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文档 > 知识 >

如何写电影影评

成考报名   发布时间:12-28    阅读:

如何写电影影评篇一
《如何写电影评论》

如何写电影影评篇二
《如何写电影评论》

如何写电影评论

中学生比较喜欢看电影电视,看了之后也比较喜欢谈论片中的内容,或是写一些对电影看法的文章.但往往容易将影评写成观后感,其实两者是有很大区别的

观后感——重在"感",表达方式以抒情,叙述为主,内容多为电影对观众的启发,观众看了影片后的感想等.影评——重在"评",在挖掘了主题之后,应当对主题的成功与否,主题的表现所依赖的环境是否真,人物形象的塑造是否符合现实生活以及电影语言的运用是否成功等方面展开评价与论述.

写好影视评论的前提是细心观赏.影视评论不同于书评,书可以反复地看,而影片却一闪即逝,因此,在看电影时不能漫不经心,而要全神贯注,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对画面,音乐,对白, 音响,表演等方面都要体察精细,并及时捕捉闪光的东西.这样在写的时候才能得心应手,运用自如.

和其他文艺评论一样,影视评论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也是"评什么"和"怎么评".

评什么: "事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在影片中可评的角度很多.就一部影片而言,可以评主题,评人物,评细节,评场面,评艺术特点,评电影语言的运用等;就多部影片来说,可综合评论一系列影片,阐明某一时期电影艺术创作的倾向和特点;可综合某一类影片(如惊险片,探索片等)进行评论;可综合同一类问题(如古装片的雷同化等)进行评论;另外,还可以进行电影专评,如平添编剧,评导演,评演员,评摄影,评美工,评音乐等. 面对这些可评的内容,初学写影评的中学生具体应如何处理呢最好的办法是"集中优势兵力歼灭敌人",抓住影片中给自己留下印象最为深刻,最能激发自己写作欲望的问题来写,这样便于对问题作深入细致的评论,忌面面俱到.

怎么评:

① 历史的角度来评价影片主题,人物形象.

电影源于生活,是对生活的锤炼和创造.只有真实而又艺术地反映生活,才能在观众的心灵中产生震撼,引起观众的共鸣.社会生活是影片产生的基础,我们在评论影片时,就要将影片放到一定时代的,社会的,民族的生活环境中,去考察影片所反映的社会生活是否真实,深广度如何,有没有表现出深刻的历史感和鲜明的现实感;去考察人物形象是否符合其生活的环境,是否有过分拔高或贬低人物形象的情况.历史的标准是衡量一部影片成功与否的关键尺子.

② 美学的标准来评论影片的美感效果.

影片是社会审美心理的反映,所以当对具有审美特征的影片进行评价时,不能不考虑美学的角度.艺术形象的真实与否,典型化程度如何,形式是否完美,人物形象的塑造,画面的组合,音乐的配置等是否能够满足观众的审美要求等都要以美学的标准来衡量.如在评论张艺谋前期的一部分作品时,如果不坚持美学的标准,就无法客观地评论影片中所暴露出来的一些偏僻地方的陋习.

③ 住细节,诠释其深刻含义.

所谓细节,是影片画面中对表现对象的局部或细微的变化进行精要细致的描绘.细节包括人物的举手投足,一颦一笑,道具的运用,色彩的调度,声音的变化等.典型的细节对展现人物性格,设置悬念,推动情节发展都起着积极作用.如《大转折》中先后三次出现蒋介石的背影, 每一次出现都预示着国民党军队下一次的失败,通过三次背影的刻划,将蒋介石政权日薄西山的局面溢于言表地体现出来.

④ 影视艺术角度入手来评论影视语言运用的成功与否.

所谓影视语言,即导演根据运动,组接规则来调动,联结各类镜头.包括特写,快慢镜头, 蒙太奇的组接方式等.影视语言应具有比较完善的信息传递,它不仅要具有画面组合的叙事

能力,更应具有揭示客观对象内在涵义的功能. 当然,对影片进行评论的角度还有很多,只要能抓住影片的某一方面,准确地进行评论,都能够收到很好的效果.

怎么写影评?

一、不要写成观后感

写好看片分析文章,关键在于能否准确把握文章的体裁。考生最常犯的毛病,就是审题 不当,完全不符合考试要求,体裁不合,把它写成心得体会、观后感了。这样,哪怕文章再有文采,哪怕你“自我感觉良好”,得分也不会高。所以有必要弄清观后感于看片分析有何不同。

首先是文章的体裁不同。观后感、心得体会一类文章基本属于抒情文范畴,抒情色彩。二看片分析则是文艺评论,属于议论文范畴,理论色彩浓。前者重在感,而后者重在议。前者常有喜怒哀乐的句子,如“看了这部作品后我很感动”、“我很气愤”、“我心潮澎湃”之类;而后者态度比较冷峻,一般用各种议论手段,夹叙夹议,分析阐述,而不追求情感和“文采”。 其次是作者的身份不同。写观后感时,作者的身份是普通观众;而写看片分析时,作者的身份却变成了“评论员”和“业内人士”,至少应是个“准电视人”即将来可能进入电行业的后备队。既然来报考,就应该有一定的准备,有潜在的素质,就应该培养自己的专业素质和职业意识。他们在看电视时,就不能把自己混同于一个普通观众,而必须多一个心眼,多一番思考:假如我是专家、评委,我该如何评价它?假如我是同行、同事,我该向他学习什么?假如让我来拍摄,我该怎么做?总之,你必须寻找电视内行人的感觉,逐步培养专业眼光,逐步完成角色的嬗变:观众——准电视人——电视人——专家。

再次是针对的目标不同。观后感针对的是“这件事”,即作品的内容,二看片分析针对的 则是“这部片子”,即作品本身。前者回答的问题是:你知道这件事后有什么感想?这件事给你什么启示?而后者回答的问题是,这部作品该怎么理解?哪些地方比较成功?如《难圆绿色梦》,这部片子讲述一位植树造林模范的事,他辛勤种树几十年,数却被人砍光了。如果写观后感,应针对这件事,当然表示痛心、谴责。而写看片分析时,则针对这部作品,分析它获奖的原因,成功的经验,应表示出赞叹、欣赏。这二者的基调是明显不同的。

最后是文章的侧重点不同。观后感重在作品的思想内容,重在教育意义;而看片分析则重在作品的创作经验,包括艺术形式。前者要求紧扣主题,联系实际抒发感受;而后者要求紧扣创作特色,分析其表达效果,分析它的形式是如何为内容服务的。俗话说,“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简而言之,所谓看片分析,就是要你以“内行”的眼光,讲出作品的“门道” 来。

二、要有以论文的框架,明确看片分析是议论文这一定位后,接下来就是谋篇布局的问题了。常见的毛病有以下几种。

1、全文只有一段。有些根本没有段落概念,不会分段,往往想到哪里写到哪里,天马行空,东拉西扯,思维跳跃,胡子眉毛一把抓,这当然不行。

2、“串讲式”,或曰“赏析式”。它往往从电视片第一个镜头讲起,然后第二个、第三个……一边叙述内容,一边作些评点,还美其名曰“夹叙夹议”。这好比语文老师串讲课文,念一段,讲一段。这种写法缺乏宏观的锻炼,没有形成小论点,没有上升为理论,没有总结,也不符合要求。它还带来另一个后果,就是叙述太多,议论太少,往往头重脚轻,开头十分啰嗦,结尾又草草收场。

3、“杂文式”。这经常发生在擅长写作的同学身上。他们不满足议论文的一般套路,斥之为 “条条框框、“八股文”,很想展示自己的文采,于是把它写成文艺性论文,即杂文。当然不排斥少数尖子可以写出优秀的杂文来,但在考试时一般不要用。正确的写法,应该按照议论

文的一般框架,既有论点、论证、结论三大部分。开头是提出问题,即论点部分。它应该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对分析的对象(即这部作品)做个简的介绍:叫什么名字(标题),是谁(那个台拍的),属什么体裁(栏目),讲了什么内容,表达什么主题等。二是对这部作品做个总的评价,即提出全文的中心论点,如这部片子拍得很成功等等。中间是主体,是提出问题,既论证部分。它要求具体分析这部片子的成功之处,有哪些创作经验。建议至少讲三个方面的邮电(或特点),而且每个方面分别写一小段,每个方面应该提炼出一句评语(即小论点)。小论点应该精辟、整齐、醒目,最好归纳的句式比较整齐。为了突出小论点,应该把它们放在各小段的开头,或改成粗题字排版,或省为小标题。还可在前面加上“第一、第

二、第三”,或“首先、其次、再次”,或用排比句。这之后,在围绕这个小论点作分析,“摆事实、讲道理”。应该结合片子的内容,举出具体例子,夹叙夹议,边叙述有关情节或镜头,边分析他们的表达效果,以证明自己观点的正确性。这里要防止两种倾向,一是光叙述内容,变成讲故事了;二是光发议论,或空洞抒情,没结合具体内容,与作品完全脱节,空对空,那也不行。请注意,这一部分是文章的主体,决定了文章水平的高低,篇幅要站全文的绝 大部分,短了不行。最后是结尾,是解决问题,即结论部分。这部分很短,主要对全文作总结,或指出其不足,或提出希望,或补充说明,或照应开头。有了这部分,文章就有头有尾,完整无缺,并形成一个高潮,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这是论文的常规写法,当然可以灵活掌握,不要把“框架”当成“框框”,束缚了思路。但就中学生而言,一般按这个格式去写较为妥当。建议先写好段落提纲,至少要想好要讲哪几层意思,然后按照提纲,一段一段写来。这样,论文的框架就很稳,就可以做大段落清楚,层次分明,小论点突出。

三、要提炼出小论点。

解决了题材和结构问题后,下一个难点就是,从那几个方面去分析?如何提炼出小论点?这个问题普遍感到头痛,我们不妨由浅入深,从感性到理性,逐步学会提炼。我们可以从观后评片中得到启发。可闻前后有什么阅读提示和思考题?老师对你们的作文有何批语?从这里往深处想,就能学会抓主题(中心思想)、结构(段落)、手法(写作特点)等。建议大家学一点文艺理论常识。这样才能找到理论武器,提高鉴赏品位。如:文艺与生活,文艺与政治,文艺的典型性,文艺批评,创作方法,流派,体裁,风格等。特别是“典型”这个概念应用很多。还建议学一点电视常识。电视有自己的特点,如:形声兼备,视听合一,不受空间时间限制,用镜头语言说话,用蒙太奇手法等。如果能了解一些电视创作的手法,熟悉它的工作程序,就能从电视的角度来分析。下面提出一些选题供大家参考。

1.主题方面。主体是作品的主要立意、中心思想。可以与相近题材的作品比,看哪个更深刻;也可结合时代背景,分析它有什么现实针对性;还可分析标题是否精彩。

2.人物方面。作品的主角是个什么

样的人,形象是否鲜明突出,性格特点如何,作品用什么实事来刻画它,次要人物有什么特点,与主要人

物有什么关系。

3.选材方面。作品运用了什么材料来表达主题,这些材料是否真实、具体、集中、详略 分明,那些材料特别典型,那些细节特别精彩等。

4.结构方面。作品分为几大部分,它以什么为线索,

它怎样开头,怎样结尾,怎样过渡,怎样照应,结构是否严谨等。

5.手法方面。作品采用了哪些创作手

法(如:对比、托物言志、借景抒情、象征、因小见大等)。这些是否成功、新颖、有特色等。

6.新闻方面。如果是新闻类作品,还涉及到许多新闻性问题。如:真实性,时效性,是否坚持了新闻的党性、群众性、战斗性等原则,蔡方是否深入,支持是否成功等。

7.镜头方面。电视是用镜头说话的,它的镜头语言运用如何(构图、色彩、光线、速度、字幕、特技、声音等),那些镜头特别精彩,运用了什么蒙太奇手法等。

8.其他方面。除此之外,属于创作的各个方面,只要你觉得很有特色的,也都可以选。如: 音乐、美术、表演、播音、主持等。

必须强调,以上这些绝不需要、也不可能全部讲到,只要选其中三四点特别突出、十分明显的讲。甚至可以知将其中一个方面,但必须讲深、讲细、讲透,而且它们也必须提炼出小论点。

四、要全面考虑,掌握分寸

写文章最要讲辩证法,要全面处理各种关系,掌握好分寸,防止走极端。

1、要充分肯定优点,而不要专门挑刺。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分析作品当然可以讲它的缺 点,但必须掌握好一个度。有些年轻人眼高手低,用大半或全部篇幅讲缺点,这就很不应该了。要知道,拿出来的电视片,除特殊情况外,都是好的伙比较好的,甚至是获奖作品。正确态度应该是肯定优点,附带言其不足,在措词上、提法上也要谨慎,如用“美中不足”“瑕不掩瑜”之类。

2、要有专业眼光,但不要乱用专业术语。有人太急功近利,刚接触几个专业术语,就忙不迭地对号入座,结果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只剩下“看镜头说术语”,变成“看图说话”。初学阶段似懂非懂,没有十足把握就不要乱贴标签。

3、要扣住作品,但不要拘泥于作品本身。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分析时必须

进行横向和纵向的比较,与同一题材、同一体裁、同一作者的其他作品进行进行比较,才能比出特色来。此外,许多作品都与时代背景有关,特别是新闻片,要特别留意它的拍摄(播出)日期。

4、要学会看电视,才会评电视。一般人看电视是为了获取信息、欣赏娱乐、消遣放松,这都是无可厚非。但立志当电视人的考生,就不能停留在这种水平了。他们看电视时,应该加上学习的目的,提高鉴赏水平,应该“带着学习的目的看电视,带着职业的眼光学新闻”。建议先学会看电视,养成良好的收视习惯。要多看中央台,多看新闻片、专题片、艺术短片,以及好的电视单本剧,而要少看电视连续。看电视的时候,不要以“小市民”的眼光看,而要带着问题看,边看边想。先要理解作品,深切感受每个镜头的表达效果,分析这样的良苦用心,当创作者的知音。还要与志同道合的同学议一议,与周围人交换一下看法。最好能强迫自己把看法写成文字,或一段文字,或小评论,然后请有关专家老师指导一下,练几次笔。今年考看片分析时,为了防止偏题的现象,普遍降低了难度。有的对作文要求做了提示。如北京广播学院导演专业2002年的笔试题是:观看短剧《较劲》,写不少于1500字的影评,题目自拟。应包含以下内容:一、作品的主题思想什么。二、人物对白的语言特点, 防止走极端。

如何写电影影评篇三
《如何写电影影评》

如何写电影影评 1.什么是电影评论 电影评论就是观众在观看完电影以后的所感所想。 相对于专业人员来说, 电影评论也可以写 成复杂详细的电影分析。 影片分析的最终目的即在于使人深入理解一部作品后, 能更加欣赏 它。相对于此,电影评论就可以宽松很多,评论者只要找出可欣赏点,在自己可理解范围内 进行评论即可。 在网络发达 D 版电影猖獗(我坚决支持这种猖獗)的今天,使我们有机会可以看到各国各 时期的电影。我们的视野因为电影加倍开阔,我想这是一个幸福的时期。然而这种便利实在 是太容易得到了,一些东西随之混乱起来。根据每个人的不同情况,对电影的理解也就变得 差异很大。 首先我们要决定将要写成的评论是写给谁看的。 根据假想读者的不同, 我们可以把评论分成 是专业评论和非专业评论。 在我的理解中, 所谓专业评论是指能对电影制作者产生直接影响 的评论, 它可能包括场面调度的批评、 摄影手法的批评、 影片剪辑的批评、 叙事结构的批评、 表演的批评、主题象征意义的批评等等的评论。这种专业评论在网络上很少见,因为专业的 评论需要借助一些辅助的评论工具, 这些评论工具并不被非专业人员所熟悉, 这样就使专业 评论只能在某些小范围内产生影响。这些工具包括美学、结构主义、符号学、精神分析理论 等等。根据切入的角度不同所选用的工具也不相同。 以下本文所讲的“评论”若没有特加说明主要是指“非专业评论”。 2.电影评论如何写 一般来说,当你看完一部电影,想写点东西表达一下自己对这部电影的感想或者领悟,这都 是在自然不过的事情了。 你可以写一篇跟自己心情有关的日记, 也可以写一篇根据电影某个 情节所引起的感性散文,或者还可以写一篇根据电影所描述的社会现象进行批判性的文章。 基本上写出任何东西都是值得鼓励的。 2.1,写影评前的准备工作 在写一篇影评之前,我的建议是: 1,选一部自己喜欢的影片。在评论前,评论者首先是观众,自己喜欢最重要。同时建议要 多看电影,但自己不喜欢的电影不要勉强看。 2, 所选择电影要多看几遍。要尊重电影。 3,尽量多的掌握一些电影评论分析的工具,尽量多的了解此部电影相关资料。 4, 搜集一下这部影片曾有哪些评论,以免重蹈前人说法。 5, 要勇于怀疑。 2.2,观感与通过观感进行对电影的初步分析 在观看完影片以后, 你的直接观感就是对这部影片的最初评定。 要相信自己的感觉。 事实上, 对电影的最初分析已经在观看影片时完成。当观众看电影的时候会不自觉的向影片提出问 题, “情节

为什么是这样而不是那样?”“演员所说的台词是否符合在影片中的身份?”在电影 进行中的每时每刻观众都会对影片的“真实性”产生怀疑, 观众会试图从电影本身的解释中找 到“合理”的逻辑性,也会时刻根据以往的个人经验来审视着画面的可能性。观看好看的电影 时我们会说,“是这样啊”或者“哦,原来还可以这样啊” 。我们不喜欢的电影往往是那种看着 很虚假的“不真实”的电影,这种电影就像是背叛的情人所讲的蹩脚谎言。当然,如何愉悦观 众是电影制作人所要关心的,作为评论者来说,不但要找出电影好看(合理)的地方,还要 试图分析为什么。 2.3 电影评论的基本构成 影评通常包含的几个部分:电影简介,评论正文,引文出处。 电影简介 电影简介可以分为电影的基本简介与服务于评论正文的扩展简介。 基本简介通常包括电影的原名,电影的中文译名(别名) ,导演,主要演员,类型,片长, 上映时间,国家等等。最好也要找到这部电影的海报。这里除了电影名称以外其它都不是必 写项目。根据评论的需要,我们还可以加入剧情简介。剧情简介是对电影的再叙述,由于评 论者对于电影理解的局限, 再叙述时应尽量避免加入有严重主观倾向性的解读。 建议剧情简 介不要超过 200 字。 扩展简介通常包括对电影制作人员的更详细的介绍, 影片产生背景的介绍, 影片所描述的社 会背景介绍,影片所获得的奖项等等。扩展简介作为评论的资料性工具要有选择的引述。扩 展简介如果没有对评论产生直接影响,建议果断的舍弃,或者可放置于评论正文之后。 评论正文 ① 从观感轻松切入评论 我们注意到, 观感往往产生于电影中最能让观众理解或是印象最深刻的部分, 因此对观感的 分析也就成为对这部电影最容易入手分析的切入点。 我们只要问一下自己, 这部电影哪里最 吸引人,然后根据以往的经验或是分析工具解析一下为什么吸引人,评论就产生了。 观感作为最初对电影的评定, 势必会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 会因为评论者的不同有很大的差 异。我们不必刻意减少这种差异,正是因为有了这种差异,才使得评论更加开放,有了交流 的土壤。 因为影评的目的是发挥综合能力欣赏作品, 同时将作品的丰美面呈现出来提供给别 人,所以开放式的评论也就不必排斥专业分析工具。我们也不能夸大专业分析工具的功能, 一个放诸四海皆准的影片分析方法并不存在。 观感是电影对观众的影响结果,它意味着观众从电影中最直接的得到了什么。对观众来说, 观感从来就没有对错之分。作为评论者,要相信自己的观感

,不要被导演的名气或电影所获 得过的奖项等非电影本身的因素所左右。 那些非电影本身的东西只能印证观感, 而不能产生 观感。 ② 列举部分常见的评论切入点 1 通过主题解读评论:例如,你可以通过《不准掉头》来解读“倒霉”,可以通过《躲闪》来 解读“少年的爱情”,可以通过《着魔》来解读“疯狂”。观感可以让你对某些电影归结出一个 主题词语, 然后品味分析一下, 电影所提供的哪些感知手段让你对这个主题词有了更好的理 解。一个电影是如何变成一个词语的诠释例证的? 2 相似主题联想评论: 《两支大烟枪》 《尼古丁》 。 3 通过形式对比评论:例如,作为警匪片的《猎豹行动》对以往战争片形式上的借鉴,是否 可以理解为一种拍摄警匪片的新方法。与之对比的对象可选择《黑鹰计划》 。 4 典型例证:例如,可以通过木偶片《美国战队》的分析找出若干“美国大片”所常犯的“大 片通病”。 5 同系列讨论:从茂瑙的《吸血僵尸》到《惊情 400 年》 《刀锋战士》 《吸血情圣》等这一系列 以“吸血鬼”为主题的电影从内容到形式上有哪些变化。又比如说以同性恋为题材的《橱柜里 的男人》 《男人心中只有男人》等等。又或者《异形》系列或《黄飞鸿》系列等等。 6 伦理讨论:例如可以通过《老男孩》与《发情日记》来比较东西方伦理差别, 《关于我们的 爱情》来讨论母女关系。 7 了解型电影:例如,从《梦想阿根廷》与《官方说法》中可以对“军权政府”有个初步认识。 也可以在《戏梦巴黎》中找到些“新浪潮”的气息。 8 结合他人的评论对电影的再评论。 9 对某些导演或演员的偏爱也可以让我们集中讨论一下他们的特色。 例如我比较喜欢的安德 烈?佐罗斯基、盖?瑞奇、伊莎贝尔?阿佳妮、夏洛特?甘宝等,他(她)们导演或主演的电影 只要留意就可以搜集得到。 我们要小心的是通过“作者论”[注释]来分析电影,这种分析方法使用不当就会变成是评论者 的一厢情愿。在某些不严谨的评论者那里,影片被诠释的面目全非,之后就可能是评论者对 导演的非理性评论。本来单纯地影片分析,变成了一个批斗导演的檄文或是对某个“伟大人 物”表示忠心的保证书。 批评电影与批评导演当然是两回事, 批评导演更像是一种私人恩怨。 然而我们又不能完全否定“作者论”是一个很容易入手且简单易行的电影分析的切入点。 所以 在评论的时候要多关注的是电影而不是关注导演, 更不要试图证明自己比那个导演还要了不 起。 10 对电影影象的评论,如从电影叙事、景框构图、电影剪辑等做切入点。如对电影《罗拉 快跑

》进行分析评论。 电影评论当然不只局限于采取以上这些方式作为切入点。 只要我们相信自己的观感, 并且不 片面滥用自己的感觉,其实一切可以使你产生兴趣的东西都可以作为切入点。 ③选择一种自己所熟悉的评论工具。 评论工具的范围其实非常广泛, 复杂的如前文所述的一 些专业工具,简单的如个人的观感。特定工具的好处是可以把某些问题分析得更具体,更深 入。在特定工具的应用上,戴锦华对《玫瑰的名字》的精读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例。 当然她很可能是先分析了原著的小说的。 那些特定的工具并非如我们想象中的难以掌握, 如 果你有兴趣,也可以用符号学来分析一下《梦幻格林》 ,这将是一个不错的尝试。 ④在分析与欣赏电影中间把握平衡。 我们要警惕过度的分析对电影的欣赏性是有害的。 有时 候观众并不想变得那么“明察秋毫”,做一回快乐的“傻子”也许就是观看影片的初衷。盖?瑞 奇导演的《偷拐抢骗》我已经看过了 7 次却一直舍不得分析它,因为害怕分析过后观看的乐 趣就没有了。当然我们也可以抱着乐观的态度,分析以后会发现新的乐趣,但这毕竟是要冒 一定风险的。 我认为好的评论同时也应该是一篇善意的推介文章, 它要把自己的观点说清楚, 还要保留原来电影的观赏性。 ⑤笔法。评论者的笔法与评论选择的切入点密切相关,不同的切入点决定不同的笔法。如通 过观感来叙述影片带来的感官审美影响, 则很有必要借助大量修辞的运用; 如果探讨影片的 流派等历史性内容, 则对经典理论的引用和同时期其他作品的类比必不可少。 写评论时要把 观点写清楚,行文要简洁流畅,不要堆砌资料。脏话痞话或许是通往个人文风的一条捷径, 然而他们从来都不是严谨的,在评论的道路上我们甚至不需要反讽。在资讯发达的今天,搜 集影片的外围资料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 如果不当地使用外围资料很可能会把你的评论淹没 在看似相关实则不知所云的文字之中。 外围资料可以帮助评论者理解这部电影, 但不应把这 些资料变成评论者的依据。原则上我支持“要排除一切非取自影片内部的任何文献或相关资 料”的这一立场。电影评论并不会因为提到了一些大师的名字而变得更加精彩。 ⑥个人风格。影评的个人风格需要逐渐形成,如同对于电影的口味一样,评论的侧重点与切 入方式在不断书写影评中会逐渐形成风格,从而成为个人影评的某种标志。 ⑦丰富你的影评。例如在以文字描述分析之外采用直观的图象,作为对评论的支持与补充, 适当截取影片的画格会使你的评论更直观。 除非是在

如何写电影影评篇四
《如何写电影评论》

如何写电影影评篇五
《电影影评如何写才好》

电影影评如何写才好中影人艺考培训中心永远致力于帮助每一个考生考上理想的院校, 中影人也 在努力和每一个考生成为一生的朋友。因为我们曾经走过这条艺考之路,所以中 影人能帮助你少走弯路,减少跌倒和失败,在你追求梦想的道路上用我们的经验 为你节约精力和金钱!如果我们都是抱有梦想的务实而勤奋的孩子,我们一定会 成功!将来一定会成为那些耀眼的明星中的一颗!永远只为自己闪亮!加油!! ! 电影,作为一种大众艺术 、以真生动地直观性和逼近生活的真实感而易有 广泛颀赏性.一部优秀得影片能使人得到美地享受和精神上得陶冶 .许多同学在 观看影片后常会有感而发,尝试写作影评,这对于提高我们得影视鉴赏能力,端 正我们得审美观念有相当大得帮助 .那么,如何写好影评呢 ? 影评 、是文艺评论地一种,是对各种电影现象进行分析和评价地文章。它 主要是对蕴藏在电影艺术中地审美价值、认识价值及其思想意义地揭示、开掘 , 是对电影艺术创作规律得探索 、并从中找出成功得经验,失贩的教训。所以,好 地影评 、一方面可为电影的友展和质量的提高提供反馈信息,一方面又能帮助 观众正确理解电影、培养和提高观众地艺术欣赏能力和健康得艺术情趣。 写影评, 应该把握好这样几点: 捕捉住感受点 。 一部电影涉及得方面很广 、 需要品评地着笔点很多.这就需要对电影反复回味思考 ,用心灵再度感受 、把 握往影片中最能动人地地方、并使之在自己得笔下得到理性得升华 。如观看了 《泰坦尼克号》 、不能只简单地叙述这场爱情故事 ,而要从主人公生与死地考 验中感悟到人性的光芒! 立意要新、开掘要深.写影评要有新意、要有独到地见解 、抓往要点 ,自 感而发 .要做到有新意 ,一是要抓住影片内容、结合台社会现买;二是要准确 把握住影片地精神实质,挖掘影片本身所包含得深刻内涵.例如对张艺谋电影得 分析要紧扣住时代背景,但也不必要都从思想意义角度分析 、如巩俐在张艺谋 电影中得形象塑造,张艺谋电影中地男性形象等 、都是可以开掘得领域。 要实事实是地分析评价.鲁迅先生说过 :评论作品"必须坏处说坏 、好处说 好" ,还要"知入论世".他说"倘若论文 ,最好地是顾及全篇 ,非目顾及作者全 人 、以及他所处的社会状况,这有较为确凿 ."对影片作实事来是得评价 、要 求我们用全面得观点、不是顾其一点 ,而是观照全片 。顾及编导得意图、表演 得全部以及当时得社会环境、历史背景等等,作恰如其分地分析与评价 。不能 强导演 、演员 , 片中人物所难、求全责备!同得、我们

在写影评时、也不能人 云亦云 、如评电影《花季,雨季》时 、在一片叫好声中 、有同学冷静地认为 编导将银幕中得学生形象给拔高了、就很有思考. 要重视影片地艺术分析 ! 电影是通过艺术手段来表现主题 、 塑造人物 , 抒 发感情地,所以影评要重视对影片艺术地高下进行分析 .这种分析应具体详细、 由表及里、言之有物;评价则应观点鲜明、实事求是 !在艺术评析中 、字里行 间渗透出电影意识 ,尽可能恰当地运用电影艺术名词术语,还需要有对电影艺 术地深刻感受与理性把握 .这可以通过阅读电影理论书籍和多欣赏优秀影片来 解决 .每年得美国奥斯卡电影大奖评选 ,世界各国地影展都给我们提供了这样 的机会,虽不能亲临其境 ,但通过多种媒体一样能了解动态 、捕捉到世界电影 发展地最新信息. 影评写作可以有长有短、可着眼于一部影片地一个镜头、也可以着眼于一种 电影现象。对于我们师范生来说 ,要对一部影片作出全面的评价比较困难 、练 习写影评 ,可从评论一个人物形象 、一个情节 、一个场面入手、可对演员演 技!拍摄技巧 、导演意图,影片风格 、色彩 , 语言,音乐等进行单一的评析.随着 写影评水平的提高,就可对某一人物形象、如影片中的学生 , 教师,军人等银幕 形象发表看法、也可以从纵向谈某一阶段电影地回顾或某一体裁电影得回顾 、 分析其得失;或从横向谈某一风格得电影,如西部电影 、贺岁片、娱乐片等, 或横纵向结合 、谈一个导演得风格、如谢晋模式、张艺谋现象等到.初涉影评写 作不宜贪大求全、而应从一点一滴写起 ,思考挖掘、连缀成篇 。 开始练习写作影评时还应该注意 :语言要朴实,要个性化。写影评一定要 讲真话,讲自己的话 ,不要抄袭别人地评论 !唯独自己地感受和朴实的语言 , 才会使自己地评论富有个性和新意、也才会给读者带来清新得感受。 叙议要结合、突出评论 .电影最直观可感得,影评离不开叙事。但切忌过多 地叙述故事、要突出分析写评价。当然、所评所析不得脱离影片孤立地进行 ! 设计好影评地标题至关重要!一般来说,它由正副标题构成 !正题——揭 示文章的中心,必须简明扼要,而又耐人寻味 ,能够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同 时也能给读者带来审美愉悦 ,它是贯穿全文的主线;副题——点明评论对象 , 交待片名或评论角度、 它是正题必要得补充。 二者相得益彰, 能使文章增色不少。 如 : 《历史和时代得搏击者——评银幕上得共产党员形象》《悲剧在红色中渗透 、 ——评电影<红高梁>=! 我们在写影评地过程中,要不断总结学习他人得写作

如何写电影影评篇六
《如何写电影评论》

如何写电影影评篇七
《中学生怎样写电影评论》

如何写电影影评篇八
《如何写好影评》

如何写电影影评篇九
《怎样写影评》

编导专业怎样写影评

电影,作为一种大众艺术,以其生动的直观性和逼近生活的真实感而易有广泛颀赏性。一部优秀的影片能使人得到美的享受和精神上的陶冶。许多同学在观看影片后常会有感而发,尝试写作影评,这对于提高我们的影视鉴赏能力,端正我们的审美观念有相当大的帮助。那么,如何写好影评?

写好影视评论的前提是细心观赏。影视评论不同于书评,书可以反复地看,而影片却一闪即逝,因此,在看电影时不能漫不经心,而要全神贯注,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对画面、音乐、对白、音响、表演等方面都要体察精微,并及时捕捉闪光的东西。这样在写的时候才能得心应手,运用自如。

(一) “评什么”

在影片中可评的角度很多。就一部影片而言,可以评主题、评人物、评细节、评场面、评艺术特点、评电影语言的运用等;就多部影片来说,可综合评论一系列影片,阐明某一时期电影艺术创作的倾向和特点;可综合

某一类影片(如惊险片、探索片等)进行评论;可综合同一类问题(如古装片的雷同化等)进行评论;另外,还可以进行电影专评,如评编剧、评导演、评演员、评摄影、评美工、评音乐等。

面对这些可评的内容,初学写影评的中学生具体应如何处理呢?最好的办法是“集中优势兵力歼灭敌人”,抓住影片中给自己留下印象最为深刻、最能激发自己写作欲望的问题来写,这样便于对问题作深入细致的评论,忌面面俱到。

影评写作可以有长有短,可着眼于一部影片的一个镜头,也可以着眼于一种电影现象。对于我们初中生来说,要对一部影片作出全面的评价比较困难,练习写影评,可从评论一个人物形象、一个情节、一个场面入手,可对演员演技。拍摄技巧、导演意图、影片风格、色彩、语言、音乐等进行单一的评析。随着写影评水平的提高,就可对某一人物形象,如影片中的学生、教师、军人等银幕形象发表看法,也可以从纵向谈某一阶段电影的回顾或某一体裁电影的回顾,分析其得

失;或从横向谈某一风格的电影,如西部电影、贺岁片、娱乐片等,或横纵向结合,谈一个导演的风格,如谢晋模式、张艺谋现象等到。初涉影评写作不宜贪大求全,而应从一点一滴写起,思考挖掘,连缀成篇。

(二)写影评,应该把握好这样几点:

1、捕捉住感受点。一部电影涉及的方面很广,需要品评的着笔点很多。这就需要对电影反复回味思考,用心灵再度感受,把握往影片中最能动人的地方,并使之在自己的笔下得到理性的升华。如观看了《泰坦尼克号》,不能只简单地叙述这场爱情故事,而要从主人公生与死的考验中感悟到人性的光芒。

2、抓住细节,诠释其深刻涵义。所谓细节,是影片画面中对表现对象的局部或细微的变化进行精要细致的描绘。细节包括人物的举手投足、一颦一笑,道具的运用,色彩的调度,声音的变化等。典型的细节对展现人物性格、设置悬念、推动情节发展都起着积极作用。如《大转折》中先后三次出现蒋介石的背影,每一次出现都预示着国民党军队

下一次的失败,通过三次背影的刻划,将蒋介石政权日薄西山的局面富于象征性地体现出来。

3、立意要新,开掘要深。写影评要有新意,要有独到的见解,抓往要点,自感而发。要做到有新意,一是要抓住影片内容,结合+63社会现买;二是要准确把握住影片的精神实质,挖掘影片本身所包含的深刻内涵。例如 也不必要都从思想意义角度分析,如巩俐在张艺谋电影中的形象塑造,张艺谋电影中的男性形象等,都是可以开掘的领域。

4、要实事实是地分析评价。鲁迅先生说过:评论作品"必须坏处说坏,好处说好",还要"知入论世"。他说 "倘若论文,最好的是顾及全篇,非目顾及作者全人,以及他所处的社会状况,这有较为确凿。"对影片作实事来是的评价,要求我们用全面的观点,不是顾其一点,而是观照全片。顾及编导的意图、表演的全部以及当时的社会环境、历史背景等等,作恰如其分的分析与评价。不能强导演、演员、片中人物所难,求全责备。同的,我们在写影评时,也不能人云亦云,如评《情

深深雨??》时,有一位同学冷静地指出编导将荧屏中的军阀(如萍、依萍的父亲)形象拔高了??他遇见美丽的女子就抢来作为姨太太,可原因居然是她们像自己的初恋情人。

5、要重视影片的艺术分析。电影是通过艺术手段来表现主题、塑造人物、抒发感情的,所以影评要重视对影片艺术的高下进行分析。这种分析应具体详细,由表及里,言之有物;评价则应观点鲜明,实事求是。在艺术评析中,字里行间渗透出电影意识,尽可能恰当地运用电影艺术名词术语,还需要有对电影艺术的深刻感受与理性把握。这可以通过阅读电影理论书籍和多欣赏优秀影片来解决。

开始练习写作影评时还应该注意:语言要朴实,要个性化。写影评一定要讲真话,讲自己的话,不要抄袭别人的评论。唯独自己的感受和朴实的语言,才会使自己的评论富有个性和新意,也才会给读者带来清新的感受。

叙议要结合,突出评论。影评离不开叙事。

如何写电影影评篇十
《如何写影评,非常专业》

第一遍,先看光,每个镜头中光是怎么用的,下一个镜头的光有什么变化,有没有投影的变化,有没有黑天白天的变化,有没有阴天、下雨。

第二,空间有没有大小的变化,大房间,小房间,有没有室内室外的变化。

第三,听声音,是同期还是后期,每个镜头中有有没有表现出的音空间来,它是什么样的,下个镜头的声音空间感有什么变化 。

第四,背景是什么,与前景的关系,它怎样变的(这是透视关系)。

第五遍,有没有运动,是画面内的被摄体在运动,还是摄影机在运动,是水平运动(左右横移)多还是纵深运动多。

第六遍,有没有用变焦,它是准确地表现了两个人物关系,还是造成了错误的关系。变焦用得多不多;摇镜头有没有增加新的信息或含义;

第七遍,运动的动与静的关系,是前景有运动,背景没有;或是背景有运动,前景没有;或是前后景都有,或前后景都没有;

第八遍,剪辑点在哪里,起幅的画面是怎么样的,落幅的画面是怎样的,如果是一个人在跑,注意起幅的人体造型好不好,好与不好,看的时候有什么不同;是用切换多,还是用叠化多。 第九遍,在一个镜头中人物的调度是怎样的,有没有第四面墙的舞台处理(即所有镜头中的人都排成一排面向摄影机,就象幼儿园里的排排坐,吃果果。)演员的单独表演也是力求面向第四面墙?

第十,音乐用在哪里;有没有主题歌,有作用吗?音乐与人物动作(或称表演)关系,音乐与摄影机运动的关系,音乐与色彩变化的关系,音乐与对话的情绪及节奏的关系,音乐与自然音响(即噪声)的关系等等。

第十一遍,如果是故事片,情节的转折点是用什么手段来表现的,是用嘴皮子说出来的,还是无声的段落,如果是你的话,你能用无声把这一段落表现出来吗?

第十二,画面上人物关系的变化,有变化,还是没有变化,A在整个镜头里始终站在B右边,就没有走到B的左边去过,等等。

第十三遍,画外空间是怎么用的,是作为画面内的空间的延伸,还是另外一个非叙事的空间。 第十四,对话写得是否生活化,还是舞台腔,好念吗?

第十五,每个镜头中人物都穿什么颜色的服装,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也就是说,有没有色彩的调度,即作为流动色彩来使用。

第十六,道具的时代,地域,民族,文化方面准确吗?

第十七,时间上是否用闪回,是用什么手段来表现的,合理吗?

电影史部分:

《中国电影艺术史》 周星 北京大学出版社

《中国电影史》 陆泓石 文化艺术出版社

《西方电影史概论》 邵牧君 中国电影出版社

《世界电影史》 汤普森 北京大学出版社

《电影史》 罗伯特"C"艾伦 中国电影出版社

《法国电影新浪潮》 焦雄屏 江苏教育出版社

《1945年来的意大利电影》 洛朗斯"斯基法诺 江苏教育出版社

《香港电影新浪潮》 石琪 复旦大学出版社

《日本电影》 四方田犬彦 三联书店

剧本创作部分:

《导演功课》 大卫"马梅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导演电影》 艾里克"舍曼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电影剧作者疑难问难解决指南》 悉德菲尔德 中国电影出版社

《电影剧本写作基础》 悉德菲尔德 中国电影出版社

《故事》 罗伯特"麦基 中国电影出版社

《通向电影圣殿》 王 迪 中国电影出版社

《写关于电影剧本的几个问题》 夏 衍 中国电影出版社

电影理论国外部分:

《电影艺术》 大卫"波得维尔 北京大学出版社

《认识电影》 路易斯贾内蒂 中国电影出版社

卡努杜 《第七艺术宣言》 第一次论证了电影是一种艺术

林赛 《活动画面的艺术》

将“活动画面”看作电影的根本特征

雨果"明斯特贝格 《电影:一次心理学研究》

第一次探讨了电影手段的心理根源、艺术特征、美学特征

路易"德吕克 《上镜头性》

指出适宜于用电影这一新表现手段所独有的方法来表现人或物的诗意状态

爱森斯坦 《并非冷漠的大自然》

①冲突是蒙太奇的特性,冲突后产生新的表象和概念

②蒙太奇应该表达一种连贯的、有条理的主题、情节、动作、行为,以及一种最大限度赋予感情的叙述

③电影的艺术目的不仅在于形象表现之实,还要能表现概念,增加电影手段表现力,增加认识现实手段可能性

爱因汉姆 《电影作为艺术》

①电影在技术上的局限性是电影作为艺术的根源

②视觉过程不是机械的摄录外在世界,而是用简单、规则、平衡等原则创造的组织感官材料 ③电影不能完美再现现实的特性,成为它作为艺术的必要手段

电影的局限性包括:

⑴ 立体在平面上的投影;

⑵ 深度感减弱;

⑶ 照明与无色;

⑷ 画面界限与物体的距离;

⑸ 时空连续性不存在;

⑹ 没有声音,视觉以外其它感觉失去作用

巴拉兹 《电影美学》

分析电影和戏剧在形式表现原则上的差别,并认为电影表现原则是电影的革命性创新 戏剧表现原则:

⑴ 看到整个演出剧场;

⑵ 观众视距不发生变化;

⑶ 观众的视角不发生变化;

电影表现原则:

⑴ 被拍场景可被分割;

⑵ 被记录场景视距可变;

⑶ 观众视角纵深可变,观众与银幕的想象距离是可改变的

马尔丹 《电影语言》

阿斯特里克 《新先锋派的诞生——摄影笔》

认为电影迅速成为一种思想表达工具,保存时代形象的好方法,电影渐渐成为一种语言。艺术家掌握了这种语言后,表达自己的思想、抽象的概念就像写随笔、小说一样流畅自然 让摄影机像笔一样自由可以表达自己个人思想,现代电影已成为一种同书面语言一样精细的思想表达方法

安德烈巴赞 《电影是什么》、《摄影影像本体论》

① 长镜头:强调单个镜头内部的表现力(连接表现力),运动、景深、变焦

② 蒙太奇禁用原则(属巴赞的影像本体论):若一个事件主要内容要求两个和多个动作元素同时存在,蒙太奇被禁用。蒙太奇远非电影的本性,而是对其的否定

③影像本体论:由机械作用产生的摄影影像与客观中的被摄物等同。摄影影像独特性在于其本质上的客观性,它产生了被摄物体的本体,它就是被摄物的原形

④木乃伊情节:摄影真正满足了人们再现原物的需要。“摄影是对事件涂上香料,是自然造物的补充,而不是替代”。影像的产生第一次映现了事物时间的延续——可变的木乃伊。 ⑤完整电影:巴赞表达电影起源用语。根本原因是心理的需要,称为“完整电影的神话”。再现一个声音色彩立体感等外部世界的幻景。

克拉考尔 《电影的本性——物质现实的复原》

①电影是照相的一次外延,它跟周围的世界有明显的近亲性。

电影的近亲性:

⑴ 电影对于未经扮演的事物有一种近亲性。扮演能引起现实幻觉就是合理的。如果违反电影特性,任何扮演都是非电影化的。

⑵ 喜欢偶然的事物(意外:相对于必然)。美国无声戏剧中,意外的事件代替了命运,强大的决定性的力量出现。一切不是注定而是恰好碰上。

⑶ 喜欢再现外部世界的连续性(与巴赞相似)进入摄影机视野内一切都拍下来,无穷尽程度。要求我们承认这是我们生活的世界的一部分。

⑷ 偏爱含义模糊的事物。自然界现象多含义,这与无限心理和精神上的无限性相对应。银幕倾向反映这些含义模糊的东西,含义不能太确定。

⑸ 生活流。指具体情境和世界,是指物质现象而非精神现象。经常提到街道,因为在街道上生活的原生形态经常出现、不是扮演,是偶然事件荟萃之所,任何断面都是不完整的。 ②电影不适合表现悲剧

原因:

⑴ 悲剧主题必然要求一个有目的的、整体的故事形式来展现,与电影特性相违背。

⑵ 悲剧只关心人物之间的相互影响,无生命物体只能是道具,对发展戏剧起支撑、调节作用。

⑶ 悲剧要求对外部的东西进行安排,舞台剧的环境反映心境,舞台剧一定要有暴风雨。 ⑷ 悲剧要求有限、次序井然的世界。电影是以广阔世界为中心的艺术,电影中没有宇宙,只有一片土地、天空、街道。总之是广袤的物质,死亡的结局与这物质现实的广袤无相同点。在悲剧世界中,命运排斥意外、偶然。

⑸ 悲剧性内容在物质世界总无所表现。因为悲剧内容是纯精神世界。

米特里 《电影美学和心理学》

经典电影理论的总结和集大成之作。关于对电影的表述、立场表现在三种模式:电影是画框(爱因汉姆)、窗户(巴赞)、镜子(克拉考尔)。

汉德逊 《电影理论的两种类型》

麦茨 《想象的能指》

第十八,用长镜头吗?最长的镜头有多长,你感觉是长,还是没有实际那么长,这个长镜头内的人物关系是怎样的。全在画面,或者是一个在画内,一个在画外(正反拍不算内)。 第十九,人声,是男高音,女高音,男中音,女中音,男低音这样的搭配吗?

第二十遍,特写是作为情节中的视觉重音来用的吗?

第二十一遍,全片的声画结合如何,有精彩的地方吗?

●【往下看,下一篇更精彩】●

最新成考报名

  • 立春过后什么时候鱼开口
  • 2021年立春 2021年立春是几点几分
  • 冬至吃啥 南方冬至吃什么
  • 冬至几月几日 今年冬至是几号
  • 烧碱安全救护常识
  • 国庆节高速免费几天
  • 白露与秋分
  • 请示与批复有什么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