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自学考试 > 自考信息 >

分子生物学自考大纲

成考报名   发布时间:01-12    阅读:

分子生物学自考大纲篇一:天津2012年自考“分子生物学”课程考试大纲

天津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课程考试大纲

课程名称: 分子生物学 课程代码:0793

第一部分 课程性质与目标

一、课程性质与特点

《分子生物学》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应用生物技术专业(分子生物技术方向)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必修课,课程内容涉及生物化学、遗传学、细胞学和微生物学的基本知识。本课程以遗传信息的传递和展现为中心,以大分子的结构和功能为主线,系统介绍了基因表达的分子机制。

本大纲简要列出分子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和重点掌握的内容,使学生在综合分析能力方面得到基本训练,为自学者进一步深造或从事与分子生物学相关的研究和工作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二、课程目标与基本要求

目标是使学生通过本课程的自学和辅导考试,了解分子生物学的研究内容、基本原理和发展动态,理解现代分子生物学的常用名词及其意义,掌握核酸的基本结构和基因表达的基本规律。

课程的基本要求如下:

1、 掌握生物大分子结构和功能维持中的非共价键类型、特点及在大分子中的作用。

2、 掌握生物膜的分子结构、性质和物质通透生物膜的基本方式,了解信号传导的基

本原理。

3、 学习DNA、RNA的基本结构、生物合成和调节规律,了解生物遗传与变异及癌

变和治疗的分子基础。

4、 熟悉从低等到高等生物的遗传信息储存和传递规律。

5、 掌握原核与真核生物基因结构及其在转录水平的表达基本特点。

6、 学习基因工程操作的原理,了解现代分子生物学前沿领域有关技术的基本原理。

三、与本专业其他课程的关系

本课程是在具有生物学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开设的专业基础课,与生物化学、遗传学和细胞学等学科有着密切的关系,本课程的学习对上述学科中所介绍的核酸与蛋白质的相关知识进一步得到加固,并对以基因表达和调控的分子生物学中心内容有了较全面的了解。

第二部分 考核内容与考核目标

第一章 绪 论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对分子生物学的发展过程有综观的认识,了解对现代生命科学和技术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的重要发现。掌握对大分子高级结构形成至关重要的非共价键的性质和作用特点。

二、考试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分子生物学发展史(次重点)

识记: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期间,对分子生物学发展有重要贡献的事件,发生的时

间和相关的科学家。

(二)非共价键(重点)

识记:氢键、疏水键、离子键的定义。

理解:在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形成中非共价键的作用。

应用:核酸、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的功能与非共价键的关系。

第二章 生 物 膜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理解生物膜的分子组成、结构特点和物质选择性通透的性质及主要方式。

二、考试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生物膜组成与结构(一般)

识记:生物膜的分子组成,膜蛋白的脂双分子层骨架结构特点。

理解:生物膜基本结构的生物学意义。

(二)生物膜流动性的分子机制(次重要)

识记:膜脂和膜蛋白的分子运动形式,生物膜各组分之间的相互作用。

理解:生物膜的流动性是其各种功能的基础。

应用:了解生物膜流动性对细胞乃至整个生命活动的重要性,合理饮食及某些药物治

疗的机理异常现象。

(三)生物膜物质转运方式及分子机制(重要)

识记:掌握生物膜物质转运的主要方式,相关的基本名词和概念。

理解:膜蛋白结构和功能对生物膜选择性物质通透及细胞内外信号传导的意义。 应用:对生物膜功能与机体正常代谢和疾病发生的关系有较深入的认识。

第三章 DNA突变与修复机理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DNA的分子结构、理化性质、生物功能、体内外合成代谢的规律,以及遗传和变异的分子基础。

二、考试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DNA的基本结构和性质(重要)

识记:一级结构组成,二级以上结构的基本形式,生物合成方式,变性和复性的概念。 理解:DNA各级结构的生物学功能和意义,相关名词和概念。

应用:有助于理解PCR、Southern杂交等常用分子生物学实验方法的原理及灵活应用。

(二)DNA突变的分子机制(重要)

理解:DNA自发突变和常见人工诱变的种类和分子形成机制。

应用:生物品种的遗传改良,癌变及治疗机理,功能基因组和基因表达调控研究等。

(三)DNA损伤修复机制(重要)

识记:了解DNA损伤修复的常见方式和相关的酶系统。

理解:多数生物选择DNA为遗传物质载体的生物学意义与DNA损伤修复机制的关系。

应用:研究癌症及生物体异常的发病机理、早期诊断、新药开发及药效鉴定。

第四章 RNA转录及加工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RNA的分子结构、性质、类型与功能、生物合成规律及转录后

的加工形式与生物学意义,内含子、外显子和拼接等名词。

二、考试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RNA的种类、性质和功能(次重要)

识记:掌握RNA的基本结构组成,常见RNA种类、性质和功能。

理解:RNA分子特点及在生物信息传递中的重要作用。

(二)RNA的转录及转录后加工(重要)

识记:掌握RNA的生物合成规律,了解真核生物核转录物的主要加工形式,相关概

念。

理解:真核生物的转录后加工的生物学意义。

应用:真核生物功能基因及基因工程研究。

第五章 质粒、病毒和转座子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熟悉质粒和病毒核酸分子的结构和复制特性,了解基因工程载体的基本条件及转座子的结构、转座机制和研究意义。

二、考试知识点与考核目标(重要)

(一)质粒

识记:掌握常见质粒的基本结构、常见核酸的复制特点。F’因子、高频重组等基本概

念和名词。

理解:了解作为基因工程载体的基本条件,与质粒相关的分子生物学操作原理,常见

质粒的结构与性质。

应用:基因工程载体的构建、鉴定及利用。

(二)病毒(重要)

识记:掌握病毒的核酸类型、cDNA、LRT、反转录、θ复制和滚环复制等相关名词

和基本概念。

理解:了解病毒的核酸结构和复制方式及在基因工程和基因治疗中的意义。

应用:基因工程与基因治疗,病毒致病机理等研究。

(三)转座子(次重要)

识记:了解转座子的类型、结构特点、转座的分子机理。

理解:转座子研究在现代分子生物学理论和实际中的意义。

应用:基因功能研究。

第六章 原核生物基因表达与调控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原核生物基因结构特点及常用名词的含义,了解不同水平基因表达调节机制,为现代分子生物学实际应用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二、考试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原核生物操纵子模型(重要)

识记:掌握原核生物基因结构和操纵子模型特点,清楚启动子等相关名词和基本概念。

(二)乳糖和阿拉伯糖操纵子(重要)

识记:了解原核生物中,催化降解代谢酶基因的转录表达正、负调控特点。

应用:基因工程中重组子筛选标记。

(三)色氨酸操纵子与衰减作用(次重要)

识记:掌握衰减子、终止子名词的含义,清楚原核生物转录与翻译偶联的特点。

理解:了解掌握原核生物中,催化合成代谢酶基因的转录表达调节机制。

(四)时序调控(次重要)

理解:学习λ噬菌体前早期基因表达的特点及时序调控机制。

(五)翻译水平调控(次重要)

识记:掌握反义RNA、SD序列定义和作用特点。

理解:了解在翻译水平调节原核生物生长速度的机制,基因工程操作中相关技术的设

计原理。

第七章 真核生物基因表达与调控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真核生物基因结构和多级表达调控特点。

二、考试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基因结构和转录调控原则(次重要)

识记:掌握断裂基因、顺式作用元件、反式作用因子及加强子等名词的含义。

理解:了解真核生物基因多级表达调控的一般特点。

应用:基因工程操作中表达真核生物基因的原则。

(二)激素与基因表达(次重要)

理解:了解雌激素等脂溶性激素对细胞核基因的调节方式。

(三)翻译水平调控(一般)

理解:了解红细胞基因的翻译水平调控机制。

应用:学习翻译水平调控的最新技术原理及应用研究

第八章 基础分子免疫学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对免疫学的基本概念有所了解,熟悉免疫球蛋白多样性形成的分子机制,加深对真核生物基因转录前表达调节与细胞分化关系的认识。

二、考试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免疫球蛋白分子及基因特点(次重要)

识记:掌握免疫球蛋白分子的一般特点、转录前的基因存在状态及结构成分。

理解:了解免疫球蛋白的类型及结构区别,重链和轻链编码基因的染色体座位。

(二)免疫球蛋白多样性形成与DNA重排重组(重要)

识记:掌握DNA回文结构特点及在免疫球蛋白基因重排重组中的意义。

理解:了解免疫球蛋白基因的转录表达条件,免疫球蛋白多样性形成的分子机制。

第三部分 有关说明与实施要求

一、考核目标的能力层次表述

本大纲在考核目标中按着“识记”、“理解”、“应用”等三个能力层次规定考生应达到的能力层次要求,各能力层次为递进等级关系,后者必须建立在前者的基础上,其含义是:

识记:能知道有关的名词、概念、知识的含义,并能正确认识和表述。

理解:在了解的基础上,能全面把握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与技能,并把握上述内容的区别和联系。

应用:在理解的基础上,能运用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与技能,分析和解决有关的理论和实际问题,并能够运用多个知识点进行综合分析,解决问题。

二、指定教材

《分子生物学》 陈启民等主编 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1年

三、自学方法指导

1、在开始学习指定教材每一章之前,应先阅渎大纲中有关这一章考核知识点及对知识点的能力层次要求和考核目标,使阅读教材有的放矢。

2、阅读教材时,要仔细阅读逐句推敲,深刻理解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牢固把握基本方法与技能。

3、自学过程中坚持做好读书笔记,做到有归纳、有总结、有理解。自学过程中除了勤于思考外,还要勤于提问,勤于请教,勿死记硬背,生搬硬套,急于求成。要注意所学内容纵向和横向的联系。

四、对社会助学的要求

1、应熟知考试大纲对课程提出的目标总要求和各章掌握的知识点。

2、应熟知各知识点要求达到的能力层次,并深刻体会与理解各知识点的考核目标。

3、辅导时应注意指导考生加强本学科研究方法的训练,加强考生自学能力、观察和思维理解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及创新意识的培养。

4、辅导时应以考试大纲为准,指定教材为基础,避免随意超纲。

5、辅导时协助考生理解知识点的能力层次,不可将试题难易与能力层次直接挂钩。

6、辅导时应突出重点,对学生要启发引导,不可让学生死记硬背。

7、辅导时应要求学生刻苦学习,钻梦轩阁

8、本课程助学学时共72学时(4学分),课时分配如下:

五、关于命题考试的若干规定

1、本大纲百万读

2、试卷中试题比例一般为识记占35%、理解占45%、应用占20%。

3、反映不同难易度的试题分数比例一般为易占20%、较易占30%、较难占30%、难占20%。

4、每份试卷中各类考核点所占比例约为重点65%、次重点25%、一般10%。

5、根据本课程特点,试题类型一般为:填空题、名词解释、问答题。

6、考试采用闭卷笔试,考试时间为150分钟,采用百分制评分,60分及格。

分子生物学自考大纲篇二:自考药学专业(独立本科段)分子生物学课程考试大纲

福建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药学专业(独立本科段)

《分子生物学》课程考试大纲

第一部分 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

药学分子生物学是分子生物学理论和技术在药学的各个领域中的渗透形成的新的交叉学科。它的发展将解决大量医药科学的前沿课题,为药物临床实践、新药研究和生产等开拓出美好的前景。它是药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药学教育的专业课程。本课程学分为6分。

药学分子生物学主要内容包括:遗传物质的分子结构、性质和功能,染色质、染色体、基因和基因组的结构与功能;可移动的遗传因子(转座子)和染色体外遗传因子的基本知识;DNA的复制、突变、损伤和修复,基因转录、转录后加工、蛋白质翻译的机制;基因表达的调控机制;以及基因工程及其在医药工业中的应用等。

通过学习使考生掌握分子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较系统地了解分子生物学知识,并熟悉由分子生物学派生的基因工程及其在医药工业中的应用。

自学教材:史济平主编,全国高等学校教材《药学分子生物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年版

第二部分 考核内容与考核目标

第一章 遗传物质的分子结构、性质和功能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本章阐述了遗传物质核酸包括DNA和各种RNA分子的结构、性质和功能。重点是DNA和各种RNA的功能、核酸变性和复性及形成杂交体的性质,以及核酸研究的技术和核酸在基因治疗中的应用。学习本章要求掌握核酸的种类和分布、DNA的一、二级结构,熟悉RNA的结构。掌握DNA、mRNA、tRNA、rRNA、核酶的功能,熟悉端粒酶和端粒酶RNA的功能,了解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rRNA

的不同。掌握DNA变性、复性和核酸分子杂交的概念,熟悉影响DNA变性的因素、增色效应和融解温度(Tm),了解Southern印迹、Northern印迹和原位杂交的原理和应用。掌握基因芯片的概念,熟悉基因芯片的原理和应用。掌握病毒的基本概念和病毒核酸的一般特征,熟悉DNA病毒和RNA病毒的核酸结构。掌握反义DNA和反义RNA的概念、反义技术的原理,熟悉反义核酸的掌握反义DNA和反义RNA的概念、反义技术的原理,熟悉反义核酸的种类和应用。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 核酸是遗传物质

1、核酸的种类和分布

2、核酸是遗传物质

第二节 核酸的结构

1、DNA的结构

2、RNA的结构

第三节 核酸的功能

1、DNA的功能及基因治疗

2、RNA的功能

第四节 核酸的变性、复性和杂交

1、核酸的变性

2、核酸的复性

3、核酸的杂交和应用

4、生物芯片和基因芯片

第五节 病毒核酸

1、病毒的基本概念

2、病毒核酸的一般特征

3、DNA病毒的核酸结构

4、RNA病毒的核酸结构

第六节 反义核酸

1、反义核酸概述

2、反义技术

3、反义核酸应用

三、考核知识点

(一)核酸是遗传物质

(二)核酸的结构

(三)核酸的功能

(四)核酸的变性、复性和杂交

(五)病毒核酸

(六)反义核酸

四、考核要求

(一)核酸是遗传物质

识记:核酸的种类和分布

领会:核酸是遗传物质

(二)核酸的结构

识记:DNA的一、二级结构,RNA的结构特点

领会:DNA的三、四级结构和拓朴结构

(三)核酸的功能

识记:DNA、mRNA、tRNA、rRNA、核酶的功能

领会:端粒酶和端粒酶RNA的功能,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rRNA的不同。

(四)核酸的变性、复性和杂交

识记:DNA变性、复性和核酸分子杂交

领会:影响DNA变性的因素、增色效应和融解温度

应用:Southern印迹、Northern印迹、原位杂交和基因芯片技术

(五)病毒核酸

识记:病毒的基本概念

领会:病毒核酸的一般特征

(六)反义核酸

识记:反义DNA、反义RNA和反义技术的原理

领会:反义核酸的种类

应用:反义核酸的应用

第二章 染色质、染色体、基因和基因组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本章阐述染色质及染色体的结构、形态及功能,基因及基因组的定义、结构特征及功能。重点是染色质的基本结构单位核小体的组成及作用、染色体在遗传中的作用;基因的定义、功能;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基因的特征;基因组的结构特点。学习本章要求掌握核小体的组成;染色体中组蛋白的种类及功能。熟悉从DNA到染色单体的结构变化过程,以及染色体在遗传中的作用。了解中期染色体的结构;染色体结构改变的类型;组蛋白磷酸化在核内信息传递和基因调节中的作用。掌握基因的分子生物学定义;基因的功能;原核生物及真核生物基因的特征;熟悉线粒体DNA的遗传方式。了解亚细胞结构基因单位;原核和真核细胞中基因和顺反子的关系。掌握基因组的定义,以及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基因组的结构特点。熟悉线粒体的基因组结构;了解叶绿体的基因组结构。熟悉真核生物中染色体的数量,了解遗传图谱、物理图谱、基因图谱;以及人类基因组。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 染色质和染色体

1、染色质和染色体的形态

2、染色质和染色体的化学成分及组成

3、染色质和染色体的功能

第二节 基因

1、基因生物学定义

2、基因的分子生物学定义

3、基因的功能

4、原核生物基因特征

5、真核生物基因特征

6、细胞器基因

7、亚细胞结构基因单位

8、原核和真核细胞中基因和顺反子的关系

第三节 基因组

1、基因组定义

2、基因组的结构特点

3、基因组的染色体倍数性和数目

4、遗传图谱、物理图谱、基因图谱

5、人类基因组

三、考核知识点

(一)DNA是染色体的重要成分,是遗传信息的载体;染色体是遗传的物质基础,对遗传信息的贮存和传递及蛋白质的合成有重要作用。

(二)基因的分子生物学定义;基因的功能;原核生物基因及真核生物基因的特征;

(三)基因组定义;基因组的结构特点。

四、考核要求

(一)染色质和染色体

识记:染色质的类型;核小体的组成;

领会:DNA是染色体的重要成分,是遗传信息的载体;染色体是遗传的物质基础。

应用:染色体在遗传中的作用。

(二)基因

识记:基因的分子生物学定义。

领会:原核生物基因及真核生物基因的特征。

应用:基因的功能。

(三)基因组

分子生物学自考大纲篇三: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大纲29857分子生物学

高纲1138

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大纲

29857 分子生物学

江苏教育学院编

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委员会办公室

一、课程性质与目标要求

(一)课程性质和特点

分子生物学是以生物信息高分子为中心研究生命本质问题的科学,是当今自然科学中发展最迅速的边缘学科之一。它渗入到生命科学的各科领域中,成为当代促进整个生命科学发展的前沿学科,也是支撑现代生物技术持续高速发展的基础学科,在当代生命科学教学中占据中心和突出的地位。本课程是我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生物教育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必修课,是在专科段和本科段的生物化学、遗传学、细胞生物学等基础上的后继课程。基础理论性强、实践应用性广、学科发展快(内容更新快)是本学科与课程的三大突出特点。

(二)课程目标与要求

应考者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应该比较全面系统地掌握分子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特别是牢固掌握遗传信息表达与调控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熟悉当代分子生物学的基本技术,了解当前分子生物学的发展趋势,能用分子生物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去分析、解决生命科学教学情境中的现实问题。

二、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

1 绪论

1.1 引言

了解进化论、细胞学说、早期蛋白质化学与孟德尔-摩尔根遗传学的科学价值,熟悉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Hershey-Chase的噬菌体侵染实验,理解其科学意义。

1.2 分子生物学简史

熟悉分子生物学的基本定义,了解上世纪五十年代以来,分子生物学发展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重点掌握遗传信息传递的中心法则及其发展。

1.3 分子生物学的研究内容

了解分子生物学的三条基本原理和四大研究内容,熟记生物体内几种生物大分子、亚细胞结构的相对体积。熟悉基因工程的概念,了解DNA重组技术的应用。熟悉基因表达与基因表达调控的概念,了解结构分子生物学的研究内容,了解基因组研究、功能基因组研究与生物信息学研究的相互关系。

1.4展望

了解分子生物学进展对生物学其他分支学科的促进与相互影响。

2 染色体与DNA

2.1 染色体

了解人类染色体组和基因组的结构组成、真核与原核细胞染色体的主要差别以及组蛋白的结构功能特点。识记C值概念,了解C值悖论及其可能的原因。了解真核DNA的三类重复序列及其典型代表,了解核小体结构及染色体包装模型。对比了解原核生物基因组与真核生物基因组的主要特点。

2.2 DNA的结构

识记DNA的一级、二级结构要点,了解DNA的负超螺旋与正超螺旋,熟悉DNA连接数L、双螺旋盘绕数T和超螺旋数W之间的相互关系式:L=T+W。

2.3 DNA的复制

熟悉Meselson-Stahl 证明DNA半保留复制的实验,能够正确解释相关现象及原因。识记复制子概念,熟悉证明DNA双向复制的放射性标记实验,能够正确解释相关现象及原因。了解两种DNA单向复制方式——滚环复制与D环式复制。

2.4 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DNA的复制特点

熟悉大肠杆菌基因组DNA复制的过程及相关蛋白与酶类,熟悉大肠杆菌复制起始点oriC的序列特点及意义。对比了解真核生物与原核生物DNA复制特点的异同。以ColE1质粒DNA的复制调控为例,初步了解DNA复制调控的方式与机理。

2.5 DNA的修复

理解DNA修复的意义,了解大肠杆菌5种修复方式的过程与异同。

2.6 DNA的转座

识记转座的概念,熟悉IS和Tn的结构特征、转座的过程及特点,熟悉玉米的Ac-Ds系统和果蝇的P转座子及其作用方式。理解并能正确阐述转座的遗传学效应。

3 生物信息的传递(上)——从DNA到RNA

3.1 RNA转录的基本过程

理解基因表达、编码链、模版链的概念,能用于区别相应的序列。识记转录过程的4个阶段及其主要标志。

3.2 转录机器的主要成分

识记大肠杆菌RNA聚合酶各亚基和真核细胞3类RNA聚合酶的功能。识记转录因子、流产起始的概念,了解转录起始复合物和转录延伸复合物的组成。

3.3 启动子与转录起始

识记启动子、转录单元、转录起始位点、上游启动子元件、增强子等名词概念,了解原核生物启动子的-35序列、-10序列、真核生物的TATA框、CAAT框的功能。对比理解原核与真核启动子元件的功能。

3.4 原核与真核生物mRNA的特征比较

对比识记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mRNA特征的异同及各部分的主要功能,能用于给定序列的识别。

3.5 终止和抗终止

识记终止子的概念及两类终止子的结构特征,理解转录终止作用的机理,了解抗终止作用。

3.6 内含子的剪接、编辑、再编码及化学修饰

识记内含子、外显子、hnRNA、ORF、snRNA、snRNP、RNA剪接、RNA加工、剪接体、剪接位点、变位剪接的概念。理解分子杂交方法检测内含子的基本原理,了解RNA加工的主要环节及其意义。了解非编码序列的剪接位点突变也可以导致生物体表型改变的现象与原因;了解GU-AG类内含子的剪接过程和Ⅰ类、II类内含子的自剪接过程,从而理解RNA(核酶)可以具有催化活性的原理。了解一个基因通过变位剪接可以编码多个不同蛋白质的现象,理解其原理。识记RNA编辑、RNA再编码、核酶的概念,了解RNA编辑的两种不同方式及通过RNA编辑可以改变基因的编码信息、增大基因组的编码信息量;了解RNA再编码的三种方式及其意义。了解rRNA、 tRNA分子的化学修饰作用。了解核酶(ribozyme)的结构特点及其催化机理、理解发现核酶的意义与启示。

4 生物信息的传递(下)——从mRNA到蛋白质

4.1 遗传密码——三联子

理解破译遗传密码的的核苷酸插入删除实验、以均聚物、随机共聚物和特定序列的共聚物为模版指导的多肽合成实验以及核糖体结合实验的原理;能正确使用遗传密码表,熟记起始

密码子和终止密码子,识记

同义密码与密码子简并的概念,理解密码子与反密码子配对的摆动假说及其生物学意义。

4.2 tRNA

识记tRNA的一级、二级、三级结构特点及其功能,理解tRNA在遗传信息表达中的重要地位;识记起始tRNA、延伸tRNA、同工tRNA、校正tRNA、同义突变、错义突变、无义(终止)突变的概念;理解校正tRNA的作用机理。

4.3 核糖体

识记各种rRNA分子之间及其与mRNA、tRNA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理解其对翻译过程的重要作用。

4.4 蛋白质合成的生物学机制

(阅读材料)

4.5 蛋白质转运机制

了解两种主要的蛋白质运转机制,识记信号肽概念及其序列特点,了解其功能;识记分子伴侣概念及其功能;了解泛素在蛋白质降解中的作用。

5 分子生物学研究方法(上)——DNA、RNA及蛋白质操作技术

5.1重组DNA技术回顾

了解重组DNA技术诞生相关的几项重要发现与发明,能够区分基因操作与基因工程两个不同的概念。

5.2 DNA基本操作技术

理解核酸凝胶电泳技术的原理;识记转化的概念,熟悉细菌转化的CaCl2法和电击法的主要步骤与过程;理解PCR的原理、基本步骤及技术要点,了解PCR的应用;理解以Taqman探针作实时定量PCR的原理,识记Ct值的概念;识记基因组文库的概念,理解其特点及应用,了解建立基因组文库的主要步骤与技术要点。

5.3 RNA基本操作技术

理解分离纯化真核mRNA的原理与与技术要点;识记cDNA文库的概念,理解其特点及应用,了解建立cDNA文库的主要步骤与技术要点;了解基因组文库和cDNA文库筛选法的异同。

5.4 SNP的理论与应用

识记SNP、cSNP、同义cSNP、非同义cSNP、pSNP、单倍型、基因分型的概念,理解基因芯片技术的基本原理,了解SNPs检测的意义及其应用。

5.5 基因克隆技术

识记分子克隆、RACE技术、基因图位克隆的名词概念,了解RACE技术的基本原理及主要步骤。

5.6 蛋白质组与蛋白质组学技术

识记蛋白质组、蛋白质组学、双向电泳、蛋白质免疫印迹的名词概念,能够准确区分Southern Blotting、Northern Blotting和Western Blotting,理解双向电泳技术、质谱技术、蛋白质免疫印迹方法的原理,了解其应用。

6分子生物学研究方法(下)——基因功能研究技术

6.1 基因表达研究技术

识记SAGE、RNA选择性剪接、ISH、FISH、定点突变等名词概念,了解RNA选择性剪接的5种方式及其意义,理解寡核苷酸介导的定点突变、重叠延伸介导的定点突变、大引物诱变技术的原理,了解原位杂交技术的应用。

6.2 基因敲除技术

识记基因敲除、完全基因敲除、条件型基因敲除名词概念,了解动物基因敲除和植物基因敲除的主要技术路线及其原理。

6.3 蛋白质与RNA相互作用技术

理解酵母单杂交系统、双杂交系统和免疫共沉淀技术的基本原理,识记siRNA、RNAi的概念,了解RNA干涉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其应用。

6.4 基因芯片及数据分析

理解基因芯片技术的原理与特点,了解其应用。

6.5 利用酵母鉴定靶基因功能

了解酵母表达系统与大肠杆菌表达系统的异同。

6.6 其他分子生物学技术

理解凝胶滞缓实验与噬菌体展示技术的原理。

7 基因的表达与调控(上)——原核基因表达调控模式

7.1 原核基因表达调控总论

识记持家基因、组成型表达、适应型表达、负转录调控、正转录调控、可诱导调节、可阻遏调节、葡萄糖效应等名词概念,了解原核基因表达调控的主要层次与特点。

7.2 乳糖操纵子与负控诱导系统

识记操纵子(operon)、启动子(promoter)、操纵区/操作子 (operator)、安慰诱导物等名词,熟悉乳糖操纵子的结构组成、各部分功能,理解其调控机理,能正确分析相关的实验现象。

7.3 色氨酸操纵子与负控阻遏系统

识记前导RNA、弱化子、前导肽、弱化作用等名词概念,熟悉色氨酸操纵子的结构组成、它的阻遏系统、弱化系统,理解其调控机理,能正确分析相关的实验现象。

7.4 其他操纵子

(阅读教材)

7.5 固氮基因调控

(阅读教材)

7.6 转录水平上的其他调控方式

识记组蛋白类似蛋白、转录调控因子、抗终止因子的概念,了解其功能。

7.7 转录后调控

了解转录后调控的7种方式,识记反义RNA、警报素、严紧控制、松散控制的名词概念。

8 基因的表达与调控(下)——真核基因表达调控的一般规律

8.1 真核生物的基因结构与转录活性

对比了解真核生物与原核生物的基因及相关结构的异同和表达调控步骤的异同。识记基因家族、外显子、内含子、GT-AG法则、供体位点、受体位点、组成型剪接、选择性剪接、基因扩增、基因重排、CpG岛等名词概念。了解人体不同发育阶段血红蛋白基因表达调节的特点;理解真核基因组织特异性表达的原理,能够正确分析相关的现象;了解一个基因可以产生多个不同mRNA的各种途径及其意义;理解DNA酶I超敏感位点与基因活性之间的关系;了解基因扩增与基因重排的现象与实例;了解DNA甲基化-去甲基化与基因活性的关系,理解其机理;识记5-mC、N6-mA和7-mG的结构式,理解5-mC与突变热点的关系;了解X染色体失活的表现及其原因。

8.2 真核基因转录机器的主要组成

识记基因的分子生物学定义,识记真核基因的一般结构,识记顺式作用元件、反式作用因子、核心启动子、上游启动子元件、增强子等名词概念,理解增强子的作用特性;了解反式作用

分子生物学自考大纲篇四:分子生物学考试大纲

湖北08年自考分子生物学考试大纲

2008年03月26日 15:23

课程名称:分子生物学

课程代码:2087

第一部分 课程性质与目标

一、课程性质和特点

《分子生物学》课程是我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生物工程专业(独立本科段)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必修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熟知核酸(尤其是DNA)的基本生物化学特性,生物信息的储存、传递与表达过程,特别是基因的一般结构与生物功能,基因表达的调控原理。掌握分子克隆与DNA重组的基本技术与原理,了解现代分子生物学基本研究方法,了解基因治疗与人类基因组计划、克隆技术的新成果和新进展。激发学生对生命本质探索的热情,培养具备生命科学的基本知识和较系统的生物技术及其产业化的科学原理和工艺技术过程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能在生物产业领域的公司、工厂等企业单位从事生物工程及其高新技术产品生产、开发研究和企业经营管理工作的高级应用人才。

本课程在内容上共分十章,第一章介绍了分子生物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发展简况。第二章是染色质、染色体、基因和基因组,重点介绍了遗传物质的分子结构、性质和功能,重点介绍了核酸的结构、功能、变性、复性和杂交等基本概念,也介绍了病毒核酸的相关知识和反义技术特点。染色质和染色体的形态、组成和功能,基因的概念、功能和基本特征,基因组的概念、结构特点及有关基因组研究中基本理论和内容。DNA的复制、突变、损伤和修复,主要介绍了DNA复制的过程、基因突变损伤和修复功能转座子结构特征和转座机制、以及遗传重组的机制。第三、四章主要从动态角度探讨了遗传物质的运动的基本规律。第三章是转录,重点介绍了转录的基本原理、转录过程及转录后加工过程和机制。第四章是蛋白质的翻译,内容包括遗传密码、蛋白质合成、蛋白质的运转及蛋白质合成后的折叠和修饰加工,最后从应用的角度介绍了功能蛋白质研究的最新进展。第五章介绍了分子生物学目前常用的基本研究方法。第六、七章是基因表达的调控,分别从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两方面介绍了基因表达在转录和翻译水平上调控的机制。第八章主要介绍了一些人类疾病的分子机制,以及基因治疗的概念。第九章对发育的分子机制进行了初步介绍。第十章介绍了分子生物学的前沿领域——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的概念和发展趋势。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考者应掌握现代分子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技术,了解分子生物学在现代生物学研究中的发展趋势,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在学习过程中一定要理论联系实际,多思考,多讨论,加深对基本理论的理解。

二、本课程的基本要求

学生通过本课程的自学和辅导考试,了解分子生物学的研究内容、基本原理和发展动态,理解现代分子生物学的常用名词及其意义,掌握核酸的基本结构和基因表达的基本规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达到下列要求:

1、 了解分子生物学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在生命科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2、 理解并掌握分子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3、 了解目前分子生物学领域比较成熟的理论和新成果。

4、 掌握现代分子生物学前沿领域有关技术的基本原理,了解分子生物学常用实验技术的基本操作步骤。

三、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联系

本课程是在具有生物学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开设的专业基础课,与生物化学、遗传学和细胞学等学科有着密切的关系,本课程的学习对上述学科中所介绍的核酸与蛋白质的相关知识进一步得到加固,并对以基因表达和调控的分子生物学中心内容有了较全面的了解。

第二部分 考核内容与考核目标

第一章 绪论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本章要求学生掌握分子生物学的基本概念与研究内容,了解分子生物学发展简史和分子生物学的研究内容和发展趋势,掌握对分子生物学发展有密切关系的关键事件,了解分子生物学的一些分支学科,掌握分子生物学、DNA重组技术、基因组、结构基因组学、功能基因组与生物信息学等相关概念。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基因的概念、中心法则(重点)

识记:基因概念的发展及其分子生物学定义

理解:中心法则的主要内容及其发展

(二)分子生物学研究内容(次重点)

识记:分子生物学研究包含的重要方面

理解: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的研究内容和发展状况

(三)分子生物学发展史(一般)

识记:分子生物学发展历程中的里程碑,如Avery等证明基因是DNA分子、Watson和Crick于1953年提出DNA的双螺旋模型、Jacob和Monod提出操纵子模型等。我国科学家在分子生物学发展历程中的贡献。

理解:分子生物学对生物学其它学科的推动,分子生物学的发展趋势

第二章 染色体与DNA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本章要求学生了解染色体的结构,DNA的化学组成、一级结构和高级结构,组蛋白和非组蛋白的特性,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基因组特点,DNA的复制机制和复制方式,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DNA的复制特点,DNA的修复机制,DNA的转座模式、机制和遗传学效应,DNA遗传重组机制等。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染色体的组成和结构特点,DNA复制的机制,DNA修复的方式,遗传重组的发生机制,DNA转座的遗传效应(重点)

识记:核小体的结构,组蛋白的特性,DNA的化学组成,DNA的一级结构,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DNA复制的特点,DNA修复的方式,DNA转座的定义和转座方式

理解:遗传物质应具备的特性,DNA变性和复性,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基因组的差异,重叠基因和重复序列,造成C值矛盾的原因,DNA双螺旋模型,DNA的半保留和半不连续复制,冈崎片段的形成,同源重组和位点特异性重组的分子机制,DNA转座的生物学效应

应用:DNA双螺旋模型对于解释遗传物质的功能、遗传和变异的意义,影响DNA稳定性(Tm值)的因素

(二)组蛋白和非组蛋白的特性,DNA的高级结构,DNA复制酶系,复制错误的纠正,转座子的结构特征(次重点)

识记:组蛋白和非组蛋白的结构特征,A型、B型和Z型DNA的结构差异,原核生物DNA聚合酶的分类和特性比较,引起DNA损伤的因素,插入序列、复合转座子、反转录转座子的结构特点

理解:超螺旋结构的形成,正超螺旋和负超螺旋的相互转换,

(三)DNA复制的调控,真核生物复制酶系,转座子的分类(一般)

识记:DNA复制的起点和方向,DNA复制培养条件对原核生物DNA复制的影响,真核生物DNA复制调控的不同层次,真核生物DNA聚合酶的分类的特性,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中转座子的类型

第三章 生物信息的传递(上)——从DNA到RNA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本章要求学生了解生物信息如何从DNA传递到RNA,原核与真核生物转录及其mRNA的区别,理解转录的全部过程,重点掌握启动子的基本结构与功能,了解转录后修饰的主要过程和方法,重点理解加帽、加尾和

内含子的剪接的原理与意义。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RNA转录过程,RNA聚合酶特性,RNA转录后加工,启动子与增强子,mRNA结构特点(重点) 识记:转录的一般规律和过程,原核生物RNA聚合酶结构及各个亚基的作用,真核生物RNA聚合酶的分类、特性及其转录产物的差异,启动子和增强子的结构和作用特点,转录终止和抗终止

理解:RNA转录与DNA复制过程的差异,RNA转录后加工过程及其意义,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mRNA的特征比较

(二)RNA聚合酶与启动子的结合,RNA生物学功能的多样性(次重点)

识记:RNA行使的多种生物学功能

理解:启动子结构改变对RNA转录效率的影响

(三)RNA的拼接(一般)

识记:前体mRNA中内含子与外显子交界序列的结构特征,内含子的剪切方式

第四章 生物信息的传递(下)——从RNA到蛋白质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本章要求学生了解生物信息从RNA传递到蛋白质的过程和原理,理解与掌握遗传密码的构成和性质、tRNA的二级结构与反密码子、核糖体的组成与功能。重点理解并掌握蛋白质生物合成过程,了解信号肽及其在翻译——运转同步机制中的作用。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蛋白质翻译过程,参与蛋白质合成的元件(重点)

识记:三联体遗传密码的概念,遗传密码的特性,tRNA的结构及其在蛋白质生物合成中的作用,核糖体的结构及其在蛋白质生物合成中的作用

理解:蛋白质翻译的步骤,真核与原核生物翻译起始的区别

(二)蛋白质转运机制(次重点)

识记:翻译——转运同步机制,信号肽结构特点及其生物学意义,翻译后的转运机制,核定位蛋白的转运机制,蛋白质的降解

(三)蛋白质前体的加工,蛋白质合成抑制剂(一般)

识记:新生肽链N端fMet或Met的切除,二硫键的形成,特定氨基酸的修饰,非功能片断的切除,抗生素抑制蛋白质合成的作用机理

第五章 分子生物学研究方法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本章要求学生了解分子生物学目前常用的基本研究方法。理解并掌握核酸的凝胶电泳,核酸的分子杂交、PCR技术、DNA重组技术、DNA指纹技术操作过程。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DNA操作技术,重组DNA中常用的工具酶(重点)

识记:分子克隆的概念和过程,凝胶电泳的工作原理和应用,分子杂交的实验流程和分类,限制性内切酶的类别和应用,DNA连接酶和逆转录酶概念和应用,DNase I足迹实验,凝胶阻滞实验

理解:双脱氧法测序的工作流程和原理,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的工作流程、原理和应用 应用:DNA重组技术对于基础研究和生产实践的意义

(二)基因的分离和鉴定(次重点)

识记:基因克隆的主要载体系统,表达载体应具备的基本特点,基因组文库的概念和构建方法,cDNA文库的概念和构建方法,目的基因的筛选方法

理解:基因组文库和cDNA文库的差异

应用:发现和分离新基因的流程

(三)分子克隆技术(一般)

识记:基因定点诱变,cDNA差示分析法,酵母双杂交系统,DNA芯片技术

第六章 基因的表达与调控(上)——原核基因表达调控模式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本章要求学生掌握与基因表达相关的一些基本概念、基因调控的水平、原核基因调控机制的类型与特点、乳糖操纵子与负控诱导系统、色氨酸操纵子与负控诱导系统、原核生物转录后的调控等方面的内容,了解半乳糖操纵子、阿拉伯糖操纵子以及阻遏蛋白LexA的降解与细菌中的SOS应答。

分子生物学自考大纲篇五:《细胞生物学》自学考试大纲

[10118]

《细胞生物学》自学考试大纲

浙江省教育考试院

二OO九年七月阿

自学用书:《细胞生物学》,翟中和、王喜忠、丁明孝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年8月第三版

参考书:《细胞生物学》,刘凌云、薛绍白、柳惠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一版。

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要求

《细胞生物学》是生命科学中一门重要的基础理论课程,是当前生命科学中的四大前沿学科之一,它从细胞、亚细胞和分子水平研究细胞生命活动的基本规律。伴随着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分子生物学和基因工程的发展,以及借助电子显微镜等手段对细胞超微结构的认识,细胞生物学从早期专注于对细胞结构功能的科学,逐步发展成了一门以探讨生命活动规律为主的学科,成为连接生物化学、生物物理与生物遗传等学科的桥梁。细胞生物学主要是从细胞的不同结构层次来探讨其生长、发育、分化、分裂、遗传变异和运动等基本活动的规律。从生命的结构层次来看,细胞生物学介于分子生物学与生物化学之间的,与两者相互渗透,是宏观与微观的桥梁。细胞生物学与医学、药学有着密切的关系,它既是一门基础学科,同时又渗透到了医学前沿的各个领域,只有在基因表达、细胞代谢、细胞识别与通讯、细胞增殖与调控的研究中获得突破性进展,医学中生命起源、疾病防治问题才有可能获得突破。。 本课程设置目的要求:要求考生全面系统地理解并掌握细胞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能熟练运用细胞生物学知识分析生物学基本问题,了解细胞生物学的最新进展。

考核目标

第一章 绪论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了解细胞生物学的主要内容,细胞生物学学科发展的历程,细胞学说的创立及其内容要点和意义,细胞生物学的发展趋势。了解细胞生物学的形成及当前与今后的发展方向--分子细胞生物学

二、考核知识点

细胞生物学主要内容

细胞学说

三、考核要求

细胞生物学研究的内容与现状

1.识记:细胞生物学的定义及主要研究内容。

2.了解:细胞生物学研究的对象和任务。

细胞学与细胞生物学发展简史

1.识记:细胞学说的主要内容。

2.了解:细胞学说的发展历程。

第二章 细胞的统一性与多样性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掌握细胞的基本概念,掌握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差异,了解非细胞的生命体——病毒。

二、考核知识点

细胞基本概念

原核细胞及其代表

真核细胞的基本结构,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的差异

非细胞生命——病毒

三、考核要求

(一)细胞的基本概念

1.理解: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二)原核细胞与古核细胞

1.识记:原核细胞的基本结构。

2.了解:支原体、细菌和蓝藻。

(三)真核细胞

1.识记:真核细胞的基本结构体系,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差异。

2.了解: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差异。

第三章 细胞生物学研究方法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掌握不同类型显微镜的基本原理,了解它们各自的适用范围,了解一些显微镜观察样品的制备技术。了解细胞化学组成及其定位和动态分析技术,了解细胞培养、细胞工程、显微操作、活体染色等技术方法。

二、考核知识点

1、不同类型的显微镜技术

2、细胞组分分离分析方法

3、细胞培养、细胞工程与显微操作技术

三、考核要求

(一)细胞形态结构的观察方法

1.识记:各种类型显微镜的成像原理及差异,分辨率的概念。

2.了解:各类显微镜适用范围及特点。

(二)细胞组分的分析方法

1.识记:细胞内核酸、蛋白质、糖与脂质等成分的显示方法。

2.理解:离心技术的原理及适用范围。

3.了解:细胞内不同组分的定性与定位方法,定量化学分析技术。

(三)细胞培养、细胞工程与显微操作技术

1.识记:细胞培养、细胞工程相关概念。

2.了解:不同类型的显微操作技术及染色技术。

(四)用于细胞生物学研究的模式生物(不考核)

第四章 细胞质膜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掌握生物膜的结构模型、组成与功能等基本知识。掌握膜蛋白、细胞膜与细胞表面特化结构、细胞质膜的结构模型、组成成分、生理生化基本特性,了解膜的主要生物功能,以及膜骨架的结构与功能。

二、考核知识点

1.质膜的化学组成和结构

2.质膜的结构模型

3.质膜的功能

4.细胞表面的特化结构

三、考核要求

(一)质膜的化学组成和结构

1.识记:质膜的组成成分,跨膜蛋白的特点,质膜的结构模型。

2.理解:膜上糖类的作用,脂质体的应用,了解质膜结构研究的实例,质膜骨架。

(二)质膜的功能

1.理解:质膜的基本功能

(三)细胞表面的特化结构

1理解:细菌细胞的鞭毛的结构和运动机制。

2.了解:一些其他的特化结构。

第五章 物质的跨膜运输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掌握物质跨膜运输的不同方式和生物学意义,以及参与运输活动的蛋白分子之间相互作用的模式。物质跨膜运输的三种主要方式,及其各自的运输方向、跨膜动力、能量消耗等特征。

二、考核知识点

1、被动运输

2、主动运输

3、胞吞作用与胞吐作用

三、考核要求

(一)被动运输的特点及其生物化学功能

1.识记:被动运输特点

2.理解:载体蛋白和通道蛋白,各自的结构与功能特点。

(二)主动运输的特点及其生物化学功能

1.识记:主动运输的概念、基本类型与特点。

2.理解:主动运输的能量来源。

(三)胞吞作用与胞吐作用

1.识记:两类胞吞作用:胞饮作用和吞噬作用的过程及异同;两类胞吐作用的过程及异同。

2.理解:膜融合与膜泡运输的基本过程模式。

3.了解:相关实例

第六章 细胞的能量转换——线粒体和叶绿体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掌握真核细胞内两种重要的产能细胞器——线粒体和叶绿体的基本结构特征与功能机制。线粒体的形态结构,生化特征,相关疾病及其主要功能;氧化磷酸化的分子基础、偶联机制(化学渗透假说)和ATP合成酶的作用机制(结合变化机制)。 叶绿体的形态结构,化学组成及其主要功能:光合作用的反应过程(光反应和暗反应)。

线粒体和叶绿体遗传特性(半自主性细胞器),蛋白质的合成、运送和装配,增殖方式,线粒体及叶绿体的起源。

二、考核知识点

1、线粒体与氧化磷酸化

2、叶绿体与光合作用

3、线粒体和叶绿体是半自主性细胞器

4、线粒体和叶绿体的增殖与起源

三、考核要求

(一)线粒体与氧化磷酸化

1.识记:线粒体的形态结构,外膜、内膜和基质。线粒体的化学组成。线粒体不同部位的标志酶。

2.理解:细胞内能量的获得和转换,细胞呼吸及主要步骤,线粒体是生物体内能量的转换器,细胞氧化的特点,ATP合成的相关假说与模型。

(二)叶绿体与光合作用

1.识记:叶绿体的显微形态特征和超微结构。

2.理解:叶绿体的主要功能-光合作用概要,总反应;阶段及亚阶段划分(光反应:原初反应→电子传递→ATP合成;暗反应:卡尔文循环);反应定位。

(三)线粒体和叶绿体是半自主性细胞器

1.识记:半自主性的主要表现

2.理解:为什么线粒体和叶绿体是半自主性细胞器,细胞质合成的线粒体叶绿体蛋白之转运机制。

(四)线粒体和叶绿体的增殖与起源

1.识记:几种关于叶绿体线粒体起源的学说

2.理解:线粒体和叶绿体的繁殖方式,几种起源学说各自的特点。

第七章 真核细胞内膜系统、蛋白质分选与膜泡运输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掌握细胞质基质的组成、特点与主要功能,细胞内膜系统的组成、动态结构特征与功能。内质网的形态结构与两种基本类型:糙面内质网和光面内质网的成分与结构特征,分别参与的重大生命活动。高尔基体的标志反应、结构特征及其主要功能,有关高尔基体发生的几个问题。溶酶体与过氧化物酶体的异同比较,分泌蛋白合成的模型,细胞内蛋白质分选的基本途径(共转移与后转移)与四种基本类型。参与膜泡运输的三种小泡类型及各自作用机制。细胞结构体系的不同装配方式及装配的生物学意义,细胞结构和生物大分子分布的不对称性。

二、考核知识点

1、细胞质基质

2、内质网

3、高尔基复合体

4、溶酶体与过氧化物酶体

5、细胞内蛋白质的分选与细胞结构的组装

三、考核要求

(一)细胞质基质

1.识记:细胞质基质的化学组成及某些物理特性。

2.理解:细胞质基质的生物学特性,细胞质基质的功能。

(二)内质网

1.识记:内质网的形态结构,糙面内质网、光面内质网。

2.理解:两类内质网的基本功能。

(三)高尔基复合体

1.识记:高尔基复合体的形态结构。

2.理解:高尔基复合体的功能,高尔基复合体与细胞的分泌活动,与糖蛋白的合成及其他功能。

(四)溶酶体与过氧化物酶体

1.识记:溶酶体与过氧化物酶体的形态、特征以及功能。

2.理解:溶酶体的类型,溶酶体与过氧化物酶体的功能差异。

(五)细胞内蛋白质的分选与细胞结构的组装

1.识记:分泌蛋白合成的模型:信号假说,细胞内蛋白质分选的基本途径与基本类型,参与

膜泡运输的三种小泡类型

2.理解:网格蛋白有被小泡, COPⅡ有被小泡和COPI有被小泡的基本功能,细胞结构体系的不同装配方式及装配的生物学意义,细胞结构和生物大分子分布的不对称性。

第八章 细胞信号转导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了解细胞通讯、细胞识别、细胞的信号分子、受体的基本概念知识。了解cAMP信号体系的组成、cAMP信号体系的信号传递过程;了解磷脂酰肌醇信使体系;了解具有酪氨酸蛋白激酶活性的受体信使体系。

二、考核知识点

1、细胞通讯与细胞识别

2、通过细胞内受体介导的信号传递

3、通过细胞表面受体介导的信号跨膜传递

三、考核要求

(一)细胞通讯与细胞识别

1、识记:细胞识别、细胞通讯、受体、信号通路、第一信使、第二信使等基本概念。

2、理解:细胞通讯和识别的分类与基本功能,基本作用方式。

(二)通过细胞内受体介导的信号传递

1、识记:细胞内受体和细胞表面受体。

2、理解:细胞内受体的成分、结构组成及作用机理。

(三)通过细胞表面受体介导的信号跨膜传递

1、识记:细胞表面受体三大家族:离子通道偶联的受体、 G-蛋白偶联的受体和与酶连接的受体各自参与的信号通路一般特征。

2、理解:cAMP信号体系的组成、cAMP信号体系的信号传递过程;磷脂酰肌醇信使体系;具有酪氨酸蛋白激酶活性的受体信使体系。

3、了解:膜受体介导的信号通路。

第九章 细胞骨架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掌握各种细胞骨架的动态结构和功能特征,如细胞骨架的广义涵义和狭义涵义。构成细胞质骨架三大成分:微丝,微管与中间纤维,以及它们的组成、装配和相应功能。

二、考核知识点

1、细胞骨架

2、细胞质骨架

3、细胞核骨架

三、考核要求

(一)细胞骨架

1.理解:广义和狭义的细胞骨架概念。

(二)细胞质骨架

1.识记:微丝的形态结构及构成微丝的分子--肌动蛋白,微丝的组装和解聚,微丝结合蛋白,非肌肉细胞中微丝的特点和功能,微丝的特异性破坏药物和稳定药物;微管的形态结构和微管的种类及分布,微管蛋白和微管结合蛋白,微管的组装、去组装与微管组织中心,微管的“踏车”现象,微管的特异性药物和微管组成的细胞器;中间纤维的一般形态和类型及细胞特异性,中间纤维蛋白分子的一般结构模式及中间纤维的组装。

2.理解:横纹肌纤维(细胞)中的微丝系统与肌肉收缩机制;微管的功能;中间纤维结合蛋白,中间纤维的功能:支架和连接作用;信号传递和基因表达等方面的可能作用。

分子生物学自考大纲篇六:分子生物学自考复习资料

填空:

1. 1965年法国科学家 Jacob 和 Monad 由于提出并证

实了 操纵子模型 作为调节细菌细胞基因表达调控的分子机制而获得了Nobel奖。

2. 基因表达包括 转录 和 翻译 两个阶段。

3. DNA转录时,我们把与mRNA序列相同的那条DNA链称为

26. 外源基因表达系统,主要有(大肠杆菌 ) 、 ( 酵母) 、

( 昆虫 ) 和 ( 哺乳类细胞系 ) 。 27. 外源基因导入真核细胞常用的方法有:(DNA显微注射

法)、DNA-磷酸钙沉淀法、脂质体融合法、电穿孔法、DEAE-葡聚糖法、基因枪法、逆转录病毒感染法)。

28. 核小体是染色质的基本结构单位,由 bp DNA 和

编码 链,把另一条与之互补的链称为 模板 链。 4. 原核生物操纵子由 调节基因、启动序列 、操纵序列 、

结构基因 四个部分组成(有的教材中不包含调节基因)。

5. 正调控和负调控是基因表达的两种最基本的调节形式,其

中原核细胞常用 负调控 模式,而真核细胞常用 6. 正调控 模式。

7. Trp操纵子(元)的精细调节涉及Trp阻遏蛋白的 去阻

遏 及 转录衰减 两种机制。

8. 原核生物RNA聚合酶全酶的亚基组成为

α2ββ′σ ,其中 σ 的功能是负责辨认转录起始点。

9. 按功能特性,真核基因顺式作用元件分为 启动子、增

强子和 沉默子 _。

10. mRNA密码子的特点有 连续性 、兼并性 、通用性 、

摆动性 、 方向性 。

11. DNA重组技术的核心是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 和 连接酶

这两种重要工具酶的发现。

12. 将重组DNA分子转入受体细胞并在受体细胞中复制扩

增,这个过程称为 转化 。 13. PCR的基本反应过程包括: 变性 、 退火 、 延伸 三

个阶段。

14. 1980年,英国科学家 Sanger 发明了 _双脱氧测序法_和

美国科学家 Maxam、 Gilbert 发明了_化学降解法__核酸测序技术而获得了Nobel奖。

15. 在对较长片段DNA进行测序时,首先是用多种限制性酶

将其随机切割成许多200~600bp的DNA片段,再逐一对这些片段进行测序,最后根据重叠部分的DNA序列确定整个长片段DNA的序列,这种方法称为___鸟枪__测序法。

16. 人类基因组大约含有9_碱基对的DNA。人类基因

组计划使用的测序策略有两种,一种是 克隆—克隆测序策略(或称为从上而下的测序策略) ;一种是 鸟枪测序法(随机测序法) 。

17. 原核生物的基因表达调控主要是在 _转录____水平.

18. 癌基因是一类与细胞生长、分化相关并具有转化潜能的基

因,根据来源不同,可分为___细胞癌基因_、 病毒癌基因 两大类。 19. 多肽链合成时,肽链的延长包括

20. 哺乳类RNA聚合酶Ⅱ启动子中常见的元件TATA、GC、

CAAT所对应的反式作用蛋白因子分别是、 21. 代(单克隆抗体)、第三代(基因工程抗体 )。

22. 在基因组作图中需要常用遗传标记,第一代遗传标记是

RFLP(即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第二代遗传标记是微卫星(即STR,短串连重复序列)、第三代遗传标记是(即单核苷酸多态性)。

23. 依赖DNA的转录调节因子通常含 DNA 结合 结构域和

转录激活 结构域。

24. 与DNA结合的转录因子大多以二聚体形式起作用,转录

因子与DNA结合的结构域常见有以下几种( 螺旋-环-螺旋 ) 、 ( 锌指模体 ) 、 (碱性-亮氨酸拉链模体 ) 、( 螺旋-转角-螺旋 )。转录因子的转录激活结构域结构模型有(酸性α螺旋 ) 、 富含谷氨酰胺结构 、 富含脯氨酸结构。

25. 质粒DNA具有三种不同的构型分别是:( SC构型 )构型 )、( L构型 )。在电泳中跑在最前面的是( SC构型 )。 组蛋白八聚体 组成。

29. 蛋白质合成时, 、和不代表任何氨基酸,它们代表 终止密码子 。翻译起始密码为UAG。

30. 蛋白质合成时需要许多蛋白质因子的参与,参与翻译起始

的蛋白因子是 IF(起始因子);参与肽链延长的因子是 EF(延长因子);参与肽链合成终止的因子是 RF(释放因子)。

31. 大肠杆菌释放因子1(RF1)识别与

密码子。

32. SNP(单核苷酸多态性) 指基因组DNA 序列中由于单个

核苷酸(A,T,C 和G)的突变而引起的多态性。 33. 蛋白质组学是研究某一物种、个体、器官、组织或细胞在

特定时间特定条件下所表达的全部蛋白质图谱。通常采用 双向凝胶电泳 技术将蛋白质进行分离,然后采用 质谱 进行鉴定。

34. 双向电泳技术的原理是依赖于蛋白质的两个重要特性,是

等电点 和 相对分子量 。第一向电泳是 等电点聚焦电泳 ;第二向电泳是 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 35. 凝胶阻滞技术试验是体外分析用的一种特殊凝胶电泳技术。研究DNA与蛋白质 相互作用的技术有 凝胶阻滞技术 、 酵母单杂交技术、 足印技术(footprint) 等。

36. 由 ___插人序列__ 和 __转座子__ 介导的基因移位或重

排,称为转座。

37. 基因重组主要有两种类型,即 __位点特异的重组___ 和

_同源重组__ 。此外还有_转座重组__ 和 _异常重组_。 38. DNA复制的规律有:半保留复制 、半不连续复制 、双

向复制 、 高保真复制 。

39. DNA的损伤修复可分为:光修复、切除修复、重组修复、

DNA复制中的突变主要以 切除修复 为主。

40. RNA编辑中的U插入或删除需要以其它基因所编码的

导向RNA或指导RNA(guide RNA)作为模板。

41. 分泌蛋白跨内质网膜转运的信号为 信号肽 ,胞浆中

存在识别该信号的物质是 信号识别颗粒(SRP);而亚细胞器蛋白如线粒体、叶绿体、过氧化物酶体、溶酶体等的膜蛋白的定向输送的信号为 导肽 ;细胞核内蛋白的定向输送的信号为 核定位信号(NLS) 。

42. 键、离子键(或静电作用)、疏水键(或疏水作用力)、范德华力(或偶极作用)。

43. 转录后生成的mRNA前体需要切除内含子,形成剪接体,

剪接体的组成包括hnRNA 、 snRNA 、 蛋白质。

44. HIV病毒的基因组为 ; SARS基因组

为 单链正链RNA ;猪流感H1N1病毒基因组为 单链;禽流感H5N1病毒基因组为 单链负链; 乙肝病毒的基因组为。 名词解释

1. 基因:能够表达和产生蛋白质和RNA的DNA序列,是决

定遗传性状的功能单位。

2. 基因组:细胞或生物体的一套完整单倍体的遗传物质的总

和。

3. 三链DNA:单链DNA分子与DNA双链相互作用而形成的

三链结构,能特异地结合在DNA的大沟中,第三条单链DNA的碱基与双链中的一条链的碱基间形成形成非Watson-Crick配对——Hoogsteen氢键。

4. 基因表达:是指生物基因组中结构基因所携带的遗传信息

经过转录、翻译等一系列过程,合成特定的蛋白质,进而发

挥其特定的生物学功能和生物学效应的全过程。

5.

C 值矛盾:C 值是一种生物单倍体基因组DNA 的总量。生物的基因组的大小与其进化的复杂性和基因数量的多少不成比例。如高等哺乳动物基因组的大小要小于十字花科植物的基因组。

6. 基因家族:是指真核细胞中许多来源相同、结构相似、功能相关的基因常常按功能成套组合,被称为基因家族。 7. 假基因:为真核生物的多基因家族中的一些成员,不表达有活性的产物(不转录或产物无活性)

8.

转座子(transposon,Tn):是在原核和真核生物基因组中存在着可以从DNA分子的一个部位转移到另外一个部位或在两个DNA分子间发生位移或移动的DNA序列。 9.

端粒: 真核生物线性染色体的末端都有一种特殊的结构,叫端粒,该结构是一段由短的富含鸟嘌呤的DNA序列形成串联重复序列,并和蛋白质形成的一种复合体,仅在真核细胞染色体末端存在.其功能是完成染色体末端的复制,保护染色体末端,防止染色体末端融合、重组或降解、决定细胞的寿命。

10.

端粒酶:是一种自身携带RNA模板的逆转录酶,催化端粒DNA的合成,能够在缺少DNA模板的情况下,延伸端粒3’端的寡核苷酸片断。 11. 核酶: 即催化性RNA,是一种可以催化RNA切割和RNA剪接反应的RNA分子。

12.

操纵子:是指数个功能上相关的结构基因串联在一起,构成信息区,连同其上游的调控区(包括启动子和操纵基因)以及下游的转录终止信号所构成的基因表达单位,所转录的RNA为多顺反子。

13.

顺式作用元件:是指那些与结构基因表达调控相关,能够被基因调控蛋白特异性识别和结合的特异DNA序列。包括启动子,上游启动子元件,增强子,加尾信号和一些反应元件等。

14.

反式作用因子(或转录因子):是指真核细胞内含有的大量可以通过直接或间接结合顺式作用元件而调节基因转录活性的蛋白质因子.

15. 启动子:是RNA聚合酶特异性识别和结合的DNA序列。 16.

增强子:位于真核基因中远离转录起始点,能明显增强启动子转录效率的特殊DNA序列。它可位于被增强的转录基因的上游或下游,也可相距靶基因较远。 17. 弱化子(或衰减子):在操纵区与结构基因之间的一段可以终止转录作用的核苷酸序列。

18.

沉默子:为顺式作用元件的一种,参与某些基因表达负调控的一种元件,它们具有负的增强子的作用,它们能对远隔2~5Kb的启动子发挥作用,而且没有方向性,所以它们被称为沉默子。

19.

多顺反子:在原核细胞中,通常是编码几种不同蛋白质的mRNA连在一起,相互之间由一段短的不编码蛋白质的间隔序列所隔开,这种mRNA叫做多顺反子mRNA。 20.

SD序列:转录出的mRNA要进入核糖体上进行翻译,需要一段富含嘌呤的核苷酸序列与大肠杆菌16SrRNA3,末端富含嘧啶的序列互补,是核糖体的识别位点。 21.

断裂基因(splite gene):绝大多数的真核基因的编码序列被许多内含子序列所间隔,形成不连续的编码序列,这种基因称之为断裂基因。

22.

重叠基因:所谓重叠基因(overlapping gene)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基因共有一段DNA序列,或是指一段DNA序列成为两个或两个以上基因的组成部分。重叠基因有多种重叠方式。例如,大基因内包含小基因;前后两个基因首尾重叠一个或两个核苷酸;几个基因的重叠,几个基因有一段核苷酸序列重叠在一起,等等。重叠基因中不仅有编码序列也有调控序列,说明基因的重叠不仅是为了节约碱基,能经济和有效地利用DNA遗传信息量,更重要的可能是参与对基因的调控。一般存在于噬菌体和真核生物病毒基因组中。

23.

管家基因:在生物体生命的全过程都是必须的,且在一个

生物个体的几乎所有细胞中持续表达的基因。

24.

外显子:在真核转录物中通过RNA剪接反应将内含子去除后而保留下来RNA序列或基因中与这段RNA序列相对应的DNA序列。 25.

内含子(Intron):是一个基因中非编码DNA片段,它分开相邻的外显子。更精确的定义是:内含子是阻断基因线性表达的序列。DNA上的内含子会被转录到前体RNA中,但RNA上的内含子会在RNA离开细胞核进行转译前被剪除。

26.

选择性剪接:在真核细胞基因表达过程中,单一转录产物在核酸酶的作用下,在不同的位置将内含子切除并将外显子拼接在一起,形成各种不同的成熟的信使RNA。

27.

RNA编辑:RNA编辑是指在mRNA水平上改变遗传信息的过程。具体说来,指基因转录产生的mRNA分子中,由于核苷酸的缺失,插入或置换,基因转录物的序列不与基因编码序列互补,使翻译生成的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不同于基因序列中的编码信息现象。

28.

分子克隆:在体外对DNA分子按照即定目的和方案进行人工重组,将重组分子导入合适宿主,使其在宿主中扩增和繁殖,以获得该DNA分子的大量拷贝。

29. 基因工程:有目的的通过分子克隆技术,人为的操作改造基因,改变生物遗传性状的系列过程。

30. 同源重组:是指发生在两条双链DNA的同源序列之间的重组,涉及的是大片段同源DNA序列的交换。

31. 位点特异性重组:是指不依赖于DNA序列的同源性,而依赖于能与某些酶相结合的特异DNA序列的重组。 32.

错义突变:DNA分子中碱基对的取代,使得mRNA的某一密码子发生变化,由它所编码的氨基酸就变成另一种的氨基酸,使得多肽链中的氨基酸顺序也相应的发生改变的突变。

33. 无义突变:由于碱基对的取代,使原来可以翻译某种氨基酸的密码子变成了终止密码子的突变。

34.

同义突变:碱基对的取代并不都是引起错义突变和翻译终止,有时虽然有碱基被取代,但在蛋白质水平上没有引起变化,氨基酸没有被取代,这是因为突变后的密码子和原来的密码子代表同一个氨基酸的突变。

35.

移码突变:在编码序列中,单个碱基,数个碱基的缺失或插入以及片段的缺失或插入等均可以使突变位点之后的三联体密码阅读框发生改变,不能编码原来的蛋白质的突变。

36.

半保留复制:是DNA复制最重要的特征。复制时,亲链或母链的双链解开,形成两条单链。每条单链各自作为模板指导合成新的互补链,形成的两个子代DNA分子与原来亲代DNA分子的碱基序列完全一样。每个子代分子中一条链来自亲代DNA,另一条链则是全新合成的。这种复制方式就称为半保留复制。

37.

半不连续复制:DNA复制时,领头链的复制是连续的,而随从链的复制是不连续的,这种复制方式称为半不连续复制。

38. klenow酶:(见资料2)

39. 逆转录:是RNA指导下的DNA合成过程。催化此反应的酶为逆转录酶。

40. 载体:能在连接酶的作用下和外源DNA片段连接并运送DNA分子进入受体细胞的DNA分子。

41. 转化:指质粒DNA或以它为载体构建的重组DNA导入细菌的过程。

42.

感染:以噬菌体,粘性质粒和真核细胞病毒为载体的重组DNA分子,在体外经过包装成具有感染能力的病毒或噬菌体颗粒,才能感染适当的细胞,并在细胞内扩增。 43.

转导:指以噬菌体为载体,在细菌之间转移DNA的过程,有时也指在真核细胞之间通过逆转录病毒转移和获得细胞DNA的过程。

44.

转染:指病毒或以它为载体构建的重组子导入真核细胞的过程。

45. 蓝-白斑筛选:含LacZ基因(编码β半乳糖苷酶)该酶能

分解生色底物X-gal(5-溴-4-氯-3-吲哚-β-D-半乳糖苷)产生蓝色,从而使菌株变蓝。当外源DNA插入后,LacZ基因不能表达,菌株呈白色,以此来筛选重组细菌。称之为蓝-白斑筛选。

46. DNA变性:在物理或化学因素的作用下,导致两条DNA

链之间的氢键断裂,而核酸分子中的所有共价键则不受影响。

47. DNA复性:当促使变性的因素解除后,两条DNA链又可

以通过碱基互补配对结合形成DNA双螺旋结构。 48. 退火:指将温度降至引物的TM值左右或以下,引物与DNA

摸板互补区域结合形成杂交链。

49. PCR:是一种在体外快速扩增特定基因或DNA序列的方

法,即在DNA聚合酶作用下,经过DNA解链(变性)、引物与模板DNA相结合(退火)、DNA合成(链的延伸)三步,不断重复,最终将目的核酸扩增的技术。

50. 原位PCR:以组织固定处理细胞内的DNA或RNA作为靶

序列,进行PCR反应的过程。

51. 定量PCR:基因表达涉及的转录水平的研究常需要对

mRNA进行定量测定,对此采用的PCR技术就叫定量PCR.。

52. 基因打靶:是指在DNA的特定位置进行同源重组,改变基

因组中的某一特定基因,从而在生物活体内研究此基因的功能。

53. DNA芯片:DNA芯片技术是指在固相支持物上原位合成

寡核苷酸或者直接将大量的DNA探针以显微打印的方式有序地固化于支持物表面,然后与标记的样品杂交,通过对杂交信号的检测析,即可获得样品的遗传信息。由于常用计算机硅芯片作为固相支持物,所以称为DNA芯片。 54. RFLP:即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个体之间DNA的核苷

酸序列存在差异,称为DNA多态性.若因此而改变了限制性内切酶的酶切位点则可导致相应的限制性片段的长度和数量发生变化,称为RFLP。为第一代遗传标记。 55. SNP(单核苷酸多态性):指基因组上由于单个核苷酸

的变异而导致在特定的核苷酸位置上存在碱基的多态性(即可以是不同的碱基),且在群体间的出现频率大于1%的单核苷酸变异。在人类基因组中大概每1000个碱基就有一个SNP。为第三代遗传标记。 56. ETS:即表达序列标签,是指在绘制基因组转录图时,所

使用的一种长度为300~500bp的一段cDNA,为基因表达产物mRNA的逆转录产物cDNA中的部分序列。

57. 遗传图谱:是以具有遗传多态性的遗传标记为“路标”,

以遗传学距离(单位为厘摩尔)为图距而绘制的基因组图。 58. 物理图谱:是以一段已知核苷酸序列的DNA片断

(sequence tagged site, STS,序列标签位点)为“路标”,以Mb或kb为图距而绘制的基因组图。

59. SSCP:即单链构象多态性,是一种基于DNA构象差别来

检测点突变的方法。相同长度的单链DNA,如果碱基序列不同,形成的构象就不同,这样就形成了单链构象多态性。

60. 质粒:是细菌细胞内携带的染色体外的DNA分子,为环

状的DNA分子,能独立自主进行复制。质粒只有在宿主细胞内才能够完成自己的复制。

61. Southern bolt:即Southern杂交。是用DNA为探针,与

另一个DNA样本形成双链,以测定其特异性序列的方法。大致过程为:提取样本DNA→酶切→电泳→转印→杂交→放射自显影→分析。以此可以鉴定DNA水平的相关遗传信息。

62. 核酸探针:探针是指能与某种大分子发生特异性相互作用,

并在相互作用之后可以检测出来的生物大分子。核酸探针是指能识别特异碱基顺序的带有标记的一段DNA或RNA分子。

63. 反义RNA:碱基序列正好与有意义的mRNA互补的RNA

称为反义RNA,可以作为一种调控特定基因表达的手段。 64. 反义核酸技术:是通过合成一种短链且与DNA或RNA互补的、以DNA或RNA为目标抑制翻译的反义核酸分子,

干扰目的基因的转录、剪接、转运、翻译等过程的技术。 65. 周期蛋白:是一类呈细胞周期特异性或时相性表达,累积与

分解的蛋白质,它与周期素依赖性激酶共同影响细胞周期的运行。

66. CAP:是大肠杆菌分解代谢物基因活化蛋白,这种蛋白可将

葡萄糖饥饿信号传递个许多操纵子,使细菌在缺乏葡萄糖时可以利用其他碳源。

67. microRNA:为真核生物内源基因编码的一类长度为

21-25bp的单链RNA分子,能与靶mRNA序列互补,能特异地干扰靶mRNA的翻译或导致mRNA的降解。 68. 信息分子:调节细胞生命活动的化学物质。其中由细胞分

泌的调节靶细胞生命活动的化学物质称为细胞间信息分子;而在细胞内传递信息调控信号的化学物质称为细胞内信息分子。

69. 受体:是存在于靶细胞膜上或细胞内能特异识别生物活性

分子并与之结合,进而发生生物学效应的的特殊蛋白质。 70. 信息分子:调节细胞生命活动的化学物质。其中由细胞分泌

的调节靶细胞生命活动的化学物质称为细胞间信息分子,而在细胞内传递信息调控信号的化学物质称为细胞内信息分子。

71. 癌基因:是细胞内控制细胞生长的基因,具有潜在的诱导

细胞恶性转化的特性.当癌基因结构或表达发生异常时,其产物可使细胞无限制增殖,导致肿瘤的发生。包括病毒癌基因和细胞癌基因。

72. 细胞癌基因:存在于正常的细胞基因组中,与病毒癌基因

有同源序列,具有促进正常细胞生长、增殖、分化和发育等生理功能。在正常细胞内未激活的细胞癌基因叫原癌基因,当其受到某些条件激活时,结构和表达发生异常,能使细胞发生恶性转化。

73. 病毒癌基因:存在于病毒(大多是逆转录病毒)基因组中能

使靶细胞发生恶性转化的基因。它不编码病毒结构成分,对病毒无复制作用,但是当受到外界的条件激活时可产生诱导肿瘤发生的作用。

74. 抑癌基因:也称肿瘤抑制基因,抑癌基因正常时起抑制细

胞增殖和肿瘤发生的作用。其编码的蛋白常常为抑制细胞有丝分裂的的蛋白,其一旦失活,细胞就有可能向癌细胞转化。

75. 基因诊断:以DNA或RNA为诊断材料,通过检查基因的

存在,结构缺陷或表达异常,对人体的状态和疾病作出诊断的方法和过程。

76. 基因治疗:一般是指将限定的遗传物质转入患者特定的靶

细胞,以最终达到预防或改变特殊疾病状态为目的治疗方法。

77. 信号肽: 信号肽假说认为,编码分泌蛋白的mRNA在翻译

时首先合成的是N 末端带有疏水氨基酸残基的信号肽,它被内质网膜上的受体识别并与之相结合。信号肽经由膜中蛋白质形成的孔道到达内质网内腔,随即被位于腔表面的信号肽酶水解,由于它的引导,新生的多肽就能够通过内质网膜进入腔内,最终被分泌到胞外。 二、问答题

(一)病毒、细菌、真核基因组的特点? 答:1,病毒基因组的特点:

①病毒核酸种类单一,或是DNA,或是RNA;②为单倍体基因组:每个基因组在病毒中只出现一次;③病毒基因组是一条单链或双链分子;④病毒核酸的大小不一;⑤病毒中有重叠基因存在;⑥细菌病毒(噬菌体)基因组中没有内含子,感染真核细胞的病毒基因组含有内含子;⑦具有不规则的结构基因;⑧基因编码区无间隔:通过宿主及病毒本身酶切;⑨结构基因没有翻译起始序列.

2,细菌基因组的特点:

①基因组较小,为一条环状双链DNA,核酸不与蛋白质结合存在;②只有一个复制起点;③大部分编码基因为多顺反子结构,具有操纵子结构;④绝大部分基因为单拷贝基因;⑤可表达基因约占基因组的50%,大于真核生物小于病毒;⑥基因一般是

连续的,无内含子,转录后无需加工修饰,可以直接翻译,转录和翻译是偶联的;⑦重复序列很少。 3,真核基因组的特点:

①真核生物基因组远大于原核生物基因组,结构复杂、基因数庞大、具有多个复制起点;②基因组DNA与蛋白质结合成染色质,储存于细胞核内;③真核基因转录产物为单顺反子,而细菌和病毒的结构基因多为多顺反子;④基因组中非编码区多于编码区,非编码序列占基因组90%以上;⑤真核基因多为不连续的断裂基因,由外显子和内含子镶嵌而成;⑥存在大量的重复序列;⑦功能相关的基因构成各种基因家族;⑧存在可移动的遗传因素;⑨真核基因组具有端粒结构。 (二)乳糖操纵子的作用机制?

1. 乳糖操纵子的组成:大肠杆菌乳糖操纵子含Z、Y、A三个结构基因,分别编码半乳糖苷酶,透酶和半乳糖苷乙酰转移酶。此外还有一个操纵序列O,一个启动子P和一个调节基因I。 2. 阻遏蛋白的负性调节:没有乳糖存在时,I基因编码的阻遏蛋白结合于操纵序列O处,乳糖操纵子处于阻遏状态,不能合成分解乳糖的三种酶;有乳糖存在时,乳糖作为诱导物诱导阻遏蛋白变构,不能结合于操纵序列,乳糖操纵子被诱导开放合成分解乳糖的三种酶,所以,乳糖操纵子的这种调控机制为可诱导的负调控。

3. CAP的正性调节:在启动子上游有CAP结合位点,当大肠杆菌从以葡萄糖为碳源的环境转变为以乳糖为碳源的环境时,cAMP浓度升高,与CAP结合,使CAP发生变构,CAP结合于乳糖操纵子启动序列附近的CAP结合位点,激活RNA聚合酶活性,促进结构基因转录,加速合成分解乳糖的三种酶,对乳糖操纵子实行正调控。

4. 协调调节:乳糖操纵子中的I基因编码的阻遏蛋白的负调控与CAP的正调控两种机制,互相协调,互相制约。 (三)真核生物转录水平的调控机制?

真核生物在转录水平的调控主要是通过反式作用因子、顺式作用元件和RNA聚合酶的相互作用来完成的,主要是反式作用因子结合顺式作用元件后影响转录起始复合物的形成过程。 1.转录起始复合物的形成:真核生物RNA聚合酶识别的是由通用转录因子与DNA形成的蛋白质-DNA复合物,只有当一个或多个转录因子结合到DNA上,形成有功能的启动子,才能被RNA聚合酶所识别并结合。转录起始复合物的形成过程为:TFⅡD结合TATA盒;RNA聚合酶识别并结合TFⅡD-DNA复合物形成一个闭合的复合物;其他转录因子与RNA聚合酶结合形成一个开放复合物。在这个过程中,反式作用因子的作用是:促进或抑制TFⅡD与TATA盒结合;促进或抑制RNA聚合酶与TFⅡD-DNA复合物的结合;促进或抑制转录起始复合物的形成. 2. 反式作用因子:一般具有三个功能域(DNA识别结合域、转录活性域和结合其他蛋白结合域);能识别并结合上游调控区中的顺式作用元件;对基因的表达有正性或负性调控作用。 3. 转录起始的调控:

⑴反式作用因子的活性调节:①表达式调节——反式作用因子合成出来就具有活性;②共价修饰——磷酸化和去磷酸化,糖基化;③配体结合——许多激素受体是反式作用因子;④蛋白质与蛋白质相互作用——蛋白质与蛋白质复合物的解离与形成。

⑵反式作用因子与顺式作用元件的结合:反式作用因子被激活后,即可识别并结合上游启动子元件和增强子中的保守性序列,对基因转录起调节作用。

⑶反式作用因子的作用方式——成环、扭曲、滑动、Oozing。 ⑷反式作用因子的组合式调控作用:每一种反式作用因子结合顺式作用元件后虽然可以发挥促进或抑制作用,但反式作用因子对基因调控不是由单一因子完成的而是几种因子组合发挥特定的作用。

(四)真核生物转录后水平的调控机制?

(1) 5′端加帽和3′端多聚腺苷酸化的调控意义:5′端加帽和3′端多聚腺苷酸化是保持mRNA稳定的一个重要因素,它至少保证mRNA在转录过程中不被降解.(2),mRNA选择性剪接对基因表达调控的作用(3),mRNA运输的控制 (五)受体的特点? 1.高度专一性;2.高度亲和性;3.可逆性;4.可饱和性;5.特定的作用模式。

(六)cAMP信号转导途径

1,组成:胞外信息分子(主要是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素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受体,G蛋白、AC、cAMP、PKA。

2,途径:信号分子与受体结合,引起受体构象变化,受体活化G蛋白,活化后的G蛋白激活腺苷酸环化酶(AC),AC催化ATP生成cAMP,cAMP活化PKA,PKA使目标蛋白磷酸化,调节代谢酶的活性或调节基因的表达。 (七)IP3-Ca2+信号途径:

途径:信号分子与受体结合,引起受体构象变化,受体活化G蛋白,活化后的G蛋白激活PLC,PLC水解PIP2生成IP3和DG,IP3使钙通道打开,细胞内Ca2+升高,Ca2+与CaM结合,激活Ca2+-CaM依赖的蛋白激酶,Ca2+-CaM依赖的蛋白激酶使目标蛋白磷酸化。

(八)分子克隆中常用的工具酶及良好载体的条件 (1)常用的工具酶

1.限制性核酸内切酶:是细菌产生的一类能识别和切割双链DNA分子内特定的碱基顺序的核酸水解酶。

2.DNA连接酶:将两段双链DNA分子连接起来的酶。 3.DNA聚合酶:催化单核苷酸链延伸。

4.逆转录酶:依赖于RNA的DNA聚合酶,将RNA转录成为DNA的酶,产物DNA又称互补DNA(cDNA)。

5.末端脱氧核糖核酸转移酶:将脱氧核糖核酸加到DNA的3′末端。

6.碱性磷酸酶:催化去除DNA、RNA等的5′-磷酸基团。 7.依赖DNA的RNA聚合酶:识别特异性启动子,RNA转录。 (2)良好载体应具备哪些条件? 1.必须有自身的复制子;2.载体分子上必须有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的酶切位点,即多克隆位点,以供外源DNA插入;3.载体应具有可供选择的遗传标志,,以区别阳性重组子和阴性重组子;4.载体分子必须有足够的容量,5.可通过特定的方法导入细胞;6.对于表达载体,还应具备与宿主细胞相适应的启动子、前导顺序、增强子、加尾信号等DNA调控元件。 (九)蓝-白斑筛选重组子的原理?

某些质粒带有大肠杆菌的β-半乳糖苷酶基因片段,在半乳糖苷酶基因的编码区内引入了一段含多种单一限制酶位点的DNA序列。这些位点上如果没有克隆外源性DNA片段,在质粒被导入lac-的大肠杆菌后,质粒携带的半乳糖苷酶基因将正常表达,与大肠杆菌的半乳糖苷酶基因互补,产生有活性的半乳糖苷酶,加入人工底物X-gal和诱导剂IPTG后,出现蓝色的菌落。如果在多克隆位点上插入外源DNA片段,将使lacZ基因灭活,不能生成半乳糖苷酶。结果菌落出现白色。由于这种颜色标志,重组克隆和非重组克隆的区分一目了然。 (十)SANGER双脱氧链终止法的原理

DNA链中核苷酸以3',5'-磷酸二酯键连接,合成DNA所用的底物是2'-脱氧核苷三磷酸。2',3'-ddNTP与普通dNTP不同,它们在脱氧核糖的3'位置缺少一个羟基。在DNA聚合酶作用下掺入到延伸的DNA链中,但由于没有3'羟基,不能同后续的dNTP形成磷酸二酯键,因此,正在延伸的DNA链不能继续延伸。在DNA合成反应混合物中除了加入4种普通dNTP中外还加入了一种ddNTP,一旦ddNTP掺入到延伸的DNA链中,链的延伸将会终止,如没有掺入,链的延伸可继续进行,这样会生成一系列长度不同的核苷酸链产物,其长度取决于引物末端到出现过早链终止位置间的距离。在4组独立酶反应中分别采用4种不同的ddNTP,结果将产生4组寡核苷酸,它们将分别终止于模板链的A、C、G或T位置。 (十一)核酸分子杂交的原理

答:具有互补序列的两条单链核酸分子在一定的条件下(适宜的温度及离子强度等)碱基互补配对结合,重新形成双链;在这一过程中,核酸分子经历了变性和复性的变化,以及在复性过程中个分子间键的形成和断裂.杂交的双方是待测核酸和已知序列. (十二)影响杂交的因素

答:1,核酸分子的浓度和长度:核酸浓度越大,复性速度越快.探针长度应控制在50-300个碱基对为好.

2,温度:温度过高不利于复性,而温度过低,少数碱基配对形成的局部双链不易解离,适宜的温度是较TM值低25度.

3,离子强度:在低离子强度下,核酸杂交非常缓慢,随着离子强度的增加,杂交反应率增加.高浓度的盐使碱基错配的杂交体更稳定,所以进行序列不完全同源的核酸分子杂交时必须维持杂交反应液中的盐浓度和洗膜液中的盐浓度.

4,杂交液中的甲酰胺:甲酰胺能降低核酸杂交的TM值.它有以下优点:在低温下探针更稳定;能更好地保留非共价结合的核酸. 5,核酸分子的复杂性:是指存在于反应体系中的不同顺序的总长度.两个不同基因组DNA变性后的相对杂交速率取决于样品浓度绝对一致时的相对复杂性(即DNA中的碱基数).

6,非特异性杂交反应:在杂交前应对非特异性杂交反应位点进行封闭,以减少其对探针的非特异性吸附作用. (十三)探针的种类

答:1,cDNA探针;2,基因组探针;3,寡核苷酸探针;4,RNA探针 (十五)PCR的基本原理

答PCR是在试管中进行的DNA复制反应,基本原理是依据细胞内DNA半保留复制的机理,以及体外DNA分子于不同温度下双链和单链可以互相转变的性质,人为地控制体外合成系统的温度,以促使双链DNA变成单链,单链DNA与人工合成的引物退火,然后耐热DNA聚合酶以dNTP为原料使引物沿着单链模板延伸为双链DNA.PCR全过程每一步的转换是通过温度的改变来控制的.需要重复进行DNA模板解链,引物与模板DNA结合,DNA聚合酶催化新生DNA的合成,即高温变性,低温退火,中温延伸3个步骤构成PCR反应的一个循环,此循环的反复进行,就可使目的DNA得以迅速扩增.DNA模板变性:模板双链DNA单链DNA,94℃.退火:引物+单链DNA杂交链,引物的Tm值.引物的延伸:温度至70℃左右,TaqDNA聚合酶以4种dNTP为原料,以目的DNA为模板,催化以引物3'末端为起点的5'→3'DNA链延伸反应,形成新生DNA链.新合成的引物延伸链经过变性后又可作为下一轮循环反应的模板PCR,就是如此反复循环,使目的DNA得到高效快速扩增.

(十六)影响大肠杆菌系统外源基因表达的因素

答:1.启动子的强弱;2.转录终止序列;3.影响RNA转录和翻译效率的因素:SD序列、mRNA的稳定性;4.外源基因密码子的选择(宿主细胞对密码子的偏好性);5.表达产物的定位和稳定性;6.培养条件对表达的影响。

(十八)转基因动物的概念,原理及应用

答:1.概念:是指用人工方法将外源基因导入或整合到基因组内,并能稳定传代的一类动物。它的特点是"分子及细胞水平操作,组织及动物整体水平表达"。

2.基本原理:将目的基因或基因组片段用显微注射等方法注入实验动物的受精卵或着床前的胚胎细胞中,使目的基因整合到基因组中,然后将此受精卵或着床前的胚胎细胞再植入受体动物的输卵管或子宫中,使其发育成携带有外源基因的转基因动物。人们可以通过分析转基因和动物表型的关系,揭示外源基因的功能;也可以通过转入外源基因培育优良的动物品种。

3.应用:建立用于研究外源基因表达调控体系;建立医学中常用的疾病模型;培育动物新品种;药理学和药用蛋白的生产研究。 (十九)基因敲除的基本程序

答:通过DNA同源重组,使得胚胎干细胞特定的内源基因被破坏而造成功能丧失,然后通过胚胎干细胞介导得到该基因丧失的小鼠模型的过程称为基因敲除。程序如下:

1. 打靶载体的构建:同源序列要足够长,要含有筛选用的标志基因。

2. 胚胎干细胞的体外培养。 3. 打靶载体导入胚胎干细胞。 4. 同源重组胚胎干细胞的筛选。

5. 基因敲除胚胎干细胞注射入胚泡(囊胚腔)。 6. 胚泡植入假孕小鼠的子宫中。

7. 杂交育种获得纯合的基因敲除动物。 (二十)DNA芯片的原理

答:DNA芯片技术就是一种大规模的集成的固相核酸分子杂交,以大量已知碱基序列的寡核苷酸片段为探针,检测样品中哪些核酸序列与其互补,然后通过定性定量分析得出待测样品的基因序列及表达的信息.其方法包括芯片的制备,样品的准备,分子杂交和检测分子.

(二十一)突变类型及其遗传效应 答:1,突变类型:

①点突变:DNA大分子上一个碱基的变异.分为转换和颠换.②缺失:一个碱基或一段核苷酸链从DNA大分子上消失.③插入:一个原来没有的碱基或一段原来没有的核苷酸链插入到DNA大分子中间。④倒位:DNA链内重组,使其中一段方向倒置.

2,突变的遗传效应:①遗传密码的改变:错义突变,无义突变,同义突变,移码突变②对mRNA剪接的影响:一是使原来的剪接位点消失;二是产生新的剪接位点.③蛋白质肽链中的片段缺失: (二十二)基因治疗的策略和途径? 答: 基因治疗的策略:

1,基因置换或称基因矫正:特定的目的基因导入特定的细胞,通过定位重组,让导入的正常基因置换基因组内原有的缺陷基因,不涉及基因组的任何改变.2,基因添加或称基因增补:通过导入外源基因使靶细胞表达其本身不表达的基因.3,基因干预:采用特定的方式抑制某个基因的表达,或者通过破坏某个基因而使之不能表达,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4,基因标记:基因标记实验是基因治疗的前奏,并不在于直接治疗疾病而是期望能够提供有关正常细胞生物学和疾病病理方面的信息. 基因治疗的途径:

1.基因治疗的体内治疗:即直接将基因导入体内的治疗方法。可分为:(1)异位导入,将基因导入非病变的细胞,如皮下,肌肉等;(2)原位导入,将基因导入直接病变的部位,如肿瘤细胞、骨髓细胞等。

2.基因治疗的体外治疗(回输):即将病人的部分组织或细胞取出,在体外培养导入基因后,再回输入体内。 (二十三)基因诊断常用的生物学技术. 1.Southern印迹法(Southern blot);2.聚合酶链反应(PCR);3.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4.等位基因的特异寡核苷酸探针分子杂交法;5.单链构象多态性(SSCP)诊断法;6.DNA序列分析;7.基因芯片技术

(二十四)简述重组DNA技术的过程.

a、提取供体生物的目的基因(或称外源基因),酶切、连接到另一DNA分子上(克隆载体),形成一个新的重组DNA分子。 b、将这个重组DNA分子转入受体细胞并在受体细胞中复制保存,这个过程称为转化。

c、对那些吸收了重组DNA的受体细胞进行筛选和鉴定。 d、对含有重组DNA的细胞进行大量培养,检测外源基因是否表达。

(二十五)分别说出5种以上RNA的功能? 1.转运RNA:tRNA ,转运氨基酸。

2.核蛋白体RNA:rRNA, 核蛋白体组成成。 3.信使RNA:mRNA, 蛋白质合成模板。

4.不均一核RNA:hnRNA,成熟mRNA的前体。 5.小核RNA:snRNA ,参与hnRNA的剪接。

6.小胞浆RNA:scRNA/7SL-RNA ,蛋白质内质网定位合成的信号识别体的组成成分。

7.反义RNA:anRNA/micRNA,对基因的表达起调节作用。 8.核 酶 : Ribozyme RNA, 有酶活性的RNA。 (二十六)简述RNAi(RNA干扰)的作用机理?

RNAi最主要的作用是一小段(大约21-23bp)的双链RNA分子(double-strainded RNA,dsRNA)它介导细胞内序列特异性基因表达阻断或封闭,也就是转录后基因沉默(post-transcriptional gene silencing, PTGS),从而起到控制细胞的各种高级生命活动。 RNAi的作用的基本过程: 第一步:起始步 沉默触发物被裂解,产生小干扰性RNA(small interfering RNAs,siRNAs)。长度在约22bp小片段的活性。这些siRNAs是双链的,有磷酸化的5ˊ端。

第二步:效应步 siRNAs与多种亚单位形成复合物—RNA诱导的沉默复合物(RISC),然后以RISC的方式降解单链的靶mRNA。在RISC中,这种大小约22bp的siRNAs所起的作用,是以碱基配对的原则,识别与dsRNA相同序列的靶mRNA,

分子生物学自考大纲篇七:自考复习大纲

物理化学练习题

第一 热力学第一定律

一、基本要求

1.基本概念,如系统与环境、状态与状态函数、热和功、过程与途径及热力学能等;

2.应用公式计算各种不同过程的功、热、内能的变化及焓变;

3.准静态过程与可逆过程的意义和特点;

4.应用赫斯定律、生成焓及燃烧焓计算反应热的方法;

5.应用基尔霍夫定律求算各种温度下的反应热。

二、练习题

1. 封闭系统中ΔU =Q V 的适用条件是

2. 石墨的标准摩尔生成焓在一定温度的标准状态下为。

3. 系统广度性质的数值大小与系统中所含物质的量,具有

4. 绝热恒容没有非体积功时,系统发生的化学反应的△U =

5. 理想气体恒温可逆膨胀过程的ΔU,ΔH。

6. 公式Wv2

v1pdV适用于。

7. 状态函数的变化值只决定于,和变化的无关。

8. 只通过界面与环境之间既有能量传递又有物质交换的系统称 。

9. 系统的强度性质与系统中所含物质的量,不具有

10. 理想气体的焓只是

11.系统经一不做非体积功的恒压过程,从环境吸热,则( )。

A. Q>0,△H>0 B. Q<0,△H<0

C. Q>0,△U>0 D. Q<0,△U>0

12. 在封闭系统中,当过程的始态与终态确定后,有确定值的是( )。

A.Q B.W C.ΔU

D. ΔH E. Q +W

13. 下列各组物理量中均属于系统状态函数的是( )。

A. T、p B. H、W

C. U、S D. V、G E. Q、ρ

14. 非理想气体可以使用的公式是( )。

A.GHTS B. WnRTlnV2 V1

γC. pVK D. Cp,mCV,mR

15. 在钢壁容器中,发生一个可逆化学反应,系统的温度从T1升到T2,压力从p1升到p2,则 ( )。

A. ΔS <0, ΔU<0 B. ΔS>0, ΔU>0

C. ΔS =0, ΔU=0 D. ΔS>0, ΔU=0

16. 作为焓描述正确的是( )。

A. 焓是体系的性质 B. 焓有明确的物理意义

C. 焓没有绝对值 D. 焓是强度性质

E. 焓比内能大

17. 属于状态函数的物理量是( )。

A. T B. U

C. V D. W E.S

18. 设x为状态函数,下列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x具有加合性 B. 当状态确定,x的值确定

C. dx为全微分 D. Δx=ax的积分与路径无关,只与始终态有关

19. 当系统处于凝聚相时,其Cp,m与CV,m的关系为( )。 

A. Cp,mCV,m B.Cp,mCV,m

C. Cp,mCV,m D.无法比较

20. 某一化学反应的Cp,m0,则反应的rHm随温度的升高而( )。

A. 增大 B. 减少

C.不变 D.无法确定

21. 下述属强度性质的物理量是 ( ) 。

A. Um B. Vm

C H D. U E.T

22. 热力学第一定律只能适用于( )。

A. 敞开系统 B. 可逆过程

C. 孤立系统 D. 封闭系统

23. 理想气体自由膨胀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 ΔU=0 B. ΔH=0

C. w=0 D. Q<0 E. w<0

24. 理想气体恒温可逆膨胀,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ΔU>0 B. ΔU <0

C. ΔU =0 D. ΔH <0 E. ΔH=0

25. 已知反应CO(g)+1/2O2( g)→CO2( g)的△rH θm,叙述正确的是( )。

A. △rH θm是CO2(g)的生成热

B. △rH θm是CO(g)的燃烧热

C. △rH θm是负值

D.CO2(g)的标准燃烧热为零

E. △rH θm为等容热效应

26. 373K下,1mol的H(理想气体)由10dm3恒压压缩到1dm3,再恒容升压到1000 kPa。 2

计算过程的△U、△H 、Q、W。

27. 1mol水在373K ,1013.25kPa下变成同温同压下的水蒸汽,然后恒温可逆膨胀至4×104 kPa,求整个过程的Q、W、△U、△H。已知水的汽化热△rHvap = 40.67kJmol-1。

第二章 热力学第二定律

一、基本要求

1.自发过程的共同特征,克劳修斯不等式,熟悉热力学第三定律、规定熵、标准熵的概念及其应用;

2.热力学第二定律作为过程与方向判据的意义,掌握克劳修斯不等式与熵函数概念;

3.亥姆霍兹函数F、吉布斯函数G的定义;

4.偏摩尔量与化学势的概念和意义,了解它们之间的区别;

5.热力学基本方程,计算过程的S、G与F值。

二、练习题

1.亥姆霍兹判据ΔF 的适用条件是 =0。

2. 等温等压可逆相变过程的ΔG。△S = 0的过程是 。

3. 相等。

4. 理想气体绝热可逆过程的△0。(填<;>或=)

5. 理想气体不可逆循环后环境的熵(填增加,减少或不变)。

6. △S作为判据的使用条件是

7. 熵变是( )。

A. 与过程无关的状态函数 B. 可逆过程的热温商之和

C. 不可逆过程的热温商之和 D. 对于可逆过程为零

8. 系统经历一个不可逆循环后( )。

A. 系统的熵增加 B. 环境的熵增加

分子生物学自考大纲篇八:自学考试分子生物学简答题

简答题:

第三章:核酸

1、简述DNA双螺旋稳定的因素及其作用。(11页)

1氢键作用。已知DNA双螺旋的稳定因素是碱基对中的氢键由于答:○

G、C之间是三个氢键,而A、T之间是两个氢键。

2碱基堆积力。分布于双螺旋结构内侧的嘌呤与嘧啶碱呈疏水性,大○

量邻近碱基对的堆积,使其内部形成了强有力的疏水区,与介质水分子隔开。

3其他作用因素。例如离子强度。磷酸集团上的负电荷与介质中阳离○

子之间形成离子键,可以有效地屏蔽磷酸基之间的静电斥力。

2、RNA有哪些主要类型?各有何生理功能?(12页)

答:核糖体RNA(rRNA):这些RNA分子在代谢上十分稳定,是生物体内蛋白质合成的“机器”—核糖体的重要成分。转移RNA(tRNA):它们在代谢上也是稳定的,在蛋白质的生物合成过程中起接受、转运和掺入氨基酸的作用。信使RNA(mRNA):从DNA上把遗传密码即蛋白质中氨基酸排列顺序的信息接受过来,并起模板作用合成蛋白质。

3、试比较DNA与RNA化学组成的异同。(12页)

1戊糖不同:DNA为脱氧核糖;RNA为核糖。○2碱基不同:答:不同:○

RNA还有U(尿嘧啶),DNA含有T(胸腺嘧啶)。

相同:RNA和DNA都含有A(腺嘌呤)、G(鸟嘌呤)、C(胞嘧啶)。

4、简述DNA复性的必要条件和机制。(12页)

1盐浓度必须高,足以使两链之间磷酸基团上答:复性的必要条件:○

2温度必负电荷的排斥力消失,通常用0.15到0.5mol/L的NaCl。○

须适当高,足以防止链内随机形成氢键。复性的最适温度比Tm值低20℃到25℃。

机制:复性是一个比较慢的过程,实际上重新绕成螺旋这一过程并不限制复性速度。变性DNA的两条互补单链之间要形成氢键,必须使配对的碱基处于正确位置,因为在变性DNA溶液里两条互补链之间处于正确位置是一个随机的过程。在变性的DNA溶液中,混合的自由单链碰撞是随机的,每一复性的DNA分子并非都是由原始配对的互补链形成的。随机碰撞也可以产生分子杂交。

第六章:遗传物质

1、作为遗传物质的DNA,其携带和转运的遗传信息有哪些?(15页)

1含有细胞合成每一个蛋白质中的氨基酸顺序;○2有合成每个蛋答:○

3有决定某一单位时间里哪些特定的蛋白质白质的起始和终止信号;○

被合成并且究竟合成多少个蛋白质分子的一个信号装置。

2、原核生物基因组的特点是什么?

1小,一般具有单一DNA复制起点;○2单个染色体,一般呈环状;○3○

4少量重复序列;染色体DNA或RNA并不和蛋白质形成固定地结合物;○

5功能上密切相关的基因构成操纵子或高度集中,○并且常转录成为基因mRNA。

第七章:DNA复制

1、一个细菌要遗传,其复制必须满足什么条件?

1一个复制周期的起始;○2对起始频率的控制;○3复制后的染色答:○

体分配到子代细胞。

2、DNA聚合酶I发挥聚合活性时所需的条件有哪些?

1模板(有模板底物引物(RNA)Mg2+)2适宜的温度;○3必须答:○;○

4合成有3′—OH末端的引物,且此引物必须与模板正确形成氢键;○

从5′→3′方向进行。

3、简述DNA连接酶作用的条件。

1DNA连接酶催化一个DNA链的5′磷酸根与另一DNA链的3′答:○

羟基形成磷酸二酯键,这两个链都必须与同一另外的链互补结合,而

2只能连接一个切口而不能连接一个豁口;○3所需且两链必须相邻。○

的能量或来自NAD(如大肠杆菌)或ATP(如T4诱导的连接酶和动物

细胞中的连接酶)。

4、请简要说明复制过程的复杂性。

答:复制过程十分复杂,涉及许多酶和蛋白质的协同作用。目前虽对大部分复制有关的酶和蛋白质结构和性质已弄清楚,但对DNA的双链究竟是如何解开,以及怎样保持其复制真实性仍是知其然而不知所

1复制需要为解螺旋提供能量;以,以下事实足以表明过程的复杂性:○

2单链DNA倾向于链内碱基配对;3一个酶只能催化有限的生理生化○○

4一系列的防护措施既能防止复制错误的产生又能消除偶然出反应;○

5DNA分子均以高度压缩状态和环状超螺旋状态存在,必现的错误;○

须解决由此给复制系统带来的强大几何强制口。

第八章:DNA损伤修复和基因突变

1、简述突变产生的途径。

答:突变体的产生需要碱基顺序发生变化,这种变化可以由于DNA复

1插入的不能正确制错误自发地产生或者由以下五种途径促进产生。○

2插入的一个异构化的碱基在紧接着的复制中配对的碱基未被除去;○

3先插入的碱基发生化学变化,成为具有不同配对特可以发生替换;○

4在复制期间一个或多个碱基的漏减或插接。 性的碱基;○

第九章:转录

1、 简述述大肠杆菌RNA聚合酶的特点。

答:大肠杆菌RNA聚合酶有五个亚基组成,α2ββ′σ,σ亚基很

容易从全酶上掉下来,σ亚基在酶作用的某个阶段掉下来之后,剩下的α2ββ′成为核心酶,而α2ββ′σ称为全酶。σ是识别因子。

在RNA聚合酶的亚基结构中,α、β和β′亚基对酶活性的重组是必需的,ω则是不必须的,其功能尚不清楚。核心酶具催化活性,而σ亚基本身没有催化活性,其作用是识别DNA分子上RNA合成的起始信号。但σ亚基不能单独与DNA结合,它结合到核心酶后可能引起酶构型的变化,因而改变核心酶与DNA结合的特性。β亚基是仅有的可以单独与DNA结合的亚基,它参与RNA聚合酶与模板反应,同时β亚基也与核心酶和σ亚基结合以及转录的终止有关。β(或β′)也可与终止因子ρ发生直接反应。α亚基具有与β的结合点,参与特定的基因表达,可能与酶和DNA上的启动区域的反应有关。大肠杆菌RNA聚合酶还含有2个Zn原子,它们与β亚基相连接。

2、简述原核生物转录终止子的结构特点。

1具有一个反向重复的序列;○2第二区域是在靠近推测的茎的环答:○

3第三个区端(有时全部在茎中),是一个高含GC区;○(有时不存在)

是一个TA序列(可能在茎的开始),在mRNA中产生一个6-8个尿嘧啶接着一个腺嘌呤顺序。

3、简要说出原核生物mRNA与真核生物mRNA的区别。

1从原核生物来说,mRNA是多顺反子,寿命短,翻译是偶联的,答:○

所以合成出来的RNA不需加工;真核生物mRNA是单顺反子,寿命长,mRNA转录出来是前体,需加工,且在细胞核中合成,再进入细胞质,

2原核生物mRNA的5′端在起始密码上有SD序列与翻不是偶联的。○

3真核生物mRNA的5′端有帽译起始有关,而真核生物mRNA没有。○

4原核生物mRNA没有子3′端有PolyA尾,而原核生物mRNA没有。○

内含子,而真核生物mRNA有内含子,需加工变成成熟的mRNA。

4、简要括原核生物启动子结构和功能。

1在左边距mRNA开始转录的第一个碱基5—10个碱基的地方有答:○

2—35区位于一段序列叫Pribow box即—10区,决定转录的方向。○

Pribow box左侧,是启动子中另一重要区域,在—35区也存在与

3起始位点Pribow box类似的一个顺序,—35区决定转录的频率。○

的序列,它是影响转录的起始效率。

5、简述真核生物RNA聚合酶的特点。

答:真核生物的基因组比原核生物大,RNA聚合酶也更为复杂。其相对分子质量大都在500 000左右,有8—14个亚基,并含有Zn2+。RNA聚合酶单独不能起作用,需负责识别启动子元件序列的辅助因子,真核生物RNA聚合酶中没有细菌σ因子的对应物,因此必须借助各种转录因子才能选择和结合到启动子上,对α—鹅膏蕈碱,含有三种RNA聚合酶,分别为RNA聚合酶I、RNA聚合酶Ⅱ、RNA聚合酶Ⅲ。

第十章:翻译

1、说出蛋白质合成所需的重要组成。

答:蛋白质的合成也就是生物体内遗传信息传递的“翻译”过程。它需要大约两百多种生物大分子,其中包括核糖体(由RNA和蛋白质组成)、mRNA、tRNA,以及包括同功受体tRNA、氨酰tRNA合成酶、可溶性蛋白质因子(起始因子、延伸因子和释放因子)的参加的协同作用,以上即为蛋白质合成所需的重要组分

2、简要说出原核生物蛋白质合成的起始过程。 答:原核生物起始总反应式是: f GTP

[70S·mRNA·fMet-tRNAf]+GDP+Pi 在一定浓度Mg2+的生理条件下,核

糖体亚基很容易缔结, 所以首先70S核糖体必须在IF-1和IF-3作用下解离。

(IF-1)

然后形成30S·IF-1、2、3复合物。这三个因子有结合的协同作用,并且都结合在靠近16SrRNA的3′端序列,位于核糖体的界面,从而妨碍了50S亚基的结合,进而形成30S(小亚基)起始复合物: 30S IF-1、2、3+mRNA+fMet-tRNAf+GTP→[30S IF-1、

2·mRNA·fMet-tRNAf ·GTP]+IF-3。共价交链实验表明,当形成30S

复合物时,S7、S1、S11、S12、S18和S21等蛋白质与核糖体识别mRNA起始位点有关。70S起始合物(简称起始复合物)的生成和IF-2的再循环通过以下步骤进行。50S亚基的加入伴随着GTP被IF-2(依赖于核糖体的GTPase)水解,然后IF-2(和IF-1)及GDP、Pi从核糖体释放出来。

3、简述大肠杆菌的乳糖操纵子模型。

答:乳糖操纵子模型的基因组成是由调节基因控制位点和一组功能相关的结构基因组成。控制位点包括启动基因和操作基因。大肠杆菌的乳糖转录子一般也称为乳糖操纵子。包括三个结构基因:Z、Y、a分别编码β—半乳糖苷酶、β—半乳糖苷透性酶、β—半乳糖苷转乙酰酶,此外还有一个操纵序列0,一个启动序列P及一个调节基因I。I基因编码一种阻遏蛋白,后者与0序列结合,使操纵子受阻遏而处于转录失活状态。在启动序列P上游还有一个分解(代谢)物,基因激活蛋白CAP结合位点,由P序列、0序列和CAP结合位点共同构成LAC操纵子的调控区,三个酶的编码基因即由一控制区调节实现基因产物的协调表达。

第十一章:原核基因表达的调控

1、简单描述大肠杆菌乳糖操纵子的结构及转录过程。

答:结构基因:β—半乳糖苷酶基因(lacZ)、编码β—半乳糖苷透性酶的基因(lacY)、β—半乳糖苷转乙酰酶基因(lacA)。

过程:乳糖操纵子调控是当培养基中没有乳糖时,存在于操纵子上游的调节基因编码表达的阻遏蛋白结合到操纵子中的操纵基因上,阻止了结构基因的表达。此时,在细胞中只有几个β—半乳糖苷酶分子,但将大肠杆菌转到乳糖培养基中时,由于诱导物分子结合在阻遏蛋白的特异部位,引起阻遏蛋白构象改变,不能结合到操纵基因上,使RNA聚合酶能够正常催化转录存在于操纵子上的结构基因,即操纵子被诱导表达,β—半乳糖苷酶分子数量迅速增加,在这个系统中的诱导物分子不是乳糖本身,而是乳糖的同分异构体—异乳糖。因为乳糖进入大肠杆菌细胞后被转化成了异乳糖。

2、说出为什么大肠杆菌在有葡萄糖和乳糖时,首先利用葡萄糖,而没有葡萄糖时才利用乳糖?

答:葡糖糖效应:在葡萄糖存在的情况下,即使在细菌培养基中加入乳糖等诱导物与其相对应的操纵子,也不会启动产生代谢这些糖的酶。这是因为葡萄糖是最常用的碳源。细菌所需要的能量主要从葡萄糖获得,在这种情况下,细菌无需开动一些不常用的基因去利用稀有糖,但葡萄糖存在可抑制细菌细胞中的腺苷酸环化酶,减少了环腺苷酸(CAMP)的合成,与它结合的正受体PrCAP因找到配体而不能形成复合物,CAMP—CAP是一个重要的正调节物质,可以与操纵子的启动子区结合启动基因转录,所以葡萄糖存在时,不易形成CAMP—CAP受其调控基因不表达。如果培养基中葡萄糖含量下降,腺苷酸环化酶活力就会相应提高,CAMP合成增加,CAMP与CAP形成复合物并与启动子结合促进乳糖操纵子的表达,这种情况成为葡萄糖效应或称为降解物抑制作用。

分子生物学自考大纲篇九:自考分子生物学复习题[1]

一、名词解释

1、顺式作用元件:是转录调节因子的结合位点或DNA序列,包括启动子、增强子和抑制子。

2、增强子:就是远离转录起始点、决定组织特异性表达、增强启动子转录活性的特异DNA序列,其发挥作用的方式与方向、距离无关。

3、同位酶:识别相同的序列但切割位点不一样的酶。

4、顺反子:产生一条多肽链或功能RNA所必需的全部核苷酸序列。

5、回复突变:一个等位基因可以突变为其相对的另一个等位基因,反之,另一个等位基因也可以突变为原来的基因,这种突变叫作回复突变。

6、衰减子:在色氨酸操纵子中的一个区域,此区域以形成不同二级结构的方式,利用原核生物转录与翻译的偶联对转录进行调节。此区域只存在于原核生物合成代谢的操纵子中。

7、切刻平移:用DNA聚合酶I在有缺刻的DNA双链上一面进行5′→3′的外切,一面进行DNA合成,使缺刻在DNA上发生平移的过程。此过程也是制备放射性探针的一种方法。

8、减色效应:变性DNA复性后,在260nm的吸收值减少的现象称为减色效应。

9、巢式PCR:是指利用两套PCR引物(巢式引物)对进行两轮PCR扩增反应。 在第一轮扩增中,外引物用以产生扩增产物,此产物在在内引物的存在下进行第二轮扩增。

10、核受体:细胞内受体分布于胞浆或核内,本质上都是配体调控的转录因子,均在核内启动信号转导并影响基因转录,统称核受体。

11、增色效应:当核酸变性后,其260nm的紫外吸收增加的现象。

12、负超螺旋:两股以右旋方向缠绕的螺旋在外力向松缠的方向捻转时,产生一个右旋的超螺旋以解除外力捻转造成的胁迫,这样形成的超螺旋为负超螺旋。

13、限制性内切核酸酶:是一类能识别和切割双链DNA分子中特定碱基顺序的核酸内切酶。

14、复制子:含有一个起点的复制单位。其长度等于相邻两个复制起点间的距离。

15、半保留复制:在DNA复制过程中亲代DNA分子的两条链首先解螺旋和分离,然后以每条链为模板,按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两条与模板链互补的新链。这样从亲代的一个双螺旋DNA分子形成了两个与原先的碱基序列完全相同的两个子代DNA分子。每个子代DNA分子中有一条链来自亲代,另一条链是新合成的,这种的复制方式称为半保留复制。

16、密码子:mRNA上每3个相邻的核苷酸编码蛋白质多肽链中的一个氨基酸,这三个核苷酸就称为一个密码子或三联体密码。

17、质粒:细胞染色体以外的,能自主复制的遗传单位,包括真核生物的细胞器和细菌细胞中染色体以外的脱氧核糖核酸(DNA)分子。

18、Holliday 结构:是以英国生物学家Robin Holliday的姓氏命名的一种发生在DNA分子之间的"交叉"(Crossing-Over)结构。

19、Pribnow box:在细菌启动子结构中,从起点上游约-10处找到6bp的保守区域,其保守序列为TATAAT。

20、转录:以DNA分子中的一条链为模板,按照碱基配对原则,合成出一条与模板DNA链互补的RNA分子的过程。

21、RNA拼接:是指把hnRNA中的内含子切除而把外显子连接起来产生成熟的mRNA分子的过程。

22、分子杂交:互补的核苷酸序列通过Walson-Crick碱基配对形成稳定的杂合双链分子DNA分子的过程称为杂交。杂交过程是高度特异性的,可以根据所使用的探针己知序列进行特异性的靶序列检测。

23、同源重组:同源重组又称一般性重组。由两条同源区的DNA分子,通过配对、链断裂和再连接,而产生的片段间交换过程。

24、基因组:基因组是指生物体或细胞中,一套完整单体的遗传物质的总和;或指原核生物染色体、质粒、真核生物的单倍体染色体组、细胞器、病毒中,所含有的一整套基因,包括基因和基因之间区域的所有DNA。

25.逆转录转座子:一类移动因子在转座过程中需要以RNA为中间体,经过逆转录过程再分散到基因组中。

26.断裂基因:断裂基因是指基因的编码序列在DNA分子上不是连续排列的,而是被不编码的序列所隔开。

27.C值:真核生物单倍体基因组所包含的全部DNA量称为该物种的C值。

28.内含子:存在于初始转录产物hnRNA中,但在成熟的RNA中并不存在的DNA序列。或者说在不连续基因中无编码功能的区段称为内含子

29.Klenow片段:DNA聚合酶I被蛋白酶切开得到的大片段称为Klenow片段。

30.终止因子:协助RNA聚合酶识别终止信号的蛋白因子称为终止因子。

31.操纵基因:编码合成那些参与基因表达调控的RNA和蛋白质的特异DNA序列。

32.翻译跳跃:核糖体跳过一大段mRNA后继续翻译称为翻译跳跃。

33.结构基因:结构基因是编码蛋白质或RNA的基因。

34.回环模型:当两条链同时复制时,后随链模板经过复制叉的部位就形成一个回环,以适应双链同时向前行进,这种

复制模型称为回环模型。

35.阻遏蛋白:阻遏蛋白是负调控系统中由调解基因编码的调解蛋白,它本身或与辅阻遏物一起结合于操纵基因,阻遏操纵子结构基因的转录。

36.启动子:启动子指确保转录精确而有效地起始的DNA序列。

37.复制子:基因组内能够独立进行复制的单位称为复制子或复制单位

38.外显子:在不连续基因中有编码功能的区段称为外显子

39.转座子:转座子(Tn)是在基因组中可以移动的一段DNA序列。

40. 转座:转座子由基因组的一个位置转移到另一个位置称为转座。

41.核酶:具有催化功能的RNA分子称为核酶

42.可读框(ORF):从起始密码子起到终止密码子的区域,由计算机辨认出可能的编码区域。当没有已知蛋白产物时,称可读框(潜在的编码区)。

43.基因突变:基因突变是在基因内的遗传物质发生可遗传的结构和数量的变化,通常产生一定的表型。

44.抑癌因子:也叫抑癌基因,是一类抑制细胞过度生长、增殖从而遏制肿瘤形成的基因。对于正常细胞,调控生长的基因(如原癌基因等)和调控抑制生长的基因(如抑癌基因等)的协调表达是控制细胞生长的重要机制之一。常见的抑癌基因:P53、Rb、Pl6、APC、DCC等。

45.受体:受体是细胞表面或亚细胞组分中的一种分子,可以识别并特异地与有生物活性的化学信号物质(配体)结合,从而激活或启动一系列生物化学反应,最后导致该信号物质特定的生物效应。

二、填空题

1.DNA是由 脱氧核糖核苷酸 为基本构成单元以 3′,5′-磷酸二酯 键连接形成的长链分子。

2.转座子基因可编码 转座 酶,该酶可以使转座子从DNA跳到 另一DNA位置 。

3.真核生物翻译时,起始氨基酸为甲硫氨酸,核糖体为80S。

4.DNA复制时,一条链连续合成,称之为 前导 链,另一条链间断合成叫 随后 链。

5.基因工程常用载体有 质粒 和 噬菌体 。

6.真核生物RNA转录后加工包括5′端 形成特殊的帽子结构 和3′端 添加多聚腺嘌呤苷酸(polyA)尾巴 。

7.原核生物启动子的-10区的功能是 紧密结合部位 ;-35区的功能为 RNA聚合酶的识别部位 。

8.DNA变性后紫外线吸收值增加称为增色 效应。变性后氢键 键断裂。

9.核糖体从5′端到3′端连续阅读mRNA上的密码子,从而决定蛋白质从N端到C端的序列。

10.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著名实验有肺炎球菌感染小鼠 和T2噬菌体感染大肠杆菌 。

11.光复活作用能直接修复DNA损伤,它需要在 光 条件下,由 光激活 酶参与完成修复。

12.DNA双螺旋结构中碱基配对方式是 A-T 、 G-C 。

13.动物体含量最多的蛋白质是 胶原蛋白 ,它具有较多的 丙氨酸,所以有很好的弹性。

14.原核生物启动子具有 -10 序列和 -35 序列,前者为解旋序列,后者是启动子识别序列。

15.蛋白质是由 氨基酸 为基本结构单元以 肽 键连接起来的长链大分子。

16.转化实验证明了 DNA是遗传物质 。它采用 肺炎双球 菌在小鼠体内接种。

17.基因组是指 一个生物体整套单体的的遗传物质 。二倍体细胞的基因组是能维持配子和配子体正常功能的最低数目的一套染色体(或全套基因)。

18.位点特异性重组和转座均需特异性酶参与,分别称为 整合酶和 转座 酶。

19.真核生物mRNA需要加工后才能进行翻译,加工方式包括5′加帽、3′端添加多聚腺嘌呤苷酸(polyA)尾巴 、 剪切内含子,拼接外显子 三种。

20.tRNA依靠自身的 反密码子识别mRNA上的 密码子 来特异性转运氨基酸。

21.原核细胞核糖体的 小 亚基上的 16S rRNA 协助识别起始密码子。

22.B-DNA为 右手 螺旋,Z-DNA为 左 手螺旋。

23.在大肠杆菌中,DNA聚合酶II主要参与 DNA损伤修复 。DNA聚合酶III主要参与 DNA复制 。

24.环状DNA双链的复制方式主要可以分为θ 型复制;滚动式复制 ; D环复制 三种类型。

25.真核生物核糖体由__40S_小亚基和__60S_大亚基组成。

26.原核细胞的起始氨基酸是__甲酰甲硫氨酸_,起始氨酰-tRNA是___fMet-tRNA_。

27.原核生物的核糖体由___30S_小亚基和__50S__大亚基组成。

28.蛋白质合成的起始密码子是AUG 。

29.当DNA复制时,一条链是连续的,另一条链是不连续的,称为 半不连续 复制。

30.复制得到的子代分子,一条链来自亲代DNA,另一条链是新合成的,这种方式叫 半保留 复制。

31.DNA的Tm值与 DNA的均一性 , G-C碱基对的含量和 介质中离子强度 等因素有关。

fmet

32.根据对DNA序列和所需蛋白质因子的要求,可以把重组分为4类 同源重组 , 位点特异重组 , 转座重组 ,和 异常重组 。

33.RNA聚合酶在RNA转录中起重要作用,它是在 DNA模板 的指导下,以 脱氧三磷酸核苷酸(dNTP)为底物,沿5′→ 3′方向催化合成新生的RNA链。

34.大肠杆菌有两类终止子,一类是不依赖ρ因子的终止子(简单终止子);另一类是 依赖ρ因子的终止子 。

35.原核生物翻译终止时有 RF-1 、 RF-2 和 RF-3 三种释放因子。

36.肽链的延伸过程由3个步骤,① 进位 反应,② 转肽 反应,③ 移位 反应。

37.蛋白质的生物合成是以mRNA为模板,以 氨酰—tRNA为原料直按供体,以核糖体 为合成杨所。

38.生物界共有64个密码子,其中编码氨基酸的有61个。

三、单项选择题 (每小题1分,共10分)

1.紫外线引起的DNA损伤可直接修复,该修复机制称为 [ A ]

A.光复活 B.切除修复 C.重组修复 D.SOS作用

2.真核生物基因组中的高度重复序列是 [ D ]

A.结构基因 B.外显子 C.调节基因 D.卫星DNA

3.DNA复制时的引物是 [ D ]

A.蛋白质 B.核酶 C.DNA D.RNA

4.乳糖操纵子中直接控制结构基因转录的DNA结构是 [ C ]

A.启动子 B.调节基因 C.操纵序列 D.乳糖

5.RNA合成的特征不包括 [ A ]

A.以4种dNTPs为原料 B.RNA聚合酶催化

C.只需要一条DNA链为模板 D.从5′向3′,端延伸

6.天然DNA的主要结构是 [ B ]

A.A双螺旋 B.B双螺旋 C.C双螺旋 D.Z双螺旋

7.识别RNA上的密码子主要靠哪种RNA_12的反密码子 [ C ]

A.mRNA B.rRNA C.tRNA D.snRNA

8.原核生物转录终止时主要依靠 [ A ]

A.ρ蛋白对终止区的识别 B.终止的茎环结构 C.σ因子的作用 D.RNA与DNA的相互作用

9.下面哪种分子的紫外吸收值最大 [ D ]

A.单链DNA B.双链DNA C.RNA D.核苷酸混合物

10.密码子的性质不包括 [ D ]

A.不同位置碱基有特异性 B.不间断阅读 C.通用 D.阅读方向与mRNA编码方向相反

11.以下哪一个具有260nm的最大吸收值 [ B ]

A.双链DNA B.单核苷酸 C.RNA D.蛋白质

12.大肠杆菌和真核生物染色体的共同点是 [ D ]

A.环状DNA B.有核小体 C.位于核内 D.DNA形成负超螺旋

13.大肠杆菌复制的原点是 [ B ]

A.RecA B.OriC C.attP D.DnaB

14.遗传密码的特性是 [ A ]

A.简并性、无逗点、几乎通用 B.简并性、重叠、通用

C.不简并、无逗点、通用 D.不简并、无逗点、几乎通用

15.大肠杆菌释放因子识别 [ A ]

A.UAA B.AUG C.GUU D.UUA

16.RNA转录不需要 [ D ]

A.模板 B.NTP C.RNA聚合酶 D.引物

17.卫星DNA属于 [ D ]

A.单拷贝序列 B.少量重复序列 C.中度重复序列 D.高度重复序列

18.核酶的化学成分是 [ A ]

A.DNA B.RNA C.蛋白质 D.多糖

19.以下哪个是亚氨基酸 [ A ]

A.脯氨酸 B.赖氨酸 C.色氨酸 D.组氨酸

20.在真核细胞中肽链合成的终止原因是 [ D ]

A.已达到mRNA分子的尽头 B.具有特异的tRNA识别终止密码子

C.终止密码子本身具有酯酶作用,可水解肽酰与tRNA之间的酯键

D.终止密码子被终止因子(RF)所识别

21.严格来说,下列哪种氨基酸属于亚氨基酸 [ C ]

A.天冬氨酸 B.谷氨酸 C脯氨酸 D.亮氨酸

22.组蛋白和非组蛋白与DNA结合方式分别是 [ C ]

A.特异性结合 特异性结合 B.非特异性结合 非特异性结合

C.特异性结合 非特异性结合 D.非特异性结合 特异性结合

23.Watson和Crick提出的经典DNA双螺旋结构属于 [ B ]

A.A型 B.B型 C.Z型 D.E型

24.真核DNA和原核DNA的复制方式分别是 [ A ]

A.半保留方式 半保留方式 B.半保留方式 全保留方式

C.全保留方式 半保留方式 D.全保留方式 全保留方式

25.噬菌体ΦX174的DNA复制模型是 [ D ]

A.θ单向 B.θ双向 C.D环 D.滚环

26.DNA变性后,以下哪条键断裂 [ D ]

A.肽键 B.糖苷键 C.磷酸二酯键. D.氢键

27.胶原蛋白主要的氨基酸组成是 [ A ]

A.丙氨酸 B.脯氨酸 C. 色氨酸 D.蛋氨酸

28.测定DNA序列的酶法又叫 [ B ]

A.水解法 B.末端终止法 C化学法 D.外切法

29.下列属于原核生物基因特点的是 [ A ]

A.单一序列 B有核小体 C.有内含子 D.结构复杂

30.Shine—Dalgarno顺序(SD-顺序)是指 [ D ]

A.在mRNA分子的起始码上游4-13个核苷酸处的顺序

B.在DNA分子上转录起始点前4-13个核苷酸处的顺序

C.16srRNA 3′端富含嘧啶的互补顺序 D.启动基因的顺序特征

31.E.coliDNA复制时主要的聚合酶是 [ C ]

A.DNA聚合酶I B.DNA聚合酶Ⅱ C.DNA聚合酶Ⅲ D.拓扑异构酶Ⅱ

32.紫外线对DNA的损伤可通过哪种方式直接修复 [ A ]

A.光激活作用 B.切除修复 C.重组修复 D.SOS作用

33.RNA聚合酶β亚基的作用主要是 [ C ]

A.识别启动子 B.结合DNA C.催化聚合 D.与聚合酶形成全酶有关

34.乳糖存在时,相关酶的浓度的变化为 [ B ]

A.增大 B.减少 C.不变 D.无法确定

35.下列点突变中, 不属于碱基替换中的颠换 [ C ]

A.T → C B.G → T C.C → G D.A → C

36.在E.coli的RNA聚合酶中,负责识别DNA分子上RNA合成起始信号的亚基是 [ D ]

A.α B.β C.β′ D.σ

37.在真核生物基因组中,卫星DNA属于 [ D ]

A.单拷贝序列 B.低度重复序列 C.中度重复序列 D.高度重复序列

38.在真核基因表达调控中,增强子和沉默子属于哪一水平调控 [ B ]

A.DNA水平 B.转录水平 C.转录后水平 D.翻译水平

39.通过转基因创造动植物优良新品种过程中,常采用的载体是 [ B ]

A.克隆载体 B.表达载体 C.转移载体 D.探针载体

40.DNA限制性内切酶酶切片段的排列顺序是 [ B ]

A.遗传图谱 B.物理图谱 C.转录图谱 D.全长序列图

41.核糖核酸酶H作用的对象是 [ C ]

A.双链DNA分子 B.双链RNA分子

C.DNA-RNA杂合分中的RNA D.DNA-RNA杂合分子中的DNA

42.在有Mg2+而无C2+

0存在情况下,末端转移酶能在以下哪种分子末端加上单核甘酸 [ C ]

A.双链DNA分子缩进去的3′-OH B.双链DNA分子平头末端的3′-OH

C.双链DNA分子凸出的3′-OH D.以上均可

43.多种密码子编码一个氨基酸的现象,称为密码子的 [ B ]

A.复杂性 B.简并性 C.多形性 D.不可知性

44.下列有关TATA盒(Hognessbox)的叙述,哪个是正确的 [ B ]

A.它位于第一个结构基因处 B.它和RNA聚合酶结合 C.它编码阻遏蛋白 D.它和反密码子结合

45.有关DNA链的描述哪条不对?(D)

A.DNA是由很多脱氧单核苷酸形成的多核苷酸 B.DNA的5′ 端是-OH基,3′ 端是磷酸

C.单核苷酸之间通过磷酸二酯键相连 D.DNA的一级结构是指dAMP,dGMP,dCMP,dTMP的排列

46.真核细胞mRNA的加工修饰不包括:(A)

A.除去非结构信息部分 B.在mRNA的3′ 末端加polyA尾巴

C.经过较多的甲基化过程 D.在mRNA的5′ 末端形成帽子结构

47.基因表达产物是( D )。

A. 是DNA B. 是RNA C. 是蛋白质 D. 大多是蛋白质,有些是RNA

48.下面哪些因素可防止DNA上的一个点突变表现在蛋白质的一级结构?( D )

A.DNA的修复作用 B.密码的简并性 C.核糖体对mRNA的校正 D.以上都正确

49.蛋白质生物合成中多肽的氨基酸排列顺序取决于( C )

A.相应tRNA的专一性 B.相应氨酰tRNA合成酶的专一性

C.相应mRNA中核苷酸排列顺序 D.相应tRNA上的反密码子

50.对应于mRNA中密码子AGG的tRNA反密码子三联体是( B )

A.AGT B.CCU C. GCA D.TGC

51.tRNA参与的反应有( D )。

A.转录 B.复制 C.反转录 D.翻译

52.细菌核糖体由( B )亚基组成

A.20S,40S B.30S,50S C.40S,60S D.50S,70S

53.以下哪个不是遗传密码的特征?( A )

A.密码子与氨基酸的数量相同 B.密码子并非在任何物种中都通用

C.一些氨基酸由多个密码子编码 D.密码子是简并的

54.基因组是( D )

A.一个生物体内所有基因的分子总量 B.一个二倍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

C.遗传单位 D.生物体或细胞中,一套完整单体的遗传物质的总和

55.从一个复制起点可以分出几个复制叉?( A )

A.2 B.3 C.4 D.4个以上

56.下列哪种氨基酸的密码子可作为起始密码子?( C )

A.苯丙氨酸; B.酪氨酸; C.甲硫氨酸; D.S-腺苷蛋氨酸

四、多项选择题

1.DNA复制包括 [ ABC ]

A.引物形成 B.有冈崎片段产生 C.半保留复制

D.一条链沿5′向3′方向合成,另一条链则相反 E.DNA聚合酶Ⅱ是主要聚合酶

2.位点特异性重组的特征有 [ ABDE ]

A.有同源序列 B.在特定位点重组 C.RecA蛋白参与

D.整合酶是主要的重组酶 E.有Holliday结构形成

3.真核生物的多聚A尾有多种功能 [ ABCD ]

A.稳定RNA B.与RNA穿过核膜有关 C.与翻译调控有关

D.与翻译起始时核糖体的结合有关 E.保证RNA的活性

4.核糖体的成分包括 [ AD ]

A.蛋白质 B.多糖 C.DNA D.RNA E.脂肪

5.关于病毒的遗传物质,不正确的是 [ ABCE ]

A.蛋白质 B.DNA C.RNA D.DNA和RNA E.DNA或RNA

6.细胞膜具有 [ ABCDE ]

●【往下看,下一篇更精彩】●

最新成考报名

  • 抗击非典手抄报|抗击“非典”·美研...
  • 2017中国前30家金融机构总收入|2017...
  • 曹可凡的老婆|曹可凡的30年主持路
  • 医院科室考核评语|医院科室考核评语
  • 谈谈支付方式的变化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 二本和三本毕业证有何区别|二本和三...
  • 简历应该怎么写最好|简历应做到四点
  • 管理者应具备的基本素质|管理者应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