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文大全 > 好词好句 >

表现孟子品格的句子

成考报名   发布时间:01-06    阅读:

表现孟子品格的句子篇一
《孟子雄浑浩然话语风格探析》

表现孟子品格的句子篇二
《完整作业.》

2013年4月11、12号两天,第二次:5月16、17号两天。初三模拟考试

初中古诗默写

初中文言文古诗词默写(1――6册)

根据要求写出课文原句。

1、杜甫的《望岳》中,诗人想象登上泰山之顶抒发豪情的句子是: 、 。

2、陆游的《游山西村》景物描写中富含哲理的句子是 、 。

3、王维的《使至塞上》中写奇特壮美沙漠景象的句子是 、 。

4、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将诗人因朋友离去而产生的无限惆怅之情抒写到

极至的句子是 、 。

5、《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能表现诗人宽阔胸襟的千古名句

是 、 。

6、龚自珍的《已亥杂诗》中运用比喻、融入议论、表明心志的句子是 、 。

7、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蕴含哲理、表明新事物必将代替旧事物

的句子是 、 。

8、《过零丁洋》中表明作者以死明志的千古名句是 、 。

9、《行路难》最能表现诗人积极的追求、乐观自信和顽强坚持理想品格的诗句

是 、 。

10、陶渊明的《饮酒》中描绘傍晚时分山中美丽景色的句子是 、 。

11、《醉花阴》中,表达想思之苦,并将“为伊消得人憔悴”的含义蕴含其中的句子是

12、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能体现作者忧国忧民情思的句子

是 、 。

13、《浣溪沙》中“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构成“新”与“旧”的对比,下片

构成“来”与“去”的句子是 、 。

14、《题破山寺后禅院》中表达诗人追求请静隐逸思想的句子

是: 、 。

15、周敦颐的《爱莲说》中比喻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君子品格的句子

是 。

16、苏轼的《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中,表达与亲人共赏人间美景的心愿,体现自己乐观的人生

态度的句子是: 、 。

17、《木兰诗》中表现木兰轻视富贵、情重故乡的诗句是 、 。

18、苏轼在《水调歌头》中表达对人生哲理感悟的句子是 、 、 。

19、由“丈夫非无泪,不洒离别间”可联想到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两句诗是

、 。

20、《木兰诗》中概括写战争旷日持久,战斗激烈悲壮的两句是: ,

21、《黄鹤楼》一诗中表达诗人浓浓的乡愁的句子是: , 。

22、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一诗中,运用比喻表现宋朝国势危亡、个人身世坎坷的句子

是: , 。

23、《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跟“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意境相似的诗句

是: , 。

24、汉乐府《陌上桑》中直接写罗敷外貌的诗句是: 、 、 、 。

25、曹操的《龟虽寿》中的核心句是: 、 、 、 。

26、曹操的《观沧海》中实写所见之景的句子是: 、 。 、 。

、 。

27、“扑朔迷离”这个成语出自《木兰诗》中的诗句是: 、 。

28、陶渊明的《归田园居》中表明作者不辞劳作的句子是: 、 。

29、陶渊明的《饮酒》中受世人推崇的诗句是: 、 。

30、孟浩然的《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最能表现洞庭湖宏伟气势的诗句是: 、 。

31、《使至塞上》写景的名句是: 、 。

32、《白雪歌》中以花喻雪的名句是: 、 。

33、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最脍炙人口的句子是: 、 。

34、李白的《渡荆门送别》中的对偶句是: , 。 , 。

35、《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李云》中流传最广的句子是: , 。

36、《黄鹤楼》中点名主旨的句子是: ? 。

37、《黄鹤楼》中描写景物的句子是: , 。

38、《望岳》中最负盛名的是: , 。

39、《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现作者美好理想的句子是: , , 。

40、《题破山寺后禅院》中最富哲理的句子是: , 。

41、韩愈的《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中用象征手法暗示自己艰难处境的句子

是: , 。

42、《秋词》中形成鲜明对比的句子是: , 。

43、《观刈麦》中写炙热天气的句子是: , 。

44、杜牧的《泊秦淮》中抨击上层社会不理朝政的句子是: , 。

45、人们用《无题》中的诗句“ , 。”来形容教师的敬业精神。

46、《相见欢》中通过写景点明时令的句子是: , , 。

47、《浣溪沙》中最脍炙人口的句子是: , 。

48、王安石的《登飞来峰》中最富哲理的句子是: , 。

49、《水调歌头》中“此事古难全”中的“此”指代的: , 。

50、《天净沙 秋思》中表现游子无限悲愁的句子是: , 。

51、《山坡羊 潼关怀古》的主旨句是: , 。

52、《论诗》中最盛名的句子是: , 。

53、古诗词中有很多实写“风”“雪”的句子,请各写一句。(课内外均可)

风:

雪:

54、古诗词中有许多表现惜时或劝学内容的名句,请写出连续的两句。 , 。

55、“月亮”是文人笔下常见的景物,请写出古诗词中含“月”字的上下句: ,

56、古诗词中有不少含“草”的句子,请写出一句。 。

57、古诗词中表达惜别之情的名句很多,请写出一句: 。

58、有许多表达作者理想抱负的名句,请写出连续的两句: , 。

59、写出一句含“雨”名句: 。

60、从苏轼的词中,写出一句寄托作者美好愿望或抒发其政治理想的名句。

61、古诗文中不少句子体现了忧国忧民的情思,请写出其中两句。 , 。

62、古诗词中不少含“云”的诗句,请写出一个完整的句子。 , 。

63、送别诗中有很多情景交融的佳句,虽只字未提送别,却包含悠悠不尽的情思,达到“无声

胜有声”效果。请写出一个这样的诗句。 , 。

64、古诗文中描写夏季景物的很多,请写出一句。 , 。

65、写出古诗文中含有“绿”的两句。 , 。

66、现在人们赞美为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崇高品质时常常引用李商隐《无题》中的名句

“ , ”。

67、中秋佳节,几个朋友相聚小酌。此时,月上中天,清冷的光辉洒向大地。家在外地的小李

不禁触景生情,说道:“此时此刻,我想起了古人的两句诗‘ ,

’我也只能以此寄托自己的情感了。”

68、由《三峡》中的“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我

们会联想到李白的《早发白帝城》中的句子: , 。

69、今日“三峡”,“高峡出平湖”的设想变成了现实,郦道元描述的昔日“渔者歌曰”的

“ , 。”的三峡秋日的奇异景象一去不复返。

70、成语“居安思危”和《孟子二章》中的“ , 。”都告诫

人们要有忧患意识。

71、如何对待别人的优点和缺点?孔子说过:“ , 。”

72、他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觉得其他同学的想法对她很有启发,这是他对孔子所说的:

, 。这句话体会更深了。

73、由“四面湖山收眼底,万家忧乐在心头”这副对联,你会想到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中的

千古名句 , 。

74、《诸葛亮集》中有这样的话:“赏不可不平,发不可不均。“这与《出师表》中的

, 。意思一致。

75、 ,刚起头,有的是功夫,有的

是希望。

写作文时,有时无从下笔,经过苦思冥想,忽然间文思泉涌,真可谓: 。

77、李白《行路难》中的诗句: , 。表明远大的志向。

78、《秋词》中写秋高气爽景象的句子是: , 。

79、《送杜少府》中,表达朋友虽然相聚遥远却如在身边的句子是: , 。

80、《桃花源记》中反映老老少少都十分愉快的句是: , 。

81、《记承天寺夜游》中的 , , ,描绘

了一个空明澄澈,亦真亦幻的美妙境界。

82、《论语》中感叹时光流逝的句子是 , 。

83、“无人问津”这一成语出自《桃花源记》中的句子是 。

84、诸葛亮在《出师表》中认为只要对“贞良死节之臣”“亲之信之”就将带来一个好的结果,

文中表明这一结果的句子是 , 。

85、陈毅的“取义成仁今日是,人间遍种自有花”诗中的“取义”出自《鱼我所欲也》中

的 。

86、《五柳先生》中表现先生安贫乐道、不慕荣利人格的两句赞语是 ,

87、《醉翁亭记》中描写春夏景色的句子是 , 。

表现孟子品格的句子篇三
《文化经典解题指导》

表现孟子品格的句子篇四
《文化经典阅读答题失误及备考方略》

文化经典阅读答题失误及备考方略

程必荣

一、聚焦热点

文化经典阅读题是2007年高考福建卷的一大创新亮点。它将成为考试的一个热点。这一热点考查既反映了语文学科对学生文化素养的要求,也体现了语文教育界对教育现状的忧虑与反思。受过去十多年的高考指挥棒影响,如今的小学生在“题海”中沦落为“题奴”,他们对文化经典名著知之甚少,文化素养正被功利所代替。长此以往,国民素质就值得忧虑。福建语文高考对文化经典名著的考查不但体现了强烈的人文性,更体现了打造以人文底色为目标的语文教学方向,鼓励学生阅读经典名著,回归语文,有利于矫正当代青少年盲目追求较薄的流行文化的媚俗现象,对改变这种教育现状、提高国民素质起到了很好的导向作用。 《2007年福建省高考语文考试说明》规定,从《教学大纲》推荐课外阅读的三部古代文化经典著作(《论语》《孟子》《庄子》)中,选取文章作为第II卷文言文阅读考查的材料,考查文化经典著作阅读。从《考试说明》提供的“参考试卷”看,对古典文化经典的阅读考查包含了翻译和文意理解,是文言阅读的延伸。设题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重视优秀文化遗产的传承,提高文化素养。因为文化经典著作阅读是第一年列入高考范围,而且公布考纲的时间离高考只有两个多月的时间,要让考生完全读懂《论语》、《孟子》、《庄子》三部文化经典著作(同时还有11部文学名著如《红楼梦》等),在时间上是不允许的,也是不现实的。考虑到本届考生平时课外阅读积累不足,有意降低难度,充满了对考生善意的理解和关怀。 命题选材出自《孟子·公孙丑下》,语段典型,语言规范。主要采用选句翻译与简答题型来考查学生对文化经典名著的阅读理解能力。为了更好地弘扬文化经典,《孟子》是比较合适作为今年选考的内容,因为《论语》是语录体的,符合考试大纲命题要求的内容不多,而《庄子》又太难。《孟子》的内容,认真读过的考生可以得到高分,一些没有看过(或者看过之后印象不深的)考生也多少可以得到一些分数,不至于出现空白现象,可以说不仅学生比较易于接受,也体现了儒家经典对当下社会的作用和影响。这道题,是一道具有较大区分度的试题。

二、经典试题

阅读下面文言文,按要求答题。(10分)(2007年高考福建卷第8题)

盂子去齐,充虞①路问曰:‘君子不怨天,不尤人。’”曰:“彼一时,此一时也。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其间必有名世者。由周而来,七百有余岁矣。以其数,则过矣;以其时考之,则可矣。夫天未欲平治天下也;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吾何为不豫哉?”(《孟子·公孙丑下》)

【注】①充虞:孟子弟子。

(1)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夫子若有不豫色然。(3分)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4分)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上述对话中,孟子的回答体现了一种什么样的心怀?(用自己的话回答)(3分) 参考答案:(1)①您似乎有不快乐的样子。②如果想治理天下(或“使天下太平”),在当今的社会里,除了我还能有谁呢?

(2)体现了孟子自视极高,自任极重(或“自信心、责任感极强”)的心怀。(意思对即可)

三、答题失误

文化经典名著阅读答题失误,综合起来,主要有下面几种原因:

1. 不明翻译要领,缺少“踩分”意识。

文化经典阅读翻译题评分都是按“点”给分,“点”一般是重要的字、词,或通假字,或古今异义,或一词多义,或词类活用,或句式特点等。愈是“难”的字、词,愈要“突破”,不要绕道而行。可谓“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可是,有的考生,因为不明翻译要领,缺少“踩分”意识,往往遇上“难”的字、词,或绕道而走,或胡乱翻译,结果造成答题失误而丢了分。

第(1)题中的两句翻译,第1句重点字词为“豫”(“高兴”“快乐”)、“色然”(„„的样子”),各1分,文句通顺1分。第2句重点词“平治”(使动用法. 要译出“使„„太平”),1分;重点句“舍我其谁也?”(反问句式,要译出“除了我还能有谁呢?”其中的重点词为“舍”、“其”),2分;文句通顺1分。本小题的两句,部分考生因不明翻译要领,无视句中的“得分点”,出现典型错误答案:如将第1句译为“诸夫子若有忧郁的脸这就好了”或“夫子竟然没有半点慌张的神情”,因各“踩分点”均未译出,再加上句意错误,均判为0分。将第2句:“如果我不去平治天下,谁去平治天下”或“如果要想统一天下,当今世上,惟有我还有谁与我争呢”,这两句的翻译,同样是偏离“踩分点”而得了0分。

2. 背离文段大意,概括要点欠妥。

第(2)题出现典型错误答案如下:“认为能够称王的人一定会像孟子一样的贤人”、“争持天下,来称霸王位”、“体现了孟子一种顺其自然、不怨天尤人的心态”。这三种答案因完全背离了文段的中心,均被判为0分。

本小题考点是今年福建卷新增的一个考点。这一考点是文言文阅读中的重点,也是难点,主要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它要求在准确理解词义、句意的基础上,梳理句与句之间的内在关系,依据情理辨清主要信息、次要信息,从而明确文章的主旨,概括出文章的大意。

文中的对话,孟子的回答体现了一种什么样的心怀?要回答这个问题,就必须抓住文中关键语句,分析孟子在对话中表现出的是何种的个性品格、价值取向。其实本段的对话,最能揭示孟子个性品格、价值取向的最关键语句应该是“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这一句,特别是“舍我其谁也”这一反问句把孟子“自视极高、自任极重(或“自信心、责任感极强”)的心怀”揭示得淋漓尽致。部分考生由于未能领悟文段对话的大意,未能筛选并抓住对话中最关键语句,所以只能随意地写出风马牛不相及的答案而得了0分。

四、备考方略

文化经典阅读题,主要考查考生对文意的理解和对句子的翻译。从评分标准看,以前注重语言点,现在则注重大意,大意对了至少占一半的分数,因为只有大意对了,语言点正误的分析才有意义。因此,文化经典阅读题的阅读应遵循以下步骤:

1. 掌握翻译原则,增强“踩分”意识。

高考文化经典阅读题考查的重点是考生的直译能力,我们要把“力求直译”作为翻译的首要原则。力求直译,就是尽量要按照原文逐词逐句地进行翻译,让原文在译文中字字有着落,译文在原文中字字有根据,同时,还必须娴熟地掌握好直译的方法,如“单音节译为双音节”、“调整语序”、“补出省略”等等,并根据语境增强“踩分点”意识,敏锐捕捉住得分点。

文化经典阅读语句翻译,往往在一些关键字词上设置障碍。所谓“关键字词”,是指那些对正确理解句子意思起关键作用的词语。这些词语理解对了,整个句意也就大致清楚了。

考试时要特别注意结合所给材料的具体语境,正确理解和翻译句子,因为,一个词一旦进入了具体的语言环境,就只能表示一个意思。而这个特定的意思必须联系上下文才能确定。比如“夫子若有不豫色然”中的“豫”就是“关键字词”,它牵一发而动全身,翻译对了,整个句子才有分数。这两句的难点在“豫、然、平治、舍、其”等词语,其中“豫”作“快乐”解(见于欧阳修的《伶官传序》:“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高中《语文》第三册》 高考翻译题常以“词类活用”为考查对象。所谓“词类活用”,是指文言文中的实词在固定用法之外,常常还有临时活用的情况。同样一个词,所属同类不同,理解就有别。而这区别,只有依据词的句法的位置理解词义,即依据这个词在句中所充当的成分才能分清。比如“如欲平治天下”中的“平”,在此语境中是使动用法,翻译时应体现使动的特点“如果想使天下太平”。

高考也常拿文言文特有的句式来命制翻译题,我们只有弄清楚这些句式的类别及其同现代汉语的对应关系,才能把句子译好。比如“舍我其谁也”这是一个反问句式,应该要将反问的语气翻译出来,才能更好地表现孟子“自视极高、自任极重(或‘自信心、责任感极 强’)的心怀”。

“不该丢的分数一分也不能丢,不该拿的分数,拿到一分就是胜利。”为避免出现“会而不对,对而不全”的现象,应该全面把握翻译的要领,紧紧抓住得分点,准确翻译好文中的句子。

2. 把握文段大意,整合关键语句。

文化经典的阅读应从理解文段的内容入手,然后结合孔子、孟子、庄子的有关思想,读懂文段意思再作答,考题有“两句翻译题”及“本文段的学派观点、思想的阐述与评价”两类型题,考试中,如果考生看不懂文章,就要善于抓住并筛选出该文段的中心句、名句等,这些往往表达了该文段的思想感情。

今年福建卷文段选自《孟子·公孙丑下》,主要是通过对话揭示文章主旨。要回答“盂子在对话中的回答体现了一种什么样的心怀”这个问题,就必须先宏观把握,根据孟子的生平思想、主张学说等体系高屋建瓴,而后结合语境,抓住文中最能揭示中心的关键性语句,分析孟子在对话中表现出的是何种的个性品格、价值取向。其实本段的对话,最能揭示孟子个性品格、价值取向的最关键语句应该是“如欲平治天下,当分之世,舍我其谁也?”这一句,特别是“舍我其谁也”这一反问句把孟子“自视极高、自任极重(或“自信心、责任感极强”)的心怀”揭示得淋漓尽致。考生如果能够根据孟子思想核心筛选并抓住对话中这最为关键的语句,就能很好地领悟文段对话的大意,从而获得满分。

总之,文化经典阅读按照上面的步骤,先宏观把握,筛选整合文中的要点,再微观入手,根据翻译的原则,推敲出得分点,最后力求直译,再现原文的语言形式,真实表述原文的意思,做到文通字顺,简明规范,畅达流利,高考就一定能得高分甚至满分。

五、拓展演练

阅读下面文言文,按要求答题。

孟子日:“以力假仁者霸,霸必有大国;以德行仁者王,王不待大——汤以七十里,文王以百里。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如七十子之服孔子也。《诗》云:‘自西自东,自南自北,无思不服。’此之谓也。”(选自《公孙丑上》)

1. 将画线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以力假仁者霸,霸必有大国。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孟子认为“王道”与“霸道”的区别在哪里?

参考答案:

1. (1)凭借武力假托仁义的可以称霸,称霸必须具备大国的条件。(2)靠武力使人服从,不是真心服从,只是力量不够罢了。

2. 所谓“霸道”,是以力服人,服从者未必心服;所谓“王道”,是以德服人,服从者是真正的心悦诚服。

表现孟子品格的句子篇五
《古诗文默写》

根据要求写出课文原句。

1、杜甫的《望岳》中,诗人想象登上泰山之顶抒发豪情的句子是: 。

2、《桃花源记》中反映老老少少都十分愉快的句是: 。

3、王维的《使至塞上》中写奇特壮美沙漠景象的句子是。

4、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将诗人因朋友离去而产生的无限惆怅之情抒写到极至的句子

是 、 。

5、《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能表现诗人宽阔胸襟的千古名句是

6、龚自珍的《已亥杂诗》中运用比喻、融入议论、表明心志的句子是

7、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蕴含哲理、表明新事物必将代替旧事物的句子

是 、 。

8、《过零丁洋》中表明作者以死明志的千古名句是

9、《行路难》最能表现诗人积极的追求、乐观自信和顽强坚持理想品格的诗句

10、陶渊明的《饮酒》中描绘傍晚时分山中美丽景色的句子是

11、《醉花阴》中,表达想思之苦,并将“为伊消得人憔悴”的含义蕴含其中的句子

是 、 。

12、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能体现作者忧国忧民情思的句子是

13、《浣溪沙》中“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构成“新”与“旧”的对比,下片构成“来”与“去”的句子是 、 。

14、成语“居安思危”和《孟子二章》中的“ 。”都告诫人们要有忧患意识。

15、周敦颐的《爱莲说》中比喻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君子品格的句子是

16、苏轼的《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中,表达与亲人共赏人间美景的心愿,体现自己乐观的人生态度的句子是: 、 。

17、《木兰诗》中表现木兰轻视富贵、情重故乡的诗句是。

18、苏轼在《水调歌头》中表达对人生哲理感悟的句子是 。

19、由“四面湖山收眼底,万家忧乐在心头”这副对联,你会想到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中的千古名

句 , 。

20、《木兰诗》中概括写战争旷日持久,战斗激烈悲壮的两句

是:。

21、如何对待别人的优点和缺点?孔子说过:“ 。”

22、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一诗中,运用比喻表现宋朝国势危亡、个人身世坎坷的句子

是: , 。

23、《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跟“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意境相似的诗句

是: , 。

24、《送杜少府》中,表达朋友虽然相聚遥远却如在身边的句子是:

25、《记承天寺夜游》 ,描绘了一个空明澄澈,亦真亦幻的美妙境界。

26、曹操的《观沧海》中实写所见之景的句子是:

27、“扑朔迷离”这个成语出自《木兰诗》中的诗句是:

28 。

29、陶渊明的《饮酒》中受世人推崇的诗句是:。

30、孟浩然的《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最能表现洞庭湖宏伟气势的诗句是:

31、“无人问津”这一成语出自《桃花源记》中的句子是

32、《白雪歌》中以花喻雪的名句是:。

33。

34、李白的《渡荆门送别》中的对偶句是:

35、《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李云》中流传最广的句子是: 。

36、陈毅的“取义成仁今日是,人间遍种自有花”诗中的“取义”出自《鱼我所欲也》中的 。

37、《陋室铭》中拿“陋室”与古贤名室相类比的句是 。

39、《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现作者美好理想的句子是:, 。

40、《山坡羊 潼关怀古》的主旨句是:。

41、韩愈的《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

42、《醉翁亭记》中写众宾客饮酒欢乐场面的成语是

43、《观刈麦》中写炙热天气的句子是: 。

44

45、人们用《无题》中的诗句“。”来形容教师的敬业精神。

46、《相见欢》中通过写景点明时令的句子是:47、《浣溪沙》中最脍炙人口的句子是:48、王安石的《登飞来峰》中最富哲理的句子是:

49、《水调歌头》中“此事古难全”中的“此”指代的:。

50、《天净沙 秋思》中表现游子无限悲愁的句子是:。

表现孟子品格的句子篇六
《古诗文默写专项训练》

4、《自嘲》中鲁迅先生爱憎分明对敌人对人民截然不同的名句是 。 5、默写连续两句描写出春雨的诗句,。

一、按原文填写。 6、《自嘲》诗中最能体现鲁迅爱憎分明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7、毛泽东《沁园春•雪》中化静为动、气势奔放的句子是:。 2、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8、《沁园春•雪》中起过渡作用的句子是 3、海燕叫喊着,飞翔着,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高尔基《海燕》) 9、《过零丁洋》中表明作者以死明志之决心的千古名句是 古诗文默写专项训练

4、人的美德犹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培根《论逆境》 5、后死诸君多努力,。6、人间遍种自由花。7、 8、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9、千里莺啼绿映红,。 10、,一枝红杏出墙来。 11、好雨知时节,。 12、,红杏枝头春意闹。 13、春色满园关不住,。 14、望门投宿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 15、,多少楼台烟雨中。 16、,草色遥看近却无。 17、用十七年未餍中国的眼睛,。 18、死去元知万事空,。 19、,春在溪头荠菜花。 20、______________,斜日寒林点暮鸦。 21、我自横刀向天笑,________________。 22、运交华盖欲何求,。 23、有的人,把名字刻入石头,。有的人,情愿做野草,。 骑在人民头上的,。 24、风雨送春归 。俏也不争春, 。 已是黄昏独自愁, 。无意苦争春, 。 25、。;。26、在乌云和大海之间, 。在这叫喊声里,乌云感到了 、和 。 看吧,。闪电的影子,像 。27、永无休止地运动,。对水藻是细语,。 没有你,,没有你,。 让天空的彩霞舞衣飘动, 。 28、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 , ,。 29、我站在高山之巅, ,。, 。 二、默写: 1、毛泽东赞扬梅花不畏严寒、凌雪傲放的名句是: 2、陆游赞咏梅花坚贞不屈、至死不渝的名句是: 。 3、毛泽东的《沁园春 . 雪》的主旨句是: 。 10、《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认为“国恒亡”原因的句子是: 。 11 、明代诗人于谦的《石灰吟》中“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两句与南宋文学家文 天祥《过零丁洋》中“ , 。”有异曲同工之妙。 12、《自嘲》中“ ,。”是对鲁迅精神的写照。“ 。”形象地写出了在反动统治下人民失去了自由生活的空间。 13、毛泽东的《卜算子 咏梅》中象征政治形势不断发展变化的词句是:“ 。”象征革命者面对困难坚强不屈的高尚情操的词句:“ , 。”表现梅花不居功自傲美好品格的词句:“ , 。”赞美梅花无私奉献、豁达乐观的句子是:“ , 。” 14、陆游的《卜算子 咏梅》中借梅花的形象来抒发自己的情感。写自己的抗战主张得不到支持的无奈的词句是“ , 。” 写自己在矛盾的彷徨中遭受排斥、打击的句子:“ , 。” 写作者与世无争品格的句子“ , 。”写作者无论遭受怎样的摧残都坚守自己的情操,永不易节的句子“ , 。” 15、《沁园春 雪》中上阕写北国雪景。先总后分,总写的句子是: 。”分写时有动有静,静景是“ 。”动景是“ 。”有虚有实,虚景是“ 。”下阕议论抒情。“ , 。”将上下两阕无缝对接;对历史英雄人物又有不同的评价,对“ 和 ”用“惜”“ ”、 “ ”;而对“ , ”则用“ 。”来评价。用“ , , 。”来抒发无产阶级革命领袖的自信与抱负、壮志和豪情。 16、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中,直抒胸臆的句子: , 。 17、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一诗中,用对比手法突出早春可爱的句子: 。 18、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一诗中用“ ,。”表现出他的民族气节和舍生取义的生死观。 19、诗词中蕴涵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常读古诗词能陶冶人的情操,从《沁园春·雪》中的“ , , 。”我们领略了毛泽东歌颂无产阶级人民大众的豪情。从鲁迅《自嘲》中的“ , 。”我们读出了一代文豪的人生格言。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中“ , 。”的千古名句,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仁人志士为民族正义而献身。陆游在《示儿》中的“ , 。”表

1

达了作者渴望祖国统一的爱国之情。杜甫《春夜喜雨》中的“ , 。”也常用来比喻思想政治工作细致入微。

20、生命是什么?生命是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一诗中“ 。”的浩然正气;生命是谭嗣同题在狱壁上的“ , 。”的豁达乐观;生命是陈毅在《梅岭三章》中“ , 。”为理想捐躯的无私奉献。生命是陆游在《示儿》中“ , 。”至死不渝的爱国深情。 21、“多难兴邦“让我们联想到孟子的名言:, 22、《江南春绝句》中,诗人把我们带入江南那花红柳绿的世界的两句诗是:“ , 。” 23、《过零丁洋》中表明作者立志为国尽忠,青史留名的是诗句是“” 24、《沁园春 雪》中由写景转入议论抒情的过渡句是:, 。 25、《游园不值》中富含哲理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玉楼春》词中的写景名句是“_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_。” 27、《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一诗中,运用比喻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 28、《梅岭三章》中表达作者生死不渝誓与反动统治血战到底的诗句是“” 三、在下列各句空白处,填写上句或下句,并回答问题。 ①待到山花烂漫时, 。

②天街小雨润如酥, 。 ③ ,花重锦官城。

④然后知生于忧患, 。⑤俱往矣, , 。 ⑥横眉冷对千夫指, 。

根据下面所给的语境,选择上面①-⑥中的一句名句填空(2分)

欣闻母校的百年校庆,一位海外归来的老学者回顾了母校的百年沧桑后,对满堂青年学子深情的说“ , 。” 四、引用原文回答问题。

1、愚公移山的原因是: 2、愚公移山的目的是:。 3、愚公认为移山一定能实现的原因是 4、、孟子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指出,一个人要担当大任就要先经受艰苦的磨炼,具体来说,磨炼就是要在精神上要 ,在生活上要 ,在经济上要 ,在做事上要 。(用原文语句回答)

5、2008年5月23日,温家宝总理为震后复学的北川学子题下“多难兴邦”四个字,这与本文表达的“ ”观点相类似。

6、孟子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以6位历史人物的经历告诉人们:人要成大器,必须先经受磨炼。下面列出的名言中,与之意思相近的是哪两句?

A、古人大业成,皆自忧患始 B、试玉要试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 C、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D、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 五、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5题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天街小雨润如酥, 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 绝胜烟柳满皇都。

1.“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的意思是

2.诗人(填出作者的名字)(1分) 没有抓住春天的繁华嫩叶,只选择了 和 两个早春景物,描绘出早春的特点,给人早春时节 。 3.诗中的一句“”,是经过作者细心观察和体会才发现的,结尾又用____的手法突出了早春比暮春风光更美好的主旨。

4.仔细阅读这首诗,结合人生加以思考,诗中蕴含着一个怎样的道理。 六、阅读古诗《过零丁洋》完成下题。

过零丁洋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本诗是一首,作者,字韵,全诗的韵脚是 。

2、诗歌首联写了个人和国家的哪两件大事? 3、“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好在哪里? 4、尾联是千古传诵的名句,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5、用你自己的话描述“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的打萍”所反映的国家和作者个人的境遇。 6、结合我国历代名人志士对待生死的价值观,举例谈谈你对“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理解。 七、默写下列诗歌

1、默写《江南春绝句》 2、默写《过零丁洋》

3、默写毛泽东《卜算子 咏梅》 4、默写《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5、默写《玉楼春》 6、默写《游园不值》 7、默写《自嘲》

8、默写陆游的《卜算子 咏梅》 9、默写《示儿》

2

表现孟子品格的句子篇七
《我读孟子》

我读孟子

千年之后有李白、王守仁,

千年之后有鲁迅,

下一个千年,会是谁?

而我们,注定只能活在千年的缝隙„„

孟子:当我们周围狼烟四起的时候

手捧战国典籍,目视诸侯纷争。硝烟还未散尽,土尘又重重扬起。刀与戟相撞的声响,王与侯争霸的号角,合成战国流动的历史图画。 我站在历史画面前,看着你昂着头挺着胸自信地走来。用你洪钟般的嗓音,诵读你传世的儒经。彻耳清心之音,拨开茫茫历史雾霭,穿越重重山水阻隔,震撼山川,响彻华史。

多年的战乱,河山早已满目疮痍;俯视中原大地,“民有饥色,野有饿殍”,你心中是怎样的酸楚。于是你慈悲的心肠,你为民请命的豪举,便显现在一次次的苦心游说中。你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王则勃然大怒:哼,君为轻?君为轻我当什么王?!你说,“不嗜杀人者能一之“,可梁襄王心里嘀咕:不杀人?不杀人打什么战?又怎夺得了天下?你又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穷”者们于是以“善其身”来自我安慰,而“达”者们谁又能“兼济天下”?多数是明哲保身,躲得远远的罢。

自古才子多孤独!任你跑破了鞋底,凭你走短了春秋;哪怕你说破了唇舌,还是话断了历史,仍然没有一个君王愿意实施你心中的王道。于是你由孤独变得孤傲了。齐宣王称病,你也称病。君王有什么

了不起呢?“舜何人也,予何人也,有为者亦若是。”可历史决定了你只能做思想的传播者,不能做“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的君王。你开始蔑视统治者,见了梁襄王后说,“望之不似人君。”要知道这样的话可能招致杀身之祸,可你不怕。难怪后来的李大诗人也发出“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的激越之语,是受到了你的影响的吧?

“贤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周围烟尘这么重,你显然已经“昭”不过来了。你渐渐疲惫了,但仍心存希望,于是向当权者发出最后的“通牒”:“老吾老及人之老,幼吾幼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齐国田氏却废姜氏而成为诸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仍然是齐国因“附于秦”得一夕安寝,失去民心失去警惕之心,“终继五国迁灭”。唉,他们不听,也只能随他们去吧! 硝烟仍在不断地涌起,纷争还在无奈地继续。你也只能泪眼朦胧地心痛万分地看着哀鸿遍野尸骨满地。硝烟埋没你的救民之心,亦使你的爱民之情显得更为真切,使你想“兼善天下”的博大情怀显得更为高贵!

关上《孟子》,我已被孟子感动得泪流满面。

王守仁及“心学”陆王心学一般认为肇始孟子、兴于程颢、发扬于陆九渊,由王守仁集其大成。陆王心学与程朱理学虽有时同属宋明理学之下,但多有分歧,陆王心学往往被认为是儒家中的“格心派”(一称“主观唯心主义”),而程朱理学为“格物派”(一称“客观唯心主义”)。

心学最不同于其他儒学者,在于其强调生命的过程,中国的圣人学问开始“哲学化”,而有新儒家的诞生。不过回归成圣的本来面目,这才是儒家能对混乱的世局与世人能张开的贡献。

《王阳明四句教》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 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良知是心之本体,无善无恶就是没有私心物欲的遮蔽的心,是天理,在未发之中,是无善无恶的,也是我们追求的境界,它是“未发之中”,不可以善恶分,故无善无恶;当人们产生意念活动的时候,把这种意念加在事物上,这种意念就有了好恶,善恶的差别,他可以说是“已发”,事物就有中和不中,即符合天理和不符合天理,中者善,不中者恶;良知虽然无善无恶,但却自在地知善知恶,这是知的本体;一切学问,修养归结到一点,就是要为善去恶,即以良知为标准,按照自己的良知去行动。无善无恶就是没有私心物欲的遮蔽的心,是天理,在未发之中,是无善无恶的,也是我们追求的境界。

但是有时候人的判断会出现错误,也就是意之动出现了错误,即不能正确地分辨善和恶,把恶当作善,把善当作恶,那么他的良知也会出现错误,从而格物也会误入歧途,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因为此时的心已经被私心和物欲遮蔽了,不是天理,这时就要反求诸己。努力使自己的心回到无善无恶的状态。回到无善无恶的状态了,才能有正确的良知,才能正确的格物。

什么是有理,只要格物致知(《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穷究事物的原理法则而总结为理性知识。本意:穷究事物原理,从而获得知识。出处《礼记·大学》:“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来达到一颗没有私心物欲的心,心中的理其实也就是世间万物的理。天理不是靠空谈的,是靠格物致知。靠实践,靠自省 ,即“知行合一”。心中有天理,无私心,就好比世间有规矩,有规律,

有规矩就能丈量世间万物的方与圆。无论有多少方和圆,无论这些方和圆的大小,都能靠格物致知揭破其规律,不然这些规律就是不正确的。天理就在人的心中。

孟子辩论对鲁迅的影响

论辩,或者辩论,是不同观点的双方,为了各抒己见,所进行的证明与反驳。论辩的历史作用与现实意义,历代理论家都给予了很高的评价。我国古代著名的文学理论家刘勰就在《文心雕龙·论说》中写到:“一人之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一个人论辩的价值,比国宝九鼎还贵重;三寸之舌的力量,比百万雄师还强大。刘勰对论辩的评价,已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论辩,特别是历史性的大论辩,往往是社会大变革的号角。

一、孟子的论辩技巧

孟子,名轲,战国时代首屈一指、技压群雄的论辩大师,一位天才的雄辩家·《孟子》的犀利、《庄子》的恣肆、《荀子》的浑厚和《韩非子》的峻峭,被称为先秦散文的“四大台柱”。孟子论辩文章给人的第一感觉就是气象恢弘、博大壮观、刚柔相济、析义极精。

第一,形象说理。在《孟子》中则具体体现为善于巧喻。孟子“喜以比喻宣达他的意见”,“堪称比喻圣手”。综观《孟子》全书261章,其中93章总共使用比喻159种。《孟子》文中或以物喻理,深入浅出,或以事喻理,情理显豁;或以寓言喻理,入木三分,从而化抽象为具体可感,化深奥为浅近通达,从而增强孟子抽象论理的现实性,为孟文说理蓄势,使得孟子的论辩“开辟抑扬,高谈雄辩,曲尽其妙……

一纵一横,论者莫挡。”

第二,欲擒故纵。“将欲败之,必姑辅之;将欲取之,必姑予之。”舌战用兵本无二致,订谋施计必须审时度势。以擒为目的,以纵为手段,为了擒敌之目的,必须先付出纵的代价。如《孟子·梁惠王章句下·第六章》,孟子先以“臣”“士”作喻,远离讨论话题,陷齐宣王于彀中,随即话锋一转,矛头直指宣王,擒之于话锋之下,使得宣王“顾左右而言他”。孟子凭借“纵”字诀,使整个论辩过程迂回曲折,摇曳生姿。“一反墨文说理之艰涩”“真是极尽曲折变化之能事。”

第三,避虚就实。孟子的核心思想是“王道”“性善”,是实,其余皆属细枝末节,是虚。论辩的核心是不能变的,因此,对手的话题不在二者范围之内,对孟子来说便是“虚”。如何将虚过渡到实,孟子自有其语言上的太极推手,如《齐桓晋文之事》一章,齐宣王崇尚“霸道”,开头便问“齐桓晋文之事”,孟子则以“仲尼之徒无道齐桓之事……无以,则王乎?”这样一段立场鲜明的回答,不仅表明了对霸道的态度,又机智委婉的将谈话引向了王道。这种话题转换艺术使得孟子能够在论辩不利的情况下反守为攻,转败为胜。

二、鲁迅小说中的论辩技巧

首先,在鲁迅小说中,常常有一些句子意味深长,常常给人以深刻印象,显示着鲁迅特有的思致与笔调。达到形象说理的效果。例如,《孤独者》中魏连殳(SHU)在绝望中折断傲骨,“躬行我先前所憎恶,所反对的一切,拒斥我先前所崇仰,所主张的一切了”,也包含了对“先前的我”与“现在的我”的思辩,而这一思辨式的描写对于小说

表现孟子品格的句子篇八
《课时作业第二部分 古诗文积累》

第二部分 古诗文积累

易错字默写训练

一 观沧海

1.东临海。

2.秋风。

3.星

二 次北固山下

1.海日

2.乡书何处达?归

三 钱塘湖春行

1.几处早争暖树,谁家新

2.浅草才能马蹄。

四 天净沙·秋思

1.枯。

2.断

五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1.我寄愁心明月,随西。

六 夜雨寄北

1.君问归期有期,巴山夜雨

2.何当共西窗烛,

七 泊秦淮

1.烟,夜泊秦淮酒家。

2.隔江

八 浣溪沙

1.无可奈何落去,似

2.小园香径独。

九 望岳

1.造化

3.会当众山小。

十 春望

1.感时花泪,别鸟心。

火连三月,家书。

十一 使至塞上

1.征

2.大漠。

十二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舟侧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

十三 赤壁

1.折。

2.东风不周春深二乔。

十四 过零丁洋

1.山河破碎风,身世浮沉雨打。

洋里叹。

取丹心照

十五 水调歌头

1.不知天上宫。

2.不应有恨,何向别时

3.月有阴。

4.千里共

十六 山坡羊·潼关怀古

1.宫

十七 饮酒(其五)

1.问君何能?心远地自。

2.欲忘言。

十八 行路难(其一)

1.玉盘珍

2.欲

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

十九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1.八月秋高风怒卷我屋上三重

3.安得广千万间,大欢颜。

二十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北风卷地草折,胡天八月

2.忽

二十一 己亥杂诗

不是无情物,化

二十二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1.城三秦,风烟望五。

2.海内存知,天若比邻。

3.无为在路,儿女共

二十三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1.天街小雨润如

二十四 无题

1.相见时难别难,东风无力百花。

2.春蚕到死方尽,成灰泪始干。

3.晓镜但愁云改。

二十五 相见欢

1.月如清秋。

不断,

3.别是一滋味在心头。

二十六 登飞来峰

1.不

二十七 渔家傲·秋思

1.衡阳

酒一杯家万里,归无计。

3.人不

二十八 江城子·密州出猎

1.老夫苍,锦帽,千骑

2.何日

二十九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1.八百里分下。

2.马作飞快,弓如

得前

三十 观刈麦

1.妇姑

2.足土气,背

3.力夏日长。

有余粮。

三十一 关雎

1.关关,在河之淑女,君子好。

2.求之不得,思服。悠哉悠哉。反侧。

三十二 蒹葭

1.蒹葭,白露为霜。

3.蒹葭,白露未

三十三 雁门太守行

1.黑云压城城欲

2.塞上凝夜紫。

三十四 游山西村

1.山疑无路,柳花

古诗词曲中考题型默写训练

1.日月之行,。,若出其里。(曹操《观沧海》)

(王湾《次北固山下》)

海日生残夜, 。

乡书何处达? 。

,谁家新燕啄春泥。(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乱花渐欲迷人眼,。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夕阳西下, 。

5.我寄愁心与明月,(《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商隐《夜雨寄北》)

何当共剪西窗烛,。

,夜泊秦淮近酒家。(杜牧《泊秦淮》)

商女不知亡国恨, 。

8.无可奈何花落去,。(晏殊《浣溪沙》)

(杜甫《望岳》)

会当凌绝顶, 。

10.感时花溅泪,(杜甫《春望》)

(王维《使至塞上》)

大漠孤烟直, 。

,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铜雀春深锁二乔。(杜牧《赤壁》)

14.惶恐滩头说惶恐,。(文天祥《过零丁洋》)

人生自古谁无死, 。

,月有阴晴圆缺,。(苏轼《水调歌头》)

但愿人长久, 。

16.兴,(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心远地自偏。〔陶渊明《饮酒(其五)》〕

采菊东篱下, 。

此中有真意, 。

,将登太行雪满山。〔李白《行路难(其一)》〕

长风破浪会有时, 。

,卷我屋上三重茅。(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秋天漠漠向昏黑。

布衾多年冷似铁, 。

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 !

,胡天八月即飞雪。(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忽如一夜春风来, 。

山回路转不见君, 。

21. 落红不是无情物(龚自珍《己亥杂诗》)

,风烟望五津。(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草色遥看近却无。(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东风无力百花残。(李商隐《无题》)

春蚕到死丝方尽, 。

,月如钩。(李煜《相见欢》)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

26. 不畏浮云遮望眼,。(王安石《登飞来峰》)

27.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浊酒一杯家万里, 。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持节云中, ?

,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

壮词以寄之》)

了却君王天下事, 。可怜白发生!

30. 妇姑荷箪食,(白居易《观刈麦》)

力尽不知热, 。

,在河之洲。(《关雎》)

,白露为霜。(《蒹葭》)

溯洄从之, 。溯游从之, 。

蒹葭萋萋, 。所谓伊人, 。

33. 黑云压城城欲摧,。(李贺《雁门太守行》)

角声满天秋色里, 。

,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文言文中考题型默写训练

一、《〈论语〉十则》

1.孔子强调学习知识要经常复习,因为:“,不亦说乎?”

“ ,可以为师矣。”

2.孔子阐述学习和思考应该结合起来的千古名句

是 , 。

3.学习知识要谦虚,要实事求是,就像孔子说的那样

“ , , ”。

4.孔子阐述要善于学习他人长处的名句是,

5.孔子认为要随时随地学习、请教他人的名句

是 , 。

6.后人用孔子的“”来赞扬那些在困境中坚持

节操的仁人志士。

7.孔子所倡导的待人接物的原则是,

8.佛山是一座美丽的城市,作为导游的你,面对纷纷而来的外国游客,这样表达你的欢迎之

意:“ , ?”(用《〈论语〉十则》中的原句回答)

二、《桃花源记》

1.《桃花源记》中描绘桃花林中草美花繁的语句

是 , 。

2.《桃花源记》中作者用

“ , , ”来描写桃花源内

自然环境的美好。

3.《桃花源记》中描写桃花源人民安居乐业、和平幸福生活的句子(或描写老人和小孩神情)

是 , 。

4.《桃花源记》的““虚构的理想社会。

5.《桃花源记》中最能体现桃花源人热情好客、民风淳朴的句子

有 , 。 , 。

6.桃源人来到桃花源的原因是。

表现孟子品格的句子篇九
《七年级寒假作业》

(1) 《望岳》。

(2) 用月寄情的句子很多,请从课内和课外各写一句:① ,

(3) 《望岳》中表现诗人不怕困难,勇于攀登,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的句子是: ,。

(4) 《登飞来峰》蕴含哲理的句子是:,。

(5) ,

(6) 以衣着之华丽来描写罗敷美貌的句子是: (7)

(8) ,

(9) ,。

(10) ,

(11)直接描写高猿长啸的情景的句子是:,。

(12)

(13)《论语六则》中,表示要虚心向周围的人学习,取长补短的句子是: ,

(14)

(15)表现木兰十年征战的句子是: 。

(16)《伤仲永》中,仲永智力衰退的原因是:。

(17)《淮上与友人别》中,。

(18)古代诗歌中,送别友人,眷恋亲人的句子很多,请根据学过的课文写出一句:

, 。

(19)《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写景物的句子是:

富有哲理的句子是: , 。

(20)《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用典的句子是比喻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句子是: , 。

(21)《夜雨寄北》中想象与友人团聚的句子是。

(22)

(23)从侧面描写木兰战功显赫的句子是:

(24)夸张地描写木兰矫健的雄姿的句子是:

(25)写木兰不图功名利禄的高尚品格的句子是:

(26)《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名句是:。

(27)《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28)总写三峡地貌特征的句子是:

(29)《三峡》中直接表现群山高峻的句子是:。

(30)《三峡》中表现水流急速的两个四字短语是:。

(31)《三峡》中表现山河秀丽的两个四字短语是:。

(32)表现秋境的凄清、令读者恍若身临其境的两个四字短语是:

(33)《三峡》中郦道元用“的语句比喻夏水的急速,引用渔者之歌“ , ”渲染秋猿的悲凉之声。

(34)《观沧海》 。

(35)《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表达对友人宽慰的一句是: 。

(36)

(37)《蔡勉旃坚还亡友财》。

(38)《望岳》的颈联是:。

(39)《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劝慰友人不必伤别离,不要学女儿之态的句子是:

, 。

(40)。

(41)。

(42)《望岳》中化用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的名句是: 。

(43)《江南春》中抒发作者对国家兴亡之感的诗句。

(44)《登飞来峰》。

(45)《回乡偶书》。

(46)《夜雨寄北》中设想将来与友人秉烛长谈之景的句子是:

,。

(47)《淮上与友人别》中表现春光明媚、。

(48)《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表现诗人对友人深厚情谊的句子是:

, 。

(49)《木兰诗》中成语“扑朔迷离”出典的句子:

(50)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51) ,寒光照铁衣。

(52) ,思而不学则怠。

(53)古往今来,人们身处困境,进退两难时,便自然而然地吟起王安石《登飞来峰》中的名

句: , 。

(54)杜甫的《望岳》诗中,诗人想象登上泰山之巅抒发豪情的诗句是: 。

(55)《登飞来峰》中与“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诗句是 。

(56)杜甫《望岳》的颔联是: , 。

(57)如何对待别人的优点和缺点呢?孔子曾说过: , 。

(58)用你所学过的古诗给同学写两句临别赠言,表达你们深厚的友谊。

A: 。

B: 。

(59)现实生活中,人们为了表明“只要虚心求教,到处都有老师”的观点时,常引用孔子的 话: 。

(60)请你写出两句珍惜时间的名言或警句:

A 。 B: 。

(61)《木兰诗》中概括写战争旷日持久,战斗激烈悲壮的诗句是: , 。

(62)唐代陆龟蒙《别离》诗中有“丈夫非无泪,不洒离别间”的诗句,由此可联想到王勃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的两句诗是: , 。

(63)当别人不了解自己甚至误解自己时,孔子在《论语》中认为应该采取的态度是:

(64)全国中学生夏令营大连会场开营仪式上,主持人说:“孔子说过, , 连。”

(65)《淮上与友人别》中描写了一幅长江上杨柳依依,春光明媚的景致的诗句是: 。

(66)“雨”是古代诗人笔下常见的景物,如“渭城朝雨挹轻尘”。请写出两个含“雨”的诗句: A: 。B:

(67)古诗词中描写军旅生活的诗句很多,如《木兰诗》“ ,寒光 照铁衣”,辛弃疾的《破阵子》中的“八百里分麾下炙,”。

(68)古往今来,面对如梭的岁月,我们的先辈触景生情,感慨万千。孔子有“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无奈;汉乐府民歌《长歌行》有“ ,老大徒伤悲”的感叹;岳飞有“莫等闲, ,空悲切”的抒怀。

(69)《饮酒》诗中最能体现陶渊明怡然自得、恬淡闲适的名句是: ,

(70)漫步在文学艺术的长廊,品读古代优美诗文:“ ,草色遥看近却无” (韩愈《早春呈张十八员外》),“乱花渐欲迷人眼, ”引领我们欣赏早春美景;“ ,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 愁云惨淡万里凝”(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为我们呈现边塞风光;“海内存知己, ”是王勃对即将离别的友人的真诚劝慰,“但愿人长久,” 是苏轼对相隔两地的亲人的深情祝愿;杜甫《望岳》抒写“ ,一览众山小”的豪情,王安石《登飞来峰》悟出“不畏浮云遮望眼, ”的哲理;当生与义不可兼得时,孟子主张“ ”,在国家受辱、生灵涂炭时,文天祥悲壮地喊出了“人生自古谁无死, ”的誓言。

(71)王安石《登飞来峰》中,与杜甫“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一句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诗句是: , 。

(72)五月中旬的一个夜晚,西宁突降大雪,清晨当你走出家门,看到绿树枝头挂满的雪花,不由吟诵起了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诗句“ ,

”。

(73)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化用李白《把酒问月》诗中“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的句子是: , 。

(74)《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中,喻含新事物不断涌现的理趣诗句是: 。

(75)生活中,人们常用《爱莲说》一文里“ , ”的诗句,来比喻那些洁身自好、不为世俗左右的人。

(76)陆游在游山西村后与友人相约:“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异曲同工,孟浩然与故人“把酒话桑麻”后约定: , 。

(76)请从下面作品中任选一部,写出其中一个主要人物,并简要介绍与之相关是的一个情节。《三国演义》、《安徒生童话》、《西游记》、《水浒传》

主要人物:

情节介绍:

(77)春联是我国特有的民族文化,每当春节时,家家户户都会在大门上张贴春联来辞旧迎新,请从你家和你的邻居家所贴的春联中摘抄出你最喜欢的十副春联:

表现孟子品格的句子篇十
《18《孟子》二章》

18、《孟子》二章

导学案

【学习目标】

1、能解释重要词语,翻译重要句子。 2、背诵两篇短文,积累名言警句。

3、了解《孟子》散文的特点,理解孟子的政治主张。 【知识链接】

走近作家: 孟子(前372年-前289年),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鲁国人,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儒家代表人物。著有《孟子》一书。孟子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合称为“孔孟”。《孟子》是孟子及其门人所作,儒家经典之一。《孟子》是以记言为主的语录体散文,其中有许多长篇大论,气势磅礴,议论尖锐、机智而雄辩,对后世的散文写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课时安排】二课时

第一课时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自主学习】

朗读课文,注意读出文章的节奏和气势。

例: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划分下面句子节奏。

(1)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2)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合作探究】

1、根据注释提示,借助工具书,疏通文句,圈点勾画难词难句。 (1)三里之城,七里之郭 (2)兵革非不坚利也 (3)委而去之, (4)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5)寡助至之 (6)亲戚畔之 (7)得道者多助 2、翻译句子。

(1)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2)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3)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3、读课文,思考讨论下列问题

(1)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中心论点提出来后作者是怎样进行论证的?使用什么论证方法?

【展示交流】 展示1、2、3小题 【归纳小结】 1、字词小结 (1)古今异义

郭: 池: 亲戚: 委: 域: (2)一词多义

之 亲戚畔之( ) 三里之城( ) 寡助之至( ) 以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 以天下之所顺( ) 而 夫环而攻之( ) 攻之而不胜( ) 2、课文小结。

孟子的这一主张,强调做任何事情必须要顺乎民心,反映了孟子在那个历史发展特定阶段中的远见卓识。

世界的政治格局发展到今天,虽然欧美发达国家相对来说仍然处于支配地位,但是我们可以看到大国的霸权地位已处在江河日下的境地。在世界政治的运作中是否合乎道义正在成为处理国家与国家,民族与民族之间关系的准则,“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将会成为21世纪支配世界政治格局的重要观念。 【课堂检测】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2、从上文看,得“人和”的实质是“ ”,得“人和”的最佳局面是“ ” 。 3、本文主要采用的论证方法是。 4、现代生活中,“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仍然有其普遍的意义,请结合你的生活,谈谈对“道”的理解。

5、请写出一句与“人和”有关的名言警句:

第二课时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自主学习】

1、听读课文,注意重点词语读音。

(1) 舜发于畎( )亩之中 (2)傅说( )举于版筑之间, (3) 行拂( )乱其所为 (4)入则无法家拂( )士 2、 朗读课文,注意读出文章的节奏和气势。 试标出下边句子的节奏

(1)舜发于畎亩之中 (2)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3)必先苦其心志 (4)行拂乱其所为 (5)入 则 无 法 家 拂 士,出 则 无 敌 国 外 患 者 【合作探究】

1、根据注释提示,借助工具书,疏通文句,圈点勾画难词难句。 (一)通假字

(1).曾,通 (2).衡,通 (3).拂,通 (4).忍,通 (二)词类活用

(1).使动用法:

苦: 劳: 饿: 空乏: 忍: 乱:

(2).动词用作状语:入: 出: (3).名词用作动词:人恒过 过: 2、翻译句子

(1)舜发于畎亩之中 (2)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3)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3、读课文,思考讨论下列问题 (1) 你认为本文的论点是什么?

(2)文章是如何一步一步得出这个论点的?

(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提出担当大任的人必须经过艰苦生活的磨炼。请查找相关

资料,补充一些例子,说说你的看法。

【展示交流】

展示合作探究中1、2、3小题。 【归纳小结】

两千多年前的孟子就提出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历史无数次地证明了他的观点。当我们遇到挫折,身处困境之时,不要埋怨,不要害怕,不要气馁,你应该感谢生活给了你一个磨炼自己的机会,好好把握这个机会,努力锻造自己的品格和学识才干,你就会走出逆境,开创出一片新天地! 【课堂检测】

一、阅读课文,回答下面问题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故天将降大任: 苦: 曾: 人恒 过: 弼士: 生于忧患: 2.翻译“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这个句子。 答:

3、填空:

课文开头第1--6句属于 论据。作者从个人 的事例再说到统治者的方略,最终提出了“ ”的中心论点。 4、材料链接:

2008 年,伟大的祖国遭受了雪凝、“藏独”、地震等接踵而至的突难。我们渴望天佑中国,但我们也深知“多堆兴邦”。几千年来,中华民族虽历经沦桑、饱受磨难,但我们今天仍然光芒四衬,昂首屹立于世界的东方。 【注】邦:国家。 请结合短文简析:多难为何能兴邦?

二、说说和本文阐述的道理相似的名言警句。(至少2句)

●【往下看,下一篇更精彩】●

最新成考报名

  • 朗读手册中的经典语句
  • 2020年建军节致敬抗洪救灾英雄的句子80句
  • 抗洪救灾横幅宣传语80句
  • 有关安全教育的句子段落
  • 高温防汛标语80句
  • 抗击疫情暖心金句100例
  • 关于战胜疫情经典金句
  • 防控疫情金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