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文档 > 知识 >

塞内加

成考报名   发布时间:12-30    阅读:

塞内加篇一
《塞内加》

塞内加

塞内加(Seneca,Lucius Annaeus;约公元前4~公元65年)

古罗马剧作家。生于西班牙。受过很好的修辞学教育,对哲学也颇有兴趣,是晚期斯多葛派的代表。他官至元老,公元41年被流放科西嘉岛,49年被召回,成为皇储尼禄的教师。54年尼禄即位后辅佐朝政,62年退出政界,65年因涉嫌反尼禄阴谋受命自杀。他一生撰写过不少伦理哲学著作,写有一篇讽刺散文《克劳狄乌斯变瓜记》和《疯狂的赫拉克勒斯》、《特洛伊妇女》、《美狄亚》等9部悲剧,此外还有《奥克塔维亚》一剧也记在他的名下,现在一般认为此剧系他人仿作。他的所有悲剧都取材于希腊神话,用以反映现实,抒发自己对人生的看法。剧中人物富有激情,通过长篇独白或明快、犀利的简短对白来表达,往往带有修辞式浮夸成分。对后代西欧悲剧创作有影响。

塞内加篇二
《塞内加:为什么喷怒是可以用理智治疗的》

塞内加篇三
《塞内加的生态文学伦理思想研究》

塞内加的生态文学伦理思想研究

■江

胡爱国

古罗马政治家、哲学家、文学家塞内加黜奢崇俭、顺应天时和保护环境的生态哲学思想,在丰富和发展了对塞内加生态文古希腊罗马生态哲学思想的同时,也为当今生态伦理学的研究发展提供了丰富的思想内容。学伦理思想的研究,一方面可以填补国内古罗马生态伦理思想研究的空白;另一方面还可为当今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撑。

[关键词]塞内加;生态伦理;古代西方生态文明[中图分类号]I106江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18X(2013)01-0099-04

“德国生态意识文明史研究”(10YJA752012)[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

山,南昌航空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330063)

胡爱国,南昌航空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江西南昌

一、前言

人类如何为自然提供道德关怀,能在与周围的动物、环境和大自然等生态环境和谐相处中求得自身的繁荣与发展,是人类自古以来一直在探索和思考的问题。在西方文化中,古希腊罗马学者对此生态伦理问题的研究论述为后人留下了大量宝贵的思想财富,也为当今社会的生态伦理研究提供了很多原始依据。古希腊时期,尽管存在着悉勒尼学派代表人物亚里斯提卜倡导的强调不惜一切代价、将万物为己用的“享乐主义”的生活观,但占据主流的仍是伊壁鸠鲁派所倡导的“一种严肃简朴、内心宁静和心灵快乐的生活方式”以及斯多葛派

[1](P56-57)“有道德的人就在于理性地生活”主张的。另外,

好自己的欲望,做到节制和自足,这样才能实现精神上斯多葛派的继的最富有和人生的最大快乐。[2]这其中,

承人、古罗马哲学家塞内加更是将斯派理性主义伦理学“如果一个人既不想寻找那奢华说推向了高峰。他认为,

,那就和诱人堕落的东西,也不被这些东西牵着鼻子走”

[3](P87)

“严厉控制灵魂,命令它静自独处,停止享乐”应该。

所以,自我克制、黜奢崇俭、崇尚内心独处构成了塞内加生态伦理观的基本立足点,而简单消费、顺时而动和保护环境是他生态伦理观中最具研究价值的三个核心内容。可以说,他的这些思想为当今生态伦理学研究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在进行与自然生态有关的活动时,如何确立一种与自然生态系统和谐友好的伦理关系以及相应的行为调节原则,以实现对它们的道德关怀,这是当今人类应该思考的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说,对自然的道德关怀,正是对生存在这个生态系统内的人类自身的道德关怀

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等哲学家们都有过许多相关精辟的论述。而古罗马生态伦理思想则与古希腊生态伦理思想一脉相承,李维、贺拉斯、萨鲁斯特和西塞罗等都曾对社会的奢靡之风进行过深刻而有力的批评,他们普遍崇尚自然,主张有道德的生活,强调人应该控制

99

江西社会科学2013.1

二、技术的滥用与消费伦理的丧失

对古罗马社会的消费奢华之风有详尽描述的是历史学家李维,他笔下一位元老的府邸餐桌上所呈现的珍馐美味就是古罗马上层社会尽情享乐和挥霍无度的一个缩影:有来自意大利南部塔兰托海湾的贝壳牡蛎,小亚细亚的松鸡和各种鱼类,直布罗陀海峡的兔肉,北非的鸵鸟肉,北欧的猪肉,西班牙的橡果,黑海之滨的坚果,埃及的蜜枣,南俄罗斯的蜂蜜,叙利亚的无花果,希腊契奥斯岛和萨摩斯岛以及尼罗河三角洲的红葡萄酒,

真可谓琳琅满目,应有尽有。

[4](P73)

而到了60年后的塞内加所生活的时代,这种炫耀式消费已达到了顶峰,仅从当时的建筑物上即可管窥一斑:大理石材、花格平顶、玻璃门窗、装饰地板和墙内安装的暖气管道,等等。[5](P235)室内如此,户外亦然。放眼原野,无处不呈现出自然遭受破坏的景象:任意改道的河流、随意堆挖的河岸、追求直线美的田野划分、

肆意抢占的大庄园,等等。[6](P124)对此,在致友人———古罗马著名骑士卢基利乌斯的第90封书信中,塞内加对当时流行的这种消费文明病给予了深刻的批评。在他看来,技术进步并没给人类带来幸福,反而带来进一步的贪婪和奢欲,因为技术失去了道德伦理约束。结果,

到处是“鳞次栉比的豪华楼舍和拥挤不堪的城市景象”,“还有那些人工修建的养鱼池和喷水池以及餐桌上的美味佳肴,这些其实并不是真正的

幸福,而是纯粹的贪图享乐和挥霍无度”[7](P57)

他进一步

说:“相信我吧,

真正的幸福是在建筑和石膏花饰还没诞生的那个年代!”[7](P58“)

在简易的茅舍里,人们可以过着

无忧无虑、自由自在的生活,而当他置身于大理石中和

金银华堂之下时,他已变成了俯首帖耳的奴隶囚徒。”[7]

(P58)

所以,人如果完全靠技术来获取幸福,而没有道德伦

理对技术加以约束,其结果只能是为技术所主宰,成为技术的囚徒和奴仆。正如他在总结技术滥用与人类无止境的奢欲之间的关系时所认为的那样:“正是由于我们背离了自然,这种享乐挥霍的乖戾之心才日益陡增,而且千百年来一直在不断地恣肆作祟,借助于自身的发明才智,人类心中又进一步燃起了欲望之火,乃至于自己

最后深陷泥淖,不能自拔。”

[7](P59)人的这种贪欲从何而来?或者说,造成这种畸形扭曲的消费行为表现何在?塞内加对此探究了它的根源。他认为:从前的人类社会没有贫穷贵贱之分,但当某一天社会财富相对于不断增加的人口开始变得稀少短缺,原来井然有序的社会秩序开始遭到私欲的冲击挑战时,

100

人们就会偷偷将财物藏于腋下,变为自己的财产,从此,人类开始和自然中的一切有了异化之分,并逐渐和它们形成了诸多抵牾、对峙与冲突。正是这种贪欲使人变得贫穷,他们看上去攫取了许多,但最后却失去了一切。受这一思想的启发,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在他的《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

中进一步肯定和支持了这种观点:“从早先人类开始将某块田产围上篱笆圈为自家财产的那一刻起,人类纯洁自然的、天堂般的生活也从此走到了尽头,原本和谐相处的财产共同体也从此分崩离析,不复

存在。

”[8](P41)

所以,对财富不择手段的追求毁坏了早先人类的幸福,这种错误愈演愈烈,对后世产生了消极而深刻的影响,人类的消费伦理也因此成了“穷奢极欲”、“暴殄天物”的代名词。

同时,在塞内加看来,人之所以有贪婪之心,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人类自身某种智慧的缺失。具体地说,就是身处原始自然状态下的人类虽然能与自然和谐相处,但他们的行为表现却存在某些缺陷。这种行为是由于他们对自然的懵懂无知所造成的,特别是这种行为,因为不能通过人的自由意志的选择而变得高尚且合乎规范,因此也就导致了自身精神与自然的背离,这样,人类在自然面前往往就表现得行为怪异,荒诞不经,有失自身的体面和尊严。所以,

只有学会放弃、明白舍与得的关系,人在自然面前才不会有任何负罪感,才能真正变成一个具有道德水准和精神境界的人,正如塞内加所说的:“做人的艺术在于,

他要使自己成为一个有价值的人。”[7](P59)

要想使自身变成一个有价值的人,那就要消除

贪欲,采取一种“节制的、简朴的生活方式”,尊重自然,反对掠夺性开采和杀戮,节约资源,使大自然有足够的再生能力,为人类提供源源不断的生活之源。[7](P61)

三、应按时序节律行事

从现代生态伦理学角度来看,人类作为自然生态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这样,自然生态构成了人类存在的客观条件。为了尽可能延长生命,并为社会多作贡献,使自身的社会价值最大化,就必须促成“最大限度的(长远的、普遍的)自我实现”,这是人类生态智慧的终极性规范,它意味着人类自身与自然的“普遍共生”或“(大)自我的实现”

,“让共生现象最大化”。[9](P25-26)

深层次生态学的这

些观点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塞内加遵循节律、顺时而动

的生态伦理思想的启发。

在《致卢基利乌斯》的第122封道德伦理书信中,塞内加认为:谁不按时序节律行事,谁最终就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他就有些人颠倒白天黑夜逆时行事的行为给予了批评:“总有那么一些人,他们喜欢颠倒昼夜,将该干的事翻个个儿,每当夜幕降临时,他们还一个劲地回味着自己白天声色犬马,纸醉金迷的生活,可到了晚上,

白天该干的事仍没干,甚至连眼皮也懒得抬一下。

”[7](P61)

这些人可不就跟行尸走肉一般。”“也许你会发问,如何会产生这种精神上的颠倒错乱现象,白天无精打采,而将自己的一生托付给黑夜?所有这些错误举止本身就和自然对立,它完全游离于原本自然的且必须遵守的法则之外,这就是他们享乐挥霍的最终目标,在颠倒迷乱中寻欢作乐。这样的结果最终会偏离正确的人生目标,甚

至越偏越远,直至走到事物的对立面而无法回头。

”[7](P62)

在塞内加看来,这种时间消费观不但带来了人生精力的无谓消耗,同时也造成了身体机能的紊乱,因为这种对时间资源的不合理分配往往会造成人身体和精神两方面的极大透支,从而直接影响人的寿命,甚至导致突然死亡。所以,在他看来,不分时间的尽情享乐是不值得提倡的。

尽管古罗马科技发展已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但和今天相比,仍是不能同日而语的。人在自然面前的无限渺小使塞内加看到了顺应天时的重要性,他认为:人要做到不心为物役,就应该遵循时序法则,这样才会健康幸福,延年永祚。然而,享乐和挥霍往往导致了人精神上的疯狂与错乱:有些人想方设法要让玫瑰在隆冬时节含苞怒放,这就是违背时序节律的典型表现,还有的人希望在屋顶城楼上种植果树,甚至营造森林,这岂不又是违反了自然地理空间的法则?

[7](P62)

更为有趣的是,倘若

塞内加看到人类今天许多不合时宜、不因地制宜、违背生态伦理的做法,也一定会发出“这一切只不过是满足人类自己享乐挥霍的目的”的慨叹———大气温室效应、地球环境污染、自然灾害、战争饥馑、疾病蔓延等,这些无不和人类违背天时以满足自己的私心私欲有关。其结果,不但破坏了周围环境,阻碍了自然生态系统中各种物质、信息和能量的正常交换,也会损伤身体,戕害灵魂,这完全是一种彻头彻尾的“生存病态”行为。[7](P61)

如何规范人的道德伦理,让人走上顺应天时的自然之路?对此,塞内加曾有过这样的表述:“我们必须顺着自然所引领的道路前行,绝不能偏离方向,误入歧途。如果能做到这些,那一切都会变得轻松自如。如果和自然

塞内加的生态文学伦理思想研究

抵抗对立,那我们的生活就会是另一种情形,就如同逆

水行舟,寸步难行,甚至最后船毁人亡。”[7](P66)

所以,一切

顺其自然就是尊重自然的最好表现,也是按照自然规范提升自我修养并获得幸福生活的保证。只有如此,“才会得到一种持久的心灵安宁,一种自由,不为任何刺激和

恐惧所动”

[10](P190)

。心灵澄澈,克制私欲,这样就能充分展现人的生态智慧,使自己在自然万物中和其他生物系统一起协同进化,和谐共生,最后在自然中实现“共生现象”的最大化。

四、摒弃贪欲、崇尚节俭是保护环境的最好方式

“提倡禁欲主义,崇尚独处和内省”[11](P363)

的人生信

条影响着塞内加去规劝世人摒弃一切贪欲,注重对环境的保护。塞内加生活的公元1世纪,古罗马境内的环境破坏已达到了相当严重的地步:罗马帝国的不断扩张加剧了境内用于战船建造、建筑、民用和冶炼的木材资源的日益匮乏,森林的大面积减少导致了地中海沿岸许多地区的水土流失、沙漠化、洪水泛滥、农业和畜牧业减产以及自然风光的破坏,其中,以亚平宁半岛和阿尔卑斯山山麓地区为最;同样,为了扩张军事,古罗马人对建筑石料的开采和矿山的挖掘不仅仅限制在意大利境内,甚至还延伸到伊比利亚半岛、小亚细亚和今属阿尔及利亚和突尼斯的北非努米丁地区。这些石料和矿山的开采不仅导致了大片森林的毁坏,还导致了矿渣废水的四处遗弃,到处千疮百孔,这无疑加剧了对环境的破坏和污染;四通八达的公路驰道的修建不仅破坏了田野平畴,改变了地形地貌,同时也影响了周边的气候环境和植被生长,对环境造成了极大的破坏;贵族王孙为了自己的淫乐享受,对动物的血腥屠杀已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整个罗马城几乎成了动物的屠宰场;另外,垃圾污染、水污染、空气污染和放射污染已形成公害,直接威胁到人的生命安全。

面对帝国境内环境日益破坏的现实,塞内加对环境破坏的行为给予了无情而严厉的谴责,认为这一切都是人的贪婪所致。在致友人的第89封书信中,

他就曾对土地私有化所带来的环境破坏的后果进行了批评:“放眼帝国境内,到处是私有的农庄田产,它们吞噬湮灭了所有江河湖海,这种毁灭了农业生产多样性的发展恶果完

全可以归咎到人的欲壑难填的贪婪中。

”[7](P67)

另外,他还受前辈诗人贺拉斯的启发,对当时别墅成群的现象进行了严厉批评。在贺拉斯笔下,耕地、草地和橄榄林经过人

101

江西社会科学2013.1

的巧取豪夺后变成了一座座豪华别墅,这无疑是对自然田园风光的无情摧毁,也使美丽的大自然失去了它原有

的本真面目。

[12](P105-107)

贺拉斯的文学描写引起了塞内加的共鸣,他将这种世风的堕落和由此造成的环境破坏归咎于人的贪婪本性:“在美丽的自然景观中建造那些富丽堂皇的豪华别墅,真是大煞风景,这完全又是一种奢

欲超膨胀的不良表现。”

[7](P65)

如在古罗马帝国统治下的现德国巴登—符腾堡地区至今仍有两千多处当时贵族兴建的别墅遗迹,这些建筑的修建自然会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巨大的压力,很多自然风光和森林山地被毁,许多动植物物种会因此消失。[13](P87)在塞内加看来,人的贪欲往往带有明显的功利性、现实性和享乐性,这种贪欲往往掩盖了人的本质需求,即人最终作为种的形式和类的存在物延续下去的需求。正是这种贪欲夸大了人的真正需求。所以,只有摒弃贪欲、崇尚节俭,人类才能达到自身与环境的协调与和谐,实现对万物的道德关怀,并最终实现对自身的终极关怀。

五、结语

塞内加向后人展示了极为丰富的生态伦理思想:黜奢崇俭、顺应天时和保护环境,这三个方面的内容为现代西方生态伦理学的丰富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从古罗马人的贪婪挥霍、违背天时和破坏环境的反生态行为中可以看出,这并不是一种健康的生态伦理,而是一种落后的生态文明。正是这种不健康的生态文明给古罗马人带来了巨大的精神危机:精神空虚、醉死梦生、腐化堕落,他们在历史进程中慢慢迷失了前进的方向,这也是西方世界生态危机的根源之所在。

从某种意义上说,人类文明史就是一部生态文明史。这种落后的生态文明在很大程度上剥夺了古罗马人的幸福,伴随着物质生活的日益丰富,他们精神上的空虚和信仰上的缺失也随之而来,最终不得不在强大的基督教精神的俘获之下成为一代代虔诚的基督徒,跟随上帝在基督世界里寻找心灵的慰藉和精神的寄托。不无遗憾的是,在国内古罗马生态文明的研究总结过程中,唯独塞内加生态伦理研究仍然是个空白点,这还需要我们进一步加以探索研究。需要强调的是,塞内加生态伦理思想还可为当今生态伦理的研究带来更多的启示,那就

102

是人类应该给予自然以道德关怀。卢梭曾说:“出自造物主之手的东西,都是好的,而一到了人的手里,就全变坏了。”

他的这种观点也点明了人自私贪婪、以邻为壑的根性。所以,人类只有认识到自身的劣根性,并用合乎道德伦理的法律约束和规范自己,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适度消费、

顺应天时、尊重生命、善待自然和保护环境,最后实现生态正义和对自身的终极关怀。

[参考文献]

[1]徐新.现代社会的消费伦理[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教研室.古希腊罗马哲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1.

[3](古罗马)塞内加.塞内加道德书简[M].赵又春,等译.上海:三联书店,1989.

[4]Vōgler,Gudrun.ko-GriechenundgrüneRōmer?Artemis&Winkler,1997.

[5]Weeber,Karl-Wilhelm.SmogūberAttika.Umwel-tverhaltenimAltertum,ZūrichandMūnchen:BūchergildeGutenberg1990.

[6]Thommen,Lukas.UmweltgeschichtederAntike,Mūnchen:VerlagC.H.BeckoHG,2009.

[7]Seneca,LuciusAnnaeus.EpistulaemoralesadLu-cilium,ReclamStuttgart,2002.

[8](法)卢梭.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M],高修娟,译.上海:三联书店,2012.

[9]Naess,Arne.Ecology,Community,andLifestyle,Cambridge:CambridgeUniversityPress,1989.

[10]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教研室.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

[11]王焕生.古罗马文学史[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

[12]Holzberg,Niklas.Horaz.DichterundWerk,

Mūnchen:C.H.BeckVerlag,2009.

[13]Heiligmann,K..Sumalocenna-RōmischesStadt-museumRottenburgamNeckar,Stuttgart,1992.

【责任编辑:张丽】

塞内加篇四
《哲学不只是慰藉》

哲学不只是慰藉

德波顿的《哲学的慰藉》一书选择西方哲学史上六位哲学家,从不同角度阐述了哲学对于人生的慰藉作用。人生中有种种不如意处,其中有一些是可改变的,有一些是不可改变的。对于那些不可改变的缺陷,哲学提供了一种视角,帮助我们坦然面对和接受。

在此意义上,可以说哲学是一种慰藉。但是,哲学不只是慰藉,更是智慧。二者的区别也许在于,慰藉类似于心理治疗,重在调整我们的心态,智慧调整的却是我们看世界和人生的总体眼光。因此,如果把哲学的作用归结为慰藉,就有可能缩小甚至歪曲哲学的内涵。

全书中,我读得最有兴味的是写塞内加的一章。部分的原因可能是,这一章比较切题,斯多噶派哲学家本身就重视哲学的慰藉作用,塞内加自己就有以《慰藉》为题的著作。作为罗马宫廷的重臣,此人以弄权和奢华著称,颇招时人及后世訾议。不过,他到底是一个智者,身在大富大贵之中,仍能清醒地视富贵为身外之物,用他的话来说便是:"我从来没有信任过命运女神。我把她赐予我的一切--金钱,官位,权势--都搁置在一个地方,可以让她随时拿回去而不干扰我。我同它们之间保持很宽的距离,这样,她只是把它们取走,而不是从我身上强行剥走。"

不止于此,对于家庭、儿女、朋友乃至自己的身体都应作如是观。塞内加的看法是:人对有准备的、理解了的挫折承受力最强,反之受伤害最重。哲学的作用就在于,第一,使人认识到任何一种坏事都可能发生,从而随时作好准备;第二,帮助人理解已经发生的坏事,认识到它们未必那么坏。

坏事为什么未必那么坏呢?请不要在这里拽坏事变好事之类的通俗辩证法,塞内加的理由见于一句精辟之言:"何必为部分生活而哭泣?君不见全部人生都催人泪下。"叔本华有一个类似说法:倘若一个人着眼于整体而非一己的命运,他的行为就会更像是一个智者而非一个受难者了。

塞内加篇五
《我成功了》

《我成功了》我成功了  在人生的道路上,有许许多多的成功:学习上的成功、事业上的成功、实验上的成功而那次成功,我感悟了不少。  那是个赤日炎炎、天气似烤炉般酷热的盛夏。那时,许多同学都学会了骑车,而我一直没找时间去练习。我已经基本学会了骑动自行车,只是不会上车,每到危急时刻就跳下车来,接着就不知如何上车。因此今天,我的任务就是学会上车。  我试了许多上车的办法,最后决定要学习直接坐在车座上,用脚勾起脚踏板后迅速把脚放在脚踏板上蹬动车子的上车办法。我刚上车,车子就故意跟我过不去,一个劲儿往右挪,“啪——”,我招架不住,摔了个四脚朝天,脚摔得生疼,“倒霉!真是出师不利!”我在心里埋怨道。这时,心中的黑暗天使催我赶快放弃,马上去玩别的;而光明天使开始为我打气,鼓励我继续加油。受到鼓励后,我想起塞内加的话:“只要坚持地努力,不懈地奋斗,就没有征服不了的东西”,心想:“我非把你‘征服’了不可!”我费力地搬开压着身子地自行车,再次上车试骑,但又摔倒了,我很想放弃,但每次只要想起塞内加的话,就浑身充满了力量,接着努力拼搏。虽然摔得腿上都是大块小块的伤口,身上满是淤青,“蜂窝”也多了两个,可是我的努力没白搭。爸爸告诉我:“骑车的时候右手手柄握得紧些,左手比右手少用点力气,就能使身体保持平衡。”我照爸爸说的试了几次,终于,在我的坚持下,我成功地学会了骑车  通过这次学骑车的经历,使我领悟了塞内加的话的内涵。只要付出努力,持之以恒,就能征服所有的事和物。

塞内加篇六
《《欧美戏剧史》第四讲》

塞内加篇七
《王小东工程师治国强于文人治国》

字数8558

工程师治国强于文人治国

王小东1

摘要:1949年以后,理工科的确聚集了中国最优秀的人才,此长彼消,文科自然就大为逊色了,而且文人还存在着文艺腔的弊病。因此,尽管理工科知识分子有缺乏大局观等缺陷,但是权衡利弊,他们还是比文人更有资格担当治国大任。要实现文化与技术相结合的理想目标,有技术的人去学文化比所谓“有文化的人”学习技术要容易得多。

西方发达国家最上层的治国精英,多数有文科背景:法国多为高等行政学院毕业,日本多出自东京大学的文科,美国则多有法律专业背景。反观当代中国上层政治精英,则多为工科出身。现在中国是不是应该像西方那样,更多地由文科出身的知识精英来担当治国大任呢?

我认为这样不合适。主要理由:第一,西方上层的文科精英并非单纯的“文人”,他们同时对科技、逻辑比较精通。第二,有技术者没文化、有文化者没技术,常被视作中国知识精英的通病,但是比较而言,中国技术精英的水平还是要高于人文精英的。下面详细阐述一下。

一、西方知识精英结合文化与技术的过程

1.从奴隶到科学家与工程师:西方科技知识分子的身份演化

在人类历史上,不仅中国文明,而且古希腊古罗马代表的西方古文明,人文知识分子一直占有很高的地位。过去所谓的学者、读书人、知识分子,仅仅指的是“文人”,根本不包括掌握技术的工匠。其实,人类历史的进步,技术推动功不可没,掌握和改进技术的工匠对于人类的事实上是极大的。像人类文明划分为石器时代、铜器时代、铁器时代,都是以材料技术来命名的。新石器时代和旧石器时代的差别尽管不是以材料,也是以工艺来划分的。但是,历史上工匠的地位一直很低,中国如此,西方更是如此,工匠不过是奴隶。

柏拉图看到他的有些哲学界的朋友搞工匠技艺研究——在今天都是理工工程师干的事儿——的时候很生气,他说这是奴隶干的事儿。亚里士多德讲过:“在治理得最好的城邦中„„市民们既不从事手工业,也不经商,因为这种生活缺乏高贵的色彩,与美好的名声背道而驰。” 罗马哲学家塞内加在给卢齐利乌斯的一封信中则认为:“众所周知,有些东西仅仅出现在我们的记忆中。如玻璃窗的使用,它能让充足的阳光透过一块透明的玻璃照进房间;浴池下层结构及其嵌在墙上的管道,能发出热量,使池内上下水温相等。„„还有速记,它能记下最快的演讲,手舌并驾齐驱。但所有这些都是最卑贱的奴隶发明的。哲学则处于更高的地位,她并不训练人的手,而是精神的导师。„„是的,我说,她决不是一个仅仅为生产日常必需品而制造工具的工匠。”

古代的知识分子是非常优秀的,他要去搞技术的话肯定也会同样出色的,但是他不去,因为那样他就跟工匠没有区别了,有损自己的高贵身份。这一状况,到了近代在欧洲发生了重大转折,知识分子中的相当一部分人,而且往往是非常优秀的那一部分人,开始介入科学技术,参加到了传统工匠的行列中——这实际上可以被看作是前现代化社会和现代化社会的一个分界线。这首先极大地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成为我们今天所享受的具有种种便利的现代化生活的支柱。其次,工匠的地位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他们被尊称为科学家与工程师,成为知识分子的一部分。

对此演变,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概括得非常好:“正是这种哲学家与工匠相1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研究员。

分离,阻止了欧亚大陆诸文明的技术发展,也正是哲学家的有条理的思维与工匠的实践经验及传统知识这两者间的相互影响,使得西方在近代完成了伟大的科学和工业革命,从而为人类的发展出了杰出的贡献。”

在这一过程中,西方知识精英在文化与技术的结合方面做得比较好,文化与技术间割裂的弊病,在他们身上的表现相对不太严重。其根源我们就不详加探究了,总之这是事实。

2.中国尊崇文人的传统

相较于西方,对知识分子的尊崇在中国文明中可能更甚。中国有着非常优秀的养士传统,把他们的地位抬得很高,给予他们很多的特权,有所谓“皇帝与读书人共天下”的说法。而读书人当中虽有败类,但作为一个阶层,确实起到了社会栋梁的作用。中华文明历经几千年而不衰,读书人在政治、社会结构中所占据的位置,不能不说是一个原因。

但是这一传统也存在着严重的弊端,那就是过度地重视了一些纯文艺腔的东西,比如说诗词歌赋等等,这些东西与经邦治国富民并没有直接关系。诗词歌赋这样的东西,甚至在某种程度上说包括一部分的文史哲,实际上是高度发达的文明的一种奢侈品。古希腊、古罗马有资格享受或供养这些奢侈品,在那之后,西方陷入中世纪黑暗时期,文人地位也就降低了,直到文艺复兴。中国古代文明维持的时间最长,拥有这种奢侈品数量最多,时间最长的自然也是中国。即使在古代中国其实也不是没有人认识到这一点,王安石变法时,就想在科举考试中取消诗词歌赋这一科。这种想法绝对不是嫉贤妒能、心理阴暗,因为王安石本人就是诗文大师。他这样做说明,古人当时已经认识到诗词歌赋这东西太虚,它跟治理国家、管理国计民生这些实事是有距离的,国家还是应该优先考虑点更务实的东西。

像西方知识分子那样介入科技领域,在中国也不是没有,只是太少。像中国人喝茶爱用的紫砂壶,其中好的款式几乎全是创自清代,因为这是由一些知识分子来设计的。这也再次说明,素质高的人文知识分子要介入科技领域的话,也会是非常优秀的。但今天中国的人文知识分子,从总体上说是素质不高的。

3.理工科知识分子在西方的地位被中国人低估了

当代西方理工科知识分子的地位常常被我们低估了。现代国家大都认识到理工科特别重要,西方大学80%是文科,但是他们普遍认为权力是掌握在20%的理工科知识分子手里的,当然还有一部分权力掌握在政经法这些硬文科手里。即使最上层的治国者,在西方也有很多是理工科出身的,而并非像大家通常认为的那样,全是硬文科的。像日本新当选的首相菅直人,是学应用物理的。当代西方最著名的两个女政治家,撒切尔本科是学化学的,默克尔则是搞物理的。这类事实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

我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在加拿大留学,有白人大学生在学生刊物上发表文章,说白人的地位岌岌可危,因为白人学文科的太多,亚洲人都学习理工科,而任何一种权力,技术、经济包括政治权力多数掌握在理工科手里,所以将来白人的地位会被亚洲人挤占。可为什么那么多白人去学习文科呢?道理其实很简单,文科好玩儿,有钱了就不用再学理工科了,这太辛苦。不只是加拿大,这在西方是普遍的。白人富家子弟,就是说用不着再挣钱的人,用不着为生计奔忙的人,他们最想学的就是法国文学,好玩儿啊。按中国一个年轻人的说法就是泡妞很容易,理工科整天学习,没情趣,不浪漫,不招女性喜欢。这样产生的问题是不挣钱、没权力,可是因为他们的父辈已经掌握了权力,有了钱,所以他们就不用在乎了。玩儿的结果是会逐渐丧失权力和财产,这正是那些有志的白人学生所担心的,因此希望更多的白人学生来学理工科。白人统治这个世界不是靠法国文学,而是靠坚船利炮、卫星导弹,没有了这个就什么都没有了,而这些东西都是要依靠科技的。

近代以来西方过舒服日子已经很长了。舒服日子过久了,必然会出现中国古代出现的那种情况,文人知识分子缺乏足够的生存压力,乐衷于玩弄词藻,占据道德制高点,因为这个社会好像不需要他们发挥什么真实的作用,大家就都玩去吧。问题是现在西方有条件玩,中国没条件,尽管在历史上很长一段时间中国是曾经有条件玩的。

二、科技精英治国的历史合理性

1.当代中国最优秀的知识分子多集中于理工领域

中国到了近代之后,被西方的坚船利炮打败了,被迫地走上了科技和工业化的道路,知识分子不能再一味地图享受当文人了,开始大量地进入理工科领域。尤其是1949年之后,中国理工科知识分子的队伍在数量上和质量上都在迅速提高。我上世纪八十年代到日本去留学,才发现理工科和文科的比例,中国80%对20%,而日本则是反过来的。一般来说,国外大都是80%文科,20%理科。苏联我搞不清,可能跟中国差不多,因为中国当时学苏联,一心想赶超。

这个比例对中国这样一个赶超当中的国家来说是合理的。中国首先要解决的任务是不再挨打,那就得有好的武器,那就离不开大量科技人才。什么制度层面、文化层面,先解决器物问题才是最重要的,有时候器物的改变才决定了制度、文化的改变。

为了赶超,优秀人才全被理工科吸走了,理工科不管在学生总量还是尖子总量上都远远超过了文科。不单共产党,国民党也是有现代化倾向的,蒋介石提的目标也不是要多少文人,而是要培养多少个工程师,只是没有中共后来那样集中。毛泽东在文革期间说“大学还是要办的,我这里主要说的是理工科大学还要办”。这种社会氛围和导向致使最优秀的人才集中在了理工科。即使毛时代结束后,到了我们上大学那个年代即上世纪八十年代,文科最优秀的学生的考分恐怕连二三流理工科学校都进不去,当时考文科的人很可能就是因为考不上理工科,这是实话。

其次,还有政治方面的原因,也使文科难以吸引到优秀人才。49年以后,搞文科危险,容易在政治上出问题,这导致本来想去或适合去文科的优秀人才,也权衡利弊转投理工科了。即使到了八十年代,这种顾虑人们也没有完全打消。以我本人为例,我原本是很喜欢,也很适合文科的,但是八十年代初期高考的时候,家里坚决反对我报考文科,理由是怕我出政治危险。我就考了理工科,本科毕业后才再转到文科。

因此说,1949年后,相比于科技知识分子,中国文科知识分子——不管是文史哲软文科还是政经法硬文科——的素质是比较差的。过去有句话讲“学会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没有说学会文史哲政经法走遍天下都不怕的。由此可见,在近几十年的中国,由工程师、由理工科人才而不是文人来治国,是有其历史合理性和正当性的,毕竟他们是从中国最优秀的人才当中选拔出来的。

2.科技精英治国的缺陷

理工科治理国家的缺陷也是显而易见的,那就是他们容易缺乏全局观念,而这对治理国家又是至关重要的。

理工专业讲的不是治理国家、管理企业这种事情。治理国家、管理企业,要更多考虑到人的问题,而理工科考虑人与人之间的事情会少一点,更注重人与物之间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人与人的世界非常复杂,不可能像理工专业当中的对和错那样无可争议。比如数学里边的对和错就很少有争议。工程技术的对何错也比较容易判定,,比如说你盖个房子塌了,就错了,房子没塌,就对了。但是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就复杂多了,有的时候对和错很难判断。我是从理工科转向文科的,一开始我就不适应,我原来认为对和错应该是很明确的,怎么到这儿全都不讲理了呢?我就感觉文科不讲理,跟你胡来,心理承受的压力非常大。直到真正上了一个层次以后才明白,这其实是人类社会的常态,你得适应这个世界。

这一缺陷又引发了新的缺陷。既然文科处理的问题可比理工科复杂得多了,那么理工科的人就有处理、应对不了的时候,就会产生强烈的挫折感,特别是他看到这个问题比他原来的专业领域要复杂得多的时候,他的挫折感还是很大的。于是有人就失去了自信,又跳到另外一个极端,就是很惧怕、很崇拜所谓的人文知识分子。没有文化的人,以没有文化为荣肯定不好,但是,因自己没有文化就崇拜所谓的“文化”——也许是个假文化,也不知道这文化是什么,就迷信它,这更不好!

三、当代中国文人的弊病

1.当代人文知识分子的水平依旧相对较低

毫无疑问,当代中国文人的不足首先在于,前三十年甚至更长时间内中国最优秀的人才一直集中在理工科,而不是文科。那么这种情况在今天得到根本改变了吗?我认为还没有。最近这些年,人文知识分子水平没有提高多少,地位或影响力相较于过去,倒是有了不少提高的,主要原因如下。

首先是因为中国传统文化中对文人以及人文高度敬仰的传统还继续存在。即使是毛时代,表面上看不重视文人,一是把尖子都弄到理工科了,二是整了很多文人。但另一方面,他为什么整了这么多文人?这恰恰说明他是很重视这些文人的,老是怕他们会发挥什么大的影响,颠覆了政权。当年李希凡、 蓝翎写了一篇评论《红楼梦》的文章,就能得到那么高的重视,这种事情在其他时代恐怕是很难见到的。

文革结束之后,包括尊崇文人在内的诸多传统迅速反弹。比如,像林徽因、徐志摩那点浪漫故事被反复地传唱,最近又在宣扬什么吴宓和毛彦文的爱情,甚至在党内,也得弄一个高君宇和石评梅出来。他们对于中国历史的影响真的是那么大吗?事实上有无数的工程师和科学家,无数的军人、政治家,比他们所起的作用大多了。这些文人的东西被放大,其实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现在还是这样。

其次,实行市场经济之后,最起码文科中的商、经、法有经济效益了,甚至金融专业能够发大财,而原来经济效益是理工科才有的。经管法律金融这些专业,尤其是金融,开始吸引大批人才,学生素质现在是改善了。

但是人文知识分子水平偏低的状况依旧未能扭转。水平的高低,除了学生,还得看老师。现在文科老师的素质太差,基本上还是90年代以前培养出来的,其水平和素质跟理工科有较大的差距。即使现在文科的生源比过去好了,跟着这样的教授,水平也高不到哪里去。因此,文科学生水平的真正提高,得有耐心。

再者,大学文科课程太轻松了。文科很多学生都清清楚楚地知道他不用学习,甚至连复习都不用,稍微在考试之前翻一两天的书就能过。理工科是这样的吗?最起码一个像样点的、正经点的大学的理工科不会这样容易过关,还是需要努力学习的。凭此就能判断出许多文科生根本没学到什么东西,一玩就是四年,里面的好苗子,反倒给糟蹋了不少。

2.“文艺腔”:文人缺陷的具体表现

文科学生或文科知识分子水平低,具体表现在什么地方?第一,自然科学知识极差;第二,逻辑思维能力极差。跟国外的文科相比,中国的这种差距非常之大。既缺乏自然科学知识,又不讲逻辑,那么具体到处理问题的时候,文人们就只会讲漂亮话,玩弄词藻,只知道抢占道德制高点。但是真正有用的,比如在讲治国,甚至是管理企业这些方面,他们其实是没什么本事的。这种特征被称为“文艺腔”。

将来的理想状态还是应该文人治国,但绝不是现在这样的文人。理想的文人,不要求他在自然科学方面能做专业性的工作,但是起码应该了解自然科学的思维方法,它的最新发展。比如由你来给自然科学研究拨款,你要不懂的话,怎么知道该给谁不该给谁啊?再一个就是要具备逻辑思维能力或者说有条理的思维能力。尽管中国古代没有逻辑这个概念,但最起码王安石明白,一个词藻漂亮的人跟一个懂道理的人还是有差别的。他做改革,想选拔的是懂道理的人,而不仅仅是一个词藻华丽的人。治国,最起码在讲道理和懂道理这方面,你得具备非常高的素质。

现在许多文人,甚至连漂亮的词藻都不会玩了,只剩下唱高调,其他的都不管,置世界的复杂性于不顾。比如有人爱讲“战争泯灭人性”。确实如此,但是进一步讲,你不准备战争你会被别人消灭掉,这样的东西他就不讲了!环保领域也是如此。环保既是个技术问题,又是个政治问题、经济问题,甚至还是个军事问题。环保领域搞科技的人可能对他的专业有所了解,而没有全局观念,甚至对自然科学都没有全局观念,更不用说政治、经济、军事等。可是那些没有任何讲道理的头脑和了解这个世界包括科技发展知识的文艺腔来谈环保,就更没谱了。他们就会说:不要讨论争执那些问题了,不要讨价还价了,环保这是人类大事,争什么啊?这是不道德的,我们为人类治理环境做贡献不就完了嘛!有些外国人就这么忽悠中国人,我说你为什么只要求中国这样做而不要求你的同胞去做呢?这种漂亮话颇能得到那些文艺腔的青睐,你要

是反对,他们就会破口大骂,说你没有人性。

3.透过几种专业看文科缺陷

按说法律专业应该是非常讲逻辑的,但中国的法律界人士却并非如此。我曾对某些人说过,你们老讲美国式的民主宪政这个道德制高点,我绝不反对,但是,中国要真的实行美式制度了,你们还有饭吃吗?因为他们的辩论能力极差,不会讲道理,要像美国式的庭审辩论的话,只会一败涂地。美国的辩论当然在讲逻辑的同时也会去煽情,但是如果太不讲道理,情也煽不起来。美国由那些法律界的人士来治国是挺恰当的,因为他们一方面有文科那种好处,比如说全局观念,了解这个社会,了解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能煽情;另一方面,他们又非常能讲道理。可我就不明白为什么中国的法律人士就不会讲道理,当然,警官类的学校毕业的学生,学刑侦的、学公安的等等,讲道理的能力比法律专业的强,只是警官学校恐怕很多还属于理工科。当然,这跟中国司法腐败是有关系的,很多法律工作者主要不是靠庭辩,而是靠幕后操作,庭外操作,这当然是不需要讲道理的。

中国法律界人士有一种高调,重罚遏制不了犯罪。乍一听挺高尚、挺人道的,但这纯粹是煽情的话,没有任何理性的数据支持,正相反,数据恰恰说明重罚是能够震慑犯罪的,这是明摆着的事儿。比如说对酒驾加重处罚后,酒驾明显减少了。当然,重罚震慑犯罪也会付出社会代价,那另当别论:你可以说社会代价太大,所以我们反对这样做,你不能说“重罚遏制不了犯罪”。西方也有这种人唱高调的。一个德国教授来做学术报告,他拿一组数据来说明青少年犯罪中受到惩罚的人重犯率比没有受到惩罚的人还高,因此得出结论:重罚不仅不能震慑犯罪,反而引发犯罪。我当场就质问:受到惩罚的那些青少年所犯的罪行跟没受惩罚的所犯的罪行是一样的吗?如果不是,那么,你的数据也许只是说明犯重罪者重犯率更高;如果是,那么你们德国的司法公正何在?你真的可以严格控制所犯罪行这个变量吗?一句话就把他问傻了。这种人为了占据道德制高点,被冲昏了头脑,无法进行理性思考了。

在文科当中,素质原本就很高,又学了比较多的技术和逻辑思维的人集中在哪儿?主要在金融,因为可以赚大钱。但是对于我们这个国家来说,文科优秀人才都集中到金融去了,未必是有利的。学金融专业的人去治国,同样缺乏大局观念,而且搞金融的老是想以投机取巧来发财,往往贬低实业。现在这都成了风气了,这是完全错误的,实业才是更重要的。

历史学,我认为是所有文科——文哲政经法——的基础,因为文科没有办法像自然科学那一样做实验,用来代替实验的只有对历史经验的总结。尽管整个历史环境不能复制,今天的东西跟过去都有好多地方不一样,不可能像自然科学可以复制所有其他条件来一次一次做实验,但是依旧能在历史上做借鉴,找到相似的东西,看看当时人怎么处理一些大事情及其兴亡得失等。所以我认为学历史是特别重要的,是所有文科的基础。也许诗词歌赋刨除在外,诗词歌赋是一个感性的东西,你讲的漂亮就可以了。除此,经济学、法学、政治学、社会学甚至金融学,尽管现在很大程度上已经数学公式化了,这样好像更严谨了,但事实证明,数学公式还经常出毛病,还是得以历史为基础。

那么中国现在历史学的情况怎么样呢?我相信我也知道有很多历史学家是在孜孜不倦地在进行研究的,从长远看,将来他们的工作一定会产生影响,可能不是一时的,而是千秋万代的影响。不过在此,我们是从时政的角度,是从当前产生社会影响的角度来看,那么浮在面儿上的那些历史学家恰恰是既不好好挖掘史料,又不讲道理的,全是胡话,非常肤浅,无非是利用历史学来哗众取宠。历史学本来是一个非常讲道理的学科,很接近理工科的思路。首先得收集史料、收集资料,这跟理工科的观察自然、观察实验结果有相似之处。其次,要从挖掘的史料当中讲道理,合乎逻辑地推出你的结论来,否则是站不住的。问题是中国现在所谓的历史学者,收集史料他不行,讲道理也不行,他的长处就是文艺腔:词藻花哨和抢占道德制高点。我碰到一个历史学家,他居然说历史学家可以不讲逻辑。像他们这样的人来治国,会比工程师更好吗?

在这样一种情况之下,侈谈说中国过去工程师治国是错误的,应该换成文人治国,我认为是有问题的。不管工程师治国还是文人治国,都有缺陷,若真是要两害取其轻的话,我宁可要有技术没文化的,也不要这种所谓有文化没技术的。可惜这个迷信后者的趋势很强,我发现中国的工程师确实很没有自信。

塞内加篇八
《本期话题 忍 与不忍》

本期话题——忍与不忍

—— 高二议论文写作素材

话题解说:我们学习了《留侯论》,在这篇文章中,苏轼向我们论述了张良成功的原因就是能够忍受圯下老人采取屈辱的方式对他的考验,从而成为开国之师,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很多的时刻有忍和不忍的选择,请阅读以下的一些名言和素材,就“忍和不忍”的话题写作一篇文章。

材料一:韩信受胯下之辱:

淮阴侯韩信者,淮阴人也。始为布衣时,贫,无行,不得推择为吏,又不能治生商贾,常从人寄食饮,人多厌之。性钓鱼于淮阴,寄食于漂母,母每日饭信。信曰:“后必重报。”母怒曰:“大丈夫不能自食,无哀王孙而进食,岂望报乎!”信尝入市,为屠宰所欺,戏曰:“子能舍死,持刀杀我;如不能,出我胯下。”信不得已,俯过胯下,一市人皆笑信,以为怯。后萧何荐于汉王,筑坛拜信为大将,佐汉有功,封信为齐王。 翻译:淮阴侯韩信,淮阴县人。还是平民百姓的时候,因为家境贫寒,没有什么善行可以推荐做官。又不善于做生意维持生活,经常到别人家里蹭饭吃,别人都很厌恶他。(“性钓鱼于淮阴”的“性”,应是“信”)韩信没事就在城北钓鱼,很多妇女都在河边洗衣服,有一个女人看韩信饿了,就给他些饭吃,一连几十天都是如此。韩信很高兴,对这个女人说:“我一定会很好地报答您。”女人听了很生气,说:“大丈夫不能自己谋生,(真是可悲),我是可怜公子你,才给你饭吃,哪是指望你报答我呢!”

韩信一次到市集去,被一个屠户欺辱,挑衅说:“你要不怕死,就拿剑刺我;如果怕死,就从我胯下爬过去。”韩信就真的趴在地上,从少年的胯下钻了过去。整个集市的人都嘲笑韩信,以为他胆子真的很小。后来被萧何推荐给汉王刘邦,刘邦筑坛郑重的封韩信为大将,再后来韩信因为辅佐汉王刘邦成就霸业的功劳,被封为齐王。

材料二:寒山与拾得

寒山与拾得两位大师,是佛教史上著名的诗僧。唐代天台山国清寺隐僧寒山与拾得,行迹怪诞,言语非常,相传是文殊菩萨与普贤菩萨的化身。

他们之间的玄妙对谈,不是一般凡夫俗子所能领受的,试看下面这则记载在古尊宿语录中的问答:

寒山问拾得:“如果世间有人无端的诽谤我、欺负我、侮辱我、耻笑我、轻视我、鄙贱我、厌恶我、欺骗我,我要怎么做才好呢?”

拾得回答说:“你不妨忍着他、谦让他、任由他、避开他、耐烦他、尊敬他、不要理会他,再过几年,你且看他。”

材料三:娄世德为官之法

娄师德,字宗仁,唐代人,他官至同平章事,一生为将相30多年,稳而不倒。其诀窍是能忍受任何侮辱而不动声色。

有一次,他弟弟被派去做代州刺史,临行时来向娄师德辞行。他便问弟弟:“你我受国家的恩宠太多,显荣太过,很容易招惹别人的妒忌,你有什么方法可以避免呢?”

他的弟弟说:“往后即使有人唾口水在我面上,我也只把它揩干而已。”娄师德说:“这还不行。人家唾你的脸,就因为他对你生气了,如果你把唾沫揩去的话,他便更恨你了。所以,你不要去揩,而要让它自己干,并且要面带笑容承受,这才对呢!”

材料四:孙天帅不下跪

1995年3月7日下午3点,头天晚上加班到凌晨两点的珠海市南山工业区瑞进电子公司的工作好不容易到10分钟的工休时间,工人们太累了……当外国女老板走进车间的时候,中国工人们刚刚迷糊几分钟……趴在工作台休息的工人被老板的辱骂声惊醒:“工人排队跪下!”人群中有一个人直直地站着,愤怒地望着这个外国女人,女老板吼叫着:“你为什么不跪?”这个人说:“我是不会给你下跪的!” 老板恶狠狠地说:“不跪就开除!”孙天帅把胸卡往地上一扔:“开除也不跪,我是中国人!”然后愤然离去。

不跪的孙天帅在女老板的辱骂声中离开了月薪1300元的工作岗位。 在市劳动监察大队投诉金老板践踏中国工人的尊严、侮辱中国工人的人格事件时,孙天帅说:“当时我只有一个念头,死也不能下跪!因为我是一个有尊严,有人格和国格的中国工人!”

材料五:关于忍的名言

1、要做人,先学忍。(《劝忍百箴·忍经》元代许名奎、吴亮 )

2、小不忍则乱大谋。(孔子)

3、韩信忍胯下之辱而终以封王拜将,勾践卧薪尝胆而以三千越甲吞吴。

4、能忍耻者安,能忍辱者存 。

5、忍是积德门,善为传家宝 。

6、忍之忍之再忍之,忍到忍无可忍之时再忍一次,当能绝路逢生,转祸为福。 (《增广贤文》)

7、忍耐能消弥一切灾祸。[古罗马]维吉尔《埃涅阿斯记》

8、、不能改变的事,最好忍受。[古罗马]塞内加《书信集》

9、有忍,其乃有济;有容,德乃大。《尚书·周书·君陈》

10、忍所不能忍,容所不能容,惟识量过人者能之。明·薛宣《理学粹言》

11、忍耐是痛苦的,但它结出的果实是甜美的。[法]卢梭《爱弥尔》

12、忍一忍,让一让,千仇万恨解一半。中国谚语

13、 能忍能让真君子,能屈能伸大丈夫。中国谚语

14、 忍字头上一把刀,忍得住来逞英豪。中国谚语

15、 没有耐性的人是多么可怜![英]莎士比亚《奥赛罗》

16、 要输得起自己,才赢得起别人。中国谚语

17、 有理让三分,冤家也成亲。中国谚语

18、 暂且忍耐一下,诽谤不会常存。真相是时间的产物,不久她会出头为你辩诬。[德]康德

材料六:关于不忍的名言

1、士可杀,不可辱。

2、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

3、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 。

4、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 。

材料七:关于忍和不忍的评论。

1、封建统治者要求民众毫无节制、无条件性的忍,要求子民忍受人世间一切苦难与不公,形成一种胆小怕事,忍气吞声,独善其身的国民劣根性特征。没有血性,决不犯上作乱,死也不抗争,“反抗也是死,何必反抗”?谁也不会因忍无可忍“去闯祸”,忍字头上一把刀,刀是根本用不着出鞘的,在“以强凌弱”的、“残忍”的恶势力与官府面前,成了任人宰割的可怜虫。自我保护能力的缺失,助长了恶势力的毫无顾忌与官府的肆无忌惮,如此,又进一步强化了人们的冷漠、懦弱的性格,进一步强化了人们的卑微、渺小意识。

2、我们这里讲的忍,是一种等待,为图大业等待时机成熟,忍之有道。这种忍,不是性格软弱,忍气吞声、含泪度日之举,而是高明人的一种谋略,是为人处世的上上之策。

3、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教会我们的是“忍”。“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教会我们的也是“忍”。连孔子的“克己复礼”也似乎千叮咛万嘱咐地在我们耳边低吟“凡事都要忍!”

然而,中国人仍有“忍不住”的时候,忍不住步行的缓慢,就学习骑马,就造马车;忍不住汲水的艰苦,就学会造水车,挖运河;忍不住刻竹的麻烦,就发明了纸张。每当一个人“忍不住”的时候,世上总会多分多彩,因此,科技的变革,时代的进步,远不是“忍”出来的。

4、忍不是一种妥协,而是困境中的一种权衡与保存,是将力量积聚到在适当的时候爆发,是一种有弹性的处世方式。积雪总是压不倒那些坚韧的树枝,因为树枝会在适当的时候弯曲,抖落积雪。对于人来说,懂得忍就象拥有这种树枝,让我们在困境中学会稍微弯下腰,在逆境生存。

5、懂得忍是一种顿悟。当人们知道面对困难除了拼死一搏还有另一条路可走时他的视野会顿时开阔许多。汉代开国功臣韩信年少时家里很贫穷,乡中有恶少当众侮辱他要求他从自己跨下爬过。韩信对恶少看了又看,忍辱钻过跨下。他并不是没骨气,而是他有更高远的目标在将来。今日的忍,是为了未来的扬眉吐气。学会忍是一种成长。懂得什么是忍之后不代表知道怎样去忍。

6、一个青少年蜕变成成年人的过程就是学会忍。因为青少年个个都是棱角分明性格各异,他们都活在自己的圈子中,进入社会后发现自己与这个世界格格不入。于是他们开始打磨自己,忍受各种的挫折,这个过程如蝴蝶破蛹而出一样艰难。但破蛹而出后,他们都会长大,慢慢的在社会中找到自己的路。阿基米德说:“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起地球。”任何事都需要一个支点。忍的支点,就是梦想。忍过之后就会梦想成真。爱迪生为了发明电灯的梦想,忍受了成千上万次的失败。最终照亮了千家万户。贝多芬为了他伟大的音乐梦想,忍下了失聪后无声的孤寂,创作出他的巅峰之作――《命运交响曲》 司马迁为了继承父志完成《史记》,忍受了宫刑的屈辱。他的<史记>被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懂得忍,学会忍,再加上一个梦想。才可以在人生路上乘风破浪,到达成功的彼岸。

塞内加篇九
《模考参考答案》

一、认真阅读“给定材料”,简要回答下面两题。(20分)

1.根据“给定材料2”,对专家们所说的“技防”“人防”加以解释。(10分)

要求:精确、全面、简明。不超过150字

【参考答案】

所谓“技防”是指通过各种技术手段为城市安全配备的防范设施,如给城市打造的“金刚罩”、城市公共交通的软硬件配备、各种防灾装备等。(5分)

所谓“人防”则是“技防”之外的人为防范,包括对装备的保养维护、人为的操作能力,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能力,在灾难发生的情况下个人有效利用各种防灾装备的能力,在设备安装过程中防范隐藏的人为隐患等。(150字)(5分)

2.根据“给定材料3”谈谈“现代城市运行中的脆弱性”在S市中特别重大火灾中的具体表现。(10分)

要求:精确、全面、简明。不超过150字

【参考答案】

第一,“安全网”不能阻燃,施工过程中管理松懈、秩序混乱、安全措施不到位。(2分) 第二,在严重的火灾面前,无法有效发挥现代化警用直升飞机的紧急救援作用。(2分) 第三,市民应急知识缺乏,自救、应急疏散能力不足。(2分)

第四,政府动员民众能力不足,工程建设监督缺失。(2分)

第五,高楼缺乏消防设施,管理不到位,楼间距小严重影响救援效果。(2分)(146字)

二、A市F区在全区范围内开展“居民安全文化教育”活动。请根据“给定资料”,从“安全文化理念”、“增强安全意识”、“日常安全须知”三个方面为社区的宣传栏写一份宣传稿。(20分)

要求:

(1)内容具体,针对性强;

(2)用语恰当,通俗易懂;

(3)不超过500字。

【参考答案】

增强安全意识 共建和谐社区

广大居民朋友们:

您们好!

为了保障居民的安居乐业,同时给居民营造一个安全舒适的生活环境,我区近期将开展“居民安全文化教育”活动,增强大家的安全意识、提高安全技能。

本次活动旨在通过加强“居民安全文化教育”,转变大家固有的安全文化理念。“自救优于互救,互救优于公救”是降低灾害损失的经验之谈,假如发生火灾,受灾人员若是缺乏自救常识,生存几率将会很低,就算配备有足够的灭火设施,若是没人会用,效果也会大打折扣。(5分)

因此,本次活动的重要内容便是增强安全意识,提高居民的安全技能。我们将通过举行安全宣讲会的形式,配合发放安全手册,为广大居民讲解和传授日常安全的注意事项以及防灾救灾的相关技能,并且会定期开展演习,让广大居民的安全知识和技能切实转变为安全能力。(5分)

安全问题无小事,尤其是在日常生活中电、气的不正确使用都会成为安全隐患。用电安全需要注意经常检查线路、插座和刀闸是否安全可靠;用气安全,尤其是使用煤气时要注意通风换气,一旦发现煤气中毒,应先把门窗打开,避免明火。(5分)

安全感是生活质量的刻度,安全问题关乎每一个人。面对日益凸显的突发事件的风险,我们不能只等待政府救援,而应每个人都能动员武装起来,希望大家在此次活动中积极响应、广泛参与。最后祝大家生活平安幸福。(结构分5分)(495字)

三、“给定材料4”反映了T市市民出行中存在的许多问题,假定你是市交管局聘请的观察员,请就这些问题提出解决建议,呈送市政有关部门参考。(20分)

要求:

(1)对存在的问题概括准确、扼要;

(2)所提建议具体简明、有针对性、切实可行;

(3)不超过400字

【参考答案】

市民出行中存在的问题如下:一是公交停靠站较多,部分路段公交站点太密,缺乏统一管理,造成路面严重拥堵;二是行人过街设施缺乏,过街设施使用率低,违章穿越人数较多,安全性得不到保障;三是公交车停靠站点缺乏统一性,来去停靠站点不一致;四是城郊结合部的住宅区到达轨道交通车站之间“最后一公里”的问题长期存在,滋生了黑车泛滥等社会问题。(8分)

针对以上问题,特提出以下建议:一是完善交通规划实施与管理体系。科学设置公交车停靠站点,加大公安交警执勤力度,优化公共交通秩序,以缓解交通拥堵问题。二是完善行人过街设施。地下通道与商业相结合,人行天桥与城市景观相结合,根据行人交通量设置人行横道和行人过街信号灯。三是统一公交车停靠站点。确有线路不一致等特殊情况,要及时通知乘客,全面提高服务质量。四是在环线附近的轨道交通站点设置一些公交短驳,严厉打击黑车、“摩的”,并推行公共租赁自行车服务,方便乘客出站后快捷到家。(12分)(395字)

四、“给定资料5”画线部分写道:“无论我们认为自己已变得多么高明和安全,自然灾害与人为灾难始终是我们生命的一部分。”请结合你对这句话的思考,联系自己的经验或感受,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40分)

要求:

(1)自选角度,立意明确,有思想性;

(2)参考“给定资料”,但不拘泥于“给定资料”;

(3)语言流畅;

(4)总字数800—1000字

【参考例文】

天变不足畏 安全当先行

——让社会运行更安全

人类的历史是一部与灾难相伴、与灾难抗争的历史。从2008年的中国汶川,到2011年的日本福岛,大自然向我们展示了它的愤怒,也给人类造成了巨大的伤害。然而正如古罗马哲学家塞内加所说,只要我们意识到未曾预料到的事件对我们的伤害最大,时时保持警惕,预想到所有的可能,并相应加强安全规划与防护,牢固树立忧患意识,按照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切实把安全放在第一位,“天变”就不足畏,并且会成为经济社会运行的更加安全的驱动力。

2010年S市的公寓火灾,凸显了现代城市运行中的脆弱性:一是城市规划设计中的安全防护不足,片面追求建设速度和经济效益,而对事故的防范考虑不周、投入不够;二是法律和制度落实不到位,在工程建设和维修中存在违法违规问题,日常管理缺乏有效的规范化监督;三是技术保障欠缺,救援设施设备难以满足需要,影响救援的速度和效率;四是公众安全意识淡薄,市民自救互救、应急疏散能力不足。这一切都直接间接导致了事故的发生、扩大了事故的危害。

我国古训有云:“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预防灾难和事故应从“预”字着眼、“防”字抓起。如果庞培人对火山喷发有足够的预见并有相应的防护设施和防范措施,也许一代名城庞培不至于被火山熔岩所吞没;如果S市在高层建筑的规划上科学谨慎,在安全防护上舍得投入,对市民有相应的应急训练,也许公寓火灾的后果不至于如此惨重。只有从思

想上真正重视起来,并落实到行动上,才能真正从事故教训中汲取前进的动力,推动经济社会的安全前行。

自然灾害和人为事故的教训告诉我们:科学发展,必须把安全放在第一位,以人为本,首先要保障人民的生命安全。首先,在发展理念上,必须把各级政府和全社会的思想认识转移到科学发展的轨道上来,尊重客观规律,把握当前国情,以安全为前提和保障,促进安全生产与经济社会发展同步。其次,在安全文化上,要学习发达国家“生命至上”的观念和做法,大力开展安全文化自律性、生命化、安全技能观的宣传教育,营造尊重生命、尊重法律的文化氛围,普及安全知识,定期开展应急避险训练,切实提高公众自救能力;再次,在资源整合上,要将安全防护措施融入城乡建设规划,大力促进公共应急资源整合,构建综合减灾应急系统,建立协调有力、运作顺畅的机制,打破条块分割,把各个行业的专业救援力量整合起来,形成维护公共安全的强大合力;最后,在法律执行上,要加强执法和监管,确保法律制度的落实,规范人们的生产生活行为,严格依法操作,积极保护生态环境,从源头上熄灭灾难和事故的火星。

胡锦涛总书记曾经指出,人的生命是最宝贵的,我们的发展不能以牺牲精神文明为代价,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更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把科学发展的理念贯穿到经济社会发展的每一个环节,以安不忘危的思想统筹好、谋划好安全发展,以只争朝夕的精神做好维护安全的各项工作,让人民生活在一个充满忧患意识的环境里,我们才能够让中国这个快速运行的列车行驶的更加平稳!

塞内加篇十
《阅读选择题解题技巧》

●【往下看,下一篇更精彩】●

最新成考报名

  • 立春过后什么时候鱼开口
  • 2021年立春 2021年立春是几点几分
  • 冬至吃啥 南方冬至吃什么
  • 冬至几月几日 今年冬至是几号
  • 烧碱安全救护常识
  • 国庆节高速免费几天
  • 白露与秋分
  • 请示与批复有什么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