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文档 > 知识 >

大自然名人

编辑:  成考报名   发布时间:12-29    阅读:

大自然名人篇一
《名人热爱大自然故事》

[名人故事]热爱大自然的缪勒

缪勒,著名医学家,1890年生,美国人,遗传学专家。他阐明了单个基因的作用,为实验遗传学开辟了新领域,曾获诺贝尔生理学及医学奖

缪勒从小喜欢大自然,这和父亲的影响有很大关系。每年夏天,父亲总要带上全家人去阿达朗克达山或者哈德逊河畔度假。置身于大自然的无限生机中,缪勒格外欢愉。缪勒喜欢和父亲一起去散步,沿着小路漫步向山上走去,时不时地停下来捕捉昆虫,采摘鲜花。父亲边走边讲一些缪勒似懂非懂的知识,什么达尔文的进化论、什么物质世界运转的规律呀等等。父子两人往往会谈很长的时间,走很远很远的路程。

有一回,他追逐一只蚱蜢,一不小心,从高高的山坡上摔了下来,腿跌断了。这个喜欢大自然的孩子在养伤期间闲着无聊,就用动物的名字给为他看病的舅舅和他的同事们取绰号。他称披头散发的舅舅莱昂斯是“狮子医生”,称高大结实的布尔为“公牛医生”,称长着长长的脸、有一双灰眼睛的沃尔夫为“狼医生”。每当他们来为缪勒疗伤的时候,这个淘气的孩子就用动物的名称呼唤他们,舅舅莱昂斯医生则回答说:“看来我不是人医,而是兽医了,正在给一只受伤的小动物看病。”缪勒听后,愉快地说:“您正给一只小虎崽看病。”说完,舅舅和外甥都哈哈大笑一阵。在笑声中,缪勒减轻了痛苦。

缪勒不仅顽皮,而且手很巧。在无聊时,他就用毛毯的穗边编织各种各样的小动物,十分精巧。来看他的人见了都赞不绝口,夸他聪明手巧。

对捕捉来的蚱蜢、昆虫等小动物,缪勒有的制作成标本,有的精心喂养,给它们编笼子,喂食物,观察它们的习性。缪勒有一群小伙伴,他们个个都佩服他。

大自然名人篇二
《自然名人名言大全》

大自然和智慧在任何事物上都不存在分岐。

研究自然是与名师交往,切不可轻视自然。

到广阔的天地中去,聆听大自然的教诲。

大自然不会欺骗我们,欺骗我们的往往是我们自己。

艺术上也许有谬误,而自然是没错的。

一切艺术、宗教都不过是自然的附属物。

心灵与自然相结合才能产生智慧,才能产生想象力。

一切顺乎自然的东西都是美好的。

背离自然也即背离幸福。

顺乎自然生。

只有顺从自然,才能驾驭延自然。

我们的座右铭,众所周知是服从自然生活。

自然有它发发展规律。

自然是真正的法律。

只有从自然中了解自然。

自然从不背离它热爱的人。

如果他们懂得利用自然的方 法,那么所有的人都能得到幸福。 我们往往只欣赏自然,很少考虑与自然共生存。

自然与美德,受到社会、财产的产物学问和艺术的侵害。

我们不是继承了父辈的地球,而是借用了儿孙的地球。 靠山吃山,吃要山养山。

我们不能等待自然的恩赐,我们要向自然索取。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造化可能偏有意,故教明月玲珑地。

造物无言却有情,每于寒尽觉春生,千红万紫安排着,只待新雷每一声。

只有顺从自然,才能驾驭自然。

我不是不爱人类,而是更爱大自然。

大自然从来不欺骗我们,欺骗我们的永远是我们自己。

只有服从大自然,才能战胜大自然。

自然是善良的慈母,同时也是冷酷的屠夫。

大自然的每一个领域都是美妙绝伦的。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非但不能强制自然,还要顺从自然。

只有按照自然所启示的经验来生活。

这自然法规我认为是最高的法规,一切法规中最具有强制性的法规。

当人类欢呼对自然的胜利之时,也就是自然对人类惩罚的开始。

大自然和智慧在任何事物上都不存在分岐。

研究自然是与名师交往,切不可轻视自然。

到广阔的天地中去,聆听大自然的教诲。

大自然不会欺骗我们,欺骗我们的往往是我们自己。

艺术上也许有谬误,而自然是没错的。

一切艺术、宗教都不过是自然的附属物。

心灵与自然相结合才能产生智慧,才能产生想象力。

一切顺乎自然的东西都是美好的。

背离自然也即背离幸福。

顺乎自然生。

只有顺从自然,才能驾驭延自然。

我们的座右铭,众所周知是服从自然生活。

自然有它发发展规律。

只有从自然中了解自然。

自然从不背离它热爱的人。

我们往往只欣赏自然,很少考虑与自然共生存。

自然与美德,受到社会、财产的产物学问和艺术的侵害。

我们不是继承了父辈的地球,而是借用了儿孙的地球。

靠山吃山,吃要山养山。

我们不能等待自然的恩赐,我们要向自然索取。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造化可能偏有意,故教明月玲珑地。

造物无言却有情,每于寒尽觉春生,千红万紫安排着,只待新雷每一声。

大自然名人篇三
《保护环境应以自然为本的名人名言》

反方

恩格斯说:“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

自然、自然,是自然形成的,是符合客观规律的,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没有了自然,那生于自然,回归自然的人类不也就不复存在了吗? “皮之不存,毛将附焉”?

老子说:存在即自然。

唐·张九龄《感遇》——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环保学家雷切尔卡逊曾说:“以自然为本是以更多的实验、更多的研究、更多的关于使用情况和结果的报告

《礼记》指出:“牺牲毋用牝(母兽),禁止伐木,毋复巢,毋杀孩虫”

人们常常将自己周围的环境当作一种免费的商品,任意地糟蹋而不知加以珍惜. ——甘哈曼

大地给予所有的人是物质的精华,而最后,它从人们那里得到的回赠却是这些物质的垃圾. ——惠特曼

非但不能强制自然,还要服从自然. ——埃斯库曼斯

我们违背大自然的结果是,我们破坏了自然景观的美,自然动态的美和天籁的美. ——诺曼·卡曾斯

顺之以天理、行之以五德、应之以自然 (庄 子)

地球能满足人类的需要、但满足不了人类的贪婪 (甘地)

人类的最后一滴水,将是环境破坏后悔恨的泪人类的最后一滴水,将是环境破坏后悔恨的泪

当人类欢呼对自然的胜利之时,也就是自然对人类惩罚的开始。--黑格尔

正反 人类有个中庸的思想:人类不会因为自身的发展去破坏环境,也不会因为环境的保护去限制人类的发展。人类懂得如何去双赢

希腊哲人普罗泰格拉曾说:“人是世界万物的尺度,万事万物以人所是都为是,以人所非者为非,人本精神贯能大地、穿越古今”

罗曼.罗兰诗人在《母与子》这篇文章里面告诉大家“面对自然,权利是不存在的,无情的力量是以百万生灵为食物

孔子说“君子物本,本利尔,道生

古人云;“物我同舟,天人共泰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的根本宗旨的体现。“坚持以人为本”,是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的一个新要求。

《管子》:“夫霸王之所始也,以人为本。本理则国固,本乱则国危。”

胡锦涛同志所有关于以人为本的论述,都十分明确地指出,我们所讲的以人为本,是以广大的人民群众为本,这里的人,不是抽象的人,也不是某个人、某些人。一切为了人,一切依靠人,就是一切为了人民群众,一切依靠人民群众。这里讲的人和人民,是同一个意思。

名词解释

京都议定书:1997年在日本京都召开的《气候框架公约》第三次缔约方大会上通过的国际性公约,为各国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规定了标准,即:在2008年至2012年间,全球主要工业国家的工业二氧化碳排放量比1990年的排放量平均要低5.2%。

《京都议定书》的签署是为了人类免受气候变暖的威胁。

环境保护是指人类为解决现实的或潜在的环境问题,协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保障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而采取的各种行动的总称。其方法和手段有工程技术的、行政管理的,也有法律的、经济的、宣传教育的等。

环境保护方式包括:采取行政的、法律的、经济的、科学技术的、民间自发环保组织等,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防止环境的污染和破坏,以求自然环境同人文环境、经济环境共同平衡可持续发展,扩大有用自然资源的再生产,保证社会的发展。 环境保护(environmental protection)涉及的范围广、综合性强,它涉及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许多领域,还有其独特的研究对象。

以人为本的科学内涵需要从两个方面来把握。

首先是“人”这个概念。“人”在哲学上,常常和两个东西相对,一个是神,一个是物,人是相对于神和物而言的。因此,提出以人为本,要么是相对于以神为本,要么是相对于以物为本。大致说来,西方早期的人本思想,主要是相对于神本思想,主张用人性反对神性,用人权反对神权,强调把人的价值放到首位。中国历史上的人本思想,主要是强调人贵于物,“天地万物,唯人为贵”。《论语》记载,马棚失火,孔子问伤人了吗?不问马。说明在孔子看来,人比马重要。在现代社会,无论是西方还是中国,作为一种发展观,人本思想都主要是相对于物本思想而提出来的。

其次是“本”这个概念。“本”在哲学上可以有两种理解,一种是世界的“本原”,一种是事物的“根本”。以人为本的本,不是“本原”的本,是“根本”的本,它与“末”相对。以人为本,是哲学价值论概念,不是哲学本体论概念。提出以人为本,不是要回答什么是世界的本原,人、

神、物之间,谁产生谁,谁是第一性、谁是第二性的问题,而是要回答在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上,什么最重要、什么最根本、什么最值得我们关注。以人为本,就是说,与神、与物相比,人更重要、更根本,不能本末倒置,不能舍本求末。我们大家所熟悉的“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以及“学校教育,学生为本”等,都是从“根本”这个意义上理解和使用“本”这个概念的。

自然既用作名词指具有无穷多样性的一切存在物,也用作形容词指天然的,非人为的或不做作,不拘束,不呆板。自然泛指自然界。大自然是人类的生活场所,人们离不开自然,必须保护自然。

广义指具有无穷多样性的一切存在物,与宇宙、物质、存在、客观实在等范畴同义,包括人类社会。通常分为非生命系统和生命系统,被人类活动改变了的自然界,通常称为“第二自然”,或“人化自然”。参见“自然界”词条。

哲学方面:自然(Nature),最广义而言指的即是自然界、物理学宇宙、物质世界以及物质宇宙。“自然”指的是自然界的现象,以及普遍意义上的生命。

大自然名人篇四
《物理名人简介》

物理名人简介

赫兹

赫兹(HeinrlchRudolfHertz,1857一1894),德国物理学家.赫兹对电磁学有很大的贡献,故频率的国际单位制单位以他的名字命名.

1857年2月22日,赫兹出生于汉堡,早在少年时代就被光学和力学实验所吸引.他1g岁入德累斯顿工学院学习工程,由于对自然科学的爱好,次年转人柏林大学,在物理学教授亥姆霍兹指导下学习.1885年他任卡尔鲁厄大学物理学教授,于1888年首先证实了无线电波的存在.1889年,他接替克劳修斯担任波恩大学物理学教授.1894年1月1日,37岁的赫兹因为败血症在波恩英年早逝.

【名人轶事】

赫兹实验不仅证实了麦克斯韦的电磁理论,更为无线电、电视和雷达的发展找到了途径,更重要的是开创了无线电电子技术的新纪元.他的导师亥姆霍兹赞扬赫兹“才气横溢,性格坚毅,用自己极短暂的一生解决了一个世纪以来许多科学家没有解决的一系列重要的问题”.1896年3月24日,俄国著名物理学家波波夫用“HeinrichRudolfHertz'’这一串字母,拍发了世界上第一份电报.

胡克

胡克(RobertHooke,1635一1703),英国伟大的物理学家和生物学家.胡克在各方面都很有研究,在力学、光学、天文学等诸多方面都有重大成就,他设计和发明的科学仪器在当时是无与伦比的,因而被誉为英国皇家学会的“双眼和双手”.1635年7月18日,胡克出生于英格兰南部威特岛的弗雷施瓦特.1653年胡克进人牛津大学里奥尔学院作为工读生学习,1663年获硕士学位,同年被选为皇家学会正式会员.1665年胡克担任格列夏姆学院几何学、地质学教授,并从事天文观测工作.1666年伦敦大火后,他担任测量员以及伦敦市政检查官,参加了伦敦重建工作.1677年至1683年他就任英国皇家学会秘书并负责出版会刊.1676年胡克发表了著名的弹性定律.1703年3月3日,胡克逝世于伦敦,终年68岁.

【名人轶事】

胡克从小就心灵手巧,酷爱摆弄机械,自制过木钟、可以开炮的小战舰等,他的实验才能令他成为独领风骚的人物.1658年,胡克提出可以用弹力代替重力使物体振动,即在平衡轮的轴上安一个弹簧,可以代替重力驱动摆轮,这是现代钟表设计的基本原理.根据这个原理制造的确定经度的航海时针到18世纪才出现.胡克发表的《显微图集》一书,是欧洲17世纪最主要的科学文献之一他

是第一个制造格雷果反射望远镜的人,用这台望远镜,他发现了猎户星座的第五星,第一个提出了木星绕轴旋转的观点.

惠更斯

惠更斯(ChristiaanHuygenS,1629一1695),荷兰物理学家、天文学家、数学家.他的主要成就是建立了光的波动学说.

1629年4月14日,惠更斯出生于海牙.1645年他进人莱顿大学学习法律与数学,1647年至1649年转人布雷达学院深造,致力于力学、光学、天文学及数学的研究.1651年惠更斯发表了第一篇科学论文,论述各种曲线所围面积的求值.1663年他当选为英国伦敦皇家学会的第一位外国会员.1666年他当选为荷兰科学院院士,同年,被选为新成立不久的巴黎科学院院士.惠更斯在1679年给法国科学院的报告和1690年出版的《光论》中,提出了著名的惠更斯原理,建立了光的波动学说.1681年由于健康的原因,惠更斯离开法国,返回荷兰.1687年惠更斯赴英访问,结识了大物理学家牛顿.惠更斯晚年长期患病,于1695年7月8日在海牙逝世,享年66岁.

焦耳

焦耳(JamesPrescottJoule,1818一1889),英国物理学家.焦耳最早的工作是电学和磁学方面的研究,后转向对功热转化的实验研究.焦耳定律则是焦耳1840年研究电流热效应得到的重要贡献之一在1840年至1879年期间焦耳做了400多次实验,最终得出热功当量是一个普适常量,与做功方式无关,为能量守恒与转换定律提供了无可置疑的证据.后人为了纪念他,把能量或功的单位命名为“焦耳”,简称“焦”;并用焦耳姓氏的第一个字母“J”来标记热量.

1840年,焦耳开始研究电流的热效应,写成了《论伏打电所生的热》、《电解时在金属导体和电池组中放出的热》等论文,指出导体中一定时间内所生成的热量与导体的电流的二次方和电阻之积成正比.1842年俄国著名物理学家楞次也独立地发现了同样的规律,时称焦耳一楞次定律.这一发现为揭示电能、化学能、热能的等价性打下了基础,敲开了通向能量守恒定律的大门.焦耳在探讨各种生热的“自然力”之间存在的定量关系时做了许多实验,其中特别著名的是桨叶轮实验.焦耳的这些实验结果,总结在他于185。年出版的《论热功当量》的重要著作中.恩格斯把“由热的机械当量的发现(迈尔、焦耳和柯尔丁)所导致的能量转化的证明”列为19世纪下半叶自然科学三大发现的第一项.

卡文迪许

卡文迪许(HenryCavendish,1731一1810),英国的化学家、物理学家.在物理学上他最主要的成就是通过自己设计的扭秤实验验证了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确定了引力常量和地球的平均密度.在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之后,他测出了引力常量,并计算出了地球的质量,被誉为第一个称量地球的人.

1731年10月10日,卡文迪许生于法国尼斯.1742年至1748年他在伦敦附

近的海克纳学校读书.1749年至1753年期间在剑桥彼得豪斯学院求学.在伦敦定居后,卡文迪许在他父亲的实验室中当助手,做了大量的电学、化学研究工作.他的实验研究持续达5。年之久.176。年卡文迪许被选为伦敦皇家学会成员,1803年又被选为法国研究院的18名外籍会员之一1810年3月10日,卡文迪许在伦敦逝世.

【名人轶事】

181。年卡文迪许逝世后,他的侄子齐治把卡文迪许遗留下的20捆实验笔记完好地放进了书橱里,谁也没有去动它.谁知手稿在书橱里一放竟是70年,一直到了1871年,麦克斯韦应聘担任剑桥大学教授并负责筹建卡文迪许实验室时,这些充满了智慧和心血的笔记才获得了重返人间的机会.麦克斯韦仔细阅读了前辈在10。年前的手稿,不由大惊失色,连声叹服说:“卡文迪许也许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实验物理学家,他几乎预料到电学上所有的伟大事实.这些事实后来通过库仑和法国哲学家的著作而闻名于世."

卡文迪许不好交际,不善言谈,对慕名来访的客人常常一言不发陪坐在旁.他这个人的孤僻特质可以说到了“病态”的程度,甚至连和管家之间都要以书信方式交流,这或许对他的科学研究却是非常有利的.他终生未婚,过着近似奇特的隐居生活.

开普勒

开普勒(J。hanne。Kepler,1571一1630),德国著名的天体物理学家.开普勒的杰出成就是发现了行星运动兰定律,被人们称为“天空的立法者”,1571年12月27日,开普勒诞生于德国符腾堡州维尔城的一个小业主家庭.1589年开普勒考人杜宾根大学,攻读神学、哲学和数学,是哥白尼学说的坚定拥护者.1594年开普勒担任格拉茨大学新教神学院的数学和天文学讲师,同时从事天文学研究.1598年菲迪南大公颁布了反新教法令,在天主教会的胁迫下,新教徒开普勒不得不逃离德国.1600年初,在第谷的热情邀请下,开普勒来到布拉格,当了第谷的助手,开始了他天文学研究的新时期,最终成功地总结出行星三大运动定律,精确描绘了天体运行的规律.163。年n月14日,开普勒在凄惨的境地中去世,终年59岁.

【名人轶事】

开普勒是一位善于创新的科学勇士,他的一生,除了和第谷相处的近两年时间外,几乎都是在逆境中度过的.开普勒处境艰难时曾依靠占星术度日,开普勒并木信这一套.他不相信天上星辰的运行和地上人类生息的祸福命运有什么关联!但他曾为从事此项工作自我解嘲说:“作为女儿的占星术若不为天文学母亲挣面包,母亲便要挨饿了、”

康普顿

康普顿(ArthurHollyCompton,1892一1962),美国著名的物理学家,康普顿效应的发现者.

1892年9月10日,康普顿出生于俄亥俄州的伍斯特.1913年康普顿在伍斯特学院以最优异的成绩毕业并成为普林斯顿大学的研究生,1914年获硕士学位,1916年获博士学位,后在明尼苏达大学任教.192。年起他任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物理系主任,1923年起任芝加哥大学物理系教授,1945年返回华盛顿大学任校长,1953年起改任自然科学史教授,直到1961年退休.1962年3月巧日,康普顿于加利福尼亚州的伯克利逝世,终年70岁.

康普顿效应是近代物理学的一大发现,它进一步证实了爱因斯坦的光子理论,揭示出光的波粒二象性,从而导致了近代量子物理学的诞生和发展;另一方面康普顿效应也阐明了电磁辐射与物质相互作用的基本规律.因此,无论从理论或实验上,它都具有极其深远的意义.康普顿因此获得1927年度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中国物理学家吴有训在康普顿实验室做了大量实验,取得了令人信服的实验数据,排除了学术界对康普顿理论的异议,为康普顿的工作做出了宝贵的、不可多得的贡献.吴有训对康普顿效应最突出的贡献在于测定了X射线散射中变线、不变线的强度比率R随散射物原子序数变化的曲线,证实并发展了康普顿的量子散射理论,

库仑

库仑(Charlse一Augustindecoulomb,1736一1806),法国工程师、物理学家.1785年库仑用自己发明的扭秤建立了静电学中著名的库仑定律.库仑定律标志着电磁学从定性研究进人定量研究阶段,是电磁学史上的一座重要里程碑.

1736年6月14日,库仑生于法国昂古莱姆.他早年就读于美西也尔工程学校,从小就受到了良好的教育.1773年库仑向法兰西科学院提交了论文《最大、最小原理在某些与建筑有关的静力学问题中的应用》,该文在3年后的1776年由科学院刊出,被为是古典土力学的基础,他因此也被称为“土力学之始祖”.1777年法国科学院悬赏,征求改良航海指南针中的磁针的方法.他提出用细头发丝或丝线悬挂磁针代替支架轴对磁针的支持,这样可以减小摩擦力的影响.他又发现线扭转时的扭力和针转过的角度成比例关系,可利用这种装置算出静电力或磁力的大小.这导致他发明了扭秤,扭秤能以极高的精度测出非常小的力.库仑在1785年到1789年之间,通过精密的实验对电荷间的作用力作了一系列的研究,连续在皇家科学院备忘录中发表了很多相关的文章.1782年,他当选为法国科学院院士.1785年他建立了库仑定律.同年,他在给法国科学院的《电力定律》的论文中详细地介绍了他的实验装置、测试经过和实验结果.1806年8月那日,库仑在巴黎逝世.

李政道

李政道(ToungDaoLee,1926一),1957年与杨振宁一起,因发现弱作用中宇

称不守恒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此后他在多个研究领域有着更多的建树,至今仍是哥伦比亚大学在科学研究上最活跃的教授之一

1926年n月25日,李政道生于上海.1943年他考人迁至贵州的浙江大学物理系,师从束星北、王淦昌等教授.1945年他转学到西南联合大学就读二年级,师从吴大酞、叶企孙等教授.1946年加岁的李政道(当时他只有大二的学历)到美国留学,被芝加哥大学研究生院录取,师从费米教授.3年后便以“有特殊见解和成就”通过了博士论文答辨,被誉为“神童博士”.195。年获得博士学位之后,他从事流体力学的湍流、统计物理的相变以及凝聚态物理的极化子的研究.1953年他任哥伦比亚大学助理教授,主要从事粒子物理和场论领域的研究.1956年李政道与杨振宁一起发表了一篇文章,推翻了物理学中的宇称守恒.

【名人轶事】

李政道与杨振宁于20世纪40年代末开始亲密而富有成果的合作,两人共合作发表了32篇论文,1962年两人关系破裂.李政道在1986年撰写的《破缺的宇称》一文中,对于李杨关系有生动的比喻.“一个阴暗有雾的日子,有两个小孩在沙滩上玩耍,其中一个说:‘喂,你看到那闪烁的光了吗?’另一个回答说:‘看到了,让我们走近一点看.'两个孩子十分好奇,他们肩并肩向着光跑去.有的时候一个在前面,有的时候另一个在前面.像竞赛一样,他们竭尽全力,跑得越来越快.他们的努力和速度使他们两个非常激动,忘掉了一切.第一个到达门口的孩子说:‘找到了!’他把门打开.另一个冲了进去,他被里面异常的美丽弄得眼花缭乱,大声地说:‘多么奇妙!多么灿烂!’结果,他们发现了黄色帝国的宝库.他们的这项功绩使他们获得了重奖,深受人们的羡慕.他们名扬四海.多少年过去,他们老了,变得爱好争吵,记忆模糊,生活单调.其中一个决定要用金子镌刻自己的墓志铭:‘这里长眠着的是那个首先发现宝藏的人.’另一个随后说道:‘可是,是我打开的门.",杨振宁也表示李政道是白己最成功的合作者,与李政道的决裂是他今生最大的遗憾.

二十二、卢瑟福卢瑟福(Eme就Rut掖r王ord,1871一1937),英国物理学家.这位23岁时就获得了三个学位(文学学士、文学硕士、理学学士)的优秀科学家,他的。粒子散射实验无可辩驳地论证了原子的核模型,科学界对原子结构的研究从此蒸蒸日上,他被人们尊称为“原子物理学之父”.卢瑟福的另一项重大贡献是实现了人工核反应.

1871年8月3。日,卢瑟福生于新西兰纳尔逊的一个手工业工人家庭盗1895年在新西兰大学毕业后,获得英国剑桥大学的奖学金,进人卡文迪许实验室,成为汤姆孙的研究生.1898年他担任加拿大麦吉尔大学的物理学教授,1907年返回英国任曼彻斯特大学物理系主任.1908年因为他在物理上的杰出贡献与化学有着密切联系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1911年他完成著名的。粒子散射实验,提出原子核式结构模型,该实验被评为“最美丽的十大实验”之一1919年他发现了质子,接替退休的汤姆孙,担任卡文迪许实验室主任,1925年他当选为英国皇家学会主席,1931年受封为纳尔逊男爵.1937年10月19日,卢瑟福因病在剑桥逝世,与牛顿和法拉第并排安葬,享年66岁.

大自然名人篇五
《全球化学家名人榜单》

2月10日,全球领先的专业信息供应商汤森路透集团(Thomson Reuters)发布了2000-2010年全球顶尖一百化学家名人堂榜单(TOP100CHEMISTS,2000-2010),这份依据过去10年中所发表研究论文的影响因子而确定的最优秀的100名化学家榜单中,共有12位华人科学家入选,分别是:

1.戴宏杰(Hongjie DAI),排名第7,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

2.彭笑刚(Xiaogang PENG),排名第8,美国阿肯色大学教授,浙江大学教授;

3.杨培东(Peidong YANG),排名第10,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

4.陈邦林(Banglin CHEN),排名15,美国德州大学圣安东尼奥分校教授;

5.孙守衡(Shouheng SUN),排名31,美国布朗大学教授;

6.夏幼南(Younan XIA),排名35,美国华盛顿大学圣路易斯分校教授;

7.段镶锋(Xiangfeng DUAN),排名41,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助理教授;

8.Gregory C. Fu,排名43,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

9.曾华淳(HuaChun ZENG),排名49,新加坡国立大学教授;

10.林文斌(Wenbin LIN),排名54,美国北卡罗莱纳大学教授;

11.殷亚东(Yadong YIN),排名55,美国加州大学河滨分校助理教授;

12.孙玉刚(Yugang SUN),排名61,美国阿尔贡国家实验室科学家。

据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与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IPAC)宣布2011年是国际化学年。全球顶尖一百化学家榜单是配合国际化学年的庆祝活动之一,并庆贺这些化学家自2000年1月以来所取得的杰出学术成就。

下面是全部的排名:

Top 100 Chemists, 2000-2010, Ranked by Citation Impact

Among those with 50 or more papers

Rank Institution Papers Citations Impact

1 Charles M. LIEBER

Harvard University 74 17,776 240.22

2 Omar M. YAGHI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Los Angeles 90 19,870 220.78

3 Michael O’KEEFFE

Arizona State University 73 12,910 176.85

4 K. Barry SHARPLESS

Scripps Research Institute 60 9,754 162.57 5 A. Paul ALIVISATO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 93 14,589 156.87

6 Richard E. SMALLEY†

Formerly Rice University 60 9,217 153.62

7 Hongjie DAI Stanford University 88 12,768 145.09

8 Xiaogang PENG

University of Arkansas 59 8,548 144.88 9 Valery V. FOKIN Scripps Research Institute 54 6,853 126.91

10

Peidong YANG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 95 11,167 117.55

11 Benjamin LIST Max Planck Institute for Coal Research 81 8,808 108.74 12

Mark E. THOMPSON 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 53 5,394 101.77

13 Robert H HAUGE

Rice University 55 5,566 101.20 14 Eric N. JACOBSEN

Harvard University 81 7,985 98.58 15 Banglin CHEN

University of Texas San Antonio 61 5,929 97.20

16 David W.C. MACMILLAN

Princeton University 55 5,267 95.76

17 Mostafa EL-SAYED

Georg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111 10,135 91.31 18 Ezio RIZZARDO

Commonwealth Scientific and Research Australia 52 4,747 91.29

19 Michael S. STRANO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54 4,843 89.69 20 Michael J. ZAWOROTKO

University of South Florida 83 7,403 89.19 21 Dmitri V. TALAPIN

University of Chicago 56 4,981 88.95 22 Ryoji NOYORI

Nagoya University 62 5,486 88.48

23 Chad A. MIRKIN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233 20,505 88.00

24 Liberato MANNA

Italia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62 5,431 87.60 Organization (CSIRO),

25 Richard P. VAN DUYNE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88 7,690 87.39

26 Robert H. GRUBBS

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170 14,617 85.98

27 Carlos F. BARBAS Scripps Research Institute 95 8,029 84.52

28 James R. HEATH

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69 5,830 84.49 29 Moungi G. BAWENDI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52 4,364 83.92 30 David A. CASE

Rutgers University 60 5,007 83.45

31 Shouheng SUN Brown University 84 6,970 82.98

32 Catherine J. MURPHY University of Illinois Urbana-Campaign 69 5,717 82.86

33 M. G. FINN Scripps Research Institute 76 6,286 82.71

34 Stephen L. BUCHWALD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169 13,941 82.49 35

Younan XIA Washington University St. Louis 161 13,120 81.49

36 Stuart L. SCHREIBER

Harvard University 66 5,369 81.35 37

Taeghwan HYEON Seoul National University 82 6,587 80.33

38 George M. WHITESIDES Harvard University 228 18,237 79.99

39 Ryong RYOO Korea Advanced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77 6,057 78.66

40 Michael F. RUBNER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51 4,004 78.51

41 Xiangfeng DUAN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Los Angeles 64 5,022 78.47 42

Michael GRÄTZEL

Swiss Federal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Lausanne 187 14,602 78.09

43 Gregory C. FU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111 8,384 75.53

44

Horst WELLER University of Hamburg 73 5,428 74.36

45 Joan F. BRENNECKE

University of Notre Dame 65 4,827 74.26

46 Kenneth R. SEDDON

Queen’s University Belfast 94 6,916 73.57 47

Alan J. HEEGER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ta Barbara 66 4,758 72.09 48 Andreas MANZ

Korea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 Europe 70 5,030 71.86 49 Hua Chun ZENG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53 3,673 69.30

50 Suprakas Sinha RAY Council for Scientific and Industrial Research (CSIR), South Africa 50 3,411 68.22 51 Mikhail E. ITKI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Riverside 60 4,069 67.82 52 Osamu TERASAKI

Stockholm University 92 6,198 67.37 53

Shaik M. ZAKEERUDDIN

Swiss Federal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Lausanne 63 4,204 66.73 54 Wenbin LIN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Chapel Hill 104 6,930 66.63 55

Yadong YIN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Riverside 57 3,787 66.44 56 John R. YATES

Scripps Research Institute 86 5,696 66.23 57 Samuel I. STUPP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62 4,073 65.69

58 Prashant V. KAMAT

University of Notre Dame 99 6,426 64.91 59 John D. HOLBREY

Queen’s University Belfast 63 4,016 63.75

60 Jens K. NØRSKOV

Technical University of Denmark 122 7,736 63.41 61

Yugang SUN Argonne National Laboratory 93 5,896 63.40

62 Evgeny KATZ

Clarkson University 97 6,147 63.37

63

Craig J. HAWKER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ta Barbara 141 8,893 63.07 64 Christian SRRE

Versailles Saint-Quentin-en-Yvelines University 72 4,517 62.74 65

Richard H FRIEND

University of Cambridge 74 4,642 62.73 66 Jean M. J. FRÉCHET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 209 12,985 62.13

67 James M. TOUR Rice University 134 8,325 62.13

68 Robert C. HADDON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Riverside 84 5,191 61.80

69 Peter J. STANG

University of Utah 103 6,356 61.71

70 Nicholas A. KOTOV

University of Michigan 78 4,809 61.65 71 F. Dean TOST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 84 5,163 61.46 72 Michal KRUK

City University of New York 54 3,315 61.39

73 Didier ASTRUC University Bordeaux I 114 6,883 60.38

74 Michael GIERSIG

Free University of Berlin 55 3,310 60.18

75 George C. SCHATZ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202 12,116 59.98 76 Harold G. CRAIGHEAD

Cornell University 51 3,042 59.65

77 Keith FAGNOU†

University of Ottawa 63 3,747 59.48

78 Milan MRKSICH University of Chicago 54 3,168 58.67

79 Alois FÜRSTNER

Max Planck Institute for Coal Research 151 8,858 58.66 80 Karl Anker JØRGENSEN

Aarhus University 152 8,893 58.51 81 Rustem F. ISMAGILOV University of Chicago 59 3,437 58.25

82 Richard A. FRIESNER

Columbia University 98 5,697 58.13

83 Jairton DUPONT

Federal University of Rio Grande do Sul 120 6,964 58.03

大自然名人篇六
《中国历史上的25位名人》

天文学家

一、黄帝,天文历法

年、月、日等时间需要借助天体的运动测定,而天体的运动只有在恒星的背景上才能被显现出来。制定历法也必须以恒星背景作为时间标尺。为了提供太阳运行的准确标尺,古天文学又把十二次与二十八宿的具体星象分开,按照木星实际运行的度数将天球赤黄道带自西向东划分为十二次。从按具体星象区划天空上升到按无形的标志点均匀区划天空,于是抽象的天度和十二次开始具有时间标尺的作用,并使年、月、日的计算进入量化的阶段。至此,观象授时退出历史舞台,历法的时代真正到来。

并观测到五星,即金、木、水、火、土五星

二、春秋战国时期形成的二十四节气

气起源于黄河流域。了解太阳运行情况,农事完全根据太阳进行,所以在历法中又加入了单独反映太阳运行周期的“二十四节气”,用作确定闰月的标准。二十四节气能反映季节的变化,指导农事活动,影响着千家万户的衣食住行。二十四节气是根据太阳在黄道(即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上的位置来划分的。

三、战国时魏国的石申

著《石氏星表》,测定了120多颗恒星的位置,是世界上最早的星表。

四、甘德(战国时齐国人)

先秦时期著名的天文学家,大约生活于公元前4世纪中叶,是世界上最古老星表的编制者和木卫二的最早发现者。

编制世界上最古老的星表

五、刘歆(西汉末年人)

字子骏,他是一个对天文学作出过重要贡献的伟大的天文学家。

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年历 ,对中国古代典籍分类整理作出过重要贡献的学者,在政治上也有着不平凡的经历

六、落下闳(公元前2世纪--前1世纪之际)

字长公,西汉巴郡阆中(今四川阆中)人,民间天文学家。编制“太初历”

七、张衡,东汉 (78~139)

东汉科学家,天文学家,哲学家,河南南阳西鄂(今河南省南召县石桥镇)人 。精通天文、历算,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发明了世界上最早的水力转动的浑天仪和测定地震的候风地动仪。在天文学理论方面,张衡是“浑天派”的主要代表。关于天地之起源,他认为天地未分之前,乃是一片混沌,既分之后,轻者上升为天,重者凝聚为地,阴阳相荡,产生万物。他还第一次正确地解释了月蚀形成的原因,认为月光是日光的反照,月蚀是由于月球进入地影而产生的。他依据当时的天文学知识,肯定了宇宙的物质性和无限性。

张衡《浑天仪注》认为:天是一椭圆的球,象一个鸡蛋。其中一半贮有水,圆形的地球浮在水面上,天之包地,犹壳之裹黄。中空的圆球如车轱般旋转,日、月、星辰附着在圆球的内壳上运行。周旋无终,其形浑浑。

八、刘洪(公元129--210年)

东汉天文学家。他曾任过多官职,一度政绩显著,但主要成就在天文历法上。他的“乾象历”确立了很多历法概念及经典的历算方法,是中国古代历法体系最终形成的标志,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九、虞喜(公元281--356年)

字仲,会稽余姚(今浙江余 姚)人,东晋天文学家,宣夜说的继承和发展者。

十、祖冲之(公元429-500年)

是我国南北朝时期,河北省涞源县人.他从小就阅读了许多天文、数学方面的书籍,勤奋好学,刻苦实践,终于使他成为我国古代杰出的数学家、天文学家.

十一、张遂(僧一行,公元673――727年)

唐朝魏州昌乐(今河南濮阳市南乐县)人。张遂自幼天资聪颖、刻苦好学,博览群书。曾用“浑天铜仪”、“黄道游仪”等仪器,重新测定了150多颗恒星的位置,多次测定了二十八宿距天体北极的度数。从而发现恒星在运动。根据这个事实,张遂推断出天体上的恒星肯定也是移动的。于是推翻了前人的恒星不运动的结论,张遂成了发现恒星运动的第一个中国人。

十二、郭守敬(1231━1316年)

字若思,元代顺德邢台(今属河北省)人,著名的天文学家、水利科学家和数学家。注重天文学实践,长于制造仪器,创造和改进了简仪、仰仪、高表、候报仪、景符和窥几等十余件观测天象的仪器,同时又在全国各地设立二十七个观测站,进行规模巨大的测量工作,重新观测了二十八宿及其他一些恒星的位置,测定了黄赤交角,达到极高的精确度。延年间卒,终年85岁。

中国古代十大历史学家

1、左丘明(约公元前502~公元前422年)

入选理由:一,左丘明是中国古代杰出的历史学奠基人、先秦史官文化时代第一位有名可考的史学家、相传他所著《左传》与早前的《尚书》相比,应是中国第一部完备的编年史、堪称中国史学形成的标志;二,《左传》与五经中的《春秋》有明显的互文性联系,其记人叙事不但更清晰完整,而且史料更丰富,范围远超出一国一地,对社会重大发展变革更加敏锐,典籍专家孔颖达特别指出“传实经虚”以示区别;三,《左传》具有很高史学文学价值,尤擅战争描写,许多场面已成为军事史上的著名战例和家喻户晓的成语典故,人物性格鲜明,夹叙夹议手法简洁,述评公允,对人事的预言精准。《左传》一书在中国史学上占有重要地位,影响后世史学至深且远,梁启超评价它是“商周以来史界的革命”,并非过誉。

2、司马迁(公元前145~公元前87年)

入选理由:一,司马迁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历史学家、西汉史传文学泰斗,他的史学地位在中国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在世界上也堪称一流大师;二,作为中国第一部通史的《史记》对汉族与周边多个民族和国家的历史一视同仁,首开记录社会经济的范例,不但有耿直犯颜的公义勇气、严谨求实的治学态度、拨乱反正的调查研究,而且,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宏大叙事的整体构思、对史实因果关系的精辟分析、层次分明而五种类型相融的体例编制所具的原创性,都堪称千古典范;三,《史记》既是“史家之绝唱,又是无韵之离骚”,表现出发愤著书的顽强毅力,其人物之鲜明丰满、叙事之简洁老练、语言之丰富多彩都代表了中国史传文学的最高成就。

3、班固(32~92年)

入选理由:一,班固是东汉时期最杰出的史学家、中国断代史学第一人,传世名著《汉书》作为中国第一部断代史经班氏家族门生四人之手历数十年呕心沥血而成;二,班固治史意在追述西汉帝业,“综其行事,旁贯《五经》,上下洽通”,体例仿效《史记》而有所增删,内容因事命篇,述及五朝70余年大事,开创了以群雄夺权为始,以篡权贼臣被诛告终的断代记述新格局;三,班固叙事规模宏大,内容广涉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内外征战与国际关系、物质生产与文化交流,以五行灾变说来取代司马迁的兴衰规律论,观念有蜕化而体例有改进,对后世官方正统史学影响深远。

4、陈寿(233~297年)

入选理由:一,陈寿是西晋时代最重要的史学家,也是才华横溢的文学家,其史学名著《三国志》属首次撰述的当代史书;二,陈寿以天下大事分合有律的史学理念整体观照纷争战乱,魏、蜀、吴三书贯通编撰,既相对独立、各有君臣朝纲,又相互勾连、浑然一体,宏伟地展现了从群雄割据到三足鼎立再到西晋统一的全过程,开创了以帝王年号划分史界的先例;三,陈寿治史,首先确保史料的原真性,同时又带入忌讳与美饰笔法,详略主次褒贬取舍合度,力避“讳败夸胜”,编撰特点在于突出英雄的谋略作用,文臣优先于武将,其优美文笔和精彩纷呈的战争权谋描写,直接影响了经典小说《三国演义》。

5、范晔(398~445年)

入选理由:一,范晔是南朝首屈一指的史学家、纪传史学的代表作家、种类繁多的东汉史之集大成者和佼佼者;二,他“详观古今著述”,自成一格,“删众家后汉书为一家之作”,纪传体例虽非他独创,但因他而成熟完备,列传叙事,以类相从,所述广泛涉及东夷西戎南蛮北狄许多民族的社会风貌和思想文化;三,他的《后汉书》力图“正一代得失”,其主观史学特点鲜明,猛烈抨击外戚后妃干政、军阀权贵暴乱的现实,多有真知灼见,作者自称其文采杰思为“天下之奇作”,但叙事过于简略,引起许多史家为其作注,今本《后汉书》即加入了司马彪《续汉书》志30卷为补注。

6、刘知几(661~721年)

入选理由:一,刘知几是中国史学走向自觉时代的伟大史学家、唐朝史学泰斗,他打破了学术界独尊皇家正史的局面,私撰《史通》代表了盛世史学的最高成就;二,作为中国第一部史学理论巨著的《史通》,系统而全面地总结了中国千年史学的成果,突出了纪传体史学的正统主流地位,其学术范围“上穷王道,下谈人伦,总括万殊,包吞千有”,指斥史界弊端,以为鉴戒,为史书规范化和史学史学科建设奠定了基础;他最重要的史学思想是“实录直书”与“激扬名教”的对立统一,既注重史料考据核查,又强调公义之名、教理之善,并把义理置于真相之前,他对中国史学方法论和史官制度的成熟具有指导意义,并发展出史学评论分支学科。

7、杜佑(735~812年)

入选理由:一,杜佑是中晚唐时期最重要的史学家、中国政治思想史的奠基人、社会风俗史的开创者,他的代表作《通典》建立了认识社会结构的新体系和历史编纂的新系列;二,他治史的超前性在于率先从政体入手“探讨礼法刑政”,从过去对个人作为的描述兴趣转移到追寻社会制度变革的因果关系,他著名的“理道”说将司马迁“通古今之变”论发展为对历史兴衰规律的“政理”掌握,堪称史学创举;三,他以社会进化观反对是古非今论,力主“随时立制、既弊而变”,启发了经世致用史学思想萌芽,他重视以家庭为细胞的经济基础与礼仪伦常关系的考察,开创了社会风俗史研究的新范畴,预示了史学发展的新趋势。

8、司马光(1019~1086年)

入选理由:一,司马光是西汉以后千年一现的史学大师、不但代表了宋朝史学的最高成就,而且把中国编年体通史发展到巅峰状态;二,他的不朽巨著《资治通鉴》 某种程度上体现了多人协力的集体智慧,皇帝御赐书名并提供思想指导,其书规模宏伟、结构严整、秩序井然,纵览1362年史实,范围也超越了治乱兴衰,开创了社会文化史学的新思路,形成了源远流长的通鉴学派;三,它首次将“国家兴衰” 与“生民休戚”并列的先进史学观意义重大,对历次农民起义给与了更多关注与反省,其感慨论评虽为权谋之术,体现了正统保守观念,以资当朝借鉴,但其民本之思、法制之识、和平之意、用贤之策,极大地影响了后世朝政及史家。

9、章学诚(1738~1801年)

入选理由:一,章学诚是中国传统史学的最后一位大师、古典史学的终结者、清王朝盛极而衰时代史学界的领头羊;二,他博闻强记、著作等身,30年心血写成“性命之文”《文史通义》,以臻不朽,立意纠正“世俗风尚”之偏颇,校勘文史诸论之讹误,主张文与史互通互义,复兴先秦跨学科融汇的优良传统,并脚踏实地建立起庞大的学术体系;三,他以主客观辩证统一的理念发展了司马迁“述往事,思来者”的精神,充分发挥史学叙事论理、经世致用的功能,认为六经诸子皆为史,可通用通变,他在修正整理旧史、考证史书体裁演变源流、建立方志学理论体系、强化学术基本功训练方面的贡献均直接影响到近代和现代史学。梁启超评价道:“章实斋为清代第一史学大师,方志尤所专精提倡,故其作品宜为斯界最精之模范。”

10、梁启超(1873~1929年)

入选理由:一,梁启超是中国近现代之交杰出的学术大师和史学家、史学革命的发动机、中国现代新史学的奠基人;二,他学识渊博,功力深厚,在哲学、文学、艺术、教育、比较文化等学科多有建树,是引进宣传西方文化及史学并用以改造国学的旗手,新世纪之初接连发表重要史论《中国史叙论》(1901)《新史学》(1902),终结了近代旧史学,拉开了现代新史学的序幕;三,他清算了两千年中国官方史学的弊端,批判“无有一书为国民而作”,倡导以进化论为指导的人民史观,他把史学革命推广到政治革命和思想文化革命领域,其史学救国论震惊朝野,深刻地影响了五四运动,平心而论,他对史学的破坏性贡献要大于建设

注:亦有人认为,中国十大历史学家应分别为西汉司马迁(首创纪传体通史,中国历史学之父)、东汉班固(完善纪传体并由通史转为断代史)、唐代刘知几(史评体第一人)、杜佑(首创典志体)、北宋司马光(将编年体通史推向极致)、南宋袁枢(首创纪事本末体)、宋末元初马端临(典志体集大成者)、明末清初黄宗羲(首创学案体)、清代钱大昕(考据史学代表人物)、章学诚(史评体集大成者,中国方志学之圣)十人。参见裴汝诚等著:《十大史学家》,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

大自然名人篇七
《名人读书方法》

名人读书方法、故事(1)

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总结出的“一总、二分、三合”读书法,可资借鉴。一总:先浏览书的前言、后记、序等总述性部分,然后认真地读目录,以便概括地了解全书的结构、内容、要点和体系等,这样便可对全书有个总体印象。二分:在读了目录后,先略读正文,这不需要逐字读,要着重对那些大小标题、画线、加点、黑体字或有特殊标记的句段进行阅读,这些往往是每节的关键所在。你可以根据这些来选择自己所需的内容来细读。三合:就是在翻阅略读全书的基础上,对这本书已有个具体印象,这样再回过头来细读一遍目录和全书内容,并加以思考、综合,使其条理化、系统化,以弄清其内在联系,达到深化、提高的目的,进一步深入领会初读时所不能领会的许多东西。这一步很重要。人们往往在这一步不得要领时,看过书一扔,便算了事。

鲁迅强调博览群书

鲁迅先生读书是极力精深的,同时他又非常强调博览,主张不要对自己的阅读范围作过狭的限制。他年轻时,在规定的功课之外,天文地理,花鸟虫鱼,无一不读。连《释草小记》、《释虫小记》、《南方草木状》、《广群芳谱》《毛诗草木鸟兽虫疏》、《花镜》这样谈花草虫兽的古书,他也在闲时拿来翻看。鲁迅在《读书杂谈》一文中说过:“爱看书的青年,大可以看看本分以外的书„„即使和本业毫不相干的,也要泛览。譬如学理科的,偏看看文学书,学文科的,偏看看理科书,看看别个在那里研究的,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这样子,对于别人,别事,可以有更深的了解。”他在《致颜黎民》一文中说:“先前的文学青年,往往厌恶数学、理化、史地、生物学,以为这些无足轻重,后来做起文章来也胡涂。”鲁迅博大精深的知识和他的巨大成就,是与他的博览有着直接关系的。

巴金的读书方法

著名作家巴金的读书方法十分奇特,因为他是在没有书本的情况下进行的。读书而无书的确算得天下一奇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巴金说:“我第二次住院治疗,每天午睡不到一小时,就下床坐在小沙发上,等候护士同志两点钟来量体温。我坐着,一动也不动,但并没有打瞌睡。我的脑子不肯休息。它在回忆我过去读过的一些书,一些作品,好像它想在我的记忆力完全衰退之前,保留下一点美好的东西。”

原来他的读书法就是静坐在那里回忆曾经读过的书。这样有许多好处:

(1)不受条件限制,可以充分利用时间。巴金列举了两个例子:一个是苏联卫国战争期间,列宁格勒长期被德军包围的时候,有一位少女在日记中写着“某某型,《安娜·卡列尼娜》”一类的句子。当时没有电,也没有蜡烛,整个城市实行灯火管制,她不能读书,而是在黑暗中静坐回忆书中的情节。托尔斯泰的小说帮助她度过了那些恐怖的黑夜。另一个例子是他自己在十年内乱中的亲身经历。他说:“‘文革’期间要是造反派允许我写日记,允许我照自己的意思写日记,我的日记中一定写满了书名。人们会奇怪:我的书房给贴了封条,加上锁,封闭了十年,我从哪里找到那些书来阅读?他们忘了人的脑子里有一个大仓库,里面储存着别人拿不走的东西。”这两个事例说明,在一切不具备正常读书条件的情况下都可以“读书”。

(2)温故而知新。通过回忆,将过去读过的书拿出来一点点地咀嚼,就象牛反刍一样,能进一步消化吸收。每回忆一次都会有新的理解,新的认识,新的收获。

3)能够不断地从已读过的书中吸取精神力量。巴金说:“我现在跟疾病作斗争,也从各种各样的作品中得到鼓励„„即使在病中我没有精神阅读新的作品,过去精神财富的积累也够我这有限余生消耗的。一直到死,人都需要光和热。”

顾炎武自督读书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个家喻户晓的名言,是由明末清初的爱国主义思想家、著名学者顾炎武最先提出的。

顾炎武自幼勤学。他6岁启蒙,10岁开始读史书、文学名著。11岁那年,他的祖父蠡源公要求他读完《资治通鉴》,并告诫说:“现在有的人图省事,只浏览一下《纲目》之类的书便以为万事皆了了,我认为这是不足取的。”这番话使顾炎武领悟到,读书做学问是件老老实实的事,必须认真忠实地对待它。顾炎武勤奋治学,他采取了“自督读书”的措施:首先,他给自己规定每天必须读完的卷数;其次,他限定自己每天读完后把所读的书抄写一遍。他读完《资治通鉴》后,一部书就变成了两部书;再次,要求自己每读一本书都要做笔记,写下心得体会。他的一部分读书笔记,后来汇成了著名的《日知录》一书;最后,他在每年春秋两季,都要温习前半年读过的书籍,边默诵,边请人朗读,发现差异,立刻查对。他规定每天这样温课200页,温习不完,决不休息

毛主席怎样读书?

特殊爱好

几十年来,毛主席一直很忙,可他总是挤出时间,哪怕是分分秒秒,也要用来看书学习。他的中南海故居,简直是书天书地,卧室的书架上,办公桌、饭桌、茶几上,到处都是书,床上除一个人躺卧的位置外,也全都被书占领了。

为了读书,毛主席把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都用上了。在游泳下水之前活动身体的几分钟里,有时还要看上几句名人的诗词。游泳上来后,顾不上休息,就又捧起了书本。连上厕所的几分钟时间,他也从不白白地浪费掉。一部重刻宋代淳熙本《昭明文选》和其他一些书刊,就是利用这时间,今天看一点,明天看一点,断断续续看完的。

毛主席外出开会或视察工作,常常一带向箱子书。途中列车震荡颠簸,他全然不顾,总是一手拿着放大镜,一手按着书页,阅读不辍。到了外地,同在北京一样,床上、办公桌上、茶几上、饭桌上都摆放着书,一有空闲就看起来。

毛主席晚年虽重病在身,仍不废阅读。他重读了解放前出版的从延安带到北京的一套精装《鲁迅全集》及其他许多书刊。

有一次,毛主席发烧到39度多,医生不准他看书。他难过地说,我一辈子爱读书,现在你们不让我看书,叫我躺在这里,整天就是吃饭、睡觉,你们知道我是多么地难受啊!工作人员不得已,只好把拿走的书又放在他身边,他这才高兴地笑了。

认真地学,反复地读

毛主席从来反对那种只图书、毛主席从来反对那种只图快、不讲效果的读书方法。他在读韩昌黎诗文全集时,除少数篇章外,都一篇篇仔细琢磨,认真钻研,从词汇、句读、章节到全文意义,哪一方面也不放过。通过反复诵读和吟咏,韩集的大部分诗文他都能流利地背诵。《西游记》、《红楼梦》、《水浒传》、《三国演义》等小说,他从小学的时候就看过,到了六十年代又重新看过。他看过的《红楼梦》的不同版本差不多有十种以上。一部《昭明文选》,他上学时讯,五真正十代读,六十年代读,到了七十年代还读过好几次。他批注的版本,现存的就有三种。

一些马列、哲学方面的书籍,他反复读的遍数就更多了。《联共党史》及李达的《社会学大纲》,他各读了十遍。《共产党宣言》、《资本论》、《列宁选集》等等,他都反复研读过。许多章节和段落还作了批注和勾划。

不动笔墨不看书

几十年来,毛主席每阅读一本书,一篇文章,都在重要的地方划上圈、杠、点等各种符号,在书眉和空白的地方写上许多批语。有的还把书、文中精当的地方摘录下来或随时写下读书笔记或心得体会。毛主席所藏的书中,许多是朱墨纷呈,批语、圈点、勾画满书,直线、曲线、双直线、三直丝、双圈、三圈、三角、叉等符号比比皆是。

无所不读

毛主席的读书兴趣很广泛,哲学、政治、经济、历史、文学、军事等社会科学以至一些自然科学书籍无所不读。

在他阅读过的书籍中,历史方面的书籍是比较多。中外各种历史书籍,特别是中国历代史书,毛主席都非常爱读。从《二十四史》、《资治通鉴》、历朝纪事本末,直到各种野史、稗史、历史演义等他都广泛涉猎。他历来提倡“古为今用”,非常重视历史经验。他在他的著作、讲话中,常常引用中外史书上的历史典故来生动地阐明深刻的道理,他也常常借助历史的经验和教训来指导和对待今天的革命事业。

毛主席对中国文学方面的书籍也读得很多。他是一个真正博览群书的人。

秦牧主张“牛嚼”和“鲸吞”

当代著名作家秦牧,每天都要阅读大量的书报杂志,广搏地积累知识。结果,他写出的作品宛如由知识的珠宝串成,闪耀着独特的光彩。秦牧在谈到读书时,主张采取牛和鲸的吃法,即“牛嚼”与“鲸吞”。

什么叫“牛嚼”呢?他说:“老牛白日吃草之后,到深夜十一二点,还动着嘴巴,把白天吞咽下去的东西再次‘反刍’,嚼烂嚼细。我们对需要精读的东西,也应该这样反复多次,嚼得极细再吞下。有的书,刚开始先大体吞下去,然后分段细细研读体味。这样,再难消化的东西也容易消化了。”这就是“牛嚼”式的精读。

那什么叫“鲸吞”呢?他说,鲸类中的庞然大物——须鲸,游动时俨然能一座飘浮的小岛。但它却是以海里的小鱼小虾为主食的。这些小玩艺儿怎么填满它的巨胃呢?原来,须鲸游起来一直张着大口,小鱼小虾随着海水流入它的口中,它把嘴巴一合,海水就从齿缝中哗哗漏掉,而大量的小鱼小虾被筛留下来。如此一大口一大口地吃,整吨整吨的小鱼小虾就进入鲸的胃袋了。人们泛读也应该学习鲸的吃法,一个想要学点知识的人,如果只有精读,没有泛读;如果每天不能“吞食”它几万字的话,知识是很难丰富起来的。单靠精致的点心和维生素丸来养生,是肯定健壮不起来的。

牛嚼”与“鲸吞”,二者不可偏废。既要“鲸吞”,要大量地广泛地阅读各种书籍,又要对其中少量经典著作反复钻研,细细品味。如此这般,精读和泛读就能有机地结合起来了。

拾贝壳的孩子

十八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一向反对死读书,滥读书。

当时社会上有些人,学了一门知识赶学另一门知识,没一刻停息,只花时间去学别人的思想,却没时间锻炼自己的思想。结果,知识是学了些,智力却很少增长。

卢梭对此很看不惯,就在他著的《爱弥尔》一书中说,这种人“就好比在海滩上拾贝壳的孩子,起初拾了一些贝壳,可是看到其他的贝壳时,他又想去拾,结果扔掉一些又拾到一些,乃至拾一大堆贝壳不知道选哪一个好的时候,只好通通扔掉,空着手回去。”

是当国王还是读书?

著名历史学家麦考莱曾给一个小女孩写信说,如果有人要我当最伟大的国王,一辈子住在宫殿里,有花园、佳肴、美酒、大马车、华丽的衣服和成百的仆人,条件是不允许我读书,那么我决不当国王。

我宁愿做一个穷人,住在藏书很多的阁楼里,也不愿当一个不能读书的国王。

大自然名人篇八
《名人读书方法》

界上许多名人之所以成功,与他们善于读书有关。读书有成效,不仅取决于读什么,而且决定于怎样读。以下选择现代名人读书方法6例,介绍如下:

鲁迅的“跳读”法:

鲁迅先生认为:“若是碰到疑问而只看那个地方,那么无论到多久都不懂的,所以,跳过去,再向前进,于是连以前的地方都明白了。”这种方法是对陶渊明的“不求甚解”读书方法的进一步发挥。它的好处是可以由此节省时间,提高阅读速度,把精力放在原著的整体理解和最重要的内容上。

老舍的“印象”法:

老舍说:“我读书似乎只要求一点灵感。‘印象甚佳’便是好书,我没功夫去细细分析它……。‘印象甚佳’有时候并不是全书的,而是书中的一段最入我的味;因为这一段使我对全书有了好感;其实这一段的美或者正足以破坏了全体的美,但是我不管;有一段叫我喜欢两天的,我就感谢不尽。”

华罗庚的“厚薄”法:

华罗庚主张:读书的第一步是“由薄到厚”。就是说,读书要扎扎实实,每个概念、定理都要追根求源、彻底清楚。这样一来,本来一本较薄的书,由于增加了不少内容,就变得“较厚”了,这是“由薄到厚”。这一步以后还有更为重要的一步,即在第一步的基础上能够分析归纳,抓住本质,把握整体,做到融会贯通。经过这样认真分析,就会感到真正应该记住的东西并不多,这就是“由厚到薄”这样一个过程,才能真正提高效率。

杨振宁的“渗透”读书法:

杨振宁教授认为:既然知识是互相渗透和扩展的,掌握知识的方法也应该与此相适应。当我们专心学习一门课程或潜心钻研一个课题时,如果有意识地把智慧的触角伸向邻近的知识领域,必然别有一番意境。在那些熟悉的知识链条中的一环,则很有可能得到意想不到的新发现。对于那些相关专业的书籍,如果时间和精力允许,不妨拿来读一读,暂弄不懂也没关系,一些有价值的启示,也许正产生于半通之中。采用渗透性学习方法,会使我们的视野开阔,思路活跃,大大提高学习的效率。

白寿彝的“研读”法:

著名史学家白寿彝认为,“读书之读,似应理解为书法家读贴读碑之读,画家读画之读,而不是一般的阅览或诵习。”

冯亦代说:“我在看书时,每逢看到好处,不免自己的身心也进入书中的‘角色’。好像演员在舞台上演戏,演到好处,不由得为所饰剧中人的‘角色’左右”。

余秋雨的“畏友”读书法:

散文家余秋雨提出:“应该着力寻找高于自己的‘畏友’,使阅读成为一种既亲切又需花费不少脑力的进取性活动。尽量减少与自己巳有水平基本相同的阅读层面,乐于接受好书对自己的塑造。我们的书架里可能有各种不同等级的书,适于选作精读对象的,不应是那些我们可以俯视、平视的书,而应该是我们需要仰视的书。”

大自然名人篇九
《化学名人》

在中华民族5000千年的文明史上,有许多可歌可泣的科学家,他们的发明和发现在世界科学史上都占有重要位置。在世界化学史上我们的炎黄子孙也是成果辉煌,业绩闪烁,给5000年的文明史添光争彩。为此我们感到自豪和骄傲。现将在化学史上有重大发现的我国学者作一摘要介绍。

一、墨翟

墨翟(公元前479—381),先秦时期墨派思想的创始人,著有《墨经》。在该书中说到:“非半不 昔斤 则不动,说在端。……昔斤 必半,毋与非半,不可昔斤也。……端,是无间也。”意思是说物质到一半的时候,就不能斫开它了。物质如果没有可分的条件,那就不能再分了。墨子的“端”即为物质的最小单位,有现代原子的意义,意味着他对物质非连续性的认识。他的这一认识和古希腊哲学家德漠克利特所提出的原子(不能再分)基本上是同时代的,所以说原子概念的最提出不能抹煞墨子的功劳。

二、刘安

我国西汉时的炼丹家。他著的《淮南万毕术》中记载着“曾青得铁,则化为铜。”意思是说铜遇到铁时,就有铜生成。实质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铁和可溶性的铜盐发生的置换反应。这一发现要比西方国家早1700多年。在宋朝时采用这一方法炼铜已有相当规模,每年炼铜达5×105kg,占当时铜产量的15%—25%。这种炼铜方法在我国最早,是湿法冶金的先驱。

刘安在他的《淮南子》中写到:“老槐生火,久血为磷。”这句话实质说的是磷的自燃现象。刘安在西汉时能发现这一现象,说明他对磷有所了解。而德国的布朗特是在1660年从尿中发现磷的,他的发现比刘安晚1000年。那么磷的最早发现者应该是刘安。

三、魏伯阳

我国东汉时期炼丹家。生卒年代不详。会稽上虞(今浙江上虞县)人。撰有《周易参同契》,此书是现存世界上最早的一部炼丹术专著。其中化学知识丰富。记载着“丹鼎”这 一化学反应装置,记述了汞易挥发的特性以及汞和硫化合为丹砂(硫化汞)、汞和铅汞齐(汞铅合金)等化学知识。

四、葛洪

我国晋代炼丹家、医学家,自号抱朴子,丹阳句容(江苏句容县)人。著有《抱朴子》一书,所含化学知识丰富。他曾谈到:“丹砂烧之成水银,积变又还成丹砂。”这句话所指的化学反应是:①红色硫化汞(丹砂)在空气中加热生成汞:HgS+O2 == Hg + SO2↑②汞和硫在一起研磨生成黑色HgS:Hg + S == HgS ③黑色hgs隔绝空气加热(升华)变成红色晶体HgS这一事实说明葛洪对化学反应的可逆性初步有所了解,这一了解在当时化学还处于萌芽时期是很了不起的。

五、蔡伦

我国东汉和帝时曾任主管制造御用器物的尚方令。宦官。桂阳人(今湖南来阳县人)。他总结了西汉以来的造纸经验,改用便宜的材料:树皮、碎布、破鱼网为原料,经过精工细作,造出优质纸,被称为“蔡伦纸”。后世人们将蔡伦称为造纸技术的发明人。1000多年来,我国的造纸材料大致都是依照蔡伦的办法加以推广的。公元751年,唐军与阿拉伯人打仗,唐军败,士兵被俘,俘虏中有造纸工人,将造纸技术传给阿拉伯。然后相继传给了埃及、摩洛哥、西班牙,直到欧洲。

六、陶弘景

我国南北朝(公元5世纪末)时期有名的医学家和炼丹家。他著的《本草经集注》就有焰色反应的记载。书中这样写到:“先时有得一种物,其色理与朴消大同小异,月出月出如握不冰,强烧之,紫青烟起,云是真消石也”。朴消指的是硫酸钠,消石指的是硝酸钾(当时“消”和“硝”混用)。所以说陶弘景是最早运用焰色反应的人。德国化学家本生是在1854年才发现焰色反应的,比陶弘景的发现晚1000年。

七、马和

我国唐朝的炼丹家,是世界上最早发现氧气的人。马和写的一本书叫做《平龙认》,书中谈到:空气的成分复杂,主要由阳气(N2)和阴气(O2)组成,其中的阳气比阴气多得多……马和还进一步指出:阴气还存在于青石(氧化物)、火硝(硝酸盐)等物质中。如果用火加热它们,阴气就会放出。他认为水中也有大量阴气,不过常难把它取出来。

马和的《平龙认》一直流传清代,后来被德国侵略者乘战乱抢走,我国现无保存。不过,在1807年俄国彼得堡科学院的一次学术讨论会上,德国汉学家朱利斯•克拉普罗兹(klaproth)宣布了一篇论文,文中说他见过《平龙认》的中文手抄本。近代一些国外专著也提到了马和及《平龙认》。如英国梅勒的《无机化学大全》,苏联湿克拉索夫的《普通化学》教程。湿克拉索夫写到:“在8世纪时,中国学者马和的著作中就明确指出了空气组成的复杂性,提出了制备氧气(阴气)的方法,并发展了燃烧的假设。

瑞典化学家舍勒和英国化学家普利斯特里发现氧气是18世纪70年代,比马和的发现要晚1000年。

八、孙思邈

我国唐代医学家。京兆华原(陕西耀县)人。最早记录了黑火药的配方。他写的《丹经内伏硫磺法》载于孟要甫的《诸家神品丹法》第五卷中,对黑火药的配方就有记载。到宋朝时黑火药的生产和应用就很熟练了,火药武器就很先进。公元1225年—1248年由商人将黑火药传入阿拉伯等国家。

九、沈括

北宋仁宗进士,杭州钱塘人。是我国历史上一位卓越的科学家。晚年退居润州(今江苏镇江)梦溪园。写的《梦溪笔谈》一书是世界上科技史上一本重要著作,反映了我国北宋时期自然科学达到的高度。为了纪念他,1979年国际上曾以沈括的名字命了一颗新星

沈括在《梦溪笔谈》这本书中最早记载了石油的用途,并预言“此物后必大行于世”。我国古代称石油为“石漆”、唐代叫“石脂水”、五代时叫“猛火油”。沈括第一个提出了“石油”这个科学的命名,后来世界各国也基本上采用了“石油”这一名称,沿用至今。

十、宋应星

我国明代著明的科学家。江西奉新人,出身官僚。一生著作很 多,在自然科学方面的代表作是《开工天物》。该书发表的初期轰动全欧洲,在日本兴起“开物之学”。就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今天,仍有许多学者对《开工天物》很感兴趣。《开工天物》成为世界科学技术的名著。

《开工天物》中的化学知识是相当丰富的。像该书中叙述的连续鼓风的活塞木风箱比欧洲早100多年。记述的锌的冶炼和铜锌技术是世界上首次文献记载。所以说宋应星是锌元素的发现者。

《开工天物》中有对磷火的记述:“暮夜鬼火游烧……孤野墓坟……直待日黄昏,此火中隙而出……”说明宋应星生前已发现磷的自燃现象。这一发现要比德国的布朗特发现的早。因为布朗特是1669年从尿中发现的,而宋应星已于1661年(历史辞典中)去世。他的《开工天物》在1661年以前早已完成。所以说宋应星发现磷的自燃现象比布朗特发现磷早。

十一、徐寿

我国清末科学家。江苏无锡人。我国近代化学史上一位重要人物。他一生著作很多,在化学方面主要有《化学鉴原补编》、《化学考质》、《化学求数》等书籍。他的著作系统地介绍了19世纪七八十年代化学知识的主要内容。此外他于1875年在上海创立了“格致书院”(格致即格物致知,清末时对物理、化学的总称)公开讲演自然科学知识,还进行化学演示实验,对我国近代化学的发展起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氧气的名称就是徐寿命名的。他认为人的生存离不开氧气,所以就命名为“养气”即“养气之质”,后来为了统一就用“氧”代替了“养”字,便叫这“氧气”。 十二、侯德榜

侯德榜(1890—1974),福建闽侯人。早年留学美国。1920年获哥伦比亚大学研究院化学工程博士学位。1921年回国。为我国的制碱工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是世界著名的制碱专家。他与范旭东创办了我国第一家民族制碱企业。1925年国产“红三角”牌纯碱在美国费城博览会上荣获金质奖章。他写的《制碱》一书1932年在美国出版,这是世界上第一部有关纯碱工业生产的专著。 1939年侯德榜首先提出联合制碱的连续工程,在世界上被称为“侯氏制碱法”,该法的特点是将制碱厂、合成氨厂、石灰厂联合了起来,降低了成本,提高了利

大自然名人篇十
《名人自我介绍》

名人自我介绍

马三立

我叫马三立。三立,立起来,被人打倒;立起来,又被人打倒;最后,又立了起来。(但愿不要再被打倒。)我这个名字叫得不对:祸也因它,福也因它。我今年85岁,体重86斤。明年我86岁,体重85斤。

我很瘦,但没有病。从小到大,从大到老,体重没有超过100斤。

现在,我脚往后踢,可以踢到自己的屁股蛋儿,还能做几个“下蹲”。向前弯腰,还可以够着自己的脚。头发黑白各占一半。牙好,还能吃黄瓜、生胡萝卜,别的老头儿、老太太很羡慕我。 我们终于赶上了好年头。托Communistparty的福,托三中全会的福。我不说了,事情在那儿明摆着,会说的不如会看的。没有三中全会,我肯定还在北闸口农村劳动。

其实,种田并非坏事,只是我肩不能担,手不能提。生产队长说:马三立,拉车不行,割麦也不行,挖沟更不行。要不,你到场上去,帮帮妇女们干点什么,轰轰鸡什么的……惨啦,连个妇女也不如。

也别说,有时候也有用。生产队开个大会,人总到不齐。队长在喇叭上宣布:今晚开大会,会前,有马三立说一段单口相声。立马,人就齐了

郑渊杰

1955年出生于河北石家庄一个低级军官家庭。其父原籍山西浮山。其母原籍浙江绍兴。祖父和外祖父都是医生。读过小学四年级,曾经被学校开除。服过5年兵役。在工厂看过5年水泵。最高学历证书为汽车驾驶执照(大货)。无党派。1977年选择用母语写作作为谋生手段。1985年创刊至今的《童话大王》月刊是专门刊登郑渊洁作品的杂志。这种由一人作品支撑长达20年的纯文学大发行量月刊在文学和出版史上不常见。皮皮鲁、鲁西西、罗克、舒克和贝塔是他笔下的人物。其书刊印数逾亿册。2005年,第二本由他担任惟一撰稿人的名为《皮皮鲁》的月刊问世。不轻视名利。性格自闭。心胸不开阔。易怒。爱听鼓励话。闻过不喜。宠辱都惊。喜走独木桥。患有强迫症,临床表现为像对待父母和领导那样对待孩子。

老舍

舒舍予,字老舍,现年40岁,面黄无须,生于北平。3岁失怙,可谓无父,志学之年,帝王不存,可谓无君。无父无君,特别孝爱老母,布尔乔亚之仁未能一扫空也。幼读三百千,不求甚解。继学师范,遂奠教书匠之基。及壮,糊口四方,教书为业,甚难发财;每购奖券,以得末彩为荣,示甘于寒贱也。27岁发奋著书,科学哲学无所懂,故写小说,博大家一笑,没什么了不得。34岁结婚,今已有一男一女,均狡猾可喜。闲时喜养花,不得其法,每每有叶无花,亦不忍弃。书无所不读,全无所获,并不着急。教书做事,均甚认真,往往吃亏,亦不后悔。如是而已,再活40年也许能有点出息。

孔庆东

孔庆东 姓孔,行庆,名东。笔名孔醉,醉婴,周三,从剑,孤岛独一郎等,外号不详。男性胎生单胞哺乳动物,但主要吃牛乳及米汤长大。直立行走,不习惯下跪及叩首等高雅文明仪式。纯汉族血统,血型B,曾奋勇献血一塑料袋,并未因此染上“爱”滋病及败血症等贵恙。祖籍鲁国沂蒙山区,系孔丘孔仲尼先生第73代非嫡系传人。故既革命,又保守。1964年9月22日雄鸡一唱天下白之时,寤生于哈尔滨。属木龙,处女座。1岁左右能作人言并使用简单工具。7岁入“五·七”小学,旋入红小兵,后转为少先队。13岁成为全国最后一批毛泽东思想红卫兵,14岁加入共青团。1983年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修炼。1985年加盟执

政党,任中文系学生会主席。1996年获博士学位。其间1990年至1993年在北京二中和北京师院附中任一级语文教师。1991年就任王伟华女士之丈夫,1995年就任孔繁闰先生之父亲。现在北大中文系教授20世纪中国文学。主要操练现当代小说戏剧研究和通俗文学研究,兼及思想文化批评。主要武功秘笈有《超越雅俗》、《谁主沉浮》、《47楼207》等专著。近年在多家电台电视台和多所大专院校设坛讲授金庸小说,受到施主广泛欢迎。江湖人称“北大醉侠”。

孔庆东,男的;大好人,装的;北大教授,副的;文学博士,真的;围棋二段,业余的;排球裁判,专业的。犯罪前科:《47楼207》、《超越雅俗》、《谁主沉浮》、《青楼文化》、《井底飞天》、《金庸侠语》、《空山疯语》„„真是血债累累啊。最新劣迹:《独立韩秋》。宣判结果:为非作歹几十年,胡言乱语罪滔天;字字血来声声泪,要为***仇冤。

——《独立韩秋——封底作者简介》(京华出版社2002年6月第一版)

●【往下看,下一篇更精彩】●

上一篇: 跑操口号

最新成考报名

  • 立春过后什么时候鱼开口
  • 2021年立春 2021年立春是几点几分
  • 冬至吃啥 南方冬至吃什么
  • 冬至几月几日 今年冬至是几号
  • 烧碱安全救护常识
  • 国庆节高速免费几天
  • 白露与秋分
  • 请示与批复有什么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