人管理也得养活自己。装饰华丽的人力车左右缠着:去福海?去绮春风?就十元,拖您去西洋楼您哪!谢了您哪,我说,我就是想自个儿走走。 往前,沿着湖边再往前,穿过紫藤架,右拐,是了,是遗址,大水法遗址。

想不到的是西洋楼遗址这儿,竟也有这许多的人!一群系着红领巾的孩子尖叫着互掷着石子,一群看来是高中生或是中专生的少男少女咬着冰棍儿在海宴堂遗址前高声唱着“对面的女孩走过来走过来”;几位看上去似干部样的人笑眯眯地摆好阵势在镌刻着“圆明园”字样的大理石碑前照像,那捧着相机的说:笑!笑啊!这群人就腆着发福的肚皮蠢蠢地笑了。在大水法遗址前,就是那小时在书中看到,十年前在那儿哭泣的五根大罗马柱那儿,一对情侣旁若无人地拥抱亲吻!

刹那,我有点不知所措。亲吻示爱干嘛到这大水法遗址面前呢?在这样残破颓败的乱石间,怎么笑得出来?要唱歌蛮好去那桃红柳绿的绮春园、长春园或是泛舟福海啊!看着这群在破碎的石块遗址前欢笑的老老少少,仰首凝视那高高而破残的罗马柱,眼眶和心口就都隐隐地疼起来。历史呢?耻辱呢?血性呢?!

前些年,曾经围绕这圆明园需不需要重建有过争论,结果是理智的人们理解了废墟的价值,尊重了历史留给我们残酷的真实,这片废墟留下了。当时,我是为留下拍案叫好。可今日见到这么多在废墟上在遗址前欢笑嘻闹的人群,我有点怀疑留下的必要了,在经过那么多岁月之后,眼前这般断壁残垣,还能提醒人们对一个多世纪前那场噩梦的记忆,那场中华民族的灾难与奇耻大辱?!

该是来圆明园,天就要阴的。一阵沙尘扑面而来,豆大的雨点砸了下来,劈头劈脸,欢笑的人群直往外冲。剩下我一人,静静地,在洁白的石块上坐下,对着这大水法遗址,对着这华美残破的罗马石柱,和苍天,和这些断壁残垣一起落泪哭泣„„

13、如果把文章的题目改为“今非昔比的圆明园”,你认为好不好?说说理由。(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根据全文内容说说文章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文章在提到作者两次去圆明园的经历时,都谈到了“流泪”这一细节,试分析两次流泪所蕴含的不同的思想感情?(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法国一位名叫切尔西的女记者走访了在二战中遭受浩劫的一些城市。她对日本的广岛和中国的南京两个灾难深重的城市记录得比较详细,现摘抄一些,请你仔细阅读表格内容后联系本文说出你的发现。(3分)

广岛 南京

被原子弹轰炸的残骸都保存完好。 难以找到当年屠城遗址。

2001年8月6日,公布原子弹受害者221893人,精确到个位。 大屠杀死难人数36万人以上,纪念馆“哭墙”上只剩有3000个死者的名字。

每年8月6日,举行悼念大会,8月15日,钟声汽笛鸣响,工厂、学校、机关停止一切工作,全城哀悼。 大屠杀纪念大会从1985年才开始,1997年才有了拉响防空警报和车船汽笛的做法,除了悼念大会会场,鲜见肃立默哀场面。

参加纪念大会的有5万多人,占全市人口的1/21。 参加纪念大会人数2000左右,最多不到1万人,占人口的1/2800或1/5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阅读晓桦的诗,联系文章说出两文共同的写作目的。(2分)

我希望 你以军人的身份再生——致额尔勋爵

我好恨\恨我没早生一个世纪\使我能与你对视着站立在\阴森幽暗的古堡\晨光微露的旷野\要么我拾起你仍下的白手套\要么你接住我甩过去的剑\要么你我各乘一匹战马\远远离开遮天的帅旗\离开如云的战阵\决胜负于城下\„„在此\我谨向世界提醒一句\从我们这一代起\中国将不再给任何国度的军人\提供创造荣誉立功的机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8、阅读本文请你就如何对待历史写一段话。(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得分 评卷人 (三)阅读《治水必躬亲》,完成18—20题。(共13分)

治水之法,既不可执一,泥于掌故,亦不可妄意轻信人言。盖地有高低,流有缓急,潴有浅深,势有曲直,非相度不得其情,非咨询不穷其致,是以必得躬历山川,亲劳胼胝。

昔海忠介治河,布袍缓带,冒雨冲风,往来于荒村野水之间,亲给钱粮,不扣一厘,而随官人役亦未尝横索一钱。必如是而后事可举也。如好逸而恶劳,计利而忘义,远嫌而避怨,则事不举而水利不兴矣。

1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2分)

(1)泥于掌故 ( ) (2)是以必得躬历山川( )

(3)未尝横索一钱 ( ) (4)事可举也 ( )

20、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3分)

它的灵魂死守在这里篇二
《试题》

西北机械技师学院

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A

装订线

《语文》

B推窗而望,俨然米氏章法:若云若雾,一片弥漫。

C但思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人生本来如寄。D“雅舍”最宜月夜——地势较高,较先。 7,填补古诗词

(1)夕阳无限好,------------------。

( 2 )明月松间照,-----------------。 (3)飞流直下三千尺,------------------。 (4)春风又绿江南岸,--------------------

一,基础知识 ( 30分 )

1,中国古典长篇章回体小说的四大名著是(1)_______(2)______

(3,)________(4)__________

2,《红楼梦》是_____世纪中期我国出现的一部古典长篇小说。作者曹雪芹,名

班级 姓名

(5)曾经沧海难为水,_________ (6)东边日出西边雨,__________ (7)莫愁前路无知己,__________ 二, 课文阅读;( 20分 )

但是,这也不行。眼睛虽闭,但耳朵是关不住的。我隐隐约约听到古藤的哭泣声,细如纹蝇,却依稀可辨。它在控诉无端被人杀害。它在这里已经呆了二三百年,同它所依附的大树一向和睦相处。它虽阅尽人间沧桑,却从无害人之意。每年春天,就以自己的花朵为人间增添美丽,焉知一但毁于愚氓之手。它感到万分委屈,有投诉无门。它的灵魂死守在这里。每天月白风清之夜,它会走出来显圣的。在大白天,只能偷偷地哭泣。山头的群树,池中的荷花是对它深表同情的,然而又受到自然的约束,寸步难行,只能无言相对。在茫茫人世中,人们争名于朝,争利于市,哪里有闲心来关怀一棵古藤的生死呢?于是,它只有哭泣,哭泣,哭泣﹍﹍

世界上像我这样没有出息的人,大概是不多的。古藤的哭泣声恐怕只有我一个能听的。在茫茫无际的大千世界上,这林林总总的植物中,在燕园的这一棵古藤,实在渺小的得不能不能在渺小了。你倘若问一个燕原中人,决不会有任何人注意到这一棵古藤的存在的,决不会有有任何人关心它的死亡的,决不会有任何人为之伤心的。偏偏出了我这样一个人,偏偏让我住在这个地方,偏偏让我天天走这一条幽径,偏偏有发生了这样一个小小的悲剧;所有这一些偶然性都集中在一起,压到了我身上。我自己的性格制造成的这一个十字架,只有我自己来背了。奈何,奈何! `

但是,我愿意把这个十字架背下去,永远永远地背下去。

1,请从文中找出古藤“只有哭泣”的三点原因。

答;(1)

___,字____。小说写到80回时,曹雪芹贫病而死,后40回是______ 续写的

3,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没有错误的一组是( ) A.单薄(bó) 空(kòng) 雅舍(shè) B榛(qín)莽 瞰(kàn)灯 砉(huā)然 C卜(pǔ)居 岑(cēn)寂 参差(cēn cī) 4,填补成语(10)

一( )二( )三( )四( ) 五( )六( )七( )八( ) 九( )十( )

5,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恰当的句子是( )

A但若大雨如注,我就又惶悚不安。 B中国旧式家庭,陈设千人一面。 C“聚蚊成雷”真有其事! D终日无所事事,写作自遣,随想随写。 6,下列句子标点中没有使用错误的是( ) A纵然不能避风雨,雅舍还是自有它的个性。

(2)

(3)

2,选文第二段有两句运用了排比修辞,分别以 _______和_____为标志,它们表明两种态度,形成强烈的______

3,请用文中的语句说明这两种态度形成的原因。

4,结合全我文,“这样一个小小的悲剧”表面看是在写______的悲剧,实际是在揭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悲剧。

三 默写诗词( 20分 )

1刘禹锡《 石头城 》 2柳永 《 雨霖铃 》

四 作文;( 30分 )

记我的校园

它的灵魂死守在这里篇三
《试卷》

语 文

第一部分 (24分)

1.根据汉语拼音写出汉字。(4分)

①( xuān)闹 ②)听 ③鳞次(zhì)比 ④如火如(tú)

2.下面的句子中有四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填入表中,然后改正。(4分)

路边,一个不起眼的脚落,野菊静静开放。微苦的清香,把秋天的空气涂抹成了一篇充满哲思的短文,使人想起清新,想起深遂,想起天高云淡,想起寂莫辉煌。在秋天,很多景物都会因为一从野菊的盛开,而显得更加成熟。 改为

3.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在括号内写出相应的作家、篇名。(8分)

①感时花溅泪,。(杜甫《春望》) ②。(杜牧《 》) ③ ,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④不畏浮云遮望眼,()⑤更喜岷山千里雪,。(毛泽东《七律长征》) ⑥ ,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4.名著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①在“筑路”这一片段中,作者营造了一个恶劣的自然环境,请简要概括。(2分)

②下面这段文字中的“他”是谁?“他”对保尔有着怎样的影响?“筑路”中他帮工程队解决了什么困难?(3分)他很喜欢这个机灵的孩子。空闲的日子,他常常来看望阿尔焦姆。这个通情达理、严肃认真的水兵,总是耐心地倾听他们讲日常生活中的各种事情,尤其是母亲埋怨保尔淘气的时候,

他更是耐心地听下去。

5.语言表达。

春节将至,请你为自己的父母写上一句祝福语,要求运用恰当的修辞手法,表达出自己的感恩之情。(3分)

第二部分(36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6~9题。

晏子使楚

6.解释下面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4分)

①齐之习辞者也( ) ②王曰,何坐?( ) ..

③齐人固善盗乎?( ) ④圣人非所与熙也( ) ..

7.比较下面的疑问句,联系上下文说说它们有什么不同的表达效果。(2分)

①缚者曷为者也?

②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

8.晏子把“南橘北枳”与“齐人楚盗”进行类比,这样回答楚王有什么妙处?(2分)

9.阅读下面一则寓言,用现代汉语翻译画线的句子。(4分)

“吾非圣人,但见事多矣!何不以锯中截而入?”遂依而截之。(《笑林》)

①鲁有执长竿入城门者

②吾非圣人,但见事多矣!何不以锯中截而入?

阅读《幽径悲剧》中的几段文字,完成10~13题。

我是一个没有出息的人。我的感情太多,总是供过于求,经常为一些小动物、小花草惹起万斛闲愁。真正的伟人们是决不会这样的。反过来说,如果他们像我这样的话,也决不能成为伟人。我还有点自知之明,我注定是一个渺小的人,也甘于如此,我甘于为一些小猫小狗小花小草流泪叹气。这一棵古藤的灭亡在我心灵中引起的痛苦,别人是无法理解的。

从此以后,我最爱的这一条幽径,我真有点怕走了。我不敢再看那一段悬在空中的古藤枯干,它真像吊死鬼一般,让我毛骨悚然。非走不行的时候,我就紧闭双眼,疾趋而过。心里数着数:一,二,三,四,一直数到十,我估摸已经走到了小桥的桥头上,吊死鬼不会看到了,我才睁开眼走向前去。此时,我简直是悲哀至极,哪里还有什么闲情逸致来欣赏幽径的情趣呢?

但是,这也不行。眼睛虽闭,但耳朵是关不住的。我隐隐约约听到古藤的哭泣声,细如蚊蝇,却依稀可辨。它在控诉无端被人杀害。它在这里已经呆了二三百年,同它所依附的大树一向和睦相处。它虽阅尽人间沧桑,却从无害人之意。每年春天,就以自己的花朵为人间增添美丽,焉知一旦毁于愚氓之手。它感到万分委屈,又投诉无门。它的灵魂死守在这里。每到月白风清之夜,它会走出来显圣的。在大白天,只能偷偷地哭泣。山头的群树,池中的荷花是对它深表同情的,然而又受到自然的约束,寸步难行,只能无言相对。在茫茫人世中,人们争名于朝,争利于市,哪里有闲心来关怀一棵古藤的生死呢?于是,它只有哭泣,哭泣,哭泣„„

10.“心里数着数:一,二,三,四,一直数到十”这一细节描写有什么表达效果?(2分)

11.“山头的群树”、“池中的荷花”也对藤萝“深表同情”,这样写有什么用意?(2分)

12.藤萝并不会“哭泣”,文中却三次写到它“哭泣”,请从思想内容和表达特色两个方面作简要分析。

(2分)

13.作者说“这一棵古藤的灭亡在我心灵中引起的痛苦,别人是无法理解的”,这是为什么?作者的

痛苦仅仅是古藤的灭亡吗?(3分)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14~18题。

老家苏州

艾 雯

①有一处地方,尽管你已离开了它,千山万水阻隔。但天涯海角,它永远跟你在一起。那正是每个人生于斯、长于斯的故乡。

②门前走过千百次的长巷,洁净的鹅卵石光滑如洗。青石台阶、黑漆屏门、白粉墙头探出一两枝桃李。小河萦绕回转,潺潺流过杨柳岸,傍水人家,橹声欸乃,满载蔬菜瓜果的小舟驶过身边。园林深处,总是诗情画意。高耸云天的宝塔,永远是方向的指标。动乱岁月、漂泊人生、世界变迁,心中梦中永不褪色的,是那故乡的山山水水,万种风情。

③在那里,总有一些人亲昵地唤你的乳名,抱过你、拍过你,知道你小时候一些可爱的举止、一些可笑的糗事。还有不少堂兄弟表姊妹,以及自小便一起在墙门间踢毽子、大厅上造房子、花园里捉迷藏,又一路勾肩搭背上学的亲密伙伴。

④在那里,你听到的是比世界上任何声音都动听、都亲切的声音,那是你生命最初接触的声音。从耳畔的呼唤、教诲,到牙牙学语,吟唱儿歌„„身在异乡,纵使在众音喧哗中,只那么轻轻一句,便能震撼心弦,又那样安舒地熨帖每一根神经。

⑤在那里,有任何地方吃不到的好东西,雅淡的佳肴,精致的点心糖食,田里树上鲜嫩沁甜的蔬果,塘里的莲藕红菱,河中的鱼虾螃蟹„„产品中有醇厚的乡土味,调味中渗着浓浓的乡情,早已嗜食成瘾。

⑥在那里,地域性的优异文化熏陶你的心智,山水清华滋润你的性灵,卓越的人文精神导引你的性向,传统的习俗风尚培养你的生活情致,高雅独特的审美观决定你的品位,这些都已形成你性格的原型、观念的基因,不能磨灭,也难以再脱胎换骨。

⑦最初的爰、最早的启蒙、最深的根蒂,是你刻骨铭心的恩情和绻绻的忆念。

⑧脐带剪断了,儿女的心永远系恋着母亲。离开了故乡,游子的心,始终怀念那片萌芽生根的土地。

⑨那一年,清明刚过,杏花细雨,杨柳拂面的1937年初春。父亲允同乡好友邀请,同去江西帮忙一年。一家四口:双亲、未满一岁的润妹和少年的我,向依依不舍的外婆告别:“勿要担心,就要转来过年咯。”黄包车碾过幽幽静静的瓣莲巷,出平门。我靠窗坐在火车上,望着蜿蜒的城墙,高挺的北寺塔,一一倒退消失,心中默默祈诉“再见!苏州。”谁知这一趟出远门竟是半个多世纪,从此

归乡路断,天人永隔,再也不曾回老家过年。

⑩“七七”事变,人类最丑陋残酷的侵略战争,山河破碎,疆土寸断,书生型的父亲,禁不起思乡忧国,日夜跑空袭警报,不三年便在大庾任上遽然逝世,少年的我惶恐肩起重任,母女三人随着我工作单位,辗转大后方。战乱中历经颠沛艰苦,家乡总是心中不败的据点。之后两岸隔绝,音讯渺茫,日思暮想,总是难以排解乡愁。逢年过节,花开叶落,总会勾引起无限往事,如同一滴水滴入回忆的深潭,小小涟漪,迅速扩漾、回旋、无岸无涯„„沉浸在往日情怀中,脉脉相扣、息息相通,那一会母女俩心贴心,在亲情交融,共同思念的时刻,亦是另一种幸福。

(11)1990年秋,女儿陪我第一次返乡,九六高龄的母亲未曾同行,殷殷切切只是絮叨着一些亲属的小名,但人事渺杳,无以作答。当我提到寒山寺敲钟,住持法师特别为她祈福。老人家忽然兴致勃勃背起“月落乌啼霜满天„„半夜钟声到客船。”她没有记清“半夜”和“夜半”,意思本来一样。总想有一天可以陪她回去一起走拱桥、听钟声。毕竟跋涉太辛苦,她老人家高寿一百零二岁仙逝,却终未能重返故乡。

(12)许多年前写下这篇真挚的怀念文章,漂泊游子有“根归起源”之感受——但愿来生仍做苏州人!

(选自《苏州杂志》2008年第5期,有删改)

14.“老家苏州”对“我”的恩情有哪些?请结合上下文分点归纳。(3分)

15.第8段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段中以“剪断脐带”设喻有什么好处?(4分)

16.“勿要担心,就要转来过年咯。”这一句苏州方言用在此处有特别的意义,请细细揣摩并作简要分

析。(2分)

17.为什么说思念“亦是另一种幸福”?请联系上下文说说你的理解。(3分)

18.纵观全文,简要分析结尾“但愿来生仍做苏州人”的表达作用。(3分)

第三部分(40分)

19.作文。(40分)

请以“在冬天的阳光里”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文中不要出现或暗示所在学校、班级及真实姓名。

它的灵魂死守在这里篇四
《苏州语文模拟考试试题》

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星海中学2012年中考二模

语文试卷

2012.5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22题,满分13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点名称、考场号、座位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

3.答选择题须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写在答题卡上指定

的位置上,不在答题区域内的答案一律无效,不得用其他笔答题;

4.考生答题必须答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和草稿纸上无效。

第一部分(26分)

1.根据汉语拼音写出汉字。(4分)

①(jiàn) 赏 ②繁(yǎn) ③海市(shèn) 楼 ④鞠躬尽(cuì)

2.下面一段文字中有四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填入表中,然后改正。(4分) 棋如人生。稳重的人深思熟虑,棋风骄健,貌似平静,却早已成竹在胸,避

人之长,攻其所短,请君入瓮,直杀得对手服首称臣为止;轻浮的人急躁冒进,

3.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写出相应的作家、篇名。(10分) ①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则不复也。”(《论语》) ②几处早莺争暖树, 。(白居易《 》)

③ ,决眦入归鸟。(杜甫《望岳》)

④采菊东篱下, 。( 《饮酒》)

⑤ ,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苏轼《水调歌头》)

⑥羌管悠悠霜满地。 , 。(范仲淹《渔家傲》)

⑦ ,万钟于我何加焉?(《孟子》)

⑧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 , 。(柳宗元《小石潭记》)

4. 名著阅读。(5分)

①下面的一段话节选自《格列佛游记》第一卷,读后回答问题。

我越往前走,海峡也就越浅。不多一会我已经走近岸边,到了可以听见喊声的地方。我用手举着拖来舰队的绳索的一端,高声呼喊:“最强大的利立浦特皇帝

万岁!”这位伟大的君王迎接我上岸,对我说不尽地恭维,当场就封我作“那达

克”,这是他们最尊贵的爵位。

这位伟大的君王“对我说不尽地恭维”的原因是什么?最后又是因为什么原因

“我”离开了这个国家?(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下面的一段话节选自《水浒传》第三回,读后回答问题。(3分)

鲁达又道:“老儿,你来。洒家与你些盘缠,明日便回东京去何如?”……鲁

达只把这十五两银子与了金老,分付道:“你父子两个将去做盘缠,一面收拾行

李。俺明日清早来发付你两个起身,看那个店主人敢留你!”金老并女儿拜谢去

了。

鲁达和谁义赠了金氏父女这“十五两银子”?第二天,当店小二阻拦金氏父

女离去时,鲁达做了哪些事情护送金氏父女安全离开?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学校开展“关注语文”的调查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习题。(3分)

【关注一】临阵磨枪来不及

现象:(A)初一的小明同学,发现自己语文学习出现了困难,(B)语文成绩的提高比较缓慢,不像某些科目,临阵磨枪就能收效显著。如果语文成绩不能

提高,(C)学习就成为语文最大的绊脚石。(D)对此,他极为困惑却又无能为力,深感烦恼。

对策:语文学习要广泛积累。

【关注二】只背经典有局限

现象:初二的小磊同学在小学时就背诵了《三字经》《弟子规》《论语》等

国学经典,但谈起现在的语文学习,他还是一头雾水。

对策:语文学习要 。

【关注三】

现象:进入初三,小飞同学天天在语文的题海中拼搏,可是语文成绩仍然徘

徊不前。

对策:语文练习要适度、得法。

①【关注一】中有一处画线句有语病,请找出来并加以改正。(1分)

【答】( )处有语病,应改为: ②给【关注二】写出一条对策。(1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给【关注三】拟定一个标题(限个字)。(1分) .7...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部分(44分)

阅读《捕蛇者说》中的一段文字,完成6~9题。(8分)

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曰:“君将哀而生之乎?则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

不幸之甚也,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自吾氏三世居是乡,积于今六十岁矣,

而乡邻之生日蹙,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号呼而转徙,饥渴而顿踣,触风雨,

犯寒暑,呼嘘毒疠,往往而死者相藉也。曩与吾祖居者,今其室十无一焉;与吾

父居者,今其室十无二三焉;与吾居十二年者,今其室十无四五焉。非死则徙尔,

而吾以捕蛇独存。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哗然而骇者,虽鸡

狗不得宁焉。吾恂恂而起,视其缶,而吾蛇尚存,则弛然而卧。谨食之,时而献

焉。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尽吾齿。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其余,则熙熙而乐。

岂若吾乡邻之旦旦有是哉!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又敢安毒耶?”

6.下面哪一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或用法相同?【 】(2分)

A. 悍吏之来吾乡 .

无案牍之劳形(《陋室铭》) .

B. 殚其地之出 .

出则无法家拂士(《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

C. 退而甘食其土之有 .

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马说》) .

D. 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 .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桃花源记》) .

7.下面哪一个句子表达的语气与“又敢安毒耶?”不同?【 】(2分)

A.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马说》)

B.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是他人之过哉?(《送东阳马生序》)

C.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

D.吾孰与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

8.文段中蒋氏要表述的主要意思是什么?蒋氏自述中运用了什么手法来具体表

明自己的观点?请用自己的话回答。(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文段中提到蒋氏“熙熙而乐”,《醉翁亭记》中欧阳修也写了“太守之乐”,从

内容和写作意图来看,这两种“乐”有何不同?说说你的看法。(2分)

材料链接1: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

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材料链接2: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答】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第10题。(4分)

庞葱①与太子质②于邯郸③,谓魏王曰:“今有一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

王曰:“否。”“二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疑之矣。”“三人言市有

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信之矣。”庞葱曰:“夫市之无虎明矣,然而三人

言而成虎。今邯郸去大梁④也远于市,而议臣者过于三人矣。愿王察之。”

王曰:“寡人自为知。”于是辞行,而谗言先至。后太子罢质,果不得见。

(选自《战国策·魏策》)

[注释]①庞葱:人名,战国时魏国的大臣。②质:做人质。③邯郸:地名,

赵国的首都。④大梁:地名,魏国的首都。

10.把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①今有一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

【答】

②今邯郸去大梁也远于市,而议臣者过于三人矣。

【答】 阅读《幽径悲剧》中的几段文字,完成11~13题。(8分)

我是一个没有出息的人。我的感情太多,小花草惹起万斛闲愁。真正的伟人们是决不会这样的。反过来说,如果他们像我

这样的话,也决不能成为伟人。我还有点自知之明,我注定是一个渺小的人,也

甘于如此,我甘于为一些小猫小狗小花小草流泪叹气。这一棵古藤的灭亡在我心

灵中引起的痛苦,别人是无法理解的。

从此以后,我最爱的这一条幽径,我真有点怕走了。我不敢再看那一段悬在

空中的古藤枯干,它真像吊死鬼一般,让我毛骨悚然。非走不行的时候,我就紧

闭双眼,疾趋而过。心里数着数:一,二,三,四,一直数到十,我估摸已经走

到了小桥的桥头上,吊死鬼不会看到了,我才睁开眼走向前去。此时,我简直是

悲哀至极,哪里还有什么闲情逸致来欣赏幽径的情趣呢?

但是,这也不行。眼睛虽闭,但耳朵是关不住的。我隐隐约约听到古藤的哭

泣声,细如蚊蝇,却依稀可辨。它在控诉无端被人杀害。它在这里已经呆了二三

百年,同它所依附的大树一向和睦相处。它虽阅尽人间沧桑,却从无害人之意。

每年春天,就以自己的花朵为人间增添美丽,焉知一旦毁于愚氓之手。它感到万

分委屈,又投诉无门。它的灵魂死守在这里。每到月白风清之夜,它会走出来显

圣的。在大白天,只能偷偷地哭泣。山头的群树,池中的荷花是对它深表同情的,

然而又受到自然的约束,寸步难行,只能无言相对。在茫茫人世中,人们争名于

朝,争利于市,哪里有闲心来关怀一棵古藤的生死呢?于是,它只有哭泣,哭泣,

哭泣……

11.“我”“经常为一些小动物、小花草惹起万斛闲愁”,古藤的灭亡引起了“我”

怎样的“闲愁”?下文中写了哪两件事体现“我”的“闲愁”,请作简要概括。

(3分)

【答】

12.藤萝并不会“哭泣”,文中却多次写到它“哭泣”,请从思想内容和表达特色

两个方面作简要分析。(2分)

【答】

13.作者说“这一棵古藤的灭亡在我心灵中引起的痛苦,别人是无法理解的”,

这是为什么?作者的痛苦仅仅是古藤的灭亡吗?(3分)

【答】 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14-16题。(7分)

特色是成功的催化剂

①提到“特色”一词,就必然使我们想到“特别”“特殊”“与众不同”等词

语。从艺术上有特色的作品,到生活中有特色的服饰、语言;从商业上有特色的

产品,到管理上有特色的服务、教育等等。这些都会让我们深刻地认识到:只有

有特色才会被认可,才会为成功打下良好的基础。

②纵观古今,因自己的特色而受益,因受益而迈向成功的例子比比皆是。

③著名画家郑板桥,其书法作品也很闻名,被称为“板桥体”,就是因为他

的书法有自身的特色,是独一无二、无可替代的。设想郑板桥当初如果只是用隶

书或行楷,即使模仿名人的笔迹再出色,再逼真,恐怕也不会在书法界有如此大

的成就吧!

④再如现在的餐饮行业,竞争很激烈,随时有被时代淘汰的可能。据网上统

计,业绩好、受顾客欢迎的,大多数是主题餐厅。有在一片黑暗中进食的餐厅,

有在店内装饰上体现民族风格的餐厅,更有专门为白领女性提供免费营养减肥套

餐的餐厅。这些餐厅之所以能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保持较好的业绩,就是因为

他们的主管经营有道,知道如何突出店中的特色,迎合顾客的需要。可见,没有

特色的,大众化的东西,会经不住时间的考验,最终会泯灭得无声无息;只有有

特色的、有独到之处的东西,才能慢慢走近人们的视野,才能被人们欣赏和接受,才能获得成功。

⑤其实,中国的崛起又何尝不是如此呢?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至今的半

个多世纪以来,中国几届领导人坚持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一步一个脚

印,实现了复兴之梦,使中国成为世界各国的“合作伙伴”。2010年11月9日,

英国首相卡梅伦来华访问,他在北大演讲时说:“现在在谈论世界经济时,不能

不提到中国这个连续30年国内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10%的国家,而且在谈论世

界贸易时,也必须提到中国这个世界上第一大出口国和第三大进口国……”如此

令人骄傲的成就,不正是坚持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才获得的吗?

⑥值得注意的是,并不是与众不同都是好的。特色是在正义基础上的一种担

当,是尊重法律的一种信守,而不是“恃权”“恃钱”放旷的专横跋扈。河北大

学的学生李启铭交通肇事后,不仅不承担责任,心里也没有丝毫的愧疚,而且竟

然喊出了“我爸是李刚”的狂语。这种与众不同的做法实在让人难以恭维,这种

所谓的“特色”是该被鄙弃的。

⑦只要我们做的事能显示自己的特色,而且不侵犯别人的利益,又是在法律

它的灵魂死守在这里篇五
《三校生期末考试语文》

2014年上半年华忆高中期末考试

高二三校生语文试卷

(总分150分,时间150分钟)

第I卷、选择题

一、(24分。每小题3 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 A、符fú合 狭隘ài 兑duì现 根茎 jīng B、肤fū浅 蝴hú蝶 哽咽yè 交涉shè C、吝啬sè 地壳qiào 暂zàn时 淀dìn粉 D、雅舍shè 玷diàn 污晦huì明 勉强qiǎng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 ) A、我国辐员辽阔,不同地区有不同特产。

B、这里不管在山上,还是在湖中,一到冬天,都有白复盖。 C、林冲安分守己,逆来顺受,结果被逼得无处容身。 D、在市场经济的大气候下,竟争是残酷的。

3、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 通假,指的是文言文中有些音同或音近的字可以替代的 。 ② 他不但没有得到表扬, 受到了批评。

③ 我们要调整产业结构,提高生产 ,加速江西在中部崛起。 A、现象 而且 效益 B、现象 反而 效率 C、现实 而且 效率 D、现实 反而 效益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面对这奇景,语言中的一切华丽词藻都黯然失色。 B、看到年轻人的丰硕成果,大家不得不承认后生可畏。

C、他学习不认真,还总是喜欢卖弄一些似是而非的知识,真让人笑掉大牙。D、开学典礼上,新校长的演讲抛砖引玉,充满激情,赢得了大家热烈的掌声。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不但圆明园建筑宏伟,还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 B、谁也不能否认优秀的学习成绩不是勤奋学习得来的。 C、小张遇到小李,他把考试成绩告诉了他。

D、应聘者要对遣词用字有所推敲,运用好同自己身份相符合的语言。 6、下列句子中没有运用比喻手法的一句是( ) A、秋天的阴山,像一座青铜的屏风安放在它们的北边 B、他就像他父亲一样,在困难面前从不低头。 C、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D、原始生命的诞生,像一声春雷,打破了地球的死寂,开辟了地球历史的新纪元。

7、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光荣、可爱的儿子,”母亲这样写道:“我们怀着无比爱慕和感激的心情,在报纸上读到了你的英雄事迹。”

B、原来就是佛来思节夫人,她依旧年轻,依旧美丽动人。

C、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D、人们倾倒于古今如雷贯耳的女名士,却不知道她——拉纤的女人。 8、下列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按照音乐的特点分为赋、比、兴三类。

B、《孟子》是记载战国时期思想家孟轲言行的书,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 C、《项链》是莫泊桑短篇小说中的精品,作品塑造了玛蒂尔德这一典型形象。D、曹禺 ,原名万家宝,现代著名戏剧作家,《雷雨》是他的成名之作。 二、(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9—12题。

①辽阔的海洋,昔日是生命的摇篮,如今是天然的牧场。„„

②你来到海边,会看到各种各样的海洋植物(海藻)。有绿色的石莼、浒苔和礁膜,有褐色的海带和裙带菜,有红色的紫菜和石花菜,还有形状像羽毛的羽藻,细长似绳的绳藻等,可以说是五颜六色,形状万千,无所不有。这些较大的海藻,有的是人们珍贵的食品,有是是重要工业原料和药材,有些海藻已进行人工养殖。奇怪的是,许多海洋植物动物并不吃这茂盛的海洋牧草。

③离开海岸较远的广阔海面,很难再看到海洋植物的踪影了。那里真的没有

植物吗?不。那里有植物,只是肉眼看不见罢了。从大海里取一滴水,放在显微镜下观察,你会看到许多单细胞海藻。有的细胞外面有一个由硅质组成的硬壳,这是硅藻;有的细胞长着两根细长的鞭毛,在水中游来游去,这多半是甲藻。硅藻和甲藻是海洋里的主要单细胞海藻,此外,还有其他单细胞海藻。

④不要小看这些单细胞海藻,它们是海洋的主人。它们的数量很多——约占海洋植物总量的95%;分布广——分布在占地球面积2/3海洋上。它们每年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机物,约等于陆地植物的总产量,或更多。就是它们,供养着几百亿吨级的海洋动物,是真正的海洋牧草。而生长在沿岸一带的大型海藻,不管它们怎样令人注目、讨人喜爱,它们在海洋植物界却微不足道的。 9.对文段中“真正的海洋牧草”的含义,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A.各种各样的海洋植物(海藻) B.生长在沿岸一带的大型海藻。 C.海洋里的单细胞海藻。D.海洋里的硅藻和甲藻。 10.对第(4)段内容概括最准确的一项是

A.单细胞海藻的数量与分布。 B.单细胞海藻的作用。

C.沿岸一带的大型海藻与单细胞海藻的比较。D.单细胞海藻在海洋中的地位。 11.对上述文段中主要运用的说明方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A.列数字、下定义、打比方 B.列数字、引用、下定义 C.打比方、列数字、作比较 D.打比方、下定义、引用 12.下列表述中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昔日,最原始的生命是在海洋里延生的。

B.大海的一滴水里,有的细胞长着两根细长的鞭毛,在水中游来游去,这就是甲藻。

C.单细胞海藻是海洋的主人,因为它们数量多,分布广。

D.许多海洋动物并不吃石莼、浒台以及海带、紫菜等生长在沿岸一带的大型海藻。

三、(9分,第小题3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3—15题。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亦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1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道:这里有“风尚”的意思。 B.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耻:羞耻。 C.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 出:超过。 D.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卑:低下。

14.下列句中加点的“之”字与例句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爱其子,择师而教之 A.嗟呼!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B.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 C.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 D.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15.将“小学而大遗,吾未见明也”一句翻译成现代汉语,正确的一项是 A.小的方面倒要学习,大的方面(却)放弃了,我没有看到(他的)聪明(之处)。

B.小学时学的(东西),长大后遗忘了,我没有看到(他的)聪明(之处)。 C.小学时学的(东西),长大后(却)放弃了,我没有看到(他的)明白(之处)。 D.小的方面倒要学习,大的方面(却)遗忘了,我没有看到(他的)明白(之处)。

第II卷(非选择题共105分) 四、(5分)

16.补写出下列诗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每小题1分,共5分)

(1)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则何如?(《寡人之于国也》)

(2)加有幽愁暗恨生, 。(《琵琶行》) (3) ,水波不兴。(《赤壁赋》) (4)风急天高猿啸哀, 。(《登高》)

(5)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 。(《师说》) 五、(3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17-20题。(16分)

茫茫燕园中,只剩下幽径的这一棵藤萝了。它成了燕园中的鲁殿灵光。每天春天,我在悲愤、惆怅之余,惟一的一点安慰就是幽径中这一棵古藤。每次走在它下面,嗅到淡淡的幽香,听到嗡嗡的蜂声,顿觉这个世界还是值得留恋的,人生还不全是荆棘丛。其中情味,只有我一个人知道,不足为外人道也。 然而,我快乐得太早了,人生毕竟还是一个荆棘丛,决不这到处都盛开着玫瑰花。今年春天,我走过长着这棵古藤的地方,我的眼前一闪,吓了一大跳:古藤那一段原来凌空的虬干,忽然成了吊死鬼,下面被人砍断,只留上段悬在空中,在风中摇曳。再抬头向上看,藤萝初绽出来的一些淡紫的成串的花朵,还在绿叶丛中微笑。它们还没有来得及知道,自己赖以生存的根干已经被砍断,脱离了地面,再没有水分供它们生存了。它们仿佛成了失掉了母亲的孤儿,不久就会微笑不下去,连痛哭也没有地方了。

我是一个没有出息的人。我的感情太多,总是供过于求,经常为一些小动物、小花草惹起万斛闲愁。真正的伟人们是决不会这样的。反过来说,如果他们像我这样的话,也决不能成为伟人。我还有点自知之明,我注定是一个渺小的人,也甘于如此,我甘于为一些小猫小狗小花小草流泪叹气。这一棵古藤的灭亡在我心灵中引起的痛苦,别人是无法理解的。

从此以后,我最爱的这一条幽径,我真有点怕走了。我不敢再看那一段悬在空中的古藤枯干,它真像吊死鬼一般,让我毛骨悚然。非走不行的时候,我就紧闭双眼,疾趋而过。心里数着数:一,二,三,四,一直数到十,我估摸已经走到了小桥的桥头上,吊死鬼不会看到了,我才睁开眼走向前去。此时,我简直是悲哀至极,哪里还有什么闲情逸致来欣赏幽径的情趣呢?

但是,这也不行。眼睛虽闭,但耳朵是关不住的。我隐隐约约听到古藤的哭泣声,细如蚊蝇,却依稀可辨。它在控诉无端被人杀害。它在这里已经呆了二三百年,同它所依附的大树一向和睦相处。它虽阅尽人间沧桑,却从无害人之意。

每年春天,就以自己的花朵为人间增添美丽。焉知一旦毁于愚氓之手。它感到万分委屈,又投诉无门。它的灵魂死守在这里。每当月白风清之夜,它会走出来显圣的。在大白天,只能偷偷地哭泣。山头的群树,池中的荷花是对它深表同情的,然而又受到自然的约束,寸步难行,只能无言相对。在茫茫人世中,人们争名于朝,争利于市,哪里有闲心来关怀一棵古藤的生死呢?于是,它只有哭泣,哭泣,哭泣„„

17.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上文内容。(3分)

18.文中第二段“然而,我快乐得太早了,人生毕竟还是一个荆棘丛,决不是到处都盛开着玫瑰花”一句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结合文意,说说作者所指的“盛开着的玫瑰花”的人生是什么?(4分)

19.“我”“经常为一些小动物、小花草惹起万斛闲愁”,古藤的灭亡引起了“我”哪些“闲愁”?下文中写了两件事,道出了“我”的“闲愁”,请作简要概括。(4分) ⑴ ⑵

20.文中写“山头的群树,池中的荷花是对它深表同情的”,展开想象,具体描写“群树”、“荷花”深表同情的情态。(5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21-24题。(14分)

我们要老实说:埋葬别里科夫那样的人,是一件大快人心的事。我们从墓园回去的时候,露出忧郁和谦虚的脸相;谁也不肯露出快活的感情。——像那样的感情,我们很久很久以前做小孩子的时候,遇到大人不在家,我们到花园里去跑一两个钟头,享受完全自由的时候,才经历过。

我们高高兴兴地从墓园回家。可是一个礼拜还没有过完,生活又恢复旧样子,跟先前一样郁闷、无聊、乱糟糟了。局面并没有好一点。实在,虽然我们埋葬了

别里科夫,可是这种装在套子里的人,却还有许多,将来也还不知道有多少呢?

21.既然“埋葬别里科夫那样的人,是一件太快人心的事”,那为什么“我们从墓园回去的时候”,却又“露出忧郁和谦虚的脸相,谁也不肯露出快活的感情”呢?(4分) 答:

22.“像那样的感情„„才经历过。”这句话结合上下文来看,反映的是什么?(2分) 答:

23.“局面并没有好一点”,具体指什么内容?(2分) 答:

24.最后一句话有什么含义?(4分) 答:

六、(70分)

25、阅读下面的材料,写一则应用文。(10分)

2014年4月5日下午,某中学学生会在学校阶梯教室召开各班班长和宣传委员会议,部署“五四”青年节纪念活动的准备工作。会议结束时,主持人说:“三个星期后的今天,也就是4月25日下午3点,我们还在这里开会,大家汇报活动的准备情况,到时另行通知。”

请你代校学生会拟写下次会议通知,(40字左右) 26、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60分)

俗话说,知足者常乐。鲁迅先生则说,不满足是向上的车轮。关于满足与不满足的故事,每天都在我们的生活中发生着,有的令人感叹,有的令人钦羡,有的催人奋进。]

请以“满足与不满足”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可以写两个方面,也可以写其中的一个方面。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不少于700字,不得抄袭或套作。

高二语文三校生答题卡

号四、(5分)

学16、(1) (2) (3) (4) (5) 五、(一)

17.(3分) 名 姓 18(4分) 19.(4分)

⑴ 级⑵ 班 20.(4分)

(二)

21.(4分) 22.(2分) 23.(2分) 24.(4分)

它的灵魂死守在这里篇六
《河北省2010年12月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

河北省2010年12月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A卷)

(2011-05-20 07:05:45)

2010年12月河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卷A卷

一、现代文阅读(2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

城是人类社会的重要聚落形态,是历史文化的特殊产物。作为一种宏观的地理现象,又是一种大规模的永久性的防御设施。它所代表的文化现象,被称做“城邑文化”或“防御文化”。据已公布的考古资料,在我国迄今发现的40余处史前城址中,郑州西山仰韶城址的年代较早,它堪称“中原第一城”。

西山城址是我国现已发现的最早的“雏形城市”。早先,在论及中国文明起源时,人们往往把目光投向辽西地区红山文化的女神庙或长江下游良渚文化的“高台土冢”,而今中原地区黄河之滨仰韶文化城址的面世,

西山古城是一座上承“周边集团”的规划布局,又具有自身特点的圆形城,堪称为我国圆形城的滥觞。

城是一种“防御文化”设施,防御文化的具体表现是:藉各种寨堡、沟洫、障壁、栅栏之助来防卫居住区。仰韶时代晚期,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财富积累日益增多,中原地区氏族和部落间以掠夺财富为目的的战争日趋激烈,为了防御外来的入侵,以城垣环围的新防御设施应运而生。西山城堡便是在这种历史背景下出现的。

1.下列对“城”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城是人类社会的重要聚落形态,是历史文化的特殊产物。

B.城作为一种宏观的地理现象,又是一种大规模的永久性的防御设施

C.它所代表的文化现象,被称作“城邑文化”或“防御文化”

D.郑州西山仰韶城址的年代比较早,他堪称“中原第一城”

2.根据原文信息,下列理解分析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论及中国文明起源,过去人们把目光投向辽西地区红山文化的女神庙,或者长江下游的良渚文化的“高台土家“都是错误的

B.西山古城属于从仰韶文化早中期的环壕聚落到龙山时代方形城制的过渡形态,它不具备“周边集团“的规划布局特点

C.仰韶时代晚期,为了防御外来入侵者掠夺财富,人们以城垣环绕城邑,西山承包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产生的

D.西山城址是我国现已发现的最早的“雏形城市“,他作为文化现象,不能体现城邑文化”或“防御文化”的特点。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3-6题。

幽径悲剧

季羡林

这一条路在燕园中是极为幽静的地方。

这是一条神奇的幽径,而在所有的这些神奇的东西中,给我印象最深、让我最留恋难忘的是一株古藤萝。它既无棚,也无架,而是让自己的枝条攀附在邻近的几棵大树的干和枝上,盘曲而上,大有直上青云之概。因此,从下面看,除了一段苍黑古劲像苍龙般的粗干外,根本看不出是一株藤萝。每到春天,一股幽香蓦地闯入鼻官,嗡嗡的蜜蜂声也袭入耳内;抬头一看,在一团团的绿叶中,隐约看到一朵朵紫红色的花,颇有万绿丛中一点红的意味。直到此时,我才清晰地意识到这一棵古藤的存在,顾而乐之了。

经过了史无前例的十年浩劫,不但人遭劫,花木也不能幸免。六院前的和红二三楼之间的那两棵著名的古藤,被坚决、彻底、干净、全部地消灭掉。茫茫燕园中,只剩下了幽径的这一棵藤萝了。它成了燕园中藤萝界的鲁殿灵光。每到春天,我在悲愤、惆怅之余,惟一的一点安慰就是幽径中这一棵古藤。每次走在它下面,嗅到淡淡的幽香,听到嗡嗡的蜂声,顿觉这个世界还是值得留恋的,人生还不全是荆棘丛。

然而,我快乐得太早了,人生毕竟还是一个荆棘丛,决不是到处都盛开着玫瑰花。 春天,我走过长着这棵古藤的地方,我的眼前一闪,吓了一大跳:古藤那一段原来凌空的虬干,忽然成了吊死鬼,下面被人砍断,只留上段悬在空中,在风中摇曳。再抬头向上看,藤萝初绽出来的一些淡紫的成串的花朵,还在绿叶丛中微笑。它们还没有来得及知道,自己赖以生存的根干已经被砍断,脱离了地面,再没有水分供它们生存了。它们仿佛成了失掉了母亲的孤儿。

从此以后,我最爱的这一条幽径,我真有点怕走了。我不敢再看那一段悬在空中的古藤枯干,它真像吊死鬼一般,让我毛骨悚然。非走不行的时候,我就紧闭双眼,疾趋而过。但是,眼睛虽闭,但耳朵是关不住的。我隐隐约约听到古藤的哭泣声,细如蚊蝇,却依稀可辨。它在控诉无端被人杀害。它在这里已经呆了二三百年,同它所依附的大树一向和睦相处。它虽阅尽人间沧桑,却从无害人之意。

每天春天,就以自己的花朵为人间增添美丽。焉知一旦毁于愚氓之手。它感到万分委屈,又投诉无门。它的灵魂死守在这里。每天月白风清之夜,它会走出来显圣的。在大白天,只能偷偷地哭泣。山头的群树,池中的荷花是对它深表同情的,然而又受到自然的约束,寸步难行,只能无言相对。在茫茫人世中,人们争名于朝,争利于市,哪里有闲心来关怀一棵古藤的生死呢?于是,它只有哭泣,哭泣,哭泣„„

古藤的哭泣声恐怕只有我一个能听到。决不会有任何人为之伤心的。偏偏出了我这样一个人,偏偏让我住在这个地方,偏偏让我天天走这一条幽径,偏偏又发生了这样一个小小的悲剧;所有这一些偶然性都集中在一起,压到了我的身上。我自己的性格制造成的这一个十字架,只有我自己来背了。奈何,奈何! 但是,我愿意把这个十字架背下去,永远永远地背下去。

(作于1992年春,有删节 )

3.对“这一棵古藤”的特点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他自然,它既无棚,也无架,而是让自己的枝条攀附在邻近的几棵大树的干和枝上,盘曲而上。

B.他美好,每到春天在一团团的绿叶中隐约看到一朵朵紫红色的花,颇有万花丛中一点红的意味,他的幽香募得闯入鼻宫,嗡嗡的蜜蜂声也袭入耳内。

C.它古老,他在这里已经呆了二三百年,阅尽人间沧桑,也见证了十年浩劫,也见证了新时代人们争名于朝,争利于市的追逐。

D.它执着,同他所依附的大树一向和睦相处,从无害人之意;每年春天都以自己的花朵为人间增添美丽,被人无端杀害也只能偷偷地哭泣。

4.作者说“人间还不全是荆棘丛”,又说“人生毕竟还是一个荆棘丛”,选出作者这样说的两个原因(4分)

A.十年浩劫那颠倒黑白、混淆是非的年代已经过去,人们不再遭受任意践踏,人生不再像披荆斩棘般艰难,所以作者说“人生还不全是荆棘丛”。

B.十年浩劫对真善美的残害已成为历史,世上还余留有真善美,尚可安慰历经浩劫的人的心灵,所以作者说“人生还不全是荆棘丛”。

C.在新的时代,劫后余生的真善美又遭遇“愚氓“的残害,令人大失所望、深感悲凉,这更是时代的悲剧,所以作者又说“人生毕竟还是一个荆棘丛”。

D.在新的时代,劫后余生的人们还要面对各种困难社会上还有很多丑恶的行为,人声仍需要披荆斩棘,所以作者又说“人生毕竟还是一个荆棘丛”。

5.对文中“愚氓”的特点以及他们砍伐这棵古藤的原因探究不合理的几项是(5分)

A.愚氓是当代社会的名利之徒,他们只看重名利,对真善美愚昧无知。

B.在一个黑白颠倒、善恶混淆的年代,不但任遭劫,花木也不能幸免。

C.在一个争名于朝,争利于市的年代,愚氓砍伐古藤,无非是认为古藤于名利有关

D.古藤的灵魂死守在这里,每到月白风清之夜,他会走出来显圣的。

E.愚氓认为古藤已经生长了二三百年,长在幽径上,如吊死鬼一般让人害怕。

6.本文写“一棵古藤”毁于“愚氓”,标题却是幽径悲剧。联系题目,对文章主题的探究合理的几项是(5分)

A.本文记叙的虽然是一棵古藤罗的悲剧,然而作者把这棵古藤的悲剧视为整个幽径的悲剧,以及整个燕园的悲剧,一个时代的悲剧。

B.文章通过“一颗古藤”被“愚氓”砍伐的悲剧,表达了对新时代随意破坏环境的陋行的痛恨与无奈。

C.文章通过“我”对“一棵古藤”被“愚氓”砍伐的伤心与无奈,表现了自己多愁善感的性格,也体现了作者用于肩负社会责任的生活态度。

D.文章批评了自私、冷漠、无情,只看重个人名利的世态人情,希望人们对自然,对生命多一点宽容、理解、尊重与欣赏。

E.古藤毁灭与新时代的“愚氓”之手,说明对真善美的残害依然存在,表现了作者对于美的痛恨,对提高国民思想文化和审美素质的思考。

二、古诗文阅读(16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1题。

陆逊字伯言,吴郡吴人也。始仕幕府,历东西曹令史,出为海昌屯田都尉,并领县事。县连年亢旱,逊开仓谷以振(赈济)贫民,劝督农桑,百姓蒙赖。黄武元年,刘备率大众来向西界,权命逊为大都督、假节。备从巫峡、建平连围至夷陵界,先遣吴班将数千人于平地立营,欲以挑战。诸将皆欲击之,逊曰:"此必有谲,且观之。"备知其计不可,乃引伏兵八千,从谷中出。逊曰:"所以不听诸君击班者,揣之必有巧故也。"诸将并曰:"攻备当在初,今乃令人五六百里,相衔持经七八月,其诸要害皆以固守,击之必无利矣。"逊曰:"备是猾虏,更尝事多,其军始集,思虑精专,未可干也。今住己久,不得我便,兵疲意沮,计不复生,掎角此寇,正在今日。"乃先攻一营,不利。诸将皆曰:"空杀兵耳。"逊曰:"吾已晓破之之术。"乃敕各持一把茅,以火攻拔之。一尔势成,通率诸军同时俱

攻,斩张南、冯习及胡王沙靡柯等首,破其四十余营。逊督促诸军四面蹙之,土崩瓦解,死者万数。备因夜遁,驿人自担烧铙铠断后,仅得入白帝城。其舟船器械,水步军资,一时略尽,尸骸漂流,塞江而下。备大惭恚,曰:"吾乃为逊所折辱,岂非天邪!"

7.对下列句子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始仕幕府 仕:任职、做官 B.未可干也 干:冒犯,冲犯

C.计不复生 生:活着、生存 D.乃敕各持一把茅 敕:嘱咐、命令

8.下列句子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2分)

A.出为海昌屯田都尉

B.逊开仓谷以振贫民

C.备知其计不可

D.逊督促诸军四面蹙之

9.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部都直接表现陆逊军事指挥才能的一组是(2分) ①权命逊为大都督,假节 ②此必有谲,且观之

③乃敕各持一把茅,以火攻拔之。④一尔势成,通率诸军同时俱攻

⑤逊督促诸军四面蹙之 ⑥驿人自担烧铙铠断后

A.①③④ B.①⑤⑥ C.②③⑥ D.②④⑤

10.对“所以不停诸君击班者,揣之必有巧敌也”翻译正确的是(2分)

A.因此不听从你们进攻吴班的建议,是揣测他定有诡诈的缘故。

B.之所以不听从你们进攻吴班的建议,是他一定揣有诡诈的缘故。

C.因此不听从你们进攻吴班的建议,是揣测他们一定有诡诈的缘故。

D.不听从你们进攻吴班建议的原因是揣测他定有诡诈的缘故。

11.下列对原文内容的陈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陆逊开始任职幕府,后来又担任过东西曹令史、屯田都尉,大都督等职务。

它的灵魂死守在这里篇七
《(福建)高职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西吉职中2012级第一学期语文期末试卷

满分120分 考试时间150分

班级 姓名 成绩

(注:答案全部填写在答题卡上,否则视为无效。卷面分3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9小题,满分18分,填空5分,共23分) 1、下列成语中,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

的一组是( ) A、虎踞.(jū)龙盘 引吭.(háng)高歌 狼吞虎咽.(yàn) B、蓬头垢.(gòu)面 促膝.(qī)谈心 肆无忌惮.(dàn) C、瓜熟蒂.(dì)落 梦寐.(mâi)以求 众口铄.(shuò)金 D、横征暴敛.(liǎn) 哗众取宠.(chǒng) 人才济.

(jì)济 2、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词,字形、解释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A、赔偿.(归还) 延宕..(拖延) 消.(除去)声匿迹 B、遐.(远)想 瞩.(注视)目 戮力..(合力)同心 C、勘.(校订)误 辍.(停止)学 盅.(迷惑)惑人心 D、濒.(接近)临 象.(摹拟)形 否.

(贬斥)极泰来 3、从感情色彩的角度看,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运用恰当的一项是( ) A.这本书肤浅..

易懂,深受读者欢迎。 B.这项试验终于成功了,他多少年的梦想..变成了现实。 C.班主任鼓动..

大家要多做好事。 D.发现敌人来了,他一边故作镇定....地扫地,一边向屋里发了信号。 4.依次填入下文横线上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一些同志知道它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当中的地位, 在一定时期内能够做到两个文明一起抓。 当精神文明建设形势比较好,经济建设任务有很重的时候,他们往往 自觉不自觉地将精神文明当做“软”任务来看待。

A 不 不 尽管 然而 才

B 也 也 而且 但是 就 C 又 又 而且 然而 则 D 既 又 虽然 但是 也 5、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他的革命精神时刻浮现在我眼前。

B.早晨五六点钟,在通往机场的大街两旁便站满了数万名欢送的人群。 C.一到晚上,他就吓得胆战心惊,不敢出门。

D.只有从思想上解决了为什么人的问题,就能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6、下列句子中顿号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你要好好学习英语、或者西班牙语。 B.你要不断进步、识字、生产。

C.原子弹、氢弹的爆炸,人造卫星的发射和回收,标志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达到了新的水平。

D.可是更妙的是三、五月明之夜,天是那样的蓝,几乎透明似的。 7.依次填入下面这句话中横线处的内容,最恰当的一项是( )

这好比一个人远远而来,最初我们只看到 ,然后又看清了 然后又看清了 ,最后,这才看清了 。

①他的眉目乃至声音笑貌 ②他是肥是瘦 ③他是方脸还是圆脸 ④他穿的是长衣或短褂 A.②④①③ B.③②④① C.④③①② D.④②③①

8、下列各句中,表达最为得体的一项是( )

A.小明一进家门,就高声囔着:“母亲,今晚我们去看文艺演出吧。” B.你们的服务质量不错,下次我一定再来惠顾。 C.星期天我登门拜访你,你可以在家恭候。 D.我们一定提供最好的服务,欢迎各位光临。 9、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梁实秋是中国著名的散文家、学者、文学批评家、翻译家,国内第一个研究莎士比亚的权威。

1

B.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与他写了同题散文《我的母亲》的是英国知名作家罗曼*加里。

C.《幽径悲剧》的作者季羡林是北京大学教授,曾任北京大学副校长,对印度文学历史的研究建树颇多。

D.王鼎钧是旅美华文散文家,《脚印》是他诸多思乡散文中的精品。 (二)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10、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每空1分,共5分) (1)恩所加, 。罚所及, (2)无边落木萧萧下, (3)今宵酒醒何处, (4)垂死病中惊坐起,

二、现代文阅读

(一)阅读《木屐》选段,回答下列各题(每小题2分,共8分)

一天,有位同学穿着一双半旧的雨靴来上学,引起了全校学生的( )。回到家,我嚷着要一双雨靴。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几天后我将我的木屐藏在一个山洞里,谎称说丢了。从不打骂我的爸爸恼怒了,扬起手打我,落下却轻轻的。在他的天平上,一头是祖辈财物,一头是儿子。

当晚,堂屋响着不断的咳嗽声和斧头声,我失眠了,发誓不再让爸爸生气,准备第二天取回木屐。然而,当我从黎明的迷糊中醒来,却见一双新的,但做工粗糟的木屐摆在床前。

我看到套上牛准备春耕的爸爸通红的眼睛,我的眼泪( )地流了下来。爸爸忽然返身,抚摩着我的头说:“孩子,珍惜东西要像爱惜牲口一样!” 我呆呆地点点头,看着晨曦中爸爸远去的身影和他身后的一个个屐齿印…… 终于,我接到了那张从我梦想的地方寄来前来道喜的录取通知书。走的前夜,乡亲们来送我,屋檐下摆放着一排木屐。我在送乡亲们回家时,望着漫天的雨,忽然想:①“斗笠划下了一个木屐永远走不出的圆。”

回过头来,却发现爸爸坐在堂前,神色黯然,眼睛停留在门角摆设的没有继承人的铁犁和木屐上。见我望着他,爸爸忙( )一丝笑,自我安慰地说:“放心去吧,孩子,我有乡亲们照顾。”看着爸爸斑白的头发,我才

( )意识到他老了。坐在行将远去的汽车上,我脱下了那双木屐。这时,几次劝不回去,坚持再送送我的爸爸忽然塞给我一样东西,就转身走了。②我知道爸爸不忍分离的痛苦,拼命檫亮雨窗看着他那微驮的背影消失在江南惆怅的雨地里。

我心里像堵着什么,不觉触到爸爸送我的东西,打开一看,竟是„„

1、结合课文,选段结尾处省略号父亲送我的礼物应该是 2、选段中括号内依次应填入( )

A、重视 静静 露 猛然

B、羡慕 悄悄 挤 猛然

C、羡慕 偷偷 挤 竟然 D、惊讶 慢慢 现 竟然

3、画线句子②中“拼命擦亮雨窗看着他那微驮的背影消失在江南惆怅的雨地里”

中“拼命”用的是否恰当?为什么?

4、如何理解画线句子①“斗笠划下了一个木屐永远走不出的圆。” (二)阅读《幽径悲剧》选段,完成后面试题。(共10分) 但是,这也不行。眼睛虽闭,但耳朵是关不住的。我隐隐约约听到古藤的哭泣声,细如蚊蝇,却依稀可辨。它在控诉无端被人杀害。它在这里已经呆了二三百年,同它所依附的大树一向和睦相处。它虽阅尽人间沧桑,却从无害人之意。每天春天,就以自己的花朵为人间增添美丽。焉知一旦毁于愚氓之手。它感到万分委屈,又投诉无门。它的灵魂死守在这里。每天月白风清之夜,它会走出来显圣的。在大白天,只能偷偷地哭泣。山头的群树,池中的荷花是对它深表同情的,然而又受到自然的约束,寸步难行,只能无言相对。在茫茫人世中,人们争名于朝,争利于市,哪里有闲心来关怀一棵古藤的生死呢?于是,它只有哭泣,哭泣,哭泣„„

世界上像我这样没有出息的人,大概是不多的。古藤的哭泣声恐怕只有我一个能听到。在浩茫无际的大千世界上,在林林总总的植物中,燕园的这一棵古藤,实在渺小得不能再渺小了。你倘若问一个燕园中人,决不会有任何人注意到这一棵古藤的存在的,决不会有任何人关心它的死亡的,决不会有任何人为之伤心的。偏偏出了我这样一个人,偏偏让我住在这个地方,偏偏让我天天走这一条幽径,偏偏又发生了这样一个小小的悲剧;所有这一些偶然性都集中在一起,压到了我的身上。我自己的性格制造成的这一个十字架,只有我自己来背了。奈何,奈何!

但是,我愿意把这个十字架背下去,永远永远地背下去。 1. 请从文中找出古藤“只有哭泣”的原因(3分)

2

(1) (2) (3)

2.选文第二段有两句运用了排比修辞,分别以 和______________为标志,它们表明两种态度,形成强烈的 。(3分) 3. 请用文中的语句说明这两种态度形成的原因。(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结合全文看,“这样小小的一个悲剧”表面看是些 的悲剧,实际是在揭示了 的悲剧。(2分)

三、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4小题,共10分)

《邹忌讽齐王纳谏》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1.下列句中“于”字意思完全相同的两项是( )( )2分 A 臣之客欲有求于臣。 B 皆以美于徐公。

C 谤讥于市朝。 D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E 皆朝于齐

2.以下三句是从原文中甲、乙、丙三处抽出来的,它们合理的位置应在哪里。3分 ①上书谏寡人者。 ②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 ③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①: ②: ③: 3.对“王之蔽甚矣”的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大王的私心太重了。 B 大王的毛病太多了。

C 大王您受的蒙蔽太重了。 D 大王受您的欺骗太厉害了。 4.解说下列句中“之”字的意思和用法。3分 ①臣之.妾畏臣。 ②四境之.

内莫不有求于王。 ③燕、赵、韩、魏闻之.

。 四、写作

1、应用文写作(10分)

2011年×月×日陈华在15路公交车上捡到一个公文包,内有钱包一个(内有现

金800元,工行卡一张,农行卡一张),钥匙包一个,《读者》杂志一本。 请你以陈华的身份拟写一份招领启事。

2、文体写作(50分)

题目:同窗

要求:①诗歌除外,文体不限 ②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③不得在试卷中出现真实校名等信息 ④不得少于600字。

(注:答案全部填写在答题卡上,否则视为无效)

3

答 题 卡

班级 姓名 成绩 (注:答案全部填写在答题卡上,否则视为无效)

一、 语文基础知识(共32分,每题3分)

(一)选择题(27分)1-5 6-9 (二)默写(5分)(1) (2) (3)(4)

二、现代文阅读

(一)、(每小题2分,共8分)

1、 2、

3、 4、

(三)(每空1分,共10分)

5、(3分)(1)(2) (3) 6(3分)、 7(2分)、

8、(2分)

三、文言文阅读(共10分) 1(2分)、 2(3分)、、、 3(2分)、4(3分)、① ② ③

四、应用文写作(共10分)

五、大作文50分(附背面)

注:阅读题主观题必须全部作答

考试结束只交答题卡、作文纸,其他试卷自己保存好。

4

参考答案

一、 选择题

CBBBC CDDB 默写略 二 现代文阅读

(一)见综合练习册273页第(八)题

(二)5、(1)无端得人杀害;(2)无害人之意,对人有奉献,感到万分委屈;(3)投诉无门 6、“决不会” “偏偏” 对比

7、“在茫茫人世中,人们争名于朝,争利于市,哪里有闲心来关怀一棵古藤的生死

呢?”与“我自己的性格制造成的这一个十字架,只有我自己来背了” 8、幽径悲剧

人们追名逐利,缺少对自然、对他人关爱,自私、冷漠、无情的社会悲剧 文言文

邹忌讽齐王纳谏》10分

1、C D 2分 2、①乙 ②丙 ③甲 3分 3、C 2分 4、①的,结构助词1分 ②以,结构助词1分 ③代齐王纳谏这件事,代词。1分

应用文写作(略)

5

它的灵魂死守在这里篇八
《苏州市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调研测试试卷及答案 初二语文》

苏州市初二基础学科调研测试试卷

语 文

2012.1

注意事项:

1.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所有的答案均应书写在答题卡上,按照题号顺序答在相应的位置,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书写在试卷题上、草稿纸上的答案无效;

3.字体工整,笔迹清楚。保持答题卡卷面清洁。

第一部分 (24分)

1.根据汉语拼音写出汉字。(4分)

①( xuān)闹 ②(dì)听 ③鳞次(zhì)比 ④如火如(tú)

2.下面的句子中有四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填入表中,然后改正。(4分)

路边,一个不起眼的脚落,野菊静静开放。微苦的清香,把秋天的空气涂抹成了一篇充满哲思的短文,使人想起清新,想起深遂,想起天高云淡,想起寂莫辉煌。在秋天,很多景物都会因为一从野菊的盛开,而显得更加成熟。

3.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在括号内写出相应的作家、篇名。(8分)

①感时花溅泪,(杜甫《春望》)

②,隔江犹唱《后庭花》。(杜牧《》)

③,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④不畏浮云遮望眼,。()

⑤更喜岷山千里雪,。(毛泽东《七律长征》)

⑥,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4.名著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①在“筑路”这一片段中,作者营造了一个恶劣的自然环境,请简要概括。(2分) ②下面这段文字中的“他”是谁?“他”对保尔有着怎样的影响?“筑路”中他帮工程队解决了什么困难?(3分)

他很喜欢这个机灵的孩子。空闲的日子,他常常来看望阿尔焦姆。这个通情达理、严肃认真的水兵,总是耐心地倾听他们讲日常生活中的各种事情,尤其是母亲埋怨保尔淘气的时候,他更是耐心地听下去。

5.语言表达。

春节将至,请你为自己的父母写上一句祝福语,要求运用恰当的修辞手法,表达出自己的感恩之情。(3分)

第二部分(36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6~9题。

晏子使楚

晏子将使楚。楚王闻之,谓左右曰:“晏婴,齐之习辞者也,今方来,吾欲辱之,何

以也?”左右对曰:“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王曰,何为者也?对曰,齐人也。王曰,何坐?曰,坐盗。”

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积,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6.解释下面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4分)

①齐之习辞者也( ▲ ) ②王曰,何坐?( ▲ ) ..

③齐人固善盗乎?( ▲ ) ④圣人非所与熙也( ▲ ) ..

7.比较下面的疑问句,联系上下文说说它们有什么不同的表达效果。(2分)

①缚者曷为者也?

②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

8.晏子把“南橘北枳”与“齐人楚盗”进行类比,这样回答楚王有什么妙处?(2分)

9.阅读下面一则寓言,用现代汉语翻译画线的句子。(4分)

鲁有执长竿入城门者,初竖执之,不可入;横执之,亦不可入。计无所出。俄有老父至,曰:“吾非圣人,但见事多矣!何不以锯中截而入?”遂依而截之。(《笑林》) ①鲁有执长竿入城门者

②吾非圣人,但见事多矣!何不以锯中截而入?

阅读《幽径悲剧》中的几段文字,完成10~13题。

我是一个没有出息的人。我的感情太多,总是供过于求,经常为一些小动物、小花草惹起万斛闲愁。真正的伟人们是决不会这样的。反过来说,如果他们像我这样的话,也决不能成为伟人。我还有点自知之明,我注定是一个渺小的人,也甘于如此,我甘于为一些小猫小狗小花小草流泪叹气。这一棵古藤的灭亡在我心灵中引起的痛苦,别人是无法理解的。

从此以后,我最爱的这一条幽径,我真有点怕走了。我不敢再看那一段悬在空中的古藤枯干,它真像吊死鬼一般,让我毛骨悚然。非走不行的时候,我就紧闭双眼,疾趋而过。心里数着数:一,二,三,四,一直数到十,我估摸已经走到了小桥的桥头上,吊死鬼不会看到了,我才睁开眼走向前去。此时,我简直是悲哀至极,哪里还有什么闲情逸致来欣赏幽径的情趣呢?

但是,这也不行。眼睛虽闭,但耳朵是关不住的。我隐隐约约听到古藤的哭泣声,细如蚊蝇,却依稀可辨。它在控诉无端被人杀害。它在这里已经呆了二三百年,同它所依附的大树一向和睦相处。它虽阅尽人间沧桑,却从无害人之意。每年春天,就以自己的花朵为人间增添美丽,焉知一旦毁于愚氓之手。它感到万分委屈,又投诉无门。它的灵魂死守在这里。每到月白风清之夜,它会走出来显圣的。在大白天,只能偷偷地哭泣。山头的群

树,池中的荷花是对它深表同情的,然而又受到自然的约束,寸步难行,只能无言相对。在茫茫人世中,人们争名于朝,争利于市,哪里有闲心来关怀一棵古藤的生死呢?于是,它只有哭泣,哭泣,哭泣„„

10.“心里数着数:一,二,三,四,一直数到十”这一细节描写有什么表达效果?(2分)

11.“山头的群树”、“池中的荷花”也对藤萝“深表同情”,这样写有什么用意?(2分)

12.藤萝并不会“哭泣”,文中却三次写到它“哭泣”,请从思想内容和表达特色两个方面

作简要分析。(2分)

13.作者说“这一棵古藤的灭亡在我心灵中引起的痛苦,别人是无法理解的”,这是为什

么?作者的痛苦仅仅是古藤的灭亡吗?(3分)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14~18题。

老家苏州

艾 雯

①有一处地方,尽管你已离开了它,千山万水阻隔。但天涯海角,它永远跟你在一起。那正是每个人生于斯、长于斯的故乡。

②门前走过千百次的长巷,洁净的鹅卵石光滑如洗。青石台阶、黑漆屏门、白粉墙头探出一两枝桃李。小河萦绕回转,潺潺流过杨柳岸,傍水人家,橹声欸乃,满载蔬菜瓜果的小舟驶过身边。园林深处,总是诗情画意。高耸云天的宝塔,永远是方向的指标。动乱岁月、漂泊人生、世界变迁,心中梦中永不褪色的,是那故乡的山山水水,万种风情。 ③在那里,总有一些人亲昵地唤你的乳名,抱过你、拍过你,知道你小时候一些可爱的举止、一些可笑的糗事。还有不少堂兄弟表姊妹,以及自小便一起在墙门间踢毽子、大厅上造房子、花园里捉迷藏,又一路勾肩搭背上学的亲密伙伴。

④在那里,你听到的是比世界上任何声音都动听、都亲切的声音,那是你生命最初接触的声音。从耳畔的呼唤、教诲,到牙牙学语,吟唱儿歌„„身在异乡,纵使在众音喧哗中,只那么轻轻一句,便能震撼心弦,又那样安舒地熨帖每一根神经。

⑤在那里,有任何地方吃不到的好东西,雅淡的佳肴,精致的点心糖食,田里树上鲜嫩沁甜的蔬果,塘里的莲藕红菱,河中的鱼虾螃蟹„„产品中有醇厚的乡土味,调味中渗着浓浓的乡情,早已嗜食成瘾。

⑥在那里,地域性的优异文化熏陶你的心智,山水清华滋润你的性灵,卓越的人文精神导引你的性向,传统的习俗风尚培养你的生活情致,高雅独特的审美观决定你的品位,这些都已形成你性格的原型、观念的基因,不能磨灭,也难以再脱胎换骨。

⑦最初的爰、最早的启蒙、最深的根蒂,是你刻骨铭心的恩情和绻绻的忆念。

⑧脐带剪断了,儿女的心永远系恋着母亲。离开了故乡,游子的心,始终怀念那片萌芽生根的土地。

⑨那一年,清明刚过,杏花细雨,杨柳拂面的1937年初春。父亲允同乡好友邀请,同去江西帮忙一年。一家四口:双亲、未满一岁的润妹和少年的我,向依依不舍的外婆告别:“勿要担心,就要转来过年咯。”黄包车碾过幽幽静静的瓣莲巷,出平门。我靠窗坐在火车上,望着蜿蜒的城墙,高挺的北寺塔,一一倒退消失,心中默默祈诉“再见!苏州。”谁知这一趟出远门竟是半个多世纪,从此归乡路断,天人永隔,再也不曾回老家过年。

⑩“七七”事变,人类最丑陋残酷的侵略战争,山河破碎,疆土寸断,书生型的父亲,禁不起思乡忧国,日夜跑空袭警报,不三年便在大庾任上遽然逝世,少年的我惶恐肩起重任,母女三人随着我工作单位,辗转大后方。战乱中历经颠沛艰苦,家乡总是心中不败的据点。之后两岸隔绝,音讯渺茫,日思暮想,总是难以排解乡愁。逢年过节,花开叶落,总会勾引起无限往事,如同一滴水滴入回忆的深潭,小小涟漪,迅速扩漾、回旋、无岸无涯„„沉浸在往日情怀中,脉脉相扣、息息相通,那一会母女俩心贴心,在亲情交融,共同思念的时刻,亦是另一种幸福。

(11)1990年秋,女儿陪我第一次返乡,九六高龄的母亲未曾同行,殷殷切切只是絮叨着一些亲属的小名,但人事渺杳,无以作答。当我提到寒山寺敲钟,住持法师特别为她祈福。老人家忽然兴致勃勃背起“月落乌啼霜满天„„半夜钟声到客船。”她没有记清“半夜”和“夜半”,意思本来一样。总想有一天可以陪她回去一起走拱桥、听钟声。毕竟跋涉太辛苦,她老人家高寿一百零二岁仙逝,却终未能重返故乡。

(12)许多年前写下这篇真挚的怀念文章,漂泊游子有“根归起源”之感受——但愿来生仍做苏州人!

(选自《苏州杂志》2008年第5期,有删改)

14.“老家苏州”对“我”的恩情有哪些?请结合上下文分点归纳。(3分)

15.第8段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段中以“剪断脐带”设喻有什么好处?(4分)

16.“勿要担心,就要转来过年咯。”这一句苏州方言用在此处有特别的意义,请细细揣摩

并作简要分析。(2分)

17.为什么说思念“亦是另一种幸福”?请联系上下文说说你的理解。(3分)

18.纵观全文,简要分析结尾“但愿来生仍做苏州人”的表达作用。(3分)

第三部分(40分)

19.作文。(40分)

请以“在冬天的阳光里”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文中不要出现或暗示所在学校、班级及真实姓名。

它的灵魂死守在这里篇九
《2010年12月河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卷A卷》

2010年12月河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卷A卷

一、现代文阅读(2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

城是人类社会的重要聚落形态,是历史文化的特殊产物。作为一种宏观的地理现象,又是一种大规模的永久性的防御设施。它所代表的文化现象,被称做“城邑文化”或“防御文化”。据已公布的考古资料,在我国迄今发现的40余处史前城址中,郑州西山仰韶城址的年代较早,它堪称“中原第一城”。

西山城址是我国现已发现的最早的“雏形城市”。早先,在论及中国文明起源时,人们往往把目光投向辽西地区红山文化的女神庙或长江下游良渚文化的“高台土冢”,而今中原地区黄河之滨仰韶文化城址的面世,

西山古城是一座上承“周边集团”的规划布局,又具有自身特点的圆形城,堪称为我国圆形城的滥觞。

城是一种“防御文化”设施,防御文化的具体表现是:藉各种寨堡、沟洫、障壁、栅栏之助来防卫居住区。仰韶时代晚期,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财富积累日益增多,中原地区氏族和部落间以掠夺财富为目的的战争日趋激烈,为了防御外来的入侵,以城垣环围的新防御设施应运而生。西山城堡便是在这种历史背景下出现的。

1.下列对“城”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城是人类社会的重要聚落形态,是历史文化的特殊产物。

B.城作为一种宏观的地理现象,又是一种大规模的永久性的防御设施 C.它所代表的文化现象,被称作“城邑文化”或“防御文化” D.郑州西山仰韶城址的年代比较早,他堪称“中原第一城” 2.根据原文信息,下列理解分析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论及中国文明起源,过去人们把目光投向辽西地区红山文化的女神庙,或者长江下游的良渚文化的“高台土家“都是错误的 B.西山古城属于从仰韶文化早中期的环壕聚落到龙山时代方形城制的过渡形态,它不具备“周边集团“的规划布局特点

C.仰韶时代晚期,为了防御外来入侵者掠夺财富,人们以城垣环绕城邑,西山承包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产生的

D.西山城址是我国现已发现的最早的“雏形城市“,他作为文化现象,不能体现城邑文化”或“防御文化”的特点。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3-6题。 幽径悲剧 季羡林

这一条路在燕园中是极为幽静的地方。

这是一条神奇的幽径,而在所有的这些神奇的东西中,给我印象最深、让我最留恋难忘的是一株古藤萝。它既无棚,也无架,而是让自己的枝条攀附在邻近的几棵

大树的干和枝上,盘曲而上,大有直上青云之概。因此,从下面看,除了一段苍黑古劲像苍龙般的粗干外,根本看不出是一株藤萝。每到春天,一股幽香蓦地闯入鼻官,嗡嗡的蜜蜂声也袭入耳内;抬头一看,在一团团的绿叶中,隐约看到一朵朵紫红色的花,颇有万绿丛中一点红的意味。直到此时,我才清晰地意识到这一棵古藤的存在,顾而乐之了。

经过了史无前例的十年浩劫,不但人遭劫,花木也不能幸免。六院前的和红二三楼之间的那两棵著名的古藤,被坚决、彻底、干净、全部地消灭掉。茫茫燕园中,只剩下了幽径的这一棵藤萝了。它成了燕园中藤萝界的鲁殿灵光。每到春天,我在悲愤、惆怅之余,惟一的一点安慰就是幽径中这一棵古藤。每次走在它下面,嗅到淡淡的幽香,听到嗡嗡的蜂声,顿觉这个世界还是值得留恋的,人生还不全是荆棘丛。

然而,我快乐得太早了,人生毕竟还是一个荆棘丛,决不是到处都盛开着玫瑰花。 春天,我走过长着这棵古藤的地方,我的眼前一闪,吓了一大跳:古藤那一段原来凌空的虬干,忽然成了吊死鬼,下面被人砍断,只留上段悬在空中,在风中摇曳。再抬头向上看,藤萝初绽出来的一些淡紫的成串的花朵,还在绿叶丛中微笑。它们还没有来得及知道,自己赖以生存的根干已经被砍断,脱离了地面,再没有水分供它们生存了。它们仿佛成了失掉了母亲的孤儿。

从此以后,我最爱的这一条幽径,我真有点怕走了。我不敢再看那一段悬在空中的古藤枯干,它真像吊死鬼一般,让我毛骨悚然。非走不行的时候,我就紧闭双眼,疾趋而过。但是,眼睛虽闭,但耳朵是关不住的。我隐隐约约听到古藤的哭泣声,细如蚊蝇,却依稀可辨。它在控诉无端被人杀害。它在这里已经呆了二三百年,同它所依附的大树一向和睦相处。它虽阅尽人间沧桑,却从无害人之意。每天春天,就以自己的花朵为人间增添美丽。焉知一旦毁于愚氓之手。它感到万分委屈,又投诉无门。它的灵魂死守在这里。每天月白风清之夜,它会走出来显圣的。在大白天,只能偷偷地哭泣。山头的群树,池中的荷花是对它深表同情的,然而又受到自然的约束,寸步难行,只能无言相对。在茫茫人世中,人们争名于朝,争利于市,哪里有闲心来关怀一棵古藤的生死呢?于是,它只有哭泣,哭泣,哭泣„„

古藤的哭泣声恐怕只有我一个能听到。决不会有任何人为之伤心的。偏偏出了我这样一个人,偏偏让我住在这个地方,偏偏让我天天走这一条幽径,偏偏又发生了这样一个小小的悲剧;所有这一些偶然性都集中在一起,压到了我的身上。我自己的性格制造成的这一个十字架,只有我自己来背了。奈何,奈何!

但是,我愿意把这个十字架背下去,永远永远地背下去。 (作于1992年春,有删节 )

3.对“这一棵古藤”的特点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他自然,它既无棚,也无架,而是让自己的枝条攀附在邻近的几棵大树的干和枝上,盘曲而上。

B.他美好,每到春天在一团团的绿叶中隐约看到一朵朵紫红色的花,颇有万花丛中一点红的意味,他的幽香募得闯入鼻宫,嗡嗡的蜜蜂声也袭入耳内。 C.它古老,他在这里已经呆了二三百年,阅尽人间沧桑,也见证了十年浩劫,也见证了新时代人们争名于朝,争利于市的追逐。

D.它执着,同他所依附的大树一向和睦相处,从无害人之意;每年春天都以自己的花朵为人间增添美丽,被人无端杀害也只能偷偷地哭泣。

4.作者说“人间还不全是荆棘丛”,又说“人生毕竟还是一个荆棘丛”,选出作者这样说的两个原因(4分) ..A.十年浩劫那颠倒黑白、混淆是非的年代已经过去,人们不再遭受任意践踏,人生不再像披荆斩棘般艰难,所以作者说“人生还不全是荆棘丛”。

B.十年浩劫对真善美的残害已成为历史,世上还余留有真善美,尚可安慰历经浩劫的人的心灵,所以作者说“人生还不全是荆棘丛”。

C.在新的时代,劫后余生的真善美又遭遇“愚氓“的残害,令人大失所望、深感悲凉,这更是时代的悲剧,所以作者又说“人生毕竟还是一个荆棘丛”。 D.在新的时代,劫后余生的人们还要面对各种困难社会上还有很多丑恶的行为,人声仍需要披荆斩棘,所以作者又说“人生毕竟还是一个荆棘丛”。 5.对文中“愚氓”的特点以及他们砍伐这棵古藤的原因探究不合理的几项是(5分) ...A.愚氓是当代社会的名利之徒,他们只看重名利,对真善美愚昧无知。 B.在一个黑白颠倒、善恶混淆的年代,不但任遭劫,花木也不能幸免。

C.在一个争名于朝,争利于市的年代,愚氓砍伐古藤,无非是认为古藤于名利有关

D.古藤的灵魂死守在这里,每到月白风清之夜,他会走出来显圣的。

E.愚氓认为古藤已经生长了二三百年,长在幽径上,如吊死鬼一般让人害怕。 6.本文写“一棵古藤”毁于“愚氓”,标题却是幽径悲剧。联系题目,对文章主题的探究合理的几项是(5分) ..A.本文记叙的虽然是一棵古藤罗的悲剧,然而作者把这棵古藤的悲剧视为整个

幽径的悲剧,以及整个燕园的悲剧,一个时代的悲剧。

B.文章通过“一颗古藤”被“愚氓”砍伐的悲剧,表达了对新时代随意破坏环境的陋行的痛恨与无奈。

C.文章通过“我”对“一棵古藤”被“愚氓”砍伐的伤心与无奈,表现了自己多愁善感的性格,也体现了作者用于肩负社会责任的生活态度。

D.文章批评了自私、冷漠、无情,只看重个人名利的世态人情,希望人们对自然,对生命多一点宽容、理解、尊重与欣赏。

E.古藤毁灭与新时代的“愚氓”之手,说明对真善美的残害依然存在,表现了作者对于美的痛恨,对提高国民思想文化和审美素质的思考。 二、古诗文阅读(16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1题。

陆逊字伯言,吴郡吴人也。始仕幕府,历东西曹令史,出为海昌屯田都尉,并领县事。县连年亢旱,逊开仓谷以振(赈济)贫民,劝督农桑,百姓蒙赖。黄武元年,刘备率大众来向西界,权命逊为大都督、假节。备从巫峡、建平连围至夷陵界,先遣吴班将数千人于平地立营,欲以挑战。诸将皆欲击之,逊曰:"此必有谲,且观之。"备知其计不可,乃引伏兵八千,从谷中出。逊曰:"所以不听诸君击班者,揣之必有巧故也。"诸将并曰:"攻备当在初,今乃令人五六百里,相衔持经七八月,其诸要害皆以固守,击之必无利矣。"逊曰:"备是猾虏,更尝事多,其军始集,思虑精专,未可干也。今住己久,不得我便,兵疲意沮,计不复生,掎角此寇,正在今日。"乃先攻一营,不利。诸将皆曰:"空杀兵耳。"逊曰:"吾已晓破之之术。"乃敕各持一把茅,以火攻拔之。一尔势成,通率诸军同时俱攻,斩张南、冯习及胡王沙靡柯等首,破其四十余营。逊督促诸军四面蹙之,土崩瓦解,死者万数。备因夜遁,驿人自担烧铙铠断后,仅得入白帝城。其舟船器械,水步军资,一时略尽,尸骸漂流,塞江而下。备大惭恚,曰:"吾乃为逊所折辱,岂非天邪!" 7.对下列句子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始仕幕府 仕:任职、做官 B.未可干也 干:冒犯,冲犯 ..C.计不复生 生:活着、生存 D.乃敕各持一把茅 敕:嘱咐、命令 ..8.下列句子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2分) A.出为海昌屯田都尉 B.逊开仓谷以振贫民 C.备知其计不可

D.逊督促诸军四面蹙之

9.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部都直接表现陆逊军事指挥才能的一组是(2分) ①权命逊为大都督,假节 ②此必有谲,且观之

③乃敕各持一把茅,以火攻拔之。④一尔势成,通率诸军同时俱攻 ⑤逊督促诸军四面蹙之 ⑥驿人自担烧铙铠断后 A.①③④ B.①⑤⑥ C.②③⑥ D.②④⑤

10.对“所以不停诸君击班者,揣之必有巧敌也”翻译正确的是(2分) A.因此不听从你们进攻吴班的建议,是揣测他定有诡诈的缘故。 B.之所以不听从你们进攻吴班的建议,是他一定揣有诡诈的缘故。 C.因此不听从你们进攻吴班的建议,是揣测他们一定有诡诈的缘故。 D.不听从你们进攻吴班建议的原因是揣测他定有诡诈的缘故。 11.下列对原文内容的陈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陆逊开始任职幕府,后来又担任过东西曹令史、屯田都尉,大都督等职务。 B.陆逊在任海昌屯田都尉并兼理县事的时候,爱护百姓,重视农桑、显示了才能。 C.陆逊在作战中,申明军令、赏罚严明、加强纪律,统一步调,克敌制胜。

D.刚担任大都督的陆逊,统帅吴军把“天下枭雄”刘备打得全军覆没。

(二)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12-13题。 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12.选出这首诗的文具解说不恰当的一项(2分) ...A.“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二句写了梦境,描写了此人在刀光剑影中

抗金杀敌的形象,表现了作者念念不忘报国的思想感情。

B.“沙场秋点兵”预示着激战即将开始,仅仅五个字就把军队威武雄壮的阵容描绘出来,显示了战士们无坚不摧的决心。

C.“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二句描写战斗获胜、大功告成时的喜悦、道出了此人收复失地、统一祖国、留名青史的理想。

D.末句“可怜白发生”,抒发了词人在南宋统治集团的压抑下,收复祖国河山的壮志无从实现的悲愤。 13.对这首词赏析恰当的两项是(4分) ..A.“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佳对天成,极为工整,形象的写出了

战前所做的准备,表达了将士胸有成竹战无不胜的信心。

B.“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连用两个比喻,生动形象地描写了抗金时惊险激烈的战斗场面,十分振奋人心。

C.尾句是写现实生活,前面的句子都是回忆自己年轻是的战斗生活,前后形成强烈对比解释了现实与理想的巨大矛盾。

D.这首词前九句雄姿英发,堪称壮语,而末句却是感情大转折,使全首词变得低沉凄凉,一变而为婉约派的风格。

三、知识积累与运用(21分 )

14、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 A、渲泄 毕竟 箴言警句 前倨后恭 B、震慑 趁火打劫 食不果腹

C、抱负 苟同 天涯海角 万劫不覆 D、引申 曝光 关怀倍至 嬉笑怒骂

15、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自从蔡襄的《荔枝谱》成书之后(1059),福建荔枝也为人所重视。广西和云南也产荔枝,却很少有人说起。

B、心里想道:与这样同样的花自然开放的时候,我会这样仔细凝视它吗?只摘了一朵花插入花瓶,我才凝神注视它。

C、由“独携小龙团,来试惠山泉”变成“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这是点铁成金。

D“考试与评价(月刊)是天仁报业集团旗下的老牌杂志,是中国期刊岗镇的《双效期刊》。

16、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2分)

1如果平时不注意观察生活,那么写出的文章往往语言干瘪,内容„„„„„.。 2我国动植物资源比较丰富,其中大熊猫、金丝猴、野牦牛是我国的„„„„..动物。

3一觉秒射太可惜了:球撞在球门的横柱上,„„„„进去。 A空泛 珍奇 差点儿没 B空泛 珍稀 差点儿 C空乏 珍稀 差点儿没 D空乏 珍奇 差点儿

17、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张经理以买椟还珠的气魄,大胆地与外商签订了联合开发新矿区的协议。 ....B他先是反复思考,认真研究材料,然后执笔成文,又不厌其详的推敲修改。 .....C李局长认真听取大家的意见和建议,多次修改了自己的方案,真是从善如流。 .....D为了让分别多年的老同学不期而遇,我们精心组织了这次的联谊会。 ....

18、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专家指出,针对“陕西地震谣言“时间,国家必须加快相关立法和打击力度,以有效遏制网络散播留言这一现象。

B“屈原投江”“牛郎织女”“登高赏菊”等优美传说对现在的青年越来越陌生,看来我们要加强对我国传统节日文化的宣传。

C各地有关部门认真贯彻中央部署,在社会各界和广大群众支持下,查处并破获了一批利用互联网进行诈骗的案件。

D博鳌青年论坛,旨在促进全球青年,特别是港澳台青年了解中国在抵御金融危机过程中发挥的建设性作用。

19.填入下面一段文字中横线处的语句,与上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我曾多次来过西安,我也曾多次感觉到过,而且说出来过:西安市一块宝地。在这里,中国古代文化仿佛阳光空气一般,弥漫城中。唐代著名诗人的那些名篇名句,很多都与西安有牵连。谁看到灞桥、渭水等等的名字不会立即神往盛唐呢?谁走过

丈八沟·乐游原这样的地方不会立即想到杜甫、李商隐的名篇呢?„„„„„„„„„。

A这里到处都是梦,神奇的梦;这里到处是诗,美妙的诗:这里是一个诗和梦的世界。

B这里是一个梦和诗的世界:这里到处是梦,神奇的梦;这里到处是诗美妙的诗。 C这里到处是诗,美妙的诗;这里到处是梦,神奇的梦;这里是一个诗和梦的世界。 D这里是一个诗和梦的世界:这里到处是诗,美妙的诗;这里到处是梦,神奇的梦。 20、下面是一则请柬,有多处毛病,划线处必须修改的两处是(4分) 请柬 **先生:

本公司定于2010年2月10日(A)在市政府第一招待所宴会厅(B)召开祝贺(C)我公司2009年产值超十亿元大会。敬请光临(D)。 此致

敬礼!

**市**有限公司 2010年2月5日

2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对比喻的意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一次,北京某礼堂,北京自修大学李燕杰校长给台下特殊听众——下岗女工作报告。他用了两个比喻句作开场白,话音刚落,掌声雷动,不少女工流下了激动的泪水。这两个比喻句是“没下岗的如秧田里的苗,下岗的如同石缝里的草”。 A. 这两个比喻句概括了下岗女工的生活经历和心理感受。

B. 前一比喻意在告诉我们:在岗的优越的生活环境,应努力创造条件,争取上岗。 C. “石缝里的草”早说尽管生存环境艰难,但并没有失掉生存的希望。

D. “石缝里的草”是说即使在“石缝”里,也可凭着自己的坚韧,为生活添上一株新绿。

22下列诗句涉及的文化古迹所处的地理位置,正确的一项是 ①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②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③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④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A①武汉②扬州③南京④苏州 B①武汉②扬州③苏州④南京 C①扬州②武汉③南京④苏州 D①苏州②武汉③扬州④南京

23.下列名句默写无误的两项是(4分)

A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B耳得之而为生,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尽,用之不竭。(苏轼《赤壁赋》)

C江间波浪连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杜甫《秋兴》)

D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辛弃疾《水龙吟 登建康赏心亭》)

四、写作(40分)

24、阅读下面的文字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文章。(40分)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2010年春节团拜会上讲:“新的一年,我们要更加努力工作„„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在随后与网友的在线交谈中,温家宝多次使用“尊严”一词。在两会上,温家宝又把“尊严”烙进了政府工作报告

请以“尊严”为题,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审题提示:

尊严:褒义词、观点单一、没有比喻象征义——限制性很强

(一)写作围绕三方面的问题展开,这三个问题代表了思考问题的深度与认识问题的水平。——

1、“尊严”是什么?

2、为什么要“尊严”?(或:“尊严”来自什么?) 3、怎样才能有尊严?

(二)写本题可以考虑以下几种立意: 1、尊重自己,尊重他人,才会有尊严。

2、 神圣的尊严,在捍卫正义的斗争中得到升华。 3、科学的尊严不容侵犯。

4、 尊严不仅是个人价值的象征,更是民族、国家的立身之本。 5、我们要坚守尊严。

6、有尊严地活着才有价值,我们决不可抛弃做人的尊严。 7、尊严使卑微的生命显得伟岸。

8、 尊严来自一颗无惧无畏的心;来自敢于反抗、敢于拼搏的精神;来自不甘于卑微的意念。

(三)发散一下,“尊严”这个文题的思考角度有些什么: 例一:时空角度:纵——古今;横——中外;

例二:肉体和精神:如“人,又少了一个”,丧失了生命的尊严,如行尸走肉苟活于世。

放弃尊严意味着亵渎生命

例三:行业领域:比如“教师”、“医生”——其中共性和个性的东西是什么。 例四:由个体到团体:如种族平等:

李白的“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是个体生命尊严的要求;

林肯“众生平等”的主张,解放黑奴宣言;马丁·路德·金,为黑人的自由平等献出生命:要求的是为团体大众争取自由平等,争取尊严。

例五:由个人到民族国家: A、个人尊严:

1、甲午战争期间,日军命私塾先生阎世开带路,宁死不屈的老人大骂日寇“宁做倭贼刀下鬼,不做中华亡国奴”悲壮赴死,表现了他对个人尊严以及民族尊严的誓死捍卫。

2、极高的使用频率:

不食嗟来之食;——用生命捍卫尊严; 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

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司马迁忍辱著书

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B、国家尊严:

1、“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林则徐,把作为中国人的尊严上升为民族尊严;

2、晏子使楚:实现自身价值,维护国家尊严; 3、燕赵小国义不赂秦战败而亡的气魄,

4、抗日战争华夏民族在衰败之时发出沉重的呐喊,

5、苏武手持羊鞭,被匈奴扣押19年依然不改其爱国之心,不折其民族气节;文天祥身戴镣铐,而对元人的劝降书挥笔写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他们体内流淌着中国人的血液,他们是有尊严的中国人。

6、著名模特吕燕在事业的初期曾到一家外国模特公司面试。考官对于她的身材条件及资质都非常满意。但当他们问及吕燕的国籍并得知是中国时,顿时拉下脸来,并不无讽刺的评价起中国人来。吕燕非常愤怒,拍案而起,用中文怒斥考官并转身离去。我要说,吕燕的行为确实让人敬佩。她放弃如此宝贵的机会,却保全了祖国的尊严。

7、著名的抗日英雄杨靖宇将军被日军追迫到了穷途末路的时候,没有了粮草,没有了弹药,但他没有向日军屈服。没有粮,就用树皮野草充饥,没有子弹,就用石块与他们抗争。但孤身一人的他终究还是倒下了。当日本人因为惊讶他无粮竟与他们抗争了这么多天,而取出他的胃时,竟发现其中只有树皮草根。在场的日本人向这位神一样的英雄跪下了,因为连他们也折服于他不屈的灵魂。

8、周总理的“派克笔”,美国记者的嘲讽:“请问您为什么要用我们国家的钢笔?”。周总理平静地笑了笑,说道:“这支钢笔有特殊意义,这是我的好朋友———位年迈的朝鲜老兵在战争中收缴过来的,我觉得它很有意义就收了下来。”总理的话不仅使自己摆脱被动,而且维护了国家的尊严。/周总理的手绢:

9、富贵不能淫:文天祥不为高官厚禄所动,“留取丹心照汗青”; 威武不能屈:陈然“人的身躯怎能从狗洞中爬出”; 贫贱不能移:中国工人拒不下跪。

反面:出卖国家尊严无耻之尤:慈禧面对种种侵犯非但没有奋起反抗,还签订许多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并厚着脸皮说:“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

深刻:弱国无外交(尊严与实力)——这就是怎样有尊严的问题

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也无怪他们疑惑。

例六:赋予“尊严”新的内涵(历史、真理、科学、正义、信念、理想、理性) 1、齐国史官令狐史官秉笔直书,捍卫历史的尊严;

2、简爱的爱情宣言:在上帝面前灵魂的平等:爱情与尊严;

它的灵魂死守在这里篇十
《现代文一文多题阅读理解及答案》

现代文一文多题阅读理解及答案

阅读《幽径悲剧》,完成1~17题。

幽径悲剧

季羡林

(1)出家门,右转,只有二三十步,就走进一条曲径。有二三十年之久,我天天走过这一条路,到办公室去。因为天天见面,也就成了司空见惯,对它有点漠然了。

(2)然而,这一条幽径却是大大有名的。记得在五十年代,我在故宫的一个城楼上,参观过一个有关《红楼梦》的展览。我看到由几幅山水画组成的组画,画的就是这一条路。足以证明这一条路是同这一部伟大的作品有某一些联系的。至于是什么联系,我已经记忆不清。留在我记忆中的只是一点印象:这一条平平常常的路是有来头的,不能等闲视之。

(3)这一条路在燕园中是极为幽静的地方。学生们称之为“后湖”,他们很少到这里来的。我上面说它平平常常,其实是颇为不平常的。一面傍湖,一面靠山,蜿蜒曲折,实有曲径通幽之趣。山上苍松翠柏,杂树成林。无论春夏秋冬,总有翠色在目。不知名的小花,从春天开起,过一阵换一个颜色,一直开到秋末。到了夏天,山上一团浓绿,人们仿佛是在一片绿雾中穿行。林中小鸟,枝头鸣蝉,仿佛互相应答。秋天,枫叶变红,与苍松翠柏,相映成趣,凄清中又饱含浓烈。几乎让人不辨四时了。

(4)小径另一面是荷塘,引人注目主要是在夏天。此时绿叶接天,红荷映日。仿佛从地下深处爆发出一股无比强烈的生命力,向上,向上,向上,欲与天公试比高,真能使懦者立怯者强,给人以无穷的感染力。

(5)不管是在山上,还是在湖中,一到冬天,当然都有白雪覆盖。在湖中,昔日的潋滟的绿波为坚冰所取代。但是在山上,虽然落叶树都把叶子落掉,可是松柏反而更加精神抖擞,绿色更加浓烈,意思是想把其他树木之所失,自己一手弥补过来,非要显示出绿色的威力不行。再加上还有翠竹助威,人们置身其间,决不会感到冬天的萧索了。

(6)这一条神奇的幽径,情况大抵如此。

(7)在所有的这些神奇的东西中,给我印象最深、让我最留恋难忘的是一株古藤萝。藤萝是一种受人喜爱的植物。清代笔记中有不少关于北京藤萝的记述。在古庙中,在名园中,往往都有几棵寿达数百年的藤萝,许多神话故事也往往涉及藤萝。北大现在的燕园,是清代名园,有几棵古老的藤萝,自是意中事。我们最初从城里搬来的时候,还能看到几棵据说是明代传下来的藤萝。每年春天,紫色的花朵开得满棚满架,引得游人和蜜蜂猬集[注]其间,成为春天一景。但是,根据我个人的评价,在众多的藤萝中,最有特色的还是幽径的这一棵。它既无棚,也无架,而是让自己的枝条攀附在邻近的几棵大树的干和枝上,盘曲而上,大有直上青云之狀。因此,从下面看,除了一段苍黑古劲像苍龙般的粗干外,根本看不出是一株藤萝。每到春天,我走在树下,眼前无藤萝,心中也无藤萝。然而一股幽香蓦地闯入鼻官,嗡嗡的蜜蜂声也袭入耳内,抬头一看,在一团团的绿叶中,根本分不清哪是藤萝叶,哪是其他树的叶子,隐约看到一朵朵紫红色的花,颇有万绿丛中一点红的意味。直到此时,我才清晰地意识到这一棵古藤的存在,顾而乐之了。

(8)经过了史无前例的十年浩劫,不但人遭劫,花木也不能幸免。藤萝们和其他一些古丁香树等等,被异化为“修正主义”,遭到了无情的诛伐。六院前的和红二三楼之间的那两棵著名的古藤,被坚决、彻底、干净、全部地消灭掉。是否也被踏上一千只脚,没有调查研究,不敢瞎说;永世不得翻身,则是铁一般的事实了。

(9)茫茫燕园中,只剩下了幽径的这一棵藤萝了。它成了燕园中藤萝界的鲁殿灵光。每到春天,我在悲愤、惆怅之余,惟一的一点安慰就是幽径中这一棵古藤。每次走在它下面,嗅到淡淡的幽

香,听到嗡嗡的蜂声,顿觉这个世界还是值得留恋的,人生还不全是荆棘丛。其中情味,只有我一个人知道,不足为外人道也。

(10)然而,我快乐得太早了,人生毕竟还是一个荆棘丛,决不是到处都盛开着玫瑰花。今年春天,我走过长着这棵古藤的地方,我的眼前一闪,吓了一大跳:古藤那一段原来凌空的虬干,忽然成了吊死鬼,下面被人砍断,只留上段悬在空中,在风中摇曳。再抬头向上看,藤萝初绽出来的一些淡紫的成串的花朵,还在绿叶丛中微笑。它们还没有来得及知道,自己赖以生存的根干已经被砍断,脱离了地面,再没有水分供它们生存了。它们仿佛成了失掉了母亲的孤儿,不久就会微笑不下去,连痛哭也没有地方了。

(11)我是一个没有出息的人。我的感情太多,总是供过于求,经常为一些小动物、小花草惹起万斛闲愁。真正的伟人们是决不会这样的。反过来说,如果他们像我这样的话,也决不能成为伟人。我还有点自知之明,我注定是一个渺小的人,也甘于如此,我甘于为一些小猫小狗小花小草流泪叹气。这一棵古藤的灭亡在我心灵中引起的痛苦,别人是无法理解的。

(12)从此以后,我最爱的这一条幽径,我真有点怕走了。我不敢再看那一段悬在空中的古藤枯干,它真像吊死鬼一般,让我毛骨悚然。非走不行的时候,我就紧闭双眼,疾趋而过。心里数着数:一,二,三,四,一直数到十,我估摸已经走到了小桥的桥头上,吊死鬼不会看到了,我才睁开眼走向前去。此时,我简直是悲哀至极,哪里还有什么闲情逸致来欣赏幽径的情趣呢?

(13)但是,这也不行。眼睛虽闭,但耳朵是关不住的。我隐隐约约听到古藤的哭泣声,细如蚊蝇,却依稀可辨。它在控诉无端被人杀害。它在这里已经呆了二三百年,同它所依附的大树一向和睦相处。它虽阅尽人间沧桑,却从无害人之意。每年春天,就以自己的花朵为人间增添美丽。焉知一旦毁于愚氓之手。它感到万分委屈,又投诉无门。它的灵魂死守在这里。每天月白风清之夜,它会走出来显圣的。在大白天,只能偷偷地哭泣。山头的群树,池中的荷花是对它深表同情的,然而又受到自然的约束,寸步难行,只能无言相对。在茫茫人世中,人们争名于朝,争利于市,哪里有闲心来关怀一棵古藤的生死呢?于是,它只有哭泣,哭泣,哭泣„„

(14)世界上像我这样没有出息的人,大概是不多的。古藤的哭泣声恐怕只有我一个能听到。在浩茫无际的大千世界上,在林林总总的植物中,燕园的这一棵古藤,实在渺小得不能再渺小了。你倘若问一个燕园中人,决不会有任何人注意到这一棵古藤的存在的,决不会有任何人关心它的死亡的,决不会有任何人为之伤心的。偏偏出了我这样一个人,偏偏让我住在这个地方,偏偏让我天天走这一条幽径,偏偏又发生了这样一个小小的悲剧;所有这一些偶然性都集中在一起,压到了我的身上。我自己的性格制造成的这一个十字架,只有我自己来背了。奈何,奈何!

(15)但是,我愿意把这个十字架背下去,永远永远地背下去。

[注]:猬集,比喻事情繁多,像刺猬的硬刺那样聚在一起。

1.本文写的是一棵古藤的悲剧,为什么标题却为“幽径悲剧”?(6分)

【答案】 (1)古藤生长在幽径中,古藤的悲剧也是幽径的悲剧。(2分)

(2)以“幽径悲剧”为题,能扩大悲剧性,因为这条曲径本有来历,也风景秀美,却遭破坏。(2分)

(3)幽僻之处,尚有悲剧发生,以“幽径悲剧”为题,更能揭示这也是时代的悲剧、人类的悲剧,以此深化主题。(2分)

2.文章围绕“幽径悲剧”展开,作者的写作思路是怎样的?请梳理概括出来。并说说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安排。(6分)

【答案】(6分)①先写幽径之神奇美;(1分)②然后由神奇的东西联想到古藤萝,详写藤萝之外在美和内在美;(1分)③然后一转,写古藤萝遭受屠戮被砍断的惨状和作者对它的悲悯。(2

分)这样安排前后形成鲜明衬托与对比,突出古藤萝的悲剧,启迪人们深思造成古藤萝悲剧的根源何在。(2分)(考查作品结构分析和层意概括能力及表达技巧。)

3.古藤萝的美不仅在于它的外表美,还在于它的内在美。据此简析古藤萝的形象。(4分)

【答案】(4分)①古藤萝外在古朴而伟岸,繁盛而香美:干——苍黑古劲而凌空,枝——盘曲而上,叶——一团团、绿,花——一朵朵、紫红、香。②内在天真而友好,善良而奉献:根干已被砍断,仍然微笑;装扮了春天,温馨了游人;安慰了“我”,让世界充满留恋。(考查学生对文学作品形象内涵的分析和概括能力。“外在美”“内在美”各2分。)

4. 季羡林自称“经营派”,他认为散文要讲究章法,结构严谨,要“惨淡经营”,绝不能随意为之。本文也巧妙地运用层层铺垫的手法来突出中心,请你分析并概括这种手法在全文中的具体表现。(6分)

【答案】写幽径是为写古藤作铺垫;写古藤是为写一棵古藤作铺垫;写众多古藤在文章中未能幸免于难,而独有这一棵躲过了劫难,为下边写它受到愚氓砍伐的悲剧命运作铺垫。从全文看,前边的描述为后边的抒情作铺垫。(4分)这样突出地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对生命的十分关注和热爱。(2分)

5. ⑼~⑾三个自然段,写了一件什么事?(2分)

【答案】我钟爱的一棵古藤萝被人砍断了,我心里悲哀至极。

6. ⑼~⑾三个自然段表达了作者的哪些情感?(2分)

【答案】快乐、悲哀、愤慨。

7.藤萝并不会“哭泣”,文中却多次写到它“哭泣”,请从思想内容和表达特色两个方面作简要分析。(2分)

【答案】思想内容上:强调了藤萝无端被人杀害的委屈和无助,表达了对人们无心关注一棵古藤生死的不满(1分)表达特色上:采用拟人和反复的手法,进一步突出藤萝“无端被人杀害”的委屈(1分)

8. 作者在第⑼段中说“人生还不全是荆棘丛”,而下一段又说“人生毕竟还是一个荆棘丛”,你是如何理解这两句话的?(3分)

【答案】说“人生还不全是荆棘丛”是因为古藤萝给“我”悲愤、惆怅的心情带来安慰,给我还来许多快乐,让我忘却了人生中的许多困难;而说“人生毕竟还是一个荆棘丛”是因为古藤萝被人砍断了,还存在“愚氓灭美”的事实。

9.文中第(10)段中画线部分写得生动传神,请加以赏析。 (4分)

【答案】将古藤比作“吊死鬼”“失掉了母亲的孤儿”,形象地写出了古藤被毁的惨状,令人触目惊心,欲哭无泪。“微笑”一词,运用拟人的手法,以笑来写悲,更渲染了悲剧的表达效果。(两个要点各2分,共4分)

10. 选文第⑾段中写道“真正的伟人们是决不会这样的。反过来说,如果他们像我这样的话,也决不能成为伟人”,句中的“这样”指的是什么?说说你对这句话是怎样理解的。(3分)

【答案】 “这样”指的是富于感情,“经常为一些小动物、小花草惹起万斛闲愁”,具有博爱之心。作者他笔下的“伟人”缺少对于自然、对于他人的关爱,自私、冷漠、无情,甚至滥杀无辜。作者将“伟人们”置于自己的对立面,表达了作者对他们的鄙视厌弃的感情。(3分。意思对即可)。

11.“我”“经常为一些小动物、小花草惹起万斛闲愁”,古藤的灭亡引起了“我”怎样的“闲愁”?下文中写了哪两件事体现“我”的“闲愁”,请作简要概括。(3分)

【答案】一棵幽径古藤被无端砍断,“我”悲哀(痛苦)至极(1分)

“我”怕见古藤枯干闭着眼疾趋而过。(1分) “我”隐约听到古藤的哭诉。(1分)

12.鲁迅先生曾给悲剧下了个经典的定义:“悲剧就是美的毁灭。”怎样理解文题中“悲剧”二字的含义?(5分)

【答案】(5分)①对燕园中的古藤萝遭受屠戮被砍断的悲悯,②对挥刀弄斧屠戮古藤萝的愚氓的悲愤,③对自己面对哭泣的古藤萝奈何的悲伤。(考查学生对文学作品内容的理解和概括能力。两点3分,三点5分。“悲悯”“悲愤”“悲伤”是关键词。)

13. 悲剧发生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你是如何看待“愚氓毁美”之事呢?联系本文及现实谈谈你的看法。(6分)(不少于60字)

【答案】 (6分)(不少于60字)悲剧的根源就在于愚昧。(1分)“愚氓毁美”的悲剧不仅仅是一株藤萝和幽径以及整个燕园的悲剧,而且是整个时代和整个民族的悲剧,甚至是整个人性的悲剧!(2分)作者借古藤萝的悲剧讽刺了“文革”悲剧,也讽刺了愚昧的现代人。然而就在文明发达的当今,还有不少人迷信鬼神,算命卜卦,盲从广告,盲跟风,甚至做了邪教的牺牲品。而要避免“愚氓毁美”悲剧再次发生,就必须消除愚昧,提高全体国民的素质,使真、善、美得到维护和弘扬。(3分)(考查作品主题的理解和文本意蕴的探究。言之有理即可。) 14. “幽径悲剧”仅仅是指幽径中的一棵古藤萝被砍断吗?你是如何理解的?(3分)

【答案】悲剧不仅仅是指古藤萝被砍断,更悲的是在茫茫人世中,人们争名于朝,争利于市,没有人有闲心来关怀一棵古藤的生死,任那些愚氓任意地践踏生活中的真、善、美。(3分。意思对即可)。

15.联系全文,分析作者表达了哪些思想感情。(6分)

【答案】表达了作者对古藤命运不幸的伤感,对人们热衷于自己的名利而缺少应有的悲悯情怀而遗憾失望,以及对生命的怜惜和对美的追求。(答出一点得2分,答出两点得4分,答出三点得6分,共6分)

16.作者说“这一棵古藤的灭亡在我心灵中引起的痛苦,别人是无法理解的”,这是为什么?作者的痛苦仅仅是古藤的灭亡吗?(3分) 【答案】作者对自然、对生命的关注和热爱“感情太多”,而“别人”则忙着“争名于朝,争利于市”根本漠视古藤的存在或被毁,因而他们无法理解作者的痛苦(1分)作者借古藤的灭亡抒发了无端毁灭自然、毁灭生命的“愚氓”行径的痛恨(1分)也表达了对缺少情感共鸣的无奈和哀叹。(1分)

17. 目睹曾经生机勃发的藤萝,面对现在在空中摇曳的藤萝枝,面对人类的现在,畅想人类的未来„„你认为应该怎样面对大自然、面对生命呢?(3分)

【答案】不设统一答案。要点:热爱生命,保护环境,人与自然和谐生存,共同发展。(3分。)

●【往下看,下一篇更精彩】●

最新成考报名

  • 立春过后什么时候鱼开口
  • 2021年立春 2021年立春是几点几分
  • 冬至吃啥 南方冬至吃什么
  • 冬至几月几日 今年冬至是几号
  • 烧碱安全救护常识
  • 国庆节高速免费几天
  • 白露与秋分
  • 请示与批复有什么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