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文大全 > 好词好句 >

相安无事 造句

成考报名   发布时间:01-17    阅读:

相安无事 造句篇一
《造句练习》

造句练习

荡然无存: 无影无踪: 从容不迫: 镇定自如: 因地制宜: 因材施教: 销声匿迹: 人迹罕至: 怡然自乐: 悠然自得: 柳暗花明: 豁然开朗: 张皇失措: 惊恐万状: 手足无措: 微不足道: 微乎其微: 肃然起敬: 油然而生: 大庭广众: 大张旗鼓: 不可名状: 莫名其妙: 低眉顺眼: 天衣无缝: 亲密无间: 唇齿相依: 视而不见: 麻木不仁:

气势磅礴: 气势汹汹: 永垂不朽: 鞠躬尽瘁: 缭绕不绝: 络绎不绝: 深不可测: 高深莫测: 触目伤怀: 触景生情: 惟妙惟肖: 绘声绘色: 风尘苦旅: 风尘仆仆: 巧妙绝伦: 举世无双: 前瞻后顾: 左顾右盼: 自出心裁: 别具匠心: 井然有序: 有条不紊: 风雪载途: 风雨兼程: 相安无事: 无所事事: 束手无策: 措手不及: 变化多端: 变幻莫测:

相安无事 造句篇二
《成语解释与造句》

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资料

成语解释与造句

1.锐不可当——锐:锐气;当:抵挡。形容勇往直前的气势,不可抵挡。

战士们在充满硝烟的战场上奋勇杀敌,锐不可当,赢得了最终的胜利。

2.转弯抹角——抹角:挨着墙角绕走。沿着弯弯曲曲的路走。比喻说话绕弯,不直截了当。

他说话直截了当,从不转弯抹角,大家都很欣赏他的直爽。

3.月明风清——月光明朗,清风微动。形容美好的月夜。清:清爽。

在每个月明风清的夜晚,她都愿意到院子里走走,体味一种难以言表的轻松和愉悦。

4.张皇失措——张皇:慌张;失措:举止失去常态。惊慌得不知怎么办才好。

作为一个经验丰富的老地下党员,面对何种情况他都会沉着应对,不会张皇失措。

5.荡然无存——荡然:完全空无。形容东西完全失去,一点没有留下。

地震带来的毁灭是彻底的,整个城市的建筑物几尽荡然无存。

6.微不足道——微:细,小;足:值得;道:谈起。微小得很,不值得一提。指意义、价值等小得不值

得一提。

虽然我们取得了进步,但是比起强大的对手所取得的胜利,这点成功还是微不足道的。

7.大庭广众——大庭:宽大的场地;广众:为数很多的人群。指聚集很多人的公开场合。

大庭广众之下,她敢于用犀利的语言表达出自己完全不同于常人的看法,令人十分钦佩。

8.长途跋涉——跋涉:翻山越岭、趟水过河。指远距离的翻山渡水。形容路途遥远,行路辛苦。 经过长途跋涉,朝圣者终于到达了自己心目中的圣地,一时激动得无法自己。

9.穷愁潦倒——穷愁:穷困愁伤;潦倒:颓丧,失意。穷困愁苦,失意消沉。形容读书人境遇困苦,意

志消沉。

他想到自己十年寒窗苦读,却落到如此穷愁潦倒的境地,不觉可悲可叹。

10.风尘苦旅——形容旅途奔波,忙碌劳累

一辈子的风尘苦旅,终于让作为旅行家的他明白了自己这一生的意义和价值。

11.低眉顺眼——低着眉头,两眼流露出顺从的神情。形容驯良、顺从。

他秉性刚直,一身傲骨,从不低眉顺眼,对权贵惟命是从。

12.生死祸福——人生中的出生、死亡、灾祸、祥福。有涵盖人生世事的意思。

每个人都是在生死祸福中度过自己的人生,我们无法选择,却可以试着改变命运。

13.惟妙惟肖——描写或模仿得非常逼真。

老人善于模仿各种鸟的叫声,或清脆悦耳或低回婉转,实在是惟妙惟肖,令人惊叹。

14.巧妙绝伦——巧妙:(方法或技术)灵巧高明,超乎寻常;绝:没有。伦:同类。指精巧奇妙到了极点,

在同类事物中没有能与之相比的。

那座建筑物不愧是由远近闻名的建筑设计师所设计,真是巧妙绝伦,引人注目。

15.因地制宜——因:依据;制:制定;宜:适当的措施。根据各地的具体情况,制定适宜的办法。 相关部门认为,只用一个办法解决所有问题是不可行的,要在考察后因地制宜地解决。

16.重峦叠嶂——峦:连绵的山。山峰一个连着一个,连绵不断。

从祖国的高空鸟瞰大地,重峦叠嶂,江河纵横,好一派壮丽动人的风光。

17.雅俗之别——高雅和低俗的区别。

他认为艺术上是有雅俗之别的,所以一直注重自己的绘画创作所表达的内涵。

18.销声匿迹——销:通“消”,消失;匿:隐藏;迹:踪迹。指隐藏起来,不公开露面。

犯下重罪的她销声匿迹了十几年,可终究是逃不过法律的制裁。

19.衰草连天——形容荒草遍地,极其凋敝的样子。衰草 :枯草。连天 :形容远望山水、光焰等与天

空相接。

城中衰草连天,一片荒凉,昔日的繁华已不复存在。

20.风雪载途——路上都是风雪交加,形容风雪遍地。

一路上风雪载途,使多年没有返回故乡的她对回家的期盼更加强烈了。

21.周而复始——周:环绕一圈;复:又,再。转了一圈又一圈,不断循环。

春夏秋冬的季节变换,就是一个周而复始的过程。

22.草长莺飞——生机勃勃,万物复苏的景色。

又是一年的春天,大地复苏,每片土地都呈现出草长莺飞的景象。

23.相安无事——相:互相;安:安稳。指彼此相处没有什么争执或冲突。还过得去。

虽然他们家刚搬来时和邻居有过冲突,但经过一段时间的相互了解,两家人也相安无事。

24.天衣无缝——神话传说,仙女的衣服没有衣缝。比喻事物周密完善,找不出什么毛病。

她本以为自己的谎言编得天衣无缝,却还是被细心周密的探长找出了致命的破绽。

25.在劫难逃——旧时迷信的人认为命里注定要遭受的灾难是无法逃脱的。现有时也用来指某种灾害不

可避免。

犯下滔天罪行后,这个人是在劫难逃,必将受到法律的严惩。

26.五彩斑斓——五彩:指青、黄、赤、白、黑五色。斑斓:色彩错杂灿烂的样子。形容颜色非

常好看,色彩相当丰富,多种颜色错杂繁多耀眼。

秋天到了,黄绿相间的树叶,缤纷饱满的果实,五彩斑斓,迷人极了。

27.啸聚山林——啸聚:互相呼召着聚合起来。指反抗反动统治而聚众起事。

那李乐亦是啸聚山林之贼,今不得已而召之。

28.束手无策——束:约束,捆绑。策:办法。一点计策也施展不出,一点办法也想不出来,就

像手被困住一样。比喻一点办法也没有。

他的病症如此严重,医生们都束手无策。

29.物竞天择——物竞:生物的生存竞争;天择:自然选择。生物相互竞争,能适应者生存下来。原指

生物进化的一般规律,后也用于人类社会的发展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是大自然无法抗拒的规律。

30.无动于衷——衷,内心;动,触动。心里一点儿触动也没有,毫不理会(置之不理)。 面对危在旦夕的国家,他怎能无动于衷?

31.变化多端——形容变化极多。也指变化很大。端,头绪。

这个人的表现真是变化多端,让人捉摸不透。

32.日薄西山,气息奄奄——薄:逼近.太阳快要落山。比喻人到老年或事物衰微接近灭亡。亦作

“日薄西山”、“西山日迫”。

他已经年老体衰,生活是朝不保夕,如今又得重病,真是日薄西山,气息奄奄。

33、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只见夕阳放射出迷人的余晖,然而这一切美景将转瞬即逝,不

久会被那夜幕所笼罩。

爷爷七十大寿,大家祝爷爷:福如东海,寿比南山。爷爷却叹到: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34、各行其是:行,指做、办;是,对的。按照各自认为对的去做。比喻自己按照自己的套路行事。

大家作为班干部,必须和其他干部团结一致,而不能自作主张,各行其是。

35、根深蒂固:比喻根基深厚,不可动摇。

封建思想在我国根深蒂固。

36、功亏一篑:比喻一件大事只差最后一点人力物力而不能成功(含惋惜意)。亏:亏欠。篑:盛土的筐子。

我们做事一定要善始善终,否则终会功亏一篑。

37、骇人听闻:指人听了某些东西非常惊讶害怕,多指对社会上发生的不良风气感到害怕。 侵略者犯下了骇人听闻的暴行。

38、厚此薄彼:重视或优待一方,轻视或冷淡另一方。形容对彼此待遇不同。(用于人)厚:优待,重视;薄:怠慢,轻视。

他对待同事一视同仁;从不厚此薄彼;所以威信很高。

39、焕然一新:改变陈旧的面貌,出现崭新的气象。焕然:鲜明光亮的样子。

国庆节那两天,街道两旁给人一种焕然一新的感觉。

40、豁然开朗:原形容由狭窄幽暗突然变得宽阔明亮的样子,现比喻对于百思不得其解的事物,突然间开阔了思路,明白了其中的奥秘。豁:宽阔。然:的样子。开:宽阔。朗:明亮。 经过她的指点,我豁然开朗,心情轻松多了。

41、鸡犬相闻:鸡鸣狗吠的声音都能听到, 指人烟稠密 。相闻,可以互相听见。(也指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友好,和一种安宁的生活环境。)

造句:乡下景色优美,鸡犬相闻,呈现出一派和谐的景象。

42、记忆犹新:过去的事,至今印象还非常清楚,就像刚才发生的一样。犹:像。

那些童年的快乐,时至今日依然记忆犹新。

43、家喻户晓:家家户户都清楚知道。形容人人皆知。喻:明白;晓:知道。

邓稼先是中国家喻户晓的人物,他为中国核武器的开放和研制做出了巨大贡献。

44、坚定不移:坚持意见,决不动摇。形容立场,观点,主张等固定专一,毫不动摇。移:改变。 只要坚定不移,诸事都会成功。

45、见异思迁:看见更加新奇的事物就改变原来的主意。指意志不坚定,喜好不专一。异:不同的;新奇,奇特的。迁:改变,变动。

在这个大家庭里,自私自利、见异思迁的人是不受欢迎的。

46、今非昔比:现在不是过去能比得上的。多指形势、自然面貌等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昔:过去。 改革开放30年,家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真是今非昔比啊。

47、斤斤计较:只对无关紧要的事过分计较。斤斤:形容明察,引申为琐碎细小。

凡是做人做事,都不要斤斤计较。

48、津津有味:形容趣味很浓或很有滋味的样子。津:口液;唾液;津津:兴趣浓厚的样子。 老师在台上讲得神采飞扬;同学们听得津津有味。

49、惊惶失措:由于惊慌,一下子不知怎么办才好。失措:举止失去常态。措:方法,办法。形容突然遇到一些事情感到非常惊慌,不能镇定。

遇到事情不要惊惶失措,要冷静处理问题。

50、毛遂自荐:比喻自告奋勇,自我推荐去担任一些任务。

造句:他毛遂自荐,当上了班长。

51、门庭若市:门前和院里就像街上一样热闹。形容往来交际的人很多。

造句:人才交流会上,来求职的人非常多,真是门庭若市,热闹非凡。

52、明察秋毫:眼光敏捷,连秋天鸟兽新生的细毛也能看得清楚。形容观察入微,能洞察极细微的事物。 造句:法官对案情的分析明察秋毫,不冤枉一个好人,也决不放过一个坏人。

53、名列前茅:比喻名次排列在前面。

造句:小惠在班级里的学习成绩名列前茅。

54、名正言顺:名义正当,道理也说得通。

造句:小惠这次考试全班第一名,名正言顺地当上了学习委员。

55、莫名其妙:没有人能说出其中的奥妙,形容事物很奇怪,使人无法理解。也指人的行为不合常规,用来形容对事物很不理解或者感到奇怪、惊讶。

造句:这次班级选举,他莫名其妙地当上了班长。

56、漠不关心:形容对人对事态度冷淡,一点也不关心。

造句:对自己的孩子有没有考上大学,他漠不关心。

57默默无闻:不出名,不为人所知。

造句:世界上有不少人正默默无闻地为人类的文明进步做着贡献。

58、难以置信:很难相信。

造句:他说的话令我难以置信。

59、迫不得已:迫于无奈,不由得不那么做。

造句:他迫不得已地写完了检查。

60、破釜沉舟:比喻下定决心,绝不动摇退缩,要一干到底。

造句:这次期末考试,同学表示要破釜沉舟,努力拼搏,争取得到好成绩。

61、其乐无穷:指某件事情所带来的乐趣无穷。

造句:每天进行早锻炼,保证身心的健康,真是其乐无穷。

62、恰如其分:说话或做事正合分寸。

造句:他这段话讲得恰如其分,谁都不得罪。

63、千姿百态:形容姿态多种多样,各不相同。

造句:花园里的花千姿百态,吸引了不少昆虫。

64、心平气和:心里安静,态度温和。

造句:有什么话大家坐下来心平气和地谈。

65、心悦诚服:由衷地高兴,真心地佩服。形容打心里对别人佩服。

造句:她的演讲,头头是道,有理有据,令我们心悦诚服。

66、欣喜若狂:形容高兴到极点。

造句:范进中了举人,欣喜若狂地高喊着:“我中了!我中了!”

67、星罗棋布:形容数量多,分布广。

造句:池中的荷花星罗棋布地浮在水面上,吸引了许多游人来观赏。

68、胸有成竹:比喻在做事之前已经有了充分的准备,或事先有了全面的安排。

造句:这项任务很艰巨,谁都不敢轻易承担,但他却胸有成竹地说:“我干”。

69、栩栩如生:形容艺术形象逼真生动,像活的一样。

造句:吴承恩的《西游记》把孙悟空的形象塑造的栩栩如生。

70、精打细算:打:规划。精密地计划,详细地计算。指在使用人力物力时计算得很精细。

例如:小红对她的零用钱总是~,所以日常开销总是富富有余。

71、精雕细刻:精心细致地雕刻。形容创作艺术品时的苦心刻画。也比喻认真细致地加工。

例如:一篇文章经过精雕细刻,才会成为好作品。

72、井然有序:井然:整齐不乱的样子。序:次序。整整齐齐,次序分明,条理清楚。

例如:放学后,值日的同学把教室整理得井然有序。

73、迥然不同:形容相差得远,很明显不一样。

例如:物理和数学比较相近,但是英语和这两门课可以说迥然不同。

74、居高临下:占据高处,俯视下面。形容占据的地势非常有利。小明说话向来不考虑别人,喜欢居高临下,令人很不舒服。

75、举一反三:反:类推。比喻从一件事情类推而知道其他许多事情。

例如:做数学必须要学会举一反三。

76、可歌可泣:值得歌颂、赞美,使人感动流泪。形容英勇悲壮的感人事迹。

例如:这本书里面记述了很多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我很喜欢读。

77、刻舟求剑:比喻不懂事物已发展变化而仍静止地看问题。

例如:如果我们刻舟求剑,不想解决办法,恐怕做不出这道题来。

78、脍炙人口:脍和炙都是人们爱吃的食物。指美味人人爱吃。比喻好的诗文受到人们和称赞和传诵。例如:朱自清的散文脍炙人口,直到今天仍然被奉为散文精品。

79、扣人心弦:把心比作琴,拨动了心中的琴弦。形容事物激动人心。

例如:这个侦探故事节奏紧张,扣人心弦。

80、苦口婆心:比喻善意而又耐心地劝导。

例如:班里两位同学闹了矛盾,经过老师苦口婆心地劝说,两个人终于又和解了。

81、滥竽充数:比喻无本领的冒充有本领,次货冒充好货。

例如:你既然不会弹琴,就不要参加学校乐队了,否则你即使加入了乐队,也是滥竽充数。

82、历历在目:指远方的景物看得清清楚楚,或过去的事情清清楚楚地重现在眼前。

例如:上海世博会虽然已经过去两三个月了,但参观世博会的情景仍然历历在目。

83、力挽狂澜:比喻尽力挽回危险的局势。

在这次比赛中,我们队暂时落后,他力挽狂澜,终于战胜了所有对手,使我们队获得了冠军。

84、理直气壮:理由充分,说话气势就壮。

例如:这件事上你没有错,你可以理直气壮地找小明理论理论。

85、两全其美:指做一件事顾全到双方,使两方面都得到好处。

例如:我们一起把英语课文演一遍吧,这样我们既可以练英语,又可以轻松轻松,这不是两全其美吗?

86、流离失所:流离:转徒离散。无处安身,到处流浪。

例如:在世界上许多战乱地区,人民流离失所。

87、流连忘返:玩乐时留恋不愿离开。留恋得忘记了回去。

例如:桂林山水如此秀美,真令人流连忘返。

88、络绎不绝:形容行人车马来来往往,接连不断。

例如:这个画展非常好看,参观的人络绎不绝。

89、买椟还珠:椟:木匣;珠:珍珠。买下木匣,退还了珍珠。比喻没有眼力,取舍不当。

例如:如果我是你,我就不会买这些华而不实的东西,宁愿要几本书,因为我不喜欢买椟还珠。

90、漫不经心:漫:随便。随随便便,不放在心上。

例如:做事可不能漫不经心,要认认真真,只有这样才能把事情做好。

91、满载而归:装得满满地回来。形容收获很大。

例如:爷爷奶奶逛玩早市,满载而归,买了很多菜才回来。

92、茅塞顿开: 顿:立刻;茅塞:喻人思路闭塞或不懂事。比喻思想忽然开窍,立刻明白了某个道理。 例如:老师一讲这个道理,我好像茅塞顿开,忽然明白了很多事情。

93、诚心诚意:诚:真实的心意。真心诚意。形容十分真挚诚恳。

造句——在了解实情之后,她懊悔万分,诚心诚意地向孩子道歉。

94、触景生情:受到眼前景物的触动,引起联想,产生某种感情。触:触动。

造句——傍晚,看到天边的火烧云,使我触景生情,想起了许多往事!

95、触类旁通:触类:接触某一方面的事物;旁通:相互贯通。掌握了某一事物的知识或规律,进而推知同类事物的知识或规律。

造句——这让我掌握了一些生活的方法,能触类旁通地思索问题。

96、唇亡齿寒:嘴唇没有了,牙齿就会感到寒冷。比喻关系密切,利害相关。

造句——这两家公司有着多种业务关系,正所谓是唇亡齿寒。

97、春华秋实:春天开花,秋天结果(多用于比喻)

造句——春华秋实,没有那浩荡的春风,又哪里会有这满野秋色和大好的收成呢?

98、当之无愧:当:承当。无愧:毫无愧色。当得起某种称号或荣誉,无须感到惭愧。

造句——他搞了几项技术革新,被誉为革新大师,真是当之无愧!

99、道听途说:道:道路;途:路途。路上听来的又在路上传播的话。泛指没有根据的传闻。 造句——道听途说的事情不能到处传播,否则可能会造成不良影响。

100、得陇望蜀:陇:指甘肃一带;蜀:指四川一带。已经取得陇右,还想攻取西蜀。比喻贪得无厌。 造句——对于金钱要适可而止,不能得陇望蜀的无尽追求。

101、滴水石穿:水不断下滴,可以洞穿石头。比喻只要有恒心,不断努力,事情一定成功。

造句——我们要有滴水石穿的精神,才能够学好数学。

102、断壁残垣:残垣:倒了的短墙。垣:矮墙,也泛指墙。多指废墟。一片荒凉破败的景象。 造句——战争过后,到处都是残垣断壁。

103、风调雨顺:调:调和。顺:适合需要。形容风雨适合农时。亦可喻指天下安宁。

造句——今年风调雨顺,会有个好收成。

104、峰回路转:形容山峰、道路曲折迂回。比喻事情经历挫折失败后,出现新的转机。

相安无事 造句篇三
《练习六》

相安无事 造句篇四
《第17课 奇妙的克隆 学案》

第17课 奇妙的克隆 学案

教学目标:

1.积累词语,掌握“囊、克隆、胚胎、蟾蜍、鳞片、脊椎、两栖”等词的读音、字形、词义;理解“繁衍、相安无事”的词义,并学会运用。

2.了解有关克隆的科学知识。

3.理清本文的说明顺序,理解本文运用的说明方法。

教学重点:

1.了解有关克隆的知识和克隆研究的动态。

2.理清本文的说明顺序,把握本文所运用的说明方法。

教学难点:

1.理清“克隆鲫鱼出世前后”的说明顺序,理解这样安排的原因。

2.对文章结尾一段话的理解。

教学方法:

以学生自读为主,教师设计思考题指导学生自读。

教学过程

一、理解生字生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囊 胚胎 蟾蜍 脊椎 两栖 ........

2.解释下列词语,并用词造句。

繁衍

相安无事

二、读课文,整体感知

1、克隆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概括。

2、“克隆鲫鱼出世前后”和“克隆绵羊‘多利’”分别为我们介绍了哪些知识?克隆羊的诞生为什么在全世界引起“轰动”?

3、课文从哪些方面写了克隆技术造福于人类?

三、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分析本文所运用的说明方法,体会说明文的条理性和科学性

1.文章四个部分是按什么顺序排列的?能调换顺序吗?

2.文章第一部分为了说明“克隆是什么”,作者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3.文章第二部分“克隆鲫鱼出世前后”采用了什么样的说明顺序?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

4.第三部分“克隆绵羊多利”介绍多利的诞生过程,采用了什么样的说明顺序

四、从课文中找出能表现科学家严谨、求实、锲而不舍的态度与精神的句子

相安无事 造句篇五
《鲁教版七年级下语文试题》

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

七年级语文阶段性检测题

2013-6-5

一、书写与卷面。

1、希望你在做题时认真书写,做到字迹清楚,卷面整洁,力求美观、漂亮。

二、积累与运用(共20分)

2、给加点字注音。

风雪载( )途 衰( )草连天 花卉( ) ...

遗骸 ( ) 面颊( ) 素湍 ( ) ...3、根据拼音写汉字。

消声nì( )迹 分mì ( ) 繁yǎn ( )

zhě ( )皱 归jiù ( ) 飞shù ( ) 其间

4、用下面的词语造句,用上一种修辞。

。 。

5.诗文填空。

①《归园田居》表明作者辛勤劳作,不辞劳苦的诗句是: , 。

②山随平野尽, 。 (李白《渡荆门送别》)

③ , ,盖竹柏影也。

④ , ,上下一白。湖上影子, 、 、 、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⑤《游山西村》中的颈联是: , 。 ⑥《使至塞上》中描写大漠景观的名句是: , 。

6、名著阅读。

①、《西游记》的作者运用了浪漫主义手法描绘了一个奇妙的神话世界,花果山水帘洞洞口的对联是“花果山福地, ”。

②、老舍,原名 ,他被人称为“京味”小说的鼻祖是因为他在《 》这部小说中艺术的运用了北京俗白的土话。,

③、学校图书馆要制作“名著推荐卡”,请你帮助填写一张《骆驼祥子》推荐卡。 作品:《骆驼祥子》 作者:老舍 主要人物

相安无事: 束手无策:

推荐理由:

二、阅读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7--10题。

三 峡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

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

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7、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①不见曦月 曦:( ) ②或王命急宣 或:( ) ③属引凄异 属:( ) ④虽乘奔御风 奔:( )

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②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9、用原文填空:

①文章从侧面写山之高的句子是: 。 ②文中用“ , ”描绘了山形的挺拔险峻, 用“ , ”写尽了深秋的凄婉幽美。 ③第3段写三峡春冬景色时,既描写了“ , ”的静景,也描写了“ , ”的动景,动静结合,相得益彰。

10、用自己的话分别概括“三峡的山”和“夏季江水”的特点。

11、从全文看,第4段引用渔者歌谣的作用是什么?

(二)阅读下列文段,回答12一15题。

捕风捉“能”

①你能想到吗?呼呼吹过的大风,破坏力极强的狂风,这些放荡不羁的

家伙竟然被科学家相中了,成了一种干净的新能源。科学家利用风不分昼夜,

无处不在的特点,建立了“风力农场”,专门来捕风捉“能”。

②所谓“风力农场”,就是一些风车群。它采用风车发电的方法,选择在

经常刮强风的地区集中建造数十部甚至数百部巨型“风力发电用风车”来捕

获风能。每当刮风时,风吹动风车扇叶旋转,“风能”就转化为“机械能”,

扇叶的旋转带动风车内的发电机运转,又将“机械能”转化成“电能”,供人

们利用。这就是风力发电。

③位于美国得克萨斯州西部的国王山地带就是一座名副其实的风力农

场,这里林立着214部“风力发电用风车”那架势真有点一丝一毫风都不放

过的劲头。国王山凤梨农场所发出的电量足够为得克萨斯州的14万个家庭提

供所需的电力,是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风力农场。

④在欧洲。海上风力农场则是最时髦的风力农场模式。因为从风力发电

的角度看,与有起伏和遮蔽物的陆地相比,一望无际、没遮没拦的海上,受

风情况更稳定,风力发电的环境更好。丹麦、德国、英国等国家都已经相继

开工建设海上风力农场。以丹麦为例:位于首都哥本哈根附近的密德尔格兰

登海上风力农场的规模在世界上也是首屈一指的。丹麦目前总发电量的14%

已经是依靠风力发电供应,等到2004年年底,新的海上风力发电农场建成之

后,丹麦靠风力发电的供应的电力将达到总发电量的18%—20%。在德国北部,

也有一些地区总发电量的12%是靠风力发电提供的。

⑤在亚洲,日本已经计划到2005年力争使风力产生的发电量能够达到

100千瓦——相当于提供55万个家庭所需的电量。而屹立在我国内蒙古大草

原上的风车群,在为牧区提供电力的同时更成为草原旅游的新景观。

⑥放眼世界,虽然利用风车发电获得的电量逐年增长:2000年底风力发

电量为1770万千瓦,2001年底2448万千瓦,2002年底为3113万千瓦,2003

年底超过4000万千瓦,每年以大约30%速率增长。但目前利用风能、太阳能、

潮汐能等新能源发电所累计的发电量还不到世界总发电量的1%。

⑦这么说你该明白了吧,风能作为一种新能源,潜力巨大。等着瞧吧,

新世纪世界各地将会屹立起更多的大风车,把风儿统统捉住,让它们为人类

造福。

12、请你用下定义的方法简要说说什么是“风力发电”?

答:

13、阅读全文,说说题目“捕风捉能”中的“捕”的含义和“捉”的含义。

答:“捕”是指:

“捉”是指:

14、揣摩第⑥段内容,用一句话概括本段要表达的主要意思。(字数15字以内) 答:

15、第③④⑤段主要运用了 的说明方法,其作用是什么?

答:

(三)、现代文阅读。

父亲在拐角处等我

①那是我最敏感脆弱的年少时光,16岁,读高一。

②在同学的眼里,我是个成绩优异又大大咧咧的女孩,从不会感伤,也从不懂得自卑;我穿着洗得发白的校服,但照样意气风发地在全校同学面前发言,整天穿梭忙碌于班里大大小小的琐事;我也不像骄傲的张小凡,对谁都爱理不理。男生们都说,看张小凡的下巴,都快抬到天上去了,她有什么了不起呢,不过是个从农村里考来的优秀生罢了,看人家安安,比她学习也差不了多少,人缘却是比她好上几十倍。

③这样的比较,周围的人时不时地会提及。我每次都是不屑地瞥一眼。但没有人知道,其实我不愿意这样一次次地被人拿来与张小凡做对比,尽管,我总是被褒扬的那一个。可是,“农村”这两个字眼,还是深深地刺痛了我的心。有谁会相信呢,我极力在外人面前,张扬出来的自信和豁达,不过是为了掩饰我心底淤积的更为浓重的胆怯与自卑。我的父母,是农民也就罢了,但他们却是从农村里迁移到这个城市来的,最底层最卑微的居民。每当同学热烈地讨论着自己父母时,我总会找最恰当的理由,飞快走开去。

④但我还是知道,父亲每个周六的下午,即便是有多么挣钱的活计,他都不会去做,而只为拉我这唯一的乘客。我假借校门口车太拥挤看不清他,还有我作为学生干部要在周六给老师汇报工作为由,让父亲在下午1点,离校门口约有一百米的拐角处等我。父亲并没有质疑,他只是怜爱地说,那可得让我们家安安多走一段路了。父亲那么爱我,他当然不知道,我在骗他。我所谓的给老师汇报工作,不过是为了在教室里拖延到校门口的人都走光了,没有人再会看到我瞬间的尴尬与躲闪。

⑤但还是有一个人,会让我在教室里,焦灼不安地等待时间一分一秒地消逝时,愈加的烦躁。她就是我一直讨厌着的张小凡。她不过是个太过用功的女

孩,所以周六放学后,也要利用不多的时间,总结一周的学习。而我,却是在她均匀的呼吸里,一边哗哗翻着课本,一边祈祷她快些离开,这样,我就不会在拐角处,被她瞥见我隐藏在从容里的满面尘灰。可是,张小凡却总是有条不紊地做完她的事,才安静地离开。照例是轻扬着下巴,视线冷静淡定。似乎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东西,能够让她畏惧。每每听着她的脚步声,在静寂的楼道里渐行渐远的时候,我的心,才会倏地沉下来;继而迅速地收拾好书包,冲出门去。

⑥每次父亲老远地看到我,都会开心地按起车铃。我迎着这清脆的铃声一步步走过去,总会觉得愧疚,然后便恨那个张小凡,若不是她,父亲也不会饥肠辘辘地等我那么长时间。如果张小凡拖延一分钟,那么,父亲也会跟着多等我一分钟。张小凡,你不就是想在外人面前表现你的勤奋吗,可你为什么偏偏在周六,还要在我面前得意炫耀呢?

⑦几个月后的又一个周六,我在张小凡走后,习以为常地向学校百米外的拐角处飞奔。到达拐角后,无意中一歪头,在拐角的另一侧,竟是看见张小凡,正坐在一个人工改装的电动三轮里,冲着车上一个农民工一样的朴实男人,笑说着什么。男人在发动机车的时候,看上去似乎很费力,最后是张小凡跳下车来帮忙,车才突突地发动起来。我在张小凡扭身上车的那个瞬间,迅速地转过头来,催促父亲说,快走吧。

⑧走出去很远了,我才试探地问父亲:刚才那个拐角处的男人,你认识么?父亲沉默了片刻,才轻声回道:只是说过几句话,他左腿在工地上落下了残疾,只好开了电动三轮出来拉些散活,他女儿几次让他去校门口等着,他都不肯,该是怕女儿的同学看见了,难为情吧。我在父亲淡淡的讲述里,突然地有些难过,我终于明白了张小凡沉默又倔强的眼神,明白她在周六的拖延,只是为了维护自己父亲那骄傲的尊严,明白我和张小凡之间,原来,相差的,不只是成绩。

16、文章运用对比手法写了两个来自农村的女孩对父亲截然不同的态度,请分别加以概括。

17、联系上下文,体味加点词语的含义。

(1)“这样,我就不会在拐角处,被她瞥见我隐藏在从容里的满面尘灰。”说说....此句中“满面尘灰”指的是什么?

相安无事 造句篇六
《苏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练习六》

相安无事 造句篇七
《【课时训练】第17课《奇妙的克隆》》

奇妙的克隆

自主预习

1.填空。

①本文作者是 ,中国科学院院士、 家。

②关于克隆的设想,我国明代的大作家 已有精彩的描述。 ③第一只克隆羊的名字叫 。

④1979年,我国武汉水生生物研究所的科学家培养出第一条克隆鱼是 鱼。

2.给下列加下划线的字注音。 匍匐( )( ) 繁衍( ) 排卵( ) 濒临( ) 癌症( ) 免疫( ) 胰腺( )( ) 两栖( ) 分泌( ) 脊椎( )( ) 鳞片( )

3.解释句中加点词语并造句。

①鲤鱼细胞核和娜鱼卵细胞质居然能相安无事„„

相安无事: 造句: ②我国的大熊猫已濒临绝种。

濒临: 造句: ③“克隆羊”的诞生,在全世界引起了轰动。

轰动: 造句: ④凡此种种,都是生物靠自身的一分为二或自身的一小部分的扩大来繁衍后代„„ 繁衍: 造句: ⑤这些高附加值的牲畜如何有效地繁殖?

繁殖: 造句:

4.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这种来自一个祖先的无性繁殖的后代群体也叫“无性繁殖系”,简称无性系。

B.在克隆卿鱼出现之前,英国牛津大学的科学家已经在1960年和1962年,先后用非洲一种有爪的蟾蜍(非洲爪蟾)进行过克隆试验。

C.母马配公驴可以得到杂种优势特别强的动物——骡,然而骡不能繁殖后代,那么,优良的骡如何扩大繁殖?

D.“多利”不是由母羊的卵细胞和公羊的精细胞受精的产物,而是“换核卵”一步一步发展的结果。因此是“克隆羊”。

5.下列句子中无错误的一项是( )

A.一茱草墓依靠它沿地“爬走”的匍匐茎,一年内就能长出数百茱草莓苗。

B.关于克隆的设想,我国明代的大作家吴承恩已有精采的描述。

C.鱼类换核技术的成熟和两栖类换核的成功,使一批从事良种培育工作的科学家激动不已。

D.我国的大熊猫是国宝,但自然交配成功率低,因此已濒临绝种。

6.下列句子语序排列恰当的一项是( )

“多利”绵羊是如何“创造”出来的呢? 到去年7月,这只“护理”体外形成胚胎的母羊终于产下了小绵羊“多利”。

①得到卵之后,立即用极细的吸管从卵细胞中取出核。

②手术完成之后,用相同频率的电脉冲刺激换核卵,让“苏格兰黑面羊”的卵细胞质与“芬多席特”母羊乳腺细胞的核相互协调,使这个“组装”细胞在试管里经历受精卵那样的分裂、发育而形成胚胎的过程。

③威尔莫特等学者先给“苏格兰黑面羊”注射促性腺素,促使它排卵。

④然后,将胚胎巧妙地植人另一只母羊的子宫里。

⑤与此同时,从怀孕三个月的“芬多席特”六龄母羊的乳腺细胞中取出核,立即送人取走核的“苏格兰黑面羊”的卵细胞中。

A.③①⑤④② B. ③①②⑤④

C.③①⑤②④ D. ③⑤①④②

当堂达标

(一)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一个细菌经过20分钟左右就可一分为二;一根葡萄枝切成十段就可能变成十株葡萄;仙人掌切成几块,每块落地就生根;一株草落依靠它沿地“爬走”的匍匐茎,一年内就能长出数百株草莓苗„„凡此种种,都是生物靠自身的一分为二或自身的一小部分的扩大来繁衍后代,这就是无性繁殖。无性繁殖的英文名称叫“Clone”,音译为“克隆”。实际上,英文的“Clone”起源于希腊文“Klone”,原意是用“嫩枝”或“插条”繁殖。时至今日,“克隆”的含义已不仅仅是“无性繁殖”,凡来自一个祖先,无性繁殖出的一群个体,也叫“克隆”。这种来自一个祖先的无性繁殖的后代群体也叫“无性繁殖系”,简称无性系。 自然界的许多动物,在正常情况下都是依靠父方产生的雄性细胞(精子)与母方产生的雌性细胞——(卵子)融合(受精)成受精卵(合子),再由受精卵经过一系列细胞分裂长成胚胎,最终形成新的个体。这种依靠父母双方提供性细胞、并经两性细胞融合产生后代的繁殖方法就叫有性繁殖。但是,如果我们用外科手术将一个胚胎分割成两块、四块、八块„„最后通过特殊的方法使一个胚胎长成两个、四个、八个„„生物体,这些生物体就是克隆个体。而这两个、四个、八个„„个体就叫做无性繁殖系(也叫克隆)。

7.用“∥”给第2段文字划分层次。

8.综合上文所述,从词性的角度看,“克隆”既可以是 词,也可以是 词;它的近义词是 (至少写出一个)。

9.简要说明“有性繁殖”与“克隆”的区别。

10.综合两段文字,作者采用的说明顺序是什么?好处是什么?

11.文段采用的说明方法有哪些?

12.指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表达作用。

一个细菌经过20分钟左右就可一分为二;一根葡萄枝切成十段就可能变成十株葡萄。

(二)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1979年春,中国科学院武汉水生生物研究所的科学家,用鲫鱼囊胚期的细胞进行人工培养,经过385天59代连续传代培养后,用直径10微米左右的玻璃管在显微镜下从培养细胞中吸出细胞核。与此同时,除去鲫鱼卵细胞的核,让卵细胞留出空间做好接纳囊胚细胞核的准备。一切准备就绪后,把玻璃管吸出的核移放到空出位置的鲫鱼卵细胞内。得到了囊胚细胞核的卵细胞在人工培养下大部分夭亡了。在189个这种换核卵细胞中,只有两个孵化出了鱼苗,而最终只有一条幼鱼渡过难关,经过80多天培养后长成8厘米长的鲫鱼。这种鲫鱼并没有经过雌、雄细胞的结合,仅仅是给卵细胞换了个囊胚细胞的核,实际上是由换核卵产生的,因此也是克隆鱼。在克隆鲫鱼出现之前,英国牛津大学的科学家已经在1960年和1962年,先后用非洲一种有爪的蟾蜍(非洲爪蟾)进行过克隆试验。试验方式是先用紫外线照射爪蟾卵细胞,破坏其中的核,然后依靠高超的外科手术从爪蟾蜡鲜的肠上皮细胞、肝细胞、肾细胞中取出核,并把这些细胞的核精确地放进已被紫外线破坏了细胞核的卵细胞内。经过精心照料,这些换核卵中终于有一部分长出了活蹦乱跳的爪蟾。这种爪蟾也不是经过精细胞和卵细胞相结合产生的,所以也是克隆爪蟾。

13.第一段中“一切准备就绪后”中的“一切准备”具体指什么?

14.第一段中“而最终只有一条幼鱼渡过难关”的“难关”一词如何解释?

15.“在189个这种换核卵细胞中,只有两个孵化出了鱼苗,而最终只有一条幼鱼渡过难关,经过80多天培养后长成8厘米长的卿鱼。”一句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它有什么作用?

16.第二段中“用非洲一种有爪的蟾蜍(非洲爪蟾)进行过克隆试验”一句中的“试验”能否改成“实验”?为什么?

17.试分析下面句子从哪些方面表现了科学家们严谨、求实、锲而不舍的态度和精神。 ①用鲫鱼囊胚期的细胞进行人工培养,经过385天59代连续传代培养后,用直径10微米左右的玻璃管在显微镜下从培养细胞中吸出细胞核。

②在189个这种换核卵细胞中,只有两个孵化出了鱼苗,而最终只有一条幼鱼渡过难关,经过80多天培养后长成8厘米长的鲫鱼。

③„„依靠高超的外科手术从爪蟾蝌蚪的肠上皮细胞、肝细胞、肾细胞中取出核,并把这些细胞的核精确地放进已被紫外线破坏了细胞核的卵细胞内。

课外迁移

(一)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①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生物学教授西沃尔指出,克隆人是无法阻止的。“如果有家庭需要,克隆就可能使孩子们诞生在这样的家庭里。”从帮助不孕者的角度,美国芝加哥肯特法学院的安德鲁教授认为:在不远的将来,如果克隆技术和现在的生育技术一样有效,而且成本更低,那么,医生们可能觉得克隆人是合乎道德的。克隆人对于试管婴儿、借腹怀胎者来讲,不过又是一种新的生殖方式。但是西沃尔则认为,事情并非那么简单,这不仅仅是一个不孕治疗的问题,也不是在人工受孕基础上的简单跳跃。

②与克隆人相关的医学研究是克隆人体胚胎干细胞,英国科学家绘出了新的蓝图:采用体细胞克隆技术,利用人体细胞克隆出早期胚胎,让它在实验室里发育6-7天,然后阻止它继续发育,从中提取胚胎干细胞;由于这种细胞具备分裂人体各种细胞的能力,可用来在体外培育出与提供细胞的个体特征完全相同的细胞、组织或器官。

③根据英国科学家的乐观预测,该项技术可再造人的神经组织、心脏肌肉、骨骼组织、皮肤组织、血液细胞、关节组织、肝脏组织、眼组织等,可以有效地治愈眼病、心脏病、心肌梗塞、传染性肝炎、肝硬化、癌症、骨髓病、帕金森综合症等许多困扰人类的疾病,并

解决器官移植中排异反应和供体器官严重缺乏的两大难题。这项研究的价值不仅仅在它的实用方面,还可以揭示生命发育的奥秘。在体外培养人类胚胎干细胞、观察它在不同环境下的生长,将有助于了解一个人类受精卵如何精确地分化发育出各种完全不同的细胞、组织和器官,最终成为一个完整生命。生命个体发育中的调控、生命起源与意识产生并列为生命科学的三大难题,因此通过观察胚胎干细胞在体外的生长过程,对弄清上述问题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

④随着克隆技术的日渐完善,一些专家们相信,一定有什么人在什么地方尝试着克隆人。“当第一个克隆人睁开他或她的小眼睛的时候,新的纪元就开始了。”然而,这才仅仅是开始,随之而来的近期结果将不能不使人担忧它的负面影响。例如,备受关注的克隆羊,情况似乎并不尽如人意。一是衰老速度比正常羊快。一个有趣的科学和哲学问题是,它们的“生物年龄”和“出生年龄”不符。多利的DNA取自一个6岁的老羊,多利的出生年龄已有3岁,按DNA推测,它的生物年龄应该是9岁。换句话讲,它既克隆了基因,也克隆了年龄。即“多利是披着羔羊皮的老羊”。人们不禁要问,从一个50岁的人那里克隆出来的克隆人可以生活多久?二是不明原因的死亡率过高。英国罗斯林研究院的“克隆羊之父”威尔姆穆特估计,由于程序的不稳定性,50%的克隆婴儿将死在胎中,而出生婴儿中有1/5将面临夭折。

⑤克隆人还将导致人类基因库的单一性。因为,“克隆”技术仅是“复制”,而“两性”繁殖将出现基因的新的组合。多样性的丧失对人类的前途不利,从技术的角度而言,无性繁殖自有其限度。利用体细胞生产各种克隆体虽然数量无限,但质量无法保证。从遗传的角度而论,通过父母的结合使父母双方的遗传基因都混合,有可能使子女在质量上超过父母,单靠体细胞做无性繁殖,子女的质量根本无法超过母体。在自然界,生命繁殖开始时都是无性的,后来才发展成为有性。有性增加了变异的可能性。无性繁殖导致群体的每个个体都一样,从而增大了这个物种被消灭的风险。而有性繁殖则使生物的可能变异在群体中大大增加,从而增强了物种的竞争力、适应力。这是生物进化中非常重要的一步。生物需要多样性,人类同样需要多样性。如果人类都“优生”成为理想之人,很可能一种怪病就可能会使全人类遭到灭顶之灾。

18.克隆人的出现和克隆人的技术给我们人类带来哪些好处?请写出三点。(可结合课文《奇妙的克隆》的内容来写。)

19.克隆人的出现和克隆人的技术会给我们带来哪些负面影响?请写出三点。

20.文章的第④段用了哪些说明的方法?其作用是什么?

相安无事 造句篇八
《吉林省四校联合体2013届高三第一次诊断性测试语文试题 2》

一、现代文阅读

1.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①北京近日开始整治商家在广告中滥用成语的行为。实际生活中,滥用汉语成语的现象十分普遍,打开电视,你“宏兔大展”了吗?“钱途无量”了么?日常生活享受“口蜜腹健”(营养液广告词)了么? 除了广告文艺节目甚至某些新闻媒体也都出现过。

②怎样看待“滥用成语十分普遍”的问题呢?首先我们必须界定什么样的使用是滥用,什么样的使用不是滥用。并不是说对成语中的某个字进行变化使用,就都要归入“滥用成语”之列。

③成语的使用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会根据需要发展变化,惯用语、俗语、谚语、诗句等也是,人们在使用中经常会根据需要而加以发展变化,巧妙地化用,以达到独特的表达效果。这种化用是修辞学上的一个修辞格,名叫“仿拟”,就是仿照已经存在的现成的语言形式而拟制、创造出一种新的语言形式。利用仿拟法构词造句,常常有仿音(即谐音)、仿义、仿形和套叠相仿等几种类型,其中尤以谐音相仿的用例为最多。谐音相仿利用人们熟知的语词、成语等已有的影响,仿拟化用之后,以音近或者音同所带来的亲近感觉,制造出意蕴深厚、妙语迭出的意外表达效果,出奇制胜使新作品及其影响广为流传。

④如果仿拟不够成功,容易给人一种牵强附会、生拉硬拽、甚至情感不和谐的感觉。这样的仿拟之作,常常会被人们认为是对成语的滥用,没有达到作者要表达特殊意思的目的,甚至还可能引起人们的反感。

⑤拙劣的仿拟成语对语言健康肯定是没有好影响的。无论它用得正确与否,首先在程度上已经是“滥”了。另外,媒体滥用成语现象的不良影响尤甚。因为媒体是以国家通用语言为最主要和基本的用语,在引领并传播着规范的语言。媒体的影响力会使其中所用的语言对社会语言生活的影响力加倍放大。媒体语言应用规范则宣传效果好,广大受众受益;反之,则受众遭殃。

⑥仿拟成语是成语魅力的体现,汉语成语来源于我国历史、名人故事、寓言传说、古人原句和谚语俗语等,言简意赅,博大精深,表现力极强。

⑦过度的、笨拙的仿拟,这种语言使用现象折射出一种浮躁的文化心态。这种文化心态的形成与信息化时代、读图时代有一定关系,人们“享受”快餐文化,很难潜心读书,甚至不求甚解,使简单而机械地模仿成为一种普遍的心理状态。这种心态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存在,语言的使用只是其中一个表征。

⑧这种文化心态和社会心理的形成,与我国国民语文素养之间具有密切的联系。大家不读书,语文素养不会太高。所以,要避免仿拟成语拾人牙慧,甚至闹笑话的状况,需要进一步提升国民的语文素养,要大家都能静下心来好好地读读书。

(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

1.下列关于“仿拟”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仿拟”是根据需要对已经存在的现成的语言形式进行巧妙地化用而拟制、创造出一种新的语言形式以达到独特的表达效果的一种修辞手法。

B. 谐音相仿利用人们熟知的语词、成语等已有的影响,仿拟化用之后,以音近或者音同所带来的亲近感觉,制造出意蕴深厚、妙语迭出的意外表达效果。比如“咳不容缓”(止咳药广告词)。

C. 利用仿拟法构词造句,常常有仿音(即谐音)、仿义、仿形和套叠相仿等几种类型,其中尤以谐音相仿的用例最多。

D.如果仿拟不够成功,容易给人一种牵强附会、生拉硬拽、甚至情感不和谐的感觉。这样的仿拟之作,常常会被人们认为是对成语的滥用。

2.下列选项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即使使用正确,在程度上过分“滥”用以及手法拙劣的仿拟成语对健康语言也肯定没有好影响。

B.因为媒体是以国家通用语言为最主要和基本的用语,它引领并传播着规范的语言,所以媒体滥用成语现象的不良影响更加严重。

C.对成语的滥用常常是指不够成功的仿拟,这种仿拟容易给人一种牵强附会、生拉硬拽、甚至情感不和谐的感觉。

D.成语的魅力体现在仿拟成语上,因为汉语成语来源于我国历史、寓言传说、古人原句和谚语俗语等,言简意赅,博大精深,表现力极强。

3.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当媒体尤其是广告滥用成语成为一种思维方式,当似是而非的成语充斥耳畔,会对青少年学习传统文化带来负面影响。

B.过度的仿拟、笨拙的仿拟这种语言使用现象折射出一种浮躁的文化心态,对继承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不良影响。

C.浮躁文化心态的形成是信息化时代、读图时代,人们习惯于“享受”快餐文化,简单而机械地模仿成为一种普遍心理状态之后的恶果。

D. 简单而机械地模仿成为一种普遍的心理状态是因为人们读书不专心甚至不求甚解,这种心态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存在。

二、文言文阅读

文言文阅读(19分)

燕荣,字贵公,华阴弘农人也。父偘,周大将军。荣性刚严,有武艺,仕周为内侍上士。从武帝伐齐,以功授开府仪同三司,封高邑县公。高祖受禅,进位大将军,封落丛郡公,拜晋州刺史。从河间王弘击突厥,以功拜上柱国,迁青州总管。荣在州,选绝有力者为伍伯,吏人过之者,必加诘问,辄楚挞之,创多见骨。奸盗屏迹,境内肃然。他州县人行经其界者,畏若寇仇,不敢休息。上甚善之。后因入朝觐,特加劳勉。荣以母老,请每岁入朝,上许之。及辞,上赐宴于内殿,诏王公作诗以饯之。

伐陈之役,以为行军总管,率水军自东莱傍海,入太湖,取吴郡。既破丹阳,吴人共立萧瓛为主,阻兵于晋陵,为宇文述所败,退保包山。荣率精甲五千蹑之,瓛败走,为荣所执,晋.陵、会稽悉平。检校扬州总管。寻征为右武候将军。突厥寇边,以为行军总管,屯幽州。母忧去职。明年,起为幽州总管。荣性严酷,有威容,长史见者,莫不惶惧自失。范阳卢氏,代为著姓,荣皆署为吏卒以屈辱之。鞭笞左右,动至千数,流血盈前,饮啖自若。尝按部,.道次见丛荆,堪为笞棰,命取之,辄以试人。人或自陈无咎,荣曰:“后若有罪,当免尔。”.

及后犯细过,将挝之,人曰:“前日被杖,使君许有罪宥之。”荣曰:“无过尚尔,况有过邪!”榜棰如旧。

荣每巡省管内,贪暴放纵日甚。是时元弘嗣被除为幽州长史,惧为荣所辱,固辞。上知之,敕荣曰:“弘嗣杖十已上罪,皆须奏闻。”荣忿曰:“竖子何敢弄我!”于是遣弘嗣监纳仓粟,得一糠一秕,辄罚之。每笞虽不满十,然一日之中,或至三数。如是历年,怨隙日构,.

荣遂收付狱,禁绝其粮。弘嗣饥馁,抽衣絮,杂水咽之。其妻诣阙称冤,上遣考功侍郎刘士龙驰驿鞫问。奏荣虐毒非虚,又贼秽狼籍,遂征还京师,赐死。先是,荣家寝室无故有蛆数斛,从地坟出。未几,荣死于蛆出之处。

(《隋书·卷七十四 列传三十九 酷吏传》)

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尝按部 按:巡查 B.道次见丛荆 次:驻扎 ..

C.瓛败走,为荣所执 执:抓捕 D.怨隙日构 构:形成 ..

4.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燕荣严酷的一组是( )

①奸盗屏迹,境内肃然。 ②他州县人行经其界者,畏若寇仇,不敢休息。 ③荣率精甲五千蹑之,瓛败走。 ④长史见者,莫不惶惧自失。

⑤荣每巡省管内,贪暴放纵日甚。 ⑥遂收付狱,禁绝其粮。

A.②④⑥ B.②⑤⑥ C.①③⑤ D.①④⑤

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燕荣性格刚严,武艺高强,为官以严厉著称,管辖地区盗贼绝迹,百姓相安无事,隋文帝对其颇为赏识,常常慰劳勉励。

B.在攻打陈的战役中,燕荣率领精锐甲兵五千人追踪吴郡国主萧瓛,萧瓛败逃,被燕荣所擒获。突厥侵犯边境,燕荣为行军总管,屯兵幽州,后来由于为母亲服丧而离职。

C.某次燕荣鞭打一人,那人辩解说自己没有犯罪,于是燕荣答应他如果他下次再犯错,就宽恕他不施以惩罚,后来他再次犯错,别人虽然替他求情,但那人仍然遭到鞭打。

D.元弘嗣被任命为幽州长史时,害怕被燕荣所侮辱,所以坚决推辞。隋文帝下诏书想要庇护元弘嗣,因而招致燕荣的怨恨。

6.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吏人过之者,必加诘问,辄楚挞之,创多见骨。(3分)

(2)人或自陈无咎,荣曰:“后若有罪,当免尔。”(3分)

(3)及后犯细过,将挝之,人曰:“前日被杖,使君许有罪宥之。”(4分)

三、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

宋城子 [南宋]李好古

平沙浅草接天长。路茫茫,几兴亡。昨夜波声,洗岸骨如霜。千古英雄成底事,徒感慨,漫悲凉。

少年有意伏中行①,馘②名王,扫沙场。击楫中流,曾记泪沾裳。欲上治安③双阙远,空怅望,过维扬。

注:①中行:中行说,西汉文帝时太监,后降匈奴,成为汉朝大患。②馘(guó):割耳朵。③治安:贾谊曾给文帝上《治安策》。

7.从全词看,“徒感慨”“空怅望”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5分)

8.这首词主要运用哪些表现手法?请列举出两种,并作简要分析。(6分)

四、其他

9.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秦爱纷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之如泥沙?(杜牧《阿房宫赋》)

(2)潭中鱼可百许头,_____________。日光下彻,_____________,佁然不动。(柳宗元《小石潭记》)

(3)角声满天秋色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霜重鼓寒声不起。(李贺《雁门太守行》)

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25分)

战地救护所被罩在浓雾中,像裹着一层又一层的纱布,扯不开,拉不断。我和师政委刘彬在这迷迷蒙蒙的“纱布层”里摸索着,脚下高高低低,好不容易找到了被伤员称为“死亡转运站”的一号病室。

病室中间有一个钢丝床,看上去像一艘白色的小舟,上面安详地躺着一位年轻的伤员,这艘小舟即将载着这个十八岁的生命驶向永恒和寂灭。

在他身边,那桅樯一样的吊瓶架上还挂着红色血浆袋和生理盐水,这对于已经报过病危的年轻生命都无济于事了。他的伤势太重了,腿上、腰部、胸部、左臂都缠着绷带。我最不忍心看的是那张我曾经熟悉的红润的娃娃脸,变得那么苍白和短小——敌人的地雷炸掉了他的下巴。

因此这个叫周小波的战士,无法讲出他英雄壮举的动因——他们班在插入敌人雷区之后,他第一个滚下身子,压响了一串地雷。作为随队的师组织干事,我有幸看到了这撼动心魄的壮举,那映在拂晓的霞光中的身影,使我终生都不能忘怀。

“你是英雄!”刘彬俯在他的耳边,透过绷带,传达着对这位士兵的嘉奖,“你是人民的好儿子。我们要给你报功!报军区、报中央军委„„”

周小波很少有机会和师政委靠得这样近,目光里透着拘谨,也有一些迷惘,也许他没有听清师政委讲的话。

我灵机一动,从文件包里拿出了由我起草的《关于报请授予周小波同志滚雷英雄称号的决定》复印件给他看,以便让这个即将远行的农民儿子得到一些心灵的慰藉。我想他是看清了,目光里却没有我想象的那种喜悦,有一层雾样的东西罩在他的瞳仁上,他的头还微微一动,似乎要说点什么。

我猜想那是一个要求。

战斗打响之前,他也像那些老兵一样,咬破了中指写了一份决心书。他把血书交到我这个“师里来的首长”手里,却还磨磨蹭蹭不肯走。

“有事吗?”我问。

“我„„我有个要求。”他涨红了脸。

“什么要求,提吧。”

“我妈妈„„生癌呢。”他垂下了头,有些慌张,“没有钱看大夫„„”

“你家里还有什么人?”

“哥哥。他是个哑巴。队里办工厂不要他,在家种地呢!”他忽然异常赤诚地望着我,“李干事你看着,这回打仗我不会怕呢,要是我„„回不来了,能不能让我妈妈„„住上部队医院„„”

我许久没有吱声,只觉得嗓子眼里发哽。

他似乎觉得自己提的条件太高了,低声纠正着:“看看大夫也行„„”

“组织上会考虑这个问题的。”不知怎么搞的,我的嗓音里带上我平时最深恶痛绝的官腔。可是,在我小小的职权范围里,我又能怎么说呢?

今天,作为一个即将闻名于全军、全国的“滚雷英雄”,他的夙愿可以偿还了!师政委听了我的叙述为之动容:“让他放心,组织上一定设法安排!”

使我不解的是,当我向他转述之后,他眉头微微一展,又痛苦地板到一起。那一定是还记着他的哑巴哥哥。我又冒昧向他许愿:“你哥哥的工作,我们也会想办法的。”

他眼睛里的雾仍未散去,我惶惑了!

“该不是对他战斗情况的补充吧?”师政委眼光亮亮的,“他能写么?”

“他的右手还能活动。”一直守在旁边的护士轻声说。

我拧开钢笔,塞到周小波的手里;护士递过病历夹做垫板,我双手为他托着„„汗水在他额头上沁出来,足足十五分钟,他写下了十五个字,那是使我瞠目结舌的十五个字:“我不是滚雷英雄,我是被石头绊倒的。”

师政委脸色陡变,久久地盯着我的脸。

“我是千真万确亲眼看到的,连里的同志也都亲眼看到的„„”我执著却又无力地辩解着。 师政委在屋里踱了一会步,看看护士,看看我,沉重地吐出一句:“当然喽,我们要实事求是喽!”

我像失落了什么,泪水涌上了眼眶。

透过那晃动的晶体,我看到周小波眼睛里的雾消散了,眼睛变得那么明净,那么清澈„„ (取材于李延国同题小说,有删节)

9.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周小波当得知师政委和“我”要给他报请军功之时,他想提一个具体要求。

B.战斗打响之前的一段对话,既交代了周小波的家境,又丰富了人物的性格。

C.周小波提出给妈妈看病的请求后,“我”觉得他要求过高,便以打官腔应付。

D.周小波说出事实真相的一瞬间,使情节突转,产生了十分强烈的艺术震撼力。 E.“我”作为小说的叙述者,在文中起到了串联情节、增加故事真实性的作用。

10.文章开头和结尾都写到“雾”,各有什么作用?(6分)

11.周小波这一人物形象有哪些特点?请结合文中的具体描写,分点说明。(6分)

12.周小波“滚雷英雄”的真相澄清后,是否应该如实上报?对于这个问题,你是怎么看的?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8分)

13.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伍连德:永远的防疫战士

慕景强

几年前,我还在哈尔滨医科大学图书馆工作。记得在校部图书馆和分子生物学馆之间,矗立着一座半身人物石雕像。雕像不算高大,人物面容平和。由于座基周围有一个圆形的花坛,在花坛外流连的人们并不容易看清楚雕像的介绍信息。

有些来图书馆办事的人,看到雕像总会好奇地问一句:“这个人是谁呀?”在场的老同事便会直言相告:“伍连德。”如果提问的人一脸茫然,老同事便会加一句:“哈医大的老校长。”提问的人多半依然一脸迷惑,然后若有所悟地走掉了。其实,这也多少体现了伍连德在当代国人心目中的地位。不要说普通人,即便身在医疗卫生系统的人,了解甚至知道伍连德的也为数甚少。

真实的伍连德是个什么样子呢?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如果历史上没有伍连德,东北三省不会发展成现在这般模样;甚至可以说,没有伍连德,中国历史的轨迹也会改变许多。他为世人所知始于近一个世纪前那场骇人听闻的瘟疫。

1910年10月25日,满洲里首发鼠疫,数月内波及5省6市,死亡达6万多人。疫情如江河决堤般蔓延开来,患病较重者,往往全家毙命。一时从城市到乡村,人们无不笼罩在死亡

相安无事 造句篇九
《东宋乡中八语2》

2010 —20 11 学年第 一 学期 八 年级 语文 学科

相安无事 造句篇十
《苏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练习六》

●【往下看,下一篇更精彩】●

最新成考报名

  • 朗读手册中的经典语句
  • 2020年建军节致敬抗洪救灾英雄的句子80句
  • 抗洪救灾横幅宣传语80句
  • 有关安全教育的句子段落
  • 高温防汛标语80句
  • 抗击疫情暖心金句100例
  • 关于战胜疫情经典金句
  • 防控疫情金句